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精选12篇)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1
一、科学化运动背景下的《科学》杂志
《科学》杂志创刊于1915年, 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大型综合性科学刊物, 它同《新青年》一样, 在五四运动及其之后的启蒙运动中对启发民智、传播科学、促进现代科学发展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杂志主要用来刊载专业性较强的论文, 较少涉及科学普及方面的知识。然而, 在1935年, 《科学》杂志迎来了创刊二十周年纪念, 科学编辑部长刘咸在1月刊首发表社论, 指出“鉴于时代之需求, 谨将本杂志贡献于国家社会, 作为科学舆论之喉舌, 广播科学知识, 提倡科学建设, 自兹以往, 本杂志以力求通俗, 而同时能除去试下言科学者粗陋浅薄弊病为目的, 取材务求适宜”, 力求将科学知识普遍化, 而科学杂志的稿件选取也有了三个标准:能使读者产生科学兴趣、能记述科学进步、能传播科学消息。可以看出, 作为科学性的刊物的《科学》杂志, 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特色之外, 还为了促进科学化运动而做出了一些改变, 对推动科学化运动的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二、《科学》杂志在科学化运动时期科学传播内容
在1932到1937年间, 《科学》杂志每年发行一卷, 每卷包括12期 (其中1937年的9—10期、11—12期为合刊) , 虽然栏目因主编的改变而有所调整, 但是刊载的内容一直十分丰富,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农林、医学、工程学等各种领域, 下表是对杂志中刊载的内容进行的统计。
将《科学》的科学传播内容进行分类, 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是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 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物质运动最本质规律的反映。从《科学》杂志刊登的学科分布来看, 该杂志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这些基础科学十分重视。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 (算学) , 书中主要以介绍数学算法、几何证法、作图方法为主, 也会附带一些理论的介绍。对于其他的学科, 除了涉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学科进展之外, 还会介绍这些学科在生活、军事上的应用, 刊载国外关于这些学科的发明, 并说明原理。可以说, 《科学》杂志所关注的基础科学, 并不局限于理论上的研究, 也会包括学科应用方面的内容。
(二) 应用科学
应用科学关系到国计民生,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实业的进步、国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科学》杂志有关应用科学的分类也包括很多方面, 这些被关注的领域也跟中国国情有关。
(注:本表中分类的依据是按照《科学》索引进行, 其中杂俎栏目并没有进行分类)
(1) 农林科学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 科学家对于农林科学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当时的中国科学家也不例外。从内容中可以看出, 当时的科学家较为关注的问题包括土壤的酸碱性、植物的抗虫性、农作物的改造等方面, 他们通过实地考察、亲自实验等方式进行研究, 对农林发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2) 矿冶技术
对于矿产丰富的中国来说, 研究矿冶方面的技术也是很有实用意义的。《科学》会关注各领域的矿产信息, 对新发现的矿藏进行及时报道。此外, 还有对采矿方法、矿产纯度等内容进行分析, 可见, 当时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注重矿产的质量, 而并非只注重产量。
(3) 工程技术
《科学》涉及到的工程技术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 这些有关事业发展的学科有利于当时的社会发展, 是极具意义的。
(4) 卫生医药方面介绍
《科学》杂志介绍了很多卫生医药方面的信息, 其中一部分是关于国外先进医学技术的, 如胃镜的使用、外科手术的进步、医学疾病的治疗等等。此外, 杂志还会介绍一些实用的医学信息, 如“霍乱症及其防治法” (1934年12期) 、“痘症新治法” (1935年11期) 等, 对当时公民的医学知识启迪有所帮助。
(5) 航空航天技术与气候学研究
航空航天与气候学都是《科学》杂志比较青睐的内容, 很多文章也会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探讨, 分析气候对航空航天的影响。也有很多文章是对二者进行分别的介绍, 有助于国人了解这些新兴的实用科学。
(三) 科学史
科学史的内容在《科学》杂志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对近十年、二十年国内外学科发展进行探讨的, 例如1935年第10期中, 刊载了《近二十年来原子物理学之进展》、《二十年来中国植物学之进步》、《二十年来中国气象学之进展》等系列文章;也有对学科的发展史进行全面的回顾的, 如《宋元以后草本药理论概要》 (1933年第9期) 。《科学》杂志关于科学史的记载记载下了国内外尤其是中国科学技术走过的道路, 对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四) 科普知识
《科学》杂志上也有科普知识的介绍, 例如1935年第2期中的“足下知之否?”介绍了六年中俄罗斯人口增加的人数、硬水的沸点、如何推算陨石的年代等等科学常识, 十分精简。此外, 《科学》还会介绍一些科学常识, 例如《植物纤维之简易鉴别法》 (1932年第8期) , 介绍羊毛与其他纤维之间的鉴别方法, 十分实用。
(五) 科学救国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 中国也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科学》刊登了很多关于呼吁科学救国的文章。
编辑部长刘咸就在发表了《科学与国难》一文, 认为应当树立科学国策, 重视科学事业, 尤其应当注重可以让国家富强的科学研究进行实施, 也应当注重国防建设的科学, 对科学人才建立奖励保障, 以实现科学救国。此外, 科学还刊载了一系列呼吁科学救国的文章, 如《科学与民族复兴》 (1935年第3期) 、《科学研究为建设国家的始基》 (1937年第1期) 、《国难期间科学界同人应负的责任》 (1936年第4期) , 呼吁国家和国民重视科学。
(六) 教育及科学教育
教育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质量的好坏对科学传播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对于教育事业, 表现出了很大的关注。刊载的内容包括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者的任务、教育机构的情况介绍、教育基金的情况、实验室的建设标准等各个方面。
三、《科学》杂志科学化运动时期科学传播特点
(一) 注重科学性
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人权主义思潮较为盛行, 中国青年运动也在那时开展, 同时,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 以政权的力量强制灌输给民众。在这一时期, 农村经济社会经济矛盾突出也导致了“农村建设运动”的发起。这一阶段可谓是各种思潮与运动并发的时期, 加之民族危机的加剧, 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是, 《科学》并没有因为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受到影响, 依然坚持刊登科学文章, 没有政治偏向性, 这对于科学传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 注重实用性
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应用社会, 造福社会。《科学》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对于科学的实用性十分注重。可以看出, 《科学》杂志除了对于应用科学十分关注外, 杂志还十分注重生产生活中的科技, 对于生产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例如, 1931年的水灾影响了淮河一带小麦的播种, 引发了荒灾, 《科学》杂志便刊载了《灾后种麦误期之补救》, 给出了“改种其他作物, 以及根据各地气候、土壤环境选择适合迟播的小麦品种”的建议, 对灾民灾后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又如, 在1935年第6期的新闻中, 介绍了价格便宜、亮度高的植物油灯, 以供当时经济欠佳的农村使用。另外, 由于蚊虫是引发疟疾、黄热病、丝虫感染、骨痛病的元凶, 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多不良影响, 杂志也在1933年第5期介绍了《蚊的驱除方法》, 对幼虫和成虫都有一定的驱除措施, 有利于公民的健康。
可以说, 《科学》杂志从各方面关注生产生活, 提出了很多极具实用性的方法及建议, 很好地贯彻了科学造福社会的功能。
(三) 注重新闻性
科学新闻在《科学》杂志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1935年改版后, 编辑部长刘咸更是增加了新闻在杂志中的比重。
*采用四舍五入法, 舍去小数点, 保留整数位 (注:本表所指的新闻来源于《科学》中的[新闻] ([科学新闻]) 这一栏目, 同时也包括[科学进步]栏目)
从新闻源来看, 《科学》杂志在科学化运动的早期, 大多采用国外医学会、科学促进会等科学协会以及各大高校、工商业的研究成果或报告, 也有来自于《Nature》、《Science》等国外领先的科技杂志上的论文及最新科学成果介绍, 之后, 《科学》也开始增加国内高校、研究所、科研机构以及国外报刊上的科学新闻内容作为新闻的源头。从内容上看, 《科学》杂志所刊载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 涉及的专业也逐渐增多。从一开始较多关注科研成果、科学发现, 到后来关注各领域的科技活动、科研动态以及科学家消息, 甚至一些科学生活常识, 也在新闻栏目中有所体现。从供稿的作者来看, 也由姚国珣、朱炳海两人发展到后期姚国珣、刘咸、重熙、戈合等多人。此外, 新闻的时效性也在不断提升, 很多新闻都对上个月甚至是当月早期发生的科学事件进行了报道。
虽然有些稿件从内容上来说并不能够属于新闻的范畴, 但是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科学杂志对于科学新闻十分注重, 并利用新闻短小精悍的特点, 将更多的科学信息传播给读者, 对读者了解国内外科学现状有很大的帮助。
(四) 表现了对科学家的尊重
科学家是科学传播的主体之一, 也是科技传播内容的来源之一, 对于科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对于这一群体, 《科学》杂志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并利用很多版面和篇幅对科学家的事迹、精神进行了介绍。
在1932年第十期中, 《科学》杂志开办了专刊来祭奠科学家爱迪生的逝世, 刊登了数十篇文章, 从爱迪生的生平、发明、研究成果等方面对爱迪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使爱迪生的形象及精神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华刚讷行状》、《悼居里夫人》、《亚几默德》、《马尔萨士百年纪念》等科学家传记及悼词都是对逝去的科学家表示怀念的文章, 并认为, 他们的逝世是科学界的损失。此外, 在“新闻”栏目中, 还会对科学家的消息进行集中的介绍。在卷首, 《科学》也会刊登科学家的珍贵照片, 以展现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可以说, 《科学》杂志对科学家的尊重即是对科学的尊重, 更是向读者传达了尊重科学家的精神。
(五) 关注国民健康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动乱之中, 国民较为蒙昧、医学素养较低, 加之当时瘟疫严重、食品短缺, 医学也不发达, 国民的健康问题十分堪忧。《科学》杂志对国民健康问题可谓是十分重视, 刊载了不同的文章, 以求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程度。
维生素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研究对象, 沈雄庆发表了《维他命研究之新发展》,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维他命研究的最新成果, 其他研究者也对各种维生素进行介绍。不少研究者还对当时较为流行的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性疾病的原因、症候进行了介绍, 并给出了预防和诊疗的办法。还有研究者对上海人的膳食进行调查, 选取中等上海家庭为研究对象, 对膳食成分及营养分配进行研究, 并与美国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 提出对国人提高营养, 增强体格的建议。此外, 还有对蛋白质、营养元素的研究, 以及对于饮用水卫生监测的建议, 可以说关注的方面是非常全面的。
(六) 内容通俗浅显, 重视图片运用
《科学》是一个专业型的科学杂志, 传播了很多专业知识。尽管如此, 该杂志也没有忽视语言的通俗性, 并充分利用图片, 对知识进行展现, 使之形象易懂。
从该杂志20周年的社论中便可看出杂志对于语言的要求:“以深入浅出清畅顺达之文字论述各种科学问题, 务使初学者读之不觉深, 专门家对之不嫌浅, 各取所需, 则本杂志使命达矣。”在实际中, 《科学》也是这样执行的。首先, 《科学》刊登了大量的科学新闻, 简单易懂, 信息量大;其次, 《科学》选取的专著及论文也能用较为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道理。此外, 《科学》对图片的运用也十分重视。在讲解动物结构、微生物的变化等内容时, 《科学》都会配上图片, 方便读者理解, 对其他需要作图表述的论文也都配有图片说明;此外, 《科学》还刊登了一些科学家的照片, 并用铜版纸印刷, 实属珍贵。
四、《科学》杂志在科学化运动时期的作用
(一) 普及和推广了科学知识,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当时中国教育较为落后, 学习新兴科学知识依靠的大多是原著, 为了方便讲课, 老师也采用英文授课, 而国内的教科书则很久没有更换, 不具前沿性, 并不有利于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将读者群体首先定位为“高中及大学学生, 次为中等学校之理科教员, 再次为专门学者, 最后为一般爱好科学之读者”。将高中及大学学生作为主要读者群, 并刊载文章对初高中试验室的配置标准、学院的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可以看出, 该杂志对于国家科技发展未来主体的重视。《科学》在这些群体做好了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从当时情况来看, 有利于受教育者知识面的增长, 从长远上看, 更是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 传播科学精神, 提高国民科学智知
《科学》不仅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 还始终凸显出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的精神, 而杂志中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地反映着科学精神。
对于中国科学社提出的米制单位译名, 读者王子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千克”应当读成“克千”, “厘米”应当读成“米厘”, 这些提议被刊登在1935年第5期的杂志中。虽然该读者的建议并没有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但是对于该稿件的采用正是说明了《科学》杂志坚持自由交流、欢迎不同说法的态度, 也正是科学精神的极大体现。此外, 杂志中还有很多文章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例如对科学家的介绍, 一方面是让读者更加了解科学家, 另一方面也是对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解读。
《科学》通过对科学精神的传播, 提高了国民的科学智知,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接受和从事科学教育的人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 促进了国防科普工作
由于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 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将国防科普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科学》杂志中, 就多次提到战争中的毒气问题, 如《军用防毒器之活性炭》、《第二次世界大战空军与毒气活跃之前瞻》、《毒菌战争》、《我们的防毒问题怎么样?》等。文章对毒气进行了介绍, 呼吁民众引起重视, 努力建设防空设备、增强国防意识, 而不是简单地喊口号, 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国防建设加强的期待。与此同时, 又从科学的角度对如何防毒进行了探讨。可以说是在科普的同时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这种重视国家灾难, 以科学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出建议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难能可贵的。因此, 《科学》杂志对国防科普工作的开展可谓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四) 促进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
科学化运动协会认为, 要解决中国的问题, 就不能回避中国自己的问题, 《科学》杂志正是这么做的。该杂志刊登的文章对中国社会存在的教育问题、学科建设问题、工业实业发展问题都进行了探讨, 或是寻求解决的途径, 或是提出解决的方法。正是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才有利于提高。
此外, 《科学》杂志还十分重视科学名词的统一。从1932年开始, 杂志就开始刊登科学名词审查会审查通过的算学名词;接着, 对讨论通过的化学译名进行公布;同年, 杂志刊登了读者对于英文数学名词翻译的讨论。之后, 《科学》杂志又刊载了《昆虫译名之意见》、《有机化学名词改良委员会最后报告书》, 并发表了物理学会请求改善现行衡量制度的请求。科学名词的统一有利于科学的传播, 也有利于科学社会化的进行。
摘要:1932年到1937年的5年期间, 政府高官学者和研究机构学者发动了“中国科学化运动”。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进行科学教育、实现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是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科学化运动时期《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讨论《科学》杂志在这一时期对推动科学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化运动,《科学》,科学传播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2
——习近平主席G20杭州峰会系列讲话解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12日 02 版)
编者的话
2016年的金色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出席B20工商界峰会和G20首脑峰会并分别作了主旨演讲和开幕致辞。
习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个主题,突出在“新”字上谋篇布局,针对激发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力、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引擎、构建平等包容开放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极富建设性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路径和新目标,给出了复苏当前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充分凝聚了中国智慧、传递了中国信心,展现了中国担当和中国力量。
中国方案也成为本届G20首脑峰会最值得掂量的丰硕成果。为帮助大家深刻领悟习主席一系列重要讲话,《思想者》副刊特邀几位学者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
“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
“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科学精神 科学管理 科学发展 篇3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谋事创业缺乏科学精神的问题。结合淮海集团自身实际,对照“严谨、踏实、认真”的要求,我们确实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缺乏科学精神,执行力不够,办事拖拉;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发展上不协调。这些具体表现,有些是子集团层面的问题,有些是科研线条、分厂的问题,有些是子集团与各单位共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端正工作态度,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以上率下,深刻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根源,强化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秉承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促进工作态度转变。要以端正的工作态度促进执行能力的提升。要倡导自上而下的执行文化,以严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实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严格制度落实,促进企业整体执行力的提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加强企业科学管理。要持续推进精益研发,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推进军品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精益研发综合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军品科研技术突破、完善薪酬激励制度等措施,促进科研项目的“三提升、三降低”。同时,要以提升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实现流程为核心,从精益设计、精益试制、精益试验等方面入手,对不同阶段的研发流程进行逐步完善与优化。建立以产品领域及项目研发的核心团队和研究室专业化团队。健全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质量师、工艺师、会计师等不同系列的研发团队组织结构,明确各系列研发团队的定位与职责分工,优化协同开发的团队运行机制,提升研发沟通效率和五师系统协同效率。要内外结合推进精益生产,在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只有加快推行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严控产品质量,降低废品损失,加快军品产出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要脚踏实地推进精益管理,对科研、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堵住“漏点”、填补“盲点”、挤出“无用点”,把利润一分一分抠出来,把竞争力一点一点提上去;坚持用数据说话,以实实在在的指标改善来检验精益管理成效;切实落实集团公司的“九降低、三改善、一杜绝”要求,逐个环节、逐个岗位制定改善目标和具体措施,工作成效要体现在成本费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两金”占用等绩效指标的改善上;学习借鉴系统内外单位在集中采购、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及时总结推广,扎实推进公司的精益管理工作。
三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要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准确把握武器装备信息化、体系化、实战化的新要求,客观、准确、科学研判军工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贯彻国家和集团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新要求,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做大、做强特种车辆、建筑用型材、汽配零件机总成等相关民品产业,做实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坚持以精兵简政、打造虎狼之师为目标,在子公司、研发中心和各分厂人力资源优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使能力绩效工资在明年得以全面实施。同时,强化两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考核,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完善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变垂直管理为矩阵管理,优化项目组织资源配置,强化项目研发组织力和协调性。要以划小核算单元、剥离辅助业务为目标,积极推行辅业资产市场化运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要以有序退出、移交社会职能为目标,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三供一业”移交事项。通过坚定不移地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工作,将淮海集团真正打造成区域内有影响力、行业内有竞争力,集团内有贡献力的一流企业。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4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孔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韩非子·显学》)
《韩非子》这段论述把儒学墨学孔子墨子放在同等地位。儒墨并列,这应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吕氏春秋·当染》篇说:“此二士者(指孔子墨子)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举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也,皆死久矣,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王公大人,从而显之,有爱子弟者,随而学焉,无时乏绝……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在先秦时期与儒学并为“显学”的墨学,在与诸子学说共同经历了秦火之后即湮灭了。墨学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代成为显学,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大国分争的社会状态必然导致文化上的多元化发展,这就为墨学这样一个在社会思想方面讲非攻、兼爱、尚贤,在实践上讲究为义而又精于器械制作的学派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和条件,也使之在连年战争的社会中有可能成为颇有吸引力的学说,所以它能够“从属弥众,弟子弥丰”,成为显学。但自秦统一后,曾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却与儒家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儒家也曾在秦火后有短暂的沉寂,但至汉武帝时即获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相反,墨家则步入衰微。汉代刘向父子奉成帝之命在校勘先秦古籍时,还曾对《墨子》加以整理,在《七略》和《别录》中还将墨家与儒、道同时提到。但汉后,墨子书“不显于世”。魏晋以前史载精于墨旨者只有司马谈、张湛、鲁胜等,但其著作早已亡佚。
历史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迭起,各阶层民众都陷于苦难之中,人们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闷,纷纷皈依佛道,而墨学即被道教所吸收,道教名著《抱朴子》就是明显的例证。在魏晋时期,政治上的动乱使独尊儒学的思想专制局面濒于解体,思想界又一次活跃起来了。随着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受到社会的怀疑,墨学也得到了一次复苏的机会。这次复苏的特点是《墨经》中的科学思想受到重视,对鲁胜、刘徽等科学家的活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据《晋书·隐逸列传》的记载,鲁胜是一位对科学有研究的学者,他亲自进行过天文观察,并著有《正天论》。“其著作为世所称,遭乱遗失,惟注墨辩,存其叙曰。”鲁胜“兴微继绝”,为“亡绝五百年”的《墨经》作注,第一次引说就经,将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单独成书,使墨家的科学成果得以汇集。鲁胜对于《墨经》这种体例上的整理,是鲁胜对墨家科学活动研究的成果,也为《墨经》的流传创造了条件。刘徽的《九章算术注》的成就也与墨家的科学思想的影响分不开。
清末民初,墨学又一次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当时,外侵加剧,民族危机严重。这一现实促使近代中国形成了一股奋发图强、自立救国的社会思潮。西学的引进使人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中体西用”已是社会普遍接受的思想。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一批学者纷纷从《墨经》中寻找抵御近代科学技术的武器,同时不少学者以墨学作为批判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的武器。墨家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重视逻辑和科学的精神,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鼓舞了不少志士仁人。从毕沅、张惠言、孙诒让到梁启超、胡适,注《墨经》者一时纷起,而且大都重视《墨经》中的科学思想。毕沅是第一位为《墨子》全书作注者,也是清代第一位为墨子作公开辩护的人。毕沅肯定韩愈所谓儒墨之辩生于墨学,非二师之道本然。由于《墨经》重视科学技术,重视逻辑,与当时传入的近代科学文化可相互参证,因而能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谭嗣同自谓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梁启超曾大声疾呼:“欲救今日之中国,舍墨学之忍苦痛何以哉?墨学之轻生死何以哉?”[1]另外,当时最早以西方自然科学来解释《墨子》的是清代著名科学家邹伯奇,他在《学计一得》中说:
“梅勿庵言:和仲宅西,畴人弟子,散处西域,遂为西法之所本。伯奇则谓西人天学未必本之和仲,然究其伎俩,犹不出《墨子》范围。《墨子·经上》云:‘圆,一中同长也’,即几何言圆面惟一心,圆界距心皆等之意,又云:‘同,重、体、合、类、异,二、不体、不合、不类’……此《墨子》俱西洋数学也。西人精于制器,其所以持以为巧者,数学之外有重学、视学……故谓西学源出《墨子》可也。”[2]
俞樾在《墨子间诂·序中》也说:“近世西学中光学、重学、或言皆出于墨子,然则其备梯、备突,备穴诸法,或即泰西机器之权舆乎?”在当时看来,墨学的研究有胜过儒学研究之势,墨学专家栾调甫曾对此有过论述:“道咸以降,西学东来,声光化电,皆为时务。学人征古,经传蔑如。墨子书多论重学几何之理,足以颉颃西学。……光宣之交,博爱之教,逻辑之学,大张于世。而孔门言语之科,不闻论辩之术。孟轲剧口之谈,亦多不坚可破之论。加以儒先克已慎修迷教,更无舍身救世之概。惟墨子主兼爱则杀身经利天下,出言谈则持辩以立三表,事伟理圆,足与相当,此其由微而得以大显于世也。”[3]栾先生精辟的分析说明了墨学“大显于世”的原因,但似乎只是“显于”知识分子之中,而未“显于”整个社会。这反映出墨子与墨学的社会影响比不上先秦时期的儒墨并显。
以墨家科学思想的兴衰作为参照系反思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墨学之所以在魏晋和清末民初两次受重视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当时都是因为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受到怀疑、批判,处于低潮及衰变时期。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是不能容纳以自然为认识的独立对象的科学思想、科学内容,也不能容纳在科学实践基础下的逻辑分析的思维方法。因而中国传统科技在技术上有杰出的成就和惊人的创造,然而这些技术成就又往往停留在能工巧匠的经验技术的水平上,不能在理论上得到总结和提高,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形成一个天人感应的哲学思辨与经验技术相混合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的产物。墨家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模式具有不相容性。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文化争鸣,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学派林立,为思辨性的思维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传统中也包含着近代科学的“种子”,当时正在形成某种原始的科学结构,如名辨思潮萌发着形式逻辑的初步思想,尤其《墨经》几乎是一本尚未完成的中国式几何原本,包含了类似于欧几里得几何的构造性理论要素,《墨经》中的光学研究和杠杆原理虽然没有发展到托勒密和阿基米德原理那样完善的地步,但其中的光学、力学诸条就是古代科学理论的萌芽。在诸子百家中,只有墨家学派对于实验较为注重,而且还善于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理论。如果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科学繁荣的局面继续几百年,也许中国科学发展的程度会更高。但是墨家学派注重实验的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汉以后墨家几成绝学,学术风向发生了很大的偏转,科学实验很少进行。战国时期的名家、道家、阴阳家所提出的一些思辨性的论题,由于缺少实验事实的根据,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没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墨家的抽象科学知识的大兴大落是人类一切超越于时代的早熟文化的共同命运,然而其所开创的注重科学理性与功利主义统一的科技价值观一直影响着后世。
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只有摆脱传统文化主体内容和思维模式的束缚,传统科学技术才能摆脱天人感应的哲学思辨与经验技术相混合及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始终停留在直观和臆测水平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实践经验与理性思维相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和逻辑构成的手段,使中国古代科学沿着实用经验形态向理论科学形态的方向发展。历史表明,中国科学理论中的技术化倾向、春秋战国后期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和墨家学说的湮灭,使得中国原始科学结构的确立失去了历史的机遇,它对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原始结构对于近代科学结构建立所起的作用,正是因为它确立了一种示范。而《墨经》在中国科技史上第一次将纯粹理性的科学主义与注重实用的工具主义价值观融为一体。这种融合虽然缺乏高度的自觉性而只是自发的融合,但它毕竟为中国科学开辟了一条最有生命力的科技发展方向——科学主义与工具主义相结合的发展。而这一科技传统的失传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历史已经证明,墨家对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贡献,不仅在于他们当时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更在于他们开创了重科学技术研究、重科学理论探索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本应把我国导入一条科学昌繁、技术发达的文明古国的发展道路,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承传和光大。墨家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科学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墨家的重科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加以发扬光大。
二墨家科技思想湮灭的原因
关于墨学衰微的原因,也是近年来治墨学者们较为关切的问题,总的来看,分析多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虽各有侧重,但皆言之有理,黄世瑞认为墨家的反血缘宗法思想不适合于血缘宗法制思想弥漫的中国古代社会,因此也就敌不过以宣扬血缘宗法制为中心的儒家。[4]张永义认为,前人没有把墨家不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和不能作为一种知识系统存在这两个问题分开。实际上,前期墨家的政治主张已被消解,后期墨家的学说无法承担意识形态功能,乃是墨学不受秦汉统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5]我们以为,墨家科学本身的缺陷决定其在基于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文化选择中失去了机会,墨家科学思想由于不能象儒家那样完成向社会现实层面的转换,不能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系相协调,长期被社会视为文化异端。
任何一种理论或学说的产生、发展或衰落,最终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阶级关系状况等决定的。墨家的科学精神和社会理想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工匠阶层的兴起而兴起的,同样又由于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用儒学治国,手工业技术和商业活动遭到压制和打击而衰亡。墨学理论违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血缘宗法制度,脱离社会实际,这是墨学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墨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既不能满足于统治集团需要,也不能与社会的正统思想相协调,因此它一直被排斥在社会的文化选择之外,因此在特别讲究文化一统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不能不走向衰微。其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也连带成为一种绝学。墨家所创造的科学事业在“墨子之后,尚无闻者,”学问家又往往是“趋势轻物之士,徒有文辞而无实学。”[6]先秦时真正具有平等观念的是墨家。墨子虽不反对等级之礼,但他的许多主张推论起来足以与礼相悖,导致朴素的平等思想。司马谈评价墨家“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矣。”(《史记·论六家要旨》)班固也说墨家“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汉书·艺文志》)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实质上即是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学之旨在救乱世以拯民于水火,从而使大不侵小,强不凌弱,贵不骄贱,富不欺贫。墨子提出了“兼以易别”的主张,“别”即儒家所强调的尊卑贵贱亲疏等级,“兼以易别”即是用平等取代不平等。然而血缘宗法制度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统治形式,血缘宗法思想是贯穿于其中的民族心理之一。而墨子的“兼爱”主张不适合浸透了血缘宗法思想的封建社会的民族心理,墨家思想的源头是无宗法的氏族社会生活,墨子热衷于推崇传说中的“禅让制”。兼爱的根本要求和特征是爱无差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墨子“爱无差等”式的兼爱,实质上具有打破血缘宗法等级观念的作用,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然而这种不讲宗族不分亲疏的爱,与宗法农业社会的人情心理不符,也违背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另外,墨学理论体系自身存在固有的逻辑矛盾,缺乏灵活内外调节机制,不利于其生存和发展。墨家的矛盾在于它处于有差别的阶级社会,却要求一种实际上的平等,而又不能找到一种形式上是平等的价值标准平衡调节各方面的利害冲突,因而不得不以天意和氏族社会的平等观念作为其价值标准建构它的理想社会。墨家站在平民的立场上论政治,表明了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自然血亲的氏族制的解体,但也同时表明了它是一种过渡形态,而非根本的变革。因此墨家就不得不以天意作为规范社会的价值标准。由此,墨家陷入不可自拔的循环论证的泥沼,即天秉人的意志,天要人相亲相爱,人之兼爱正是秉天的意志,否则天就要罚它。所以在内调节机制上,墨家自身理论不够和谐,在外调节机制上,墨家由于违背血缘宗法制度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文化,与当时符合统治阶级又比较符合人情心理的儒家理论水火不容,不能象法、道两家那样与逐渐成为统治思想的儒家一表一里,或成为互补结构,因此秦汉以后墨学的衰竭就不可避免。关于墨学的中绝,张岱年先生曾形象地比喻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条腿”残缺了。墨学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另一个可能的方向。
墨家以手工业技术实践为基础,结合名辩思潮中发展起来的逻辑所产生的科学思想,既不能适应以家庭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宗法结构的社会秩序,又不能适应以小农业与小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技体系的需要,而这二者都是传统文化赖以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墨家的科技思想以自然作为科学活动的独立对象,强调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分析。它与以政治伦理为中心内容,以阴阳五行为思维框架,以天象证人事为思维的基本途径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在沉重的思想传统的压迫下,墨家科学思想当然很难健康发展。墨家的科学思想也不符合血缘宗法制度,作为先秦诸派中最富有科学精神的一派,墨家在实践活动中提炼了不少自然科学知识,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墨家丰富的科学思想却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与政治伦理无关,因而在当时的社会不被统治者所欣赏。由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仍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家庭封闭式的生产和技术传授是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墨家科学活动和科学思想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展和工匠阶层的兴起而兴起的。同样由于以后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手工业生产的被抑制,以手工业技术实践为基础的墨家科学思想也难以深化而停滞湮灭。当然墨学中绝决不是由惟一原因造成的。墨子死后,墨家的巨子制后来由向心力变为离心力,号召力逐渐减弱,使墨家的组织受到了严重破坏。墨家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它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组织。墨者们对墨子崇拜到迷信程度,所以他们均以墨子的言论奉为经典,反复诵读。各派墨者相互指责对方为异端,而坚信自己得到了墨子的真传。所以“相里勤之弟子五候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辨相訾,以矙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庄子》)墨家这种死背教条,各执已见的争端,不利于墨家本身的学术发展。另外,墨派团体要求全体成员对巨子号令闻风而动,言行整齐划一,这种过于紧密的组织结构,注定难以持久,一旦他们间矛盾激发,必然导致墨家后学的分裂以致衰落。墨学中绝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前面我们提及过的原因,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而失去了生存的条件。一方面由于墨学作为“贱人之学”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排斥,另外,其本身的会党学派组织形式也不利于自身发展。墨子之后的领袖称为巨子,巨子的权力很大,墨者都要尊其为圣人,对其绝对服从。墨子在世时,由于墨子的德高望重,墨学还有一种团体凝聚的向心力。墨子之后,墨家再没有出现象墨子那样有威信的巨子,当巨子不足以服众时,墨家组织逐渐分裂,渐渐失去了影响力。墨家的科学精神和社会理想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工匠阶层的兴起而兴起的,同样又由于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用儒学治国,手工业技术和商业活动遭到打击而衰亡。墨家著作虽然具有在自然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体现出时代的超前性,但这与我国传统文化轻视科技的价值取向不合。而且墨家著作在文采和艺术感染力方面远远逊色于其他诸子,这也不利于墨学的发展。墨家著作在文字方面的平板单调晦涩,恐怕也是它失去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秦王朝建立以后,以法家思想治理天下。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史记》)在“焚书坑儒”事件中,儒家学者被坑的人数可能多一些,但作为诸子百家之学的墨学也在劫难逃。儒学后来得到振兴,是因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学在这一次的一元文化选择中成了社会的正统思想,并从此获得独尊的地位。墨学在这次文化选择中再次受到排斥,因此,人们在探讨墨学中绝原因时,往往只指出秦汉政权的镇压,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同墨学并显于世的儒学在秦代同样遭到排斥,但汉后却能很快复兴,而且汉代虽然独尊儒学,但远未禁止百家流传,这表明秦汉政权的镇压应该不是墨学湮灭的根本原因。根本性的原因应该在于其自身,由于墨学过于倾心于构造理想的社会模式,又不能像道家可深植于心灵,更不如法家能被巧妙的应用于政治上。而且儒家能够成功地完成向社会现实的转换,墨家却在基于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社会选择中失去了机会。墨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不为后世所接受,是因为它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墨家“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平等观念和“君君臣臣”的等级制不相容;墨家的“兼爱”与“父父子子”的家族宗法观念不相容;墨家代表平民利益的“利天下”的功利主义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观不相容。所以墨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湮灭是必然的,而这又必然影响到墨家科学思想的发展。因为社会思想的发展不能离开对自然的科学认识,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相结合是社会思想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反之道家由于和儒家形成一种奇特的互补关系而得以存在并发展,由于道家与儒家互补,这种情绪上对儒家的否定无疑有利于道家的发展,这就使得在否定性效应上道家比墨家的竞争性远远大于墨家。儒家与道家在价值观、处世态度与社会观上相反,而在自然观上却有相通之处。如儒家主张有为,道家主张无为;儒家主张大一统,道家主张小国寡民,但他们都持有机自然观。在东汉末年,加上外来的佛教冲击和知识分子对朝政的普遍失望,就出现了“儒墨见鄙,而道家遂盛”的历史潮流。人们更多地是用道家来批判儒家,而不是用墨家来批判儒家。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发展相比较墨家而言更为顺利。
从文化构成的角度看,墨家科学和逻辑思想为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所不容,即以人际等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单一社会政治伦理型文化排斥了墨家的科学思想。传统文化是以人际等级关系的协调为基本出发点,名分秩序是其构成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自然的认识往往借助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方式,服从于人际关系的认识规范;自然没能成为社会认识的独立客体,科学认识活动只是社会政治、道德活动的附庸;因此不能形成一系列反映自然本质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内容结构和发展方向。传统文化的这一影响使传统科技体系显现出一种固有模式:天人感应式的哲学思辨与经验技术相混合,直观观察与直觉内省相混合,现象描述与朦胧概括相混合,使技术孤立地超前发展。而墨家的“兼爱”、“尚贤”、“非攻”、“薄葬”等主张以及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科学精神,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血缘宗法制度,从思想主张到行为方式都脱离社会实际,墨学的衰亡不可避免。
三墨家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开辟了一条可能走向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
《墨子》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其中的自然科学成就更是引人注目。墨家的努力原本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大道,如果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人们无疑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然而,由于秦汉以后学术的日益政治化,使得墨家的这一科学探索逐渐衰微。在诸子百家中墨家学说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科学精神,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探讨。墨家科学思想是中国古代以科技实践为基础,以自然为认识的独立对象,进行自觉理性活动的萌芽,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另一个可能的方向。墨家科学思想是以科技实践为基础的经验主义和重逻辑的理性主义的结合。在后期墨家的重要代表作《墨经》中保存了这一学派对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墨家的科学思想中,既有严谨的实验精神,又有严密的逻辑方法,这些对于科学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墨家科学思想以其独特的体例和简洁的风格在先秦典籍中是非常突出的,表明墨家已试图用一种特殊的、与通常的自然语言有一定区别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所要探讨的科学问题及得到的结论。后期墨家在某些领域建构了具有逻辑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其中尤以光学八条最为典型。墨家能够对一些概念给出相对严格而又具有抽象程度的定义或界说,这体现出墨家已掌握了科学概念定义的基本方法。墨家能够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引入实验环节,他们所进行的实验虽不尽完善,但表明墨家已建立了一个初具结构的科学活动过程。在墨家的科技结构中,不仅具备科学理论、实验和技术这三个要素,而且具有三要素之间互相推动的循环加速机制,在所有这些方面,墨家科学与作为西方近代科学“种子”的古希腊科学不仅极为相似,且处于相当的水平。墨学本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很有利的道路,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方向。墨学的中绝,无论对古代科学技术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由于墨学的中绝,墨学所开创的注重科学的精神随之淹没不彰,没能在传统文化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倘若墨学没有中绝,墨学的科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应有的地位,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命运可能是另一面貌,我们的祖先贡献给人类的也许不止是四大发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结构是儒道互补的格局,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一直属于支配性的地位,儒道两家本质上作为主观境界形态的学问,其基本功能就在于提升人的境界,改善人的精神生命的状态,解决做人的问题。墨家科学作为客观形态的理智性学问,其基本功能在于完善人的生存的外部环境和提高人类驾御自然界的能力。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由于与农业经济和特定的社会结构相适合,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有了新的文化参照系,人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缺陷,同时人们在对传统文化反思的过程中,发现了墨学与西学有相通之处。不少学者提出恢复墨学的主张。张岱年先生认为:“墨学具有打破家族本位的倾向,因而与封建社会结构不相协调的,这当是汉代以后墨家中绝的主要的原因。时至今日,中国自古以来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已经改变了,墨学受到冷遇的原因已消失了。”他认为,要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对于先秦时代的三大哲人都应重视。孔子、老子、墨子各有其独到的卓越贡献。在研究孔子、老子的同时,更应研究墨子,大力发扬墨子的积极救世的人道主义和‘摹物论言’的科学精神”[7]。我们以为,在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中,我们应重新认识到墨学的价值所在。在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在原有的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中,融入墨学一极,形成儒、道、墨的新格局。在这一文化新格局中,既有人文主义精神,又不乏科学理性精神,将形成一种全新的、健全的文化新格局。
在先秦诸子之学中,唯有墨学在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这说明,在墨学后面存在着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墨家科学思想兴起从其产生的外部环境来说,由于当时有一个宽松自由的思想环境,促使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就其自身条件而言,墨家是士与工匠结合的团体,具有学者和工匠两种知识传统,便于他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科学理论。尤其是当时社会上比较广泛进行的手工业生产实践为墨家科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材料和重复的思想刺激。墨家的科学思想在名辩思潮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在名辩思潮中,墨、名两家围绕着基本的自然现象,诸如时空、运动、静止、物质结构和物质性质等问题,展开了辩驳争鸣。从中发展了墨家的逻辑,逻辑方法成为墨家科学思想构成的重要手段。墨家与其他学派相比较而言,是一个富有科学精神和逻辑修养的学派。墨家以自然界作为科学认识的独立对象,形成了普遍的因果联系观念,我们从墨家科学所达到的深度、所应用的科学方式、及其理论形态构成的水平,可看出墨家科学思想孕育着中国古代思想、古代科学发展的另一个可能方向。在墨家的科学探索中,在诸多方面超越同时代科学发展水平,墨家在自然研究中不再是以内省的玄想或直观的推论为基础,而是非常注重实验,非常注重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探讨。他们的实践范围比同时代任何其他学派都要广泛,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都包括在内。墨家的科学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甚至于实验中取得的。他们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通过证伪以求真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墨家注重逻辑分析的方法为他们从普遍的物质现象抽象出本质定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的数学具有一种理论几何学的特征,如“圆,一中同长”,“同长以正相尽也”等命题定义都非常接近于欧几里得几何。
可以看出,无论从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还是在认识论、方法论的探讨上,墨家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果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也许会使中国传统科学走过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另一种贡献。遗憾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绝大多数科学家的不是墨家思想而是儒家思想。儒家不仅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且从孟子开始就明确排斥墨家的逻辑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几乎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始终没能把认识的视角定位于自然界,而最为关心的是世俗社会的秩序与结构。即使偶尔显露出对自然的兴趣,也不是为了探究自然本身,而是要寻找论证人及社会的证据,如“天人合一”的观念等,旨在导出政治伦理道德方面的依据,并纳入其政治神学的轨道。儒学这种漠视自然、回避自然科学的态度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强大的思想障碍。中国古代科学的实用主义倾向表明,仅仅着眼于实用技术而忽略科学理论使科学的理性主义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没有牢固的基础,中国古代科技的许多成就虽在当时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仅仅停留在定性与经验水平,没有进一步加以量化而达到自觉运用数学的阶段,所以在达到一定极限后就裹足不前了。由于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都较差,所以中国古代科学呈现出经验臆断过多、理性实验不足、逻辑自组织能力低等非定量化特点。这种缺陷造成中国古代科技难以产生革命性的飞跃。中国古代重实用轻理论的传统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呈现出一个奇特的现象:逻辑与数学的长期分离。在古希腊,逻辑之发达赋予数学强烈浓郁的演绎性质,并最终完成从经验数学向演绎数学的转变,形成了公理化的演绎知识结构。至今,数学仍被看作关于演绎的科学。中国古代数学由于追求实用价值,逻辑的贫乏使中国古代数学长期停滞在经验与实用层面。魏晋南北朝时,刘徽等人的数学研究重视数学公式与结论的推论证明,非实用数学思想崭露头角。数学研究的这股理性主义倾向一方面反映出魏晋清谈之风等理性思潮对数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墨家逻辑思想对于刘徽数学研究的积极影响作用。但这种影响却随着社会文化主旋律的变奏而逐渐消失,这种非实用的数学趋势还未达到演绎数学的境界便夭折了。
整体性的直观、类方法是先秦诸子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这种方法使他们的思维结晶不是通过纯粹抽象的逻辑方式获取的,而是通过“观物取象”、即直观综合的产物,具有感性的特征,甚至于有主观比附的倾向。如“天人合一”观念,就思维方法而言,就在于他们认为天道或人道在结构、秩序或功能方面相似、相通、或说是“同类”,因此,既可以由社会人事推测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变化。又可以由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变化推测社会人事的规律或变化。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之由人观天、由天证人的思维过程属于直观性的比类推理过程。总之,在先秦诸子中,整体性的直观比类方法作为当时一种普遍性的形式,成为先秦哲学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家把握对象世界的基本方法。与这种思维方法相对立,后期墨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分析性的逻辑方法,这种方法体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后期墨家所确立的逻辑学体系。如,后期墨家的“名”、“辞”、“说”,就分别从不同侧面对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推论等逻辑原则的界说与规定。依照学术界的共识,后期墨家的逻辑学虽不及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那样系统,但也几乎接触到了形式逻辑学当中的所有基本问题,并且在思想的深度和真理性方面也不比西方人有丝毫的逊色。后期墨家的思维方法与先秦诸子的思维方法是对立的,重视分析性的逻辑方法也是墨家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后期墨家的哲学理论和逻辑理论所表现出的科学精神与先秦其他诸子之学的人文精神,分别代表着中国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或文化传统。二者都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8]后期墨家的思想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及逻辑思想非常相近和相似,其中孕育着中国古代哲学和古代文化所可能发展的另一个途径。中国科学发展的落伍,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先秦诸子及在先秦之后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先哲们似乎没有感觉到有把自然科学方面知识当作重要追求目标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少的东西,正是后期墨家在二千年以前所要说明、肯定和提倡的东西。与古希腊同时代的《墨经》一书,记录了中国先哲们探索自然界的科学成就,表达了中国古代先哲对探索科学方法论的高度自觉。《墨经》中的抽象科学知识与古代希腊的理论科学一样大起大落,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超越时代的早熟文化的共同历史命运。
纵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人伦礼义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则成为士大夫不齿的术数末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只是一门技艺,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科学理论,科学技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中国古代科技,除了关系到王朝命运的少数几个领域外(如天文、农业、医学、军事等),其他领域很难得到官方的支持和资助。由于缺乏科学思想的引导和刺激,加之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囿于传统经典的束缚,精神资源逐渐枯竭,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思想都与科学精神对立。比如在理学中最接近科学方法的“格物致知”之说中,仍然体现了一种非逻辑的伦理思辨倾向:“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它可以类推。”正是在这种思想方法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形成了一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倾向,因而在工艺技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归纳方法、实验方法、尤其是系统的理论探讨方面则注意不够。由此可看出,墨家科学的失传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损失。而这种损失不仅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整个民族的思维深度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谭家健.墨子研究.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365.
[2]引见黄世瑞.新世纪墨学研究刍言.墨子研究论丛(卷五)[C].齐鲁书社,2001.406.
[3]栾调甫.二十年来之墨学.墨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黄世瑞.墨家思想新论[M].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第三章第四节.
[5]张永义.墨:苦行救世(第三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6]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C].人民出版社,1957.68.
[7]张岱年.论墨子的救世精神与‘摹物论言’之学.墨子研究论丛(卷一)[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54.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5
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 :生物化学
02技本(1)刘玉萍
e mail :liuyupinglinda@eyou.com 一选择题。下列有任选编码项目,请将正确项目的编号写在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在蛋白质合成中不消耗高能磷酸键的步骤是:
C(A)移位(B)氨基酸活化(C)肽键形成(D)氨基酰—tRNA进位 2. 哺乳动物得分泌蛋白在合成时含有的序列是:C(A)N末端具有亲水信号肽段(B)在C段具有聚腺苷酸末端(C)N末端具有疏水信号肽段(D)N末端具有帽子结构
3. 如果GGC是mRNA(5’→3’方向)中的密码子,其tRNA的反密码子(5’→3’方向)是:A(A)GCC
(B)CCG
(C)CCC
(D)CGC 4.缺乏血红素从而抑制网织红细胞体系合成血红蛋白,其机理不包括:A(A)缺乏血红素使蛋白质激酶受抑制(B)eIF2激酶使eIF2磷酸化(C)eIF2磷酸化后活性受抑制
(D)cAMP使蛋白激酶活化
5.氨基酸是通过下列哪种化学键与tRNA结合的?B(A)糖苷键(B)酯键
(C)酰胺键(D)H键
6.以含有CAA重复序列的人工合成多核苷酸链为模板,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体系中能合成3种多肽:多聚谷氨酸,多聚天冬氨酸和多聚苏氨酸。已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CAAHE AAC,则苏氨酸的密码子应是:D
(A)CAC
(B)CCA
(C)ACC
(D)ACA 7.在含有tRNA,氨基酸,Mg++和少量其他必要成分的核糖体制剂中,以人工合成的多聚核酸苷酸作为合成具有重复结构的简单多肽的模板,其翻译产物为一亮酸氨—酪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已知AAA是赖氨酸密码子,AUA是异亮酸氨密码子,UUA是亮氨酸密码子,UUU是苯丙氨酸密码子。这个人工多聚核苷酸应是:B(A)多聚AUUA
(B)多聚AUAU(C)多聚UAU
(D)多聚AUA 8.原核细胞中氨基酸掺入多肽链的第一步反应是:D(A)甲酰甲硫氨酰—tRNA与核糖体结合(B)核糖体30S亚基与50S亚基结合(C)mRNA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D)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
9.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肽链延伸阶段,正确的是:B C(A)核糖酸向mRNA5端移动3个核苷酸的距离(B)肽酰基转移到核糖体大亚基的结合位点上(C)GTP转变成GDP和无机磷酸,共给能量(D)ATP直接供给能量 10.在蛋白质合成中步需要GTP的是:ABC(A)氨基酸tRNA与延伸因子Tu相结合
(B)蛋白质合成起动过程中核糖体亚单位解离(C)肽链延伸过程中需要延伸因子EFG的移位
(D)肽酰基转移酶的作用
11.直接参与蛋白质生物的核酸有:ABC
(A)mRNA
(B)tRNA
(C)rRNA
(D)DNA 12.下列关于氨酰tRNA合成酶,正确的是:D(A)能活化氨基酸的氨基(B)以GTP为能量来源
(C)氨基酸与tRNA5端磷酸形成酯键(D)氨基酸和tRNA的结合是特异的 13.嘧啶二聚体:ABC(A)由相邻的两个核苷酸形成(B)由紫外线照射引起(C)碱基之间形成共价键(D)是一种插入突变
14.SOS修复:AD(A)是准确性差的修复方式
(B)可以完全修复DNA的损伤(C)专用于嘧啶二聚体的修复(D)需要DNA聚合酶
15.tRNA的结构可以认出并结合特异性的:AC(A)mRNA密码子(B)转录因子(C)氨基酸(D)操纵基因
16.真核生物转录有如下特点:ABC(A)需数种不同的RNA聚合酶(B)在细胞核内进行
(C)转录起始点不一定是翻译的起始点(D)可被利福平抑制
17.真核生物mRNA的特点是:
a c d
a 合成时需要加工
b 有插入顺序不能翻译
c 是单顺反子
d在细胞核内合成送到细胞质使用 18.原核生物转录起始区:
a b c
a 结合RNA聚合酶后不易受核酸外切酶水解 b
---10区有TATAAT序列 c
-----35区有TAGACA
序列 d
转录起始点转录出起始密码子 19.转录的终止涉及: bc
a ρ因子识别DNA上的终止信号
b
RNA 聚合酶识别RNA的终止信号
c
在DNA模板上终止点之前有C—G丰富区 d
σ因子识别DNA上的终止信号 20 色氨酸操纵子: ac
a
无色氨酸供应时开放
b
阻遏物直接结合于操纵区
c
结构基因产物催化从分支酸和成色氨酸的系列反映 d
细菌无合成色氨酸的能力
2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有如下区别:bd a 原核生物有启动子,真核生物没有 b 两者的RNA 聚合酶完成不同 c 两者都以正条控方式为主
d 在真核生物中以发现很多蛋白质因子参与条控 22.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有:bd
a 柠檬酸
b AMP
c ATP
d果糖2,6-二磷酸 23.关于戊糖磷酸途径错误的是:
d
a葡萄糖-6-磷酸可经此转变为戊糖磷酸
b 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戊糖磷酸时,每生成1分子CO2,+
同时生成两分子NADPH+HC 葡萄糖-6-磷酸与3-磷酸甘油醛经转酮醇酶,转醛醇酶等 反应也可生成戊糖磷酸,不一定需要脱梭.D 此途径消耗ATP.24.从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或先合成后进行酵解
d a 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多一个 ATP b 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少的一个ATP c 两者净得的ATP相等
d 葡萄糖直接进行酵解多得两个ATP 25.TCA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是:abc a 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 b 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c a-酮戊二酸→琥珀酸CoA d 琥珀酸CoA→琥珀酸 26.以NADP +为辅酶的酶有:bcd a苹果酸脱氢酶
b 苹果酸酶
c 异柠檬酸脱氢酶
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7.电子传递中与磷酸化偶联的部位是:abc a NADP → CoQ
b cyt b → cytc1
c cyta a3
→
02
d cyt c1 → cyt c 28 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进入胞液的方式是:b a 单纯扩散
b 与ADP交换 c 促进扩散
d 主动运送 丙酮酸在腺粒体氧化时,3 个碳原子生成CO2 的的反应为: abd a 丙酮酸脱氢酶反应
b 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c苹果酸反应
d a –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30 合成糖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c a
1-磷酸-葡萄糖
b
葡萄糖-6-磷酸 c
UDPG
d
CDPG 31 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 abc
a 多肽链主链骨架C=O氧原子与N-H氧原子形成氢键 b 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1圈
c 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中心旋转100向上平移0.15nm d 脯氨基酸和甘氨酸对α螺旋的形成无影响
32.以知某种酶的Km值为0.15 mol/L,试问有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c 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100 ,底物的浓度应是多少? A
0.04mol/L
b 0.8mol/L
c 0.2 mol/L
d 1.0 mol/L 33下列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叙述那些是正确的?abc a 抑制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 b
对Vmax无影响
c
增加底屋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作用 d 是Km 值变小
34非竞争抑制作用与竞争抑制作用不同点在于前者:bcd
a 不影响ES→ E+P b 提高底物浓度时Km 仍然降低
c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因结合 d
Km值不变
35影响Tm 值的因素有:abc
a DNA均一,则Tm值窄
bDNA中的G—C含量高,则Tm值高 c 溶液离子强度高,则Tm值高
d DNA 中A—T含量高,则T m 值高 36.高等生物细胞DNA存在于:cd
a 溶酶体
b核糖体
c核内染色质
d 线粒子体 37 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氨基酸衍生而来的有:ab
a 肾上腺素
b 甲状腺素
c加压素
前列腺素
o38引起糖尿病的原因:abcd
a 胰岛素分子结构异常
b
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障碍 c 靶细胞胰岛素受替异常
d β细胞破坏,不能合成分泌胰岛素 39.甘油二酯是:ab
a
脂肪合成或降解的中间产物
b
磷脂酶C 作用于PIP2 的产物,是第二信使 c 磷脂酶D 作用与卵磷脂的产物 d 磷脂酶A 作用与磷脂的产物;40关于G调节蛋白:bd
a 是调节GTP作用与激素的蛋白质 b 其活性受GTP调节
c 有αβγ3个亚基组成复合物才发挥作用 d 主要有复合物中解离出α亚基来发挥作用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20分.1.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会有不对称碳原子
(---)2.有机体对自身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3.酶要表现其自身催化活性只要有活性中心就可以了
(---)4.Kcat/Km表现为底物和自由酶之间第二个顺序的速度常数
(+)5.所有的维生素是辅酶的组成部分
(---)6.1,25-二羟基-D3 是一个甾体激素
(+)7.小核RNA(SnRNA)是在HnRNA 成熟为mRNA过程中参与RNA剪切
(+)8.DNA的三股螺旋和四股螺旋分别叫做DNA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_---)9.L19 RNA转变为5胞嘧啶核苷酸,降解成4胞嘧啶核苷酸或3胞嘧啶核苷酸, 在相同时间形成6胞嘧啶核苷酸或长的低聚物.故L19RNA是核糖核酸酶和RNA 多聚酶.(+)10 在细胞内存在一种有NO活化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NO是Arg由NO合酶分解生成的.NO可通过扩散进入临近细胞(+)1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是第二信使
(+)12甘油二酯可以提高蛋白激酶C对Ca2+的敏感性,从而激活蛋白激酶C(+)13.FAD的生成可通过测定340nm处的光吸收的降低来表示
(---)14所有光养生物的光合作用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15
1分子游离葡萄糖参入到糖原中去,然后在肝脏重新转变成游离的葡萄糖.(+)这一过程需两分子NTP.16如果有足够的氧气存在,使NADH能进行需氧氧化,则在肌肉中,糖酵解的最后一步乳酸脱氢酶不起作用.(+)17基因密码能被不同的tRNA读出,tRNA根据mRNA密码子运载氨基酸,进行蛋白质
合成.(---)18 RNA聚合酶亚基σ因子是负责识别DNA模板上转录RNA的特殊起始点.(+)19信号肽识别体可识别核小体.(---)20能直接抑制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抗菌素如氯霉素.(+)三
.用中文写出以下反应平衡方程式,共3分..1.绿色植物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电子传递总反应式.2H2O +2 NADP
+2ADP +2Pi →
2NADPH +2H
+2ATP +O2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激酶催化的反应平衡式.草酰乙酸 +G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GDP +CO2 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 3.乳糖水解的反应平衡式.乳糖 +H2O →β-D-半乳糖+ α-D 葡萄糖 由 半乳糖酶催化
四.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从丙酮酸糖异生成1分子葡萄糖共需要多少分子ATP
(6)2
乙酰CoA的甲基经过多少次TCA循环成为CO2.(3)3.对应于DNA模板链上的密码子GTA的反密码子是什么?
(GAU)4在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不能识别任何终止密码子的终止因子是什么?
(RF3)5 如果要求某一米氏酶的反应速度达到Vmax的90%,其底物浓度应是该酶
Km值的多少倍?
(9)6.在尿素循环中每形成1分子尿素需要多少个ATP分子提供4个高能磷酸键?(3)7
Shine---Dalgarno序列与什么的核苷酸序列互补配对? s r RNA 3’的六核苷酸3’UCCUCC5’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后Vmax发生什么变化?Km发生什么变化?
(不变,变大)9 半胱氨酸pk1=1.71 pk2=8.33
pkR=10.78, 半胱氨酸的 等电点是多少?
(5.02)10.含氮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包括哪些?
(Ca
cAMP cGMP IP3
DPG)五
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粘性末端:
DNA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作用位点,可在双链DNA的两条链交错切开形成单链突出末端,切开的两末端单链彼此互补配对,故称粘性末端.可分为3’和5’-粘性末端.2.复制子
: 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叫复制子.每个复制子含有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可能还有终止复制的终点.3.Tm : 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表示.Tm一般在70—80 度之间.4 脂肪酸β--氧化: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后进入线粒体基质,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作用下依次经脱氢,水化,脱氢,硫解生成乙酰CoA 和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FNAH2, NADH+H+,由于氧化是从脂肪酸的β-位碳原子开始的,每次分解一个二碳片段,故称脂肪酸的β-氧化
转录因子: :参与转录的辅助因子.它们识别顺式作用元件或其它因子或RNA聚合酶 6
克隆技术: 克隆又称无性繁殖系,利用无性繁殖系将目的物大量繁殖的技术.称可隆技术.7 重组修复:
复制酶系在损伤部位无法通过碱基配对合成子代DNA链,它就跳过损伤部位,在下一个冈崎片段的起始位置或前导链的相应位置上重新合成引物和DNA链,结果
2++
+子代链在损伤相对应出留下缺口,这种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分子,可通过遗传重组而加以弥补,即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代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来补上母链的空缺,此过程称为重组修复,因发生在复制之后,又称复制后修复.8 联合脱氨作用: 是转氨和脱氨同时进行方式.其一是:氨基酸的α-氨基:先借助转氨作用转移到α-酮戊二酸的分子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然后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其二是: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联合脱氨基作用.即次黄嘌呤核苷-1磷酸与Asp作用形成腺苷酸代琥珀酸,它在裂合酶作用下分裂成腺嘌呤核苷一磷酸和延胡索酸,腺嘌呤核苷一磷酸水解产生IMP和氨.9 质子运动力:
通过呼吸或光合作用将膜内的H+泵到膜外形成质子梯度,当ATP合成酶将膜外H+吸收到膜内产生ATP,这种质子驱动合成ATP的运动称为质子运动力.其大小与跨膜的PH和膜电位有关.10.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单链---10区(TATAAT)和---35区(TTGACA)具有高度保守性.六.问答题,共17分.1.通过TCA循环氧化1个乙酰CoA产生10个ATP.在哺乳动物中,1克分子谷氨酸氧化可产生多少ATP分子?(4分)
Glu ↓→
α-酮戊二酸↓→
琥珀酸CoA→↓
琥珀酸 →↓
延胡索酸→ 苹果酸↓ NADPH+H
NADH+H
GTP
FADH2
→↓草酰乙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 ↓乙酰CoA NADH+H+
↑ATP
ATP
NADH+H+ 所以共生成4NADH 1FADH2
1GTP
1乙酰CoA, 1Glu共产生ATP:
1.5+3×2.5+1.5+1+10=21.5
1克分子G lu共产生: 21.5×6.02×1023×1/147=8.8×1023
个ATP
2某实验室需要强放射性标记的DNA样品。此样品可以用DNA聚合酶1和放射性标记的dNTPS,在反应混合液中含引物系统的条件下和存在模板下合成。但是,多数实验室没有引物系统所要求全套组分。请利用DNA聚合酶作为唯一的蛋白质组分,不加任何引物(RNA片段),设计出一种更直接方法制备此DNA。(3分)
答:先取合适的一段DAN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合适的片段后,再利用DNA聚合酶工具外切和聚合作用,用切口平移法将含放射性的dNTPS掺如DNA分子达到标记目的。3为什么食糖不足的人从营养学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肪酸的脂肪好?(3分)答:含偶数碳原子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CoA,此转化为酮体供能,易产生酮血症,酮尿症.含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CoA和丙酰CoA,而后者可变成琥珀酰CoA,进入 TCA循环供能,提供的能量大于酮体提供的能量,所以吃含奇数碳原子脂肪酸较好.4
Asp PI=2.97
His PI=7.59
Arg PI=10.76
Met
PI=5.79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以下氨基酸,用PH7的缓冲液洗脱时,上面两组中分别哪种氨基酸 先洗脱下来?并说明原因.(4分)答: Asp Met先洗脱下来.离子交换层析是根据氨基酸的带电性质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若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必须将氨基酸混合液PH调为2—3,此时氨基酸主要以阳离子存在,上柱后,可与提前以用碱处+
+理成钠型的Na交换,而被挂在树脂上,氨基酸结合牢固程度主要取决于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了使氨基酸从树脂上洗脱下来需降低它们之间的亲和力,即要逐渐提高洗脱液的PH和盐浓度, 而当达到等电点时,亲和力最小,氨基酸就会洗脱下来,由此可知,Asp 最先洗脱下来,以后依次Met His Arg 4.新鲜制备的线粒体用β-羟丁酸,氧化的细胞C.ADP.Pi和氰化物一起保温.β-羟丁酸被NAD+为辅酶的脱氢酶氧化.实验测定了β-羟丁酸的氧化速度和ATP形成的速度.试问: 1.在这个系统中电子流动的方向.答;β--羟丁酸 →
NADH →
cyt C 2在这个系统中每mol 羟丁酸氧化形成多少molATP + 答:
2mol 3氰化物的作用是什么?
答:
阻断电子从cytC →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6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59名、副教授88名。学院紧紧围绕无线网络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化制造与服务、高性能计算、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等重要创新方向,开展信息科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院拥有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空间科学研究基地、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8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4个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目前开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训练。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电路与系统、微机原理与系统、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现代通信与电子系统、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微波与天线、智能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教学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大学生参加科研一直是中国科大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科学技术前沿,接受良好的科研和工程训练,学生在国内外各项科技活动中,经常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一贯重视信息科技领域的基础理论,强调科学与技术结合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转变传统的“工科”培养方式,特别强调学生的数理、信息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能力的教育,着重于高技术前沿学科领域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具有技术创新和竞争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7
1 设计的中国元素
全球目光对于中国的聚焦, 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 运用中国元素、追捧中国文化, 已在国际商界形成风潮。那么何谓中国元素?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 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元素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经过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漆器、中国结、汉字、如意、八卦等, 如何将这些中国元素应用到设计中去?是一个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做得好更难的课题。好在最近几年, 无论在平面设计、标志设计, 还是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中国元素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这些领域, 并且已有了一定的起色和成就, 其成功案例如下。
(1) 北京申奥标识, 将象征奥运的蓝、黑、红、黄、绿五环以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组成了一个“中国结”, 象征着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团结、协作、交流。带有书法笔触的动感图形又好象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 而太极拳在中国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所以这一标识一方面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另一方面又弘扬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很好的成功案例。
(2) 奥运会火炬, 外观造型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国画立轴, 表面纹饰采用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如意祥云”。功能上动用了当今的航天航空高科技手段, 防风、抗寒, 以保证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 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是一款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产品。
(3) 奥运主标识“中国印”以及各比赛项目分标识。如何寻找一种不同于以往二十几届奥运会的奥运标识,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北京奥运会标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不负众望做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印章与标识的形式相符, 印面上舞动的“京”字, 酷似一个向前奔跑的人形, 同时表达了地点、运动等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印章的色彩又与中国红相符。而用中国书法中的篆字笔划来表达各项运动比赛项目作为分标识, 书法加印章很吻合, 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好的创意。
除了在北京奥运会上有好多中国元素的设计之外, 上海世博会又有不少中国元素的设计涌现出来, 运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斗拱建成的中国馆就是一个亮点。随着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频频亮相, 中国元素给世界带来了“中国热”, 并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与此同时, 也给中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中国的设计风格
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崛起, 但符号化和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因为仅仅依靠中国元素体现在产品的外观上是不够的, 应该在设计、生产、制造、消费、体验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存在, 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的闪现, 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
那什么是风格呢?举个例子, 当我们提到德国的产品时, 可能你会联想到严谨、精确;提到美国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实用、踏实;提到日本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小巧、玲珑;提到意大利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典雅、高贵;提到北欧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自然、亲切;但提到中国的产品时, 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感觉很难用简单的词来描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产品缺乏自己的风格。
那什么又是中国的设计风格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可以挖掘提炼的内容很多, 而挖掘中国文化的精髓, 跟上当代世界的经济技术发展的步伐, 符合国际时尚审美的设计潮流是形成中国风格的关键, 中国风格应该建立在中国文化乃至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东方神韵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
要在产品中体现中国的设计风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 那么要在设计中体现中国风格, 就要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而要在设计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仅依靠一些中国元素是不够的, 应该结合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 提炼出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 并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 最终提出一个系统的整体方案, 体现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感。
例如中国的明式家俱就是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的经典范例, 简洁、端庄、大器的造型流露出极具时尚的“大明风度”;优雅的弧线和考究的质地, 体现了含蓄内秀的东方神韵;巧妙、精致的柳榫结构, 则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技术水平, 是中国儒、雅、和、韵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最好的演绎。而今天的中国产品设计风格, 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但要继承而且要发扬, 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起来, 将现代产品设计根植于中国特色的生活文化中才能形成。
3 结语
对于中国的当代设计来说, 虽然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 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总的来讲, 还不成熟, 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还未形成。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 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 但还没有成为设计大国。规模宏大, 体现着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和设计理念的上海2010世博会即将圆满落幕, 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在让世界了解中国, 使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上, 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是设计的竞争, 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又值当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契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远的将来, 经过努力, 从设计的中国元素走向中国的设计风格,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已经为期不远了。
摘要:目前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都有了中国元素的影子, 在市场上也有不少企业的产品被赋予中国元素, 但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仅有中国元素的闪现是不够的, 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 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产业和产品, 形成中国的设计风格, 成就中国创造。
关键词:设计,中国元素,中国风格
参考文献
[1]濮安国.中国红木家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4,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8
一、“中国元素”中的红色表现
1.红色象征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激情、性欲、生命力、生存本能、自然伟力、恐惧、坚强的意志或自信、忠诚、动机、大度、财富和幽默等。
2.按照我国传统习俗, 春节里运用最多的色彩是红色, 红色是喜庆、高兴、吉祥、发达之色;是阳刚、坚强之色。每家都要贴春联, 以示辞旧迎新。红色透着喜气、吉祥, 加上祝福的话语, 更表达了驱邪避灾、保佑平安之意。
3.南北民俗中, 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红色是太阳、血和火的颜色。因此每逢本命年对红色特别钟爱, 在大年三十, 穿上红色内衣, 系上红色腰带, 佩带用红丝绳系挂的饰物, 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来趋吉避凶, 消灾免祸。
4.年画是表现“中国红”的代表。它题材广泛, 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等。年画中运用红色, 必在精华之处, 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 有画龙点睛的美感。表现吉祥吉庆之事的年画, 以大面积红色为主色, 年节之时象征着吉庆和幸福。
5.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 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 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单一的大红色, 透露着红火之意, 使人们联想到年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配以精巧的剪纸艺术, 剪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 其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二、“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寓意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用红色呢?
1.在中国人心目中, 红色意味着吉祥。请柬, 光荣榜, 春联都是红色的, 年馍要点红点, 压岁要用红纸包, 新娘子要穿红衣坐红轿。
2.在汉语里, “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 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 有名的歌星叫“红歌星”, 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中国人习惯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红尘”是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给员工的奖金;“红包”是表示奖励或祝福的财礼。
3.红色是喜庆和光荣的颜色, 大红花向来都是成功和荣誉的标志。表彰先进要带大红花, 这样可以说明被表彰的人是优秀的, 是光荣的, 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大红色的花戴在胸前, 不仅是美丽喜庆的代表, 同时从另一面说明了做人的成功。
4.“红”还表示热情和正义, 如《西厢记》里的丫环就叫红娘, 她让人联想到热情和成人之美的品格。红脸关公则是义气的化身。
5.“红”又意味着精神饱满, 如果说一个人“红光满面”, 那是说他气色好、很健康。
6.“红”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刺激, 所以在当代汉语里, 它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红色的正义, 在“红军”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军人的红色情结中, 红色代表勇气、斗志。现代人每看到猎猎飘舞的红旗, 就立刻热血沸腾, 充满热情和朝气。红色不仅是现代中国旗帜的颜色, 也是中国古代旗帜的颜色。中国的军事家和将领们深悟红色对战争的作用, 所以他们用红旗凝聚军心, 鼓舞斗志, 激发勇气, 召唤勇往直前, 英勇杀敌, 不畏牺牲的精神。
7.“红”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装为“红妆”, 也把女子称为“红袖”, 指女子美艳的容颜叫做“红颜”等。
三、“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情结
1.帝王的红色情结
(1) 在我国古代, 皇帝们都喜欢用红色和金色搭配, 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富贵。北京紫禁城, 建筑近千幢, 房屋近万间, 用的最多是红、黄两种色彩。远观最夺目的是红色宫墙、红色宫门, 近看最醒目的是红色的大立柱、红色的门窗。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能衬托皇帝的权势和威严。古代富贵人家的建筑, 也多用大红大紫来布局和衬托屋宇的气势, 更喜用红紫来表现自己的财富。
(2) 中华民族素以红色代表吉祥富贵, 红色瓷器也是历朝历代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玩赏佳品与镇宅宝物。红色瓷器因为稀有, 所以在历代拥有红瓷的人, 同时也象征了他们的地位与财富。
(3) 古代正红色称“朱”, 又称“朱红”, “朱”又可泛指一切红的颜色。朱红在古代服饰文化中是贵族或高官服装的用色。唐朝制度规定朝廷命官五品以上着朱服。能穿上这类衣, 代表着成功与尊贵。《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太庙……衣朱衣, 服赤玉。”
2.百姓的红色情结
(1) 中国国旗:旗底红色, 象征革命;旗面的左上角有五颗金色五角星, 其中四个小星环绕一颗大星, 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形式上紧凑美观。红色与黄色是中国的传统喜庆颜色, 同时也具备生命、蓬勃特色。
(2) 在民间传统婚礼上, 张贴大红喜字、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 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 新娘穿吉利的大红袄, 新郎佩戴的大红花, 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气氛, 同时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3) 我国传统设计中, 唐装是最富有传统味道的民族服装。大都选用大红色, 鲜艳的大红色与金色搭配, 更显富贵之气。
四、“红色情结”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影响
1.2010年世博园中国馆是我国现代红色建筑中典型的最新建筑。
它的优美造型以及独特的红色运用, 都使人惊叹!一幢优秀建筑就是一种精神的标志。对于这组红色建筑物的色彩设计, 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喜庆和幸福的象征;二是传承, 中国古建筑中重要部位都使用红色。
2.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激情的红色仍然为当今时尚主流色。
不论何种质地、或浅或深的服装, 在与其它服饰搭配下, 都可呈现红色风情万种的时尚魅力。大红色色泽艳丽, 在现代人眼中, 代表着热情美丽、温暖欢愉, 总让人迷恋, 它能成熟妩媚, 亦能青春活耀;能古典气派, 也能大胆前卫。
3.当今购买红色轿车、红色手机的人数急剧上升。
心理学家分析, 红色波长最长, 穿透力强, 感知度高, 选用激情的红色, 不仅可以使人享受红色靓丽色彩, 更带给人刺激心跳的心理感受。红色是现代激情、速度、力量的象征!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9
【案例1】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教师1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 先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一向学生作了阐述, 并着重强调了本探究实验的重点。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探究过程进行了实验, 绝大多数同学实验成功。于是, 有些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科学探究只要这么一步步地操作, 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案例2】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教师2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时, 让学生探究如何利用导线、电池和小灯泡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在这一活动中, 不少同学经历了失败, 有些同学则显示出丧气的样子, 更有同学说:“点亮小灯泡太难了, 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案例3】在古代, 人们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
笔者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时, 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下一次科学课上课前, 学生提出这样的疑惑:老师, 古人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我感到愕然。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不难看出, 部分学生不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 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 这都说明学生对科学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那么,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曲折并且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最后的成果, 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 从而提升科学素养?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有着不可置否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课堂中应用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学科。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 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实现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科学史教育的感悟。
在当前国际科学教育中, 将科学史知识整合到科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 引入了不少科学史材料, 科学史知识将科学知识、能力培养、情感激发三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科学史实的教育价值, 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人文性, 对科学发展有更完整的认识, 进而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性;能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科学史知识, 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又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 理解了科学的本质, 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科学素养。
令人遗憾的是, 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做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 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其实, 细细品味这些生动丰富的科学史事例, 它们很好地诠释了科学的本质, 科学本质的每个方面, 几乎都可以在这些科学史中找到佐证。
三、科学课堂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策略
(一) 以史提趣, 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
有强烈的兴趣才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有了求知欲望, 学生才有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 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有很多科学家开展的科学研究生动、有趣, 这类科学史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由最初的“有趣”上升为乐于探索的“兴趣”。
【案例4】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和磁》。
教师介绍了100多年前, 奥斯特在实验中偶然发现, 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会有奇怪的现象。学生听后感到好奇, 很多同学向老师表达“想要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这一想法。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 接通电源, 磁针偏转, 电流越大, 偏转的角度越大, 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 磁针复位。
这一次科学史教育, 重在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理解本质和实验方法。本节课上,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到了当年奥斯特偶然发现的奇怪现象, 使得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因此, 复制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及科学的本质内容, 可以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以史为证, 感悟知识形成过程的曲折
在教学活动中, 将科学史巧妙地穿插进去, 不仅仅是为了给科学知识裹上一层“糖衣”, 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更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历史长河中科学知识形成的曲折历程。
【案例5】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种子变成了幼苗》, “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树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后, 笔者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现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漫画、“普利斯特利实验”动画和英格豪斯实验的漫画, 并且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三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经历了多年, 使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几代科学家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才能总结出来的。同时, 学生也开始明白, 科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的艰苦劳动,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是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三) 以史明理, 体味科学知识的发展
学生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获取的, 通过教科书或课外书学习科学, 容易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一种非历史的观点:认为科学的理论是不变的真理。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再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结论会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将科学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案例6】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学, 并让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他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不少学生在回答时表示, 通过本次阅读, 发现人们对天文学的探索是不断进步的, 在探索地球运动的历史上有过许多重要的人物, 他们提出了不少著名的学说。
本节课中, 执教教师也渗透了科学史教育, 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真理与谬误是相交织的, 科学家在创造发现的同时, 也伴随着可笑的曲解和无端的结论, 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对自然规律试图作出的解释。不仅如此, 学生还发现, 科学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 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四) 以史作鉴, 培养博大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 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单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不仅不能知道创造这些科学理论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而且单纯的学习枯燥乏味。而将科学史糅合到课堂中却能超越科学理论知识这一局限, 展示了科学家们的人文形象, 使学生能够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精神营养, 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案例7】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的发展历史。
课堂上, 潘国根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发生灯泡的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潘老师告诉大家:爱迪生在成功之前曾经失败了1600多次, 但是他仍然不放弃, 继续尝试对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学生对于爱迪生的坚持感到惊讶、佩服。在随后的课堂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活动中, 尽管不少同学无法成功点亮, 但是受到了爱迪生的鼓舞, 没有同学放弃, 在失败后仍然一次一次地实验, 直到成功点亮小灯泡。
通过这一次的科学史教育, 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不畏艰难、不断进取, 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科学史真实地展现了科学探索以及发现途径中的科学艰辛, 科学家们对科学发明的认真态度等等, 这些无不是对学生情感的洗礼。
渗透科学历史, 培养科学素养——在一堂课中, 适当地引入科学史, 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曲折, 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 更能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10
博客, 是互联网上个人以日记的形式发布文章、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出版形式, 是简易迅速便捷地表达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并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作为网络传播的一种新形式, 博客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 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给个人, 使个体第一次在互联网上享有了“独立”的话语空间。博客自2005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发展以来, 很快成为个人在互联网上的主流表达方式, 带给了网络媒体前所未有的改变。博客的蓬勃涌现, 在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科学博客, 正是在这种风起云涌的传播语境中形成的一股不可忽视的科学传播的新力量。相对于大众博客, 科学博客聚焦专业领域, 虽然作者和读者群都相对狭小, 但是, 在特定的传播范围内, 由科学家贡献内容的开放与共享的科学博客, 借助更为自由、民主和宽容的网络空间, 已成为科学家群体进行交流并建设自己的社群以及加强自己的话语权的重要平台。现在, 科学博客正以“自媒体”的地位, 重新定义着网络空间的科学信息传播格局, 其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 并日益受到科学界群体乃至社会的关注。
与此同时, 科学博客也打开了科学传播的边界, 使科学家直接参与到面对公众的科学信息的传播中, 科学活动和科学传播不再截然分开、泾渭分明, 每位写作博客的科学家都能够应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服务于社会公众;而公众通过阅读科学博客, 可以更全面、更完整地了解、认识、评析科学家的工作, 更好地理解科学传播中所发生的一切。科学博客, 正在持续影响着现在以及未来的科学、科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模式。
1 力量彰显:科学博客初具规模
科学博客并未有严格的定义,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博客是由在职科学家写的而且必须是有关科学内容的博客。不过, 由于参与科学事务的人并不限于科学家群体, 科学博客的写作人群范围会较为扩大。英国《卫报》环境网络编辑Damian Carrington对科学博客有着以下的描述:“你可能是一位科学家, 想用博客记录你自己的科学或者科学家面临的问题;你可能是一位科学记者, 想用一种不同于你所服务的更传统的出版物的方式报道科学;或者你可能想成为一位政治评论家, 监视科学政策及其可能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可能归于科学博客写作之下, 它们同样也遵循许多其他类型的博客的规则[1]。”可见, 科学博客属于专业博客的范畴, 它既具有博客的一般特征, 也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虽然Damian Carrington放宽了对科学博客的界定, 但科学博客中最有价值的作家群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知群体——科学家, 他们是科学事业的建造者, 对科学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他们的博客内容涉及个人对科学的种种感悟, 包括个性化科学思想、个性化科学生活的记录, 以及个性化的科学评论。在过去, 不通过大众媒体, 公众是难以听见他们的声音的;现在, 这些海量的内行专业人士, 通过科学博客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交流平台, 被赋予了真正的自我表达机会, 他们所认同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展现出更真实的、更人性化的科学形象。
但是, 相对于经济、政治、法律等人文应用类显学的知识群体, 科学家专注于科研, 通常并不擅长写作, 而且担心科学研究成果在博客中发布会被其他人所了解而失去竞争力, 有些科学家还担心触及某些禁忌。这些原因都使得科学家在博客兴起之初并不热心博客写作。2006年7月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 Technorati博客搜索引擎根据之前6个月的链接站点个数进行统计, 发现居于前3 500名的博客中, 只有5个是“科学博客”。同样情况也发生在中国。2006年, 一位周报的科学记者曾想通过浏览中国科学家的个人博客, 了解他们的动态、思想和情趣。结果, 他只找到两位中国科学家的博客[2]。
科学博客最初“寥若晨星”、发展缓慢, 固然有科学家自身的原因, 但是, 另一重要原因也不可忽视, 即网络媒体的本质是内容海量, 科学博客分散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力量单薄, 容易被海量的网络信息所淹没, 因而难以在网络媒体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 建立科学博客社区, 将志趣相投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 形成网络群体力量, 激发其博客的传播潜力, 成为科学博客发展的必然途径。
2007年, “科学网”的科学博客社区的建立恰逢其时。
从建立至今不足3年的时间, 科学网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来此“开博”。在这里, 分散的科学家通过写作博客自觉结为一体,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会, 并与其他社会群体进行广泛的传播互动。在这里, 科学家的个人信息行为通过网络社区与他人的行为集合, 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行为, 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效应, 一些知名科学博客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获得了上百万次的点击量, 较之于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只有几十人或上百人“同行”阅读, 科学博客的传播能力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如今, 在科学网注册的科学博客已超过4 000人, 影响力日益增大, 成为中国科学博客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而中国的科学传播活动也随着科学网博客社区的建立并获得成功, 跃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
2 实名探索:权利与责任的博弈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博客社区, 科学网相比于其他博客社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坚持实名注册, 并有严格的实名审查制度。科学网此举, 体现出了一种权利与责任的博弈探索。
博客是否使用实名, 是传播理论中的一个悖论。在互联网上, 每一个网络使用者, 通常都以ID账号或匿名出现, 从而可以隐匿个人的部分甚至全部在真实世界中的身份。这种方式一方面体现了消除“社会藩篱”的平权特质, 为自由表达和自由交往提供了可能;但由于丧失了处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约, 个人不用担心其在网络空间的行为会对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而这种方式另一方面将会导致个人的网络行为失控, 为所欲为。因此, 无论是网络实名还是匿名, 都有着不得不支付的、无法两全的选择代价。
但是, 由于科学的本质就是追求真理, 科学传播对信源的可信度——即信源本身的专业权威度和值得信赖度——要求非常高, 这就要求科学博客比其他大众博客具有更强烈的实名倾向——科学博客的博主有义务对自己写作的博客的内容负责。另外, 在网络空间, 人类以往的社会结构提供给人们的安全感和生活连续性都不复存在, 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网络生活的主题。超出人们控制能力的过多“自由”洗礼, 使网络社会的秩序对大部分网民来说越来越像是失序, 人们又有了在网络空间重新建立社会秩序的需要, 网络实名制则符合了这种网络社会秩序重建的需求,
实名制的选择与否显然会极大影响着科学博客社区的性质。例如, 科学网的访问量很大, 但是博客量和帖子量相对较少, 博客主要以知名专家为主, 而另外一个著名的非强制实名的科学博客社区——学问社区却正好相反, 博客数量远远超过科学网——年轻人参与的很多, 但影响力和权威性却与科学网相差甚远。博客实名制给予博客内容更高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匿名制则赋予参与者更大的自由度与广泛度, 二者的优势无法互相替代。实名制和匿名制分别给科学博客社区带来了不同的传播范式, 但实名与匿名的选择也反映出了社区管理者对科学博客传播方式的不同理解.。
3 众声平等:致力追求理想模型
网络用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增长, 如今已达数亿甚至数十亿, 网络已成为网民全球性的聚会之地, 加入网络的用户无边无际、形形色色。网络社群由此开始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那些不能剔除不友好用户、不能限制不友好行为的社区, 常常会出现用户之间对骂以及混战的场景。网民们开始意识到, 过度的虚拟自由只会导致“众声喧哗”的嘈杂, 而不是想象中“众声平等”的理想传播模型。
因此, 现在的网络媒体已不再强调网络社群的无节制增长, 开始控制规模, 设置加入群体的各种门槛, 强调成员的身份并建立社区的规范, 逐步开始采用现实社会的某些规则来完成博客社群秩序的构建。
反映到科学网, 它不仅要求实名注册, 要求科学博客以个人为主体, 以完全清晰的身份面向他人, 将博客视为“负责任”的媒体, 还对博客频道的首页拥有推荐博文以及屏蔽博客内容的管理权, 同时还保持有删除不当留言 (评论) 帖的权利。现实社会约束力的网络运用, 使得科学网社区中的博客群体呈现出更多理性、更少喧闹的特征。
但是, 规则的过分强调也会给科学博客带来诸多缺憾。由于缺乏身份隐匿的安全感, 实名博客使一些科学家的某些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思索难以完全呈现, 博文的表达也难以做到完全畅所欲言, 从而限制了博主充分表达真我的自由。而实名博客存在的“自我修饰”、“自我美化”倾向以及出现的自恋情结现象, 也为博客写作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不真实感, 从而减弱了博客内容的传播价值。
此外, 科学网仿效新浪“名人博客”的做法, 着力邀请著名科学家开设“科学名人博客”, 并在首页重点推荐, 固然在短时间内可以聚拢人气, 迅速获得知名度, 但这种“精英化”倾向的做法, 在某种程度上将消弱博客以“草根阶层”介入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平等意义。
可见, 虽然科学博客社区代表了科学传播的一种新观念, 即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来理解科学、对待科学, 但要创建维持科学博客社区群体可持续高质量交流的机制以及理想的网络社会规范的环境, 还有待更多的实践与探索。
4 回归本源:创造科学文明基础
博客写作所需要的博主个性和博文延续性, 以及博客网页的强互链性, 会在无形之中编制一个紧密、高粘度的人际网络, 使得现实中的人际联系更易在网上得到有效的维系与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 博客使用者具有更广更多样的社会网络, 更多的网络社会信任, 并经常将网上活动和他们在网下的活动交织在一起, 对于人际交流、人际友情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博客圈这种典型的物以类聚的生态形式, 越来越像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圈。
而科学网之于科学博客的最大贡献, 就是形成了“科学博客社区”。科学家通过博客建立虚拟社会网络, 形成跨越时空的人际交往圈, 能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和自己有着共同志趣的人, 更容易发现科学研究的机会, 更容易增进不同科学领域学者之间的互相了解和融合, 这无疑有助于整个科学家群体的自我提高、相互欣赏、彼此鼓励、共同前进。
同时, 博客还带来了网络传播中的群体规范:分享与协作原则。科学博客博主发现, 只有公开自己的研究内容, 才可以方便地从其他博主那获得更多相关联的研究信息, 才可以找到更多的兴趣相投者, 通过愿意分享、愿意交换、愿意透过值得信任的节点相互连接, 达成更加有价值的沟通和协作。这样的科学传播体系未来可以服务于各种科学社会活动, 并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 科学的整体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
所以, 科学博客蕴含着回归人本的概念——激烈争论、分享观点、寻找朋友、通力协作——这是人类创造科学文明的基础。科学博客正在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一种新的关系,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最终形成科学社区化的生活方式平台。如今, 对于大多数科学博客写作者而言, 科学博客已被当作自我表达、自我发展的有效渠道, 可以看作是其日常科学生活的延伸, 继而成为科学生活的组成部分。
5 未来之路:跻身主流科学媒体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力量, 科学博客改变了科学媒体与受众的传统沟通范式;科学家进入科学媒介生态系统, 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 将对信息的被动接受变为自由发布、主动选择、互动参与, 并以其“微内容”的巨大合力, 成为传统科学新闻媒体之外的有发言力量的“另一极”。
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曾提出过“补偿性媒体”理论, 认为任何一种后续媒体都是前一种媒体的补救措施, 是对过去某种媒体或某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偿。科学博客正是传统科学新闻媒体的“补偿媒体”, 它不仅揭示出科学家群体本身的生活状态, 映射着科学家的工作、情感和社会活动, 还建立了新的话语权实现路径和空间, 让具有正义感和具有参与科学公共事务的科学家个体聚合在一处, 成为一股建构科学社会现实正义的力量。科学博客并不能替代传统大众科学媒体, 科学博客也并非能替代专业科学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报道, 但科学家对科学新闻传播的全程参与, 将会极大地制约科学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偏见与误差, 使科学新闻信息传播走入新的时代。
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肖认为, 只有垂直媒体 (大众媒体) 和水平媒体 (小众媒体、个人媒体) 相互交织、相互借力, 才能构建一个像埃及纸草那样坚固的“纸草型社会”。确实如此, 作为个人科学媒体的代表, 科学博客正是朝着水平媒体方向整合, 并借助垂直媒体创造着信息化的科学经验, 由此进而构建并形成我们新的科学生活社会。
6 结论
相对于大众博客的迅猛发展, 科学博客起步较晚, 正处于蹒跚学步阶段, 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不仅来自于博客技术及人们的思维方式, 还源于科学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特殊性。这意味着科学博客的发展历程将充满变化、充满冲突。但是, 科学博客构筑了具有自主性的理性科学主体交往平台, 其蕴含的巨大传播潜能已被人们所共知, 我们努力的方向, 就是探寻运用它的最佳方式, 以期在科学传播中更好地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amian Carrington.How to set up a science blog[EB/Ol].http://www.scidev.net/en/practical-guides/how-to-set-up-a-science-blog.html.
[2]周欣宇.科学博客何以寥若晨星[N].中国青年报, 2006-07-19.
[3][美]唐纳德·肖.创造一个纸草型社会[J].钟新, 译.国际新闻界, 2004, 4.
[4]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6]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7]刘韧.网络媒体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1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谋发展、促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意识和观念不仅补充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更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和平外交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外交理论体系,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远大目标,完善了国际合作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内外统筹观和外交价值观等。 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外交明确了新时期的总任务和总目标,即外交为国内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外交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中国外交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道路,不仅展示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外交风采,也给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实现民族救亡和国家独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新中国诞生以来,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分析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需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指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以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为目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 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需要,而提出的最重要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们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继承传统、引领未来的理论创新,它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既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怎样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方法论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中国不是把自身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的解决建立在依靠外部条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事实上也是把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这种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尤其是目前中国自身还不那么发达,还有极其艰巨的发展任务在前面,强调这一点更是不容易,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共赢的责任心。这种共赢与合作的发展理念贯穿中国外交的政策和实践,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核心指导思想。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的新贡献就在于: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执政党是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个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回答,深化了对三大基本规律,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的理论依据
只有来自于实践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之所以能够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在于这一理论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凝结着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在于它总结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造性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也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实践上说,对中国在开放中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战略纲领和指导思想,也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的理论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是准确判断和把握国际形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科学判断国际形势是做好外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国际形势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趋势,科学判断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是新时期更好地开展外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才能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 在国际格局出现大变化和大调整的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体制、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也出现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才能不断提高中国外交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新形势下,只有准确把握国情,紧跟国内大势,外交工作为科学发展服务才有针对性。归结起来,中国外交这30年最大的成就在于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抓住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的基本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具有时代的领先性和前瞻性,站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为积极探索和拓展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提供了理论指南。中国外交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交为国家的科学发展服务,二是外交自身实现科学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党的领导是关键。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提高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 在总结中国外交光辉历程时,杨洁篪外长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宝贵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外交工作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英明决策、精心指挥的结果。在外交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提出的对外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上来,坚决贯彻中央制定的各项对外方针政策。 新时期外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往往无先例可循,只有大胆探索,才能够不断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顺应新时期要求的指导中国发展的新思想,也是指导中国外交的基本指导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新舞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外交统筹国内国外,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因素,深化和拓展全方位外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之下,中国的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就:(1)积极推动发展大国外交,全面提升中美、中欧、中日、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大国之间的协调、合作与发展;(2)努力构建和谐周边外交。中国历来倡导并遵循开放的地区主义,通过与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亚欧峰会、上合组织等途径,推进周边安全、经济合作。(3)做实与发展中国家外交。中国不仅积极开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而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技术、医疗、人力资源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援助。(4)用好多边平台。为维护国际秩序,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积极斡旋朝核、伊核问题,寻求妥善处理的方案。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通过这一多边平台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5)拓展经济外交,服务国内发展大局。
(四)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和精神
中国外交已经从建国初期的弱国无外交到目前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局面,走过了不平凡的半个多世纪。支撑和鼓舞中国外交的精神支柱和脊梁的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涵盖了理想、目标、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中国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外交实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精神,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中国外交将始终坚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外交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国际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和国际体系进行转型的时期,中国外交在理论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正逐步形成和日益完善。相较于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理论改变了自身的身份认同,强调全方位地参与和融入国际体系。相较于西方,中国外交理论强调利益和道德的平衡,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与时俱进的国际合作观;(2)利益均衡的国家利益观;(3)积极主动的国际体系观;(4)全局视野的内外统筹观;(5)以人为本的外交价值观。 归结起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外交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完善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国外交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一脉相承,是中国外交思想和理念的内核。求和平、求发展,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基本特征,是指导中国外交实践创新的理论指导。在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体系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基础,和平、发展、合作是旗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长远目标,和平发展是道路,互利共赢是实现中国自身和平发展、推动实现和谐世界目标的基本途径。
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看,没有和平稳定与平等互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反过来,没有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表现在对外关系方面,就是互利共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互利共赢是和平发展的自然逻辑延伸和重要实现形式。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体系的精髓。虽然当今世界各种矛盾依然深刻复杂,实现和谐世界目标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上述目标不懈努力。近年来,国际社会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的追求,已汇成时代潮流。
(二)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外交思想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在外交层面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以人为本外交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国内治理模式和执政理念变革在外交层面的反映,意味着中国外交哲学从维护整体利益的国家中心主义到关切公民个体权益的战略转变。以人为本的外交思想对重新认识外交的根本目的和政策重点深具启示意义,对具体外交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外交为民的思想既是对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具体落实,也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外交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外交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价值理念。在人权问题上,中国和西方存在明显分歧。中国以人为本外交观的提出有力回击了西方对中国的不实攻击,有效地以普世性语言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价值观,务实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达成共识。中国以人为本和联合国以及部分国家所主张的人类安全观基本相符。中国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外交价值观,不仅有助于中国外交实践和理论的探索,还有利于打破西方在外交价值观方面的主导权和解说权。 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内展现党的执政能力、对外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政治任务。 近年来,中国外交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在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在及时妥善处理中国海外人员安全、涉外劳务纠纷,确保我人员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积极贡献。
(三)倡导文明对话与合作,推出“和谐世界”新理念
“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想目标所在。和谐世界理念凸现了世界的相互依存性,亦即世界的共同性,从而促进国际社会对共同利益和共同繁荣的理性审视和实践努力。中国不仅继续为世界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且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进步的思想产品。推出和谐世界理念有利于联合全球的和平发展力量和实现和平发展道路的长远目标。 “和谐世界”的提出,将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阐明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前途的构想和主张,为国际秩序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在中国看来,“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各种文明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取长补短,加强沟通、对话与合作,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人类的共同进步作出贡献。中国认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和走向昌盛的宝贵源泉,应努力加以维护。各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必须予以尊重。各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在‘文明对话’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构建和谐的世界。”
随着国际体系的转型,各国都试图为新的国际体系价值观念注入自身的理念。当前西方国家正大力倡导所谓“民主价值观外交”,强调所谓的西方式民主人权观念,使道义和价值观成为新的竞争重点。中国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外交价值观,不仅有助于中国外交实践和理论的探索,还有利于打破西方在外交价值观方面的主导权和解说权。“和谐世界”的理念对中国的对外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中国去实行和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这样的大国的理念和行为当然也将对国际关系的走向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国际关系理论的价值观基础开始突破西方文明一统天下的进程,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价值观基础带来实质意义上的变革。
(四)注重利益和责任均衡的负责任外交新理念
中国外交理论强调利益与责任的平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国家利益观朝着利义均衡的方向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待物质方面和精神价值方面的国家利益,以及对待自身国家利益与他国国家利益以及人类共同利益等问题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也日趋均衡。一方面,中国注重通过改革开放提高自身的物质能力,并将其当作中国国家利益最为基础的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也相当重视国家利益的价值层面,或者说国际正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界定了国家利益在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彻底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战略。在注重中国自身国家利益上,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
在秉持国际正义上,中国在政治上坚定地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许多全球热点问题上,如朝核危机、伊核危机、达尔富尔问题、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中国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的发展为同其他国家合作创造了更大空间。对于那些由于历史原因和一些现实的因素,在竞争当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施以援手,尽力去帮助、去扶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提高它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尤其表现在这些年中国同非洲国家进行的很多合作上,例如帮助非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帮助修建了2200多公里的铁路,3400公里左右的公路, 为这些国家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海地大地震、巴基斯坦水灾等国际灾害事件中,中国给予的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树立了中国的国际道义形象。总之,中国所坚持的利益责任观,是立在中国发展实际情况基础之上,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也对世界负责的责任观。
(五)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树立中国发展崭新形象
公共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中国公共外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了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新拓展。在2009年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公共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公共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开展好公共外交直接关乎我国际形象,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中国公共外交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以维护和促进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中国无意输出意识形态、价值观,无意对他国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施加影响。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旨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向外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推动各国共同繁荣的中国,消除外界对中国的偏见、误解和疑虑。同时,中国致力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相互了解与信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从现阶段看,中国公共外交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扭转局面,帮助各国社会公众理解中国的现实状况、内外政策和未来趋向。从更长远来看,中国公共外交的战略目标是促使国际公众相信、接受和支持中国的和平崛起,减少和消除对“中国富强必霸”的担心与恐惧。从更深层来看,中国兼有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和世俗化的文化伦理社会三重特点,中国公共外交的战略目标是让各国公众拨开“妖魔化”中国的迷雾,认识不仅能与中国合作共赢,而且能与中国人民心灵相通,共同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公共外交拓展了中国外交的内容和方式,通过政府与公民社会领域的互动,将外交扩展到了本国政府与外国公众的层面,把外国公众作为外交的对象,这是中国外交实践的又一次创新尝试。
(六)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外交注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发展和怎样发展提出的系统性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一直是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随着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越来越感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实践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平等互利为核心的新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创新性的发展观念,包含更加丰富的内容,以人为本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和平发展与科学发展,是中国永恒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也是一个未尽的伟大战略,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难度,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使全体人民过上安居乐业、富裕幸福的生活,还要进行长期艰巨的努力。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篇12
1 科学活动的三个子系统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涉及面广, 相关程度高, 作用机制复杂, 可以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深入研究。《人民日报》是党和政府的机关报, 刊登了我国各项事业的重要新闻和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 能够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科学活动的总体概况。其发布的科学新闻属于传播内容, 因此适用于科学社会学中“内容分析”的方法。梳理这七年的大量新闻, 从科学活动的性质入手, 不难发现, 如果把科学活动视为一个大系统, 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子系统:
第一是体制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的特点是紧紧围绕与科学事业相关的制度与组织建设展开。它包括制度类活动和组织类活动。前者包括科学制度、规章的酝酿、确立、修改、完善、成熟等。比如“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保证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实行细则及发明审查委员会规程” (1950.10.17) 、“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条例、研究生暂行条例” (1955.9.1) 等。后者包括科学机构的成立及其各项活动。比如“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开幕” (1955.6.2) 、“中国地质学会举行首都区年会” (1949.12.26) 等。
第二是传播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以科学传播为主题。包括学术交流活动和科学普及活动。前者是在科学家之间进行的, 包括国内外科研人员的访问和各种会议等。比如:“周总理接见苏联科学家代表团” (1955.12.23) 等。后者是从科学家到普通大众的单向的传播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大众的科学兴趣, 提高人民的科学素质, 使群众认识到科学的重要作用;打击伪科学和迷信活动, 捍卫科学的崇高地位;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 培养科学的接班人。英国的贝尔纳 (J.D.Bernal) 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对科普活动的必要性有很好的论述:“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高高在上地脱离了群众的觉悟, 其结果对双方都极为不利。对普通大众之所以不利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人为的世界中, 却逐渐地越来越不认识制约着自己生活的机制……人类只好求助于异想天开而神秘的说明。人们原以为占星术和招魂术早已在中世纪末寿终正寝了, 现在它们又复活了, 这绝不是偶然的。……从最粗糙的观点看来, 除非普通大众 (包括富有的赞助者和政府官员) 明白科学家在做些什么, 否则就不可能期望他们向科学家提供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支援, 来换取他们的工作可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此类活动对改善科学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贯彻科学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针对我国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现状 (至今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 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科学普及活动。比如:“四月三日将见月全食, 科学普及局望各地广为宣传, 增进人民科学知识破除迷信” (1950年3月22日) 、“摩擦怎么会有电——国立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薛琴讲” (1949年10年21日) 等。
还有一种必须说明的就是科学教育。众所周知, 学校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教育。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教育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就使得《人民日报》中的教育信息烦琐而难以辨别。这其中真正的科学教育活动并不多, 本文没有统计在内。如果需要计算的话, 应归入传播活动系统中的科普活动之列。
第三是理论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特点是以科学理论的探索为主题。它包括科学引进、科学输出和自主研究活动三种。引进活动涉及引进学科理论、引进制度和组织方式、引进先进的科学思想等。比如“苏联生物学者重要发现, 细胞能从非细胞体发生, 对于医学及农学有巨大贡献” (1950年6月16日) 、“苏联怎样培养科学人才” (1949年12月29日) 、“中科院代表团团长钱三强谈苏联科学指导思想的体会” (1953年5月8日) 、“反对自然科学中主观主义歪曲” (尤·日丹诺夫1953年2月3日) 等。输出活动与引进活动方向相反, 是把我们的科学成果介绍出去。我国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活动, 但在一般意义上对于具备科研力量的国家来说 (如在同一时期的苏联) 是应有的。自主研究是指本国的科研人员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的科学认识。比如“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淡水鱼养殖问题初步成果” (1953年5月27日) 、“东北科学院研究工作密切配合国家经济建设” (1953年1月12日) 、“弗洛伊德在为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服务” (1953年1月3日) 、“马列主义与自然科学” (1950年4月20日) 、“清除生物学中的唯心论观点” (1951年11月22日) 等。
2 1949—1955年的科学活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数量统计
关于1949—1955年的科学活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数量统计如下 (其中, 1951年上半年的资料缺失, 应该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科学活动系统的三个子系统:a.体制活动有效信息106条;b.传播活动有效信息166条;c.理论活动有效信息361条。总计633条。三个子系统的数量结构比为:
体制活动∶传播活动∶理论活动= 1∶1.56∶3.41
(1) 这一统计显示了科学活动系统的大致结构比例, 和稳定发展时期相比, 新中国成立初期会有一些特殊性。例如, 体制系统中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到各省自然科学分会大大小小的机构组织成立、启动以及各项制度建立等活动频繁集中, 所以体制活动的比例要比稳定发展时期高一些。传播系统中由于前述原因有些没有计入科学教育活动, 这部分活动如计入科普类, 那么传播系统的比例要更高一些。理论系统中输出活动在稳定发展时期应该有一些, 绝不会是零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科学的落后, 以至于引进活动和自行研究占绝对优势) , 所以在更普遍的意义上理论系统的比例要高一些。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普遍意义上科学活动系统的“数量结构比”应该接近于:
体制活动∶传播活动∶理论活动=1∶2∶4
(2) 这是一个公比q=2的简单三项等比数列, 它意味着在所有科学活动中传播活动在数量上约为理论研究活动的一半, 而用于体制建设的活动在数量上约为传播活动的一半。如果以理论活动为底, 体制活动为顶, 传播活动为腰, 科学活动系统恰好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 顶、腰、底的数量关系为:
顶∶腰∶底=1∶2∶4
(3) 这个“金字塔”揭示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发展要坚持统筹安排、比例协调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培养和留住自己的专业人才, 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这是科学活动的根基所在。一个国家落后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用自己的双腿站起来。就像靠雇佣军和外国武器永远建立不起来强大的国防一样, 我国的科学发展要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建立起一支甘于奉献、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城拔寨的高素质队伍。这支队伍还要后继有人, 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国家科学发展的长期战略需要, 绝不能墙里开花墙外香, 留不住人才终将威胁整个科学事业的基础。其次, 要搞好科学知识的交流、传播和普及。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 加强本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的联系, 加强国内科学家的联系——包括行业内和行业之间的联系、科学研究部门和技术部门的联系、军事科研和民用科研的联系、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的联系等;同时夯实科学发展的群众基础, 这对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意义重大。再次, 不能忽视体制建设。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而且有利于国家宏观掌控科研方向, 将科研力量集中到国家急需和重点的项目上来。因此, 这个科学活动系统的“金字塔”对于国家发展科学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另外, 科学活动系统的数量统计还可以用于一段时期科学活动的特征分析。例如, 主导的理论活动子系统又可分为纯科学研究、形而上的科学研究两类。纯科学是指属于传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探讨, 比如“中科院进行土壤研究工作” (1955年3月17日) 等。形而上的科学研究是指相对于纯科学而言, 受某种社会意识影响的理论研究。比如“苏联科学界批判量子力学的唯心论观点” (1952年5月21日) 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与思想观念上层建筑联系紧密, 导致这类理论研究较多, 纯科学研究 (有效信息233条) 只占总理论活动 (有效信息361条) 的64.54%, 这就意味着形而上的科学研究在总理论活动中达到了1/3强, 横向比较的话, 数量上相当于整个体制活动的总量!意识形态对科学的影响 (仅仅是理论研究上的影响) 可见一般!科学活动的数量结构统计清晰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活动的特点。
3 结 论
总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学活动是朝气蓬勃、向前发展的。这一阶段不仅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体制, 开展了科学传播活动, 而且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奠定了此后我国科学进步的坚实基础。
摘要:近代中国科学发展水平的落后和解放前一些科技人才的流失容易造成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学发展状况的误读和曲解, 按照科学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通过梳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日报》的大量相关报道, 并加以系统的数量结构分析, 可以得到这一时期科学事业的整体面貌和阶段性特征, 并对国家稳定发展时期的科学战略研究有所助益。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推荐阅读:
中国商品 中国商道09-28
中国高速铁路中国10-08
中国心,中国梦11-24
占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中国文化、中国酒12-13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07-04
孔子·中国·中国人07-08
中国民生与中国速度08-27
中国拳术与中国哲学09-13
中国有爱,感恩中国08-09
中国速度成就中国梦想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