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2024-09-26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共6篇)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篇1

文丨邹长毅

一个时代的稳固和发展不只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 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人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也是时代文化的窗口。不论是对于一个新时代而言, 还是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 人这个主体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 我国处于建立新媒体时代的雏形的阶段, 在此阶段, 主体媒体人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建设时代文化的蓝图里, 媒体人的个人素质、能力范围等等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逐一列举媒体人的工作流程、媒体人的影响等, 突出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的时代意义。

1 介绍新媒体时代和媒体人

1.1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深入分析思考, 至今仍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术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 其研究对象都大同小异, 例如: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等, 甚至还有一些期刊提出了新颖的“新媒体”代名词, 例如:播客、博客等。那么, 新媒体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

其实, “新媒体”这个词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个提出的。对比传统媒体,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 出现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 是利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 通过手机、数字电视机、电脑等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 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其实, 严谨的定义, 新媒体就是数字化媒体。

1.2 媒体人的概念

媒体产业的工作人员, 一般来说, 是指从事与新媒体、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有关职业的人, 如主持人、记者、电视人、导播、电视编导等。另外, 传媒行业里的设计、制作、业务、推广、策划等职位的工作人员也都可以称为媒体人。

1.3 新媒体时代的必要性

如今,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国之间和各城市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 全球化进行速度也越来越快, 愈加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电信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交流变得普遍也方便快捷。站在全球范围看, 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流, 各国都把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现在, 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作为这个时代的新宠儿, 在它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 它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媒体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体, 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创造者和发起人, 也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和创新者。

2.1 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当下, 我国媒体产业开始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 大力弘扬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必要性, 以及具体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媒体产业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 根据我国国情, 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 赞扬每行每业的先进典型代表和时代性人物,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以人为本, 宣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是每一个媒体人的基本职责。媒体人有着自身的时代使命, 除了爱国热情、责任心和正义感以外, 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条理清晰的头脑。直播、连线、通讯、微薄等一切能够调动的传播手段都适应于各种紧急的报道服务, 媒体人用他们独有的视角和写作手法诠释了一条又一条精彩的新闻事实。

2.2 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媒体人创造新媒体时代, 也发展新媒体时代。一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都源于这个时代的主体——人民, 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媒体人起到决定性作用。

首先, 媒体人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份子, 虽然他们影响这个新时代, 同样他们也被这个新时代影响。媒体人能够深入基层, 站在人民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看问题, 他们从人民学习、工作、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和新闻都是人民本身在关注或是需要被关注的方面, 并且他们采写新闻时所运用的语言方式深得人民的喜爱和赞赏, 让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人民能够理解和受益。

一个适应本国国情和时代需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媒体群体对于一个时代的发展有绝对的促进作用。媒体人是新媒体时代构造成功的建筑师, 承担着把新媒体时代往正确积极的道路上带领的责任, 肩负着让我国的未来蓬勃发展的历史使命, 每个媒体人知道, 媒体工作不仅是众多行业中的一种, 而且是一种精神, 让我国更美好, 让人民更幸福的向往。

随着生产力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媒体人渐渐成为传媒产业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而随着媒体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 媒体人也以其崇高的爱国热情、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姿态展示着我国独特的魅力, 媒体人的形象对于媒体产业甚至整个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在这个传媒产业空前发展的时代, 媒体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心理、国家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关键力量。

3 总结

新媒体时代, 一个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媒体人,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不仅在建设过程中推波助澜, 也在发展过程中添砖加瓦。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时代, 对媒体人也下了定义, 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和媒体人的文化素养、责任和使命。重点分析了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呼吁社会关注媒体产业, 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的, 我也看好新媒体时代今后的发展潜力, 衷心希望媒体产业能够如火如荼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抹下绚烂的一笔。

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公众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更为迅速便捷的通道, 也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拓展了更为平等广泛的平台。那么当下公众借助网络对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状况究竟如何?是基于理性的探讨争论, 还是更偏重于情绪上的宣泄?中国网络环境能否完成广泛意义上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浪认证名人微博关于“方韩之争”的实证研究, 管中窥豹, 为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1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 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其思想庞杂深刻, 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曾经这样阐释公共领域:“所谓的‘公共领域’, 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 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 公民们作为一个集体来行动:因此, 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 即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

深入探讨公共领域的内在特征, 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对公共领域讨论加以界定:第一, 公共性。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公共空间。第二, 理性交往。参与主体间的理性交往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前提, 参与者应抱持平等、尊重、包容的态度与异己者对话。第三, 批判性。人们以普遍适用的理性尺度讨论公共事务, 对其做出独立于公共权力领域之外的理性评价。

分析当下中国网络舆论环境, 不妨从公共性、理性交往、理性批判这三个界定出发, 通过研究新浪微博加V名人对“方韩之争”这一公共事件的讨论情况, 衡量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

2新浪微博与“方韩之争”

2.1新浪微博概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我国

微博名人对公共事件的表达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

——以新浪微博加V名人对“方韩之争”的探讨为例

文丨庞旭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加V名人探讨“方韩之争”的微博进行内容分析, 考察当今网络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状况。本文作者发现: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强调的理性交往与批判, 包括公共性等特征, 均面临严峻挑战。网络微博环境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构建并不成功。

关键词:公共领域;微博名人;方韩之争

摘要:近年来, 我国媒体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为此, 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都应该进行相应改变, 已达到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的目的。可是, 如何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呢?这就引出了一个对象——媒体人。无论是新闻传播方式, 还是新闻策划方案, 其执行者都是媒体人。所以, 媒体人这个重要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新媒体时代的出现, 浅谈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希望借由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媒体时代, 了解媒体人的工作流程, 了解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中占据的地位。最后, 衷心希望我国的媒体产业能够蒸蒸日上, 新媒体时代能够迅速发展, 使得我国的媒体产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时代意义,期许

参考文献

[1]陈亮.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J].网络新媒, 2009 (9) .

[2]赵敏.浅谈媒体人的压力和自我调整[J].《新华网》, 2011 (11) .

[3]段丽娜, 张弘.新时期重塑新闻工作者形象及职业精神的现实意义[J].新闻窗, 2011 (5) :60-62.

[4]张跃涛, 战玉雷, 刘树艳.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宣传作用[J].现代视听, 2009 (S2) .

[5]李晓霜.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J].群文天地, 2011 (9) .

[6]刘奕湛.中国新闻工作者与时代同行不断改进新闻报道模式[J].新华社, 2011 (10) :25.

全媒体时代媒介对人的影响研究 篇2

关键词:媒介,传播,全媒体

麦克卢汉提出,人是媒介的延伸。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媒介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媒介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1]人们与媒介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我们对“全媒体”一词并不陌生,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被媒介日益改变。全媒体时代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传播主体和受众角色的改变。

第二,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信息的爆炸性。

第三,传播效果的两极分化。

现代大众传媒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无法想象离开媒介后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媒介简单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更新人的知识,丰富人的阅历,但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灌输不同的价值观。由于大众传媒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一些不经核实的信息容易流出,二次传播中对信息的扭曲传播等会掩盖信息原本的传播意图。

一、媒介对人的积极影响

(一)首先从媒介的依存形态上分析

首先,媒介是沟通外部环境的重要中介。所谓的“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在现在看来就是通过媒介的桥梁来传递信息。手机的使用便可以证明这一点,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发布的最新《2015年IC市场驱动报告》称,到2015年,全球手机用户量将首次超过全球人口总数。届时,全球人口总数将超过74亿,而手机用户总数将略高于75亿。[2]手机用户数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点上手机服务的用户数量。这个数据表明,手机覆盖了大多数人,成为重要的沟通工具。人们不满足于电话与短信,微信、微博、MSN、QQ等聊天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不同地点的人同时分享信息,了解国内外的新闻,评论和传播信息,第一时间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

其次,媒介成为人们价值观形成的一个依据。大众传媒随着发展,逐渐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人们在接触大众传媒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在人们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搜索引擎寻找别人在网上发布的解决方式或是经历经验,人们将利用网上找到的答案指导个人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方式自然会形成相适应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我们可以说大众传媒是现代人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依据。

再次,它是现代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人们依赖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沟通,同时,媒介更成为一种产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习惯每天打开网页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打开电视看电视剧进行娱乐,听音乐进行放松。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媒介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在扩大媒介的产业,媒介产业有了我们的需求才会进行下去,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二)从大众传媒的功能来看

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媒的功能主要有监视功能、联系功能、传承社会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

具体而言,监视功能是提供并告知新闻,向人们发出危险警报及提供与经济、公众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新闻,宣扬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物或事件。比如说微博的使用,当发生与事实不符的谣言或者不实报道的时候,微博的官方媒体进行辟谣,一方面澄清事实,一方面稳定民心。联系功能是强化社会规范,达成共识,并掌握公众意见等。比如说要出台新政策,在出台之前有一段时间是试水,搜集人们的意见,使其更好地完善政策。传承社会文化功能,即增强社会凝聚力,减少社会无序性。娱乐功能,即创造大众文化,提高大众品味,使人愉悦。尤其是智能手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在闲暇之余通过手机APP来消磨时间,各种游戏软件、购物软件让人们的生活丰富起来。

另外,媒介在宣传功能上,已显得日益重要。在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各微博大V在事件的宣传中更起到重要的推力作用,如电影的宣传和危机公关。但是宣传需要适当,过度的宣传就是炒作。例如,邓超为了给新电影《恶棍天使》宣传,转发80条微博而掉粉8万,适得其反,让人反而更不愿意去看这部电影。同时,媒介在传递爱心和资助的方面也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微博大V们转发的被拐儿童或者一些爱心捐赠的微博,得到了更多的转发,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微博大V们起到一个舆论领袖的作用。

二、人们享受着媒介带来的种种好处,同时媒介滋长的弊端也在日益困扰着人们

(一)在媒介传播中出现的社交传播焦虑症

媒介为人们打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博粉丝、朋友圈,人们尽可能地在虚拟世界中畅谈和展现自己。人们熟悉在虚拟世界中的交往,但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与人友好相处。首先,在虚拟的世界中,所受的限制是比较少的,人们在这里的交往更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往一般都是面对面的交谈,在交谈过程中我们要听对方的言语,观察对方的面部及肢体语言,这是一个声情并茂的过程。在虚拟世界中,人们的交往借助于一定的符号语言。在“传者—符号—受者”的线性传播过程中,人们并不需要直接出面,而只需借助一定的符号就可以。符号虽然已经很丰富,但它毕竟是电子时代的产物,不具备人那种复杂的情感在里面,对其解读的方式也相对单一。最后,在虚拟世界中,交谈更多是休闲和娱乐,人们尽可能地放松。这些原因导致人们在微信、微博聊天中不能自拔,而真的面对其人时却是沉默一片。所以出现了一个笑话,就是面对面的两个人需要用手机来沟通。这说明了现代人对媒介的依赖性,他们在离开媒介后反而不知所措。

(二)媒体与公共事件的博弈

以微博为例,用户通过微博了解一些大事件、突发事件,微博已经成为传播舆论的中心,但同时也滋生了很多谣言。微博传播的消息不及传统媒体一样真实可靠,难以辨别真伪,这就导致了谣言的出现。而且微博是裂变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转发,所以导致了一种不可预知的结果。2016年3月份的疫苗事件造成了部分地区的恐慌,官方微博每天都在辟谣,以稳定民心。各大新媒体的头条每天都在及时地更新,以确保时效性。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时,媒介在这其中既有辟谣的作用,同时也是滋生谣言的温床。如何利用好媒介是当下一个迫切的任务。

(三)“容器人”的出现

“容器人”是指在现代的大众传播环境尤其是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他们是孤立的、封闭的。为了打破这种孤独的状态,他们也希望与别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并没有内心世界的交流。“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这导致了人的封闭,也慢慢演变成一种“宅文化”,[3]人们缺乏与现实社会的接触。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青少年缺乏自控力,在媒介上浪费过多时间。

第二,青少年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外界交流,沟通能力下降。

第三,青少年缺乏批判的眼光,媒介所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使青少年的身心受到伤害。

第四,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使其盲目追风。

第五,依赖图像信息,减少阅读兴趣。

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加以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建构一个好的网络环境迫在眉睫。

三、媒介与人关系的反思

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技术、媒介可接近性的提高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媒介化趋势。媒介在有意无意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介是旧媒介的延伸,如此更迭。在未来社会中,人对媒介的依赖会更严重,因此对媒介的监管与治理也迫在眉睫。

媒介给人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工作条件,媒介多样化使受众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生产型用户似乎也使我们看到了媒介受人影响和掌控的条件,从而改变人与媒介的地位。但是,媒介娱乐化以及媒介的行为却告诉我们,全媒体时代媒介对人的影响愈来愈深刻,并且负面影响扩张。人的媒介化延伸出社会媒介化,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媒介延伸了人的作用范围,延伸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稍不注意人便会成为媒介的奴隶。媒介侵入人生活的各个范畴,成为人必不可少的物质需求。同时,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也更加模糊,海量化的信息使人们目不暇接。因此,我们在享受媒介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也要提防它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我们需要以批判性的思维看待媒介与人的关系,以人的理性来看待媒介的发展,使媒介对人的作用停留在工具的层面,而非侵入人的各个方面。媒介应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媒介控制人的生活。媒介应该在正面效应上产生更大的作用,如公共领域的构建,以推进民主进程。媒介应该承担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承担教育功能,传承社会文化。媒介只有正确地发展,才能发挥在社会发展中的正面效应,[4]更好地为人们所用,更好地服务人类。

参考文献

[1]丁宇鸿.媒介形式的力量——读《理解媒介》[J].科教文汇,2008(10):266.

[2]2015年全球手机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人口总数[DB/OL].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2015-01-21.

[3]汪靖,顾晓晨.“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当代传播,2008(5):41-44.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篇3

(一) “全媒体”一词来源及其含义

“全媒体” (omnimedia) 一词由美国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家政公司提出, 该公司利用旗下拥有的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等多种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但是由于当时的媒介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该公司的发展水平, 该家政公司所谓的“全媒体”显然不可能包括所有媒体形式, 其实际含义更接近于“多媒体” (multimedia) 概念, 或者类似于整合营销传播媒介组合形式。但这个具有超前意识的词汇却在无意中预测到了未来媒介发展的趋势。

在国外, “全媒体”并未作为一个传播学概念被正式提出, 仅仅以专有名词的形式出现, 如上文中提到的家政公司所使用的概念。在中国, 2008年开始, 一些媒体从业者开始突出“全媒体战略”或者“全媒体定位”, “全媒体”一词开始在新闻传播领域出现。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从媒介运营、传播媒介形态两个层面来定义“全媒体”, 强调“全媒体”在实务层面的意义。

“全媒体”在某些方面与我们传播学中既已存在的概念有重合的地方。有学者认为“‘全媒体’ (All-Media) 这个概念在初始阶段被称为‘跨媒体’ (Cross-Media) , 其实在传播学理论的意义上讲, 它与‘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异曲同工。”[1]媒介融合的概念和全媒体一样涉及到传播形态和媒介经营, 它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 本意指的是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现象。

我们认为, 虽然“全媒体”源自应用层面, 是对现象的描述, 但不可否认, 它形象且全面地概括了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媒介发展的趋势, 因此将“全媒体”作为一个界定当代媒介生态现状的概念来使用是合适的。如前所述, 国内学者对全媒体的概念界定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从媒介运营层面来分析, 全媒体指运用所有的媒介来进行传播活动;从传播媒介形态层面来分析, 全媒体主要指由于科技发展、各方面需求催生的媒介形态的极大丰富化, 即所有能够作为媒介的介质均成为传播媒介。本文由于从传播媒介与人的关系角度切入进行研究, 因此主要从传播媒介形态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二) “全媒体”的核心要素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 媒介形式的多样化、媒介内容来源的泛化使传播生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人类享受着不确定的传播者传递的信息, 并且作为受众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大众媒介、私人媒介发布信息成为传播者。全媒体时代, 传播的基本要素“5W”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 传播者身份进一步呈现不确定性。大众媒介传播时期,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最重要、最显著的传播者进行信息传播活动;全媒体时代,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依旧存在, 但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媒介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角色模糊性大大提高, 人类获知信息出处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并且传者与受众的边界进一步模糊。

从传播形态来看, 全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形态的多样化程度令人惊讶。媒介可以单一化存在, 也能够与其他媒介融合存在或者产生新的媒介形式。苹果公司正是利用旗下一系列媒介形式获取了巨额利润。

从传播信息来看, 传播媒介形态多样化使传播媒介可接近性进一步加强, 传者可以利用任何传播媒介发布信息, 这直接导致了传播内容的数量以几何状态剧增, “信息爆炸”现象进一步加剧。

从受众角度来看, 全媒体时代受众与传者的角色总是处于不断转换的过程中, 甚至可以将所有的人类都看做传者与受者的综合体, 这种状态又进一步强化了传者、受者身份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 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不确定性、传播内容的“信息爆炸”模式、媒介形态的多样化使得传播效果两极化 (极大化与极小化) , 一部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获得高关注度而成为议程, 而另一部分信息却石沉大海, 关注度不再与信息的重要性成正比。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传播基本要素的变化是基于媒介传播形态的多样化的环境造成的, 因此我们认为全媒体的核心要素在于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形态。

(三) 全媒体的本质

要界定全媒体的本质就必须理解全媒体时代媒介形态多样化形成的成因。现代媒介的发展, 准确的说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发展阶段, 新的媒介的出现并没有消灭旧的媒介, 媒介发展史就是媒介的多样化历史。

中国的媒介形态多样化脚步加快是近30年才发生的, 与网络的发展几乎同步, 因而网络媒介的发展可以视为媒介形态新一轮多样化的起点。“媒介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 媒介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 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 至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适用”。[2]在这样的背景下, 全媒体的本质可以界定为由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共同构成并发展出来的媒介形式与媒介环境。

二、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分析

全媒体时代由网络媒介的发展拉开序幕, 网络媒介是新媒介的代表。新媒介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波斯特总结了“新媒介时代”的特征: (1) 去中心化; (2) 双向传播; (3) 媒介超越了国家的控制; (4) 民主化; (5) 媒介宣扬的是个人意识; (6) 以个人为指向。

新媒介时代, 传统媒介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而媒介影响受众的方式也受到了挑战, 没有一种媒介能够将所有的受众纳入自己的影响范围之下, 这虽然是传统媒介时代就已经存在的现象, 但在全媒体时代, 这种去中心化更加明显。网络媒介与其它媒介的发展令双向传播变得容易, 受众的及时反馈受到重视, 甚至媒介内容由受众决定。同时, 新媒介的发展也给信息把关带来了危机, 私媒体的实现使受众传播的信息不能被第一时间进行审查, 媒介的多样性还使媒介的审查成本大大提高。由于新媒介与受新媒介影响的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凸显, 为公共领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受到了尊重, 新媒介中的“私媒体”允许受众个体进行传播和反馈, 个人指向性明显。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与人的关系的主要特点为:全媒体时代实现了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新媒介的运用使受众的意见能够影响媒介的议程, 以媒介为中心的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也受到了威胁, 受众能够运用新媒介生产、获取、传播信息。

一些学者在肯定新媒介的优势同时认为新媒介比其支持者认为所想象的更加“媒介化”, 新媒介在拥有许多优势的同时包含了权利、局限性、缺陷和两难困境, 媒介化的社会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开始形成, 在媒介化社会, 社会不断被媒介化, 媒介的影响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理解世界和应对社会变化的主要工具。[3]全媒体时代, 新媒介层出不穷, 能够最先获取新媒介的通常都是在经济或政治上占据优势的人群, 这将阶级的分化更加形式化了, 新媒介在自身具备开放性、灵活性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迷惑和混乱, 在拓宽了选择范围的同时也造成了必要时规划和指导的缺乏, 在实现多样性的同时也进一步造成了另一层面的分化和隔离, 在便利人们的时间安排的同时为人们安排时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人们如何使用媒介来创造社群, 每种媒介都有被仪式化和被整合的潜在性, 新媒介的发展固化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 例如上网我们都打开固定的网页获取信息, 打开手机都会使用固定的软件, 这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固定模式。

三、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反思

(一) 私媒体兴盛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媒介对人的宰制

“网络把出版自由的全部权利交到了每个人手中”[4], 全媒体时代, 受众的反馈由于私媒体的兴盛而得到实现, 传者与受众的界线进一步模糊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媒介都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转换。传统大众媒介时期的媒介控制议程的现象似乎得到了根本改变———公众可以选择自己的关注领域与关注范围, 媒介的内容因对受众注意力的需求也依照受众的兴趣安排。3G时代, 数字技术更消解了新闻专业主义, 实现了远程接近权与权力控制的重新分配。这些似乎都表明人不再生存在媒介的权利阴影之下, 人可以主导媒介, 但是媒介对人的控制并没有被真正剥夺。私媒体的兴盛使人的注意力资源进一步被分割, 过去人的注意力资源主要被传统的四大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分割, 而现在人需要关注众多新媒介, 注意力非但未从媒介中解放出来, 反而更多地为媒介占据。如果媒介是人的感官的延伸, 那新媒介对人的感官的延伸是前所未有的, 新媒介与人的接近性使人无法摆脱媒介而生存, 这更加速了人的媒介化。

私媒体兴盛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是娱乐化的进一步泛滥。由于私媒体的发达, 人进一步将自己归属于不同的社群来确定自己的身份, 个人的兴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新媒介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公共空间重构的可能性, 可是由于娱乐化倾向, 公共空间的构建却成为“次要需求”。当人们欢呼网络赋予表达自由和平等话语时, 也不无遗憾地发现, 其优势并不较负面影响为多。时下为人所诟病的网络暴力, 如话语暴力、网络审判、人肉搜索、煽动和教唆、信息诈欺和广告垃圾等等, 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烦恼。虚假信息、情绪化、非理性、网络色情、网络犯罪、信息泛滥、隐私和名誉侵害等被列为网络的“七宗罪”。面对这些失控的问题, 网络民主面临更加严峻的拷问, 话语民主自然也成为幻象。[5]

(二) 虚拟环境真实化造成的人与社会现实的疏离

让·鲍德里亚认为媒介逐渐拉大了符号和人们所体验到的现实时间之间的距离。符号逐渐与其所代表的事物分离开来, 而媒介推进了这一过程, 导致了这样的状况:没有什么是真实的。全媒体时代这一现象尤其明显, 媒介形态的丰富使获取经验的方式由受众实践获取向分享型以及媒介创造型转变, 如人们利用手机、ipad等私媒体分享个人经验获取对事物的看法。媒介使符号所形成的环境得以单独存在, 符号的实体化使人们身处其中便产生了一种真实的错觉, 在这个由符号形成的环境中, 真实世界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确定来自于不同媒介中所提供的信息———符号, “人”的被分割在全媒体时代愈演愈烈, 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来定义自我, 但却没有一个完整、宏观的角度, 人被符号所分割。

世界 (包括我们) 被信息连根拔起, 我们必须通过再信息化或者一再信息化才能确定我们的位置。这样, 与其说我们步入了一个充分的、彻底的“信息社会”, 不如说我们被信息消化、吸收、甚至排斥了, 我们不得不通过重新信息化来获得我们的意义。[6]

全媒体时代将虚拟环境与现实进行混淆的一个极端案例是“媒介等同理论”, 由于我们的生存环境被媒介环绕, 人对于媒介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技术的人性化是趋势, 由于不同传媒所依托的传播技术、传播符号、传播方式各不相同, 导致其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传播角色”, 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7], 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媒介开始由工具变成人的一部分, 甚至我们把媒介当人一样对待, “越是有机地融入人, 就越使人失去对它的存在感, 就越能被人无痛苦和异化感地接受, 也就越能起到内在地帮助人造福自己的效果”[8]的负面效应越来越严重, 我们与媒介进行互动, 把媒介等同于他人,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平衡感”被打破的时刻我们才感受到媒介对我们深刻的影响。

(三) 主导范式回归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失败必然

传统大众媒介时期媒介对受众的巨大影响使学者们也看到了利用大众媒介的力量实现发展中国家、地区现代化的希望, 这在发展传播学中被称为“主导范式”。发展传播理论寄希望于精英阶层, 希望他们在获取信息后能够利用自身的话语优势传播“现代化”思想, 但二级传播中精英阶层与传播对象的分离以及传播对象的抵触心理使这一企图成为泡影。[9]阿兰·伯卢瓦引用麦克卢汉的追随者的话说, 因特网的力量最终表现在它让整个世界都像北美人那样思考。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或者文化的全球化。[10]文化全球化即为发展传播学理论的正面效应。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构成的强大的媒介传播环境实现了信息获取的多样性、便利性, 这令许多学者看到主导范式回归的可能性, 新媒体的发展让“现代化”的实现变得更加具有可能性———只有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能够将信息传播到每个人, 人受媒介影响从而改变思想的行为过程变得可以期待。但是, 媒介发展令信息透明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两级传播的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 精英阶层获取信息的优势变得不确定, 这两种转变使主导模式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 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共同构成的全媒体时代, 媒介形式的不断丰富、媒介内容的海量化、媒介传播效果的两极化使媒介与人的关系进一步转变, 媒介在给人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工作条件的同时也进一步分割了“人”, 娱乐化泛滥、人与现实的脱节使人的生存进一步受到影响与挑战, 而主导范式的回归希望进一步破灭, 媒介的正面影响与负面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任孟山.走向全媒体变革的报业集团转型[J].东南传播, 2010 (5) :22.[1]任孟山.走向全媒体变革的报业集团转型[J].东南传播, 2010 (5) :22.

[2]强月新, 黄晓军.传媒整合:传媒集团内部的协同合作[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79.[2]强月新, 黄晓军.传媒整合:传媒集团内部的协同合作[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79.

[3]张晓锋.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J].现代传播, 2010 (7) :18.[3]张晓锋.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J].现代传播, 2010 (7) :18.

[4]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 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李伦,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53.[4]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 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李伦,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53.

[5]邵培仁, 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利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J].现代传播, 2011 (3) :22.[5]邵培仁, 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利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J].现代传播, 2011 (3) :22.

[6]刘丹凌.3G:第三媒介时代?[J].现代传播, 2010 (3) :34.[6]刘丹凌.3G:第三媒介时代?[J].现代传播, 2010 (3) :34.

[7]陈作平.伦传媒的“人格特征”[J].现代传播, 2011 (4) :10.[7]陈作平.伦传媒的“人格特征”[J].现代传播, 2011 (4) :10.

[8]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9.[8]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9.

[9]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M].刘舸, 常怡如,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36-38.[9]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M].刘舸, 常怡如,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36-38.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篇4

说起自媒体, 高晓松算是第一人。5亿, 这是高晓松的节目《晓说》创造的播放次数。口才好, 能讲故事的人很多, 比如崔永元、窦文涛、老梁、王凯等, 高晓松不是最帅的, 也不是口才最好的, 但却是最火的, 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电视台”。

想当初, 多少电视台为节目发愁, 为没有观众发愁, 为人手不够发愁。然而, 一个《晓说》似乎将所有问题的答案颠覆。

许多人感叹:新媒体时代许多事情真的看不懂。要知道, 虽然高晓松毕业于清华, 但其目前的主业应该是音乐人, 但他徒然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自媒体人或脱口秀表演者, 他似乎变得无所不知, 无所不晓。互联网和技术的进步, 让制作变得简单, 让个人生产力、创新力得到最大的释放。制作的简单不意味着粗制滥造。反倒因为这种轻制作, 可以在粉丝运营上花更大的精力。高晓松的粉丝定位很清晰:群体年龄偏大, 以男性为主, 忠诚度很高。

5亿的成绩, 让高晓松身价倍增, 脱离一手将其包装成功的优酷, 被爱奇艺成功“挖角”。2014年, 爱奇艺为高晓松量身打造新的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 《晓松奇谈》区别于《晓说》, 以聊天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更多的人通过《晓松奇谈》了解到了音乐人之外的高晓松, 看他畅谈古今, 嬉笑怒骂指点江山。在《晓松奇谈》中, 高晓松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 并加入与网友的互动, 真正本着互联网精神, 与网友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工作室战略是爱奇艺首开行业先河, 探索网络视频时代内容生产模式的大胆创新, 旨在将内容生产行业最顶尖的人才嫁接到爱奇艺的平台上, 在保持其创作自由度的同时, 为爱奇艺平台源源不断的提供最优质、多元化的内容。

另一个叫罗振宇的胖子也是一个创造媒体圈传奇的人, 2012年的10月18日, 罗振宇推出视频自媒体脱口秀《罗辑思维》, 2013年底, 罗振宇通过微信号招募会员, 一天之内有四万人响应, 24小时售卖800万会费。据说, 《罗辑思维》能覆盖1亿人, 市场对《罗辑思维》这个品牌估值目前达到1亿元。

有种、有料、有趣!《罗辑思维》是一场互联网社群试验, 罗振宇把自己视为“手艺人”, 为大家读书, 做大家的书僮, 集结一群勇于创新的小伙伴, 一起用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发现世界。

《逻辑思维》的高播放量是通过罗振宇团队独特的方式来实现的:

方法一:用死磕自己唤醒尊重。《罗辑思维》死磕精神的最典型体现是每天早上六点半的60秒语音。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何非要60秒, 但罗振宇看来, 60秒代表一种仪式感, 代表对用户的尊重, 通过死磕和自虐获得用户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信任。电视台在录节目时, 通常会有提词器, 但《罗辑思维》决不这么做。罗振宇要完全采用纯脱口秀的方式来进行讲述, 节目充满强烈的对话感, 出现BUG就立即从头重录, 每期不到一小时的节目都要花8—10小时才能录制完成。

方法二:用情感共鸣黏住用户。

第一次做线下活动时, 《罗辑思维》设置了两个特殊环节。第一个是爱的抱抱, 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结果演讲结束后一群年轻人冲上台去拥抱罗振宇。第二个设计是两个箱子, 一个名为打赏箱, 一个叫吐槽箱, 如果对活动满意可以进行不限金额的打赏, 如果不满意可以写下意见以助改进。在日常的运营中,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团队长期坚持亲自在微博、微信及客服系统中面向用户回复意见, 解决客服问题, 与用户进行直接互动。“为什么我们能够感动这些用户呢?在中国有太多的年轻人活在体制里, 活在组织里, 他们希望享受互联网带来的自由连接, 让他们可以去平等, 去分享, 去创造, 去自由。我们帮助用户打开这样一扇窗, 在我们跟用户之间建立真实的连接。”

方法三:用人格思维凝结社群

在互联网时代, 连接的成本迅速降低,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高连接力的节点, 价值将越来越快的回归到个人。在很多创新领域, 魅力人格都将战胜庞大的传统组织。工业社会用物来连接大家, 互联网社会要用人来连接大家。创新就必须要从物化的、外在的东 (西 (2) , 重新变回到人的层面进行思维。因此, 《罗辑思维》一直强调U盘化生存, “自带信息, 不带系统, 随时插拔, 自由协作”。未来大家可以用自己的人格、自己的禀赋, 为自己创造价值, 市场进入万物有灵的时代。

方法四:用势能思维建立品牌

罗振宇将传统的品牌建设与“势能思维”分别比喻为“塔”与“浪”。他认为““工业社会一直在造塔。品牌就是塔, 因为地基坚实, 不会改变, 只要有钱有时间, 你就能造出塔来;移动互联网时代, 我们只能造浪, 因为水无常形, 急剧变化, 我们只能像造浪机一样, 不断掀起新的浪潮。”基业长青是工业时代的妄念,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会再有长久的商业势能, 势能呈现出“浪”的特征。所以“势能”本质上就是被连接的可能性, “势能思维”就是造浪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跨界协作。

方法五:用社群力量拓展边界

《罗辑思维》与其他自媒体、互联网产品最大的差异在于, 除了数百万用户, 《罗辑思维》还建立了一个由数万人组成的付费会员群体。这个群体成为《罗辑思维》不断扩展事业边界的核心力量。而且在每年只开放一次招募会员, 明确宣布《罗辑思维》会员群体最终上限为10万人, 绝不扩大。在每次会员招募时, 《罗辑思维》都不承诺任何的会员物质回报权益, 会员更多的是秉持“供养社群”与“价值认同”的理念来支付会员费, 罗辑思维会员群体是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创业和知识社群。

《晓松奇谈》和《罗辑思维》收看率高的原因:

一、主持人是名人, 自身具有光环效应。《晓松奇谈》的主持人高晓松是著名音乐制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 家庭有其深厚的学术背景;《罗辑思维》的主持人罗振宇原为央视著名制片人, 优秀职业媒体人及传播学专家, 两人在其各自领域中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他们作为意见领袖所具备的知名度和公信力使节目更具有可信度。

二、推广平台的丰富多样性。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 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正在逐渐改变, 移动终端平台在当今的传媒格局中占据着更加有利的席位。《晓松奇谈》和《罗辑思维》依靠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以及传统媒体等多重渠道进行推广和宣传, 利用多元化的传播介质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自媒体平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如今节目制作成本相对来说更加低廉。《晓松奇谈》、《罗辑思维》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对于节目形式的及演播室布景的过分讲究, 而是依托内容为王的原则 (3) , 凭借内容取胜, 用低成本做出了相较于其它网络平台更加精良和专业的节目。

跟传统电视媒体相比, 自媒体视频节目依托互联网平台, 不仅在节目制作和宣传成本上占有优势, 节目受到的各种限制也相对较少。自媒体平台上的媒体人依靠着自身的经验优势及背后一批年轻创意化的创作团队, 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及力量挑战着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

摘要: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各种不同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人们发现了诉诸声音的新平台。它不同于传统媒体, 它具有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等特点, 更多的人们开始利用自媒体平台发表个人意见、获取资讯, 对事物做出判断, 这其中包括更多的知名媒体人的加入, 点击率极高的《晓松奇谈》、《罗辑思维》即新媒体时代媒体人新探索的典型范例。

关键词:自媒体,媒体人,新探索,《晓松奇谈》,《罗辑思维》

注释

11 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 《探索》, 2012年第2期

22 薛芳, 《自媒体看上去很美》,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第16期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篇5

一、视觉素养的内涵

视觉素养可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第一, 认知解读能力, 是对视觉信息学习的过程, 包括学生感知、分析、理解视觉信息以及建构知识的过程, 即解码能力。第二, 表达交流能力, 是指能够使用视觉符号去表达想法, 进行视觉信息的设计与创作, 即编码能力。第三是视觉思考能力, 是指能够使用视觉符号思考问题。前两种能力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和操作进行培养, 而视觉思考能力体现为一种视觉思维, 是在前两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的。

今天, 学生面临着海量的视觉信息。对视觉信息的解读和创作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表达和交流。

二、视觉素养培养意义

1.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 外界信息通过两个相对独立的通道输入大脑的中央处理器:一个是言语的通道, 另一个是空间或视觉的通道。使用多个通道以不同形式同时呈现相同信息能够提高短时工作记忆。心理学家佩维奥还发现, 表象的信息加工更具优势。也就是说, 大脑对于视觉文本的记忆效果和速度要好于文字文本。

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 人的大脑包括左右半球。当个体被要求阅读并记住言语信息时, 主宰语言的左半球变得相对活跃;当呈现视觉信息时, 右半球被激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左右脑, 充分调动左右脑的能量, 有助于大脑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甚至是智力的开发至关重要。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 将文本同时使用文字和视觉两种形式呈现, 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与记忆。

2.促进学生表达与交流

视觉信息的表达与交流能否顺利进行受很多变量的约束, 包括学生自身、社会因素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自身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和过去的知识经验等。比如 , 儿童、少年和成人所看到的事物是有差别的:年幼的儿童很难正确理解抽象的视觉图像;年龄低于12岁的儿童倾向于部分地理解图像内容;随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他们才学会理解视觉图像的整体关系和主题。社会因素包括职业、受教育程度、环境因素以及家庭背景等。文化因素包括语言、习俗、信仰以及历史观等。比如, 色彩的内涵可能会因为文化和信仰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东方, 白色时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在西方, 白色具有宗教色彩, 是欢乐和荣耀的象征。

不管学生的起点和偏好有多大差异, 都可通过视觉素养的提高来加以改善。越是具有较高视觉素养的学生, 越能够从较多的途径对视觉信息予以理解, 也就越能够读出比其他人更多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讲, 视觉素养的提高, 也会对创建者造成一定压力, 从而达到促进双方交流的目的。

三、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中小学教育亟待开拓的领域

视觉素养教育项目在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展开来, 主要向学生介绍“视觉素养”的概念以及培养解读视觉信息、进行视觉交流的技能。教学对象涵盖学前到高中各个阶段的学生, 教学内容包括各种类型媒体中视觉信息的编解码。视觉素养这类课程的教学形式多样, 一般多为活动教学。学生可在观看电影、设计新颖的产品和广告、制作精美的课件和网页、调查电视收视情况等研究性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

“与其他课程整合”是视觉素养教育的另一形式。对视觉素养的培养几乎渗透于任何课程的学习中。如语文科目《雷雨》一文中对人物的解读, 可让学生创建主要人物图标, 通过关系谱来讨论人物在故事中担任的角色及其关系。又如, 5·12汶川地震, 可从地震的惨烈、英雄事迹、政府或媒体的应急处置、灾后重建等不同角度进行画册汇报。还可根据某段操作说明材料制作流程图, 这一方法多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

学生可独立完成, 也可集体开展视觉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 可以培养人际交流、组织和汇报的能力。多媒体时代为视觉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借助网络学生可以真正地将视觉观念与世界共享。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技术,发展方向

根据调查显示,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增长率在不断下降, 电视、报纸的下降情况尤为严重, 广播基本持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媒体的出现, 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内容丰富, 严重威胁了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其中, 广播的发展情况虽然相对良好, 但是也处在下滑的趋势之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抓住新媒体出现所带来的机遇, 广播技术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1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

传统的广播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调频、一种是调幅。这两种技术各有利弊。调频广播技术的音质较为清晰, 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但是其无法穿过电流层, 传播方式单一且传播距离较近;调幅的传播距离远, 能够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但是缺少相应的抗干扰能力, 获得的音质较差。随着现如今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卫星通讯等技术在不断的完善, 人类已经迎来了新媒体时代, 传统广播技术正逐渐被这些先进、快速、便捷的新技术所取代。但是, 尽管新媒体具有诸多优势, 传统广播技术也具有其特有的优点。例如, 广播的操作便捷、听众范围广、人数庞大等等。面对现今的发展形势, 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广播技术, 取其精华, 使其与新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符合信息时代的新广播技术。目前, 数字广播、网络广播、调频广播等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未来, 广播依旧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广播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现实意义

2.1广播发展的方向

尽管新媒体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但是传统媒体也有其固有的特点和优势。其中, 广播具有传播便捷、听众范围广泛、设备简便等优势, 在未来广播依旧是人类生活中主要应用的媒体之一。为了使其更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广播技术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拓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四个方面:数字调频广播、网络广播、同步调频广播、应急广播。

传统的调频广播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 在模拟音频技术中所产生的机械传输抖动、媒体本地噪音等等, 其会导致声音的失真、播放不清楚。而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数字, 再将其进行传递、记录等处理, 可以有效避免声音的失真, 降低噪音等等, 这种技术就是数字广播。近年来, 数字广播技术发展的较为迅速, 其将音频信号用数字的方式表现, 并且运用正交分频多任务技术, 将输出结果通过程序软件进行精确的计算, 进而确保数据的传输质量, 提供无障碍接收的高质量数据传输服务。传统的模拟广播技术受到路径、多普勒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会出现选择性衰落、码间干扰等现象。数字广播采用保护频带和交错码的方式, 能够有效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其主要由数字音频技术和数字技术两部分组成。数字音频技术主要用于记录声音, 其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 创建了一个一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数字音频工作站, 提升了广播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并且将节目的录制、传递和播出进行数字化;数字技术具有传统广播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具有音质干净、稳定性高、覆盖面积大等优点。虽然现如今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但是其发展空间广阔, 受到广播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数字广播的发展是广播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其会逐渐取代原有的广播技术, 占据广播市场。

目前, 互联网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 人们利用互联网能够更加快捷、简便的获取信息, 与之相比, 传统的信息传递技术已经逐渐失去优势。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大力发展网络广播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平台, 为使用者提供音频、视频等服务。其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 采用网络广播技术可以将听众由被动转为主动, 甚至可以使听众参与到广播传播活动之中, 加强传播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 使广播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其次, 其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以互联网为平台, 加大了广播的覆盖范围。听众不仅可以进行广播的同步在线收听, 还可以下载往期广播内容进行异步收听。例如, 网络软件酷我音乐盒就具备这项功能;最后, 网络广播增加了信息容量, 使传播更加高效快捷。 网络广播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服务器, 另一部分是客户端。网络广播需要对广播的音源和内容进行确认, 然后再根据播放需求, 对数据流的带宽进行确认, 再将音频信号以一定的压缩率进行压缩, 形成数据文件, 最后启动服务器, 通过服务器进行网上连接。

不论是我国, 还是其他国家, 频率资源都是有限的, 因此大部分的国家严格管理和规范频率的使用范围。这就造成了频谱使用权申请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小调频广播逐渐走上时代的舞台。 其能够进行特定的服务宣传或新闻宣传, 以此来满足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信息需求。目前, 小调频同步广播正逐渐发展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广播形式。

应急广播不是新的广播技术, 而是在广播发展的过程中所趋向的方向和目的。目前, 其主要应用于车站, 车站的服务人员可以利用广播为乘客传递各类信息。如果出现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危机事件, 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有可能受到影响和控制, 难以快速有效的传播信息, 而广播受到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可以继续工作, 进而有效快速的将信息传递给人们, 使人们能够对危险进行回避和预防,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 应急广播也是未来通讯信息手段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2.2广播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尽管新媒体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方便, 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逐渐成为了人们主要运用的信息传递工具。但是广播技术也具有其特有的优点, 根据上文所述, 广播技术受灾害、事件的影响较小, 能够保持传播的稳定性, 且受众范围广阔, 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使用收听。例如, 汽车广播、公交广播等等。其不仅具有娱乐性, 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此外, 我国部分地区, 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缓慢, 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的在农村地区发展使用, 因此, 广播就成为了农村地区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 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广播技术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紧抓机遇、迎接挑战, 广播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加强新技术的运用, 使其更加完善、便捷, 进而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汤雪梅.广播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J].视听, 2015 (11) .

[2]张家佳.论广播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方向[J].信息通信, 2015 (01) .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下一篇:城镇土地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