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共11篇)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篇1
理论意义
1、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凝练着一种价值判断,从而
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批判旧社会中发现新社会,其与资本主义当代价值观截然不同,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是更符合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观。然而,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对“应是”的问题解决较多,没有“如何是”的问题解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科学逐渐关注到人及群体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条件等问题研究。系统梳理、批判、借鉴这类研究,能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内涵。
2、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时代的呼
声,需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而共产党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建设者,其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无疑关乎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发现共产党人价值观中的杂音,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借鉴社会科学中的最新成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3、价值观研究对党建科学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党建科学化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
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可以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论指导。站在一个更加科学的角度,完善党的思想建设,为其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
实践意义
1、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在党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贯彻好党的基本路线,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有重大的意义。一个政党能否有效地的行动,取决于广大党员的观念是否正确,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党组织党员执行路线政策走样,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处在现实利益矛盾之中,研究党员的价值观变化即形成根源,有助于在当代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政治感召力和向心力
至关重要。当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党内出现了一些腐败分子,不顾党纪国法,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了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可是依然涌现出了,杨善洲等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崇高信念,画出了时代强音。前后对比,价值观在个人内心力量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从中华民族崛起的角度看,它不仅仅关乎社会主义事
业的实现,同样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会铸就出新的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升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仅仅是党的问题,也是民族发展进步的问题。
研究目标
论文选题,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多学科知识,明晰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形成、发展。结合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变化和问题,对“如何提炼和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问题,以马克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价值观的形成问题,以人为本,提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历史梳理与总结,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从近代中国革命及现代
化建设中梳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探讨当代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3、提出系统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路径,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
论支持。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篇2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 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 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论生动的活的体现。
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研究中国的国情、与探讨中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融为一体, 形成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由于邓小平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才有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动态、科学的概括, 即“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才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最终得到明确,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以人为本, 而所有的发展都围绕着“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核心与实质展开。
2.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法精髓的凝结。
邓小平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提出要“照辩证法办事”, 把“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转换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并贯彻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转化为社会活动中的目标确定、战略设计、蓝图规划等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辩证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发展”的源头, 改革开放将“发展”放在了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发展, 衡量改革开放的标准也是发展。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我国已成为中等收入发达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在本世纪头20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自觉地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 科学的发展观是创新性认识的智慧结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 提出了认识国情的任务。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底子薄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决定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基于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邓小平说, 加快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4. 科学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发展。
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 篇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拥有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程度都各不相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在从大多数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分层教学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分层教学的演化
分层教学起源于对学习困难生的研究,为了不让学习困难生掉队,教师要分别对待,从而出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演绎至今,分层教学已突破最初的含义,其根本要义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教学达到最大化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演化过程。
分层教学源自于分组教学(groupteaching),亦称为多级制。有校内分组制和班内分组制。前者是在一所学校内将学生按智力或学习成绩分成年限长短不一、教育内容相同的教学组织,具体表现为快班和慢班,或者重点班和普通班;后者是在同一班级内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将他们分成教学内容深浅不同或进度各异的小组,具体表现为通常的班内分层教学。19世纪末西方现代教育派针对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提出以班级教学制为基础的能力分组。后来由于这种做法会使“低能儿童”受到歧视,产生不利于学习的情绪,又会助长“高能儿童”的骄傲习气并形成社会分裂,曾一度转入低潮。1957年后,随着国际间科技竞争对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又被再度重视,现流行于欧美各国。
上海学者吴兴宏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分层递进教学”的设想。他认为,在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异质班中,要真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分层递进教学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他主张在课堂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分层次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评、反馈矫正与分层提高等步骤和内容。
分层教学演绎至今,总共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在班内分层,这种分层是针对一个班内的全体学生进行的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层次划分。一般是一个科的教师对班中学生逐一了解,包括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家的学习情况等各方面,采用家访、调查统计等不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该科的成绩初步将学生分成A、B、C三层或更多层。A层,学习兴趣浓厚,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易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成绩稳定。B层,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但有一定的向上潜力。c层,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上感到很吃力,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因“层”施教。另一种是年级内分层,这种分层是对整个年级学生的总成绩高低排序,划分层次,一般分为固定的快慢班,或重点和普通班,这种班也可能是动态管理的。最后一种模式是将班级混合分层。这种分层只是对某一门学科来分,比如数学学科,把整个年级的数学学习成绩排序,然后根据成绩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层次,比如成绩占前三分之一的归A层,后三分之一的归C层,中间三分之一的归B层。A、B、C层的同学组成3个班。在上数学课时,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班内上课。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我国的分层教学实验中大多数采用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实行第三种模式的较少,这种模式应属于一种较新的分层教学模式。事实上,第一种分层教学模式有点类似于在我国以前出现的“复式班”。很明显,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分别对待,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在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室内,做到互不影响并不容易。第二种分层模式相对第一种分层模式更现实,即更容易操作、施行,但受到教育学家的批判,因为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自尊,造成心理伤害,尽管实行动态管理,这种模式也不被提倡。而第三种模式即班级内混合分层教学模式是单科、动态管理的一种形式,有时总成绩好的可能在这个科目上成绩不好,被分到B层次,总成绩不好的可能在这个科目上成绩好,被分到A层,这样,就会尽可能做到不伤害自尊心的问题,而又有助于教学,但这种模式研究的较少。
(二)分层教学的特征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分层教学实际是一种差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将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差别不大的学生组成同一个层次来区别实施教学。分层教学的目的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全面提高学生学科学习成绩,使全体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长进。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然后依据测评反馈的信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有不同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是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项现实的课题,他们所做的工作对推进和完善分层教学理论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梳理,现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归纳如下:
(一)因材施教的理论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理论的精华。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其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不同,因“材”、因“才”而教。班级授课制最难操作的就是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
(二)差异教学的理论
差异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理论主张教师的教要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同样,分层教学可以实现这个理念,同样这是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中难以真正达到的目标。
(三)全面教学的理论
教育要面向全部学生,还要面向学生的全部。现在国际社会提出“全纳教育”的教育理念,即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甚至是残疾儿童和低能儿童,也就是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日本早在很久以前就提出“全人”教育的口号,实际上是指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全部。这些教育理念都对我们的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班级混合制下,如果教师有意照顾好的学生,必然会影响差生,如果教师有意照顾差生,也必然会影响到好生,难以两全其美。只有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高效教学理论
在讲究效率的今天,教育教学同样讲究效率,高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所谓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教学必须讲究效率,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怎样的教学效率更高?小班制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好处,但班级规模产生的效率将随之大大降低;按程度分班有难以克服的“标签”效应(每个学生脸上都贴上了好差的标签),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按程度分班对学科教学仍存在不利,同一个班上的学生某一个学科成绩不一定整齐;班内分层教学具体实施操作不便。最有利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班级混合分层,这样可能最能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
四、分层教学的实践意义
分层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与教育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尝试结果,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我们提倡第三种分层方法。下面我们就谈谈该分法的实践意义。
(一)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分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层”而教,因此能使教学内容较好的适合每个学生的要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可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对于优等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对于学习困难生。可以从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着手,激发学习热情,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他们对本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达到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可以使学科学习成绩评价更加合理化
不分层教学,所有学生一张试卷,成绩按由高到低排序,往往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分层教学,各层次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比如对低层次学生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学习内驱力,以得到成功体验,使自己产生成就感,为进一步学习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又如,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采用个体相对评价,以评价学生自身近阶段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三)可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出色,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分层教学可使学习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在—个层次中学习,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学习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准备教案。由于事先对学生的了解,老师可以尽量考虑给同一个层次内的学生准备学习内容,而不用再像分层前那样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以致增加了注意力的分散程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由于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使得同—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基本相当,因此老师在讲课时不必重复讲授同一个知识点。不用再像分层前,老师既要照顾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还要照顾学习困难学生。
(四)可给学生一个奋斗的“阶梯”
和谐理论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意义 篇4
和谐理论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意义
和谐理念离不开深厚的哲学基础.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效率优先和社会公平原则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理性的哲学思考,将使我们对和谐理论的认识与实践达到一个新境界.
作 者:马新民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江苏,盐城,224005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 矛盾 和谐理论 实践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篇5
整体性技术实践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本文结合著名技术哲学家A.佩斯的技术实践价值观思想,简要分析了整体性技术实践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及其价值意义.
作 者:李晚莲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12)分类号:N031关键词:技术实践 价值观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篇6
广西现代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六项工作,其中第三项是“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胡锦涛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就是党代表资格和职权在任期内一直有效,并且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届期相同。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十七大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和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一项新的制度设计,其目的是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五年开次会,会期三五天,散会靠一边”的状况,发挥党代表在任期内的经常性作用,从而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只是一个开始,它必将促使发挥党代表作用的相关制度的探索研究和陆续出台,以保证党代表能够真正代表 1
党员履行职责,表达党员们的愿望和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是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保护。这种保护,将带来一场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和创新浪潮。
这已在一些地方试点经验中得到了印证,这场由党代表任期制以及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引发的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和创新,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选好党代表。与以往相比,党代表的责任大了,任务重了,压力强了。为了使党代表不负使命,就要求党员要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选为党代表,为此需要明确党代表的条件和资格,特别要强调把有较强履职能力和能够如实反映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以及善于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作为党代表的重要条件和资格,改进党代表候选人提名方式,实行竞争性选举,包括提高差额选举比例、直接选举党代表。
二是明确、细化和强化党代表的权利。包括党代表在审议“两委”报告时,可以提出询问,甚至可以提出质询,有关组织应该派负责人给予答复,这对于目前只有地方党委和纪委的“两委委员”才能行使党内询问或质询权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突破;党代表还可以评议自己选出的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若不信任票超过三分之一,则要由本人提出辞职,从而发挥党代会对其选举产生的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
还有,对届内上级党委直接任命的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实行全体党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如应到会代表的半数以上表示反对或弃权,则提请上级党组织重新考虑人选;党代表有权要求把他们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列入会议,还可以就调研专题向大会作报告。
三是党代表行使职权的保护机制,使党代表行使上述权利没有后顾之忧。
包括党代表可以在党代会上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党代表履行职责的保护制度:区党代表在区党的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受党纪和国家法律保护;对区党代表违反党纪需立案查处的,或者要给予党内纪律处分的,应当经区委许可,然后按管理权限进行处理。
类型学的理论建构历程与实践意义 篇7
关键词:类型学,建筑,发展,比较,理论
1 类型学理论的建构
1.1 类型学的起源———从德·昆西的类型(TYPE)谈起
类型这一在建筑理论界的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19世纪上半叶,它最初并非是在学术论文中加以讨论的,而是德·昆西在一本百科全书中将类型首次引入建筑的。他对当时建筑符号的滥用提出批评,指出棚屋就是神庙的最初原型,艺术在“棚屋”这一想法的原型上找到了其稳固的和多样的根源,从而进一步指出了在巴洛克和洛可可这些视觉上处理的过分夸张之后,建筑找到了它的定位,即介于类型的直接模仿与本性的理念上模仿两个原理之间的产物。
德·昆西将建筑物质性分为五类:历史的,形而上的,理论的,基本或指导性的以及实践性的,他认为指导性法则、实践的指示以及建筑历史发展在传统的学术论文中基本上已涵盖了,但建筑的本质与原理———基于最高哲学范式的希腊建筑本身,艺术的整体哲学,还未被建立起来。接着,他对类型(TYPE)与范式(MOD-EL)进行了辨别,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与范式给人提供可供模仿或抄袭的形式相比较,类型更侧重于法则上的理念元素。换句话说,范式是精准的,而类型是模棱两可的。
“以发生在建筑身上的现象为例,每个国家里,平常的建筑都是有着既存的根源的”。“我们从每个建筑类型中都造了数以千计的建筑,我们必须把建筑中的类型定义为:为了找寻这些建筑本源与根本起因的一个科学与哲学的概念”。
至此,德·昆西为建筑的类型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定义。原有的类型是后来建筑的源头,那么,类型的源头又何在呢。
昆西将研究继续引向深入,他认为,不同国度里,存在着不只一条途径导致了本源性的原理和建筑形式的类型。而最重要的莫过于那些根植于各个地区性格、根植于历史观和根植于已形成的艺术本身的纪念性的途径。
然而,每幢建筑通常都会有两个敌对因素。
一个是突变理论:由于建筑不清楚将会如何,也不知道将会呈现的形态属于哪种物质性或物理性的再造,有些人相信只有另外一种摹仿,并非与可察觉事物有所关联,并自封为在这种艺术里,一切都是且应该是让位于随机性的。因而,这些人放任建筑于没有任何标准,通过肆意幻想的模糊性,形式和准则会受到影响,他们将建筑降格为一场游戏,这里每个幻想都可以掌控建筑的形态,随之而来的便是每个作品的整体和细部都流于完全的混乱。另一个就是直接的模仿:这些人认识到了木构体系终会让位于石构体系,因而不允许任何对现有模式的细节的背离,只想固定这个世界为已建造的状况,这两者都过于极端。类型的思想是具有设想性的范式,更物质性的思想是直接的范式,它剥夺了类型的所有价值,故混合二者将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一种建筑的隐喻理论的应用,它并非是一种盲目的范式模仿,类型是根植于建筑的实用性与本质性的,故建出来的建筑作品也应该是理性的,有源可溯的。
1.2 类型学的发展
1.2.1 建筑史上的三个建筑类型学
Abbe Laugier的第一类型学,是从启蒙运动理性主义者的哲学派生出的,提出在原始的棚屋这一范式上可以找到设计本质的根基。第二类型学产生于19世纪末,需要面对大量工业产品的生产,是由Le Corbusier最为明确地提出的,认为建筑设计的范式应该在产品自身生产过程中被找到。第三类型学是由Anthony Vidler提出的。该理论总结了理论家罗西与克里尔兄弟的类型学思想,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传统的城市上面。
1.2.2 三个类型学的比较
三个类型学相似之处在于:主导原则都是明确地以理性与分类为基础。然而,细观之将会发现它们有着根本的不同。
第一类型学是建立在坚信本质的理性秩序上的,每一建筑元素的本源都是本质的;连接柱子至棚屋,连接棚屋至城市的纽带是与连接本质的纽带相同的;并且钟爱的类型元素结合成的基本几何形式,被视为在其表面形式下的本质形式的强化表达。第二类型学强调的是新兴发展着的及其本质,尽管早期的现代运动也呼吁本质,然而它做了太多的类比而非一个本体论前提下的本质,它现在基本等同于大量产品物体的类型学。这两个人们提出的建筑类型学正在为它本身外的“本质”所比拟与合法化,而第三类型学则努力在向建筑的自在性回归。在第三类型学中,柱子、房屋与城市空间提及的仅仅是它们作为建筑元素自身的本质,并且它们的几何学既不是科学的也不是技术的,而在本质上是建筑的。
1.2.3 第三建筑类型学———根植于城市背景的建筑类型学
城市作为一个新的类型学发生场所的概念,始于一种强烈愿望,即强化形式与历史的连续性,以反对过去基本的、惯例的、机械的类型学所造成的割裂。城市被认作是一个整体,它的过去与现在都暴露了其自身的物质结构,是一种城市本体论的新的类型学。
第三类型学不是由分离的元素建立起来的,也不是由根据使用、社会意识或技术特性分级而成的物体组装起来的,它既是整体的,也是有待于分离成片断的。这些片断不会再创造惯例的类型形式,也不会重复过去的类型学形式,它们是通过一定标准挑选与组装而成的。而这个标准是从三个层次的意义上获得的:1)对过去存在形式意义上的继承;2)通过经常介于先前类型间的特定片断及其边界的选择上获得;3)可在一个新的文脉中,被这些片段的重组所预见。
同时,第三类型学又进一步提出建筑无法同政治与社会割裂开来,建筑类型学中的形式是由一个城市的过去,即政治与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它的用途在于指导那些城市生活的设计师,让他们的设计技巧致力于解决城市中的问题,对于街道、广场、房屋、公园等这些连续性的类型学元素,要使插入的新元素与过去城市的肌理相协调,从而营造出一种人性化的城市复杂体验。
2 类型学理论对我国建筑的启示
由以上对西方类型学发展的描述观之,类型学与现代运动那轰轰烈烈的以社会变革为己任的英雄主义比起来,类型学较为保守,它强调对建筑本源的回归。现代建筑类型学理论事实上在寻求建筑的一种解脱,寻找形式自身的价值。它回归到城市生活体验的基线上,呈现出一种老练、深沉、高深莫测的姿态,以城市的综合性、复杂性为背景,进行形式自身的地域体验。提出意义与形式之间既同构又可分离观察的方法,启发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不同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建筑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建筑形式多样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将类型学与建筑创作完美结合是每个建筑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1)建筑要根植于文化。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城市的建筑之魂。2)建筑应根植于地域性。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世界各地的建筑趋同现象及特色危机就是忽略地域性的前车之鉴。3)建筑还要根植于时代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结构与建筑形态有了很大变化,在协调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上,建筑师应懂得如何用现代的语言去表达传统建筑中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所要做的并不只是对建筑的文化特征中历史记忆的静态保留,更重要的是对形成该地区的建筑文化特征的演化方式的留存和借用。每个建筑师必须在类型学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对已有的人类心理上积淀的建筑形式挑战,只有不断地把生活的追求、观念的变更等一系列行为和精神上的意象巧妙地物化为建筑的环境特征,以及与这一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形制,才能实现对传统的发展和补充。正如路易斯·康所感到“建筑要成为的东西”最终决定于设计者而不是建筑本身。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篇8
关键词:初中生;地球科学;生存环境;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初中生已经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与自身生存环境有关的信息。因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庞大的地球,所以若是想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了解,例如地球正在面临的全球变暖、和逐渐减少的湿地等问题,就必须运用一定的地球科学知识。通过这些实际运用,我们这些好奇心很强的初中生往往能从中认识到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实用性。因此,注重初中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能够加强我们对地球的责任感,这有利于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地球科学概况
1、地球科学的概念
地球科学主要是一门研究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地球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础科学学科。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庞大而复杂的整个地球,它研究的侧重点是地球表层的物质结构和构造。总之,对地球科学的研究可以使初中生对整个世界的起源历史以及世界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都能够得到相应的了解。而且初中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可以对我国目前的一些重大科学问题获得相应的了解,不仅能够增强我们初中生对于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
2、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初中生的意义
虽然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但是也因此决定了地球科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特点。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取证法和精密仪器的观测以及大地测量法等等。由此可知,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非常的复杂,除了具有自身的特点外,还需要借助数学、生物学以及天文学等一些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些学科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能够培养我们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且使初中生清楚认识到各门学科的利害关系,通过地球科学的相应学习和实践,来促进劣势学科的弱势加强。
二、初中生学习地球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学习地球科学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地球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在这一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是发现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并且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很多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若想学很好地球科学就必须注重其他各科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我们初中生偏科的现象。通过地球科学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运用地球科学的知识来对外界事物进行相应分析理解的过程往往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科学知识。并且地球科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提倡动手能力的创新,强调初中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因此有助于我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推理,从而获得对地球科学的深层次理解。这些类似于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更能够加强我们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学习地球科学能够加强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地球科学是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得以发展,因此地球科学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地球科学的理论为其寻找和开发都提供了必要的实践依据。并且地球科學的一些知识可以有效的探究地球的发展规律从而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某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而地球科学课程在初中生课程中的展开有利于我们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并且在此学习过程中,地球科学除了加强对我们科学能力的培养,还能够重视我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加强初中生对世界的了解和探究,使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得以不断的发展。初中生在体验地球科学探究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使我们初中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在此大导向下得以不断的完善,为我国未来地球科学更进一步的研究发展完善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地球科学这门自然科学和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球科学的研究也不断的随之发展完善,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也会更加的系统化和技术化。因此,注重初中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促使地球科学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初中生通过相应的科学问题把握住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有效的促进地球科学的基础研究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中能够不断地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殿华;李守义;地球科学跨文化传播的启示意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
[2] 岳来群;试论当今地球科学的某些新进展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地质,2000年
双因素理论的意义 篇9
所谓激励因素,实质上是指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激励因素的实现,给员工带来的是直接满足,即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它可以实现内在激励,这种激励是真正的激励。工作能否起到激励作用,主要看这种工作是一种享受还是苦役,看工作是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的途径还是谋生的手段。激励因素是个人成长所必须的,所以,工作能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要看这种工作是否同个人成长融为一体。如果员工从内心喜欢工作,把工作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和发展途径,就能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而且比较持久。只有当这一工作对他的能力挑战和成长刺激减弱后,激励作用才会相应减弱。它所提供的心理激励促使每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因此能够使员工对工作产生兴趣和热情,给员工带来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这种热情犹如儿童对游戏的沉迷和专注,不但游戏本身的乐趣吸引他,而且完成游戏目标获得的成就感和自尊也刺激着他。当一个手工艺人沉醉于他制造的作品之中时,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这种激励的巨大力量。
激励-保健因素的提出,丰富了激励理论,在管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理论之所以能被广大学者快速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一些管理学书籍中,往往把双因素理论看作是需要层次论的实际应用。多数学者强调,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论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尤其是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还包括一定范围的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够消除不满;而激励因素则相当于需要层次论中较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类需要的满足可以带来满意感,实现真正的激励。因此,保健因素可以用来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激励因素则可以用来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但是,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诚然,单纯从需要层次的划分角度看,双因素理论同需要层次论具有相似性。然而,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时,强调不同需要之间的整体性,所有需要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所有需要都会引发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差别之处仅仅在于这些需要随着被满足的程度而效果会递减,进而由尚未满足的需要替代。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强调的是不同因素的作用机制差别,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人的作用是两条路径,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保健因素无论如何强化,不可能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无论怎样有力,不可能消除因保健因素缺乏造成的不满。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递进的连续体,而赫茨伯格则把两种因素归纳为没有连续关系的不同区域。马斯洛式的需要层次,是此消彼长;赫茨伯格的两种因素,是共同作用。所以,需要层次论是连贯的,而双因素理论是迭加的。
相比之下,赫茨伯格的这种区分,对现实管理的实际运用有更直接的意义。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中,按照双因素理论更容易操作,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偏重于心理学角度的思考,只能提供一种比较抽象的指导。尽管双因素理论不断有人质疑,但从管理实践来看,双因素理论更能得到实地调查资料的支持,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就是来自于对现实的调查。后来众多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给予这一理论以有力的支持。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发达国家的调查中,管理者的基本取向大都同双因素理论吻合。当然,这种调查由于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所以,一直没有能够消除对它的批评。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人类有一种倾向,对成功的事情往往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对失败的事情则往往推诿于环境;对与激励相关的因素,人们往往记住了其积极方面,而对与保健相关的因素,则往往只记住了其消极方面。例如,当一个人说“我对我的工作很感兴趣,但老板给的工资和我做的工作不相符”时,他可能掩饰了自己工作中不愿承担责任的消极面,夸大了工资低下的负面影响。人们很难判定,表面上看起来很客观的调查资料,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被调查者主观偏好的支配?对此,比较符合实际的看法是,双因素理论确实在理论上有逻辑缺陷,但在实际运用上比较有效。
双因素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对泰罗主义(Taylorism)和福特主义(Fordism)的挑战。在经典管理学中,强调人的经济需要,员工需要的是高薪不是其他,正是这种高薪才使人们获得超过前人的高质量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金钱”是刺激工人、管理工人、迫使他们接受工作任务乃至工作条件的无往不胜的利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经理们普遍认为,似乎只要增加工资,就可以完成所有激励任务。哪怕工人对工作没有任何兴趣,也可以用报酬来驱动他们。这种管理思想在福特式的流水作业线设计中最典型。坦率地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高薪刺激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它是立竿见影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迅速扩大,生活状况普遍富裕,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当代的“贫民”也比工业化之前的“富人”生活得更为舒适,金钱的激励作用在急剧下降。从60年代到80年代,经过西方“人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嬉皮士化”的冲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很大问题。尤其是蓝领工人,对工作的不满成为普遍倾向,非技术工人更为典型。许多工人不愿卖力工作,旷工率居高不下,即便干活也不重视质量,甚至会出于对工作的厌恶而做出有意的破坏行为,员工对付工头、下级对付经理的损招层出不穷。所有发达国家都遇到了这种难题。美国的嬉皮士被老成持重的前辈们看作是“垮掉的一代”,法国的大学生反抗地铁、工作、睡觉(Metro,boulot,dodo)三位一体式的既有社会秩序。他们要求获得好的生活,拒绝乏味的工作。老一代的经理,面对下一代的“不服管教”,除了感叹世风日下、社会堕落之外,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在这一背景下,赫茨伯格的理论生逢其时,他要恢复人们对工作的兴趣,用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把管理者对于奖酬的关注转移到对于新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本身的关注上来。这些贡献,在人的激励方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可以说,赫茨伯格的最大贡献,是在激励理论方面适应了由物质匮乏时代到物质富裕时代的激励主题转变。
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篇10
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重要手段
是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
《司马法》《尉缭子》《六韬》
扩张型 自卫型 我国属自卫型国防 联盟型 中立型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
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六
公民义务 接受国防教育 保护国防设施 保守国防秘密
支持国防建设 协助军事活动 依法服兵役
我国现行兵役制度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 一个主体,两个结合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反分裂国家法》2005.3.14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依据《开罗宣言》台湾回归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为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而组建起来的部队。
第二炮兵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担负着实施核反击的战略任务中央军委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四大总部机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7年党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国家周边安全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我国的国土面积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 我国是一个陆地型大国,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是 领土属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高技术战争的特点 战争可控性强 战场空间广阔 作战方式多样
战场指挥控制更趋自动化 制信息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战争消耗巨大、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 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
从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世界主题是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世界古代三大兵法王国中国、古罗马、古希腊
双因素理论的意义 篇11
所谓激励因素,实质上是指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激励因素的实现,给员工带来的是直接满足,即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它可以实现内在激励,这种激励是真正的激励。工作能否起到激励作用,主要看这种工作是一种享受还是苦役,看工作是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的途径还是谋生的手段。激励因素是个人成长所必须的,所以,工作能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要看这种工作是否同个人成长融为一体。如果员工从内心喜欢工作,把工作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和发展途径,就能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而且比较持久。只有当这一工作对他的能力挑战和成长刺激减弱后,激励作用才会相应减弱。它所提供的心理激励促使每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因此能够使员工对工作产生兴趣和热情,给员工带来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这种热情犹如儿童对游戏的沉迷和专注,不但游戏本身的乐趣吸引他,而且完成游戏目标获得的成就感和自尊也刺激着他。当一个手工艺人沉醉于他制造的作品之中时,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这种激励的巨大力量。
激励-保健因素的提出,丰富了激励理论,在管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理论之所以能被广大学者快速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一些管理学书籍中,往往把双因素理论看作是需要层次论的实际应用。多数学者强调,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论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尤其是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还包括一定范围的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够消除不满;而激励因素则相当于需要层次论中较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类需要的满足可以带来满意感,实现真正的激励。因此,保健因素可以用来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激励因素则可以用来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但是,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诚然,单纯从需要层次的划分角度看,双因素理论同需要层次论具有相似性。然而,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时,强调不同需要之间的整体性,所有需要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所有需要都会引发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差别之处仅仅在于这些需要随着被满足的程度而效果会递减,进而由尚未满足的需要替代。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强调的是不同因素的作用机制差别,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人的作用是两条路径,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保健因素无论如何强化,不可能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无论怎样有力,不可能消除因保健因素缺乏造成的不满。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递进的连续体,而赫茨伯格则把两种因素归纳为没有连续关系的不同区域。马斯洛式的需要层次,是此消彼长;赫茨伯格的两种因素,是共同作用。所以,需要层次论是连贯的,而双因素理论是迭加的。
相比之下,赫茨伯格的这种区分,对现实管理的实际运用有更直接的意义。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中,按照双因素理论更容易操作,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偏重于心理学角度的思考,只能提供一种比较抽象的指导。尽管双因素理论不断有人质疑,但从管理实践来看,双因素理论更能得到实地调查资料的支持。双因素理论的提出,就是来自于对现实的调查。后来众多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给予这一理论以有力的支持。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发达国家的调查中,管理者的基本取向大都同双因素理论吻合。当然,这种调查由于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所以,一直没有能够消除对它的批评。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人类有一种倾向,对成功的事情往往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对失败的事情则往往推诿于环境;对与激励相关的因素,人们往往记住了其积极方面,而对与保健相关的因素,则往往只记住了其消极方面。例如,当一个人说“我对我的工作很感兴趣,但老板给的工资和我做的工作不相符”时,他可能掩饰了自己工作中不愿承担责任的消极面,夸大了工资低下的负面影响。人们很难判定,表面上看起来很客观的调查资料,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被调查者主观偏好的支配?对此,比较符合实际的看法是,双因素理论确实在理论上有逻辑缺陷,但在实际运用上比较有效。
双因素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对泰罗主义(Taylorism)和福特主义(Fordism)的挑战。在经典管理学中,强调人的经济需要,员工需要的是高薪不是其他,正是这种高薪才使人们获得超过前人的高质量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金钱”是刺激工人、管理工人、迫使他们接受工作任务乃至工作条件的无往不胜的利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经理们普遍认为,似乎只要增加工资,就可以完成所有激励任务。哪怕工人对工作没有任何兴趣,也可以用报酬来驱动他们。这种管理思想在福特式的流水作业线设计中最典型。坦率地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高薪刺激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它是立竿见影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迅速扩大,生活状况普遍富裕,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当代的“贫民”也比工业化之前的“富人”生活得更为舒适,金钱的激励作用在急剧下降。从60年代到80年代,经过西方“人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嬉皮士化”的冲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很大问题。尤其是蓝领工人,对工作的不满成为普遍倾向,非技术工人更为典型。许多工人不愿卖力工作,旷工率居高不下,即便干活也不重视质量,甚至会出于对工作的厌恶而做出有意的破坏行为,员工对付工头、下级对付经理的损招层出不穷。所有发达国家都遇到了这种难题。美国的嬉皮士被老成持重的前辈们看作是“垮掉的一代”,法国的大学生反抗地铁、工作、睡觉(metro,boulot,dodo)三位一体式的既有社会秩序。他们要求获得好的生活,拒绝乏味的工作。老一代的经理,面对下一代的“不服管教”,除了感叹世风日下、社会堕落之外,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在这一背景下,赫茨伯格的理论生逢其时,他要恢复人们对工作的兴趣,用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把管理者对于奖酬的关注转移到对于新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本身的关注上来。这些贡献,在人的激励方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可以说,赫茨伯格的最大贡献,是在激励理论方面适应了由物质匮乏时代到物质富裕时代的激励主题转变。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推荐阅读:
论文的理论意义是什么09-04
聋人视角下亚文化理论审视意义论文10-14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07-18
意义学习理论08-15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07-08
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意义05-21
权变理论的管理学意义07-15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09-11
牟宗三三系论的理论意义06-04
本雅明电影心理学理论与当代意义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