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探索(精选12篇)
引领探索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自主探索”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探索”顺理成章地成为时下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趋势、一种时尚。但是, 对于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材料, 人们却把视线囿于课本上的法则、定律、规律、公式、关系、方法等新知, 而忽视承载巩固旧知功能的习题的引领作用。这样, 不仅容易引发学生对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应用范围的误解, 而且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那么, 如何解决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编成习题, 巩固探索方法
把课堂中对一些数学公式、法则、规律等的探索过程与方法编成具有一定思维难度、且有很大挑战性的深化练习题,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原来的探索过程与方法, 形成新的思考与见解。编写这类习题, 既要把学生原来的探索过程、方法简要地交代清楚, 又要找出在原有探索活动中被忽视却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更要有利于学生对原有“探索”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反思。教学这类习题时, 教师除了要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讲评外, 还要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再次直观感知, 由感性到理性, 在多层次比较后提出自己的新发现。
例如, 教学“圆的面积”后, 把学生探索圆面积计算的过程与方法编成如下习题:把一个圆沿着它的直径剪开, 分成64等份, 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周长增加了6厘米。这个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对圆面积计算的探索立足于这样的认识:把圆均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宽相当于圆的半径。这些认识都是基于原有探索的目的———探究圆的面积计算而形成的。其实, 在这样“剪”“拼”的过程中, 还有一些现象值得学生再次研究。譬如,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是个非常特殊的长方形, 它的长约是宽的3.14倍;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了圆半径的2倍, 等等。这些都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有“探索”的认识。可见, 通过本题练习, 学生就能够巩固原来关于圆面积计算的探索方法。
同时, 要加强所编习题的变式训练, 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例如, 圆面积计算题可以如下变化: (1) 把一个圆沿着它的直径剪开, 分成128等份, 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周长增加了8厘米, 这个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2) 把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沿着它的直径剪开, 分成32等份, 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约增加了多少厘米?
二、运用题组, 积累探索经验
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习得的探索方法, 需要及时巩固, 使之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同时要对以前相关的探索活动与方法进行比较、反思, 从而积累探索经验。这就需要把一类相关的习题组合起来形成题组, 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这种题组一般由3道习题构成:第1道习题是为巩固刚刚学过的新知设计的, 第2道习题是为回顾复习与前一道习题相关的旧知而设计的, 第3道习题是在前两题的基础上稍作拓展、引申形成的。教学的重点不是每道习题的解题思路与算法, 也不是由这三道习题归纳出一般的、共同的算法, 它应该是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形成的共性的东西, 也就是把各自的探索方法进行比较、归纳, 形成探索经验。
例如, 在教完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后, 可以设计如下题组:
先想一想怎样来获得圆柱、长方体、半圆柱各自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列式解答。
(1) 一种圆柱形状的罐头, 底面直径1分米, 高2分米。侧面围着一张商标纸, 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 一个长方体饼干盒, 长17厘米, 宽11厘米, 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3) 计算左边半圆柱模型的侧面积。 (单位:厘米)
其中, 第1题是仿照例题改编的;第2题是一道做过的旧题;第3题是根据与教材配套的《补充习题》第19页第5题改编的。
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 学生通过拿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沿着一些棱剪开得到展开图来探索并获得它们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学习圆柱侧面积时, 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 通过将罐头盒的商标纸展开, 探索并获得圆柱侧面积的算法。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通过这一组题的探索, 学生不仅学会了一般意义上的柱体的侧面积计算, 而且巩固了探索这一类柱体侧面积计算的方法, 即把侧面沿着高剪开, 展开后铺平形成长方形。
三、转换题型, 确立探索思路
一些看似需用公式、法则、定律来计算的常规性习题, 凭学生实际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却无法用数学公式、法则、定律来直接解答, 这种习题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线索与空间, 而学生很少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发现探索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它转换成探索性习题。
转换一道习题的题型, 使之成为探索性习题, 其本身只是解题意识问题, 并不需要很强的技巧。因此, 学生稍加训练, 形成习惯就行了。一般地, 可以让学生进行一系列联想, 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形成数学猜想, 再逐步进行验证, 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这样一题: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增加了, 面积增加了。由于学生只能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来求面积, 而他们不会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求面积, 更不知道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增加了, 它的高也增加了。因此, 可以作如下改编:
(1) 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了, 面积增加了。
(2) 一个长方形边长增加了, 面积增加了。
(3) 一个直角三角形边长增加了, 面积增加了。
(4) 猜想: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增加了, 面积增加了。
学生通过画图 (见图1~图4) 可知:面积增加了。这样, 让学生由所求的等边三角形问题联想到正方形问题, 再想到长方形问题、直角三角形问题, 最终形成了等边三角形问题的解决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索的过程进行反思, 从而完善和发展了学生的解题策略。
总之, 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发习题资源, 引领学生进行探索, 学生巩固的不只是数学知识与方法, 更重要的是巩固了所学的探索方法。引导学生对习题本身进行考察, 从而发现更为丰富的探索性问题, 有利于增强他们自主探索的意识。
引领探索 篇2
王东成加快文化泗阳建设,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依靠文化发展提升竞争力已成为泗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近年来,全县上下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元素正逐步成为推动泗阳发展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并日益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产生影响。
一、加强先进文化引领能力的途径
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关键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先进文化建设,全面把握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先进文化贯穿泗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挖掘文化内涵。要把加强思想理论和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以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推动率先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宣传建国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和经验,用科学发展的实践、引导、凝聚全县干部群众。要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解放思想,做到成绩越大越谦虚、发展越快越稳健、困难越多越坚韧。要大力发掘和继承泗阳的历史人文精髓,总结探究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弘扬先进,引领未来,做厚做深泗阳的文化底蕴,使先进文化成为推动泗阳发展的核心要素。
——提高文明素质。文化是一种“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现象,实质是从文化方面关注人的问题。衡量泗阳实现现代化这一标准,不仅仅看一些硬性指标是否达标,根本的要看人的全面发展能不能达到现代文明的水准。因此,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争做文明人,建设文明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等主题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营造创新氛围。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中心环节,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公共服务,创造出更多健康的、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要立足自身、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张扬个性,建设具有地域特征和独特历史品格的城市文化;要结合时代要求,倡导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人才、推动创新事业,进一步释放全社会的思想活力和创新热情,坚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大力营造人人想创新、个个能创新的社会氛围。
——构建幸福泗阳。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政兴国以民为本的核心,坚持人以为本、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不同亟待满足的重要民生需求,实施一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心实事工程,大力培育具有泗阳特色的民生事业基础,形成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支持民生的优良社会风尚与传统,让全体市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大力倡导和谐文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注重人与人的和谐,倡导互帮互助、平等友爱的道德风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建设“幸福泗阳”。
二、加强先进文化引领能力的探索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底蕴和文化的力量,就没有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先进的文化,能给人以方向和动力。
1、思想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首先在于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是注重内容的充实性,理论宣传普及从“单纯灌输”走向“按需施教”。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泗阳实践课题,找准理论宣传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形成题库,进行“菜单式”发布。二是注重对象的层次性,理论宣传普及从“单一推进”走向“分类并举”。采取分众化对策,让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广大市民、农民居民、民企员工、外来流动人员成为理论教育的主要形式与载体。三是注重载体的品性,理论宣传普及从“平台搭建”走向“品牌打造”。以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机关、系统、企业、村镇、社区、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建设各具特色,充分发挥“四个一”学习品牌载体的作用。四是注重引导的长效性,理论宣传普及从“因时造势”走向“日常渗透”。形成党报党刊上言论、评论、特写“共振”,电视广播上讲座、访谈、专题“合奏”。五是注重研究的结合性,理论宣传普及从“大而化之”走向“实在管用”。
2、价值引领。城市精神是城市先进文化的核心。在泗阳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军的进程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元素已悄然内化为“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的新时期泗阳城市精神,并成为泗阳建立独特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着力营造“三创”文化,以舆论强势推进、典型宣传引领、文化服务熏陶和创新创业实践,激励斗志,鼓舞士气,集干群之智,举全县之力,推动全县上下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推进泗阳新的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合力共创和谐文化。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文明素质。三是精心打造学习文化,学习型城市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教育培训网络一,掀起了“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潮。
3、服务引领。先进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火炬,是催人奋进的号角。要善于运用各种文化形式来表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潜移默化的鼓舞和启迪。泗阳县近年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使广大群众成为先进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先进文化传播的参与者、先进文化发展的推动者。一是形成了全覆盖的群众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村)和乡镇(街道)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臻完善,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重点推进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全部达到“镇有一站、村有一室”标准。二是形成了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镇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一批特色群众文化品牌。三是形成了多领域的群众文化精
品体系。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推进精品创作,产生了一批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三、加强先进文化引领能力的思考
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支撑,那是不可能持续的,也是不协调的。城市文化的发展,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最终将转化为巨大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彰显为“文化是城市之魂”的魅力。
1、增强意识形态引导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整体的根本利益上看,我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元的;但从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看,社会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的,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的文化和谐,必须采取“面对外部多元,发展自身一元,用一元引导多元”的立场。要正视文化多样性包括多元性的现实,努力扩大先进文化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增强适应力和竞争力,重视主导文化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建设,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凝聚力,通过切实的行动来发挥它的主导作用。
2、提高先进文化传播力。传播决定影响,先进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的先进性和丰富性,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当前,宣传文化领域新技术、新业务迅速发展,新媒体、新阵地不断涌现,迫切要求我们在巩固提高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开阔视野、开放心态、开拓思路,充分运用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生产生活新鲜话语、科技发展最新成就,积极应对媒体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我县积极鼓励主要新闻媒体走多媒体综合集成的发展道路,重点推动城市移动数字工作,进一步提升和强化主流媒体的辐射力影响力。同时,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先进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3、提升先进文化生产力。当今世界,文化因素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创造所带来的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先进文化的引领还应
引领有效活动 激发探索激情 篇3
教学片断一:
师: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提出问题考考自己。
生1: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生2:什么是内角呢?
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师:很好!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研究一下?
生:想!(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
思考: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所以,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引领,让学生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使数学课堂绽放出绚丽的色彩。“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提出问题考考自己”,既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给学生提出了要求。教师的简单导入,轻松地把学生的学习引到预设的轨道中来,让教学更具目的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着、研究着。
教学片断二:
师:你有自己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吗?先自己想想,再和小组成员共同研究。
生1:我是用正方形来研究的,把它分成2个一样的三角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90度,那么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4个90度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2:我是用长方形来研究的,也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3:我是用平行四边形来思考的,也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但没有好办法直接得出来内角和的度数,所以只好用量角器测量了。
师:真是不错的做法。有的通过长方形、正方形来研究得出结论,有的用最基本的测量法也能得出结论。请其他同学也来汇报一下测量的结果,好吗?
生4:我测的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78度、81度、23度,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2度。
生5:我测的也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加起来是180度。
生6:我测的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108度、35度、36度,合起来是179度。
……
师:怎么会有不同的结论呢?你认为哪个更靠谱呢?
生7:我发现动手测量会有不准的,所以我个人猜想是180度。
生8:我也认为是180度,因为刚才汇报180度的占大多数。
师:这是我们的猜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验证这些猜想呢?
……
思考:上述教学,教师不仅把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智慧的展现,有的折叠长方形,有的折叠正方形,通过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直角的特点,快速地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部分学生因为找不到捷径而采取最基本的测量法,但测量法所暴露出的不足,也让学生进入一种困惑的状态。教师一句“怎么会有不同的结论呢?你认为哪个更靠谱呢”的引领,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一个理性的层面,引发了他们新一轮的思考,推动了学生的学习进程。
教学片断三:
师:剪下开始时画的三角形,小组中研究一下如何用这个三角形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讨论交流)
师:看来有点困难哦!课前有预习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能说说自己自学的感受吗?
生1:我发现书中是把三角形的3个内角撕下来,然后组成了1个平角。
师:是啊!书中已经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极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会预习和读书哦!请按照这个同学的提示,再去研究一番。
生2:我们把3个内角撕下来,并把角的顶点重合,最终拼成1个平角,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3:我看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操作,发现不管是什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能拼成1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
思考:上述教学,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再思考,并通过有效引领,让学生把预习的学习成果扩大化,给学生学习一种提示、一种启迪。当学生在展示1个平角的构成时,教师并没有满足部分学生的感悟,而是拓展学生发言的范围,让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思考和盘托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在更多信息的冲击下实现学习的再突破。
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利用生成性资源,精确引导,既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理性化,也更能紧扣学生的心弦。
科学设疑,引领探索愿望 篇4
但是,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教师挖空心思设计的提问, 学生却感到迷惑, 启而不发, 无动于衷。那么, 究竟怎样设计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要避免设疑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就得遵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疑。
一 设疑应遵循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 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才是他们真正掌握的东西。”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学习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坚持主体性原则, 就是要在设疑、解疑中时刻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地思疑、析疑、解疑。在贯彻这条原则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去寻找最佳的设疑点, 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整体性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成功, 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坚持整体性原则, 就是在设疑时要立足于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的现有水平,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要求、一种模式。着眼于全体学生, 一方面, 要求设疑要真正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 并以略高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为宜;另一方面, 又要通过分层、分类、个别设疑等办法来照顾“两极生” (成绩优的和成绩差的学生) 。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参与, 并在自己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收获, 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动态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指出, 人的成长具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推进, 见闻会日渐丰富, 知识会日积月累, 能力会不断提高, 因此, 人的成长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坚持动态性原则, 就是要求在设疑时, 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学习心理等, 从其变化中进行引导,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设疑是一门艺术, 掌握设疑的方法技巧对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二 设计疑的方法
1. 温故引疑法
温故设疑法是指在师生共同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 以旧知识为依托, 引导学生思考, 引出新问题的方法。这一设疑方法一般用在一节课或学习一个新内容的开始,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 自然引出新问题。例如, 在引导学生探究“光的传播”的知识时, 先温习数学中的“直线”概念,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提问:光是怎样传播的?并通过日常实验, 让学生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作为启发, 这时向学生提出:光为什么不沿曲线传播?有学生就回答那样就不会有影子了, 我们可以看到被墙壁挡住的事物, 这样就把该知识点弄清楚了。
“温故”是为了“知新”, 温习哪些内容完全要针对学习新内容的需要, 切忌泛化随便。另外, 要注意根据新旧知识的关联从旧知识中寻准设疑的切入点,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 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误导引疑法
误导引疑法就是教师故意把问题引向错误, 激发学生反思, 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设疑方法。
例1, 如右图所示, 物重为300N, 若用150N的拉力, 将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 那么拉力做的功是多少J, 拉力的功率是多少W。
解:W=Fs=150N×2m=300J
我“不动声色”地“讲解”后, 突然问:“这答案真的正确吗?”这时, 学生们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 心想:“老师做的题, 大概是正确的, 况且公式没写错, 计算也简单, 准没错!老师这样问不是在故弄玄虚, 多此一举吗?”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正确”。又问:“承担吊动滑轮的绳子有多少段?”老师接着问:“绳子的股数n是多少?是3段还是4段?”学生这才恍然想到“在该题目中n=3”。这时, 教师再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 学生不仅兴趣盎然, 思维也因此变得更活跃开阔了。学生在做这样的习题时, 经常因为忘记乘以或是除以绳子的股数n, 而导致整道题“全盘皆输”, 试卷批阅发下来却后悔不已。
正确的解法是:
误导引疑法多用于学生容易忽略某一因素而导致错误的问题, 通过引学生进“陷阱”而“后起”, 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着异于寻常的功效。
3. 情境设疑法
情境设疑法是教师针对要讲授的内容, 设置相应的情境,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引出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方法。情境的设置可根据讲授的内容, 通过实验、讨论、讲故事等方式灵活进行。
例如, 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中的“惯性”时, 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男子乘公共汽车, 突然一个急刹车, 他站不稳就向前倒去, 刚好撞上前面漂亮的女士。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行?”年轻男子有些尴尬地笑着说:“不好意思, 这不是德行, 是惯性。”漂亮女士不知“惯性”为何物, 以为就是“习惯”的意思, 随即气不打一处来, “啪”地给了年轻男子一巴掌, 说道:“原来撞女士是你的惯性啊, 那我就让你改改!”年轻男子捂着脸, 一脸委屈。学生听完故事后笑得前仰后合, 同时也在思考“惯性”和“习惯”有什么不同, 从而在兴奋中开始了一堂课的探索。
讲解分子运动论时, 虽然做了“一瓶酒精和一瓶水混合后体积不是两瓶了, 总体积变小了”的实验, 但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如果做一个比喻:一杯芝麻和一杯黄豆倒在一起还是两杯吗?学生会恍然大悟, 学习兴趣高涨。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运用想象, 不但能使教学生动风趣, 课堂气氛活跃, 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 在讲授势能时, 可向学生说, 当一片树叶向你头顶落下时, 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 若你头顶上方有一石块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用手盖着头顶, 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授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 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跳下来进行比较, 这样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在情境设疑中, 要注意所设情境必须与教学内容、目标紧密相连, 要抓住情境中的关键点, 边设疑、边点拨, 使学生的思维顺情而起, 随境而动, 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4. 连环设疑法
连环设疑法是教师针对某一复杂或抽象问题而设置一系列逐层深入的连环问题, 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入, 以达到学生理解的目的。连环设疑必须要做到环环相扣, 后一问要以前一问为铺垫, 而且要注意设疑的梯度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中间任何一环出现障碍, 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这种设疑好比登山, 在山脚下拾级而上, 最终是为了到达目的地。
例如,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课的教学时, 我们可通过学生日常的一些行为——如怎样推门或开门更省力;在玩跷跷板时怎样才能平衡?要求学生思考, 并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在给出器材后, 问学生 (1) 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 (F1、F2以及L1、L2) ?通过引导学生画力臂知道 (1) , 通过实验的偶然性和误差知道 (2) 。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并不像书中所说的两边各挂钩码, 而是有的一边挂一处, 另一边挂两处, 都能达到平衡。这些情况都允许, 但老师要善于引导, 因为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思维的培养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可要求学生互换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或器材不动, 小组人员交换重做实验, 探讨实验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有时甚至让学生上来板书自己的实验数据,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既锻炼了动手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协作能力。虽然我们注重实验的结果, 但我们更要注重实验的探究过程, 如此连环设疑, 引导学生逐层分析, 疑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总之, 成功的设疑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提高学习能力, 是培养“会学习的人”的有效方法。同时我也相信, 对设疑的研究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也会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得到创新与发展。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要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笔者认为, 要贯彻好新课程要求, 实现好新课程目标, 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课堂教学要精心设疑和析疑, 创设以“疑”激“趣”、以“疑”导“思”, 最后析“疑”的转变过程。本文拟从设疑的原则、方法两方面探讨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的设疑问题。
关键词:设疑,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梅华.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EB/OL].新基础教育网, 2005.12.30
[2]许明霞.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六法[J].河北教育, 2005 (22)
引领探索 篇5
2017年08月17日
版次:SA21
作者:肖云龙
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城市社区的表现形式,而社区党建则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探索实践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2009年,在福田区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调整的背景下,带着社区治理改革试验田的使命,福保街道正式成立,街道下辖5个社区,辖区面积5.01平方公里,管理人口约21万。近年来,面对社区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福保街道树立“善时善治善地”理念,着力打造“至善福保”。通过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改革创新,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实践精准有效品质服务。据了解,目前福保街道已初步形成了“党建+”、“智慧+”、“网格+”、“社区+”等社区治理新路,不仅夯实党群关系和基层基础,还有效提高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推进“党建+”引领,打造基层社区党建新标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建是基层社区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基层党组织的“火车头”动力更强、开得更快,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坚如磐石。如何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和安排,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各领域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
作为肩负社区治理改革试验田的使命,福保街道思考中摸索、在实践中前行。近年来,福保街道通过全面推进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将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居委会、物业管理处等资源进行整合,将党的政策方针在基层落地生根。为此,街道以益田社区为试点,创建了“一核两网三化四平台”社区党建模式。
通过“一核两网三化四平台”改革创新项目,福保街道益田社区整合辖区社会组织、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讨论和决策,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社区的综合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党委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据了解,益田社区党委2016年被评为福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益田社区先后荣获深圳市“十大爱心社区”、“环境标兵社区”、“平安和谐社区”和“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也是深圳市唯一的“广东省社会创新实验基地”,2016年荣获“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称号。
打造“智慧+”平台,实现精准化品质化服务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迅速,为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文化,福保街道紧跟时代步伐,打造了“智慧福保”工作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倒逼基层改革,利用大数据信息化为科技手段和实现路径,借助这个工作平台,努力探索数据跨级跨域融合、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公共管理应常结合、社区服务精准推送,在基层社区精准服务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不需要带任何材料,直接过来就能办,真的很方便。”居住在福保街道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如此便民的服务,为他省下了不少时间。在福保街道,这只是“智慧福保“工作平台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为深化街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福保街道取消社区办事窗口,在街道整合为综合窗口,实现“两地办”变“一地办”,“多窗办”变“一窗办”。借助智慧街道平台,街道政务大厅实现了“四零”清单服务,零复印件:全部业务免交复印件办。建立电子证件证照库,实现业务无纸化审批。零材料:建立以个人身份证号码为索引的大数据库和电子证照库,凭身份证即可办理所有业务。零距离:大部分业务可以通过“智慧福保”微信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办理。零时限:90%业务即来即办。
群众被动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在主动精准服务方面,福保街道同样借助智慧街道工作平台,绘制出了服务群众的“生命树”。在工作节点如孕前检查、学生入学、就业、敬老优待、高龄津贴等政府服务,智慧街道工作平台可以智能找寻服务对象和服务事项,主动推送服务提醒短信,激活休眠人群,将变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精准服务。
除此之外,福保街道还依托智慧街道工作平台,针对基层的管理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发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政府与企业沟通和监管机制。
深化“网格+”机制,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
城中村某商铺存在人货混居、环境脏乱差、超门线经营……在福保街道,只要网格员巡查发现,即可拍照上传街道工作平台,运营中心将信息证据推送给安监、城管、执法等部门,各部门及时处置,并将处置结果留存在平台上,形成排查上报-分拨处置-归档留痕的全流程封闭作业模式。
通过依托智慧街道工作平台,街道各部门实现了数据融合共享、分拨处置,“网格+”从原来出租屋单一信息采集,目前已扩展到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关爱人群服务、关注人员管理等专业领域,有力地提高了街道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除此之外,面对辖区医疗场所、在建工地等专业领域的监管难题,福保街道通过加强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利用智慧街道工作平台,形成了“任务下发+网格员巡查+信息汇总+专业执法”的全新管治结构和监管链条,实现监管的“条块”结合。
监管整治的同时,离不开有效的服务宣传。在福保街道,网格员还能将职能部门宣传信息及时送达各类社区组织、辖区居民,让他们更快更好地了解政府政策法规和民生服务。将民生微实事的意见征集,街道开展的文化活动等民生服务,在上户的过程中传递给社区居民,收集反馈居民的意见建议。让群众更多了解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等内容,培养居民共治意识和能力。
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社区多元共治进程
通过民政助残资金聘请社工,对辖区内的残疾人开展手工艺品制作的培训和生产,并组织产品义卖,让社区残疾人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类似的服务,在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并不少见。一直以来,益田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枢纽型服务阵地,引导和培育了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服务内容覆盖学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家庭等多种人群。
做好群众服务的同时,保障社区居民的法律权益同样重要。为此,福保街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法治网络平台,打造“春雨福保”育民服务、公共法律惠民服务、物业调解利民服务三大法治服务工程,整合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律师服务、法律宣讲等各项法律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法律“一站式”服务。
除此之外,针对社区物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福保街道还进行了社区扁平化管理机制的创新。“明确职责分工,街道是任务发起者、指导员,社区是任务督导员,物业是任务完成者。”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通过扁平化管理减少任务下达、反馈层级,转变政府大包大揽的被动局面,充分解决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据了解,目前福保街道大部分物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共治积极性正在不断提高。
何为“一核两网
三化四平台”?
“一核”。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整合社区各类组织资源,建立“1+N”社区治理体系。其中“1”为党群服务中心,“N”为社区党委、工作站、居委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其它辖区单位等,实现涵盖“党建、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平台。
“两网”。一是社区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按照社区楼宇分布划分网格,在网格内设置党支部,将党员划入党组织网格,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了党支部精准管理和精准服务。二是建立党建智慧平台,通过党建微信公众号,推送“微党课、微学习、微服务”,实现党务业务办理无纸化,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
“三化”。一是党组织生活制度化。规定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各支部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各党支部每年组织召开党员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各级党组织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议。二是服务群众常态化。建立街道处级干部、科级干部驻点社区制度,每周下社区开展走访辖区居民、驻区单位。建立各党支部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机制,“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驻点团队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三是社区治理多元化。社区居委会民主自治。物业管理精准服务。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社会组织专业服务。驻区单位共建共享。
“四平台”。一是搭建联系平台。搭建“两代表一委员”、驻点团队、群团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的联系平台,建立沟通机制。二是搭建议事平台。成立社区党群议事会,围绕社区党建、民主自治、社区管理、民生服务、社区治安、公共卫生等议题,进行民主议事。三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便民服务队、民生服务队、文化服务队、公益服务队,从居民角度出发,充分调动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做全面有效的服务。四是搭建调解平台。建立“党组织+调委会+居委会+管理处+社区法务团队”的综合性调解机制,召开调解联席会议,及时了解、分析、预判社区的各类矛盾纠纷,将矛盾消弭在未发生之时。
统筹:肖云龙
文/图:肖云龙 通讯员 吴强军
有效的自主探索需要科学的引领 篇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来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由于小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地完成探索任务,因此需要教师科学地予以引导。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呢?
一、唤起原有知识。搭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支架
学生学习新知,首先必须具备接纳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唤起新知,就是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正如《数学课堂标准》强调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中常常通过提问、回忆旧知识等途径,积极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的回顾和再认识,唤起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原有思维策略、方法、数学思想,为学生自主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做好准备。
例如,要学生探索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需要把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是学生探索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变未知为已知,化新为旧的转化点。“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关键知识,是重点回顾的内容。因此,要在这两个方面为学生精心设计复习题。学生探索前,可以设计下面类型的复习题。
1直接写出得数。
计算第1题后,让学生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7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解决第2题后,让学生说说如何把异分母的两个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7通过练与讲、观察与思考,把新与旧、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把关键揭示出来,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了铺垫。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设计与旧知既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很想去进行思考与探究,但又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朱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一上课我就给孩子们讲故事:有一天,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采了三根同样长的甘蔗,给大家解渴。为了教育这个贪吃的猪八戒,孙悟空先把第一根甘蔗平均切成3段。分给八戒一段,八戒说:“太少了,我要二段!”悟空又把第二根甘蔗平均切成6段,分给八戒二段,八戒又摇摇头喊到:“还是太少了,我要三段!”悟空再把第三根甘蔗平均分成9段,分给八戒三段。同学们,你们说八戒所要的甘蔗有没有越来越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当学生急于想知道正确答案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3条相同的纸条,通过比、分、剪、移、叠等方法去验证,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进行了新知的探索过程。
三、优化例题使用策略。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
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平台,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探究学习材料。现行教材中的有些例题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的方式也是单一的、静态的,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优化例题的使用策略,把一些操作感不强、操作材料不易准备的教学内容,尽量使之成为学生自己可以独立操作的素材。将例题动态呈现,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体验数学,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有这样一幅插图:3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7厘米、5厘米、3厘米。问题是:怎样操作,才能使每个杯子里的水量同样多?这道题直接显示的信息不够活跃,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解答。当然教师也可以准备好操作材料演示一番或让一个学生上来操作,但是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也就得不到最直接的感性经验,更谈不上理解和内化。为此我将例题设计成动态化:在黑板上贴出3堆圆(红、黄、蓝颜色随意掺杂),一堆7个,一堆5个,一堆3个,再启发学生:怎样移动圆,就能使3堆圆中的个数同样多?让学生拿出学具进行操作,同时又可让一人上黑板演示,学生通过移一移、补一补的过程,充分理解了“移多补少”可以得到一个相同数(平均数)。操作简便易行,同时,材料颜色的任意掺杂又帮助学生抽象出了“数量的个数”这个本质属性,排除了其他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效果非常好。
三、教给探索方法,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
要让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探索活动,就要教给探索的方法,使学生有法可循,不要盲目地进行。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探索数学知识时往往顾此失彼,有时甚至不明方向,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确定思维的方向,围绕猜测——实验——分析——结论——验证这条主线,积极进行操作、观察、讨论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地探究问题的过程,掌握科学地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猜测。出示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2操作实现。先让学生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教师巡视,指名不同摆法的同学在黑板上摆一摆),再反馈拼摆的情况,让摆法不同的同学在小黑板上填出你拼的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如下表)同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3分析。观察以上的3组数据,每组长、宽的厘米数与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四人小组讨论。
(2)组织全班交流。
4总结结论。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教师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5验证。电脑课件出示一张长5分米、宽3分米的彩纸,沿着长边摆5个1平方分米,沿着宽边摆3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一排摆5个1平方分米,摆了3排,这个长方形面积有3个5,列式为5×3=15(平方分米)
以上教学片断,展示了学生认知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较好地学会探求新知的方法,促进学生会学。
引领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篇7
一、转移工作重心和探索工业化道路
(一)转移工作重心,做好经济工作
毛泽东历来重视经济的发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适时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1950 年6 月,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2]。1956 年9 月,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957 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毛泽东宣告:“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并号召要“向自然开战”[1]。正是基于对生产力重要性的认识,同年3 月,他在南京讲话时指出:“现在的中心任务就是建设”[3]。1958 年1 月,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号召大家“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1]。同年1月到1959 年7 月,毛泽东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的错误的同时,仍强调要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1959 年10 月,他在接见拉丁美洲17 国共产党代表团时说:今后十年或二十年内主要精力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1960—1965 年贯彻调整方针时,党的中心工作仍然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他在八届十中全会上虽然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但在同一讲话中仍然指出当前的经济调整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要因阶级斗争干扰了这项工作;在错误地开展发右倾斗争并实际上把主要注意力转向阶级斗争后的1963 年12 月,他在听取聂荣臻关于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的汇报时还指出,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直至1964 年“四清”运动,还把是否增产节约作为搞好运动的标准之一。因此,从认识和理论上来说,毛泽东对党和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二)探索工业化道路,强调农轻重并举
工业化道路,“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实现独立自主的发展目标。要实现工业化,建立独立、完整、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关系。毛泽东充分注意到苏联在处理农轻重关系上的“严重错误”,其“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1]。苏联经验证明,“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4]基于此,毛泽东强调:“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当然,重工业还是投资重点,但“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其原因在于“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1]只有“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都同时高速度地向前发展”,才“可以保证在迅速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4]
而实现工业化,必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发展重工业和发展轻工业并举,中央和地方并举,大中小型企业并举,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并举等。其中“以工农业同时并举最为重要”[4]。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由于轻工业和农业关系密切,“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1]
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大跃进”中的“高指标”,地方难以完成的“假指标”,致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攀比赶超之风愈演愈烈。1959 年6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整1959 年主要物资分配和基本建设计划的紧急指示》,降低钢及其他产品的计划指标。对此毛泽东分析道:“本来是一些好事,因为一些指标那么一高,每天处于被动”。“不晓得讲了多少年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就是不注意,不搞综合平衡。各个工业部门的联系,工业部门跟农业部门的联系,重轻农的联系,就没有顾到。”[5]特别是针对“大跃进”期间出现的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指出:“过去陈云同志提过:先市场,后基建,先安排好市场,再安排基建。有同志不赞成。现在看来,陈云同志的意见是对的。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们安定不安定的问题。”[4]可见,实现工业化,必须农轻重并举,协调发展。
需注意的是,“并举,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同时,并举也并不是要平均使用力量。”[4]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中具体地指出:“我们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公式具体化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实行几个同时并举;每一个并举中间,又有主导的方面。例如,中央和地方,以中央为主导;工业与农业,以工业为主导。”[4]至此,毛泽东基本形成“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并举”为主要内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20 世纪60 年代初,毛泽东明确提出“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体战略思想。1962 年中共中央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使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二、发展商品生产和处理各种关系
(一)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毛泽东在1958 年11 月给全党各级领导发出《关于读书的建议》,要求先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再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以身作则,在1958—1960 年间带头读书,认真研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深入思考中国经济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见解。这些见解凝聚在他1958 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1958 年度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1959—1960 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的谈话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既丰富亦珍贵的思想素材和理论遗产。其中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论述。
1958 年刮“共产风”期间,针对一些经济学者主张消灭商品生产的观点,毛泽东严肃指出这种主张是错误的。他说:“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1]同年11 月,他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一文中分析道:“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印度的铁路、纺织比中国发达。去年我们生产粮食三千七百亿斤,其中三百亿斤作为公粮,五百亿斤作为商品卖给国家,两项合起来商品粮还不到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粮食以外的经济作物也很不发达,例如茶、丝、麻、烟都没有回复到历史上的最高产量。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否则公社发不出工资。”他并以具体事例进行说明:“如河北省分三种县,一种只够吃饭,一种需要救济,一种除了吃饭外还能发点工资。发工资又分几种情况,有的只发几角钱。因此,每个公社在生产粮食以外还要发展能卖钱的东西,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调拨的产品只是一部分,多数产品是通过买卖进行商品交换。”[1]这些详细分析和阐述,说明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商品生产的重要性。重要的是,他突破窠臼,进一步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1]。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针对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受“共产风”影响而认为“谁谈价值法则谁就不名誉似的”[1]的现象,毛泽东力主研究价值规律。他指出,在中国,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所有经济单位(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6],改善经营管理,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959 年3 月,他在批转山西省委一个文件中更深刻地指出,平调的“旧账一定要算,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4],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艰辛探索,特别是他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在今天仍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使我们现今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更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处理各种关系,实行综合平衡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除了农轻重并举外,还要处理各种经济关系,把握综合平衡,实行统筹兼顾。正如毛泽东所说:“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4]毛泽东认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关系,要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他并形象地指出,讲不好“北京话”,容易出现命令主义偏向;讲不好“地方话”,又容易出现分散主义偏向。他还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1]
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发布命令和决议,直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大权,甚至每一千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对此,1956 年4 月25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苏联“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的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1]。在会议总结讲话中,他又说,工业的集中问题,工厂要有多大的自主权,地方要有多大的自主权,苏联革命成功40 年了,对这些问题还没有研究好。基于此,毛泽东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他认为,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同时,针对中国当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毛泽东批评说,最近几年又有一种偏向产生了,这就是集中过多了,“几十只手插到地方,使地方的事情不好办”,[1]而“过分的集中是不利的,不利于调动一切力量来达到建设强大国家的目的”。他建议:“鉴于苏联的教训,请同志们想一想我们党的历史,以便适当地来解决这个分权、集权的问题。”[1]
关于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毛泽东的基本观点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逐年有所提高。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法则是发展生产,保障需要,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是起领导作用的经济法则。”[7]为此,他对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做了如下论述:“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化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1]可见,毛泽东在这里讲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即一方面消费水平的提高要以生产的发展为前提,而积累是发展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积累也要适度,不能因为过度积累而忽视人民消费水平应有的增长。
关于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苏联采取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结果是“把农民挖得很苦”[1]。这就直接影响了苏联的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有鉴于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特别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利益关系问题。他讲道:“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1]所以,根据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在合作社与农民的关系上,他强调:“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的适当”;在国家和生产单位的关系上,“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的更加活泼。”[1]
关于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他还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他说,我们强调依靠国内市场,“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7];要与国外交流,吸收外国资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1]
以上情况说明,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产党的思路是宽阔的、开放的。
综上,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尽管历经曲折,但成就巨大,影响弥久。
摘要: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不为传统观念和僵化模式所局限,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在理论上进行了独创性的探索。
引领探索 篇8
作为体育产业健身器材行业的领头羊, 舒华已成为驰骋体博会多年的中国名牌, 本届体博会重磅出击, 志在展会上亮出国际品质!舒华此次将携专业技术家用化、人性化、多功能化的家用健身器材新品、创新的营销策略, 同时还把“健康生活新风尚”的品牌理念带给大家, 这些新举措无不让人耳目为之一新。不仅体现了舒华积极开拓市场的雄心, 而且也充分证明了舒华在健身器材行业内孜孜追求、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正是坚持走差异化道路, 2010年突破年, 舒华凭借电视购物平台、“商超新型店”运营模式以及最新启动的网络购物新营销模式, 进一步带动了全国销售网点的铺设, 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欲借此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
专业技术家庭化, 一机多功能
此次参展的新品是舒华历经多年的科研成果, 特别是多功能与娱乐性兼具的家用智能跑步机, 是集娱乐、跑步、科学、创新等融为一体的行业首研。2010年, 舒华创新推出新一代国标多功能智能跑步机SH-5167, 虽为家用智能跑步机, 但其工艺、结构、配置都尽显专业、大气和人性化十足。
随着城市家庭收入不断提高, 全民健身意识和健康观念都产生了根本性转变,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树立花钱买健康的意识, 人们愿意参加各种健身锻炼, 定期光顾健身房成为时尚追求者的家常便饭, 而随着人们对自我空间、个性生活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我的隐私保密, 他们大多数人不愿意去户外或是健身房里锻炼, 不喜欢把自己的运动生活暴露在别人目光下, 因而选择了在家进行健身锻炼。此次舒华在体博会上推出的新一代国标多功能智能跑步机, 正是综合了大多数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推出的一款家用型新品, 让家庭健身更具专业性与人性化, 因此得到了业内人士及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据悉, SH-5167多功能智能跑步机集跑步、美体、爬坡扭腰、压腿、仰卧、按摩等多种科学健身功能于一身, 共有12种运动程序, 能模拟不同运动方式, 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之余, 还能有效纠正了运动者在户外跑步的随意性。
创新营销模式, 闪亮北京体博会
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不创新, 就会灭亡。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是发展的动力, 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 创新能力已成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
创新营销是企业的立命之本, 因此许多企业都迫切希望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创新营销战略。为此舒华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审时度势、创新营销:2008年全面启动了小体育用品项目, 意在行业渠道中拓展更为广阔的品牌营销网络。凭借十几年的品牌优势, 舒华在短时间内用较少的成本缔造出一个具有高认知度的领先健身小器材品牌, 这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不仅如此, 凡事勇于先行先试、积极进取的舒华, 2009年更是率先在福建各大商超开设了多家商超新型店, 此举紧紧抓住了时下最为流行的消费者心理因素, 即高节奏社会要求的方便、安全、放松的一种消费时尚, 因此商超新型店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一经推出, 就得到了业内人士及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同。本次体博会上, 舒华还倾情邀请了30多位青春靓丽的舞蹈演员, 在舒华跑步机上为大家展现时下最为流行、炫酷的“创意跑步机舞蹈”。此举打破了传统的“香车配美女”固定格局, 借助现今年轻人喜爱健康、时尚、非主流等消费心理因素, 在跑步机上以舞蹈的形式来展现各种跑、跳、跃等动作。如随机滑行、太空漫步、腾空穿梭等高难度、高技巧舞蹈动作, 让参展商与消费者在尽情享受独特“跑步机舞蹈”视觉盛宴的同时, 还对跑步机的概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跑步机成为时尚、健康的代名词, 成为居家健身生活的好教练。
“跑步机舞蹈”以崭新的形式赋予了跑步机生命力, 使其更具活力与展现力, 更为贴近我们的生活。这种把产品转化为生活中的道具, 进而采用舞蹈形式大胆展现的参展模式尚属首例, 乃体博会上的一大亮点, 届时也将成为现场最具瞩目的焦点之一。
倡导健康生活新风尚
现如今, 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话题, 人们都关注健康, 重视保健。但很多人对健身一直有种误区, 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在锻炼中能尽情的挥洒汗水和享受运动的畅快感, 这就是最大限度的参加健身运动了。其实不然, 很多时候人们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运动方式到底对不对?当人们错误地把健身作为释放压力的方式, 当健身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教练和医师的指导时, 结果势必会造成各种隐性运动的损伤,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作为健身器材行业的领军品牌, 舒华一直大力倡导科学健身理念。旨在将健康生活理念和运动健身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广大受众。2010年北京体博会上, 舒华将“健康生活新风尚”理念, 注入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简约大气的展台形象、普及家庭风暴的大众版家用多功能跑步机、活力动感的“创意跑步机舞蹈”表演, 抑或是《舒华健身》、《健康宝典》等健康知识的宣导, 舒华———立志将卓越的健身精品、健康的生活理念带入千家万户, 倡导更多的人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来, 让更多的人都能成为健康的享有者,
都能享受健康的幸福生活
引领探索 篇9
班级自主化建设指向学生的发展, 重点放在对学生自我定向、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研究。其内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以自己为对象的管理。二是以其他个体或集体等为对象的管理, 即自我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 主要通过组织成员的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 自我发现问题, 自我分析问题, 自我解决问题,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进而自我提高, 自我创新, 自我超越, 推动组织不断发展与前进, 从而实现组织共同目标。
然而, 许多学校具体如何实施班级自主化建设上仍未找到有效的策略。传统的“放任式”“专制式”管理仍大有市场。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进行自主化管理, 切实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信任学生, 热情支持学生, 逐步构建起体现新课标精神而又符合特点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新模式。我们以围绕学校教育理念, 设计班级理念, 从而来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引导班级的学生群体心理、习惯和认识;围绕班级的精神文化来制定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制度体系, 组建班级管理团队, 并进行培训, 通过评价来强化班级精神文化, 来落实自主化管理, 使这五个方面策略互相促进, 从而形成“五引领”的班级自主化管理策略。具体示意图如下:
一、班级精神文化引领策略
各班级围绕学校“办精品初中, 塑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 设计班级精神文化和小组精神文化, 寻找凝聚力途径, 优化团队精神培养方法等, 创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载体的阵地和园地, 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
1.班级精神文化创建。班级精神是班魂, 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 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 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如初2014级9班的“自尊、自律、自强”。初2015级1班“天道酬勤”。初2015级2班“真诚为人、用心做事”。初2015级5班“创造最棒班级、做最棒自己”。初2016级2班“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初2016级1班“用汗水织就实力、用毅力成就梦想、用拼搏铸就辉煌”和初2016级9班“相约九班、一生无憾”等理念。并用这些理念设计班级口号、班歌、班级制度等, 引领自主管理学习培训, 引领班级团队精神培养, 引领班级的评价激励, 引领班级小组构建;又通过班会主题、黑板报专题、事务处理、其它文体等活动等各种平台让学生感悟班级理念,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小组精神文化创建。各班在班级精神文化引领下, 组建小组;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性别、爱好、性格、成绩、关系等, 组成能互相合作共生的自我管理小组;自我管理小组成员采用举手表决方式, 讨论小组名称、口号、组徽、组歌等, 制定共同的目标、组规, 选举组长, 进行自我评价和分工, 确定座位, 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共同提高, 共同成长的一个团队, 成为班级自主化建设的基本单元。
二、制度规范引领策略
我们课题组经过三年努力, 构建起班级自主化建设制度体系。
1.规范性制度。课题组反复调研, 建立健全班级自主化规范性制度, 给班级自主化建设立规矩和标准, 规范和约束班级自主化建设。
制定《年级组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要求》、《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等, 规范了班主任的班级自主化建设。
制定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住校生管理条例》、《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学生进出校门制度》、《中学生处罚条例》、《班干部工作职责》、《学生会干部工作职责》、《班级管理制度》、《学生评优评先制度》等, 规范学生参与班级自主化建设行为。
2.程序性制度。程序性制度是指做事情的流程以及过程程序, 也是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 比规范性制度更重要。我们课题组研究并实施了《班级管理制度制定规定》、《班委产生规定》、《班干部培训规定》、《班级小组产生、管理和评比规定》等, 规定了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小组长等流程、步骤和方法等, 保证班级自主化管理正常运转。
3.评价性制度。学校制定一系列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检查评比制度。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包括清洁、纪律、两操、文明、寝室、就餐等方面每日进行检查评比并公示全校, 由值周组每周评出优胜班级, 挂牌展示。自主化管理团队检查评比制度:“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会管理干部”、“优秀小组长”、“优秀学生”等。自主化管理集体检查评比制度:“优秀小组”、“优秀班集体”, 并定期公示和表彰。
三、管理团队引领策略
1.班级行政自主管理小组。组建行政自主管理团队:常务行政管理班委, 常务班长负责安排值周班长;值周班长, 安排管理一周班务工作;值日班长, 安排管理当日的班务工作。班务其它事务管理团队, 分管清洁、座位、图书、花草等, 做到一事一人管, 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
2.班级自主学习管理小组。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建成4-6人的小组, 组内分层学习模式。通过民主选举, 推荐小组长, 负责召集小组各种讨论或决议;通过举手表决形式决定组务、进行各项事务的分工;每人均承担一个学科组长, 一上项事务组长;成员共生合作, 互相督促, 互相发展, 真正做到自主化管理。
3.团队建设人人参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使学生能够自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 这是把班级团队管理所追求的境界。以值日生制度为例, 改变过去值日工作由班干部包办的做法, 把值日权归还给每个学生, 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值日官”, 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管理班级的潜能。“值日官”要人人明确在从事值日工作时应该完成的八项工作, 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在规范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应做之事的指导。“值日官”当天登台演讲, 得到锻炼的机会, 培养了表达能力, 他们的信心得到极大激励。所以, 吴婧雯在周记中说:“我们班的同学也更加自信、大胆了”。值日生的总结, 既是对当日班级情况的及时反馈, 增强了学生作为班级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 更是对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另有班委干部 (纪律委员) 带领同学们对其值日工作进行点评和打分, 并将分数记入个人和小组积分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一荣共荣”的团队精神和荣誉意识。
四、学习培训引领策略
(一) 班级自主化建设培训策略
教师学习培训策略。
班级自主化建设能否成功。首先, 要改变老师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 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 真正贯彻“合作、自主”理念, 要敢于放权, 敢于创新;其次, 要有班级自主化建设理论素养和相关技能。因此, 我们加强了对班主任老师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工作。
上级培训。首先, 我们班主任参加全国班级建设研讨会, 学习冯恩洪、魏书生、丁蓉、李平等专家的经验;其次, 聘请了专家领导到我校给全体老师做专题讲座;再次, 组织教师学生到名校如南开中学、二外、西附、巴蜀等学校去交流学习。这样, 极大提高了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拓宽了眼界, 转变了教育及管理观念, 为班级自主化建设提供了最强大的保证。
校内培训。为了使班级自主化建设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必须有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 把学习培训与常规工作总结、交流相结合, 把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一, 利用每月班主任例会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学习培训, 进行工作和班级自主化建设成功经验交流;第二, 定期开展班级自主化建设班会观摩课、讲座、演讲活动和主题德育活动;第三, 定期向班主任推荐《中国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自主管理:实践与探索》和《教育评价》等, 并写班级自主化建设心得体会或论文等。通过这些方式, 转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理念, 提升其理论素养, 提高其班级自主化建设的技能。
(二) 学生学习培训策略
班级自主化建设始于学生, 也始于是学生, 最显著的标志自主、自律、自制、自立、自强, 是德育内化最的结果。这一切都得依赖学生自己, 学生的认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技能, 往往决定班级自主化建设的成败或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培训, 使学生认识到“我是自己的主人”, 学习管理的技能等。
学校对学生干管理团队培训, 德育处和团总支定期对学生会、班级管理团队进行思想教育、业务培训, 方法指导。
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培训, 做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大胆放权、大胆放手, 又要幕后教育与指导;通过成序列化的主题班会进行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要管好自己, 自己能管好自己;通过班委、组长和团队管理干部培训其自我管理方法;通过班级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这些培训, 培养学生对班级自主化建设的实践技能。
五、评价激励引领策略
我们在自主化建设系列制度基础, 构建起了校、班和小组三级评价考核策略。
1.校级评价策略。
学校对班级自主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者进行的考核评价, 然后激励表彰。
对班主任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年级组每月综合考核班主任, 评出班级自主化建设先进班主任并表彰。
对班级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年级组综合考核, 评出优秀班级并表彰。
对小组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团总支负责考核, 评出优秀小组并表彰。
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团总支负责考核, 评出优秀学生会干部并表彰。
2.班级评价策略。
班主任组织的对班级自主化建设过程及效果进行的量化或定性考核。
对班级管理团队的考核。对班干部、科代表、团干部等履职程度及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吸收科任课老师、班级评价委员会和全体学生参考评价。
对小组的考核。以组为单位, 借用某些网络游戏, 每周对小组集体进行量化考核。评出明星组、和谐组等之类, 累计晋级, 期末进行总结。
对个人的考核。依据班级自主化建设规定, 进行文明星、学习星、才艺星、管理星等明星评比晋级, 授星、公布等方式, 以此激励和鞭策学生参加自主管理。
3.小组评价策略。
这主要是由组长组织进行的组内考核。
组内自评。每周组员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以周计的形式展示。
组内互评。对组内其他人进行总结评价, 要求实事求是。最后由组长总结, 提出要求和建议, 并计入个性发展守则
引领探索 篇10
一、新课程高三政治复习课问题出在哪里
1. 对新课程复习课的特点认识不足
新课改后政治课除了四个必修模块, 还有相应的选修课, 面广量大, 知识点多。新的《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是怎样定位的?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能力?针对不同能力层级我们有什么有效的具体训练方法?《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如何有效落实?近年来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走向发生了什么明显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新课程淡化学科体系背景下建构知识体系?如何整合模块之间的相关内容?如果不能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 也许我们的复习课就处于一个盲从状态。同时,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 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 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 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由于有的教师对此认识不足, 缺少有针对性的规划, 什么已经解决好, 什么还没解决好, 什么要重点解决, 心中缺少一本“账”, 以致存在着盲目性教学行为。
2. 对新课程的高考方向把握不准
新课程下的高考指导思想是“总体保持稳定, 深化能力立意, 积极改革创新”。从近几年的新课改省份的政治试题可以看出, 高考评价要求和评价方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明显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导向, 有的教师研究《考试说明》、研究教材、研究高考试题不够深入、细致, 高考的方向把握不准, 走一步看一步,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教学行为。
3. 对学生现有学习情况缺少调查
复习课只有在切实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程度的基础上, 才能对症下药, 明确复习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仅凭以往的经验判断, 讲解过度, 指导过度, 包办代替, 课堂交往和有效互动建立不起来;有的教师认为复习就是“教教材”, 过分强调“以本为本”, 教师、教材依然处于中心位置。
4. 思想政治课复习缺少科学模式
有的教师复习课与新授课变化不大, 简单重复, 毫无新意, 基本不适应新课程下高考的需要, 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教学行为。
5. 基础知识的巩固并不令人放心
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准确, 过分地讲究课堂形式;有的教师也懂得构建知识体系, 但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反而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有的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 形式冲淡内容, 从而使理论观点阐述不到位,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导致学科能力失去有效的支撑。
6.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招数不多
现实教学存在着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依然停留在浅层次的现象, 实践中缺少具体有效的训练方法。有的教师复习备考依然主要依靠大习题量训练, 搞题海战术;有的教师认为“政治课的复习就是背书和做题”, 但怎样把书背好、把题做好, 教师缺乏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指导;有的教师大量搬用现成的市面或网络上的资料, 对复习资料不做“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工作, 滥讲、滥做;有的教师缺乏问题意识, 不深挖, 不探究, 缺少敏锐捕捉典型问题的眼睛, 以致学生思维贫乏, 能力难以提升。
7. 与时事政治粘合较差
做好实际联系理论工作, 是政治课复习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有的教师讲时政, 没有科学的分析, 没有适时适当地与课本链接;有的教师即使注意两者的链接, 也仅仅是将书店里买来现成的时政本子照本宣科, 缺少自己的思维构建。
8. 教师个体思维存在局限性
一般说, 一个教师的教学实践很难超越于其教学认识。有的教师认为教书都教老了, 应对高考已是轻车熟路, 听不进不同意见, 也不愿与别人合作, 缺少进取心, 固步自封;有的年轻教师尽管锐气十足, 但邯郸学步, 明显经验缺乏。
二、高三政治复习课推行研讨课活动, 是克难攻坚的有效方式
开展研讨课活动, 我们倡导个体的学习创造, 同时发挥名师的示范引路, 学科组成员整体联动, 相互交流, 实现集体合作、诊断, 创新新课程高三复习课的新思路新模式。
高三复习研讨课不应有过多的条条框框, 既然是研讨课就要鼓励教师个人敢想敢试, 提倡“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开展高三复习研讨课活动大体上可以遵循这样一个过程:第一步, 确定研究目标——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二步, 定授课人——通常是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课程建设的引路人, 研究目标中心执行人;第三步, 确立课题, 授课人准备初始教案;第四步, 集体研讨, 先由授课教师简要说课 (说这节复习课的总体构想, 说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说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和生成性教学细节的捕捉及处理, 说研究的价值等) , 然后集体研讨, 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形成授课的正式教案;第五步, 上研讨课, 学科组集体听课;第六步, 评课、授课人进一步反思;第七步, 修改, 完善, 推出研讨课成果。从实际情况看, 通过这几个环节, 一节经过精雕细刻、反复推敲的精品课就被打造出来了。
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是开展研讨活动重要的一环, 这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一个学科乃至一所学校的整体水平。而参与集体备课的成员有学校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领导和政治组的全体教师, 可以说是群策群力, 因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科组整体水平。
三、以研讨课探索高三政治复习课的科学模式
建构高三政治复习课的科学模式, 有其重要功能, 一是预设功能, 能为教学实践预先提供一种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序和活动方式;二是预见功能, 能为教学实践预见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改进功能, 在一定模式内来思考各种相关教学因素, 利于不断改进, 追求最佳效果。
经过研讨, 我们认为建构政治复习课科学模式, 可采取如下基本步骤:
(1) 给学生发放复习课教学案, 使复习课有文字材料引路, 避免出现上完课学生还是思路不清等问题。
(2) 学生根据教学案明示的基于《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知识要点, 回顾课本, 精确掌握复习内容, 以夯实基础。以教师提问或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予以检测和强化, 教师适时予以评点, 对学生记不清、道不明的知识点予以解释,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 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 构建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在肯定学生思维创造的同时, 注意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4) 教师讲清易错易混点, 凸显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解决学生尚未解决好的问题。
(5) 热点举例, 将实际和理论相结合, 使学生学会用观点统帅材料。教师适时地点拨,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精选课堂练习, 注意选用近几年的高考题, 特别是《考试说明》上的题型示例,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当堂讲评, 实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再现和巩固, 注意适时培养《考试说明》提到的四种能力, 找答题特点, 找答题规律。
四、以研讨课探索高三政治复习课的着力点
1. 基础知识的梳理
基础知识的梳理, 要紧扣《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现有教材, 找准理论逻辑基点, 分清理论层次, 把握理论内在联系, 突出理论的实质和核心, 捋线索, 抓结构, 抓主干, 抓重点, 同时也不要忘了抓学生对课本的全面阅读。在各个“理论单元”基础上建构“理论”体系, 有利于帮助学生抓住一个点, 提起一条线, 抓出一大片, 形成“点线面”相融的知识网络。
2.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研究《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能力指标, 明确“指认事物”“再现现实”“澄清概念”“审视价值”“支持某种论断”“采取某种行动”的深刻涵义, 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 高考《考试说明》提到答题所需的四种能力,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部分怎样让学生真正领悟, 需要用往年的高考题来示范。
3. 重点、难点的定位
以什么为依据来确定重点、难点?要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师用书》为依据, 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现实状况抓易错点、易混点, 根据知识在学科理论中的地位抓易考点、考试的高频点, 根据当年的时事抓实际与理论的交叉点,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敏锐地去寻找。
4. 思想方法的归纳
(1) 内容浓缩法。所谓浓缩, 就是使不需要的成分减少, 使需要的成分增加。一方面是扩大教学容量, 在单位教学时间内, 教会学生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是缩短教学时间, 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一节半、两节, 甚至更多时间的教学任务。前者重在“浓”, 后者重在“缩”。
(2) 归类比较法。政治课的许多概念、原理具有众多有机的联系, 指导学生对它们按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别, 进行比较分析, 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3) 探幽入微法。教材的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 但教学内容的优化又必须以教材为依据, 对教材探幽入微, 挖掘出教材的教学意义。
(4) 发散思维。教学内容的优化,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散思维则是其基本途径之一。
(5) 综合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宏观的视野, 对有些问题可进行多视角的分析, 以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
5. 练习的配备
练习要精挑细选, 适当地进行原创或改造。练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灵活多样, 难易度编排合理, 取材贴近生活实际, 有利于强化思维策略的训练。同时, 要注重习题的潜在功能, 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 或改变题目的解法, 举一反三,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训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讲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想法和思路, 哪怕是错误的, 也要给予鼓励。
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探索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发;兴趣;潜能
一、创设“疑”的情境,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常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认知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如通过计算、小比赛、填空口答、动手操作、讲故事设疑等创设探究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动手做题、参与比赛、听故事等情境中,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
例如:我常开展“猜一猜奥妙在哪里?”的活动作为新授某一知识的开始,通过创设释疑活动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教学分数小数互化前,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最简分数,我可以立即判断出它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当学生抢着报出分数我迅速作出判断后,学生们都主动自觉地计算,尤其是中下生算得更加积极认真,他们总想抓住老师的错,可是结果都证明我的判断正确无误。他们感到奇怪,不知奥妙何在,因此都迫切要求尽快揭开秘密。通过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和无穷的奥妙感,真正喜欢数学,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二、留出“思”的时间,培养学生思、探的能力
课堂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减少教师课堂活动量,相应增加学生自学和思考、读书和质疑、讨论和交流、练习和操作等方面的时间和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落实素质教育。
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不搞满堂灌或题海战术,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让学生“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想”的良好习惯。如教学“面积单位”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操作感知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使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准确的表象,并牢记贮存起来,从而为下边学习1平方分米、1平方米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任意画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量一量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内角和都是180度,学生有了好奇心。再问还有什么办法证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经过探讨得出把任意一个三角形剪去两个角拼在另一个内角上,刚好拼成一个平角。最后让学生谈体会,找规律。事实证明多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三、提供“动”的机会,培养学生参与探究的潜能
小学生天生好动,如果教学中注重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可使学生手、眼、脑等协同发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教师要在关键处和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上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堂课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①尽量让学生观察;②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③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④尽量让学生自己读书;⑤尽量让学生发表见解;⑥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⑦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通过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实践、观察、操作、思考,终于发现了“圆的特征”“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等一些规律。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自己探索尝试,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学习新知识,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倡导“共、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胆识
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探究;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帮活动,给每位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引领探索 篇12
关键词:地方文化,中职作文,实践探索
新课标要求,中职作文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拓展,强调语文学习实践性延伸。以地方文化为引领,开展中职作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中职生写作兴趣,创新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强化中职生文化意识,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促进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本文以闽中当地文化为例,探讨地方文化引领下中职作文教学的实践途径。
一、中职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当前,中职作文教学难于令人满意,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作文课上,教师理论指导过甚,真实体验缺失;题目布置后,大多学生愁眉苦脸,无从下手,显出痛苦万分的神态。究其原因,学生写作与实际生活脱节,不注重积累与观察,缺乏情感体验,致使无话可写。其实,我们身边存在着丰富而独特的写作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独具慧眼,善于唤醒并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走出一条具有中职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
笔者根据多年写作教学实践,在收集素材、开阔视野、指导写作,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文化,唤醒学生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意识,回归生活真实进行写作方面做了尝试。
二、地方文化引领下中职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认识家乡环境,了解地方文化。
古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地方文化在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被人们遗忘。年轻一代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文化了解很多,对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感到陌生,这是现代人精神家园的失落。中职语文教育就是要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责任。而地方文化,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引“地方文化活动”进课堂,是贯彻和落实“以活动促进职业教育,以教育促进专业成长”的理念,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创设课堂写作生活化、内容地方化情景性教学,拓展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兴趣,强化学生文化意识,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文化中成长,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闽中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方文化特色鲜明,茶文化、高甲戏、狮子舞、板凳龙、元宵节、庙会,古堡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与符号。在地方文化的引领下开展中职作文教学,让中职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美,能充分彰显地方文化的人文价值,同时进一步激发中职生的写作兴趣,为专业学习和社会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三、地方文化引领下中职作文教学实践的途径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创造活动,学生的实践过程,其实就是生活体验过程,是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古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2009版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强调: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生活,观察风土人情,了解历史文化,把地方文化资源引入作文教学中。牢牢树立“生活大语文”的意识,整合生活化作文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手段,实现写作生活化、生命化。
(一)积累写作素材,唤醒乡土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社会生活就是写作之源,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唤醒乡土意识,进而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1.关注自然景观
罗丹说:“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罗兰论艺术》)美莫过于自然,但是,睫在眼前长不见,中职学生对生活的冷漠使他们失去对自然美的感悟,失去一些美好东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别致的村庄,清澈的溪流……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泰山的雄奇之美,却有着“绿树村边合”的清秀之美;虽然没有惊涛拍岸的壮观之美;却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之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青瓦白墙,松柏苍翠,青山巍巍,稻花飘香;屏山被称为“高山茶之乡”;济阳是“油菜花基地”;武陵有“雪山萝卜”之称……各地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让我们走出学校,投身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领略一下大仙峰、大鼓山、象山的风姿;体验一下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于是作文命题时,笔者设计了一些小而美的题目,如:《云雾下的村庄》、《家乡的油菜花》、《山村风景独好》等,这些题目都切合学生实际,能较好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沉淀写作素材,诱发乡土意识,激发写作兴趣。
2.关注家乡的变化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广大农村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新楼林立,道路宽畅,村落整洁,这些变化都为学生写作乡土作文提供了良好素材。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家乡今昔变化,引导学生做细微观察,抓住具体事物,选择恰当角度展现家乡的变化;让学生真正言之有物,缘“情”作“文”。农家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一大风景,曾指导学生描写农家事,农家美。例如《邻居的婚房》将爷爷辈、父辈,哥哥三代人的婚房变化进行对比,抒发了一家人幸福感,突出了家乡的变化。这样作文才能朴实自然、情真意切,写作题材才能永远新鲜、有活力;同时又将乡土资源引进作文课堂,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路》、《家乡的那座桥》、《家乡喜事多》等优秀之作,展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在写作中学生也看到了家乡的未来和希望,激发了热爱家乡之情。
3.关注民风民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生长和生活在闽中这块土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有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积淀。在作文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地方文化特性,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关注家乡的民风民俗,学生可以感受家乡昔日的独特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百姓生活的富裕,但仍然沿袭着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如结婚寿庆,开业典礼,起居造屋,祭祖扫墓、龙灯庙会等等,这些富有情趣的民俗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素材。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渠道(网络、图书,采访等)收集材料,并整理成册在班级进行交流,写些农家事,农家人,感受农家人自然、淳朴的人性美。如:《邻居家的新鲜事》《节日趣事》《打糍粑》《做草粿》……农家的节日,不仅有春节和元宵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正月初一穿新衣,正月十五吃汤圆,迎龙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场面既喜庆又沿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更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地方风俗。如果将它作为作文教学中的素材,学生作文定会增色不少。
例如,板凳龙是我县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寓意深远,韵味无穷。从最初的村民自娱自乐到逢年过节的联欢表演,已成为地地道道的百姓文化。每年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放鞭炮,点烟花,龙子龙孙舞起板凳龙,举行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传承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且让各地民众领略到闽中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的本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当地民俗风情为题材开展作文教学,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去调查、搜寻和了解每个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并通过整理写出具有浓浓民俗气息的文章。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独特的写作材料,锻炼了写作能力,而且有了传承家乡传统节日所寄寓的情感。
如陈波同学在《节日》中写道:“这是一种古老而又热闹的活动,也许它对人类的创造进取没有多大意义,然而,却为村民们提供了一种世俗的欢乐。它把全村人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这一盛大的民间活动,祈求来年吉祥安康、五谷丰登、安居乐业,表达美好心愿,从而使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如今,城里的人关系越来越冷漠,年味也越来越淡,我们不妨回到乡村过年,尽情享受这民间的欢乐吧。”
学生有了对家乡风俗民情的了解,那么对沈从文的《边城》、孙犁的《荷花淀》等描写本土文化人性美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学生的习作中飘逸出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
(二)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乡土情怀。
以地方文化为引领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地方文化的历史底蕴,强化地方文化自豪感,积极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目的就是激发中职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乡土情怀。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深入民间以调查采访、摄影、收集材料等方式展示地方文化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充分领略地方文化的魅力,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在生活中学习作文的自觉性,提升中职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笔者组织开展以“土堡文化之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写作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社会现象,深刻感受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通过收集,调查、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大田土堡区别于永定、南靖的土楼、江西的围屋、傣族的竹楼、北京的“四合院”,是独一无二的乡土性建筑,数量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大田土堡与永定、南靖土楼、北京四合院等地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易腐蚀,耗资巨大。如明代山岗类型的琵琶堡,清代水田类型的凤阳堡,清代山坡类型的安良堡等,都是宝贵的写作资源。作为教师,我们要挖掘、利用好以上的乡土资料,使学生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使学生主动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处理信息及写作的能力。
(三)景点现场教学,触发乡土情思。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了素材的积累,生活的关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茶园,开启“茶文化”写作之旅,给学生最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体验,游玩家乡景点。以“走进茶乡,感受茶文化”为例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就能有感而发,抒写真情实感。
(1)茶园定向。我们选择了屏山万亩生态茶园,在定向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采茶环节。向茶农学采茶,注意采茶过程,在参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
(3)制茶过程。了解采青、晒青、杀青、制茶等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制茶的全过程,在实践中积累素材。
(4)了解茶文化。民风茶俗、名人茶事,茶史溯源、茶叶分类、品味茶诗、赏析茶联学习茶道以及介绍江山美人茶。
(5)茶艺表演活动。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6)指导写作。通过指导并结合实践,学生写出了不少优秀习作,如优秀例文《感受茶文化》、《悠悠茶香》、《人生如茶》、《茶香暖人心》等。
通过“走进茶乡,感受茶文化”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并亲身体验制茶过程,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开展现场写作教学,让学生懂得融入团队,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适应社会生活和职场变化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唤醒了学生对家乡的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了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四、结语
以地方文化为引领开展中职作文文教学,不仅实现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学关系的有效沟通,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中职生实践能力,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感,而且有利于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中职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突破口。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全面融入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各个环节,积极打造生活化、人文化的中职作文有效课堂,中职作文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月标.让乡土课程资源融进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7).
[2]张立.谈乡土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J].科教文汇,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