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报纸论文

2024-09-09

都市型报纸论文(共8篇)

都市型报纸论文 篇1

众所周知, 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几大媒体中, 报纸历史悠久, 堪称“老大哥”。新兴的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威胁最大。国内的报业竞争愈演愈烈, 上级党报及各种晚报、都市报都在不遗余力的争夺县区级市场, 由于实力、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县区级党报的发展困难多、任务重。面对挑战, 县区级党报要明确自身优势, 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 做好深度报道和策划, 增强特色化和本土味, 用精彩图片和新颖版式扮靓报纸, 建立完善县区级报纸审读机制, 全力拓展发展空间, 努力打造都市型报纸。

一、明确县区级党报自身优势,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第一个优势在于它是“县区级”。报纸的发行区域大多为本市、县区范围, 读者也多数工作、生活在本地。对县区级党报的读者来说, 本土新闻反映身边的热点、难点、焦点, 较之非本土新闻更有针对性、亲和力;对县区级党报而言, 本土新闻能够彰显报纸的地方文化特色, 是确立自身个性特点、稳定读者队伍的法宝。第二个优势在于它是“党报”。县区级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 它的优势在于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为读者提供权威动态、信息、政策、监督、言论。县区级党报应该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有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传播上先声夺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党报不能只是单方面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 必须两头兼顾, 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既积极主动地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又眼睛向下, 深入基层, 积极稳妥地反映群众呼声, 确保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工作、生活等问题能同时在报纸上得到恰如其分的反映。新闻只有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只有真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才能真正起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 从而达到县区级党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做好深度报道和策划, 增强特色化和本土味, 让报纸更具可读性

目前, 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深度报道在受众群体中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做好报纸的深度报道, 显然对于提升报纸的影响力有着很大帮助。今年, 《东营区报》通过策划深度报道, 推出了“深入实施国家黄蓝战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巡礼”、《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业两大基地》等一系列有深度、可读性强的新闻专栏, 提高了报纸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公信力。用好深度报道这一“法宝”, 报纸发展将有更深的空间。

扎根基层, 心系群众, 县区级报纸应向特色化和本土味要空间。与中央、省级大报相比, 县区级报纸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基层是生长好新闻的“沃土”, 民生里蕴藏着更多、更鲜活的新闻故事。县区级报纸应扎根基层, 贴近基层群众, 发挥小、快、灵的特点, 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 丰富县区级报纸的可读性、可看性, 增强县级报纸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东营区报》从去年以来, 在这方面做了调整, 压缩时政类、会议类新闻, 开设《记者基层行》、《创建文明城市大家谈》等栏目, 更多地报道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更多地报道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 受到了读者赞扬。

三、提高记者、编辑的摄影水平, 用精彩图片和新颖版式扮靓报纸

必须用精彩图片和新颖版式才能扮靓一份好的县区级党报。图片质量与记者、编辑的摄影水平有关。提高记者、编辑的摄影水平非常重要。首先, 单位要出资安排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外出学习, 或者定期聘请一些在全国或省内有名的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来传授编辑、摄影等方面的经验以及专业上的新知识, 提高他们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提高识别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其次, 图片编辑、摄影记者要学习借鉴好的刊物, 特别是版式新颖、善于策划的刊物, 这些专业刊物可由单位出资订购几种。最后, 单位要每周或每月组织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定时定点集中学习一次或二次, 以此提高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的业务素质。

同时要扩增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队伍。报纸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好图片来吸引读者。但是, 如果图片仅仅由少量记者提供, 因受个人思维模式、拍摄模式局限, 读者看多了就会觉得腻。因此, 扩增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从党委政府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通讯员中选拔, 鼓励引导他们多拍摄一些基层鲜活照片, 只有这样, 才能使报纸上的图片更具现场感、真实感, 报纸才能更加吸引读者。作为县区级党报, 《东营区报》每周二期, 每期八个版面。每期每个版面都有主打彩色照片, 如今年的好图片《文明讲堂随时开讲》、《吕剧情韵》、《爱国教育从娃娃做起》、《外向型经济成新引擎》、《跟着老师学秧歌》等受到读者好评, 这些精彩图片扮靓了报纸, 达到了图文并茂的理想效果。

四、建立完善县区级党报审读机制, 牢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份好的县区级党报, 必须建立完善报纸审读机制, 牢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纸出版印刷前, 必须做好校稿工作, 确保报纸在舆论导向、文字、图片等方面不出差错。

审读人员与编辑人员相比, 不仅要有更高的学识水平, 还应有更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 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审查、评估和指导编辑、出版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张县区级报纸, 拿在审读人员手中, 上面有哪些文章好在哪里, 有哪些文章差在哪里, 版面是否美观大方, 校对质量如何, 印刷质量怎样, 如此等等, 都要进行科学分析。《东营区报》每期出版前都有分管领导、责任编辑审稿把关。同时要请专家与基层读者担任审读人员, 哪些内容和形式受读者欢迎, 读者有什么要求和希望等等, 及时听取他们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对提高办报质量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 县区级党报只有做到以上几个方面, 才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才能打造都市型报纸, 才能受到当地群众喜读乐见。我们期待县区级党报同样有着光辉灿烂的明天。

都市类报纸如何改进国际新闻报道 篇2

本文所指的都市类报纸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心城市发行,依靠广告收入维持再生产,内容反映城市读者综合新闻需求,运营体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这一类报纸,包括晚报、都市报、早报、快报等。

当前,都市类报纸内容经营进入一个平台期,同城媒体激烈角逐,地方新闻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新兴媒体步步逼近,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都市类报纸,对受众的吸引力受到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我们却又看到,《环球时报》之类的专业性纸质媒体攻城略地,大行其道,大肆扩张。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变得越来越一体化,受众对国际新闻报道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这些无不在提示和启发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迫在眉睫,大有可为。

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认识不够到位。都市类报纸发展到今天,新闻产品在不断地“刷新”,包括办报理念、新闻策划、稿件处理、版面设置等都有很大变化和创新,但这些变化和创新,主要体现于地方新闻报道和文体新闻等方面。可是,在国际新闻报道这一领域,无论是报道规模还是报道质量,往往缺少变化。有些都市类报纸五年前的国际新闻版面和今天对比,几乎是同一面孔,版面平平淡淡,内容不温不火。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办报者对国际新闻报道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报纸和同行那里,国际报道被“鸡肋”化,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甚至一些从事国际报道的编辑自己也认为国际版面只是“附属品”。在这样的认识下,国际新闻报道谈何创新和突破?

价值判断脱节。一是选择和处理国际新闻的价值观与都市类报纸的晚报特色脱节。都市类报纸在地方新闻、文娱新闻甚至体育新闻报道上如何做到必读、可读和易读,都是行家,而不少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目前还是“软肋”,“晚报化”的程度还很不够,报道内容总体上比较生硬。举一例说明,2月10日,以色列举行议会选举。巴以局势是国际热点之一,以色列选举又关系到巴以局势,都市类报纸可以进行报道,但一定要适度,因为这一消息太硬,其新闻价值也很有限,而且由于巴以局势动荡多年,很多读者早已产生“视觉疲劳”。当天某市几家早报国际新闻版面却都对此进行“充分”报道,有的发了头条,有家早报甚至用一个整版篇幅来分析哪一方可能获胜,大标题是:《以色列选举谁主沉浮》。当天其他城市的不少早报也在显著位置较大篇幅地报道了此事。笔者认为,上述报纸这样处理有些过了。在都市类报纸中,《齐鲁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向来可圈可点,该报当天有三个国际新闻版,它是这样处理这一新闻的:只在一个版面的下方发了一条500字左右的文字,配选举四大主角的小图片各一张,处理得干净利落;做标题的角度也高人一筹:《以政坛右转给奥巴马出难题》。我们再来看看很受读者认可的《环球时报》当天如何处理这一新闻:只在3版的右下角发了一张配200字文字的小图片,标题为《内塔尼亚湖大选前种树》。这样精彩的处理,多数都市报做不到。二是与读者需求脱节。“填鸭式”的信息多,合读者口味的报道少。时代变化了,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就新闻的快捷度而言,与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报等媒体相比,都市类报纸已经处于劣势,国际新闻报道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满足于一般地传递信息,结果只会是慢慢失去读者。

稿源渠道过窄。大部分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稿源以新华社电稿为主。仍以2月10日上述某市报纸为例,有家早报当天两个国际新闻版,所有稿件均来自新华社电稿。新华社是中国官方通讯社,在全球各地有大量驻外记者,稿源比较丰富,也具有权威性,理应成为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版面的重要稿源,尤其大事和要闻面前要看电稿。但另一方面,如果都市类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单纯依靠新华社电稿,势必会造成“营养”不足,报道内容、报道角度、语言风格等难免会有局限。

缺乏有效整合。新闻整合是指通过对新闻资源的重新组合,获得新闻的增值。整合的核心是对新闻资源进行发掘、拓展和再加工。不少都市类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习惯于线性思维,来什么稿发什么稿。不少报纸的国际新闻版面常常是“千篇一律”:一两条长稿,一组短消息,配一两张图片。为了追求所谓的信息量,撒“胡椒面”,该舍弃的新闻没舍弃,该放大的新闻没放大。对于同一新闻尤其是比较重要的新闻,也少有对不同媒体报道的比较和综合。这样的国际新闻版面,不论从内容上还是版式上,都难免让人感到枯燥、沉闷、呆板。

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应遵循“四化”

稿源渠道多元化。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需要大力拓宽来稿渠道,除了新华社电稿,《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参考消息》等主流传媒,《环球》《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等新闻类杂志,以及权威新闻网站、通联稿件等,都应该进入国际新闻版面编辑的选稿视野。一些热点的国际新闻,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新闻事件,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甚至可以组织自己的记者,采访有关方面、专家学者、新闻当事人等。只有稿件资源丰富了,才可能为读者烹饪出丰盛可口的精神大餐。

稿件选编市民化。选择和编辑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在报道内容、报道主体、报道角度、报道语言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市民化。报道内容上,国际新闻编辑应跳出职业束缚,带着读者意识选稿。现在的国际新闻版面上,较多见的是时事新闻和经济新闻,应当在社会新闻、军事新闻、风情民俗、历史揭秘等方面加大报道份量和力度,增强报道的可读性、趣味性。报道主体上,可以以普通人作为报道对象,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所思所想。如黎巴嫩和以色列发生冲突期间,就有媒体刊登了在黎巴嫩的中国媳妇赵颖的日记。赵颖将自己在战火中的见闻和感受写进日记,不用报道死伤数字,无需描述现场惨状,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已经一目了然。除了战争和突发事件中的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国外人,他们的衣食住行玩学等等,都可以成为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版面的报道对象。有年暑假期间,有家媒体就对世界各国学生如何过暑假进行了报道,既有可读性,又对中国家长和学生有借鉴意义。报道角度上,国际新闻编辑也需要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报道他们关注或是想知道的内容。比如说,国际上发生了一件政治事件或突发事件,编辑应该迅速作出反应:这一政治事件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突发事件中有无中国人,他们的处境和状况如何?再比如,国际上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很可能影响到中国百姓的生活,如油价的变化、金融危机的蔓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要及时告诉读者,作出充分的报道。国际新闻报道领域也有服务性,也有民生。我们放眼全球,但要站在中国和中国人的视角,这样的报道才能贴近读者。报道语言上,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题材,编辑选择和处理稿件时当力求文字和结构的平实、易读,做到深入浅出,避免抽象、模式化的报道语言和深奥的专业术语,尤其是制作标题时,更要追求生动活泼。

报道走向深度化。传播信息只是报纸的功能之一,而且前文已述,就传播信息而言,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相比,无论在信息量上还是在快捷度上,都不具备优势。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信息传播层面。读者不仅需要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为什么发生。在对信息的解读上,报纸有自身优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地区局势波谲云诡,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读者穿越重重迷雾,看清国际的潮流、世界的走向、历史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新安晚报》在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报B1版《透视天下》常以一个整版的规模,就某一新闻作专题报道。2月初,美国参议院就数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进行讨论,方案中有一项为受美国政府支持的新经济项目,要求必须使用美国产品。对此,《新安晚报》没有满足于只发一条消息,就事论事,而是以“(主)美国公开要求只买本国货(副)救市方案被批太自私,如实施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战,盟友邻国一片指责”为题,从“参院将讨论‘只买美国货’”、“贸易战后果谁也承受不起”、“中国扛起自由贸易大旗”、“世界担忧爆发贸易战”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国际新闻深度报道还有一个可遵循的模式:国际新闻中国化,中国新闻国际化。比如,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失业率攀升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西方媒体如何评价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外国大学生找工作难易程度如何?发达国家大学生持怎样的就业观?从全球视野看,大学生的就业出路何在?2月5日《透视天下》版,以“(引)数量庞大为全球之最复杂特性令世界感叹(主)中国大学生就业广受关注”为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实践证明,国际新闻深度报道受到读者欢迎,各方反响良好。

新闻整合常态化。新闻整合通过对不同媒介相关信息资源的加工融合,使报纸由单一的发布平台变为整合平台,由点到点的线性传播变为面到点、点到面的集束传播,由信息的简单传播变为再加工后的深度传播。加上与当今网络技术的融合,这种整合便使得信息资源大为拓展,因而报道手段大大丰富。比如,对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孟买遭遇恐怖大袭击这种大事件,有的都市类报纸也只用电讯稿,而且来什么用什么,渠道、内容和报道手段都较单一。新闻整合则需要精心的二次加工,在充分占有各类媒体稿件资源的基础上,对各路稿件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拟定报道思路,确立报道层次。此外,除报道新闻事件本身外,还可以报道与它相关的事件,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报道事件参与者的相关情况等等,这样的报道才能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新闻整合也包括对版面的整合,对于非常规新闻,要非常规处理。对大事要事,要不惜版面,不惜版位,力求大气、灵活、生动、活泼。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国际新闻报道已成为都市类报纸内容经营的新“增长点”。都市类报纸新闻竞争的战火必将全面蔓延到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如何做好国际新闻报道,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我国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新趋势 篇3

一、都市类报纸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都市类报纸的状况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静。

2004年是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的分界线。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晚报创办发展高峰期, 上世纪90年代是都市报创办发展高峰期, 世纪之交报业集团内第二份都市报出现, 随后晚报纷纷改为早上出版。可以说, 2004年之前的都市类报纸创办此起彼伏, 发展风起云涌, 报业竞争硝烟弥漫。2004年之后, 少见新办都市报, 只有《渤海早报》等寥寥几家。

1. 报道内容成熟稳定, 呈静止状态。

都市报诞生以来, 高举“新主流媒体”的旗帜, 颠覆传统办报理念, 办报风格逐渐成熟。如, 杂志化的版式:分叠、导读、大图片、封面、厚报;模块式的结构:相同内容的文字和图片整合在一起、版面分割清晰;大容量的策划:对“9·11”事件、南联盟使馆轰炸、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多版面集中报道;悦读性的操作:重大主题报道的民众化切入、经济报道功能实用化演绎、会议新闻的事件化解读、社会新闻的主流化操作、热线新闻的服务功能强化, 等等。大江南北的都市类报纸互相学习, 同城报纸出现同质化现象。

近几年, 都市类报纸的报道内容没有重大的创新举措, 只是在时评和深度报道方面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力度, 以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

2. 报纸发行相安无事, 呈安静状态。

报纸增多必然引发竞争, 都市类报纸发展高峰期也是报业竞争的激烈期。前些年, 报纸发行大战屡屡出现:南京都市报售价一家比一家低, 深圳封杀攻城略地的南方都市报, 杭州都市报争相给订户送米送油。如今, 同城报纸和平共处, 相安无事。

3. 广告经营难以突破, 呈平静状态。

伴随着都市报的迅猛发展, 广告经营屡创新高, 许多都市报成为党报集团的经营支柱。随着广告资源的被最大化挖掘, 新的增长点难以出现, 广告经营碰到天花板。

二、制约都市类报纸发展的原因

近几年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停滞的原因既有传媒业大环境的因素, 也有其自身的因素。

从传媒业大环境看, 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 使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传媒生态的裂变不断冲击着媒体生存秩序, 传媒业态被重新描绘。2004年前后, 专家提出了报业发展“拐点论”、“寒冬论”, 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前景甚至生存基础表示担忧。支撑“寒冬论”的重要依据是率先在香港上市的《北京青年报》经营业绩大幅下滑。虽然这是个偶然性因素, 但新媒体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以后, 轰轰烈烈发展的都市类报纸逐渐被网络媒体抢了风头, 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媒体受伤也最重, 其背后是读者和广告的双重流失。都市类报纸的主要竞争对手从同城同类媒体转向新媒体。

从自身因素看, 经过十多年的打拼, 都市类报纸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日臻成熟, 无论报道内容, 还是报纸发行、广告经营, 似乎都被演绎得完美无缺。越是发展到极致, 创新的余地越小, 创新激情也在消褪, 迷茫的情绪在上升。而经过数年竞争, 同城报纸的市场地位也逐渐固化。

由此可见, 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进入瓶颈, 表面看是平静稳定, 实际上陷入内忧外患、多边竞争的境地。

三、都市类报纸转型发展的主流途径

都市类报纸如何发展?这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包括都市类报纸在内的我国报业提出了全媒体发展的思路, 这是当前报业发展的主流思路, 包括“媒体融合”、“全媒体记者”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 但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虽然同为报纸, 但都市报又有别于党报、专业报, 应该有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目前, 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的主流途径有以下几种。

1. 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数字化

在中国内地, 全媒体战略非南方报业首倡, 但因为南方报业在行业内独特的影响力而备受关注。

2010年5月, 在暨南大学的一个研讨会上, 《南方都市报》总编曹轲在致辞中说, 《南方都市报》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战略的试点, 在2009年就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在构建全媒体集群的过程中, 南都强调跳出媒介融合、站在三网融合的格局下来谈全媒体集群。在对外合作方面, 南都积极寻求与广电、运营商、平台商、终端硬件制造商、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在内部的准备上, 南都构建了以智能手机和固定电脑为终端的智能业务信息交互网, 并不断进行采编人员的全媒体转型培训。

早在2005年, 南都便开始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以及探索报网互动, 开启跨区域、跨形态运作多个子品牌时代, 缔造全媒体集群, 先后创建并培育出了奥一网、南都网、番茄网、南方365电子商务网等新媒体, 全面形成南都的网络传播;2007年, 南都在全国独家每日早、中、晚滚动推出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等专版城市手机报和南都娱乐周刊手机报、南都漫画手机报、南都时评手机报;2009年, 观点型新闻谈话节目《南都视点·直播广东》开播, 整合了南都和广东电台新闻台的资源, 以流媒体的方式记录新闻。

2. 以《楚天都市报》为代表的主流化

2007年6月, 《楚天都市报》实施“主流化转型”战略, 通过全新改版, 做强做细时政和经济新闻, 强化深度思维, 不断丰富“大事看楚天、信息看楚天、深度看楚天、监督看楚天、服务看楚天”的品牌内涵, 朝向“让党放心、人民满意、受人尊敬”全新目标迅速迈进。

纵观2007年开始的三年《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 涵盖了内容转型、报纸的品质转型、办报的理念转型方方面面。挑战的是纸质媒体, 特别是都市报媒体所谓的小报、娱乐报、非主流报的传统概念。着眼民生大主题, 胸怀时代大背景、聚焦社会大变化, 彰显的是都市报自觉的责任担当, 正确的价值取向, 崇高的职业精神。

2010年7月14日, 中国记协国内部、湖北省记协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联合主办“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学术研讨会”。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讲话中表示, 《楚天都市报》通过三年来的实践与探索, 不但拥有最广泛的受众, 实现了有效传播, 而且很好地体现了主流价值, 充分运用好了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这三大武器, 自觉地、成功地实现了主流化转型, 值得全国都市类媒体学习、借鉴。

3. 以《辽沈晚报》为代表的报系化

近年来, 强势报纸异地扩张, 但不少半途而废。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辽沈晚报·铁岭版》的创办可称得上是又一次异地办报高潮来临的体现, 其特色是省级都市类报纸与地市报合作。2009年3月2日, 《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刊, 成为继2008年5月12日《铁岭日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之后, 全国第二个具有独立刊号的报纸地方版, 再一次引发了异地办报的热情。

都市报与地市报的合作包括许多生产要素方面的合作, 如:设备、技术、资金、人才、内容、广告、渠道、品牌, 甚至是人际关系。对于地市报来说, 资金、设备、市内渠道、人际关系它都不缺, 所缺少的是人才、技术、内容、广告和品牌, 而这些方面正是都市报的长项。

4. 以《都市快报》为代表的产业化

依托《都市快报》而创办的杭州十九楼网络传媒有限公司2006年10月正式成立, 是《都市快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举措。公司的核心产品是19楼空间, 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化网络媒体之一, 正在向“做中国最大的城市社区网站”的目标迈进。截至2011年2月, 网站拥有的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 其中, 杭州本地用户占2/3, 活跃用户超过了100万。2010年, 19楼的净利润接近2000万。

19楼最初是《都市快报》报网互动产品。当网站人气日趋兴旺、盈利模式日渐清晰时, 报社抓住时机, 利用报纸的影响力, 在《金》周刊上展开高密度、大容量的互动宣传活动, 提高网站在读者中的知名度, 成功地将报纸读者迁移至网站, 成为网络用户。

近几年, 从19楼网站中尝到甜头的《都市快报》有意识地复制其模式, 推出系列化的网站:

快抱网:融合电子商务与店铺销售于一体的团购网站;

快学网:从事教育培训业务的专业网站;

快房网:结合房地产新闻报道、房产销售、房产广告营销的专业;

……

此外, 与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合作推出“只报好消息”的“快报时间”电视节目。所有这些项目的推出, 《都市快报》都不惜利用报纸的影响力极力推广。除19楼再也不需要报纸做宣传外, 其他尚在培育中的网站基本上都以每天一个版的规模推广宣传。

这几年, 《都市快报》经营模式的创新多于报道内容的创新, 报纸的文化产业属性日渐浓厚, 内容产品的商业化利用得到了重视。

四、都市类报纸转型发展的共性特点

1. 从内容提供到信息运营

信息运营商是信息的集大成者, 它不但是信息孵化器, 更是信息营销者, 是内容提供商的升级版。相比内容提供商, 信息运营商的内涵和外延要宽泛得多, 既要采集新闻信息, 又要采集非新闻信息;既要提供大众化信息, 又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既要加工信息合成品, 又要生产信息衍生品。许多都市类报纸转型发展中更加重视信息传播效果, 实现从专业性的新闻内容提供商到全业务的综合信息运营商转型。如《南方都市报》在推广数字化战略中, 深度开发信息载体, 特别是移动载体, 拓展信息价值渠道, 满足不同信息消费终端的客户需求。异地扩张的都市类报纸实质上市重视内容产业版权经营, 通过对内容授权, 售卖内容所负载的知识和智力而获得收益。《都市快报》的产业化策略则超越“内容为王”的单一视野, 把内容、服务和社区结合起来, 利用专刊资源扩大读者规模, 构建读者和报纸的牢固关系, 用宣传资源置换产品销售, 发展电子商务。

由此可见, 都市类报纸要想实现从专业性的新闻内容提供商到全业务的综合信息运营商转型, 必须要在强化内容制造的基础上, 更新理念, 在开发信息载体、推动信息多元增值、拉长信息传播链条、开展信息营销等方面拓展路径。

2. 品牌影响力是转型发展的基础

都市型报纸论文 篇4

一、读题时代, 提升都市报标题的吸引力

看报先看题, “文好一半题”的说法至今仍未过时。一个好标题, 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或文章添辉增色,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浙江《都市快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 不断扩大报道面, 增加信息量, 注重报道内容的新颖性和贴近性, 在标题制作上狠下工夫, 努力制作出许多优秀的醒目标题, 有的简洁生动, 有的新颖独特, 有的文采飞扬, 有的质朴无华却充满真情, 有的幽默有趣而富有意蕴, 令读者耳目一新。

(一) 通俗化

通俗标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详尽, 让读者看了新闻标题, 一目了然新闻事件的基本内容, 大大提高了读者的看报效率。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标题如何做到通俗?首先要采用平民视角, 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比如, 《都市快报》一则新闻的主题是“油桶打击乐队用艺术矫正心灵”, 副题是“80后占一半的西郊监狱从善如流艺术节或许你能出把力”。这则新闻标题, 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市民关注“西郊监狱油桶打击乐队”这一事件。

其次要采用了市民的流行语言包括方言俗语, 使该报纸的新闻贴近性更强。比如, 《都市快报》一则标题《派出所在学校附近公布反“克米”热线电话鼓励学生碰到坏人要大胆举报》, 标题里用了“克米”这个词语, 这是学生中流行的一种说法, 也就是强势者向弱势者强行索取、敲诈钱财的行为。制作标题时运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言俗语、成语、歇后语、谚语等, 使标题通俗简洁、生动诙谐。

再次要采用一些警示、提示语句, 充分显示出报纸对读者受众的人文关怀。《都市快报》一则关于财经证券的新闻稿, 为反应“9月份证券市场较多较快变化的特征, 提醒广大投资者做好应变策略”新闻时, 编辑特别在标题中作了温馨提示《带份谨慎向前冲》, 给读者以警示。这样的标题充分显示了都市类报纸的人情味。

(二) 口语化

口语化的新闻标题, 适合活泼、轻松、平民化的都市报新闻, 它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新闻标题的口语化, 是指通过编辑和记者对老百姓的原生态的口语、俗语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新闻标题的语言, 将口语词和口语句式结合使用在一起, 来共同呈现出口语化的特征。而不是指那些普通市民口头语的自然状态。这样的新闻标题比较通俗形象且生动有趣, 少了些庄重和严肃。《都市快报》的一则新闻标题《办公室里常常皱眉头后果很严重领导很生气》, “皱眉头”, 非常的口语化的词汇, “后果很严重领导很生气”采用对偶的手法带有轻松调侃的味道。生动有趣的新闻标题让读者的“眉头顿解”。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言语里经常会带有各种各样的方言词句, 如今, 都市类报纸新闻标题在方言词汇的使用上也愈来愈频繁。都市报纸的读者基本上就是这一行政区域的市民, 《都市快报》在报道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经常运用浙江本土方言, 其中一则标题《有理但不等于能赢这个官司让赵先生买到了教训》中“买教训”, 就是市民平时的方言俗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出现媚俗化的方言标题, 不能为了迎合当地市民读者, 而太随意地使用方言词汇, 应首先考虑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词句。

(三) 幽默性

幽默性是《都市快报》新闻标题的创新, 富有幽默感的标题不仅可以激发读者对阅读新闻内容的兴趣, 而且还可以给读者受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人们在阅读都市类报纸时, 不仅是为了了解信息, 还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就要求新闻作品的标题制作要适应读者的审美需求和阅读心理倾向, 力求达到幽默风趣, 俏皮活泼, 才能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例如《都市快报》的一则新闻标题《找个蛋来哄哄?或者给它寻个伴?好多读者都关心“阿大”的胃口》非常的幽默, 让人一看到标题就忍俊不禁, 自然冒出继续阅读新闻看个究竟的念头。

二、厚报时代, 增强版面内容的感染力

厚报时代的报纸每天都有几十个版面, 新闻信息量大。但是,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根本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来阅读完一份报纸。报纸应该力推自己的“特色菜”、“拳头产品”, 把对个性的追求体现在报纸上。报纸的形象与个性主要来自栏目设置的有创新。《新京报》不断创新版面要素, 革新报纸版面内容, 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新京报》以新闻更贴近、思想更深刻、观点更权威、阅读更轻松、设计更精美为目标, 实施了新一轮改版, 优化内容与版式, 提升报纸品质。陆续推出“评论周刊”、“新奥周刊”、“星期五周刊”等新增内容。同时, 报纸文章字号加大, 图片、制图比重增加, 阅读起来更加轻松愉悦。

(一) 重磅推出公民读本“评论周刊”

在资讯泛滥的时代, 引导或者提供评判资讯的言论尤为重要, 5年前《新京报》首开北京报纸评论专版先河, 备受读者关注。此次改版, 报纸的评论特色得以强化和突出, 在现有“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文娱时评”的基础上, 每周推出全新的“评论周刊”, 再开同城同类媒体的先河。

(二) “星期五”周刊锁定周末新生活

改版的《新京报》将原有的娱乐周刊和摩登公社进行整合, 推出全新的“星期五周刊”, 为读者献上一份“声色欢娱”的大餐。“星期五周刊”逢周五与读者见面, 每期厚达32版。在这份兼具娱乐气质和时尚品位的周刊中, 读者不仅能读到最新的娱乐资讯和明星动态、专业的娱乐作品评介、别具特色的娱乐深度报道, 还能从中获得时尚资讯、生活方式与周末休闲的启发与指导。“美文+美图”的杂志操作模式, 将为读者带来全方位的阅读快感。

(三) 品牌周刊, 精品制作

《新京报》全面实行品牌化运作, 已形成一批品牌周刊。评论周刊、书评、地球、新知、汽车、赛道、黄金楼市、星期五周刊、人才、健康、旅游、家居、摩登等。在版式上, 周刊封面制作更精美、风格更张扬;在内容上, 周刊更加突出贴近性与实用性。

(四) 阅读更轻松

《新京报》在读者阅读更轻松方面推出“六招”。一是厚报分叠, 导读“开路”。二是模块版式, 几重方便。三是厚题薄文, 标题“扯眼”。四是图文并重, 幅大量多。五是大量使用各种图表直观地解读新闻。六是以“彩”娱人, 时尚“瘦身”。

三、视觉时代, 突出报版版式的抢眼力

近年来, 有人用“视觉革命”来形容和概括现代报纸版面的变革, 电视的“形象新闻”, 广播的“滚动新闻”, 对报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播学认为, 图形符号的传播速度比文字符号的传播速度要快。读者更乐意、更快地接受图形符号所传播的信息。

(一) 目前我国都市报版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版面过渡装饰。有人错误认为, 图片越多版面越好看, 色彩越丰富版面越靓丽, 装饰越考究版面越漂亮。其实, 版面的装饰应遵循简约的原则, 装饰物宜少而精, 一根线条、一个线框的运用都要体现编辑的版面思想, 不能随便乱用。

其次是缺乏个性。我国报纸在版面设计上“跟风”现象严重, 尤其是一些大众化报纸, 受经济利益驱使, 在版面风格上盲目模仿“流行版面”, 缺乏准确的定位。

(二) “重新设计”理念的特色

我国越来越多的报纸为了生存与发展, 开始向西方国家的媒体借鉴经验, 以寻求生存和发展, 其中美国的“重新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我国报纸所熟知。

1982年, 《今日美国》报以全新的版面形象问世, 给当时的西方报坛引来了一股重新设计的浪潮, 使“重新设计”成为自20世纪末以来美国报界的热门话题。《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大报经过重新设计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获得了新的发展。

美国报纸强调“重新设计”, 不仅包括形式范畴的版面编排操作, 还包括对整个报纸的内容结构的设计, 其中版面编排是集中报纸优势争取读者的有效手段, 通过版面编排来反映信息的主次、对比、联合、互补关系, 揭示信息内容, 将编辑部对稿件的评价形象直观地传达给读者, 将编辑思想、内容、标题、文风、照片等都和谐地统一在版面上, 为了这一目的, 我国报纸在近年来采取各种方法, 在版面编排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

(三) 《南方周末》版面创新的模块化改造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报纸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在版面编排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这些报纸的版面抛弃繁文缛节, 一切为简洁、方便、醒目让路, 大胆采用大照片、大标题、粗线条、模块式的表现手法, 与传统版面形成鲜明对比。

版面模块化, 即文章呈矩形编排, 全部独立成块, 目的是便于阅读。模块化是对版面整体风格的要求, 但模块化并不是要求版面千篇一律、也不是扼杀个性。编辑应该跳出规则看规则, 用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个具体的版面。

1. 图片处理——吸引读者眼球。

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并重, 是模块化版面的一大特征。在穿插式的版面安排中, 编辑往往先安排文字, 然后用照片作为点缀;而在组织模块化版面时, 照片则成了首先考虑的对象, 被放在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位置。文章区的排放每天可能都是大同小异, 但照片却由于其内容每天的变化给读者带来的在视觉上的冲击每天却能让人耳目一新。因此, 编辑将工夫下在照片上无疑是版面出新的一条捷径。同样的一张照片, 大小的变化, 整体和局部的变化, 所营造出来的版面氛围绝对是不一样的。

2. 留白——重要版面语言。

穿插式版面时代, 文章将版面排得密密麻麻、闷不透风, 既不方便读者阅读, 也使版面缺乏美感。模块化版面追求高雅庄重、简约通透, 留白也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版面语言, 给版面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充分体现报纸版面艺术的无穷韵味。尤其是在缺乏好的照片的情况下, 留白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装饰作用。标题区留白, 能够恰到好处地增强标题的冲击力, 强化标题的视觉符号;文章区留白, 可以将版面的明暗程度调节得比较适中, 避免出现较大的区域黑块;栏间留白, 可以增加版面透气性。这些都为版面的创新留下了极大的操作空间。

3. 文章的排列

西方报纸有句名言:好版面是排列出来的, 而不是装饰出来的。模块化版面想取得好的版面效果, 对文章进行精心的排列必不可少。同样是一组稿件, 安排在版面的不同位置, 按不同的比例分布, 给读者的阅读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参考文献

[1]黄林中, 徐汉雄.都市报标题个性化探析[J].新闻前哨.2006, (7) .

[2]李明文.新闻标题的幽默美[J].新闻与写作.2003, (6)

[3]汪耘.“读题时代”如何出题[J].新闻实践.2007, (5)

[4]黄奇杰.报纸编辑案例评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赵刚健.现代美学视野中的报纸版式[J].新闻大学.2004, (01)

都市型报纸论文 篇5

首先, 应仔细分析都市报纸长期做国际新闻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目前都市报纸在做国际新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信息渠道的单一与被动。所有新闻人都知道, 只有到了事件现场, 你才能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新闻素材。因为地域及条件的限制, 我国的都市报纸是很难获得国际新闻事件现场的第一手信息的, 国际新闻的主要来源是依靠新华社、中新社等几个大通讯的供稿。以前网络媒体还不这么发达时, 国际新闻的竞争也还没有这么激烈, 都市报纸在当地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网络媒体拥有与报纸媒体同样的信息来源后, 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到网上, 导致同样的新闻见报时间总是比网络迟了至少12个小时。加之网络媒体的操作更加灵活, 他们组织编译队伍到国外新闻网站上搜寻新闻, 编译后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 出现了许多新华社和中新社等大通讯社所没有的内容, 这使都市报纸更加被动。拥有编译人员的报纸发布新闻的时间同样比网络至少晚12个小时, 没有编译人员的报纸就只能沦为了网络媒体的搬运工。这也是现在都市报纸做国际新闻最头痛的一个问题。

(2) 报道内容的固化与失误。长期以来都市报纸国际新闻报道的要求:一是让广大读者了解我国的外交立场。二是正在发生的国际大事。三是丰富广大读者的知识面了解新科学新知识新技术。四是拓宽广大读者的视野了解世界获得国际趣闻。同时, 国际新闻的读者群都锁定在35岁以上的男性读者。这导致国际新闻报道内容一直偏重于大时政新闻, 大国外交新闻或者是我们通常说的偏硬的国际新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80后90后成为新闻信息的主要读者群, 读者群体愈来愈关注与自身相关的新闻, 更喜欢了解真实完整的世界, 对新科技新文化新知识的兴趣甚至远高于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历史纠葛等等。因此, 国际新闻报道内容的固化与读者关注的变化出现了错位, 导致报纸上的国际新闻内容时常不吸引人, 不好看。

(3) 操作方式的落伍与缺失。信息来源的单一化, 选材思维的僵化, 在对国际新闻选材中表现为大国新闻为首选, 大通讯社有什么新闻报道就用什么等等, 使都市报的国际新闻普遍内容雷同、干瘪。在全媒体时代, 这样的操作方式已经落伍。事实上, 一个国际新闻出来, 往往会带动多个信息源, 可以做得丰富多彩, 只是需要记者编辑留意去寻找。例如, 马航MH370失联后, 飞机内部构造以及飞机与机场之间的联系等是普通人的知识盲点, 航空专家的解读就必然是读者普遍关注的重要内容。大部分都市报或是用新华社的稿件, 或是用新京报、法制晚报、南方都市报的稿件, 主动发出自己声音的稿件很少。究其原因:一是编辑认为反正各地专家说得都差不多没必要费力。二是国际新闻编辑主观能动性不够。三是国际新闻编辑对本地资源不了解, 又与本地记者联动不够。

(4) 新技术下的孤岛与困惑。当都市报纸的许多版块都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时, 国际新闻版块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纸媒体时代, 都市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成为全媒体时代下的孤岛。这一方面是因为报纸管理者没找到让国际新闻与网络联系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是因为报纸管理者担心讨论国际敏感问题可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而主观地选择了国际新闻内容不进入网络发布流程。

以上的问题, 一方面是不少国际新闻的编辑人员还固守20多年来都市报国际新闻操作的观念和习惯造成的, 而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对全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突围脱困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造成的。

纵观传媒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状态, 媒体之间的竞争始终是影响力的较量。而影响力的核心是传播的内容, 传播内容的命脉是社会关注度, 社会关注度的支点是新闻的接近性。国际新闻与我国、与本地的关联度就是新闻的接近性。所以, 我认为, 都市报纸要克服以上国际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突破全媒体时代做国际新闻的尴尬局面, 必须在做出国际新闻的地方接近性上狠下功夫, 力求做出国际新闻的地方特色来。以地方接近性和利益攸关性吸引读者对国际新闻的普遍关注, 以独有的地方特色内容强化国际新闻的重要性、知识性、可读性。一句话, 就是要“洋为中用”!

要做出国际新闻的地方接近性和独有的地方特色,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要做好国际新闻的关联报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国际经济、国际社会乃至国际军事等亦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 其呈现的国际热点无不渉及我国的国家利益, 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国际热点和社会普遍关注要做到“心中有数”, 便于我们“按图索骥”地选择国际新闻, 使我们报道的国际新闻始终接地气, 有普遍的社会关注热度, 有读者“市场”和社会影响力。同时, 既是普遍关注的热点国际新闻, 自然少不了专业的深度新闻解读和权威的专家评论, 并通过专业解读和权威评论把“述”与“评”紧密结合, 透析国际热点新闻与国家、地方及个人的关联, 把同样的新闻做出不一样的效果, 发挥强化新闻的价值和关联性、提升新闻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的作用。

2013年3月,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宣布破产。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在那里设有汽车研发中心, 底特律宣布破产会对重庆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在底特律宣告破产的第一时间, 《重庆晨报》联系了在底特律工作的重庆人, 请她谈谈当地人如何看待破产新闻, 对曾在底特律汽车业工作10年的重庆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庞剑也进行了采访。通过汽车业专家讲述并分析了底特律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原因, 我们应从中汲取的教训等, 让读者从看新闻的热闹到看新闻的深层分析, 更加关注、关爱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 把国际新闻做到真正的接地气。这一组报道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不仅在重庆读者中口口相传, 并在见报的第二天被多个门户网站采用, 让报纸的报道跑赢了网络。

又如, 近期也门发生战乱, 中国政府进行了有效的撤离中国公民和华侨的行动。由于中国政府的这次撤离行动组织周密、撤离有序, 不仅撤离了150多位中国公民和华侨, 还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撤离了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几十位公民, 而美国政府却对在也门的美国公民不闻不顾, 中国政府的撤离行动受到国际的高度赞扬。遗憾的是, 直到中国公民全部安全回国之后, 重庆媒体才得知这批中国公民中有重庆人。由于不了解重庆企业与也门有商业往来, 当也门发生战乱时, 重庆媒体没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在也门的渝企员工, 关注到重庆在也门的投资及利益, 错过了一次国际热点新闻接地气和让重庆人切身感受祖国强大的幸福的机会。

这两个成功与失误的例子说明, 要做好国际新闻的关联报道, 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 必须关注世界的方方面面与我们国家及地区的利害关联。利益的关联是国际新闻“落地”的第一要素。

(2) 要做好关联地方的国际报道。以重庆为例, 要关注国际新闻与重庆的关联, 要关注与重庆结为友好城市、与重庆有经济文化交往的国际都市的新闻等等。例如, 渝新欧铁路沿线国家的新闻, “一路一带”的重要关联国家新闻, 与长安厂亚欧美汽车研发机构、重庆机电集团欧洲直升机研发机构等重庆企业相关联的国际城市的新闻等。通过关联新闻的地方接近性提升国际新闻的社会关注度。做关联地方新闻时, 要求记者要深入关联地方部门或企业采访, 紧扣关联性做出地方特色, 请官员、企业家或专家回答人们普遍关注的有何关联影响、有何应对措施、未来发展评估等问题。

例如, 2014年9月22日, 《重庆晨报》国际新闻编辑在天津一家新闻媒体上获知, 因为美国国内湖泊中中国鲤鱼数量过多导致了生态危机, 美国派渔业专家到中国考察市场, 希望能将捕到的中国鲤鱼卖到中国来。其中一路专家来了重庆, 看了重庆的菜市场, 吃了重庆人做的鱼。编辑迅速找到本地记者去落实这一新闻。遗憾的是, 美国专家已离开重庆多日, 接待人员的陈述也未能给出过多的新闻细节, 记者只能写一篇不温不火的新闻。相反, 美国专家在天津、上海等多地考察时, 当地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现场直击采访, 做出了精彩的落地报道。

又如, 2015年4月10日, 《重庆日报》头版报道了《口岸经济:将成重庆发展强大的引擎》, 对重庆火热的对外产业的发展和在建的对外经济项目进行了报道。同一天, 《重庆晨报》08版报道了《一个外贸人的早晨由一个汇率APP开启》, 讲述做摩托车外贸进出口的王宁对国际汇率市场的关注, 如何与墨西哥合作伙伴沟通的故事。其实中国政府下大力气发展重庆的口岸经济的事, 不仅事关重庆的发展, 重庆市民和企业普遍关心, 国际经济界的关注目光也投向了这里。这些年来重庆设使领事馆的国家多起来了, 他们是为本国商家进行对外贸易收集信息和铺路的。那么, 问题就来了, 这些国家哪种类型的企业正在关注重庆, 他们关注重庆经济的哪些方面, 他们对重庆的经济及市场有什么看法等等, 就是与重庆很有贴近性的国际新闻。这就是在全媒体时代, 都市报纸应该做的地方性国际新闻。

这两个例子说明, 关联总是两方面及其以上的, 当我们关注世界的时候世界也正关注着我们。国际新闻因地方的关联性会引起本地的极大关注, 本地新闻因国际的关联性亦会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地方新闻也可以做出国际“范”。突破都市报纸狭窄的新闻观, 是拓宽国际新闻、做好地方关联国际新闻之关键。

(3) 要做好关联发展的新闻供给。发展共赢、知识共享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我们应依据本地发展中的诸多需求, 有目的地去捕捉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生活等多方面的国际新闻, 发挥国际新闻的“他山之石”作用。登载这类国际新闻时应配发言论点评, 或简短的编前编后, 或精道的专家观点。

例如, 今年3月份, 央视“3·15晚会”曝光4S店小病大修牟取暴利, 引起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了央视新闻的内容, 几乎是“千报一面”。但法制晚报却另辟蹊径, 找来“他山之石”, 采访在美国的华人是如何修车的, 美国政府是如何打破汽车厂家垄断的, 以及执法机构如何监管有力、保险公司如何鼓励用非原厂零件等等。 (请见2015年3月16日该报18版《美国为何不会被4S店“讹”?》)

又如, 《重庆晨报》国际新闻版曾经报道过美国一个青年人成为苹果手机公司最痛恨的人。因为每当一款苹果手机上市, 他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手机越狱的手段, 突破苹果手机官方的限制, 让苹果手机用户可以自己DIY手机应用程序, 随意地使用免费手机应用程序。虽然苹果手机玩家对这个年轻人推崇备至, 但是苹果公司却试图通过版权法起诉这个年轻人。然而对苹果公司的做法在国际法律界颇有争议。这则新闻也引起了我国法律专家的关注与思考。

再如, 《重庆晨报》曾编译过一则美国华人月子公寓的报道。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则小众的国际社会新闻, 但《重庆晨报》却出乎意料地收到不少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追问回馈。

“三人行, 必有我师”, 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偌大一个世界!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地, 对有“他山之石”作用的国际新闻需求很大, 我们应拓宽渠道、按需搜索、择优选用。

(4) 要做好人才积累及资料库藏。在以前的国际新闻报道中, 编辑常会就一些国际时政新闻采访国际问题专家, 如反恐问题, 外交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等。现在由于新闻报道面的不断扩大, 仅有这些方面的专家是远远不够了。都市报纸的国际新闻专家库应该充实、丰富人员名单, 国际新闻资料库应收藏方方面面的资料。做出国际新闻的地方特色, 加强与以下人员的联系尤为重要:一是本地“走出去”的企业及其驻外机构的人员。他们就是特定行业和特定经济领域的分析人士, 是都市报纸带本地人看外面世界的眼睛。二是本地对外经济联系部门的人员及“走进来”的国外企业及机构的人员。他们是外国人看本地经济的眼睛。三是本地各个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当热点经济及科技等国际新闻发生时, 他们的专业分析与点评十分重要。

(5) 要打通全媒体几多快捷通道。世界已进入全媒体时代, 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不是对立关系, 而是发展先后不一的兄弟关系, 相互完全可以通过全面融合成为利益共同体, 组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的全方位、多渠道传播文化信息的现代传媒。毋庸置疑, 都市报纸必须下决心打造先进的网络传僠平台, 尽快提升掌握传媒新技术的能力, 主动地融合到全媒体中去。要发挥善做传播内容的优势, 既能把同一新闻“烹调”成多种“快餐小菜”, 又可把多种新闻“烩炒”成“满汉全席”大餐, 以满足各类读者的文化信息需求。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几多网络快捷通道, 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新闻报道实现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三重维度的传播, 形成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当然, 国际新闻报道始终要强调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 那就是一切国际新闻报道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大局, 必须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大国际新闻和大时政国际新闻应着重宣传我国的立场和我国的外交声音, 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

全媒体时代下, 国际新闻并非都市报纸的鸡肋, 恰恰相反, 媒体的融合发展为都市报纸做有地方特色的国际新闻提供了更广阔、更形象、更快捷的用武之地, 都市特色浓郁、文化品位高尚、知识涵盖宽广、时代活力喷涌的国际新闻, 必将把都市报纸的国际新闻推上更高的发展阶段, 以适应时代, 适应读者,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进入全媒体时代, 信息手段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更拉近了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尤其手机微博和微信的出现, 更使全球进入了人人发布新闻和人人传递新闻的时代, 谁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所见所闻, 世界上无论任何地方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迅速地传递到世界的旮旯角落。这导致国际新闻似乎成了我国都市报纸的一块鸡肋:取消国际新闻, 意味着报纸将在内容上缺失一块重要组成部分;保留国际新闻, 又会使报纸变成网络信息的二传手乃至三传手。因此, 如何做国际新闻成了各家都市报纸一个十分困惑和头痛的问题。

试论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之道 篇6

1 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发展概况

自1993年, 我国内地出现了第一份以都市报命名的报纸——《贵州都市报》以来, 都市报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新型晚报也属于都市类报纸, 其他以早报、晨报、日报、商报等各种形式命名的报纸也都可纳入都市类报纸。”就其特征来说, 都市类报纸一般是指面向城市人群传播, 具有明显市场运行特征, 新闻性与服务性并重的综合性市民报纸。

综观国内都市类报纸的发展之路, 可以发现其诞生背景基本是一样的:在同级机关报因定位问题无法亲力承担新市场竞争的困境下, 各省、市党委机关报纷纷兴办自己的子报, 其中的佼佼者如南方报业集团的《南方都市报》。都市类报纸作为机关报在都市宣传方面的延伸、操作手法和发展思路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受到了约束。社会新闻、故事化、娱乐化, 被认为是都市类报纸发展的“三件法宝”。

但随着我国报业“晚报日报化、日报晚报化”形势的加重及新媒体的产生, 媒体竞争、分化加剧, 单纯靠提高报纸本身特性来赢得读者的做法已收效甚微。国内一些有远见的都市类报纸经营者开始意识到品牌对报纸发展的重要意义, 《南方都市报》在2005年提出了“品牌决定价值”的办报口号, 体现出该报在转型过程中的品牌追求。

我国报纸品牌管理真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有研究者认为伴随我国报纸二次市场化的进程, 必将经历“自然成长阶段”→“强化竞争阶段”→“战略运用阶段”, 品牌的内涵也随之从“报纸产业的代名词”向“一种营销竞争手段”、“一种战略核心资源”改变。因此, 对于都市类报纸而言, 品牌是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都市类报纸对于自身品牌的管理也应提到整体战略的水平上。

2 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的问题

2.1 媒介融合时代, 传统报纸品牌发展受新媒体挤压

媒介融合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结合, 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来供应多媒体内容”。数字化的新媒体通过提供海量的信息、广阔的渠道和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 塑造了全新的受众群体, 越来越多的读者平时会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新闻。这也是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等报纸摒弃传统的纸质版, 全面转向网络的原因之一。而目前我国“报网融合”的趋势也愈演愈烈, 如南方报业集团旗下多种报纸在发行纸质版的同时纷纷推出网络版;又如《重庆商报》与腾讯网合作建立了“大渝网”。同时, 报业也在尝试与微博这个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平台合作, 以此来应对新媒体对传统报纸受众的分流。暂且不论纸质报纸是否会消亡, 但都市类报纸纷纷转投网络之举, 实属面对新媒体冲击下的现实选择。

2.2 赢利模式单一, 都市类报纸寻求多元化品牌延伸

随着报纸发行进入微利时代, 如今报纸多面临着“以广告养发行”的境地, 也因此一些都市类报纸开始尝试“免费报纸”的新模式, 将报纸收入的重担全部落在广告上。但这种过于单一的报业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很脆弱, 房产、医药广告和纸张市场稍有风吹草动, 报业经济就会“感冒”。而三十年的改革实践证明, 多元化发展可以给我国报业带来活力。今后, 报业将形成以广告和发行为主, 会展、培训、行业顾问、信息定制等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都市类报纸也必将顺应多元化发展的浪潮。

2.3 优化报纸内容采编流程, 打造专业品牌管理团队

采编作为报纸价值链的基本活动, 是报纸这一内容产品的核心生产环节, 对报纸品牌战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原有的“采编合一”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如今处于市场化前沿的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因此, 要大力实行“采编分离”, 即设版面主编, 专门负责版面编辑, 专业的记者只做采访, 不承担编版任务。这样有效分工, 优势互补, 才能构建起“名记+名编+名版”的排他性品牌优势。此外, 目前我国大部分报社严重缺乏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报业管理人才, 急需加快专业的报纸品牌管理团队建设。

2.4 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品牌管理模式尚不成熟

由于我国报业的体制限制, 采编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尚不能全面实行市场化。现有报社“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二位一体模式需要转变为“事企二分”模式, 即报社依然属于事业单位, 但其中的可经营性业务可以分离出去。因此, 印刷、发行、广告三者所构成的报纸经营主体无疑成为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大部分改制以后的报业单位, 能够自负盈亏, 可在兼顾媒介社会责任的前提下, 开展一定的活动策划, 打造品牌效应, 从而提升知名度、美誉度。但目前一些都市类报纸更多关注的是以版面、栏目品牌等为主的碎片式品牌经营, 相对成熟的品牌管理模式仍有待探索。

3 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模型的完善

在品牌管理方面, 大卫·艾克的品牌资产五星模型理论最具代表性。根据此理论, 2008年王海燕学者设计了以品牌定位为中心的品牌战略模型, 以求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国都市类报纸市场。而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业界更需加强对构建我国都市类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为此笔者梳理并整合了后续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品牌竞争战略, 并重新细分了模型中每个战略的实施环节。但由于篇幅有限, 此处不再就修改后的模型 (见下图) 本身过多赘述, 重点将在新模型的基础上, 为解决前文中提到的四个问题提供几点对策。

3.1 深度报道

默多克曾经说:“人们越是陷入信息沼泽, 可能越会转而只相信权威信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它“权威信息源”的地位, 这也是报纸一直没有完全被网络代替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新媒体虽然信息量巨大, 但是其中很多信息来源也是传统媒体, 一些著名的传统大报, 发展时间较长, 采编经验丰富, 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 都市类报纸在积极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 更要重视对独家内容的建设,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

3.2 服务创新

随着“注意力时代”向“体验经济时代”的转变, 从单纯提供有形产品到为读者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促使品牌增值, 已成为报纸营销的一大趋势。都市类报纸本身就具有服务属性, 因此可以在新闻报道中加强知识性、咨询性、生活性服务的内容。同时应注意与读者间的互动, 为其提供发布个人思想言论的平台, 如增设读者论坛, 及提供政策咨询、处理投诉等便民惠民的版面。

3.3 多元发展

目前报纸的企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核心业务、栏目之外的内容产业和外围产业的经营比例正趋向均衡发展。一些报纸在取得相对成功之后, 大都会在其他领域对自身品牌进行拓展, 如开拓房地产业、餐饮业等。近期我国都市类报纸也开始重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 像《广州日报》大洋网就设有“大洋书城”。而南方日报早就提出了“以实业养报业”的理念, 这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延伸了报纸媒体产业链。

3.4 报网互动

传统报纸拥有新闻传播人才和丰富的传播经验, 新媒体拥有最新的传播技术,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 “报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也促成了一种“报网互动”的新采编模式:首先把网上的热点问题作为选题, 然后运用传统报纸的采访方式, 将当事人、网民的意见和有关部门及专家的点评摆在报纸上, 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各方说法, 之后读者又将意见上传到网上形成网络民意, 这种意见会再次在报纸上得到展现。当然, 报网互动不是媒介融合的终点, 都市类报纸还可考虑与电视、手机等媒体的互动。

3.5 人才管理

由于传媒业兼有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双重特质, 人才对媒体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了。近年来国内媒介之间的挖人大战、媒介策划人才的迅速走俏, 都证明了人才是报纸核心竞争力里的关键要素。因此, 都市类报纸先要建立品牌意识导向的组织文化, 明确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培训, 将科学的品牌观念渗透到全员价值观中, 形成品牌凝聚力。再通过建立培训、引进、激励等机制, 逐步完善自身人才管理体系, 同时可采用采编、经营和管理三线并重的品牌组织管理模式来替代以前只重采编的模式。

4 结 论

进入21世纪, 媒介的竞争进入了高水平的品牌竞争时代。而目前对于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的研究还比较零散, 王海燕学者2008年提出的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战略模型, 相对而言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一些完善, 对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的问题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期在媒介融合时代, 我国都市类报纸的品牌管理之路能走得更加顺畅。

摘要:伴随我国报业市场化的进程, 传统报纸需树立品牌意识, 加强品牌管理, 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但目前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整理, 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望能从品牌管理的角度, 促进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报业, 2008 (2) :56-60.

都市型报纸论文 篇7

一、报纸版面风格的演变

“从《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始, 一种新的传播信息的手段开始被运用。”[1]由于开始报纸都不进行分栏设计, 所以报纸采用的都是垂直式的排版模式, 读者在阅读时大都是“频频点头”。19世纪末, 报纸的版面设计开始突破了垂直式的排版变为水平式的排版模式, 并出现了专栏, 而且字体也开始有了变化, 图片也出现了, 这也是现代报纸的雏形。从开始注重刊登内容, 到更多人开始关注报纸的版面设计;从标题字号的变大、复合标题的出现、分栏的运用、双面纸的印刷, 到图片的嵌入、彩色印刷、报纸杂志化, 中国报纸版面设计经历了由模仿到创新, 最终逐步走向成熟;从开始版面设计的无序、混乱, 走向个性、丰富;风格也从抢眼热闹、平庸乏味走向端庄大气、精致高雅。直至今日, 报纸的版面设计特点与报纸内容以及报纸定位默契配合, 向读者展现富有个性和亲和力的形象。报纸版面风格的演变为今后各类报纸风格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都市人对于读报习惯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而传媒时代的来临和传媒行业间激烈的竞争敦促着都市类报纸加快求新求变的步伐。各大报纸开始通过对报纸版面的布局设计、纸张设计、图片及文字设计, 不断探索发展。本着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根本, 更加注重视觉传达对于信息的承载力, 开始一次又一次全新的变革, 并形成了一定的风格特色。以《京华时报》为例, 创刊12年从每日32版, 增加到每日56版-108版。从版面设计上来说, 双面彩印4k、增大标题字号、强调留白、增加图片数量……一系列的改变让都市报不断地迎合了受众所追求的浅读文化。

(一) 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风格特色

报纸的版面设计风格犹如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这种性格特征一旦确定就不容易改变, 报纸版面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报纸的风格, 反映一份报纸的态度。独特的风格特点, 引人注目的标题, 赏心悦目的图片都决定整个报纸版面, 甚至影响着报纸对读者的吸引程度。当读者选择一份报纸的时候, 第一印象会考虑哪份报纸的版面能吸引注意力, 所以什么样的报纸能够夺得受众眼球就在于它能否合理运用报纸版面来影响读者。

1. 大标题抢夺关注度

都市类报纸的版面设计追求“浓眉大眼”的风格特色, 而赏心悦目的图片和引人注目的标题, 成为它们的拿手好戏。通过对2013年9月份《京华时报》所有实事版的统计, 可以看到在这一个月的30份报纸中, 实事版和要闻版共有97版 (除广告版外) , 其中大小图片共有102幅, 大标题 (2行以上) 共有165条。根据这个数据计算的话, 平均每一版都会有1.7个2行以上的标题和1.1幅图片。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 在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中, 图片和大标题是必不可少的组成, 它们不仅成为都市类报纸为读者节省时间的秘密武器, 同时,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 在版面设计要素的使用中, 大标题比大图片更为重要, 这就为报纸标题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平均每一版报纸都会有1个2行的大标题, 这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专利。如以《京华时报》2013年3月7日A07版为例, 由于是两会的特殊时期, 编辑根据每一天的两会情况, 作出了专题报道, 并用大标题直接表述了报道的主要内容, 如“沪义务教育人口半数是随迁子女”、“推广先诊治后付费大中城市值得商榷”、“流动人口或者长期在工作地落户”……精简的标题设置, 让读者不必认真品读报道的具体内容就能了解基本情况, 不仅为读者节省了时间, 同时形成视觉中心, 直接抓住读者注意力。

2. 合理运用图片增加视觉冲击

都市类报纸在图片的运用上显得更大胆, 更夸张。他们或将整版做成大图, 或用整版的组图来展现报道的主要内容。用图片再现现场会显得更生动、形象, 也让版面更灵活, 同时也更吸引读者的注意。编辑通过对图片的选用, 通过对裁剪, 放大等方法传递报纸的立场和观点。而这种大图的运用也会直接冲击着受众眼球, 牢牢抓住受众视线。《京华时报》作为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 它在版面图片运用上也是十分讲究的, 如《京华时报》2013年9月30日A25版, 报纸的版面设计更注重突出主体, 一幅李娜“跳杀”的图片占了版面的1/3。在制作版面时, 编辑有意地使图片凸显跳跃感, 更让大图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再如《京华时报》2011年3月11日, 此版报道的是日本地震的情况, “版面用丰富的图片语言来诉说当时的受灾场面。将幸存者看着地震和海啸摧毁房屋的图片作为整版的背景, 还原了图片现场, 让人触目惊心。图片的突显讲述幸存者看着家园破坏的痛苦。”同时灾难现场被损坏的车辆, 桥梁和公路, 让读者看后不觉产生怜惜, 这样的效果是文字不能替代的。

而图片在色彩上的运用在报纸版面设计中也是很常用的手段, 用颜色表达立场, 用颜色衬托整体的气氛, 用颜色表达报纸的立场, 态度。而颜色也是抓住读者视线的好方法,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立场, 同时让报纸更富感染力, 让视线更富层次感。好的版面在色彩的安排上不尽合理准确, 同时会利用不同的色彩调节, 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表达报纸的立场。“以《京华时报》为例, 《京华时报》的报头是红色的, 报名字体是黄色的。”[2]这样就能集中读者读报纸本身的关注。同时它的整体基调为暖色, 用暖色作为支配力量, 在色调统一的前提下以冷色作辅助, 这样的设计让人很舒服, 也很惬意。“在版面设计上, 《京华时报》运用模版式编排, 侧重于读者的易读性。”[3]编辑对色彩的准确运用, 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同时有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这样的视觉表达是文字所不能替代的。

3. 简洁的导读满足受众求易心理

新时代现代报纸的定位和理念与当今读者不断求简求快的心理形成默契。当代读者没时间阅读报纸的全部内容, 但读者可以通过导读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 读者的求易心理越来越突显。报纸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在版面设计时, 导读便成为必选, 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让报纸版面设计更灵活。读者的求易心理让导读成为城市化报纸必不可少的手段。而报纸则迎合了读者这种心理, 也在板式设计和安排上将最能抓住眼球的关键词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从而激发读者的购买和阅读兴趣。作为报纸中包含信息量最大、位置也是最显著的栏目———导读, 成为一个信息疏导的平台将读者最想知道、最渴望了解的信息直接显示。新时期的都市类报纸都将这一形势运用到头版的位置。以《京华时报》2013年3月3日为例, 编辑在编排版面时, 将最具新闻价值的, 也是读者最关注的内容以导读的形式直接呈现。如“俞正声任政协主席团常务主席”、“北师大报告建议500万起征遗产税”、“雷锋生前原音世纪坛重现”……将这些读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以及各版的重要新闻一一罗列, 这样的形式能让读者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报纸的新闻内容, 以标题的形式直接吸引读者。

4. 大胆留白提升视觉空间感

决定版面设计成功与否的不仅有图片的选用, 标题和内容的设计。留白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留白的拿捏直接影响着整个版面, 可谓“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一个繁杂多变的版面必然使读者在阅读时没有终点, 让人眼花缭乱, 甚至有一种压迫感。留白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让繁杂的版面变得整齐、简洁;让读者在阅读时清晰、明了;同时“有时间呼吸”。

如果我们引用“视觉中心”概念理解为, 一般的没有特殊变化的版面不可能吸引读者, 不会引起读者的视觉注意, 而如果编辑有意地为读者营造一个视觉中心的, 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报道内容。从视觉心理学“视框效果”的角度来看, 如果读者在阅读时有“视框”, 那么他们首先会被这种“视框”所吸引, 不自觉地关注“视框”中的内容。而报纸中的留白也起到这种“视框”的作用。通过留白相对放大图片和文字, 形成视觉中心, 抢夺了读者的视觉注意力。

5. 个性化版面过目不忘

报纸的版面设计在固定了整体风格之后, 就会成为这份报纸的一种标志, 成为这份报纸的代号, 同时也会形成固定的读者对象, 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就会成为固定的读者群。读者对于报纸的个性和创新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所以同样一份独特的、有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的报纸会让更多读者在众多报纸中直接被吸引, 然后过目不忘, 最终情有独钟, 成为只关注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这样来看, 报纸的版面设计直接影响着报纸的读者群。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报纸打出“彰显个性化, 突出差异性”的口号, 并试图运用个性化的手段, 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报纸的版面设计创新, 打造富有个性化的版面风格, 并使其成为都市类报纸竞争的核心。

在重大的新闻报道和专题类报道上, 杂志封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巨幅的新闻图片、寓意深刻的漫画、同一颜色填充整版, 这样的视觉效果是传统的版面设计所不能比的。它不仅给读者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更将报纸的潜语言充分展现, 反映报纸的一种态度。同时, 这种新式版面的运用让都市类报纸找到了一个新出口。

再如《京华时报》2010年8月15日头版, 采用的就是杂志封面化。这是舟曲地震的专版, 编辑在设计时将报头原来的黄色字体换成白色字体, 并将整个版面设置为黑色, 以整张解放军在废墟寻找生还者的照片作为报纸的封面, 骨肉至亲之情让整幅图片震撼人心。在为读者展示了舟曲现状的同时, 带有报纸本身对遇难者的沉痛悼念的态度, 以及对骨肉同胞遇难的心痛。这样直入报道及丰富的设计使杂志化的封面更引人注目, 更突出了报道的主题, 更能迅速地吸引读者, 同时让人印象深刻。

二、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统一规范的版面设计、较强的报纸识别性、大胆的版面创新、简洁却不失丰富的图片的运用让新时期都市类报纸抢尽风头。作为北京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京华时报》, 在版面设计风格上讲求以模板式编排, 统一色调, 同时运用丰富的图片, 鲜明的颜色以及专题性的报道, 在版面整体风格上注重人性化、强调简洁化、突显创造性, 让版面成为报纸的一个标识。

(一) 人性化

报纸作为一个服务类行业, 它最终的目的是让受众满意, 而报纸版面的发展也都是本着探究受众心理的角度去不断地改进, 这也是报纸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人性化、更方便, 是报纸服务的最终目的。作为都市类报纸更需要强调服务, 强调人性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快节奏的生活的到来, 很少有人会一字一句地细读报纸的每一篇文章, 这就需要都市类报纸用更简洁、更精炼的语言让读者了解到他们想知道的新闻, 像都市类报纸中大标题、大图片、导读的运用以及留白, 这也需要报纸在排版时把最富新闻性的报道作为首选, 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资讯, 迎合读者快速阅读、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

同时, 人性化还体现在报纸版面设计时感情的诉诸, 凸显人文关怀。上文提到, 颜色图片成为都市报的新宠, 这些元素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报纸的态度, 还能让报纸和受众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互通。比如, 在每年国庆时为了表现举国欢庆的心情, 编辑在颜色的选择上有意选用红色、黄色, 凸显这种欢乐的心情。再如在进行灾害性报道时, 黑色、灰色则居多, 且在图片的选用上多会用人物悲痛的表情或者灾害现场的照片, 表现看到骨肉同胞遇难的切肤之痛, 与受众找到情感上的契合点。

(二) 个性化

报纸进入同质化的时代, 更需要报纸的个性化, 需要创新, 创新的版面设计不仅会吸引受众的眼球, 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个名片并有一定的识别度, 受众会通过对报纸版面设计的识别选择自己喜欢, 感兴趣的报纸版面设计。而报纸可以利用受众这种识别心理把握固定的受众群, 让版面成为一种标志, 让创新成为一种固定资产。

(三) 简洁化

时代的发展, 快节奏的生活, 人们更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资讯。简洁化的新闻模式正迎合了这种都市人的需求。如何在更短时间为读者展示最多、最需要的新闻内容就也成为了都市类报纸今后不断追求的目标。

(四) 创新性

在面对重大新闻报道时, 如何能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 这也是考验版面设计能否突破创新的重要时刻。很多都市报开始突破栏、版的束缚, 需求更多创新大胆的设计, 让整个版面相互贯通又独具性格, 一气呵成。当然在创新的同时, 如果没有条理也会让人觉得复杂繁琐, 没有创意可言。所以, 好的版面创意必然要有清晰的条理, 紧凑的布局, 还能纵观全局, 不拘一格, 让创新的版面设计展现不同都市报的独特性格。

三、结语

新时期我国报业开始认识到报纸版面及报纸的风格设计对报纸的整体效果的巨大作用, 各大报纸版面也纷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作为新兴的都市类报纸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使自己的版面朝着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风格个性化方向发展, 使整个都市类报纸呈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景象, 同时也将报纸版面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注释

1[1]方汉奇, 黄瑚, 薛飞.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2]刘丽娜.视觉盛宴[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6.

都市型报纸论文 篇8

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传统报业的“断崖式”下跌仍在持续,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与2014年相比下滑了41.14%,相对稳定的订阅市场在2015年也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传统报刊读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的双下滑使得近年来报刊经营举步维艰,与之相应的停刊和休刊已成为传统报刊行业的一种“新常态”。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停刊或休刊的知名报纸数量约为10家,而2015年这个数字扩大到30家左右。与传统媒体的颓势相比,手机媒体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而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在整个报业生态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可能就是都市类报纸。根据报告显示,在2015年,传统报业中都市类报纸下滑幅度最大,达到50.8%。原因很简单,以日报为代表的党报体系,可以通过提价和调整版面实现保本或微利运行。而靠广告收入来贴补发行的都市类报纸由于其在内容上被互联网和自媒体所代替,经营利润也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所蚕食。

一、西安地区都市类报纸基本情况

(一)都市类报纸的界定

都市类报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这一时期由于广大学者都对其展开了研究,各类关于都市类报纸的内涵界定层出不穷,主要有:都市报是在都市发行的,面向都市居民即广大市民的,不具有机关报性质的报纸。(文有仁,1998年);都市报是以都市生活为特色的跨城市的区域性报纸。(周胜林,1998年);都市报是定位市民的新闻报。(刘建明,1998年);都市报,指的是以城市晚报为代表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类或文化,经济,生活类报纸。(唐绪军,1998年)这些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都认为都市报是一份以市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综合类报纸。

界定都市报不可避免涉及晚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晚报与都市报存在着区别:一是晚报的历史比较悠久,其读者定位是基层群众,内容更强调艺术性和趣味性;都市报则不仅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知识和娱乐消遣,更主要的是提供所需要的全方位信息,它更突出和深化了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内容。二是发行与广告经营方式不同。晚报多以省会为发行基地,都市报则以都市为中心,并以此向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辐射。现在国内大多数的都市报都采取《华西都市报》首创的“敲门发行法”,兼顾邮发、零售的方法。虽然两者存在着差异,但如今许多晚报为了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开始面向市场以求得独立的生存机会,可以这样说,晚报与都市报正处于相互交融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正在逐渐地淡化。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都市报在本质上是根植于晚报的土壤之中,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目的都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及舆论的力量传播观点和思想,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对全国报纸分类时也将晚报与都市报归为一类,故本文讨论西安地区都市类报纸发展现状,即包含都市类报纸及晚报。

(二)西安地区都市类报纸基本构成及发展特点

目前西安都市报报业市场中位于前三位的报纸是《华商报》、《西安晚报》和《三秦都市报》,其中《华商报》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和大半的市场份额。《华商报》是1997年7月1日,由原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的《华商报》改版而来,坚持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突出市民化、都市化、生活化和通俗化,以贴近市民生活的风格,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西安晚报》创立于1953年,是中共西安市委主管、《西安日报》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大众化的市级都市生活类报纸。它以“引领生活、影响未来”为办报宗旨,致力于新闻独有化、资讯地域化、服务个性化的办报理念、鲜明的编辑风格,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同步。在报纸编辑上,重在“服务读者,提供信息”,拥有以行政人员、商界人士和专业人才为主体的目标读者群,其新闻内容主要以西安市内为主,广告客户涵盖西安市及全省,发行范围则以西安市为主。

《三秦都市报》为《陕西日报》下属的省一级晚报,该报于1994年正式创刊,定位为“《三秦都市报》,为您主公道”,以坚持社会舆论监督,进行追踪式批评报道见长。

二、新媒体对都市类报纸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电视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分享的优势,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接收方式。新媒体特别是手机媒体的蓬勃发展,对都市类报纸带来了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冲击是全方位的。

(一)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变化

新媒体特别是手机媒体,由于其阅读的便捷性、移动性,对受众的阅读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0%,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1小时;微信阅读率为51.9%,较上一年的34.4%上升17.5个百分点,是所有类型的阅读行为中增长最快的。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受众的信息接收途径由原来的纸质媒体转变为各种网络客户端,从而使报纸,尤其是市场依赖度较高的都市类报纸的订阅量减少。

(二)新媒体对都市类报纸的营销模式、广告资源带来挑战

在新媒体没有出现或没有壮大以前,传统的都市类报纸依靠的还是典型的“两级”赢利模式,即一方面靠收取发行费,另一方面靠广告,其中广告是赢利的主要来源。而对广告商来说,更看重的是报纸背后的受众的购买力,所以大部分都市报在定位受众时,都将其定位于购买力较强的都市中产阶层,年龄在20~49岁之间。但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开疆拓土和迅猛发展,购买力较强的中产阶层及年青群体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接受信息,与此对应的是报纸的受众更趋于老龄化。品牌广告主出于挖掘新兴目标受众和对投资回报的超值期盼,加之传统媒体受众老龄化趋势,使得广告投放效果减弱,越来越多的广告资源被分流到新媒体。根据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降16.1%,广告面积下降19.1%,而到2015年前三季度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降34.5%,广告面积下降36.5%。与之相比,新兴媒体广告收入增长迅速。易观国际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运营商市场规模为5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7%,环比增长33.1%。

三、都市类报纸的应对策略及存在问题

(一)都市类报纸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多年来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带来了较大冲击。各大报纸已充分认清了这一现实,同时也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具体表现为通过各种形式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比较常见的做法为,主动联姻新媒体,通过“两微一端”,即开设新浪或其他网站的官方微博,开设微信公众号以及开设手机新闻客户端,架起了纸媒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桥梁。

西安地区的都市类报纸在新媒体态势下也主动走向媒介融合。例如,《西安晚报》2012年起推出“微报”版,每天固定在封二出版,版面内容侧重服务性和趣味性,实现“轻生活、快阅读、浅阅读”。每天在版面报眉上标注《西安晚报》的新浪和腾讯微博账户,公布粉丝数量;开设“扫一扫码上看视频”小栏目,将网络热点视频移植到版面上,将粉丝互动延伸到报纸。报社官方微博、微信的管理员每天都主动设置一些话题与粉丝互动,粉丝部分回帖成为次日版面报道的内容。通过微报、微信、微博,“三微一体”的运作,架起了纸媒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桥梁。2015年5月,在举办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前夕,《晚报》推出了系列报道——“寻找古诗词中的西安旅游之美”,报道以古诗词为突破口,探寻诗城长安,寻找古诗词里的西安美景。报道期间,《晚报》邀请市民访古探幽,通过“线上宣传+线下活动+全媒体”配合宣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专题策划模式,增强了与市民的互动。

《华商报》在媒体融合方面也作出了一些努力,包括在新浪和腾讯的官方打造微博@华商报、华商报微信公众号以及华商报手机QQ订阅号等新媒体产品。其中,华商报官方微博拥有420多万粉丝量,陕西省内粉丝占比40%。打造了具“华商”风格的新闻内容,每日16小时滚动发送内容,对热点新闻即时追踪;24小时网络舆情监测,挖掘新闻线索。此外,华商传媒集团旗下的华商网,以整合华商报业平面媒体资源为基础,与网民实现24小时全方位的交流互动,目前日均用户浏览量达1700万,日均用户访问量90万,注册用户数100多万。“华商头条”是华商报在2015年倾力打造的一款移动新闻客户端,目前装机用户70万,注册用户25万,在华商头条APP上,除了能看到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和解读,还有比报纸还要快一天的本地新闻资讯。

(二)纸版报纸发展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媒体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解决报业集团的一些问题,但纸版报纸发行量下降、广告量减少的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对于一家报业集团来说,纸版报纸是其生存的根本,所以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媒介融合态势下纸版报纸的发展问题。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都市类报纸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互联网+”的思维,即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出“两微一端”或者“三微一体”等新型电子类新闻产品。通过运用这些电子类新闻产品,一方面确实在短时间内迎合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吸引了受众,减缓了报业集团的受众流失,广告刊例有下降的趋势;但另一方面,在依赖“两微一端”新媒体新闻产品的同时,纸版报纸的窘况却没有明显改善。其原因在于,包括报纸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客户端等在内的新闻产品,其呈现方式基本都是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方式,如《华商报》的手机客户端“华商头条”,其产品定位于“全力关注身边的头条新闻,做陕西人自己的头条,做离你最近的头条新闻”,内容上开设“头条”“现场”“地市”“最华商”“八卦”“活动”等栏目,从研发开始,华商头条就确定了“强区域性、强服务性、强交互性、全可视化”4个特点。通过其产品定位、内容设置及特点设计等可以看出,“华商头条”是完全符合互联网思维的新闻产品,可以说“华商头条”与《华商报》让受众看不到除了名称之外的联系。在产品投放过程中,华商头条吸引的受众越多,意味着《华商报》的受众流失越严重。其原因在于,包括官方微博、微信及手机客户端这些新闻产品是全新的新闻产品,其呈现方式、阅读体验与传统纸版报纸完全不同,受众在长期接触这类新闻产品后,可能会离传统纸版报纸越来越远,这对纸版报纸的发展极其不利,而通过近两年新媒体的蓬勃与纸版报纸的颓势就可以证实这一观点。

四、结语

本文认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都市类报纸纷纷选择媒介融合的道路。但由于在融合过程中过于强调新媒体的力量,以及新媒体与传统纸版报纸并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式发展,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竞争态势,即新媒体从传统媒体中抢夺受众资源,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纸版报纸的疲软和颓势。所以在媒介融合的新常态下,我们更应该思考纸版报纸自身的发展问题。

自从纸版报纸与新媒体形成竞争态势以来,不断有人提出报纸消亡论。甚至在2005年,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就已预言:“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但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对于媒介和媒介之间的关系说了这么一段话:“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技术创造新环境,新环境引起痛苦。”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纸版报纸可能会遭受痛苦,但这是暂时的,它一定不会因此而消亡。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目前纸版报纸需要变革,而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宁宁.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J].新闻世界,2013(6):208-209.

[2]陈彦希.传统报纸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3(20):70-71.

[3]薛晓燕.主流意识的自觉和社会责任的坚守[J].新闻知识,2012(12):3-5.

上一篇:宽容让我们走得更远下一篇:网络民族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