重视意义

2024-05-20

重视意义(精选8篇)

重视意义 篇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新的思想品德课标”) 提出并运用了“精神成长”的概念。“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是将陶冶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精神追求, 提升青少年学 生的精神境界的理念放置在思想品德课程应有的人文性质中, 使思想品德课程为学生道德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成长服务。这一理念的提出, 从人的精神性追求的角度, 拉近了个体精神成长与德育的关系, 使思想品德课程的定位和课程人文性质得到新的拓展与强化, 有利于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 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一、思想品德课标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不像学习客观知识那样, 通过记诵就能习得。人的思想品德需要通过人的主观认识和精神上的独立思考才能形成。需要从个体内在精神世界中确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反映个体深层的内心世界。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在对以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总结、分析、反思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精神成长”的概念。思想品德课程具有人文性, 必须将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传承与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相联系, 必须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陶冶学生的心灵, 丰富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让学生享受愉快、充实、富足的精神生活,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唤醒和磨炼坚忍、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帮助学生抵御外界诱惑, 强化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精神成长和精神能量, 战胜生命中的一切困难。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致力于“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在课程性质定位上,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明确提出“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 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 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 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 重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指向。因为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 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表现出的相对固定的思维倾向, 态度的核心是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 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依靠个体精神发育的完备和精神成长的积极动力,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中, 设置积极、健康的精神目标,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在新的思想品德课标中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感受生命的可贵, 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诚实守信、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自主自立、勇于竞争、善于合作”[3] 等。这些目标是让学生懂得, 在短暂而可贵的人生旅程中, 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富有责任心、追求公正、自主自立、勇于竞争、善于合作、有公民意识等内在精神素质对促进个体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新的思想品德课标提出的这些内容, 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 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 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指明了方向。

二、思想品德课标中重视学生精神成长的理论意义

以往学校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记诵以及学校要求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拓展, 对于学生自我价值选择的支撑和引导, 对于学生坚定意志信念的形成和巩固都较为淡化。以往德育课程要培养的是一个社会化的、适应社会的人, 因此就个人而言, 他的思想、行为和知识系统要合乎社会化的规范。德育课程更多地传授那些意识形态化的知识, 并通过制度化、形式化的“道德条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如不违反纪律、不犯错等, 对于从人的精神发展层面帮助学生确定生活信仰、追求人生多种兴趣、培育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做得不够。许多教师难以全面感受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 难以将学生的精神成长作为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去浇灌, 因此, 以往的学校教育以及德育课程中都缺少了对学生个体精神成长的关注。

1.精神成长是个体道德提升的重要保障

“一个人的人格是整体的。个人整体的发展方向, 特别是长远的生命历程的完成, 在根本上是由人生哲学选择体现的精神健康决定的。虽然从暂时的观点说, 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会有分离, 但从长远的观点看, 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状况, 都离不开精神健康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 人在生命的进程中如果缺乏应有的精神成长, 生命潜力就不可能真正充分发挥”。[4] 个体道德的培养与其说是一种教育, 不如说是对个体道德潜能的挖掘。每个人的生命具有潜能, 同样这种基础性的道德潜能也隐藏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 它既需要引导, 也需要开放、宽松、自由的精神空间, 为它带来发展的可能性。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Karl·Jaspers, 1883~1969) 指出的那样:“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5] 个体的精神成长, 体现在教育领域, 应该包含对学生自尊自爱、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团结互助、坚忍不拔、勇敢无畏等一切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精神范畴的追求和培育上。也就是说, 教育不能仅仅把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知识人, 而应积极鼓励个体精神性、主体性、能力性的发展和提升。因为只有人的精神获得了自由和独立, 获得了充足的个体能动性, 精神成长才有可能, 才更具动力。教育应为学生打开精神成长的大门, 当学生能够享受精神上的自由与开阔时, 其道德的成长才是稳固而真实的。

2.精神成长是个体享受幸福和快乐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没人能够回答清楚并获得社会的共识, 正如康德所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 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 但是, 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 说得清楚明白, 条例一贯”。[6] 幸福之所以让人难以琢磨, 是因为它更多体现为一种主观感受。它会跟随自己的生命成长和生命体验, 跟随自己的情感发展呈现出绚烂多彩的形态。因此, 我们很难挖掘和找寻到一切关于幸福的密码, 但是从人的生物体的独特体质出发, 我们认为幸福的关键是追求高品质的, 精神上的富足与享受, 获得精神上的成长与快乐。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养料, 这种养料也许是物质上的基本生活保障, 也许是精神的滋养与收获。传统经济学从资源、财务的配置, 物质利益与社会竞争的关系角度, 研究物质上的满足与收获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但20世纪末产生的快乐经济学理论, 却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对经济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新的澄明。当代经济学家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 (R.East-erlin) 在他1974年的著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所谓“伊斯特林悖论” (EasterlinParadox) , 即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通过调查发现:第一, 快乐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但是超过了某个点后, 这种关系就不再明显;第二, 任何一个国家内部, 人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快乐水平都没有明显的关系;第三, 国家之间的研究发现, 人均收入的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没有明显的关系。也就是说, 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我们也很难将人生幸福仅仅与财富和物质水平联系在一起, 财富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在日常生活领域, 仅仅基于向下的追求, 即单一的物质满足难以真正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幸福。也可以说, 当人生道德达到一定境界以后, 物质财富的价值是由人的精神导向决定的。

我们看到, 很多孩子经常沉浸在父母带他们吃美味晚餐, 或者收到一份精美生日礼物的快乐和喜悦中。但同时, 当他们阅读、欣赏音乐、旅游、与朋友分享故事、聊天时也会感到无比快乐、幸福, 并一直畅想和遨游在精神的海洋里, 获得精神上的平静、安宁、享受与共鸣。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鲁道夫·奥伊肯 (Rudolf Eucken) 谈到的那样“人是自然与精神的会合点, 人的义务和特权便是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地追求精神生活, 克服其非精神的本质。精神生活是内在的, 它不是植根于外部世界, 而是植根于人的心灵;但它又是独立的, 它超越主观的个体, 可以接触到宇宙的广袤的真理”。[7]也就是说, 基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所带来的快乐才会更加持久, 并发自心灵深处。因为当我们可以享受精神生活、引领精神发展的方向时, 精神生活已经超越自身, 成为最真实的存在。精神成长是现代快节奏的时代中, 维系个体自身精神幸福和快乐的重要因素。要保持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需要不断提升精神品质, 精神世界的成长和充实需要一点一滴地培养和生长。

品德课程应该让所有孩子学会过精神生活、追求精神生活, 学会通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锻炼个体精神世界的发育与成长, 追求精神上的提升。要引导孩子不仅满足于工具性的物质追求, 还要逐渐在情感上产生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依恋, 养成过精神生活的兴趣和习惯。学校道德教育应努力为学生的精神成长、道德成长、情感成长打下基础, 扩展他们的精神世界, 丰富精神需求, 追求精神生长, 要懂得坚守一定的道德精神秩序, 培养孩子的道德敬畏感和良好的秩序感, 并获得精神上的归宿感。

三、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与培育策略

1.教育应为学生精神成长留有空间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常被学校、教师和家长安排得满满的, 学生在完成各种各样的课程作业后, 在参加完丰富多彩的课余辅导后, 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促进精神上的锻炼与成长。即便学校教育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教育会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精神成长的启迪, 但精神区别于行为, 它需要个体不断反思和感受, 需要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 不断强化, 进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诉求和精神素质。精神成长潜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 如果学生们可以多一点时间阅读, 多一点时间休闲, 多一点时间接触社会, 他们便更加容易从各种感知与体验中获得精神认知与精神情感, 更加容易形成丰富的精神感受, 促进精神世界的完整与成熟。雅斯贝尔斯指出:“在运用概念、推理的直接传达中, 真理被表述为抽象的、与思维同一的。但是在以暗示与象征的体验方式的间接传达中, 真理则变成可感知的。”[8]教育应为学生的精神成长留有空间, 灌输式的学习和失去自我的生活, 都无法让个体真正感受精神的存在, 只有主动放宽对学生的时间控制、空间控制才能真正让个体发展精神世界, 绽放精神能量。

2.教育应充分寻找和利用个体精神成长的契机

个体精神成长的培育不是一定要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下才能展开。当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给予孩子太多的保护与关爱, 学生们经常被看作重点保护对象, 好像稍不留神, 他们就会受到伤害。事实上, 每个个体的发展都需要经历挫折、坎坷、痛苦和失败, 挫折和失败的感受是培养个体意志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是让个体勇敢面对困难、意志坚强的重要途径, 正是这些印刻在心间的感受和体验促使个体精神空间的延展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当然个体经历的成功、快乐、幸福的感受也可以发挥引领个体精神成长的积极作用, 当个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与人交往、互助时的快乐, 便会在精神世界中留有愉快的印象, 从而驱使个体朝着获得这种感受的方向努力, 带来精神上的提升。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 应该充分认识不同境遇和经历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 充分协调和利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契机, 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服务, 让学生怀抱希望和期待, 感受精神成长带给他们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3.教育应关注所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精神成长是每个个体生命成长的需要, 在教育中, 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因为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生活水平方面的差异, 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缺少社会和群体关爱的孩子们。那些打工子女、留守儿童、在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他们的心灵更需要关爱, 他们的精神性诉求和精神成长更加复杂, 需要花费更大的心血去浇灌和培育。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 在关注弱势儿童精神成长的需求上是不够的。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全纳性教育”的思想。“全纳性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每所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 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 并通过合适的课程、学校管理、资源利用及与所在社区的合作, 来确保教育质量。[9]需要的满足是使个体获得快乐、幸福感受的基础, 而这种快乐、幸福感受的获得又是人类体验生命成长和生存意义的根本。个体的精神成长不是那些处于优势地位孩子的特权, 个体的精神成长是伴随每个人的生命成长必须被唤醒和提升的部分, 如果因为教育的忽视, 造成了弱势儿童精神性发展的滞后与问题, 教育及社会将会承担更大的困难和难以弥补的遗憾。教师应关注所有孩子的精神成长,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权利追求精神的超越与发展。教师应从关爱每个孩子情绪、情感的变化做起, 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心灵上受到伤害的孩子们, 从留意他们的行为、表现做起, 用细致、敏感、负责的态度, 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 了解他们的个性品质, 采用多种方式, 促进学生精神发育, 真正发挥教育对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4.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交往互动促进精神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 应充分协调和利用个体精神成长与集体性精神成长的交互作用, 让班级、课堂成为精神共融和思想互动的场所。在学校教育中每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 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和班级精神, 这些就是作为一个集体的精神信念和追求。这种信念和追求的形成, 来源于集体中每个人的营造与努力, 来源于集体中每个人通过交往与互动, 在稳定的集体关系中产生相互信任、相濡以沫、共同奋斗的情感并建立共同理想和追求。在这一过程中, 个体精神品质会通过与集体中个人的交互作用不断提升和发展, 也就是说, 在学校教育中个体的精神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与集体的精神成长密切相关, 集体信念、追求的提升必然成为个体精神成长的推动力量。个体的精神成长如同道德成长一样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个体精神成长与集体精神成长的关系也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集体的精神力量, 建造有精神性的个体生活, 形成集体与个体精神性的循环发展, 巩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

学校教育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因为集体是由每个人组成的, 通过沟通交流, 建立积极、友好、向上的生生关系, 互相影响, 互相监督, 进而营造出一个健康团结的精神集体。学校教育还应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 因为人的成长不仅需要依靠食物和水分, 还需要精神养料, 需要情感的沟通与表达, 教师作为集体中的领导者, 需要及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要能够及时感知时代发展和学生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价值观的变化, 感知不同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 通过情感的沟通与表达, 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5.

[2]曹永刚.精神成长引领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金盛华教授访谈录文[J].人力资源, 2009 (6) :7-10.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1991:20, 30.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366.

[5][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3.

[6]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6.

重视现代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篇2

提到现代文,就不得不提到古诗文,高中语文课堂历来重视古诗文的教学,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二:一是高考默写篇目青睐;二是高考有古诗文阅读。有人不禁要问,高考也有现代文阅读题,可学生为什么就是不重视教材中的现代文呢?这里就要进行一个比较了。首先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古诗文有固定的实词虚词用法,固定的文言句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有规律可循。考试的内容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许多文言词语以及用法都出自课内的经典文章,这就使得学生很重视课内的古文。古诗也是一样,诗有诗家语,同时课文中所选的名家作品有可参考性。其次,教师的重视,古诗文的课堂会给学生厚重感,能彰显出老师的水平,考试又是重点,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课时的安排上将大量时间派给了古诗文。反复练习古诗文使得学生在试卷上分数大增,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那么现代文呢?从考试的角度看,课改区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的一直是传记阅读,学生认为不用课内的现代文熏陶一样可以掌握答题套路,科技文都是选择题,也需要在练习中磨练,课内更是帮不上忙。况且都是现代文,不存在语言障碍,能读懂就能答题。其次,课内的文章都是距离他们年代甚远的经典著作,由于时代的距离感,他们很难去理解作品蕴含的深刻内容,失去了对文本探究的兴趣。综上,尽管现代文有着语言上的优势,但是在语文课堂却丝毫没有优势可言。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觉得,现代文不仅对考试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甚至对人生价值的理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换句话说,现代文教学的意义甚至超出了语文学科本身。

首先,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很多同学做题时会发现自己很难融入文本,读了几遍依然不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被理解得支离破碎,这就是因为对课本的现代文重视不够。我们分析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表达出主要的中心。高中现代文教学恰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提高学生自我分析文章、把握文章的能力。此外,古诗文的理解也与现代文的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再容易的古诗文我们都要把其化解为现代文去理解,也就是说,现代文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也是关键。此外,现代文的学习更关乎到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课内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作,他们对语言的体悟和灵活的运用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写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细微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整个试卷中的各种题型几乎都与现代文脱离不开干系,从考试的角度来讲,现代文学习是整张试卷的关键。

其次,从语文素养的角度来看,语文这一学科是一个很重视语感的学科,要求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但又不可一日无功。积小流方可成江海,小流从何处获取?日常的积累便是关键,临阵磨枪对语文学科是不适用的。新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有这样的阐释和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它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这种能力从哪里获得?就是从阅读上获得的,当然,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课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类别芜杂,不系统,课上有目的性的规范应是关键。我们分析鲁迅,才能知道“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证明她是个活物”的肖像描写是如何的入木三分;我们看过《雷雨》,才了解了话剧中如此激烈的矛盾冲突,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品评《边城》,才享受到那世外桃源般的湘西美景,那不惊天动地却撩动心弦的爱情故事……这里是语文的一场盛宴,这里是语文的一顿饕餮大餐,我们不一定全部消化,但那种回味足以让我们享用一生!我们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的品评文章中得到了升华,并让我们受用终生!

最后,我想从教育意义来谈谈。为什么经典离我们的学生愈来愈远?为什么经典文章不能入学生的心?读经典绝对不因为它是经典,而是透过经典的包装下面的厚重,是内容,是语言,是作家的心灵……,是我们对生活的共鸣。读经典不是任务,而是生活的必需。我们不能想象一群未来的孩子只知道英语,时尚,新潮,数字,公式……而缺少温情。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上的现代文教学,也许它关乎的不仅仅是语文学科,而是学生的未来,包括他的人格,人生价值的选择!我们需要感性,我们需要对生活的感性的理解!我们不是麻木的动物!读鲁迅我们能感受到那字字见血,笔笔是泪的哀怒;读巴金我们感受那个时代命运的不可左右,人尚且不能自保,更何谈动物;读郁达夫我们走进那个夹杂着苦涩的清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些作品无疑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也许这才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终生受益。

那么,现代文教学到底应该怎样重视呢?首先我们要加大现代文教学的课堂比重,经典文章决不可匆匆带过,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入的、深刻的、自主的理解,充分品读透彻文章。同时,我认为除了必修课本之外,选修中一些优美的散文,经典的戏剧、小说也可选入课堂,加大现代文内容的比重,丰富教学。其次,要注意吸引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让文本能够贴近学生,贴近他们的生活,在学生知识允许的范围内达到充分的解读和阐释。教师一定要在讲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足了功课,不仅要有一桶水,最好是一缸水。例如可以采用现在正在实行的导学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解决。当然,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得当,问题的选择要合适。用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去思考答案,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最后就是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课内的很多作品都是节选,可以建议学生课下去读完整的作品,以加深印象,也有利于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比如《雷雨》的序幕还有尾声就很值得学生去看看,《边城》也很适合学生去读完全部章节。还有许多作家的作品并不是他们的代表作,老师可以推荐一些名家的经典文章让学生课下阅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量,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巴金的《家》,曹禺的《日出》,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读读这些作家的传记,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这样,现代文教学也许就不那么枯燥费力了,在提升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语文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限于语文学科,更不仅仅限于高考的应试,而应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是非观念,尤其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发表自己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的独立观点,不盲从,不趋之若鹜,不人云亦云,也许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要重视并敢于去尝试,去实践。

当然,我这里所谈的重视课堂中的现代文阅读并不意味着对古诗文地位的轻视,古代的经典经历的年代更为久远,沉淀的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同样是学生提升能力的关键。两者并不矛盾,语文课堂可以百花齐放,我只是提醒切不可因为国学而忽视了我们当下的经典品读。应试中离不开高考这个指挥棒,课堂上同样离不开教师这个指挥家,期待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奏响和谐的乐章!

重视意义 篇3

1 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

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 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 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从而会影响其生态服务价值, 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虽然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 但是由于现实中缺乏实现这一价值的制度保障, 结果导致天然的生态价值沦为公有资产, 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无偿占用这一资产, 这是生态产权不清晰造成的悲剧。任何一种有形或无形资产, 如果没有明确的产权就会导致“公地的悲剧”, 从而使这种资产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甚至由于过度使用而遭到破坏。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寓言, 叫做“公地的悲剧”, 意思是:“一片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聪明的牧人, 他们各自勤奋工作, 增加着自己的牛羊。畜群不断扩大, 终于达到了这片草原可以承受的极限, 每再增加一头牛羊, 都会给草原带来损害。但每个牧人的聪明都足以使他明白, 如果他们增加一头牛羊, 由此带来的收益全部归他自己, 而由此造成的损失则由全体牧人分担, 于是, 牧人们不懈努力, 继续繁殖自己的畜群。最终, 这片草原毁灭了。

可见, 如果一种资产沦为公共产品, 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那么就会造成毫无限制的使用, 从而导致公共产品消失、个体利益受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现在还未纳入经济价值的范畴, 但事实上, 每一个人都在无偿地使用它, 如果没有一种实现这种无形生态资产的机制, 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公地的悲剧”, 最终, 受损害的是人类自己。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福利, 并且大多是无偿的, 而现阶段土地利用则大多以单纯经济利益为目的, 在这种目标下的土地利用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导致了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大量减少, 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大幅度减少。因此, 通过技术手段对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进行数值化核算, 可得出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结果, 使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直观的评价, 并以此为据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有效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研究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2 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对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确认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确认其生态价值, 土地生态价值观的确立, 有利于人类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规范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而要把这种生态价值变成人们考量经济活动的指标, 就必须建立实现这一价值的制度, 使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真正成为一种资产, 实现资产化管理, 使之脱离公共产品的范畴。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

2.1 首先应当建立清晰的土地生态产权制度

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可以量化的, 这些量化的价值是一种服务资产, 它不是以有形物的形式出现的, 而是体现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上, 因此这种资产应该进入经济活动的内部, 以实现它的资产价值。也只有实现了生态价值的资产化, 才能在实践中建立生态产权制度, 规范生产者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 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割裂的, 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 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的获益是建立在多数人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损失就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国家对生态资产行使公共管理职能, 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套、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政府采用生态定价、生态税收等手段, 加强市场对生态资源的调控, 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 约束和规范生产者把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纳入生产成本统筹核算, 同时鼓励消费者适度消费, 也可激励更多的企业从事废物再生利用, 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2.2 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 使得土地这一环境资源真正成为一种生态资产, 实现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 使生态保护投资者得到相应的回报。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价值有偿制度的财政手段之一, 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 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在实践中, 关于生态价值的补偿已经形成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 限于篇幅, 只论述其中的生态资本理论, 这一理论有利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应被视为一种资源、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 而这种生态服务或者说价值的载体便可看作是“生态资本”。生态资本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能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 即自然资源总量 (可更新的或不可更新的) ;环境消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 即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 (及环境) 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 即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 这里是指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等各种生态因子为人类生命和社会生产消费所必需的环境资源。而整个生态系统就是通过环境要素对人类社会生存及发展的效用总和体现它的整体价值。如果随着生态资本的增值, 而生态投资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那么就没有人愿意从事这种公益事业的投资, 因此,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 使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体现在土地上, 就是土地使用者在开发利用土地之前就必须对使用该土地生态资产的行为付费, 政府可以采用税收等手段让生态资产的受益者认识到生态价值的重要性;而在土地开发过程中, 对那些采取生态保护措施的开发者进行补偿, 反之, 则进行惩罚。通过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可以约束破坏土地生态的行为, 达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3 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管理

进行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有效管理, 科学合理地规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该把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同自然资源实物价值一样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 实现综合化管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资产化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根据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功能实际, 从生命支持系统功能作用发挥的过程出发, 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 以确保资源所有者权益不受损害、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保值增值, 增加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产权的可交易性。把一种环境资源在法律上作为资产确立下来, 使资产的各种权利主体明确化, 这样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人人可以参与享受, 但都可以不负责任, 公共的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权利就难以得到保护。因此, 明确“谁受益谁维护、谁损害谁赔偿”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是十分重要的。土地是环境资源的一种, 但其作为环境资源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 才导致过度开发或浪费、破坏的现象。实现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 关键就在于对这种环境资源实现资产化管理, 做到“谁所有谁受益、谁受益谁保护”。

随着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提倡树立生态价值观理念是当务之急。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 其利用类型与生态环境的状况有很大关系, 只有重视土地资源内在的生态服务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土地的经济价值, 因此, 通过法律、经济和政策手段确立一套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视意义 篇4

一、历史考察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基于我们党88年的革命和建设史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理论总结。因为从88年的党建史来看,强调学习问题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且,党中央每一次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都紧随着迎接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战胜困难、团结前进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众所周知,我们党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转折。而历史的大转折,意味着社会的大变革,与此相应的,必然是思想的大解放,理论的大飞跃,学习热情的大高涨。在每一次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是通过学习来提升党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能力,所以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危机提高能力屡试不爽的法宝,这已经为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在我们党88年的辉煌历史中,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择其大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局部执政时期: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我们党事业的蒸蒸日上,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感觉到“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①为了克服这种恐慌,毛泽东认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②,然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③于是,我们党由中央自上而下地发起了“全党干部学习运动”,在党内进行了有计划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教育运动。为此,1939年2月中央还成立了干部教育部来统一领导学习运动,并于1940年1月和3月相继发布了《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党都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增长知识提高本领,而且规定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日为学习节,以此为契机来推动全党范围的大学习。随后,我们党便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其中整顿学风是重中之重。毛泽东就学习问题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学习与时局》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毛泽东特别指出,学习最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共产党人学习应该采取一种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学习问题上升到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基于党性的政治高度,延安整风确实达到了毛泽东所预期的“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④的目标,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与一致,从而为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夯实了基础。

(二)全国执政初期:恭恭敬敬地学。在全国执政初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历史方位面临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重大转换,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⑤因此,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⑥,“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⑦毛泽东还就如何善于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成效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总的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什么必须善于学习的问题。毛泽东向全党指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⑧我们党现在已经是执政党了,不再是单纯地闹革命了,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更多更繁重,这就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必须更加善于学习。另一方面是学习态度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针对党内一部分自足自满的不良风气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⑨正是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执政初期就领导国家较快地实现了经济的及时复苏和全面好转。邓小平同志后来对这次进城学习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⑩

(三)改革开放前后:善于重新学习。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同志在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党的学习问题痛定思痛地指出:“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的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11}邓小平就如何克服困难、赶超世界先进提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12}。应该说,这个时期全党在重新学习这个问题上是形成共识的,但也存在某些比较片面的学习风气,诸如认为现在搞建设最需要学习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用?针对这一片面的学习观,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3}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搞革命的指南,同样也是我们党搞建设的指南,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指南。为了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正是在这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气氛中,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重视意义 篇5

让孩子更好地过渡到小学阶段, 既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关键要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而且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以幼小衔接为主的学前教育工作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它与小学阶段是不同的,但是其过渡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很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他们把幼小衔接工作置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角度考虑,两个教育阶段不能分开,必须做好二者的过渡工作。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在幼儿园提前讲一些小学的知识内容, 绝不限于对小学阶段特定学科内容的提前照搬,更是培养孩子们上小学后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潜在的思维。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实施教育发展阶段的递进, 幼儿教育要按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在掌握幼儿心理的基础上,逐步渗透一些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常规学习方法。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找到联系二者基础阶段的教育教学内容, 而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新的衔接环节。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盲目超前学习小学课本内容,这不是奠基阶段的核心内容。幼儿教育要按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进行,切记在幼儿阶段强行灌注小学课本知识,要以激发兴趣为前提,而不能为了迎合一些家长或小学入学考试的需要,超标准、严要求地让幼儿做小学生应该做的习题,这是不科学的,更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做好幼小衔接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幼儿园大班孩子调查过程中, 进一步对幼儿教育的过渡期进行客观分析,笔者认为需要探索有效教育方法,才能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幼儿教育过渡与衔接不仅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因素,还需要教师进行情感和态度方面的投入,才能帮助每一个孩子顺利成长。所以,全面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幼小衔接,又要考虑到宏观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孩子绝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间,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便是过于强调微观的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就进行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一些家长迫于压力,就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识字、计算和英语等教学。幼儿园为了争得生源,就盲目顺应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过早地进行超容量的拼音、识字、计算等的教学,这样剥夺了幼儿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为了和小学衔接,一些幼儿园经常用教育小学生的方法教育幼儿,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使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等内在因素往往被忽略了。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有没有学过某种知识,或是已经学了多少知识,更应该找到知识联系的内在衔接点,幼儿园不应该以做好幼小衔接为由增加孩子们的负担。

三、强化幼儿素质与良好习惯培养相结合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幼儿园抓起。幼儿教育阶段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基础做起,要求坐姿端正,写姿、握笔姿势也一定要正确,这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基本功,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及早纠正,以后再纠正往往效果就不会太好。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 养成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结合愉快的教学情境,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运算方法。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 在幼儿园要注重体育锻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儿童的生理成长,幼小衔接对他的精神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适当的集体活动要专心听讲,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注重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幼儿期间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对书本的爱护、对读书的兴趣,从童话故事的讲述开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通过简单阅读,培养孩子对真善美的渴望,对假恶丑的憎恶。阅读活动需要老师引导,孩子们自由阅读的兴趣源于对幼儿图书的喜欢,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集体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直接、有力地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提高。以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在幼儿园不专门设计教识字,而是以激发兴趣为先导,把幼儿识字学习融于游戏活动中, 让孩子们在老师提供的大环境里,结合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一些小学生涉及的知识点,但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幼儿兴趣的培养。

在日益强化素质教育的新时期, 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过渡工作至关重要, 需要幼儿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高度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为孩子们终身成长和接受良好教育奠定基础, 研究探讨有效实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对策,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幼儿园学习与活动中,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创设最佳教育环境。

摘要: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保持基础教育的延续性,幼儿教育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切实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从容过渡教育工作,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通过探索与小学基础教育相关的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既要保障孩子们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又要保持幼儿教育的本体内涵,让大班的孩子快乐地度过童年时代。作者在实践中探索更多的教育方法,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重视意义 篇6

一、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涵盖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一是在养老保障方面。82.7%的农村老年残疾人是靠自我养老或靠子女供养的, 靠社会养老 (敬老院) 的只占4.1%, 靠政府救济的占2.0%;被调查的老年残疾人中无一人参加养老社会保险, 73.5%的老年残疾人表示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忧;在对农村成年残疾人的调查中, 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10.1%, 对未来老年的生活表示担忧的占70.5%。二是在医疗保障和残疾人康复方面。41.8%的农村残疾人除了残疾同时还患有其他疾病, 而仅有2.3%的农村残疾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在有病而不去就医的残疾人中85.1%是因为“没有钱”。三是在教育保障方面。16岁以下的农村残疾人在学校就读的仅占35.0%, 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占残疾学生的5%。四是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享受该制度保障的农村残疾人仅占被调查者的0.3%。显而易见, 农村残疾人在养老、医疗、教育、救助等方面的保障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对老年风险、疾病风险的抵御还主要靠残疾人自己及家庭来承担, 社会化的保障机制, 还没有在农村残疾人这一最需要得到保障的特殊困难群体中普遍建立起来。

2. 在已有的社会保障项目试点中, 对残疾人没有体现“同仁”政策。

当前, 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和部分地区实行养老新农保试点, 但在这两项制度试点中, 其实施的政策条款均是按照“上线”即残疾人与健全人义务均等的规定, 而没有考虑到残疾人低于健全人的实际能力, 给予“够得着”的区别于健全人的特定政策。这样就使残疾人与健全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仍使他们苦不堪言。真正能包含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规定有待于出炉。

3.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在社会保障宏观管理方面, 除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基本上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外, “新农保”和“新农合”都由人社部门和卫生部门牵头管理状态, 难以综合规划和统一协调。在管理政策上, 各定各的办法, 各有各的政策界限, 难以统一;在资金管理上, 各守各的条块壁垒, 资金过于分散, 不能通融调剂, 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差;在社会保障待遇方面差异很大, 同样是劳动者, 由于参加不同部门的社会保障, 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却存在明显差别。

二、改进和加快解决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 农村

残疾人社会保障是不可忽视, 更不能绕开的突出问题, 所以,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不解决, 建设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包括诸多重点、难点, 而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正是其中绝对的薄弱环节, 是难点中的难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抓好了, 直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升。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

重视意义 篇7

妇产科由于孕产妇具有病情变化快, 风险大, 个性化服务需求多, 技术标准要求较高等特点, 所以妇产科已成为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 所以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 应急能力要求强, 无菌观念要求高, 是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细节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注意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 提高护士的安全和防范意识意义重大。

1 安全隐患的细节分析

1.1 妇产科人力资源不足

由于人员编制不足, 医护比例失调, 护理工作平凡琐碎, 长期重复性的夜班、超负荷工作, 使少数护士身心疲惫, 希望脱离此岗位, 远离辛苦的夜班工作, 因此上班时候责任心不强,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波动大, 甚者对患者、家属态度粗暴, 无端发脾气等, 以致影响安全。

1.2 业务技术水平缺陷

目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很高, 同时各种新技术, 新设备的广泛使用, 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加之近年来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年轻化, 专科理论知识缺乏, 临床经验不足, 产程观察水平不高, 应变能力差, 不能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和处理问题, 产时诊断性阴道检查、保护会阴的技巧、会阴侧切的角度、会阴缝合技术等助产技术操作不当, 产科常用药物的药理机制不熟悉等。

1.3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危险地段无安全警示牌防烫伤、防跌倒, 个别孕产妇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遵守, 不配合, 或私自离院外出或请假, 结果造成意外。

1.4 责任心缺乏, 法律观念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工作中不严格执行制度和规程, 如三查七对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及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在各种实际操作中, 包括产程观察, 软产道、胎盘检查不仔细, 病情观察不到位, 未按要求巡视病房, 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异常情况;同时不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 如填写的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内容不一致, 如将孕产妇孕产次、诊断写错, 新生儿性别写错, 发生的异常情况没有记录。护理记录不及时、书写时存在涂改, 使护理记录失去了真实的意义。

1.5 缺乏与孕产妇和家属的沟通技巧与方法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部分人员缺乏与孕产妇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与方法, 对孕产妇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生硬, 从而引起反感。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焦虑、恐惧等未能及时给予心里疏导, 指导和人文关怀, 使其不满而遭投诉。

1.6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欠缺

由于基层医院基础设施差, 产科布局不合理, 产房及病区无先进的空气消毒设施和完善的洗涤清洁设施;院内感染管理力度不够, 少数医疗技术人员不严格执行产科消毒技术规范, 产房空气, 氧气湿化瓶, 浸泡器械的消毒液, 医务人员的手等细菌指数超标;自身职业防护意识不强, 在实际助产等操作过程中被针剪刺伤或羊水溅到眼、脸、嘴等部位, 大多数都自行处理, 很少有人登记上报, 医务人员自身受到感染的风险性大。

2 注重细节管理

2.1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合理排班

对于新上岗的护士及进修实习人员, 责任心不强及技术较差人员, 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 针对性进行重点监控, 合理搭配, 在节假日、双休班、夜班、交接班及工作忙人员少时, 及时安排人员援助, 确保妇产科工作的正常完成。

2.2 加强细节教育, 牢记“风险源自细节”

责任心是良好素质的根本, 增强责任心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和进行安全护理的有效方法[1,2]。护理管理者要给每位护士灌输风险源自细节的意识。工作中时时处处注重细节管理。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 一点点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过错, 所以, 安全警钟长鸣, 细节管理常抓不懈。

2.3 加强护士培训, 强化意识

(1) 强化法律教育, 定期组织学习《护士条例》、《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 (2) 强化规章制度, 强抓重点制度的落实:入院须知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危急值班报告制度等。 (3) 强化专科培训,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组织妇产科护士和助产士进行系统性产科理论知识及产科常用药物的药理机制、使用方法学习, 结合妇产科特点, 强化训练产科的专业操作如新生儿沐浴、胎心监护、阴道检查、接产技术、新生儿ABC复苏等操作。定期考核产科危、重症患者如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子痫以及羊水栓塞等急救技术和护理措施, 达到熟练掌握, 便于临床中运用自如。鼓励自学, 积累丰富的保健知识, 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技巧, 提供产妇及其家属所需的知识, 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建立科学育儿观。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作好传帮带。 (4) 护理病历书写本着“客观、真实、及时”的原则, 简化书写表格, 节约记录时间, 既突出病历内涵又要符合法规要求。

2.4 加强护患交流, 消除纠纷隐患

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 有赖于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与支持。为了让孕妇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我们护理人员努力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有些孕妇对剖腹产、自然分娩有焦虑心理, 我们主动关心孕妇, 及时与孕产妇亲属沟通, 说明对产妇关心帮助的重要性, 使产妇有一个良好的心态[3]。我科近年来对近千名孕产妇进行全程健康教育, 加强对孕产妇的精神关怀, 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 减轻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恐惧的心情, 对保障患者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5 加强管理,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将医院感染控制列为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大宣传教育, 提高院感监控意识和防控技能, 护理人员对控制院感的重视程度, 组织培训院内感染监控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理论知识, 建立有效的防护管理系统, 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制定锐器刺伤登记, 上报和追踪制度, 发生职业防护暴露进行正确的处理。

3 讨论

通过从细节管理入手,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加大对各个护理环节的监控和检查, 加强责任心, 认真细致工作使每一个护理环节都一丝不苟的严谨, 才能有效的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才能给患者一个最高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最优的护理服务水平, 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有效的保证妇产科护理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石一复, 周郁鹤.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 妥善处理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1 (12) :705.

[2]文明涛, 孙光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 2000, 20 (5) :40.

重视意义 篇8

一、内涵解读与功能性解读

所谓内涵解读,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逻辑结构、本质规定、具体要求等方面的解读【1】。吴邦国同志对其进行了四个方面内容的界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李长春同志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四个层次揭示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架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目标指向是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所谓功能性解读不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而主要在于说明它的方法论意义或启迪【2】。黄枬森认为,可以从理论知识和理想信念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分类;周家荣和廉永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邱柏生明确提出不能仅仅停留在内涵解读上,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性解读,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的统一【3】。

二、功能性解读的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解读集中在回答该理论包含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意义,内涵解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但内涵解读很少涉及“怎么做”的讨论。“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是对人类思维的立体把握,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操性思维。”【4】这就是说,目前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么教育、怎么建设的讨论较少,功能性解读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是着眼于育人实践的思考,思考的是“如何用它来育人”的问题。功能性解读是实操性的实践理性,它有别于内涵解读的理论理性,有别于阐发意义和重要性的价值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已经六年,现在确实到了从实践理性方面进行研究的时候了;如果现在仍然停留在理论意义阐发和重要性的强调上,那就不会有多大的进展。

依据黄枬森、周家荣、廉永杰、邱柏生的阐发,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解为一种理论知识、真理、价值标准,将“两个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解为一种理想信念、价值导向、价值指引。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一套严格严密的理论作为支撑的,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两个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前两者相比理论性较弱、信念信仰成份较浓【5】。简单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分为两类:理论和信念。做这种区分需要小心谨慎: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包括信念成份、“两个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包括知识成份,而是说,前两者首要的成份是理论、后两者首要的成份是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基于内涵解读,是分类识别原则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识细节如果搞不清楚就很难上升到信念的层次,“两个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感情成份如果不强化而只是一味强调它们的知识性就很难保有它的本色。

三、功能性解读的自觉运用

高职院校的教育和管理压力较大,如能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必然能够有效提升育人水平。根据功能性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大致区分为理论和信念。于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德育工作就有了明晰的设计思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着重将理论部分讲深讲透,辅以理想信念的塑造和渗透;德育工作中着重将理想信念确立起来,辅以必要的理论阐发。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确立整合意识和渗透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毕竟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普遍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理论成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设法强化【6】。可以通过选修课、随堂讲解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整内容讲授出来。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德育工作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明显就是要强化理想信念成份和荣辱观成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毕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光靠死记硬背、强迫、灌输是收效甚微、甚至是适得其反的。要将“两个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到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业务中去,利用主题班会、节庆活动等有效载体设法强化。“两个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还可以体现到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中去。这种体现不光是渗透和嫁接,而必须是彰显出一元价值观对多元价值观的引领、批判、驾驭、抵制。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较好地表达了这种愿景;我们不能再板起面孔教训人,德育工作必须讲究策略和艺术【7】。

总之,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注重该理论的功能性解读,必须对它进行分类设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着力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着力将主流价值观塑造起来,这才是可能的路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很难收到成效。

参考文献

[1][2][3]邱柏生.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性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 2008年1月.

[4]张克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真善美向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

[5]黄枬森.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J].人文杂志, 2007.4.

[6]程太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效性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6.

上一篇:软装设计的回归下一篇:乙肝病毒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