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义(共12篇)
实施意义 篇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许多知识, 都需要学生在同伴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反馈、不断修正才能逐步掌握。在合作中, 学生们通过对问题的讨论, 暴露出认知冲突, 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刻理解。那么,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有哪些重要意义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们要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们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只有在小组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 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的关系。长时间的合作学习, 有利于把“合作”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同时, 合作学习对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 才能学得好”, 即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 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 才会愿意学习, 才会学得好。从语文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 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在小组合作中,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彼此争论, 互教互学, 共同提高。这种氛围, 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合作、交流、互动、愉快学习, 由此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二、合作学习更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观点, 树立了以“学”为中心的观点, 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合作学习也改善了学习气氛,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每个学习者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活动担负更多的责任, 学习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学习者不再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发挥出其学习主体的作用。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 合作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这个基础上, 可以培养其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 合作学习是进行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有益形式。在语文合作学习中, 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为了共同的目标, 大家互教互学,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 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语文合作学习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
当教师以民主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和合作的方式去组织教学时, 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焕发学生的活力, 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所谓的“权威”或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变为由学生小组来完成了, 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还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所以在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学生享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师生关系由原来的“权威—服从”关系, 逐渐演变成“指导—参与”的伙伴关系与共学关系, 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上的民主。
四、语文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合作的意识与技能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 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懂得了如何在同伴的帮助下, 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学会了互爱, 改善了同学间的关系, 学会了与他人共同生活。通过课堂学习, 他们互相了解, 互相接受, 学会了倾听, 学会了宽容, 不埋怨指责或忌妒排斥别人, 培养了自己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另外, 学生与教师、同学等不同对象发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交往与沟通, 合群性、利他性、社交意识和社交技能等社会适应性也得以发展。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也促进了学生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 长期坚持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内化为一种个体心理特征———合作品质, 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五、开展合作学习, 可增加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机会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一门学科。然而,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负责教, 学生只管学, 语文教学就成了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语文教学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 师生之间缺少思想的交流, 学生之间缺少感情的沟通。
“合作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 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氛围。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 及时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适时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则参与讨论、汇总学生合作讨论的成果, 并加以整合、筛选。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朗读, 或分节朗读, 或分角色朗读, 这样做能扬学生之长, 增加朗读教学的魅力;在四人一组的合作小组中开展讨论, 每个组员畅所欲言, 竭其所能与组内成员交流、沟通, 能补充思考的不足, 培养思维品质;二人一组开展专题活动, 或合编小报或互查学习效果……在同一单位时间内, 原本四十多人的空间分割为四人学习小组, 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开展学习, 每个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就会增加许多。
实施意义 篇2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该模式罗列了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
临床路径是一种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其范围涉及调查报告、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护理措施和患者教育。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或是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或不同的治疗疗程,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治疗时间(发病时间)、不同的治疗地点甚至同一地点不同的治疗组间出现不同的治疗结局,治疗方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其费用、预后具有的不可评估性。
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篇3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1.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内容,那么这些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伙伴中得到帮助,这样遇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不至于越积越多。事实证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要在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的时候,就必须想方设法地理清自己的思路,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讲题者自身的理解,还能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欢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自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同学之间主要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同学之间的竞争应该说是一种天然的行为,而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特殊的互助、合作环境,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对学生集体观念的建立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行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及策略
1.创建学习小组
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就是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不过是要在班级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集体教学、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我学习的基础之上,再倡导一种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我们尝试引入一种分层教学的实施模式,将班级里的同学按照学习成绩的差异分为几个层次,再将组织能力的强弱、座位的排序、性格的相似性等因素融入进去,把班级分成多个4~6人的学习小组,把各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在各个小组中。也就是每个小组中都有1名尖子生、2名中等生、1名学习困难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每个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互补,同时有利于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实行动态分组教学,可以确保每个孩子既有一个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又能有学习水平上的一个可以变化的层次。同时,还可以指派或推荐一名小组长和一名学习指导员,构成合作学习小组的核心,让他们开展具体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2.积极利用小组来展开教学工作
在成立合作学习小组以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例如信息技术问题、探究问题等,先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形成本小组的小结论,然后在班级内部集中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点评。有必要做出说明的是,虽然成立了学习小组,在班级里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但这并不能说学生之间已经开展了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教师还应认真组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学习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做必要的检查,这样可以消除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组织不当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3.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学习小组的管理
在各个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每个人的努力都可以给小组带来成绩,同时每个人的失误也可以使小组失分。由此,让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分子,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责任感,每个人所作出的努力都会得到认可,以此来提高每个小组的活动效率,激发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组织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经常检查小组学习的效果,防止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二是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避免小组个人中心论;
三是建立合理、高效、务实的竞争机制,营造组内共同努力的和谐氛围。
综上所述,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合作学习中能力得到提升,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论班规的意义与实施 篇4
一、班规制定的意义
班规是一种典型的潜在课程, 它的建立主要有以下意义。
1. 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
依靠班规管理班级, 能使班级活动的开展及其奖惩有“法”可依, 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 避免随意性。“科学管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要研究规律而后制定制度, 制定‘班规’、‘班法’, 从而使班级摆脱‘人治’的不规则轨道而走上‘法治’的轨道。”在班级中形成“班级的最高权威不是班主任, 而是规章制度, 班内强调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都要照章办事, 共同维护制度的权威”的局面[2]。
2. 保证班主任工作重心的准确定位
依靠班规管理, 能使班主任从繁琐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的宏观问题, 将更多的精力“投向更有价值的教育领域:研究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3]。
3. 营造出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班规有助于降低人际交往摩擦, 营造出安全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为师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提供最大机会,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能。
4. 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渗透公民意识
依靠班规管理, 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养成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习惯, 从而懂得并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今日的学生, 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 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4]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每个公民应有的品质, 学生在制定和遵守班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形成个人对于班级的责任感、权利与义务感、使命感, 有助于他们未来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
5. 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制定与执行班规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促进班级成员主动、和谐地发展。
二、班规应有的特征
1. 班规条款的数目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丰富的, 课堂学习、课间休息、集体活动、学生交往、就餐、劳动等各项活动都需要有行为的规范, 才能形成良好秩序, 保证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但是, 班规条款太多既不便于学生牢记, 又不利于执行与落实。因此, 班规最好应分为核心规则和日常规则。所谓核心规则是班级成员做人、做事的基本行为准则, 是班级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以不超过10条比较适宜;日常规则 (如课堂常规、课间常规、班务常规、集会常规等等) 则是学生从事每项日常具体活动的行为期望或行动程序, 可以依据活动的目的与内容制定得细致些, 以保证和提高活动效率。
2. 班规的内容及其表述
(1) 班规应全面。班规尤其是日程规则应涉及各方面学校生活所必需的行为规范, 同时, 除了作为班规主体部分的规范性条款, 还应尽量包含奖惩等保障性条款, 以强化良好行为。
(2) 班规应具体明确、容易记忆和理解。核心规则应突出班级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日程规则条款多, 更应在语言上简洁明了。
(3) 班规应合法、合理。班规应符合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与学校规章相一致, 同时, 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合乎情理。
(4) 班规应正面表述。负面表述的班规只能起到告诫的作用, 而正面表述的班规才能让学生懂得并养成适宜的行为习惯。
3. 班规的制定者和约束对象
班规的出台应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商讨的结果, 它约束的对象应是班级所有成员 (包括班主任与班级每一名学生) 的行为。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与践行班规, 是师生平等的切实体现, 它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班规, 树立权利义务感, 形成“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不仅仅出台一纸班规, 而更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义的唤醒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让学生遵规守纪, 更着眼于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不仅仅达到民主管理的结果, 而更着眼于民主教育——把班规制定的过程同时变成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的过程……”[3]
三、班规制定的依据
1. 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关权利与义务
(1) 正确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 教师被赋予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等权利, 也必须履行“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等义务。“许多老师 (尤其是班主任) 误以为, 既然国家赋予了教师权力, 教师无论说什么学生都应该照办。他们不明白, 教师只有在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管理学生时, 他才代表国家, 超出这个范围向学生提要求, 就没有法律依据了, 这时他就不代表国家和社会了, 只代表他自己。”[5]
(2) 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强调:儿童享有一个人的全部权利, 最基本的权利可概括为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也都对学生的权益做出了明确规定, 要依法定规。
2. 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是制定班规的直接依据。班规是学校规章制度依据各班学生实际的具体化。
3. 学生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有不同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特征, 其道德行为自然也呈现出动态。班规的制定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又要引导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
4. 全班师生的个性和发展需要
一个富有实效的班规必定要针对班主任自身的个性、班级的个性和本班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 “对症下药”才能保证班规的落实, 促进班级师生的发展。
5. 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性差异, 班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全面预计各种行为可能性。既有规定性又有包容性的人性化班规, 会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与班级学生间的和谐。
四、班规制定的过程
1. 核心规则的制定
核心规则的制定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1) 明确必要性。班主任首先要依据班级学生的年龄采取适当的方式 (如讲故事、做游戏、提问、讨论或辩论等) 引导学生明白班规的必要。
(2) “头脑风暴”。即师生共同发散思考, 提出各种规则或设想, 可如实将学生提出的规则在黑板上或大开纸上记录下来。每位学生提出的规则, 实际上是其对自我和班级的期望;同时, 学生的参与就已经开始了班规内化的过程。
(3) 归纳概括。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纷繁的规则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并用正面的、学生能够理解的陈述性语言进行表述。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过程, 也正是指导学生理解规则的过程。
(4) 逐条表决。在班规归纳概括出来后, 应让全体学生逐条表决, 在表决过程中再次审视、修改每项条款, 多数学生表示同意便可通过。学生举手同意规则等于郑重地许下了承诺。当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意见相左时, 班主任应首先尊重学生的意见, 将自己主张的规则条款在以后适当时候再提出;对于分歧较大的条款, 可以暂时搁置或引导学生开展辩论。
(5) 醒目张贴。班规成形后应张贴在班级最醒目的位置, 以便起到提示的作用。
(6) 不断完善。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 班规需要随着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不断增、删、修补, 以适应班级学生的变化, 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日常规则的制定
日常规则是学生从事每项日常具体活动的行为期望或行动程序, 如什么时候该进教室准备上课、上课如何申请发言、如何收交和分发作业、在走廊和楼梯上如何行走、教师的什么提示表示必须尽快安静、值日怎样进行等等, 它主要用于保证和提高各项活动的效率, 因此可以主要由班主任以口头或者书面约定, 但要注意合情合理, 避免统得过死、呆板机械。“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制定规则不是为了抓住学生的错误, 对他们进行惩罚;相反, 就规则在学生和其他人身上所发生的作用来考虑, 规则为学生 (也是为班主任) 检查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或参照。”[6]
五、班规的执行
“不少班主任都有一种幻想:制定了班规, 人人照办, 于是班集体旧貌换新颜……事实上很少有这种事情。”“恰到好处的班规是那种大多数人能做到、少数人违反的, 然后通过教育处罚等手段, 把违反的人数减到极少, 这才是班规的功用。”[5]在班规出台后, 班主任还应不断引导学生深化对班规的理解, 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
1. 班规理解的深化
一条班规可涵盖很多具体行为, 会涉及各种复杂的情境, 因此班规出台后仍有必要专门抽时间再用演绎的方式加深和扩展学生的理解。
班主任可以或亲自、或邀请有关人士、或组织学生, 深入分析每一条班规的必要性和广泛内涵。对于学生要特别注意的行为技能可进一步示范, 并让学生操练, 但要注意增强趣味性。还可以以案例引入,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
2. 班规执行的强化
(1) 醒目张贴。除了可在班级醒目的位置张贴完整的班规, 还可将各项条款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海报张贴, 既增强提示作用, 还能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自我约束感。
(2) 签约或宣誓。为了更加突出班规在班级管理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班主任还可组织学生签订班规履行保证书或者举行严肃的宣誓仪式。
(3) 告知相关人士。为了保证各种教育力量的一致性, 有必要将班规告知班级的各位任课教师、家长、相关管理及后勤服务人员, 邀请他们共同承担依据班规约束和教育的责任。
(4) 定期评估。班主任和全班学生要定期依据班规通过自省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行为进行评估。起初的评价周期可以短一些, 甚至需要每天评估, 然后根据情况逐步延长。
(5) 行为塑造。心理学指出, 行为塑造通常有四种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当学生遵守班规时, 班主任可以口头表扬、物质或精神奖励等积极强化增加理想行为重复的可能性。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如果你按时上课就不需要写500字说明书”等使其回避不愉快的挨罚这种消极强化, 间接鼓励学生的理想行为 (按时上课) 。还可以通过惩罚和忽视促使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减低。
3. 违规的处理
(1) 突出教育意义。“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班主任不仅要理解违规的必然性, 而且“教育者的任务之一, 就在于教会孩子看到自己每个行为的后果”。“道德上的愚昧无知, 往往是从不善于环顾周围开始的。如果这种不善于变成一种习惯, 而且变成一种本性和特性的话, 那么, 在人身上就会发展成粗野和无礼的行为。”[7]因此, 对于学生违规处理的意义应在于“培养孩子聪明而有道德地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不能为处罚而处理。
(2) 突出以班规为尺度。班规一旦出台, 就变成了班级“法律”, 代表着集体的意志。当学生违反班规时, 处理的唯一尺度应是班规条款, 亦即学生的集体意志。同时, 班规也是班主任克制自己不良情绪的戒尺, 有助于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成长。
(3) 注重自省。学生的违规行为虽然可以直接改变, 但在改变之前, 最好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先做出价值判断。“感到自己身上有个人。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做到这一点。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 孩子做了不体面的事, 受到责备主要不是来自年长的人, 而是来自孩子本人。”“惩罚的存在就是为了使一个人能检点自己和反思自己。”“只有在谴责之后出现自责——良心的痛苦之时, 谴责才会富有成效。”总之, 学生经过自省, 才会主动改善自己的行为。
(4) 兼顾动机与结果。“在处理那些捣乱行为时,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探查他们的动机和该行为会产生的后果。过分强调惩罚通常会掩盖动机和态度方面的问题, 会使孩子不去注意该行为产生的直接负面后果, 这种处罚的压力会影响人们对一些问题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学生有时会在善良的动机下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只有谨慎地探析根源, 才能保证处理的公正。
(5) 指导改进。处理是为了改进。班主任要善于向违规学生表达对其改进行为的期望, 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具体的改进参考意见, 或者指导学生订出行为矫正计划。
(6) 循序渐进。从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人格,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班主任要富有耐心, 坚定教育信念, 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改进的教育技巧终会换来班级学生的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 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班主任应让班规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同时成为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过程, 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卡罗尔·西蒙·温斯坦, 安德鲁·J·米格纳诺.小学课堂管理.梁钫, 戴艳萍,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0.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4]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知文集 (上) 修订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5]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6][美]Vernon F.Jones&Louise S.Jones.全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方彤, 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论当前实施孝教育的意义 篇5
论当前实施孝教育的意义
我国孝亲文化源远流长,孝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但由于政治、经济、家庭结构及各种文化的影响,孝意识正被国人渐渐淡忘,所以重提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孝的`内涵、孝教育的意义及孝教育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希冀孝教育能够落在实处.
作 者:段绪春 作者单位: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第一中学,山东,枣庄,277415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42 关键词:孝 孝教育 意义 途径中小学游学:意义、内容与实施 篇6
“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最早也是由校外语言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他们多数将外国作为游学目的地,以进行语言训练、开阔国际视野为主要目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成为了游学活动的组织者,它们通过游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游学的意义
游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育人功能、课程价值和实践取向上。
1.游学的育人功能
(1)加深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了解和认同
自然和社会都是学生生活的环境,无论是风光旖旎的自然美景还是各具特色的地域风俗与生活习惯,都是学生依靠书本和学校教育无法完全获得的知识。游学活动通过直观的视觉、真切的感受,帮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加深了他们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认同,为他们打开一扇世界之窗。
(2)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包容
通过游学,学生能够或多或少接触到本地域、本民族、本国家之外的其他地域、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精华,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使学生确立文化平等的思想。也就是说,不同背景下的文化虽有差异,但都是平等的,更无先进与落后、高贵和低劣、文明与野蛮、宝贵和平庸之分。[2]对于不同文化的优秀部分都应该给予尊重,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积淀形成的,都是这个地域、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像对待本民族优秀文化一样尊重它们,进而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了解其文化内涵,实现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3)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游学是一项团队集体活动,学生、教师都会参与其中,游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与教师生活在一起、与同学一同吃住、与新环境中的新朋友沟通交往,还需要处理个人生活事务。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危机应变能力等都能在游学中得到锻炼,他们的良好个性品质也能得到培养。
(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游学线路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些目的地都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论是人文景点还是自然景观,不论是建筑、园林还是工厂、农场都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游学,学生受到了生动的审美教育,陶冶了情操,发展了审美能力。
2.游学的课程价值
(1)丰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补充学校教育内容
无论是参观游学目的地还是游学前后的铺垫与延展,从教育内容上看,都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生动体现。学校教育也可以将游学活动与学校各项学科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等有机巧妙地联系起来,以此丰富和完善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可以将其作为具有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之一。
(2)面向学生生活,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游学本质上就是走出校园,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这就给长期以接受知识经验为主的当代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他们同样愿意亲近自然,渴望走进社会,更需要接受自然和社会的磨砺。游学必然给他们带来冲击,给他们反思学习、反思成长、反思生活的一段时间、一种方法、一个机遇,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自我的整体认识。
(3)发展学生学习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需要给学生一个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平台,需要给他们在接受信息以后实践、内化、反思的过程。游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交往反思,而这些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发展性教学活动。
3.游学的实践取向
(1)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
游学,相对于学校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时空,学生可以自主、开放、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而这种学习活动还伴随着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游学,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重要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对生活观念、意识的触动或转变。这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的活动方式也能够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3]
(2)强调学生中心,重视学生知识的心理组织和知识发展需要
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中小学阶段逐步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游学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展开,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无论游还是学,都是以直观、直接的接触、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重视对学生的人性教育,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为价值取向的,目的是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基础,最终达到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二、 中小学游学内容的选择
通过游学,要向中小学生传达什么理念、希望达成什么目标,这是我们在选择游学内容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于游学是这样表达的:“游学,对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青少年来说,可以看作是对‘远方的呼唤的第一声回应。远方,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但也是有时间的,而且更是心灵和精神的……换句话说,远方,既是外面的世界,也是未来的世界,更是我们心中的世界。”游学,正是中小学生走向“远方”的一步。
相对于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游学在道德品质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工厂学校、城市乡村、名山大川、异域他国,都能成为游学的目的地,当然它们在游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不同。
按照学生成长背景,可以分为本地域文化游学和跨文化背景的游学。例如,对于在合肥这座城市成长的学生而言,东汉时期魏国将领张辽以少胜多大败孙权的古战场逍遥津公园、依托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临湖而建的滨湖新区都是向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游学目的地,稍远一些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上海久负盛名的黄浦江外滩和浦东新区这些自然或人文景观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学目的地。而走过国门走向异国他乡,则能够让学生们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形成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价值观,渗透文化平等的思想。
按照目的地的自身属性,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地的游学、城市与经济发展成就地的游学、人文与民族文化目的地的游学。自然景观地游学是发现自然之美、体味和谐生态的途径。学生们可以走进自然、研究自然,观察、研究地球演变痕迹、稀有动植物和特定的生态环境,进而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性,以及探索科学的精神。城市和经济发展成就地不仅承载了几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印记,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学生了解现代生活的途径。从高楼鳞次栉比的金融区到厂房里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从万吨级造船厂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从川流不息的城市立交桥到电子商务网站公司,学生们走进这里,感受到的是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跨越进步、社会的繁荣昌盛。人文与民族文化目的地的游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发现建筑、雕塑、园林、村落的不同风格,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美学思想,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沟通交流、共同生活也是他们感受传统或异域文化、共享优秀文明成果的途径。
按照游学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期游学和中长期游学。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各异,小学生适合时间在五天之内的短期游学,且尽量为省内或国内周边地区,初中或高中学生可以选择较远目的地,并适当延长游学时间,高中生具有较好外语语言基础的,可以选择境外开展游学活动。
游学必然以一个或若干个主题为主线,选择一个或多个游学地点作为游学目的地,多数情况下是复合型主题,无论是人文历史教育还是科技审美熏陶,无论是外语能力训练还是文化差异感受,都是一个在学生个体产生合力的过程。但无法否认的是,游学活动是一个游、学、食、宿统一的集体项目,无论选择何种主题,学生的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与精神都能够得到砥砺,学生的公德素养都能够得到升华。
三、 中小学游学的实施建议
1.忌只“游”不“学”——“游”、“学”并重
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游学和外出游玩无异,而且是打着学习的幌子进行游玩,多数游学活动被认为是只“游”不“学”,或是重“游”轻“学”。精心进行游学方案设计,在旅游的同时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杜绝此类现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游学突出一个“学”字,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要求参加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要有所学,学有所获。[4]学生无论前往何地游学,相对于学校这个封闭环境,他们都会被目的地所吸引,产生了解它、研究它的愿望。因此,要引导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游学目的地人文现象和自然景观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体会、发现、思考、感悟人文现象和自然景观蕴含的文化背景。
收集自然景观地理信息,调查城市文明指数,分析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记录和体验地域和民族特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项目,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2.从学生身边开始——先“近”后“远”
学生虽然对于他们生长学习的环境非常熟悉,但却缺少对于周边环境范围内人和事的系统认识和思考。祖国河山幅员辽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身处于任何地域的学生而言,能够全面认识自己居住的城市或是地区已为不易。相对于当今出境游学的热潮而言,静下来思考会发现,从学生身边开展游学投入产出效率极高。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范围相对较小,如果不是在国际背景的环境下成长,除了感受到语言壁垒与文化差异外,对于出境赴外国游学,他们能做的多数仅是蜻蜓点水式的走马观花看景点和摆出造型照相留念。合肥市近年来兴起了“工业游”,中小学生用一到两天的时间赴所在城市的工厂企业游学,走进汽车车间、参观乳品饮料生产线、访问高科技产业园等,切身体验在身边飞速发展的工业制造业。这无疑是适合中小学的游学内容,市民荣誉感油然而生。
3.须全过程跟进——重视游学“前”、“后”
中小学生外出游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游学的外出途中收获到什么,更在于如何将游学产生的优质影响最大化,那么出行前、返回后须要做足功夫。
除了需要结合出行学生身心特点选择游学线路、制定安全预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外,出行前准备格外重要,是完成研究性学习的预备阶段。首先,确定研究性学习项目主题。不同年龄、性别、学习背景、兴趣爱好的学生可能选择不同方向,学生和教师可以结合目的地的特点共同讨论,确定项目主题。其次,结合研究项目请学生或学生团队制定研究方案。主要包括查阅学习背景知识、确定预期目标、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印证预期目标。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建议以调查访问、观察记录等实践性方法为主,这样,学生在游学途中才能带着一定的任务收集原始资料与数据。
返回后,首要任务就是对原始资料与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研究报告或小结。学校须要精心组织游学的总结性活动,制作游学电子报刊,评比游学日记和游学博客,举办优秀摄影图片展览,展示研究报告成果等,让学生回顾、反思、总结游学的经历。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游学[EB/OL]. http://
baike.baidu.com/view/920788.htm,
2012-12-27.
[2] 郑宏尖.世界遗产与杭州地域文化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3] 张恩茂,吴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倾向批判与价值澄清[J].教育科学论坛,2011,288(6).
[4] 郝定嘉.关于在西安高校开发修学游市场的可行性及实施策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2).
课例研修的意义及其实施 篇7
一、关于课例研修的分析
1、什么是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是几人或多人为团队, 以某一人或某几人的教学实践为例, 扎进课堂, 依托学科教学, 反复实践, 去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课例研修的意义在于课例研修既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 又重视教师的理论提升;既重视教师的技能训练, 又重视教师的能力提高;既重视教师的个体的自我反思, 又重视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2、课例研修的意义
首先, 通过课例研讨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教学能力:一是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高解决问题与研究课堂的能力;二是可以就关键教学事件展开教学研讨, 分析教学行为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三是可以就教学问题研究并制订整改措施, 改进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 提高创新思维与完善实践的能力;四是通过观课、议课, 既反思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的差距, 又可以吸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提高判断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所以说, 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 课例研修是一种新的专业成长渠道。
其次, 课例研究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 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 实践反思是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 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取得进步。而课例研修的过程正是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 课后相互评论, 反馈教学, 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 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 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 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 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 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 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 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
二、课例研修的解决方法
1、围绕课例课以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 采用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进行研讨, 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
这也是大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课例研究的方式, 课例研究课一般采用的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 确立上课的教师, 然后由上课的教师确定上课的内容, 并设计出本节课的教案, 本组教师围绕授课内容, 针对教案的每个环节, 进行最优化的修改。上课之初, 我们可以是以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进行, 每次的课例课, 把本组的教师分成几个组, 围绕几个观测点对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参与的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 过后的评课, 则是观测小组的教师围绕自己的观测点进行细致的点评, 并对初次确立的最优教案提出建议, 进行二次研讨, 授课教师通过实践, 集结大家的智慧形成二次的教案, 并再一次进行上课, 二次上课仍然采用课堂观测问诊的形式进行。二次上完课后, 再次围绕这几个观测点对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参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进行对比, 总结出不足的地方形成第三份教案, 也就是大家认为比较满意的一堂课。如此循环, 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这种“磨课”方式对培养年轻教师, 迅速提高教师分析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技能和水平, 帮助教师解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效果十分显著。
2、面对本组教师, 采取一课多人同教的方式进行研讨。
课例研讨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问题、基于教师, 如果说基于问题而展开的主题型和个案型的课例研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那么, 基于教师而展开的课例研讨也许显得更为重要。选择同样的课题, 让不同的老师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 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 说长论短, 研讨切磋, 让参与者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优点, 以便扬长而为, 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弊端。每期我们都可以倡导同年级的老师上同样的内容, 从课堂中就可以看出老师的功底, 水平, 这样的形式会带来更多的思考, 从教师自身出发反思。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及其重要意义 篇8
1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概念
分类经营,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 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 按照森林各自主要功能特点分别采取有针对性办法, 指导其发展。从经营源头上调整林业发展结构, 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 从大的结构和布局上更有力于发挥林业整体最大效益, 以满足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方面需要。
实行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条件, 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也是目前条件下林业企业面向市场取得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2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模式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森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 以及森林的结构特点, 将森林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三大类型, 按照各自的经营目的, 采取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
商品林:属集约经营区, 主要培育原材料林、纤维林、短轮伐期林。用高科技手段, 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 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
重点生态公益林:属保护经营区, 这部分森林主要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 以追求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般生态公益林:这部分森林主要在充分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可通过适当的森林经营活动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
3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原则
公益林实行“谁受益, 谁负责, 社会受益, 政府投入”的原则。服务对象明确的, 由服务对象对公益林经营者实行补偿。服务对象不明确的, 由政府补偿。公益林建设应以生态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保安为经营目的, 以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 及其自然群落层结构多样性的特性, 采取针阔混交, 多树种、多层次、异龄化与合理密度的林分结构。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补植、管护并举, 封育结合, 乔、灌、草结合, 以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为主, 辅之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商品林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 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 按市场需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可以依法承包、转让、抵押。商品林建设应以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 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要广泛运用新的经营技术、培育措施和经营模式, 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高效益, 定向培育、基地化生产、集约化规模经营。以商品林生产为第一基地, 延长林产工业和林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链, 构建贸工林一体化商品林业。
每一类型的森林既有它各自的功能性, 又有它的多功能性, 在其经营的方式上既有它各自的经营特性, 又有它的经营共性。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森林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培育、保护、开发和利用, 可持续发展。
4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 就意味着以服社会目标、生态目标为主的公益林, 国家必须通过财政强制性地将社会其他部分投入转移到公共项目上, 因为生态和环境资源不是企业资产, 而是全社会公共资产, 所以保护经营生态公益林, 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各级财政必须对生态公益林经营实行经济补偿, 实行有偿使用, 使生态公益林能持续不断地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满足人们对赖以生存环境的需要。而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品林, 经营者在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生产的同时, 必须服从于环境保护目标。这种服从要具体落实到采伐方式、采伐量等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上。由于生态与环境方面的限制, 促使经营者一方面经营木材生产, 追求经济效益, 一方面充分利用其他资源以短养长, 来弥补由于受生态环境限制而经营商品林中用于生产资金的不足, 利用森林资源中除木材以外的其他资源的合理开发, 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经营森林、发展森林, 整个森林的系统结构才能保持稳定, 才能持续不断地为全社会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木材, 来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不断增长需要, 实现青山常在, 森林永续利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发现, 转变传统的林业模式, 实行现代林业,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林业分类经营, 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林业的进一步改革, 合理调整林业产业和产品结构, 使林业生产要素都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 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生产力、提高其管理水平, 实现其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改革的战略任务和促进林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有利于促使林业在发挥为社会提供木材的基础产业作用的同时, 尽快承担起社会公益事业功能, 从而实现“两大体系”的建设目标, 构建新型林业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这对于深化林业改革, 合理调整林业产业和产品结构, 科学配置林业生产要素, 提高林业生产力、管理水平和林业综合效益,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制药企业实施GMP认证及其意义 篇9
关键词:GMP认证,必要性,意义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其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我国相继发生了“齐二药”、“欣弗”、“鱼腥草”、“广东佰易”等药品不良事件, 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归根结底, 出现上述不良事件的原因是制药企业不能完全落实GMP的实施。几年来,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1998年颁布实施的GMP一直在进行修订, 新修订的GMP已于2011年颁布实施。
1 实施GMP认证的必要性
1.1 药品质量源于生产而不是检验
众所周知, 药品的检验采用抽样检查, 并不能像汽车或者电视机这样的产品可以逐台检验, 因为检验药品是检验它的成分和含量, 如果对每一片药剂和每一瓶输液都进行检验, 那在检验的同时也就破坏了药品的完整性, 这个药就不能再使用, 所以对药品检验只能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
抽样检验有置信度的问题, 所以抽样检验显然不能完全代替整批产品的质量, 尤其不能代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 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操作单元和人员、环境、设备、卫生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才能把不合格产品扼杀在摇篮里, 从而保证生产出安全、稳定、可控、重复、高质量的药品,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1.2 我国全面实施GMP认证的必要性
我国没有实施GMP之前, 制药企业众多, 并且规模小、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 产品大多是靠仿制, 尤其是设备和设施相当落后, 根本无法满足药品生产的需要。比如, 有些药厂生产大输液的车间, 没有净化系统, 夏天竟然把灌装间的窗户和门打开, 和外界直接相通, 并将电风扇直接搬到灌装间降温, 这样的环境显然不能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药品生产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很多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本就没有无菌意识、过程控制的意识、混药的意识, 造成了许多药品安全事故。所以, 要提高药品的安全质量, 在我国实施GMP是非常有必要的。
2 GMP实施历程回顾以及制药企业实施GM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实施GMP的历程回顾
我国实施GMP的相关法规颁布及实施情况如表1所示。
2.2 制药企业实施GM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片面理解药品GMP
在实施中偏重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SOP;对物料供应商的评估, 物料的采购、贮存、发放、销售以及空气净化, 制水, 压缩空气制备净化等环节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没有细化量化到具体品种, 没有落实到每个品种的生产全过程;执行力不强, 在生产过程中不按文件的规定执行, 甚至随意更改文件规定。
2.2.2 措施不符合生产实际
有的企业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文件装订成册, 检查时应有尽有, 但生产现场却没有相应的文件, 具体操作只是根据车间主任的口头交代。岗位操作人员的随意性强, 文件的指导性、刚性、强制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2.3 文件的可操作性差
企业在制定文件时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未能参与, 导致不少文件与实际不符, 按照文件规定无法完成实际生产操作;有的企业文件修订了, 各种记录却没有及时修订、印制, 导致文件与记录脱节, 无法追溯药品生产过程和质量检验过程。有的企业负责人用个人意志代替制度, 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和实施权。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文件的落实, 导致执行力较差, 文件形同虚设, 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2.4 人员流动性较大
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流动性过大, 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2.5 个别企业主观故意违法违规并且缺乏自检
监管部门的工作方法与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有的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简单, 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往往是一罚了之, 不注意从转变企业理念的角度, 利用教育、服务等方法提高企业实施GMP的自律意识和能力。
3 制药企业应当如何实施GMP认证
3.1 观念发生转变
由认证过关思想转变为全过程控制理念;由事后追究转变为预防为主、过程监控、事后溯源;由高层精英管理理念转变为全员参与;由教条的、机械的、僵化的执行GMP条款转变为紧密结合企业及其品种实际贯彻GMP的本质要求;由一蹴而就、一次过关思想转变为长期的管理目标和理念。
3.2 企业内部相互沟通, 真正落实GMP的实施
(1) 让生产第一线的员工能够参与进去, 实现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良性互动渠道, 真正使文件的修订过程成为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
(2) 注重用非强制性的方法转变员工观念, 增强主人翁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 打造高素质的团队。
(3) 加强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4) 实施药品GMP管理与生产计划及验证紧密结合, 做到生产一个品种, 推进这个品种的文件修订工作, 完善这个品种的文件体系。
3.3 加强文件管理, 认真按照GMP要求做好文件记录工作
(1) 把握每个品种的特点, 更加突出品种的个性特征, 把具体品种的个性部分与其所在剂型的共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
(2) 把握每个操作岗位的特性, 更加凸显岗位的特点。
(3) 生产全过程都要做好记录工作, 包括供应商审计、物料管理、空气净化、产品销售与召回等。
(4) 把验证作为实施药品GMP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经过验证的文件才能正式实施。
(5) 文件必须具有下面八个特性: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操控性、时效性、权威性、协调性和动态性。
3.4 加大人力资源和科研投入, 使新产品成为利润的新增长点
制药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但也是高利润的行业,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和品牌产品, 一些中小企业并未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认证之前高薪聘请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认证之后就走人了。实际上, 对于发展中的中小制药企业, 资金的急要是非常迫切的, 但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没有优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 没有新药的看法和市场化, 企业连生存都困难,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储备, 吸引、培养和挖掘人才,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提高技术人员新药研发的能力,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后劲。
4 制药业实施GMP的意义
我国制药企业实施GMP是形势所迫, 势在必行, 它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大问题, 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1) 有利于企业新药和仿制药品的开发。
(2) 有利于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新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 取得《药品GMP证书》, 方可发放《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3)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声誉, 提高竞争力。
(4) 有利于药品的出口。GMP已成为国际医药贸易对药品生产质量的重要要求, 成为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也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如果制药企业获得GMP证书, 药品就可以走出国门, 面向世界, 扩大出口, 争取更多的外汇。
(5) 有利于指导医院医生和患者用药。因为通过GMP认证的企业, 国家都发给其GMP证书, 并向社会予以公告, 证书的有关内容可以印在宣传广告上, 这样, 医院医生和病者可以一目了然, 在采购和购买药品时就可以有所选择, 达到指导用药的目的。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GMP要求和实施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 目前在世界上获得的广泛认可的美国FDA、国际协调会议、WHO、澳大利亚、欧盟和日本等国家或组织提出的GMP标准。随着我国全面加入WHO,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推进, 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生产好质量的产品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因此, 生产规范、拥有高质量产品的公司无疑将占得市场先机,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实施GMP, 企业才能与其他国家全方位地进行交流和竞争, 加快改革开放力度,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巨大的空间。
5 结语
目前,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在实施c GMP, 我国医药企业虽然已经走过了GMP的初级阶段, 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讲, 还只是在进行硬件方面的GMP改造, 离真正的动态GMP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 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GMP认证, 但是要认真执行并将GMP进行到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企业应在建立和实施GMP的过程中,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逐步培育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以实施GMP为契机, 建立具有与先进的药品生产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是企业内成员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质, 增强对企业的自豪感, 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在此之中,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也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企业中培育每一个成员的大局观、群体意识, 开拓进去的创业精神, 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人人关心GMP, 参与执行GMP, 投身于GMP创建之中, 人人都为自己在实施GMP中的贡献而自豪。
参考文献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 2010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 [S].卫生部令第79号, 2010
[3]张思忠.GMP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上海医药, 1998, 19 (11) :7~10
[4]姜典才, 林朝霞, 张洁, 等.对我国GMP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药事, 2006, 20 (4) :244~246
中小学游学:意义、内容与实施 篇10
“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 指远游异地, 从师求学。春秋时期, 孔子周游列国治学, 是现代游学的始源。[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 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 最早也是由校外语言教育培训机构组织, 他们多数将外国作为游学目的地, 以进行语言训练、开阔国际视野为主要目的。近些年,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成为了游学活动的组织者, 它们通过游学, 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游学的意义
游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 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育人功能、课程价值和实践取向上。
1.游学的育人功能
(1) 加深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了解和认同
自然和社会都是学生生活的环境, 无论是风光旖旎的自然美景还是各具特色的地域风俗与生活习惯, 都是学生依靠书本和学校教育无法完全获得的知识。游学活动通过直观的视觉、真切的感受, 帮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 加深了他们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认同, 为他们打开一扇世界之窗。
(2) 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包容
通过游学, 学生能够或多或少接触到本地域、本民族、本国家之外的其他地域、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精华, 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 使学生确立文化平等的思想。也就是说, 不同背景下的文化虽有差异, 但都是平等的, 更无先进与落后、高贵和低劣、文明与野蛮、宝贵和平庸之分。[2]对于不同文化的优秀部分都应该给予尊重, 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积淀形成的, 都是这个地域、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我们要像对待本民族优秀文化一样尊重它们, 进而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了解其文化内涵, 实现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3) 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游学是一项团队集体活动, 学生、教师都会参与其中, 游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与教师生活在一起、与同学一同吃住、与新环境中的新朋友沟通交往, 还需要处理个人生活事务。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危机应变能力等都能在游学中得到锻炼, 他们的良好个性品质也能得到培养。
(4)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游学线路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这些目的地都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论是人文景点还是自然景观, 不论是建筑、园林还是工厂、农场都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游学, 学生受到了生动的审美教育, 陶冶了情操, 发展了审美能力。
2.游学的课程价值
(1) 丰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补充学校教育内容
无论是参观游学目的地还是游学前后的铺垫与延展, 从教育内容上看, 都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生动体现。学校教育也可以将游学活动与学校各项学科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等有机巧妙地联系起来, 以此丰富和完善学校教育的内容, 也可以将其作为具有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之一。
(2) 面向学生生活, 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游学本质上就是走出校园, 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这就给长期以接受知识经验为主的当代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 他们同样愿意亲近自然, 渴望走进社会, 更需要接受自然和社会的磨砺。游学必然给他们带来冲击, 给他们反思学习、反思成长、反思生活的一段时间、一种方法、一个机遇, 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自我的整体认识。
(3) 发展学生学习愿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需要给学生一个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平台, 需要给他们在接受信息以后实践、内化、反思的过程。游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交往反思, 而这些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发展性教学活动。
3.游学的实践取向
(1) 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
游学, 相对于学校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时空, 学生可以自主、开放、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而这种学习活动还伴随着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游学, 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其重要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对生活观念、意识的触动或转变。这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的活动方式也能够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3]
(2) 强调学生中心, 重视学生知识的心理组织和知识发展需要
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 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中小学阶段逐步形成, 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游学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展开, 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 无论游还是学, 都是以直观、直接的接触、感受、体验为基础的, 重视对学生的人性教育, 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为价值取向的, 目的是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基础, 最终达到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二、中小学游学内容的选择
通过游学, 要向中小学生传达什么理念、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这是我们在选择游学内容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于游学是这样表达的:“游学, 对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青少年来说, 可以看作是对‘远方的呼唤’的第一声回应。远方, 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但也是有时间的, 而且更是心灵和精神的……换句话说, 远方, 既是外面的世界, 也是未来的世界, 更是我们心中的世界。”游学, 正是中小学生走向“远方”的一步。
相对于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 游学在道德品质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工厂学校、城市乡村、名山大川、异域他国, 都能成为游学的目的地, 当然它们在游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不同。
按照学生成长背景, 可以分为本地域文化游学和跨文化背景的游学。例如, 对于在合肥这座城市成长的学生而言, 东汉时期魏国将领张辽以少胜多大败孙权的古战场逍遥津公园、依托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临湖而建的滨湖新区都是向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游学目的地, 稍远一些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上海久负盛名的黄浦江外滩和浦东新区这些自然或人文景观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学目的地。而走过国门走向异国他乡, 则能够让学生们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 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形成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价值观, 渗透文化平等的思想。
按照目的地的自身属性, 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地的游学、城市与经济发展成就地的游学、人文与民族文化目的地的游学。自然景观地游学是发现自然之美、体味和谐生态的途径。学生们可以走进自然、研究自然, 观察、研究地球演变痕迹、稀有动植物和特定的生态环境, 进而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性, 以及探索科学的精神。城市和经济发展成就地不仅承载了几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印记, 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学生了解现代生活的途径。从高楼鳞次栉比的金融区到厂房里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从万吨级造船厂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从川流不息的城市立交桥到电子商务网站公司, 学生们走进这里, 感受到的是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跨越进步、社会的繁荣昌盛。人文与民族文化目的地的游学, 可以使学生了解、发现建筑、雕塑、园林、村落的不同风格,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美学思想, 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沟通交流、共同生活也是他们感受传统或异域文化、共享优秀文明成果的途径。
按照游学时间长短, 可以分为短期游学和中长期游学。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各异, 小学生适合时间在五天之内的短期游学, 且尽量为省内或国内周边地区, 初中或高中学生可以选择较远目的地, 并适当延长游学时间, 高中生具有较好外语语言基础的, 可以选择境外开展游学活动。
游学必然以一个或若干个主题为主线, 选择一个或多个游学地点作为游学目的地, 多数情况下是复合型主题, 无论是人文历史教育还是科技审美熏陶, 无论是外语能力训练还是文化差异感受, 都是一个在学生个体产生合力的过程。但无法否认的是, 游学活动是一个游、学、食、宿统一的集体项目, 无论选择何种主题, 学生的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与精神都能够得到砥砺, 学生的公德素养都能够得到升华。
三、中小学游学的实施建议
1.忌只“游”不“学”———“游”、“学”并重
目前, 社会上普遍认为游学和外出游玩无异, 而且是打着学习的幌子进行游玩, 多数游学活动被认为是只“游”不“学”, 或是重“游”轻“学”。精心进行游学方案设计, 在旅游的同时进行研究性学习, 就是杜绝此类现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游学突出一个“学”字,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要求参加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要有所学, 学有所获。[4]学生无论前往何地游学, 相对于学校这个封闭环境, 他们都会被目的地所吸引, 产生了解它、研究它的愿望。因此, 要引导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主题,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 收集游学目的地人文现象和自然景观的资料, 开展研究性学习, 引导他们体会、发现、思考、感悟人文现象和自然景观蕴含的文化背景。
收集自然景观地理信息, 调查城市文明指数, 分析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 记录和体验地域和民族特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项目, 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2.从学生身边开始——先“近”后“远”
学生虽然对于他们生长学习的环境非常熟悉, 但却缺少对于周边环境范围内人和事的系统认识和思考。祖国河山幅员辽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对于身处于任何地域的学生而言, 能够全面认识自己居住的城市或是地区已为不易。相对于当今出境游学的热潮而言, 静下来思考会发现, 从学生身边开展游学投入产出效率极高。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 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的认知范围相对较小, 如果不是在国际背景的环境下成长, 除了感受到语言壁垒与文化差异外, 对于出境赴外国游学, 他们能做的多数仅是蜻蜓点水式的走马观花看景点和摆出造型照相留念。合肥市近年来兴起了“工业游”, 中小学生用一到两天的时间赴所在城市的工厂企业游学, 走进汽车车间、参观乳品饮料生产线、访问高科技产业园等, 切身体验在身边飞速发展的工业制造业。这无疑是适合中小学的游学内容, 市民荣誉感油然而生。
3.须全过程跟进———重视游学“前”、“后”
中小学生外出游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游学的外出途中收获到什么, 更在于如何将游学产生的优质影响最大化, 那么出行前、返回后须要做足功夫。
除了需要结合出行学生身心特点选择游学线路、制定安全预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外, 出行前准备格外重要, 是完成研究性学习的预备阶段。首先, 确定研究性学习项目主题。不同年龄、性别、学习背景、兴趣爱好的学生可能选择不同方向, 学生和教师可以结合目的地的特点共同讨论, 确定项目主题。其次, 结合研究项目请学生或学生团队制定研究方案。主要包括查阅学习背景知识、确定预期目标、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印证预期目标。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建议以调查访问、观察记录等实践性方法为主, 这样, 学生在游学途中才能带着一定的任务收集原始资料与数据。
返回后, 首要任务就是对原始资料与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形成研究报告或小结。学校须要精心组织游学的总结性活动, 制作游学电子报刊, 评比游学日记和游学博客, 举办优秀摄影图片展览, 展示研究报告成果等, 让学生回顾、反思、总结游学的经历。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游学[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20788.htm, 2012-12-27.
[2]郑宏尖.世界遗产与杭州地域文化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3]张恩茂, 吴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倾向批判与价值澄清[J].教育科学论坛, 2011, 288 (6) .
试论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 篇11
关键词:人才;人才战略;人才管理
就企业而言,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企业拥有高素质、大容量的人力资源,较之拥有丰富的财力、物力资源显得更为重要,更能显示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下面,就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性,谈谈一些认识。
一、正确认识企业人才
1.何为人才
就企业而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企业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简言之,人才必须是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包括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
人才是有着较强能力和较高自我意识的群体,有着强烈的要求尊重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有雄心,有抱负,自古以来就是人才的共同品质。
2.正确认识人才
人才不等同文凭,也不等同资历,人才不仅仅是学历与职称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水平和能力的有机结合。是德与能、勤与绩、想干事与能干事的有机结合。有才无德不算人才,有才有德才是人才。企业需要的不是应试人才,而是做事人才。人才必须具备四性二感的特点。四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独立性。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性积极性是人才的第一特征。他们在行动上非常积极主动,不满足现状,总想改善,总想做事,不等不靠。创造性就是不循规蹈矩、抱守残缺、顽固不化,善于发现新事物,具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独立性就是不依不靠,寻找办法,解决问题。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在,对工作,对团队,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二、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
1.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企业有多种资源,而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企业通过人来实现生产资料、生产预期产品来创造价值。随着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发展要素的人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谁拥有高素质,大容量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任务。
2.现代企业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
在激烈的市场、产品和技术竞争背后,其核心是人才竞争。随着知识、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人才竞争成了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也成为确立企业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
3.人才培训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训是企业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也是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一项持久的战略性投入。有位企业家说“培训,是赢家的‘浪费”。这种投入、这种“浪费”是完全需要的,是保障企业发展有后劲的重要举措。
人才培训,不仅使其学到新知识、技能,同时也能更新已掌握的技能,拓展人才价值,提高绩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要留住人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靠职业发展留人。职业发展就是在工作中培养人才,利用工作让对方的能力或价值得以体现。
实施人才战略是星火公司的一贯做法。公司提出“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理念,为职工创造学习成才的条件,为各类人才提供展示个人价值的机会。公司的企业文化,从“培训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人才战略的推进过程。
在企业内部形成了领导带头学习,单位团队学习,岗位随机学习,员工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企业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实施长远的人才战略,把建立企业员工岗位学习培训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企业、建设“三支”队伍,(即:建设一支掌握科学经营管理知识、熟悉国际惯例、勇于开拓创新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掌握科学技术,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理论扎实、操作技术精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只要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大容量的人才队伍,就能使企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三、优化人才管理,提升人才价值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
(一)人才管理上存在的误区
首先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对人才不重视、不尊重。对人才只使用不培养,独断专行。结果只会导致员工的反感,使人才失去工作热情,对企业失去信心,最后选择跳槽或离职。
其二,企业领导重关系,轻人才。 认为“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一些重要岗位,不论能力大小,能否胜任,任人不亲。这样不仅伤害了人才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企业蒙受损失。
其三,没有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体系。分配不公,从而导致技术骨干、技能人才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
其四,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和自身发展,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才是企业一项有着巨大回报的长期投资。
其五,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甚至根本不懂企业文化。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理念错位,除了挣钱之外,别无它求。缺乏社会责任感,很难形成 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一些企业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二)星火机床公司的留人措施
管理、技术人员:选派国外培训、国内著名高校攻读EMBA、工程硕士及参与重大专项课题,建立能上能下,竞争上岗、职称晋升及津贴、薪酬与贡献挂钩的聘任和激励机制 。
新进员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薪酬留人,建全的培训机制留人,以宏伟的事业蓝图顺畅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留人 。对新进大学生发放安置费,并优先给予成套住房。
星火公司通过实施“事业留业、文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一系列的人才战略,实现了人才培育与人才稳定的双赢。由此可见,一个想要稳步发展和事业腾飞的企业,重视实施人才战略是何等重要!
实施意义 篇12
关键词:旅游法,积极意义,权利保护规制
改革开放之后, 《旅游法》曾是最早的国家立法项目之一;1982年国家旅游局曾着手起草《旅游法》;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旅游法》列入立法规划……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业的起步晚、立法条件不完善等限制, 《旅游法》最终未正式出台。1998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制定《旅游法》的呼声随之高涨, 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2013年4月25日下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旅游法》出台至今, 其实施状况和效果备受关注, 长期酝酿和众望所归下的《旅游法》的确为我们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改变, 注入了新的风气。
一、国家与政府角度
(一) 从法律层面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职责
《旅游法》第一章和第三章明确了国家和政府的目标和责任, 将其上升至法律层面来进行规制和约束, 一方面, 体现了国家发展旅游事业、规范旅游市场的决心;另一方面, 也是在向地方政府、监管部门施压, 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监督问责的法律依据。
(二) 初步规划了国家旅游业的监管体系
将纵向监管与横向自律相结合, 纵向包含国务院的综合协调、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具体实施, 横向主要是指发挥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作用。
二、旅游者角度
(一) 保障了旅游者作为旅游合同当事人的权利
《旅游法》中要求旅行社和旅游者订立旅游合同, 保障了旅游者最基本的自主选择权、知情权、求偿权。自主选择包括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不得强制安排旅游者购物等;知情包括“包价旅游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并且明确了其必须要包含的具体内容, 使得消费更加透明化。[1]
(二) 保障了旅游者作为社会经济法保护对象的权利
旅游者相对于旅行社, 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 其权利更容易受到侵犯。《旅游法》具有一定的公法性质, 明确旅游者的求助权, 以及弱势群体的特殊权利, 通过制度的倾斜从而实现实质的公平。
(三) 明确了旅游者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保障旅游者的权利是《旅游法》的重点, 但法律上的权利永远是相对的, 以不干涉和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旅游法》明确规定旅游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未尽义务的后果, 保障了旅行社、旅游景点及相关人员的权利。
三、旅游经营者角度
(一) “零负团费”揽客现象得到抑制
《旅游法》规定,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 诱骗消费者, 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随着《旅游法》的明确禁止, 旅游经营者“零负团费”的招数会有所收敛, 旅游者也会提高警惕, 共同抵制。[2]
(二) 旅游消费市场进行重整
《旅游法》通过禁止强制消费、提高收费透明度等规定限制了旅游市场强制购物、乱收费等行为, 进一步影响了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 “购物游”变成了“品质游”, 相应地倒逼消费市场提供特色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从而提升旅游体验, 促进旅游经营者向高品质方向调整服务策略。
(三) 保护了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尽管旅游经营者处于社会经济法中相对优势的一方, 但我国《旅游法》在约束、规制其行为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 如在对旅游者的义务规范中、旅游经营者的免责条款中、旅游纠纷解决机制中都有所体现。[3]
四、导游人员角度
(一) 保障导游作为劳动者的权益
《旅游法》规定, 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避免旅行社以业绩为借口拖欠、压缩导游的劳动报酬, 甚至通过让导游向旅行社缴纳一定保证金的方式变相压榨。
(二) 导游的收入结构将有所改变
导游和领队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 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这使得导游人员的很大一部分灰色收入将面临法律的高压。
五、景区角度
(一) 景区门票价格得到严格控制
景区门票价格提高的程序得到了严格规范, 听证会与提前六个月的公示程序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二) 倡导景区保护、文明旅游
《旅游法》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爱护旅游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引导旅游者更加理性、有序地参加旅游活动,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实施意义】推荐阅读:
临床路径实施重要意义08-10
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12-28
朋辈心理工作的意义与实施12-18
浅谈“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时代意义10-11
火电厂实施状态检修的意义与方法09-28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1-23
形象意义07-15
意义扩展07-16
营销意义07-18
民间意义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