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

2024-09-23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精选12篇)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 篇1

摘要:本文从公路旧桥梁养护人力管理、公路旧桥梁养护材料管理、公路旧桥梁养护设备管理、公路旧桥梁养护时间管理以及公路旧桥梁养护资金管理等五个方面对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其研究成果为实际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1. 引言

随着公路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桥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因此, 对公路的旧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对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的不规范性, 急需建立有效的旧桥梁养护管理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就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2. 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对策分析

2.1 公路旧桥梁养护人力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人力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养护人员的培训;2养护人员的激励制度。

(1) 养护人员的培训

养护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 如分级培训方式、分期培训方式、以及网络培训方式。下面对这三种培训方式进行详细的探讨。

分级培训对策:是指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养护人员, 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 使其满足桥梁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如对普通的养护人员主要是做一些识别桥梁病害的培训, 然而对桥梁养护加固设计人员主要是做一些结构设计、加固分析方面的培训。

分期培训对策:是指对桥梁养护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定期培训通常是安排在桥梁养护的淡季, 而不定期培训主要是安排在新员工上岗培训以及特殊养护项目培训。

网络培训对策:是指通过网络、网站以及论坛等对桥梁养护人员进行培训。与前者培训方式相比, 网络培训有其相应的优点:1培训时间安排灵活;2培训内容广。

(2) 养护人员激励制度

养护人员激励制度是指通过经济补助、精神鼓励以及领导认可等方式, 使桥梁养护人员得以快速成长, 满足工作需要。

2.2 公路旧桥梁养护材料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材料管理主要包括养护材料的采购、养护材料的存放以及养护材料的使用三个方面, 下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1) 养护材料的采购

养护材料的采购主要采用以下对策进行管理:1确保质量, 是指对养护材料采购时, 首先要先看样品再订货, 先验货再收货;2及时、准确, 是指对养护材料采购时, 首先采购急用的后采备用的;3价格合理, 是指通过前期详细的市场调研以及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来采购合适的养护材料。

(2) 养护材料的存放

由于桥梁养护工作队伍巨大, 养护站点多, 养护工作连续, 因此合理存放养护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通过以下对策来合理存放养护材料:1选择合理的存放地点;2分门别类存放;3及时清点存货。

(3) 养护材料的使用

养护材料要按计划使用、按进度领取、均衡供应、及时回收未使用的材料, 从而使养护材料得到高效的使用。

2.3 公路旧桥梁养护设备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设备管理主要包括合理购置养护设备和合理使用养护设备。下面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合理购置养护设备

由于养护设备有多种多样的品种, 购置合适的养护设备是旧桥梁养护设备管理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主要通过以下对策购置合适的养护设备。一是对养护设备进行调研, 收集国内外各种不同的养护设备相关信息, 并对其对比, 选择最优的养护设备;二是选择功能适用的养护设备, 而不是选择功能特别多、性能特别先进的养护设备;三是选择性价比高的养护设备。性能相关不大, 通常优先考虑价格较低的以及优先考虑国产的养护设备。

(2) 合理使用养护设备

合理使用养护设备不仅能有效地减少设备能源消耗, 同时也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还能使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主要通过以下对策来实现养护设备的合理使用:一是分类别使用。是指针对不同的用途来使用不同的养护设备。二是大型养护设备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三是养护人员要懂养护设备构造、要懂养护设备原理、会使用养护设备以及会保养养护设备。四是控制养护设备使用环境。由于桥梁养护大多都在室外作业且站点多, 因此, 要采用合适的措施控制养护设备使用环境。

2.4 公路旧桥梁养护时间管理

公路旧桥梁养护时间管理实质是指在有限时间内找出旧桥梁的病害,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使旧桥梁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以桥梁检查时间为例, 国内外在检查时间、周期上有所差别。如美国:全国桥梁检测时间为每两年检测一次。丹麦:检测时间根据上次桥梁检查结果而定, 可分为1年至6年。中国:桥梁检查时间分以下几种, 一种经常检查, 时间为每季度一次;定期检查:时间为3年一次, 或1年-5年一次。

然而, 在实际桥梁养护时间上, 养护部门通常采用四查制, 一是桥梁养护工作人员的日常检查;二是基层桥梁养护部门定期检查;三是市级桥梁养护单位定期检查;四是省级桥梁养护单位随机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2.5 公路旧桥梁养护资金管理

养护资金是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中重要因素之一, 其资金的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目前, 我国公路旧桥梁养护资金存在严重不足, 再加之常常被挪用, 从而导致桥梁养护工作较难顺利开展。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机、料等费用全部包含在公路养护费里, 再加之养护单位人员严重过剩, 同时对人、机、料的管理不到位, 最终造成了桥梁养护资金的恶性循环。

针对上述桥梁养护资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国家专项资金:随着税收的改革, 国家专项资金逐渐成为桥梁养护资金的首要来源;二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护资金短缺, 但需考虑相应的利息以及期限;三是开办第三产业:结合国家政策, 开办第三产业, 才是有效解决桥梁养护资金不足的长远对策。

3. 结语

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文本从桥梁养护人员、桥梁养护设备、桥梁养护材料、桥梁养护时间以及桥梁养护资金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公路旧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宝平, 我国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措施综述[J].交通标准化, 2005 (4) :45-48.

[2]屈耀庭,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和养护机械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0 (6) :14-16.

[3]熊文, 桥梁养护管理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 2012.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 篇2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近些年来快速发展。自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大规模修建公路开始,迄今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这表明我国的主要公路网络已经修建成功。但是随着我国公路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公路损坏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我国现今养护技术薄弱、养护设备陈旧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我国农村公路在养护方面仍然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限制了我国支线公路的发展。为了保证我国农村公路可以收到较好的养护处理。保证我国农村公路的健康状况。本文提出了对农村公路进行高质量养护的理论。通过对农村公里养护理论进行分析并总结农村公路养护经验教训。进行了以下几点工作:(1)对农村公路早期的损坏特征进行研究。对农村公路路面的衰退规律进行研究;(2)对农村公路进行高质量养护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得到后期养护的必要性;(3)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后期养护以及养护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后期养护;工程管理;公路工程

0 概述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世界第一。在如此庞大的交通网中,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养护任务日益严重起来。路面养护工作作为公路养护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村公路养护的成败。而沥青路面作为我国农村公路路面结构材料的重要形式,针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决定了我国农村公路的运营状况。所以,针对我国先进的农村公路发展形势一定要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提起重视。保证我国农村公路的长寿运行。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理论研究

1.1 当前我国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在农村公路管理方面起步较晚。所以我国在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路面养护方面我国无论在管理还是在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通过对农村公路路面养护工作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得到了我国在农村公路路面养护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养护机构设置过于复杂,管理体制不能满足时代要求:由于我国公路管理机构仍然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机构设置。所以先进的机构无论是在设置方面还是在体制方面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公路养护工程的发展。

(2)养护专业化程度低,机械化生产水平较差:由于体制问题导致我国公路养护部门人员组成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真正的技术型人才较少,不能在人才结构上保证养护专业化程度。而且由于各个养护公司规模较小,所以由于经济问题的限制,导致无法购买使用先进的养护设备。

(3)规范以及定额缺乏导致公路养护没有技术参考,技术设置不规范:由于我国近年来在农村公路养护规范方面缺乏大量的技术工作作为支撑,导致行之有效的规范较少。无法保证公路养护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4)资金投入较少,重建轻养问题严重: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公路工程方面在养护专业投入资金较少,重视建设轻视养护问题严重。

1.2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农村高质量公路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网的逐渐建立以及养护工作重点难点的逐渐突出。我国必然会在农村公路事后养护方面进行较大的改革。随着农村公路改革的逐步进行必然会朝以下方向发展:

(1)养护公司专业化,机构人员技术化:随着公路工程的发展。原有的公路管理机构中的养护部门必然会得到重视。随着改革的深入,养护公司地位逐渐提升,人才技术层次逐渐增加,专业化必然加强。

(2)管养分离,组建大型养护公司,集中实力专业养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一路一所的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形势。随着改革对养护公司进行整合、调整。集中优势资源统一养护。既可以在经济上有所节约,也可以保证养护技术专业化发展。

(3)作业机械化、决策科学化、管理网络化:随着技术方面的逐渐改进,经过统一合并的养护公司必然要实现作业机械化、决策科学化以及管理网络化的现代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先养护技术研究

2.1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先养护技术理论研究

农村公路养护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预防性养护、策略性养护以及应急型养护。作为事后养护,养护频率是三种养护方法中最高的。事后性养护时依靠对农村公路面检查,及时发现农村公路路面细微破坏与病害预兆,通过分析原因并针对病害原因进行对症处理,提前对公路进行养护,防止病害进一步加大。在现在我国农村公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公路事后养护是极其重要的。

2.2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以及特点

由于我国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由于一些设计以及施工甚至是使用条件的影响。一些农村公路经常会先天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使用以后再加上使用状况不合理、交通量过大等等一些因素往往会在路面使用性能方面快速下降。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主要由以下几点内容:

(1)养护时间:我国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主要有三个分段寿命。依次是建成使用时,沥青逐渐氧化损耗阶段;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沥青逐渐开始出现细小裂缝损坏阶段;路面出现较大病害,大规模的出现裂缝等病害阶段。事后性养护由于其自身性质决定了养护时机主要存在于第三阶段。

(2)养护周期:由于沥青路面自身性质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在进行事后性养护时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分周期进行事后性养护。根据常年工作经验总结并与理论分析相互比较,我们可以认为在一个寿命周期内进行6次事后性养护较为符合我国农村公路使用情况。

(3)应急性:应急性作为农路公路沥青路面事后性养护的关键因素,一定要在首要位置进行考虑。在进行事后性养护期间必须要经过长期监测与预测,确定沥青路面损毁原因与修复方法后对农村公路进行快速修复。绝对不能盲目进行修复,避免无功而返的错误。修复一定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保证技术合理,程序科学有效,才可以保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事后性养护发挥作用。结论及展望

3.1 结论

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并根据自身经验总结。我们具体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

(1)沥青路面应急性养护实施周期在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性能使用较差的阶段。

(2)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是必然趋势。

(3)农村公路养护需要进行网络化市场化模式发展。

(4)针对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的继续发展,针对农村公路的监测技术应当在养护技术方面得到重视。

3.2 展望

由于我国现今超载现象过于严重,所以在进行应急性养护时需要对超载对公路的破坏作出具体的研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急性养护逐渐会成为公路养护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而超载以及重载现象的研究也会成为公路事后性养护的重点。

公路养护与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 道路养护 管理措施

在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公路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保护之类的协调发展。这就使得传统的养护和管理的体制经不再完全适合社会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服务公路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特点

(一)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这是根据我国公路法所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机构必须要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公路可以一直处于良好的功能发挥状态。

(二)是公路养护公路的全面性和广泛性,需要养护的不仅仅是公路的中的路面和路基,还包括公路桥梁、旁边的绿化带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

(三)是养护管理中的时效性、机动性和针对性。在对公路预防养护的同时,需要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和快速的修复,从而保证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养护和操作,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四)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之外,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并需要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的综合检测设备,同时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其技术也较为复杂。

(五)是随着全新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要求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保证公路养护和管理效果实现的同时,还要树立其相关的服务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二、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与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的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体制上的转变,同时组织部健全以及制度松弛。有些地方的公路会出现附属设备被侵占的情况,有些绿化带也会被人为破坏;有些原本基础很好的公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护,导致情况上的不断恶化。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的效果发挥。而具体上说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养护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有些管理机制对于公路养护缺乏正确的管理效益认识,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的效益认识就会导致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于资金投入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对其完善和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跟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迫切需要发展完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三)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实现公路的全面养护和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公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美化建设的强化,将其建设强化的工作定位为文明公路的创建,同时要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并在资金投入以及计划安排上给予保证;第二是要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同时,实现对周期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加强,从而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在对公路养护周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有适应目前重轴载车辆的增加,并且需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第三,要依靠各级政府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注重公路绿色通道实效,建立绿色通道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已有的建设成果;第四,要增加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投人,在修复的基础上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大公路管理站的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

(二)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让整部机器运行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首先需要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岗位;其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三)坚持机械化养护

公路桥梁的维护管理研究 篇4

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内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对公路桥梁无论是通行量还是承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公路桥梁在建设过程中维护管理工作却发展缓慢, 大多单位都对公路桥梁建设极其的重视, 而并没能注重公路桥梁建设后的维护管理工作, 致使公路桥梁在建成投入使用后就陆续出现各种病害, 甚至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现象的产生。当然, 在对工程事故的调查中都发现, 大多工程并非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即并不是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等造成, 而是在后期的维护管理不断造成病害的严重老化而造成。由此看出对于公路桥梁建设后的维护管理工作应该得到重视, 以及采用有效的维护管理措施保证公路桥梁质量成为必要。

二、当前公路桥梁维护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公路以及桥梁建设及管理过程中, 仍然保留着对建设的重视而对维护管理的忽视思想, 从而造成了公路桥梁投入使用后的各种病害的出现。而当前国内公路桥梁在维护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的问题:其一, 对公路桥梁的耐久性重视不够。在公路桥梁的维护管理中, 由于经费的限制, 在对其进行维护管理时只是就公路桥梁承载力方面的病害进行维修处理, 而对公路桥梁中混凝土以及钢筋锈蚀等病害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其二, 对公路桥梁维护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完善以及执法力度不够。

另外, 在笔者产矿区桥梁处, 一是桥台变形。桥台下沉, 主要由于河水及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地基持力层出现空洞所致。而砌石桥台除基础下沉外, 由于自身散粒结构的特殊性, 在长期动荷影响下, 砂浆体逐渐疏松而导致台身出现开裂等病害。二是桥梁裂缝。桥面混凝土路面运营多年, 车辆载荷的不断增加, 引起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腐蚀裂缝, 地表水和地下水渗入反复冻融影响, 及其携带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腐蚀介质对混凝土腐蚀进一步加速, 使裂缝进一步扩大、开裂, 造成混凝土损坏和功能的失效。

三、提高道路桥梁维护与管理的思想意识

在传统的公路桥梁建设中, 建设者几乎一致认为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才是最为重要的, 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而对于公路桥梁建成后的维护管理是经济效益差以及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在公路桥梁维护管理方面的人才的发展。然而, 虽然公路桥梁的维护与管理看起来技术含量以及科技水平不高, 但确实是保证公路桥梁安全运行以及保证其耐久性的重要工作。因此, 加强公路桥梁维护管理重要性的思想意识, 保证公路桥梁建设与养护并重和强化管理, 应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四、加固桥台与桥梁体

对于桥台加固:对片石混凝土桥台、混凝土桥台, 采用对地基持力层进行灌浆处理。砌石桥台可采用对地基持力层压浆、对砌体小孔及台后填土注浆等相对应的加固措施。在对于石拱桥工程中, 特别是对桥台加固中, 效果显著:采用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结合钢管灌浆, 锚杆梅花型布置, 片石墙护面采用厚度为20cm的双层钢筋网, 注浆材料采用早强型普硅水泥, 2次注浆, 同时对地基持力层压浆。桥梁体加固:根据矿区已有桥梁病害治理经验, 采用在梁顶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层的桥面补强层加固, 结合在梁体粘贴CFRP片材的方法, 可有效解决桥梁结构变形问题。

五、加强公路桥梁专业维护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科技的快速发展, 对于桥梁结构设计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同时各种新结构以及新工艺和新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桥梁公路之中, 由此对公路桥梁的维护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由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 进行岗位集训的方式, 同时进行分批送他们到相关专业的院校或者是培训机构中学习深造;其次, 也可以聘请一些有着较高管理理论水平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公路桥梁专业到地区单位进行讲授;最后, 也可以有计划的定期开展一些公路桥梁维护管理的现场技术交流活动, 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等。当然, 只要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了, 则公路桥梁维护管理水平也会与日俱增。

六、加强道路桥梁的管理和资金投入管理

公路桥梁病害的严重化, 使得原有计划的公路桥梁维护管理措施以及资金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公路桥梁的实际情况。由此建立公路桥梁应急维修专项资金, 以至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启动, 快速维修成为可能。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公路桥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以及评价体系要积极落到实处, 对于当资金不足时, 进行资金的追加计划, 保证桥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单位要保证有足够的桥梁检测以及管理资金;同时, 对于管理单位的维护管理资金应进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以及在进行资金划拨时要严格按照程序, 保证资金的正确有效的用到实处。当然, 加强领导的监督也是保证道路桥梁管理及维护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七、加强道路桥梁的相关检查

对于公路桥梁工程项目, 一旦投入使用, 外界因素对公路桥梁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则加强公路桥梁的日常检查以及专业性的检查成为必要。特别是对于处于在产矿区的桥梁, 由于此处通行高载荷 (平均载荷在50-60t之间) 的货运车频率很高, 则对桥梁的检查手段以及检查频率要高。日常检查:对于桥梁以及公路桥梁中的各种防护设施都应该坚持每天巡查, 其中要对公路桥梁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参数的检查,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 另外, 保证桥梁的经常性检查, 在检查中以目测为主, 还要保证定期上报检查记录。定期检查:根据我国相关规范规定, 对与新型结构的桥梁要做到一年检查一次, 对于通车三年的新型结构桥梁以及其他永久性桥梁在五年内至少检查一次, 而桥梁的支座和基础要做到一到三年检查一次。专业检查;对于特殊情况下, 如地震、风灾以及洪水等, 都要进行全面的专业检查。其中包括对结构的实际尺寸以及桥梁的缺陷和上部结构的下沉、定位等内容进行检测。

结语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使国内车辆特别是大型运输车辆的数量与日俱增, 从而对公路桥梁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 而公路桥梁的维护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大国内科技创新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公路桥梁管理单位的工作执行力度, 在结合以往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维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与相关技术, 保证公路桥梁维护管理的资金到位以及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而保证公路桥梁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冯立军.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存在弊端及建议[J].华东公路, 2007.

[2]张渊波.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问题思考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任凤霞.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理论分析[J].科学决策, 2008.

[4]范忠明.浅谈公路桥梁的维护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10.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 篇5

摘 要:几年来,公路系统机械设备不断增加,公路施工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同时也给机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大大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公路建设养护开始更加注重机械化与专业化,更多的科技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养护与机务管理中,而机务统计工作是机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公路系统机务统计工作在机务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从养护机械化与机务管理两个方面重点论述公路养护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化;机务统计;机务管理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道路交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公路大量使用的前提下,一些养护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为了更好的加快公路建设的发展,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将更多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公路建设养护中,因传统的工具养护工艺已经很难满足现在公路交通建设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强工艺技术的培养,将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的应用于养护建设中,制定高技术与高性能的养护机制,公路养护只有发展机械化,才能真正的提高其质量,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发展需要,促进公路建设发展,经济的发展。而机务统计工作是机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公路系统机务统计工作在机务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机务统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谈几点看法。公路养护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

1.1 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严重制约公路养护机械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一些高等级公路建设更是对原有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一种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某种环境下保证了经济发展,但那也是一小部分地区及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原有的养护管理机制已经对现有公路养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干扰与制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行的公路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推广。第一,路段划分不合理,很难有效的将资源合理利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械养护难以发挥其作用。第二,由于被养护路段划分不科学,不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紧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每段养护的路段都要购买其大量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人员,才能充分发挥机械养护的作用,这就使得资金不能有效的被利用,同时还会出现机械设备反复购买的现象。(2)现行养护管理模式中,养护层级划分不明确。严格来讲养护工作包括很多种,如大修、中修、小养和日常养护维修等工作。现行的养护管理工作规定,无论是哪种养护维修都必须由当地路段部门进行管理监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部门各单位购买大量的养护设备,从而导致资金闲散,不利于合理的配置实用,而且购买的机械设备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不能很好的统筹,同样制约了养护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1.2 公路改建和改善实行工程包干经费模式,不利于推行机械化养护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事业也必须加强对其制度的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起初的工程包干经费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虽然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今这种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多,导致资金严重短缺,机械化养护模式很难开展。公路养护机务管理

在公路建设以及养护的整个过程中机务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机械在公路建设以及养护过程中承担着大量的工作,比如运输各种材料、摊铺、搅拌,施工过程中挖掘、振捣、整平、压实、洒水,在冬季进行养护时清雪、破冰等工作都是由机械完成的。使用高科技的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公路建设及养护的速度和质量。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可以大大改善我国目前的交通状况,从而提高机械的效率,发挥其经济优势。

2.1 对机务人员的管理

在公路养护能方面,机务人员的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对其进行知识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操作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水平,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完善其对机务人员的管理。

2.2 对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

机械设备基础管理主要是指对机械设备编号及其类型进行合理的分类,在机械设备上要明确的标注名称,使用方法以及技术存档,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对已经不能使用的机械设备要给予一定的封存,以备机械设备之间零件的相互替换,这样就可以节省其资金的浪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3 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和完善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机械的消耗,从而不断提高机械工作效率。使用机械设备必须坚持“人机固定、管用结合”的原则,对于各种机械设备都要进行定机、定人的负责制。

2.4 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

从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来看,对机械设备的保养至关重要。机械设备保养的目的主要是减少零件的磨损,避免出现故障隐患以及防止发生事故等。设备的初级养护一般由各基层单位来负责,而大中型机械设备和小型机械设备的养护比较严格,需要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生产计划来制定保养计划,进行强制保养。在生产与保养出现冲突时,要以机械设备的保养为主,机械设备的保养计划与生产计划应同时下达,可以提前或延期进行保养,但是延长期限不能超过规定期限的10%,并且不得漏保。在保养时应严格依照保养的规程来进行。

2.5 对机务的财务管理

目前,机务工作实行的依然是单车核算和集体承包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便成了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核算账目的管理存在不当,就会导致整个机务核算出现混乱,并且影响机务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必须加强机务管理的财务管理。

2.6 对机务安全生产的管理

机务安全生产管理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必须保证行车的安全,在此基础上,提高整个机械的效率,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3 结束语

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是公路养护中所面临的问题,缺乏现代化的设备管理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会导致公路养护机械化推广面临很多难题。公路养护机械化需要现代化、专业化的设备管理来提供物质保证。要想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不仅是购置和使用机械设备,而且是一次生产力的革命,只有不断提升养护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各领域技术相互融合,才能减少工作中的人为失误,公路养护机械化的费用才会越来越合理。

参考文献

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机制

一、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现状分析

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就是通过利用一定的设备、人力、物力对农村现有的公路路面、桥涵以及路基损坏部位进行修理,其中也包括对公路沿线进行日常维护或者工程养护等工作。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主要对象为公路路基养护、公路路面养护、公路周边设施以及沿线交通设备安全维护等,主要养护资金一般都是由国家公路部门或者地方政府投入资金等。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还是存在部分不足,具体分析为下文所述。

有些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在对养护责任的分布很不明确,这是因为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机构设置不清晰,没有一个统一的养护标准,导致有些地区虽然对农村公路进行了养护机制的设立,但是因为不明白养护工作的实际内容,导致在具体的落实环节上有很大的漏洞;另外养护工作人员素质较低,这是因为部门地区对于农村公路养护不够重视,不会对养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更不会去招聘一些专业养护人员,所以使得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素质相当低,养护效果很不佳;另外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专项资金缺乏监管,很多地区农村公路养护部门虽然成立,但是却没有专门的监管规定,导致上级投入的养护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往往是养护工作还没落实,但是养护资金已经消耗一空了,这种情况对于工作养护毫无帮助;另外加上我国很多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重视进度,忽视质量,使得公路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养护工作就算制定的再完善也跟不上公路出现问题的速度,导致养护工作难以满足公路质量保证需求。

二、完善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措施分析

(一)明确养护责任,统一养护标准

政府应该对于公路养护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不能让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形同虚设。农村公路养护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养护标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公路进行全面养护。

另外农村公路养护相关部门还应该摆正自身位置,不能将公路养护工作当成一个行政工作,必须将公路养护意义进行提升,应该明确认识到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性,加大养护力度。只有通过以上措施的完善,才能够保证农村公路养护效率有所提升。

(二)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对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工作人员素质过低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完善措施,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首先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教育资源,进行公路养护知识的普及,使公路养护重要性以及相关措施能够被更多人所知晓。另外相关部门应该提升工作人员招聘标准,不能因为工作人员不好招聘而降低招聘标准,公路养护人员整体素质是决定公路养护效果最为根本的因素,所以必须提升招聘标准。最后农村公路养护部门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公路养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养护工作技能培训,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建立专项监督制度,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一般都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对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建立专项监督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初期,就应该派专业监督人员进行资金筹措监管,避免筹措资金和记录资金存在落差。在养护资金使用期间,必须对每一笔资金使用途径进行记录,派专人进行资金使用情况调查,避免资金乱用的情况发生,在养护工作结束后期,应该将资金使用记录进行全面落实,让资金提取者对资金使用途径进行叙述,一旦发现口头叙述和记录存在出入的立即进行彻底调查,对于滥用养护资金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处罚,一旦数额过大可以进行刑事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资金利用效率,保证养护资金能够全部使用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实现资金养护价值。

(四)保证建设质量,提升养护效率

在对农村公路建设初期必须保证质量,只有保证了公路建设质量,才能够降低后期养护次数,一旦质量过关,那么后期公路养护频率就会降低,那么对于公路养护成本更是全面的控制,多余的养护资金可以对养护设备或者养护技术进行创新改良,还可以改善工作人员工作待遇,从而提升养护效率。

结论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在近几年内有很大的发展,但是配套的养护机制存在很大的不足,使得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很不完善。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进行现状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中发生很多的问题,比如养护责任不明确、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养护资金缺乏监督机制以及养护效率过低等,这些不足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措施,明确养护责任,制定统一的养护标准、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养护资金监管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建设质量,提升养护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变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发展现状,保证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给予保证。

参考文献

[1]卢艺琪.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D].长安大学,2009.

[2]杨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

[3]王志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0.

[4]张晓婷.農村公路养护费用管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公路桥梁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研究 篇7

一、安全管理为首

1. 安全预防第一。

现场监督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非常必要, 而安全管理是所有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切安全都以预防为核心。在施工期间, 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 充分理解安全的重大意义。只有安全意识提升了, 才能够顺利实现规范标准的管理, 进而从原则上解决施工的安全隐患问题。

2. 树立安全意识。

根据实际情况, 对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施工队伍进行定期安全培训;进行现场指导教育, 彻底深化安全意识。具体而言, 在施工场所, 由于人员出入频繁杂乱, 保证作业的安全度能够避免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所以, 管理人员要与施工队伍共同学习安全防范守则, 并现场指导、督察、跟踪调查安全情况, 强化每位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 施工合理科学。

施工队伍要求操作科学规范, 严格遵守施工标准, 严格对待自己作业的行为。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合理、专业化、技术性强的管理手段, 在遵循安全规章制度的同时, 组织好施工队伍, 合理分配施工工作。

4. 科学遵守制度。

管理人员要到施工现场去督察并跟踪工作, 尽量对工程状况做到全面了解。通常情况下, 施工事故的发生都是不可预知的, 因此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 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做好安全措施以及安全隐患的解除工作。管理人员要杜绝任何违规行为以及违章施工的现象发生, 时刻保持严谨的督察手段, 时刻提醒施工队伍要保持清醒大脑, 严格遵照规章条例的要求。

二、明确核心管理

管理质量决定着一项工程能否顺利完工, 好的管理能使整个项目高效运行。为此, 在施工前, 要制订好项目目标与方案, 明确划分管理人员对每个系统部门的跟踪督查任务, 以保证预设目标的达成;遇到管理问题时候, 找出问题起因, 根据现场情况来制订解决方案, 最终消除安全隐患。施工的核心管理就在于质量监控、成本监控以及进度监控。

1. 质量监控。

要事先制订好施工方案, 根据实际现场情况, 对不合格的施工以及疏漏进行处理, 对不合理的方案设计进行改良。此外, 施工材料的采购要符合标准, 杜绝不合理不符合规范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管理人员要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工程即将竣工时, 验收项目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 要组织好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出现的质量缺漏进行及时的改进, 确保质量由始到终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2. 成本监控。

建筑业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安全与高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的多余支出, 缩短工期, 实现高效益。所以, 施工管理部门要紧抓成本, 在施工前确立一个目标成本方案,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成本的支出, 明确每一处支出的流向。在确保材料足够的情况下, 对每一项支出进行记录, 保证领料单据、目的工作单以及最后竣工的结算都要与记录数据相符。另外, 还要将保修费用计划在内, 将实际支出与预算相比较, 找出可能存在的价格出入。

3. 进度监控。

建筑业的进度分为月季度、季度以及年度。将工程量进行细分, 制订预定的目标, 并按计划进行施工, 能够较为简便地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进行控制与执行, 可以达到完成每一进度的目的。

三、落实管理制度

1. 上岗制度落实。

保证安全施工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对所有员工的安全培训。现场的安全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求相关负责人不仅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指导, 还要使上级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安全管理知识, 要求全体职员遵循科学的行为规范。

2. 劳动合同落实。

建筑业的公路桥梁项目施工与其他行业, 需要在施工前与每一位职员订立明确的劳动合同, 划清职责与任务, 并由本人签字, 最后盖章生效。由于作业的高难度和高危度, 必须通过劳动合同方式使施工人员将安全意识铭记于心。

四、结论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研究 篇8

(1) T梁底模、侧模均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进场后进行挑选, 剔除翘曲、表面残缺模板, 并按规格、编号码放, 每次施工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理; (2) 模板安装前组织项目部技术、质量人员进行试拼装, 对模板进行刚度、强度、几何尺寸等综合检查; (3) 模板安装前要求满涂隔离剂, 安装后重点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平整度、拼缝严密、整体牢固; (4) 埋件安装, 由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统计并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施工员安排施工、质量员检查验收, 确保埋件安装做到不漏、位置准确、安装牢固。

2 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1) 钢筋翻样工作由项目部员工进行, 对钢筋焊接工作由技术好有上岗证的员工进行。按规定进行检测, 做好专项技术交底, 并进行施焊过程的监控记录; (2) 加工好的钢筋按规格、部位进行标识、堆放; (3) 钢筋绑扎前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放线标记。钢筋绑扎要牢固, 边缘两排交叉点全部绑扎, 中间隔一绑一, 绑丝头一律朝向砼里侧。钢筋绑扎缺扣、松扣率小于10%。

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 砼浇筑前, 对所有参加砼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书面质量、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分块负责。并派项目部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工人实施振捣监督。施工时定专人负责模板、钢筋检查工作; (2) 浇筑砼前, 项目技术、质量人员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综合检查。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3) 砼浇筑连续进行, 对大体积砼分层进行, 每层厚度不大于400mm。砼振捣要快插慢拨, 以砼表面无汽泡、不再沉降为宜; (4) 砼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养护监督; (5) 浇筑混凝土前, 应对模板、支撑全面检查, 木楔如有松动必须全部打紧。波纹管、锚垫板、螺旋筋位置要准确, 定位牢固; (6) T梁混凝土如分两次浇注, 两次浇注的施工缝严格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确保其施工质量。

4 预应力筋张拉施工

(1) 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 其技术要求必须符合GB5224-1995标准。强度不低于1860Mpa。每次到货的钢铰线和锚具必须有厂家出具的合格证书, 并有钢铰线所有要求的试验结果, 及时向总监办报验。

每次钢铰线到货应附以易辨认的金属标签, 标明生产性能、尺寸、熔炼炉次和日期。

钢铰线的表面应无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铁或油迹、沥青等其它有害物质。

编束时, 保持每根钢铰线之间平行, 不缠绕, 每隔1.0m~1.5m用20#软钢丝绑扎一道。

(2) 锚具:锚具用OVM型, 能承受动、静荷载;锚具使用前用柴油洗净部件表面的油污, 铁屑、泥砂等杂物;锚具的制作或购买, 均应达到图纸对钢的型号、加工识差、表面光洁度以及热处理和硬度等的技术要求, 并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锚具包括联结器均应严格进行试验检验, 以保证在过量拉入或钢束滑移的情况下, 能使钢铰线张拉值不低于规定的最小极限强度的95%。

(3) 预应力设备:所用千斤顶必须为专业设计、专业生产, 并经国家认定的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产品。千斤顶在使用前校准, 使用超过六个月或200次, 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 都要重新校准。测力环或测力计至少每两个月进行重新校准, 并请监理工程师认可。任何时候在工地测出的预应力筋延伸量有差异时, 千斤顶应进行再校准。用于测力的千斤顶的压力表, 精度不低于1.5级。

5 特种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 钢筋工程安全保证措施。1) 工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 不违章作业, 不违反劳动纪律;2) 钢筋制作场地应清理干净, 防止作业时将人拌到或钢筋头扎伤人;3) 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严禁替代工作, 电操工必须配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4) 钢筋弯曲机、对焊机、切断机、卷扬机的线路必须绝缘良好, 严禁电缆与金属物和钢筋绑或挂在一起;5) 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有防雨措施, 防止机械进水漏电。机操人员必须作到人离机停;6) 制作好的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循交通规则, , 避免与过往车辆发生碰撞;7) 钢筋绑扎要牢固, 要将扎丝端头弯曲插入钢筋骨架内, 防止挂伤人。架立筋在没有焊接牢固前, 严禁以上层网片为承力点进行别的工序的施工。

(2) 模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1) 模板支立前要先将场地清理干净, 防止作业时将人绊倒或钉子扎脚;2) 搬运模板的人员, 前后动作要协调。多人作业要听从统一指挥;3) 支立模板时, 要先将立起的模板固定好, 防止倾倒伤人;4) 拆模板要先里后外, 并将拆下的螺母、铁垫等小部件防入工具袋内, 不准乱抛乱掷;5) 模板起吊后, 不应长时间在空中停留, 如因其他原因暂时安装不上, 应将模板暂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

6 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1) 针对施工现场扬尘的控制。施工垃圾、渣土要及时清运。施工用的袋装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 运输时要严密遮盖, 存放时也要严密遮盖, 卸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以减少扬尘。

(2) 施工现场污水、废弃物排放控制。施工污水严禁流出施工区域, 污染环境。固定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两大类, 施工区生活基地设置垃圾桶, 定期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 放入由甲方指定的垃圾点进行处理。生产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其中废机油、钢筋等进行回收处理, 其余的根据甲方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3) 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施工现场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制定降噪措施, 对施工机械、施工作业的噪声进行严格控制。在居民密集区施工, 选择低噪音设备并控制作业时间, 做到不扰民, 夜间作业尽量不超过22时, 工程确实需要连续作业的, 尽量安排低噪音工序在夜间施工, 并做好四周居民的工作和要在当地的环保局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做好群众的来电来访登记工作, 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4) 杜绝火灾事故措施。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 制定和落实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 并落实到人。材料仓库有专人负责, 建立各类油料等易燃品管理制度, 油料库严禁吸烟, 确保消防设施齐全、有效, 杜绝重大施工火灾事故的发生。

摘要:工程总体施工程序控制及施工方法严格按确定的施工方案实施, 对于关键部位或特殊过程, 应编制补充施工方案报批后实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姜千一.浅议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与企业, 2013 (18) .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 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交通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日渐显现。加强对已建公路桥梁的管理和养护, 确保公路运营安全, 尽可能地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挖掘现有公路潜力, 变数量扩张型发展为质量效益型发展, 建设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公路交通网, 使公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路建设是创造财富, 公路养护管理是保护财富。可以说, 我国持久的、大规模公路养护时代的已经来临。对于公路养护管理者来说, 面临的养护任务越来越重, 压力越来越大。

1 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预防性养护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用于指导公路 (主要是路面) 的养护工作。它是指在结构强度充足, 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 为恢复其表面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周期性的养护措施, 是区别于矫正性养护 (即传统意义上对局部损害或某些特定病害进行的养护作业) 而提出的一种养护理念和养护策略。

预防性养护是在适当的时间, 将适用的措施, 应用在适宜的结构上, 延缓未来的破坏, 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实现公路全寿命周期内最佳的费用效益比。

预防性养护强调养护管理的主动性、计划性、合理性, 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成本效益最优的养护措施。

概括起来说, 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养护理念:是指在适当时机开展预防性养护, 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保持较高的服务水平。一种养护策略:是指公路结构在某一阶段, 其病害发展速度较慢, 路况尚好, 此时进行预防性养护能在显著修复结构功能性损坏的同时, 有效延缓结构性损坏, 起到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效果。一种技术体系:是指在公路全寿命周期内, 应用一系列的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技术, 包括科学决策技术、工程应用技术等。

2 桥梁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桥梁结构完整寿命期内的结构功能指标与运营时间的相关曲线, 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运营中的桥梁投入使用初期, 技术状况良好, 在经受荷载反复作用以及受气候、环境的影响, 桥梁的技术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 如不及时采取养护措施, 桥梁技术状况终将恶化退出工作。适时进行养护维修后, 桥梁技术状况能够有所恢复, 定期的维修养护, 能够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但经过维修之后, 桥梁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 而是略低于初始状态。

长期以来, 我国对公路桥梁重建轻养, 由于对桥梁的养护不及时、不到位, 有不少桥梁仅使用30~40年、有的甚至不足20年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劣化现象, 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需要进行维修加固甚至拆除重建, 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预防性养护的是在桥梁使用状况衰减的初期, 在最适当的时机, 应用最适当的养护措施, 延缓桥梁状况退化, 实现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预防性养护在节约寿命周期费用和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1) 降低桥梁全寿命周期内的养护维修成本。预防性养护区别于矫正性养护之处在于:预防性养护是在桥梁出现明显破坏之前进行的, 单次养护费用通常较低, 而矫正性养护是在结构使用功能遭到破坏后进行, 费用往往较高。

预防性养护目的是尽量延缓桥梁进入矫正性养护的时间, 减少矫正性养护次数, 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采取预防性养护虽然无法避免矫正性养护的发生, 且进行养护的次数增加, 但是由于桥梁使用寿命的延长, 降低了桥梁全寿命周期内的养护维修成本。

美国公路管理部门通过调查研究表明, 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桥梁, 其效益费用比是不采取任何养护措施的桥梁的6~10倍。

2) 进行预防性养护有利于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路运行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公路桥梁严重损坏时, 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加固时, 施工作业时间长, 需要进行交通管制, 公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无法充分发挥而易造成拥堵, 满足不了人们对公路交通的客观需求。这种“反应型养护方式”已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的需求了。必须转变工作思路, 防患于未然, 在桥梁状况良好或是病害刚出现的早期就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措施进行修复, 以保证公路的行车安全和畅通。

因此, 尽快将道路养护管理的先进理念运用到桥梁结构中, 以实际桥梁为应用基础, 开展预防性养护问题的研究, 这在延缓桥梁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和节约寿命周期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桥梁预防性养护研究现状

与欧美国家相比, 我国公路发展起步较晚, 九十年代后期才进入公路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多, 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得以显现。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不少公路已经进入大、中修阶段, 公路养护规模大量增加, 预防性养护观念和相关技术逐渐为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所了解和接受, 并在全国各地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但主要针对公路路面。一些文献对桥梁的预防性养护有所论述, 但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

文献[1]~[3]提及了对公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办法。文献[2]将桥涵的预防性养护的定义为:通过经常、定期和特殊检查, 随时对桥涵现状进行正确评定, 在桥涵使用期内通过对桥涵进行养护, 只进行局部修整, 就能确保桥涵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 进而延长桥涵的使用年限, 并规定对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所采用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文献[4]、[5]的规定, 技术状况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 (BCI) 评价。文献[4]将桥梁按技术状况分为一类~五类, 并分别采取正常保养、小修、中修、大修或改造以及改建或重建等养护对策, 桥梁的技术状况依据桥梁的现场检查结果评定, 而对桥梁的现场检查, 侧重于桥梁的外部损伤状况, 所提出的养护对策也是针对桥梁既有损伤提出的相应维修或加固措施。文献[6]~[10]阐述了对桥梁预防性养护的认识和必要性以及探讨了对桥梁预防性养护时机选择等问题。

不难发现, 这些文献提出的对公路桥涵的预防性养护方法, 将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混淆, 将对桥梁的正常保养、小修甚至是中修、大修冠以“预防性养护”之名。这反应了目前工程界对桥梁预防性养护的认识现状:即已经认识到了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但是没有真正理解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

4 结语

尽快将道路养护管理的先进理念运用到桥梁结构中, 以实际桥梁为应用基础, 开展预防性养护问题的研究, 这在延缓桥梁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和节约寿命周期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目前桥梁预防性养护研究的工作现状, 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桥梁预防性养护的开展深入研究:

1) 分析影响桥梁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提出预防性养护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2) 在已有研究成果、调查数据以及短期预防性养护效果基础上确定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

3) 分析各种因素影响下公路桥梁的最佳预防性养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等.预防性养护政策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M].2007.

[2]栾川县公路管理局.公路预防性养护手册, 2011.

[3]王玉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 2011.

[4]交通部.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1-2004) [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5]交通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6]郭丽芳.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J].交通世界, 2010.

[7]孙马, 陈维伟.桥梁预养护时机探讨[J].交通标准化, 2010.

[8]程园.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分析[J].现代公路, 2010.

[9]张宏杰.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问题研究[J].福建建材, 2011.

村级公路的分级养护管理研究 篇10

农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交通设施之一就是村级公路, 其质量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农村的发展水平和村民的生活质量[1]。而公路“三分建, 七分养”, 村级公路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建设期, 更取决于后期使用阶段的养护管理。近年来, 尽管我国在村级公路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但村级公路的使用现状却不容乐观, 很多建成不久的公路就出现行车困难的情况, 同时使用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也较为普遍, 村级公路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1]。调查发现, 专业团队的培养、资金筹集和养护管理效率低下等困难都是制约着现阶段我国村级公路养护的难题。

为此, 本团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和国内外的先进做法, 提出了村级公路分级管理、分层培训的解决办法, 以此希望对提高村级公路的养护水平,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1 村级公路后期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两级分化

为充分了解当前村级公路的实际使用状况, 本文作者选取了上海市崇明县的合作公路和大东路 (两条公路的具体情况见表1, 图1和图2) 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进行了实地考察。

类似以上对比鲜明的公路, 在全国村级公路中并不少见,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村级公路在建造时并没有进行分级勘察、分级建造[3]。即所有村级公路建造时都是按照统一的四级 (县级) 公路的标准设计建造,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村级公路的车流量, 周围环境等差异极大, 造成了有些道路人烟稀少, 而有些却使用过度而损毁严重。2) 村级公路在养护管理上也没有进行分级管理。各养护路段的人员平均分配, 导致在严重过度使用的路段养护管理人员极度不足, 并且各路段养护人员之间没有有效的流动协作机制。3) 农村集体经济发达地区, 工业密集区域, 车辆超载现象严重, 这是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

1.2 养护管理团队专业性不强

在本文的调查中发现, 村级公路的管理人员虽然学历不算低, 但基本都不是公路专业甚至工程专业背景, 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 没有针对性的管理, 也就更没法提出创新性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村级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效率 (见图3) 。

而且由于村级公路养护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 大部分养护人员主要是附近的一些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专业培训的缺乏使得村级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效率更加得不到保证。

1.3 工厂、村民与政府三者之间存在矛盾

1) 村级公路养护部门在执行的任务中, 频繁设置路障, 同时产生噪声, 又不事先告知, 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 当地各类工厂中的大型车辆对农村公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尤其是沙厂、船厂等大型工厂的车辆还造成了沿线居民的很多出行安全问题。3) 政府每年下拨给公路管理所的资金有限, 资金短缺对于公路管理所来说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导致不能更好的修缮和养护农村公路 (每年每千米1.5万元) 。

2 分级养护管理方法

2.1 传统的养护方法及其缺陷

按养护作业范围和工作量划分, 现在的村级公路养护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四类。村级公路传统的养护方法主要包括路基保养, 路基小修, 路面保养[5]。其主要是整理路肩、疏通边沟, 修理路缘带, 局部用砂石或稳定材料加固路肩, 局部处理砂石路的翻浆变形, 添加稳定料等[4]。然而这些方法, 对于使用量和使用强度日益增加的村级公路而言远远不够, 尤其是针对上文中使用严重过度的路段, 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采用更先进的养护方法。因此针对当前村级公路养护资金及人员有限的情况, 本文提出了分级管理, 分层培训, 辅之以专业的养护团队的解决方法。

2.2 分级养护管理的具体实施

1) 前期准备工作。a.村建所根据路段事先成立专门的养护管理团队[6]。b.收集养护路段沿线旅游景点和居民分布信息的资料。c.收集养护路段过往的损坏和维修记录, 测算平时管理过程中损坏率较高路段的车流量。

2) 各个路段等级的划分。本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然后根据对村级公路的破坏频率高低和损坏所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五个划分标准 (具体见表2) , 以此将农村公路划分为高等级, 中等级和低等级三个级别 (满足五个标准中的两个就划分为该等级) 。

3) 村级公路分级养护资源配置及养护频次。根据前文提及的养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团队根据前期调查成果, 提出了以下资源配置方案来优化现有模式的不足以提高村级公路养护的效率 (具体见表3) 。

2.3 分层培训的养护思路

针对农村公路养护以及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针对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分层培训以及引进对口大学生的办法。

1) 管理人员培训。a.内部培训。有意识、有计划地在工作安排方面进行特别处理, 一季度一次。比如通过岗位轮流, 了解其他部门的运作和拓宽工作思路等。b.外部培训。公路管理部门邀请外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讲授先进经验和养护方法 (讲座或者现场指导等) , 半年一次, 要求管理人员参加, 及时“充电”,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技巧[7]。

2) 养护人员培训。a.外部培训。将养护人员送入中长期的专业技术科研合作机构, 分批次进行培训, 一年一次, 接受比较先进的, 系统性的技术学习和训练, 包括各种检测仪器, 检测技术等, 以增加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使得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更加系统化、规范化[3]。b.内部培训。养护部门组织部门内部专家或者有资质的工程师进行较短期的、专题性的培训。半年一次, 要求养护人员参加, 提高公路养护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3) 引进对口大学生。目前, 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村级公路作为一项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创造条件吸引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大学生参与, 即可增加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也可以迅速提高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因此, 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待遇是落实这项建议的关键。

3 工厂、村民与政府的协调机制

总结之前调研发现的问题, 通过和公路养护部门, 沿途工厂及居民的座谈调查, 本文提出建立工厂、村民与政府的常效协调机制以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

3.1 协调要点

1) 了解当地工厂数量、每个工厂内部大型车辆的数量和型号。可由当地政府或者农村公路管理所来具体执行, 村委会可派人参加。2) 获取当地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如:现实服务能力指数、养护管理指数、路面状况指数等。可由专业仪器测量数据作为评价指标的依据。3) 了解农村公路管理所每年维修公路所耗的费用及人力, 并以此作为协调的主要基础数据。4) 收集当地村民对当地路况的建议, 可采用调查问卷或者民意走访的方式, 为这几年路况的变化、工厂大型车辆对居民出行和生活造成了哪些不便。其结果必须客观公正。5) 汇总并整理以上数据, 为实施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

3.2 协调方法

1) 由当地村委会、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和周边各企业代表组成协调委员会。根据以上掌握的基础数据和具体情况, 协商解决方法[8]。2) 由使用车辆频繁的工厂根据具体情况缴纳一定的公路维修保养费用, 并以基金方式由三方共管, 以弥补公路养护的费用不足。3) 沿途居民积极配合公路养护工作。4) 日常养护要事先告知, 尽量不影响工厂运输和居民生活。

4 结语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 村级公路的建设与养护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保障。而在目前“重建轻养”的思路下村级公路的使用状况堪忧。

本文针对村级公路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提出了分级管理、分层培训、三方协调的解决方法, 以此提高村级公路的养护水平, 为解决村级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建议。

摘要:以上海市崇明县软土地区村级公路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法, 深入挖掘了村级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分级管理、分层培训的解决思路, 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以帮助当地路政管理部门更高质量、高效的养护管理村级公路。

关键词:村级公路,分级管理,分层培训,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第0081号关于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的提案[EB/OL].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238520/240646/17386288.html, 2012-03-14.

[2]孙熠.公路养护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3]陈发.阳江市村级公路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6) :31.

[4]杨士敏, 吴国进, 张铁, 等.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5]吕立政.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J].技术与市场, 2014 (4) :10-15.

[6]贲娟.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及使用监管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12.

[7]陈海.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9) :20-23.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技术;问题

前言

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以及使用,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能力将逐渐退化。为了保持公路的使用性能良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当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坚持预防性养护,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抗灾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公路养护状况问题

农村公路施工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争取国家投资补助,地方政府自筹,少数企业单位及个人捐资,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然而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需要投入经费较多,国家配套资金往往只占建设总投资的2/3,且地方政府的自筹资金大部分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建设标准低,排水和防护工程往往由于资金缺乏而被忽略,资金匮乏造成公路养护方面一系列不到位的问题。由于受到经费投入的影响限制,竣工交付使用的农村公路通常技术水平偏低,同时抗灾性能差。尤其是我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山岭重丘区农村公路发布较广,黄土湿陷性特点会导致极其容易发生水毁。由于建设经费不足,必要的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及涵洞、边沟涵等都无法进行处理,从而会加剧公路路基水毁塌方,路面翻浆、坑槽,以及边沟、挡土墙水毁等危害,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最后导致养护成本加大,令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按照我县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对照现有的公路养护机构,除县级设立县乡公路管理站外,乡级均没有专业的养护单位,何况村级单位。而且各县公路养护管理站主要承担县道的大中修任务,部分乡道承担干线公路的性质虽然纳入了县乡公路管理占来进行养护,但比例太小。而乡道和村道基本靠争取少量的专项养护资金外,根本没有资金来源。再加上农村公路线广、点多,较为分散,且随着建设里程的增加,养护难度和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令较多乡村公路存在一定的侵占现象,仅注重建设,却忽视了养护管理,“重管轻养”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干部将公路工程建设视为造福大众的政绩,完成建设后却没有注重定期做好养护管理。而较多农村群众则认为养护仅仅为上级单位以及政府机构的职责,与己无关。呈现出养护管理意识欠缺,仅图个人方便,任意的挤占和损坏公路,给车辆以及行人通行带来较多不便,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成本及难度。

2.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要素

农村公路养护是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预防和修复灾害性损坏,可划分为路基工程养护、路面工程养护、桥涵隧道养护、沿线设施及绿化养护。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包括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路面检测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指标。

3.公路使用性能状况要素

3.1路面损害状况

路面损害状况指数是指路面结构保持完好的程度,是路面破损状况物理性能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当然不同路面破环成都及反映也不尽相同。

沥青路面的破损类型:沥青路面破损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他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裂缝类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推移裂缝;松散类有坑槽、松散等;变形类有沉陷等;其他类有泛油、冻胀、翻浆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破损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分为面层断裂类、面层竖向位移类、面层接缝类、面层表层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面层断裂类有纵向、横向、斜向裂缝、交叉裂缝、断裂板等;面层竖向位移类有沉陷、胀起等;面层接缝类有接缝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等:面层表层类有磨损、露骨等。

3.2路基技术状况

路基的损坏主要反映在路肩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坍塌、水毁冲沟、路基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以及排水系统淤塞等方面。路基技术状况分析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进行。

3.3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

桥梁、隧道和涵洞构造物的损坏主要反映在桥头(涵顶)跳车、构造物部件破损、结构物排水性能不足,对农村公路来说,路桥同宽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状况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进行。

4.农村公路养护科学策略

4.1 更新思维方式,完善养护管理

为优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级政府单位、施工单位、公路管理单位,应摒弃以往重视建设忽视养护管理的片面思维,将养护管理视为公路工程的安全保障,推进交通事业优质全面发展。应基于战略发展高度,保障群众利益,首先更新思维,引入现代技术,强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同时,应做好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大众整体责任意识,营造保护爱护公路、全面养护公路的风气氛围,加强责任感。

4.2 明确养护标准,全面落实工作经费

农村公路良好的养护管理,应就不同的地区环境制定合理的养护标准。路面应保持良好的清洁度,不存在碾压农作物及建筑石料,不堆放杂物等;对于山区危险公路路段,应布设显著的警示标志,并应位于学校工厂等门口布设减速带,规定安全限速标准,应确保指路标识以及公里桩完好的布设。对于杂物堆积占道行为,应有效禁止,确保不存在擅自的沟槽挖设施工、随意的埋管行为导致对整体公路造成破坏,并影响辅助设施功能的问题,还应杜绝车辆超载对公路承载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公路养护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创建政府投入为核心,专项补助投入,农村筹措资金为辅助的经费制度。

4.3 强化引导管理,做好员工技术培训

为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科学落实到位,应强化引导管理,进行精心规划,将养护工作作为责任考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监督中一旦发现问题应有效解决,制定整改时限。还应规范监督机制,全面应对机构断层、职能脱节问题。应促进监督机构合理深入至乡镇之中。信息时代,应配备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行业管理工作体系,创建工作档案台账。为确保养护工作队伍顺利的完成管理工作,应在工资待遇上保障员工利益,引入有效的激励手段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可引入定向招标手段,在养护工作量、具体操作标准审核以及报酬待遇等层面做到公平合理。可吸引村民代表全面参与,联合评标,进而提升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信誉度,赢得公众广泛认可,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农村公路工程整体养护管理工作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更新思维方式、明确养护标准、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其连续,稳定地为农民服务是各级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农村地区的政府要对公路养护工作予以重视,从根源上提高农民的认识,引导广大农民既重视建设,又重视养护,对于资金和技术上色各种困难,也要基于适当的支出,确保农村公路可以长期造福与农民,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程友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的研究 篇12

1实施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整条线路是贯穿我国大江南北,由于线路过长,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如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地区之间客流量的差异、运输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载客量差异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给公路运输带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因此必须对公路进行实时且具备针对性的养护安全作业管理。 只有保证公路的养护质量,才能保证公路投入使用的运转质量,才能保证居民正常出行的安全,才能保证地区之间的良好交流沟通,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公路的预防性工作做的不到位

我国的公路建设速度较快,但也正是因为建设的速度过快, 导致相应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体系和部门不够健全, 专业的公路养护人才和养护设备也较为缺乏, 根本无法承担其如此庞大的公路养护任务。 我国公路建设的问题,从专业层面来说, 就是公路养护预防工作做得不足, 在进行公路建设时缺乏长远考虑,导致我国当前公路养护工作困难重重。

2.2高科技、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跟不上

相关部门一味的在各地盲目引进新材料, 但是没有搞清楚就开始使用,对于材料内在机理及运用没有清晰的认识。 另外在专业人才培养上, 依旧达不到规模。 在国内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所等研究机构,其研究还处在实验阶段,很多没有应用到实践中。

2.3在设备研究上依旧缺乏产业链的配合

我国并不是靠研究型企业发展起来的,在很多的技术上,其实都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来开展工作的,包括新设备的研制, 也都是包含了许多的借鉴经验。 这些设备研究的出发点是更好的养护已建成的公路。

2.4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做的不到位

我国公路建设的开展时期较早, 在当时的公路建设时期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理念不受重视, 导致公路建设出现大量占用耕地、破坏自然环境等现象,虽然现代化的公路建设逐渐改正了这些问题,例如采取公路绿化带等措施,但早期建设所残留下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3针对完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的对策研究

3.1建立、健全公路养护中有关安全制度和规范化的进程

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工作而言, 健全的管理体制将发挥出比其他规章制度更大的作用和效益。 但是,当前我国诸多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这也是影响和阻碍当前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工作获取更大发展的前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完善相应的养护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必须完善且健全,例如奖惩制度、安全预警制度等, 而且要得到很好的执行。 只有在健全制度的规范下,才能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规范性。

3.2各管理层均要签订责任状,实施安全责任追究制

公路养护各个岗位的负责人要承担起其相应的职责, 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负责, 一旦此范围出现什么问题,要直接找到该岗位负责人,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 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责任制考核, 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于养护不到位、失职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应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立即停止工作,并在任何评奖中实施一票否决制。 还要严厉考核,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杜绝安全隐患。

3.3组织有经验的养护队伍参与管理

公路由于线路较长,贯穿的区域较多,其养护工作量也相应较大,所需的劳动力较多。 而且,这些养护人员大多是缺乏专业素质的农民工,纪律性和安全意识较低,在进行日常公路养护任务时,极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和事故。 因此,对这些公路养护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专业养护素质,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奖惩制度、安全养护制度等等,对违规的养护人员给予开除、教育的处分。 只有从养护工作人员这个决定养护工作质量的源头抓起,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

3.4提高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质量

公路运行的质量保证不仅需要在坚实和高效的施工技术, 还需要一定的养护工作。 对公路进行养护任务需要对整个公路的使用状况进行掌握, 根据公路的使用时间安排来规划对公路进行养护的时间,以此来保证公路再投入使用中的质量。 另外, 进行公路养护的人员要积极的对公路的损坏情况进行总结和记录, 并根据这些记录和总结来安排养护部门对公路进行针对性养护。 这样能够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保证公路的养护质量。 另外,还需要提高对公路的检测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检测技术提高对公路质量的检测质量,便于更好的对其进行维护。 此外,必须严格的执行检测和监督制度, 制定相应的公路日常检查制度和养护工作监督制度,实现对公路的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查。 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而有效的对其进行解决。 另外, 这检测、监督技术和相应的制度不能一层不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来进行不断的改善,不断的提高其科技含量。 以此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检测监督制度的有效运行, 从而提高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工作的质量。

4结语

综上可知,虽然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路相关施工技术和设备都有所进步, 但是我国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公路养护工作质量是关乎整个公路使用质量和使用年限的关键所在,其管理工作若是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和正常使用。 因此,必须重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工作,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管理的规范制度以及设备的日常保护维修等几点入手, 提高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袁芳,郭芳.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保障措施分析[J].河南建材,2011(6).

[2]刘辉.关于公路养护安全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1(4).

上一篇:机房管理中数据的备份下一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