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问题(共12篇)
都市农业问题 篇1
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 农业发展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该区幅员面积396km2, 农村辖8个镇和4个涉农街道、86个行政村, 现有户籍农业人口12.7万人、农业劳动力8.6万人, 实有耕地面积3667hm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沙坪坝区实施, 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善了农村沟、渠、路、池、管等基础设施, 科技推广项目和科技措施提升了产业基地档次和技术水平, 产业化项目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助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农业综合开发助推都市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1.1 农业综合开发助推农业优势产业
根据市、区发展定位, 沙坪坝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是水果、花卉、蔬菜这3大主导产业。遵循“项目跟着产业走”的思路, 近5年, 总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使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科技推广更加深入, 基本形成了“一镇一特色”的格局。全区建成的特色农业基地面积已达2000多hm2, 实现年产值3.6亿元。曾家镇建成了万亩“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 形成了西南片区最大的红叶石楠苗木基地。回龙坝镇建成以金沙杏为主的优质伏淡季水果环山产业带200hm2。凤凰镇建成花卉产业园200hm2。歌乐山镇建成桂花基地200hm2。中梁镇建成400hm2无公害蔬菜基地并获得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1.2 农业综合开发助推休闲农业发展
为实现一三产业高度融合, 充分发挥都市拓展区农业休闲、观光和体验功能, 遵循“产业提档升级”的思路,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带动, 建设了园区道路、排灌设施, 带动了休闲设施和公益设施投入建设, 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在凤凰镇胡南坝村, 先后引进投资业主10余家, 投入资金近亿元, 种植各类花卉苗木200hm2, 建成了食用百合、中药材花卉、居尚花卉等农业观光园, 凤凰花漫大地四季花卉主题观光园成功开园迎客。在歌乐山镇天池村, 先后带动各类资金3000多万元, 建成了以金桂为主的桂花基地200hm2, 种植苗木近60万株, 成为重庆市主城区最大的桂花种植基地, 连续举办4届“重庆歌乐山天池桂花文化节”, 每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以上, 实现年均旅游收入600万元, 被市政府评为“重庆非去不可”旅游创新案例之赏花胜地。在中梁镇龙泉村, 成功打造了“绿瀚开心农场”, 目前, 建成了家庭农场、亲子乐园、绿色蔬菜园等9个主题园区, 推出了绿色蔬菜直销配送终端服务, 充分展现了都市现代农业的休闲、体验、科教等综合功能, 通过开展农业亲子互动和小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 年接待数量达到10万人次, 发展绿色蔬菜配送会员2100多户。
1.3 农业综合开发助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曾家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是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聚集区。遵循“项目进园区”的思路,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紧随曾家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改良灌溉系统, 助推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首先, 通过近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连续投入, 助推曾家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成功被评为重庆市市级农业园区。其次, 在该园区核心区域, 已经建成葡萄、桃子、梨子、枣、李、柚、石榴、猕猴桃等特色水果园47hm2。第三, 整个园区引进了重庆沙龙科技公司、重庆国泰实业公司、重庆西湖实业公司、重庆高地实业公司和重庆希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投资2亿元, 初步建成了花卉苗木生产区、翠冠梨和血橙采摘体验区、桃花基地观光区、莲花湖度假区、虎峰云涛生态农业园和虎峰山森林公园6大功能区, 形成了花卉苗木生产、特色水果生产、乡村特色旅游、乡村体验式农业和乡村休闲度假5大产业格局, 解决当地农民就业700余人, 成功举办了5届桃花节和5届乡村采果节, 年均吸引游客20多万人次, 每年创造旅游收入400余万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综项目资金投入总量较小, 影响到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沙坪坝农村区域作为重庆市都市功能拓展区,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各级项目资金扶持, 才能更好地吸引各类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近年的农综投入额度看, 投资额度小, 年均不足500万元, 使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核心区域较小, 影响力不强, 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不能很好地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2.2 农综项目建设内容针对性不强, 影响到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从重庆市都市拓展区的发展趋势来看,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质量标准上都应该有别于传统农业, 才能适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但近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在建设内容和标准上没有随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而调整, 针对性不强, 存在建设内容单一、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现代科技和产业化投入较少等问题, 使得本区域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缓慢。
2.3 农综项目管理出现了新的问题, 影响到项目建设质量和工期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机制是一套科学、完善的系统, 但从近年来的实施情况看,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在市、区层面上没有完全统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和市级有统一标准、管理制度和办法, 但增加了各区县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拖延了评审时间和建设工期;二是低价恶性竞标和财政预算评审审减制度的弊端。恶性竞标和审评硬砍所造成的节余资金, 又要按照新的项目走各类程序, 严重拖延了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经费少了, 质量就会打折扣;三是基层参与度不高造成监督不力。虽然区县农综办作为项目建设业主单位, 但没有明确基层镇、村、社、农民和投资业主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的监督管理作用, 也就忽视了基层的监督管理主体功能, 工程建设质量没有得到当地受益群众的认可, 建设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3 农业综合开发助推都市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 就是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对都市功能拓展区的项目和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都市现代农业的资金额度;二是要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类项目和产业化经营类项目资金;三是要集中打造核心示范区, 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效应, 才能有效带动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都市现代农业, 才能更好地助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打造农综项目助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典范。
3.2 制定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政策
都市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大城市农业的主要发展形态, 有别于大农业大生产传统农业的发展, 为此, 针对性地制定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政策, 就变得尤为必要。通过调研出台政策, 要针对性地明确都市功能拓展区的项目投资范围、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特别是加大科技类项目和产业化经营类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 真正体现出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普等融合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特色。
3.3 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质量监管制度
一方面, 从制度上明确基层组织和群众对农综项目的监督, 明确基层农民或村民代表在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中的监督作用, 以农民签字确认工程质量等方式固定下来, 这样也避免了工程项目低价恶性竞标、中标后转包等不良现象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另一方面, 进一步完善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统一的项目管理制度, 同时, 区县的管理制度必须服从市级管理制度, 这样就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和建设工期。第三方面, 建议各区县可自行根据每年的节余资金额度的大小, 每1~3年滚动累计列入下一年 (或周期) 的投资计划中统一安排, 不必每年都将节余资金按项目程序重新申报建设。
都市农业问题 篇2
成都市温江区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温江区要实现加快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
作 者:周治中 王志云 作者单位:温江区统计局,四川,成都温江区,611130 刊 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年,卷(期):2003 “”(5) 分类号:F061.5 F303 关键词:温江区 农业 产业化都市农业问题 篇3
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农业的组织形式,农业组织形式是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具体反映。本世纪中国的农业发展将进入以组织形式创新为主导的新阶段。适应新形势要求,从上海郊区实际出发,要以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为切入口,提高都市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都市农业,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上海现代农业发展。
一、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发展都市农业经济,应搞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一)强化依法管理土地,严格土地审批的法定权限,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建立合理的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化的村域内农地流转制度。鼓励农地在村域内的使用权流转,以村民自愿为原则,将农田集中于村级组织,在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下,由村级组织通过公开招标,转包给村内种田能手。或通过股份制,由村级组织聘请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员进行企业化经营,村民则成为专职农业工人,从而为都市农业的新型组织发展奠定土地资源条件。
(二)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等。在征用土地时,要切实落实征地留用制,细化实施细则,让农民得到实惠。应将农村土地作为一种资本化的生产要素,以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合理流动。强化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的责任意识,确保农民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此外,对远郊发展农业旅游应给予适当的土地利用指标,用于必须的农村旅馆和饭店建设,或在建设村级综合性文体服务设施时给予综合考虑。这样,能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为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和完善都市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新型农业组织形式与传统农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区别是,在新型农业组织形式中,更多的是通过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来带动农业的发展,高投入、高科技成为新型农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技术含量是都市农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的最大区别。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得到较快提高,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都市农业的要求。
(一)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引进农业专门人才,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深化农业内部就业,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专业农民和农民企业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的优势,与中心城市的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人才、技术、信息交流,如聘请长期的专家、顾问,举办短期的农业技术、管理培训班;选派区内有关人员到科研院所、学校进修;高薪聘请、引进人才,提高都市农业新型组织的科技力量,使都市农业经济起步并保持强有力的后劲。
(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速转基因植物、生物肥料、动植物高效疫苗、生物农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抗逆性,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好设施农业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抵御或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发展农作物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即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控制施肥来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艺与技术等,以此提高都市农业新型组织的科技含量,提升都市农业经济的层级。
三、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高度分散、超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与都市农业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开发和经营运作存在显著的不适应性,必须调整都市郊区现有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根据都市郊区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集中度。
(一)发展农业企业。加大对各种龙头型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和契约生产,通过规范的运作机制将更多的农户纳入农业企业的产业体系之中。
(二)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操作规范,合理分离农业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促进农业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农业土地经营权通过入股、租赁、契约等方式实行流转和集中经营,创建内生型农业企业,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内生型农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社区农庄、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等。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经营的对外开放度。积极吸纳外来企业发展企业化农业生产经营;鼓励外导型企业以契约、参股、控股等方式与市郊内生型农业企业合作或联合经营,以增强内生型企业的经营和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同时支持外来企业租赁农地独立经营,或公司加农户的产业经营等。
四、进行产业体系的战略性调整
都市农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只有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才能实现。必须加快调整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与加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一)种植业:在农业用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条件下,有序大幅度削减传统的大宗农产品生产,重点扶持发展以都市区生态防护与景观、经济林果、花卉苗木为主体的生态与生产相结合的生态服务性农业;以时令蔬菜、特色瓜果、小品种特色经济作物为主体的,以优质、安全卫生食用农产品为主导的现代设施化园艺农业;立足自身技术经济优势、面向和服务全国的种子种苗业。
(二)养殖业:力求保持适度规模的水产养殖生产能力,重点提高特种水产养殖生产比重,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养殖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水平。在农田对禽畜粪尿的合理负载能力和控制污染的基础上,有序减少禽畜养殖总量规模,可适度调整养殖区内的禽畜养殖结构,提高特种禽畜养殖比重;积极鼓励发展种禽种苗业,拓展跨区域的异地规模化养殖基地,以保障对都市区的副食品稳定供给和对品种及质量的需求。
(三)服务业:积极扶持开发多样化的新兴服务农业,重点开发生态景观与休闲、示范与教育、参与体验与度假等农业旅游服务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开拓、品牌包装、物流配送为主导的产业化加工服务业;以农业高新技术和设施化农业为依托,以标准化生产技术、种子种苗和技术服务输出为主导的技术服务农业。
五、实施品牌化和标准化战略
品牌化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化、现代化农业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提升农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形成都市农业的特色和形象,从而提高市场开拓和综合竞争能力。第一,要根据都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各个主导产品生产上积极扶持,做强和做好若干个品牌。第二,以品牌产品为依托,适度集中都市相关的农业科技力量和借助外来科技支撑,建立相应的产品技术标准、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第三,以品牌、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和统一销售为主,积极推进都市郊区同类农产品生产的横向联合和合作,全面提升都市农业的整体素质与市场竞争能力。
此外,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农业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推动优质、安全卫生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应以农业组织方式创新为切入点,以土地的流转和集中规模经营为前提,以农业的产业化、企业化和公司化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应用支撑、网络化市场经营和品牌为两翼,根据大都市的特点和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求来拟定现代化都市农业的方向和内容,坚持跨越型的或新型的、综合的、生态友好的和可持续的现代化,既有时代特征,又具备城市个性特色。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发展,应实现“三个合拍”:即与城市整体发展需要合拍、与国际都市农业发展趋势合拍、与现代产业经营理念和有效模式合拍,真正将现代化都市农业有机地融入到大都市发展和产业体系创新之中。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华东政法大学
推进大连都市型农业发展问题探究 篇4
一、大连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 大连各级政府财政逐年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落实各项现实举措助推农林牧副渔主导产业全面发展。2012年, 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到823亿元, 比2005年增长140%, 为大连建设都市型农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 ) 健全完善 农业服务 体系 , 推进农业 服务方式转 变 , 增强服务带动能力
2012年 , 全市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328项 , 推广应用343项, 建成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55个, 创建市级以上三品一标产品1170个, 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9家, 总数达770家, 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 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 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
(二)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解决了农业发展的“瓶颈”
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不断加强水源、道路和生态环境等农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012年, 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79.4万亩, 完成荒山造林补植43.8万亩, 治理生态河1680公里, 绿化农村道路4290公里, 新建农村公路1000多公里。
(三) 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不断壮大县域工业实力。2012年, 县域 (北三市、长海县) 生产总值达到2266.6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1亿元, 在全国百强县评比中, 瓦房店市、庄河市、普兰店市跃居第13、31和45位。同时, 坚持“多予不取放活”方针, 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12年,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90元, 在98个村实施以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气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工程建设, 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百姓安居乐业。
(四) 农业发展不平衡, 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
当前大连初步具备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基本条件, 但具体分析经济社会各指标内部构成, 发现大连南三区与北三市、沿海地区与北部山区、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看, 最高乡镇达到26485元, 而最低乡镇仅为6735元, 相差近2万元 , 且大多数偏远地区、大多数农村、大多数农民, 处于中下水平。
(五) 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仍显不足
大连农业资源较为匮乏, 人均耕地占有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 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1/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农业资源量的不足, 造成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刚性需求增加, 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彻底扭转, 进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连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发展都市型农业是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有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生产模式、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精工细作模式及以法国为代表的中等规模农场模式, 这些发展模式值得研究借鉴。
(一) 外国模式
1. 美国、澳大利亚模式。美澳特点在于地多人少, 资本密集投入, 生产机械化集约化水平高, 缺点在农药、化肥等资源大规模投入, 土壤、食品安全等问题不容忽视, 适合大宗农产品生产。
2. 日本、韩国模式。日韩特点在于地少人多, 生产单体投入水平高, 机械化水平也很高,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很高, 国家给予农业特殊市场地位, 缺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农业保护不利于竞争, 生产效率提高不快, 适合小规模、特色化产品。
3. 法国模式。法国特点是地少人多, 政府采取多种投入政策, 发展中等规模的农场, 政府采取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政策, 推动土地集中, 然后国家大幅投入, 提高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该种模式适合财力雄厚的国家。
(二) 大连都市型农业模式选择
大连属于计划单列市, 政府财力较好但不充裕, 人多地少, 农业资源不算丰富但开放程度较高, 不能完全照搬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发展模式, 只能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 结合大连客观实际, 确定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按照大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 加快和强力推进大连农村综合改革, 激发和释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二是立足大连农业资源禀赋, 充分发挥地域和物流比较优势, 按照都市型农业规划摆布好农业生产、流通布局, 走大连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推进农业生产市场化、产业化;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化、合作化, 在此基础上积极倡导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 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商品率; 四是继续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力度, 积极推进科技培训和推广应用, 加速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夯实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
三、政府促进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大连都市型农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发展一靠市场二靠政府。市场是实现都市型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而政府是促进都市型农业发展的保障。政府不仅要直接解决当前制约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难点问题, 同时更要重视宏观布局, 根本解决阻碍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大连都市型农业发展相对较晚、市场发育明显不足的现实条件下, 亟待政府统一布局, 长远谋划, 找准着力点, 破解“瓶颈”, 保障都市型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 政府应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1. 解决好农村土地问题。一是加快推进农民承包土地确权和农民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确权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登记和评估等工作, 为农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二是建立农村公开市场。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流转市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评估机构、纠纷仲裁机构等服务平台建设。
2. 解决好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建设问题。一是促进和鼓励土地承包权在公开市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进程。二是促进农业产、加、销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3. 解决好农业安全和资金配置问题。一是保护现有耕地数量和质量, 正确看待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 确保区域粮食增产增收;二是创新农村资金互助社, 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和农民互保制度, 建立农民资金合作投入、土地和产业的综合开发机制及利益风险共担机制。
(二) 政府应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1. 建立骨干批发市场。着眼于大连农产品特点和借助高度发达的海陆空运输条件, 建立一批国家级、地区级海产品、水果、花卉、蔬菜等面向东北亚及全国的骨干批发市场, 建立健全农业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为建设都市型农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 藏粮于地、藏菜于田。 流通与生产是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要想搞好流通, 生产环节密不可分。政府应当有一体化思维, 藏粮于地、藏菜于田, 并与生产流域的合作组织化建设结合起来, 深入研究市场供需规律, 通过生产的合作化来合理控制产量和价格, 保持农产品供给的基本稳定。同时, 不断提高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水平, 促进农副产品生产、经营、流通的专业化分工, 形成高商品率和大市场的农业生产流通格局。
(三) 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加大新农村、新社区、新农庄建设力度, 全面提高农村地区自来水、电力、干支公路、绿化、废物处理水平, 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助推都市型农业建设发展;二是继续加大标准化农田建设。继续加快河道、水库综合治理工作, 重点推进各类田间水利工程, 农田道路, 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基本物质保障能力;三是加强对现有的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对保护林、水源涵养林、田间防护林等方面投入力度, 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 构建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 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四) 政府应加快农产品质量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基地建设,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踪体系, 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力度, 注重市场化方式科技培训和推广;三是构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四是加强农民培训及农业之外的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培训, 做好农民就业工作。
(五) 政府应加快建立更为合理的财政支农机制
1. 清理规范各类财政支农补贴。一是按照中央、省政府的要求, 清理并规范过多、过滥的各类财政支农补贴。据统计, 目前大连各类直接支农补贴资金有16项, 2012年财政支农资金达18.2亿元, 有些补贴如粮食综合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是必须的, 但有一些很难说是有效。政府应对其统一清理、规范, 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农机制, 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积极推行公开公示和“一卡通”, 规范各类支农补贴的发放和使用;二是逐步降低以奖代补规模。当前以奖代补资金多且乱, 涉及面广, 一些代补资金如水利、道路等原本属于政府公共支出范畴, 是政府的应尽职责, 事后再给予奖励属于政府缺位, 并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同时以奖代补资金过程管理难以规范, 且事后无法监管。此外, 以奖代补资金的引领效果很难评估。对此政府财政应会同农业主管部门和各基层政府加强以奖代补资金管理, 适时对其清理和整顿, 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合理的财政支农补贴机制。
2. 增强财政提供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大连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城乡一体化要求, 可采取直接投入、购买服务等方式, 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文体教育等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地区人文环境, 助推都市型农业发展。
3. 合理解决市县两级支农资金配套问题。上级政府应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 凡属于市政府支农领域事务的由市本级财政负责, 属于县乡政府负责的归于县乡财政负责, 同时上级政府应加大对县乡财政支农的转移支付力度, 明确各项资金数额, 由县乡统筹调配用于农业发展。
摘要:本文在总结分析大连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及国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对大连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及路径进行了系统阐述, 并就政府如何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编.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陈玉贵.大连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0) .
[3]樊长科等.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产业观察, 2010 (27) .
都市农业论文 篇5
200920432202李芳芳
摘要:
都市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在整个市区域范围内及环城市经济圈形成的并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丰富,产业融合的农业综合体系。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在城市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都市农业 哲学思考 人文理念 艺术想象 科学见地 技术支撑都市农业的是以社会都市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城乡和谐发展的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体系目标。以起初完善,科技领先,产业高端,服务完善,装备现代,人才一流为主要标准的现代化农业系统。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都市农业
(一)都市农业需要人文的理解
都市农业不是填饱人们是肚子的农业,而是丰富人们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农业(1)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压抑的大都市里有着这样一个地方,让你享受自己自由支配的生活方式,自己种植,自己采摘,既锻练身体又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暂时远离浮躁的社会。(2)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改善了城市空间结构、降低了城市污染,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城市递上第一张绿色名片。(3)提供让居民安心的食品。在改革开放时期,国家粮食短缺,人们为增大规模生产,高效率生产,解决人们饿肚子的问题奋斗着。这时候无人监管食品安全问题。而今天,随着国家的日益兴盛,物质需求不断增长,不法分子利用违背道德的商业手段竞争,以牟取非法利益致人民的健康于不顾。然而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增加了供给量。同时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的甚至有机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优质的、有营养的农业食物,让市民吃的放心,为市民身体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护屏障,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4)良好的传播途径,在农村的孩子都知道土地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不仅仅是收获后的钱财,还有的是他们无限的乐趣和坚强的意志。在城市里孩子没有机会认识庄家,果树,更没有机会体会其中的快乐。然而都市农业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去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向他们传输了农业知识、农艺、农耕精神,直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市人们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二)都市农业需要艺术的想象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真实性,思想性,和形象性的统一,不同的艺术形式决定着欣赏活动的知觉感知和欣赏形式1。从字面上讲,农业与艺术似乎相差很远,因为传统的农业只是让人们填饱肚子,今天我们需要让农业有艺术,带给你美的感受,这正是农业发展的心思维。(1)丰富人们的心灵。艺术魅力来源于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同时与鉴赏者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能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鉴赏者深入、细腻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都市农业中我们可以看见长在杯子中的黎,方2
形的西瓜,镂空的南瓜等等经过变身后得到,人们纷纷来看,感觉都很新奇,也非常漂亮,做成的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已经成为一种时尚。(2)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平常的南瓜一个买不了几块钱,然而一个10公斤的南瓜竟然卖到300快,南瓜的价值倍增。发展艺术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艺术农业的取材于优质种子,具有产量高、抗病虫害、种植管理方便等特点,可以提高农民的亩产收入。艺术是提升农业经济最高值的必要通道,农业产品时施展艺术的另一舞台。(三)都市农业需要哲学的思考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农业技术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它在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
3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产业中占据了的地位。当前农业技术哲学的研究
应侧重于思考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与均衡,农业技术哲学的研究要把握两个问题。(1)农业技术的发展必须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动力。树立系统的、生态的科学技术观,识到农业的系统性、整体性。既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又要看到科学技术的相对性:既不能陷入技术悲观主义的迷宫,也不能陶醉于技术乐观主义之中。(2)农业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但人类生存不仅是人类自身的事情,而且是社会、经济、境协调、均衡的结果。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既不能走人类中心主义的道路。又不能走生态中心主义的道路。可持续农业的原则和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农业大系统中的各个支持系统不断相互协调、磨合的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农业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四)都市农业需要科学的见地
(1)广泛利用科技资源,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科技资源是不可穷尽的新生资源。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如何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资源,走出一条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迫。这些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观。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开荒扩地、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各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高效农业。要下功夫推进农科教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大宗优势农产品,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引进推广一批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多抗性新品种,努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2)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广泛利用科技资源,发展生态农业、“阳光农业”、高效农业,实质上是在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发展“知识农业”。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部分农业资源的日益衰竭,依靠知识来实现农业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农民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主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各种农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只有被广大农民所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原则,积极开展符合农民特点的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扩大农村适用技术的覆盖面,真正把农民培养成由科学
发展思想、科技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合格劳动者。
(五)都市农业需要技术的支撑
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量。杂交水稻的例子告诉我们,农业需要科技的支撑。(1)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先行研究,推广适宜新品种、新技术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高标准农业观光园。根据市场需求特性和生产环境条件,随着市场变化,逐年调整更新生产品种,保证园区基地生命力。根据生产环境条件和作物生长特性,我所将引进有机、无公害食品等生产新技术进行生产,摸索出种养殖的合理安排模式,建立低消耗、高产出、无污染的立体生产结构以质量保品牌,保证产品4质量及安全性,保证农民利益,与农户建立信任感;以品牌形式构建固定客户群体市场,建立诚信农业品牌。都市目标应是游客满意最大化,应当制定员工流程考核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客服管理制度理制度,设施及服务标准等。(2)开展多元农业信息服务,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不少农民对信息又爱又怕,一条有用的信息可以让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一条过时、失真的信息,也会害得人赔钱搭工,甚至血本无归。各地,抓住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契机,为“农业、农村、农民”办实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提供多元化农业信息服务。
1集宁师专报 艺术的想象与审美 吴于民 2006 28(2)
2《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 邢维凯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加大调整力度 打造都市农业 篇6
强化生产规模化实施品牌标准化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委注重区域特色,强化生产规模,不断调大南汇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规模。2001年,粮经比例调优为3∶7后,亩产值由2000年的2029元增至2120元,同比增长4.48%,种植业总产值达9.3亿元,同比增长8.64%,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69元。
着力推进集约化生产经营,精心规划区域布局。形成了西甜瓜以中东部为主的10个7000亩以上的种植区,总面积达10万亩,以水蜜桃为主的经济林则以农业园区果林带和老港、新港、书院、泥城、万祥等地为重点,“十五”期末规划达到12万亩,鲜食玉米、蔬菜、花卉苗木等以西部为主。随着深水港的开发建设,东部的西甜瓜等逐步西移,代之以发展适应海滨农业、生态农业需要的特色经济林、生态林。
同时,农委十分注重加强品牌与标准化的意识。因为品牌农业是集集约型农业科技、决策、管理与一身的外在化或成果化的具体表现,而实施品牌化标准化是农业结构调高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农业标准化计划方面,南汇率先编制了《南汇区农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计划》制定了南汇品牌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目前,已有九个标准化项目已付诸实施,南汇的“绿妮”牌西甜瓜、“团丰”玉露桃、“一只鼎”年糕、“牛肚”雪菜、“阿强”蛋品、“联峰”牌蜂制品、“汇仑”水产品系列等品牌农产品依托品牌优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全面提升了南汇农产品品牌效应。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科技化
农业新经济组织作为农民与市场连接的桥梁纽带,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使农业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近年来,农委对新经济组织加大扶持力度,有力保障了“科技富民”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管理力度,实行“优胜劣汰”,促使其不断完善经营模式;加大引导力度,推动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优势,增强“牵引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使其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全区扶持新经济组织80家,带动农民5.5万户,2002年上半年,产值就达6.2亿元,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了南汇农业的新格局。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推进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农委从主导产品西甜瓜着手,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等地示范推广“四个改”,既改土壤栽培为基质栽培,改平面生产为立架种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改常规肥料为有机、生物肥药,同时与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市农科院、水产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这个层次的科技示范的辐射作用,构筑“科学富民”工程,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建立健全区、镇两级农技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运用“1+1”等形式,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实现增收的目标。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首先对培训者进行全面的农业科技知识的素质培训,并在现代农业园区推行持证(绿色证书)上岗制度,并逐步向镇级农业园区中推广。
发展农业信息化促进产品外向化
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实现农业越进式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农民、企业对信息服务的渴求,农委着力构筑三维体信息平台。目前,九个专栏频道的南汇农业信息网站已经开通。至2003年,南汇将建成以上海农业网为中心的网站,以区、镇、村为三级分站的农业信息网络以及汇绿蛋品、水蜜桃等专业网站。至2005年,完成与各主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生产基地、镇级以上农业示范区、农业实体、种养大户等的计算机联网。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向广大南汇农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实用技术咨询、指导和汇集、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情况、使南汇农业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都市农业问题 篇7
1北京大力发展都市型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北京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通过对水资源评价结果分析,北京市从2010—2015年平均降水量在600mm左右,所形成的水资源总量接近40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00m3,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重度缺水。与国际标准相比,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城市[1]。2013年,占北京经济总量不到0.8%的农业生产,却消耗了北京市用水总量的25%(2012年占比30.4%,2001年占比44.7%)。截止2015年年末,北京市降水量在590mm左右,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在25m左右,与2014年相比,地下水位不仅下降,水资源总储存量也明显减少[2]。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农业必须向节水型农业转型发展,才能符合首都社会环境发展现实需求。
2北京都市型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北京节水农业发展迅速,尽管近些年来北京农业用水持续逐渐下降,节水灌溉面积比重、灌溉用水利用率以及水分的生产效率逐年提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探究北京都市型节水农业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北京都市型节水农业发展成就
近十年来,北京都市型节水农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提升首都生态宜居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成为北京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维持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与战略要求。
2.1.1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断提升
在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吹响了节约水资源的口号,北京市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节水技术,并加强应用现代化手段,扩大旱作农业。据相关数据得知,现如今北京市农业灌溉用水系数为0.5,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与2013年相比较得到显著提高,甚至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0.52,位居全国首位[3]。
2.1.2农业用水结构得到优化
现如今北京市的用水主要包括4种类型,分别是生活用水、环境用水、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依据2010—2015年的数据,北京市用水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但是北京市的生活用水以及环境用水则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以农业用水为主,2010年用水量接近10亿m3,而2015年用水量下降到8亿m3,用水比例得到下降。此外,农业用水的结构主要是地下水,或者是地下水与再生水的结合,其中在2013年中农业用水中包含2亿m3的再生水,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现象[4]。在2014年,北京市启动了“2463”节水行动,并表明,在2020年需要将农业用水缩减到5亿m3左右,这种情况标志北京市届时的农业用水数量会有所减少。
2.2节水农业灌溉面积占比不断提高
近几年,在节水农业问题上,北京市严格遵循“用水下降、农业增产”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无论是喷灌、滴灌还是微灌,均融入了新技术,这一背景下北京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了创新发展。依据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与分析,截止到2014年,北京市的灌溉面积24万hm3,占据了总体灌溉面积的80%以上[5]。
2.3节水灌溉措施更加多样化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北京市节水灌溉措施呈现多样性特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节水技术有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这一类技术得到了综合交叉使用[6]。此外,北京市加强对再生水与雨洪水的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灌溉面积进行控制。当前,北京市的节水农业基本形态是以滴灌与膜面集雨为主的工程节水技术,此外还有各类灌注农业节水技术,在推动节水技术高效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北京市农业节水与农业增长的双效收益。
2.4更加重视农业节水政策引导和支持
2014年9月,北京市委市政府于印发《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指出,北京要转变传统的用水方式,构建都市型节水农业,树立具备科技性与创新性的节水理念,在提高节水效率的同时,也真正实现农业的循环,真正推动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2014年9月,北京市农业局制定下发了《北京市地下水超采区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服务首都为出发点,以做精产业、富裕农民为落脚点,按照“高效、节水、生态、安全”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城乡服务能力、生态涵养能力,全力打造管理服务精细、产业产品高端、田园乡村秀美、城市郊区共融的都市农业“升级版”,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2.5农民缺乏节水意识和相关技术知识
调研发现,很多用户尚未形成科学节水的理念和意识,较少用户将用水核算划入到农业生产成本之中。在节水设备的调查中,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据了5%,高中学历占据了20%,初中以下学历占据了75%,低学历农民更加缺乏对灌溉技术的认识与了解,并影响节水技术和设备的迅速推广。整体而言,由于农民缺乏节水意识和必要的节水技术知识,现实中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推广存在诸多障碍,农业用水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2.6灌溉节水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尚待提升
高效的喷灌和微灌技术应用面积占灌溉面积比重不高。根据北京市水务统计数据,2012年北京市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灌溉面积以抵押管灌为主,占63%,而节水效率更高的喷灌面积占19%,微灌面积仅占5%。尽管北京市的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较高,2013年已经达到0.7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节水设备及自动化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9],此外雨洪、再生水和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灌溉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也需要得到重视和强化。
2.7农业节水新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不足
结合北京都市型节水农业实际,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农业节水设备与制剂(如高效环保型节水材料与制剂)研发,融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地面灌溉控制技术和信息化应用平台研发,国际最新的灌溉技术(如分根交替灌溉技术)研发,以及其他相关的精细土地平整技术、园艺技术研发等,同时也存在很多节水科研成果难以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
现阶段,在一部分节水设施的购买过程之中,只有部分销售公司负责安装,但是同样仍有部分销售公司没有上门安装的服务,所以当用户购买后,存在着重节水设备建设轻节水设备管理现象。在很多农区中所采用的节水设施是由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的,但是因后期缺乏资金维护,从而导致节水设备会出现故障,甚至部分节水设备无法进行修缮,导致节水设备原有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2.8节水制度设计和管理服务尚需完善
根据调研,北京市大部分区农业灌溉尚未形成合理的用水收费和奖励制度,即使收费也仅仅缴纳电费即可,由于农户选择节水并不会获得报酬,所以在节水问题上大部分用户缺乏积极性[8]。北京当前的农业节水仍然存在重工程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没有充分重视节水管理工作。农业灌溉节水设备应用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很多情况下节水设备应用主要是由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但是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站人员同样缺乏对节水设备的了解,导致技术指导不到位[10]。
3北京都市型节水农业用水缺口与需求基本预测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重大问题,为提高北京市都市型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北京市都市型节水农业的创新性,在2014年所颁布的《关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深入阐述了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并且规定所有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均要在2020年将用水的额度进行调整。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以《关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为载体,分析预测2020年北京市都市型农业用水量。
3.1 2020年北京市都市型节水农业用水量的预测
3.1.1种植业
在《关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中清楚的规定北京市众实业的粮田占地需要进行减缩,从原来的11.3万hm2缩减到5.3万hm2,而菜地的面积需要增加,从原来的3.9万hm2,增加到4.9万hm2,果园的面积比例不变,仍处于6.5万hm2左右[7]。此外,在该文件中还进一步提出了灌溉用水的基本标准,规定农作物的用水量不得超过7000m3,总体算下来,在2020年北京市种植业所需要的用水量大约在6亿m3左右。
3.1.2畜牧业
畜牧业同样是《关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所提出的重点行业,在该文件之中规定了2020年生猪的出栏率要在150万头左右,肉禽类需要在5000万只左右,奶牛的存栏率需要在15万头左右。另外依据《北京主要行业用水定额》得知,畜牧业同样占据了大范围的用水率,在2020年北京市畜牧业的用水量大约在1.3亿m3左右(见表2)。
3.1.3水产养殖
《关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中明确指明,北京市在2020年水产养殖需要在3000hm2左右,并且依据《北京主要行业用水定额》中有关水产养殖的计算,可以预测出在2020年北京市水产养殖的年需水量大约在5000万m3左右。
经过计算与统计,可以预测在2020年北京市农业年用水量大约在7亿hm2以上。
3.2北京市农业用水需缺口分析
根据对北京市种植业、水产养殖业以及畜牧业数据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北京市在2020年转变农业种植结构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量的用水量。但由于供水量的逐年减少,需要制定农业用水定额,并加强对节水设备的研究与分析,从根本上提高北京市都市型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通过对近几年北京市农业用水现状的分析与了解,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呈下降趋势,但是生活用水与环境用水却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根据预测可以推算出,2020年,北京市农业用水的供水量会得到提升,如果不加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则会导致农业用水量出现供求矛盾,无法真正实现节水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4促进北京市都市型节水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节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科学技术研发,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摸索与探索,真正将有限的水资源管理好、利用好,真正做到科学用水与合理用水,将水资源所蕴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挥出来,真正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1调结构转方式释放农村节水潜能
随着农村节水实践的推进,单纯从技术层面节水的空间已经不大,而通过农村产业结构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具体而言就是优化种植结构,减少种植占地面积,减少种植业新水用水量;优化大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业产出效益,提高大农业用水效益,发展多功能农业。
4.2积极改变传统节水观念
加强节水工作的宣传,让广大农户以及农业企业能够对节水意识有所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另外北京市需要将传统的用水观念进行摒弃,将节水灌溉作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需要核准定额,针对性的制定阶梯式的水价,并且按照农作物的种类进行灌溉管理,或者利用计量的方式对用户农田灌溉用水量进行计算与预测;需要构建水权交易的基本制度,将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引入其中,构建结余水的有偿交易,并将其作为一种鼓励方式,保证农户能够在水权转让过程中获得利益,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农户节水的积极性。
4.3加强关键技术应用与开发
北京市当地部门需要加强对节水设备研究的力度,并且要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或者利用技术驱动引领农区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将市场与技术之间的联系进行探析,从而针对市场的设备开展各种技术攻关[11]。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节水设备的推广,国家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加强对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宣传,保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对节水自动化设备有所认识,能够将节水自动化设备真正引入其中,推动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将多元的节水技术与设备进行结合,由于单一的节水技术无法真正将农业缺水问题解决,那么需要将工程、管理等进行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综合性质的节水技术,真正实现节水农业的发展[12]。
4.4完善节水农业发展体制与机制
用好市场,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农业与农村节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商业性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用水节约。建立更加适合北京市发展实际的节水农业设备投入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结合北京市农业节水示范,借鉴通州、顺义、房山等区的经验,明确征收农业用水水费的方向,在全市和区层面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收费和节水奖励制度,针对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的不同情况,形成可操作性的水费计收方案和措施,并积极落实推广。此外,还要构建完整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4.5加强基层节水管理与服务
都市农业问题 篇8
关键词:都市农业,金融支持,现状,问题
由于农业薄弱的基础地位和所承受的风险较大, 给予农业大力的支持与保护是必要的[1]。信贷支农资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和最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农业经营风险较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受季节性影响大、赢利水平低以及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主体分散等因素导致农村金融因其收益与成本不对称而大举撤离农村, 农村地区融资难成为普遍性问题[2,3]。目前,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支农规模、支农结构和支农政策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从而使理论界对金融支农问题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 研究成果日趋丰富[4,5,6,7]。近些年, 天津市都市型农业发展较快, 相应的, 其对农村金融支持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然而, 天津市金融支农状况与同类发展省市及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一定差距。天津市所有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度增长的幅度较小[8,9]。因此, 研究天津市金融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状况, 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推进天津市现代都市农业进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津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 金融支农投入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特征
从1978—2010年天津市金融机构支出情况看, 贷款总支出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相应的, 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呈现增长的趋势。农业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不足0.5亿元增至2000年的42.65亿元, 2010年达到了413.02亿元, 较1978年增长了983倍 (见表1) 。目前, 金融支农支出占金融总支出比重为3.2%, 较10年前增加0.9个百分点, 总体上, 金融支农比重呈现增长趋势。
(二) 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呈现下降趋势
由图1可知, 1978—1984年, 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仅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 没有其他金融机构支持。之后, 银行类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占总体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比重下降。2009年其比重为43.6%, 2010年降至20%以下。由此可以看出, 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力度逐渐降低, 相应的,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加大。金融机构支农呈现多元化特征。
(三)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 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戈式指标”表示[10]。表2反映了天津市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态势。从农村金融资产总量来看,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呈现出一种连年上升的态势, 这一趋势在201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1990年农业存贷款余额为36.71亿元, 2010年较1990年增加了25.5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年中从51.72亿元增至317.3亿元, 增加了5.1倍。农业存贷余额的增速远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速。这一时期内, 农村的金融相关比率呈现上升趋势, 由0.71增至3.06。Goldsmith (1969) 认为,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 金融相关比率有提高的趋势, 但当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金融相关比率增加到一定水平后, 就会停止增长[10]。一般FIR增长至1.0以上即会出现停滞, 天津市的FIR近几年远超过这一数值, 这种现象是由于天津市特殊金融环境的影响, 属于正常现象。
注:FIR=区域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农林牧渔业总值
(四)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支农金融服务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2010年, 天津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2576个, 22.6%设在农村, 其中农村合作机构营业网点580个, 农村新型机构1个。设在农村地区的银行类机构有四类五种, 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 以及邮政储蓄机构[11,1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目前, 农村金融从业人员7 720人, 占银行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15.3%, 较2006年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数增长53.8%。农村金融机构、部门加强协作,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 支农金融服务保障不断增强。
二、天津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金融支农相对规模和效率偏低
2010年, 天津市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中资金融机构总贷款比重为3.2%, 较10年前增加0.9个百分点, 金融支农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是, 金融支农相对规模与其他直辖市相比仍较低。“十一五”期间, 天津市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其总贷款余额比重平均为2.68%, 低于北京和上海, 更远低于重庆,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49.5%。另外, 天津市金融机构单位涉农贷款额产生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系数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 在“十一五”期间平均为1.52,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73) 。可见, 金融支农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见图2) 。
(二) 金融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
据调研数据显示, 天津市所有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度虽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是增长的幅度较小;2000—2010年天津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平均增速19.9%, 与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增长需求相比较显得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 农户数量多而分散, 个体资金需要量较小, 需求上呈多级多元分散状态;商业银行因获取利润小, 不愿涉足农村信贷市场, 从而造成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
(三)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全国邮政储蓄近2/3的网点位于农村地区, 长期只存不贷, 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从天津市的情况看, 目前共有邮政储蓄机构361家, 其中涉农区县网点超过200个, 大量资金经过上存后流出农村。此外, 一些农村信用社为了多获利, 也把吸收的农村资金存到县级以上金融机构, 还有部分资金通过购买债券、向城市客户贷款而流出农村。
(四) 农业保险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
由于农业存在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等因素, 现代农业稳定和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业的保障。目前, 天津市县域保险发展滞后, 农村保险机构覆盖面低, 市场规模偏小。这是由于体制障碍保险产品的设计缺乏主观能动性、适应农村需要的农业保险品种少、农村政策性保险缺位和财政对农业金融风险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结语
天津市作为北方经济中心, 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由此,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者, 其体制的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 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形成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共同供给金融产品, 满足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类信贷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强制性与自愿性农业保险相结合, 有侧重地进行政府贴息和担保, 不断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在金融体系全方位支持下, 天津都市农业的发展必将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赵淑杰.天津市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2) :52-55.
[2]吕罡, 刘睿, 王静, 等.从农户融资难浅析中国农村信贷制度的扭曲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9) :56-58.
[3]魏晓明, 刘静.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 :40-41.
[4]周再清, 彭建刚.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4) :79-82.
[5]戴广香.金融危机下农村金融的支农政策研究[J].中国商界, 2009, (9) :65.
[6]姜松, 吴卫红, 曹峥林.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来自重庆的经验实证[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 (4) :24-30.
[7]万道琴.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 2011, (9) :138-139.
[8]曹元芳, 边俊利.关于金融业支持天津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华北金融, 2006, (11) :22-26.
[9]蔡承荣, 杜金向.农村金融领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天津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0 (2) :66-69.
[10]Goldsmith, R.W.Financ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1]天津市财政局.天津财政年鉴2011[M].天津:天津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都市农业问题 篇9
一、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发展状态的描述,是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有机组合体;是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现了两层内涵:“都市型”,是针对区位特点的,包括城区和郊区在内的整个大都市所辖地区,强调农业的职能地位;“生态”,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城市建设要求,强调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二、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关注都市型农业,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发展较快。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对农业在提供绿色屏障、调节城乡生态平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努力缩小我国大城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成了政府及各方专家所考虑的问题。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应侧重强调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有限的空间上发展集生产、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
比如上海,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尤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发展较快,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其他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比如“设施化+生态技术”、“集约化+生态技术”、“科技化+生态技术”、“市场化+生态技术”、“加工产业化+生态技术”、“观光休闲+生态技术”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着,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普遍的有: (1) 从政府到农户、从上到下缺乏对农业的认识和热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及生态效益,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排挤生态农业; (2)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经济功能开发力度不够,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开发比较滞后,造成生态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 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缺乏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服务体系; (4) 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下,缺乏高素质农业人才; (5) 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偏低等。
现就以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崇明县(包括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为例作具体分析。
三、“崇明生态岛”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崇明位于上海市最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随着沪崇苏越江大通道的破土动工,“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上海21世纪初期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崇明农业肩负着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守望者和维护者的责任。依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及《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崇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农业功能定位是“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即大力推进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生态农业的新突破。
(一)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
崇明是上海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集中区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至2007年末,崇明农用地总面积约143.9万亩,约占全市的22.9%;优质稻米、水产品、生猪、大宗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在沪郊农业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2007年崇明农业总产值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占全市的20.4%,崇明农业经济总量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特色渐趋鲜明。
(二) 崇明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崇明努力培育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绿色为主的生态农业,实现生产和消费环节“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农业种资资源创新、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新型生物农药的筛选与研制、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加工[5]等方面已卓有成效,为促进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与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生态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有机产品市场体制不健全
由于崇明地处上海市最远郊,开放程度较低,因而经济水平和生活饮食观念受到大大限制,同普通产品相比,价格较高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十分有限,生态标志型农产品的总商品率较低,销售情况不佳,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仍不够健全。
2.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无法突显生态品牌效益
近几年具有崇明特色的优质大米、花菜、黄金瓜、绿芦笋等近百个农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正快速发展,具有海岛独特风味的系列鸭制品、甜包瓜等被评为国家和市级优质产品,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中,仍大大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特色品牌,无法打出品牌策略、突显品牌效益。
3.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不到位
随着新经营新种植理念的深入发展,崇明农业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然而,很多农业经营组织仍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枷锁,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在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中,简单地追寻利用低技术产生的单纯高产量,缺乏对高技术高效产品的追求,农业技术不到位。
4.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新生代劳动力奇缺,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沪郊区域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崇明农业劳动力总量也逐年减少,有知识技能的人尤其是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深造,人才流失严重,因而崇明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补充相当有限,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现有农业劳动力群体中真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户寥寥可数,极大地阻碍了崇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技培训开展不够广泛
崇明农业在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且人员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且绝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第一线技术人员断层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农技培训的开展,造成了农技培训开展范围狭隘,无法调动农户培训的积极性,延误了农户掌握各类先进农业技术的时间,妨碍了生态农业的有序发展。
四、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法制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认识
当前,我国农民和涉农人员普遍环保意识薄弱,对农业发展缺乏热情,对都市型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所以应通过完善立法来治民惠民,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氛围,动员农民真正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
(二)政府投入与技术支撑并举,为都市型生态农业装上“科技芯片”
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顺利与否,关键是农业科技的较量。政府部门应增加财政扶持,实行政府投入的重点聚焦,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农技推广力度,不断了解当今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农业高新技术,努力加强国内外科研、教育、产业界的合作交流,建立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不断探寻推进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产业效益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
在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产业效益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通过合理控制产量和质量的对应关系、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达到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由产量效益型转换成质量效益型。
(四)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都市型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适时设计和调整产品和生产结构,合理组合产业的功能作用,增强产业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切实加强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技术和生产服务的有力支点。
(五)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
各地农业部门可借助优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示范基地,建立新生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职业培训体系,努力培育出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本地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同时,各地政府应就如何规范并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出台一些政策,使其能融入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
(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投资渠道
为加快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可以从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信贷和融资通道、积极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三资”资本和企业投资地方农业,兴办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和发展产业化经营。
(七)注重生态环境优先,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在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应根据生态环境优先的理念与要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平衡和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斌.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 .
[2]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c].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3]俞菊生.上海市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 (5) .
[4]2007年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IOL].http://www.cmx.gov.cn/cmwebnew/node2/node11/node262/node613/userobject7ai38089.html.
都市农业在日本 篇10
“上天入地”的农田
在日本东京闹市区, 来到许多高层建筑的楼顶和地下室, 一垄垄新鲜的蔬菜水果让人误以为置身在田间地头。其实, 这些都是“城市农民”的杰作。这一新兴职业让年轻人在大都市实现了“走近农业、亲近自然”的梦想。
对于日本来说, 这种新型农业具有诸多现实意义: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改善城市自然环境,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日本些星星点点的耕地所提供的嫩绿的蔬菜、鲜艳的花卉, 不仅为自然资源短缺, 60%以上的食物依靠进口, 在城市里“见缝插针”发展生产, 有助于提高本国蔬菜、水果自给能力;引导国民了解农业、参与生产, 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 也为公众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休闲元素。
星星点点的耕地
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 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 城市扩张迅猛, 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该国实行土地私有制, 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 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 于是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 零星的耕地得以保留了下来。人们意识到, 这城市增添了绿色, 增加了观赏的景点, 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
到目前为止, 日本的都市农业已经探索出三种主要模式。一是观光型农业, 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 吸引游人参观体验, 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二是设施型农业, 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 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 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三是特色型农业, 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组织建设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并采用先进科技实施深层次开发, 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当前, 日本都市农业呈现出高品质、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趋势:生产逐渐规模化, 以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生产结构逐步调整, 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 绿色保健型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 尤其在蔬菜、水果生产上的应用更为明显;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潮流农产品吸引年轻人
当前, 一些日本农民为了让自己从事的“夕阳产业”后继有人, 号召年轻人关注本国农业, 通过创新经营理念使传统行业焕发新的生机。31岁的养猪户宫治勇辅创建了一个名为“农民的儿子”的联盟, 专门生产有机农产品。联盟中的成员互相交流种植有机农作物的经验, 号召消费者向他们直接购买产品, 免除运输、保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这种标榜绝对环保的经营手法迎合了崇尚有机食品的年轻消费者, 目前该品牌已经吸引了超过200名年轻农民和支持者。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让农业成为时尚的朝阳产业, 我们要让孩子们以当农民为荣!”
都市农业,何以成为香饽饽 篇11
蒋秀芝并不知道,她的身份,已经从一个从事城郊农业的传统农民,嬗变为一个都市现代农业的经营者。
从“分割”到“融合”
城市扩张,倒逼城郊农业转型升级
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浪潮,让一度十分安静的城郊农业变得不知所措。种菜的空间被压缩了,用来浇灌的池塘不见了,饲养场被迁到离城市更远的地方……
北京首农集团西郊农场场长管建国说,过去用来种菜的地方,如今很多被“种”上了楼。从“种菜”到“种楼”,首农集团认识到,传统的城郊农业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努力打造一种新的农业形态,以适应城市发展对农业的新需求。
“城市扩张的结果,倒逼城郊农业转型升级为都市现代农业。”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说,都市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城郊农业有联系也有区别。
城郊农业在空间布局上仅限于城市郊区,在体制结构上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理念上表现为郊区为城市单向服务,如产品形式服务、生态屏障形式服务,产业结构上表现为以一产为主。
都市现代农业则处处体现了转型升级的特征。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郊区、市内或超出市域100~200公里的周边。在体制结构上,表现为城乡一体。在建设理念上,表现为城市发展同时考虑农业发展,考虑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三次产业融合。
中央党校农村问题专家曾叶松说,城郊农业与城市现代农业最大的区别是发展模式上的不同,前者往往是城市发展不断压缩郊区,后者则经常是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同步。
从深层次看,城市现代农业的孕育,有着广阔的经济社会背景。张合成表示,一方面,现代都市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升级,对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郊农业越来越表现出其对城市单向服务的局限性,农业功能亟待进一步转变和拓展。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的高度发展使城乡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区向农村的渗透使得城郊边界越来越模糊,城乡对立分割状态已逐渐被城乡间的协调和融合所代替,迫切需要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升级,都市农业应运而生。
从“围城”到“进城”
都市现代农业“成长性”被市场发现和捕捉,优势迸发
段丽丽,“80后”女博士,四川省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瞅准了都市现代农业可以创业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都市农业,搭建自己的大棚,种植黄瓜、番茄和卷心菜。现在她创立的金堂金满仓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3300多亩,钢架大棚1100多亩,拥有社员150多个,还为100多位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机会。
都市现代农业“成长性”不断被市场发现和捕捉,优势迸发开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有多少个“段丽丽”,已经很难搞清楚。2012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粮食产量为8328万吨,约占全国14.1%。蔬菜产量11681万吨,占全国17.6%。都市现代农业是三次产业融合的特殊业态,已经不局限于一产,还涵盖了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生物农业等二、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2年北京种业销售额达到95.4亿元,2011年郑州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551亿元,是其一产产值的4.2倍。
如果说过去的城郊农业是“围城”,那么现在的都市现代农业是“进城”。经过市场的洗礼,经过与城市的摩擦和碰撞,城郊农业变身城市现代农业,不再不知所措,不再忐忑不安,而是从容淡定了。
农业是弱质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城郊农业体量小,对城市GDP贡献低,经常不受待见,甚至被人当成城市经济的“鸡肋”。变身都市现代农业,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大家对都市现代农业都十分重视。张合成分析,首先,都市现代农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的重要基础。其次,都市现代农业的生态功能是农业在都市地区不断被强化的重要功能,发挥着“城市之肺”的重要作用。
哈尔滨市副市长张万平说,为缓解冬春两季蔬菜供应主要靠外埠供给的局面,哈尔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011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26万亩,冬春淡季蔬菜自给率达到60%,基本解了市民冬春吃鲜菜难的困局。
从“围城”到“进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通过政府引导,都市现代农业在我国正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
从“弱丑穷”到“强美富”
“三个率先”,都市现代农业的新愿景
斗大的字不识一升,48岁的农民周家林做梦也不会想到,种粮食一年也能种出200万元的收入来。四川省成都郊区邛崃固驿镇花园村村民周家林去年承包和转包3200亩地种粮,盈利100多万元,加上政府给的种粮补贴90多万元,老周种粮收入攀上了新高,诠释着都市现代农业之“强”之“富”。过去,土里刨食,辛苦一年,挣不着钱,全家吃不上饱饭的记忆,至今挥之难去,见证着农业之“弱”之“穷”。
成都市副市长谢瑞武说:“那时的农村也美,但环境脏乱差;现在的农村美,是干净的美,是富裕的美。”
在成都郊区彭州市濛阳镇,欣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业绩让记者看到,都市现代农业之强,不独体现在种植业的老周们身上,还深深地扎根在现代农业的链条之中。欣康是一家集优质生猪繁育、生态养殖、屠宰加工、鲜销配送、精深加工及副产业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企业,建有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信息化溯源平台,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现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7个,年出栏优质生猪20万头,带动养殖大户规范养殖、年出栏30万头。去年,公司天然肠衣1万桶出口德国、荷兰,创汇1000多万美元;生产肝素钠5000公斤,产值近2亿元,位居西部第一,名列全国前茅。
尽管已初步实现转型升级,但都市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比方,都市现代农业与城市扩张需要土地如何协调?与大城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相比,都市现代农业仍有很大的差距,怎么缩小?工农、城乡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怎么摆平?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怎么补齐?曾叶松说,构建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和平等交换关系,融进城市经济,是城市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
谈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愿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2012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说,争取到2020年,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三农”协调发展,率先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都市观光农业机遇期 篇12
巧合的是, 就在距离交流会召开所在地不远的浙江嘉兴, 经营未满4年时间的华庄生态农业园关门谢客了。
据了解, 2007年开业之初, 华庄生态农业园业绩骄人, 作为嘉兴市乡村旅游的代表, 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然而谁都没有料到, 今年春节前夕, 经营不到4年时间的华庄生态农业园突然“离场”。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华庄生态农业园之所以走到这一步, 主要原因是定位不明确。“对外地人来说, 华庄没有风景上的吸引力;对本地人来说, 华庄的门票太贵, 不划算。
华庄生态农业园的黯然关门, 是不幸的个案还是另有意味?
休闲观光农业繁荣
休闲农业又称“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农庄”等, 是指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田园风光、农舍村落和历史文化为依托, 充分利用城乡差异性特质, 为人们提供兼有观光、娱乐、休闲、体验、健身、购物、教育等功能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 从而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休闲度假、体验情趣、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不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 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休闲体验, 集中在城市周边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在北京, 北京蟹岛集团颇具代表性, 自1998年成立, 13年间, 现已成为集种植、养殖、餐饮、食品加工、旅游、建筑装饰及生物质能源开发于一身的多元化集团企业。集团总占地面积220余万平方米, 现有职工1500余人, 年营业收入逾3.5亿元, 年接待游客达130万余人次。2000年蟹岛被国家环保总局评定为“北京市生态园基地”, 2004年蟹岛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6年蟹岛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9年蟹岛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 北京蟹岛集团总经理胡友志对记者表示, 北京蟹岛集团之所以没有像华庄生态农业园一样昙花一现, 主要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主抓了3方面核心业务。
一是绿色生态的有机链。北京蟹岛集团的环保理念贯穿着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子公司的核心业务。比如蟹岛度假村, 长期在用绿色环保有机生态链的结合来完成整体业务核心。同时, 生物质能源项目不断地在进行新的绿色农业生态链的科研研发, 来申报国家专利, 以及促进蟹岛的发展。
二是都市农业。北京蟹岛集团始终坚持着在都市中保留一片农业, 保留一片绿色。让所有北京市民在城市水泥森林的旁边能够找到一片绿色, 找到一片生态农业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三是休闲度假产业。北京蟹岛集团的7家全资子公司, 实际上也都在为蟹岛度假村旅游经济服务。通过今年国家的宏观调控,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北京蟹岛集团在原有度假村基础上开办了北京国际啤酒节, 力图拓宽产业链。
对于华庄生态农业园的黯然关门, 胡友志认为, 这只是休闲农业产业中的一个个案, 目前都市观光农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胡友志对记者说:“去年8月份, 蟹岛度假村月营业总额同期环比不到1800万, 今年8月底, 已经达到了2600万。从这个数字看, 增幅将近30%, 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发展空间。”
在胡友志看来, 华庄生态农业园可能是因为定位不准确才倒闭关门, 而这在休闲农业产业里颇具代表性。胡友志表示, 很多观光农业把眼光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 认为大城市具有消费能力, 普遍价位定得偏高。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比如蟹岛度假村有6家餐厅, 人均消费30元左右即可吃好, 游客普遍都能接受,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蟹岛度假村带来了较大的客流量。
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发现, 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 全国出现了一大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制约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一些城市休闲观光农业缺少整理规划和科学论证, 项目设计雷同, 没有考虑旅游功能和分区, 市场定位不准, 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 导致低层次开发, 进而失去了休闲观光农业特色。
此外, 开发经营者对休闲观光农业的认识不够深入, 过分重视“从经济中进去”, 忽视了“从文化中出来”这一层面, 不重视对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只注重对农产品观光、农事活动的开发, 而忽视了对农业文化内涵和特色农业文化资源的开发, 因此缺乏吸引力。
胡友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休闲观光农业同质化缺点比较明显, 大都是复制性开发。胡友志说:“蟹岛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但是一定要复制他的精神, 他的企业文化和精髓, 而不是复制他的形式。如果只是复制形式, 投资多少钱也无法进行成功的复制。”
据记者了解, 河南、山东、内蒙古、江苏、陕西等一些地方的开发区或农委都曾经找到北京蟹岛集团, 希望能够复制蟹岛的成功模式, 甚至想借用蟹岛的品牌。但胡友志对记者表示, 现在还不是进行复制的时机, 胡友志说:“现在是北京蟹岛集团苦练内功的时候, 希望以最快的速度, 在未来的五到八年内, 由北京及北京周边所熟知的一线旅游度假村, 将它发展成为全国文明的蟹岛集团度假村。我们希望稳扎稳打, 把每一个环节和体系都做得十分成熟和严谨。”
据记者了解, 除了稳扎稳打蟹岛度假村, 不断提高服务理念、服务质量、硬件设施设备之外, 北京蟹岛集团接下来还将在拓宽产业链上下足功夫。明年, 北京蟹岛集团将在今年蟹岛啤酒节的基础上, 重拳出击, 结合中国所有成功、优秀的啤酒节经验和技术, 把蟹岛啤酒节做成一个品牌, 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蟹岛啤酒节。
【都市农业问题】推荐阅读:
都市农业景观10-19
都市农业文化05-22
都市农业模式08-24
都市现代农业07-21
现代都市农业园06-15
都市观光农业园06-18
都市农业改善生态环境05-09
白银市发展都市农业05-11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09-28
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