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引领(共12篇)
策略引领 篇1
一、问题缘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园历年来一直将幼儿在园活动环境的研究与创设作为园所实现优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追求:让教师通过学习、操作、反思,逐步学会创设具有与幼儿建立积极联系的有意义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然而,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实际操作能力与管理者组织行为间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见下表)。
二、问题解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基于在环境创设中逐渐出现的问题,我们不断思考:管理者在引导教师创设优质育儿环境的同时,又该给予教师何种实践推进与管理支持呢?带着这样的追问,我们开始了基于问题的实践,并陆续更新、设计了相应的管理支持行为。
设计一:理论为主,案例为辅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再次研读内化有关幼儿学习环境创设的理论,从剖析概念着手,明确其意义,将实践的视角聚焦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上来。在理论先导下,我们再次进行现场实例集体剖析,聆听教师对所创设环境的作用、意义以及对应满足幼儿何种成长需求的介绍。通过将环境创设与幼儿实际需求建立起直接关系的剖析,更为直观地加深了教师对环境创设意义的理解,从而在实践中能有针对性运用。
设计二:对应评价,行为跟进
我们组织骨干教师修订幼儿园环境创设评价指标,通过指标文本的修订以及后续的全员培训、学习,使全体教师明确环境评价的具体内容及目标导向。在边研读指标边实践内化的基础上,帮助教师对应评价要求,实现操作行为的调整与跟进。
设计三:把握价值,关注效果
我们采用“观察员”的研讨方法,在环境观摩前交代任务,教师以观察员的身份负责观察追踪幼儿,并做好观察记录(包括记录幼儿在环境中学习的频率、专注时间、行为表现,等等)。教师在对记录的数据、文字等进行解读分析后,真实客观地判断该学习环境创设的有效性及价值所在。“观察员”活动,引导教师将视角直接指向关注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以及环境创设的有效性。
设计四:创意申报,激发自主
在“创意申报”活动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要素:
其一目的,是为了保护并激励教师在环境创设实践中的创造“智慧”。
其二内容,这是幼儿园环境研修的重点。教师根据自己学习、实践的情况,每月自行做出是否“创意申报”的判断。
其三方法,开设每月“创意抢先报”活动。教师整理归纳日常实践中的创意环境设计及相关作品等,进行“专利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凡在实践操作中有教师加以模仿,就给予专利发布者当月考核加分。模仿者越多,专利发布者加分越多,此举激发了教师自主申报的积极性。
三、策略提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管理中,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后,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但凡基于问题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但凡解决问题的实践都是有提升的。管理者唯有在实践中不断整理和总结,才会有所积淀和提高。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日常面对的重要工作,管理者的支持是推进该项工作朝着有效性及有意义发展的助推力。回顾开展该工作的实践过程,我们梳理出一些思考与认识。
认识一:观问题现象,明工作初衷
作为管理者,除了要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度以外,还应始终明晰开展该项工作的初衷。
就如前文提到的,我们在组织教师开展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发现了种种问题时,便立即组织教师回过头学习、解读相关理论,实现对活动意义的再认识。即环境创设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了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目标引导行为,行为对目标的达成可以通过跟进式、针对性的调整加以落实。管理者不能因为问题的产生而乱了思考,心中要时刻有目标,正视实践中的问题,不断理清和调整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成长。
认识二:集相关信息,思问题本质
当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管理者首先想到:找出问题才是核心所在。从问题出发,深入分析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对于问题的剖析需要广泛收集信息,要和问题所涉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比如:和那些创设环境有瓶颈的教师聊聊,深入了解她们的想法或困惑。从问题的本源出发,收集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对后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着积极的意义。
认识三:研问题解决,促成效提升
发现问题、剖析问题之后,后续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组织与问题相关的人员一起讨论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给予教师充分的参与感与信任感,同时也让她们了解问题解决的进程和方向,为后续开展团队讨论创设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团队成员一起集思广益,不断推陈出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完善了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在这样的研讨过程中,管理者始终以参与者、引导者同时也是推进者的身份介入,边实践边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类似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诸多管理环节,就是管理者在与实践的反复交互中不断产生管理智慧,提升领导能力,继而发展完善的过程。
策略引领 篇2
【论文关键词】引领 主动参与 基点
【论文内容摘要】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征,运用现代认知理论,创设情景。教学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后续学习做准备。为此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新课标下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即强调学生要动手、动口、动脑,要求学生去“做”,从“做”中学,从“做”中思,从“做”中去积累与提高。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征,运用现代认知理论,创设情景。教学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后续学习做准备。为此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那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要注重哪些方面呢?
一、更新观念,以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再是主导者,教师是引路人、参与者、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者,师生双方同时扮演双重角色,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新课程下的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营造“敢想、敢说、敢问、敢试”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新的课程改革是新课标的方向,也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追求的目标;而“参与”则是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实施这一目标的有效抓手。
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下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调控者,更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者,教师观念必须更新,要树立以生为本之理念,从而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注重实际,因材施教,因课制宜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让所有的学生在适当的教学程控下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但面对一个班集体,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是相同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与习惯,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施展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得。有的放矢,才能命中靶心,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与行动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些挫折,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展示;多给学生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塑造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风采。因材施教,因课制宜,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三、重视活动,于活动中思考、感悟、内化自身
新课改的一个显著表象就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尤其像英语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见一斑。因为空洞的说教往往不如真实的实践。“身教”重于言教。(这个身教不仅指教师的榜样示范,也指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而受到的教育。)
当然,活动的范畴是多方面的,它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或思维、或对话、或动手、或表演、或评价、或演讲等等。只有教师放开手脚,多设置活动,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活动中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去体验,并从吸取营养,内化自身
因此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形成互动课堂的保证。问题的主题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仅要考虑与学生所学教材的联系,还要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知识水平、存在的问题。主题不可过大或过小,过难或过易;主题不能过于抽象,离学习者太远,摸不着边际;也不能过于具体,引不起学习者的思考和争论。
四、营造宽松、民主的气氛,让学生乐于参与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以主动积极愉快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便是教师教研的永恒主题。
试想:一个凶巴巴的,蛮不讲理唯我独导的教师,学生在他的教育教学下,只能唯唯诺诺,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出错……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有学习的积极性吗?
因此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我们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达,发展他的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自主参与。教学中,教师可多一点微笑,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可多一点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横加干涉,尊重学生的隐私,不随便宣扬;可多一点赞美,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鼓励,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创设“和谐的参与环境”是参与式教学的一个前提,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投身于教学,真正实现引导学生参与。
五、善待学生,宽容鼓励,以激励性的评价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的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默许的眼神都可以将平等、亲切、信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向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爱心。课堂上,允许学生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发言,自由站立举手等;有时学生会因思维的活跃或某种成功而手舞足蹈或发出声响,这都是人的情感的正常宣泄,而不能批评指责。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不要吝惜赏识和表扬,因为它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教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的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使他们能够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当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六、立足自身特点,不断学习,融会贯通,随机应变
经常在听课中发现,当老师提出一个稍难的问题时,学生仿佛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可能一下子会从学习的.沸点降到一半。如果思考再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们的学习热情可能会降到零度(当然,除了一小部分尖子生在思考外)。我们在教学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或困惑。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下降,参与能力不够,无法实现主动参与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忽略学生的能力与学习的实际情况,聪慧的教师在预设时就会考虑到这一点,他们的智慧源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在设计流程时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比如,学生在阅读课新课开始前,预习文章时,在理解方面可能会有些难度。因为新的词汇较多,有些结构还没能掌握,有时绞尽脑汁也无从下手。所以我们教师要周全考虑,在设计训练点时,可以做一些方式方法的指导。比如,参与式教学中的“导学提纲”,就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学生有了点启示,立足于一点或几点展开分析,这样一些重点、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了。
当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教师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与灵活机智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点拨尤为重要。同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尤其是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
也许你的漂亮的粉笔字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许你的标准的英语发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许你的机智幽默能让学生开怀大笑;也许你的聪明、灵活能让学生佩服之至。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立足自身特点,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以应付和调控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变化”,要能融会贯通,随机应变,用自己的优势来赢得学生的亲近与欢心。
有了教师的指引,就会有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会彰显课堂的精彩。
我们通过参与,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我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自我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卢正芝 著.《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6月第一版.
[2] 闫祯编 著.《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月第一版.
[3] 方明 编.《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1月第一版.
创设有效策略 引领魅力阅读 篇3
一、 精心营造氛围,为魅力阅读创造磁场
首先,教师可以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图书馆,让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书,感受书海之浩瀚,体验读书人的痴迷,使他们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其次,学校要倾力打造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学校橱窗、墙壁、走廊等处,可张贴名人名言、名人挂像;设置以经典名曲为内容的音乐铃声,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愉快的读书心境。要积极创建开放的阅览室,放置开放性书架,添置种类丰富的图书,优化图书管理,同时建设好电子阅览室,让阅览室成为学生阅读的“主阵地”。各班还可设立班级图书角,努力使学生手边拥有他们感兴趣,适合各种发展水平学生的阅读资源。
最后,注重家校沟通,强调家庭阅读氛围的重要性。专家告诉我们,家长的天职是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进那个令他们充满激情又趣味盎然的阅读角落。
二、 精心指导方法,为魅力阅读奠定基石
1.课外读物的推荐
(1) 从学生的好奇处入手推荐读物。小学时期儿童正处于知识的渴求期,教师可向他们推荐《动脑筋爷爷》《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探索》《海底二万里》等书,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这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时常会被自己的新发现所激动。
(2)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现代的孩子对一些“另类”的作品兴趣很浓,如果我们把睿智的《伊索寓言》和妙语连珠的《阿凡提的故事》等介绍给他们,不是正合时机吗?
(3) 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推荐读物。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及时为孩子们指导阅读名著名篇。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我发现孩子们在收集《儿童画报》随书附赠的《西游记》卡通画,于是先让他们说说画中的故事,回忆回忆《西游记》电视剧的情节,然后引导他们去看《西游记》青少年读本,结果许多孩子都迷进去了,有的同学一连读了好几遍呢!
2.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 摘录与随感。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搏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2) 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 学写批注。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它们是学生独特的最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4) 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也可举行课外知识竞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经常性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阅读情感场”,使那些本没兴趣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受到这个“场”的影响,产生谐振。
三、 精心设计活动,构建魅力阅读的精髓
1.特色活动之一——新书发布会
首先,可以通过海报的形式,介绍新书。这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方式。精美的插图、亮丽的书名、简洁的概要,让孩子们一下子被新书吸引,迫不及待地想一饱眼福。海报要张贴在图书馆门口或者校园入口处等引人注目的地方,让孩子们能第一时间看到。海报设计要新颖别致,有视觉冲击力。
其次,可以通过班会活动来介绍新书。在学生阅读了新书以后,开展《我喜欢的一本新书》推荐会,要求推荐的同学讲清书的作者、内容及推荐原因。这种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的做法也是相当有益的。
2.特色活动之二——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这种好书共享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为了促进图书的交流,发挥图书的阅读效益,可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例如我班学生人手一册读完《绿野仙踪》一书后,我让学生填好书后的漂流卡,然后把图书悄悄地放在校园的长廊里、石凳上、教室的窗台上,或桂花树下,让需要的学生有机会读到此书。在孩子的心中,图书漂流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看到图书的漂流卡上拥有无数小主人的名字,我想孩子们内心的愉悦是无法言语的,会被一种激情所感染,也会从中坚定起读书的信念。我班图书角里有上百本图书。经过漂流,每个学生一学期能读到数十本好书。
3.特色活动之三——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阅读经典美文,丰富人文底蕴。于是乎国学经典走进课堂,古诗文走进课堂,名家小说散文走进课堂。学生亲历文字的魅力,品味浓郁的书香,获得道德的熏陶和精神的滋养。在此基础上可组织经典美文诵读比赛。通过吟咏、诵读,一方面提高朗读能力,积淀语感,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诵读美文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将深切感受到诵读的魅力,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4.特色活动之四——名作家见面
邀请名作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这是小书迷们心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孩子们走进《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与曹文轩见面,与教授一起分享有关阅读、写作的经验,懂得细心去感悟人生;孩子们读《皮皮鲁》《鲁西西》,邀请童话大王郑渊洁伯伯来校交流,郑伯伯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大家时时保持一颗童心,保护好自己的想象力,因为有想象力的孩子才会有创新精神,才能进行创造发明。名作家来到孩子们身边,无疑是读书活动最大的推动力。
5.特色活动之五——读书节
每年的读书节是我校学生翘着盼望的日子。在读书节里,学生可尽情享受读书的幸福时光,自由参加各种读书活动。《读书从这个金色的秋天开始》《让阅读走进生活中的每一天》《拥抱春天,拥抱书海》《弘扬秋白精神,建设书香校园》……一个个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精心打造着魅力阅读的丰富内涵。读书节有隆重的启动仪式,闭幕式,有精彩纷呈的活动。低年级有绘本阅读指导、儿童诗歌听赏会、参观书店、图书馆等活动,中年级有故事接龙、诗歌朗诵会、绕口令比赛、自编阅读小报等活动,高年级则开展古诗文擂台赛、我为古诗插图、读书笔记展览、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每学期一次的读书标兵、阅读之星、书香中队评比是读书节的传统评比项目,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外阅读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保证。
6.特色活动之六——成立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是有效推进儿童阅读的一种新兴组织形式,采用师生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的方式进行。它十分重视学生在读书会中的兴趣、自觉性、热情等心理倾向性因素。只有共读,才能建立起一个群体的话语平台。确立一个主题,寻求对话的支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一步对话,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是将读书活动引向深入的关键。例如:全班一起读完《绿野仙踪》这本书,我精心组织了讨论活动: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狮子各自的梦想是什么?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去翡翠城的路上,多萝茜他们遇到过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他们的成功靠什么?通过深度对话,同学们认识到人生到处充满着艰难险阻,立下你的人生目标,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同时,达到每一个目标,是必须付出艰苦劳动的。同时只有带着一颗善良的心,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才能占用一个个困难。
阅读为孩子的童年开启了一扇能窥见生命奥秘、通往精神天堂的门。让我们牵着孩子的手,走进充满魅力的课外阅读中。
多种策略引领学生学好语文 篇4
一、教学要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生活是言语生成和发展的源泉,是人的精神赖以孕育和生长的土壤。因此,语文教学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首先,要懂得生活、懂得学生,用平易近人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课堂。如,在上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特殊的考试》这一课时,因为一些原因课前并没要求学生预习,所以上课后笔者告诉学生:“平时咱们上课前都要进行预习,打的是有准备的仗,今天我们要联系生活,打一场考验临时应变能力的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把握打好?”学生立刻兴趣盎然,大声回应:“有把握。”这样一来,学生们立即坐端正,不论是创设情景表演,还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们都能踊跃参与,情绪高涨,课堂充满了活力。
二、教师要引领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主张还学生“学习的主人”的角色,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认真思考和勇于创新。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就应注重一个“引”字。平时教师要亲自引领学生投入到有感情的朗读中,多鼓励、多示范,当学生能够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时,他便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时教师再加以鼓励,学生会更主动地多练习。如,在教学《第三个小板凳》这篇课文时,课前让学生查找、阅读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和故事。由于课前有了这些积淀,学生对爱因斯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读课文时不但能读出语气,并且能体会到爱因斯坦坚持不懈的品质。
三、教法要贴近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在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克服教材的局限,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学生思维水平、学生经验及思维习惯、教学资源等进行充分了解,对教学进行具体充分的设计与构想,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特色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体验、感悟和实践,把文本和课程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天鹅、大虾和梭鱼》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用图解的方式画出三种动物使力拉车的样子,然后自己作为大车让几个学生扮演这三种动物来拉“车”。各自使力拉车和齐心协力拉车两种方式的表演,使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学生一方面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主义教育。这节课不仅体现了课堂的“活”,更使师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教与学的真正乐趣,一节课下来,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四、评价要中肯有度,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恰当、真诚的评价犹如雨后彩虹,能够照亮学生心扉;犹如久旱甘霖,能够滋润学生心田;犹如行进中的灯塔,能够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都会是滋养学生的“美味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教师就应卸下冰冷的面孔、丢弃单调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一些恰到好处的点拨、启发和评价,对学生经过思考还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应直接告诉其结论,而要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探索。
新课程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平时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多和学生接触、沟通和交流,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领学生学好语文。
策略引领 篇5
首
页 | 封面文章 | 龙源文摘 | 主编访谈 | 投稿中心 | 检索中心 | 杂志选购 | 插图专卖 | 网站联盟
龙源博客 | 热点专题 | 分类阅读 | 名家名作 | 荐稿中心 | 期刊列表 | 外版图书 | 加盟龙源 | 客服中心
时政·新闻 管理·财经 电脑·网络 文摘·文萃 文学·文论 军事·科普 法律·政策 教育·教学 学术·学报
文化·生活 时尚·娱乐 女性·家庭 健康·体育 职业·留学 旅游·民俗 艺术·摄影 历史·宗教 医药·医学
您现在的位置:龙源期刊网 →阅读全文 全文检索
快速查询 刊名: 标题: 作者:
文章阅读排行榜
·别让前妻成为“第三者 ·高兴
·幸福就在转角处
·完善我党领导的几点想 ·一条狗对人的原谅 ·倪萍:我的日子 ·菠萝香
·夫妻年龄差多少最合适 ·女人不是篮子里的菜
·勇敢的心
“走出去”——让专家引领引领教师成长
□陈玉华
(本文字数:1753)第1页/共1页 《现代校长》2007年第7期
字号:【大 中 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本”,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学校的内涵也才能得以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自身也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客服MSN:qikan.com@hotmail.com 公网客服 机构客服 中小学客服 刊社资源客服
“问题引领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6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问题越明確、针对性越强,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就越高。
1.问题情境要设在关键处。所谓关键处是指知识的起点处、转折处、延伸处、重点处和学生思维受阻处。要使问题设在关键处,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把握学情,找准教学的关键点。
2.问题情境要有利于学生提出核心问题。所谓核心问题是针对知识本质的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达成某一项目标。比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如果能引导学生提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不能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等问题,就能为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奠定基础。
3.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要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为核心。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感受问题、生成问题、提出问题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问题激活得越好,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越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定的生活场境,尽可能多地让信息窗中的每一条信息都能还原生活场境,促使学生尽快地提出数学问题。
(2)创设揭题提问的情境。即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一能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二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师课始便问:“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简单而直白的引导,却能唤起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利于教师找准学生的问题和教学的起点。
(3)创设尝试提问的情境。要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有利于组织起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知识难度不大的内容时,可以首先让学生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要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落实“三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权力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学时,要善于运用以下策略:
1.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恰当的探究流程。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按照“独立思考——班内交流”的流程去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开展学习活动,当学生有了想法的时候,及时组织班内交流。对于那些学生独立探究有困难的问题,可按照“独立思考——小组(同桌)合作探究(交流)——班内交流”流程去探究,即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组内意见基本统一或者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及时组织班内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不仅要考虑形式,也要讲究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并逐步掌握这些探究方法,学会学习。
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小学数学中几何形体的特征多数是通过学具操作发现的;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合理论证;观察——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学生对问题的归纳过程,就是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也是发展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求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自主练习,巩固拓展
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达到巩固拓展的目的,教学时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1.巧设练习。在弄清每一道习题的设计意图之后,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主线有层次地设计练习,帮助学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建认知结构。
2.组织练习。引导学生解答习题的目的不仅是要找到答案,更要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素养。在组织练习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精心设计问题。恰当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建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及时反馈信息。“先做后讲”是练习教学的基本策略,当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了解情况,为组织交流、点拨评价做好准备。
四、梳理小结,当堂检测
要及时引导学生梳理小结。主要梳理以下两点: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的。通过梳理,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总结方法规律。要针对教学目标当堂进行检测,可以采用书面检测,也可以采用口头检测,并尽量做到当堂检测,当堂反馈。检测要做到面向全体,可以采用全班统一检测、小组内统一检测、同桌互相检测等方式,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达标。
策略引领 篇7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乘法分配率时, 笔者就是这样去导入新授的. 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聊聊天吧, 教师说一句话, 请你把它变成两句话, 并且意思不变.“爸爸和妈妈都爱我. ”学生近乎是异口同声. 再像教师这样说一句话请同位同学变成两句话, 学生异常热烈. 现在我们换一下, 教师说两句话, 请你们把他变成一句话, 并且意思不变.“我喜欢唱歌, 也喜欢跳舞. ”像这样的话说得完吗? 是说不完的. 不管是把一句话变成两句话, 还是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虽然形式变了, 但他们的意思也是不变的. 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这样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的就是这种像变换句式一样有趣的数学. 有像语文一样的数学? 学生睁大双眼, 竖起双耳“且听下回分解”. 于是在米黄板上出现这样的要求: 在相同得数的两个算式后面打上“√”
( A) 45 × 5 + 55 × 5 = ( 45 + 55) × 5 = ( )
( B) ( 42 + 35) × 2 = 42 × 2 + 35 × 2 = ( )
( C) 5 × ( 37 × 2) = 5 × 37 + 5 × 2 = ( )
判断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与不相同后, 发现了什么? 是否发现A、B两条题目的个中奥秘? 这样的奥秘又告诉我们数学问题解决的哪方面道理呢? 学生这时充分意识到: 数学有时也像语文那样的有趣. 学生产生一定情趣意义上的探究, 其思维容易击中所要解决问题的要害.
二、设计佳境让学生有趣进入探究角色
对于小学生学习比较具有抽象意义特征的数学, 作为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情境应当力求仙境般, 让学生在呼吸到知识空气中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活神仙”. 譬如教学乘法分配率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运用分配率计算乘法的快速和简便的意义, 笔者就让教室两大列学生进行计算比赛, 一大列计算乘法分配率的算式, 一大列计算非乘法分配率的算式. 其竞赛结果使学生感觉到乘法分配率的简便意义所在, 确实, 在平时进行计算的时候, 如果我们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那运算就会很快获得结果. 在这时笔者就向学生投之以石, 有些算式不是直接展示的乘法分配率, 需要把算式去适当变形, 才会使计算比较简便[2]. 运用乘法分配率的关键是我们需要对算式中的因素去分别进行配对, “对”配得正确, 那运算结果才准确. 这时学生便看那一组组算式题, 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后, 便发现把乘法分配率从左往右看, 是把括号外面的数与括号里的数分别配对相乘再相加的过程, 反之就是把两个乘法算式合并, 在合并的基础上求和再相乘. 而合并时要注意什么呢? 那就是要把两个不同的因数相加, 再和相同的因数相乘. 学生的思维达到极兴奋状态, 所表达的语言也真是太正确了, 那么在一个算式里两个不同的因数是谁? 相同的因数又是谁? 学生也比较准确地找出来. 运用乘法分配律运算着实可以解决运算速度的问题, 但必须找准相同的因素.
三、利用互助让学生有趣进入探究角色
教育教学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 童有童言, 童有童语. 虽然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还不是那么简练缜密, 但有时对同伴的启迪意义还是颇具实在意义的. 窃以为将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力求相近, 那对学生的互助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而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 对小学生来说其探究意义还是比较广泛的. 所以, 平时的数学课堂力求让学生比较充分的互动, 比较真实意义上的互动, 在互动的基础上达到互助的效果[3]. 如, 教学“小数的性质”, 笔者就让学生合作探究小数所具有的性质, 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身边的尺子, 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然后相互之间交流观察尺子上的这些内容的发现; 然后再让学生之间共同将这些数据改成用米做单位写下来, 学生便都这样写着: 1分米= 0. 1米, 10厘米 = 0. 1米, 100毫米 = 0. 1米; 接着又让学生去互助探究这些等式所表达的意义: 0. 1米 = 0. 10米 = 0. 100米= 0. 1000米 = 0. 10000米. 学生观察完毕, 都发现这些数据都是相同的, 怎么就还完全相同了呢? 这里面肯定隐含着一定的秘密, 于是就让学生去继续探究, 其中就有学生这样去猜想, 是不是小数就是这样? 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一个“0”, 小数的大小不变呢? 小学生能有这样的猜想真不简单! 这些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初步感悟小数的性质.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地位的确立, 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并不就是比较简单地喊喊口号, 或者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牧羊式的学习.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近年来不少教师在孜孜探求着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 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引领有趣,学习自主,策略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策略引领 篇8
面对怪异现状,我们要警觉进取,果断唤醒并引领学生冲出固化的思维围城,冲破惰性思维,打破封闭思维,突破惯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意识,让发散思维充斥他们的思维活动空间。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成长的名义引领学生冲出思维固化的怪圈,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积淀了创新的潜能。
一、冲破惰性思维,拓张思维流畅性
“思维的、思想的惰性远比肉体的惰性可怕”。惰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培养的最大障碍,小学生天生具有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导致他们依赖性较强,喜欢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主见。多数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拒绝接纳新事物和新思想,而思维缺乏积极流畅性,则导致惰性思维的形成。
不破不立。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必须引领学生冲出惰性思维的牢笼,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使他们的思维由凝滞变为流畅。奇思妙想是拓展学生思维流畅度的最佳途径。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奇思妙想活动,激励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促使他们自觉散发出奇特的想法,涌现出一些新发现与新思路。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一课中,我在组织教学“拼一拼”环节时,直接出示了拼图要求: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图形。教学中我没有采用讲授引导法,而是对学生说:“我们进行一场奇思妙想比赛,看看谁能够想象出更多新奇的拼摆方法。”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与活力,我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先让他们开展组内比拼,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组际比赛。奇思妙想活动没有任何思维要求限制,学生在想象的天空自由驰骋。创意比赛形式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斗志,激活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意识。不甘示弱的小学生在小组内积极思考,将各自的奇思妙想踊跃展示交流。为了说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他们还利用操作材料现场演示以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们或将6个正方形排成一排、两排、三排,或拼成规则图形,或拼成不规则图形。比拼式的奇思妙想拼图活动让学生思维洞开,他们在积极流畅的思维中涌现出五花八门的拼图方式。
惰性思维的人只会麻木做事,而不懂得创新思路解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奇思妙想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心态,冲破惰性思维,让思维之水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
二、打破封闭思维,拓宽思维开阔性
帕纳说过:“保守主义者学不会新东西,也忘不掉旧东西。”所有事物的趋于完善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思维的发展也是如此。开放变通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要使得学生思维趋于多维扩散,就必须打破僵化的封闭思维,开拓广阔的思维视野。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沉寂的思维池塘中投入一块石头,搅活一池死水,使其变成流动的活水。激情辩论就是这块打破平静湖面的石头,它让学生思维的波浪散逸开去,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励学生克服原有封闭思维框架,打破固化的封闭思维模式,实现思维的发散,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实施变通,寻找出新的思路方向,我经常组织学生采用激情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观点,使思维之波不断四处扩散,让他们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冲出重围,成功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在学生学会了用例举的策略解决问题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甲、乙、丙三人是好朋友,他们每年都要互相寄1张贺年卡,一共要寄多少张贺年卡?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进行集体交流。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的答案是“一共要寄3张贺年卡”,答案显然是错误的。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先让出错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学生甲说:“该题与‘握手’‘通电话’的题型相同,每两人之间寄1张,3人就要寄3张。”学生乙马上予以驳斥:“我反对,该题与‘握手’‘通电话’问题类型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前两种类型的问题是单向的,每两人之间只要一次即可。而这一题中的寄贺年卡是双向的,每两人之间要互相各寄送1张。因此,三人一共要寄6张。”显然,学生甲的思维封闭,对原有解题经验进行了负迁移。学生乙的思维较为开阔,他不仅懂得在解决问题时与相关的知识点实施类比联想,而且不受原有经验的禁锢,懂得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寻求突破,在求异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激情辩论使得所有学生的思维随之开阔,跳出了原有的封闭思维城堡。
变则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我们要适时诱导学生变通,拓宽思路,踏上新的思考轨道,探寻新的路径。
三、突破惯性思维,拓辟思维独特性
阿西莫夫说过:“立异是科学衡宇的生命力。”立异是一种思维独特性的表现,独创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境界,我在数学教学中以独创思维培养为宗旨,鼓励学生突破惯性思维,跳出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框架,别出心裁地构想出新奇的想法,另辟蹊径探寻出新异的策略。
指尖的灵动促使了大脑思维的活跃,手脑联盟是学习的最佳策略,操作实践是让学生通过在做中求学,自主性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促进了大脑的灵动,使得个性思维有了展现的平台。我利用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诱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拓辟学生思维独特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了“一一间隔排列”后,让学生利用小棒、方片等实物操作探究间隔排列的规律。操作实践让学生有了张扬个性的机会,从而闪现出独特思维。在摆弄观察中,有的学生发现了“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有的发现“两边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最后的操作设计比赛给了学生更多展示独特思维的舞台,学生按照我提出的具体要求设计方案,利用方片和圆片等材料设计。操作活动中,他们思维飞扬,手脑联动。实物的操作刺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突破了原有的惯性思维,创造设计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独特排列方式。
策略引领 篇9
由此可见, “期待视野”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要特别地关注学生主体的这种需求。我在实践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激发他们的“期待视野”, 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 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视野”。
一、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期待视野”
首先, 观念落后, 学生兴趣不高。对于大部分的农村家长来说, 孩子会算账能识字就行, 因为这些在生活中有用, 而对英语的态度则是为了考大学, 否则学了没有用。在农村, 考大学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的事, 所以学英语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的事。正因为这种对英语学习的落后观念, 使大部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不高, 学习效率低。
其次, 学生基础较差, 兴趣不浓。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这导致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非常困难, 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英语成绩, 就要在课堂上下工夫。而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 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志倾向, 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
现实中新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改变, 增加了许多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与内容。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当堂记住所学内容, 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另外, 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他们会感到上英语课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需要,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期待视野”。如教初一英语food and drink这一课, 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到两件食品或饮料, 如:面包、水果、矿泉水等。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伊始我导入新课, “I am very hungry.Do you have something to eat?”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Yes.I have some bread.”“I have a bottle of water.”“I have an apple, would you like to have it?”学生们都争着拿出自己的食品, 我借机一边演示, 一边提出这一课的重点句型, “I like...very much.I like...a little.But I don’t like...at all.”接着, 我要求学生用这三个句型进行对话练习。学生们情绪高涨, 踊跃参与对话表演。这节课, 在有趣的气氛中, 他们不但掌握了三个重点句型, 还能举一反三, 进行句型转换, 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这样学生在享受成功时, 自然产生了学习兴趣, 激发了他们的“期待视野”, 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策略的指导, 满足学生“期待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他们的“期待视野”, 有了学习的需求。在这种状态下, 我们教师就要适时地指导, 以满足学生的这种期待。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 以满足他们的“期待视野”。
通俗地讲, 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每个人学习时实际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策略, 比如, 一个人喜欢从理性上接受外语, 往往更善于规范地阅读, 更重视写作, 更乐于研究语法等等。所以, 当一个人改善自己的学习策略时, 便是用一套新的学习策略来逐步代替原有的学习策略, 而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逐步把各项学习技能发展为一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系统, 它被人们称作为“学习策略体系”。
下面我以词汇学习方法为例, 实践我的学习策略的指导。
首先是分清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
我们学习英语, 也许能学会所有的音素和发音规则, 也有可能掌握所有的语法和规则, 但要学会所有的单词是无法做到的。且不说外语学习者, 即便把英语作为母语使用的人也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其实我们学习汉语也是如此。我相信, 没有一个中国人敢说他学会了所有汉字。既然我们学不会所有的单词, 那么就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最有用的词汇上。比如对我们所学的汉字稍作分析, 就会发现有的字我们只是认识, 但在说话、行文中很少运用, 但有些字就没有这样的差别, 看得懂, 听得明, 说得出, 用得上。前一类字, 称为消极或接受性词汇 (receptive vocabulary) , 后一类称为积极或表达性词 (productive vocabulary) 。
一般说来, 我们掌握的消极词汇数量远远大于积极词汇。同样, 学习英语单词时也有消极和积极词汇之分。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将消极词汇逐步变成积极词汇的过程, 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用的要求。目前中学的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词汇基本上都应该作为积极词汇来掌握, 但事实上, 我们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有相当一部分词汇仍旧停留在消极词汇。如果作为消极词汇来说, 我们只需要见到或听到某词时能说出词义就行了;而作为积极词汇学习要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1) 会读; (2) 会拼; (3) 能说出词义; (4) 能知道该词的语法属性; (5) 能正确运用该词的搭配; (6) 能指出该词所传达的感情色彩。
我们目前所用的教材通常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换句话说, 课文中的词汇已经经过编者的筛选, 因此课文中出现的单词一般都要记, 当然对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记忆要求应有所区别。
那么如何记住这些单词呢? (1) 趣味性原则。如果学习者对某个词感兴趣, 就可以抄到自己的生字本上。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只要有兴趣, 再难的东西都没有关系。 (2) 以动词、名词、修饰词为先后次序的原则。我们知道一个句子里的最核心的部分是主、谓、宾。其中谓语部分是关键, 它由动词充当;主语和宾语由名词来充当;定语和状语通常是形容词和副词。我们定出的记单词的优先次序原则就是根据各种词类在句子中的功能。可能有人要说英语中的功能词 (如介词、连词) 数量少, 但它们的语法作用绝不比动词、名词少。与其他词相比, 动词应该放在第一位, 其中常用动词又要比普通动词优先。动词是句子运作最重要的成分。 (3) 复现率高的原则。在课外阅读中, 一个词反复出现, 这很可能就是比较常用的词。因为出现的次数多, 读者要记住它就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 (4) 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的原则。初次选择作为新单词记时, 可以先作为消极词汇学习。第二次再碰到时, 再作为积极词汇学习。这样难点分散, 循序渐进, 每次学习有新的要求, 但要求又不是高不可攀。
其次要做好词汇分类
归类记的单词比单个记的单词难忘记。我们头脑中所学的单词, 归类得越清楚, 越有条理, 就越容易回忆调用。因此我们在学习新单词时, 也要及时加以归类记忆。词汇归类的方法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是按语义来归类。单词中的语义关系有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类属关系, 整体部分关系。
第二种方法是按读音来分类。比如bake、cake、fake、lake、make、nake、rake、sake、take、wake都是以“ake”结尾;pat、pet、pit、pot、put都是以“p”开头和“t”结尾, 只是中间元音不一样。
第三种方法是按词根分类。例如expect、respect、introspect和inspect都是同根词, 其中“-pect”是词根;affirm、affirmative、affirmation、confirm、confirmation、infirm、infirmity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根“firm”。
策略引领 篇10
关键词:诵读,支点,比较鉴赏,语感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借用钱梦龙老师的话来说, “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 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由此可见, 如何激活文言文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素养, 让学生乐学、活学、会学,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古文教学实践来谈谈粗略的看法, 管中窥豹, 以一斑之见求共勉。
一.注重反复诵读, 营造文言语境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基。我国古代教学就非常重视诵读, 如“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当前文言文教学就总的情况而言, 诵读的地位下降, 方法多为串讲、翻译和解析。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教法使学生一头雾水, 使学生发出“学语文难, 学古文难上加难”的感叹, 甚至有厌学的情绪。
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并让学生捧起文言作品喜欢读?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认为应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上下功夫, 读透“原生态文言文”。
(一) 读透“原生态文言文”的益处
“原生态文言文”就是未解读、未翻译、未加工前的原汁原味的文言文。读透“原生态文言文”, 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益处。
1.能营造文言环境。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营造一个环境, 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因此,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沉浸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中, 而不要完全用翻译出来的白话文冲淡了文言的味道。课文理解尽量用原文, 暂时不懂不怕, 可以细嚼慢咽, 慢慢地消化吸收。
2.能培养文言语感。在文言文的感悟、鉴赏阶段, 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借助白话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进入文言教学的领地, 让二者彼此互为支持, 紧密联系, 进一步打好语言的底子, 培养文言语感。
(二) 读透“原生态文言文”的要领
文言教学不可忽略诵读, 但也不能“放羊式”地乱读, 这里有几个细节我们应注意把握:
1.遵守朗读文言语句的一般要求。许多学生和一部分语文教师, 喜欢用近乎朗读白话文的腔调来朗读文言作品, 这是不可取的,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一般的文言表述, 一是单音节词多, 二是句子短, 三是遣词造句的精微程度高, 四是从内容到用语都远比白话难懂, 五是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感。因此, 朗读文言时, 语速要更慢一些, 抑扬顿挫的处理要更强烈一些, 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要更长些。总之, 要找到那种“文言腔调”。
2.读出作品特有的语言风味。这是美读作品的普遍要求, 可是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而变得难度更大了。不同作家文字风格是具有一定差异的, 且经典的作品在语言方面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但由于作品是“文言”, 今人读文言的机会较少, 而且读得很粗略, 所以往往不能从语感上体会出这种差异与个性, 造成凡是文言作品语言, 读起来都差不多, 都是一个味儿的错觉。阅读文言文, 应该结合作品仔细揣摩, 得其真味, 才能真正地将其美读出来。如《醉翁亭记》, 要读出悠闲来, 要用缓慢而享受的语调读。
顿, “.”为朗读的重音。) 这里有作者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二.借助背景材料, 打开解读思路
文学作品总是有着各自特定的历史背景, 作品中的人物也离不开相关背景的映衬, 要真正走进作品的深处, 就不能离开对作品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 否则阅读和欣赏就会产生隔膜。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文言文本的时空距离相较现代散文更为遥远, 如何跨时空地理解古人写作时的思想和情感, 以更好地解读文本, 借助作品的背景材料无疑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以生为主体, 指导学生参与搜集背景资料。在文言文教学中, 学生不应该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应指导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课文资料,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况且,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 学生接触各种信息和资料的渠道也多了, 他们也乐于用这种现代化的手段学习。
2.以历史为准绳, 增加背景资料的可靠性。网络开放的时代, 关于某作家或某事件的背景材料繁多庞杂, 特别是在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上, 教师要把关指导, 以历史为准绳, 坚持导读资料的客观公正, 否则会误导学生。
3.以文本为中心, 延伸解读力的极限可能。一切解读都不应撇开文本本身, 但一切解读又不应该只囿于文本本身。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教学时, 及时出示时代背景资料, 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世外桃源是作者表达对黑暗现实不满和追求理想社会的精神寄托, 为苦难中的人们寻求一个精神出口。
文言文如果失去历史文化背景的支撑, 文言文教学将成为就文本论文本的自唱自吟。笔者提倡文言文的解读应当结合史料, 但史料只是一种辅助作用, 千万不能有喧宾夺主之嫌。
三.找准解读支点, 领悟文言意蕴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还恪守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仅课堂效率低下, 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学习兴趣下降。那么怎样才能简洁高效地引导学生领悟文言之意蕴呢?笔者认为, 品读关键词句, 以关键词句为支点, 是领悟文言之“真意”的金钥匙。文言文教学的“支点”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寻找的关键点, 即指文中的题眼、文眼、主旨句、文化意象等。
(一) 以文章的关键词为“支点”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阅读文言文, 就要站在高处, 统观全局, 弄清楚文章的结构脉络, 把握文章的思路。有的文章, 篇幅较长, 内容庞杂, 倘若我们在阅读时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即我们所需要寻找的“支点”, 学生可以通过它“收见微而知著”。以文章的关键词为“支点”, 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湖心亭看雪》一文是明末清初人张岱的作品, 深受一些名师和大家的钟爱, 他们的一些精彩的课堂演绎和展示给我很多的教益和启发。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题眼的“看”和文眼的“独”进行解读, 让学生在基于关键语句品读中, 不仅欣赏到古人词章的优美, 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蕴, 领悟了作者与自然为友、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这样的文言文课堂学生怎能不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二) 以文章的关键句为“支点”
很多古诗文像现代文一样都有关键句, 如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等, 这些句子不仅能概括主要内容, 还体现课文思路, 反映中心思想,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 在课堂上以关键句为“支点”, 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内容, 主旨中心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 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 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 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例如在进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抒发夜游承天寺感受的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闲人”应该是“有闲情逸致的人”, 学生也就理解了作者被贬到黄州, 他还有闲情逸致晚上邀好友出来赏月、看美景, 说明他没有把人生的失意放在心上, 可见他是一个积极乐观、豁达放旷之人。
由此可见, 文言文中有时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句在文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能快捷而有效地领悟文言意蕴, 解读作者情怀, 但文言词和句不是完全割裂的, 有时两者是有机结合、水乳交融的, 以关键词句为“支点”的方法需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四.运用比较鉴赏, 培养文言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以说, 加强文言文语感教学, 这是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提高古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语感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须遵循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规律, 在长期的读写实践活动中, 学生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体味、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培养语感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笔者想结合自己亲身的教学体验具体谈谈比较鉴赏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作用。
(一) 同一位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
作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中, 生活实践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作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和根据, 关系到作家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受其影响思想和创作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比如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基本上可以以1127年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即幸福美满的前期和流离凄苦的后期。以《如梦令》为代表的前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少女生活情趣的, 表达了词人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的情感;而以《声声慢》等为代表的后期作品所写的哀愁和怨叹的内容, 已远非前期的“离愁别恨”所能相比, 更多的是国破家亡之恨。个人的不幸和民族的灾难紧紧地连在一起, 抒发出怀念故国旧家的感情。通过对比, 学生对同一位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思想内涵就有较明确的把握。
(二) 同一位历史人物相关不同作品的比较
在历史题材的艺术画廊里, 往往有这种情形, 同一个历史人物, 在不同的艺术家笔下, 以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艺术形象出现。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刻画的曹操是一个粉脸奸臣, 到了郭沫若的《蔡文姬》里, 却变成了一个贤相能臣。当然同一位历史人物在不同的文言作品中也有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之处,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
《隆中对》和《出师表》两文主要刻画同一个历史人物———诸葛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比较:1.文章出处上, 《隆中对》与《出师表》都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语言特色上, 两文言辞都诚挚恳切。3.人物刻画上, 前者主要表现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和雄才伟略, 而后者旨在表明诸葛亮忠君爱国之情。通过比较和总结提炼, 学生对同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不同方面有了更鲜明的认识, 在人物评价方面为今后的文言文阅读积累了一定的语感。
(三) 不同古代文体作品的比较
文体的不同, 往往反映出语言形式和内容侧重有所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诸如“记”、“铭”、“说”、“书”、“表”、“序”等不同的古代文体, 掌握各种文体在语言形式方面的一些特点,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比如《陋室铭》和《爱莲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比较:1.文体上,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 《陋室铭》多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 《爱莲说》侧重于议论。2.结构上, 两文开头都不是开门见山, 而是从别的事物着笔, 引出主旨, 转入正题, 意境高远, 耐人寻味;两文结尾同样含蓄隽永。3.句式上,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 句式整齐, 节奏分明, 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 句式长短相间, 错落有致, 富于变化。4.主题上, 《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诸如这种不同文体的比较阅读的训练, 学生对古文的文体意识增强了。而古代文体一般在标题中就表明了, 学生拿到一篇此类文章阅读的方向感就更强, 在一定阅读经验的指导下, 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语感会逐步提高。
(四) 不同作家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
这方面的文言作品更多, 比如古代的送别诗和悲秋作品。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体味, 学生更直观地“入乎其内”地感受文言语感, 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如陆游《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比较教学:
1.比较两株梅的生长环境, 发现两株梅都是生活在逆境之中。
2.从陆词中一“愁”和一“苦”字可看出这是一株愁苦的梅, 带给人消极悲观的感觉;从毛词中一“俏”和一“笑”字可看出这是一株坚毅的梅, 带给人积极乐观的感受。
通过比较鉴赏, 学生不仅把握了诗歌的内容, 而且能清晰地触摸到作品背后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教学终于把古文鉴赏从“神坛”上请下来了。初中阶段, 课本上的山水类的游记散文比较多,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可以进行比较教学。
五.开展趣味活动, 深化文言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必须要在别处有广泛适应性, 学生才能学得有兴趣, 学得有动力, 学得有效率。如果学生发现文言文有用武之地, 才能“真学”, 才能有“真功夫”!
(一) 读名篇———拓展迁移
用原汁原味的经典名篇阅读和文言原始风貌的呈现, 延伸学生的课堂所学。学生如果能尽情品味, 能断句, 能读懂, 就能不断积淀文言语感, 扩大文言学习范围, 培养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如学了《马说》, 不妨也让学生读读袁枚的《病梅馆记》,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 演课本———激趣巩固
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 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自导自演。表演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过程, 他们有的对一些情节进行加工, 融进了现代生活的色彩, 有的则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 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还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了《陈太丘与友期》,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既可以巩固知识, 又可以检查翻译。学生在乐不可支的欣赏中, 不知不觉也复习了一遍课文, 真是寓教于乐, 何乐而不为!
(三) 观影视———潜移默化
从影视作品中学习文言文。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有一定的文言含量, 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荆轲刺秦王》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言素养。
(四) 用课文———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语文中学到的知识, 最终还要应用于生活, 这才是学语文之最终目的。也是真正掌握语文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以致用, 学了《五柳先生传》之后, 让学生用文言仿写一篇小自传。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 真正体会到了文言文简练、典雅的语体特征, 在朗诵中又不觉领会了一番“寓庄于谐”的文言独特风味。学完了《桃花源记》, 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 既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又可以训练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石壕吏》可以让学生把它改成剧本,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挑战他们的写作能力。
当然除以上组织形式之外, 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总之, 要开辟文言教学的“特区”, 逐步增多学生参与的机会, 大胆给他们搭建锻炼文言素养的平台, 学生在这个舞台上一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语文教学通讯, 2000 (9) .
[2]李胜建.个性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
[3]束小江.文言文教学管窥.新课程 (教研版) , 2009 (11) .
[4]张熙阳.品读关键词句领悟文言真意.新课程 (教师) , 2010 (4) .
策略引领 篇11
摘要: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以师资建设为核心,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激发名师培养活力,形成名师梯队培养机制,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名师培养;名师工作室;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39-03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淮阴商校)坐落于淮安高教园区风景秀丽的大运河畔。学校始建于1983年,是省政府批准兴办的全日制普通中专校。30多年来,淮阴商校以师资建设为核心,注重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形成名师梯队培养机制,引企入校,激发名师培养活力,逐步形成了名师引领、校企互惠的良性循环系统,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显著提升。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0人,研究生占专任教师25.4%,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95.43%;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23人;名师工作室8个,其中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先后培养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烹饪大师3人,省职教领军人才3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职教中心教研组成员5人,校级以上专业带头人40人,兼任市级以上行业学会、协会常务理事7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6月,学校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多年来,淮阴商校着力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实施“一个目标”(双师——名师——大师)、“两个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师德建设规划》)、“三个途径”(首席教师制、导师制、访问学者制)、“四个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时间保障)为一体的教师培养战略,形成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形成了名师引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骨干教师不断成长、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跃升的良好局面。
一、夯实基础,梯队培养,打造名师培养摇篮
为实现培养名师、大师的目标,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积极推进“青蓝工程”。学校制定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以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教师执业能力,重点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对在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实施“五个优先”的助优机制:一是优先支持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划拨专项经费予以资助;二是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及课题立项;三是优先参加各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会议,优先参加省培、国培及出国培训;四是优先推荐参加各类评优评先;五是优先推荐岗位聘任、职称晋升。通过青蓝工程及助优机制,调动了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青年教师向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阴商校还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技术、教术的“三术”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教师到企业定期挂职、顶岗锻炼制度,确保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10%以上。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确保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的标准,并逐年加大对教师培养经费的投入;重点完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导师制、助教制、课堂教学质量跟踪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资格认证制度等;支持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在职进修,实现全校研究生比例“十二五”期间比“十一五”期间提高了10%,达到25.4%,并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先后赴清华大学进行暑期业务综合素质培训,30人次前往德国等发达国家深造。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学校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精准发力,校企联办,形成名师培养激励机制
学校以“师德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传帮带一流”为标准选拔了一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通过开展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师德标兵及优秀教师评选等途径,培养、选拔成绩突出的德才兼备和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构建教学名师培养梯队,培育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名师。
为进一步推动名师成长,学校制定《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每年向名师工作室提供定向保障经费,更新仪器设备、升级软件,配置教学一体机、教学活动耗材等,以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技能水平、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室的社会服务能力,为教学名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以苗喜荣、刘凤两个名师工作室为例,学校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和自筹经费,每年为工作室配置专项资金6万元,其中产学研开发1.5万元,专业和课程建设3万元、专项培训1.5万元。苗喜荣名师工作室依托学校和上海三泽的智慧工作室合作平台,工作室成员参加三泽的CAM的专项培训,与浙江杭颂共同建立的研发中心,参加三坐标测量仪专项培训,探索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合作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刘凤名师工作室依托学校“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上挂外联、多方参与、多级联动、多层服务良性互动长效管理机制。拓展与江苏天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地方建筑企业和淮阴工学院的合作,校企联合成立产学研团队和课程组。一方面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开发,指导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三、名师引领,示范带动,发挥名师辐射作用
淮阴商校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以苗喜荣、刘凤2个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基于具体问题情景的导师指导下教师全程参与为形式,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重点做好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工作,解决学科教学难题,发挥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的作用,使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经过长期不断建设,在名师带动及名师工作室的培养下,青年教师在省技能比赛、教学信息化比赛、编制校本教材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师主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8项、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立项课题10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1项,主持市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项,获得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参加省级示范专业和课改实验点视导验收工作6人次、省技能大赛标准制定1人;出版教材10部,編写校本教材42部,其中新增18部,发表论文436篇。
名师建设带动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也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创新教育成果。近年来,全校师生取得发明专利61个,在第二、第三届“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评选中,有9名学生受到表彰;在全国发明展及国际发明展中,有14件作品获奖,其中有2件作品获全国最高奖“宝钢青少年发明奖”。学校连续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学校奖”,2014年再获“省最佳专利申报学校奖”。近两年在省级、国家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每年奖牌总数突破20枚,在全省技能大赛中2013—2015年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41个;在2013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物联网项目三等奖, 2014年—2015年连续获得二等奖。在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0多年来,淮阴商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稳定、成长、发展作为学校不断跨越发展的核心软实力,把校企合作作为探索学校名师建设的核心抓手,把打造名师队伍作为学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围绕名师、大师的建设目标,内求创新,外谋发展,在现有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提高高层次学历比例,优化教师成长环境,加大青年教师扶植力度,激活校企合作机制,完善制度配套体系,建成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大师的引领作用,孵化一批师生创业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引领策略 篇12
下面,笔者就举例来介绍一下生成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的主要策略,以就教于方家。
一.“问题———生成”策略
课堂生成的基础是精心的教学预设。教学预设的核心任务又是什么?是问题设计。是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语文课程目标要求,科学地预设问题。笔者认为,这里的“教学实际”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教学文本和学生。生成性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应建立在教师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地解读、探究与发现,深入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洞悉教科书编者选编该文要体现怎样的课程目标,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语文素养。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需求,找出能诱导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提问,让学生乐于读书,乐于表达。
由于生成性课堂的开放性,问题设计还要遵循简约原则,提问要做到少而精,一课时一般设计两三个主问题。这样,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流程清晰,易于达成教学目标,也为超越教学预设、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预留好时空。
如,《捕蛇者说》的第四段文言知识多、叙事头绪繁、表现方法巧,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根据学生演讲基础较好的现实,设计了一个问题:“从蒋氏的自述中,我们发现蒋氏是一名优秀的演说者。请你再读课文,探究一下蒋氏的演讲才华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饶有兴味地读书、思考、交流,从情感真切、层次清晰、描述生动、对比鲜明、观点明确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深入理解了文本,收到了因“言”悟“文”、因“文”识“言”的预期效果。
二.“体验——生成”策略
李震老师认为:“语文课堂的生成应该是在感性的世界里,没有课堂的感性就没有有效的生成。”因此,在生成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自觉地创设感性情境,指导学生借助自己生活(学习)经验和想象“行走”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审美。
《一双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这是一个情感丰富、意蕴深刻的句子,但学生阅读时往往因其表面意义的浅显而忽略对它的品味,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用手在课桌上摩擦,再比较课桌与铁块的坚硬程度,就能激起学生的深刻的体验,从而领悟到这句话的潜在意义:柔弱之手胜过了钢铁,可见人物性格之坚韧。
三.“点拨———生成”策略
由于受阅读经验、心智水平等影响,学生在课堂答问时,不免出现认识肤浅、思维阻滞等现象。如果我们把这些状况视为教学资源,那么就可以以学生肤浅的认识、思维的阻滞点作为教学起点,巧点妙拨,促进阅读和思考,生成新的感悟,乃至新的思想。点拨的技巧有很多,如引进助读资料,授以学法,比较促思,变换角度等等。
一位老师教学《阿里山纪行》时,提问:“你觉得哪一小节写得最好?请结合文本具体说说理由。”有学生答:“我觉得第6小节写得最好。‘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用叠词写出了曲径幽路上青苔柔软、细密的特点。”很显然,这名学生的解读还很片面和肤浅。老师开始追问:“‘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为什么放在句子的后面,而不放在定语的位置?”学生回答:“这是定语后置,是为了突出青苔的特点。”老师再追问:“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动词用得非常好,能说出是哪个动词,为什么吗?”学生很自信地说:“当然是‘染’啦,它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曲径幽路上青苔的可爱。”两次变换角度追问,引导学生分别从句式选择、词语锤炼角度对文本语言进行了全面品味。通过点拨,学生深入品味了语言,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品味语言的方法,得到了思维训练。
四.“质疑———生成”策略
“质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提出疑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中明确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要落实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具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识和努力。生成性教学把学生的质疑视为基础性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分析加工、甄别判断,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将学生想学的与教师要教的巧妙对接起来,展开自主性更强的学习活动。
如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时,学生主要提出了如下问题:(1)文章开头很简练,看起来很特别,有什么作用?(2)第2段把藤萝比作“一条瀑布”,怎样理解?(3)第4段、第5段用拟人手法写紫藤萝,不像前、后几段那样是从形、色等方面描绘紫藤萝,能否删掉?(4)第8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往事?(5)第8段和第11段都写了紫藤萝花的“浅紫色的芳香”,怎么理解芳香的“浅紫色”?(6)文章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却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7)第4段、第5段为什么用这么短的句子,而且还都独立成段?(8)怎样理解第10段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
笔者与学生一起将上述问题分成三组:语言品味类(如第(2)、(3)、(5)、(7)问)、结构安排类(如第(1)、(5)、(6)问)、主旨理解类(如第(4)、(6)、(8)问)。经整合后,形成了三个问题:1.这篇状物抒情散文描绘了紫藤萝的生命之美。请以“(句)运用了(手法)表现了紫藤萝的”的句式说说你特别欣赏的句子。2.第1段、第8段、第11段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架构的?3.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怎么理解?学生据此再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问题与课前预设问题基本一致,但它们是现场生成的,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有了这样的“愤”“悱”学习心理做基础,学起来就特别投入。
五.“错误——生成”策略
“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错误”本身就是极有价值的“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珍视“错误”带来的学习机会,当学生答问错误时,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可利用因素析其因、归其谬、明其真,让学生自悟自纠。教师本人也会出错,当教师的错误被学生发现后,应该诚恳地让学生说说老师错在何处,如何改正,学生指错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这样的识错、改错过程不就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学习过程?
教学《桃花源记》时,笔者批改学生的预习学案,发现其中一道题不少学生出现同样错误。题目是这样的(横线上内容是学生答案):“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把情节概括为:发现桃林——进入桃林——做客桃林——离开桃林。由此可以看出课文的线索是桃花林。”显然,学生出错,一方面是受到题干的影响,一味模拟题干形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对课文内容还没领悟。上课时,我改变教学预设,将以上内容用PPT投出,要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对应内容,思考答案是否错误。经过交流,结论取得了一致:“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可以把情节概括为: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由此可以看出课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这一教学环节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整体感知课文的抓手,使读与思落到了实处,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六.“拓展——生成”策略
“学而时习之”,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迁移训练、适度实践才能实现。教学中可以运用“学法迁移拓展”和“创新实践拓展”等方法,进行跟进训练,促进知识的巩固与融合,技能的运用与活化,实现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