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活动

2024-09-14

重视活动(精选12篇)

重视活动 篇1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实际测量》时,我先在教室里明确实际测量的要求,让学生理解今天要进行的实际测量的方法可分三种:1.用工具测量;2.目测;3.步测。其中用工具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而目测和步测有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当距离比较长的情况下,目测可能误差更大。

实际测量时,分以下活动步骤操作:(1)先分三次行走60米所用的步数,计算出自己的平均步长。从总体情况看,是身高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也长一些,最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在0.75米,我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测量,我平时走路步伐比较小,我的平均步长只有0.68米。(2)目测学校操场从西到东塑胶跑道的长度,再用步测核实。(3)目测学校教学楼,三(3)班到四(3)班这4个教室的总长,再用卷尺测量,看谁的目测距离与实际距离最接近。

通过这次的实际测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距离感。最后要求步行回家的学生用步测的方式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大概是多少米。这节课上得到的数据是否精确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与估计能力。学生兴趣高涨,既加深了对实际测量的数学方面知识的理解,更可贵的是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校园的绿化面积》,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并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条件。只有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目的。

再如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大树有多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现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大约相等的。在应用规律这一部分时,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让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并有效地利用,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明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在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数字在组合时,都运用了一些编码的规则与方法。因此,在观察这些数字的时候都能够发现一些规律。而掌握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孩子们来说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生活。在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并通过讨论“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吗”、“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及身份证上数字编码的特点。在掌握从身份证上获得信息的方法之后,出示了几个身份证号码,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最后请学生尝试为某省某市某年出生的男孩编身份证号码。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不仅仅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更使学生体会到了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开放的,不断更新的,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犹如是在数学百花园中采摘的一束正在盛开的五彩缤纷的鲜花,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才能够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环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重视活动 篇2

教学反思是新课改下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反思谈些认识与体会.一、教学反思的意义与再认识

传统教学反思的理解就是教师在教授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回顾,将经验与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的依据,也就是教学后记.这是狭隘的定义,至少是对教学反思的一种肤浅认识.随着新课标理念的确立,教师应重新认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科学性、合理性和艺术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可见,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二、重视数学教学反思

1.反思教学中的成败之处

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或许是课堂引导巧妙、应变灵活,或许是教学方法新颖独到、教学观念超前先进等.凡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及时详实记载下来,供以后教学参考,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推陈出新.同样,不管一堂课有多么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后要进行冷静思考、回顾、梳理,做出深刻的反思:剖析失败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教学中的成败之处及时反思并记载便形成教学后记,把教学后记整理加工完善后便成为教学日记.教师应对自己一天的教学效果、成败的地方、课堂感受以及存在问题和反思后得出解决办法与设想,作出真实的记载.2.捕捉瞬间灵感,珍视学生见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不断融洽.此时师生之间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突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以后的教学就失去好的教学资源.其实,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也是展示其思维品质的过程.在学习、探求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产生一些高见,给课堂添增色彩“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将学生见解及时记载,便是一个教学相长的机会.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师生相长的过程.灵感也是师生思维相互碰撞时产生的精彩火花.数学课堂上会经常碰到此类问题,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好素材,进行认真全面的教学反思.3.关注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数学教师要了解当前数学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途径收集典型教学案例(个案)后,围绕案例材料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进行研讨,还可围绕教学理论进行阐释.这样,教师将自身教学行为与典型案例相比较,找出差距,进行反思,以提高自身对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把握.作为教师,上课后要及时反思,备好“心案”.所谓“心案”是指教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教案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教学方案的弹性设计的总和.它把物化的、静态的“形案”(即写在本上的教案)变成一个有生命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应备好“形案”,更应备好“心案”.数学课堂变化多端,学生可能提出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教师应该有所预设,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控制信息,并作出合理解释,才能将课堂引向精彩.备好“心案”是教师教学睿智的体现,可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创造性的光彩.4.重视行动研究

重视小组活动 推进时政教育 篇3

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时政教学。先把班里的学生以四人一组划分时政小组,设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每节课前由组长负责,汇总小组成员收集的新闻,记录员利用课下时间将新闻写在黑板上(或者做成幻灯片),并选出一名组员主持播报,小组活动时间为五分钟。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筆者在不同年级的小组活动中分别采取了“新闻播报”、“时政论坛”、“热点聚焦”三个小栏目来进行时政教学。

一、“新闻播报”激活课堂

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同学面对学习科目的骤然增多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并喜欢思想品德课呢?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只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闻播报”就是让学生走上讲台播报新闻。它是一种简单的时政教育方式,学生需要从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上收集自己关注的新闻,主持人播报之后,其他同学对时政小组没有收集到的新闻进行补充,最后从当天播报的新闻中选出最佳新闻,其提供者获得“最佳新闻观察员”的称号。学生关注的既有国际社会的热点新闻,又有国内社会的重大时政,还有本地的热议话题。

从“听”到“讲”这种角色的转变,让学生乐与尝试,通过“新闻播报”栏目,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时政论坛”深化课堂

在七年级接触了一定量时政新闻的基础上,八年级同学对时政的捕捉能力和认识能力都有所增强,对事物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如果还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收集信息上,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时政论坛”就是在时政小组提供的新闻中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一件新闻,引导学生对其发生的背景、进展情况、你如何看待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展示自己的观点与口才,这不仅仅是身体参与而且是思想上的深度参与。在这一层次的起始阶段,教师要示范引领:为学生选取几则有代表性的新闻以供讨论,让学生明确在论坛中应该讨论什么样的新闻,然后再由学生自由选取感兴趣的新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关注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道德模范评选,又关注到食品安全问题、诚信缺失现象,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们自然达成了学习英雄楷模、增强社会责任的共识。

从“讲”到“评”,学生的大脑被充分调动起来,经常不断地主动思考,评论新闻的能力明显增强了。“时政论坛”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容量,更深化了课堂的内容。

三、“热点聚焦”引领课堂

九年级的同学面临升学考试,现在实行的开卷考试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即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这些现实问题大都是以时政为切入点的。

“热点聚焦”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从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或者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民生新闻中,选择感兴趣的,由时政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例如新闻事件发生的经过是什么?你会从哪些角度将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时政论坛”不同的是,它不仅关注如何评论新闻,更注重如何分析新闻并解决其蕴含的问题。这种鲜活的素材与教材上的例子相比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更能引起学生从“评”到“析”的兴趣。“酒驾”就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学生从以人为本、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珍爱生命、尊重规则等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从个人、国家、社会等多个角度建言献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践证明小组活动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优越性的:它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体协作的能力。

凸显活动策略 重视能力提升 篇4

一、结合生活实际, 明确活动目标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形不成量的实际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这些现状, 根据数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异常灵活的数学思维, 以及新颖的创造性见解等数学能力, 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并使学生的日常思维转向科学思维方式, 达成预设的数学活动目标, 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

例如, 教学“统计”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两个家庭近四年来的用水量, 2010年:145吨 (语文教师) 、129吨 (数学教师) ;2011年:134吨 (语文教师) ;116吨 (数学教师) ;2012年:153吨 (语文教师) ;135吨 (数学教师)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 把语文、数学老师这四年来家庭用水量制作出复式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复式统计表后, 再认真观察表中从2009年至2012年教师家中用水量的变化情况, 然后根据此表分别完成2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并要求学生互相探究怎样把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合二为一, 进而制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以明确的数学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去分析教师家中用水量的变化情况, 实现解决数学问题、达到教学活动目标、实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教学目标, 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知识形成, 促进问题解决

教学活动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考察和经历数学知识,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 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时空,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 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使其树立数学问题意识, 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和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 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山城中心小学决定在校园里新建一条小路, 在小路的一边准备栽种一排常青树, 如果这条小路全长20米, 每隔5米栽1棵树, 大家先猜一猜, 学校应准备多少棵树苗呢?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后, 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然后在小组里叙述各自的验证方法, 以学具当树苗动手摆一摆, 探索树与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 在20米的小路上应该栽种多少棵树, 再对自己的猜测和验证过程进行反思。学生通过全身心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充分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又如, 教学“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 教师出示算式:22.4÷4=?, 学生观察算式后, 发现这道算式与整数的除法算式唯一不同的是应该怎样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此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探究后, 师生通过总结评价, 提出两种意见: (1) 不改变商的大小前提下把小数变成整数进行计算; (2) 直接用小数进行计算。师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后, 一部分学生认为把22.4千米化成22400米, 计算过程: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 (米) , 5600米=5.6 (千米) 。另一部分学生采用了竖式计算:先用22÷4=5……2, 由于余数2表示2个1, 与小数点后面的4合在一起表示24个十分之一, 除以4后, 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因而要在商“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体验到这是一种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 感悟到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必须对齐, 也就是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样一来, 学生就在数学活动中发现了数学问题, 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 建构了数学知识模型。

三、重视实践活动, 完善认知技能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发现, 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要善于拓展数学实践活动时空, 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思维, 在思维中完善数学认知技能。

重视活动 篇5

小学“珍爱生命

重视安全”主题中队活动方案 ——五5中队

一、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

重视安全

二、活动设计背景:

近期学校以“生活德育”、“生命德育”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关注他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发掘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关心他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引导教师致力于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生命关怀,唤起学生对成长的信心和激情,从而真正使学生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珍爱生命,在挫折中学会生存。

2、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关爱,从而树立生活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3、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真谛。

四、活动时间: 2009年11月13日 五:活动过程:

(一)队会程序

1.中队长宣布:德积小学五(5)中队“珍爱生命,重视安全”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全体队员起立,出队旗,敬队礼。

3.合唱队歌

(二)活动开始

主持人A: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主持人B:同学们,“安全”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安全话题”也是我们经常议论的,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保证,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在“珍爱生命、重视安全”的主题班会中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安全这个话题。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纪录片。(播放视频)

A:生命的遭遇往往意想不到,也许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生命的泉水便会永远枯竭。

B:生命是脆弱的,而生命又是顽强的。这脆弱与顽强取决于我们心中的安全之钟是否常响。珍爱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A:下面就请报导小组的同学带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生1:我国有1.8亿中小学生,我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幸福健康的成长。然而,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桩桩不该发生的悲剧。火灾、触电、溺水、车祸、爆炸、食物中毒,校舍坍塌、暴力事件……吞噬了一个个花朵般的青少年的生命。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又一幕,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了多少难以抚平的伤痛,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

生2: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举行一个汇报演出,全市796名优秀师生均参加了。谁料想大幕竟突然被灯烤燃,着了火。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绝大部分人被闷死、烧死、踩死,人员伤亡惨重。总计有288个孩子丧生,36名教师遇难。克拉玛依人不会忘记,成吉思汗山也将铭记这一个个葬身火海,栖身苍茫黄山的纯洁的亡灵。虽事隔多年,但仍旧可以听见成吉思汗山的呜鸣,克拉玛依城的哭泣。

生3:2003年,辽宁省海城由于饮用有问题的豆奶导致近3000名学生集体中毒。还有2003年,北大校园的餐厅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爆炸案。餐厅二楼天花板及吊灯均被震落,窗户玻璃被震碎,至少造成2人受伤。

生4:学生上下楼梯的拥挤问题同样会带来伤亡。据有关报道,某省一学校的晨会上,上千名学生在楼梯上你用我挤,不幸造成28名学生被挤死,59人受伤的事故。就这一瞬间,多少花朵就这样凋谢了。

生5:据了解,我国每年都有1.1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2000年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就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给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惊叹,更多的则是无限的哀伤。

生6:灾难不管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导致,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破坏。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应该特别善待和珍惜,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安全知识这门人生必修课,努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逐步提高防范自救能力,时刻绷紧人身安全这根弦。

A:听了小记者们搜集到的这些骇人听闻的数据,不禁让我们震惊,面对死亡的威胁,祈求是徒劳的,知识和智慧才是打开求生之门的钥匙。B:同学们,假如你们遇到了上述的危险事件,你知道如何应对,向灾祸要回我们宝贵的生命吗?

A:水火无情,当你身处火海时,着急和慌乱只会使你的处境更加危险。只有沉着、冷静、机智地面对火情,才能使自己逃离火场。那么,身处火海时,我们应该怎样获得生存的机会呢?

我们请智慧小组的同学给大家带来一组智力冲浪题。[第一题:如果家里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

1、快打电话119报警,说清地点,火势等;

2、如果火势还未蔓延,应该赶快疏散!疏散时,注意要把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手臂)。[第二题:如果有很多烟雾,应该怎么办?]

如果有很多烟雾,应该用湿毛巾折八层,捂住口鼻匍匐撤出。

[第三题:如果烟太浓找不到门了,应该怎么办?]

如果烟太浓找不到门了,应该后退直到墙角,再沿墙爬行到门口。还可以用打湿的床单或棉被披在身上,匍匐爬行逃生。

[第四题:如果爬行到门口时,发现门很烫,应该怎么办?]

如果爬行到门口时,发现门很烫,说明门外火更大,千万不可以打开门,应该关紧门,用湿毛巾堵住门缝,迅速退回窗口或阳台,将头伸出窗外呼吸新鲜空气,并利用鲜艳的衣物大声呼救。

[第五题:如果身上着火了应该怎么办?]

快躺下来!就地打滚。千万不要用灭火器直接向自己身上喷,因为这样会伤害我们的眼睛,还会引起伤口的感染。[第六题:楼梯被火封住时,应该怎么办?]

楼梯被火封住时,千万不可以乘电梯逃生,可以往楼顶跑,因为楼顶是第二安全避难所。

A: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回答,相信这些火场求生的知识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B: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交通安全同样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上学和放学的途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安全出行。

下面请看表演小组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谁当小交警】

A:看了这个表演,相信同学们都从中了解了一些交通安全知识。

B:现代科技使我们的生活空前丰富,却也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年少的我们面对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怎样才能安全地成长?接下来请听表演小组同学带来的平安歌谣。

1,我来问,你来答,平安行动要做啥? 2,你提问,我来答,自护自救要记下。1,讲卫生,防中毒,平安饮食要记下。2,中毒疾病要沉着,快给120打电话。1,用煤气,用电器,平安用火要记下。2,发现火情要果断,快把119来拨打。1,过马路,乘车船,平安交通要记下。2,发生事故要冷静,快给122打电话。1,防溺水,防绑架,平安生存要记下。2,紧急情况要理智,快把110来拨打。

A:人活在世上,必须将生命紧握在手中,永不放开,永不言弃。生命之树常青,取决于我们心中的安全之钟是否常响。请同学们熟记歌谣,以便临急应对。

B:下面进入有奖竞答环节,同学们可以从安全教育这本书中找答案,答对的有奖。第一题。。。

(看多媒体,回答问题)

A:希望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B: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人生的海洋里乘风破浪。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防范,让我们学会自救自护,让平安伴我们健康成长。

A:下面请接收来自表演小组的祝福【祝你平安】

A:同学们,我们除了要自我防范以外,还应该发现并关心身边的安全事故,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携带好“安全绿卡”,做一次身边安全隐患的调查,我们将在下节的班队课进行交流

B:我们要时刻敲响安全警钟,愿我们的生命灿烂如花,愿平安永远伴随着大家!A:最后,请辅导员讲话。

随着时代的日日进步,我们学生却面临更多的危险,火灾、溺水、交通事故、网络犯罪、毒品侵害等每天都有发生。面对形形色色的危险,我们青少年既不能做懦夫,也不能当莽汉。一定要认真学习安全知识这门人生必修课,掌握安全自卫的技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逐步提高防范自救、互救的应急能力和生存本领,当灾害发生时,要能自觉主动地运用安全知识沉着应付。当然,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面对屡屡发生的安全事故,我们不应只是掉下同情的眼泪,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避免这血淋淋的悲剧再度发生,在这里,我号召同学们,遵纪守法,拒绝诱惑,远离危险。

重视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素养 篇6

在小学阶段,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过分重视汉字拼写,而忽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容易对语文失去兴趣。学生在新形势下将面临知识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严峻挑战,语文素养作为基础素质,尤为重要。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旨在培养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读写俱佳、有独创精神的学生。语文应该是优美的,具有意境,包含浓浓文化色彩的,而不应该是死板的,死搬硬套的。这样学生才有兴趣,积极主动地爱上语文。要实现这些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应用,让学生同时接触课堂内外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感悟生活,这样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创造,教学质量才会真正意义上获得提高。教育学家陶行知曾大力倡导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实践,陶行知曾说过:“一个好教师要大胆解放学生的眼、脑、手、嘴、空间和时间。”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具体的语文常识,最主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语文实践活动就是一种自主学习,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首先,积极建立一些多功能教室和语文实践活动基地。让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除图书馆、阅览室等常见的学习阵地,可以建立诗词角、国学兴趣教室等。或者建立一些与戏剧、传统文化等相结合的综合实践基地。使得学生除了课堂外,有更多可供学习的场所。

其次,注重与社会资源合作,利用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素质的有力措施,是实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活动环境。如跟社区合作传统文化节,参观文化馆,参加戏剧节等。学校和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特点来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自然景观、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参加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在游乐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建设情况,感受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这种开放型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每一次进行社会实践之后,把这次实践的所见、所闻写成书面文章,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也可以举办相关的作文大赛,演讲比赛等。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一举数得。

三、发挥班级文学小组的作用

成立班级文学小组,主要负责制定班级内的语文文化活动的策划实施,提高课堂效率。从文学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课本的预习,分组搜集相关知识和资料,课堂讲解时,文学小组在把搜集的资料和预习时的见解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后文学小组再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把对课堂内容的领悟和见解进行总结和应用。利用文学小组使得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造的机会。文学小组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和手抄报,通过采取评比的形式调动积极性。班级学生通过分组,五六个人一组,轮流每周一期黑板报,教师要组织评选活动,可以对办好的,在年级间传阅,采取一些奖励手段,使学生们语文素质不断提高。

四、开展诗文诵读活动

诗文,文字精练,意境优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华。通过诵读这些诗文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丰富成语典故,积累人文知识,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诵读优秀诗文,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意识,诗文可以熏陶学生的品格,灌输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诗文诵读活动能够丰富语文实践活动,所以能弥补教师知识面窄的不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调动学生诵读诗文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1.开展“诗文大赛”。可以在年级内组织,也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可以先把课本里的古诗词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们去诵读。然后挑选一些课本外的优秀诗文,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举行诗文故事会。可以是了解诗文的写作背景或作者的名人轶事。也可以举办以诗改文故事会,让学生根据古诗,结合意境改编成一个故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画。这些趣味性较强的智力游戏,都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解诗文含义,了解诗文意境,而且记忆会更加深刻,不容易忘记。

3.开展古诗欣赏、古诗抄录等活动。学生分享喜爱的古诗文或者格言警句。可以班级在板报上开辟诗文栏,每天更换一首古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文的熏陶,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4.组织学生参加或观看一些语文相关的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竞赛。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华诗词大赛、中国成语大赛等,,让学生们看到语文的魅力,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5.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6.如参加小记者团等。听说读写是人的基本素养,也是语文的基本素养,而这种素质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必须从小培养,从细微处培养,随时随地培养。因此,要让学生多说、多听、多看、多写。可以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锻炼说能力,如小记者进行采访、体验各种职业等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素养,回来后可以要求学生交流心得,写小作文,提高读写能力。作为记者,首先必须要是一个主动说话和善于说话的人,要学会主动和善于与采访的对象说话,还要学会说话的技巧,所以一个好的记者一定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因此参加小记者团,对学生很有帮助。还可以组织演讲比赛,通过设定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

重视活动经验 建构数学模型 篇7

一、利用情境创设, 引发参与探究

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情境中因疑生奇、因奇生趣,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欲望, 通过积极地讨论、交流、探究、分析数量关系, 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实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促进, 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拓展了数学知识的探究时空, 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实现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 教学“有余数除法”例2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呈现教材情景图, 要求学生进行观察, 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提出一系列数学信息和问题:“画面中一个小朋友先搬了15盆花, 另一个小朋友每组摆5盆。”“这些小朋友到底摆了几组花?”“一共有23盆花, 每组摆了5盆, 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列举了这些数学问题, 提出:“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究, 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了数学问题,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怎样列出算式?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在问题探究情境中, 学生列出算式:23÷4=?后, 继续探究算式的计算以及同学计算后的算式异同点。通过操作与交流, 学生感悟了这道算式的计算结果中还余下三盆花不能再分, 从而理解了余数的知识点。又如, 教学“小数乘整数”例1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呈现教材中的情景图, 以动态的形式在画面上逐一地闪动四种不同形状、价格各异的风筝, 轻快的曲调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并辅以画外音解说……教师提出:“如果让你买风筝, 你准备要买哪一种风筝呢?要买几个?”学生展示了购买3个单价3.5元风筝的计算思路: (1)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元 (15角) =10.5元; (2) 3.5元=35角, 35角×3=105角=10.5元; (3) 4元×3=12元, 5角×3=15角, 12元-1.5元 (15角) =10.5元。

二、经历实践操作, 体验知识形成

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上,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感知数学新知, 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形象思维之间认知特点的矛盾,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想一想等活动,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使学生的手脚动作和脑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广阔的数学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 体验与感悟了数学知识的形成,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例1时, 学生利用一个长方体纸盒操作, 先观察长方体各个面, 再动手用剪刀沿着纸盒的棱剪开, 并把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剪掉, 发现这是一个长方体的纸盒, 把纸盒展开后, 教师提出:“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在展开前与展开后哪个面相同?哪个面的面积大小相等?请在每个面上标明‘前’、‘后’、‘左’、‘右’、‘上’、‘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 初步感知展开的长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理解例1题意后, 教师提出思考题:“这个微波炉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实际上就是求这个微波炉包装箱的表面积。它的表面积指哪些面的面积总和?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每个面的面积怎么算?”学生分小组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探究, 生1:“要确定出每一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可以根据微波炉包装箱的长0.7m、宽0.5m、高0.4m的数据。”生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根据微波炉包装箱的长、宽、高, 上下每个面的长0.7m、宽0.5m;前后每个面的长0.7m、宽0.4m;左右每个面的长0.5m、宽0.4m。”生3:“确定每一个面的长与宽后, 就可以计算出每一个面的面积了, 再把这些面的面积相加之后的和, 就是微波炉包装箱需要的硬纸板面积了。”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活动中, 通过议一议、量一量、剪一剪等操作活动, 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效地建构了数学知识模型。

三、注重应用活动, 发展数学思维

教师利用数学课堂平台, 采取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 既要挖掘教材中拓展学生思维的知识点, 并以此为学习载体, 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运用各自喜欢的思维方式探究数学新知, 分析、理解、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日常生活的事物, 有效地生成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和思维的能力。

重视数学活动过程促进有效教学 篇8

问题一:正确的结果+错误的过程=错误的结果

例:估算415+294

【错例分析】

甲、乙、丙三名学生估算这道题的结果分别是710、720、700。只看结果, 我们往往会认为学生甲的估算结果和准确计算结果最接近, 应该是正确的, 但是了解他们的估算过程以后, 却与我们最初的判断大相径庭。

甲:415+297=712≈710

乙:415+297≈420+300=720

丙:415+297≈400+300=700

显而易见, 乙和丙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只有甲的做法是先精确计算, 再将结果712改写成710, 背离了估算的本意, 是错误的。可是, 令我们惊讶的是, 甲的这种做法却因为结果相近不易出现错误而一度被部分家长、学生甚至教师所认同。这种方法只是为了追求片面的高分, 背离了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本意, 实在是只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悲哀。

【教学建议】

1.回归生活情境, 再现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问题往往来自于生活的原型, 脱离了生活, 数学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 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估算415+297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把它还原成生活中的问题, “一个电饭锅415元, 一台豆浆机297元, 妈妈要买这两件商品, 一共大约要花多少钱?”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大约”的分析, 体会到这道题要求用估算来解决。甲的方法是在精确计算两种商品的价格总和后, 再求近似数, 在生活中既然已经知道了精确的计算结果, 再去估算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不能采用这个方法。对于这个估算问题, 乙、丙的解题策略不同, 但都是正确的。乙的做法是把两个数都按照四舍五入法估成几百几十, 比较精确;丙的做法是把两个数都按照四舍五入法估成整百数, 比较简便。接着, 教师还可以把原来的问题“一共大约要花多少钱”, 改成新问题“大约要带多少钱才能够”, 在这样的情境下, 估算的钱数应略高于实际需要的钱数, 就只能像乙的做法那样多估。这样, 学生就会体会到, 估算需要根据生活情境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策略。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以生活为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理解、估算活动过程的比较反思, 就会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估算策略。

2.给予充足时间, 保障数学活动过程。

不同的学生因其知识背景、学习水平、生活经验的不同,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这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在估算中, 教师不要急于去传授估算的方法, 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按照“独立思考, 初步形成方法——小组合作, 完善补充方法——全班交流, 达成方法共识——反思评价, 归纳升华方法——适量练习, 熟练应用方法”的程序, 开展数学活动。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不了解估算的过程就无从判定结果的孰是孰非, 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辨析、学会评价、学会质疑, 多问几个例如:“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这种方法好在哪里?”“这两种思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有效问题, 保障活动过程的顺利开展, 促进结果的合理生成。

3.合理设计试题, 考查数学活动过程。

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无论何时, 考题的方向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方向, 考试的成绩都是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焦点。与其回避某些易错问题不去考, 不如有效的利用这个资源思考应该怎样考。例如在对估算教学的考查中, 不要设计没有实际意义的直接写得数式的估算试题, 而要设计体现估算过程的试题。如上面的题应以填空形式出现为“要求‘一个电饭锅415元, 一个豆浆机297元, 一共大约多少钱’, 可以这样想, 415接近 () , 297接近 () , () 加 () 大约是 () 元。”这样, 学生的思维过程一目了然, 答案的对错、方法的优劣就显而易见了。

问题二:错误的过程+错误的结果=错误的结果

例: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三个例题

【错例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例题:例1是“两件衣服和三条裤子,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例2是“用7、3、9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例3是“四个足球队, 每两个队踢一场, 一共要踢多少场”。这三个问题, 既有排列问题, 又有组合问题。

例1的解题关键是“每种穿法需要两步来确定, 第一步是上衣的2种选择, 第二步是裤子的3种选择, 属于乘法原理问题”, 可以用3+3、2+2+2或3×2来解决;例2的解题关键是“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 就表示不同的三位数”, 可以用3×2×1来解决;例3的解题关键是“每场比赛只与哪两个队有关, 与两个队的顺序无关”, 可以用4+3+2+1来解决。

对于这三类问题, 初学时每节课只讲一类题正确率会很高, 可是到单元测试时, 正确率仅达到60%左右。翻开他们的试卷, 过程正确、结果错误的微乎其微, 绝大多数同学过程和结果都出现了错误。面对错误的学生, 教师如果单调重复的加大练习密度, 就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类型题, 题目略有变化, 就会错误百出;如果空洞地去讲“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 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的数学理论, 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其实, 如果在教学中重视解题过程的理解, 就会化难为易。

【教学建议】

1.运用直观手段, 参与数学活动过程。

在数学广角单元测试中, 正确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年龄较小, 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波利亚说:“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 但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看得见、摸得着。”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是直观。所以,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直观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并自觉地运用它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例1时, 可以给学生提供小衣服卡片, 让学生实际操作用两件上装搭配三件下装的过程, 理解算式中3和2的不同含义, 体会到无论哪一种算式都体现了乘法原理的本质含义;在教学例2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字卡片, 边摆边记, 理解因为题中要求用三张卡片摆出不同的三位数, 所以这一位上已经出现的数字, 就不能出现在其它位上了, 顺序不同, 数字就不同;在教学例3时, 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四个队两两相连的图形, 理解有一条线就代表要踢一场比赛, 每场比赛与哪两个队有关, 与这两个队的顺序无关。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 通过连续三个例题的学具动手操作训练, 学生就能体会到运用直观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思维过程一目了然。

2.呈现多个内容, 丰富数学活动过程。

先呈现与数学模型有关的若干例证, 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逐步概括出一般结论, 从而获得数学规则, 这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发现学习。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 需要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多个实例去帮助建构, 才能真正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例1服装搭配问题为例, 仅仅有一个例题是不能归纳出解题规律的, 教师要在下一环节中适时增加练习题, 既有“两件上装搭配四件、五件、六件下装”、“三件上装搭配四件、五件、六件下装”等情境不变、数量不断增加的问题;又要有“早餐搭配”、“行走路线搭配”、“灯笼颜色搭配”、“照相人员搭配问题”等情境变化、数学本质不变的问题, 让学生逐步积累解题经验、归纳解题方法、形成解题策略。因此, 在教学中只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空, 精选一定数量的典型问题, 才能达到准确辨析题意、灵活掌握各种题型的目的。

3.渗透数学思想, 深化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活动中的“动”并不仅仅包括操作的手动、说理的口动, 更包括思维的脑动。而在思维的脑动中, 获得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尤为重要。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发生、发展的根本, 是探索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 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史宁中教授认为, “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

仍以服装搭配问题为例, 数学抽象思想派生出的符号思想就可以适时的进行渗透。这种符号思想的渗透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试想一下, 教材上的例题大都以直观的图形来呈现, 可以用连一连的方法;课堂上的探究总是有大量的学具来辅助, 可以用摆一摆的方法, 而对于学生而言, 独立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 往往是没有图片等学具可以操作的。学具的欠缺, 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束手无策, 然而符号替代思想无疑会让学生拥有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快速、便捷、直达目标。从大量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可以得知, 并不是只有在特定的班级学情下, 才可以为了渗透符号替代思想而渗透符号替代思想, 在任何一个班级里, 只要你给学生一个独立练习的空间, 学生就会创造出用图形、文字、字母等符号代替衣服这一具体实物的方法, 只是由于他们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性, 表述的不简捷。所以, 只要经过教师的推波助澜, 就一定能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思想去解题, 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的运用它。

这正如李希坦贝尔格所说:“那些曾使你不得不亲自动手发现了的东西, 会在你脑海里留下一条途径, 一但有所需要, 你就可以重新运用它。”在上面的例子中, 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 获得的不仅仅是服装搭配这个知识本身, 更是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用符号思想去解决问题, 这样的活动过程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重视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开发 篇9

由此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型———活动课, 而历史活动课也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以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 在活动中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基本理念”中的表述为: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 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内容标准”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提出了2~3个活动建议, 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9个教学活动案例。所以从课程标准的设计层面上讲, 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给予了较高的期望, 但从我们对历史新课程实施的调研以及收集的大量案例来看, 目前历史活动课的价值开发远远不够。

一、加深历史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 确保历史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是集中体现、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 因此, 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而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在人教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这个目标体现了杜威活动课程的思想。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专门为活动课程做了较具体且操作性强的建议:“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例如:开展课堂讨论, 组织辩论会, 举行历史故事会, 举办历史讲座, 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 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 采访历史见证人, 编演历史剧, 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仿制历史文物, 撰写历史小论文, 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 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 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 等等。”在课标中赋予活动课以课程意义, 要求按照课程规范开设。

然而, 从我们所做的调查来看, 在今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 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 历史活动课最终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事实上, 由于教材内容安排, 活动课被单列在每个单元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后, 且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性质, 活动课的内容与前后的历史关联度不大, 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 历史活动课上与不上不影响正常的历史教学任务完成, 具体地说不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 (或者说不影响教师所追求的分数效果) 。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认识错误, 只注重显性的分数评价, 忽视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 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所以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切实提高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历史活动课作为历史常规课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历史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目标的全面真正实现, 我们历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充分认识活动课程对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求, 认真开设好历史活动课。

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 确保历史活动课有效开展

课程开发能力指教师在理解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把潜在的课程资源发展成显性课程, 把理论上的课程资源发展成现实性课程的能力, 主要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发掘整合、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历史课程为例, 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准确解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立足本校本班学生的学力基础等学情, 利用教材、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等各种课程资源,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对教学要求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如一节活动课的主题为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其活动目标可确定为:1.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 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并探究其原因。2.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 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3.从二十年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原因思考感受到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然而, 我们从大量的历史活动课案例中了解到, 教师对活动课的课程目标确立存在误区。较为典型的是, 历史活动课中教师最容易忽视历史的认知目标, 认为活动课就是“学生活动”, 只要学生动了就是活动课, 所以往往一节看似热热闹闹的活动课, 却没有“历史味”。既然是历史课, 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 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 如果历史课没有三维目标的体现, 就不能叫历史课了。

三、正确处理好历史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系, 确保学生在历史活动课程中得到发展

1. 处理好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关系

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剥夺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 也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缺位。

当然, 处理好主体关系的关键, 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学科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 以学生为本, 创设历史情境, 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 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并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出发提出要求, 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工合作;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 使学生能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注重探究;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个性的发展。

从我们了解的历史活动课案例分析, 历史活动课中教师缺位的情况较为普遍, 往往是学生一唱主角教师就退到了“局外”, 等学生“表演”结束, 教师站出来让全班学生鼓鼓掌。所以我们认为, 教师只有在活动课程的全过程中都积极发挥指导、帮助、评价作用, 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活动课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统一活动, 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 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是内容的展示方式, 组织形式很多, 例如编写历史剧本, 表演历史剧, 搜集、整理、展示历史文字、图片资料, 探讨热点历史问题, 参观、调查历史文化古迹, 采访历史见证人, 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辩论会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 其方案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 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 因此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如学生体验原则 (以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为主) 、简约原则 (在同样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 选择活动形式时, 首先选择省时省力的) 。

3.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活动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充分地预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无法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古人云“预则立, 不预则废”。精心的预设, 对教材的理解, 对学生的分析和经验回顾, 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在全面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 对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进行充分预设, 对每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的预设,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答案等等。预设是生成的方向标, 是课堂富有成效的保证, 它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有效的生成就是在预设中不断调整的, 没有精心预设的生成, 学生是活跃了, 课堂看似是热闹了, 但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好看不中用。

但是把预设当成圣经, 不顾学生实际情况, 一味照搬, 也不能体现活动课特有的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 太多的动态需要教师去促成、引导。例如从学生的答案中生成, 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答案的起点, 并由此及彼,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偏差, 可因势利导, 还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顺势延伸, 趁热打铁。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一旦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预设”, 教师要沉着冷静, 牢记围绕教学目标, 调整预设, 持续生成;或顺应学情, 因势利导;或借机施教, 放大生成。总之, 要处理好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需要较多的教学艺术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汤文科, 胡桂英.“杜威经验课程理论对当前活动课程的启示”[J].教学研究, 2010 (15) .

[3]黄翠华.论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2009 (1) .

[4]戴文君.历史课堂:角色扮演与课程目标提升[J].历史教学参考, 2011 (10) .

要重视初中“活动作文”的教学 篇10

一、以活动培养思维

以往的作文教学,大都是以文章为对象,忽略了文章生成前的思维和构思过程。学生总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或范文往下接或仿,极少有人在头脑中生成文章的运思过程,只有一个记忆与仿作的印象,单纯着力于语言文字的斟酌推敲,结果往往是作文内容、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张扬的个性、创新的火花。所以,要以活动为中心来进行思维训练活动,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写出好的文章。

1. 观察事物方面的思维训练

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在活动的前提下,先提出观察要求,做到观察有步骤、有顺序、有重点,要抓特点、重思考。可以采用多媒体训练法、参观法、实验法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充分发挥学生这种形象思维的优势,用声音、触觉、色彩、气味等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他们能有效地捕捉到事物的特征和细节,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写春景的作文,就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春的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春的多彩画面,然后带领学生去寻找春天,让学生用眼、耳、口、鼻、手去多角度的感知。这些多层次的活动观察,学生经历了唤起表象,加深印象,更新充实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就会激发起表达的欲望。

2. 活动设计方面的思维训练

设计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过程,诱导学生注意用科学逻辑进行思考。我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目的、要求、程序、人员角色的安排、注意事项等。采用特定环境激发兴趣训练法,给学生提供或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去指定他们设计的内容,要求他们清除杂念,集中精力,进入指挥员角色,并可进行必要的讨论以确定最佳行动方案。如写《拔河比赛》,我先把积极报名的同学挑出来列成一排,尽管他们有高有低,有胖有瘦,但是我仍然大力赞扬这组同学是班级无敌组合。这就激起了同学们的不服气,把同学们引向了训练规程。“剩下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队,挑选你们认为的精兵强将,来比一比,可以用事实来证明自己啊!”怎样比呢?让学生自己规定比赛程序与规则。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发最佳思维。当然,也给了大家一个施展的空间,在玩儿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作文的准备工作。

3. 活动演变方面的思维训练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发展着。在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外插曲,但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进行拔河比赛时,突然一个同学松了手,对方队伍一下子全跌倒了。为什么松手?这是多么危险的动作啊。就在有人大笑、有人恼怒、有人担心、有人莫名其妙时,原因查明了,原来松手的同学因低血糖引起了眩晕。抓住这个意外,又引发了送病者去医院,有同学主动要求当替补,大家再次协商如何完成比赛等插曲,这就更拓宽了写作的题材。在意外之后,于头脑中再次重新演绎变化过程,用情景再现法,把经过的具体情境回忆起来,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就打开了思路,获取了新东西,使之有了创新的因素,彻底改变了文章思路、素材陈旧的状况,也使教学更为活动化、思维立体化。

4. 活动结论方面的思维训练

活动结束,结局也就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我们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整个经历的过程。这时要求将结果与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联系起来,即找到必然联系,得出结论。可以采用思维定向与角度变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用启发式提问,使学生按各自的思路循着一定方向;用同学间的互相比较,把不同位置上所得的不同结果分析研究,等等,引导学生思维多渠道化。拔河比赛结束,先写自己的感受,喜悦的、懊丧的、自豪的、佩服的,写出真实原因;给人帮助的、受人安慰的、积极参与的,写出切身感受。写完再交流,旁观的同学补充观察的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猜测,在交流中印证,也给当事者一定的启发,以便在完整的写作时保证素材更充足、完备。

二、以活动激发兴趣

作文需要激情。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激情、没有体验、没有生活、没有材料,写作时无法生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链,以至于说到文明礼貌,就写扶老大娘过马路,其余的内容则无从下手。实在不行,就抄范文,编些“假大空”的东西来应付。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注意了文章的真情实感。事实证明:是生活中的见闻使之动情,产生了灵感和表现欲望。“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里的弦响起来,要打开他们的创造想象,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和发掘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众多关系”。所以生活和活动最能激发情趣,诱发灵感的产生。

1. 让学生进入情境激情

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使信息纷呈并互相沟通,可造成最佳的“思维态势”,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课前,我们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去引发可说的话题或准备发掘的题目,以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引起学生思维的震荡,把学生推入活动之中,在简短的活动中去感知、领悟、想象、发展,在活动的基础上构思文章,把活动过程中的思、听、说、读、写、动等糅合在一起,组织出自己的文章来。

2. 让学生交流讨论激情

有一句名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换之后,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交流讨论是一种特定的激情方法,因为学生头脑中的各种观念和想法,通过互相碰撞与激发,会使大脑高度亢奋,思维便活跃了起来。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围绕主题进行争论,并及时捕捉灵感。

三、让学生写作和修改

有了思维训练做基础、激发情趣为条件,还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之中。要训练学生养成习惯:当灵感出现的瞬间,应及时捕捉,迅速形成文字,一气呵成。要启发学生大胆地去玩味那些变幻无穷的文字活动的七巧板,放开手脚,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文章雏形一出,一是听读比较。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交代与了解所写的内容。以往,学生的作品无人倾听,现在有了听众,读起来就会很卖力;而听的同学也会一面听一面与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从中得到提高。二是朗读欣赏。让学生展示和挖掘成功之处。三是讨论修改。小组提出不足,研究怎样修改。读者可谈自己的不力之处,听者可谈不满意之处,最后筛选出最佳内容与表达方式,对自己的文章修订完善。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能够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味、言之有理。

摘要: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 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激发感情, 培养作文的兴趣和能力。所以,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 进行一系列学生自己策划组织的活动, 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经验, 加深体验, 是教师应该致力探索的重要内容。

重视数学活动 提升学生能力 篇11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

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并收到很好的成效,老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本堂课前我先放了一段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片段,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然后我猜想学生中一定是喜欢国产动画片的人数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同学对老师的话的质疑。老师追问:“你怎样来验证老师的话是否正确?”由此引出话题: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用数据来说话,然后在学生的期待中展开调查,一个收集数据的简单过程,初步体会数据的作用。而后再充分列举生活中数据的广泛应用后,我话锋一转,说:“老师刚才已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作了调查,你们想不想就你们感兴趣的话题在班内展开调查?”学生反应热烈,然后我让学生在以下几个话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在班级内进行调查:

1.你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什么?

2.你最喜欢的歌手是谁?

3.我们班每个同学都知道爸爸和妈

妈的生日吗?

4.我们班同学在家经常做家务吗?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二个话题。学生兴趣盎然,使得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三、要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任何教学活动事先都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因为数学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较大,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和意外情况发生,因而课前更要做周密的安排,做好充分的预设,精心设计好活动的方案,如此课堂上才能有更多的生成,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准备本堂课的第2个调查活动时,我通过对这些95后学生的了解,他们对体育运动、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事先对这两个话题做了较多的准备,后来在两个班的课堂上学生都一致选择了问题2:“你最喜欢的歌手是谁?”在意料之中,又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在学生开始调查活动前,先请同学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调查,怎样来记录整理调查数据?在学生独立组交流后得出最佳调查方案,我预计学生会选择用调查表展开调查,因而事先准备了空白的调查表,在同学们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一起设计好了调查表,然后由同学主持展开整个调查过程。因为活动前准备充分,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合理

数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从学生的活动形式上来看有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从课堂组织形式上来看可以老师示范、讲解,可以学生独自活动,也可以小组合作活动,也可以全班一起交流,老师必须根据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如我在上本课时,先由老师引领学生经历了第一个调查活动:“班内同学是否最喜欢国产动画片”,第二个调查活动:“你最喜欢的歌手是谁?”则完全放开由学生组织进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确定本组的活动方案,然后再全班交流确定出最佳方案,再由设计出最佳方案的小组主持完成整个调查过程。合理的组织形式使得活动开展真实、有序、高效。

五、要注重活动后的反思、总结与评价

活动后要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由点及面总结出此类活动的一般规律,并能客观地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下次活动的开展。如我在上本堂课时,学生在完成第二个问题:“你最喜欢的歌手是谁?”的调查活动后,及时引领同学总结归纳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并反思了两次活动过程,对两种收集数据方法从数据的真实性和便利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引导同学关注数据收集方法的正确选择,然后请同学帮文具厂王经理设计市场调查方案,制定生产计划,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最后从自我、小组和教师多层面多角度,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多层面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升华认识。

重视活动 篇12

一、自主参与,增强“家乡好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每一名小学生的言行举止上都提出了详细而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同学却常常是“说归说,做归做”。为了使学生们人人都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就让学生人人参与校园管理。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校门口小店小摊多,学生随手扔垃圾现象多、学生佩戴红领巾情况差的情况,我让学生当“红领巾监督岗”。从卫生早读、两操纪律等方面入手,我在班上建立了“人人岗位责任制”。由班中队员进行检查和评分,确保每一位队员在一个学期内都能担任一次值班干部,主动地参与到校园的管理中来。队员们学会了用一个管理者的目光来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换位思考的结果,让每个队员都受益匪浅。同时,全体同学在角色实践中体验了管理的快乐与艰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自律能力。

二、搭建舞台,展示“家乡好孩子”的才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所以,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利用丰富的溇港文化资源,以溇港文化为“家乡好孩子”活动的载体,为学生们搭设了一个又一个展示各自才能的大舞台。例如学校开展“三模”创意活动来弘扬创新溇港“船文化”“桥文化”和“住宅文化”。在师生全员参与走进溇港,调查实践,收集信息资料,铺设“三模”制作的基础。实地调查,观察研究溇港地区的桥、房、船的建筑特点,围绕主题进行小课题研究,获得实践研究的过程体验,使自己的创意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用自己的经验智慧去打造、创新溇港的“船文化”“桥文化”“住宅文化”。学习关于“船、桥、宅”的有关知识,纸模兴趣活动,班上人人参与,开展“造桥、造船、建宅金点子”活动。宣传橱窗成了同学们“露一手”的舞台,凭借溇港文化的优势资源,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制作了生动活泼的作品。作品不定期更换,图、文、物并茂,知、趣、情结合,展示着孩子们永不枯竭的畅想和乐趣。

此外,学校的“红领巾电视台”也是给学生们展示特长的舞台。从台长、副台长到摄像,从主持人、播音员到小记者、小编辑,都由学生自己担任。学生自己采访、编辑、主持、播节目。小小电视台,使一大批小小演播员在竞争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我的价值。

三、利用阵地,丰富“家乡好孩子”的情感体验

德育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些渠道,寓教育于活动中,架设道德情感的桥梁,学生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间的道路才可以通畅起来。它能使学生信服、震撼、感动,它能以稳定的状态贮存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民工子弟学校的学习条件艰苦,我班与民工子弟学校的“手拉手”活动没有停留在倡议发动、学生捐款捐物、表扬学生的层面上,而是注重情感的沟通与体验。我们先后组织学生互访,让学生看一看简陋的教室、贫困的家庭,听一听同龄人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样,学生们都从内心渴望伸出手帮一帮他们,圆他们的读书梦。同学们回到家中把玩过的玩具、读过的书本送给了民工子弟学校的朋友,跳动着的善良和同情之心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内心。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要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利用双休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学生们通过买菜,方知柴、米、油、盐的贵;通过洗衣、做饭,方知父母持家的辛苦。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孤寡老人生活的孤寂,同学们带着自编自导的节目来到敬老院,看孤寡老人的居住环境,听孤寡老人讲述他们的生活。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把对老人的关爱,以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与此同时,他们也体会到孝敬老人所获得的快乐。

四、开展活动,培养“家乡好孩子”的社会意识

“应当将校门打开,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陶行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的课堂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社会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注入了活力,产生着影响,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针对油菜秸梗焚烧污染空气、损害地质的现象,在油菜收获时节,同学们来到了田野,除了能亲眼看到农民的忙碌,还目睹了油菜秸梗焚烧后烟雾弥漫的情景,闻到了空气中呛人的气味。学校适时发出了不在野外焚烧油菜秸梗的倡议,全镇学生自觉地当起了自己家、亲朋好友及邻居的小监督员。

每当植树节、世界无烟日、环境日等,学校让学生到社区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打扫小区楼道,到绿化带捡垃圾,为绿化挂上“爱护花草树木”的牌子;还有的深入群众采访,了解周边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原因,对如何有效改变水质进行计划、设想,通过作文或书信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上一篇:UF-100i下一篇:人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