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果

2024-10-21

大学成果(精选12篇)

大学成果 篇1

摘要: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是指在开放大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的引领下, 伴随着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全过程, 渗透到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各个环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从文化建设发展路径来看, 我国的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将要经历萌发前期、萌发期、形成期和巩固发展期四个阶段, 目前处于萌发期。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模型的设计要体现终身学习理念, 将各类学习成果纳入制度体系;体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 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通衔接;认证标准从课程标准转变为知识和能力标准。未来, 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建设将要经过个性化、内化的过程走向成熟, 并通过建立不断更新的机制而得到巩固和发展。

关键词:学习成果认证,开放大学,文化

2012年7月,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揭牌成立, 开启了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崭新历史。与此同时, 开放大学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这类研究因开放大学而起, 又为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支持。作为一种刚刚出现, 并在快速发展和形成中的文化形式之一, 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研究, 旨在补充和丰富开放大学文化研究的内容, 并为开放大学的制度和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一、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内涵

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研究, 作为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和开放大学文化的交集, 其背景具有时代的创新性, 而其内容和实现形式更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虽然很早就有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认证实践的存在, 但作为一种制度, 学习成果认证的提出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 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相对于“分数”、“成绩”等概念, “学习成果”一词具有很高的概括性, 从学习形式上它囊括了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等形式;从学习结果上看, 它既包括表征意义的结果, 如分数、成绩、证书等, 又包括了实际意义的结果, 如技能、能力等。据此, 我们可以把学习成果认证界定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对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

在一般意义上, “学习成果认证”是一种制度或实践形式, 是“形而下”的方面。而“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则是硬币的另外一面, 是“形而上”的方面。后者依托前者才得以存在, 而前者由于后者的支撑、引领而得以升华。“开放大学文化”则是”文化“这一普遍存在在”开放大学“这一特定场域中的存在形态。由此, 我们把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界定为:在开放大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的引领下, 伴随着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全过程, 渗透到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各个环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二、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形成机制

费孝通先生曾经论述过一个概念———文化自觉, 他认为,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1]作为一种刚刚开始并在逐步形成中的文化, 我们在进行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建设之初就要有文化自觉, 这对于确保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大有益处。

如前所述, 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文化是发生在开放大学这一特定场域中的文化形态, 有其独特性, 但也要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因此, 要探索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形成机制, 首先可以从一般文化和其他特定领域文化的发展中寻求经验。通过学习和研究, 笔者梳理了几个可资借鉴的理论观点, 并尝试构建了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形成机制。

(一) 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存在论———来自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借鉴

我国学者张亚斌教授对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提出了合作文化理论的几种存在形式:自然存在、自为存在、自觉存在和自由存在, 他认为“ (远程教育合作) 文化理论建构, 必须按照从自然建构到自为建构, 再到自觉建构, 直到最后进行自由建构的因果律去进行”。[2]

这种文化发展阶段理论是从哲学层面上对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四种形态进行论述, 从根本上揭示了一种文化形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不单适用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构建, 也可以迁延到其他文化理论中。就学习成果认证文化而言, 其最初的自然存在形式可能是寓居在文化学、教育学、制度学等相关学科中的, 随着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建立, 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开始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 在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博弈之下, 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 为人们所接受, 并影响人们的行动选择。

(二) 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实践论———来自学校制度文化的借鉴

有学者[7]认为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要经历萌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发扬期四个阶段, 这对于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这种理论是针对制度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提出的, 其侧重点在“制度”, “文化”只是伴随着制度的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就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文化而言, 也是要依托于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目前, 我国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设还处于正在建章立制的萌发期, 以后也必将要经历成长期和成熟期, 逐步走向发扬期。

(三) 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变革论———来自文化模式理论的借鉴

西尔弗兹韦格 (Silverzweig) 和艾伦 (Allen) 认为, 构建一种文化模式通常要经过四个步骤:一是分析现存文化, 并建立达成新文化的特殊目标;二是体验新文化, 引进让大家参与的系统;三是修正现存文化, 实施新系统;四是维持新文化, 进行评估和更新。[8]

与前两种理论不同, 本理论主要是从文化的发展更新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它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而是从“有”到“更新”的过程。就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文化而言, 这一理论还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但在日臻成熟之后, 终将要引入这一机制, 以确保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文化永葆活力。

(四) 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形成

透过上述三种文化形成发展理论, 我们可以发现, 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要经历从无到有, 从低级到高级, 从注意形式到强调内涵的发展过程, 并不断创新发展。借鉴前述学者的观点, 结合开放大学自身的办学基础、办学特点和新的办学理念, 笔者认为, 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形成过程如下:

三、学习成果认证文化的现实形态———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构建的基础

任何一种制度文化的形成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 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构建主要有赖于三方面的基础:电大免修免考制度, 职业教育、普通高教学分银行制度, 以及国际上的资格框架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等。

(一) 电大免修免考制度———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直接基础

“免修免考是指学生在学期间, 已经通过国家承认学历的其他教育形式取得某门课程的学分 (该学分不低于现修专业中被替换课程的学分) , 且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低于现修专业被替换的要求, 且该课程可以按有关规定对现修专业中被替换课程进行课程学分替换的认定。”[9]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电大系统的免修免考制度是局限于学历教育成果的范围, 具体包括国家自学考试课程、高等学校课程等。2005年之前, 学历教育成果的认证主要是自学考试课程, 之后数量逐渐减少, 截至目前, 这类课程的认证比例已经非常低了 (不足1%) 。具体的实施中, 免修免考还包括了对部分非学历证书的认证, 主要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 目前这两类证书认证———尤其是计算机等级证书认证———占到免修免考总量的99%左右。

免修免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电大开放教育“开放”的特性, 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和需求, 为学习者节约了时间和金钱成本。但从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总体构建的角度看, 免修免考制度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局限, 如免修免考认定的范围小, 很多证书和课程还无法得到认证;免修免考认定的标准相对粗放, 不够科学等。在开放大学新理念的指导下, 免修免考制度需要进一步延展、深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即建立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和文化。

(二) 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学习成果认证实践———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经验借鉴

在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 以“分银行”建设为主题的各类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已经遍及全国很多省区,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2000年, 教育部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实行学分制, 这是我国推行“学分银行”制度的起点。之后, 在中高职教育构建和实施学分制管理、学分互认、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的基础上, 2010年, 我国提出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10]各地也相继出现各种实践探索形式, 如华南师范大学构建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 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上海远程教育集团通过“学分银行”建立自己的学习“个人账号”, 进行学分相应的转换和认定, 完成一定学分后, 系统给予相应评价。学习者通过学分积累并达到相应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及奖励;山东省实行职业教育弹性学制, 推进学分制改革, 推行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浙江省建立“学分银行”, 完善公民学习信息储存、学分互认与转换、学习信用管理、学习信息统计等制度, 推进不同学习成果互认衔接等等。这些实践形式是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立的重要基础。

(三) 资格框架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等———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域外启示

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在境外发展比较早, 且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只是各国 (地区) 所使用的名称不同, 在实践上也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例如, 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国家, 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制度, 使正规教育证书与非正规教育证书、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相互承认和沟通。欧盟建立知识、技能、能力并重的“欧洲资格框架”, 以及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职业教育和培训学分制等。韩国建立了非正规教育成果积累的“学分银行”制度。我国的台湾建立了回流教育制度与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这些国际经验对我国建立整体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立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标准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理想模型的构建

基于对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文化形成机制和现实形态的分析, 我们可以初步勾勒出一个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文化模型。

(一) 理想模型

制度文化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二是由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三是包括机构、组织、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11]作为一种制度文化, 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文化也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传统、习惯和制度经验, 鉴于开放大学是在原电大的基础上成立, 这个层面可以认为主要是由围绕电大免修免考的传统、习惯和制度经验;二是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设计和构建, 以及因设计和构建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三是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实施的机构、组织、设施设备等。

(二) 特点

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突出以下方面的设计理念, 这也成为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发:

1. 体现终身学习理念, 将各类学习成果纳入制度体系

传统上, 我们一直给予正规学习以极高的重视, 而对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则以“庶出”的态度看待。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倡导终身学习理念, 秉持“开放、兼容并包”的态度, 着眼于所有类型的学习成果进行制度设计。这将会为大量的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提供获得“认可”的机会, 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热情, 并为社会成员的继续学习提供更多选择。

2. 体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 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通衔接

为了推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教育部已经进行了各种制度设计的尝试, 力求构建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比如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等, 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则体现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通和衔接, 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制度。

3. 认证标准———从课程标准到知识和能力

传统上, 我们对学习成果的认证习惯以课程为单元, 按照课程标准对学习成果的“质”和“量”进行评估。与正规学习相比, 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有着自身的特点, 如果硬性按照正规学习的标准来“考核”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 一则难以实现, 二则容易丧失了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本质意义———而这正是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因此, 在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标准设计上, 要充分尊重不同类型学习的特点和价值, 并确保在认证指标体系、程序和机制等方面得以实现。

小结

目前, 我国开放大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还处于学习借鉴、初步架构、实践验证的阶段, 相应的文化建设也刚刚萌发, 未来必然要经过个性化、内化的过程走向成熟, 并通过建立不断更新的机制而巩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11.

[2]张亚斌.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觉存在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 .

[3]张亚斌, 续京梅.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然存在论[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 .

[4]张亚斌.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自为存在论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 2009 (3) .

[5]张亚斌.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觉存在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 .

[6]韩瑞婷, 张亚斌.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由存在论[J].中国远程教育, 2013 (1) .

[7]范国睿主编.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17-218.

[8]刘绍辉, 卢强.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9]谢盛勇等编著, 教学管理工作手册[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0 (6) :111.

[10]包权.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C], 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研究[M].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2年:130.

[11]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 (2) 。

大学成果 篇2

这里是曲靖师范学院第14届“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成果汇报会”演出现场,各位嘉宾、老师同学请就坐,在演出开始之前,请各位将电话铃声调至振动。感谢您的配合!开场秀:独轮车表演以及啦啦操表演《舞动青春》,show time!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合)!我是主持人于长昕 我是程诗贻

我是肖春国

我是杨

我是赵

我是潘倩文

于:欢迎大家来到曲靖师范学院第14届“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成果汇报会”。8年来,素质教育中心从学生非专业素养入手,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并吸纳社会赞助(100)万余元,开办素质拓展和职业能力培训课堂,目前受训学生已达(3万)余人。

程:今天进行的曲靖师范学院第14届大学生成果汇报会有三个分会场,一是学生会堂的成果汇报会,二是教学楼二楼大厅绘画及书法作品展览,三是迎宾大道的 “第十四届全国大众健美操达标赛”现场。

肖:今天学生会堂有近(1200)余名同学参加了成果汇报会的演出,演职人员(500)

余人,项目负责人老师亲自登台与受训学生同台竞技,等会大家可要好好找找你们的老师在哪里呢?

杨: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出席本次成果汇报演出现场的领导,他们是:

赵:感谢各位老师,领导的到来……

潘:现在我宣布,第14届“大学生素质拓展成果汇报会”正式开始!

接下来你将欣赏到的是:《陶笛经典乐曲联奏》 舞台剧《我要当主播》民族健身操《彝族健身操》《HAPPY GOLF》《小三和弦》《现代职场情景剧展演》《竞技健身操》《自豪,我们是健美操教练!》

于:请欣赏由教师教育学院刘学梁老师以及学员们带来的《陶笛经典乐曲联奏》

中场:

于:感谢以上七个项目各位老师以及学员们的精彩演出,素质教育中心除了推出了各个普通项目的课程外而且还推出了魅力教师班、现代职业女性班以及公务员班等精品特色项目

潘:是啊!素质教育中心成立八年来,各个项目的开展不仅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而且还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今天呢!就有爱心企业带着他们的爱心来到了我们的演出现场。

于:下面就让我们掌声有请云南北汽鹏龙瑞恒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姝楠女士、总经理吕夫雷先生为第一期现代职业女性班捐赠《第一期现代职业女性班毕业生就业推荐手册》,有请毕业生代表上场

潘:(文姝楠经理请留步)有请(学校领导)为爱心企业颁发《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牌匾 有请吕夫雷总经理讲话

杨:(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吕经理给我们送上的真挚祝福,谢谢!)素质教育中心建立了一支得力的“学生教学助理”团队,在项目管理中,按照受训学生50:1的比例,建立了“学生教学助理”管理团队,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进行项目培训,它是素质教育中心特有的一支项目管理有生力量。

肖:同学们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到项目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在班级管理、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有益的尝试,涌现出了一批“准职业人”!

杨:从第一届开始到本届,共计表彰了(近600)名同学,他们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再立新功,下面掌声有请第14届“优秀学生教学助理”的(10)名代表上台领奖,有请(嘉宾和学校领导)为他们颁奖。

中场热身:《小苹果》(60人)

项目负责人:邓雪芹(没有主持人报幕)杨:下面您将欣赏到的是: 第二期魅力教师班和第三期魅力教师《教师礼仪展示》 茶艺《流香》

手语《最好的未来》

竹笛演奏《“民乐杯”节目审核**》 竞技健身操项目《亲,我们一起来健身吧!》以及朗诵《我有祖国,我有母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肖:请欣赏竞技健身操项目教练们为我们带来的《自豪,我们是健美操教练!》

结束语:

赵:总有一种激情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生活令我们向往;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总有一种精神令我们昂扬;总有一种梦想让我们追寻!

潘:素质教育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各个项目学员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各个项目老师的细心培训,更离不开各位领导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

杨: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尽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全部安排在课余时间和周末,作为项目负责的老师们他们放弃了休息日对同学们进行素质拓展培训,为的是让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能丰富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肖:当我们看到经过培训后的同学拥有了“一手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个好的职业形体”,当我们看到毕业的同学们即能实现本专业顺利就业,也能“跨地区、跨专业、跨行业”。就业时,那就是我们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值得骄傲的时刻!

程:我们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服务为事业之本,合作为展业之道”,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将是我们永远为之奋斗的目标!于:留住瞬间,留住感动,汇报演出到此结束,有请各位来宾、领导上台与演职人员合影

请各位来宾、领导和同学们到迎宾大道观看由(近1000名)学生参加的“第十四届全国大众健美操达标赛”。

大学成果 篇3

【关键词】教学目标 成果评价 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合理的学习成果评价方式,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并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对照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当前高校对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价状况,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只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

许多教师在评定学生学习成果时,所关注更多的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而忽视平时成绩的评定。

总结性评价过高的最大缺点是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由于期末成绩比重较大,部分学生忽视了学习过程本身。由此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学生不能真正学到大学数学课程的精髓,另一方面,部分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到今后的课程学习。由此缺失了成果评价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的功能。

其次,总结性评价内容片面

受到传统课程大纲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期末试卷内容时往往过多关注计算和证明,而对概念理解、知识应用和综合分析设计得比较单薄,评价不能与培养目标相统一。不能不承认,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是采用传统的课程大纲。究其原因,重点大学由于研究生考试大纲和命题方向一直偏向于计算和证明,自然不敢有失偏颇,而普通的应用性高校由于教师力量相对较弱,教学内容也不敢轻易言变,导致了考试内容的偏离和更多的不切实际的考题。因此,总结性评价内容相对片面。

第三,形成性评价手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校大学数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手段相对单一。很多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和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评价工具。例如,一些教师给所有没有缺课和缺交作业的学生平时成绩都是满分,这就意味着只要来上课和交作业,不问上课是否真正的投入,也不管作业质量如何,都使用了相同的评价结果。当这样的评价方式成为共识时,它的作用就被大大削弱了,不仅不能发挥这种评价工具应有的功能,还将降低学习成果评价的可信度。

第四,只注重直接评价,忽视间接评价

间接评价就是间接评估学生学习成果,以此改善教学或学习之中存在的问题。间接评价不仅包含在学习本课程期间学生态度与行为表现,还包括学习课程结束后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目前的情况,许多教师并不是缺少这些间接评价的渠道,而是根本没有重视、收集和整理这些评价,用以改善教学中的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其说是部分教师责任性的缺失,不如说是整个教学评价机制上存在不足。只有机制上设法完善,间接评价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

面对目前大学数学学习成果评价中的问题,基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评价理念,大学数学学习成果评价应突出评价的有效性和多元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的作用。

1.形成性评价手段多样化

形成性评价手段多样化是保证形成性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常用的评价手段除考勤、作业外,还可以包括如各种小测验、思考题、讨论题、小报告、课堂反馈表等。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课堂反馈表。课堂反馈表用于对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反应、参与学习的意识、知识掌握的情况、出现的情感变化等的评价,它对教师每个阶段的教学情况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课堂反馈表可以设置的问题应当简单明了,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恰当的课堂调查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总结性评价应当与教学成果目标相一致

总结性评价需要充分重视其中的五个步骤:准备试卷编制计划,编制试题,试题的审查和试题的调整。

根据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可依次分为记忆、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鉴六个层次。在还没有进行编制试卷之前,教师应该事先明白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何种领域,才能据以编制可以达成该类目标的试卷。可采用编制一份专为评价使用的双向细目表,以作为试题和评价目标之间的联系,确保评价方向无偏失。

3.充分发挥间接评价的作用

目前许多高校有压缩大学数学课程学时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年来大学数学教学对缺少间接评价的数据。只有持续进行多年的间接评价,取得一定规模的数据后,才可给出相对合理的结论。

间接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调查问卷、校友问卷、企业雇主问卷等。学生调查问卷不同于课堂反馈表,它主要用于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所设定的各教学目标最终之学习成效。校友问卷调查,可了解校友对于大学数学教学目标、核心能力等对个人职涯之相关性以及适当性。企业雇主问卷调查,可以了解雇主对于校友数学应用技能以及相关性的表现情况。

大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必然包含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实现真正科学地评价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清风.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2):111-114.

大学成果 篇4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立校之本, 对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有助于大学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总体运行的现状, 并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表现。与传统的督导评价以及教师自评不同, 该课题旨在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 研究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工具。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与方法如下。

(一) 教学质量的评价源问题

教学好不好, 该由谁评价?这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研究学者所思考的问题, 也对大学教学管理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目前的文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 主要提及三种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来源, 分别是授课教师、听课督导以及听课的大学生。该课题对三种评价源各自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 但由于篇幅的限制, 本报告仅对大学生评教展开分析。

相对于督导评价和教师自评, 大学生评价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最为接近。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对于产品质量的评价权已经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顾客一方,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也转而以顾客的评分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最终标准。这意味着对于教学质量评估, 大学生应该成为提供评分的首选来源。

从评价对信息的需求角度来看, 作为课堂教学的接收方, 大学生所处的位置也让他们足以对教学质量究竟如何进行评价。一门大学课程往往需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 大学生在完成这些课时的过程中, 足以对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判断, 这为他们评估教学质量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此外, 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大学生, 通常属于同一个班级或者年级, 互相认识, 这为他们就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了讨论的机会, 这些讨论会为增进他们对于教师教学表现的理解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充分的信息是完成绩效评价的必要前提, 因此, 从大学生角度收集的评价信息拥有最为客观准确的信息基础。

对学生评估的主要担心在于, 大学生是否具有对一门课程进行客观评估的能力。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 他们是否会更多地被授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所吸引, 而忽略掉那些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课题认为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 但它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大学生拥有正常水平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足以完成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估这一并不复杂的任务, 而且当他们能够通过评价向教学管理方提供关于教师真实教学水平的绩效反馈时, 他们有强烈的动机去参与评价。因此, 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具有足够的可行性。

(二) 大学生评教的理论基础

对抽象概念进行科学评价需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如果在测试时缺乏理论支撑, 不仅难以得到稳定、准确的测量结果, 也会给测评结果的解释造成困难。因此, 在着手开发用于大学生评教的量表和系统之前, 需要先为大学生评教行为寻找到足够的理论支撑。该课题着重分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文献中对于大学生评教理论基础的论述。然而, 虽然在以往的研究中, 有学者试图对大学生评教工具进行研究, 但这些文献中均未对大学生评教的理论依据展开论述。因此, 我们将文献搜寻拓展到服务管理、组织管理、决策以及绩效评估等多个不同的相关领域。结合大学生评教的特征, 有三条理论可以为这一过程提供支撑, 即服务质量理论 (service quality theory) 、信息处理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和人际公平理论 (interpersonal justice theory) 。

1. 服务质量理论

如果将大学教学视作一种服务, 那可以按照服务质量理论考察分析大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大学教学具备几乎所有的服务特征, 比如:教学本身不同于产品是无形的 (抽象) , 同一个教授在不同时间或者面向不同班级讲授同一课程时会不一样 (异质) , 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教学 (难以储存) , 教授授课和学生学习是两个同时发生的过程 (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 。事实上, 像医疗、高等教育、信息系统等行业完全可以视作专业服务 (professional service) 。它们与普通服务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服务提供方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完成。因此, 服务质量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大学生评教活动提供了行为上的合理性。

将服务质量理论视作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的一个潜在问题是, 这种评价会由于大学生本身的阅历所限而造成过于依赖过程但忽视产出:由于大学生和教授在知识掌握上的不对称, 即便教授完全没有传授他应该传授的知识, 大学生仍然有可能不知道这一重要的过程没有发生。因此, 如果完全依赖学生的主观感知来评价教学质量, 有可能造成的情况是, 虽然学生没有学习到足够的知识, 但是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先进的教学设施及教授良好的口才等也会让他们形成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感知。这个问题应该在大学生评教实践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毕竟, 大学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教授是否将重要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信息处理理论

信息处理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源于对人类决策判断行为的研究。它认为考核个体的工作表现或者行为时, 评价者必须依赖对相关信息的搜寻、回忆、比较以及整合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因此, 要想完成准确的绩效考评, 充分的信息来源和足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两个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在大学生评教情境下, 信息处理理论意味着, 如果大学生要对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 他们首先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支撑评价得以进行的信息。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 有足够的机会观察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可以收集到足够支撑他们做出判断的信息。其次, 信息处理理论还意味着, 除了拥有必要的信息之外, 大学生还需要拥有信息处理的能力, 这样才能够将信息转化为评价。大学生们经过多年的学习训练, 具有较强的比较、分类以及推理能力, 完全能够根据教学评价的要求, 将自身体验和感觉转化为教学评分。因此, 按照信息处理理论可以认为大学生具备完成教学绩效评价的信息基础和认知能力基础。

然而, 由于绩效评价者必须对信息进行认知上的加工才可以完成绩效评价任务, 绩效考评的结果就必然会受到同信息加工相关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对于信息处理理论的研究表明, 即便在认知能力正常, 同时也基于充分信息的情况下, 绩效评估仍然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偏差。在这些偏差中, 光环效应、宽大/严格偏差、趋中效应, 以及归因偏差对于大学教学绩效评价尤为相关, 需要引起重视。

3. 公平理论

人际公平理论 (interpersonal justice theory) 在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它在预测组织成员的行为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按照这一理论, 组织成员将自身与组织的交往看作是一种交易关系, 在这种交易关系中, 个体关心的是自身的投入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相匹配的回报、组织做出奖赏分配的过程是否公正, 以及自己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对待。事实上, 由于目前大学多采取收费制, 在某种程度上, 大学生与学校之间存在交易关系。此外, 大学生入学之后, 还很有可能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视作一种交易:大学生在一门课程上投入时间精力, 老师则根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反馈, 大学生完全可能从公平交易的角度来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因此可以借用人际公平理论来为大学生评教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三) 评教题目和量表的设计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发现, 相对其它两个评价来源而言, 采用大学生作为评价源既拥有相应的心理测评及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同时也具备足够的实践可行性。因此, 本项研究也采用了大学生评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优劣的主要参考指标。为了生成用于评教的题目, 该课题组访谈了20名在校大学生, 以了解他们对于大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注焦点, 形成初步的测量题项。然后, 由2名博士生独立地对这些题项进行了归类分析, 确定了10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并进行了文字描述加工, 以使之适合大学生评价这一目的。具体见表1-1。

(四) 量表的统计性能

量表究竟能否用于对教学质量进行稳定准确的测评, 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在东部沿海某重点大学教务部门的支持下, 该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以考察这些题目在测评大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时是否具有足够的信度和效度。第一次调查对象包括该大学58个教学班的3, 208名学生, 平均每个班级的参评学生人数为55.31人, 标准差为49.84人。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 该课题所开发的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具有足够的信度 (Cronbach’sα=.0.974) , 因素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量表的效度, 所有测评题目都从属于同一个公因素 (第一特征根8.117, 第二特征根0.448, 第一公因素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为81.168%) 。

考虑到大学生评分经常需要在班级层面进行分析, 课题对大学生个体评分按照班级进行了合并, 并检验了量表在班级层面的信度和效度。该课题组首先分析了对同一教学班级内不同大学生进行评分合并的理论可行性, 接着采用Rwg指标检验了合并不同个体的评分是否在统计意义上满足对评价一致性的要求。在班级层面上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量表具有足够的信度 (Cronbach’sα=0.988) , 并且保持了单维度构念 (第一特征根9.073, 第二特征根0.425, 第一公因素解释90.729%的总方差) 。

为了校验量表在其他样本中也能够保持足够的信度和效度水准, 课题在这所大学内开展了第二次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381个教学班的21, 496名大学生, 平均每门课程的人数56.42, 标准差为40.81。除了评教分数之外, 该课题组还通过大学的教学管理部门, 抽取了每位大学生在该门评价课程上的最终成绩得分, 以检验评教得分和大学生的课程成绩之间是否具备相关性。

在新的样本中, 课题所开发的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表现出了足够的信度, 在个体水平上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3, 在班级层面上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9。同时, 量表的单维度结构再次得到了验证, 不管是在个体水平还是在班级层面, 量表题目都在因素分析中被归入同一个公因素, 这一公因素在个体水平上解释了80.451%的总方差, 在班级层面解释了81.784%的总方差。此外, 相关性分析发现, 大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分与他们在该课程上的成绩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r=0.099, p<.001, n=21, 496) , 在班级层面上, 班级评教平均分与班级课程成绩平均分之间也显著正相关 (r=203, p<.001, n=381) , 这些分析结果表明教学质量评教分数能够预测到大学生的课程成绩分数, 从而为量表的预测能力提供了实证支持。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 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价是完全可行的, 课题开发的包含10道题目的量表可以被用于对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可靠有效的测评, 所得出的分数能够从学生评价的角度反映教学质量的差异。但是, 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常规化的大学生评教活动之前, 要对大学生评教分数本身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 并要防止大学生评教成为一项制度之后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评教的结果最好与对教师的绩效考评以及晋升脱钩, 创造一种评教分数与教师个人利益无关的环境, 从而让评教分数更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 避免教学过程中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一) 对学生评教实践的建议

1. 大学生教学质量评价应该成为一项常规, 而不是零散进行

如果将大学生评教建立成为一项制度, 通过两年左右的实践, 学生即可熟悉这项制度的设计理念以及目的, 了解评教对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改进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评教的积极性, 并激发他们以诚实而不是以应付的态度对所选课程进行评分。同时, 常规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也能够在教师心目中建立起质量意识, 如果教师知晓学校对于教学质量有着常规化的监控手段, 那他们在教学上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2. 建立专门的网络评教系统, 便于学生评教和反馈信息汇总处理

当今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校园网及面向学生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学校只需在系统中留出评教入口, 设计相应的后台程序即可。网络评教成本低, 回收评教数据所需的时间也最短。评教结束后, 学校可以利用后台数据管理功能快速完成对评教数据的汇总计算, 从而得出课程评教分数。此外, 网络评教对于不同课程的测评环境是相同的, 这就使得评教分数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差异, 排除评价环境本身对于评价分数可能带来的偏差。

3. 评教时间应该在授课结束和学生课程分数公布前的中间段

如果评教在授课未结束时就展开, 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基于不完整信息的, 他们事实上还未经历整个课程的过程。比如, 对于那些课程后半段更精彩的课程来说, 评教分数就会偏低。如果评教在学生分数公布后进行, 学生可能更多地根据自己获得的成绩分数来决定“给老师多少分”。该课题组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如果让大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评教, 课程分数和评教分数有着比在课程结束前评教更强的相关性, 说明评教分数可能被学生自己的课程成绩所扭曲。

4. 建立有效的激励方法, 提高评教参与率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 有效的评教分数必须建立在足够多的个体评教分数上。假如课程注册学生有50位, 仅有10位学生参与评教, 显然这一评教分数并不能反映这个班的学生整体上对于教学质量的认识。参与评教的学生比率与一系列因素有关。比如, 如果教师课程讲授的特别好, 这个班级参与评教的同学比率就会相应地升高, 这可能是公平理论在起作用:学生觉得参与评教是对教师高质量教学的回报。此外, 该课题也发现, 在大学四年级下半学期的教学班中, 学生评教率一直很低,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四学生面临毕业离校, 无法对他们的评教行为进行强制约束所致。因此, 设计有效的激励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评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 对评教分数应用的建议

相对于督导或同行听课来说, 大学生评教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产生一个基于大量学生评价的评教分数。在现今大学管理制度与体系下, 这个评教分数有什么价值?或者说它可以被用于什么场合以及不能够用于什么场合?在应用中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在以评教分数为基础实施各项管理政策前, 教学主管机构必须首先对这些问题思考清楚。

一个最常见的误区是, 行政管理机构将评教分数视作对授课教师进行考核的工具, 比如, 大学在评定“优秀教师”等奖项时, 有可能会将评教分数或者排名作为主要的依据, 并过分强调这个分数的客观性。更有甚者, 大学将教学评分靠后的教师视作某种绩效不合格而给予处罚。这些不当使用都可能会给教学质量和学习风气带来负面效应, 如教师可能会为了在评教中获得高分, 与学生达成默契, 放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等。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 篇5

社会实践是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社会实践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毕业生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转眼间,一个炎热的假期就要过去了。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实。在高三毕业的那年,由于假期的时间比较长,当时并未有打工做社会实践的打算,等到真有此想法的时候,暑期工已不再成为需求,于是不得不放弃这样的打算,然后开始了新的暑期计划。

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也为了对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检验,心里想着“我的大学是所师范院校——淮阴师范学院,自己所学的专业也是英语师范,所以家教工作是一份很适合自己专业的,”所以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学生的我在当初看到家教机构的招聘的宣传单时,几乎没有犹豫的就报名了,怀着忐忑不安,最终我很荣幸的成为其培训班的一员,同时激动无比的心情来到了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也就是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地。既然有此机会,也正和自己的心意,自己必当竭尽所能。在有点混乱有点激动有点无奈有点焦急的漫长等待时间后,我入住于一户中桥村的人家,学生是一名刚刚结束小学四年级的11岁男孩子,于是,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教学……通过家教工作让我学会了许多,体味了许多,思考了许多……

在接手这个孩子的时候,我与他的母亲做了详细的沟通,通过这番了解,这个学生的补习重点在数学和英语上,而且重点是复习四年级的内容,同时我了解到数学上的问题就是因数,三角形以及应用题等部分。事实上,待我给他复习整本数学书的时候,我发现他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数学几乎是一窍不通。然后又通过在课间与学生的沟通,他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自己不自信,总是说:“我笨的很,没办法学习数学”。而且他上数学课的时间,几乎都是在玩,他还透露给我,旁边的同学也总是逗着他玩。由于缺乏自制力以及对数学是如此的不感兴趣,他的数学成绩就像有句俗语所说“阴天拖囊草,越拖越重”,以致于最后自暴自弃,恶性循环。但是他的记忆能力特别棒,给他一首五年级的古诗,他只是看一眼,便能很熟练的背上并深刻的记在脑海中。也由于这个学生的嘴特别能说,而且对这门学科很感兴趣,所以语文成绩是真的很棒。英语方面,他的母亲并没有和我做过多的交流,但通过几日的教学过程,我发现是他的懒惰以及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要武力的强制。有着从他母亲口中所了解的,以及刚开始两天的学习,我也制定着相应的计划。

良好的作息时间的优势使我毫无困乏以及无精打采的状态。开始的几天,他听课时,时常会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我心里会感到很恼火:自己如此卖命地讲,他却臵之不理。好在我很有耐心。每当他走神时,我都会提醒他,耐着性子给他讲下去。

他做题时,喜欢,而懒于动手。听课时,也只是“洗耳恭听”,从未做笔记。这正是他学习懒惰的体现。我清楚地知道:他有时会给我带来“沉重”的打击。记得有一次,我给他讲解了,他听课时,显得有些吃力。我讲完后,问他是否还有疑问。他点头表示全听懂了。过了两天,为了检验复习的效果,我感觉自己仿佛从九霄云殿一下子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是我家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后,我不断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清楚:他根本没听懂。面对懒惰成性的他,我显得“束手无策”。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懒惰是学习的“大敌”。只得不时地督促他,鞭策他,使他逐渐变得勤快起来。又有一次,当一道数学应用题,花了整整两天半时间,他父母,我,我们三个人给他一个人讲着这一道题的时候,我发现了他需要体罚以及注意力真的很不集中。后来我又额外增加了学习时间,每晚对他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测,这才增强了他的学习效果。还有,英语学习的关键就是要对他进行罚抄惩罚,知道这样的痛苦以及我并不像学校里的那样,不能体罚以及罚炒。这点应验他母亲一开始所说的,体罚,罚炒什么的都没关系,只要成绩提高,没门课程在80分以上,她就很满足了。

转眼他就要开学了,我也结束了家教生活。他的学习态度比以前端正了许多,学习也知道使劲了。他的父母很感激我这段时间对他的帮助。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家教生涯,现在的我对于“老师”这个称谓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老师”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虽然我的兼职只是沾上了“教师”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到这两个字给我带来的豪迈感。然而当告别了家教职务时,原先最熟悉的称谓,瞬间只留下陌生的晕印,一圈又一圈……

家教生活让我想起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感触:

一、城市家庭一般生活很优裕,孩子生长在如此的环境里,个别甚至不会去吃苦。上学放学有人接送,提出的种种要求都会得到满足,甚至连自己的房间都会有人整理打扫。生活如此安逸,就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很有必要。

二、虽然只是从事脑力活动,但这依旧属于工作,金钱的背后是汗水的辛酸。既然做了家教工作,就得对得起这次机会,对得起家长所给的回报。脑力活动亦是如此,更何况体力活动了,自己的父母真的只是靠着汗水在挣钱养家糊口,供着自己上学。从中,我该理解挣钱的辛苦,体谅父母,在校努力学习,这才不辜负父母的期盼。三〃自己是用自己的知识来挣钱的,知识改变命运,感恩父母,谢谢他们提供的学习的机会,同样也深刻的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四〃人际关系 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处理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这次做家教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提早接触这些,感受这些,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

五:认识来源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仅对于学习如此,对于朋友,我的认识如今更进一步。有了深刻的理解,毕竟这真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好坏都可以在时间的见证下一毕显现出来。对于学习,同样如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日后的教学生涯就是对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检验。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大学成果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成果 创新创业 科研 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04-03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肩负着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历史重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关乎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走向和水平。但是,大学生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结合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许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就率先提出发展国家的科技研发能力的战略方针,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培养具有科研素质的大学生必将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的教育现状是人才培养周期长,远离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高校输出的学生的质量和当前市场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高校应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利用自身所学造福社会,以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探索扶持大学生将其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模式。

一、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大学生久居象牙塔之中,往往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和较为落后的实践方法,在毕业以后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变化。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并且将其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可以培养其自主动手能力和乐于探索的精神,让大学生知道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学有所用,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这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到达生产一线,了解市场需要,更让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走入社会能尽早地融于社会,更快地适应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将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力及综合竞争力,又可以使学校的科研实力更加雄厚,尤其对于理工科院校,此举能够结合理科和工科所长,使各学科都有所用。大学生所做的科研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亦可以带动、鼓励其他同学创新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风气,摒除仅仅为了发论文的纸上科研风气。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申请专利,可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将给高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实力。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如今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先进生产力的竞争。应从大学生做起,注重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每年全国众多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输入市场对于市场的推动,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大学生将不仅具备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更具有创业意识。年轻人用技术占领市场,将会不断地提高我国的科研与经济实力,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让我国领先全世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功利性太强,未能形成良好氛围。当前,高校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奖励措施主要有参赛获奖、素质加分、荣誉证书、就业推荐等,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奖学金的评比。这使得许多大学生心态浮躁,参加科研创新的功利性较强,目的多为获得荣誉、加分,甚至得到金钱利益等,在高校中形成不良的风气。而真正对科研创新感兴趣、愿意花精力将其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学生很少。因此,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创新成果,往往只停留于理论层面,很少关注到实际情况,没有注重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可行性、实用性等问题,很难投入到生产和应用中。

(二)学生的科研创新多依赖于老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进行的科研创新立项,大多受到学校指标和导师需要的影响,再加之大学生理论知识尚浅,很难独立承担一个课题,所以多为指导老师提出基本思路、指导实验方案,大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方案进行实验。这就导致大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几乎无需思考,只需遵照老师的意图、按老师的布置完成任务即可。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大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导师。这样并不能达到高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目的,反而会使之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最终导致许多大学生将之当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认为完成老师的任务即可。学生不会主动思考,所以在他们脱离老师的指导之后自然不会去思考如何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将其付诸实践。

(三)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突击性强,不利于长远发展。从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培养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多依附于各项竞赛,以此为动力激励学生参加科研。正因如此,如今全国刮起一阵科技竞赛的热潮,覆盖各个学科。比如,全国机器人大赛、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比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这些竞赛的共同特点就是“短、平、快”,突击性强,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其只重视短期效益,并不考虑长期发展。这使得大学生为了参赛短期内突击学习相关知识,而并不了解知识的精髓所在,只为了应付竞赛,比赛结束后相应的创新研究也结束了。这样的创新成果对于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虽然各项竞赛数目繁多,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大学生而已,其成果含金量低,如果学生自己不能将其发扬光大,那么大多数都会被掩埋到历史之下,再无人问津,因此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导师资源。大学生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客观问题:一是由于大学生没有经过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有限,对于所研究方向的理论不够了解,甚至一无所知,所以在自行进行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高校导师事务繁多,因此许多导师并没有时间指导大学生,即便指导,学生也有很多问题很难得到导师的及时回复。二是大学生的课程任务很重,即使在老师名下做创新创业项目,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对项目进行研究,多为不求甚解。三是大学生单独立项难,只能通过学校这个途径申报,获得资金支持有限。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投入较少,对于某些项目来说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支撑做研究时的消耗。学校的资金经费尚且不够做理论研究,所以更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经费了。四是高校导师常以发论文为目的,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薄弱,学校也没有做好此方面的引导,故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做出的创新成果很难通过一己之力转化为生产力。

三、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捕捉创新灵感。“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其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每一项创作成果都源自生活,回归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缺少什么,了解市场不需要什么,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才能合理地转化为有意义的生产力,真正地应用到生活中,既实现了其创新成果的价值,又体现了大学生的自身价值。本课题组几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研制及产业化”系列课题的研究,其灵感便来源于组内一位学生到医院输液时发现护士无法预知病人何时输完液,只能由病人在快输完液的时候呼叫护士,病人难以控制时机,既浪费了大量时间又易造成危险。我们研究多年的“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研制”系列课题立项选项就是启发大学生注意观察与感悟生活,从而捕捉创新灵感。我们以此灵感,鼓励、发动学生组成相应的课题小组,并邀请经济与管理学科的老师参与。

(二)积极申请立项,争取资金支持。课题小组成立后,经过调查发现市场上医院输液报警器只有一种蜂鸣器,它需要当次输液当次购买,用后便丢弃了,十分浪费。而医院输液自动报警系统在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认真研读申报指南,对查新结果仔细研究,初步确定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电子称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搭建一个智能输液监控系统,清楚研发项目的关键技术路线及有哪些创新点,确定申请“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研制”立项系列课题。最终先后申请到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业创新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科技厅千亿元产业重大攻关课题、南宁市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立项等系列课题立项。通过申请立项,我们获得了相应的课题科研经费,还得到了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解决了课题资金困难的问题,使课题研究后顾无忧,能顺利进行市场调研、研制、投产。现在所有立项皆通过了南宁市科技局、广西科学技术厅等单位的验收、鉴定,还获得广西科技成果登记,也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三)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都设立了成果转化机构,很多学校有自己的“工厂”,既可以自给自足,又可以向外输送科研产品。美国高校设立了“联络办事处”、“大学生专利公司”等机构,负责学生科研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工作。以上各种机构建立了高校和社会联接的桥梁,让大学生既可以放心科研,也可以放手实践。我们“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系列项目在利用好学校、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资源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孵化社区、信息化方式,全力锻造投资社区、科研成果转变和辐射社区,在社区中能够与创新创业者进行经验交谈、知识共享、能力互补、信息沟通,进而真正改变时空约束,完全做到创新创业优点信息的综合。在创新创业各类社区中,聚集很多拥有较多实际经验、拥有切身经历感受的创新创业人士,项目成员利用交流沟通平台,促使理论知识经验的交流,在其中受到鼓舞、得到促进。同时也聚集了金融服务者、产业引资人士、科研中介、创新达人、创业资深导师等很多的创新创业服务人士,在项目遇到瓶颈时能从中寻找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四)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当下,高校的教育还是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而欠缺创业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财务等创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另外,大学生活动的圈子有限,与社会接触少,实践经验缺乏,这一现象在理工科学生当中尤为突出。学生有了项目却不敢自主创业面对市场,严重制约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为了激发课题组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好工科专业所开设有限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和鼓励他们参加SYB创业培训外,还安排课题组的经济与管理老师对学生进行营销、管理等方面强化培训和长期辅导,如运用市场营销专业体验式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导入对课题组学生的教育,组织学生到医院、企业进行考察,请专家对项目相关的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参加相应组织、机构的沙龙等多种形式培训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创业的心理、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素质。

现在,由两位学生牵头成立的公司在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基地经过了五年的孵化已完成了创新成果由立项、研制、生产到投放市场的成功转化过程,并收到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研究发现,在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只有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深刻理解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意义,正确对待所面临的困境,才能克服困难、突破困境。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与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支持,加大创新创业资金和师资的投入,设立孵化、转化平台,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用,为大学生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3

[2]武高辉,杨韬,赵希文,等.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3]王平祥,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6(1)

[4]朱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2

[5]杨振海.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6]吴明全,田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0(35)

【作者简介】廖 波(1964— ),男,壮族,广西上思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与战略管理、营销心理;梁富强(1982— ),男,壮族,广西宾阳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黄政武(1968— ),男,壮族,广西扶绥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大学生创业。

大学成果 篇7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研究主要内容有机地体现了融时间、空间、思想于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格局。

1.研究内容体现的时间跨度长达百年,涵盖了我国高等教育发轫的洋务运动时期、竖起中国大学标杆的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时期、初步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民国时期、探索性地创办一流大学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整个发展过程。

2. 研究的著名大学校长有数十位,遍布我国的南北中西东,囊括了蔡元培、郭秉文、马君武、黎照寰、梅贻琦、竺可桢、熊庆来、罗家伦、陈裕光、孟宪承、辛树帜以及吴玉章、郭沫若、严济慈、苏步青、匡亚明、屈伯川等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独树一帜、名重一时的著名大学校长。

3. 研究的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不管是学理宏富还是精深独到,经过课题组对于特定大学校长实实在在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所进行的选择、提炼、加工、浓缩和归纳,大致都可总结为“育人之道、管理之道、服务之道、开放之道、和谐之道”五个方面。

(二)研究方法

该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文献搜集等方法。

1. 调查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系列著名大学校长办学历史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到各大学校长所在大学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2. 文献研究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声视频等材料),为该课题奠定理论基础,为该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该研究以具体大学校长人物为载体,以时间为维度进行一个系列的挖掘,有层次地一个一个地开展,把他们在引导大学发展过程中对人、事、物的把握,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炼、表达出来,管窥他们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通过对中国百年间若干个著名大学校长的研究调查,了解了大学校长办学之道形成的原因、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以及它为大学带来的实效,寻求能够引导大学正确发展的理念与方法,对大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最大最好的帮助。通过扎实的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

1.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育人之道”归结:立足育人

育人是办学的第一要务。育人的科学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质量。著名大学校长之所以著名,首先是那些著名大学校长们抓住了育人之道,并且通过科学的育人举措使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基于此,该研究选取了若干位著名大学校长为研究样本,对其“育人之道”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发现,那些著名大学校长在育人之道上几乎都在以下一些方面存在着共性:

育人目标——全面发展。(1)德智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民国的大学校长们,在育人的问题上都希望学生经过系列的培养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2)强调德育中的人格教育。校长们虽然强调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对德育中的人格教育十分重视,并就人格教育的意义、目标及方法都有明确表述。(3)体育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大学校长们都十分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的锻炼。认为体育不仅关系到个体,还关系到国家命运。只有人格、体魄健全的人,才能担负起救国、强国的重任。

育人措施——严格管理与灵活培养。为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大学校长们都认为应有相应的措施。他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二要施以多样的培养手段。(1)严格管理。管理体现在思想和教学两个方面。就思想管理而言,很多大学校长认为加强管理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就教学管理方面,很多著名大学校长特别重视入学新生的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录取。入学后不及格的退学,不讲情面。(2)注重效能。在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大学校长们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效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实施了多种培养方法。很多大学校长都不主张读书死记硬背,提倡研究学术,生动活泼地学习,经常邀请名流学者作学术报告,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编辑刊物,自由发表文章,共同探讨学问。实行积点( 学分)制、选科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得以发展。(3)学用结合。大学校长们都特别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社会实践并极力创造社会实践的平台。

育人内涵——通专平衡、重在应用、博深结合。(1)通才与专才平衡。大学校长们都主张学校既要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又要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2)重在应用。很多大学校长都以“科学救国”为理念,但在大学教育中力主科学的实用,即强调科学的应用。(3)博深结合。大学里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培养人才,大学校长们提出了博深结合的教育理念。

育人条件——物资、大师与文化。(1)注重物资条件建设。大学校长们都非常注重大学的物资条件建设,把它作为育人的一项基本要求。(2)强调大师的建设。大学校长们都强调并切实建设师资队伍,尤其是对大师的打造。他们都坚信“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真理。(3)强调文化育人。很多大学校长都认为教育要与美育打成一片。落实到办学上,就是要使校园美术化,他们所追求的校园美术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校要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快乐;二是要在学校里创造精神美,使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保持思想清洁、心身愉快。

2.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管理之道”归结:内外有别

大学校长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并以各种方式关心、关注和影响着大学发展的核心人物。就其管理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处理大学外部事物和内部事务两大部分。就该课题所研究的已取得斐然成绩的“著名大学校长”而言,无论是在校外管理上还是在校内管理上,他们都坚守着一点进行大学管理,即大学的内外管理是有边界与差别的。

校外管理:坚持教育独立,反对外部介入。站在校长的角度来看,校外管理的目的就是处理好学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保证学校健康发展。然而,校外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复杂,涉及到外部关系世界的方方面面,如教育与政府、教育与政党、教育与宗教、教育与社会等。面对如此庞杂的外部关系,大学应该如何处理?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给出了一个坚定而有力的回答:坚持教育独立,反对外部介入。(1)教育经费独立。很多大学校长都努力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都坚信经费为国家最大而最要之事,政府须划清教育经费, 使之独立, 他项政费不得挪用。政府和社会须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增加教育经费。(2)教育不涉政党。教育不可服膺或对抗某一政党,政党亦不可干涉或控制教育。(3)教育不涉宗教。(4)学人自律。反介入精神的教育独立理念除了对外在压力的排斥之外,还有对教育内部的自我约束的意义。大学校长们认为思想文化变革比政治革新更重要,遂要求学人学子或者专心于自己的学习,或者专心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不得轻易参加政治运动,加入政治团体或者宗教社团,以免将教育事业拖入政治漩涡或者宗教纷争。

校内管理:民主化、内行化、制度化。民主最基本的含义是大家说了算,以便使决策能够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诉求。民主管理天然具有扁平化倾向,因为过多的层次和级别不利于反映大家的真正心声。民主的反面是专制,即一个或几个人说了算,其决策往往反映的是少数人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官本位体制是专制管理最适宜的方式,因为每一具体的官位对应着相应的权力和利益,界划非常清晰。为了缓和人们争权夺利的争斗,官僚层级和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大学校长的阅历及认识不同,学校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如民国大学管理内行化改革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1)学生治校与学生自治;(2)教授治校;(3)董事会治校。

3.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服务之道”归结:全方位服务

该研究从“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三方面对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服务之道进行了分析。

人才服务。大学组织的核心要素是人,无论是服务之道的科技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要发挥人的作用。大学服务社会的首要方面是大学的人才服务。首先,中国著名大学校长致力于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人生应以服务为目的,而不应以索取为目的是大学培育为社会奉献的人才的共识。人才服务首先要融入到教育中,即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注重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其次,大学校长们根据当地需要设置院系专业,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再次,大学校长们注重教员为社会的服务。教员是学校的重要代表,教员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

科技服务。首先,大学校长们极力提供科技服务,促使科技服务这个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的实现。其次,促进大学科技研发和转移转化重任的实现。

文化服务。大学的文化服务包括大学为满足人们文化兴趣和需要做的探索活动、氛围营造和引领行为。文化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大学校长们主要体现在引领大学改良社会文化与风俗和思想与文化引领两方面。

4.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开放之道”归结:兼收并蓄

教育开放与交流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主要手段。作为以人的发展和培养为载体的大学,在教育交流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开放之道是大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能够为一所大学带来活力和竞争力。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各位校长在开放之道上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从京师大学堂到现当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里,校长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交流、融合和不断创新,使大学在交流和开放中发展,进而促进了社会进步。

5.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和谐之道”归结:打造大学共同体

纵观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统摄与统领其办学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和谐不仅赋予大学以内涵,更重要的是赋予大学以品质。从百年间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实践中得知,“和谐”早已经成为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基因,早已成为一所大学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一所大学,即便是拥有良好的和谐氛围和文化元素,也并不等于它就一定拥有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大学成员能创造性地、有效地运作文化元素,使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力之后,才能够促进大学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因此,中国百年来那些著名大学校长都很强调,校领导、教职工、学生都是创造学校文化的主体。而从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研究主题来看,校长是关键人物。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校长的理想、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会渗透到大学办学的各方面,使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和谐性与主体性特征。据此,可以把中国百年来著名大学校长称之为“和谐型校长”。该研究所提出的“和谐型校长”的办学保障机制的重点在于充分运用办学之道的“五大道”的条件并使这些条件形成合力,使各个层面的外在环境、内在条件、核心动力以及主导力量结合为一体来共同发挥作用,也即以“和谐使者”的姿态来保障大学共同体的运行。

(二)研究特点

1. 课题研究依托高端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办好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而这些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外国高等教育,试图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该研究以史为鉴,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为今所用。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是该研究的内容,具体是从大学办学的五个“道”为经展开研究。在大学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对和解决以下五个问题:培养学生、大学管理、社会服务、交流合作、和谐校园。该课题的研究路径是围绕“道”来进行,针对当前的大学办学现实,课题设计了“育人之道、管理之道、服务之道、开放之道、和谐之道”进行研究。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高等教育策略研究,也对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办学之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课题设计以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之道为纬来充实,避免抽象空洞的纯理论说教。要完成这样宏大丰富的研究,必须依托一定的研究平台,恰好课题主持人南京大学博导王运来教授长期从事大学校长研究,以及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和中外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学术造诣极高,并且,现任中国高教学会校史分会副会长,由此,该课题由中国高教学会校史分会牵头。

2. 众校参与和强强联手

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机会型创业 篇8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任务。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科技成果, 但是, 从整体上来讲, 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6%-8%, 即使是在中关村这样一个人才密度远高于美国硅谷的地方,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仅有20%, 而发达国家有50%左右, 硅谷高达60%-80%[1]。同样,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不容乐观。2005年一份教育部规划研究课题报告显示, 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大“瓶颈”制约, 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 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2]。

科技成果中作为直面市场的专利, 其转化率又如何呢?2008年,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度报告》显示, 在全国大专院校专利申请量排名中,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以2033件、1303件和1102件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前列, 分别比2007年增长21.8%、10.6%和20.6%。然而, 与快速增长的申请量相反, 我国高校成果转化率却没有相应提高, 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与发达国家近80%的转化率相去甚远。

2009年4月国家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 近10年来, 国内高校承担各类科技课题27.2万项, 申请专利4.1万多件, 获得专利授权近1.9万件[3]。然而, 与申请量连年增长相反, 全国范围内高校专利转化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2009年据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张平介绍, 根据她对中国申请专利数前100名高校进行的调研, 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 转化率却在下降[4]。

综上, 虽然高校所有的研发并非全部面向市场, 除去基础理论研究转化率低外, 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特别是直面市场的专利技术转化率也很低, 大量科技成果的闲置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为成果找市场,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工作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科技成果与大学生机会型创业

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与大学生创业有机结合。科技成果就像一粒种子, 如果没水、没肥、没人管理, 它便发不了芽, 即使发芽也难以长大和结果。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前者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的过程, 后者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经营成一个产业的过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点是:把科技转化为商品的全过程, 分解成若干个彼此相关的分过程, 如开发、筹资、产、供、销、售后服务等分过程, 把对整个转化过程最大效益的追求, 分解到达每一个过程, 成为追求每一个过程的最大效益, 这就必定要求每一个过程面向社会选择质量、速度、成本的最优组合[5]。所以, 如果我们把科学研究按照过程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则科技成果的转化往往包括了开发研究和生产活动, 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生产性投入。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很多不是以转化为目的, 除了少数将专利卖掉或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外, 并没有太多的精力促进成果的转化。用智力和技术换资本, 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 也是大学生创业的追求, 而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 但很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由大学生创业来激活“睡眠项目”, 不仅有利于高校技术成果的转化, 也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选不到成熟项目的难题, 更大大降低了创业的风险。

大学生创业是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重要途经。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所以, 创业旨在根据市场机会, 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 实现其潜在价值, 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是根据科技成果找到市场, 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 实现产品的潜在价值。这个过程要么是社会现有企业直接接手生产销售, 实现成果的转化, 更多的则需要对闲置的成果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论证, 建厂房, 找客户, 搞营销等, 这种转化由高校教师进行, 显然有点力不从心。而大学生利用现有科技成果进行创业, 在对现有成果进行市场机会评价的基础上, 可以发现和捕捉其未来的市场机会, 确定目标客户, 分析市场容量, 找到竞争对手, 确定营销策略, 分析预计的市场占有率, 进行财务分析, 确定资金需求和融资渠道等, 通过创业所需硬件和软件投入, 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 在科技产品和需求方 (消费者) 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创业计划大赛是将科技成果与大学生创业有机结合的实战性模拟演习。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进行机会型创业的比赛活动在我国已进行多年, 最具影响力的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竞赛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商业模拟技术, 能够帮助大学生们实现无成本、无风险的创业模拟。

自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商业计划大赛以来, 世界有20多所著名大学每年都举办这样的竞赛, 许多大公司像著名的yahoo、Exciet、Netsc Pae等公司就是在斯坦福校园里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据统计, 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6]。从某中意义上讲, 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

我国自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已举办了6届, 且从2002年起, 教育部也成为这一赛事的主办单位之一, 这无疑提高了竞赛的权威性。竞赛的成功举办在高等学校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显著特点在于通过高新技术进行创业模拟, 通过创新的服务进行创业模拟, 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信心的树立、创业风险的降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估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一环。由于并不是高校所有科技成果都适合转向市场, 也不是所有科技成果都适合大学生创业, 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评估, 遴选出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 成为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率的重要工作。为更好地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和服务, 一些地方通过多种渠道征集信息, 搭建创业项目库这个项目展示平台, 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创业项目信息。一些地区特别是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已经建立或正在着手建立创业项目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9年10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创业项目库建设, 以直辖市和首批国家级创建城市为主, 有条件的省可以建立省级项目库, 并搭建全省范围内网上链接平台, 通过项目库的建设征集项目、评价项目, 以获取具有市场潜力技术成熟项目, 发布项目信息, 提供给创业者选择。

一些高校面对大学生创业层次低、缺乏合适的创业项目等, 在对大学科技成果进行评选的基础上, 建立起创业项目库。例如, 河南财经学院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在全国首创“专利创业”新模式, 由政府提供专利项目、创业场地、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帮大学生创业找到一条“小成本、高含金量”的新途径。

创业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的过程。一个小环节的决策失误, 往往能导致“全盘皆输”。所以, 要使创业取得成功, 不仅要选好创业项目, 充分做好前期调研, 而且要在政策的扶持下, 通过科技园或孵化器对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初期的培育, 高效率地配置资源, 充分利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与社会因素, 才能使新创企业顺利渡过初期的风险, 进入成长、成熟期。

三、鼓励大学生利用大学科技成果自主创业的设想

1.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

首先, 构建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组织, 广泛开展研究, 努力探讨我国创业教育思路,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其次, 各高校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把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 倡导学历证、技能证“双证制”, 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学分制试点, 开设“创业人才孵化班”, 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再次, 注重创业教育实践教育, 学校要构建创业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必要条件。如创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园等, 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

2. 实行创业导师制, 指导创业者少走弯路。

大学生要真正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 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创业理论知识, 还需要科研人员的技术指导。据悉, 科技部与全国600家科技孵化器联手推出了“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 深受创业者的欢迎。建议高校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项目的技术指导, 跟踪大学生创业历程。大学生科技园或创业园还应聘请富有实战经验的培训教师、成功企业家和政府有关部门专家, 采取单个指导、会诊指导、授课指导、陪伴指导、咨询指导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少走弯路。

3. 遴选学校科技成果, 建立创业项目库。

大学的科技成果并非都适合创业, 也非都能转化, 这就需要学校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筛选和整理, 挑选出一批适合学生创业的科研项目, 建立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库。例如, 鉴于目前高校专利技术转化难的问题, 上海市政府和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 在专家的帮助下, 挑选出一批适合学生创业的科研项目, 提供导师跟踪服务和创业指导。因此, 建议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的同时,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用学校科技成果进行创业的规章制度, 明确成果转让中技术转让 (含专利实施许可) 、技术入股等方面的责权利等。

4. 设立创业基金,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大学生创业初始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 尽管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颁发了《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 在科技部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专项资金。一些地方也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2005年“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启动, 2009年3月, 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启动等。但这些资金, 无论是总量还是收益的面, 都难以有效满足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需要, 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政策优惠力度过小。因此, 建议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基金设立体系, 通过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各类创业基金的设立, 共同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政府牵头设立面向大学生创业者的风险投资基金, 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进入, 促进中小企业创业板的设立;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体系, 推进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资、融资体系。

5. 提供创业场地, 让小企业顺利起步。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是最艰难、风险最大、最需指导的时期, 通过提供基本的场地和有利于创业的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创业主体性作用, 在开办自己的实体公司中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创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 逐步实现从种子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渡。如, 上海在松江大学城中免费提供创业场地, 让大学生创业者不脱离高校这个母体。《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暂行办法》明示, 创业园提供基本场地和创业环境, 通过“师导生创”,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业主体作用, 使学生能够在创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 推动创业公司从种子期向成熟期发展。对此, 建议高校和社会通过共建等形式, 创建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园, 将创业园作为学校创业实践基地, 发挥其孵化器功能, 让学生创业顺利起步。

6. 制定和完善创业制度, 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

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创业形势, 国家出台了各类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 国家教委于2000年4月出台了一项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 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创业投资、税收提供优惠政策。这些支持政策的出台, 在很大程度上有力地支持了大学生创业行为。建议国家制定《创业法》, 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宏观的指导, 并相应地出台一系列涉及工商、税务、科技、人事、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 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 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 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议地方政府要大力扶持自主创业,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 并在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杨艳萍.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教育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

[2]吕诺.三大“瓶颈”梗阻: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N].中国青年报, 2005-01-12.

[3]任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在何方?[N].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9-05-27.

[4]操秀英.专家指出: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机制需创新[N].科技日报, 2009-11-29.

[5]唐五湘, 黄伟.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6:18.

大学成果 篇9

由重庆文理学院张燚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生精神成长研究” (课题批准号:DIA100293) , 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知识传播和技能培养, 对学生创造力、创新精神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重视不够。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就业压力很大, 导致学生精神生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失意、压抑、自卑、神经衰弱甚至自杀的现象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冲击着曾经是“理想王国”“精神家园”的象牙塔, 大学精神日渐淡化。加之, 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剽窃、弄虚作假和学术腐败等现象, 也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 使得他们的精神家园日渐贫瘠, 变得庸俗化、功利化。因此, 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该课题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精神成长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力求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精神认识与行为状况, 找到大学生精神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管理者制定出有利于将大学精神融入学生精神成长的方针政策提供思路、路径和方法, 同时, 也有助于为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精神成长教育提供具体方法, 有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第二, 该课题在调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现状的基础上, 深入解析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从理论上揭示大学精神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和交互关系, 系统探索大学精神引领、关怀和熏陶下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从而为高校开展学生精神成长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的理论成果。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的研究是一项综合研究, 其目的在于:首先, 通过实证性研究, 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弘扬与大学生精神成长现状, 厘清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然后, 重点从社会学、人类学、认识论、价值论等角度揭示大学精神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与交互关系。在此基础上, 系统探索大学精神关怀下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 为高校实施大学生精神成长教育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方法。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实证性研究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其一, 当前大学生精神成长存在状况;其二, 高校对学生精神成长教育的传承方式及其现状;其三,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认识与行为状况;其四, 当前高校政策制度。

2.建构与学理性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建构与功能分析、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外延、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研究。

3.操作性研究部分。主要从高校管理制度、通识课程设置、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大学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等方面, 探讨促进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归纳和演绎的分析方法:重点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健康人格的形成、“自在”向“自为”的发展阶段以及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等角度,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前提、实质、过程和目标, 从而为后续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生精神成长现状, 揭示当前大学生精神的存在状况、学生精神成长的传承方式与教育状况、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认识与行为状况等, 找到问题根源, 保证理论研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分别从社会学、人类学、认识论、价值论等角度, 系统探讨大学精神对学生日常社会生活、精神成长及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和交互作用, 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学生精神成长路径与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的成果和结论

(一) 实证性研究

1.大学精神关怀下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因此, 如何在大学精神的引领、关怀和熏陶下, 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就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目前,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大学生精神生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失意、压抑、自卑、神经衰弱甚至自杀等现象。为了探究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及问题根源, 该课题从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管理制度、通识教育、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 对5所高校的1, 250名学生进行了课堂调查, 结果发现大学生精神成长环境的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结果为相关对策研究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2.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促使我们深思大学生的社会化。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社会技能、行为模式等方面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功能。为了解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影响, 该课题的调查立足于重庆, 以“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为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374份, 有效问卷365份, 有效率为91.3%。调查结果揭示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状况。这为构建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大学生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文化机制、组织机制和环境机制, 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正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建构与学理性研究

1.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建构与功能分析。首先, 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大学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 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内涵, 提出新时代大学精神的内容体系应当包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勇担责任的社会关怀精神等四个方面。然后, 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先进文化的交互关系, 指出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文化, 它的思想根基、道德基础和精神力量源自于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不同时期的先进文化;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不同时期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最后, 重点从理想信念的凝聚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承功能、价值目标的导向功能、行为规范的批判功能等角度, 剖析了大学精神的功能及其实现。

2.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主要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前提;从健康人格的形成,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质;从“自在”向“自为”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从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目标等方面, 厘清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

3.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研究。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接力传承的智慧结晶和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 既通过对学校的办学目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的影响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构架、知识构架、能力构架, 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直接地、全方位的、持久地影响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品质和风尚;不但对大学生在校的精神成长发挥着巨大作用, 同时还将影响他们一生为人处世的思想品格、政治品格、理论品格、情感意志品格和心理品格。

(三) 操作性研究

1.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导向性研究。首先, 分析了高校传统学生管理制度中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缺失。然后, 重点提出了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导向性建构策略和途径, 比如:观念上, 重塑理念, 以育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指导制度建设;制定上, 发扬民主, 不断提高制度制定的开放性和参与度;内容和目标上, 立足长远, 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协调发展;执行上, 导重于堵, 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反馈上, 与时俱进, 逐步完善制度监督和反馈机制。

2.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通识教育研究。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形态, 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 达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造性和健康个性的文化人”的目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高校做人教育的缺失, 也有助于找回高等教育成就人格、塑造精神的本体职能。为此, 提出了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通识教育模式, 包括重塑通识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念水平;完善通识教育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体系;“专通”结合, 塑造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3.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研究。首先, 深入分析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精神成长之间的关系;然后, 提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如何践行“言传身教”, 促成大学生精神成长, 比如:热爱教育事业和每一位受教育者;教师自身具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素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科学有效地教育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等。

4.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高校人文环境与文化建设。高校人文环境是指一所高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 主要包括大学精神、办学理念、自身特色、校园文化、规范管理等。高校人文环境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 加强高校人文环境与文化建设是促进大学生精神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 该课题提出以下五个策略和步骤:塑造大学精神,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凝聚力;强化办学理念,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内驱力;凸现自身特色,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感召力;丰富校园文化,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鲜活力;加强规范管理, 增强高校软实力的约束力。

5.基于大学精神内化的学生自我教育及其培养。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动机有内外两种来源, 一种是自身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一种是外界对自身的激发和鼓励, 只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该课题在探讨大学生自我教育内涵的基础上, 明确了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 即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自我身心教育和自我文化素质教育, 提出了大学精神内化的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和培养方法。

6.大学精神关怀下大学生人本主义道德培养。现代德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 要求人性的觉醒和对个性的尊重。为此, 该课题提出, 在德育目的上, 强调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 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法上, 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等。

7.提高大学生独处道德能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独处道德的能力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衡量社会道德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课题依据独处道德的内涵, 分析了提高大学生独处道德能力的现实意义, 提出了强化大学生独处道德的途径, 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

8.为大学生提供超值服务的道德思考。为大学生提供超值服务, 就是高校教职工提供给服务对象——大学生的服务质量超出了正常预期水平。长期以来, 这种服务广泛存在于高校“三育人”的日常工作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意义。要正本清源,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力倡导和实行高尚道德, 丰富高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的构造内容, 促进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健康发展。

9.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大学生社会化的机制建构。同辈群体作为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群体, 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很多时候超过父母和教师, 社会各界似乎对这一现象关注不够。为此, 该课题通过问卷调查, 实证分析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现实影响, 提出如何加强干预, 趋利避害, 发挥其有利作用, 预防和抵制其对大学生社会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10.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大学生职业伦理观及其教育。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职业伦理修养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大学生要顺利就业, 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外, 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伦理品质。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伦理教育,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职业伦理品质和职业伦理行为, 可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 行为导向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积极改变, 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伦理素质, 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理论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 课题的理论贡献

该课题围绕大学精神关怀下的学术精神成长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 主要有以下理论贡献和创新之处:第一, 厘清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具体就是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前提;从健康人格的形成,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质;从“自在”向“自为”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从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厘清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目标等方面, 厘清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内涵与边界。第二, 从学理性上, 深入分析了大学精神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与交互关系。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精神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大学生科学价值观体系构建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影响, 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精神在大学生精神成长中的关怀和引领作用。第三, 在操作上, 从完备高校管理制度、具有人文精神的通识课程设置、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校园人文文化构建、学生自我教育、人本主义道德培养等方面, 提出了大学精神关怀下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二) 课题的不足之处

大学成果 篇10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而言,质量保证包括与明确、把握和提高高等教育机构质量有关的所有活动,涵盖了从战略制定到教师发展和课程开发的一切活动。该课题基于广义的质量保证的涵义来探索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因此,研究内容涉及面比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美国院校认证标准和大学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

2.“公立”和“研究”大学教育质量保证意义的研究

3. 美国大学外部教育质量保证方式的研究

4. 美国大学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5. 美国大学课程制度、课程大纲、教学特点及其与教育质量保证的关系的研究

6. 美国大学学生政策、学习方式、学习成果评估、学士学位要求、学生成功及其与教育质量保证的关系的研究

7. 美国大学教师制度、教师发展及其与教育质量保证的关系的研究

8. 美国大学职员制度、职员发展及其与教育质量保证的关系的研究

9. 美国几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个案研究

1 0. 对美国公立研究大学教育质量保证基本经验及其启示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课题组主要成员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都有近距离的观察和直观的感受,也都收集了相关的英文资料,尤其是一些不易在网络上获得的图书和档案资料。因此,该课题的研究是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结合,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研究等方法。

二、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经验

通过研究,课题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其一,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之所以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在于其有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包括检查、评估、认证、审核和排行等质量保证方式,而且还包括大学外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部有效的教育活动、政策制度和学校文化,后者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二,外部质量保证很重要,但就教育活动的特点来说,好的教育依靠师生员工的自觉自律,因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比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发挥着更根本的作用;其三,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因此,其较高的教育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长期奋斗的结果。

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证的具体经验如下。

1. 充分的竞争是教育质量保证的动力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曾经指出,竞争性是美国高等教育最不寻常的特点之一。美国同类大学之间在争取优秀教员、优质生源、科研经费和社会声望等方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罗索夫斯基认为美国大学之间的这种竞争所带来的好处大大超过其可能导致的消极后果。斯坦福大学前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也认为,入学竞争、大学内部竞争以及大学之间对学生的竞争可以造成大浪淘沙的效果。尽管竞争的高等教育体系远非完善,但是它的确促进了卓越,所以,远比低竞争、低分化、高指导、高庇护的体系效果好。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弗兰克•罗德斯强调,美国各类高校内部、各类高校之间存在竞争,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公众来说,都不是坏事。两种竞争都可以避免自满、低效。哥伦比亚大学前教务长乔纳森•科尔认为,“争夺最好的教授和学生已经成为贯穿二十世纪美国高教系统的一个重要而持久的特征。”

首先,美国大学对卓越教师的争夺。一所大学招聘什么样的教师,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学术活动、学生整体的质量、教学本身与学术的优异成绩、通过公益服务更广泛地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从个人和公共渠道吸引资源的能力。因此,招聘最好的教师并让他们快乐地工作,是美国大学保证学术声誉和教育质量的法宝。其次,美国研究型大学对优质生源的竞争。优秀的生源是高质量教育的基础。因此,美国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优质生源的培养和录取,很多大学利用“提前决定”和“提前行动”的方式锁定优质生源。最后,学生选择大学促进大学竞争。在美国,联邦经费是通过几种方式提供给大学和学院的。其中一种是以学生为主提供经费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把政府补助和贷款提供给个人,而个人可以用这笔钱在任何地方“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这就要求大学提供最佳教育以吸引学生。学生选择这种看不见的力量,强化了大学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崇高的大学使命是教育质量保证的灵魂

乔西亚•罗伊斯指出:“我们应该对本科教育倾注时间、师资和管理,但我们的工作必须由真正的大学精神来指引。”大学精神和大学使命是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即便有优秀的教师、聪明的学生、优良的设备和充裕的经费,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大学精神和崇高的大学使命的引领,就很难培养出卓越的人才,因而也就不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反之,一所大学如果有了真正大学精神的指引,即便物质条件相对差一点,也可以培养出卓越的人才,也就会被人们视为一所优秀的大学。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有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感。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如果最优秀的大学都不能以一种开放和分析的方式提出与人类的文化、宗教、哲学和艺术、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学有关的问题,那么与这些生活重要方面有关的思想的发展与传播的使命,将会落到那些对于严谨的、不带偏见的和探索性研究没有什么兴趣的人身上,结果会产生对事物认识上的严重的分歧和需要对错误认识进一步澄清的必要。这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因为我们不能把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开展教育的重要责任,推给那些并非倾心于最严肃学术事业的人或只关心信仰而不关心分析的人。”总的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是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和保存知识,是利用知识来培养卓越的领袖型人才。哈佛大学的特许状规定:“它的使命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现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就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加利福利亚大学与众不同的使命是把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通过传播先进知识、发现新知识和积极地储存结构化的知识,为社会长远发展做贡献。更明确地说,这种使命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专业性教育、研究和其他形式的公共服务,它源于发现和发展知识的核心使命。崇高的使命引领和激励着美国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职员追求卓越。哥伦比亚大学前教务长乔纳森•科尔指出,真正使美国大学名列前茅的是每天忘我工作的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学者和管理人员。他们力求卓越的抱负与力争最佳的强烈竞争力,使美国研究型大学成为美国繁荣的引擎。

3. 完善的大学制度是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

美国的大学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和有效的制度,既规范了大学内部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又规范了大学事务决策的标准和程序,因此,权利得以制衡,责任得以分担,标准得以遵守,程序得以执行,质量得以保证。

首先,以完善的教师聘用和晋升等制度确保教师质量。教师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要保证教育质量,大学不仅要招聘到最好的教师,而且要保证他们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制度。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强调:“没有适当的聘用和晋升机制,学校势必会很快走向平庸。”所以,美国研究型大学都制定了详细的教师聘用、晋升、薪酬等制度,确保招聘到最优秀的教师并让他们快乐地工作,从而保证学校的卓越和教育质量的优异。

其次,以严格的课程审批制度保证课程质量。美国的大学有一套课程审批制度,课程的创建、调整或取消,通常由有相关意向教师提出方案,提请系、学院和学校的各级课程委员会和行政管理者审批,通过之后,才能付诸实施。一个课程提案从开始准备到经过审批并最后进入大学的课程目录,往往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这种课程审批制度,既可以保证课程的学术水平,又可以保证课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证课程质量。

最后,以严格的学位制度保证毕业生质量。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毕业率排名来看,没有一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四年毕业率高于90%。美国大学生的毕业难与严格的学位制度有关系。如果学生没有达到学位要求,哪怕只差一点点,也不能毕业。这就迫使学生全力以付去达到学位要求。因此,科学、合理的学位要求及其严格、规范的实施是保证教育质量最有效的手段。

4. 研究是卓越教育质量的源泉

研究与教学的结合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有研究活动而没有教学活动的机构,那是研究院所,有教学活动而没有研究活动的机构,那只是职业培训场所。斯坦福大学前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指出,研究与教学需要辩证地联系起来。如果将研究和学生截然分开,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如果从事教学的教师不直接介入研究,这种研究与教学的辩证关系也是无效的。一所仅仅是“教学大学”的大学就像是高中的延伸或者是一个培训场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也强调:“在任何杰出的大学,教学与研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最优秀的研究和学术工作中获得的、在最佳的学术期刊和最优秀专著中发表的重要思想和发现,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源泉。”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维斯特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这样说过:“人家问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密,我最大的秘密就是促进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尽可能把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不仅强调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而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教学方式,如研讨式教学、工作坊式教学。当前,进一步深化教学与研究的结合,把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现在社会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只听不做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而综合性的研究和服务等教学方式中则比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

5. 全员参与是教育质量保证的法宝

保证大学教育质量,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生,更不能仅仅依靠质量保证办公室的那些职员,而是要依靠与教育相关的所有人员,包括大学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

首先,教师是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力量。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孔宪铎认为,西方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成功的秘诀是“延聘一流人才,并使得他们快乐”。也就是说,教师的聘任、评价和晋升等,都属于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美国的大学,特别是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不仅尽可能网罗最优秀的教师,而且不断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不仅能教,而且愿教,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保证大学的教育质量。其次,职员是教育质量保证不可或缺的力量。“任何一个院校,且不论组织和各个成员的能力,如果没有正确的行政管理和职员组织,就无法成功运作。”职员的专业化服务是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从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教育远远不只是发生在课堂上的那些事,即使是课堂教学,也要学校各部门人员的支持,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使学生受到完整的教育。最后,学生也是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力量。学生是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最主要的受益者,学生能够作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力量,全方位、全环节地发挥有效的作用。这种力量既可以是直接的、内在的表现形式,如学生评教、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等,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外在的方式发挥作用,如学生择校和校友参与的力量。

6. 追求卓越的文化是教育质量保证的根基

不管是外部的认证、排名和评估,还是大学内部的各种制度,对于大学的管理者、教师、职员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力量,它可以保证教育质量达到最低标准,但不能保证教育达到最高标准,只有当大学内部人员把追求卓越作为共识并为此而不懈奋斗,才有可能达到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什么力量才能使大学内部人员追求卓越呢?那就是内在于人的文化力量。美国的许多大学管理者、研究者都提到文化对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作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协理副校长杰米•柯亨指出,美国大学文化和美国文化很相似,都具有认真仔细的品质。他说,美国大学教师的认真不是因为领导的监督,而是因为文化的影响。文化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它比上级命令、国家法律、学校规则的力量更强大,对学生的影响也更重要。因此,大学要让文化的力量更强大、更有效,要通过文化教育学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奥布雷•道格拉斯教授强调,院校质量保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内部保障以及院校所培育的质量文化。美国大学不懈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为高水平大学而奋斗的进取心、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的文化氛围,就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最强大的力量。

(二)对策: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之道

与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相比,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还存在几个问题,即过低过窄的教育目标不利于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没有充分利用研究的优势来提升教育质量;尚未建立与更大办学自主权相符的自我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大学制度不完善及执行不严格影响了教育质量;追求教育卓越的学校文化尚未形成,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该课题提出以下若干改进对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大学在改进和完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时,一是要有系统性、全局性的观念,二是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

1. 确立崇高的教育使命和远大的教育目标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但从传统的质量观来看,精英大学的教育质量意味着发展出卓越学术,培养出卓越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是精英大学,理应以培养卓越人才,即各行各业的领袖型、开拓型、创新型和创造型的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目前,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已经把培养卓越的人才等作为教育使命。卓越的人才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狭窄的专业人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为南方科技大学起草的全面教育方案的第一句话是: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这种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能够胜任技术性、专业性的工作,还能够从哲学、历史、文化、伦理和美学等多种角度来解释世界、寻求意义、理解生活和创造未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寄语新生做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意味着听从内心的召唤,突破现实的羁绊,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他希望清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一分对真理的追求,少一分对名利的计较;在面临人生选择时,多问问自己内心的感受与热爱,少考虑社会的时尚与潮流。同时,他要求清华学生养成行胜于言的实干作风,把理想的价值体现在追求理想的行动中。

2. 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在大学之间和大学内部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以竞争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使命的实现。

首先,完善大学之间的竞争机制。我国政府应立足我国的国情,结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繁荣的一般规律,明确自己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责。一方面,增强大学办学自主权,鼓励大学在社会和市场中竞争教育资源和办学声誉,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拨款、学生择校等方式,规范和引导大学在资源、生源等方面进行良性竞争,从而保证和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大学教育使命。

其次,大学内部也应该建立起良性的竞争机制。影响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的时间、智慧和精力的投入,因此,要完善竞争机制,激发师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教育质量。一方面,充分实行学分制、选课制,通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选择,在教师之间形成增加课程吸引力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竞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奖学金和尝试建立荣誉学位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完善大学的各项制度

大学内部制度在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内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因此,我国大学应完善内部各种制度。

首先,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建立能够招聘到最好的教师并让他们快乐地工作的制度,是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一方面,大学要完善教师招聘标准和程序,确保能够招聘到综合素质优秀、研究能力突出的教师,并且要求他们承诺从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大学要完善教师的晋升制度和薪酬制度等,让教师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以优质的教学工作和积极的精神面貌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完善课程运作制度。良好的课程运作制度包括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估各个环节的标准和程序。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建立以教师为主并包括其他相关人员的课程委员会,制定并且执行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估的标准和程序,通过保证课程质量来保证教育质量。

最后,确立恰当的学位要求并严格执行之。学位要求是对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总要求。如果一所大学的学位要求是科学的、合理的,执行是严格的,那么教育质量就可以得到有效保证。首先,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使命、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承受能力等因素来制定学位要求,保证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受到系统的教育。其次,我国研究型大学应严格实施学位要求。

4. 以研究来提升教学水平

研究型大学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顶端,培养的是创新型、创业型和领袖型的卓越人才。这样的人才要有学习、沟通、合作、领导、应变、决策、问题解决、创新和创业等能力,同时要有自信、负责、开拓、进取和坚毅等品质。这样的人才,难以依靠让学生坐在教室中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来培养,而要靠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实践的综合性教学活动来培养。研究是培养这些素质的最佳途径。

首先,把研究作为教学的最佳形式。大学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存在类型和程度的差异。松散的结合是把研究成果作为教学内容,深度的结合则是以研究项目代替课程,把研究本身作为教学形式。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和领袖型人才,关键是让他们形成研究的思维方式、掌握研究的方法论、熟悉研究的程序,这就要求大学教学与研究深度结合,让学生通过研究而学习,如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让学生熟悉研究程序、形成研究思维方式、掌握研究方法论、养成学术爱好。

其次,要求最好的研究者从事教学活动。最好的学者往往也是最好的教师,最好的教学实际上是身教,学者渊博的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都会激发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国研究型大学应招聘具有研究能力同时又对教学感兴趣的教师,鼓励和要求他们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成为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课堂,从而使学生获得只有在研究型大学才能获得的教育体验。

最后,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学的最佳形式,但不是惟一的教学形式。大学教学是掌握已知与探索未知的结合,而探索未知需要以掌握已知作为基础,就像阅读文献资料是教师研究的基础一样,掌握必要的已有知识也是学生研究的基础。好的讲授、有效的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一些知识,同时也具有探索的成分,如果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展开研究。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鼓励教师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对教学进行研究,掌握教学规律,从而充分发挥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5. 建立全员参与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大学内外部众多人员的观念和行为都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大学要保证教育质量,就不能只靠部分人员参与,其他人观望甚至阻挠,而是要靠全部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才有可能真正保证教育质量。

一是不仅要让校内所有人员参与,而且要让校外相关人员介入。就校内人员而言,不仅学校管理人员要参与,而且教师、学生和职员也都要参与,发挥各自在教育质量保证中的不同作用。就校外人员而言,政府部门尤其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中介组织的工作人员、学生家长、校友等也都可以对教育质量保证发挥作用。二是校内外参与人员所发挥的教育质量保证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阻碍作用,如不懂教育规律而好心办坏事等。因此,大学要通过活动的举行、制度的设计和文化的培育,鼓励而不是强迫相关人员发挥积极的保证和提升教育质量作用。三是校内外各种人员发挥的教育质量保证作用不同,应该统筹规划、分工合作,使力量得以整合以达质量保证效果的最大化,否则,各自的作用分散或冲突,就不能使质量保证效果达到最佳。

6. 培育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如果说制度是外在于人的,制度保证是一种硬约束,可能会遭到应付、排斥、抗阻,那么,文化则是内在于人的信仰和追求,或是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文化保证是一种软约束,甚至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而只有当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内在的追求时,他们才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如果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领导把卓越的教育质量作为使命追求,教师把追求卓越的研究和教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员工把提供最好的服务作为人生乐趣,学生把求知作为内在的需求,这就意味着这所大学形成了一种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高质量教育的文化,长此以往,必将走向卓越。总之,大学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的力量却比行政命令、外部监督、国家法律、学校制度的力量更为强大,影响也更为广阔和深远。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要培养出卓越人才,既要扎扎实实地完善大学制度,以制度保证教育质量,但又要超越制度,以文化来保证教育质量。

大学成果 篇11

本刊讯 9月2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在北京举行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

《白皮书》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由网龙华渔教育公司资助并参与组织,联合来自相关领域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近30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白皮书》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视角全面解读了智慧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在国内各行政区域采集基础数据信息,监控智慧学习环境领域发展状态、广泛开展产业调查,通过真实的数据反映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水平。

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同时,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荣怀教授还提出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发展的十个核心观点,即:①信息时代的学习将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本依托。智慧学习环境能够适应人们“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方式、任意步调”学习的诉求,以支持学习者轻松、投入、有效地学习。②“市民宜居体验”与“城市创新活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双引擎”,而智慧学习环境是城市“市民宜居体验”的重要基础之一。③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上教育供给的持续增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的价值日益凸显,并与学校中的学习一起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将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数字原住民”应有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建设应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学校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鸿沟。⑤国家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已经为大部分学生提供了支持数字化学习的技术环境。“云+端”将成为智慧校园的主流形态,而支持服务能力与信息安全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突破的瓶颈。⑥为迎合“数字原住民”对新型学习方式的天然诉求,学校正积极优化教室环境,丰富数字资源供给,增强学生“智慧”学习体验。新型学习空间将拓展教室的物理空间,打破课堂边界。学生的差异性管理与学习活动设计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⑦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正逐渐进入课堂。局部调查表明,多媒体教室与“交互白板”教室相对“平板电脑”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其学生的“智慧”学习体验要弱一些。教室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将成为教育装备、信息化和教研等部门共同研究的重要领域。⑧将智慧学习嵌入企业大学或企业人力资源保障系统,是建设现代企业和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基础,将有力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⑨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互联网+”战略等正催生“智慧学习”产业,可为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等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⑩“智慧学习”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系统“自我进化”的关键特征。发展“智慧学习”既能增强市民宜居体验,也能增强城市创新活力,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品质。

大学成果 篇12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影响其科研绩效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检验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体现和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低对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意义重大。近来关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评价已经成为各大学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日益成为高校科研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对高校特别是针对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一些衡量创业型大学组织特性的重要因素没有在评价体系中得到反映。另外,所设计的指标体系没有有效地区分科技成果的类型[1]。

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产生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但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制约,这些成果被搁浅,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应用,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原因除了成果转化投入不足,成果自身不适应市场需求外,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转化评价标准和方法,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实用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指标体系,给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容纳性、可行性和市场价值等方面正确的评价,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变技术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指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2]。

进而言之,知识的生产模式更强调多样化技能,重视跨学科的合作,组织形式则是灵活多样,更追求实效和社会责任。一方面,研究者既关注在知识上可获得的关键进步又重视可申请专利及市场化的潜力。研究者开始评估他们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和智力潜值,并通过一系列中间步骤(出售专利、作顾问、开办公司等)将研究成果从学术实验室转换成市场产品或服务,组织和个人以企业家的身份活动。另一方面,高校知识和科技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了其成果的转化能力。就学校层面来说,一个学校的科研项目、经费、高质量论文以及成果的数量是衡量其科研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因此,根据这样的导向性政策,学校在对教师科研方面的要求上,就更多看重其论文的发表、项目的立项、经费的多少等,而对于知识和科技成果的产出环节,则主要停留在了成果的鉴定上。如目前不少高校在加大对高质量论文、论著奖励力度的同时,在教职工个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学院(部)年终考核、教师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方面关于论著的数量、课题的级别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然而,在科技成果的贡献度、专利的出售、技术的转让、校企合作、科技创业等方面,则没有给予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激励。尤其对于正在转型的创业型大学而言,应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构建适合创业型大学组织特性的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来更好地引导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的转化,完善创业型大学服务经济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管理办法和政策,形成适合于创业型大学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

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构建一套适合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评价体系,首先应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3],另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那么,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就要尽量地涵盖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能够较系统、真实、全面地反映成果转化过程中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以及成果转化的全貌[4]。

二是科学性原则。各项衡量指标之间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且同一层次的指标又不应具有明显的包含关系。在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不同的权重系数来体现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重要指标要最能体现高校科技创新本质、实力和潜力等内容。另外要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并注意保持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等之间的平衡性[4]。

三是可行性原则。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尽量选取直观、易懂的评价指标,在数据处理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因此,应尽量选用那些通过现有的检索工具或统计系统直接就可以采集到统计数据的指标,也就是能使这些指标直接量化,这样才具有可行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是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能通过较可行的方式获得明确、具体的评价数据,而且从不同类型的高校以及不同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提炼出的指标,要较能反映其共性特征,是具有典型特征的代表性指标,这样设计出的指标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到的评价结果才具有可比性[4]。

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是一个众多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复杂过程,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评价应涵盖转化过程的各个方面,贯穿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根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和规律,构建一个既能体现高校科技创新的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又能反映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较好地对其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科学的整体评价。

基于以上原则和综合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目标层和指标层两个层次划分,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1)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师资力量、硬件条件(图书馆和仪器设备等)、科研基地实力、学术交流活动次数。这些反映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

(2)科技成果研发和转移能力:研发能力主要包括科研项目每年申请数、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完成率、专利每年申请数、每年人均研发经费、专职研发人员人均配备。它反映了高校基本的和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水平。转移能力反映科学技术在国家间、地区间、行业间以及在科学技术自身的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转移机构数量、成果的成熟度、成果的创新价值、成果的应用前景、成果转移数量、成果转移销售额。

(3)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成功率、技术转让收入、学校的支持力度、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它是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状况的指标。

(4)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主要包括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高技术产业利税、项目建成投产率、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它反映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5)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主要包括支持高校技术产业的政府投入和社会支持、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成果转化满意度、法规政策满意度(税收、金融、财政等)、产学研持续合作能力、对市场化需求的洞察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它反映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外部因素。

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好评价体系之后,就需要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将它运用到实践中。为了更客观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少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故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得它的应用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农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它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可以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能够简单明了地使买方认真地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所牵涉的各个因素的关联关系构建递阶层次模型;统一标准,使之具有可比性;根据同层次因素建立优先次序,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检验判断思维的一致性[5]。

利用上述方法对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指标层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出各个指标在总体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值,见表1至表5。

上一篇:金融工具的下一篇: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