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意义

2024-10-19

时代意义(共12篇)

时代意义 篇1

刘宇扬先生现为上海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荣誉副教授, 上海市青浦区政府规划局顾问建筑师。近年研究及实践方向侧重于城市与建筑的微观生态性, 完成作品包括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行人服务亭, 厦门气候变迁动态城市规划, 韩国‘汉江计划’行人隧道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在中国及亚洲城市中具有前瞻性和研究性的公共项目。

刘宇扬先生出生于台湾,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曾师从荷兰建筑家库哈斯, 完成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研究, 1997年获邀参与德国卡塞尔第十届文件展 (Documenta X) , 之后共同出版《大跃进》 (Great Leap Forward) 一书。2001至2006年间, 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 同时担任韩国艺术大学建筑系评鉴委员, 并受邀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 协助完成汕头大学的校园规划及景观设计。同期间负责主持香港九广铁路公司委任的连线城市研究计划、香港地铁公司委任的中环码头海滨公园规划设计、以及在2005年底开幕的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建筑、室内及景观设计。2007至08年协同马清运先生, 策划了以“城市再生”为主题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讲座与获奖:

西安美院讲座, 2010

芬兰建筑学会上海论坛, 2010

同济大学设计学院讲座, 2009

英国AA学院上海讲座, 2009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讲座, 2008

密西根大学建筑与城市学院讲座, 2008

台中城市论坛, 2008

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原都市建筑研究所讲座“香港-深圳:Recipro-City”, 2006

台北市立美术馆普立兹克建筑奖讲座, “Herzog de Meuron:物质 (改变) 文化”, 2005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建筑学院国际论坛特邀讲座, 2005

台湾集集地震纪念公园建筑与景观设计 (国际竞赛第二名) , 2003

纽约苏和区剧院设计 (国际竞赛优异奖) , 1999

香港1997纪念碑设计 (国际竞赛入围奖) , 1997

出版:

深圳商报文化版万象专栏, 2007

“实验城市:建筑教育与城市状态”, 《时代建筑》杂志, 2007

《DOMUS与中国78建筑师/设计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场所, 意图, 与建筑”《社会科学的可能》,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6

“城中村研究”《住区》杂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为香港设计新的脸孔”《亚洲周刊》, 2003

《大跃进》 (Great Leap Forward) 伦敦TASCHEN PUBLISHERS, 2001

展览:

密西根大学建筑与城市学院China Near_Now作品展2008

2007深圳-香港建筑与城市双年展2007

上海青浦黄盒子艺术展2006

台北美术馆黄盒子展览设计2005

首届深圳城市与建筑双年展2005

第十届德国卡塞尔文件展1997

时代意义 篇2

140字微博的流行,促进阅读进入“微时代”,人们在身体力行地写微博、读微博之后,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

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从网络的流变的过程来看,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大块文章的时代正悄然褪色,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阅读,但草根们如今更需要惜字如金,140个字之内解决问题。微博客正在改变媒体的形态,它形如一条带有敏锐嗅觉的新闻导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形成力量的汇集。

基本特征

流动的传播

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3G网络以及相应技术已经融入到手机应用中;随着电子纸技术的发展,电子纸也将与3G技术融合,增加上网功能。电子纸的重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可折叠的性能能够允许受众将电子纸直接装进口袋。未来的信息接收终端将不会仅仅局限于手机或是电子纸,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建设,各种物品将被赋予智能,兼具传播功能,人类的信息接收终端种类不断增加。这些小巧便捷的信息接收终端可以使人类的传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

迷你的传播

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将大行其道,他们的体积将大大缩小,屏幕等信息展示框的面积将相应变小。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显示屏为13英寸,而一部手机的平均尺寸为100mm×40mm×20mm。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传播内容已经不合时宜,迷你的传播内容将备受青睐。

不仅如此,信息接收或发送设备的体积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受众的时空观。移动终端使得人类的传播更加流动,也将人们的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人们会选择无聊与零散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或接收活动。时间的琐碎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有大量时间来接受大篇幅的电影、电视剧、漫画或是小说。不仅如此,移动的信息终端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心态,人们更青睐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内容。

瞬时性的传播

微时代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对于传播者而言,小的信息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加

快了信息内容更新,更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通讯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布信息。像微博客,只允许使用者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但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等多种途径发布,所以,微博客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信息、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扁平化的传播

数字技术使传者与受者位置互换、重叠并且逐渐变得模糊;传播活动逐渐“去中心化”,甚至出现“无限中心化”的趋势。在Web2.0的技术平台上,信息传播交互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可能是一个传送或接收的中心,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

在微时代,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相比之前,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微时代使得人人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使得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

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篇3

[关键词] 雷锋精神;大爱;真情;行善;责任;奉献;青春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17-1

雷锋,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充满活力和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符号,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广泛影响。尽管他逝世已50多年了,尽管世事沧桑,岁月激荡,但他的形象和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始终是我们精神家园中亲切和温暖的一缕阳光。当然,每一代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寻求历史资源,来解读经典和偶像的价值意义的。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雷锋精神又将怎样呈现出,或者说今天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又是什么呢?

一、大爱与真情

这种大爱与真情的形象表达正如雷锋同志所说“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雷锋短暂的一生,始终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洋溢着对社会的感恩真情。所以他时时处处地努力将自己“春天般的温暖”洒向人间,洒向社会;所以他总是亲切地对待他人,以奉献为快乐,以爱国家、爱人民为崇高的追求,这也是雷锋“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最为深厚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弘扬雷锋同志这种

大爱与真情,以克服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功利与冷漠,以消除“陌生人社会”的隔阂、无助与歧视,让人人都能沐浴“春天般温暖”。

二、努力行善

做个好人。雷锋同志的一生,是坚持做好事的一生,“坚持做好事不放弃”。雷锋的乐于助人,自觉做好事,站在当代的视角来观察,实际上也就是在主动地积善行德。这一方面是在为构建社会美德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是在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因而雷锋同志做好事的一生,在道德层面上也是实践美德、做一个好人的一生。我们今天学雷锋,就是要在生活的点滴中,积极行善,同时自觉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从而积累社会善意,使春风化雨,共建美好社会。

三、责任与奉献

雷锋同志之所以一贯做好事,之所以对同志抱有春天般的温暖,其间也包含着他始终如一的责任与奉献精神。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岗位?”今天学雷锋,尤其要彰显这种“螺丝钉”般的责任坚守与义无反顾的奉献忠诚;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问国家给予了我什么,更要问我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和等价交换,那么我们将不会有值得我们崇拜和仰慕的英雄,我们也很难产生仰望星空的激情,而只有令人不安和迷茫的琐碎和庸俗。

四、激扬青春

雷锋的一生很短暂,但却是那样光辉和璀璨。雷锋的故事就像一曲青春的赞歌,他在如此有限的岁月中,创造了那样丰富多彩的内容,成就了如此至淳至美的人生!雷锋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不应虚度,青春是大可作为的,我们理应让青春充满意义。这一点对我们青年人有着特别的启示:因为我们正是青春年华,每一种正能量对我们来说都是成长的方向标。此时纪念雷锋,重温其“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的青春誓词,弘扬雷锋的青春精神,将会培育起一种神圣而圣洁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徐俊明.雷锋精神今昔谈[J].山西政报,2006,(06).

[2]冯远征.雷锋精神永放光芒[J].教育艺术,2008,(05).

[3]李桂艳.90年代雷锋精神遇到的挑战及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4)

[4]王海秋.让雷锋精神回到学生中间[J].河北农业科技,2008,(23).

[5]陈景贵,谢晓平.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1998,(06).

[6]王斌俊.高擎雷锋精神的火炬前进[J].中华魂,2003,(06).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篇4

一、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

雷锋精神, 顾名思义, 就是以雷锋的姓名命名, 以雷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等精神为基本内涵, 在社会生活及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主要表现为:

(一) 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

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 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而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总体表现为三个“全心全意”的思想和风格, 也就是: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全心全意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雷锋精神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 同时, 也体现了雷锋同志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追求, 是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灵魂所在。雷锋曾经这样说过:“我活着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同时, 他也说过:“我要发扬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 全心全意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作出更多更好的成绩。”雷锋同志正是怀着这种高尚的理想与信念, 用短暂的一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誓言, 为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 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毛主席曾感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艰苦奋斗一时易, 艰苦奋斗一世难。然而, 雷锋的一辈子向世人证明了这种可能,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发扬雷锋精神, 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同时也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内容, 更是人们一切信心、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品质的指引, 才有了当代“微尘”慈善事业的发展, 以及在2012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当代雷锋”荣誉称号的郭明义等事件和人物的出现。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深深打动着亿万中华儿女, 并不断激励着我们投身于无私奉献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

(三) 艰苦奋斗的敬业、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发扬雷锋精神, 就要向雷锋同志那样“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引导青年牢固树立艰苦奋斗思想,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 青年人都要立足本职, 埋头苦干, 奋力拼搏, 勇挑重担, 勇于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成绩。”不怕苦、不怕累,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 正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雷锋同志自觉服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他忠于职守, 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不贪安逸享受, 不妄自虚度年华, 这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赋予我们的行为准则与目标, 鼓励我们不断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努力。

二、学习雷锋精神的必要性

(一) 学习雷锋精神的社会需求。

在每年的学习雷锋日、学雷锋活动月到来之际, 各级政府、各类社会团体以及全国各大高校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来学习雷锋精神, 以此号召全社会帮助别人。一直以来, 学校教育都告诉我们要多做好事, 长大了像雷锋叔叔一样为人民服务,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然而, 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 帮助别人却被反咬一口的现象却屡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内。社会上部分人“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界限逐渐模糊”。“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事件的发生, 告诉我们在当前这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 自私、金钱、利己等不良思想与作风正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违背道德、损人利己的事正在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蔓延。

(二) 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多维度的实践, 其中就包括真善美的道德实践。而雷锋精神作为凝聚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支撑力量, 感召着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辐射着超越时空的正能量,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坐标。活在人们心中的雷锋精神, 即使世代带来沧桑巨变, 它也仍然犹如精神空间的强大磁铁, 散发出震撼人心的恒久魅力。当前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 我们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取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胜利, 就一刻也离不开雷锋精神的指引和激励。雷锋精神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 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 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有利于激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 对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需要雷锋精神, 治理社会的道德问题需要雷锋精神, 凝聚广大的群众力量需要雷锋精神, 总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领域, 都需要雷锋精神这一道德维度的支撑, 都需要雷锋精神的普照,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 体现了公民道德意识的高度自觉, 它适应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代彰显着崇高的价值和无穷的追求”。

三、雷锋精神的传承路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雷锋精神的价值观提供了日益强大的物质基础, 使人们在追求个人本位的同时, 逐渐认识到道德及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 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时刻践行雷锋精神,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 强化对雷锋精神内涵及价值的认识, 在理论的基础上践行。

雷锋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得以丰富, 而今, 雷锋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热爱祖国, 艰苦奋斗, “螺丝钉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等, 这些精神让我们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21世纪深深地理解和领悟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魅力。人们只有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 意识形态的觉醒, 才能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

(二) 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 在理论传播中践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传播知识的媒介在增加, 人们学习知识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 为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人物访谈、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 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个人事例, 让新时期的雷锋精神走向道德价值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经济社会, 用不断升华的雷锋精神指引着人们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中。

(三) 创新活动形式, 建立激励机制, 在活动参与中践行。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我们应该在参与中学习, 在学习中参与。为了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 应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 组织广大党群干部在发展生产、民主管理、维护稳定、民族创建等方面践行雷锋精神。在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鼓励大家在生活中争做雷锋, 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 应当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保护争当“活雷锋”的人, 不让做好事的人吃亏, 保障学雷锋活动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总政治部编.雷锋日记选[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9

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篇5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发扬和倡导的。当前,全国人民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面对这样艰巨的历史重任,广大青年更加需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进取精神,发扬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处处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精神,发扬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合的人文精神。

为什么一位“小人物”去世后能赢得这样的荣耀?怎么会有这样强大恒久的人格魅力?为什么他会长久活在亿万人民群众的心里?那是因为雷锋早已成为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他所代表的崇高精神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振兴。雷锋同志短暂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生,是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一生,是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四十年来,雷锋精神已深深地融入中华儿女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热血之中。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文化精神。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不仅赢得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必将赢得未来。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时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雷锋精神那与历史同行的时代价值。

辛亥革命精神的时代意义 篇6

一、辛亥革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二十世纪初,中国进一步半殖民地化。许多帝国主义国家武装侵入中国,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中华民族处于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正如孙中山所说:“知清廷窳败,难期振作,非推翻专制,澈底改革,无以拯救祖国于危亡”。许多志士仁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殚心竭虑,在黑暗中探索,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在1894年秋,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 要“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的口号。他们创办报刊,翻译书籍,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大造革命舆论,推动革命潮流急速向前发展。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为“中国革命开了一个新纪元”(3)。在革命的关键时刻,爱国主义召唤了亿万群众,使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深入人心,为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所拥护,并奔向战场,投入斗争,英勇献身。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真切愿望。

辛亥革命的爱国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所在。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斗,奋力推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奉献精神,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整体形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辛亥革命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的统一,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辛亥革命敢为人先、改天换地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实现新世纪新任务应有的精神品质。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党人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武昌起义不仅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而且在起义爆发后的第三天便成立了第一个新式政府——军政府,并体现了量才录用的现代政府组织原则,为此后其他起义地区创立了一个样板。新政府成立之后,又立即对传统的经济体制、教育制度、社会习俗等开始进行改革。“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这就是敢为人先、改天换地的创新精神。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更应该高度弘扬敢为人先、改天换地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毛泽东同志指出 :“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进步,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也就没有崭新的未来。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勇敢地站立于潮头,争做创新的开拓者和生力军,以超前的眼光审视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世纪历史使命,真正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弘扬创新精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

三、辛亥革命勇抓机遇、顽强拼搏的果敢精神,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辛亥革命爆发及其胜利不是偶然的,它是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是革命党人敢于抓住机遇,果断发动起义的产物。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在国际上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突出,它们正忙于准备打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这就迫使它们对于中国的革命暂时难于插手,更不可能联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二是清政权内部危机重重。社会矛盾更为尖锐,统治危机更加恶化。三是全国革命形势大发展。广大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此伏彼起,弥漫全国,“其倾向革命之热情,如雨后春笋,暴发于满山之间”(4)。各方面的形势,充分说明波澜壮阔的革命高潮已经形成,亡清的历史契机已经到来,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时乎不再,盍兴乎来”(5),湖北的革命党人毫不犹豫地果断地抓住起义机遇。所以武昌起义的胜利,可以说是湖北革命党人敢于抓机遇的果断精神的胜利。

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表现在: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后立即着手发动广州起义,至同盟会时更是充满着革命党人反清武装起义的壮烈事迹,屡挫屡奋。武昌首义前夕,反动派屠杀多名革命党人,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并号召大家“起来革命”。10月下旬开始,武汉保卫战苦战经月,殉难2600多人, 为全國各省响应赢得了时间,体现了革命军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nlc202309050051

当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二五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五年,对我国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腾飞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冷战结束以后,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形势总体稳定。从国内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系我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重要战略机遇期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因此,我们要增强机遇期意识,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果断果敢,抢得先机。必须勇往直前,顽强拼搏,在克服困难中有所作为,在迎接挑战中大有作为。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继续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四、辛亥革命前仆后继、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巨大精神动力。

孙中山曾经回忆说:“我们从前去革命,不但是自己的性命难保,并且还有抄家灭族的危险。我们从前有那样的大危险,还能够去革命,那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我们富于牺牲的精神。”(6)孙中山本人就是一个蔑视一切困难和危险,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奉献给了革命的伟大人物。他穷毕生之力,“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7)当时有许多革命者,宁肯放弃舒适的生活,离开温暖的家庭,抛却个人的幸福,而乐于选择一条困苦艰险荆棘丛生的革命之路。“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别子情。”(8)林觉民、方声洞在黄花岗起义前,给父母妻子的绝笔书中,豪迈而深情地告诉亲人,他们之乐于舍生赴义,是因为“祖国存亡在此一举”,是“为天下人谋永福”。李德山,临刑前曾厉声指斥政府的监斩官说:“大丈夫为国捐躯,分内事也。”(9)徐锡麟就义前,他神态自若,对人说:“功名富贵,非所乐意,今日得此,死亦无憾。”(10)女革命家秋瑾,生前曾写信给友人,说:“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 他们都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辛亥革命的胜利是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

新世纪新时期,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就必须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自觉树立淡薄名利、无私奉献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要以民族英雄为楷模,敢于临危受命,敢于为国赴难,敢于作出牺牲。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曾说过:“一个人只知道吃光、用光、什么也不留一点给后来的人们,这样的人,不配享有做人的尊严和权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些至理名言所表达的一个共同理念就是:人活着要有价值,而这种价值须以为百姓、為国家、为人类多做贡献来衡量。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就是把赤诚的心爱献给祖国,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当重任落肩时,挑得起、站得住、走得稳,比别人干得更出色。这种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

一百年间,沧桑岁月,风消云散,但散落不去的是永远的辛亥首义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将振兴中华的精神传承下去,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不断振兴和强大祖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我国正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十三亿中国人民正在创建一百年前辛亥革命先辈梦寐以求的革命事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中国人民真正得到幸福的和谐社会。这也正是对辛亥革命先烈英魂最好的安慰。

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意义 篇7

1 什么是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 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 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现在, 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 应用的网络环境主要有教室网络、校园网和Internet。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有针对性的搜集网络资源, 并把搜集到的资源进行整理和组合, 以容易实现和学生最易接受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

2 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 将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 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式, 它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后的又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媒体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改变, 网络教学把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 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有以下主要特点:

2.1 网络教学的开放性

2.2 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2.3 在网络教学中, 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

2.4 在网络教学中, 可以进行协作学习

2.5 在网络教学中, 可以实现交互学习

2.6 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

2.7 计算机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2.8 网络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2.9 网络教学的国际性

3 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 教学内容组织是关键

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 灵活地在任何一台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上进行综合备课。这与传统的备课方式——围绕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形成教案有很大的差别。在网络环境下,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 然后在自己的计算机中进行整理和组合, 编写教案, 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值得注意的是,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 要尽量把相关知识联在一起, 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要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

4 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在信息时代中, 如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所以, 网络教学将给校园带来新文化, 新气息, 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4.1 校园数字化。

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 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 (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管理、考试成绩查阅、缓考申请等) 系统, 电子校园 (包括实时授课、点播、答疑、作业提交等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等) 等等。

4.2 教材的科学化。

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 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 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线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 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3 学生主体化。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 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 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 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不是“讲坛上的圣人”, 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路人”。

4.4 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

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4.5 学生素质合理化。

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4.6 学校开放化。

传统的“学校”, 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了这一模式, 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更彻底改变了“学校”的概念, 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5 对当前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思考

结合目前我国学校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实践, 为了保证网络教学的更好实行, 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开展网络教学的大势所趋, 无论如何, 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因此, 一切有可能的学校都应该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教学。在开展网络教学的问题上, 我们应少一些彷徨, 大胆实践, 敢于迈出第一步。可以采取抓示范课的形式, 以点带面, 重点突破, 在干中求发展。

网络教学的主管部门 (姑且称为教育技术中心) 是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和保障者, 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因此, 教育技术中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正常开展。教育技术中心应自我加压, 潜心研究, 广泛交流, 注重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学校领导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为教育技术中心的研究和调研提供条件。

网络教育的开展, 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机构应不断地对广大的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研讨, 内容可包括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使用及课件的编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上信息的下载、网页设计以及网上教学信息的开发、网络教学模式等) 。当然最佳途径是利用网络开展培训, 这样更为真实有效, 更有说服力。

论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篇8

一个时代的稳固和发展不只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 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人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也是时代文化的窗口。不论是对于一个新时代而言, 还是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 人这个主体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 我国处于建立新媒体时代的雏形的阶段, 在此阶段, 主体媒体人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建设时代文化的蓝图里, 媒体人的个人素质、能力范围等等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逐一列举媒体人的工作流程、媒体人的影响等, 突出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的时代意义。

1 介绍新媒体时代和媒体人

1.1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深入分析思考, 至今仍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术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 其研究对象都大同小异, 例如: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等, 甚至还有一些期刊提出了新颖的“新媒体”代名词, 例如:播客、博客等。那么, 新媒体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

其实, “新媒体”这个词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个提出的。对比传统媒体,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 出现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 是利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 通过手机、数字电视机、电脑等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 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其实, 严谨的定义, 新媒体就是数字化媒体。

1.2 媒体人的概念

媒体产业的工作人员, 一般来说, 是指从事与新媒体、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有关职业的人, 如主持人、记者、电视人、导播、电视编导等。另外, 传媒行业里的设计、制作、业务、推广、策划等职位的工作人员也都可以称为媒体人。

1.3 新媒体时代的必要性

如今,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国之间和各城市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 全球化进行速度也越来越快, 愈加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电信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交流变得普遍也方便快捷。站在全球范围看, 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流, 各国都把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现在, 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作为这个时代的新宠儿, 在它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 它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媒体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体, 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创造者和发起人, 也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和创新者。

2.1 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当下, 我国媒体产业开始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 大力弘扬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必要性, 以及具体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媒体产业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 根据我国国情, 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 赞扬每行每业的先进典型代表和时代性人物,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以人为本, 宣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是每一个媒体人的基本职责。媒体人有着自身的时代使命, 除了爱国热情、责任心和正义感以外, 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条理清晰的头脑。直播、连线、通讯、微薄等一切能够调动的传播手段都适应于各种紧急的报道服务, 媒体人用他们独有的视角和写作手法诠释了一条又一条精彩的新闻事实。

2.2 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媒体人创造新媒体时代, 也发展新媒体时代。一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都源于这个时代的主体——人民, 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媒体人起到决定性作用。

首先, 媒体人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份子, 虽然他们影响这个新时代, 同样他们也被这个新时代影响。媒体人能够深入基层, 站在人民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看问题, 他们从人民学习、工作、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和新闻都是人民本身在关注或是需要被关注的方面, 并且他们采写新闻时所运用的语言方式深得人民的喜爱和赞赏, 让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人民能够理解和受益。

一个适应本国国情和时代需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媒体群体对于一个时代的发展有绝对的促进作用。媒体人是新媒体时代构造成功的建筑师, 承担着把新媒体时代往正确积极的道路上带领的责任, 肩负着让我国的未来蓬勃发展的历史使命, 每个媒体人知道, 媒体工作不仅是众多行业中的一种, 而且是一种精神, 让我国更美好, 让人民更幸福的向往。

随着生产力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媒体人渐渐成为传媒产业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而随着媒体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 媒体人也以其崇高的爱国热情、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姿态展示着我国独特的魅力, 媒体人的形象对于媒体产业甚至整个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在这个传媒产业空前发展的时代, 媒体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心理、国家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关键力量。

3 总结

新媒体时代, 一个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媒体人,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不仅在建设过程中推波助澜, 也在发展过程中添砖加瓦。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时代, 对媒体人也下了定义, 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和媒体人的文化素养、责任和使命。重点分析了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呼吁社会关注媒体产业, 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的, 我也看好新媒体时代今后的发展潜力, 衷心希望媒体产业能够如火如荼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抹下绚烂的一笔。

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公众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更为迅速便捷的通道, 也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拓展了更为平等广泛的平台。那么当下公众借助网络对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状况究竟如何?是基于理性的探讨争论, 还是更偏重于情绪上的宣泄?中国网络环境能否完成广泛意义上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浪认证名人微博关于“方韩之争”的实证研究, 管中窥豹, 为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1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 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其思想庞杂深刻, 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曾经这样阐释公共领域:“所谓的‘公共领域’, 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 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 公民们作为一个集体来行动:因此, 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 即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

深入探讨公共领域的内在特征, 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对公共领域讨论加以界定:第一, 公共性。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公共空间。第二, 理性交往。参与主体间的理性交往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前提, 参与者应抱持平等、尊重、包容的态度与异己者对话。第三, 批判性。人们以普遍适用的理性尺度讨论公共事务, 对其做出独立于公共权力领域之外的理性评价。

分析当下中国网络舆论环境, 不妨从公共性、理性交往、理性批判这三个界定出发, 通过研究新浪微博加V名人对“方韩之争”这一公共事件的讨论情况, 衡量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

2新浪微博与“方韩之争”

2.1新浪微博概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我国

微博名人对公共事件的表达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

——以新浪微博加V名人对“方韩之争”的探讨为例

文丨庞旭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加V名人探讨“方韩之争”的微博进行内容分析, 考察当今网络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状况。本文作者发现: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强调的理性交往与批判, 包括公共性等特征, 均面临严峻挑战。网络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并不成功。

关键词:公共领域;微博名人;方韩之争

摘要:近年来, 我国媒体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为此, 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都应该进行相应改变, 已达到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的目的。可是, 如何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呢?这就引出了一个对象——媒体人。无论是新闻传播方式, 还是新闻策划方案, 其执行者都是媒体人。所以, 媒体人这个重要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新媒体时代的出现, 浅谈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希望借由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媒体时代, 了解媒体人的工作流程, 了解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中占据的地位。最后, 衷心希望我国的媒体产业能够蒸蒸日上, 新媒体时代能够迅速发展, 使得我国的媒体产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时代意义,期许

参考文献

[1]陈亮.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J].网络新媒, 2009 (9) .

[2]赵敏.浅谈媒体人的压力和自我调整[J].《新华网》, 2011 (11) .

[3]段丽娜, 张弘.新时期重塑新闻工作者形象及职业精神的现实意义[J].新闻窗, 2011 (5) :60-62.

[4]张跃涛, 战玉雷, 刘树艳.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宣传作用[J].现代视听, 2009 (S2) .

[5]李晓霜.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J].群文天地, 2011 (9) .

时代意义 篇9

一、理念上真正实现从宣传到新闻本位的回归

随着多年新闻改革的开展, 新闻传播理念不断进步, 以新闻为本位的理念不断得到提升。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致读者》为标志的两次新闻改革, 试图解决党报和公众关系问题, 并试图以读者需要论为核心概念, 使党报既宣传党的政策也体现公众的意志, 其实质问题是讨论在和平年代党报新的办报模式, 试图把党报原先的宣传本位转变为新闻本位, 这是新闻工作回归新闻规律真正的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也标志着中国传媒业开始第二次新闻改革。第二次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开始引入信息概念, 在新闻界引发了宣传与新闻关系长达5年之久的争论, 之后逐步在学界业界达成了共识, 即不同媒体虽有不同功能的定位, 但就整体而言, 新闻媒体是以向社会传播信息作为其生存依据, 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两次重大的新闻改革都使新闻工作实现了艰难的转身, 即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的回归。

“走转改”活动实际上回答了当今时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么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问题。活动中, 记者放下身段, 迈开脚步, 走进乡野村庄, 走遍大江南北, 走到老百姓的身边, 深入各行各业, 与基层的劳动者在一起, 融入他们的生活, 写出他们的心声, 按照新闻的传播规律开展报道, 注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二、多媒体时代下, 新闻的真实性得到捍卫

记者走基层是坚守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只有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采访, 才能写出令群众信服的新闻, 才能捍卫新闻真实性这条生命线。不可否认, 在信息通讯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下, 通讯工具为记者采访提供了些许便利, 甚至影响和改变着记者的采访模式, 但是一味地依赖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还可能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甚至成为无意识制造假新闻的客观原因之一, 例如, 有些记者轻信网络微博上的传言不去实地采访调查就发报道的虚假新闻时有发生。因此, 在新媒体时代下, 组织广泛的浩大的“走基层”活动, 让广大编辑记者亲自去基层看一看, 用眼用心去观察、去发现, 深入到基层抓“活鱼”, 才能写出最真实深入的报道。

三、新闻记者的职责与使命得到彰显

有媒体人曾经这样评论“走转改”活动对提升媒体责任意识的意义。“走转改”活动使我们能清晰地看见记者深入基层一线的身影, 能感受到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情感, 能及时地获取他们从基层发回的报道。有记者感言“走转改”活动让媒体和记者增加了做好新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人民日报》记者刘晓鹏说道:“不到基层去, 总隔着玻璃窗, 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 从材料到材料, 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 通篇干巴话, 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 冷暖不相知, 感情就不够投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个契机, 是梳理媒体这些年一路走来、一次次主动求变或被动应变之中得与失正与偏的契机, 是再次审视媒体的使命和责任、明确自己前行方向的契机, 是重新规划发展路径的契机, 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抓住这一契机, 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点, 把握服务人民群众的着力点, 通过镜头、记者们的身影为我们展现一个最广角、最深度、最动人的神州大地, 让我们直面现实, 脚踏实地, 使源头有“活水”。

参考文献

[1]尹韵公.“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J].新闻战线, 2012.2[1]尹韵公.“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J].新闻战线, 2012.2

[2]童兵.事实的瞬息性和新闻的时新性[J].新闻与写作, 1989.9[2]童兵.事实的瞬息性和新闻的时新性[J].新闻与写作, 1989.9

主体性哲学研究的时代意义 篇10

“主体性”一词是 (subjectivity) , 是主体的属性, 是处于主客体关系中的人的属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立、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先天确定的, 也就是说人不是先天就具有主体性的, 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所说的主体的“人的本性”的实现是人沿着合理的方向, 运用特定的手段, 在可能的范围内有效地改造外部世界, 实现自己的意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到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时提到“人是以自己主体性的活动成为主体的”。并且认为主体性即使不是人的现实本质, 也是人的现实本质的直接反映, 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志。主体性的发展和深化, 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二、理论意义

1. 主体性哲学路径对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的引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是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类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实践哲学”。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原则理解实践是指人与自然之间主体与客体互为对象化的、能动的、现实的、整体的、社会物质运动形态。实践是一种原创性的活动, 存在具有“为我而存在”的性质;人通过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 在物质实践基础上重建世界。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从西方传统哲学中继承下来的一份重要遗产, 最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实现唯物主义与主体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 则更多的关注人类世界, 将重点放在现实的人及人的发展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把人的世界和人关系还给人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以人类的发展来安排周围的世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类的主体性, 凸显人类的自我塑造过程。

2. 主体性哲学发展路径与批判吸收其他哲学流派的观点

(1) 倡导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思维。海德格尔指出, 哲学之思将放弃从前的对所思的事物的规定的思。应“按照存在和时间在自身中包含的丰富多样的事实内容……能有助于推动那些简单的东西的丰富多样性的思, 从而能有助于推动把还处于遮蔽中的思的丰富多样性开动起来。”

(2) 在哲学风格和内容上更具有包容性。倡导开放、无定式, 允许不同的语话和表达、及新概念的问世, 坚持不同言说风格和方法的流派纷纷出现。

(3) 不同学科和派别趋向融合。近代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相互借鉴和融通的迹象日趋明显。

(4) 不同学派和思潮所研究的理论问题开始趋同。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反人类中心论的转向、语言的转向等发展趋向, 是一种整体的趋向。

3. 主体性哲学发展路径与中西哲学的融会贯通

金岳霖先生把“天人合一”当作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台湾学者钱穆先生, 认为“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冯友兰认为天地境界乃人生之最高境界。近年一些学者认为“回归到天人合一;不但是复兴中国文化的准确起点, 也将为世界开辟新的文化走向!”

与中国传统哲学相似或相通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征, 这也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交融, 思与诗的交融。借用中国哲学的术语称之为“天人合一”, 这一特征是西方人充分认识主客二分思想和主体性原则的弊端之后出现的。主客二分思想和主体性原则使人一味向自然索取, 与自然作战, 最终还是得不到心灵上的安宁和自由, 这就使西方人逐渐悟道了类似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体会到人与物, 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

没有主客二分和主体性, 就没有科学的、进取的精神, 因此, 超越主客二分的后“天人合一”给中国人带来的好处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高远境界和诗意境界。

三、实践意义

1. 主体性哲学路向的研究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 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虽然中国传统哲学有主体性的初步萌芽。但是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造成导致人们情感的枯竭、理性的萎缩, 只信奉规则而无信念, 导致思想上的惰性和行动上的盲从, 严重禁锢人的精神的充分发展。十年文革, 人的精神和主体性遭到极大的摧残。人的个性意识, 人的主体性始终没有真正的确立。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 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过“自由人联合体”未来的和谐社会模式, 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记载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 二者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主体性哲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由凭借经验、传统、习俗、情感而生存的自在自发的传统主体, 转向凭借理性、规则、法制而生存的自由自觉的现代主体。

2. 主体性哲学发展路向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全世界文明的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 全世界多元文化的逐渐趋同成为潮流, 世界多极化发展在不断地冲破阻碍文化交流的各种屏障, 其主要表现为:第一, 更加超越政治文化的成见, 逐渐淡化的学派文化的对垒, 日益模糊地文化界限等。在观念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由群己矛盾接近群己和谐, 由世界的物我分离逐渐走向物我一体, 东西文化由天人相分逐渐趋向天人合一。第二, 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直接推动下, 民族文化都在逐渐形成自我否定或自我批判的内在机制, 即完成对自己的超越。值得一提的是, 人与自然关系,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系统都无法单独地面对他,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我们就更不能求助于某种已经逝去的文化传统作为协调或解决矛盾的方法。人们恣意掠夺自然, 破坏生态平衡, 是违背天人合一精神而造成的恶果。人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则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诚如老子所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2]人没有资格狂妄自大, 而应效法不自利的天地自然, 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导致人的物化与单相度等人类生存困境, 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法律手段的干预, 政治上的宣传, 需要真正独立人格的培养, 更需要不同民族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不断与世界接轨, 才能超越并修改自己的立场, 在“对话、交流、超越中达成共识。在不断超越, 不断创造历史性实践中体现对自然、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推动全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曾写到:禅宗有个故事说:“俱胝和尚, 凡有诘问, 惟举一指。后有童子, 因外人问;‘和尚说法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 遂以刃断其指, 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子, 童子回首, 胝却竖其指, 童子字忽然领悟。”[3]它暗示这样一个真理: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 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主体性哲学的未来发展无不遵循同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 王玖兴,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3]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4]康德.历史理性的批判文集[M].何兆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局, 1990.

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时代意义 篇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03-0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对文化的肢解, 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怎样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成为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民族形式? 本文主要从传统建筑造型研究的角度出发,浅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思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造型;时代意义

1 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又该如何发展呢?在现代主义风格盛行,高楼耸立,讲求功能性的时代趋势下,中国传统建筑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力求恢复传统建筑或者总结一套真正符合中国传统的设计体系一直是很多建筑师和学者努力地方向,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 让这种呼声更加的强烈.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寻求尊古的设计理念。

于是出现了“新中式”“现代中式”诸如此类的风格.. 这样的新中式很多是在现代主义简约风格的基础上,于细节中加入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建筑结构上也有了很大改动。例如:广州的万科第五园。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 也带动现代中式建筑的热潮。从建筑外观上看,万科第五园的设计确实是费尽心思的.也值得肯定.很多设计手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从它的商业性质来看,又让人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 

2中国传统建筑的时代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包括了太多内容. 仅从艺术语言来说就包含了很多方面. 主要由建筑群体的艺术语言,建筑单体的艺术语言,也又建筑的细部装饰等方面的语言,这些极为丰富多彩,语法灵活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语言,是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累积形成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特有的建筑結构,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中,都是合院式布局,它的对称性、均衡性、内向型与独立性是一种空间结构的造型艺术。这种空间的划分正是几千年以来封建统治制度下的产物, 就如同当时的宗法制度一样,有尊卑之别,有高低贵贱,等级分明。在传统建筑中,人们往往能一眼判断出谁是主题,谁居其次,谁是附属,谁是陪衬,谁又仅仅是点缀.在轴线分明的建筑中,居于轴线上又居于轴线中的,绝对是建筑的主体,位列第一. 整个空间的构造主要以对称为主,不论房屋的开间欧多少,都是奇数,一、三、五、七等等,并且以中间的开间为最大,两侧开间逐渐缩小,同时以中央开间为中心对称建造. 这只是传统建筑的最基本的艺术特点,具体到不同的等级的建筑,艺术语言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宫殿、寺庙、民居、官府、或私人大宅都会各具特色,甚至不同的地理环境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3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分析

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和历史.还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 上述两方面仅仅是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些表面特征, 足以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是多么丰富的艺术语言, 

但是究竟如何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在现代社会有所延续? 这一直是建筑师和众多室内设计师不停思索的问题, 有一点毫无疑问的是,单一的“西方化”或者“中国化”是并不现实的,在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延续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也并不是单纯的还原传统建筑本身的摸样,让“民族特征”转变成了“仿古风格”的同义词。但在夺回孤独风貌的的作品中也不乏佳作,以两个不同方式体现传统风格的建筑为例:

第一个是炎黄艺术馆,由于“炎黄”是中华民族史诗中的名字,而且该艺术馆位居亚运村惠中路临近一处历史悠久的宫殿,这个工程又充足的理由采用古代风格,设计师在设计思路上也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在另寻出路,他采用不对称布局,同时简化了传统建筑元素并且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新的抽象建筑语汇。不仅功能组织效果完美,而且与老城区的关系和谐

另一个案例是菊胡同四合院工程,老北京以四合院住宅闻名。而如今本是单户的四合院住宅往往住了十几户人家,很多四合院也面临着贪婪的开发商的破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探索了中国传统与现在生活的结合,保留四合院风格是为了保持传统城市空间的独特韵味,围合成院子的平房式建筑变成多层,以容纳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对于单体建筑,建筑语言被简化。这个重建工程表现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并努力在城市中创造出一种新的邻里关系

在实践中,成败皆有,最糟糕的情况是坡屋顶或其他中国建筑经典符号的滥用,最终的效果是贬低传统建筑语言,成为一种肤浅可笑的粗劣模仿。尽管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作为设计师值得反思的是设计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中,一直有“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观念,这是一个整体的认知结构模式,不可彼此割裂 .这是传统思维模式的优势。当然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虽然注重整体,但是也缺乏对部分的充分了解,重天,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缺乏对“天”“地”“人”“物”的充分认识。作为设计师应该对中国目前所处的特殊社会形态有充足客观的认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这是最基本的素质条件,这样才能具有清晰的辨别能力,外国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吸取真正有宜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经验才是最切实际的,就像沿海城市随处耸立的摩天楼。摩天楼的确是“现代”“先进”“发达”的象征,许多是国际业主对美国建筑的一种效仿,却很少考虑到中国所特有的情况,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样耗资巨大,技术支持要求严格的大工程是否真的有如此大的需求?建筑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但是无论何种表现形式的建筑都需要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人文关系等等众多因素,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延续,更需要这样谨慎周全的思考, 在不断的探究,反思,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建筑一定能在越来越复杂的局势下找到自己的定位,也会通过更好的建筑环境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愉悦,在新的世纪为世界建筑财富做出积极地贡献。

浅谈“以学定教”的时代教学意义 篇12

一、“以学定教”的时代内涵

“以学定教”与新课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一脉相承。

-----------------------------------------------

教育, 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 让师生情感的火花燃烧起来, 研究使我们的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方式投入学习比教授他们学习什么更重要, 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

叶澜教授 (2001) 曾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保证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 利用多种检测手段, 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 记录关键事件, 经常与自我保持专业发展对话。”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工作, 它所“创造”的“产品”永远不是现在的。因此, 我们教师教学不能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 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处于未来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 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

从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的角度, 我们的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未来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 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 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当今社会赋予未来我们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 提出更高要求和期望, 教师要胜任就需要以下新的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学生的很大压力是来自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有时候课堂效率的低下夹生, 导致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加班加点弥补, 这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因此, 在今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教给我们学生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应该传授给他们方法和思想, 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 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着教和学。因为,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情感上, 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 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有教育家说,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 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 不应该有坏学生, 应该信任你的学生!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 须先动人以情”, 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 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 体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取得共同的进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 含欣赏赞美之意;“识”, 是肯定认可。所谓赏识, 就是教育者 (家长、教师等) 充分肯定学生,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 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 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 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过激励后, 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 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 都好似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 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 并不是每棵小树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 决定了他们是伟大抑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回顾我们现行的教育, 其根本弊端就是抱怨。老师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 结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而众多的事例表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

三、管理上, 从小事入手, 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

有专家说,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 然后才能塑造出注重细节的学生。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地塑造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 修养和气质。

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 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 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成长, 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探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走近他们内心深处, 赏识信任学生;从小事入手, 与他们同呼吸, 共成长, 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 引导他们正确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愿:我们携起手来共乘赏识之风, 捧起关爱之情, 燃起信心之火, 和学生一起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吉念.班主任工作的多与少[J].教学与管理, 2012, (05) .

[2]刘慧.新任班主任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教学与管理, 2012,

[3]王维审.班级叙事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 2012, (01) .

[4]李文杰.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J].吉林教育, 2008, (33) .

虽然教育理论界没有关于“以学定教”的统一表述, 在寓意上也没有权威的、准确的指向, 但从形形色色地陈述中可以整理归为三种解释。

1.“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原则。

不言而喻, 将“以学定教”视为一种教学原则, 追寻了“因材施教”的蕴意, 把“以学定教”视为“因材施教”的细致化或现代化表述。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指教育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从此角度上来看, “以学定教”应有三个要义:一是“因性而教”, 教学应遵循学生性格或性别特征, 要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二是“因龄而教”, 诠释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学说, 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 因此教师要駱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征而教;三是“因材择教”, 根据不同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和学习对象。这种解释虽有浓厚“因教而学”的色彩, 但强调了教学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凸显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选择权的要求, 体现教师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方法。

把“以学定教”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强调“学在教前, 学教一体”。也就是说, 科学而有效的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提, 学生必须先消化学习内容, 然后提出问题, 教师围绕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秉承这一观点, 提出了“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教学=学+教”课堂教学模式, 明确要求课堂教学中“不教学生看书能懂的”、“不教学生能够想通的”、“不教学生经过讨论能掌握的”教学内容。

3.“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思想。

将“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教学思想, 起源于韦国锋老师在《广西教育》 (1997.3) 上发表题为“以学定教———凸显主体的教学思想”一文, 文中明确写出“以学定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 以科学的学习规律为依据, 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纲要, 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 以素质充分发展为目标, 以高效的学习思路为设计蓝图, 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身心素质和谐发展。”这是迄今为止对“以学定教”的比较全面的解释。相对于前两者显得更有系统性, 更贴近当今课程理念, 对课堂教学更有宏观层面上的指导意义。

二、“以学定教”的教学理论价值

无论怎样解释“以学定教”, 其蕴涵相同, 都要尊重学生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学习方式, 让“教”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对于一种新型教育观的建立, 我们不必要求表达形式的统一, 也不必苛求完整而严密, 正因为同一问题的各表 (此处看不懂) , 才从不同角度构建有共同思想精髓的理论体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一理论体系, 就不难发现“以学定教”对我们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观, 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首先, 对时代学生观的重建起到了转向作用。把学生看作有能力的人, 其次, 为新型课堂教学观的构建起到了定向作用。基于时代学生观的建立, 课堂教学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如此一来, “尊重个人的学习权以增强学习的选择性、尊重学习差异以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将会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常态化的机制。

三、“以学定教”的时代教学意义

“以学定教”解决了“我们究竟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这一命题, 为当今的课堂教学深层次改革提供了帮助。

1.课堂回归生活。学习内容源于生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过去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成绩, 课堂教学几乎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定教”为课堂教学从“异化状态”走向“本真状态”以及从“现成生活”走向“可能生活”指明了路径。一是引导教师将学生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生活素材纳入课堂教学,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倡导教学改革,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认清学习规律基础上, 多一些人情化、艺术化、生活化想象, 使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引导今后的学习方向。

2.教学关注个性。回眸新中国教育发展, 长时期受前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的影响, 社会本位教育和工具教育论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个性发展”往往被看作西方主张的“学生中心论”而遭到排斥。“以学定教”促使人们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特别是与近年“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相互融合, 相得益彰, 使得学生个性发展倍受关注。也使得过去那种纯燃一色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最突出地表现在大量的、满足学生兴趣的实践活动充满了课堂, 并在活动中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根据个性特长去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3.学习体现自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 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多年来, 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教”为基础, 先“教”后“学”, 教师教多少, 学生就学多少, 教师怎样教, 学生就怎样学。直接导致“教学”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 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主体性被压抑,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 “教”与“学”处于矛盾状态。“以学定教”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基点, 提倡“先学后教”, “教”为“学”服务。这就让我们体会到“学既是教的目的也是教的核心”的思想。为教师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提供了理性驱动, “自主合作、实验探究、突出过程、学导结合、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4. 内容贴近校本。

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仅来自于教材, 而教材又是在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摄下编写的, 教师受着“抓纲务本”的笼罩, “只见教材, 不见学生”, 课堂教学很少顾及学生成长的需求、个性特长的发挥、发展潜能挖掘。“以学定教”把能否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作为评价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指标, 促使教师花时间去琢磨学生, 了解学生的需要, 选择适宜地教学内容。这就促成了教师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和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作为其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5. 重塑教师行为。

坚持“以学定教”, 重在落实,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则是能否落实的关键。课堂教学活动贯穿“以学定教”的理念, 必使教师以学生学习思路定教学设计;以学生学法来定教法;以学生真实课堂状态来定教学流程;以学生具体学情来选择教学手段;以学生兴趣及需求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给予合理评价。同时, 也会促进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摘要:从“以学定教”的内涵出发, 阐述了其理论价值以及对当代教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以学定教,时代,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下一篇:腹部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