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引领

2024-09-21

情感引领(通用7篇)

情感引领 篇1

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来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其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 真正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体。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其实就是要教师相机引导, 从而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把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融于一体, 达到顺利完成教书育人的目的。教育家夏沔尊所说的“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就足以证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材中, 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有很多, 其中有对祖国的热爱, 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有对人间真情的赞美……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挖掘出作品的内涵, 让真、善、美一步步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交融起来, 围绕触摸情感、感悟情感、沉入情感环节的逐层深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要触摸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得罗曾经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因素,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表达。学生在接触作品时, 教师就要紧扣文本的情感个性, 创设导语, 使学生触摸到文本蕴含其中的情感。

导语的设计要结合文本所给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后, 他们就会追寻作者的情感轨迹, 走进文本, 走近作者。例如我在教《故乡》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深爱的故乡, 多少年来有很多人写关于故乡的文章, 其中有赞美故乡的, 有怀念故乡的……鲁迅先生一九一九年回了一趟故乡并且也写了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去感受一下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感情吧……”这样的引导, 就激起了学生探究鲁迅先生对故乡感情的兴趣, 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也融入文本中。

二、要感悟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学生必须以文字作为传播介质来获得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把握文本的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字品味, 与作者真正做到心与心的沟通。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情感强烈的文章, 学生只要用心去读, 是不难体会作者深厚感情的。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很多学生通过用心阅读, 品味到了游子“断肠”的滋味, 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沁园春·雪》一词要抓住“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等关键语句来体会作者伟大的抱负。《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课要抓住“周总理, 你在哪里?”等语句的体会, 才能感悟出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在讲解《最后一次讲演》时要引导学生紧扣“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 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 快完了!”等句子来体会情感由激动到愤怒到咆哮再到自豪的变化,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要使学生感悟的更深一些, 教师就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思想历程以及写作背景。

三、要沉入情感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或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体会, 形成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在得到激发时要因势利导, 迅速领其进入文本深层次的学习, 提高其感悟语言文字、沉入文本情感的能力。

这时教学的重点应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层面上。教师可以以解词析句、分析结构、文本时空范围为着力点, 抓住情感与情理的关联, 指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要克服现在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如设计《茶花赋》一课时, 我抓住“醉了”这个传神之笔, 来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美好未来的赞美之情。为了讲好这个“醉”字, 我通过作者身在异乡的迫切思念, 却因画不成而总惆怅, 回国后的机会让他埋藏心底的情感一下爆发出来, 他就象喝了葡萄酒一样感到可口、高兴、陶醉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情感意境之中。在这种意境的想象里, 学生很自然的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深情。再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情;《最后一课》中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以及韩麦尔先生的“悲”“恨”之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之情;《我的老师》一文要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此举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又如学完《故乡》一课后, 针对作者的抒情, 我让学生探究中年以后的“水生”和“宏儿”, 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的“情”和封建社会的“恶”, 给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把其贯彻到课内外的教学环节中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方案,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博、给爱涂上最美的底色.班主任之友, 2006, 10

[2]邵冠飞.融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 (17) .

在数学活动中引领学生情感体验 篇2

一、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情感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源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加速知识的理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情感平和状态下学习与在矛盾状态下学习,产生的效果差异甚远。当学生调动自己已有全部的知识经验仍不能解决问题时,会产生一种强烈地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促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的情感,从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首先动画演示:将720毫升的饮料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过程,发现,理解动画演示信息,提出问题: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在初步观察后,进行计算,但不久就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教师此时面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追问:能够解答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先前的笔算,对题中的条件已经有了理解,因此对为何不能计算有了深刻认识,从而明确:题目没有告诉我们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关系。教师据此,添上“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再次引导学生理解所添加的条件,讨论解题思路,从而巧妙解题。

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的不完整的例题形式,引导学生在审题后,认知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对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的关系思考,突出大杯小杯的容量关系是用替换策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教师的这种巧妙省略,把学生的认知引向不平衡,把学生思维引向问题的本质,激活学生的情感,为后续的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有效组织活动,引导自主参与

数学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将学生情感融入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经历数学,形成自己的体验,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时,教师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入手,通过拇指指甲面的大小,手掌面的大小,四个同学围成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感受面积单位,接着展示36个学生在课前围成的一个大正方形,通过计算得出100平方米的面积,将学生的面积体验引向“大”而“广”。接着,再展示100个这样的面积,引导学生明确1公顷的大小,从而将公顷的抽象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形象,感知到1公顷的大小。最后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教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出发,让学生把它们的面积与1公顷比较,发现大约要200个自己的教室,或者4个我们学校的操场合起来才有1公顷,进一步深化公顷的表象。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正确表象,使得思维更加深刻、完整。

三、关注学生思维,促进习惯养成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态度将直接影响数学情感目标的达成。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则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观察、去思索,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有序思维,促进学生数学习惯和态度的养成。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师首先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引发学生的联想,渗透转化思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运用了图形语言,采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借助图形语言来探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学生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学生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不同的转化思路,得出相同的结论。最后再验证巩固。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激活经验、尝试操作、归纳总结、验证结论等层层推进的思维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形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之,数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学活动,而且是学生的情感活动。数学情感应有机渗透于学生数学活动中,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在数学活动中升华,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情感世界 篇3

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一大奇葩, 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 备受人们的喜爱。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 并且大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是渗透学生情感教育的最佳题材。那么怎样在小学故事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呢?

一、准确把握古诗意境, 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 激发学生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 就是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材中的每一篇古诗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 他们开始关心社会, 渴望了解生活, 积累人生经验, 也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优秀的诗歌作品, 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不同的诗歌往往多方面地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 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在教学古诗时,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 引生入“境”。如《春望》写于杜甫被困长安时,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面对国都被叛军占领的现实, 想到自己与家人的分离, 国愁家愁一齐袭上诗人的心头。了解了这些, 就不难理解“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人生情感了。

二、重视“情感交融”, 做到古诗的语言美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诗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 以最精练的形式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于一体。“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 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 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学习诗词名篇, 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 在优美的诗歌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达到美的情感教育的目的。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 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 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 远近高低相映成趣, 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诗词是抒情的, 直接诉诸情感, 又有节奏, 语短意长, 易于诵记, 使人百读不厌, 无形中受到熏陶。

三、从学生的情感出发, 引领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加深情感体验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 大多是抒情诗词。有的直抒胸臆, 情动于衷;有的婉曲隐含, 情蕴其间;有的借景抒情, 情因景生;有的移情于景, 景中见情;有的情理交融, 情真意切。古诗词中的语句情与义相通, 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古诗词脉络, 理清情感线索, 因情解文, 以文义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比如南宋诗人陆游, 在经过长时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后, 怀着至死不渝的爱国激情, 写出了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十五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 重新获得了自由, 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之情, 写下了《早发白帝城》。由此可见, 诗词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故吟诵这些古诗词, 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熏陶。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从而引起共鸣。

四、给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 发挥想象, 领悟意境美的同时体会思想感情

发挥想象, 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 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 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 用跳跃含蓄的语言, 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反映生活本质、表达思想感情的。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 以想象家中兄弟节日活动细节将自己思乡思亲之情表达得真切感人;杜甫则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通过想象自己在春光中穿峡越流、直奔故乡的情景, 将因国家统一得以还乡的喜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之情。

五、加强古诗文诵读, 在诵读中感悟人生

“三分诗, 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 要使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 必须加强朗读, 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感情朗读, 能再现诗的意境, 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要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 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 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 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 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 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 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 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 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就可以通过抓住诗句中的“唯”和“碧空尽”等字眼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句, 体会到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友人的情感之深。读出情味这是诵读古诗词的第二个层次, 很多学生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 教师要对一些难以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 并且要创设情景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理解、品味、诵读, 再理解、品味、诵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就慢慢地能与作者心有灵犀, 也就能读出古诗词的思想感情来了。

古诗可以说是一种精炼的综合的文学艺术, 它往往借助跳动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 有的缠绵悱恻, 有的迭沓酣畅, 有的悠扬明快, 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 才能把有行的方块文字, 活画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 从中体会到美, 感受到美, 这是诵读的第三个层次。诵读中联想和想象的使用, 不仅能让学生读懂原诗, 更能读出画面, 读透意境。《长相思》中“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其中的意境, 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闭眼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然后又引导学生想象他的家乡是怎样的情景。两相对比, 更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残酷, 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再读的时候, 学生都沉浸在一种氤氲的意境中。

情感引领 篇4

《将进酒》太经典,越经典越不好上,选手熟悉,评委更熟悉,比赛时难免顾虑太多,但反过来想,如果这么经典的篇目你能大胆上出新意,那就更出彩。冥思苦想之后,笔者设计了“千古寂寞”这条主线,以“多元对话”触摸李白的灵魂。正式比赛时,开启“忘我”模式,淋漓尽致地呈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教学风格,先打动自己,才能感染评委。比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既定方案又进行了微调,力求环环相扣,首尾呼应,以点带面,又聚点成焦。整个教学设计,以项目引领,重在挖掘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文本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行“分割”。

一、巧设导语,为项目教学凝神蓄势,开启情感

笔者设计的导语是:

“谪仙”也好,“诗仙”也罢,总是应了一句话——“高处不胜寒”。李白是流露过孤独的,有他自己的《月下独酌》为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独处时的李白,那么群聚时的李白难道就不孤独了吗?

设计意图:李白在《将进酒》中的情感复杂多变,要一下子摸透理清,对学生而言难度颇大,因此,抓住其情感的最核心点,再来进行辐射理解,学生就有了一个可依托的情感平台。

二、运用比照,趣玩项目教学的“跳格游戏”,“分割”情感

笔者效仿网络游戏中的“过关游戏”,在教学中设置了难度系数

递增的“跳格游戏”。从两个不同版本的经典朗读中,捕捉李白的多重情感。

师:请大家先听一听胡乐民版本

的《将进酒》,听听“胡式李白”读出了李白的哪些情绪。

第一组:我们觉得首句“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读出了李白的“悲”。

师:答得真好,李白悲什么呢?他悲时间都去哪儿啦?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头?李白有这么小资吗?当然不会,他悲时空的长河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悲人生倏忽,世事无常,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第二组:我们觉得胡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读出了李白的“耍性子”,也就是名士身上的“狂狷之气”。

师:妙啊!这一句口气真大,够自信够豪放够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然而李白明明早就有过“举杯邀明月”的惨痛;“天生我材必有用”,然而李白一出长安整整8年游荡,日子就这么闲过去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皇帝当年赐下的百金自然早就散尽,但又从没有听说有下一个“百金”。马云说他当初的狼狈惹人爱,祥林嫂说她的小阿毛被狼叼惹人厌。得意者说“尽欢”那是真欢,失意者说“尽欢”全是心酸。我们这一组同学眼光真毒,看出了李白的“狂”。实际上,是天才的任情负气。

第三组:我们觉得胡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读出了李白的“不平衡”,李白是一个典型的“愤叔”。

师:分析得真好!不如我们想象一下李白的心理独白——“权贵,我看不起你们,富贵于我如浮云,王侯于我如粪土。但我只能长醉,因为醒来一看,长安依然是你们的长安,压根就没有我的地儿。但我李白宁愿‘痛饮狂歌空度日’,也不屑与你们为伍!”说到底,李白依然是一个传统的“国士”,内心始终信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第四组:我们觉得胡版“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读出了李白的“缺心眼”,明明是客人,却反客为主,太过放肆无礼。

师:真大胆,居然敢这么说李白!

不过还真对,像李白那样的客人真是世间罕有,拿你的钱请客,还两眼直瞪着你,一个劲地劝你,“喝,喝,喝,放心,钱有的是,不够?卖你家房。”然而,这样一种放肆,正可以说明在这样的场合李白是无所顾忌的,他可以心安理得地“耍无赖”。人生之快事莫过于置酒会友,更何况是一帮知根知底的莫逆之交。然而,人生愁事,也是李白说的“举杯销愁愁更愁”。世上的孤独有两种,一种是“形单影只”,一种是“满座皆欢”。李白在好友的酒席上,浇的是自己的块垒。他用狂放之气,悲凉之味,愤激之意,酿了一坛永远饮不尽的“万古愁”,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在李白心里打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死结”。这才是李白的宿命。然而李白毕竟是李白,他的悲与愁绝不是小悲轻愁,而是雄悲与豪愁,唯有滔滔急流的黄河水,才唱得出他的寂寞之歌。

师:接下来,我们听一听另一个版本,央视“唐之韵”版本,这一“版”的李白你觉得怎么样?他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1:第一版放荡豪壮,第二版惆怅悠远。

学生2:“胡乐民版”宛如李白附体,直接穿越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演绎出了今人与古人的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唐之韵版”则宛如一位肝胆相照的知己,忍不住长吁短叹,李白啊,李白!你的人生怎么就这么不顺呢?演绎出了今人与古人的心照不宣,同病相怜。

师:同学们把握的真准,连味都咂摸出来了。真正的知己都是懂李白的,懂他的寂寞。所以,岑夫子微笑着纵容李白在自家的酒席上反客为主,恣意呼喝;所以,杜甫仰慕心疼李白,一眼看穿,“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啊,纵然是才气惊天的李白,他其实也是被这个世俗冷落死的。李白的那坛“千古愁”里,融入的是从古至今所有失意之士的悲怆与不甘、坚持与辛酸。

三、PK名家,回归项目教学的实践“原点”,体味情感

师:名家读《将进酒》,都读出了自己的味道,但同学们不必被名家吓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模式,我们不妨也来场个性化诵读比拼,读一读自己心中的“李白”,尝试着诠释那个永远的“李白”,那个狂放不羁、悲从中来、愁时忧世的千古醉徒——“李白”。

学生1:李白的“狂”是以“悲”为底色的,因此,要读出他的苍凉。

学生2:李白的“悲”是以“放”来化解的,因此,要读出他的潇洒。

学生3:李白的“寂寞”是一种高贵的“情怀”,因此,要读出他的固执。

四、课堂“留白”,精化项目教学的“余韵”,辐射情感

师:李白那一日饮的是一坛“千古愁”,这坛酒还有什么别名吗?如果不限时空,你觉得李白最想与谁举杯痛饮?

以此问作结,开启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进一步领悟李白那澎湃悲凉、大起大落的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

整个授课过程,以项目教学将课堂合而分,分而合,迸发了意想不到的精彩,学生智慧的火花层出不穷。项目教学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通过小组合作,全员参与,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所谓古典诗词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或个别学生的“独秀”,而是班级学生的“群秀”。课堂的掌控,也不必精确到“零误差”,大可以灵动与遗憾并存。只有在“天然”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光芒四射。以项目引领来对古典诗词教学进行“情感分割”,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活动,闪烁学生的机智;二是沉静,积淀学生的思想;三是民主,学生既达成共识,又求同存异。

情感引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5

一. 中职语文教育的情感引领概述

1.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

我国教育体系中, 多个学科都关系到情感教育。但是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更加深入透彻, 包含的情感因素更全面。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 由课本内容引起学生的心灵感受, 让学生在文章中领会意指, 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并且把这些情感应用于具体的工作和学习中。语文课程中的文章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和戏剧等, 在诗歌中, 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美感和生活理念, 在小说中学会主人翁的奋斗精神、生活精神等等。

2.中职语文的情感教学方法

学习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乐趣, 但是一些学生具有厌倦学习的态度, 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实施快乐教学的方法, 没有把文章内容更透彻的分析给学生, 也就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 基于此,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更要利用情感教学引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具体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选择语文教学内容, 提升语文情感教学。语文课本中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体裁多数以音乐和诗歌的教学为主, 因为诗歌本身是诗人想要表达感情而创作的题材, 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促进情感教学。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情感的学习中, 主要涉及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分小组合作、身教感化的教学方式。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学习, 并在语文中找到作者的情感因素, 学会让自己的行为和语言都能达到以情动人的境地。

二. 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分析

1.尊重语文教材, 补充情感共鸣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相对轻松, 学生没有过多的课程压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课本外寻找一些作家作品, 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增强课堂生动性和愉悦性。教师可以多讲一些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以及文章背后的故事, 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倾听兴趣, 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

2.创设情景, 诱发情感

创设情景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更新,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会学习, 学到情感知识。语文课表中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要围绕三个维度, 其中包括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说明语文课程能够诱发学生情感, 同时让学生真切感受课本的内容还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在课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 对于友情的表达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作者的对友人的真挚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示, 在演示中充分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方式。

3.挖掘教材深层次的情感

一些文章中, 对于情感的表达比较隐晦, 不容易被发现, 因此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挖掘文章中的深层次情感。在《风景谈》中, 它描绘了很多美景, 但是一些学生对美景并没有足够的欣赏能力, 对美景的描绘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因此, 教师根据学生的此项特点, 把此节课进行升级, 美景欣赏课变为情感体验课。学生在朗读课文时, 做到吐字清晰, 语气顺畅, 这样才能真正表达出作者的真挚情感。

4.联系生活实际, 让语文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在中职语文课程中, 有关于信件和应用短文的写作, 一些学生对此感觉十分难懂、枯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找出能够让学生练习写作的机会, 其中写感谢信是学生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例如, 某位同学在接受帮助时, 要懂得写感谢信, 感谢信包含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那么教师要在语文课中教会学生利用怎样的写作手法和语言形式区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情感引领 篇6

一、创设情境,激思促疑

以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今昔思想的激烈碰撞———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导入环节设计与反思为例。

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一本书《WHAT DOES CHINA THINK》,让学生翻译书名,引发学生的关注兴趣。这本《中国怎么想》或《中国在想什么》的作者是英国学者莱昂纳德,它引起了欧洲媒体的广泛热评。那么此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据2009年1月14日的《参考消息》,其主要观点一是“中国模式是欧美首次面对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阻挡世界变成清一色的西方特征”,三是中国是“我们时代的奇迹”。

现在西方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国在“想什么”,开放的问题活跃了学生的历史思维。随之笔者又提出:取得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在过去尤其是近代,中国“怎么想”“想什么”西方并不在意,为什么?反观中国100多年的历史,中国先进的仁人志士反而在思考西方国家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想”,从而点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

寓情于史、寓情于理的课堂导入使学生获得的不光是从理智上更是从道德上、心理上获得熏陶,实现了学生在时空纵横里潇洒写意,寻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今昔思想的激烈碰撞。

二、诗词渲染,激发情感

以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导入设计与反思为例。

笔者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略)来导入。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咫尺天涯、骨肉分离是中华儿女最深的乡愁!30多年前,当海峡两岸同胞长期忍受着思念而不能团聚之时,闻一多先生笔下的香港和澳门却正经历着另一种折磨与煎熬。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是怎么形成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渲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展就顺利多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有关课程基本理念里提到“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找出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实作为导入语。

三、音乐感染,引人入胜

以释放歌曲的历史内涵———《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人教版必修三)课程导入设计与反思为例。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说:“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3]用歌曲导入课堂,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有效教学。请欣赏《春天的故事》同时在幻灯片上打出几个问题:

1. 歌词中的“老人”是谁?

2.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3.“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举措?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4.“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此中的“写下诗篇”是指?

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以此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历史,本来是极富煽情的一门学科,但是,让我们把‘情’讲丢了。历史又是一门极富哲理的学科,但是,让我们把‘理’讲平庸了,没有了‘情’,没有了‘理’,历史就剩下干瘪瘪的一堆菜,索然无味。”[4]以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几分钟内就激活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情绪,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我们应该明白,充分领悟和发掘有情感的导入,可以点化课堂,创设情境,于细微处见精神,再现“原生态”的历史沧桑,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不断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

注释

1[1]刘守旗,丁勇,俞润生主编.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2[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3]H.加登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情感引领 篇7

众所周知,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情意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要素。尽管学生的学习考核是以知识能力为主线的, 但是情感因素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何使情感因素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 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呢?笔者尝试从化学史的讲解与引领入手, 觉得这比单纯灌输价值观更有实效而影响深远。

一、沙里淘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史学因素

笔者曾认真统计过初、高中教材中的有关化学史内容, 并列出“苏教版中学教材化学史内容一览表”。其中有化学史事例、化学史人物, 内容多出现在初三、高一教材中, 其中有好几处介绍我国古代化学工艺……这类统计方法不仅使笔者对教材中的化学史内容了如指掌, 而且使笔者在课内能游刃有余。

笔者结合各章节教材, 本着尊重事实, 务求教育性的要求, 经历查询、探索、论证和写作, 一个个精彩的化学史故事诞生了。每个故事大约2000字, 在课堂上讲7~8分钟, 紧密结合课堂知识教学。例如道尔顿创立原子学说、铝铸成的友谊、戴维对钾钠的研究发现等, 深受学生欢迎, 这样的故事共计46个。

二、以集中或分散形式上好化学史课

笔者编写的一个个故事, 折射出科学史上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与不懈探索的生命意志: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而呕心沥血, 最后将自己的所有财富无偿捐献给世界人民;居里夫人则可以三天不出实验室而忘记吃与睡, 她发明了一种新元素, 并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而取名“钋”……我们要教育学生认真做题, 勤于研究, 这些不正是鲜活的、有历史印迹的教育材料吗?

当然, 最好的素材都要通过课堂讲授而成为教育材料。对于化学史的教育笔者采取分散与专题两种形式。分散式的教学多采取以有教师讲解为主, 引领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化学史实的了解, 汲取人文精华,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和知识教育相融合。而集中式教育则以价值引领为主要目的,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与故事演讲加深感受, 形成自评与互评激励学习机制, 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的主体功能。

笔者上过“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的专题化学史课, 笔者以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来实现化学史教育, 采取事先收集资料、集中汇报的文献资料查找法的形式, 教学方法为通过假说的提出与证实, 由学生介绍元素周期律发现的过程, 再由教师提炼相关观点。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用PPT打出印有门捷列夫头像的邮票, 显示出本节课的主要人物、时间和事件;再提出以下紧密相连的问题: (1) 元素周期律是不是化学史上的一个偶然发现? (2) 元素周期律是一个人的发现成果吗? (3) 为什么元素周期表称门捷列夫周期律, 而不是以其他人的名字来命名?通过讨论,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这堂课上得比较成功, 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化学史的学习能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科学与生活、人类与自然、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学关系, 更能理解个人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 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认清高尚与卑劣、真善与假恶, 从而增进科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升华人格修养。把学习的内需最大化, 才能为提升学习品质提供足够的后劲与保障。

一部化学史, 就是一部人类心灵的荷马史诗, 一所人格教育的理想学校。追随科学的探究精神与奉献意识体现在充满乐趣而不断克服困难的探索之中, 实践使我努力地做到敬业爱生、探史求真、厚德载物与人文日新。学生构建神奇的化学世界, 领悟化学的昨天, 我们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以史为镜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单永丰.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刍议[J].现代阅读, 2010 (10) .

【情感引领】推荐阅读:

引领工作01-17

引领式06-03

引领思维06-05

引领带动06-09

引领互动06-10

骨干引领06-16

《指南》引领06-21

校长引领06-21

五引领06-27

竞赛引领07-13

上一篇:智能阀门下一篇:几何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