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都市圈

2025-01-20

兰州都市圈(精选3篇)

兰州都市圈 篇1

都市圈发展是西部大开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可以打造区域开发智力高地, 提高发展的造血功能, 形成区域承接国际国内信息的中心, 改善欠发达地区的被动地位。省会都市圈具备发展条件, 应积极发展。

发展兰州都市圈对于带动西宁都市圈、银川都市圈发展、拉萨-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北京开发带, 对西陇海兰经济带快速发展、西北多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西部协作发展, 均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兰州都市圈是甘肃快速发展的关键。兰州地区是甘肃省综合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在全省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中名列首位。只有全省的中心区率先进入现代化水平, 才能带动全省快速发展。

兰州都市圈是兰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省会城市地区发挥聚集与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 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1 兰州都市圈特征

1.1 兰州都市圈在性质上, 属于日常都市圈

以其发展规模和结构关系等要素为依据, 可将广义都市圈划分为日常都市圈、大都市圈和特大都市圈三种类型。日常都市圈通常指城市一体化通勤圈, 也就是距中心城市的核心点一小时时间左右距离的城市圈, 也称“一小时都市圈”, 是最基本的都市圈, 所以简称“都市圈”。大都市圈——指两个以上日常都市圈密切相连而形成的较大规模的都市圈。特大都市圈——指大都市圈普遍发育的都市圈密集地区。

兰州都市圈范围界定是按照日常都市圈概念, 以一小时左右时距为半径、构成单元以县为单位、经济基础良好、能够承担都市区域重要职能等原则确定的。因此, 兰州都市圈在规模等级上, 属于日常都市圈类型。

未来西宁都市圈、银川都市圈发展推进后, 将以兰州都市圈为中心形成兰州-西宁-银川大都市圈 (群) 。

1.2 兰州都市圈在发育阶段上, 处于成长型都市圈发展水平

我国都市圈按发展阶段可分为:雏形型、成长型、发育型与提升型四个阶段。兰州都市圈雏形已形成, 正在快速发展。当前兰州都市圈正处于成长阶段, 属于成长型都市圈。

1.3 是省会都市圈与西北区域中心都市圈

兰州都市圈是省会城市经济区, 是小西北的跨省区的中心区, 是真正意义上西北地区 (以六盘山为界) 大开发的桥头堡与中心城市区, 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黄河上游经济带的中心, 是西北科技文化创新中心, 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区。

1.4 河谷盆地密集的城镇区域的都市圈

兰州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山地的景观生态廊道,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出水口, 水资源丰富;具有黄土丘陵、石质山地和河谷阶地、川台平地的地貌组合条件, 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生态环境建设潜力较大。

兰州是国家西北城市经济区的副中心, 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中段的中心, 是西北地区一体化、陆桥经济带全面崛起、沿黄经济带的发展、西部地区持续高效开发与稳定发展的战略重点。

1.5 兰州都市圈是一个多民族的都市圈

兰州都市圈地处西北地区多民族聚居区域, 都市圈外围与民族自治区接壤, 内有回、藏、东乡、撒拉、保安等少数民族。中心城市兰州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也不低, 所以多民族聚居是兰州都市圈的显著特征。

2 兰州都市规划的范围、期限与性质

2.1 兰州都市圈的规划范围

兰州都市圈的规划范围由基本都市圈8区8县市和与其紧密联系的联系圈8县共同组成, 共8区16县 (市) 。联系圈8县:包括白银市2县 (景泰县、会宁县) 、武威市1县 (天祝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4县 (广河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积石山县) ,

都市圈规划期限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期限, 一般为20年, 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 远景展望大约30年。

2.2 规划期限

兰州都市圈规划期限:为2007—2025年。近期2007-2015年, 中期到2020年, 远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2.3 都市圈性质

兰州都市圈, 在区位上, 是青藏高原门户、西南-西北联系新枢纽、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型;在理想目标上, 是创新突出、经济繁荣、生态良好、多民族团结的都市圈;在作用上, 是西北欠发达地区中心重点发展的带动型都市圈。

3 兰州都市圈规划基本原则

3.1 加快发展原则

兰州都市圈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规划必须突出重点, 将统一政策制定、空间组织、基础设施配套、生态保护等作为重点, 保证都市圈快速、有效、健康地发展, 尽早崛起。其中, 兰州城市核心区的空间拓展和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提升是加快发展的首要条件。

3.2 系统协调原则

按照都市圈区域规划体系, 进行空间规划、公共政策制定、支撑体系 (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游憩休闲、社会发展、协调管治等) 等横向规划研究, 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系统和谐;做好从过去到未来纵向发展研究, 保证协调发展。

3.3 集约化原则

强调空间一体化, 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紧抓节能减排落实, 节约土地,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强调资源共享, 生态共建, 避免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做到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3.4 管治主导原则

我国管治组织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有效运转的综合性新管理模式。

兰州都市圈规划组织必须发挥政府主导原则, 由省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工作, 相关区域政府部门参加规划组织管理。有关非政府组织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能动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引导和鼓励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化, 发挥市场经济的满足需求、自主决策与快速适宜能力, 活跃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由于都市圈是跨行政区联盟, 在管理方式上, 应成立省级政府牵头的管治机构, 以保证有效协调力。

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都市圈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原则, 将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优化防在首位, 讲究经济发展方式, 为此, 都市圈规划要重视公共政策的研究, 针对问题, 制定合理的区域利益与关系统筹的政策,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行动政策和制度保证。

摘要:文章是在负责组织兰州都市圈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中, 以认识和尊重兰州都市圈基本特征为出发点, 强调求真务实, 走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之路而提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这些基本原则和特点在规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强调应在建设中继续突出这些特点, 落实这些原则。

关键词:兰州,都市圈,规划原则

参考文献

[1]屠锦敏, 屈鹏举.兰州都市圈建设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1) .

[2]董晓峰, 史育龙.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0) .

[3]董晓峰, 刘理臣.基于RS与GIS的兰州都市圈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1) .

[4]董晓峰, 张志强.兰州都市圈发展可行性与发展战略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06 (3) .

兰州都市圈 篇2

一、物流地产属性、内涵及重要地位

“物流地产”概念进入中国仅有6年, 学术界对其属性、概念均存在争议。笔者总结普洛斯公司、AMB公司以及韩炜、杨馥郁、冯耕中等学者对该问题的认识, 认为物流地产属于工业地产范畴, 它一方面是指投资开发方 (含政府、企业或是事业单位等) 根据市场需求或是自身预估, 投资开发物流毛地、熟地;另一方面, 又指投资商据客户需求投资开发物流设施, 比如物流仓库、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

物流地产是物流业务的不动产载体, 是整合资源并推动物流产业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动力, 也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二、兰州都市圈物流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在国内外资金迅速抢滩“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物流地产市场之际, 地处西北的兰州都市圈, 其物流地产发展却呈现出社会认识不足、政府支持不力、投资主体缺失、市场供需“两衰”的落后状态, 从根本上制约了物流产业化进程, 牵制了都市圈区域物流中心功能发挥, 影响了该地区的整体协调持续发展。

1. 投资主体缺乏, 政府管理“缺位”

兰州都市圈物流地产尚处于萌芽阶段, 投资主体仅局限于原有的仓储企业、大型工业企业及因商业地产经营不善而转向物流地产投资的房地产企业, 缺乏国内外大型的地产商、物流商及专业投资基金等有实力的投资主体, 造成投资乏力。

同时, 受地域、认识、体制等因素影响, 兰州都市圈物流地产发展面临管理“缺位”、主导“错位”、发展“变位”等严重问题。物流行业多头管理、无人管理导致物流地产管理“缺位”;思路不清、政策不明导致“政府主导发展”功能难以发挥;需求把握不准、盲目散乱开发、土地使用违规、风险认识不足等问题, 导致发展“变位”。

2. 市场供求“两衰”, 市场机制乏力

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影响, 传统物流方式占主导地位, 现代物流发展严重滞后, 加之外资企业、外向型企业及上规模企业不多, 导致高标准、现代化的仓储运输、分拣包装、配送分拨、流通加工等需求严重不足, 供应链管理需求更是持久低迷。与此同时, 社会对物流地产收入稳定、拿地容易等特征认知不足, 政府的融资倾斜、供地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不明确, 导致地产开发企业、物流商及专业投资基金等投资主体开发热情不高, 物流地产供给严重滞后。

此外, 市场机制在物流地产决策阶段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物流地产在都市圈经济发展中没有实现网络化、一体化, 使其在萌芽阶段便出现投资冲动、整合乏力、竞争严峻等状况。

3. 战略定位不准、协调发展不力、规划设计滞后

受发达地区物流地产经济的刺激, 兰州都市圈各城市政府慌乱中仓促鼓励各类企业尽快进入物流地产行业, 特别是最近三个月, 圈内有大小近20个物流地产项目盲目上马、“激情”投资且布局散乱, 导致物流地产发展思路不清、战略定位不准, 圈内各城镇缺乏协调统一规划, 资源整合力度弱, 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4. 运作模式单一, 整体效益尚低

调查显示, 目前都市圈90%以上的物流企业仍采用自己投资建设且自我经营管理的传统运作模式, 很少采用地产商投资建设而后转租给物流商并代其管理、物流商和地产商合作经营等现代地产运作模式, 导致都市圈物流资源分散,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 物流经济发展整体缓慢。

三、兰州都市圈物流地产发展出路探究

针对以上问题, 参考东部地区及国外物流地产开发经验, 结合兰州都市圈的特殊区位、资源条件及设施状况等,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 抓住机遇、用足政策、跨越发展

兰州都市圈现代物流地产的培育与开发宜在大力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充分抓住国家和地方经济战略空间调整 (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兰州都市圈战略) 、全国产业向西梯度转移和内陆产业加快升级以及国家和地方为应对金融风暴而扩大投资等战略机遇, 灵活高效地用好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税费政策、土地政策等, 积极引导房地产商将从传统的居住地产更多地转向工业地产, 促进现有物流企业合作经营、整合做强、升级改造, 大力引进国际知名物流地产开发商和运营商, 有效培育投资主体, 增强圈内企业“危”中寻“机”意识, 推进都市圈乃至西北地区物流地产业的跨越发展, 打造地区物流“经济洼地”和国家物流“战略高地”。

2. 政府主导、统筹协调、优化环境

充分认识都市圈地区物流地产发展的阶段特征、现状条件及外部环境, 尽快成立都市圈层面的统一的物流发展委员会, 并形成“政府主导, 市场主体”的发展体制, 强化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功能;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 统筹和协调对存量资源合理整合与利用, 指导和扶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并化解前期客源压力, 组织并带领企业做好需求调研与预测, 加大物流节点、路径、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并为物流地产的开发、运营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3.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模式多样化

抓住普洛斯、丰树、和记黄埔、麦格里、AMB、腾飞等国际地产巨鄂和投资银行有意进驻我国西北地区地产市场之良机, 积极招商引进, 坚持打好“引进来”这张牌;同时, 积极吸引富力地产、中储、中外运等国内知名企业及鼓励酒钢、三和通等省内企业投资兰州都市圈物流地产市场;此外, 大力引导和鼓励西北地区其他企业 (或集团)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物流地产建设, 最终形成“各路英雄”齐聚都市圈的“多元主体”格局。

与此同时, 为配合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需要, 须摒弃传统物流单一的、封闭的经营模式, 积极探索多种运作模式, 比如地产商开发, 租售给物流商并代其管理;地产商和物流商合作经营;由第三方牵头, 实现物流商和地产商强强联合, 建立跨行业的集团企业等。充分发挥专业物流地产商熟悉相关政策、了解市场需求并具有丰富的物业管理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优势, 促使资金集中投放在技术改造与产品研发上, 不断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并实现帕累托最优。

4. 注重市场调查, 推进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针对物流地产发展中的定位不准确、规划不充分、竞争低水平、运行低效率等问题, 都市圈政府和物流地产开发商均应避免盲目乐观、主观臆断, 注重物流地产、物流市场与物流运作的紧密结合, 做好需求市场的调研与分析, 并形成细分市场, 有所为有所不为, 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物流地产。以市场为导向, 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积极转变物流地产开发点状布局的现状, 尽快构建上规模的物流地产网络。

5.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物流地产理论研究

物流地产是一个系统工程, 无论是宏观规划还是微观运营均需要理论指导及人才支撑。而目前兰州乃至全国对物流地产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 理论成果很少, 通晓物流地产的专业人才更少。因此, 兰州都市圈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级物流人才和高端物流技术, 另一方面还应从市场的高度引导高校及社会培训机构的物流地产人才培养, 并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6. 加快物流地产业信息化、产业化步伐

信息化、标准化是物流地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都市圈地区物流市场以中小企业为主, 这些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与手段, 缺乏各类信息协作平台, 缺乏产业链条化、集群化的运作经验。因此, 政府宜搭建各类物流信息平台, 并引导企业加快自身信息化、产业链条化建设步伐, 推动都市圈物流地产及物流产业现代化进程。

四、结语

物流地产的发展对加快地区 (或国家) 整体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均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地处西北内陆的国家交通枢纽中心——兰州都市圈, 更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政府和企业层面深入探讨适宜本地实情的相关理论、模式及路径, 着力推动本区域物流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及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庆:我国物流地产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J].商业时代, 2007 (36) :21~22

[2]张晓姣:我国物流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547 (8) :322~323

兰州都市圈 篇3

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社会冲突情绪不断郁积, 流言传播加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本地传统报纸媒体, 在紧张、随时爆发冲突的环境中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角色与其政治环境和生存环境有何关联?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改善本地都市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效果,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发挥都市纸媒无法淹没的社会作用。

一、研究方法

笔者以兰州本地都市报《兰州晨报》 (以下简称《兰》) 为例, 对其在事件中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 选取该报涉及兰州自来水危机的所有报道, 时间为4月12日 (首篇报道刊发日) 至4月16日 (最后一篇报道刊发日) 。

笔者将本研究文本分析的类目建构设定如下:

(一) 版面:1.头版;2.专版;3.编排版序;

(二) 消息来源:1.兰州市民;2.政府官员;3.专家及专业人士;4.新闻发布会;5.转引其他媒体报道;6.不可辨识或未交待;

(三) 报道形式:1.消息;2.通讯/特写;3.评论;4.深度报道 (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探访暗访等) ;5图片新闻;6.其他;

(四) 报道倾向:1.正面:积极、乐观的报道, 如正面肯定政府应急措施等;2.中立或含混:无明显语气偏向;3.负面:对监管等问题的批评, 报道水污染情况时营造紧张氛围等;

(五) 新闻角度:1.政府角度;2.专家角度;3.市民角度。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 总量分布

这段时间范围内, 《兰》涉及事件的报道共26个版面、56篇报道, 其中首日报道15篇, 次日12篇, 第三日与第四日各10篇, 最后一日4月16日12篇。4月17日是事件彻底平息的第一日, 但该报未刊登任何相关报道。

(二) 版面

1.头版

这段时间范围内, 每天《兰》均在头条位置刊登新闻。“兰州自来水局部苯含量超标原因查明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 “兰州市政府称:对水企监管不够到位”等头版标题紧跟事件过程的各个关键节点, 基本实现了简明准确地传达信息。12日刊登兰州市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 配以两幅新闻图片, 并占据整个版面, 但从13日至16日, 《兰》只在头条位置发布与该事件相关要闻标题, 版面的其余位置被其他新闻 (千人赴兰州新区种植希望树、相亲会) 或大幅广告 (涉及银行卡、招聘、净水设备) 占据, 头版广告比例超过中折线, 影响了头版的导读功能。

2.专版

从12日起, 《兰》推出专版新闻“关注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 每日专版不固定刊登在A02-A10版上。事件报道占据头版面积越大, 涉及版面越多, 表明事件重大性程度越高, 编辑对其重大性越认同, 但专版总量在该事件中期调查开展阶段较少。专版12日、13日采用大部分黑白印刷, 14日至16日采用彩色印刷, 蓝色主题色与水相关, 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

3.版序

编排版序是编辑根据版面内容的新闻价值或重要性安排的版序。12日, A02头条通版为省委、省政府领导针对该事件发出的批示要求, 但在A03版便为冬虫夏草广告专版, 13日A04版为问责事故原因报道, A05则为钻石赚版广告。

更甚者在于, 14日, A02与A03版均为专版地产广告, 直至A04版才出现省委、省政府对该事件的会议指示, 但在当天的A07版, 则出现“媒体携手水立方净水器优惠100元再度启动拧开水龙头流出纯净水”专版广告, 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净水产品, 15日, 从A02至A11版, 共5版涉及事件的报道被另外5版专版广告穿插分隔。在涉及事件的各专版中, 也存在单版上半区为居民饮用水供给紧张, 下半区为彩票新闻的现象。

(三) 消息来源体所代表的立场, 也就是媒体为某个阶层或群体的利益代言。 (2) 《兰》超过一半的报道消息来源于政府机构通告和官员说法, 以市民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内容, 围绕于饮用水供给问题。《兰》报道中所涉专家均为兰州威立雅水厂高管和技术人员, 从某种程度而言, 此类人群与政府机构和官员说法趋同, 转引报道均转自新华社, 内容都为事故问责、今后如何监管等重要议题。

(四) 报道形式

消息类报道占据绝大多数 (71.4%) , 内容多为省委、省政府会议指示, 政府机构最新通告以及新闻发布会内容。通讯类报道 (14.3%) 内容多为政府官员回答记者提问, 或是就通告和发布会内容做详细解读。新闻评论 (1.8%) 仅有一篇, 且转引自“新华时评”, 仅有的两篇涉及事故问责和监管预防的深度报道 (3.6%) 均转自新华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 消息报道简短明快, 但信息含量有限, 而在图片新闻方面, 具备报道价值的单幅照片仅为3幅 (5.4%) , 在报道配图中, 《兰》记者所拍摄的内容全部为市区内新闻发布会现场、居民排队取领水、消防官兵送水等场面, 而涉及市区外受污染自流沟监测井及改造等场面图片, 均转自新华社。拍摄新闻图片舍远求近, 当中原因值得推敲。

(五) 报道倾向

媒体报道应遵循真实客观的要求, 统计文字报道, 该事件中《兰》正面报道24篇, 以47.1%占据一半, 中性态度报道14篇, 占27.1%, 负面批评类报道13篇, 占25.5%。

三、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兰》在兰州市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报道文本的分析, 探讨了都市报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报道行为及特点, 并进一步探析其应然和实然角色。

(一) 《兰》缺少社会安全阀意识, 忽视冲突事件的正向功能

科塞所认为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在大众传媒领域表现为传播公众诉求和声音, 监督并维护公众利益的实现, 这符合核心新闻价值。自来水污染事件所引起的市民冲突情绪, 主要蓄积于企业不作为和政府监管不力, 属于内部冲突, 这促使该事件具备正功能。

《兰》大量消息来源来自政府官员和新闻发布会, 少部分来自受众的声音, 基本都指向瓶装水热销难寻。而选取消息来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角度, 单向传播、跟踪发布会、等待政府通报, 《兰》把深度开掘新闻价值的功能全部转让于新华社, 放弃了地缘优势。都市报面对冲突事件迟缓、犹疑的做法, 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宣传部门的意识形态影响、报纸采编人员的新闻认知能力、对负面新闻的狭隘理解有关。

(二) 《兰》报道对媒介和受众符号构建缺位, 经营管理趋利现象严重

通过符号构建的路径, 媒体运用角色表现 (对各主体的报道表现) , 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在突发事件中, 公众、政府、媒体和事件当事人的角色担当是较为明确的, 当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 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 (3)

《兰》报道对政府形象的构建基本合理, 即塑造了政府积极解决、承担责任的形象。突发事件中, 市民群体并非事件旁观者, 其特殊性在于既是媒介受众也是事件被影响者, 但《兰》并未有针对性地构建市民符号。4月12日, 《兰》头版为两张新闻图片, 上幅为市民抢购纯净水, 下幅为超市瓶装水货架售空, 并配以文字“抢购瓶装水货架已空空”, 急寻、疯抢、苦等饮用水的市民形象贯穿事件报道始终。都市报在与市民的互动中, 逐渐建立起市民的自我概念, 共享这一焦急、紧张的市民符号意义, 事与愿违地助长着恐慌, 而媒介对自身的符号构建则近乎失败。其次, 不考虑新闻内涵的排版、大量硬软广告严重威胁媒体严肃客观的立场, 消释着媒介的服务功能。“苏宁温馨提示广大市民……请保持平静心态, 莫惊慌。”这则广告刊于消息末尾, 并未明显标注, 失范的媒介角色对媒体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兰》的媒介建构表现, 折射出了其作为都市报的生存现状和无奈选择。《东方今报》副总编辑赵瑞莹撰文指出, 在都市报实践中的广告标记往往被专版、专题报道等字眼取代。不少都市报软广告的作者署名为本报记者。新媒体时代的冲击, 使得一些都市媒体把媒介经营管理片面理解为经济盈利。

综上不难看出, 都市报针对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一, 当社会冲突处于潜在状态时, 都市报首先应当控制冲突情绪蔓延, 传播权威信息, 有意识地减少刺激群体心理、激化冲突的相关报道。例如, 减少争抢购买矿泉水的图片、多角度呈现危机中的市民形象, 都有利于引导群体心理走向理性。其次, 要利用都市报贴近市民的先天优势, 建立灵敏有效的社警系统, 跟踪监测社会运行状况, 敏锐发现冲突气氛、找准冲突根源, 进行有效的预先化解和防治。

第二, 在冲突发生过程中, 都市报亟待多角度认识冲突的功能, 变“捂”为“导”, 将报道手段从对冲式变为疏导式, 从单向性地传播政府声音, 转变为宣传立场和民众立场的有机结合, 从而表达市民诉求, 监督政府和涉事企业行为, 为政府反思问题、做出决策提供民间参考。

第三, 在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要实现良好的引导效果。首先, 媒介需要明确定位、强化都市报的服务性。建构意义并共享的过程就是通过报道实现舆论引导的过程。贴近市民、为市民利益提供丰富类型的报道, 是获取读者、扩大发行的合理经营管理方式。其次, 符号构建依赖于具体的新闻表现。良好的新闻表现包括客观、深度等各方面, 这考验着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和动机。在与受众的符号互动过程中, 都市报应积极响应群众反馈, 不断根据群众利益需要调整报道策略和操作方式。

注释

11 赵悦怡, 任志明:报纸媒体在风险沟通中的得失与作用——以《兰州晨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 2010 (3)

22何志武、朱秀凌:“恶政府”?“弱拆迁户”?——拆迁冲突议题的媒介建构[J].新闻大学, 2014 (1)

上一篇:师范院校舞蹈教学下一篇:动物的定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