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评价

2024-08-23

重视评价(精选12篇)

重视评价 篇1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旨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水平。教师适时、良好的评价能促进学生个性、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的未来,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相互协商、沟通和理解。通过运用课堂学习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从愿学、乐学逐步向会学、善学的方向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学会合作。

以下是我在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点滴体会。

一、借助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

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多姿多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想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营造自信和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他们积极自主地学习、平等尊重地交流。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严师。这就要求教师要面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切实的帮助及鼓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自信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评价,形成激励向上的学习氛围,使数学学习趣味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柱。如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常微笑着对他说:“你很勇敢,大胆地回答了问题。谢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这些激励的话,使他们不感到窘迫;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我常说:“同学们觉得他回答怎样?”“哪个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补充?”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思考,使其思维得到培养和发散;对不能回答或回答错的学生,我常说“不要紧,好好想,想好了下次继续说,好吗?老师和同学们都期待着你。”“你想请谁来帮助你?”……这平和、朴素的语言是发自内心的,以这样的评价为媒介体现了教师既是平易近人和充满关心情怀的忠厚长者,又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表现了师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师生的心扉彼此敞开,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适时评价,改善学生思考

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进行思考,也要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思考,引发生生间必要的“知识冲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如教学“鸡兔同笼”时,我听了学生们的多种解决方案后,提问:“同学们对这些方案有什么看法吗?请提出你的意见。”一话激起了学生们的思考。有位学生就针对在纸上用画图的方法找到了答案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种方法太古老了。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很大很大,用画图的方法就很麻烦,甚至无法进行。”之后,他还列举例子进行说明。其他学生听后,都赞成他的观点。通过生生间的不断评价和思考,学生最终一致认为用列算式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较简便。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思考将为他们拓宽思路,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积极的条件。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思考。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对比和思考,在正确认识学习结果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善用评价,促使创新

创新,不是搞什么发明创造,而是珍惜每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发现。激励性评价法就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学习方法进行点评,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和成功处等信息进行讲评。教师教学时,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法,能促使学生不断创新。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提出问题:“怎样求出梯形的面积?你怎样想?”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动手操作,学生举手汇报自己的方法。有一个学生的方法是这样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旋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这个梯形的面积,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下底)×高÷2”。我评价道:“这位同学能把前面所学的方法迁移过来学习新的知识,真能干!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又有一个学生汇报他的方法,我评价道:“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巧妙!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这样,学生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创新,就能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我常常为学生寻找出的与众不同的方法而喝彩,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会使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奋发向上,确立更高的目标,做出更大的努力。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要与教学过程同步实施。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重视评价 篇2

最近,我们实施了小组集体评价和个人表现相结合的评价策略,评价分两块进行,一是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二是对小组的评价。

对学生个人评价涉及作业、专项训练、课堂表现等几项内容,作业由组长负责检查,完成作业加1分,不完成作业扣1分;专项训练由小组成员相互评阅,课堂表现由教师和组长共同评价,并根据结果计分。每天合计得分张榜公布,满15分换一个笑脸。

对小组的评价由教师和值日班长共同完成。积极合作参与全班展示交流的小组、发现其他小组展示错误并给予更正或补充的小组、提出创新性问题或方法的小组,一次加1分,满5分换一个笑脸,笑脸满5个换一个大苹果。小组得分作为奖励得分记入每一名小组成员的个人得分„„

在此基础上,全班14个学习小组均分为两个学习集团,在教室的公示栏里栽下了两棵评价树——“睿智树”和“风雷树”,课上展示交流时两个学习集团中的小组须轮番上阵,各小组得分既记入组员得分又记入集团得分,小组每参与一次每位组员奖励5分,小组获得一张笑脸,周五汇总两集团获得的笑脸总数,满5个笑脸在自己的评价树上挂一个大苹果,同学们称其为“参与果”。同时,“参与果”多的集团成员都获得一个奖励分值,分值的多少依据两集团“参与果”的差额而定。

重视朗读评价 提高语文素养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05-02

新课标中特别重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贯穿始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很多语文教学大师也都积极倡导“书声琅琅”的课堂。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我在朗读教学中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朗读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采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孩子不爱张口,朗读有困难,或一些其它因素,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在班级同学面前朗读缺乏勇气和自信。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重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而热情的语言给予评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课时,叫起一位同学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我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我的热情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我告诉他:“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一定能够成功。”以后的朗读中,他总是照我说的去做,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师都要不急不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张嘴,帮孩子树立朗读的自信心。

二、采用纵向评价,使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与勇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根据低年级孩子好胜心强,爱表现,喜欢受到关注爱听激励的语言这些特点。教学中,我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以过去与现在作比较,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在朗读中,由于学生的朗读水平不一样,所以能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不能“吃大锅饭”。所谓的分层评价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在进行朗读评价之前,应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这样有利于帮助每个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使他们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如:朗读《荷叶圆圆》时,后进生只要求能流利地朗读就行;中等学生要求一边朗读,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优生则要求能准确运用朗读的基本方法,还要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同学间互评,激起学生朗读欲望

以往课堂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了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上为全面了解同学们每一课的朗读情况,我在每一课教完后,总是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同位互查本课的朗读,如果读的有感情就画一颗五星,如果读的通顺就画一朵小红花,如有不会读的同学,小组同学就一起帮助教会他。小组的同学们,不时地鼓励同学:“XX同学真棒,再读一次你就胜利了,加油啊!”等这个同学全部学会后,组长为他印一朵小红花,并说:“祝贺你全会读了,希望你继续努力!”还鼓励他说:“你为咱们组争光了,谢谢你!”小组合作检查完后,最后教师在全班评出合作最佳、朗读最棒的学习小组,在光荣榜上为这个组加颗合作之星。

在评价同学朗读时,往往出现多是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的现象,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如在学习《阳光》一课时,一个学生在朗读“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时,读成了“小河像长长的锦缎了”。等他读完后,同学们接着举起手,有的甚至说出他落字了,我及时引导学生说:“你们发现他朗读的优点了吗?咱们先评价他的优点,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接着就有同学说:“他声音响亮,‘长长的锦缎读得很有感情。”如果不落字就更好了,这个同学很高兴地接受了同学们的意见,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一定注意。”这样久而久之,同学们互相评价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鼓励他找对方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再向对方提出希望。现在朗读课文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有点儿感情就更好了。”或者:“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有时同桌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常会听到“没关系,我来帮你”或“我来教你”。慢慢地同学间不仅学会了去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他人,而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四、变语言为肢体动作评价,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习惯采用语言评价,“棒”“好”“读得声情并茂”“真有感情”“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仅靠语言远远不够,高明的教师在表情上,动作上,也要尽力表现得生动而又自然。如听学生朗读时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读得精彩时,要显得惊讶、欣喜等,动手摸一摸孩子的脑瓜,拍拍肩膀,竖起大拇指,为学生鼓掌、与学生握手等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朗读评价时更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而不能无根据地胡夸,学生每次读完都是“读得不错”“鼓掌祝贺”,把激励廉价化、庸俗化。也不能为表扬而表扬,以贬低一个来褒扬另一个,如“你比他读得好多了”等等。有时学生在朗读时错误百出,教师如果也一味地表扬,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或用“谁再来”的方法,频繁地更换学生去读,也是不可取的,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

五、落实“朗读”测评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朗读评价实施以来,我欣喜地看到学生都发生了变化。语文课更实在,更有味了,学生不但朗读水平越来越高了,表达也更为流畅,语文素养明显增强。我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了朗读评价标准。以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水平。“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对朗读的总要求,也是评价学生朗读水平的主要标准。教学中,我时时检测学生对学过的课文和其他朗读材料的朗读情况,并根据评价标准(①错误较多、不流利——“加油”②基本正确、流利——“及格”③正确、流利——“良”④正确、流利、有感情——“优”)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将成绩记入《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单》。在操作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三种方式紧密结合,三管齐下。

1.形成性评价。主要方式是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有选择地将学生的有关资料装入袋中,一周一归档,一周一评价,一学期一展评。

2.终结性评价。指在期末由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测试,主要考察学生课文朗读水平和朗读陌生材料的能力。

3.综合性评价。指在学期末,根据形成性评价的记载和期末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语文朗读兴趣、习惯、能力等做一个全面的、较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出定性描述。

关注学生素质 重视教学评价 篇4

一、注重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 其作用要让师生不断得到激励, 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在对学生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作为教师应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能力方面, 还要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 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中, 大家都注重的是优秀学生的成绩, 很少有教师去面对全体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许多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在课堂总结时, 很多教师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想, 如果教师面对全体的学生再加以点拨, 问:“同学们, 这堂课你觉得自己有进步了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然后,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把这个有机的整体贯穿在对学生的评价之中, 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一定会更好。

二、以关注学生需求的评价来促发展

人性最大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小学生正处于未成熟待发展的阶段, 如果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了不会、差错、走神等现象, 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是客观的, 我们教师应该客观地去面对现实。当学生出现这些情况时, 如果教师说“不要紧, 再想一想, 慢慢说”“大胆地说, 大家都给你加油呢”等帮助性的富含同情与鼓励的语言, 那么就为学生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可以说, 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大胆发言, 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主要问题是他们摸不清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问题的思维方向存在着很大的困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果仅仅停留在了“你对了”“你错了”的简单的评语上, 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知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用帮助性的富含同情与鼓励的语言“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行”来进行评价, 必将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诱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方面。”我认为, 对于小学生来说, 在与教师、同学的交往中, 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是他们最重要的需要, 他们极大地渴望着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赞同。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 从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给予肯定, 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就是对小学生最大的赞赏, 就是对小学生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最大尊重。

三、以评价多样化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量化的方式来描述、评定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 常常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 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之中。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从评价内容、评价的标准等各方面来进行评价, 这样, 更有利于清晰、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我对学生的评价, 除了纸笔测试以外, 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学习日记、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例如当一个在以往作业中常常出现错题的学生, 在某次作业中出乎意料地全做对了的时候, 我在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 只要你用心, 你今后一定能获得成功。”看到这样的评语, 学生怎能不受到鼓舞, 不产生努力学习下去的愿望呢?我有理由相信, 这样的评价方式对这个学生的激励将是巨大和永久的。

一个优秀的理发师总要按照顾客的喜好来设计相应的发型, 一个优秀的厨师总要考虑顾客的口味。同样, 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新课程理念强调:“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 存在于他人世界之中, 也随之出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独特性。

我认为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来进行评价, 才是最恰当的, 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在课堂上, 我们常常会听到“谁能比他做得更好”“像这样的学生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之类的评价语, 虽然这样可以激励学习程度好的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 我们却没有想到这样伤了多少其他学生的自尊心。其实, 我们只要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做比较, 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让评价贴近他们的心灵,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从而树立信心, 努力学习,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发现学生的独特性, 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评价,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视评价 篇5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一、认识学生自我评价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以及外部社会的评价最终要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最终要靠自我评价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进而促进自我实现。

自我评价有利于主体的自我完善。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当人们形成自我评价之后,有的时候会感到自我评价的某个方面受到威胁(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加倍努力地寻求对这种自我评价的社会承认。

其次,有效的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进而主动地为自己规划自我成长的历程。

人们通过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形象管理。为了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形象,人们会经常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并有意识地对他人关于自己的印象进行管理。也就是说,人们会运用自我提高机制来完善自我。

第三,有效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共同承担评价的责任,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所以,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机制。

心理学家柯克认为最有效的评价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次为教师与学生间的评价,最差的评价是外界人员的评价。因此评价工作不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其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应有学生本人承担,这样做 的意义在于:提高了评价所需的信息质量,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由学生群体、教师一起得出评价结论,能为学生接受和理解,防止可能产生的对立情绪,避免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二、构建学生自我评价机制

从学生个体这一层面来说,学生自我评价是通过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两种途径或这两种途径的结合来实现的。

第一、直接的自我评价。直接的自我评价是学生通过自我参照和自我反思所进行的评价。从学生的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或以往的成绩,把故我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同时,又将外在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自我判断,获得自我评价的结果。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参照、自我反思是最直接的自我评价途径,因为,所有的外在评价或他人评价只有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真正结合,并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才能真正与原有实践相联结,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自我总结、自我鉴定来实现这一机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各个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识别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以求发展和提高。

第二、间接的自我评价

间接的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通过参照他人的评价或通过与同伴的对照与比较进行的学生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参照和依据,是学生自我评价的支架。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虽然,学生依据自我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非常重要,但是,在评价中,学生个体的认识和体验往往是不尽完善的,只依据自己的标

准进行评价也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只有进一步参照他人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评价包括学生的教师及群体、同伴及群体、家长、社区成员和各种社会评价包括社会上的各级评价机构和团体等等。他人评价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群体和个体,总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这种形象便构成了自我评价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同学互评、小组评价和班干部评语来实现。

在这样一个评价模式中,班主任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评价以及小组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班主任平时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向任课教师的了解,最终作出综合性的评价。可以说,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自己是优缺点,找到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正是我们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班主任作好指导工作

(1)在开始时展开工作前,在全体同学中,谈一谈做好小结的意义、计划、具体步骤以及做好小结工作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要过低地评价,对自己的评价不要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也不要过高地评价自己。

(2)指导小组做好小组小结,让他们大胆工作,指导考核小组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不要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对他人的正确评价。

(3)因人而异,灵活评价。对一个人的评价无疑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学生的需要、自信心、自尊心和情绪都会受到具体评价结果的影响。应极力避免学生在评价中感到挫折,产生焦虑,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冲突,所以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如对外向型的学生,可采用直接坦率的方法,而对内向型的学生可采用曲线反馈的方式。这样也是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的一个方面。

(4)与各任课教师的交谈。与任课教师的深入交谈,不但可以及

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真实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实际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某些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会表现得特别好些,因而会出现过高评价某些学生的可能性。班主任对那些成绩较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好感,对他们的评价往往过高,相反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总认为他们学习不努力,不自觉,实际上,在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确很努力,但成绩始终不理想,对这样的学生,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如此效果会更好。

(5)班主任在写学生的品德评语中应尽量用鼓励性语言,多写一些肯定性的评价。比如:“你人聪明,学习潜力大,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但你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要多问、多思、多想,偏科现象严重,望继续努力,再上一个台级。”

教学评价必须重视正确的导向 篇6

一般来说,对教师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基本素养的评价。比如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演说能力等教学基本功进行考评,然后对教师做出甲乙丙丁的区分。二是教学常规检查与测评。比如对教师的作业评改、备课笔记撰写情况进行检查和测评。三是应试成绩评价。根据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升学考试学生成绩情况,对教师进行考评,然后分出不同档次,作为业绩,兑现奖励,并作为评优晋级的依据。四是课堂教学评价。这包括两种类型:1.考评常态课,通过随堂听课或推门听课等形式,考评教师常规教学状况。2.考评公开课,由领导、专家组成评委,对教师的公开课进行郑重其事的打分、评价。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最为正规,也是由来已久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评价,基本涵盖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是多视角多维度的,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公允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教学评价会回馈给教师,对教师的工作和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比如,教学评价中如果注重教学基本素养的评价,教师就会在这方面有所用心;注重考试成绩,教师就会更倾向于去搞应试教育,而对素质教育敷衍了事;注重公开课评价,教师就会精心打造公开课,拿出自己的“代表课”到处去“赛课”,争取蟾宫折桂。

在评价的具体细节上,对教师也是有着导向意义的。比如基本素质评价,重视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就会在此方面花费精力;重视现代化手段,教师就会在彼方面多下工夫。比如课堂教学评价,重视课堂形式和方法,教师就会搞出各种花样,让人目不暇接;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运用,教师就会在课堂上极力演绎新课程理念。

有道是:过犹不及。教学方方面面,都是均衡体现的,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别的方面,都是不合适的,都可能导致教师片面发展。由于我们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而导致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近些年,由于我们过分重视公开课评价,重视教师在公开课上表现的基本素养、采用的教学方法、贯彻的教育理念,从而导致教师过分注重公开课表现。

教学评价要均衡合理,需要抓住教育的实质。现在,教学评价对教师素养这一块,往往忽略了学科专业素养的评价,而导致一些教师在那些花拳绣腿上下工夫,而不注重提高作为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这一内功。比如语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如何,读写说听能力是否过硬,这才是一名优秀教师最根本的素养,而这在当下的教学评价中却往往被忽略。

重视企业收益质量的评价 篇7

企业作为社会宏观经济的微观个体, 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促进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当前体制、机制和企业目标影响, 特别是上级部门对企业法人业绩考核的驱使, 导致很多企业从形式看, 企业的收益数量在大幅度增长, 而实质上企业收益质量在大幅度下降。这一问题的存在, 就对政府考核部门和企业经营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对企业的收益评价, 不能单纯看企业收益数量的增加, 更要重视企业收益质量。只有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对企业经济效益作出客观正确评价。否则, 将会导致企业经营能力下降, 收益质量进一步降低, 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影响企业收益质量的因素

所谓企业收益质量主要是指企业报告期收益与业绩之间的客观真实性。如果该企业报告期的收益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其经营业绩的, 可以认为该企业收益质量好;反之, 该企业报告期的收益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其经营业绩的, 可以认为该企业收益质量不好。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决定与影响企业收益质量的因素很多, 但主要可认为有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一)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企业管理当局 (包括企业股东会、董事会、企业高级管理层) 在选择和接受的会计政策方面, 有一定的选择权, 但需要企业管理层按企业管理目标来合理选择并执行。如为了减少风险和减少高额收益的可能性, 企业可以采取稳健保守的会计政策;同样企业为了取得高额收益, 而不惜惧怕高风险, 将采取乐观积极的会计政策, 而通常被认为, 稳健的会计政策比乐观积极的会计政策收益质量要高。

(二) 企业会计政策的运用

企业在选定会计政策以后, 如何运用会计政策, 还存在一定的决策自由度。如企业管理当局在选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后, 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残值率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金提取数额、以及销售费用、修理费、投资溢价差额摊销等等酌量性费用的确定, 仍有决策自由度。利用这一政策的自由度, 企业管理当局仍可以调节利润, 操纵收益水平, 使得报告的收益与实际业绩相关性减少, 显然这样的企业收益质量就会降低, 反之亦然。

(三) 收益与经营风险关系

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虽然存在经营风险越大, 可能的收益也就越大, 但是组成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多, 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 必然影响了收益的不稳定性, 因此, 最终导致企业收益质量的下降。通常经营风险低的企业, 收益相对比较稳定, 企业收益质量相对就比较高。

(四) 收益与经营理念关系

企业在制定收益目标时, 因经营理念不同, 收益质量也存在差异性。从一般意义上来看, 只注重收益高的企业, 就会减少对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产品研发、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市场开拓成本费用等方面投入, 这种企业收益相对就高;而注重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这方面投入就会多, 企业收益相对就低, 这就存在收益质量长短期的时间差问题。

三、如何注重企业的收益质量

注重企业收益质量, 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而且是涉及面比较广的问题。目前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中, 作者愿意以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心得与大家一起共同探索, 并提出以下浅见:

(一) 选择运用会计政策的适当性与相关性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 应与企业的生考虑企业行业特点、生产经营规模、内部治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因素。企业还应随着生产经营状况及理财环境的变化, 重新作出调整, 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可行性。企业运用会计政策时, 要站在资本金保全和成本补偿立场上正确合理运用, 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树立企业形象, 增强投资者信心, 使企业筹措到成本较低的资金为企业资本经营服务。通过会计政策合理选择, 会计政策正确运用, 企业收益质量应该是好的, 否则就无基础保障。

(二) 重视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一份完全按照相关会计政策编制的会计报表是否真实, 是否能正确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 存在许多具体工作可做。考核部门或企业管理层首先要从审阅会计报表入手, 分析重要的收益指标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如存在大的变化, 要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主客观原因;其次对影响收益的酌量性费用计提标准的确定是否规范要进行评价, 或者对照同行业的酌量性费用计提标准分析存在差异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分析、验证, 来评判企业会计收益质量的优劣。

(三) 现金流量财务指标的运用

1、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

通过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 可以了解企业经营收益占总净收益的比重。如果企业总净收益增加, 而经营净收益减少, 这说明企业主营经营业务在减少, 非经营业务在增加, 而非经营业务长时期差异, 不能代表企业的核心业务, 证明该企业收益质量在变差。

2、现金营运指数分析

现金营运指数能反映企业营运管理水平和使用质量。通过该指标分析, 可以说明收益尚未取得的现金停留在实物状态或形成债权, 因为停留在实物或债权状态的资产与收现的收益相比, 具有贬值的风险;另外企业为了取得相同的收益而占用相对多的营运资金, 取得收益的代价就加大了。相同的收益占用了不一样的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占用大的, 代表较差的营运业绩, 收益质量显然也就差了。

(四) 适时引入经济增加值 (EVA) 概念

在当前的考核指标中, 大部分采用的是利润、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 具体的财务分析往往运用杜邦分析体系, 从资产净利润到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并对各项财务指标逐步展开分析。杜帮分析体系的作用在于解释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 为企业完善财务管理、采取必要改进措施指明了方向。但是, 杜邦体系是在企业净利润基础上作的财务指标分析, 并没有引入资本成本的概念, 因此传统的会计利润没有扣除资本成成本本, , 企企业业收收益益还还存存在在资资本本成成本本差差异异。。无无论论是是债债务务成成本本、、还还是是股股权权成成本本, , 所所有有的的资资本本形形成成都都存存在在着着成成本本, , 扣扣除除所所有有成成本本之之后后的的那那部部分分盈盈余余, , 才才是是企企业业真真正正意意义义上上的的收收益益, , 才才能能体体现现收收益益质质量量。。

( (五五) ) 企企业业对对经经营营风风险险的的运运用用

企企业业要要经经营营, , 对对于于存存在在的的风风险险, , 企企业业必必须须有有正正确确认认识识和和评评估估, , 不不能能因因风风险险而而不不作作为为, , 也也不不能能无无视视风风险险的的存存在在。。一一般般而而言言, , 企企业业在在经经营营决决策策, , 特特别别是是在在重重要要项项目目实实施施前前, , 应应进进行行充充分分调调查查研研究究, , 并并有有市市场场、、产产品品、、资资金金、、成成本本、、技技术术、、环环境境等等方方面面文文字字、、数数据据资资料料为为依依托托。。企企业业决决策策充充分分利利用用形形成成的的调调研研报报告告, , 有有行行业业专专家家和和理理论论专专家家共共同同参参与与, , 在在线线性性规规划划和和概概率率理理论论上上提提供供数数据据作作为为参参考考, , 并并由由集集体体作作出出决决策策。。这这样样科科学学规规范范的的决决策策, , 企企业业风风险险就就会会降降低低到到最最低低限限度度, , 也也就就是是在在可可信信度度范范围围内内, , 对对其其收收益益质质量量往往往往可可以以作作出出好好的的评评价价, , 否否则则收收益益质质量量就就难难以以保保证证, , 评评价价往往往往是是相相反反的的。。

( (六六) ) 企企业业科科学学发发展展观观的的落落实实

从从企企业业科科学学发发展展观观角角度度来来看看, , 企企业业应应树树立立以以企企业业转转型型为为先先导导, , 以以技技术术创创新新为为手手段段, , 以以实实现现资资源源高高效效利利用用为为方方式式, , 以以企企业业收收益益质质量量和和社社会会、、环环境境和和谐谐统统一一的的经经营营理理念念, , 在在经经营营过过程程中中予予以以落落实实。。因因此此在在对对企企业业收收益益评评价价时时应应注注意意以以下下事事项项::

一一是是企企业业经经营营过过程程中中能能否否充充分分意意识识到到人人力力资资源源的的积积极极因因素素, , 适适时时引引进进、、储储备备、、培培训训关关键键性性企企业业管管理理、、技技术术人人才才, , 为为企企业业产产品品研研发发、、技技术术创创新新、、管管理理创创新新提提供供人人力力资资源源保保证证。。二二是是企企业业作作为为社社会会个个体体, , 倡倡导导绿绿色色经经济济的的节节能能减减排排工工作作, , 如如新新技技术术推推广广、、新新设设备备引引进进、、新新产产品品研研发发等等是是否否正正在在积积极极推推进进, , 产产品品结结构构和和增增长长方方式式是是否否有有了了明明显显改改变变。。企企业业在在实实施施以以上上两两项项工工作作时时, , 要要付付出出一一定定的的成成本本, , 影影响响企企业业短短期期收收益益数数量量, , 但但只只要要方方法法得得当当, , 能能稳稳定定企企业业近近期期收收益益质质量量, , 促促进进长长期期收收益益质质量量稳稳步步提提高高。。在在无无其其它它因因素素影影响响的的前前提提下下, , 这这样样的的企企业业收收益益质质量量应应该该评评价价为为好好的的, , 并并且且是是稳稳健健可可持持续续的的, , 对对企企业业和和社社会会能能带带来来积积极极影影响响, , 否否则则企企业业将将会会失失去去生生存存发发展展空空间间, , 被被社社会会、、市市场淘汰出局。

以上这些工作, 要靠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工作内容方法的深化、部门考核机制的完善, 因此还需要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措施到位, 处理好收益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企业收益质量会逐步向健康方向发展。

》》接接224499页页

券券、、基基金金等等, , 这这些些被被列列为为公公允允价价值值计计量量的的金金融融工工具具, , 其其报报告告价价值值即即为为市市场场价价值值, , 其其变变动动直直接接计计入入当当期期损损益益。。另另外外, , 对对于于特特征征各各异异的的衍衍生生金金融融工工具具, , 如如““票票据据发发行行便便利利””、、““期期货货””、、““期期权权””““远远期期合合约约””等等, , 这这些些金金融融工工具具只只产产生生合合约约的的权权利利或或义义务务, , 而而交交易易和和事事项项尚尚未未发发生生。。但但从从法法律律的的角角度度看看, , 由由于于签签约约双双方方的的报报酬酬与与风风险险已已开开始始转转移移, , 此此时时签签约约双双方方的的权权利利、、义义务务尚尚未未执执行行, , 业业务务尚尚未未发发生生, , 也也不不可可能能有有历历史史成成本本, , 因因此此会会计计就就不不能能对对该该业业务务进进行行计计量量、、反反映映。。而而采采用用公公允允价价值值属属性性计计量量能能很很好好地地解解决决这这个个问问题题。。

投投资资性性房房地地产产的的公公允允价价值值计计量量体体现现。。《《企企业业会会计计准准则则第第33号号——投投资资性性房房地地产产》》中中规规定定, , 投投资资性性房房地地产产在在有有确确凿凿证证据据表表明明其其公公允允价价值值能能够够持持续续可可靠靠取取得得的的, , 企企业业可可以以采采用用公公允允价价值值计计量量模模式式。。再再者者, , 债债务务人人以以非非现现金金资资产产清清偿偿债债务务的的, , 债债务务人人应应当当将将重重组组债债务务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转转让让的的非非现现金金资资产产公公允允价价值值之之间间的的差差额额, , 计计入入当当期期损损益益;;转转让让的的非非现现金金资资产产公公允允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之之间间的的差差额额, , 计计入入当当期期损损益益。。

再再者者, , 如如对对于于企企业业间间具具有有商商业业实实质质的的非非货货币币性性资资产产交交换换, , 采采用用公公允允价价值值计计量量换换出出和和换换入入的的资资产产, , 实实质质上上是是确确认认企企业业非非货货币币性性资资产产的的““售售出出””与与““购购入入””, , ““售售出出””资资产产的的公公允允价价与与账账面面价价之之差差即即为为企企业业实实现现的的收收益益。。另另外外, , 如如果果企企业业在在债债务务重重组组中中用用以以清清偿偿债债务务的的非非货货币币资资产产的的公公允允价价值值高高于于其其账账面面价价值值, , 则则高高出出的的部部分分连连同同获获得得的的债债务务豁豁免免可可以以增增加加当当期期利利润润;;在在非非共共同同控控制制下下的的企企业业合合并并中中, , 购购买买方方付付出出的的资资产产、、发发生生或或承承担担负负债债的的公公允允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账账面面价价值值的的差差额额体体现现在在企企业业当当期期损损益益中中。。这这些些交交易易事事项项中中对对公公允允价价值值计计量量模模式式的的采采用用, , 克克服服了了因因采采用用成成本本计计价价模模式式而而对对企企业业资资产产价价值值低低估估的的缺缺陷陷, , 从从而而可可以以更更真真实实地地反反映映企企业业的的资资产产价价值值及及经经营营业业绩绩。。

当当然然, , 应应用用公公允允价价值值的的方方面面还还有有很很多多, , 本本文文就就不不再再列列举举。。

诚然, 公允价值的应用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了长期的发展, 但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仍然难以取得。另外普遍存在的关联方交易严重影响交易价格的公允性等, 这些都限制了公允价值的大范围推广与应用。

最后, 我们应看到公允价值的引入, 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是我国会计发展历程中很重要的阶段;对于会计工作者来说, 也许面临着许多问题, 但同时也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公允价值的使用有时可能依靠会计人员的执业判断,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 才能从各方面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鹏、夏存海、徐子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财务与会计.2007.3

2、杨小舟.“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初探.华兴会计师.2006.10

3、徐培红.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评价与应用[J].会计之友,

摘要:目前影响企业收益质量的因素较多, 作者从会计政策、经营风险, 经营理念几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收益质量的影响。同时从企业会计政策, 经营风险, 财务指标经营理念等方面提出了企业收益质量评价方向。

关键词:企业,收益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郭文博:《完善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 (《会计之友》2006年第2期上半月)

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 篇8

一、为什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

(一) 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轻过程, 重结论”的倾向.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 有利于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感悟与思维过程.

(二) 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地掌握知识的倾向

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应付考试, 不求甚解, 加强对学生学习思维过程的考查, 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对知识的理解, 重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 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思维发散性、深刻性、灵活性等.

二、怎样加强思维过程的评价

(一) 一种方法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方法, 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或策略, 概括到一个新的情况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表现给予定性评价.

(二)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纸笔测验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加以考查, 即怎样编制这样的试题呢?编制试题要注意: (1) 要有明确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总之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不可出偏题、怪题, 故意刁难学生. (2) 要有新颖恰当的命题形式. (3) 要在课堂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实施, 要积极引导,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不能操之过急.

在命题方面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 适当选用思维过程逐步递进的“系列题”

“系列题”常由两个及以上相关联的小问题构成, 经常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连带或因果关系, 在程度上逐渐由易到难, 在思维进程上则步步深入.这有利于了解学生思维链的长短与思维的深刻程度.

如 (四年级) 小红家2010年上半年的“水表读数”见下表. (单位:吨)

(1) 小明家1月份用水多少吨? (小聪提示:要计算1月份用水多少吨, 就是要用2月份的水表读数减去1月份的水表读数.)

(2) 如果每吨的价格为2元, 小明家3月份要付多少元水费?

(3) 小明家2010年上半年 (1月至6月) 一共用水多少吨?

本题要运用数学知识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考虑到有的学生平时不关心生活问题, 命题者用题注的形式给以提示, 这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问的问题由易到难, 逐步深入.

2. 适当了解思维的中间环节

对于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的主要环节或者那些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起关键作用的思考过程, 应当适当考查.

(五年级题目) 把一个圆分成若干份剪开后, 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如图) , 已知圆的半径为3厘米,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道题的考查有利于了解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掌握情况, 有利于师生重视学习知识的过程.

3. 适当采用“一题数变”的命题策略

采用“一题数变”的命题策略, 可以避免孤立静止地了解一个问题带来的局限性, 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

(六年级题目) 如图, 长方形被平均分成10分, 用“a”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用“b”表示空白部分的面积.

(1) a与b的最简比为 () .

(2) b是a的 (—) .

(3) (a+b) 与b的比为 () .

(4) 若长方形的面积 (a+b) 为60平方厘米, a的面积为 () 平方厘米, b比a多 () 平方厘米.

(5) 若阴影部分的面积a是6b平方厘米, (a+b) 是 () 平方厘米.

(6) a的面积比b的面积少60平方厘米, a的面积为 () 平方厘米.

4. 适当采用暴露探索过程的开放题

开放题由于学生不能套用现成模式解答问题的方法, 给学生的认识活动带来挑战, 同时也拓展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 为学生展现自我, 获得成功带来机遇.

开放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之一: (1) 条件不足或多余; (2) 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 (3) 解题策略、思维多样.

如:从甲地租用汽车运货物62吨到乙地, 已知大车每次运10吨, 运费200元;小车每次运4吨, 运费95元.

(1) 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的租车方案, 并分别算出各方案的总运费.

(2) 你能设计总运费最少的方案吗?

5. 在问题的后面补充跟踪问题, 如“为什么”、“怎么样”、“说说理由”

例如, 有一串数如下:

3, 4, 12;3, 6, 18;3, 8, 24;3, 10, 30.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说明你的理由.

这道题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有根有据.

实施审计应重视内部控制评价 篇9

一、抽样审计技术的产生

传统审计的目的在于查错防弊。与此目的相适应的审计方法, 是对反映财务经营管理者所办事项或代管财产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 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 以发现记账错弊和财产盗窃行为。这种审计方式, 虽然适应了当时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需要, 但其局限性也比较明显:一是费工费时, 效率低下;二是审计内容局限在会计资料本身, 难以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产生导致了抽样审计技术的应用。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资本集中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基础, 其主要途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和银行信用的扩张, 二者都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一方面, 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进一步分离, 绝大部分资本所有者不再直接参加公司的管理, 但出于其切身利益的需要, 他们都非常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 希望能经常了解公司的有关财务信息, 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 银行信用的扩张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多从银行举债以解决资金周转的需要。但由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降低了股东的风险, 相对而言, 也就提高了银行的风险。为使信用资本免受损失, 银行也更加关心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 特别是还债能力, 以作为是否给予贷款的依据。基于上述情况, 为满足股东和银行对有关财务信息的需要, 为确保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就需要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审计人员进行审查和确认, 这就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审计。审计的这种变化, 使抽样审计技术开始得到了应用。

1.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目的已不再是传统审计的查错防弊, 而转向为证实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是否真实, 这就使得审计内容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无须对审计期间内的所有交易活动进行详细检查, 而只需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有关的会计记录和存货进行检查, 即可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做出判断。因此, 从技术方法上, 详细审计已显得不那么适应了, 必须有更科学的方法取而代之。

2.资产负债表审计一般属于强制实施的年度审计, 致使审计业务量急剧膨胀, 加上年度审计制度的时效性, 使得审计人员不可能对股份公司进行详细审计。

3.资产负债表审计是由民间审计来承担的。开展审计必然要考虑如何以最少的时间耗费最少的资源投入。因此, 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审计人员也感到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详细审计方法, 就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经济利益的要求了。

于是, 从审计对象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查, 然后再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抽样审计方法, 开始取代对审计对象的每个项目进行逐一审查的详细审计方法。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 大大减轻了审计的工作量, 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抽样审计发展遇到的挑战

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 适应了当时审计目的和其他因素的变化, 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 推动了审计工作迅猛发展。但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巨大混乱, 同时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资本主义正常经济秩序, 其表现是:企业大量倒闭, 造成了信用制度的崩溃和大量股票持有者破产, 即使那些资产负债反映财务状况良好的一些企业也未能逃脱破产的厄运。这种现象使有关人士注意到, 单凭资产负债表已无法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应变能力。这是因为, 资产负债表只是一种静态表报, 表中项目余额仅仅反映了一定时点上企业资产负债状况, 而无法反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因此, 单纯依靠资产负债表所披露出来的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信息, 股东和债权人已无法对企业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 社会就开始要求企业不仅公开资产负债表, 还必须公开反映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并能根据这些情况准确地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保证这些财务报表的真实、正确, 并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更需要由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审计人员予以审查验证。这样, 资产负债表审计又发展为以损益为主的、包括资产负债在内的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的出现, 使审计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审计目的有所变化, 不仅查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正确, 更重要的是证实财务报表以及相应的会计记录是否依照会计准则的要求, 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次, 审计目的转变也扩展了审计范围。审计人员不仅要审查有关资产负债表中项目的结存情况, 还要进一步检查大量的与损益表有关的成本、费用、收入等日常的业务活动;再次, 人们开始认识到, 明确审计人员对保证财务报表审计可信性的社会责任, 对于保障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的重要意义, 并在法律中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审查财务报表方面的法律责任, 审计人员社会责任得到了明确和加强。

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这些变化相比, 传统的审计方法因其固有的缺陷已不能适应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第一, 当时所采用的抽样审计是按经验进行判断和抽样, 即审计人员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定样本的范围和重点。由于审计人员的经验不同, 素质不一, 随意性大, 因而难以准确地选择抽样范围和重点, 这就可能因审计人员的判决失误而遗漏重大事项, 产生审计人员无法对财务报表做出准确评价的风险。第二, 抽样数量和样本选择的盲目性, 使审计人员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抽样审计的结果, 也无法用这一结果来正确决断财务报表的总体特征, 从而使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评价难以自圆其说。第三, 判断抽样着重于对结果的检查, 而忽视了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检查, 从而无法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舞弊行为, 特别是当这种舞弊行为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性时, 这种失察就可能使审计人员承担极大的风险。

抽样审计方法的这些缺陷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充分暴露, 遭到了人们的普遍非难, 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社会声誉。

三、抽样审计技术的基础——内部控制评价

尽管审计环境的变化向抽样审计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但也为抽样审计技术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审计人员重新审视了抽样技术在审计中应用的合理性。他们认识到, 现行的抽样审计方法只是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实际经验对财务报表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审查, 而忽视了大量的业务活动, 无法发现和揭示企业内部发生的、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有重大影响的舞弊行为和技术性错误, 因而难以对企业财务报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但是, 庞大的企业规模和繁多的业务活动, 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回到详细审计方式, 而只能在抽样方法本身寻求改进。从此, 审计人员也就开始了新的探索, 即改革抽样审计方法。

经过长期的尝试和实践, 审计人员逐渐认识到, 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否、会计资料的正确与否和发生错弊的多少, 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企业资产就会比较安全, 会计资料也比较正确, 各种舞弊和技术性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反之, 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存在重大缺陷, 资产流失就比较多, 各种舞弊和技术性错误的发生就比较频繁, 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也比较低;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抽样审计结果的代表性就强, 据此所作的总体性评价也就比较有把握;反之, 抽样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也大大降低。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发现, 由此产生了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入手,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审计抽样的范围、重点及方法的新思路, 并开始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得到了应用。由于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排除各种偶然因素对财务信息的影响, 防止和及时发现舞弊行为或技术性错误, 使各项业务活动的发生和财务信息的产生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从而为抽样审计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保证了抽样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这就为保证抽样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基础上抽取样本进行实质性审计, 不仅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 保证内部控制被有效地执行, 从而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 这也正是审计工作希望达到的目标。因此, 搞好内部控制系统评价, 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 已成为改进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摘要:文章介绍抽样审计技术的产生, 分析抽样审计发展遇到的挑战, 指出抽样审计技术的基础——内部控制评价, 并就此展开探讨。

重视阶段性评价促进反思提高 篇10

一、以每周学习小结为抓手

每周学习小结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一周学习重点、学习方法总结以及学生易犯的共性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本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指导及学生的共性问题。通过撰写每周学习小结,教师可以及时反思和梳理自我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家长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以单元学习评价为方式

单元学习评价是以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况为评价和反馈内容,主要形式是在单元练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一个单元的学习评价。单元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本次单元练习的班级整体情况、该学生的练习情况以及辅导策略等。

单元学习评价和反馈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本班学生本次单元练习的深入细致的分析上,通过统计一定的数据更深层次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分层辅导提供事实依据。单元学习评价能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同时通过分析评价可以更有方向性地指导家庭辅导,使家长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避免盲目担忧。左表便是一位学生的单元学习评价。

三、以学期评价反馈为载体

学期评价与反馈是以一个学期的学习作为评价和反馈的内容,结合评奖形式将学生的学期学习整体情况与少量假期针对性练习情况相结合做出评价与反馈。它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的双向评价。学期评价与反馈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假期针对性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征询三个部分。

学期评价与反馈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对一学期的重点内容进行再建构,让学生感到教师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一个学期学习的整体认定,在多方交流互动中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重视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篇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目前,很多老师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学习思维过程的评价还没有加以重视,甚至被摒弃于评价的视野之外,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限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学效果的好坏,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学效果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学生参与程度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学习的全面性和主动性来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只等基础好的同学回答出来了,他们才跟着附和。对这种情况,我曾经困惑过,怎样才能使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主动参与学习?我的理念是:以心换心,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的做法是:对基础好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回答正确加以表扬,错误加以鼓励,或提示从哪方面去思考。作业连续满10个优就奖一个本子。对基础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哪怕是错的也是好的,只要你思考了,就是好学生。回答正确,特别加以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业连续满10个良也奖一个本子。每次单元测验,90分以上的同学奖一个本子,满分的奖3个本子;对基础差的同学,每次考试较上次只要进步了10分,就奖一个本子。在这种奖励的诱惑下,许多基础差的同学也愿意学习了,上课也敢举手发言了。

二、关注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全是听教师的讲授,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体验和构建,同时还有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宽松和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远多于全班交流,但是一个班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有基础好的,也有基础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基础好的同学操作,基础差的学生看热闹。而我从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首先我在分组时,一般都是好差生搭配,每组人数不太多,每组选一个基础好的同学当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其余同学要有详细的分工,得出的结论,每个组员都认可。对讨论性的问题,要求组内每个成员都发表意见,意见不一时可以先由组长协调,如果还有争论,再由老师指导解决。例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四人一组,要求量出至少三个不同圆的周长与直径,并算出比值。组长与一位同学负责测量,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计算,最后共同观察不同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有什么规律。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综合学生的具体反映大致可以分为:乐趣感、成功感、焦虑感、厌倦感。进一步观察还会发现以下特点:情感体验为“有趣”的那些学生中,在学习中显示出一种兴奋,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数学学习"厌倦"的学生中大多数是数学成绩不太好,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恐惧;虽然对同一个学生来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但在一定时期,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习基本的情感体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上述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只有一种情感体验。如觉得数学有趣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焦虑的感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虽然可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是总是有一种主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对学生表现出的优点或阶段性的成功给予肯定,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厌倦、焦虑等情绪要及时调控。

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思维的主动性和深入性,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数学思维策略、水平和思维品质。

1.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个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人坐在教室里,也没有做其它事情,口也在动,眼睛也在看黑板,但当老师向他提一个问题时,就哑然了。这就是思维没有主动性。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评价他们,让他们能主动地参与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在评价他们时,不要轻易运用批评的手段,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可以模仿他们坐在课堂不思考的样子,或者讲一些幽默的笑话,或者再提一个问题让他回答,不管对错,都给予激励性的正面评价等等。一句话,老师不能不管他们,更不能歧视他们,必须想法子让他们的思维回到课堂上。

2.学生思维的深入性。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不仅能够运用一般的解决问题办法,更能够发现和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讲真心话,敢于怀疑,培养学生深入思维的能力。

3.学生思维的品质。具有思维独立性品质的同学,不但要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恰当的评价和自觉检验自己的思维活动,修正错误,不断改进和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同时还要善于评价别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做到对于结论性的东西,不盲从、不轻信,有独立见解。

总之,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才能激励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形成性评价与新课程同行 篇12

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许多教师都很看重总结性评价即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大部分就是指期中期末考试。而如果仅从一次或几次考试来判断学生的学习, 就很有可能导致片面化。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他们的情况, 如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率, 等等。利用这些反馈出来的信息,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 把握教学节奏, 改变教学方法。

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建立在正式与非正式评价关系基础上的长时间持续评价, 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 它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 对他们的发展状态做出判断, 对他们的学习尝试作出肯定, 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 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而是旨在帮助他们增强自信, 获得成就感, 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1) 改进学生的学习; (2) 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3) 强化学生的学习; (4) 给教师提供反馈。

三、形成性评价的类型

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评价资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而完成。形成性评价必须具有效度和信度, 其评价手段主要有座谈、教师观察、自我评价表、读书笔记、多媒体展示等。这些评价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他们的情感态度。教师收集资料时, 应当做到经常与学生见面, 讨论他们的进步, 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变化和进步状况调整评价标准。

1. 上课提问。

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 提问能比较直接地反映学生当时的学习状态和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经常提问并通过对学生回答结果的分析, 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初步评价。包括学生是否对课堂内容感兴趣, 是否认真投入到课堂氛围之中, 是否已经掌握了新知识等情况。

2. 课堂板演。

教师经常会发现在讲解例题时, 学生反应不错, 但到自己练习时却往往漏洞百出。有的同学做的答案是正确的, 但中间过程是错的, 这些其实都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板演预先反映出来。实践证明, 利用板演, 教师可以对学生实现进一步了解, 从而使评价更全面。

3. 书面测验。

书面测验包括对旧知识的掌握、新知识的接受情况, 对知识的应用、融会贯通程度, 等等。由于测验的量通常比较大, 涉及面也较广, 所以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全面。不仅如此, 通过测验, 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班级状况, 体现整个班学生是否有进步, 对每个阶段都有较为精确的评价和认识。

4. 交流讨论。

在每个教学阶段或在某些课堂中适当安排一部分时间来讨论是有必要的, 许多老师可能忽视了这一点。在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感觉和看法, 对某些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对问题的思考和思维方式, 等等, 由此, 教师对学生就可以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如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5. 家长反馈。

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光是学生自己和老师, 家长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通常只看到学生的在校表现, 而对他们课后的学习情况并不十分清楚, 通过家校联系本、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 可以了解学生课后是否安排一部分时间进行巩固复习, 或者再做一些课外作业来扩大知识面, 学习效率如何等一系列情况。这样就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学习效率, 从而更加全面、细致地对他们进行评价。

四、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进行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定。要对学生进行评价, 就必须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克服主观原因, 否则, 教学评价就会完全失去意义。

2. 激励性原则。

教学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 评价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为了实现这一点, 教师必须提高素质, 更新观念,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鼓励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 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内容上不仅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且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策略等;主体上由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 学生由被动应试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评价标准上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 又有以学生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 实现相互补充, 相互结合, 共同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4. 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动态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的记录和反思, 它反映了学生的进步情况,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激励, 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产生继续进步的动力。同时, 学生参与评价还可以增强其对学习的责任感, 通过对自己学习的监控和反思, 帮助确定并利用恰当的学习策略, 同时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因此, 形成性评价称得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策略。

五、结束语

上一篇:部队技术干部下一篇:草地生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