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铝业

2024-06-05

兰州铝业(共12篇)

兰州铝业 篇1

和平铝业集团始创于1989年, 是一家以铝合金产业为核心, 同时经营铝型材生产、铝型材销售、铝门窗加工、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铝门窗五金配件销售、铝单板与纱窗加工等多项业务的大型铝业集团。二十余年来, 和平铝业始终是北京地区最大的铝型材销售企业, 目前更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铝型材生产企业, 也是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铝型材生产与销售、铝门窗加工与终端直营、幕墙工程设计施工于一身的大型铝业企业, 是国内最早生产断桥铝合金的企业之一。

和平铝业拥有燕郊和大厂两大现代化铝型材生产基地, 设计年产各种建筑及工业铝型材超过10万吨。具备“设计甲级、施工一级”资质的幕墙工程公司1家, 专业门窗幕墙加工中心1个以及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

和平铝业集团产品种类丰富, 型材包括门窗型材、幕墙型材、装饰型材、工业型材, 采用独特的型材表面处理工艺;主营铝合金门窗和铝木复合两大类门窗产品, 型材设计科学, 造型时尚, 配附件完善, 工艺严格标准;公司还从事大型建筑幕墙、铝合金门窗、塑钢及不锈钢工程的设计、生产、加工和安装等经营, 主要产品有铝合金及不锈钢玻璃幕墙、彩色铝板幕墙、铝合金及塑钢门窗、不锈钢门窗、不锈钢自动门、转门、栏杆、包柱、铝合金及不锈钢采光顶等, 以及门窗配件, 并有自主研发的和平门窗幕墙系统。

公司生产流程完善, 设备先进, 拥有从美国、日本、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以色利、台湾等地引进的包括镕铸、挤压、氧化、粉末喷涂、氟碳漆喷涂、模具制造、型材复合、型材深加工、铝门窗幕墙成品加工等数十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型材加工生产线;拥有型材研发和门窗系统研发两个专业技术中心, 具备完善的铝型材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

和平铝业作为国内率先研发、生产断桥铝合金型材的企业之一, 始终把提供优质铝合金型材、生产高品质铝合金节能门窗作为企业发展的主线, 并适当的进行产业链的上下延伸, 充分利用自身20多年的发展经验, 整合内部资源, 联手行业名企,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并期望能同业内众多知名品牌一道, 共同推动国内铝合金门窗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和平铝业集团坚定不移的实施“品牌战略”和“诚信、专注、进取、创新”的经营理念, 始终把贯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体系标准作为事业同步发展的目标。并且顺利通过了GB/T19001-2000idt 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对型材挤压所用原材料、辅助材料、铝型材半成品及成品, 均具有完备的质量检测设施和专业的检测技术, 确保用户对各类型材的安全使用。型材氧化生产的全过程,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控制, 以确保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因此, 公司的产品质量起点已排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和平铝业集团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并先后获得“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十佳企业”、“中国农业银行河北分行评定的AAA级信用客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国节能型型材创新企业十强”、“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生产的“和平铝材”系列产品也先后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绿色建筑推荐使用产品”、“河北省优质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3.15优质建筑材料金奖”、“中国铝型材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著名品牌”、“中国房地产最佳供应商”、“中国建筑行业最具影响力门窗型材十佳品牌”等称号。

兰州铝业 篇2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科为全军血液病中心,现为甘肃省规模最大的血液病治疗中心。由普通血液病房、干细胞移植病房和血液病研究所组成。科现有病床100张,为西北最大血液病治疗专科,拥上千万元血液病检查设备,可进行骨髓和血液检查、白血病免疫分型、骨髓移植配型、白血病基因检测及干细胞分离等血液病专检查和治疗

血液科中心现有医师14人,其中医学博士6人,医学硕士8人,高级职称占50%以上。血液病治疗处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经验丰富,每年移植40余例,移植总病例数400余例,白血病的治愈率达50%以上,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率达70%以上,淋巴瘤的治愈率达80%以上,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移植后存活20年以上病例达30余例,创造了最长存活30年的淋巴瘤国内之最,是我省唯一一个全面掌握各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专科,现为全国血液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成员单位和中华骨髓库指定的干细胞移植和采集专科。

科室积极开展血液病治疗的临床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年发病论文3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全军医疗成果和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甘肃医学科技二等奖4项,军队和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0余项。

专科特色:

恶性血液病综合治疗:开展联合规范化的个体化的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类恶性血液病,使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优化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血液病,尤其是血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小儿急性白血病规范化治疗:该科是“神华爱心基金”、“成龙基金”等基金的指定治疗专科,有效减轻了小儿白血病的治疗负担,并专设了小儿血液病“爱心病房”,规范了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标准治疗技术,使儿童白血病,尤其是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造血干细胞移植:该科是国内最早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专科,已成为西北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心。具有丰富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合或半相合、血缘或非血缘、脐血等)、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恶性血液病和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经验,年移植50余例,移植技术的治疗达国内领先水平。并且在干细胞治疗各种疑难治性疾病方面,先后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等;造血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足等;CD34干细胞治疗外伤脑损伤、神经损伤、骨软骨损伤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疗效。

疑难血液病诊断会诊中心:血液病中心拥有完备的血液病诊断设备,是西北首家进行白血病流式细胞仪分型诊断和基因配型的单位,现能独立进行HLA移植配型,白血病形态、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诊断,血液病融合癌基因FISH和PCR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出凝血功能检测等,在临床血液病和实验血液学专家的精心会诊下,疾病分析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年诊断省内外疑难血液病200余,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保证。

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国家级干细胞治疗中心——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正式成立。据了解,该中心是经军区卫生部批准,在全军两所血液病中心之

一、甘肃省规模最大的血液病治疗中心、全国血液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成员单位的兰州军区总医院血液科的基础上组建的。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干细胞和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组织损伤性疾病和肿瘤生物治疗应用技术,经甘肃省卫生厅继续教育委员会和兰州军区卫生部批准,由兰州军区总医院主办的“再生医学——干细胞研究新进展和基因、干细胞及生物治疗新进展暨兰州军区总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落成典礼”都在当日举行。

兰州人与兰州 篇3

“守成”与“纳新”

在社会安定,百废俱兴的环境下,兰州是最为理想的居家城市。兰州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四乡八邻因自然地势的各异,所生产的物品各有特色,农林牧副渔虽不是极大丰富,供自己使用已是绰绰有余。沿黄河谷地构成的几个盆地也是沃野良田,岁有所收。昔日兰州的居民生活,俭朴而淡雅,没有大富大贵的豪奢,也少见苦难乞讨的赤贫。只要积极投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辛勤劳动,岁月就像河边的水车一般,圈圈转动,周而复始。黄河养育了兰州大地,养育了兰州人,也养成了兰州人深爱自己的故土和家园,不愿外出远游的性格,守候在黄河母亲的身边,年复一年。兰州人的学者士人,极崇敬先圣先贤,四书五经念得烂熟。明中叶时,兰州的大儒段可久先生乃是关学的旗手,“近宗程朱,远溯孔孟,从游者众,多所成立”。士子们的学风也是以守成为本,以守成的思想教育和影响众人。故此兰州人重礼仪,重家庭,富有守成立业的责任感,有浓厚的家族意识,追求平静安宁,不愿招惹与己无关的闲杂琐事。因为兰州人守成思想的奠基,全赖以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哺育,故而对新鲜事物的喜爱和接受极为宽容。凡是新生的东西,只要有益于兰州人的民生,他们从不摒弃。良马和山羊的引进就是一例,还有品种优良的小麦、水果、瓜蔬等俱能演化为兰州人自己的特有。说兰州人的“守成”是品,“纳新”是质,这种比喻是对的。

最好的百姓

苦难中的磨练,能使人志坚如钢,也能使人心若止水。兰州人的发展形成过程是与频仍的战争结伴而行的,建好的家园,说不准就会被战火毁坏。所以经历过数不清的战火侵袭,也就见怪不惊。他们遇事都是在冷静中淡化处理,没有像山东大汉一样风风火火走九州。他们总是在静观,在等待事情的转机,有人说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黄老哲学。这是兰州人的历史经验,不轻易出手,总是想后发制人,而往往失去“后发”的力度。这种性格一经成型,就具备谨小慎微的君子相,循规蹈矩,慢条斯理,在无论什么样的运动和活动中,决不会作冲锋陷阵的先锋,也决不会殿后去摘取胜利所得的果实。他们过分地实诚,使旁观者都为之扼腕,但兰州人却不以为然。有人比喻他们如同黄土高原,千万年的浮尘积淀得过分深厚而失去了支撑的骨架。兰州人往往以大禹导河归海之术待之万物,其可谓活学活用,天下最好的子民百姓,也可以说是非兰州人莫属。

兰州的桥

桥是开放的象征,桥是智慧和勇敢的结晶。兰州群山环绕,大河中流,山川河谷被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几个大块,沟壑洪道又将大块划割成众多的小块。兰州人想桥、盼桥、建桥,对桥有特殊的感情。兰州的桥梁建筑史,就是一部反映兰州人同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黄河九曲十八弯,水急浪险难行船。隔岸望水盼尕哥,几时你才把家还?黄河九曲十八弯,架上筏子下潼关,离家还是七月七,回来已到腊月三。”这首凄婉的民歌,讲述了筏子客哥哥为谋生计,架筏漂河而下,心上人尕妹在家盼望等待的急切心情。还有一首民谣唱到:“黄河害,黄河险,隔岸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在昔日,无论兵家征战,商旅往来,无论官吏僧侣,游子浪人,都得乘坐羊皮或牛皮筏子渡过黄河天堑,也不知有多少人,为渡黄河而命丧黄河。桥,对兰州人来说,是太重要了!每到冬季,黄河冰封雪盖,人们把结了冰的河面爱称为“冰桥”。冰桥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兰州最早的桥。而最早的人造桥,要称明洪武年间宋国公冯胜在城西七里处修建的浮桥;过了几年,卫国公邓愈又将此桥移建于城西10里处。洪武十八年(1385)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又将浮桥移到白塔山下,也就是在当今号称“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旁边。这座浮桥,就是赫赫有名的“镇远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甘肃提督升允奏请清廷在兰州修建黄河桥,德国泰来洋行承担这项工程,在镇远桥旁扎下基石,一年零四个月以后,一座长223.5米、宽8.36米,五孔四墩,载重八吨的钢桁架公路桥,出现在白塔山下,这就是现在的“中山桥”。这座铁桥,作为旧中国第一批大型桥梁已载入史册。

万里黄河上,共有桥梁57座,而流经兰州的130多公里的河面上,就有17座大桥。兰州算是黄河流域桥梁最为密集的城市。

桥梁改善了兰州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现代文明建设,也为古城兰州增添了几分魅力。

东方快餐“牛肉拉面”

兰州铝业 篇4

关键词: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影响

1 兰州新区概况

兰州新区, 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 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 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 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距兰州市区38. 5公里, 距西宁198公里, 距银川420公里。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 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 现有总人口10万人。年均气温6. 9摄氏度, 年降水量220毫米, 年均蒸发量达到2000多毫米。无霜期约在150天左右。核心区平均海拔约2000米。

1. 1 资源与区位优势

新区区位优势明显, 坐中四联, 承东启西, 连接南北, 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富, 地势开阔, 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横穿新区, 水资源完全能满足新区未来发展需求; 交通便利, 连霍高速、京藏高速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 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吉利汽车等一批产业项目入驻, 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

1. 2 发展现状

( 1) 规划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由中规院负责编制, 前期所有工作已完成, 目前已上报省政府审批。核心区控制性详规, 道路、供水、供热、供电等15个专项规划,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产业规划已编制完成, 循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正在编制。

( 2) 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已开工建设道路共9条, 总里程达75公里, 其中“四纵四横”城市道路50公里, 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 水秦快速通道25公里, 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工程。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工程有序推进, 石门沟水库已开工, 给水厂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铺设自来水管网26公里, 第一污水处理厂、热电联产项目完成预可研与选址, 应急调峰热源厂2012年10月建成使用, 天然气供气站完成门站位置选址, 铺设中压、次压管网15公里, 2012年5月向新区供气, 330k V变电站、110k V空港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110k V源泰变电站即将完成投入使用。

1. 3 发展方向

( 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高标准, 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形成新区和老城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大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积极实施新区绿化工程, 加强城市绿化廊道和绿地系统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和生态建设力度, 构建防风固沙生态防护安全屏障, 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鼓励企业清洁生产, 优先启动污水、垃圾处理等基建项目, 着力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建设。

( 3)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促进有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通过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 适度带动老城区人口转移, 妥善安置舟曲灾区异地搬迁居民。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通过新区建设, 促进辖区现有农民逐步融入城市, 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2 兰州经济发展概况

2. 1 经济水平

2009年, 兰州实现生产总值925. 98亿元, 比上年增长10. 8% 。其中: 第一产业 增加值30. 55亿元, 增长6. 17% , 第二产业增加值433. 62亿元, 增长10. 23% ,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1. 81亿元, 增长11. 64% , 三次产业比例为3. 3∶46. 83∶49. 87。非公经济增加值351. 96亿元, 增长22. 37% , 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38% 。地区性财政收入254. 8亿元, 增长71. 27% , 一般性预算收入57. 04亿元, 增长20. 18% , 一般预算支出119. 83亿元, 增长20. 24%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6. 18亿元, 增长17. 18%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 77亿元, 增长18. 92% 。实现旅游收入37. 7亿元, 增长2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增长21. 56% 、32. 03% 和20. 16% 。

2. 2 交通通信

兰州是我国12个主干交通枢纽之一,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4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的集装箱转运中心。目前, 兰渝铁路、兰青二线电气化改造正在抓紧进行, 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即将开工建设。公路有6条国道在这里交汇, 兰白、兰青、兰银等7条高速公路, 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连接东西南北的高速大通道。兰州中川机场与国内40多个城市直航, 并开通了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包机航线, 每周有百余次航班。黄河兰州段现已开通60多公里的市内旅游航道。

2. 3 商贸流通

兰州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著名的“茶马互市”, 现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多层次、规范化的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流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对活跃, 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辐射面达西部8省区, 近40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超市和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9. 77亿元, 同比增长18. 92% 。

3 兰州新区对兰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3. 1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兰州新区在西部开发、产业转移、区域发展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新区把工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 着眼于建设高度集聚的产业发展区, 着力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 着力打造产业集群, 培养经济增长新优势。同时政策上允许和支持兰州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兰州市可以借此进一步破解发展空间受限的瓶颈制约难题, 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3. 2 提高兰州综合竞争力

随着兰州新区的不断发展, 将聚集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人才, 有助于兰州市加快创新用人机制, 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教育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发展面向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进入新区; 老城区人口转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市区内交通拥堵压力, 有效解决缓解污染问题。

3. 3 经济带动作用

首先, 兰州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如钢铁、水泥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其次, 此前获批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都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带动作用。兰州新区的成立强化了兰州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将有利于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扩大向西开放。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0]92号[EB/OL].http://www.lz.gansu.gov.cn/root84/srmzfbgt/201103/t20110328_40936.html.

[2]王海霞, 黄磊.兰州城市发展问题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12 (2) .

[3]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5/06/content_1600275.htm.

兰州铝业 篇5

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青春、光明”主题征文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名称及主题:

活动名称: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青春、光明”主题征文活动

活动主题:青春、光明

二、活动目的:

为响应甘肃省电力公司关于“青春光明行”系列活动的号召。报道“青春光明行”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及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对自身的提升作用,同时为我院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烘托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在校文化生活,并提高我院同学对文学的认识和兴趣、促进文学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提高同学之间的凝聚力,让同学们的理想、情感、信念有一个挥洒的空间,让一股清新的文学风弥漫在我们的菁菁校园,让同学们那根思想的芦苇成长的更有生命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12年5月25日—6月12日 投稿地点:团委办公室(教学楼510室)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青春、光明”主题征文活动策划方案

四、活动主办及协办单位:

主办:学院团委

协办:在职团总支部、学生团总支部

五、活动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全院18个学生班级及4个在职军人班级(不包括09级在职军人班)开展,共计22个教学班级。

六、活动筹备:

活动展开: 1、5月24日召开团委工作会议,向各支部下发活动通知并传达活动具体要求,会议结束后由各班团支部书记在本班进行宣传。2、5月底至6月中旬通过学院广播站、张贴宣传海报进行宣传。3、6月12日 下午进行投稿,交稿数量不限,每班至少有两人参加。4、6月13日投稿结束。

5、学院团委邀请学院老师进行对所投稿件打分、评比、筛选出最终的优秀作品。

6、投稿地点:团委办公室(教学楼510室)

七、投稿要求:

1、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投稿,每班至少有两人参加。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青春、光明”主题征文活动策划方案

2、以“青春、光明”为主题。

3、应征稿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甘肃省电力公司在“青春光明行”系列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反映甘肃省电力公司在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方面所发生的生动故事。

4、文章可以是关于“青春光明行”系列活动议论文,可以是记叙“青春光明行”系列活动感受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关于“青春光明行”系列活动自己的所感所想。

5、要求作品立意新颖、主题明确、见解独到、说理清楚、事实准确、表达简练、文字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联系实际、指导性和启示性。

6、自定文题,题材不限,可以采用散文、随笔、议论文、记叙文等多种文体。一个人可同时写几种文体的文章,字数 800字-2000字以内为宜,诗歌限30行以内。

7、内容充实、切合主题、文章内容积极向上,必须为自我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八、参赛须知:

1、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合法拥有者,对所提供的作品应享有独立的著作权;

2、因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纠纷等由参赛者承担后果,并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者应保证主办方不因使用作品而产生任何版权或知识产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青春、光明”主题征文活动策划方案

权纠纷;

4、4、本次活动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团委所有。

九、报送文章格式:

1、采用word文档,A4幅面,页边距采用默认格式。

2、题目:字体—黑体,字号—小二,段落设置为“段前1行,段后1行,单倍行距”。

3、作者名,作者班级:宋体四号,段落设置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4、正文:仿宋—GB2312,三号,单倍行距。

十、奖项设置:

兰州天外来客 篇6

2004年12月11日晚,夜幕下的兰州郊外与往常一样平静而安宁。晚11时30分左右,《兰州晨报》记者唐学仁刚结束采访任务,准备乘车返回报社。当他刚从一间厂房里走出来时。突然看到一个大火球。这个火球很像月亮,带着长长的尾巴,朝兰州东北方向掉了下去。唐学仁大吃一惊,正在他怀疑自己看花眼时,迎面遇到了刚从车上下来的司机陆军,陆军同样是一脸惊异——他也看到了刚才的景象。当时,他正趴在方向盘上无聊地看天,刹那间,眼前突然一片亮光,就像天亮了,但亮光一闪而过,估计就三四秒钟时间。

就在两人相互询问刚才看到的景象时,忽然间,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从东北方向由远而近传来,震得附近居民楼上的玻璃也随之嗡嗡作响。过后有人回忆说:“天空中突然有响声,很响亮,是轰隆隆的声音。”也有人说:“是轧路机轧过水泥地的那种声音,由远而近。”

还未等唐学仁赶回报社,许多目击者就已经给报社打来了热线电话,他们的描述和唐学仁所见情况基本一致。与此同时,兰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也接到了许多居民的报警电话。一时间,四面八方的消息纷至沓来,众说不一。有人说飞机失事了,有人说发生了大爆炸。为此,110指挥中心迅速做出反应,下令兰州市所有的派出所到各个辖区进行排查。但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一切平安无事。

那么,2004年12月11日的夜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非常幸运的是,当时人们看到的这个短暂瞬间,被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上的一台监视器捕捉到了。从当时的录像画面上可以看到,整个收费站都被这个亮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这一景象让人们想到闪电,可是大晴天里哪儿来的闪电呢?

这是唐学仁又想到了地震,因为很多资料曾经记载,在地震发生前,天空中会出现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闪光,而且在12月11日那天,闪光过后,许多人也感觉到了门窗在嗡嗡作响,这情景和地震十分相似。唐学仁立即与甘肃省地震局取得了联系。地震局方面证实,当时他们的确记录到了一些奇怪的震动信号。不过,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奇特的震波与普通的地震波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普通的地震波来源于地下,可是这些震波却更像是来自于地表的震动所致。此外,根据收费站的监视器所记录的影像来看,天空中的闪光也不可能是地震光。由于整个收费站被亮光所照出的影子连续不断地朝一个方向运动,说明天空中的光源也一定是朝着某一个方向在连续运动,这与通常所说的闪电和地震光完全不同。由此也可以断定,这些闪光和震动并不是由地震引起的。

接下来飞机失事、军事行动等因素也被排除了,这个不明物会不会来自航天器?在互连网上唐学仁了解到,一些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往往会抛弃没用的部件,这些碎片在坠落时也可能出现火球、亮光等奇特现象,被人们认作是不明飞行物。那么,不明物会不会就是一块来自某个航天器的碎片呢?有关专家否定了唐学仁的猜测,因为如果是飞行器的残片,大部分都会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掉,或者变成碎块落到地面,这些碎块质量小,没有什么撞击力,不可能造成明显的震动。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卫星或航天器坠落地面时产生强光及巨响的可能。在航天史上确实有过这样的特例。2001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南太平洋上空坠落,就曾上演过惊心动魄的一幕,它的碎片坠落时,将傍晚的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同时也伴有隆隆的声响。然而,这一推测最终也被否定。

那么,这个从天而降的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呢?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颗流星,而且是一颗火流星。何谓流星?专家解释说,流星其实是一些闯入地球的宇宙尘粒和固体块,当它们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并发出耀眼的光芒。不过,一般来说,流星都会在短时间内就被摩擦产生的高温烧尽,所以我们看到的流星多是转瞬即逝。但是,天空中偶尔也会有质量较大的流星出现,其下落速度比一般的流星快,和大气的摩擦也更加剧烈,因此,在燃烧、下落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个明亮的火球,并带有长长的拖尾,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火流星”。

要想证明专家的推测,就必须找到落到地面的陨石。可是,这块陨石究竟在哪里呢?这时报社接到一个热线电话,说红古地区有人拣到了陨石。唐学仁急忙驱车赶往红古。在一户村民家里,他见到了一块形状怪异的石头。拣到这块石头的村民说,他在离家七八十米远的地方拣到了这块陨石,当时他还听到了轰隆声,但是这块石头旁没有大坑,他估计是这块石头砸到了其他石头上。

这块被村民认为是陨石的奇怪石头,从外表看的确有着一些像是被烧焦的痕迹,更重要的是,它还含有少量的铁,能够被磁铁吸住。许多来自外太空的陨石都含有纯度较高的铁,人们因此也称之为铁陨。那么,这块怪石会不会真的就是那块从天而降的陨石呢?

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刚落下来的陨石有一个黑色或黑褐色的熔壳包着,但里面不一定是黑色,大部分是灰白色。其二,就像河流水流得很急时会产生漩涡,从而在河中石头表面旋出一些浅浅的洼坑一样,陨石在高空飞行时也会被大气“烙”出气印。第三个特征,所有的陨石拎在手里,都比同样大小的地球上的普通石头沉一些。其四,如果陨石尤其是稍微大一点的陨石落到地面,都会出现一个陨石坑。

经过仔细观察,唐学仁发现那块怪石与专家所描绘的陨石外观有很大的差别,不仅没有气印,也不存在陨石所独有的熔壳。另外,从12月11日的地震记录来看,这是一次比较大的撞击,陨石重量估计不少于100公斤。这样的一个物体撞击地球,特别是兰州地区都是黄土,它应该会砸出一个很大的坑。然而,那块奇石的发现地不仅没有陨石坑,方圆百米之内也没有陨石坠落的明显痕迹。后来地质专家专门为这块石头做了鉴别,证明它根本不是陨石。

唐学仁的红古之行一无所获。不过,这时已经有几位国内知名的陨石专家抵达兰州,他们也在寻找这块神秘的陨石。专家将目标锁定在地震局所监测到的奇异震波上。根据专家判断,这一震波的能量相当于一次1.5级的地震,这与我国最大的陨石——“吉林1号”在坠落时产生的震动极为相似。

1976年3月8日15时,一颗硕大的陨星从天外飞来,在我国吉林省吉林市北郊上空爆炸,隆隆巨响回荡天际。在坠落的陨石中,最大的一块重达1770公斤。陨落时,它遁入地下6米多深,造成的震动相当于一次1.7的地震。既然这次兰州空中出现的火球、闪光、轰鸣声和落地的震动都与陨石坠落的现象完全吻合,那么兰州的这一不明物应该就是一块来自天外的陨石。

经过专家分析,陨石的位置基本确定,可能就在兰州青城乡附近的大山里。由专家组成的调查队很快就向山里进发。可是这里的山远比想像中的高大、陡峭,而地图上给出的陨石可能降落的区域太大,寻找工作非常困难。调查队在野外转了一圈,毫无所获。在返回途中,调查队又接到电话说有人在青城大山里发现了一处疑似陨坑。调查队立即赶往青城大山,但发现这个坑可能是滑坡所致,由撞击形成的可能性较小。

兰州公交 篇7

4月9日下午13:30分,兰州市首届公共自行车“周骑行达人”颁奖活动在城关区广场西口自行车网点成功举行。

活动主办、协办单位共同在广场西口服务网点处为本次评选出的十名“周骑行达人”进行了颁奖活动。

公共自行车公司何慧军经理就本周活动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宣读周达人获奖名单,骑行量最大的郭德林在现场分享了他的骑行经验后,三方领导给10名骑行达人颁发了职能手机各一部。

此次评选的十名“周骑行达人”来自各个行业,有快递员、有学生、有老板、有业务员、有退休职工,年龄最大的61岁,年龄最小的仅为14岁。

此次活动鼓励和带动了更多的市民加入到这支健康、环保的骑行队伍中来,自行车公司日租用量日趋上升,为传播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为我市“畅交通、治污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符磊)

党旗飘扬,保驾护航——兰州BRT党员义务铺路

晴朗的天空,多彩的朝阳,鲜红的党旗,映衬着党员们红彤彤的脸庞。2015年4月2日上午9:00整,,快速公交车队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们,在支部书记陈艳的带领下,开展了“两走进两服务”特色活动。走进BRT线路,铺垫沥青,填坑修路,为线路和车辆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走进BRT站台,拆除保温门帘,搬出融雪剂,为BRT的环境清洁奉献力量。在历时三个小时的活动中,他们用编织袋装了3吨多的沥青渣,对线路所经过的敦煌路上形成的大小50多个坑洼进行了铺垫,暂时减缓了敦煌路BRT专用道坑洼不平影响安全行车的境况,同时,党员们还回收了去年冬运中存放在各个站台上的34袋融雪剂,以及各个站台共42副棉门帘。活动中,每一位党员充分展现了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精神风貌,齐心协力圆满完成铺垫工作,排除了交通安全隐患,为一线运营保驾护航,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模范意识,体现了公交党员创先争优排头兵的形象,又一次展现了BRT共产党员的风采。

兰州公交 篇8

2015年11月24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中心组进行“严以用权”专题集中学习研讨,集团班子、机关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班子及党办主任、安全科长等9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领悟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行政从政,做法纪“捍卫者”的深刻内涵。集团班子成员紧紧围绕“严以用权”主题,结合各自思想工作实际,积极谈认识、谈体会、谈感受,重点研讨了如何坚持用权为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党的纪律,按规则、按制度、按法律行使权力,敬法畏纪,为政清廉,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监督,坚决反对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反对搞家长制、“一言堂”;如何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用权力,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曹玉梅)

学条例守准则讲规矩

2015年11月20日上午,出租公司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主要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共21人参加。会上,通读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章》。支部书记张志峰又结合实际,围绕为什么要学条例、守准则、讲规矩,党员干部如何在学条例、守准则、讲规矩上作表率等方面做了重点讲解。为我司党支部进一步明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为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牢记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上了生动一课。(郑雨青)

兰州公共自行车租用量突破2000万人次

兰州公共自行车公司租用人次突破2000万,为兰州的碧水蓝天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兰州公共自行车作为市政府“畅交通、治污染”,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举措之一,公交集团下属的自行车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运营,截止2015年11月24日累计租用达到了2005.93万人次,实现了节能环保和解决市民短距离出行问题。

该项目一期共建成377个服务网点,覆盖城关、七里河、安宁三区,其中城关区236个、七里河区75个、安宁区66个,锁止器9568个,管理箱377个,管理亭39个,共投放公共自行车6700辆,最高日租用68345人次,单车日均租还次数达7.4人次,故障报修中心日均接听热线达388次。根据国家交通部统一算法,一期项目节能量为2109.22标准煤当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67.9吨;共减少公交运行15.8万车次,减少燃油消耗约297万升。

该项目为兰州市畅交通、治污染、节能环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减少市民出行费用,提高市民健康指数,引导市民健康出行产生了较好的作用。(吴芳珍)

集团公司启动“2015年最美公交驾驶员”评选活动

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是兰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展示公交一线驾驶员敬业奉献、热情服务的工作风采,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兰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委员会、兰州公交集团决定在2015年11月下旬一2016年2月共同策划举办“最美公交驾驶员”评选活动。

兰州公交 篇9

近日,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温红彦、采访室主编盛若蔚、记者孟祥夫来兰州公交集团调研采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 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刘永杰、组织二处副处长黄红光, 兰州市委组织部部长郭智强等领导人员陪同调研。

集团公司董事长梁国庆、党委书记颜世浩、纪委书记费晓东及相关处室人员接待调研。温红彦一行查看了集团公司文化长廊、文化展示馆党建工作及“两学一做”专题版块内容, 现场观看并了解运营指挥中心车辆运营调度、党员先锋岗以及智能公交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治国理政观点的宣传平台优势。在边看边听和查看了集团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资料记录后, 温红彦认为, 兰州公交集团虽然是本次在甘肃调研采访的第一家单位, 但对兰州公交集团企业管理、党建整体工作、党建ISO19001体系管理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兰州公交集团举行驾驶员技能比武大赛

日前, 由集团公司团委、安全处牵头, 第七客运分公司联袂开展的驾驶员技能比武大赛在第二客运公司场区举行, 来自基层单位的120余人参加了活动。经过激烈的比拼, 来自143路驾驶员拦英俊荣获一等奖, 82路的驾驶员李龙和102路驾驶员周峰荣获二等奖, 109路驾驶员张建明、83路驾驶员唐丽君、144路驾驶员赵武川荣获三等奖。

为了举办好本次活动, 集团公司团委、安全处、第七客运分公司多次沟通, 策划程序、拟定方案、下发文件, 全面细致地安排比赛各项工作。集团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活动的筹备工作, 始终关注活动的进展情况, 亲临现场观看活动, 为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奠定了有力的领导保证。活动结束前,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颜世浩进行了点评并作重要讲话。

此次活动强化了驾驶员综合驾驶技能, 增强靠右靠边意识、行车中“三稳”意识和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安全预防常识, 提高广大职工安全素质, 同时激发广大驾驶员的工作热情, 对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目标注入了精神动力。 (张琨)

牢记党的宗旨, 做合格共产党员——第一客运公司党总支书记彭涛为内勤全体党员讲党课

日前, 第一客运公司党总支书记彭涛为内勤全体党员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党课。

彭涛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党章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改变, 以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意义。课件中穿插的小视频讲解, 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 使原本相对单一的课堂变得更具活力和热情。

兰州黄河水车 篇10

一、兰州的特殊地形造就了黄河水车

黄河从青海省进入甘肃以后自西南流经兰州市, 横贯而过, 从东北出境, 形成弧状, 全长150km。两岸由阶地组成黄河谷底, 最高处高出黄河河床三四十米, 是真正的“岸高水低”的特殊地理环境, 必然造成两岸居民的取水不便, 于是聪明智慧的兰州先民便审度地势, 在河两岸以及河滩上架设水车。利用水车把河水提灌到岸上来, 解决两岸人民吃水的问题。黄河水车鼎盛时, 西自小川峡, 东至骆驼滩, 黄河水车一字排开犹如一条蜿蜒的长蛇, 形成了黄河岸边一道独有的风景。可以说是兰州这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兰州的黄河水车。

二、兰州黄河水车的形制及分布

兰州黄河水车, 别称“天车”、“灌车”、“翻车”、“老虎车”, 为明朝嘉靖年间 (公元1522年~1566年) 进士段续所造, 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是一种利用黄河水流自然的冲击力的水利设施。轮幅直径大小不一, 辐条尽头装有刮板, 刮板间装有等距斜挂长方形水斗。当水流冲击车轮叶板时, 即可推动水车转动, 水车舀满河水, 提升20米左右, 等转至顶空后在倾入木槽, 源源不断, 以利灌溉。

黄河水车土木部分为水车巷与引水渠, 机械部分为水车。水车巷是用石堤筑成, 其引导河水, 冲动水车部分, 如一段渠道, 一边为天然河岸, 一边为导水石堤。引水渠是在河边台地, 边沿为齐坎悬崖, 舀水槽的水可直接输入到台地。

据考, 黄河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 大者二十多米, 且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各种类型。每台黄河水车的灌溉区域不一, 大者400余市亩, 小者100余市亩。

黄河水车始于明, 盛于清, 明末以后便不仅在兰州, 而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平凉、泾川、银川以及陕西都被广泛的使用, 在黄河的洮河、湟水、大夏河等支流也出现过, 被人们广泛的应用, 大力的推进了当时这些的农业生产发展。

三、黄河水车对古代兰州先民生活有重大影响

在《重修皋兰县志》中记载, “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 兰州人段续在兰州黄河创制木质提灌水车, 效果显著, 沿岸农人竞相仿制”由此可见, 黄河水车从它第一次架设在黄河岸边开始, 就对兰州先民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兰州由于地形特殊, 古代先民只能“望河兴叹”, 眼见滚滚河水却无法利用, 只能利用南山泉水, 进行农业灌溉。但这些泉水流量很少平均只能灌溉五六亩地, 由此制约兰州的城市发展。宋徽宗崇宁年间, 兰州人口只不过千人。明代后, 兰州又由于地形地势成为军事重镇, 朝廷不断移民至兰州戍边, 肃王移藩兰州, 人口猛增, 于是扩大了水浇地但仍满足不了需求, 段续引进并改进水车技术后, 大大扩大了水浇地的面积, 促进了兰州的发展。

在甘肃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水车档案中的景泰中泉乡龙湾之水车被洪水摧毁一案及皋兰县新城乡青石关水车被水损坏一案都可以看出水车之于兰州当时人民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老幼糊口无术, 悉行待哺”, “无奈十室九空, 饥寒难顾”, 从这些话语中, 无不能看出失去黄河水车, 将对沿岸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良田无法灌溉, 影响次年收成。其次, 在兰州市今天仍能看到与黄河水车相关的地名至今沿用。例如在兰州灌溉“泥窝子” (今宁卧庄一带) 农田有五辆一组的水车, 原为十辆, 故此地原名为“十辆车”, 后由于剩下五辆又改叫“五辆车”。今平凉路北与金昌路北间, 原有水车浇灌果园菜地故名“水车园”。皋兰有“上水车”、“下水车”, 红古区有“水车湾”以及“练家车”、“刘家车”等因某家族所建水车而得名的地方。因此, 黄河水车在水利灌溉史上曾经发挥过独特作用。是黄河沿岸人民数百年来赖以生存重要生产工具之一, 与普通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法分割。

四、黄河水车在现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电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 黄河水车的经济功能日渐减退, 渐渐的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从以前黄河岸边处处水车的壮观景象, 到如今需要大力宣传保护, 黄河水车已被人们忘记。黄河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 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的研究提供了见证。作为昔日农耕文明的缩影和历史沧桑的见证, 它展示了黄河文化的古朴雄浑, 博大精深的魅力, 体现了先民们崇尚自然, 利用自然的生活画面, 是黄河水车作为一种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凸现出来。

2005年兰州水车博览园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被称之为“目前世界上水车品种, 数量最多的文化主体博览园”;同年, 兰州黄河水车携手荷兰风车, 进行一次东方文明与欧洲文化的交融, 成为“国家名片”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展现给世人。这套《水车与风车》邮票于2005年9月6日正式在全世界发行;2006年, 黄河水车制造工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由此兰州黄河水车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又一次被人们重新认识。黄河水车现在作为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物, 竖立在兰州的黄河边上, 作为兰州市所具有的独有的城市景观特征, 将兰州与其它黄河沿岸城市相区别。它承载传达了兰州所具有的浓郁厚重的黄河文化, 不仅弘扬的黄河文化, 而且也增强兰州人民对母亲河的情节和自豪感。

五、结语

黄河水车从它竖立在黄河岸边的最初到现在的这数百年来, 他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 终于淡出历史舞台, 为了使水车黄河文化得以延续, 甘肃省兰州市建成了水车博物园。一座浓缩了兰州人怀旧情结的水车园, 终于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现在它不仅浓缩了兰州人民对它的情感, 也浓缩了浓郁的黄河城市文化, 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民间艺术的关怀和重视之下, 兰州黄河水车终于再一次的被人们记起。

参考文献

[1]姜洪源.中国精品档案解析之四水车档案:述说黄河水车的历史, 山西档案, 2007.

[2]兰州——中国"水车之都"[N].兰州日报, 2005.

全球铝业重心东移 篇11

全球铝业的格局正在转变。几十年来,西欧和北美企业一直处于行业前列,控制了大部分的生产和交易。

美国铝业(Alcoa)和加拿大铝业(Alcan) 主导这个行业多年,随着加拿大铝业在2003年收购法国法铝集团(Pechiney),这种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这笔收购使加拿大铝业在冶炼技术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

但该行业正日益放眼于东方。10年前,中国的铝产量仅排名世界第四,但到现在,除了钢铁产量排名全球首位,中国也成为最大的铝生产国。在全球铝业迅速扩张的背景下,中国的增长给人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

在公司层面,铝市场的焦点也在向东方转移。

俄罗斯打造铝业“冠军企业”

俄罗斯的Rusal和Sual近两年显露出进军全球的雄心,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扩张计划,但它们在2006年10月采取了迄今最具决定性的举措。Sual同意被规模更大的Rusal收购,组成United Company Rusal,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

Rusal和Sual的所有者——俄罗斯寡头奥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和维克多·维克塞尔伯格(Victor Vekselberg)之间的谈判,既冗长又不透明。双方此前曾进行过谈判,但未能达成协议。

不过,整合俄罗斯铝业的产业逻辑是强有力的,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双方的合并表示赞许,意味着这次两人已达成协议。

Rusal与Sual在2005年共生产380万吨铝,总产量略高于美国铝业(Alcoa)。然而,两家俄罗斯企业拥有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新冶炼厂建设计划,使其可在未来与竞争对手拉开更大的差距。

Rusal在西伯利亚南部Khakassia新建的一家炼铝厂不久将投产,这是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即将投产的第一家炼铝厂。该公司还计划在靠近西伯利亚Krasnoyarsk的Boguchansk建设一家新炼铝厂,年产能可能高达60万吨。

Rusal还在与俄罗斯原子能机构(Rosatom)商谈合作,以帮助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新建一家核电站。该公司将在附近建立一家炼铝厂,并从俄罗斯东部的一处港口向亚洲客户出口铝。对于Rusal收购Sual的交易,俄罗斯以外的铝生产商担心,建立这样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国家冠军企业,将使外国集团更难打入俄罗斯市场。

西方铝业是否还有未来

许多业内人士现在正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西方世界的铝生产是否还有未来。炼铝是一个能源密集型产业,而能源成本高涨是近年推动铝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厂商无法在本土签订低成本电力供应合同,它们会把生产迁至世界上能源资源充足的地方。

与许多西欧国家一样,美国作为铝生产国的地位也在没落,这反映出一个事实:中东和俄罗斯等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区正在建设新产能。

过去12个月来,Hydro已关闭了两家挪威炼铝厂,原因是它们缺乏竞争力;而加拿大铝业(Alcan)也关闭了一家瑞士炼铝厂,并计划2007年关闭一家法国工厂。

加拿大铝业(Alcan)最近曾表示,该集团与能源供应商就一项新供应合同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谈判,但未能取得理想结果,因此,该集团正对其年产量为20万吨的荷兰弗利辛恩工厂的未来进行评估。弗利辛恩工厂目前的能源供应合同将于2007年到期。

在西方国家中,加拿大似乎拥有一个发展良好的铝产业,得益于该国丰富的水电供应。1996年,加拿大的铝产量为230万,预计今年将达到300万吨。

加拿大铝业(Alcan)计划斥资18亿美元,扩建其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Kitimat炼铝厂,使年产量达到40万吨,提高63%。该集团表示,在扩大规模之后,Kitimat将成为全球成本最低的炼铝厂之一。

全球铝产量将继续增长

无论在哪里生产铝,有一点是明确的:全球的铝产量将会增长。CRU Analysis的咨询师罗斯·斯特罗恩(Ross Strachan)表示:“全球2007年的铝产量增幅将达到创纪录的270万吨。”

预计铝的需求也将保持强劲,从而为高企的铝价提供支撑。目前的铝价接近每吨2800美元,大大高于12个月前的每吨2000美元。而分析师已预测,铝价在2007年仅会小幅下降。决定铝需求量的关键行业包括航空、汽车、建筑和包装业等。

2006年全球市场的铝供应缺口大约为30万吨,这是铝价大幅上涨,并在5月份触及每吨3300美元高点的原因之一。

加拿大铝业首席执行官迪克·埃文斯(Dick Evans)表示:“2007年的供需将基本持平。”他表示,氧化铝价格下跌和铝金属供应量增长,将小幅打压铝价,但市场的周期性不会像过去那样明显。他表示:“我们预计,在中期内,铝价不会暴跌。”

兰州铝业 篇12

一、兰州牛肉面的市场现状

关于兰州牛肉面的由来, 众说纷纭。目前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是还是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兰州牛肉面是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东乡族马六七带入兰州, 经后人陈和声、马宝子等人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其主要制作步骤无论从食材的选择、再到重要的和面、还是最后的拉面, 都巧妙地将所含成分———小麦中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及弹性性质发挥到了极致。无论传说准确与否, 基于兰州牛肉面的悠久历史, 我们可以推断, 兰州牛肉面是生活在兰州的回族人民在勤劳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饱含劳动人民智慧的民间美食。

(一) 市场现状

根据对兰州统计年鉴的调查显示, 目前兰州市所管辖的三县五区内有兰州牛肉面馆1099家, 其中从业人员达1万人左右, 年营业额基本超过10亿元, 每天有近70万消费者选择牛肉面。自兰州牛肉面行业迈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后, 牛肉面市场呈现出金鼎、占国, 吾穆勒、金强、马子禄、牛肉面大王等一批小有名气的本地品牌鼎力的形势。牛肉面行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就业率, 无形之中解决了部分就业难的问题。

然而在对外地牛肉面市场的了解中发现, 真正由兰州人经营的牛肉面馆所占比例很小。而且由青海人经营的面馆数量还呈上升的趋势。相比而言, 由兰州人自己所经营的牛肉面馆基本上没有走出甘肃省, 甚至是停留在兰州市内。

(二) 成功企业———“金鼎兰州第一面”

生活在兰州的人们无一不知“金鼎牛肉面”, 它不仅仅是一个连锁企业, 而是众多牛肉面企业中的佼佼者, 更是兰州的代表、牛肉面不断发展的代表。然而它的成功并不只来源于其所经营的牛肉面的味道, 更来源于它的产业管理。

“金鼎兰州第一面”是兰州金鼎饮食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经营的著名品牌, 接受兰州牛肉面第三代与第四代继承人的传承, 以保护非遗文化为首任, 发展传统牛肉面为己任, 打造品牌, 不断创新。首先, 公司将牛肉面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经营理念相结合, 建立了金鼎独有的配送研发中心, 并且研制出了金鼎牛肉面的专用调料, 推出了新产品———“系列牛肉面”。在牛肉汤的“清”字上着重下功夫, 在“味”字努力做文章上, 在“质”字上不断求发展,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实验, 推出了将虫草、羊肚菌、西洋参以黄金比例熬制为汤料的高档系列牛肉面, 在兰州高档牛肉面领域内独树一帜。其次, 从牛肉面的传统文化入手, 率先在牛肉面行业中提出“八统一”, 建起了面馆店面与装修风格完全统一, 实现了“千店一面”, 使牛肉面逐渐告别长久以来存在于传统中的低档次经营, 从而完美地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 提高了经营档次。同时, 率先实行星级化服务, 此举措就在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上又迈出了很大一步, 并且规范和完善了《金鼎公司营运手册》《金鼎牛肉面加盟书》《金鼎牛肉面加盟连锁店营运手册》等各项要求, 在运营体制、生产流程、服务标准、岗位责任、连锁管理、加盟程序等各方面制订了详细的标准, 使管理和操作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并且在生产制作方面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科学的操作标准, 将所有对食物味道的体验都从做面师傅们的经验发展成了精确的数字, 以保证每一个连锁店操作流程的统一规范。并且实施品牌战略, 大胆学习借鉴国际快餐业的先进管理方法与成功营销模式, 采取特许加盟的形式,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确立发展商圈, 立足全省, 着眼于向西部北方省会城市的拓展, 积极开辟国内市场。通过十余年来不停的努力, 不仅收获了佳绩, 还为兰州牛肉面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目前, “金鼎兰州第一面”已然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成为兰州牛肉面行业的龙头样板企业。曾先后摘得“中华名小吃”、“清真名牌食品”、“优秀民族企业”、“全国十佳餐饮连锁企业”等诸多桂冠, 并且在全国餐饮连锁50家领先企业排行榜与在中国餐饮企业经营业绩统计信息中也不乏其身影。先后顺利完成了对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外办、市上四大家及各国友人的各种接待任务, 各地州市、港澳台胞、各旅游团队及各种文艺团体也多次光临, 在对兰州的商务洽谈、招商引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金鼎公司因其优秀的业绩与影响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 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赏, 为宣传民族传统美食, 宣传西北, 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兰州牛肉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 金鼎牛肉面是兰州众多牛肉面企业中不可多得的成功者。然而这个现象也引起我们的深思, 为什么兰州牛肉面那么多的企业, 只有金鼎做到了一枝独秀呢?作为兰州的传统美食, 为什么没有随着时间的移动而发展壮大呢?通过和金鼎牛肉面做比较, 主要发现以下四个问题。

(一) 缺乏研究, 培训技能不足

众所周知, 一个品牌如果想要拥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力, 除了要保持其拳头产品以外, 还要持续创造出新的周边产品, 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要求。但是兰州牛肉面面馆多数只是单一经营牛肉面, 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做研究、做创新以提高牛肉面的品质。并且多数经营者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 主要靠上一辈口传的经验来控制制作流程, 操作随意, 这就是培训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了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缺失, 也正是这一点制约了经营者想要扩大规模、连锁化经营以及将品牌向全国推广等的发展目标。

(二) 资金短缺, 店面档次较低

市民口中“一间铺面两口锅几张板凳几张桌”的调侃其实是大多数兰州牛肉面馆的缩影,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投资者的资本实力不够。面馆多为一个个家庭所开, 资金非常有限, 租一个铺面已经是他们所能承担的投资上限。店面窄小、资金不足等资本方面的问题已经成兰州大部分牛肉面企业发展上最大的阻碍。部分小面馆甚至存在向外占道经营、操作间与储料间共用、不注意生产卫生、桌面污渍不能及时清理、无法遵守相关食品卫生法规等情况。然而, 多数经营者出于对成本考虑, 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完善经营设施或装修店面以改善顾客用餐环境, 这严重影响了兰州牛肉面的信誉。

(三) 缺乏统一标准与行业规范

笔者认为这是制约兰州牛肉面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

标准化包括产品的标准化和服务的标准化, 主要反映在消费者对所品尝的牛肉面的味道以及所在面馆的环境和服务的感受上。因为在兰州, 每家牛肉面馆无论规模大小, 选材相差甚少, 所以做出的面的味道主要取决于拉面师傅与调汤师傅的手艺与经验。尽管兰州牛肉面存在的历史悠久, 但是“从古至今”, 熬汤、配料、和面、拉面等关键环节都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量化标准, 并且出于行业间存在的竞争考虑, 调汤手艺一直被视为牛肉面行业中各家默认的“不能说的秘密”, 因此从客观上造成了不同面馆的口味存在差异。而且由于水质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牛肉面口味变化更大, 也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兰州牛肉面一旦走出兰州就变了味的窘境。在环境方面, 牛肉面馆虽然大小不一, 但都多为20~60个平方米左右大的小店, 环境较差。在服务方面, 服务人员缺乏业务培训, 职业水平较低。

甘肃省有关部门于2003年出台了有关评定兰州牛肉面等级标准化的细则, 旨在规范并促进兰州牛肉面行业在经营方面向秩序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该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牛肉面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 却没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若要问其原因, 则是政府没有完全考虑到存在于消费者中的偏好和收入问题, 牛肉面的的最大消费群体最初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不同等级形成的不同的消费群体, 注重的饮食习惯和价格,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的行业导向作用。

(四) 发展动力不足, 经营理念落后

兰州牛肉面馆的经营者在很大比例上仍是个体或家庭, 其经营规模小, 行业进入障碍低, 企业实力薄弱, 理念落后, 易于满足现状。其中大部分经营者对于规模扩张、经营升级方面都缺乏动力, 基本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化经营, “小本生意”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很少拥有发展为现代企业的观念, 他们思想一直停留在小富即安的认识水准上, 即使“壮大”也只是简单分家、另立门户, 这种仅仅是实现了“量变”而非“质变”的现象就明显表现出了经营者在经营扩张意识上的缺乏, 牛肉面行业中现代管理人才方面的缺乏迟滞了牛肉面产业化进程的脚步, 并且要实现产业化经营, 还必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

很重要的一点是, 无论在经营者还是消费者的眼中, 牛肉面均是所谓价低而又实惠的大众食品的代表, 他们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了牛肉面的价格经济性和食用方便性上。即使在现今, 兰州牛肉面的品牌特征已经不断出现在其实用性、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等方面中, 但是由于经营者与消费者都缺乏基本的品牌意识, 所以使得牛肉面的价格依旧长期在低价位运行, 店铺自然也就马虎了事。可以说观念陈旧、品牌意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兰州牛肉面的快速发展。

三、兰州牛肉面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金鼎兰州第一面”这个成功案例的研究与分析, 结合制约兰州牛肉面发展的普遍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产业研发与技能培训

产业独自研究新产品是缺乏专业知识与见解的, 应当使用更新、更有效率的方式, 如:以科研校企相联合的方式, 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所拥有的科技优势, 鼓励有经济条件的牛肉面企业积极参与, 从营养功能、绿色添加剂、文化内涵等着手方面研究。将科研成果及时向市场转化, 为兰州牛肉面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双支撑。同时, 加强牛肉面博物馆的建设, 使兰州牛肉面改变它仅仅是美食的普遍印象, 要让消费者们慢慢的感受它是一种文化。

在加强产业研发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规范的牛肉面培训机构, 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培养新人才, 紧跟研发的步伐。这也需要采取校企相联合的方式, 充分发挥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所独有的科技优势, 并且积极培养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要防止人才外流, 制定相应的人才保护政策, 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武装牛肉面产业。

(二)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

政府是市场调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来支持牛肉面产业化的发展, 改变经营者的理念, 鼓励经营者扩大规模, 积极开办全国连锁店。

政府还应为银行提供针对“牛肉面企业贷款”的奖励政策, 促使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拥有良好市场前景、有能力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的牛肉面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 帮助解决因经营流动资金不足而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并且政府要着重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 龙头企业的作用都是无可取代的。而兰州牛肉面由于历史原因, 以及行业特点等方面的条件限制, 缺乏类似“肯德基”、“麦当劳”这种全球快餐业形成的机制, 龙头企业过于弱小, 很难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所以政府应该在各个方面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 这样一来, 伴随着龙头企业的壮大, 那些就餐环境差、档次低的面馆就终将被淘汰, 这也就在无形之中促使经营者必须对牛肉面馆档次进行提升并不断发展。

(三) 制定行业各方面的统一标准

在兰州牛肉面悠久的发展历程中, 在各方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性的标准。所以, 政府需要发挥行业导向作用, 制定出统一的行业标准, 形成行业的自律准则。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主要包括在企业品质、服务与卫生方面, 以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为目标, 建立标准化运营体系。

品质标准化应做到生产标准化、制作工艺流程化、设备标准化, 对原料的选择、用量有精确量度, 各项工艺的衔接准确高效。服务标准化方面需要标准化服务语言、服务流程、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卫生标准化方面包括及时清理碗筷桌凳, 卫生碗筷的消毒、环境与卫生用具卫生等依照标准严格执行。

由政府牵头, 制定出统一标准后就应该开始加大对行业标准的检查力度。对于不符合统一行业标准的企业立即停业整顿, 以保护好“兰州牛肉面”这一金字招牌。

(四) 提升文化内涵, 加强品牌保护

兰州牛肉面只有在其发源地成为一个标杆式的民族品牌, 才可能以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形象走向全国。这就需要经营者站在文化产业的高度上推动兰州牛肉面品牌的同时, 使其也成为能够大量解决就业、推动消费增长、提升地方知名度的不可或缺的特色产业。

并且, 需要加强对兰州牛肉面这一无形资产和品牌的保护。通过制定地方法规, 更好地促进牛肉面产业健康发展。定期开展类似于“最受欢迎的兰州牛肉面商标”的评选活动, 激发经营者的品牌保护意识, 提升牛肉面行业商标的知名度, 这样就在实现牛肉面品牌附加值的同时又推动了产业的文化内涵, 使兰州牛肉面不断升级换代。

摘要:兰州牛肉面是兰州的标志, 是甘肃的特色, 是人们对于大西北最深刻的印象。并且由于牛肉面的制作过程简洁, 口味大众而享誉中国各地。然而我们在除兰州外品尝到的多数所谓的“正宗兰州牛肉拉面”都不是兰州本地牛肉面的味道, 甚至相差甚远, 并且经营场所多是路边小店, 卫生令人忧心。为了可以改善上述情况, 笔者对兰州牛肉面的经营现状进行了调查, 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浅显的个人分析, 应加强产业研发与技能培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制定行业各方面的统一标准;提升文化内涵, 加强品牌保护。

关键词:兰州牛肉面,经营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丽.兰州牛肉面品牌的文化拓展问题探析[J].社科纵横, 2012 (7) .

[2]马竹书.兰州牛肉面产业化发展再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 2012 (5) .

[3]柳佳.兰州牛肉面产业化经营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16) .

上一篇:地域文化与园林的关系下一篇: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