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2024-09-26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精选10篇)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1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审计监督的基础上, 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界定资产经营管理者在经济管理方面的绩效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审计结果的转化率和使用率上, 实现审计结果运用效能的最大化, 促进被审计单位整改提高, 这是审计工作的目的, 也是审计监督的价值之所在。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及结果运用的规章条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现行的审计工作制度和规定, 多数是针对审计实务, 并没有对审计结果转化运用做出具体规定。对审计评价结果的运用, 尚未制定完整、行之有效的审计结果运用指导意见或相关办法。

2.审计结果滞后, 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审计前被审计者已调整到位, 查出了问题, 因为责任人已经离任, 审计结果难以运用, 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职能, 降低了审计监督的效果。

3.审计质量有待提高。审计重点把握不准, 分析不够深入, 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 未能抓住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领导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降低了审计结果可利用性。

4.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力度不够, 对任期较长的被审计者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需要加强。

5.缺乏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主观性降低了审计效果。

6.审计评价的认可度需要提高, 没有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 客观辩证的对待经济责任和工作绩效。

7.审计结果运用没有充分取得领导的理解支持。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 被审计者已经离任, 不管是在任的还是离任的, 对配合调查核实有关问题积极性不高, 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落实。

8.联席会议制度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基本建立, 但联席会议的议事规程不规范, 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带有随意性, 对联席会议的职权范围认识差异使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完善。

9.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较少, 审计结果的转化率和使用率低, 限制了审计结果运用。

10.问责与责任追究不到位, 责权利的对等考核难以实现。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目标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进行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目标定位, 应是确立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结果运用办法, 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运用力度, 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权利制约和监督中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体现在根据任期内经营目标完成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重大经营决策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情况的审计结果, 反映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和其他主要问题, 揭示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以及由此造成的资产流失, 提示控制风险, 创造审计效益。

三、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措施

1.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规章制度, 保障审计结果的转化和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运用的规范化建设, 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规范审计结果运用工作责任制度, 从制度上确保审计结果的利用,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成效。

2.坚持先审计, 后任用的原则。先离任后审计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难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充分运用, 审计决定难以执行。在离任审计期间, 充分利用党校资源, 进一步培养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 推行先离任后审计再任职的方式, 保证审计实施所必须的时间, 审计结果才能全面准确。这样审计结果就成为领导干部任免的重要决定因素。

3.突出审计重点, 保证审计质量。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合理运用的前提是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和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 把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的可利用性结合起来,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分析和反映问题, 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对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着重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方面提出有价值、有份量的审计建议, 在更高层面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职责履行情况的准确反映和评价, 审计质量尤为重要。突出审计重点, 提高审计质量, 使审计结果更加规范、客观, 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服务信息, 既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针, 也是经济责任审计运用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重点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对企业发展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经济决策情况、内控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将审计的关注点从传统的财务收支转向经营决策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4.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离任审计是一种事后监督, 查出问题往往难以纠正, 可能会造成很大损失, 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着眼于防范, 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及早采取措施, 达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目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 及时发现问题, 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对资产金额较大、重点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侧重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将审计结果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 督促其正确履行经济责任, 防患于未然,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5.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规范审计评价, 控制审计风险, 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规范性。只有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标准明确, 建立和完善平等竞争机制, 才能保障内部管理监督和审计结果运用有章可循, 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更好运用创造条件。

6.审计评价做到客观中肯有深度。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质量和绩效状况, 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进行客观正确的划分和评价, 是促进审计结果转化利用的关键和基础。要做到肯定成绩和揭露问题相结合, 一分为二地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审计部门要加强与审计对象的信息交流, 取得其对审计的认知、理解和支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 在增加收入的同时, 也重视增加企业的积累, 防止短期行为。

7.单位领导层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工作, 是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自我监督和约束的最好表现。通过审计结果运用让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更深的了解, 切身感受到经济责任审计帮助他们规避管理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 才能取得领导真正的理解和支持。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把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结合到经营管理中, 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与领导干部的职务任免, 奖惩结合起来,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8.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化, 建立审计结果整改督办配合机制, 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执行运用。应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思路, 对运用审计结果的方式、要求、承担的责任及考核办法等进一步沟通交流明确, 有重点地搞好对被审计单位的督促整改, 检查审计整改意见落实情况, 把审计整改情况和审计建议落实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考核指标。加强监督管理、把完善经济责任量化评价体系和审计结果运用的公正性结合起来, 确保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充分发挥, 促进审计结果切实运用到位。

9.将审计结果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 促进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较长, 能够发现年度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在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做出评价的同时, 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性做出评价。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及时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和不足, 暴露在体制、机制、政策、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分清是认识上、管理上, 还是制度上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发挥对被审计单位的规范引导作用, 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10.强化问责意识, 重在整改。明确整改措施, 强化责任追究, 令行禁止, 功过分明, 确保了审计决定的落实, 又维护了审计工作的严肃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重点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 健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 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审计部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对人和事监督的统一,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分清被审计者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 加强监督管理, 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根据审计结果兑现考核不仅是重要的工作机制, 也是重要的管理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2

作者:未知出处:论文网时间:2007-03-29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指审计工作结束后,向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及有关单位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是对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具体表述和综合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完善审计结果的管理和运用,是整个经济责贵任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有了正确的结果,如果不注重管理和运用,经济责任审计就等于走了过场。

一、严格审计结果的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管理,是指审计结果报告形成后的报送、存档、宣传及保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同于—般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它不仅与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紧密相关,而且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等工作协调紧密相关,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影响多方面的关系,影响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严格控制审计结果抄送面。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审计机关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同时,抄送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有关部门。这是—个总体要求,但具体到某—个项目,抄送范围不能—概而定,应根据审计结果的具体情况及干部管理权限来确定。如审计结果不涉及对审计对象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的就不必抄送纪检监察部门。如属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也就没有必要抄送人事部门,属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也没有必要抄送组织部门。

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只需抄送企业主管部门。严格控制审计结果抄送面,是为了防止审计结果被随意处置,造成审计结果被无意识扩散,以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二)重要的审计结果要作为密件管理。如审计结果涉及到被审计人员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审计提交结果报告后,还需移交纪检监察、司法部门进一步立案侦案的,应按结果内容划分密级,按密件的要求进行传送管理。这样做一是防止泄密后给案件的查处工作带来难度;二是防止涉案人员对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三)建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存档规范。经济任审计结果存档不仅仅是审计部门一家的事,凡暂行规定中已提到的干部管理和监督部门,都必须建立相应的存档规范。具体来说,审计部门今后应设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库。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组应及时将审计取证资料、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利用情况一并归集形成审计案卷,移送档案库保管。政府是审计结果的主送机关,应指定专人或专门的机构接收审计部门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并进行登记传送保管,到期按规定进行销毁。组织人事部门应指定专人将审计结果及时归入干部个人档案,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审计结果及时归入干部廉政档案。

二、用好用活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运用。为切实防止“就审计论审计,审计结果运用不落实”的弊端出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制度。

(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规范。因为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审计结

果的多样化,很难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制定一个统一的模式。因此,各地可结合实际,对个各部门(包括审计部门本身)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不同审计结果的运用方式、运用要求、运用责位、运用考核办法、运用反馈方式等作出明确

统一的规定。各部门自觉按规范处理审计结果,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对规范执行情况定期组织检查通报,保证审计结果运用落到实处。

(二)区别对待,用活结果对审计结果的运用要讲究方法,区别对持,慎重确定使用方式。对肯定性的审计结果,审计部门应适当给予宣传,组织人事部门应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对问题性的审计结果,按问题性质区别对待。对只涉及—般性问题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出面找被审计人谈话教育,打招呼,防止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对问题较多但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先由审计部门按照财经法规规定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给予处理处罚,然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对被审计人谈话诫勉,诫勉期限为一年,凡诫勉对象每年跟踪审计一次,经两次审计仍没有改进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对被审计人宣布就地免职,并且规定在五年内不得担任相同性质、相同等级的职务。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城有经济责任问题的,先由审计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处罚,然后由组织部门对被审计人职务进行降免。对严重违法违纪的,审计部门按规定进行审计结果公布,纪检机关和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对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该给予刑事处分的给予刑事处分,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作用。

(三)将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任职公示制度的内容之一。目前,在干部监督管理上,除了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外,还要求实行任前公示制度。如果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之一,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任职公示制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干部监督与管理方面必将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公示制度,让群众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拟任用的干部,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和效果,使两项制度同时得到完善。

(四)建立干部任用失察制度。为了防止出现审计结果与组织人部门的任用意见不一致,任用干部出现偏差的情况,应建立干部任用失察制度,出现任用干部偏差的应首先追究任命机关的责任,凡任用机关有意违背先审计,后任命的规定,不采用审计结果,乱用干部任职权的要严肃追究任命机关有关人员的责任,严重的除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外,还应追究刑事责任。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管理及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审计结果利用问题,对审计结果运用的要求不要过高,一则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利用审计手段从财务角度认定的经济责任,而不是领导干部的全部经济责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所以,两个暂行规定只要求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任免、调任、辞职等的参考依据。二则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任免上有本部门的工作原则和统筹考虑,所以审计结果不可能在任何一名干部任兔问题上都起到特别的作用,要客观地看待和认识这个问题。但审计结果反映,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考虑审计结果,对组毁织人事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情况审计部门应予观注,并加大宣传。如组织人事部门不考虑,审计部门可以采取适当的形式向上反映。

(二)正确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管理的意义。加强审计结果的管理,一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每一个单位

来说,充分发挥利用前面一次的审计结果,进行审计前的分析,方案确定以及审计后的比较评价,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保证审计质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二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需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审计部门由对事的监督转向对人监督的一个重要转变,对人的监督要求更高一些,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诉讼案件的发生。因此,除了保证审计结果准确无误外,还必须做好审计结果的管理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3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处理和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利用。如果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运用将使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本文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建议。

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原因

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定,审计机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应向组织人事部门提交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组织人事部门选拨任用领导干部时的参考依据。组织人事部门应定期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情况反馈给审计机构。目前大多数审计机构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或“先提拔,后审计”,并没有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参考依据。审计结果一般对领导干部任用难以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审计成效。究其根源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审管审,用管用的情况普遍存在。

1.1 审计质量不高,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后,应按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优劣确定不同的评价类别。组织人事部门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应有不同的考核任用取向。但我们过去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没有把领导人员履责情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类别,没有对被审计领导人员做出可以离任的明确结论。绝大部分审计报告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都是较好的履行了经济责任,这样的评价让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利用。由于审计质量不高,评价笼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1.2 未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审用脱离。虽然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领导人员离任必经的一道程序,但大多是先离后审。组织人事部门想要提拔任用哪个领导人员时也不会先征求审计部门意见。审计机构派出审计组实施审计时,被审计领导人员已经在新的岗位上任职。久而久之,经济责任审计大家更关注的是审计结果报告那张纸,就象走过场似的,组织人事部门需要审计机构出具审计结果报告,装入被审计领导人员人事档案。被审计领导人员接到那个报告,就觉得对自己任职期间的工作划上了个句号。组织人事部门未真正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你审你的,我用我的。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是否真的就影响了一个人的政治前途,对一个人的任用到底起多大作用,起没起作用,没有反馈,没有通报。这种虎头蛇尾的方式,给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威严打了折扣。

1.3 审计机构对审计结果利用情况不跟踪,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在审计职权范围内,审计机构能按照规定给予处理;对不在审计职权范围内的移交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移送其他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的事项,审计机构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在自身风险范围内的事项已经解决,后续问题怎么处理、责任人是否追究不过问、不跟踪,容易造成责任意识淡薄的部门对审计结果报告不重视,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处理不积极,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

1.4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用发挥不到位。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为交流和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问题的议事机构,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推进审计结果运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过去的工作中,虽然也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会议,但均属事后总结。会议也只是对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进行简要通报和总结,时过境迁,没有人太在意和关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形同虚设。没有利用经济审计联席会议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审计结果利用。

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途径

2.1 审计机构通过提升审计结果报告质量,增强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审计结果报告质量高低取决于三方面,一是查证质量;二是定性处理;三是语言表述。查证事实清楚、责任界定清晰是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问题定性准确、处理合规恰当是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前提;表述简单扼要,形成的审计结论清晰明了,是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关键。为通过审计结果报告给其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应该注意的以下事项。

2.1.1 审计结果报告应当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定性准确、责任明确、意见具体、便于利用。

2.1.2 审计结果报告要写明审计中发现的主要违纪违规问题、问题的责任界定、审计评价等重要内容。审计机构认为应当对责任人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的,应当提出处理、处分建议。

2.1.3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评价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类别。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按照既定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履责类别后,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明履责优劣的类别。

2.1.4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后,对被审计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述。

2.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为交流、通报、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有关问题,达到有效利用审计结果的目的,通过联席会议,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对以下事项进行明确:

2.2.1 各成員单位建立相应制度办法,明确审计结果利用程序、方式等。在制度办法中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要建立基本的价值取向,如对评价为Ⅰ类的领导人员,可以提拔任用;对评价为Ⅳ类的领导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提拔任用等类似规定。

2.2.2 各成员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制度办法执行。在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年度考核等工作中,或在作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侦查等决定时,要将审计结果作为参考依据,真正做到审用结合,并定期将利用结果在联席会议上通报。

2.2.3 建立成果分析总结制度。各成员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着力从源头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制度、机制和管理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的建议经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各部门根据建议制定相应措施,从源头上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结果的定期分析总结,把审计结果转化为规范运行、强化管理、提高干部素质和反腐倡廉更深层次的指导意义上来,实现审计成果的二次开发利用。

2.3 建立审计结果跟踪制度。审计机构对移交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及司法机关处理的事项要进行审计跟踪。建立定期询问跟踪落实结果管理制度,督促其他部门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促进审计结果的利用。

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4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医院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医院的廉政建设直接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对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是推动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入剖析经济责任审计, 建立有效的运用举措势在必行。

1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具有至关重要意义。一方面, 从医院的职责属性来看, 为患者服务, 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根本。经济责任问题将威胁到医院职责的发挥, 尤其是领导干部, 借职务之便引发的经济责任问题影响具有广泛性、连带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能够对医院上下形成警示, 约束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另一方面, 从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目标来看, 及时发现存在的经济责任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 能够持续提升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因此,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进程中, 医院应与时俱进, 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 使医患群体真正受益。

2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针对医院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对于结果的运用应当遵循审慎的原则, 深刻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在现有的审计方法中发现不足, 最终提高审计结果运用的成效。

第一,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是运用的基础。

在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 审计人员应清晰划分量化与非量化指标, 对于非量化指标, 如医德医风、民主性、服务性等赋予相应的权重, 最后得出综合评估指数。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得到保障, 审计结果也更客观, 最终的运用才能科学。

第二,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应具备综合性。

审计结果是否真实, 是否能够如实反映医院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审计的方法。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正在转型期间, 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审计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并在多角度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审计结果。审计的方法是否合理, 将会影响到审计结果的透明度。

第三,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获得评估。

审计不是最终目的, 将审计结果运用于医院的内部管理, 严肃纪律, 塑造新时期医院的良好形象才能使患者享受到更加理想的服务。审计结果运用的效果如何应当通过评估工作加以体现。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题曝光后, 下一年度改革中是否规避了更多的经济风险和损失将从不同方面展现审计结果运用的成效。评估工作应对上一年度审计结果的运用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进而促进审计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3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举措

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注重制度的规范、法律的严谨以及信息公开三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监督力量。

第一,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具备严格的制度。

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但作为制度的雏形可以进一步深化发展。医院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包括的内容、审计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审计结果如何运用、审计结果运用后的评估等都应在制度中清晰体现, 尽快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统一。例如, 医院在任领导的审计时间、审计持续的保障在审计工作中并不统一, 造成领导离任后再审计的被动局面。对于此类工作漏洞, 都应在制度中予以明确, 使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建立在严格的制度基础上。

第二,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践行法律的严谨。

审计工作讲求透明, 依法审计是审计结果运用的保障。医院经济责任审计中对各项方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当秉承对法律负责的态度。在以往的审计结果运用中, 参与审计的人员和最终界定经济责任的纪检等部门人员容易存在脱节, 导致审计结果运用受到影响。为践行法律的严谨, 在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之时就应确立全程参与的各部门人员, 增强审计工作的连贯性, 并根据更具说服力的审计报告提出适合的运用举措。特别是对于隐性经济责任问题, 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都拥有各自的经验积累, 借助全程合作, 审计结果运用将会更为全面。

第三, 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应推行信息公开。

对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既是改革内部管理的需要, 也是服务公众的需要, 因而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医院经济责任审计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公开尤为必要。年度审计报告应向医院内部和外部公开, 并对结果如何运用、运用效果评估进行公开。各地卫生局应肩负起信息公开的职责, 借助互动平台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心声。例如, 医院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方案在公示后, 医院内部是否落实了整改, 都应当在信息公开的环境下接受监督。

4结语

对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通过对深层次经济责任的审计, 并使审计结果得到切实的运用,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步伐也会加快, 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 彰显崇高的医德医风。

参考文献

[1]宋育蔚.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改进[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10, (3) .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5

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明确组织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关程序和评议标准,根据《深圳市组织部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暂行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级及运用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组织部门召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联席会议,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评定等级的建议。

(二)组织部门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联席会议评级的建议评定等级,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报同级党委。

(三)同级党委讨论决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定等级,并作出处理决定。

(四)组织部门和审计机关督促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

(五)组织部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等级评定情况具体运用于干部任免、考核、教育和监督等工作中。

第三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听取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相关情况的汇报,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中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作出认定,提出评定等级的建议。

第四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联席会议由组织部门召集,纪检、监察、审计机关派人参加,并根据具体情况邀请财政、国资等相关部门参加。

与被审计人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回避。

参加联席会议的人员应当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对评议情况保密。

第五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联席会议召开前,审计机关应当充分征求被审计人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意见,对被审计人提出的意见作出书面说明。

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联席会议时,审计机关应当客观介绍审计情况,提供相关参考信息,并对被审计人及其所在单位存在的问题、被审计人应承担的责任作出分析。

第六条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领导干部或所在部门、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实行“一票否决”,其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评定为不合格: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

(二)违反有关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四)个人借用公款超过六个月不还的。

(五)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保留账外资产、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

(六)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

(七)党政领导干部违反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擅自决定投资性支出、对外借出资金、贷款或贷款担保的。

(八)党政领导干部在实行统一岗位津贴标准后仍擅自发放、变相发放钱物,以及违反规定领取补贴、津贴、奖金的。

(九)党政领导干部违规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

(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授意财会人员或中介机构作假账,夸大或少报经营利润、隐瞒亏损的。

(十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将本企业资金用于与本企业无产权关系的新企业注册的。

(十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我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管理规定,领取规定外的各种补贴和奖金的。

(十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中违反《深圳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营决策行为十条禁令》第四、五、六条规定的。

(十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上述1-13项所列情形,情节显著轻微的,评为基本合格。

第七条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领导干部或所在部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视情节轻重评定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

(一)不履行法定纳税义务的。

(二)隐瞒、截留、坐支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的。

(三)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国家财政拨款、退税款或者补贴的。

(四)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的。

(五)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律、法规的。

(六)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

(七)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损失的。

(八)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

(九)党政领导干部或所在部门、单位挪用财政资金或者专项资金的。

(十)党政领导干部或所在部门、单位不按照预算或用款计划核拨国家财政经费、资金,或者擅自动用国库款项或者财政专户资金的。

(十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或者不负责任,造成损失的。

(十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本单位、下属单位违反财政、金融、工商管理、海关、会计、统计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行为长期失察或者发现后不予纠正,造成损失的。

(十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物被贪污、挪用、盗窃、诈骗或者物资丢失、损坏、变质,造成损失的。

(十四)其他违法或性质严重的违纪行为。

第八条 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存在第六条所列情形之一,或第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且情节较严重,负有主管责任的,评定为基本合格。

第九条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合格的,作

为其提拔使用的依据之一。

第十条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基本合格的,由组织部门向党委提出对其不得提拔重用或不安排在重要岗位或调整职务的建议。

第十一条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不合格的,由组织部门向党委提出对其予以免职的建议。

已经离任并安排工作的,也由组织部门向党委提出对其予以免职的建议。

第十二条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基本合格的,由组织部门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不合格并报党委同意免职的,由组织部门对其进行免职谈话。

第十三条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基本合格的,应当在其述职述廉报告中说明有关问题、原因和整改情况。

第十四条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应将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十五条 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被评定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由组织部门商审计机关形成整改通知书,发给被审计人审计期间所在单位,责成其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组织部门和审计机关。

组织部门和审计机关应当在收到整改情况报告后一个月内,组织整改验收并将验收情况向整改单位反馈。

对验收不合格的,应对整改工作主要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追究其他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十六条 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有关重大问题,可以

提交组织部门每例行牵头召开的执纪执法单位联席会议研究,提出干部任免、考核、教育和监督等方面工作的建议,经组织部门研究同意后落实。

第十七条 市委组织部对区委组织部执行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情况的监督,结合每年的《干部任用工作条例》和《议事规则》检查进行。

第十八条 组织部门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档案,作为干部日常监督内容之一。

工作档案主要包括审计结果报告、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评定等级、整改通知书、整改情况以及有关处理意见等材料。

组织部门讨论干部问题时,应当听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档案所记录情况的报告。

第十九条 本细则与国家新颁布法律法规和中央、省新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省的相关政策为准。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6

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还需进一步引起领导重视

现实中部分高校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背景、目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对审计成果不够重视, 认为仅仅是干部任用上的“一个环节”和“一道程序”, 增加了干部任用工作的繁杂性和难度, 限制了自己在干部任用权上的作用。部分领导干部缺乏财经知识, 还没有形成利用审计建议的习惯, 对审计结果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不敏感, 存在审用“两张皮”的现象。

2. 审计结果的运用规范和配合机制不健全, 审计结果得不到合理转化

学校虽然按照文件的要求成立了组织、人事、纪检、审计的联席会议制度, 但是成员单位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配合不够规范, 尚未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组织人事部门只限于审计项目计划的确定、下达委托书或派人参加审计进点会, 没有在具体审计项目的现场实施中真正参与, 将组织部门的战略意图贯彻审计项目始终, 只是坐等最终审计结果;纪检监察机关看到的只是最终审计结果, 而对审计项目是如何安排的、如何组织的、相关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没有全程关注和发表意见, 与审计部门间也未能实现案件线索资源的高效共享, 未实现利用各自专业手段实现审计、办案、案件移交的互动, 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干部管理、监督之间的对接;审计机关只是被动的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委托来安排并组织审计项目的实施, 提交审计结果报告, 缺乏安排审计项目、了解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的权力, 对组织部门管理干部的意图理解不够, 导致有的审计行为脱离了审计目的。

3. 审计工作大部分属于离任审计, “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 领导干部应当先审计后离任, 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审任脱节。干部任免在做出正式决定前不能提前通知审计部门, 特别是换届前组织部门安排经济责任审计的往往较多, 给审计部门批量下达审计委托书, 这样就造成审计部门被动接受委托项目安排, 在目前高校内审部门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 完全按照经济责任审计操作程序实施, 往往是领导干部已经调离、担任新的职务后, 审计工作还没结束, 审计和任用步调不一致。这样, 审计成果往往只是被审计人在过去经济方面工作的一个小结, 审计成果运用的滞后效应削弱了审计的监督职能。

4. 审计任务繁重, 审计人员自身能力和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大部分高校审计处只有三人左右, 审计人员只能组成一至两个审计组。由于批量任免、调动、退休, 集中开展审计, 每批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少则有十几个, 多则二三十个被审计人员, 在进行离任审计时 (三年) , 要对被审计人整个任期进行审计, 审计期间跨度大, 还存在政策规定变化、人员变动、业务量大等原因。而且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高校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融资渠道。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涉及财务、基建、专项资金、校办产业、后勤社会化、科研经费管理、高校收费等经济行为, 需要对经济责任人的经济管理水平、工作业绩、决策水平、管理能力、廉政情况等做出全面的定量或定性评价。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局限与审计业务内容的广泛产生矛盾, 导致审计证据收集不足, 对审计结果往往注重微观的多、宏观的少, 财务的多、效益的少, 许多问题未能被发现, 得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效果。

5.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不透明

按照规定, 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 审计处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报告, 在报组织部的同时, 抄送纪检监察室和其他有关部门。审计结论主要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封闭流转, 被审计单位不清楚, 主管部门不了解, 群众不知道, 无法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很好结合起来。在内部流转过程中, 审计结果运用主要表现在单向性, 即审计部门接受委托完成审计报告, 报送上去即视为完成了任务, 至于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怎么利用, 审计部门根据使用情况应如何改进工作, 没有具体标准。此外, 审计部门除在审计结果报告出来以后与被审计人及其所在单位沟通外, 也没进行更多的后续督察和跟踪, 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并且缺乏具体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影响限定在被审计单位和部分领导这一小圈子里。

6.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缺乏良好的体系和标准

审计评价是审计结果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评价的对象是被审计领导干部, 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在一定岗位、一定任期内所负经济责任, 影响力大、关注度高, 一旦审计评价不规范或流于形式将会造成有关部门对审计成果的不当利用。目前现行的审计的评价标准主要参照省审计厅发布的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进行一定的扩展, 缺少一致的口径能够实现横向可比。

二、高校处级领导干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措施

1.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 提高部门间配合协调力度

(1) 发挥好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联席会议主要负责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研究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审计部门提交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评定等级的建议, 进行讨论分析和综合评定, 并将评定结果和意见报送同级党委, 由其作出处理决定;跟踪检查、交流通报各部门审计结果利用情况和审计结论落实情况, 组织开展工作调研, 协调解决结果利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一段时间内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 进行原因剖析和根源挖掘, 并以领导小组的名义通报综合分析报告。

(2)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联动。在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 发挥部门合力。纪检、组织和审计在审计方案中共同讨论审计重点, 在审前互通干部监督管理中信息, 利于审计部门搞好审前调查, 在审计进点时联合召开进点会, 在审计中遇到阻力和审计手段难以核实的问题, 及时介入予以协调解决, 审计结束后对审计结果及时加以利用, 并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结果利用情况。

(3) 按照“谁审计, 谁负责”的原则, 对造成审计结果不真实、责任评价不客观, 影响审计结果运用的, 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出现任用干部偏差的应首先追究任命部门的责任, 防止和杜绝领导干部“带病上岗”、“带病履职”、“带病提拔”等问题。

(4) 与此同时, 应该建立健全组织部、人事处、纪委监察室等多部门联合监督的责任制来规范审计结果的落实。内部审计没有处罚权, 独立性不强, 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 因此应该就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什么时候反馈、如何反馈、责任如何追究、不充分利用审计结果等情况有例可循。

2. 前移审计关口, 推进任中审计, 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时效性

(1) 把任前审计与离任交接相结合。对那些拟调动或将离开原任职务的领导干部, 由组织部门提前通知审计部门进行任前经济责任审计, 在摸清家底, 认定事实和数字, 划分清楚新旧领导责任的基础上, 有效地把任前审计与离任交接结合起来。

(2) 审计结果作为新任领导接班的依据之一,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的监督下履行新任领导任前经济责任事项告知承诺制, 明确新任领导的经济责任和今后考核内容及标准。前任与现任领导双方填写离任交接书, 并移交合同、文书、会议纪要、印鉴等有关资料。对交接过程中出现隐瞒事实、虚构财产、设置账外资产、不如实交接造成损失的离任干部, 可以继续追究其责任, 新任领导干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事项而隐瞒不报的, 负连带责任。

(3) 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为了避免其放松财经法纪和廉政意识, 组织人事部门与审计机关及时沟通, 安排好人员名单, 在届内进行至少一次经济责任审计, 做到三年轮审一遍, 以实现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实时监督, 保护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又可以化整为零, 根据审计机关力量适时安排审计任务, 提高审计效率, 避免离任审计任务过于集中。

(4) 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和领导关注等特殊情况, 可以随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调查, 以突出审计重点, 及时摸清情况, 发现内部隐患, 揭露存在的问题, 提供有效的信息。

3. 充实审计机构, 增强审计力量, 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和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库

(1) 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建设, 保证所需的人员编制, 选拔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综合能力强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2)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围绕财经、法律、工程、管理、计算机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和后续教育, 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理论素养, 在实践中锻炼实战能力, 遇上审计的难点和疑点问题集体讨论交流, 提高动手和研究能力, 提高对重大事项的洞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审计处应建立审计台账, 将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等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 分清责任, 记于相关领导干部名下, 形成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如遇到审计时间紧的情况就可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成果, 特别是对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只需将其任职期间尚未审计的时间段进行审计或财务检查, 就可达到全面审计的目的。

4. 探索建立系统、完备、可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1)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要通力合作, 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评价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统一, 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显绩与潜绩相结合,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定相结合,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使评价体系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又能体现出一定的区分度, 利于组织人事部门理解、掌握和运用。

(2) 由于各职能部门在基础条件、内部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千差万别, 简单套用一种评价模式也是不科学的。因此, 有必要根据不同的职能部门制定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使其既能体现共性特征, 又可囊括个性特色, 在局部差别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打分量化统一口径。

(3) 为了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该指标体系不能是审计机关内部的闭门造车, 还必须反复征求并合理采纳被审计单位意见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不同部门的不同实际情况, 依据审核过的事实, 有问题指出问题, 没有问题作出正面评价。

5. 提高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度

(1) 坚持把审计成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级别, 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入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中, 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任免程序, 并作为党风廉政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实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一是在被审计单位内部公开。在审计开始时, 通过审前公示公布审计的对象、目的、范围和审计组联系方式, 给群众一个表达诉求的渠道, 广泛征求意见和线索。审计结束后, 通过召开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和下属主要单位负责人通报会的形式, 把审计结果给群众交一下底, 亮一亮牌, 一方面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财经法纪观念, 另一面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共同整改提高。二是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审计结果。可以以校内公告的形式专门下文, 也可以实行审计结果公开问责评议。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在一定范围内召集职工代表、干部代表组成评议团, 由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 审计对象就审计结果作专题述职, 与会代表根据审计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向审计对象提出质询与问责, 审计对象作出详细解释和说明, 并作出整改承诺。

(3) 建立审计结果综合分析通报制度。审计机关每年将审计结果归纳、总结, 重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和根源挖掘, 并提出审计建议, 形成审计结果综合分析报告。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反馈制度。通过审计回访、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定期调度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结论和整改的情况。

(4) 将审计结果公开与干部任职或任前公示结合起来。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价等次和结果运用情况显示在干部任职公示栏内, 一方面可以让群众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所任用干部在经济上和管理的情况;另一方面, 可以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和效果,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三、高校处级领导干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方向

1. 将审计成果运用于高校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表彰、调整任用中

高校党委要结合内部审计情况, 一方面在年度考核、表彰奖励及所在处室评选文明单位等方面运用审计成果。另一方面在干部考察时, 将审计结果写入考察材料, 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需要采取组织手段处理的, 结合干部考察等情况, 提出谈话、诫勉、调整、免职、降职等建议。审计综合评价达不到良好以上等次的, 一般不能提拔任用, 或不能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职务;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 由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次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 应给予调离或免职处理;对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较差、问题较为严重的, 应当及时进行职务调整。

2. 将审计成果运用于高校党委的重大决策中

在保证审计成果“可用、好用”的同时, 要提升审计成果运用层次, 要让校党委在重要决策中参考审计成果。这就要求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微观见宏观, 透过苗头看趋势, 深层次去归纳问题。要善于从根源上进行梳理, 透过体制机制缺失, 研究预防解决的措施, 从宏观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校党委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使审计成果“有用”。比如,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发现相关处室或二级学院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就要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3. 将审计成果运用于高校对干部的警示教育中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防范、预警功能。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及实行诫勉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可以让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从中找到经济管理、干部管理、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乃至重大失误, 吸取经验教训, 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离任的领导干部到新的岗位后改正以往的不足,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审计结果报告中反映的一般性问题, 组织部门可以采取谈心、谈话的方式向被审计者甚至领导班子集体进行反馈, 提出要求改进意见和要求, 有针对性搞好对被审计单位的督促整改;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典型问题, 不隐瞒、不回避, 及时向校党委汇报, 实行诫勉;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 要在校干部职工大会进行通报;对查处的重大违规问题, 要进行曝光, 起到“审计一人、教育一批、规范一方、警示一片”的效果。

4. 将审计成果运用于高校堵塞漏洞和管理规范中

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预防决策失误, 堵塞制度漏洞, 促进管理规范, 通过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督办, 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办法, 力求“查出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方漏洞”, 实现审计成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唐雄斌.浅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审计与理财, 2012 (5) .

[2] .陈忠.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之探析.会计师, 2011 (5) .

[3] .李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7

一、审计人与被审计人的博弈:难以获胜的审计人

经济责任审计被称为是中国特色的一项审计工作。在我国社会转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它在实现政府“反腐败”的吏治策略方面, 的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 经济责任审计还远远没有达到老百姓所期望的程度。因为, 老百姓所察觉到的一些腐败, 还没有被经济责任审计检查出来, 事实上, 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弱化了。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是公共管理领域的各级官员, 这些官员, 除了在公共机构行使公共权力的官员 (主要是作为各级公共管理机构负责人的党政领导) 以外, 还有在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公司和国有事业单位任职的负责人。在制度化的经济责任审计环境下, 官员肯定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反审计”或者“反侦查”意识。常见的策略是: (1) 分散责任。集体决策的民主外衣, 可能会取代“一言堂”的个人专制的决策方式, 但是, 取代不了个别领导做主的现实本质。如果一个负责人具有专制倾向, 他所发表的主导型意见已经为决策定下了基本格调, 在中国“明哲保身”的传统观念指导下, 集体中的大部分人的“失语”, 可能会使集体做主事实上变成了个人做主, 这时, 领导者的个人责任在法律上就摊薄了。 (2) 转移责任。一些棘手的事情, 领导人可以授权下属去办, 但是, 领导人会有一些事后查无实据的“暗示”, 如果出了不大的问题, 领导人自然是没有责任的, 被“替罪羊”无可奈何地承担了责任。 (3) 逃避责任。逃避责任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风险的有责任的行政事件不作为;对应当负有的责任予以推卸;通过对下属的处理来淡化个人的责任。 (4) 减少责任。对实在无法推卸的责任, 领导人可能仅仅愿意承担极小的一部分责任。在这四种策略实施的情况下, 审计人员对同一事件中不同人员的经济责任的划分存在很大的难度。

审计人员代表审计机关执法, 这意味着审计行为本身是公共事件;但是, 这种公共事件是依靠审计人员的个人力量完成的, 在此时, 将一个公共机构 (审计机关) 对一个个人 (领导人) 的评价, 就演变为个人 (审计人员) 对个人 (领导人) 的评价, 此时, 审计人员作为实施审计行为的现场监督者, 可能处在一种弱势群体的位置。在审计关系中, 作为被审计人的该领导人, 通过他的特殊地位, 获得了许多行政资源和其他的社会资源, 这些都可能会形成对审计客观性、独立性的外部影响因素;而在正常情况下, 审计人员对该审计对象的特殊背景知之甚少, 无论出于职业需要的小心求证, 还是作为社会人的谨小慎微, 都可能使审计人员的心态存在先天不足。在这场博弈中, 审计人员往往没有明显优势。即便是在“上审下”的制度下, 这种格局也是无法改变的。

在审计人与被审计人的博弈中, 在“公”对“私”的较量中, 复杂的心理与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等等, 使审计人的监督变得弱化。这就是为什么有相当数量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痛不痒”的真实原因。

二、审计人与审计委托人的博弈:

审计报告的适用性下降

在审计关系的分析中, 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之间、被审计人与审计委托人之间的博弈关系十分明显, 而审计人与审计委托人之间为什么也存在博弈关系呢?这种关系的根源是, 审计人与审计委托人在法律上、理论上的合作关系, 在审计人员作为审计机关的代理人时, 审计委托人作为组织部门的代理人时, 可能发生代理人背离其所代表的身份的情况, 这时, 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可能演变成为代表不同机构的自然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博弈关系。这种现象是一种隐性博弈, 可以称为“背离身份博弈”。

当人们深入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时, 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一项可以提高政府治理效率的优秀制度。然而,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可能会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其原因是: (1) 审计委托人的“先入之见”影响审计的独立性。组织部门 (指中国共产党的专门管理干部的组织部门, 以下同) 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委托人, 组织部门的真实意图可能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 这显然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相悖。需要重用提拔的领导干部, 审计结论应当有利于组织部门的重用提拔;需要退休离职的领导干部, 审计结论应当对这些有过贡献的人员给予足够的肯定;而有错误需要免职的领导干部, 审计结论应当更加严厉, 不过, 最后一种情况是少量的。从整体上看, 审计人是加强了或者显性化了组织部门的任用意见, 这时, 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挑战。 (2) 审计委托人的“组织属性”在无意中可能被“自然人”所取代。组织部门的个人意见很容易作为组织意见被“组织化”, 当个人意见与组织意见冲突时, 可能对审计意见产生某些扭曲。组织意见被过滤, 是因为组织的职能需要通过个人行为来实现, 貌似组织的个人, 代表组织实现了个人的想法, 这导致了审计结论的立场错位。审计为审计委托人服务, 这是永恒的真理, 但是, 审计不能在事实上为审计委托人的代表人 (个人) 服务, 这同样是一个真理。一旦“公权力”的行使者出于个人目的处理公共事务时, 审计意见可能被有选择的采用, 这实际上是一个权力配置的漏洞。

审计职业的“审计语言”, 是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意见被采纳的一个重要原因。组织部门通常习惯于使用“组织语言”, 即任用与否、为什么任用或者为什么不任用的语言, 对“审计语言”在理解上存在障碍, 造成了审计意见利用效率低下。实际上, “职业语言”的存在, 是一种现实状况。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中不同行业之间的专业人员的沟通比较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问题是, 审计人员提交的审计报告应当使用“审计语言”还是“组织语言”, 是一个难题。一方面, 审计报告的编制范式不同于人事任用报告的编制范式, 审计人员不能编制一个审计界不予认同的、专门用于人事任用的不伦不类的报告, 这必然存在着不少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障碍。另一方面,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能取代人事任用报告, 因为, 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人事管理知识, 他们无法对人事任用的组织工作风险进行准确判断, 也无法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因此, 由审计人员编制符合人事任用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审计机关面临两难选择。在采用“审计语言”与“组织语言”之间, 固然各自都有合理的理由, 但是, 如何巧妙地予以结合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审计人员是不是必须编制符合人事部门人事任用需要的审计报告, 并不是一项法定要求, 所以, 使用审计语言编制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也并无不妥。然而, 如果这个审计报告并未被利用, 那么, 审计本身的意义又何在呢?与其将大量审计资源的消耗变成浪费, 还不如做出必要的妥协, 编制体现人事任用特点的审计报告。事实上, 审计机关有义务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编制适用的审计报告。

编制体现人事任用需要的审计报告, 应当做到: (1) 对可能影响任用条件的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关键是, 应当充分了解党和国家在人事任用方面的一些具体规定, 在对这些规定有准确把握的情况下, 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 (2) 突出缺点, 淡化成绩。对作为审计对象的相关领导人取得成绩的说明, 应当高度概括, 没有必要进行逐项列举。对确实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领导人, 可以通过审计意见的类型进行区分, 没有必要从正面进行大篇幅肯定。 (3) 区分审计意见的类型。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五种形式表述审计意见:完全履行经济责任;基本履行经济责任;履行主要经济责任;未履行主要经济责任和未完全履行经济责任。

三、被审计人与审计委托人的博弈:

改变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

审计报告是审计活动的结果。审计信息主要是通过审计报告传输的, 而在这个载体上, 可能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解和阐述。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漏洞, 被审计人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 改变审计委托人对审计报告所表达人事评价信息的利用。因为, 只要组织部门的有关人员并不关心某项敏感信息时, 审计报告中应有的效果可能被忽略, 就可能达到被审计人所要求的结果。这时, 就可能存在被审计人与组织部门有关人员幕后交易的情况, 如果后者被收买, 将以组织的名义对审计报告视而不见。这时, 审计机关会很无奈。

在现实中, 审计机关对组织部门利用审计结果的状况, 通常不愿意做出过多的评价;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由于身份的限制, 审计人员审慎表达意见是可以理解的。审计机关普遍性的观点是, 组织部门有组织管理的一整套规则, 对政府官员的评价是综合评价, 而不仅仅关注审计评价这一个方面;只要审计意见提交给组织部门, 其最终利用的情况并不是审计机关应当关心的事情。对这种观点, 笔者持不同意见。组织部门作为审计委托人, 有权决定对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 但是, 并不意味着审计机关在提交审计报告后, 对有关事项漠不关心。如果能够从有关规定 (例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上提出对组织部门的行为规范, 即要求组织部门反馈官员任用的最终评价信息, 可能更有利于审计工作的改进。

在与组织部门的交往上, 审计机关的困惑是多方面的: (1) 权威压力。受制于组织部门的权威, 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往往十分谨慎, 甚至到了拘谨的程度, 这可能影响审计信息的充分披露。 (2) 动议不明。许多审计委托可能是离任审计, 但是, 任职期间的审计需要表达什么样的信息, 不是十分明确, 这需要仔细分析。如果组织部门已经提拔了某位官员, 可能使审计结论的表述变得微妙起来。 (3) 信息封闭。近几年, 公开披露审计报告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审计制度改革的重点, 而且, 按照国务院令 (2007) 第492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的公开, 已经从上到下展开,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公开, 因为内容的敏感性而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当然,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能否公开, 主要取决于组织部门的意见。对于审计机关而言, 如果没有舆论的支持, 这种审计报告的公开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审计报告不公开, 审计的地位可能更加尴尬。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 审计机关在观念上存在误区, 即认为, 人事任免是组织部门的法定行为, 审计机关不能越权表述对政府官员个人任用的意见, 这显然是错误的观点。审计机关固然不能进行人事任免, 但是可以表示相关的意见, 就像普通公民应当可以自由评价一个政府官员的功过一样, 将可以表示意见与实际行使权利混为一谈, 是对组织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力的误解。显然, 如果审计机关明确表示某一个政府官员不可任用, 那么, 组织部门在做出人事任用的决定时, 通常应当慎重考虑。实际上, 如果某个官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 已经由组织部门在委托审计时做出了暗示, 那么, 审计机关的意见可能流于形式。

总之, 在经济责任审计所表现的特殊的审计关系中, 审计机关与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表面上的合作关系, 掩盖不了事实上的权力博弈关系。有博弈, 就有公平, 就有公正;有博弈, 就有制衡, 就有秩序。但是, 在博弈中,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利用效果可能弱化, 这是当前中国审计的一个特色。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等手段, 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10YJA790050) 和西安市2010年科技计划项目 (SF1018[3]) 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EB/OL〕.中国新闻网, 2010-12-8.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3]冯均科.审计问责: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8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 (或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 在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后, 向本级人民政府 (或委托部门、单位) 提交的评价被审计对象在任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专题报告。

二、审计报告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与其他审计报告相比, 内容不同, 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审计依据。包括实施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法律法规、委托、授权等依据。

2.审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 是明确该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和审计实施的整体状况。

3.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业务范围, 隶属关系、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被审计人员姓名、职务、任职时间等内容。

4.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事实、原因, 所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等。

5.审计评价。根据审计结果, 综合评价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 指出应由被审计人员承担的主要经济问题及应当负有的责任。

6.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对审计发现的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 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

三、审计报告的主要特点

1.内容的针对性

审计报告的内容应紧紧围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这一具体内容来进行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本文简称《审计规定》) 已明确规定,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及报告都应针对“经济责任”这一主题展开。

2.评价的专业性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机构要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审计评价的范围、内容和审计的职责必须统一, 要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围绕财政收支、财务账支, 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所体现的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 决不能超出审计的职能范围去作评价。审计评价的依据、方法、标准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要求。

3.报告的定向性

《审计规定》明确要求“审计机关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报送本级政府行政首长, 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抄送联席会议有关单位”。可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是特定的, 审计机关不向不特定的使用者出具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4.报告用途的特定性

《审计规定》中规定,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这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特定的用途, 必将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领导干部管理的有效手段, 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成果, 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审计结果的表现形式,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审计报告为干部离任提供审计鉴证。

为官一任其政绩究竟如何, 不仅是组织部门需要掌握的, 也是离任者自己所关心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使离任者走得清楚, 继任者接得明白。

(2) 审计报告为任用干部提供考核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与组织部门考核相结合, 相互弥补, 相得益彰, 通过审计结果评价成绩, 指出不足, 依据政绩对干部进行任用、奖惩, 丰富充实了考核干部的内容。

(3) 审计报告为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提供决策信息。

通过实施领导干部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将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 变事后审计为事中监督, 加强事前防范, 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在任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为组织部门日常管理干部提供决策信息, 可以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对干部起到保护作用, 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身免疫能力。

(4) 审计报告为惩治腐败、查处大案要案提供线索。

廉政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十分重要的。对领导干部任期内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予以揭露, 为纪检、检察部门提供案件线索, 清除腐败分子, 已成为纯洁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和监督中有广泛的用途, 这些最终都体现在审计成果的运用上, 因此, 促进审计成果转化就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

五、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 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全面运用

《审计规定》中明确要求, 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联席会议制度在落实上往往流于形式, 表现在审计任务的安排上多由组织部门提出, 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总体计划的制订和审计重点的把握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在重视和利用审计成果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 会议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也不够完善,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和深化。

(二)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中的不透明, 影响了利用效果的发挥

按照规定, 各级党政应当建立健全经济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 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关部门根据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重要依据。目前, 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公开披露。组织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 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不公开, 审计结果运用缺乏细化的标准,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现象。

(三) 责任界限不好划分, 影响审计成果质量

目前,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还缺乏一套较为系统的规范标准, 如何正确标价领导者的经济责任, 关键是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 有历史的, 有现实的, 有主观的, 有客观, 有班子集体的, 有领导干部个人的, 履行经济责任具有多层次、多目标、复杂性等特征, 造成经济责任的界定难度增大。影响到了审计成果质量, 也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建议

(一) 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 加强协调配合, 着力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

各级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规划、指导和协调的职责, 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 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 逐步建立起联席会议的正常运作机制, 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 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在工作中要加强协调配合, 在审计成果分析运用上要各尽其职, 协调一致。有关部门要作好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后续分析研究, 对审计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 充分运用到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中去。

(二) 建立审计成果利用机制

一是建立与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相关的制度和办法, 明确专人负责, 使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做到有章可循。同时积极进行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有效方法, 如:组织专人专题研究开发审计成果, 并积极推广运用, 建立审计成果信息库等。为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奠定制度基础。二是推行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审计规定》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 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如果能够选择对各级组织和群众比较关注、涉及面较广的审计结果予以通报, 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后果, 将会起到扩大审计影响力, 曝光被审计单位, 警示其他单位的作用。

(三) 搞好审计队伍建设, 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确保审计结果可用

一是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 充实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准入机制。二是进一步研究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提高审计质量。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审计评价要以审计结果为基础, 从而准确界定领导者的经济责任, 确保审计结果可信、可靠和可用。

参考文献

[1]侯绍林, 吴占利, 程军.经济责任界定的思考.中国审计, 2011, (6) .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9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意义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账项审计模式和制度审计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这种审计模式的发展, 是审计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它改变了传统审计理念。笔者认为在经济责任审计领域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意义重大。

(一) 外部环境发展需要

在科学技术逐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的今天,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这使一些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也日益增大。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审计人员逐渐地认识到如果将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隔离于所处的经济环境中, 审计人员就很难有效地了解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业务交易、整体绩效和基本财务状况。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分析、评价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经营风险以及生存能力, 以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最终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鉴于此, 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势在必行。

(二) 规避审计风险需要

在制度审计的模式下, 审计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内部控制系统, 容易忽略其他的风险要素。如果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之间串通一气、整体造假舞弊, 就能避开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 使实施的看似有效的审计程序都无效, 最终致使审计失败。近年来, 由于内部管理人员联合舞弊导致企业破产的事件日渐增多, 这让投资者、贷款人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国家的利益也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国家对这一类事件的判决逐渐倾向于增加审计人员的责任, 这就使审计人员的执业风险在加大。为了弥补制度审计模式的这个缺陷, 主动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 这就需要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三) 战略管理发展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经济的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从过程管理逐渐向战略管理转变, 而战略管理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分析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并找出化解这些风险的方法。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小审计风险, 首先要从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出发, 了解企业基于自身环境所制定的经营目标、经营范围和内部制度等情况, 其次再考虑这些因素对财务报表各个项目的影响程度, 据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

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最关键的就是对风险的评估。要结合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特点, 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进行审前调查、评估风险、审计资源配置和内控测试等。具体程序与步骤如下:

(一) 审计计划阶段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整个审计工作要围绕着风险分析进行, 所以要重视审计计划阶段的工作。

(1) 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做好审前调查是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屏障。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对象个人的基本信息, 其次要了解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 包括经济性质、管理体制、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等, 此外还要了解与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相关的外部环境, 如行业状况、监管机构、法律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将以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 运用流程图、调查表等方法, 分析、测试内部控制流程是否完善、准确以及各个控制点的运行情况。

(2)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审前调查了解到的信息基础上, 审计人员要能准确的识别并评估出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由此判断出审计的重点。然后再通过查问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有关人员, 查阅有关报告和文件, 查看某一项或几项控制方法的运用, 观察某一项或几项交易在财务系统中的处理程序等审计方法, 结合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力, 进行分析和评估。最后对识别出的风险确定风险等级, 再根据风险等级的大小按一定次序进行排列。对于评估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要重点关注。

(3) 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在识别并评估各种风险后, 要以风险为导向, 合理地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计划要对审计的时间、人员、期限、重点和方法等作出具体的安排, 避免使用标准的审计程序或者平均使用审计资源, 便于有的放矢的进行审计。对于评估出的高风险审计领域, 要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 有针对性地实施审计程序, 使审计工作更加突出重点, 更具有效性, 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 保持较高的审计效率, 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二) 审计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点就是对评估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审计。一般来说, 审计实施阶段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 如何合理的配置审计资源是最关键的, 这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可以让具有较高技能、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调查重要事项, 或者充分利用“专家”进行审计工作, 或者将重要事项的调查时间延长等。为了将有限的审计资源运用到重点的、风险较大的领域, 通常采用抽样分析法, 对影响高风险等级的因素进行抽样, 其中:对具有高灵敏度的因素抽取样本的45%~60%, 对具有中灵敏度的因素抽取样本的25%~45%, 对只具有低灵敏度的因素抽取样本的10%~20%。

(2) 保持谨慎的职业怀疑。职业怀疑就是指对审计证据的批判评价和质疑的态度, 它是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的一种体现, 审计人员在收集、分析和评价审计证据时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因此, 在获取审计证据时, 可以采用各种测试 (如评价内控制度、工作底稿三级复核等) 的方式, 除此以外, 还可以将审计范围延伸到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经营环境等信息的获取, 必要时还可以将审计取证的范围延伸到单位外部, 从其它渠道再收集被审计对象任期内的主要业绩和存在问题的资料。

(3) 进行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是指运用观察、检查、查询、监盘、计算、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 以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实质性测试是审计实施阶段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审计人员据以作出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为了弥补被审计单位内控缺失和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缺陷带来的风险, 要对各类重大事项进行实质性测试, 以获得有效的审计证据。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与否, 对于一些重点账户的余额、重要交易事项和重大披露事项都要进行详细的审计。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风险增加, 审计人员一定要适当地增加实质性测试的程序, 尽量使审计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

(4) 进行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是指为了确定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控制政策、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以便测试内部控制在发现、防止和纠正认定层次发生重大错报方面是否有效, 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出重大错报风险。一是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项目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 找出控制措施与存在的风险点, 并对风险等级加以评估。二是对内部控制实际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 主要对控制措施和控制过程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内部控制是否得以实施进行检查。三是运用内部控制风险测评体系, 对现有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最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健全性以及对风险的监控、识别和防范能力进行评价。

(5) 评估审计风险的程序。对于审计风险的评估应实施如下程序:首先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 确定审计的重点, 再运用实质性测试获得一定的审计证据, 并将其详细的记录在工作底稿中;其次对编制的工作底稿要实行三级复核制度, 使审计人员都能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审计任务, 避免施行审计程序的随意性;第三对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事项, 要尽可能多的收集审计证据, 认真调查了解相关事项, 准确加以核实, 力争让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第四对评估的结果, 还要进一步实施复查、询问、观察、函证、重新执行、重新计算和分析程序等审计程序。

(三) 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出具管理建议书等。审计报告能全面反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成效, 而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是审计报告中最关键的部分, 它是上级部门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 对被审计对象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 是影响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风险有很多, 如: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舞弊和错误的风险、对被审计对象评价过高和成绩说的过多的风险等。因此, 在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时, 一定要客观谨慎, 有针对性地把成绩说透, 问题讲实。在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过程中, 要始终将风险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每个阶段风险评估、实质性测试和控制测试的情况, 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 最终给出恰当的审计建议及意见, 根据需要可以再出具管理建议书。

三、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保障措施

目前,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可操作性的、系统性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未形成, 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中, 要在制度、方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作出保障。

(一) 建立健全审计制度, 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的审计制度是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首先要完善操作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规范, 明确地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引入到经济责任审计之中, 对审计流程、质量控制方法、样本抽查方式等进一步细化, 对资源配置、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评价标准等进一步规范, 用制度来提升审计质量。其次要深化审计体制改革。由于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 导致了它所具有的独立性只是相对的, 因此要从深化审计体制改革入手, 逐步完善审计机制建设, 使审计人员在从事经济责任审计时始终保持精神上的独立。

(二)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 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提供技术保障

首先要合理的使用传统技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需要运用账项审计模式和制度审计模式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各种分析工具, 为其提供最基本的技术支持。如:制定审计计划阶段, 为了分析出可能产生风险的所有因素, 就要使用传统的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审计实施阶段, 为了核查账目, 则要使用流程图、抽样分析、调查审阅以及核对等方法;审计报告阶段, 对于收集来的审计证据, 要更多地使用分析、比较、归纳和复核等方法。其次要充分的使用计算机审计技术。要从大量的业务数据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证据, 离不开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帮助。硬件方面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之间设置一个合理的接口, 软件方面需要设计出一套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型, 并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资料, 然后使用计算机进行抽样统计、分析测试和风险评估等, 找出风险领域并找到风险点, 实现计算机审计提高质量、提升效率的目标。

(三)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提供人才保障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 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适应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工作需要, 首先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继续教育, 使审计人员掌握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实际工作中, 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 能够敏锐地判断出企业是否具有生存能力、是否具有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的能力, 再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对各项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其次要增强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特别是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使其在执行审计任务时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增强对审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提高发现重大错报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刘世林、方伟明:《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篇10

1 农村信用社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任务等,体现了依法治国、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基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以及当前金融市场的现状,建立与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可以为干部考核提供有效的依据。针对当前银行系统出现的各种腐败问题,只有建立针对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才能在根本上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才能促进为组织部门在考核干部时提供有力的参考。其次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功能发挥,防控内部审计风险。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于降低经营管理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信用社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剧,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最后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能够提高内部审计在信用社中的开展。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预防腐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信用社业务的管理水平,有效的健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农村信用社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以离职审计为主,任中与离职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强化了对信用社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首先是对干部的考核实施先审计后任用的原则,对管理人员实施每届进行履职审计的方式;其次对于审计授权的处理按照对审计领导的审计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对拟以提拔的县级干部则有省级审计组织部门实施。对于审计人员的审计评价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取保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成果的运用对于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成果运行的效果看,其还存在一些缺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信用社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审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但是当前的评价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定不科学。无论是《审计法》还是《离职离岗审计方法》的规定都没有就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具体的细化标准,尤其是没有建立具有量化的评价指标,结果导致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结果不严谨的问题。二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定性指标针对性不强。针对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存在很多雷同问题,没有建立具有差别化的审计指标,结果导致审计评价的结果不能如实的反映民意,导致不能对被审计人员做出客观的评价。

2.2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不清晰

农村信用社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但是在实践中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主体界定不清的问题:一是对问题缺乏总体的把握,例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往往将重点放在会计、信贷等层面,追究直接经办人的责任,而忽视了领导责任,结果引起信用社的不良发展。其次对于问题的定性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在处理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方面存在模糊性。例如针对某些问题没有划清属于主观意识还是客观意识,结果导致审计处理结果有失公平。最后信用社部门之间缺乏联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单独依靠审计部门是不能有效完成的,尤其是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运用需要信用社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但是很多部门基于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不正确认识,导致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性。

2.3 信用社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形式化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能够督促整改到位、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等,但是从目前审计的成效看,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成果运用上存在形式化的问题:首先信用社在对待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存在侥幸或者不重视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发现存在重大问题的,被审计人员不重视,结果导致审计成果被赋予形式化。例如审计人员将审计工作报告及时反馈给信用社管理人员,但是管理人员却没有将审计问题进行督促整改,结果导致审计工作处于被动。其次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后续跟踪审计。实践证明,很多单位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存在后续审计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缺乏后续跟踪,导致审计风险整改不到位。

3 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成果运用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省联社统一管理的审计体系,省联社要基于工作需要统筹对审计工作的管理,制定具体的审计管理办法,建立审计工作机制,强化审计工作纪律等,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制定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基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信用社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平衡计分法、条件限制法以及审计专业判断等方法,基于信用社审计工作的实际建立审计评价指标。另外,还要全面、客观地考虑系统性、空间性特征,以便于依据时间、空间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实现科学的动态评价。

3.2 创新审计技术手段,重视风险分析和目标评价方法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型业务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规范审计活动,审计技术从以经验型为主向技术型为主转变,使审计活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同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部控制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分析评估被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出现风险的领域,设计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在审计中积极运用这些技术,将会大大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为准确进行审计评价打好基础。

3.3 加快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金融法规制度查询系统,开发使用审计程序软件,建立自己的审计数据库,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的财务、非财务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统计,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广度、深度,提高审计质量。另外信用社也要积极通过开发审计信息系统,规范审计业务的流程。例如农村信用社针对审计工作的需要开发的各个审计平台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3.4 注重审计成果运用,扩大审计工作成效

基于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意义,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审计报告、通报流程。审计部门要明确具体的审计工作流程,将各项工作具体化、规范化,以此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信用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要积极引入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其次定期召开审计问题联席会。信用社要按照审计工作流程定期将审计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汇总,组织领导班子参加审计问题的联席会,对于重大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并且提出改进的意见,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最后促进审计问题的有效整改,并且加大追责力度。将问题整改到位是提升审计成果运用的关键,因此审计部门要督促问题的整改,具体要通过完善问题整改机制、建立持续跟踪督导整改问题以及关注问题根源等方式进行。

实践表明通过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强化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创新审计工作技术手段以及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大大强化了责任追究的力度,提高了信用社各个部门之前的凝聚力、提升了信用社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实现了审计结果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鲜瑞红.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成果运用[J].中国集团经济,2013,(11).

[2]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01).

上一篇:中国企业与技术创新下一篇:媒体人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