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精选8篇)
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 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 交通运输量的迅速增长, 截至2000年, 我国危桥总长已达2万余延长。若将其拆除重建, 不仅要耗费大量资金, 而且工期也较长, 若有计划, 有步骤的对现有旧桥进行加固改造, 最常用的方法, 桥梁加固后, 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用少量的资金投入, 使桥梁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 还可以缓和桥梁投资的集中性, 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桥梁加固的步骤
桥梁加固的步骤与基本原则桥梁的加固与桥梁的设计一样, 除了应满足设计规范, 符合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 结构安全的原则外, 还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 这就所谓的加固概念设计。
1.1 建立既有桥梁维修, 加固, 重建的经济分
析模型, 通过分析比较, 选择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 对现有交通干扰较小的方案实施, 以保证改造后的桥梁能安全运营。
1.2 桥梁结构由于结构失效或损伤经评估不
能满足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要求时, 必须进行加固。加固设计的内容及范围, 应根据评估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确定, 可以包括整体桥梁, 也可以是指定的区段或特定的构件。
1.3 根据需要改造桥梁的评估结论及经济分
析, 当得知现有桥梁可以通过加固, 维修达到使用要求的结论后, 再提出桥梁加故的设计方案。
1.4 对于大桥, 特大桥, 其主要承重构件需要
加固补强时, 加固设计方案应不少于2个, 进行方案比选和经济评估, 选择最佳加固方案。
1.5 加固设计及施工尽量不损坏原结构, 并保
留具有利用价值的构件, 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加固设计应与施工方法紧密结合, 并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新老结构连接可靠, 协同工作, 加固设计应按结构实际损坏情况进行计算。
1.6 在加固施工中, 应尽可能减少对桥上和桥
下的通行车辆及行人的干扰, 采取必要的措施,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施工过程中, 若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时, 应立即停止施工, 会同加固方案设计者进行研究, 待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 方能继续施工;加固施工中, 应采取安全监测措施, 确保人员及结构安全。
2 加大截面加固法
2.1 加大截面加固法、顾名思义, 是采用同种
材料———钢筋混凝土, 来增大原混凝土结构截面面积, 达到提高结构承载力的目的, 基本要求是:原结构结合面基层应坚实, 表面应精糙, 清洁, 新浇混凝土收缩小, 粘结性能好, 在梁底分段剥开纵向钢筋的保护层, 焊上短钢筋后再焊上新增受力钢筋, 新加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比较靠近, 通过焊接短筋进行连接, 短筋直径应不小于5D, 间距不大于500mm。
增大截面与配筋加固法一般采用在梁底面或侧面加大尺寸, 增配主筋, 以提高主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从而达到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然而, 由于产大截面法在施工过程中全部的作业需在梁底进行, 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因此,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费用并不太大, 但能上能下因素制约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一般用于T型截面梁的加固维修。
2.2 预应力加固法。以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
加预应力钢拉杆多结构构件或整体进行加固的方法, 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部分拉杆或撑杆受力, 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 致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有的应力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因此后加部分与原结构能更好的共同工作, 结构的总体承载力可显著的提高, 预应力加固法具有加固, 卸载, 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 适用于大跨结构加固, 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较高应力状态下的加固, 施工设备简单, 可有效的提高梁的抗弯刚度。预应力锚索框架法。该加固法采取在U型桥台前墙和两侧墙个加大4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 并在两侧墙增设水平以预应力索对锚和前墙增设地锚的方案, 该方案适用于不能中断交通又无法架设便桥的高桥台病害修复。
2.3 粘贴钢板的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是采用
粘结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受拉力边缘或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物形成整体, 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若使用锚栓将钢板锚固在梁体上, 则又称锚栓钢板法, 这时钢板可适当厚一些, 钢板固定于受拉混凝土表面可以地产加混凝土结构抗弯刚度, 使结构挠度减小, 限制了裂缝的发展, 并且施工时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裁切钢板, 有效的发挥粘钢构件的抗弯, 抗压和抗剪的性能, 受力均匀, 不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除此之外, 该方法还具有施工简便, 快速, 不影响结构外形, 加固费用低, 不减小桥梁净空以及增加荷载不多等优点, 不足之处是粘结剂的质量及耐久性是影响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
2.4 碳纤维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是指
采用高性能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建筑结构物表面, 当结构荷载增加时, 两者共同工作, 提高构件承载力, 从而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特点是其应力变量完全线弹性, 不存在屈服点或塑性区。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 轻质, 耐腐蚀, 耐疲劳等优异物理力学性能, 以及施工速度快, 施工工期短, 粘贴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 因此是旧桥加固补强的理想材料。碳纤维加固法中粘结材料的性能是保证碳纤维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关键。也是两者传力途径的薄弱环节, 因此粘结材料应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保证碳纤维与混凝土间剪力的传递, 同时应有足够的韧性, 不会因混凝土开裂导致脆性粘结破坏, 与其它加固方法相比, 采用碳纤维加固旧桥能最小程度的改变原有结构的应力分析, 保证在设计荷载范围内与原结构共同受力。
2.5 加固效果评价。桥梁加固应在不断总结经
验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形成专门规范, 同时要重视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检测和观察。以确定加固的效果, 桥梁加固后的上部结构通常是用静载或动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加固设计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来判断桥梁加固成功与否, 但对下部结构而言, 不方便进行荷载试验, 通过其频变化来定量评估桥墩的加固效果。
2.6 桥梁墩台与基础加固。 (1) 扩大基础加固
法。桥梁基础扩大底面积的加固方法, 称为扩大基础加固法。此法适用于基础载力力不足或埋置太浅, 而墩台又是砖石或混凝土刚性实体或基础时的情况, 当构造物基础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并且地基土质比较坚实时, 可以采用扩大基础法进行加固。 (2) 高压旋喷注浆加固法。高压旋喷注浆。就是先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入土层的预定位置, 旋转并以一定的速度提升, 同时将浆液或水以高压流的形式从喷嘴里射出, 冲击破坏土体, 高压流切割并搅拌碎土层, 使其成颗粒状分散, 一部分被浆液和水带出钻孔, 另一部分则与浆液搅拌混合, 随着浆液的凝固, 组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渗能力的固结体, 从而对地基进行加固的一种加固方法, 旋喷注浆加固法, 用途广泛, 加固地基的质量而且效果, 成本低, 加固效果明显, 且施工便捷, 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常用的对桥梁墩台基础处理方法之一。 (3) 粘贴钢板加固法、碳纤维加固不桥梁墩台的加固改造也可以采用粘贴钢板加固法, 碳纤维加固法增加墩台的刚度, 提高墩台的抗弯, 抗压和抗剪能力, 其加固方法。
3 桥梁工程的养护措施
为了保持桥梁施工后的良好状态, 并及时发现桥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必要通过养护的办法加以解决, 从而达到良好的运营目的。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不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预应务钢筋混凝土都会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 主要是大梁本身的裂缝,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制大梁的坊地不平, 加之加拉过程中受力不均匀以及施工过程中移动大梁时, 支点受力发生偏心, 如果盖梁支座高差不一, 在行车的重复作用下, 也会使大梁在中心断面处沿着顺桥的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
普通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一般的裂缝, 主要从表面的特点来看, 有的材料质量不佳, 表面呈现龟甲状态的裂缝或花纹状的裂缝, 花纹裂缝的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 这往往是骨泥含量大, 随着混凝土的收缩而出现的以骨料为圆心, 带圆锥形的剥离层, 有的是施工质量不佳引起的裂缝, 这种裂缝比较稳定, 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 顺着模板方向出现的裂缝, 沿着支架下沉方向的下沉裂缝, 以及接点处的连接缝等, 而有的裂缝是由于施工中保护层不均匀, 厚薄不一又促进各种变异而产生的, 如钢筋生锈使体积膨胀, 产生压迫保护层现象使混凝土产生裂纹。
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 篇2
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在公路运输上的交通量猛增,运输车辆载重量加大。公路运输对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旧桥陈旧老化,破损现象日趋严重,许多旧桥难以适应日趋增长的交通量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危桥数量约4000余座13万m,载重荷载标准低的情况也相当严重,全国中小型桥梁,荷载标准为汽—15级以下约占8。6%,有11万m,虽然改建了一部分危桥旧桥,但仍有相当大数量危桥还在使用中。桥梁的这种状况已引起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视,对桥梁的养护维修和加固工作已越来越尖锐地提到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如何养护管理好现有桥梁,保持桥梁的完好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一新的课题已摆在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面前。
桥梁设施维修养护的目的是经常保持其完好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反之,桥梁失养,则必使桥梁处于病害状态,带病工作,既包含着安全隐患,亦将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旧桥维修其技术上往往较设计新桥要繁杂,技术难度大,风险也大,而且其经济效益低,没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奉献精神的单位和专家,是不愿意去接受这种任务的。设计理论固然重要,但其往往为了实用和可能,而对问题作了必要的简化,忽略了一些难于计算的因素,有些设计构造只是经验,缺乏理论基础。桥梁的实际工作状况和这些尚有一定的距离。病害分析时必须花更大精力,要尽可能去搜集已经丢失的原始技术资料,更多地考虑桥梁的实际工作条件和状态,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才能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去进行维修、加固或局部改造。可见,在桥梁设施的管理、养护部门,也很需要有一支素质很高的、稳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近年来交通、市政施工企业的建立如雨后春笋,每年建成的桥梁不断增多,而养护维修的拨款却极端失调,管养队伍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相当滞后。管养部门的领导者深感责任重大。为保持桥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中小桥梁病害进行的检查和分析、修理和加固等工作。配备检查人员
为了了解桥梁的实际状况,需要对其进行检查。这就必须配备必要的检查人员,这些人员中的—部分,应当具有桥梁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对管辖范围的桥梁的病害历史有所了解和记忆(这就需要有精干的常规维修队伍,而不是临时拼凑的人员);也必须在桥梁上安设固定及活动的检查设备;检查人员还应当携带必要的观察仪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之第八节,虽要求“对特大、大桥的上部构造设置检查通道、扶梯、吊杆等专供检查养护用的设备,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较高墩台还应设围栏、扶梯等”,但其语焉不详,全国各大大小小的设计院所做的绝大多数设计也没有遵照执行,设计审查常未征求管养人员的意见,对此也把关不严,甚至设计人和某些专家根本没有考虑今后检查维修这个问题。对为数众多的中、小桥的检查设施的设计,规范更是没有规定、要求。从桥面下到墩台帽没有扶手、爬梯,墩台面没有立足之地,墩台旁边的冲刷坑无法探测。墩台帽没有下挂吊栏,支座根本无法检查。梁跨腹下和外露侧面没有活动的走行吊栏,对裂缝、裂纹无法靠近观察(养护规范中定期检查所要求的“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陷情况”便成了无法执行的空文)。由桥头路肩下到河岸没有梯步,上下不安全。检查设备对过去年代已有的数十万座桥梁,也是无从谈起。桥梁维修工作的进行,也本有赖于检查设备,但却无所依赖。几乎所有桥梁检查设备的缺失,造成检查和维修工作的极大困难,甚至使其不可能进行,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城市和公路有关养护规范的贯彻执行。这都是过去普遍忽视对桥梁设施的养护管理所造成的。桥梁检查设备的补缺,已成为当前桥梁设施管理工作的燃眉之急。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
解决桥梁维护的检查设备和仪表问题并不困难。只要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充分重视,拨发少量专款,可由养护维修单位分期分批予以添设。建议颁发强制性条文,强调检查设备的重要。要求设计必须列入,作为验收、接管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大的设计单位应当广泛征求养管部门的意见,制定若干检查设备的参考图、通用图和标准设计图,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遵守中小桥梁的定期全面检查的周期
1996年《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规定一般为3年,视情况可1~5年进行一次,似已不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一般定期全面检查应该每年一次;特殊检查应视实际需要而定,而且应该委托有相应能力的单位来承担。在检查的基础上,分析病害,摸清维修、中修、大修工作量,再分轻重缓急去安排维修或大、中修工作计划与资金。这里重要的是维修或大、中修经费的拨付并形成稳定的制度。通过桥梁病害的检查、分析,可以发现设计、施工考虑不周的问题,发现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使以后的工作得到改进,也有助于今后相关规范条文的修订。
1990年颁行的《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其第六章只涉及中、小型桥梁,尚无对大桥、特大桥的规定内容,而且对定期检查的周期未予明确,这对于现今已有大量属于城市管理的、结构复杂的大桥和特大桥的客观实际,是极不相称的。近一二十年来,在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中所建造的“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普遍存在管理观念和经费缺失,管理责任模糊,管理队伍力量和技术的极度缺乏的严重问题。这种管理的严重滞后所积累带来的恶果必将逐步显现出来。桥梁病害的分析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的实施 篇3
1 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
多年来,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规范、高效、务实、创新”为宗旨, 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 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行业核心理念, 以致力于更高水平现代化公路建设为中心, 对有必要做好现阶段中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
认识之一:随着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来看, 对公路桥梁碾压的破坏程度进一步有了恶化, 造成了桥梁自身的老化, 寿命缩短了, 行车安全系数增加了。
认识之二: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需要, 现在的集装车、超重车等重型车辆的应用也逐步变多了, 日益加重了桥梁的载重负荷,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桥梁的损坏, 逐步成了危桥路面。
认知之三:之所以造成现有公路桥梁的损坏, 是因为在施工修建之时资金短缺, 设计、施工标准低, 再加上施工技术落后, 就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加之后期的养护管理不到位, 恶性循环出现了不能使用的局面。
那么针对上述三点认识, 作为长期致力于公路养护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 有责任结合公路桥梁的实际整体情况, 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特点、措施的实施做一重点分析介绍。
2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特点分析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特点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呈现出广泛性和全面性。这主要体现在实际的养护管理中除了工程设施、绿化方面的之外还有桥涵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
第二方面: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与别的公路养护相比较来说, 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还体现在高效操作程序强, 养护工艺复杂, 除了采用专业的机械化专业化, 更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第三方面: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成本高, 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高。同时养护管理还要从环保的角度考虑, 树立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3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实施强效措施
3.1 做好公路桥梁的设计施工工作
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确保桥梁的整个质量, 对后续的养护管理打基础, 做铺垫。在设计方面我们知道公路桥梁的前期设计一般是确保桥梁使用质量的根本保障, 要重点核对荷载使用承受情况, 优化设计, 对比方案。在施工方面, 要把握好质量大关, 重点做好公路桥梁的施工材料和技术的选用。在最初的公路桥梁施工中, 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构件选购等要保证质量。施工材料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测, 以保证其可以达到施工的标准。另外材料在存放过程中也应进行重点保护, 防止水泥等材料变质。施工技术方面要选择适应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 顺应养护的质量满足质量与经济需求。
3.2 做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与使用
现在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在实际的养护管理中一要做到大量资金的投入, 二要做到资金的合理分配, 有效使用。三要做到对资金应用的监督, 防止出现养护管理资金乱用现象的不断发生。
3.3 制定桥梁的养护管理相关制度
制度是约束执行的一个标尺。在养护管理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地质量保证体系, 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相关施工人员的义务与责任。制定好之后要认真遵守, 严格执行, 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质量, 减少质量隐患。另外还要建立日常管理机制, 应急预案等, 配合招标人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对每座桥建立档案资料, 详细纪录每座桥梁的运行状况, 然后经过评估和鉴定, 确定对桥梁进行保养或维修。
3.4 做好公路养护与路政联合巡查机制
要发挥各有关部门就近的巡查优势, 充分做好发挥公路路况信息反馈奖励机制, 不断拓展路况信息范畴, 实现公路养护与路政联动机制,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做到及时修复。
3.5 做好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养护管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养护管理的质量。这就要对他们不定期进行综合的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桥梁经常性检测与日常维护;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及相关法规、标准规范体系;承载力鉴定与诊断分析;桥梁病害与成因剖析等等。同时要对日常检测工作中不懂的、难以把握的难点和要点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沟通;会下还通过与学员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对公路桥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3.6 做好特殊季节养护管理工作
特殊季节一般指的夏季和冬季。夏季一般来说雨水比较大, 针对雨季对公路桥梁造成的安全隐患等要及时予以排查, 对大面积出现积水路面要及时排出, 修复桥梁的低洼处, 使之平坦。
3.7 做好日常巡查工作
做好常规经常性检查, 确定桥梁结构功能是否正常, 及时发现桥梁重大病害, 设立警示标志, 并及时上报, 提出是否需要限载或限速等意见以及维修方案;及时发现桥梁病害及附属设施的损坏, 进行维修保养。
3.8 做好养护管理生命周期方案
根据公路管理处养护管理的任务和里程数, 以养护管理工程师的负责制为中心, 制定桥梁的定期巡检计划, 得出检查报告, 并及时收集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提出合理的养护管理目标, 并制定出完善组织养护管理的架构。具体如下:
从图1中, 我们可以看到建立全面的公路养护管理对象信息库, 以图形化、可视化手段对养护对象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展示, 方便随时了解各类养护对象的所有相关信息。通过建立规范、科学、全面的病害预警参数库, 时刻提示养护业务人员根据路况病害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养护工作, 抓住工作的重点, 以养护计划为指导, 以巡查检查为依据, 与稽查考核相结合做好养护工程过程控制工作。
同时通过此框架图推进公路桥梁管理向纵深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推进公路桥梁管养纵深化。一方面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完成公路桥梁专业技术的检测, 全面掌握桥涵技术各类参数, 同步更新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数据。另一方面规范建立“一路一档”、“一桥一档”的管理养护电子档案, 构筑简便宜行、覆盖全面的农村公路养护电子基础数据库。
结语
经过上面综合阐述分析, 我们得出公路桥梁由于资金短缺, 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相对于薄弱等不同的因素, 施工质量就不能保证这些桥梁的使用寿命, 有些很快就成为了危路危桥。所以, 对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同时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 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具体的养护管理工作中承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来, 努力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我们知道, 公路桥梁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也是城市的生命线。可以这样说, 公路桥梁关系到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只有做好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才能够延长公路桥梁的实用寿命。
摘要:现如今公路桥梁是一个城市交通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养护管理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公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但是现阶段在实际的养护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所以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本文结合实际, 分析了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认识、特点, 进一步阐述了养护管理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实施,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吕鹏.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意义与养护措施分析[J].民营科技, 2015 (01) .
[2]张丽.论公路桥梁的养护及管理[J].黑龙江科学, 2014 (04) .
[3]戴照彪.如何做好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J].安徽建筑, 2013 (03) .
浅谈桥梁养护措施和管理 篇4
桥连四海,路通八方。桥梁的兴建与畅通,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和经济生活的繁荣与发展。但是桥梁一旦发生倒塌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因此,政府和民众都对桥梁安全非常重视。当前交通量猛增,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加大情况下,公路运输对公路桥梁的通过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旧桥老化,破损现象日趋严重,许多旧桥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养护决策主要是以桥梁技术状况为基础,只有在桥梁的技术状况达到某一标准时,才考虑与之适应的养护措施。目前较为常用的养护决策方法是经验法。经验法包括决策树法和专家系统法两种。基本原理是借助于某些系统化的方法,总结和提炼桥梁养护工程师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并以过程化的形式为桥梁选择合理可行的养护维修及改造对策。为了找出一个切实可行,合理使用的养护维修方案,首先对桥梁存在的缺陷和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确定导致缺陷和病害产生的根源,在研究养护维修措施时,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可行,达到养护维修的预期效果。
1 目前公路桥梁的现状
1)公路交通量增长快,加快了桥梁老化的速度。2)大件车,集装车,超重车辆的出现加重了桥梁的负荷,加快了桥梁损坏的进程。由于原桥设计荷载等级偏低,已不适应目前大件车,超重
[4]刘波,韩彦辉.FLAC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M].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5.
[5]周志芳.裂隙介质水动力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车增多的新情况。3)桥梁修建中有些质量偏低,造成桥梁使用的“先天不足”。相当数量的桥梁,尤其是早期在省道,县道上的桥梁,在修建当时,由于资金短缺,设计,施工标准均较低,这些桥梁中有些很快变成了危桥。4)桥梁设计时计算荷载等级低,限制了公路运输的通行能力。5)大自然风、霜、雨、雪的侵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造成桥梁的自身老化、破坏,使得桥梁“衰老”“寿命”缩短。
2 桥梁病害及其机理分析
2.1 桥梁病害的主要形式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病害主要有裂缝,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剥蚀,结构构造破坏,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
裂缝是钢筋混凝土桥梁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不产生裂缝的桥梁几乎没有。而且裂缝往往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裂缝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危害程度不一,严重的裂缝如网裂等将会严重危及桥梁的安全运行。另外裂缝往往也会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如钢筋锈蚀,冻融破坏等,这些病害与裂缝形成恶性循环,会对桥梁的耐久性产生很大的危害。
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现象在混凝土桥梁中比较普遍。调查表明,当碳化深度接近或超过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时,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多已锈蚀。但凡裂缝较多,混凝土质量较差的桥梁,其钢筋锈蚀程度也就必然严重,产生的顺筋裂缝也特别多。
[7]彭文斌.FLAC 3D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8]钱家忠,王家权.中国北方型裂隙岩溶水模拟及水环境质量
评价[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9]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M].第2版.北京: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1998.
Studyontheimpactsofmountaintunnel
groudwateremissiononsurroundingrockwaterenvironment
YIXing-fang
Abstract:ByapplyingtheFLAC 3DsoftwareandcombiningwiththeGuanjiaotunnel,theundrainedmodelsofdoubletunnelareestablished.E-volutionlawsoftheseepagefieldaroundthetunnelhavealsobeenanalyzedbasedontheFluid-MechanicalInteractiontheory,drainageandlimit theentiredrainagemodelyearchangesinwaterlevelreachedinthewholemodelforthedifferentvalueofQboundary/Qliningofthevalueofdrawdown.Asthewaterleveldropborder/liningoftheincreasedvalue,reducedthewaterleveldrop,whenQboundary/Qlining=0.01whenthewater leveldroppedthemost,thevalueofdrawdownis 1.1m.Limited-widedrainageanddrainagestabilityofthetwomodelsforthewaterlevel
剥蚀是从混凝土的外观破坏形态着眼,对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的混凝土发生蜂窝麻面,露石,酥松起皮和剥落等病害的统称。
另外在钢筋混凝土桥梁中,由于结构的关键部位构造不合理,施工中的问题或年代久远等而引起的结构构造老化,失稳,变形过大等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桥梁的安全运行。
2.2 桥梁病害机理分析
2.2.1 超载裂缝
1)局压裂缝:当设计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够或超载使用时,在承压应力大的部位,由于出现局部拉应力,常常导致产生局压裂缝,甚至会局部压碎。2)弯曲裂缝:当受拉区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往往出现弯曲裂缝。3)受剪裂缝:当箍筋适当时,沿梁端中发生约45°方向相互平行的斜裂纹,临近破坏时,斜裂纹发展至梁顶部,同时沿梁下筋发生斜脚裂纹;当箍筋太密时,沿梁端腹部发生大于45°方向的短而密的斜裂缝;接近破坏时,斜裂缝处混凝土酥裂。
2.2.2 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
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现象在桥梁中比较普遍。随着钢筋锈蚀的发生,混凝土开裂,剥落,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就不断丧失,钢筋截面积就减少,承载能力下降,从而降低了结构的安全度,结构破坏事故就可能发生。
2.2.3 剥蚀
1)冻融剥蚀:是指在水饱和或潮湿状态下,由于温度正负变化,结构物中已硬化混凝土空隙水结冻膨胀,融解松弛,产生疲劳应力,造成混凝土由表及里逐渐剥蚀的破坏现象。冻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截面积减小,并诱发钢筋锈蚀,加速老化过程,导致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下降。
2)冲磨和空蚀:空蚀破坏一般表现为在有水流过的墩台上表面局部位置出现空蚀剥蚀坑,但其他部位完好,蚀坑深度有时达几厘米;冲磨剥蚀一般面积较大,并具一定的连续性。在有冻融破坏的地区,冲磨和空蚀可能与冻融剥蚀联合作用;冲磨和空蚀破坏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诱发大面积水力冲刷破坏。
3)水质剥蚀:包括硫酸盐侵蚀,酸类侵蚀和碱类侵蚀。
4)风化剥蚀:这是一种普遍剥蚀现象,危害不大,均为轻微剥蚀。
2.2.4 结构构造的破坏
结构构造的破坏主要出现在伸缩缝和支座两个部位。伸缩缝由于设计不当,材料老化和施工的因素造成接缝处不平,跳车,渗漏的现象。支座由于设计不当,材料老化和施工的因素造成支座偏位至支撑不稳,垫块压碎,功能丧失,甚至引起其他病害。
2.2.5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
这类病害除上述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桥梁墩台的裂缝外,主要还有翼墙的下沉,滑动,开裂,毛石墩台的贯通缝,块石松动等。
3 桥梁病害事故的预防与确保桥梁安全耐久性的对策
1)从治理超载方面的预防桥梁病害事故发生。最近交通部等部委联合治理超载已初见成效。但还需要提高全民对超载或偶发性事故引起桥梁垮塌事故的认识,预防和杜绝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桥梁的损伤。
2)从完善桥梁设计规范等设计方面预防桥梁病害事故。国外桥梁规范修订的周期在7年左右,而我国桥梁规范的制订周期为15年左右。规范严重滞后于生产实践,造成设计或施工无规范可循的情况。而对于桥梁设计,一般应严格遵守现行规范及标准,对运营状态及施工过程各个工况进行严密细致的检算。
3)从自然灾害预防方面预防桥梁病害事故发生。a.洪水造成的灾害预防。洪水会对某一地区的桥梁基础冲刷引起数座桥梁毁坏,而河床受到的冲刷是难以计算准确的。因此,设计前应尽可能详细地掌握水文地质资料外,必要时应作水力学模型实验,对河床动力作用要计算分析。b.地震造成的灾害预防,目前对地震的预报还处于实验阶段,而对多震区桥梁的抗震设计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应综合考虑抗震安全和经济等因素,制定适宜的设防标准和工艺措施,预防地震造成的桥梁损害事故发生。
4)从养护维修管理方面预防桥梁病害事故发生。我国现有桥梁大多数已服役运营30年以上,迫切需要进行维修保养,甚至加固改造,迫于维修保养资金短缺,维修不及时,加上超载服役,导致一些桥梁很快就严重损伤和垮塌。因此,必须重视旧桥的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对于长大桥梁应加强健康检测,对于带病服役的病害桥梁要及时改造加固。
5)从法制和投资管理体制方面预防桥梁病害事故发生。我国正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国内多座大型桥梁工程建设已进入市场经济运作。从国内近年来桥梁失事的案例看,有一部分未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和有关法规办事,勘测设计不规范,招投标制度不完善,层层分包,缺少应有的质量监督和控制等。此外,建设项目的资金大量流失,往往造成了工程施工中的低价位和滋生腐败。所以这些无视建设法令法规与管理制度的做法,难免会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和酝酿工程事故,必须予以坚决纠正和重视。
4 结语
桥梁养护需求的增加迫切地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桥梁养护理念,不断地提高桥梁养护技术水平,不断地改进桥梁养护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建立一套高效的,集桥梁数据管理,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桥梁剩余寿命预测,桥梁养护措施决策及桥梁养护资金分配于一体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一条捷径,对我国桥梁事业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意义。
摘要:对桥梁的缺陷和病害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桥梁养护措施及桥梁养护典型的对策分析得到不同技术状况下桥梁养护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桥梁养护管理水平。
关键词:桥梁病害,机理,裂缝,养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景国忠.公路桥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处治[J].建筑结构,2002(10):45-47.
[2]刘真岩.旧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刘自明,陈开利.桥梁工程养护与维修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 篇5
1 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人均拥有车辆的数量正在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增长,并且为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超重车、集装车以及大吨位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加重了桥梁的运行负荷,对桥梁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些桥梁在设计建造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后期的交通业会如此发达,所以在设计计算荷载等级时较低,导致公路的运输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现有的交通运输量,桥梁长期处于这种超负荷的压力下,会对各部位造成极重的负担,老化和破损现象严重。有些桥梁在早期施工时,由于受到设计水平以及资金和技术能力的限制,施工质量较低,从而导致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这是从本源上对桥梁的质量造成的不足,加之后期严重的超负荷服役,所以会加剧桥梁的运行负荷。而在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中,由于养护工作不到位,所以桥梁在受到风吹、雨淋、日晒、霜冻以及各种外界应力的作用下,会加剧桥梁的老化和破损。以上种种现象都是降低桥梁使用性能的原因,在桥梁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就会成为危桥,由此对交通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运行,加强对桥梁的养护管理至关重要。
2 公路桥梁养护的现状
2.1 桥梁养护管理缺乏规范性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加,公路网覆盖面积逐渐扩大,由此桥梁的数量也相应的增加,但是很多项目的建设单位都是重建轻管,并且有些工程会受到前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影响,而为后期的维修养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增加了养护负担。桥梁建设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交通运输量的变化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总体规划,确定桥梁的设计等级,以便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桥梁建设缺乏这种长远的规划性,所以在设计之初对桥梁的等级定位就较低,可承受的荷载量较低,所以在后期车流速度以及车辆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对桥梁所带来的严重负荷超出了桥梁自身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就会对桥梁产生严重的损坏。对于桥梁投入运营后的养护管理工作,由于桥梁的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加之维修养护部门的人员受限,并且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所以对桥梁的日常维修养护不到位,桥梁中的很多构件老化,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由此而影响到桥梁的质量,不利于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2.2 桥梁维修养护不及时
由于缺乏完善的维修养护管理体系,所以在平时对桥梁的养护工作不到位,在桥梁中的病害经过长久的累积,逐渐加重恶化,所以会变成危桥。桥面清洁工作不到位,所以泄水孔经常被堵塞,由此导致桥面经常有积水,加之桥面中有其他垃圾和杂质,会对桥面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在桥面受到破坏后,由于表面不平整,行驶过往的车辆就会产生颠簸现象,在这种反复的作用力下,无疑会加重桥梁的负担,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从而降低桥梁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如果引道路面与桥梁衔接的部位不平整,就会导致桥头跳车,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而长此以往也会加重桥梁的负担。由于交通事故、人为破坏或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桥栏杆残缺不齐以及破损现象严重,在没有得到及时维修的情况下,病害会进一步蔓延至桥梁的其他部位,并且对于行驶在桥梁上的车辆来讲也失去了安全感。在桥梁构件损坏,长期得不到维修养护的情况下,病害面积和程度会不断的加深,桥体变形、沉陷、裂缝、孔洞等严重威胁到桥梁的安全性,如果桥梁结构性能下降,承载力逐渐降低,已经无法承受运行荷载时,就会导致坍塌等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交通的通行,而且威胁到行车的人身伤亡。这些桥梁病害都是在桥梁没有得到完善的维修养护而导致,所以急需在这方面加强管理。
2.3 交通管制不严密
桥梁工程在设计阶段已经对桥梁所能够承受的荷载进行了严密的计算,其结构中的各部分也是按照相应的等级而设计建造的,所以在后期运营时,如果因为交通管制不严密,汽车超载就会对桥梁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汽车超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部分桥梁超期服役,所以其荷载水平已经无法承担超负荷运行;通过的车流量以及严重的超过了桥梁的荷载范围,这两种原因是因为早期的设计缺陷而导致。还有就是车辆的违规超载现象,车辆违法超载营运,对桥梁增加负荷,这主要是由于交通管制不到位所导致的,都会对桥梁造成严重的损害。
2.4 软件、硬件设施不齐全
桥梁的维修养护工作需要对桥梁的运行性能进行检测,经过数据分析后才能够制定出完善的维修养护方案。但是现阶段,在部分桥梁养护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桥梁养护管理部门不重视,所以检测技术人员缺失,对桥梁的运行现状掌握不清,所以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资金上的缺失,导致桥梁检测的技术装备落后,在桥梁检测,获取的数据不够全面和准确,由此而影响到对桥梁各构件现有技术参数的判断,所以影响到维修养护方案的制定,不利于桥梁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全面推进市场化,提高资金利用率
由于目前公路桥梁修养护的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公路桥梁建设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化的重视,首先在进行人员分配时,应该根据公路桥梁建设的需要,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将事业单位之下的养护机构独立出来,实现人力资源和公路桥梁建设资金的合理配置。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公路桥梁养护企业,使得这些企业实现自主运营,采用竞标的形式,获得公路桥梁养护的权利,全面实现公路桥梁养护的公开化、透明化,采取这种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不仅能够选中那些实力高、能力强的养护企业,还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对养护承接单位,要提前签订养护合同,依据合同的相关内容,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的审核和监测,确保养护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对于修养护的相关经费,应该实行定额管理的模式,要根据我国公路桥梁的实际登记、交通量的大小,结合相关的养护定额编制办法,来预测养护定额,有助于养护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2 做好公路桥梁检查
专项检查、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是桥梁检查的主要方式。在检查的过程中,要随时记录重要的数据,并录入桥梁系统,重新评估核桥梁基本参数,并上报给有关单位。每月人工作业对桥梁上下部结构、附属设施、桥面设施进行一般性检查属于经常性检查的范畴,对于特大型桥梁,要结合必要的信息技术;一年两次采集桥梁结构技术状况数据是定期检查工作的内容;桥梁技术状况为三类者、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桥梁加固、桥梁异常损害是特殊检查的主要对象。
3.3 完善养护机制,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在进行公路桥梁养护时,不应该只注重短期的行为,要加强对长效机制的重视,将中修、大修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制定明确的养护年限目标,用合同的形式约束公路桥梁养护部门的行为,确保公路桥梁养护的质量。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公路桥梁养护部门,学习新型养护技术,积极引进新设备,掌握养护新工艺,以期能够形成一种长效的养护机制,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模式。在相关的合同管理方面,要努力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首先在合同中,应该全面细致地规定养护工作的资金、承包年限以及责任期限等,同时,还要根据承包方的具体业绩、效能进行评价,检测公路桥梁养护的质量,为后期的归属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3.4 引进先进检测技术,监督养护质量
相关部门还要积极推广新型的检测方式,运用高科技检测设施,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现在的养护监察工作中,有助于养护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最佳的养护时机,使得路面状况符合行车的标准,确保行车的安全。同时,还要采取科学的方式,研究公路桥梁性能的变化,为公路桥梁养护的决策这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全面实现公路桥梁修养护的市场化,有利于健全公路桥梁养护机制,促进养护工程的顺利进行。还可建立路面质量评价制度,及时收集相应的路况信息,为路面养护提供基本的数据,在路面使用的最初阶段,加大对路面状况的检查力度,定期对路况进行检测和评价,研究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总结相关的规律和经验,为确定养护方案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束语
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其管理工作,不仅是整个公路管理的有机组成,更重要的是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酿成巨大损失的塌桥事故发生。本文仅从规范管养和科学改造两方面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具体如何从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全方位来实现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减少盲目投资等,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永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3,25.
[2]陈美林,马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4,15.
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 篇6
桥梁工程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交通安全, 当前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桥梁工程出现问题导致的, 对于桥梁的质量来说, 主要从在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对于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来说, 加强其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是当前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的内容在当前却很容易被忽视, 那就是关于桥梁服役使用过程中的保养过程要加强管理和控制, 一旦桥梁的后期保养不到位也会导致桥梁出现质量问题, 最终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安全。针对这一点, 从当前我国桥梁管理的现状中就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对于后期养护过程的忽视, 基于这种后期养护过程中存在的明显不足, 我们必须加强养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进而全方面的保障桥梁的施工安全, 这是当前所欠缺的, 也是今后进行桥梁管理所必须加强的一点, 而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探讨。
2 桥梁养护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桥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 其重要性已经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尤其是在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偷工减料等问题已经得到了杜绝, 对于建设过程中的桥梁工程质量已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就当前我国的桥梁工程验收现状来看, 其施工质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但是对于桥梁的质量保障来说, 并非仅仅集中于桥梁的建设过程这一个方面, 更为主要的还是对于桥梁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养护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而恰恰在这一方面当前我国桥梁的养护管理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重视程度严重不够, 管理极为混乱, 不到位现象比较严重, 现状不容乐观, 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进行改善。
桥梁养护管理的不良现状也昭示着当前我国桥梁养护管理中必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具体来说, 最为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首先, 重视程度不足是当前桥梁养护管理中面临的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很多市政管理部门和交通部门远远没有意识到桥梁养护与管理的重要价值, 对于建设完成正在服役的桥梁建筑关注度较低; (2) 其次, 资金不足问题也是困扰着当前桥梁养护管理现状的一个重要问题, 尤其是当前有关部门对于桥梁养护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进而就会减少相关资金的投入, 没有资金的支持就无法执行具体的养护操作, 进而造成养护管理不到位; (3) 再次, 制度体系不完善也是当前桥梁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桥梁养护管理而言, 必须具备完善的养护体系, 才能为具体的养护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就当前的养护管理制度和体系来看, 其中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甚至与很多地方都不存在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制度和体系, 制度建设严重不足; (4) 最后, 人员问题是制约桥梁养护管理的另一问题, 由于不存在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人员, 进而无法执行具体的养护管理操作, 或者说当前现存的养护管理人员在养护技术能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无法真正的做好相应的养护管理工作。
3 桥梁养护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桥梁养护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做好的一点就是应该建立完善的桥梁养护质量管理体系, 进而保障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桥梁养护质量管理体系来说, 其具体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完善桥梁养护管理的招投标制度, 对于具体的桥梁养护管理采取招投标方法选择具体的执行单位, 一般说来, 对于招投标制度都需要制定专门的招标和投标体系, 首先, 对于招标过程来说, 应该面向全社会进行全面的招标, 集合社会所有资源来进行桥梁养护管理, 尤其是要吸引一些资质较高的养护管理企业来进行相应的养护管理项目投标, 而对于投标来说, 主要就是一些具备相应资质的养护管理企业针对具体的桥梁项目进行投标, 在此过程中, 我们必须保障所有的投标单位都应该是具备相应养护资质的, 总的来说, 招投标过程必须确保其公平公正性;
(2) 加强相应的养护管理质量教育, 对于招投标过程所选定的具体养护管理单位来说, 我们必须加强其培训和教育, 保障其养护管理的水准, 具体来说, 首先, 应该加强具体养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强化其养护管理责任心, 落实“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的基本思想, 贯彻执行相应的养护管理工作, 其次, 加强对于养护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桥梁工程项目的养护管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内容, 还需要我们加强对于具体养护知识和养护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确保把养护工作做到位, 最后, 还应该加强相应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培训, 尤其是对于整个的桥梁项目而言, 如何合理的配置养护管理人员, 实现养护管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仍然需要具体的管理人员进行恰当的安排。
3.2 合理利用桥梁养护管理的质量控制依据
在我们进行实际的桥梁养护管理过程中, 加强质量控制必须依据于具体的一些文件指标, 一般说来, 桥梁养护管理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 国家规定的具体桥梁养护规范, 该规范是进行养护管理的最为主要的依据,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依据, 任何养护技术或者是养护工艺的采取都应该以该规范为根本依据, 避免任何操作和该规范产生冲突; (2) 养护设计也是我们进行具体养护管理操作的一个重要依据, 养护设计主要是相关技术人员针对桥梁的实际状况, 事先设计出具体的桥梁养护计划, 因此, 该计划就是我们进行具体养护操作的具体执行参照文件; (3) 最后, 在进行相应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 还必须参照相关的合同规定, 尤其是要严格审核合同规定中的一些养护管理任务说明, 确保养护管理的准确性, 避免出现养护管理的错漏。
3.3 桥梁养护管理的质量控制程序
把握桥梁养护管理的质量控制程序能够帮助我们在最大程度上确定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避免养护管理的无用功存在, 具体来说, 对于桥梁养护管理的质量控制过程,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环节: (1) 准备阶段, 在桥梁的养护管理中, 准备阶段是较为复杂的, 也是极为重要的, 准备阶段主要是针对养护管理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进行充分的采购和保存, 为养护打好基础; (2) 桥梁的具体养护过程就需要技术人员严格养护技术操作, 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3) 最后, 每一个时期的桥梁养护过程完成后, 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 并且做好总结, 为下一次的养护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发现, 针对当前我国的桥梁养护管理现状来说, 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桥梁质量的保持, 缩短了桥梁的寿命, 甚至危及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基于此, 在今后的桥梁后期养护管理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于养护环节的关注, 完善当前的桥梁养护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容易造成桥梁质量损失的各种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 加强桥梁养护的质量控制, 确保桥梁使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贵益, 郭良.论中小桥梁养护管理的内容与规律[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 (10) .
[2]龚益波.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资讯, 2012 (06) .
[3]邓志华, 刘刚, 闫昕.浅谈三位一体桥梁养护管理体系构建[J].广东公路交通, 2011 (01) .
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 篇7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公路桥梁建设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而公路桥梁建设中, 养护管理工作对整个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保证公路桥梁的正常运作, 就必须要控制好养护管理中的质量。此外, 还要采取相应的质量措施, 这样就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加强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1、车辆和交通量的迅速增加, 导致桥梁“老龄化”步伐加快
当今社会, 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趋势, 就使得车辆在不断地增加以及运输货物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 从而使得桥梁一直处于负荷或者超负荷的状况。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机动车的数量以每年13%-15%之间的速度在不断的增长, 并且货物运输的需求作业在不断的增长, 这样就加大了桥梁的交通量。同时由于一部分的货主只注重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就出现了严重超载的行为, 从而使得桥梁长时间的处于超负荷状态, 就造成路面磨损加快、工程整体质量下降的趋势。因此要加强桥梁工程的养护。
2、某些公路桥梁在初期的设计和施工中, 存在着技术和质量问题
建设施工量比较大的桥梁工程是为了跨越山谷、河流, 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加重了桥梁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尤其是以前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时候, 一般都没有很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而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和要求并没有因此而有所降低, 这样就使得桥梁的施工质量和技术等不到保障, 从而导致其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建设中, 必须要加强养护和管理工作。
3、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意义重大
由于公路桥梁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施工量大等特点, 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桥梁的养护和管理, 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消除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 还能够节约大量的资金, 从而获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要想保证桥梁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 也要加强桥梁的养护与管理, 但是桥梁工程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日常养护管理不到位等, 这样都会影响桥梁工程的质量, 所以加强桥梁的养护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桥面不清洁、泻水孔堵塞
有一部分的桥梁设计的泄水管是L型, 并且在入水口处铺设理了铁箅子, 这样就使得桥梁容易堵塞。同时如果将泄水管设计为向下直排式形状, 也会给桥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是也有一定的好处, 所以这是一个矛盾的设计。因此, 在对桥梁进行养护管理的时候, 建议采用直排泄水管, 并且伸出结构物底面的长度要控制在100~150mm之间, 这样睡就不会直接冲刷桥梁结构, 从而造成一定的破坏。
2、引道路面与桥衔接处不够平整
在对桥梁进行养护管理的时候, 很容易出现路面与桥梁衔接不够的情况, 从而就影响了桥梁的平整度, 从而就导致桥头出现了跳车的情况, 也使得车辆行驶不顺。同时对行驶车辆的车速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样就降低了行车质量, 长时间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3、桥栏杆残缺不齐和不及时修复
目前有很多桥梁工程出现了桥栏杆残缺不齐的现象, 并且还有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对桥梁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修复。造成栏杆残缺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意外交通事故、人人为的破坏。同时尽管桥栏杆残缺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但是人们在行驶的过程中却没有安全感, 从而就降低了交通安全舒适水平。
四、公路桥梁养护的质量控制措施
1、完善桥梁养护质量体系
(1) 实行桥梁养护的招投标制度
1招标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 招标是其重要的环节, 首先对于一些投资规模比较大以及技术难度比较大的工程项目, 例如:桥梁加固工程、桥梁维修工程等, 都应该向社会各界进行公开招标。对于国家政府部门有安排的项目就进行例外的处理。
2投标
作为投标的企业, 必须要具有正规的工商营业执照, 并且还要具备公路桥梁养护工程的等级资质, 其中企业的等级资质必须要由交通部门审核批准, 才可以生效进行投标工作。
(2) 定期的进行桥梁养护质量教育
1职业道德教育
公路桥梁的养护质量教育对于整个工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其质量, 首先作为养护管理单位的高层领导必须要充分的认识质量效益;作为还要定期对桥梁的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使他们能够吸取更加先进的养护观念。
2养护技术教育
在对公路桥梁进行建设的时候, 质量与技术也密不可分的, 与其同时技术是受制于管理的。所以必须要做好技术方面的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公路桥梁养护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
3质量管理教育
养护管理质量对于整个桥梁来说,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作为桥梁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接受与工作相关的质量培训。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有效的掌握新的质量控制方法, 并且将这些新办法准确的运用到养护工作中, 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其质量问题。
2、提高桥梁养护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由于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都是直接由养护人员来完成的, 所以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对于公路桥梁的养护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养护人员的素质比较低, 流动性比较频繁, 所以必须要加强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进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时候, 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 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对于业务成绩比较突出的员工, 要给予一定的奖励。然后作为养护管理机构, 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养护人员进行专业讲座的演讲, 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养护工作之前的一些理论和技术、以及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再次, 在进行养护设备或者材料采购的时候, 要请一些养护人员进行设备的示范和演示, 其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养护人员都能够熟练的设备、材料的性能等。
3、加强公路各个阶段桥梁养护管理质量的控制
(1) 事前质量控制
要想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 事前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对公路桥梁工程进行养护工作之前, 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组织、物资以及技术的准备工作。其中组织准备就是审查企业的资质, 并且建立有关的质量控制体系;物资准备就是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和测试工作;技术准备就是要做好技术交底和把新技术的工作。
(2) 事中质量控制
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 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桥梁进行养护管理
(3) 事后质量控制
在这一环节, 要根据公路桥梁的实际质量情况进行质量档案的建立和评定, 并且要严格的控制整个工程的养护成果。只有做好这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才能控制好整个工程的质量。
五、结束语
现阶段, 公路桥梁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并且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知识比较多, 所以在对公路桥梁进行养护管理的时候, 其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在针对具体的问题, 采取与其影响的质量措施进行养护管理, 并且将其都落实到实处, 从而才能有效的控制公路桥梁工程的养护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永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2]陈菊梅.浅谈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 2014.
浅谈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措施 篇8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
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 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反映在公路运输上的交通量猛增, 运输车辆载重量加大。公路运输对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一些旧桥陈旧老化, 破损现象日趋严重, 许多旧桥难以适应日趋增长的交通量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 目前我国危桥数量约4000余座13万m, 载重荷载标准低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全国中小型桥梁, 荷载标准为汽-15级以下约占8.6%, 有11万m, 虽然改建了一部分危桥旧桥, 但仍有相当大数量危桥还在使用中。桥梁的这种状况已引起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视, 对桥梁的养护维修和加固工作已越来越尖锐地提到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如何养护管理好现有桥梁, 保持桥梁的完好工作状态, 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一新的课题已摆在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面前。
桥梁设施维修养护的目的是经常保持其完好状态, 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反之, 桥梁失养, 则必使桥梁处于病害状态, 带病工作, 既包含着安全隐患, 亦将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旧桥维修其技术上往往较设计新桥要繁杂, 技术难度大, 风险也大, 而且其经济效益低, 没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奉献精神的单位和专家, 是不愿意去接受这种任务的。设计理论固然重要, 但其往往为了实用和可能, 而对问题作了必要的简化, 忽略了一些难于计算的因素, 有些设计构造只是经验, 缺乏理论基础。桥梁的实际工作状况和这些尚有一定的距离。病害分析时必须花更大精力, 要尽可能去搜集已经丢失的原始技术资料, 更多地考虑桥梁的实际工作条件和状态, 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 才能找准原因, 对症下药, 去进行维修、加固或局部改造。可见, 在桥梁设施的管理、养护部门, 也很需要有一支素质很高的、稳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近年来交通、市政施工企业的建立如雨后春笋, 每年建成的桥梁不断增多, 而养护维修的拨款却极端失调, 管养队伍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相当滞后。管养部门的领导者深感责任重大。为保持桥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中小桥梁病害进行的检查和分析、修理和加固等工作。
1 配备检查人员
为了了解桥梁的实际状况, 需要对其进行检查。这就必须配备必要的检查人员, 这些人员中的-部分, 应当具有桥梁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并对管辖范围的桥梁的病害历史有所了解和记忆 (这就需要有精干的常规维修队伍, 而不是临时拼凑的人员) ;也必须在桥梁上安设固定及活动的检查设备;检查人员还应当携带必要的观察仪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之第八节, 虽要求“对特大、大桥的上部构造设置检查通道、扶梯、吊杆等专供检查养护用的设备, 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安全”, “较高墩台还应设围栏、扶梯等”, 但其语焉不详, 全国各大大小小的设计院所做的绝大多数设计也没有遵照执行, 设计审查常未征求管养人员的意见, 对此也把关不严, 甚至设计人和某些专家根本没有考虑今后检查维修这个问题。对为数众多的中、小桥的检查设施的设计, 规范更是没有规定、要求。从桥面下到墩台帽没有扶手、爬梯, 墩台面没有立足之地, 墩台旁边的冲刷坑无法探测。墩台帽没有下挂吊栏, 支座根本无法检查。梁跨腹下和外露侧面没有活动的走行吊栏, 对裂缝、裂纹无法靠近观察 (养护规范中定期检查所要求的“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陷情况”便成了无法执行的空文) 。由桥头路肩下到河岸没有梯步, 上下不安全。检查设备对过去年代已有的数十万座桥梁, 也是无从谈起。桥梁维修工作的进行, 也本有赖于检查设备, 但却无所依赖。几乎所有桥梁检查设备的缺失, 造成检查和维修工作的极大困难, 甚至使其不可能进行, 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城市和公路有关养护规范的贯彻执行。这都是过去普遍忽视对桥梁设施的养护管理所造成的。桥梁检查设备的补缺, 已成为当前桥梁设施管理工作的燃眉之急。
2 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
解决桥梁维护的检查设备和仪表问题并不困难。只要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充分重视, 拨发少量专款, 可由养护维修单位分期分批予以添设。建议颁发强制性条文, 强调检查设备的重要。要求设计必须列入, 作为验收、接管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大的设计单位应当广泛征求养管部门的意见, 制定若干检查设备的参考图、通用图和标准设计图, 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3 遵守中小桥梁的定期全面检查的周期
1996年《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规定一般为3年, 视情况可1~5年进行一次, 似已不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 一般定期全面检查应该每年一次;特殊检查应视实际需要而定, 而且应该委托有相应能力的单位来承担。在检查的基础上, 分析病害, 摸清维修、中修、大修工作量, 再分轻重缓急去安排维修或大、中修工作计划与资金。这里重要的是维修或大、中修经费的拨付并形成稳定的制度。通过桥梁病害的检查、分析, 可以发现设计、施工考虑不周的问题, 发现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 使以后的工作得到改进, 也有助于今后相关规范条文的修订。
1990年颁行的《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其第六章只涉及中、小型桥梁, 尚无对大桥、特大桥的规定内容, 而且对定期检查的周期未予明确, 这对于现今已有大量属于城市管理的、结构复杂的大桥和特大桥的客观实际, 是极不相称的。近一二十年来, 在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中所建造的“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 普遍存在管理观念和经费缺失, 管理责任模糊, 管理队伍力量和技术的极度缺乏的严重问题。这种管理的严重滞后所积累带来的恶果必将逐步显现出来。
4 桥梁病害的分析
【危险桥梁的养护措施】推荐阅读:
桥梁养护措施和管理07-29
桥梁的养护与管理12-13
桥梁的养护管理09-01
桥梁养护工作的建议09-09
城市桥梁的日常养护09-28
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加固12-04
公路桥梁养护的重要性10-01
公路桥梁养护06-14
桥梁养护与维修11-25
公路桥梁养护对策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