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国·中国人

2024-07-08

孔子·中国·中国人(通用12篇)

孔子·中国·中国人 篇1

不久前,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美期间, 参观了位于芝加哥市的沃特佩顿公立学校的孔子学院。这是美国第一座设在中学的孔子学院, 各种不同肤色和族裔的学生在这里学习中文, 在此学习中文的人数也是全美最多的。在美国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 已经成为中国文教公共外交的亮点。选择孔子学院为国家主席访问之地, 旨在向美国主流社会表明, 中国希望利用中国文化作为媒介, 使美国下一代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2004年11月, 世界上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正式挂牌。2010年底, 全球已建成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达700所左右。孔子学院正在给世界一个温暖而积极的中国。

>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

孔子学院的由来是有渊源的。一些西方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曾经在世界各地建立过语言与文化机构, 以传播本国语言和本国文化。从2004年开始, 中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和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经验的基础上, 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取名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 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国际交往日益广泛。因此, 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孔子学院走向海外, 正是满足了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也更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在日本, “汉语热”直追“英语热”, 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 学习汉语的人多达200万左右。据悉, 美国公立中小学学习汉语的学生在2004年有2万多名, 到2006年则猛增到5万多人。2003年, 美国有200所中小学校开设中文课, 2006年增长了3倍。据国家汉办统计, 2004年, 中国派出69名对外汉语教师, 2006年派出1000名志愿者和1000名教师;2005年, 海外有近3万人参加汉语考试, 2006年则翻了一番。目前全球学习汉语者超过了3000万人。

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表示, 在海外创建孔子学院的目的是传播包括汉语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如今, 伴随着世界“汉语热”, 孔子学院遍及世界各地, 为世界各地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甚至连印度的媒体和学者也开始建议印度政府学习中国的经验, 设立类似“甘地学院”之类的机构。

>孔子学院成为“走出去”的符号

孔子学院的建设始终是世界舆论广泛关注的焦点。《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说, “中国政府的汉语推广战略的高明之处在于, 推广教育和语言有助于加深外部世界对国家的了解, 是扩大一国影响力的最有效途径。战舰能让别国人民暂时臣服, 而让他们理解你的语言却能使大家成为朋友。”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 “孔子学院的推广, 有助于外界了解中国, 消除外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解。”2006年1月,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又一热门出口产品:汉语》的评论, 其中引用当地一所汉语研究机构负责人的话说:“中国正在用汉语文化来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社会形象。”

孔子学院建立后的7年虽然世界各地的分枝“长势喜人”, 但有学者建议, 孔子学院的摊子虽然大, 但其深度远远不够, 仅仅是教汉语和练太极拳之类, 因此要更进一步地传播中国文化, 而不仅仅是教授语言。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机构, 除了提供语言学习班外, 还常常组织各种极具本国特色的文化活动, 包括展览、讲座、沙龙、音乐会、电影放映、戏剧表演和研讨会等。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也有学者建议, 孔子学院的运作方式应该做出改变, 以更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认为, 办孔子学院是一件好事, 不仅在世界上推广了汉语学习, 而且也有助于让国外更好地了解中国。但是, 靠国家汉办这样的政府机构直接操作的方式应当作出改变, 最好转为基金会管理。这会为孔子学院打开可持续发展的大门, 其活动范围也可以拓宽。

正如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所说的, 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靓品牌之一。在孔子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的符号, 对提升国家形象和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孔子·中国·中国人 篇2

A.孔子言语门师徒言语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 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正确

D.王阳明 B.雅斯贝尔斯 B.雅斯贝尔斯正确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是《论语》中谁说的?()

A.孔子B.曾子 B.曾子正确

B.孔子

C.子贡

D.子路

7.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A.耶稣正确

B.曾子

C.子路

D.子贡 9.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C.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正确

11.“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也”,是()所发表的异端性言论。

A.吴虞B.李贽 B.李贽正确

C.孝

D.忠

13.孔子没有像穆罕默德、耶稣等宗教圣人一样把日常生活的情感导向外在的事物或神秘的境界,而是()

A.要求通过教育来培养束和导向

B.认为这是人天生所具有的C.归结于礼的约D.内向消融在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人与人的情感团契之中 D.内向消融在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人与人的情感团契之中正确孝和悌C.礼D.„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

B.15.在《论语》中孔子述及了自己的志向,是使()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之幼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D.大道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确17.孔子的成功是有赖于()

A.神启或神佑正确

B.年岁增长

D.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C.生而知之D.多闻多见 D.多闻多见正确节而不可夺也。D.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孔子在此强调的„不耻下问‟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A.明知故问B.无知故问

C.一种知又不知的中间性状态 C.一种知又不知的中间性状态正确显示答案揭示答案

您已经使用了2次中的 2次提交

“西方孔子”杜威先生在中国 篇3

约翰·杜威,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是美国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学者之一,甚至被认为是“美国的精神象征”。

1919年到1921年,杜威应中国五所学术机构的联合邀请,来华访问讲学两年零两个月。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正风起云涌,他恰好见证了在这片古老东方土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他的思想也给渴望“启蒙”的中国人带来新奇和激动,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2年末,杜威离世60周年之际,中文版《杜威全集》中期15卷付梓。这套由学者刘放桐主编,复旦大学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组译的全集,以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杜威全集》为底本,分为早、中、晚三期,按照年代顺序收录了杜威几乎所有的作品。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内几位杜威研究学者,结合史料耙梳,力图还原杜威与现代中国的关系种种。

“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

1919年4月30日下午,日本客轮熊野丸号停泊上海港。杜威的中国之旅就此展开。

“1919年时,杜威正好在日本东京大学讲学,他在中国的学生胡适等人就想请他过来做个短期访问。当时以几个教育机构的名义联合邀请,他就来了。”《杜威全集》主编、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放桐向本刊记者介绍。

杜威到沪的那天,胡适、蒋梦麟、陶行知等几位弟子早在码头等候。他们将杜威一家安置在沧州别墅后,由胡适用流利的英语向他详细介绍了中国正在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以及请杜威到中国演讲的目的。本抱着游山玩水之心前来的杜威,对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顿时充满好奇。

“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新鲜的学说,中国的学术精英们又找到这么一个有影响的人来中国推动,有些他们自己不便说的,借他之口来说,对社会更有触动。”《杜威全集》副主编,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汪堂家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道。

杜威到中国的第5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杜威对于五四运动是非常感动的,因为‘五四’的直接要求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五四’是倡导科学和民主的。杜威對此非常赞成,因为他一辈子所追求的正是科学和民主。中国的五四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作为一个核心口号,这正符合了杜威的要求,他发现中国成为了他实现自己理想最好的地方。”刘放桐说。

“为争取统一、独立和民主而发出的热烈奋斗,正在中国展开,这一奋斗,迷住了他们,使他们改变了计划。原来的计划,是预定1919年夏天就回国的。”杜威的女儿在《杜威夫妇书信集》的序里这样写道。

被中国“迷住了”的杜威,将自己的行程一拖再拖,最后在中国逗留了两年零两个月,足迹遍及当时中国22个省中的11个。“除了演讲,杜威还曾到中国各地考察,在广东、江苏、浙江都做过调查,到过制丝厂、机械厂等,还考察了中国的农业。”汪堂家说。

1919年6月初,在学生运动最高潮的时候,杜威夫妇到了北京,亲眼看到学生在街头演讲,宣传抵制日货。

6月5日,杜威夫妇给女儿写信:“此刻是星期四的早晨。昨天晚上我们听说,大约有一千左右的学生在前天被捕了。北京大学已做了临时‘监狱’,法学院的房子已关满了人,现在又开始关进理学院的房子。……在那里面的学生们开了一个会,决议要质问政府能不能保证他们的言论自由。如果政府不能保证言论自由,他们就不离开那里。……这些学生不肯离开这个‘监狱’倒给政府很大的为难。”

和许多西方人一样,杜威先前也觉得中国是个积重难返的民族,但深入了解之后,杜威改变了看法。

1919年12月,在发表于《亚洲》杂志上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一文中,杜威告诉西方人,五四运动是“中国国家感情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一年之后,杜威又写了《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他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

在给女儿的信中,杜威夫妇曾这样描述他们眼中的中国:“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所谓‘民国’,只是一个笑话。可是,在某些地方,又比我们更民主些。这里有完全的社会平等,但妇女除外。议会,十足地是个虚幌的滑稽剧,但自动自发的舆论,现在这样,却有异常的影响力。”

1921年6月30日午间,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里,在欢送杜威博士夫妇及女儿的饯行宴会上,杜威说:“这两年,是我生活中最有兴味的时期,学得也比什么时候都多……我向来主张东西文化的汇合,中国就是东西文化的交点。”

杜威回国后,仍不断在《新共和》和《亚洲》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的论文。正如他的女儿简·杜威后来所讲的那样,中国一直是杜威深为关切的国家,这种关切仅次于他自己的祖国。

杜威的演讲

“杜威在中国发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演讲的形式,他所到之处都是通过在当地发表演讲和中国发生密切的联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清对本刊记者说。

杜威的演讲内容涵盖很广,包括16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16次教育哲学讲演,15次伦理学讲演,8次思维类型讲演,3次关于詹姆士、柏格森和罗素的讲演等。

“在这些演讲中,杜威始终在讲述一件事,那就是他眼中真正的西方文明。他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厌其烦地告诉中国人,现代西方文明的精髓在于精神文化,中国人若想从西方得到启示,就得从这一点着眼,来改造自己的民族精神。”杜威研究学者、复旦大学副教授张宝贵在《杜威与中国》一书中写道。

nlc202309031231

1919年8月杜威和胡适等人到山西,在名为《学问的新问题》的讲演中,他讲到,人们必须要把握时代的变化,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剖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看清文明的真义。讲演过后,阎锡山对杜威感叹,以前自己以为西方的文明就是战舰和机器,但知识分子的贡献使他意识到,西方文明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容。

杜威的演讲不仅折服了阎锡山,也在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中产生了触动。

1921年4月,陈独秀在广州以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亲自主持杜威的演讲会;杜威在长沙讲演时,毛泽东当过记录员;周恩来也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号上把杜威的实验主义称为世界上的最新思潮。

1919年5月12日,正在上海的孙中山亲自拜访杜威,并共进晚餐。第二天,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昨晚我与前总统孙逸仙共进晚餐,席间我发现,他是个哲学家。他新近有本著作即将出版,他认为,中国的弱点在于人们长久以来受制于古训‘知易行难’。他们总是不愿采取行动……所以孙先生希望通过他的书,引导中国人形成‘知难行易’的观点。”孙中山也在《孙文学说》一书中回忆:“当此书第一版付梓之夕,适杜威博士至沪,予特以此质证之。博士曰:‘吾欧美之人,只知知之为难耳,未闻行之为难也。”

“杜威在中国讲的这些内容正切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他在各地的讲演都比较有针对性,与当时中国的现实相结合,又是新鲜的思想,中国人很愿意听,杜威也愿意讲,这样两方面就不谋而合。他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讲科学和民主,又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刘放桐说。

在汪堂家看来,“杜威的实用主义强调经验、效用,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观点有相通之处,这也是杜威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容易被接受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之一。”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讲学。在以后近一年的时间里,两人分别在中国各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演讲录也常常被排在一张报纸的同一版面上。

“西方的孔子”

1919年10月20日,是杜威60岁生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特地为他举行了生日晚餐会。

会上,蔡元培致词:“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的学说有很多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方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但媒合的方法,必先要领会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他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

1920年10月17日,在北京大学授予杜威名誉博士学位的典礼上,蔡元培直接称杜威为“西方的孔子”。

杜威在中国各地的100多次演讲中,教育方面的内容始终是主要组成部分。

除了民主主义教育的思想外,杜威的演讲中还体现了他教育哲学的基本特点——教育即生活。

“在杜威看来,一个人在学校中就应当把自己作为主体的能力充分展示出来,同时也将他自己这个个体与社会这个共同体建立关联。”汪堂家介绍说,“此外,杜威还特别重视动手能力的训练。号召学校要建立实验室,要让学生接触自然和实际的生活。这和他强调经验、强调探索的基本哲学观点有直接联系。”

杜威提倡教育与实业结合。他亲眼目睹了当时中国的羸弱,因此强调学校所授知识要切近地方的实业,让课堂知识和地方实业经济的具体发展挂钩。

“杜威众多的弟子活跃在中国的各个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所以相应地,他的影响通过他的弟子们在中国的各个领域的变革来实施,尤其是在教育环节。”章清介绍说。在中国,最早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介绍给国人的,是蔡元培。而此后宣扬其教育哲学最有力的则当属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杜门高徒”。

特别是陶行知,他发挥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原则,结合中国教育实践,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新主张,并广泛应用于实践。他在南京、杭州等地成立了众多实验学校,杜威还亲自去其中的一些学校做过考察。即使是战争时期,陶行知依然坚持教育普及工作,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1946年,积劳成疾的陶行知溘然离世,87岁的杜威发来唁电,称赞自己的这位杰出弟子为中国的教育改造作出的巨大贡献。

1921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体制改革法令》,遵循的就是杜威“发展儿童中心教育”的原则,其具体纲领也基本出自杜威的教育原理,如促进民主精神,推行生活教育,鼓励个性发展等。

1922年,中国施行的学制改革,所采用的美国模式(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及所提倡的设计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也都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贯彻。

胡适与杜威

杜威中国之行的成功,与他的学生胡适等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1915年,在美留学的胡适利用暑假读了很多杜威的著作。“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成了我自己的哲学基础。”胡适在《留学日记》中这样写道。不久,他就转到哥伦比亚大学,投奔到杜威门下。

胡适积极促成了杜威的来华,并预先写好一篇约3万字的长文介绍杜威和他的实用主义思想。杜威访华期间,胡适常伴其侧,数次担任演讲的现场翻译。

“如果不是因为已确立在中国学术界崇高地位的学生——胡适的关系,杜威不可能在中国这个陌生的环境中获得这样高的威望;同时,身披国际知名学者光环的杜威的出现,则无疑提高了其最杰出的中国门生胡适的地位。”章清说。

在张宝貴看来,胡适是把杜威思想运用到中国现实问题中来的第一人,“打响新文化运动第一炮的《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不’主义 ,科学人生观,学院式的考据学风,新红学等现代思想史上的重大举措,其理论根基都源自胡适移介过来的‘实验主义’。”张宝贵在《杜威与中国》一书中写道。

1919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劝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因为“‘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

李大钊随后著文《再论问题与主义》回应,赞同空谈主义的危险与种种弊端,但同时指出,如果不宣传主义,社会问题永远也没有解决的希望。此文一出,胡适又发表《三论问题与主义》,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场著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的主张正来自于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这场争论也可被视为杜威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的佐证。

“杜威的实用主义后来在中国的命运,可以结合胡适以及胡适所代表的这一路思想后来在中国的命运加以审视。这个群体对推动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他们渐渐被作为自由派看待,遭到了清算。但不管如何,胡适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思想系统在近代中国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们的一些主张,今天也渐渐得到大家的了解和同情。”章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古今中国梦,自孔子始…… 篇4

历史之画, 以岁月为笔, 触目所及, 总是一幅幅发人深省的画面。有仲尼在川上且行且吟:“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历史烟尘之中,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为的是强国;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为的是民富。细细看来, 自孔子始, 一个关于中国梦的轮廓开始慢慢成形。千百年来, 无数人为之追寻, 历经风霜, 却愈久弥香, 一代又一代, 不曾放弃, 直到如今。雄关漫道的五千年, 就是中华儿女不断寻梦的征程。

路上有风景, 路却在脚下, 风景可以打量, 脚步不能迷幻。天下大同也好, 小国寡民也好, 一个关于华夏富强的梦想却在那个时候开始了。

孔子早年丧父, 家境贫寒。十五志于学。三十岁创办私学, 打破贵族垄断教育。他一生中, 弟子三千, 德才兼备者七十二人。五十一岁入仕, 官至大司寇, 摄相事。五十五岁时, 带学生游学列国十四年。晚年会到家乡教学著述, 删《诗》、《书》订《礼》、《乐》, 修《春秋》, 序《周易》。如今提及孔子, 人们往往都会想到一部述而不作的《论语》, 然而就当时看, 践行理想才是其一生追寻的东西, 孔子的一生, 其实是寻梦的一生。、

路上有风景, 路却在脚下, 风景可以打量, 脚步不能迷幻。天下大同也好, 小国寡民也好, 一个关于华夏富强的梦想却在那个时候开始了

孔子的梦想是什么呢?

这方面著述颇多。有人站在赞美的角度去说, 有人站在批判的角度去说, 但往往是先入为主, 带着一己之私见去评说孔子, 挂一漏万, 失之偏颇。

从《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条中, 可清晰地看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这条语录的大意是: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由于我比你们年龄大一些, 你们不要因此而在我面前感到拘束。你们平时老说‘没有人任用我呀’, 如果于有人任用你们, 你们将怎么办呢?”子路不假思索地答道:“拥有一千辆兵车这样的国家, 夹在几个大国之间, 外面有军队入侵, 国内又碰上灾荒, 如果让我来治理, 等到三年之后, 可以使人人士气高涨, 而且懂得道理。”孔子对他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 你怎么样?”冉有回答:“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 如果由我来治理, 等到三年之后, 可使人人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只有等贤人君子来推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 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我不敢说有什么本事, 但我愿意学习。国君有祭祀的事情或同诸侯盟会, 我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 做个小司仪。”孔子又问:“曾点, 你怎么样?”曾皙弹琴的节奏慢下来, 接着“铿”地一声停止了弹奏, 放下琴, 站起来说:“我的志向和三位所讲的不同。”孔子说:“没关系, 也就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莫春时节, 穿上春装, 约上五六位朋友, 带上六七个小孩, 在沂河里洗洗澡, 在祭天求雨的土台上吹吹风, 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长叹了一口气, 说:“我赞同曾点的志向啊!”

后面还有孔子对几个学生发言的评论, 从略。

简析这段话, 我们发现, 孔子对子路的“率尔而对”, 微微一笑, 对冉有、公西华的发言未作评论。而到曾皙发言时, 文章却大力铺陈, 不仅有语言描写, 还有动作行为和场景的描写, 更有孔子神态的描写。这样的文笔, 在精炼简约的《论语》行文中是不多见的。

无论是子路的轻率自负, 还是冉有公西华的恭谦持重, 他们对自己的理想说得都非常具体。而曾皙的回答, 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 一个生活小场景, 却获得了孔子的认同。这不仅让我们联想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风格和手法。作者给出的仅是一个符号, 一把开门的钥匙, 一条通往幽处的曲径。

从曾皙为我们描绘的生活画面, 我们可以读出冠者和童子内心的宁静平和, 从容不迫。他们正享受着生活的欢愉和幸福。在这里, 既看不到饥馑灾荒, 也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倾轧, 更没有面对自然的“战天斗地”。人们完全放松了自己的身心。生活是一片祥和融洽。穿越千载的令孔子神往的理想生活, 难道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无论是古人的世界大同, 还是今人的共产主义, 无论是东方人的和谐社会, 还是西方人的自由民主, 大家的追求殊途而同归。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细细看来, 不就是当今的中国梦吗?

中国梦, 自孔子始。

然而, 其不复梦周公久矣, 礼崩乐坏的年代对于践行梦想何其艰难, 终于孔子带着梦想溘然长逝, 后世虽然也曾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呼声, 但却在刀光剑影中微不可闻。中国梦的另一面以杀戮和血腥开始了, 但却留给后人无数缅怀。

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算的上是块风水宝地。自它诞生以来, 就孕育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这些伟大人物虽已作古, 然而后人不会忘记曾经屹立在这块土地上的巨人。

秦帝始皇, 公元前238年亲政, 到公元前221年, 在短短的17年间统一了六国,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割据的局面, 建立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人。虽然时隔两千多年, 但他的灵魂一直在这片土地上飘荡。

他有一个梦想, 梦想能够统一六国, 梦想能够把皇帝之位传之万代, 世世代代都是嬴政的子孙引领着这片华夏之土。在他之前, 家族为这个统一帝国的目标奋斗了将近600年, 统一六国, 他的丰功伟绩自然是浓笔重抹, 但是先辈们对梦想执着的传承也不能小觑。

祖上并非显赫家世, 但因一技之长得到了周孝王的任用, 被封为卿大夫, 遂有食邑, 从此家族踏出了从政的第一步。等到周室的衰弱, 尤其是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周幽王时代, 先辈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逐渐兴起, 被分为诸侯, 在形势上获得了与东方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到了秦穆公时, 才最终称霸西戎。

在统一中国前夕, 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 政治家: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都集合在他的麾下。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 秦王在做统一中国的梦之前, 对以后的统一行动是做过周密策划和部署的, 所有的举措都是围绕统一中国这个梦而展开的。

而秦王的“梦”, 并不局限在一统天下登上帝位的宝座就完事了, 他看得很远, 他要让帝王的霸业千秋万代固若金汤。

戍卒叫, 函谷举, 祖龙身死咸阳城, 但是关于华夏的强国之梦却一直延续下去。“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都后代雄主对中国梦的践行, 烟尘之中, 古老中国的月亮仍被异族膜拜。

风, 吹不散长恨;花, 染不透乡愁;雪, 映不出山河;月, 圆不了古梦;沿着掌纹烙着宿命, 今宵酒醒无梦。

民富国强之外, 中国梦的另一端——和谐安逸也有人在孜孜不倦的追寻。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 宿舂粮;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陶谦之外, 每个人有自己的目标, 因为每个人的梦想有高低, 但没有贵贱。如果, 那时的中国梦要渲染一种色彩, 它必然不是单调无奇的。所谓"万类霜天竟自由。"它必然是一派"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有的人因处境艰难, 遗失了美好的善良品格, 忘却了"穷且益艰, 不坠青云之志。"殊不知, 寻梦的力量, 其实你的力量就是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源泉。我们会沉迷在虚幻的世界里, 那是一副民风淳朴的风情画。陶谦之后, 有倚南窗的翠翠, 她的爱情是自然, 朦胧, 执着, 纤尘不染, 如水晶般纯洁透明。是啊, 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 蹋着古色古香的小城, 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 这只是一个虚幻的爱情故事吗?分明是借着翠翠这个人物赞扬美德, 是发自人内心的宁静。那里有渡船老人的善良朴实, 那里有老黄狗的忠诚……一个民族的美德, 不也是要靠这样传承下来吗?桃花源的精神, 是回归自我的精神, 是和谐的精神, 是中国梦的最精华的地方。

彼时, 你我相视而笑, 乐在其中, 欲辩忘言。

忘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 世上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是这样, 我们哪里还会有内心宁静的中国梦?一味抱怨世人的现实无情冷漠, 一味随波逐流, 又怎么看得到桃花源, 人生的境界又怎么存在?庄子有“万物都有所待”, 如果我们没有精神世界的凭借, 又何来中国梦?

像陶渊明一样, 寄情于山水之间, 融己于天地之中。一群怀有中国情结的寻梦人乐此不疲。梦到深处, 是江上之清风, 是山间之明月, 曲径通幽, 古琴独酌, 怀抱大自然, 享受心灵深处的静怡。

时光背后, 何处可以承载中国梦?富民, 强国, 和谐, 安谧, 先辈们留下很多寻梦的足迹, 只有现如今, 所有的足迹汇集成一条道路, 指引你我不断前行。中国梦, 此刻如此接近。

新时期的中国梦既承载历史, 也直面现实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新近流行的主流政治话语, 但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首先, 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世界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 中国一直位居发展前列。然而, 正当世界现代化萌动之时, 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与之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 不久被西方赶超。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 被动地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 以屈辱的姿态进入近代史, 屡遭欺凌, 屡受掠夺,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以说, 当时中华民族在客观上开始走下坡路——一步步沦为列强欺凌掠夺的对象, 但是在主观上走的是上坡路——民族复兴之梦逐渐在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生根发芽”。虽然各种救国运动和方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梁启超提出的“少年中国”、孙中山呼号的“振兴中华”等复兴中华的理想, 却深深影响了亿万中国人。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 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并最终带领人民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道路。因此,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正所谓“不数既往, 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 不能明近果。”追忆中国历史, 我们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

时光背后, 何处可以承载中国梦?富民, 强国, 和谐, 安谧, 先辈们留下很多寻梦的足迹, 只有现如今, 所有的足迹汇集成一条道路, 指引你我不断前行

其次, 它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人们常说, 伟大的民族拥有伟大的梦想。那么, 何为伟大的梦想?我们认为, 敢于并善于改变现实的梦想就是伟大的梦想, 而拥有这样梦想的民族才称得上是伟大的民族。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正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迈进。可以说, 相比过去而言, 我们在此时具有梦想未来美好生活的充足底气。与此同时,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现实生活确实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发展起来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带来的问题少。可以说, 相比过去而言, 我们在此时具有向往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就此而论, 中国梦理念的提出可谓恰逢其时。

新时期中国梦既昭示未来, 也激励当下

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曾说:“生活的理想, 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表明, 理想具有超越当下、指向未来的前瞻性。但是, 理想与空想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人们只是满足于想象未来而不实践于当下, 理想也必然流于空想。

中国梦是指向未来的, 它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中国梦作为我们今日之“生活的理想”, 具有鼓舞我们去为“理想的生活”而奋斗的“指南针”、“驱动器”功能。一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笔笔地勾画着中国梦的美丽线条。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到十八大具体化描述的两个百年目标, 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 中国梦并不遥远、并不虚幻, 而是变得越来越可感、可知。中国梦是指向未来的, 也是一定会到来的。

中国梦是激励当下的, 它激励着我们切实做好今天的事情。我们既要抬头看准路, 更要低头做好事。蓝图再美, 也要脚踏实地, 中国梦能否实现, 就取决于我们如何把握当下。正因为如此,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正式阐发中国梦之时就重申“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的口号。结合我们今天的任务来看, 要“兴邦”, 必须“实干”, 而“实干”之要义在于改革。李克强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对此进行了生动注解。“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当前, 中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战略机遇期, 也正面临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期;正站在距离实现梦想最近的历史关节点, 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与改革浅水区的“人人受益”的“帕累托改进”相比, 改革进入深水区势必会因利益格局重构而使复杂性、艰巨性和风险性倍增。但是, 只有敢于改革、善于改革, 才能继续释放制度红利,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才有希望, 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新时期的中国梦既属于民族, 也属于个人

习近平近期多次强调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表明, 中国梦融民族复兴梦与人民幸福梦于一体, 它既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也属于每个中华儿女。民族复兴梦与个人幸福梦, 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习近平近期多次强调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一方面, 个人幸福梦以民族复兴梦为前提和依托。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 “中国梦”是一种集体想象, 所以与其个人无关。众所周知, 民族与个人的关系, 实质就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民族复兴梦与个人幸福梦从来就不是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 而是始终保持着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互生互动的关系。每个中华儿女都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国家与民族强大与否, 最终都会在每个人的命运中体现出来。历史反复告诉我们, 国家贫弱, 人民就无尊严可言, 更无幸福可谈;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个人才会幸福。正如习近平所说, “国家好, 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

另一方面, 民族复兴梦以个人幸福梦为动力和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提倡集体主义, 但是从来不否认个体的价值。没有普通个体为了梦想努力奋斗, 也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正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 小河水丰大河盈。亦如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实现有很多指标, 如经济指标、军事指标、文化指标、科技指标、环境指标等, 但最根本的是幸福指标。无论是国家的富强梦还是民族的振兴梦,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幸福梦。民族复兴梦的宏大叙事终究要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幸福梦, 而每个个人幸福梦的实现, 就是在向民族复兴梦一步步迈进。中国梦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它就在每个个人的梦想中真真切切地展开着。

新时期的中国梦既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

在全球化时代境域下, 中国梦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 而且关乎世界的命运。

中国梦首先是属于中国的。这不仅因为中国梦首先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中华儿女的幸福梦, 而且因为中国梦将沿着中国道路才能实现。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道路与一些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相比, 具有自己的优点:与欧美模式相比, 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很强的可成长性;与拉美模式相比, 显现出发展的人本性和社会的稳定性;与印度模式相比, 显示出高速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发展的全面性。

中国梦也是属于世界的。“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 不仅造福中国人民, 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 中国实现民族复兴, 既对本国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同时也才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 中国梦的实现, 决不走某些西方国家依靠海外掠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道路, 决不以牺牲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为代价, 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国际社会近期之所以高度关注中国梦, 归根到底在于希望它继续向世界传递正能量。其一, 世界希望从中国获取发展动力。由于人口多、块头大, 中国的发展前景直接牵系全球。因此, 多哥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克拉苏格将中国比作“牵引许多国家的火车头”, 墨西哥《至上报》国际新闻版主编卡雷尼奥将中国比作“世界经济发动机”。其二, 世界希望与中国共享发展成果。经济上互惠互利是中国梦带给世界最为直接的“礼物”。阿根廷国际战略计划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认为, 南美洲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作为指出, 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惠及了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发展。其三, 世界希望从中国借鉴发展灵感。对世界而言, 中国梦更有价值的贡献在于提供一种新思路。肯尼亚经济事务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奥维诺认为“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是以发展民生为主, 是值得借鉴的新发展模式。联合国“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协调人多斯·桑托斯认为,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了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 中国将为世界带来“深层社会经济战略与政策的重新定义”。这些国际评价, 反映出中国梦不是我们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的小梦, 而是开放、包容、共赢的大梦。

用经济辉煌续写中国梦

洪钟大吕, 振聋发聩。前不久,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会后, 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两位领导人的讲话, 互相映照, 相得益彰, 一个畅谈中国梦, 一个详解升级版中国经济。语言平实, 但内涵丰富;发人深思, 又令人振奋。两位领导人的讲话, 不仅为今年的全国两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也向全国人民, 向世界传达出“用升级版中国经济续写中国梦”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梦事关民族复兴, 是国家的梦想, 是民族的梦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但与此同时, 改革已然迈入深水区, 如何凝聚共识, 凝聚力量, 开创新局面, 实现新发展, 考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与勇气。有梦想, 就有力量。用梦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 同时又围绕中国梦向全国各阶层各界人士提出了殷殷期望。

中国梦, 事关我们每一个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改革开放至今, 很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浮出水面。一些利益集团与利益阶层的出现, 不仅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 也同样影响着每个家庭和每一个人的发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指出,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事关民族复兴, 是国家的梦想, 是民族的梦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

中国梦, 同样事关全球。中国发展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世界的神经。在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下, 中国不仅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版图上最为强劲的引擎。日美欧作为曾经的世界经济三大引擎, 尽管近期艰难重启, 但前景仍旧扑朔迷离。在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中, 中国给了世界响亮而自信的回答:中国梦, 升级版中国经济。

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 中国梦更不是纸上谈兵, 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需要中央政府务实的工作。107分钟, 涉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城镇化建议等方方面面, 在昨天答记者问时, 李克强总理向国人, 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

在回答人民日报社记者有关施政目标的提问时, 展示了新一届中央政府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的理性与信心, 目标与路径。说理性, 李克强指出, 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 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 测算一下, 这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 这不容易;说信心, 李克强坚信, 我们有有利的条件, 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 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 形成新动力, 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说目标, 李克强用三项任务——“持续发展经济, 不断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正”来阐述;说路径, 李克强用三大保障——“建设创新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进行概括。

“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喊破嗓子, 不如甩开膀子。”一个用文言, 一个用俗语, 一个重宏观, 一个重务实, 昨天, 习近平和李克强两位领导人的讲话向国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宏图大略与治国思路。用升级版中国经济续写中国梦!这不仅给不断前进的中国经济再度注入一支强心剂, 也给世界经济准确清晰地传达了“中国信心”。

实现“中国梦”需要总体设计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应着眼未来和全局, 进行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发展规划应具有全球视野、长远眼光, 而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中国梦”是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期盼。为使好梦成真, 实现理想愿景, 需要进行总体设计。近来, 关于“顶层设计”的议论很多, 意在从高层、顶层着眼。其实, “顶层设计”不如“总体设计”。“顶层设计”注重最高层, 其思路是从上往下, 以为“顶层设计”好了, 中层、底层都可以跟上。而“总体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注重整体、全局、从上到下各个层面, 各个层级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 强调系统配套、协调、整合。

“总体设计”由钱学森提出, 是在航天工程中首先应用的方法。钱学森根据“两弹一星”成功的理论与实践明确指出:如何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 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理论与方法, 深入研究我们时代的重大课题——“如何组织管理现代化建设”?他倡导设立“总体设计部”。

在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时代, 目标不可能靠一个人来完成, 因为个人不可能精通整个工程系统所涉及的全部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数量惊人的技术协调工作。这就要求以一种组织、一个集体来代替从前的单个指挥者, 对这种大规模的工程进行协调指挥。这个组织叫“总体设计部”, 它由熟悉系统各方面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组成, 并由知识面比较宽广的专家负责领导。总体设计部设计的是系统的“总体”, 是系统的“总体方案”, 它是整个系统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抓总单位。

钱学森指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的伟大革命, 为此, 首先要从多方面改善生产关系, 改善上层建筑, 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 必须研究组织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方法, 以大大提高组织管理国家建设的水平。

进入20世纪以来, 人类面临的大多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社会就是一个特殊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研究社会发展这一复杂的问题时, 提出的经验性假设往往是思辨的和定性的。如何解决从定性到定量的难题?以简单系统为对象的近代科学研究方法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在科学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的历史时刻, 钱学森及其合作者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 在方法论上突破了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 其要点如下:

第一, 收集与研究对象 (系统) 有关的情报、资料、数据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

第二, 从收集得到的情报、资料、数据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出发, 从这些局部的、定性的知识出发, 应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发挥人特有的智慧, 实现信息与知识的综合集成。通过人机交互、反复对比、逐次逼近, 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 从而能对经验性假设的正确性作p出明确的结论, 得出研究对象 (系统) 的整体的定量的认识。

第三, 它的理论基础是思维科学, 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与数学, 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 哲学基础是实践论和认识论。

第四, 综合集成法的组织形式是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按照系统原理组织和进行, 由下列三个子系统组成: (1) 知识体系, 包括各种科学理论、专家经验、情报资料、统计数据、常识性知识; (2) 工具体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与融合所构成的机器体系; (3) 专家体系, 由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专家组成。这三个体系构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 它不仅具有知识与信息采集、存储、传递、调用、分析与综合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具有产生新知识和智慧的功能, 既可用来研究理论问题, 又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钱学森的“总体设计”战略思想, 对我们思考改革和发展的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应着眼未来和全局, 进行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 注重战略性、长远性、系统性, 分别制定长远战略、中期目标、近期规划, 根据实践发展和现实要求进行具体的调整。发展规划应具有全球视野、长远眼光, 而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用青春践行中国梦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而每一个中国梦的诠释也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具体到每个国民, 中国梦的内容也可能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那么, 对于青少年而言, 中国梦则是:让真善美永驻人间, 让爱和感动撑起一片蓝天!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 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 深深的埋在了每一个中国青年的脑海里。孩提时代, 我们最简单的梦想是希望自己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度过每一天;然而, 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 梦想则是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充实的度过;但, 梦想终究只是梦想, 现实中的丑恶现象, 正在一步步吞噬着我们的内心…

2006年11月20日, 一位老奶奶正站在公交站台上, 公交车到站后, 老奶奶急忙上车, 人来人往中, 老奶奶被撞倒在地, 这时, 一位叫彭宇的中年男子主动过去扶老奶奶, 老奶奶不停的道谢, 彭宇将老奶奶送到了医院。然而, 事情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老奶奶及其家属一口咬定彭宇是肇事者…撞倒老人, 结果救人者反被诬, 类似于这样的事件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而通过这些事, 也让这个社会本就脆弱的人情宣告了死刑。之后, 当人们面对街上摔倒的老人时, 选择了冷漠的态度。我们用不着去咒骂别人, 试想一下, 如果你面对一位摔倒的老人, 你会去扶吗?即使你去了, 如果你被人诬告怎么办?那些巨大的救人成本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大山。可是, 总有一天, 我们的父母或是我们自己, 也会老去,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 心里又将是怎样的感受?那么, 小悦悦事件的发生, 又在向我们说明什么?

2011年10月13日, 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辆车碾压, 小悦悦躺在那里痛苦挣扎, 在随后的7分钟内, 先后路过的18人离悦悦仅仅只有1米之隔, 却全都当做没看见, 甚至连打个电话报警的人都没有。最后, 一位拾荒的阿姨把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悦悦救起, 并送往医院。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 也引起了我们对此事件的思考。道德的丧失, 良知的泯灭, 让这个本该充满爱心的世界变得如此不堪, 这, 不得不让我们沉思。相比之下, 一位用双手托举生命更托举出真善美大爱的“最美妈妈”, 感动了杭州, 感动了中国, 感动了世界。

与最美妈妈吴菊萍一样的最美中国人郭明义, 也深深地埋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他是辽宁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 他从未想过成名, 但他的行为却让他注定与众不同。30多年来, 他一直在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 比如孤儿院的孤儿, 上不起学的孩子, 生活困难的职工, 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而自己的生活, 却并不富裕。在他的身上, 似乎有一双无形的翅膀, 那就是爱心翅膀;在他的行为中, 有一种奉献精神, 他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这个发展的社会奉献着道德。正因为郭明义身上的这种精神, 他才显得如此高大, 显得如此受人尊重。他就像爱的使者一路播撒阳光, 传承雷锋精神, 汇聚一切爱的力量, 让鞍山, 让辽宁, 让全中国永远是和谐的春天!

折戟沉沙铁未销, 五千年一路走来, 一路寻梦, 只有此刻, 梦想离我们是如此的接近。今宵杯中映着明月, 纸飞墨香词赋满江, 关于千百年传承中国梦的剧情再次上演, 其结局, 你我皆大欢喜

是的, 道德是富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一个人, 可以没有躯体, 但不能失去人格。青春是青年独有的财富, 青春时节, 应该敢于仗义执言, 应该思想纯净做道德楷模, 更应该践行梦想。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无论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都要有道德意识, 只有这样, 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今天, 这是属于青年的时代。这个时代, 是一个满怀希望筑梦和努力使梦想成真的时代。青藏铁路的开通, 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 嫦娥二号的飞天,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让中国的光芒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梦, 开始了, 然而, 只有政治文明, 道德高尚, 才能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就让中国的广大青年以吴菊萍, 郭明义一样的最美中国人为榜样, 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从青春做起, 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用勤劳、善良, 用无悔的青春托起我们的中国梦。

愿我们能够成为寻梦路上的同行人。

当今世界公认的强国是美国, 美国梦是什么样的梦呢?美国梦有一个最基本的格式: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敢想敢干, 并且遵守了成功学的法则, 最后变成了成功者。美国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去奋斗, 最后成为了世界强国。相比之下, 我们近代的强国梦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只是一个补偿性的梦, 并不是一个真正有实现价值、有实现路径的好梦。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可实现的中国梦。

梦想能够感染人, 激发人的潜能, 推动人继续奋斗。没有梦想就没有动力, 没有动力就做不成事。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从心理学上来讲, 梦的意义就是激发作用, 美国梦可以激发美国人去奋斗, 一个真正的中国梦也可以激发中国人前进。所以有一个好梦是非常重要的。好梦需要去编织。上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马丁·路德·金有一个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 这是编得很好的一个梦。第一, 方向很好;第二, 有足够的细节;第三, 离现实并不遥远但又不是非常具体。所以好梦应该不具体, 象征化但是有细节, 而且有一个好的结构。

因此, 真正有效的民族梦、国家梦, 不能被指定, 其特点是先有一群人开始编织这个梦, 然后其他人一起来丰富这个梦, 最后成为大家共同的梦想。现在我们所缺少的是在社会潜意识的层面上, 人们慢慢相互碰撞逐渐形成的一个梦, 之后也许由伟大的艺术家写成小说或拍成电影, 影响更大范围的人, 直到全体民众都在潜意识中有了这个梦, 那么这个梦在现实中就会有影响, 人们就会慢慢实现它。只有形成这样的一个中国梦, 才有可能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改变。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孔子饮食观 篇5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孔子饮食观

孔子是长期受到人们推崇的杰出人物,他倡导的饮食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食物原料要选择优质的(精食),肉要切得细细的(细脍),做饭菜应该讲究选料、刀工和烹调方法,饮食是不嫌精细的。 “割不正不食”意思是说,宰杀猪、羊时割肉不合常度,是失礼的,食物形态也被弄坏了,所以不吃。 “席不正不坐”意思是说,筵席的四边应与屋子的四边保持相应平行,铺放端正,如果席子摆得歪歪斜斜的,有损于饮食的形制,那就不能入席了。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意思是说,在人家用丰盛的肴馔招待自己时,必须肃然起立,向主人答谢致意。(以上见《论语.乡党》) 在孔子生活的“三礼时代”(三礼指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烹调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宫廷里已能烹制“八珍”美食;这时期的.饮食礼仪也制度化了,

《礼记》所载“进食之礼”,连座位怎么排,盘碗怎么放,吃饭时不许“反鱼肉”(不许把咬嚼过的鱼肉放回到共食的食器中),不许“扬饭”(不许用手散其热气),不许大口喝汤,不许剔牙齿等细微末节都作为礼仪加以规定。 孔子虽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自己却崇尚俭约,反对贪食。他注重美与善的统一,即使是一餐饭的时间,也不能背离“仁德”(《这就是所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精食细脍”不能实现的时候,宁可饭蔬食饮水,也不能“违仁”。正是这样,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风格(〈论语.雍也〉)。

中国城的孔子像:历史在别处 篇6

即使在回到中国的一年后,我都忘不了在纽约的中国城见到孔子塑像的刹那间的感觉。总会在某个时候,再突然无端地回味那时的惊诧:中国的历史竟然在他国保存完好。

在中国城,我们再也不用费力地去证明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中国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刻写着中国的历史

最初的惊异,也许来自孔子在两个国度的命运的对比。

六七岁时,我们记得孔子叫“孔丘”,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刻下的孔子, 随着中国的历史上下沉浮。曾经是圣人,被举之上天;也曾经是孔老二,被踏之入地。断裂、破碎的历史,使孔子在中国有着不同的面目。

过于沉厚的历史,对于“现在”,有时候是难以承受的负累和束缚,生活在其中的人,便急于挣脱它的锁链。所以,尼采认为,在地球上,动物因为没有历史记忆,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创造了历史的人类,却因为历史知识,弱化限制了自己行动的能力,因此,就想摆脱历史的羁绊。

只有在异国他乡,只有远离了历史的本源,在一个历史无法再继续展开的空间,历史和文化的连续性才会以一种完整、统一的方式得以保存。在空间上抽象出来的时间,也才能在异域得以蔓延。这样的历史以及这种历史的象征,对于这样的人群,“民族认同”的意味就不仅仅限于寻根,简直就是一种神圣。所以,当大陆急于革命、反叛传统的时候,海外的中国人却痛心疾首。……离开了历史归属的人,又是那样渴慕历史的怀抱。

每年的端午节,在哈佛所在的剑桥镇的查尔斯河上,都有龙舟比赛,民族舞表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在美国过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端午节。这个时候,屈原是谁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这个节日有来历,有故事,背后有一个大的历史背景。

在那些穿梭来往的各色人种中,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不同,直观地表现为日常生活习惯和习俗的不同,背后是历史沉积的“对峙”。是历史和文化把每一个民族塑造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在一个交流频繁、不断趋同的世界,“不同”显得如此重要。而只有历史,才能让你有别于他人。近年来,西方史学界兴起了研究“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的风潮,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地认为“高尚”的历史,为何如此降低身价,将研究庸俗化、琐碎化。置身于这样的场景,我在瞬间领悟了:历史的根须原来深扎在普通人的身上。这样的情况,也许只有在多元交汇的国度中才会突现。

都说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世俗的、没有宗教情节的民族,是最宽容、随和,也是最缺乏集体精神,一盘散沙的人群。但是,在两个世纪以前,当那些并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们,漂洋过海到异国求生的时候,他们在一座座城市,吃着中国饭,说着中国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中国城”,并在全世界复制着同样的版本,成为最不容易被同化的一群。是何种强大的躯壳包裹着中国人内在的坚硬?……找来找去,除了经由历史积淀的、深入个人骨髓的文化,我再也找不到别的可以替代的东西。在中国城,我们再也不用费力地去证明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中国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刻写着中国的历史。

历史的生命是文化。

生活在书斋中的人,已经习惯于在书本上、在精英的思想中寻找历史、发现历史。当历史以日常、琐碎,甚至在精神贵族眼里有些庸俗的民间文化,表现出自己的力量的时候,我们不仅惊诧中国城所凝聚的历史的强大。当然,他们心中祭拜的仍然还是孔子这样的思想精英。

我第一次体悟到,书本之外的历史……在原初的、不自觉的状态下,被保存的历史,被传播的文化……才真正展示了历史的强大。然而,它的强大,却只有在不同的族群中才能被深刻地坚持、展示和感受。因此,从来没有哪一次,使我在异国,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历史力量的强大。在这样的世界,历史原来在别处才能找寻得到 。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惊异于历史的另外一种形式和另外一种力量。

一面是坚强,一面是宽容,孔子和林则徐这两尊塑像就是深处世界潮流的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胸怀的浓缩

也许,还因为,纽约的中国城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深思,让人充满复杂的思绪和感触的地方。

在孔子广场,孔子的雕像赫然耸立在异国的土地,两三条街之外,便是林则徐的雕像。看着这两个人的雕像,置身于这样的境地,每一个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人在海外的屈辱的人,都不能不有所触动。是在美国的每一个中国人,经过了两个世纪的血泪,选择了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在歧视与排斥中,忍受苦难和屈辱;在外表的随遇而安、沉默甚至麻木中,却在骨子里顽强地保持着民族文化。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不屈的一面,已有太深的印象,孔子塑像上镌刻的《礼运·大同篇》,应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天下为公,四海一家”, 代表了这种历史所积淀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力和宽阔的文化胸襟,这一句又与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一气同声,即使是普通的中国人,也朴素而固执地坚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共同人性的体知和认定,成为中国人文化精神的源泉。

从近代以来,最早与西方文化接触的祖先,已经早早地表明了他们对于多元民族和文化的态度,在一个强势文化中,在喧嚣的大街上,在西方学术和思想的殿堂里,发出了自己微弱但坚定的声音。一面是坚强,一面是宽容,这两尊塑像就是深处世界潮流的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胸怀的浓缩。

孔子·中国·中国人 篇7

一、“美、善”学说和古代文学功利观

《论语·八佾》中曾道:“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汉朝郑玄注:“《韶》, 舜乐也。美舜自以德禅于尧, 又尽善美, 谓太平也。《武》, 周武王乐, 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尽善, 谓未致太平也。”学者认为, 其中“美”指的是乐曲声音婉转, “善”指代音乐内在完善。但事实上, 从郑玄所注可看出, “美”与“善”都是其音乐语言的特质。而“美”指的是歌者的赞美, “善”指代被赞者之良善。也可以说, “美”是艺术, “善”是生活。[1]如孔子所说, 《韶》尽善又尽美, 是因为“舜自以德禅于尧”, 天下统一, 歌舞升平, 对乐曲的赞美就如同对舜功绩的景仰。但“武”尽美却不尽善, 是因为武王伐纣, 虽属正义之举, 但仍然掀起了腥风血雨, 人民难逃战火之殇。孔子学说的中心是“仁”, 即“爱人”, 看重人的地位和作用, 反对奴隶社会将平民看做受贵族随意支配的私人财产。因此, 孔子的“美、善”说反映了他“仁”和“为政在人”的思想, 同时也带有功利色彩。

孔子的“美、善”说对我国文学史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继孔子之后, 许多儒学大师都推广并发展了“美、善”说, 包括孟子的“以意逆志”, 荀子的“明道”主张等。大汉王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把孔子思想推到了封建王朝统一思想的地位上, 使其替政治教育服务。这一文学功利观, 在魏晋时曾遭到玄学挑战, 到了南北朝和唐朝时期又被唯美主义齐梁风冲击, 然而仍旧保持着主流思想的地位, 引导着我国古文学发展。但“美、善”说有其片面性, 单独强调文学的外在功能而忽视了对其内在规律的探索, 因此对我国古文学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使古代文学前进的步伐相较于西方文学而言要缓慢得多。

二、“文、质”学说和古代文学创作模式

《论语·雍也》中提到:“子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孔子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人的质朴如果大大超过文才, 那就如同缺乏气质和修养的山林野人;而如果文才大大超过质朴, 那就如同华而不实的史官。而谦谦君子, 必定是二者平衡, 集文和质于一身。“质”指代人内部的品格, “文”指代外部仪态。孔子学说认为, 君子要“文质彬彬”, 也就是说不但要有质朴的内在品格, 还要有斯文的外在仪态, 两者兼备, 就形成了孔子的“文、质”说。[2]虽然孔子认为“文”与“质”要相辅相成, 但二者并非单纯的组合, 而要求人们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两者的关系。质超过文的时候, 要突出“文”的必要性, 文超过质时, 就要强调“质”的作用。“质”要符合仁爱的要求, “文”要体现礼仪的规范, 文质一体, 完美融合, 才构成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但孔子这一思想也具有理想化性质, 因为实际生活里, “文”和“质”常常因人而变, 因环境而变, 很难达到现实意义上的均衡。

从实际看来, 孔子“文、质”学说并不是在探讨文学理论, 而是在讲君子修身之事。而最终把“文、质”说应用于文学中的, 其实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学派。汉朝统治者推崇经学, 改造了先秦儒学, 使其成为新儒家思想, 并渗透到社会各大阶层。文学在汉朝也逐步发展, 经学与文学相碰撞, 就导致了儒学开始倾向于文学, “文、质”说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董仲舒曾道:“《诗》道志, 故长于质;《礼》制节, 故长于文……《春秋》正是非, 故长于治。”其中“质”和“文”都是文学性的评论。汉朝学者以“文、质”说进行文学评判时, 通常以“质”指代文学内涵, 以“文”指代文学形式。从此, “文、质”说对传统文学创作开始产生影响。

三、“无邪”“中”学说和古代文学审美取向

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其中“思”为语气助词, 无实义。而“无邪”, 何晏解释为“归于正”, 孔颖达则将其阐述为“诗之为体, 论功颂德, 止僻防邪, 大抵皆归正”。用孔子的话说, “正”就是“过犹不及”。而孔国安道:“言俱不得中也。”那“中”就在“过”与“不及”之间, 也正是孔子所言的“正”和“无邪”。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 “中”即不偏不斜, “庸”则经久不变。《论语·雍也》认为“中庸”乃至高道德标准, 而“无邪”则是“中”延伸的行为规范。[3]“中”这一思想在哲学领域又带有审美色彩, 在《诗三百》中以“无邪”的形式展现出来, 之后就成为了文学审美的指导思想。

战国末期, 荀子在对诗歌和乐曲的评论中就运用了“中”的思想。他提出, “中”是符合礼义的, “礼”即礼法, “义”即仁义。该思想比起孔子以“无邪”诠释“中”, 表达得更加直观具体。后来荀子说:“诗者, 中声之所止”, 也正是说诗歌须用“中声”控制, 不要完全为诗情左右, 超过了应有的度。而“乐之中和”, 强调诗歌乐曲须让听者得到“中”之感悟与“乐”之美好, 从而化为“无邪”。这里是强调诗乐对人的中和教化。

四、“兴、观、群、怨”学说和古代文学接受思想

《论语·阳货》中曾道:“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这句话本着“诗教”的目标, 介绍了传统文学作品的美感用途、教化用途、政治教育用途、抒发感情用途和学习用途, 是我国传统文学评论历史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学解释之一, 传达了儒家的文学接受思想, 为之后的文学接受理论发展扎下了根基。“兴”就是“引譬连类”的意思, 朱熹也将其称作“感发志意”。“引譬连类”的意思是“诗”能够让读者由此及彼, 联系起许多事物;“感发志意”的意思是“诗”能够感染读者情绪与心智, 举一反三。两者虽表达不同, 但实际意义相同, 总的来说, 就是“诗”能够启发读者。包咸道:“兴, 起也。”孔子道:“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而“观”, 则是“观风俗盛衰”, 即观察民情。[4]“群”乃“群居相切磋”, 意思是互相切磋, 研究诗词含义。“怨”是“怨刺上政”, 即“诗”可以用于了解人民的“怨情”, 知道他们痛恨什么, 想要什么。[5]

孔子“兴、观、群、怨”说强调对受众的引导, 对传统文学接受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一学说的意义并不均衡, “兴、群”侧重于修善自身, 其影响力较小;而“观、怨”强调了解社会, 产生的影响较大。

五、“诗论”和古代“诗教”解《诗》

关于李学勤对《诗论》的探究, 其中共有十二卷, 原简达二十三卷。孔子《诗论》中对《诗》的评论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是综述:“孔子曰, 《诗》亡隐志, 乐亡隐情, 文亡隐言。”第二是分类解说:“《颂》, 平德也, 多言后, 其乐安而迟, 其歌引而渺, 其思深而远, 至矣。”三是揭露具体诗歌的主题, 《诗论》中所有诗都引用自孔子语录。孔子对汉朝儒学诗歌教育起到的最为深远的影响, 是将诗歌真正变成了政治教育的手段。所以, 孔子的《诗论》是汉朝儒学诗歌教学思想的起源, 也是其核心与理论根基。

六、结语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历史上许多学者都着重探究他的政治哲学理论, 而对其文学方面的学说却有所忽视。事实上,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文学理论家, 他的文学思想为我国古典文学论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因此, 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孔子学说。虽然孔子的文学观具有一定功利性, 使文学在一段时期内成了政治的工具, 但总的来看, 其功仍然远超于过。

参考文献

[1]段玮婷.试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思想[J].牡丹, 2015 (14) :12-13.

[2]张树弘.孔子文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研究[J].芒种, 2013 (11) :103-104.

[3]于新秋.关于孔子文学思想的几点思考[J].今日科苑, 2010 (04) :142.

[4]赵玉敏.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J].北方论丛, 2011 (04) :6-10.

关于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的思考 篇8

1. 中国在国际中与日俱增的地位

1.1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的距离, 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也在逐步的提升, 由1978年的第十位逐渐上升至目前的第四位, 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的崛起以及逐渐提高的综合国力, 得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肯定和期待, 然而也增加了对中国的担心和顾虑。尽管, 面对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国际社会表达了他们衷心的赞赏和欣喜;然而, 很多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说法也逐渐在部分西方国家传播开来。但是无论如何, 这都使得国际社会对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 全球正在兴起一场以“汉语热”为中心的学习中国文化进而认识、了解中国的活动。

1.2 综合国力的提高与文化理念

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逐渐提升的综合国力, 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所提升, 中国逐渐在国际社会中形成了伟大光辉的形象。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成员的一员, 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国际维和、核扩散问题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环保等问题中国都积极参与其中。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各国人民逐渐认识、了解以及重视推出的世界建设和谐的文化理念, 同时也更加认同、理解中国的理念。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与和谐世界的文化理念, 已经成为中国处理国际问题的关键要素, 也逐渐发展成国际政治秩序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面对国际社会日益复杂的关系, 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已经将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与和谐世界理念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理解沟通以及交流合作的方法。要想理解中国, 深入了解中国, 必须学习联合国指定的其中工作语言之一的汉语, 因此, 中国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与和谐世界的文化理论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国对中国语言的学习。

1.3 中国文化解决世界难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 由于人类文化的快速迅猛的发展, 人类的生活深受快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世界文化价值的重心逐渐转变为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环境以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问题。虽然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的中坚力量, 但是他也使人类社会受到各种负面问题的影响。过分依赖科技工具将会使当代社会受到社会危机的影响, 造成人的异化、环境破坏、精神空虚、功利主义、道德滑坡、能源紧张、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已经逾越了政治边界以及地理区域, 逐渐影响着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安全问题。既会降低人类社会的生活条件以及人类的生产力, 又会给地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将整个人类社会毁灭。

要想使造成的全球性问题迎刃而解, 不但要求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肤色、所有地区应当协商、合作解决, 还需要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府、所有民众联合起来, 共同合作, 组建一支全球性的合作团队。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中国的文化之所以可以延续多年经久不衰, 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化不仅注重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重视人类不可或缺的自然环境。中国的“天人合一”的主旨使得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所以说, 即使是工业条件发达的西方国家, 对于中国文化的追求, 不仅没有减少的趋势, 反而越来越多。在东方国家的人为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叹为观止的同时, 西方国家的部分思想学家领悟到西方工业社会的不足之处, 就像被囚禁于无边无际的荒漠一般, 看不到生命之光, 也找寻不到生命的绿洲。于是, 这些思想家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希望能够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发掘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找寻落寞已久的心灵和世界上的精神财富, 寻求拯救社会和解救全球性问题的唯一答案。

2. 孔子学院的发展意义

2.1 汉语的博大精深

语言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 也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工具。汉语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承载体, 汉语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诞生。区别人类和动物主要特征的是语言, 有了语言, 才有了人类的相互沟通、交流, 人类才可以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基本生活, 成为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说, 汉语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汉语的历史越悠久, 证明中国的文化也越悠久。汉语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化, 不同的语言标志着不同的民族习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 都会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不同的民族文化与之相对应, 语言文化是不同民族历史的基本表现。作为国际的文化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承担了其推广的主要责任, 孔子学院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传播中国的汉语, 来使国际友人了解汉语的所代表的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内在历史意义。

汉字是纪录语言的基本内容, 声音则是传播语言的载体。作为中国文化代码的汉字, 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汉字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快速发展, 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文字大部分来自于简单的图画, 表音和表意是文字发展的历史趋势。中国的汉字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 贯穿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一直连续的被沿用至今, 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 汉字却一直保持着自身的特点, 没有丝毫的改变, 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悠久、最顽强的表意文字。汉字作为中国在国际交流中的主要媒介, 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工具之一。汉字的形体发展演变的过程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同时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积累、传承、传播、发展和延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学好汉语, 就一定要学好中国的汉字, 也就是说, 汉字的学习是汉语学习的基础, 这就是孔子学院在语言文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2.2 中国功夫的传播

太极和武术是中国文化奉献给世界的一份厚重的礼物。太极和武术是中国功夫的代表文化, 不但可以起到锻炼身体、保健养身的功效, 还可以使人修身养性, 其包含着各种民族文化知识以及个人的修养。个人的品质以及精神文明的修养的提高, 这是中国功夫的首要目标, 这不单单是强身健体的武术招式, 更是一种饱含着精神文明的文化状态。太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符号, 无一不代表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阴阳五行的观念以及生命价值观念;中国多元化的模式和各种不同的方式通过多种各样风格的武术流派表现。习武不过是外在的表现一种形式, 修身养性才是中国功夫的内在要求, 才是中国功夫最本质的目标。中国功夫作为一种影响力和震撼力都比较强的文化单元深受各国人民、各个年龄段的人民的追捧, 是孔子学院进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形式。

3. 总结

孔子学院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的同时, 也是一次改变自身、完善自身的过程, 是通过和外来的文化不断接触、融合以及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成长的。在这种不断的碰撞中, 既向国际友人传播了自己的历史文化的同时, 也受到其它文化的影响, 逐渐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吸取更多的优质因素, 最终才可以在国际文化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认可, 这就是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所需要的一种对待文化的品质。同时, 在这种互利的文化传播过程中, 努力完善自我, 并使自己在国际中占有一席之地, 更能增强中国历史文化的实力, 加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 也可以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多的理解与认可。

摘要:孔子学院既承担推广汉语的重要使命, 又是对外宣传的窗口。然而语言和文化却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要做到一边学习语言, 一边学习文化;还要做到一边推广语言, 一边宣传文化。孔子学院的诞生, 既标志着中国已经逐渐进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历史大潮中, 又标志着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逐渐登上新的历史舞台。孔子学院的兴起能够消除中外文化的隔阂, 使之对中国不再有偏见。总而言之, 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枢纽, 同时也是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民族

参考文献

[1]武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规律[J].新华文摘, 2008, 3 (21) :109-120.

[2]章一平.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J].现代国际关系, 2006, 11 (03) :29-30.

[3]倪建华.中国在中亚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J].对外大传播, 2006, 5 (12) :23-24.

[4]陈静.对孔子学院发展的几点思考[J].大家, 2010 (24) :150

孔子·中国·中国人 篇9

一、文化全球化的概念理解

各国学者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不一, 在此我先来梳理一下。我国费孝通先生在描述20世纪的局面时说:“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 “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 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 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1]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2]马林诺夫斯基延伸了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从广义的视角提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以及价值等, 包容并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3]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进一步明确:文化作为意识形态, 借助于意识和语言而存在, 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自身的特有现象和符号系统,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文化就是人化。

纵观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我提出我个人的浅见, 我认为文化全球化中所指的文化应从广义的概念出发, 它包括人类由于生存发展的环境不同而形成的思想、技术、价值观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人文观念以及由此而物化的生产生活用具。文化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逐步显现的一个概念和趋势, 就当今现状而言, 是西方经济强国以代表性文化如肯德基、好莱坞、迪斯尼等依仗自身科学技术优势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的复制, 并迅速的席卷世界各个角落, 从而形成强势的全球文化。

二、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全球化的积极探索

面对文化全球化趋势, 中国政府采取了种种应对措施, 如加大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减免文化产品的出口关税等等, 我认为国家汉办组织开展的“孔子学院”的建设项目是最直接也最有成就的项目。“孔子学院”的开办不但积极的适应了文化全球化的国际趋势, 而且还成为宣传中国文化的窗口平台, 在赢得世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家的软实力, 对中国经济政治的贡献不可小窥。

1、产生背景

中国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青少年外语的学习, 希望青少年通过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语言, 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据教育部统计, 中国目前学习外语的人数已超过3亿。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 汉语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也在提升, 汉语学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目前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

中国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强, 也使得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提升,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汉语热”。汉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文明却从未间断过, 所以想了解中华民族, 汉语是一个很准确的切入点, 学习好汉语就等于掌握了了解中华文明的工具, 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中国逐步开始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文字和儒家思想, 并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功的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学生, 不但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而且在世界各国的青少年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使得中国以崭新的形象以开放的姿态以博大的胸怀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2、孔子学院演进过程及发展动因

孔子学院就是我国在借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 (例如, 德语的歌德学院、西班牙语的塞万提斯学院) , 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我国政府运筹帷幄终于在2004年在韩国首都开办了第一所孔子学院。据国家汉办统计, 截至2009年11月, 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 共计554所, 分布在88个国家 (地区) 。孔子学院设在84国共282所, 其中, 亚洲27国70所, 非洲15国21所, 欧洲29国94所, 美洲11国87所, 大洋洲2国10所。孔子课堂设在28国 (缅甸、马里、巴哈马、突尼斯只有孔子

························I实NT践ELLI与GE探NCE索

课堂, 没有孔子学院) 共272个, 其中, 亚洲10国27个, 非洲4国4个, 欧洲7国34个, 美洲6国205个, 大洋洲1国2个。[4]

孔子学院如此快速的发展, 归根到底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

(1) 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马克思的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 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三位;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与深入, 汉语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提升。经济上的强大使得国际社会的焦点日益聚焦中国, 这也使得中国政府在客观上必须加强国际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工作, 以进一步开展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满足海外学习汉语的客观要求。

(2) 满足世界“汉语热”、“中文热”客观需求。目前, 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 (地区) 在2500多所大学、上万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 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我们应抓住这股“汉语热”的潮流, 一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 注重青少年的学习, 使汉语学习更深入人心;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在出口贸易等方面坚持中英文共同使用, 促进汉语的使用几率和经济意义。

(3)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 都曾在出国访问期间出席过孔子学院的协议签字仪式或挂牌仪式。国家汉办出台了《孔子学院章程 (试行) 》、《孔子学院中方资金管理办法 (暂行) 》等规章、办法, 从国家高度规范了孔子学院的运作和发展。从政府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中我们不难看出, 这其中包含了很大的期望。

(4)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民族之根, 民族之魂, 是融入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在民族的迁徙变化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的国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因此也较为容易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理解。

3、发展现状和特点

经过了五年多快速的发展, 如今孔子学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其也成为了外国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首选平台。认真总结一下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和特点对于孔子学院的发展壮大和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都有着现实意义。

首先, 中国政府坚持非营利性为宗旨。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主导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 是由国家汉办负责运作的国家项目, 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根据《孔子学院章程 (试行) 》规定, 孔子学院不仅不盈利, 而且还拨款资助。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政府对于孔子学院公益性坚持的决心。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孔子学院可以在五年多的时间中迅速的立足并扩张发展如此成功的主观因素所在。

其次, 软实力是最亮品牌。某种意义上说, 孔子学院的建立, 是中国对自身文化自信心的一种外在表现, 标志着中国对于汉语发展趋势的冷静判断与审慎观察。在2005年举行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 有海外学者指出:正是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凝聚并形成了这股前所未有、横扫世界的汉语热旋风。而通过倡导中国语言文化, 孔子学院也成为了中国提升软实力的一个小而重要的部分。

最后, 采取“大学对大学”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国家汉办委托中国某大学、特别是知名大学与所在国大学合作创办, 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中国大学与所在国大学合作创办孔子学院, 既是承担推广本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职责, 也是加强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举措, 因而各大学给予了积极的推动。

三、推进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政策建议

虽然现在全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政府也从各种角度各种政策上给予了大力帮助, 但是毕竟文化产业走进中国人的视线里不过短短十年的时间, 因此, 在面对文化全球化如此复杂的局面之时难免会经验略显不足。我也仅在此提出自己的浅薄建议: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强。国家近些年来对文化产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从政策上给予了众多优惠, 但是我认为种种调控措施的出台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在现阶段我们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从法律的高度规范和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要有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 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法律颁布后, 还需要更为具体的措施相配套。只有拥有法律法规的强有效地保证, 才能使更多的人投入到文化产业中来, 也才能使中国文化市场更高效更安全。

注重文化创新, 开拓产业资源。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其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沉淀下来了众多文化遗产, 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成为中华民族魂之所在, 构成了整个民族的脊梁。在注重发掘民族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放眼于文化创新, 不断地汲取各国的文化知识, 积极贯彻和发扬“扬弃”精神,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通过不断地演进融合, 成为世界文化舞台上一支生气勃勃、不断进取的文化力量。我们应积极思考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能尽快的转变成产业优势, 打造属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品牌, 使文化在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能为国家带来真金白银, 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手机上网等娱乐生活已成为普通大众消费的热点。我认为利用科技与文化产业联姻, 将科技的力量运用到文化产业中去, 不仅可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还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改变传统观念, 重新认识文化产业的作用。现如今, 很多人热衷于此是因为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而且, 文化产业是符合当今世界低碳环保理念的产业。同时其对就业和出口的刺激作用近几年愈发明显,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国家和各地方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捷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只有从这个高度认真审视文化产业的作用, 才能更好的建设文化产业, 是国家的软实力尽快得到提高。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中国已经就应对文化全球化做出了积极的行动。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孔子学院”的建立, 现如今已在全球88个国家 (地区) 开设“孔子学校”以便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文化民族化,孔子学校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读书》, 三联书店, 1998年第11期, 第8页。

[2]泰勒, 连树声译:《原始文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年。

孔子·中国·中国人 篇10

对此, 央行方面强调, 这种制造和传播有关人民币虚假消息的行为属于损害人民币行为, 会影响人民币正常流通, 危害金融秩序, 性质恶劣。中国人民银行将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配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对这种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一些专家认为目前没必要发行大额钞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 面临大规模通货膨胀的时候才需要面值大的货币, 目前国内虽然物价在上涨, 但基本目标控制在3%左右, 并没有达到需要发行500元面值人民币的程度。

贾樟柯获2010年度威尼斯马可波罗奖

意大利威尼斯市政府近日在上海为中国导演贾樟柯颁发了2010年马可波罗奖, 以表彰他对中意两国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颁奖辞称, “贾樟柯一直是中国与意大利及威尼斯市艺术文化交流及友好关系的代表人物。”

孔子·中国·中国人 篇11

[关键词]近代中国; 孔子形象;变异;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4-0089-06

孔子是一位生活于春秋末期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孔子多数时间是一介布衣,一个君子,一个博学多识的智者,一个有血有肉、风趣幽默的教育家。他本人自有其本然的思想、情怀和精神风貌。然而由于时代风云的变幻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以及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而最早的记载又相对简约和“模糊”,致使孔子去世之后,其形象就开始了被利用、改造和重塑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不同的执政者,都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来变化,甚至重塑孔子的形象来为自己服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异。由于孔子孝、悌、忠、信,仁者爱人等一系列思想吻合了统治者的政治诉求,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形象就越来越高大,直至走上神坛,被奉为“圣人”。可以说从汉代开始,在绵绵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历史中,孔子的形象始终是一个高高立于神坛的圣人,特别是“宋明理学”更是将孔子地位提升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近代以前的孔子,总体上是坐稳了“圣人”宝座的,其形象是被神化了的。

而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从此中国走向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在长达百年的纷繁动乱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孔子形象发生了几次重大逆转,彻底颠覆了两千多年来孔子圣人的形象,使孔子从至尊的神坛上跌落下来。本文将着重梳理近代孔子形象的几次颠覆,并详细分析孔子形象颠覆的诸多历史因素。以期通过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与传承规律,能更加辩证客观地对待儒学和客观地评价孔子。

一、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几次变异

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颠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妖魔作乱的根源

第一阶段(1851—1859):太平天国创立了“拜上帝教”以对抗孔教,并明确提出“反孔”主张,孔子圣人形象在近代第一次被彻底颠覆,成为“妖魔作乱之由”。

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打倒孔家店”的第一人。四次赶考失败的洪秀全从一部宣传基督教教义的通俗读物《劝世良言》中得到极大安慰。书中抨击“儒教”、指斥科举、否定民间鬼神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他。从此洪秀全决定皈依上帝,并创立了拜上帝会。首先他借用西方宗教的某些教义同自己的政治主张相融合,从而同传统的儒教相对抗。例如《太平天日》中指出“推勘妖魔作乱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1]洪秀全作为反孔的先锋,采用打、砸、烧的暴力手段,太平军所到之处,孔庙皆被捣毁,有的改为军火储藏所,有的改为马厩。其次他重视意识形态的控制,并对《四书》《五经》进行了多处删改。如《招书盖玺颁行论》所载:“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2]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孔主张,动摇了两千多年来的孔子“至圣”地位,将处于至高地位的孔子从神坛上拉下来,开启了反孔的大门。

(二)第二阶段:维护封建君主集权的附庸

第二阶段(1898—1915):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动摇了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孔子“圣人”形象被彻底消解,成为维护封建君主集权的附庸。

维新变法之后,国人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动摇了清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促进了全国反抗帝制运动的发展。在辛亥革命时期,以邹容、章太炎、陈天华等为首的民主革命派掀起了一场反孔批孔的运动,“他们抛开了维新派‘托古改制的传统形式,不要孔子,不靠经书,公开用一种‘欧洲思潮来武装自己,把批判的锋芒直指中国固有的封建意识形态。”[3]194公然指出,孔子并不是“至圣”,不过是“忠君”“法古”的老祖宗,“君主无圣人,则其压制臣民较难,惟有圣人而君主乃得操纵自如,以济其奸……君主与圣人互相为因,互相为果。”[4]揭示出了孔子圣人形象与封建君主互相作用的本质,指出孔子只不过是维护封建君主集权的附庸,将孔子从神坛拉了下来。同时,民主革命派也深刻认识到批判孔子和宋明理学的必要性,认为“要救国而不推翻清朝是做梦,要反帝而不批孔是骗人。”[3]200反帝反封建的要务就是要批孔反孔,将国人从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反清反帝的目标。

这一阶段,民主革命派将反孔批孔作为反清反帝制的主要手段,进一步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解放。而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使中国走向资产阶级共和。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思想上,有了大的解放和飞跃,对孔子及儒学产生了第二次冲击,使孔子的圣人形象被彻底消解。

(三)第三阶段:禁锢思想的代言人

第三阶段(1915—1919):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使孔子“圣人”形象完全覆灭,孔子成为了代表一切封建的、落后的、禁锢的思想的代言人。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一场更加猛烈的批孔运动应运而生。这一阶段直接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将民主、科学的先进思想引入中国,将孔子彻底从圣人的至高地位拉下来。“孔老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残酷极了。”[5]31深刻揭示出孔教的残酷,及其对国民思想自由的禁锢。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在近代中国的思想界投下一颗惊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引进中国,促成了国人精神领域的觉醒和思想世界的重塑。五四运动推崇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想,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以民主、科学、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刻批判。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的圣斗士,以其锋芒犀利的笔触,深刻揭示出封建纲常名教、孔教对国人的荼毒和摧残。他的《狂人日记》深刻反映出纲常名教吃人的本质,《阿Q正传》则体现了国人在封建礼教下的劣根性。他对于以孔子为首的孔教的批判振聋发聩。

二、近代中国孔子形象变异的原因分析

近代孔子形象的颠覆,是与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及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政治上,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儒学依附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结,孔子“圣人”形象的塑造失去政治力量的支撑。文化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将反孔作为主要内容,宣传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想,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觉醒。经济上,小农经济在近代的覆灭,使孔子及儒家思想失去了得以依附的土壤,在客观上促进了孔子“至圣”形象的坍塌。再就是儒学自身发展的式微,使儒学在近代失去了生命力,而儒学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了孔子形象的转变。

(一)政治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灭亡,资本主义政权新生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体制下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提倡和奉行的“忠”“孝”“仁”以及“天人合一”等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权的要求相契合。“儒家的纲常名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为专制主义的合理性作论证的工具。封建专制主义是儒家文化,特别是纲常名教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3]因此,儒家思想是封建君主统治国民的一种手段,而孔子自然也就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6]。封建专制在通过孔子成功统治国人思想的同时,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也依附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二者相辅相成。在封建君主的支持和庇护下,孔子成为中国思想的“至圣”,成为一个神明一般的存在,在中国的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强化。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自此中国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时代。鸦片战争使国人逐渐对封建君主专制产生了质疑,于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在中国的地位以及孔子的形象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鸦片战争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随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对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明确反抗,而辛亥革命的成功则彻底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使中国走向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道路。依附于皇权、封建专制制度的儒家思想的地位也随之垮台。于是孔子“至圣”的形象,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和冲击。孔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不再是“万世师表”,而成为了封建落后思想的代言人。国人开始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孔子。

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一个新纪元,孙中山带领的革命军推翻了满清君主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新政权。“三民主义”成为新政权的思想主张,儒家独尊的地位走向终结。孔子的形象也从“万世师表”的高座上跌落下来。

而在蒋介石执政时期,为巩固政权,加强对于全国的统治,积极推行“力行哲学”,本质上是将孔子所提的“忠”“孝”等思想披上“民主”的外衣进行推行,以期使国民在思想上重新形成束缚,从而禁锢求新和敢于突破的思想,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此时的孔子地位又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总之,近代百年孔子形象的变异,与每一次的政治格局变动是息息相关的。孔子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每一股政治力量的利用对象,尊孔与反孔的出发点,也都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做考量。因此,孔子算得上是一个可怜的政治牺牲者。

(二)文化原因:西方科学民主思想传入,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觉醒

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破了国人传统“天朝上国”的认知,人们开始对西方有了新的认识。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就是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达到富国救国的目的。虽然洋务运动没有在根本上动摇孔子的地位,但是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等一系列做法对国人的思想开化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西方先进科学民主思想的传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正是洋务运动,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将西方科学、民主的主张传入中国,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觉醒。于是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对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打击是空前的,无比猛烈的。“他们教孝,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的听他们一干人的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制造成一个顺民的大工厂。”[5]深刻揭示出封建专制主义下的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思想的本质,反映出“忠”“孝”等传统思想对国人的禁锢和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对于孔子本人,五四运动时期对其的反抗尤为激烈。“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券证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在于宪法。”[6]对孔子在当世的作用作了较为理性的认识,认为孔子是历代帝王维护皇权的手段,对当时宪法的施行存在着阻碍作用,因此需要将孔子从神坛上拉下来。

中国近代历史上思想界的几次大运动,无疑都是从孔子及孔教开始,这源于两千多年来孔子及儒学的根深蒂固,也反映出其对国人思想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谈解放,必先是思想上的解放,每一次的思想运动,都是对孔子及儒学的拆解和重构,都是国人思想的觉醒,从而促进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经济原因:中国传统小农经济解体,儒家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是依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存在而存在的。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建立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上的。正如李大钊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原因》中所说:“孔子的学说之所以能支配中国人心有二千余年的原故,不是他的学说本身具有绝大的权威,永久不变的真理,配作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因他是适应中国二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的产物,因他是中国大家族制度上的表层构造,因为经济上有他的基础。”[7]李大钊从经济学角度对孔子圣人形象的产生以及孔子地位之所以崇高的原因作了解释和阐明。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了通商口岸,将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引入中国,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而“使原来建立在农业经济、家族制度上的血缘伦理、忠孝仁义等儒家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3]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影响,而经济基础的改变和倾塌,也会导致上层建筑的倾覆。因此,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逐渐接触到资本主义的西方先进文明,而辛亥革命的成功,则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国家,其经济体制也完全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使孔子及儒家思想彻底失去了依附的土壤,从而导致了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和孔子形象上的变异。

(四)儒学自身原因:儒学创新能力衰减,儒家文化的理论再造能力缺失

儒学自身创新能力衰减是儒学地位在近代中国不断下降的一大因素,也是孔子形象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谈孔子,不得不谈儒学。孔子与儒学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儒学是孔子流芳百世的客观条件,孔子是儒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历朝历代孔子形象的变化,都是与儒学的发展相关联。过去两千多年孔子形象的至高无上,得益于儒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得益于儒学自身价值的再创和重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定于一尊,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8]106和御用之学。“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设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9]儒学在汉朝之后发展起来,成为人们获取社会地位,得到高官厚禄的途径。之所以汉朝能够独尊儒术,主要是因为汉朝在经历“文景之治”的百余年,国家得到休养生息,国力得到提升,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成为新时代的需求。儒家思想中“忠”“孝”等思想成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有力辅助。而儒学自身,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着,“董仲舒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建立了汉代新儒学……又吸收融合了法、道、阴阳各家”[8]114,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君主专制的需求。儒学在汉代得到自身价值的不断再创,而孔子的形象也开始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不断焕发光彩,成为了高高在上的“至圣”。

汉朝之后,儒学也在不断发展,不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玄学化,还是隋唐时期儒学在经学意义上的统一,都显示着儒学生生不息的再创能力,和涵盖融合其他学说的力量,而孔子的形象也随着儒学的每一次发展再创焕发着新的光芒。至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而孔子的地位也达到了顶峰。“宋代出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前所未有、博大精深的思维理论,”“新儒家学说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理论精华,建构了融通天、地、人的精致哲学体系,使中华民族的思维水准达到了空前而全新的境界。”[8]180及至北宋时期,儒学上升至哲学的高度,涵盖了天、地、人的思想内涵,提出了“天人合一”“宇宙本体论”“三纲五常”等观点。至此,儒学的再创达到巅峰,从而影响着后世八百多年的思想建构和道德准则。“宋明理学”将儒学进行了统一,也将孔子的地位无限上升,孔子的形象,成为了“万世师表”“圣人”。

宋明之后,儒学的发展逐渐缓慢及衰退。及至近代,儒学自身的再创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特别是在西方科学、民主等先进的思想引入中国之后,儒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国人思想上的解放,也使儒学日渐式微。

近代时期的儒学,不断成为每一股政治力量的利用对象,成为其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因此,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国人的思想开化,使儒学失去了再创的安定稳定的环境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儒学在学术和文化领域不断衰落。

虽然近代儒学有过几次的兴盛时期,但是,本质上来说,兴盛也是由于政治力量的需要,而其自身,没有得到新的发展,价值没有得到重筑,孔子的形象也随着儒学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着,在近代呈现着“反孔”的表现形式。

三、近代孔子形象变异的另一面

我们先前所讨论的近代孔子形象的变异,主要是针对两千年来封建社会中孔子圣人形象到了近代被颠覆的情形而言的。其实从更久远的历史而言,历朝历代对孔子的“有意无意”的推崇,直至把他推上圣人、神人的宝座的做法,相对于孔子的本然形象而言也无不是一种变异,也无不是对儒学和孔子的一种利用。历史上,对孔子形象的这种利用和变形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汉代“独尊儒术”,孔子的形象日渐高大,成为圣人,并延续了二千多年。到了近代,正如前文所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儒学自身等各种原因的冲击下,孔子圣人形象被彻底地颠覆了。然而期间仍然一直交织着尊孔的势力,出现过几股“尊孔”的浪潮:或将孔子作为改制立宪的先驱,或将其作为复辟称帝的助力,或用其行为准则去规范国民的思想行动,从而“尊孔”的内容又多了一些新的时代的内涵。而每一次“尊孔”活动的开展,也无不与政治权利的更迭、政治统治的需要密切相关,孔子成为政治家利用的工具。

1889—1912年,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主的戊戌变法,将孔子树立成一位先进的思想者。康有为指出“凡所称为尧、舜、禹、汤文武成功盛德,皆孔子所发也。孔子既损益而定制,弟子传其道,弥塞天下。”(《孔子纪年说》)他们笔下的孔子,成为了变法改制的先驱。实际上是重新塑造了一个他们所需要的“孔子”,称孔子为“神明圣王,改制教主”,借着孔子的外衣来推行其改革主张,这实际上是对孔子赤裸裸的利用,是借着孔子的外衣进行“托古改制”。

1912—1915年,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存在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但是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此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几次封建专制复辟,包括袁世凯称帝运动和张勋复辟事件。这一阶段,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被袁世凯等利用为称帝复辟、统治国民思想的工具,将孔子再次奉为“万世师表”。袁世凯在《通令尊孔圣文》中吹捧孔子“日月之无伤,江河之不废”,颁布《祭孔令》,指出:“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在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张勋发动了武装复辟政变,拥戴清代皇帝溥仪称帝,企图将中国重新带入封建专制主义之中。在这一阶段,孔圣人的地位得到了无上的尊崇,袁世凯和保皇派深刻认识到孔子在国民思想上的至圣地位,从而以尊孔为手段,来达到政治上的成功。

1934—1949年,处于南京国民政府阶段,虽然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主要思想,但是为巩固其政权,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又一次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为当局进行国民思想统治的工具。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出面参加山东曲阜组织大规模的祭孔典礼,拨付20万元孔庙修缮经费。蒋介石不仅在军界政界加紧礼制建设,更在全国推行“新生活运动”,在全国各界掀起轰轰烈烈的尊孔读经活动,旨在利用儒家的纲常伦理教化百姓。他说:“新生活运动的本旨,是要以礼义廉耻四维,完全表现在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上面,是这个运动的思想原则,始终不懈的实行下去。”企图用孔子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去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由此,孔子的形象在经历五四运动之后,再次得到了提升,成为“政治偶像”和“至圣先师”。

由上可知,近代中国孔子的形象可以说是经历了几次大开大合,表现为“反孔”与“尊孔”相交织的状态。而无论“尊孔”还是“反孔”,其所导致的孔子形象的变异却是殊途同归的。这与近代中国动荡的时局、新旧交替的环境息息相关,并有着深刻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历史原因。近代孔子圣人形象的颠覆,打破了传承两千多年的“尊孔”传统,将孔子彻底拉下神坛,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后世更加辩证客观地对待儒学和客观地评价孔子有所启发。近代孔子形象的变异再次告诉我们,孔子形象的被利用和改造不仅是个不争的事实,甚至可能还将一直地持续下去。因此,只有拨开历史和现实的重重迷雾,了解儒家文化与孔子形象互为依附的密切关系,回溯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以最早、最原始的史料为依据,才能厘清何为真孔子,何为已负载了太多历史政治内涵的、被变形、改造了的孔子。而孔子形象变异历史轨迹及其原因的梳理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真假孔子,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变迁与传承规律,使我们学会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

[参考文献]

冯云山,洪仁玕.太平天日[M].[出版地不详],1848.

诏书盖玺颁行论[M].[出版地不详],1853.

姜林祥.中国儒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吴魂.中国尊君之谬想[J].复报,1907(1).

吴虞.吃人与礼教.吴虞文录[M].合肥:黄山书社,2008:31.

守常(李大钊).孔子与宪法[N].甲寅日刊.1917-1-30.

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原因[M]//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尚斌,任鹏,李明珠.中国儒学发展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汉书·儒林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孔子·中国·中国人 篇12

一、中国传统文化之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丰富、系统,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促动作用, 而且对后世历代的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个体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孔子德育目的——培养“君子”, 积极“入世”

孔子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 那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定国安邦的君子。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具有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 并且还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孔子赞同“士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士”的主张, 希望通过教育造就“谋道不谋食”的君子, 实现其社会理想。

2、孔子的德育内容——以“仁”为核心

孔子所提倡的德育内容, 可以用“仁”字来概括。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具备的所有的美德:如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等。下面就简要概括几下几种:

(1) 贯穿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仁者爱人”

“仁”首先是“爱人”, “爱人”是仁德的核心。孔子认为“爱人”就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就充分体现了如何“爱人”这一思想, 即自己有某种需要, 要进而推想到别人也会需要, 我不愿意让别人这样的对待我, 那我也不会这样对待别人。

(2) 仁的表现形式——“礼”

“礼”主要指遵守等级社会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 这种规范大到国家的社会制度, 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常识。孔子认为仁的德行是自觉主动的, 人们应该自觉地将“礼”变成种内在、自觉的道德规范, 使自己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的要求。

(3) “仁德”最基本的素质——“孝悌”和“忠”等

孔子说:“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孝、悌。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做好孝子, 在朝廷才能做好忠臣。如果这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和尊重兄长, 却喜欢冒犯上级, 这是很少见的。

3、孔子的德育方法——多样化 (1) 勤于思考, 温故而知新

孔子要求学生学习的同时不断温故, 才能不断增加新知识。孔子不仅对于学生如此, 作为老师自身他也提出了此要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要重视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了解学生,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 因材施教。

(3) 循循善诱, 重在启发

孔子认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并不做直接回答, 而常常采用诱导的方法, 使学生自己悟出道理, 求得正确结论。

(4) 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

“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孔子“爱人的”教育思想。在孔子那个阶级分明的时代, 孔子却能做到无论贵贱、贤愚, 皆可入学受教育。

(5) 身体力行, 注重实践

孔子一方面常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 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品德提升, 不仅要靠言教而且也要靠身教。另一方面,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注重道德实践, 他认为言而不行、言而无信的人是道德有问题的人。

(6) 灵活的课堂形式, 敢于创新

孔子的教学形式除了集中讲学外, 还有相互讨论、游览讲学、个别指导等。同时孔子还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及时解决他们各自的疑难问题, 并针对他们的错误认识予以正确的引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老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开创了我国传统德育的先河。老子虽然不直接从事教育, 但他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理论和方法, 下面我们进行如下对比, 找出异同。

共同点:第一, 老子和孔子都认为统治阶级都应减轻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爱护人民;第二, 老子和孔子都主张孝悌;第三, 老子“贵柔”思想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效, 他们认为无论做什么, 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度, 这样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不同点:第一, 老子反对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第二, 孔子注重人的群体性存在, 老子注重人的个体系存在, 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第三, 孔子认为世界生生不息, 人应该自强不息, 而老子注重人的贵柔, 用弱, 居后, 谦下;第四, 孔子与老子都注重“身教”, 但性质是不同的。孔子重视教育者以身作则, 他的“身教”更多的是强调教育者的外在行为, 容易流于形式主义。而老子的“身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无须刻意的追求;第四, 德育目的, 孔子培养“君子”, 老子培养“圣人”。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孔子和老子德育思想, 各有千秋, 我主要是把孔子和老子的德育思想相结合, 吸取精华, 弃其糟粕, 希望找出一些对现代德育有意义的建议。

1、从德育目标上看, “君子”和“圣人”同在

孔子积极“入世”思想, 一生的志向便是从政, 这种思想一方面能够激发人们斗志, 但另一方面, 容易导致人们功利性主义泛滥。同时, 一旦未能到达自己想要的结果容易产生消极思想以及极端思想。这就应该在孔子思想基础上结合老子思想,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 不能为了达到目的, 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

2、从德育内容上看, 形式与实质相结合

孔子崇尚“礼”, 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例如“三纲五常”等。但最后却试图维护周礼的“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的旧秩序。因此, 在这点上, 孔子需要结合老子的思想, 顺应自然, 随着时代的发张, 思想也应该不断的转变。同时, 过分的追求“礼”, 容易流于形式, 铺张浪费, 应将老子追求淳朴, 自然、质真的思想相结合。

3、从德育方法上看, 刚健、外显与阴柔、潜隐相结合

孔子的众多教育方法固然适合现代的德育要求, 同时还要结合老子的隐性教育的方法,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使隐性教育方式与显性教育方式相辅相成, 既有利于道德知识体系的建构, 又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也才能够取得更好和更长久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下一篇:综合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