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零度

2024-05-27

意义零度(共6篇)

意义零度 篇1

摘要:空间是一种现象, 建立在关系之上。建筑则是容纳关系, 将空间物质化的操作方式。当今社会不存在绝对化强势的哲学体系, 也不存在绝对主导的建筑思潮。空间的思维在扩展, 空间的表达机制也呈现多元化。单一因素及线性逻辑对于空间问题已过于片面。意义的零度便是要透过关系的空间现象去看物质化的建筑空间, 抛弃制度与意义的话题, 建立将空间问题回溯到关系零点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关系,空间,意义零度

1893 年, 德国人奥古斯特·施马索夫在一篇题为《建筑创作的核心》的演讲中, 首次明确提出以“空间” (raum) 一词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 (1) 。经过戈特弗里德·森佩尔、阿德里安·福蒂、诺伯格·舒尔兹等人对于空间理论的研究, 吉迪恩、布鲁诺·赛维等人对于建筑史的空间研究, 以及连·加代、科林·罗、彼得·埃森曼等人从设计操作角度进行的建筑空间研究, “空间”一词从哲学的德语体系中逐渐成为建筑学的中心话题。

1. 从《写作的零度》谈起

1953 年, 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罗兰巴特出版文学批评论文集成《写作的零度》, 开启了日后法国文学批评领域内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长期对立。作者力图摆脱思想和形式关系的传统含混性分析, 倾向于直接观察剖析文本的意义构成方式和条件。巴特将写作的零度定位与在虚拟式和命令式之间的“直陈式写作”, 写作只是一种冷静客观的展示和陈述。写作似乎在两个交叉维度间找到全新自由空间, 既不服从于从历史和社会延伸来的语言结构的规约, 也不听命于作家个人风格摆布。

结构主义的先驱索绪尔曾指出语言是抽象的“符号系统”, 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作为理性哲学的结构主义坚信世界是由结构中的各种关系, 而不是由事物本身构成。这种结构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媒介, 结构主义透过以“要素为中心的”世界, 来探索“关系”世界, 进而超越内容而进入纯形式的层次。 (2)

如果将写作看作建造行为的建构观, 语言本体就类同于建筑空间。当语言从古典文学转向诗, 语言不在是封闭的连续性表达, 语言本体所包纳的空间在放大, 而构成形式也发生根本改变。对于建筑来讲, 空间是否也会具有此种特性?

从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 空间也即构成建筑的语言符号, 将空间置于关系之中则成为建筑学的研究对象。抛却建筑师个人惯用的形式语言, 或来源数理几何的理性规律, 或现代主义、机械功能主义的操作规则, 建筑的“直陈式写作”也就是对空间的直观表达, 建筑语言“写作的零度”便是将空间作为建筑学的中心, 置于关系之中进行研究。

2. 作为建筑“语言本体”的空间研究基础

建筑艺术本身深藏的独特性在于其内部体量。建筑艺术通过赋予这个中空的空间以确定的外观, 而创造了其独有的天地。这里才是建筑艺术的真正核心。 (3) 极端讲, 所有艺术都在创作与表达空间。甚至现当代的装置艺术也能像建筑一样创造一个中空、近于人体尺度的空间。但所有艺术形式都在抽象表达哲学体系或观念意识中的理论空间, 建筑空间却是唯一实际使用的物质空间。这个空间与人的行为发生关系、与容纳的事件发生关系, 它有着从笛卡儿坐标体系发展而来的维度与可实际度量的尺度, 同时也具备意识感知的抽象概念。“空间现象只有在建筑中才能成为现实具体的东西, 因此这就构成建筑的特点。”

20 世纪40 年代吉迪翁《空间、时间和建筑》一书出版, 把空间问题作为现代建筑发展中心。空间在随后的50 至60 年代在建筑界风行开来。20 世纪50 年代,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一书中, 明确以空间为核心讨论建筑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运用“时间- 空间”观念观察全部建筑历史。随后,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兹的《存在·建筑·空间》试图解释哲学空间概念与建筑空间的种种关系, 对空间问题多样性进行概括。为打破现代建筑关于“功能- 形式”因果关系的教条, 伯纳德·屈米提出了“事件- 空间”这一概念。屈米认为:“没有程序 (program) 就没有建筑, 没有事件就没有建筑, 没有运动就没有建筑。”或者说, 建筑是空间、运动和事件的结合产物。 (4)

从“时间- 空间”的观念到“事件- 空间”的概念, 都是围绕建筑学的核心, 从宗教神化的体量空间到解放人性的理性空间, 再到逐渐扩张的行为空间, 诸位建筑理论家都为建筑空间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置于关系的空间研究基础

不管是以“时间”为主线的空间体系, 还是以“事件”为核心的空间概念, 不管是古典的静态空间、启蒙运动产生的空间动态以及现代主义机械的空间概念, 空间都是存在关系的表达。关系受限于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技术、艺术等各种方面, 空间形态因此有着不同关系的表现形式。零度的空间研究不应当是单因素导向空间, 而应当是因素抽象的关系导向空间。

尚·布希亚在《物体系》中提道:“没有关系就没有空间, 因为只有透过由一组物品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这个新的结构中对功能的超越, 才能打开、唤出、标出节奏、扩大空间, 并同时使空间因此存在, 就某种角度而言, 空间才是物的真正自由。”

将结构中的各种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理性哲学的结构主义观念, 结构主义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被建筑学引用的结构主义概念是把语言现象当作“一定时间互相并列、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而自成一体的符号系统”。“结构主义”的研究对象不是人本身, 而是人与人、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 (5)

“结构主义”为关系的空间理论研究提供科学精准的研究方法, 其对于建筑空间与人的相互关系, 也从逐步从维特鲁威的个体人尺寸发展到具备偶发性、不连续的人的行为空间的研究。机械的功能主义被程序 (program) 与图解 (diagram) 的概念肢解, 空间的讨论也集中于“事件-空间”之上。

4. 意义零度的建筑空间观

“空间”一词来源于哲学, 其进入建筑学体系不过百余年, 与建筑从美术学院脱离时间相当。古典时期, 建筑离不开雕塑、绘画等艺术。现在关于建筑的诸多词汇依旧不是建筑学原创。现代建筑各类思潮起源于不同的哲学体系, 甚至先经过其他艺术转译后再间接影响建筑。建筑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学科体系, 一直依赖其他学科呈现学科的开放性。

空间是一种现象, 建立在关系之上。建筑则是容纳关系, 将空间物质化的操作方式。意义零度所要建立的空间观, 不是建筑历史的详尽分析, 而是透过空间表达形式, 分析内在基本关系。透过关系的空间逻辑才符合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从古埃及、古希腊体现集中的祭奠体量, 到古罗马集中静态的内部空间;从中世纪神权至上明确方向的空间, 到文艺复兴人道主义协调均衡的空间;从启蒙运动对自由空间的探索, 到现代主义理性空间的模式。上层哲学思想从宗教哲学转向现代哲学, 身体在建筑中不断解放, 从人体尺度的关注, 到功能空间的研究, 再到具备偶发性的行为空间现象探索, 空间逐渐回归现象本质。基于关系的分析, 才是剔除社会制度、哲学体系、经济因素、建造手段等各个因素后, 排除惯习思维对空间零度化的思维逻辑。

建筑不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理性的结构去规范行为方式, “事实上空间就是活动的自由, 这就是它于我们的价值所在, 它就是以此引发我们的体验。我们会本能地适应我们所处在的空间环境, 设想我们自身处在该空间中, 以我们的活动圆满地充实了这些空间。” (6)

5. 基于意义零度空间观的当代建筑反思

近年来的空间研究的体系越来越庞大, 一方面破除建筑束缚的机械教条, 建筑空间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进行自主性研究的挑战;另一方面, 也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人行为的基本关系在信息化命题下不断发生改变, 新的行为模式不断产生对建筑空间产生的不断冲击。

1) . 从单一语境到反“模式化”

不同的建筑时期都有着限定时代背景的上层思想, 历史时期都具有着选择的唯一性。近代建筑在短时期内涌现出了大批的建筑思潮与流派, 每个思潮都试图建立一种绝对化的“模式”但都未能实现, 这在于封闭在单一语境下的“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 建筑抛弃上层思想的控制, 空间便应当呈现出反“模式化”的特征, 才符合解放身体、空间自由的命题。

2) .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系统

由关系抽象规律形成的体系是封闭的线性体系。每个历史都符合其逻辑的封闭性, 所有置入其中的要素都是确定甚至长久稳定的。但哲学思想与建筑流派在近代的频繁更迭说明, 要素置入越来越不确定与不稳定, 符合“线性逻辑”抽象的空间体系不具备应变性, 不确定要素的置入需要具备内部“自调节机制”的开放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要素都处于运动之中, 世界的稳定实则是动态平衡的结果, 动态平衡是体系发展的终极形式, 这需要开放的系统去应对不同要素的置入。在整个空间思考中, 要素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不应当是单向的“线性逻辑”处于系统中, 动态平衡应当是处于空间系统中的作用力研究。

回归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赋予了文字与语言的自由, 抛弃社会意义的意义零度则赋予了空间自由。空间得以通过关系图式直接进行转化, 开放均质的空间体系将选择权交还给人,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空间中得以放大。空间与人并非单向的因果关系, 行为事件与空间的探讨都是建筑作为使用物的基本范式。解放空间是解放身体与意识的表达形式, 自发性的活动空间本身也在促进着人身体与意识的解放, 空间就是活动的自由。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 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挪]诺伯格·舒尔兹著, 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06;

[3].徐守珩著;建筑中的空间运动;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4].[法]尚·布希亚著, 林志明译;物体系;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5].朱雷著;空间操作--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反思;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6].[美]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著, 李春青、傅凡、张晓燕、李宝丰译;反建筑与解构主义新论 (原著第三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意义零度 篇2

关键词:写作,零度,语言结构,风格

《写作的零度》发表于1953年, 是巴特的成名作, 也是其整个学术思想的奠基之作。在这篇文章中, 巴特提出了写作“零度”介入的观点。所谓“零度”体现为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 这正吻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认识”的主张, 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思路。

一, 何为写作?

巴特将法国的文学史还原为一种写作史, 不同于前人, 尤其是萨特的法国文学史观。《写作的零度》正好是针对萨特的《什么是文学》和法国文学, 尤其是19世纪以来的法国文学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重估。

在《什么是文学》一文中, 萨特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萨特给出的答案分别是:介入、自由和阶级意志。萨特以其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观念呼吁作者对世界采取一定的态度, 并宣称为自由而写作, 这正契合了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的理念。自由是萨特文学观的关键词, 而在《写作的零度》中巴特把重心落在了语言这个后来不可一世的词语上。在巴特看来, 自由和语言这两个词语的基本意义是对立的, 语言是结构化的、奴役性的和充满拘束感的, 而自由就是人的基本思想、人性的完善。

在“什么是写作”一节中, 巴特十分清楚地把“写作”界定为与“语言结构” (也译作“语言”) 和“风格” (也译作“文体”) 相区别的“形式的第三维面”。这就是说, 语言结构全面贯穿于作家的言语表达之中, 然而却并不赋予后者以任何形式, 甚至也不对其加以支持。而风格则“是从作家的身体和经历中产生的”。风格的所指物更多地关涉着作家神秘的内心深处, 但语言结构和风格是时代和个人的自然产物, 因而都是已定的和相对被动的, 在文学活动中它们只代表某种盲目的力量或某些可能性, 那么作家的主体能动性和文学行为本身将在何处体现呢?巴特认为, 在语言结构和风格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形式性现实的地盘”, 这就是“写作”。写作形成于语法规范和风格的稳定因素之外, 是“一种人的行为的选择, 以及对某种善的肯定, 是存于创造性与社会之间的那种关系”。构成写作的各个因素包括格调、叙述方式、目的、寓意、言语的自然性等等, 巴特通过作家主动选择的行为将它们从“风格”中抽离出来。因此“写作”是这样一种活动:一位作者带着他全部的个体生命体验, 以一种主动选择的姿态去与社会历史交遇, 并最终结出文本的果实。

二, 零度的写作

1944年, 巴特发表了《关于<局外人>的风格的思考》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 巴特称加缪的小说是“一种中性的实体”, 在《局外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 即沉默的风格, 在这种风格中, 艺术家的声音是一种白色的声音, 这是惟一与我们的时代无法治愈的苦恼相协调的声音”。在《写作的零度》中, 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脱离文学语言的同一种努力中还有另一种解决, 即创造一种白色的、摆脱了特殊语言秩序中一切束缚的写作。”巴特借用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引入他的“零度”概念, 在某一对立关系的两项之间建立一个消解的第三项, 即一中性项或零项。于是巴特将写作的零度称作“非语式的写作”或“新闻式写作”, 就像通常在新闻里看到的那样, 写作只是一种冷静客观的展示和陈述。这样, 写作似乎在两个交叉的维度之间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由的空间。在这里, 写作既不需要服从于从历史和社会延伸而来的语言结构的规约, 也不需要听命于作家个人风格的摆布。写作仅仅是写作, 勿需解释、勿需意图、勿需预设、勿需介入, 写作是这样一种“毫不动心”的活动, 它“存在于各种呼声和判决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又毫不介入”, 它什么也不是, 它只是它自身。

三, 零度写作的意义

1949年巴特在埃及亚历山大教法语时与格雷马斯相遇, 第一次听他谈及索绪尔, 并开始阅读索绪尔的书。《写作的零度》正是其对索绪尔符号理论的追随和发展。在《写作的零度》中, 巴特利用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二分法, 将它应用在文学写作上。他把“语言”视为一定时期所有作家必须面对的规约和共同的习惯, 而把“言语”看作作家个人的风格, 同时, 他提出了“书写”一词, 这是对索绪尔符号理论的改造。巴特认为“书写”是一种模式的功能, 是人类意图的形式。由“书写”而致的“零度写作”的主张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巴特在他学术生命的初始就冒出了超越结构主义这块滋养他的母体的苗头。

《写作的零度》与当时风头正劲的萨特与加缪的存在主义相悖, 巴特已经接触到一种文学上的新感觉, 他的理论成为法国20世纪50至6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小说”的指路明灯, 在中国也得到了新写实主义理论家的青睐。但时, 巴特的零度写作理念本身, 从一开始就不是零度的。萨特认为文字作为符号, 以外在的指向为目的, 和世界达成一种密切的关系, 文字具备了一种清晰的透明度和对应性。作家通过语言来行动, 来和世界交涉。萨特从其悲天悯人的人道哲学出发, 认为作家对世界的介入, 最终目的就是要争取自由、保卫自由。因此萨特反对作家和统治阶级的同谋, 也反对唯美主义者对于写作技巧的迷恋, 作家耽于技巧对外在世界置若罔闻的态度被萨特称为“语词的瘤症”。以文学的方式介入, 成为作家的道德律令。作为对萨特的这种以文学的方式“介入”现实的语言观和文学观的应战或挑战宣言, 它只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呼吁, 是带有温和的介入立场。巴特无法彻底避开这个悖论, 他只能巧妙的躲闪, 只能最大限度地边缘化。这当然也和巴特性格上的避免好斗性和歇斯底里的温文尔雅的绅士气质有关, 所以他采取了“零度”的方式巧妙呈现自己的“介入”立场。我们可以用巴特惯用的句式来评价“零度写作”, 即巴特介入的方式就是不介入。

参考文献

[1] (法)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 李幼蒸译,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8。

[2] (法) 路易-让·卡尔韦:《结构与符号---罗兰·巴尔特传》, 车槿山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树的零度算法及实现 篇3

G是一个图,V(G)={v1,v2,…,vn}是其顶点集。图G的邻接矩阵记为A(G),这是一个n阶矩阵[aij],当vi邻接于vj时,aij=1,否则,aij=0。记PG(λ)为A(G)的特征多项式,PG(λ)的全部根(包括重复的)所构成的集合称为G的谱。其中,零特征值的重数称为G的零度,记作η(G)。显然,η(G)=n-r(A(G)),这里nG的阶数,r(A(G))为A(G)的秩。当η(G)>0即A(G)为奇异阵时,称图G为奇异的,否则,称图G为非奇异的,所以该问题有很好的化学背景[1,2,3],一个二部图G(相应于一个交替烃)如果是奇异的,就意味着该图所表示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并且这个问题对非二部图(相应于非交替烃)也是有意义的。

定义 给定一个二分图G,在G的一个子图M中,M的边集{E}中的任意两条边都不依附于同一个顶点,则称M是一个匹配。选择这样的边数最大的子集称为图的最大匹配。

定理1[4] 设G是一个二部图,若G中每个圈的长度都是模4余2的,η(G)=n-2q,这里nG的阶数,q为最大匹配数。

树作为一类特殊的二部图,有着一些特殊的零度性质。特别地,如果一棵树具有完美匹配,则简称为PM树。由定理1可得:

定理2[5] 设T是一棵树,则η(T)=n-2q,这里nT的阶数,q为最大匹配数。

1 树的零度算法设计和算法复杂度分析

1.1 基本方法

依据定理2,下面将引入计算树的零度的算法:首先,求取树T的最大匹配数q,即将树T进行按层优先存储,利用对树T进行层序遍历,来实现对树T的匹配并求出最大匹配数;然后结合定理2求出树的零度值。

1.2 树中顶点(结点)的存储结构

为了便于利用对树进行层序遍历来实现树对树T的匹配,故使树结点含有以下5部分信息

其中:

mark为标记域,用0和1标记树结点是否已匹配过,0表示未匹配,1表示已匹配;

data为数据域;

parent为指向该结点的双亲结点的指针;

child为指向该结点的孩子结点的指针;

brother指向该结点的兄弟结点的指针。

1.3 计算树的零度的流程图

根据1.1给出的方法,结合树的顶点的存储结构,设计了便于计算树的最大匹配数和树的零度算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1.4 算法复杂度分析

本算法先将树T(含有n顶点)中的顶点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以层优先的方式进行存储,然后从最后一个顶点出发依次与其双亲顶点进行匹配,所以该算法在完成最大匹配时的最大运行时间为n-1,其时间复杂度为O(n)。

通过定理2可了解一棵树的最大匹配数和零度之间的关系。在文献[6]中只给出了计算二部图的最大匹配数的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n),其中mG的边数、nG的顶点数。但是,该算法的程序实现是比较困难的。在文献[7]中给出了一个计算树的零度算法,该算法在求最大匹配时的时间复杂度为Ο(n22)

2 实例分析

图2是一个具有11个顶点、层数为4的树。

依据上述算法:

输入:按广义表形式来表示图1所示的树T

“A(B(D(,E(H,F)),C(G(I(,J(,K))))))”

输出:根据1.2中所定义的树结点建立树T的存储结构,然后对树T进行层序遍历,并将遍历到的顶点依次压入栈str中,如图3所示,此时栈str的栈顶元素为str[10],即为树T中的最后遍历到的元素。

匹配结果:根据1.3中算法,选取树T的一个顶点str[10],将其与双亲结点str[6]匹配,由于二者的标志位均为0,所以匹配成功,二者的标志位置为1并进行计数,树T获得一条匹配边;str[6]的兄弟结点str[8]、str[9]不参加与其双亲结点的匹配。选取T的下一个顶点str[7],将其与双亲结点str[4]匹配,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图4所示的树T匹配后的存储结构图,图中为了强调匹配过程中在树T中所选中的顶点,故将其标志位置为2。

匹配边集:GK、EH、BF、AC,最大匹配数为,其零度是。

3 结束语

本算法先将树T(含有n顶点)以层优先的方式进行遍历、存储,然后从最后一个顶点出发依次与其双亲顶点进行匹配,其时间复杂度为O(n)。通过实例研究表明本文算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树的零度有着很好的应用背景,并且也有很多有关零度问题等待人们去解决。比如:实现大顶点树的更优分层排序、构造更简洁的树的输入表示形式;一般图的零度算法及其实现尚未给出。另外,零度与图的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的相关算法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OLLATZ L, SINOGOWITZ U. Spektren edlicher Grafen[J]. Abh Math Sem Univ Hamburg,1957, 21:63-77.

[2]LONGUET-HIGGINS H C.Resonance structures and MO in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J].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1950,18:265-274.

[3]CVETKOVI C'D M,DOOB M,SACHS H.Spectra of Graphs[M].[s.l]:Johann Barth Verlag,1985.

[4]CVETKOVI C'D M,GUTMAN I,TRINAJSTI C'N.Graph theory andmolecular orbitals,II.Croat[J].hem Acta,1972,44:365-374.

[5]CVETKOVI C'D M,GUTMAN I.The algebraic multiplicity of thenumber zero in the spectrum of a bipartite graph[J].Mat Vesnik,1972(9),:141-150.

[6]AN Xuezhong, LIU Bolian. On the nullity of unicyclic graph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5, 408:212-220.

意义零度 篇4

一、遵循“零度写作”, 需要特稿依靠事实

特稿是兼具真实性和故事性、客观性与文学性的新闻体裁, 它既有优美的文字, 又有深邃的思想; 既有新闻的真实, 又有故事的生动。要实现特稿的这些功能, 就要融“零度写作”理念于新闻生产全过程, 依靠事实的力量实现特稿的价值

( 一) “零度写作”与客观真实的新闻准则高度契合

特稿的本质是新闻, 没有客观真实就没有特稿的生命。“零度写作”的写作方法和价值取向是特稿客观真实的有力保证。法国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首次提出了“零度写作”: “字词具有独立的主体性, 作家应该采用一种白色的、摆脱了特殊语言秩序中一切束缚的自由写作。即直陈式的、非祈愿式的、非命令式的写作。”特稿记者应排除来自写作主体的人为因素干扰, 能够有效保证特稿的客观真实性。

( 二) “零度写作”注重用事实让特稿更引人入胜

特稿的吸引力之一来自它的文学性和生动性, 其写作应该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饱含新闻人的真挚感情。“零度写作”完全不是情感的零度、文学色彩的零度, 相反, 它要求新闻人深入事实真相, 挖掘更多反映新闻主旨的事实和细节, 把感情系于事实, 用事实体现生动。“零度写作”旨在写作的去工具化、语言的主体化以及作家的去主体化, 将写作还原为语言的乌托邦, 让情感在语言的独立主体世界中狂欢。

( 三) 特稿的结构创造也取决于新闻事实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评委会的要求是: “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结构和风格上的创造性和新颖性也是特稿具有新闻力量的重要因素, 它与零度写作的要义不谋而合。在零度写作过程中, 作家的主体性并非全部消解, 作家以独特的写作风格为立足点, 彰显其写作主体的参与性。例如, 在曾刊载于南方周末上的《城管副队长之死》一文中, 记者巧妙地通过两个新闻人物同时递进的对比式结构, 用精心选取的事实、精心搭建的结构向读者呈现了两个命运迥异却都想依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好人”, 最后落得一个命丧黄泉, 一个身陷囹圄的悲惨命运, 引发读者对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众多思考。

二、超越“零度写作”, 需要特稿选择事实

特稿应遵循“零度写作”对客观真实的要求、对事实生动的要求、对结构服务内容的要求, 同时也要在文字的背后, 体现新闻人的声音和媒体的立场。特稿的存在, 其天生就载有媒体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因此, 特稿写作在遵循“零度写作”基本准则的前提下, 要清醒地看到, “零度写作”理论源于小说文学作品的创作, 要合理地扬弃以体现媒体对社会的守望和监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认为, 新闻事业、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都具有阶级性, 新闻人尤其是特稿记者不能完全遵照零度写作彻底消除写作主体介入的要求, 不能置自己的社会责任于不顾, 而应该牢记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牢记媒体的告知、教育、守望、监督等社会功能, 坚定写作的立场, 使特稿成为媒体守望和监督社会的一种途径和表达方式。这正无数新闻人怀揣崇高的职业使命感, 用冷静而理性的笔触书写真实的故事, 让自己澎湃的情感在文字的自由独立之中激情迸发, 让读者感受到媒体对社会殷切的关注。

三、从事实中来, 到现实中去———实现“在”与“不在”的高度统一

( 一) “在场”是事实再现的唯一路径

新闻人实现零度的写作, 客观地再现历史和现实, 此时记者之于特稿是“在场”的, 是对真实人物、事件的观察者和所见所闻的记录者。汶川地震期间的特稿《在这里死亡是个秘密》中, 如果没有记者深入安置灾民的体育馆, 没有与灾民同吃同住, 就没有对地震幸存者一举一动的真实生动记录。特稿中一切一手或二手的材料都是有严格的现实来源作为依据的。特稿记者只能挖掘、记录和整理这些材料, 而不能想象, 更不能虚构伪造, 特稿记者的“在场”是客观个体的在场, 只有这个“在”, 才能使特稿真正从事实中来, 震撼人心、动人心魄。

( 二) “不在场”是特稿主旨升华的重要手段

用事实说话, 让受众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事实的接受中自我体会, 这是“零度写作”之于特稿的重要意义。但是特稿终究还是要在思想性、政策性和导向性上做文章的, 要使特稿更具张力, 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就必须加入适当的“不在场”声音, 即一些非描写、非叙述的表达方式, 可以的是议论甚至是抒情, 但必须把握度, 放在文章的关键位置做到“刚刚好”, 这样才能回到现实中去, 实现特稿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零度写作”来自于小说创作, 但它的某些特点却契合了特稿的写作要求, 因此在特稿写作中既要遵循, 又要超越。没有立场和情感的新闻人是可悲的, 没有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特稿也是苍白的, 新闻人要通过特稿写作服务自己的立场和社会的价值, 为真善美寻找一条合适的表达路径, 让新闻人的社会职责和美好情感以新闻的方式永远留在新闻的现场。

参考文献

[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49.

特稿写作对零度写作的遵循与超越 篇5

特稿写作对零度写作的遵循

特稿既是一种新闻报道, 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 它是带有文学色彩的深度新闻报道。这就对特稿的写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 特稿的本质是新闻, 客观真实是其无法规避的核心准则。而“零度写作”的写作方法是特稿客观真实的有力保证。“零度写作”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于1953年提出的。巴尔特认为, 字词具有独立的主体性, 作家应该从社会历史规约、意识形态、功利意图等束缚中解脱出来, 采用“一种白色的、摆脱了特殊语言秩序中一切束缚的”自由写作, 即直陈式的、非祈愿式的、非命令式的写作。特稿记者在写作中遵循零度写作, 排除来自写作主体的人为因素的干扰, 能够有效保证特稿的客观真实性。

其次, 特稿具有文学性, 其写作应该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饱含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一特质与白色的零度写作并不矛盾。有些人对零度写作存在着一种误解, 认为“零度”即为情感的零度和文学色彩的零度。这是一种武断的字面意义推断。巴尔特的零度写作一说旨在推进写作的去工具化、语言的主体化以及作家的去主体化, 利用字词本身非连续性的组合及不确定意义的生发, 将写作还原为语言的乌托邦。作者写作不是不含情感, 而是将饱含的情感隐藏于自主的文字中, 让情感在语言的独立主体世界中狂欢。值得注意的是, 特稿的文学性与小说的文学性存在重大区别, 特稿中的一切内容必须以严格的客观事实来源作为依据, 不能有任何成分的想象及虚构, 即使是心理活动描写也不例外, 否则, 就不是一篇合格的特稿。1981年,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珍妮特·库克写作的特稿《玩伴之死》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两天后, 因华盛顿邮报发现该特稿存在伪造行为, 奖项被收回。

再次, 一篇杰出的特稿除了要满足客观真实性和文学性外, 还需在结构或风格上具有创造性。这种结构与风格上的创造性与零度写作的要义不谋而合。巴尔特认为, 在零度写作过程中, 作家的主体性并非全部消解, 作家以独特的写作风格为立足点, 彰显其写作主体的参与性。“风格具有一种必然性, 它使作家的性格情趣同他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经由作家的性格、气质、禀赋及个人成长经历等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 这种风格构成了写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评委会对候选提名特稿的要求是:“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这里的创造性即结构及风格的创新。曾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凯利太太的妖怪》在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上独树一帜。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将契科夫的叙事理论运用到特稿写作中, 为分两天报道的文章分别加以内容提要, 并采用快节奏的类似波罗烈舞的手法完成对手术过程的描述。富兰克林将从早晨6:30一直持续到下午1:43的脑部外科手术分为15个时间节点加以记录和描述, 文中反复出现的时间令全文节奏紧凑、情节紧迫, 使读者不由得屏住呼吸, 为凯利太太捏了一把汗。

特稿写作对零度写作的超越

特稿远不只是一纸文字、一篇报道, 特稿是媒体的声音, 天生载有媒体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因此, 特稿写作在遵循零度写作基本准则的前提下, 又不能全盘照搬罗兰·巴尔特的观点。特稿写作要合理地扬弃零度写作, 体现媒体对社会的守望和监督。

巴尔特提出的零度写作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零度写作是针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介入式”写作而提出的。萨特不赞成耽于技艺而对世界不采取态度的作家, 主张一种带有人为目的意图的思想式写作, 或称介入式写作。而巴尔特反对介入式写作, 他从文学史的角度出发, 在分析了从古典写作到资产阶级写作等各种价值写作后, 提出作家在写作中应该由“介入”转为“不在”, 作家不应承担历史及社会的要求和规约, 不应受阶级、意识形态的约束, 而应该自由地生产语言, 实现形式主义意义上的非使命写作。

当今时代, 特稿记者不能完全遵照零度写作彻底消除写作主体介入的要求, 不能置自己的社会责任于不顾, 而应该牢记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牢记媒体的告知、教育、守望、监督等社会功能, 坚定写作的立场, 使特稿成为媒体守望和监督社会的一种途径和表达方式。特稿记者应该怀揣一颗热情而饱满的职业使命之心, 用冷静而理性的笔触书写真实的故事, 让自己澎湃的情感在文字的自由独立之中激情迸发, 让读者感受到媒体对社会殷切的关注。

一篇不符合客观真实的特稿不能算作真正的特稿, 而一篇缺少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的特稿是没有灵魂的特稿。被媒体誉为“美国舆论界的诺贝尔”的普利策新闻奖于1979年增设特稿写作奖。从获得第一届特稿写作奖的《凯利太太的妖怪》到获得2010年该奖项的《致命的疏忽》, 32年来, 特稿写作奖的获奖作品广泛涉及美国社会的各种热点及焦点问题:医学前沿发展、疑难杂症、科技、政府机构、阶级斗争、弱势群体、特殊行业群体、退伍军人、弃婴、有色人种、种族隔离、宗教、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法律制裁及法律漏洞、亲情、友情、美与欣赏等。记者们在写作时或聚焦、或启发、或劝导、或抨击、或监督, 一种内在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这些特稿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特稿写作中记者的在场与不在场

客观真实是特稿的核心, 是特稿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要做到客观真实, 特稿记者在写作时就要抛开个人偏见、主观臆断、政治压力、经济利益等一切外在和内在的干扰因素, 实现零度的写作, 客观地再现历史和现实。此时的特稿记者是对真实人物、事件的观察者, 是对自己的所见所闻的记录者。从这一点来说, 记者之于特稿是“在场”的。举例而言, 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袁小兵进入安置灾民的绵阳九州体育馆, 亲身观察、记录地震幸存者的一举一动, 写作了特稿《在这里死亡是个秘密》。“在安置点内, 人们不再谈论地震, 默默生活, 但有时仍会被哀伤突然刺痛。……昏黄的光线下, 78岁的张志承戴着老花镜在读《说岳全书》, 他的大儿子死于地震, 直到第三天才挖出来……在谈到死亡的时候 (引者注) 大家都心平气和。”读者通过与灾民同吃同住的记者的眼睛看到灾民的生活状态和创伤情节的表征。在这里, 特稿记者的在场是特稿写作的前提。

有时, 为了获取大量的内文材料, 生动地讲述新闻故事, 特稿记者不仅要做一个观察者, 更要做一名参与者, 不仅要在场, 而且要深入地在场。曾获得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记者索尼亚·纳萨里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0年, 为了能够细腻真实地报道恩里克的偷渡过程, 纳萨里奥同摄影记者唐·巴特雷蒂在两周的时间内, 一直跟随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寻母的恩里克, 一同搭乘长途汽车、货车、油罐车、卡车, 一同趴在火车顶上, 经历被抢劫、被警察围捕、躲避强盗的重重困难, 最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见证了母子二人的团聚。事后, 他们又三次采访恩里克母子。经过长达5个月的采访和两年的写作, 纳萨里奥最终完成了特稿《恩里克的旅程》。同样获得特稿写作奖的《土地上的生活:一个美国农场家庭》的记者约翰·坎普也是如此, 他与农场主本森一家共同相处一年, 经过23次采访、行程8500英里后, 才完成了这篇特稿。只有亲身参与到被写作人物的生活中, 获得与他们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才能够注意到旁人观察不到的细节, 才能够在写作中展现更多引发读者情感共鸣或震撼读者内心的真实。但是, 特稿记者的在场不是全能的在场, 特稿不是干瘪枯燥的记事簿, 而是丰富生动的故事。特稿的文学性要求记者具备过硬的文字功底和讲述故事的能力, 用生动但不失实的语言描述他的所见所闻。例如, “他们在柔软的四川盆地的暖风里昏昏欲睡”, “那是一双又大又蓝的眼睛, 一种淡淡的发暗的蓝, 像知更鸟卵一样的颜色”, “镊子冒着危险一毫米一毫米地在凯利太太的大脑中挖开一条通道”……但需要注意的是, 特稿的文学性并不代表记者可以打破客观真实的基本准则, 恣意发挥主观创造性对事件或者人物进行虚构和想象。归根结底, 新闻真实始终是特稿不可逾越的底线, 记者需要抛开主观想象而客观地在场。例如, 纳萨里奥在《恩里克的旅程》中对恩里克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变得神经质和不安。有时甚至会幻想有人在追他。”他看到了精灵、蚂蚁、地陷……纳萨里

参考文献

[1].戴维·加洛克编:《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

[2].赋格:《〈恩里克的旅程〉——197条注释的特稿》, 《南方周末》, 2003 (4) 。

[3].刘向东:《一块厚重的他山之石——读〈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 《双管集》,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61~568页。

[4].罗兰·巴尔特著, 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8年版, 第63~109页。

[5].南香红:《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南方都市报汶川地震报道全记录》,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9年版。

[6].汪民安:《罗兰·巴特》,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7].文先军:《从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看人物特稿写作》, 《中国记者》, 2006 (10) , 第86~87页。

[8].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意义零度 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话语,零度解码,深度解码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文化和传播研究从消极走向积极, “把受众建构为主动的文本解码者、媒介使用者, 并且置于社会语境中来研究”, (1) 其主要转折点是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即“霍尔模式”的提出。霍尔模式首次将受众解码表现概括为“支配”、“协商”、“对立”三种解码类型。其意义表明:文本意义不是传送者“传递”的, 而是接受者“生产的”;意识形态的被传送不等于被接受。 (2) 霍尔批判了美国传媒学派对传媒过程经验与行为的经典解释, 提出传播不仅仅是一个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直线行为;信息的发出不能保证它的到达, 在传播的过程中, 从信息的原始创作即制码, 到被解读和理解即解码, 每一个过程都有其自身的决定因素与存在条件。 (3) 随后出现了一批如戴维·莫利、洪美恩的民族志受众研究、约翰·菲斯科的“颠覆”阅读理论等引起重要反响的受众研究成果。然而在解码类型研究上却并没有突破“霍尔模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就曾指出:对于所有的听众来说, 完全相同的报道听起来也不会是同样的。由于没有相同的经验, 每一个人的领会也就有所不同, 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 并且渗入他自己的感情。 (4) 因此仅仅以霍尔的三种解码类型难以全面描绘、解释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极其复杂、活跃的解码形态。

由于受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媒介因素、个体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受众对电视新闻文本的解码就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然而, 尽管受众解码方式复杂多样, 但是千差万别的解码方式却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解码类型中找到各自共同的属性和特征。而各种解码类型的属性、特征正是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叉点和集中表现。因此对受众的解码方式进行深入系统的分类研究不仅是深入探讨受众的“行为选择、反映模式、地位作用以及和媒体、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5) 的必要途径, 也是考察传受双方的“共生”关系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

笔者认为, 在现实生活中, 受众对电视新闻话语的解码, 除霍尔的三种类型外, 还存在着伪解码、零度解码、深度解码等多种类型。伪解码已在笔者《电视新闻话语的伪解码》 (6) 一文中做了专门论述。本文就零度解码和深度解码进行分析探讨。

电视新闻话语的零度解码

零度解码是受众对收视过的电视新闻文本没有任何反应、不受任何影响的解读方式。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特殊解读实践, 是主要表现在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上不发生任何改变的解码现象。鲍德里亚认为, 人们每天生活在大量的符号意义的支配下, 在信息臃肿的社会, 人们获得的有用信息远远少于垃圾信息。大众每天被来自媒体的信息流所淹没, “被活埋在信息地底下”, 这些非互惠意义上的繁冗信息让大众疲惫不堪, 感到厌倦、产生不满。于是受众对整天喋喋不休的媒介便采取这样一种消极的对抗策略:冷漠与拒绝。 (7) 因此, 零度解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冷漠与拒绝的具体表现。

零度解码可根据影响机制的不同分为绝对零度解码和相对零度解码。

绝对零度解码:是受众对收视过的电视新闻文本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在认知结构中没有任何痕迹, 不存在任何影响和反应的解读方式。人类大脑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即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过程。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规律表明, 短时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弱, 直至遗忘。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 特别是电视新闻稍纵即逝的传播特性, 造成绝对零度解码现象相当普遍,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这种经验。因为人们不可能把看过的所有电视新闻都保存在脑子里, 留在记忆中。特别是对那些和自己毫无关系或关系不大、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套路式、说教式、模式化的报道, 包括西方电视媒体不厌其烦的凶杀、暴力、色情、“娱讯”等刺激感官的报道, 一旦在受众心理上产生麻醉效果、“免疫”效果或厌恶感, 便往往会被排除在“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之外, 看过就忘, 不留痕迹。

传播心理学认为, 传播的信息流不能直接产生社会效益, 必须通过心理系统把信息能转换成人的心理能, 心理能外化为人的言行, 言行作用于社会, 才能产生社会效益。 (8) 因此, 绝对零度解码使电视新闻话语不可能在受众心里形成任何心理能, 更不可能产生任何社会效益。相反, 在“繁冗信息让大众疲惫不堪”的媒介社会, 绝对零度解码可以是受众应付信息“轰炸”的最基本、最普遍, 也是最无奈的对抗策略。

相对零度解码:是受众对选择收视过的电视新闻文本在一定时空场合不作任何反应的解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非正常解码。文本没有引起重视, 或是在非专注状态下进行的解读, 文本解读不完整, 不能全面准确把握文本信息内容, 难以产生完整清晰的记忆效果。2.不能够解码。由于受文化水平和解读能力的限制, 不能完整理解文本内容及其所指。这在文盲半文盲地区或其他文化水平偏低的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另外, 当文本意义表述不清, 受众不能够即时作出明确判断时, 也会做出相对零度解码表现。3.拒绝解码。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受众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对电视新闻持怀疑态度, 主观上与电视保持距离, 甚至有排斥心理。因此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保持沉默状态。二是由于长期在意识形态管制下, 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不允许言行的自由表达, 在没有人身、言论自由的极权社会、宗教社会、特殊团体或机构, 解码行为有可能威胁其生命和精神安全时, 受众往往会采取拒绝解码方式, 以沉默来维护自身安全。

零度解码是受众对部分电视新闻文本的特殊解读方式, 是受众“自行解码”的表现之一, 同时也是电视新闻话语无效传播的重要标志。

零度解码是媒体、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通过它可以了解、把握受众与媒体、社会的相互作用、冲突、制衡、影响, 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关系。霍尔认为:“话语一旦完成, 接着就必须转译———改造成社会实践, 如果流通既圆满又有效果的话。不赋予‘意义’, 就不会有‘消费’。如果在实践中没有讲清楚意义, 就不会有任何作用。” (9) 那么零度解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电视新闻话语的流通既不圆满也无效果的“意义”“消费”。它是受众对电视话语权力的有意无意的拒绝、抵制和消解, 也是受众主体在大众传播实践中一种制衡力量的特殊体现。零度解码现象的存在, 表明传受双方是平等的:编码者传播什么、怎样传播, 是编码者的权力;受传者解读什么, 如何解读, 是受传者的权力;表明传受双方是互动的:受众的零度解码表现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电视媒体的编码、传播的策略和行为, 甚至影响其生存状态。一个不断生产无效话语、制造“沉默的多数”的电视媒体, 其收视率、影响力及生存处境是不难想象的。

电视新闻话语的深度解码

深度解码是受众对电视新闻文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的深刻解读方式。这是学术界和电视新闻专业领域一些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受众的解读方式, 他们能够对电视新闻话语的意指系统进行多级解读, 超越普通受众对文本的一般性解读层面, 甚至达到一般编码者不曾预料的程度。根据受众身份、地位和解码方式的不同, 深度解码可分为学术深度解码和专业深度解码。

学术深度解码:是以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学者为主体的深度解码。它主要集中在文化批评研究、受众研究、媒介—文化研究等与电视文化相关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急剧扩大, 以大众文化为标志的电视文化现象成为众多社会、文化学者不得不关注的热点问题, 因此解读电视现象、解读电视话语等学术研究成为后现代社会一个十分耀眼的文化景观。如罗兰·巴特的意指第二序列的神话解读、J·费斯克与J·哈特利的意指第三序列的意识形态解读、法兰克福学派的欺骗性的意识形态解读、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支配权解读、布尔迪厄的“参与性对象化”解读、约翰·菲斯克的符号学解读、洪美恩的“审美”解读、让·鲍德里亚的“拟象”解读等。这些解读方式已经远远超出普通受众对电视话语的一般性解读层面, 无法用霍尔的解码模式来简单分析、解释和对位。学者的深度解码常常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公之于世, 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媒体、受众和整个社会。他们往往以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符号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种理论与方法, 通过电视话语, 对电视现象、电视文化、电视受众, 以及电视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关系等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 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他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来解读电视话语,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深度解码, 探寻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意义。因此他们的解码大多具有较强的文化批判性、思辨性, 充满了理性色彩, 不乏对当代媒体与消费文化的精辟见解, 可以为人们理解当代新传播形式对社会的影响, 以及媒体、社会、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供全新的视野与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专业深度解码:是电视新闻话语的控制者和编码者通过专业方式进行的深度解码。为了提高收视率、影响力、竞争力, 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会经常关注、研究本台和同行的电视节目。但是他们对电视新闻话语的解读方式与普通受众和学者的解读有很大不同。他们完全熟悉电视新闻话语编码的机制、意图、技巧和过程。他们既要理解主导意识形态的“注入”意图、商业逻辑与利润的支配作用, 以及如何恪守收视率这条生命线的必要性, 又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需要、社会影响、媒体形象、传播效果等, 因此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深度。这种身处媒体内部的自我解读, 虽然没有学术深度解码那样全面、客观、深刻, 但通过这种经验性解读, 能够获得专业思想、专业理念和专业实践上的启发和思考, 并可以通过解读者的思想、行为对电视新闻话语的编码操作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这也是媒体自我调整、修正和完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与零度解码相比, 深度解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对一致性的特点。如果说零度解码更多体现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上, 那么深度解码则更注重对一定时期、一定类型话语的整体把握。深度解码能够从宏观上揭示媒体与社会、媒体与文化、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 把握电视话语体系的整体形态与走向;从微观上透视话语符号意义, 解读编码意图, 考察受众对电视新闻话语的接受、使用、需要和满足状态。因此, 深度解码是电视新闻话语解码的权威类型。特别是学术深度解码, 是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学术思想对新闻实践、受众对媒体的深度影响和作用方式的集中体现。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左右电视新闻话语的运作规则、传播走向和整个话语体系的调整与重建, 往往成为推动媒体、社会和文化进步的精神动力。

总之, 无论是零度解码还是深度解码, 它们的形成、特性和作用, 都集中反映了媒体、社会、文化、心理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传受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互动共生关系。

参考文献

①蔡骐、谢莹:《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 《新闻大学》, 2004 (2) 。

②③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59页, 第158页。

④李普曼:《舆论学》,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第114页。

⑤曹越:《试论21世纪我国受众研究的创新》,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 (1) 。

⑥张培成:《电视新闻话语的伪解码》, 《传媒观察》, 2007 (10) 。

⑦刘燕:《法国的麦克卢汉:让·鲍德里亚及其后现代传媒观》, 《中国传媒报告》, 2004 (6) 。

⑧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9页。

上一篇:抗凝观察下一篇:校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