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论文(精选8篇)
孔子孟子论文 篇1
孔子和孟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孔子和孟子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孔子和孟子论文一
春秋战国,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社会形态上,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社会的雏形开始形成。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整个春秋战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状态,各种学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且纷纷形成了有各自特色,自成一体的学说。而儒家学派在这众多的学说派别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创立的儒学,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人格准则,以“诗三百”为人格修养的教材,他的文学理论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
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孔子提倡“用诗”,而“用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政治教化和人格塑造。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极言“诗”之于人格塑造、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孔子有专门针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论述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所谓“兴”,是指诗歌用比兴的方法创造生动感人并包含着某种普遍性道理的艺术形象,从而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读者的意志,使之兴奋激动并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此种作用,是文学对于读者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影响。一般的文学作品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便是在接受文学作品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品主人公的思想,进而引发自己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大一的时候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浩浩百万字读完,我仿佛在几十年前的那个小城市、小村庄走了一遭。在自己的世界和孙少平的那个世界穿进穿出,经历着他的经历,感受着他的感受,思考着他的思考。最后发现,心中原有的惶惑少了许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加坚定了。
所谓“观”,即是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衰,考察社会政治的得失。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社会背景,甚至可以说,文学便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读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我们可以感受到“文革”的残酷性和老一辈知识分子在那个时候所经历的种种非人的折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国家上层决策判断的失误,在今后的发展中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所谓“群”,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接受者沟通情感,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文学的这一作用在当代的文学发展中是显而易见的。文学上不断产出新的作品,文学理论的发展,文学批评的进行,其实就是文人学者们之间的一种交流和沟通。或赞美,或批评,各自反思自己的得与失,评价他人的功与过,扬长避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身为中文系的学生,我自己本身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平时无事便找书来看,偶尔读到好的作品,心中肿胀,但无奈文笔拙劣,怎么写也不能尽兴地表达心中那些微妙的情感。去年寒假读到了一位高中同学的写的几篇文章,深感佩服,便聊了起来。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感觉收获颇多,有了新的思考。我中学期间的作文深受“八股”式作文标准的毒害,虽然每次都能得不错的分数,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作文功底浅薄得很,没有真情实感,开口提笔尽是从别处看来空话、大话、套话,犹如政府单位墙壁上张贴的规章条例一样,说得滴水不漏,然而百无一用,切不中要害。文友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避免个人思维的短路,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大家都能获得提升。
所谓“怨”,即批评、指责为政者在社会政治方面的过失。孔子关于文学社会功用的这一点论述不免有些狭隘。写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并且文学之精神贵在自由、独立,文学作品既可以就社会政治针砭时弊,同样也可以寄寓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周作人说过:“倘若用了什么名义,强迫人牺牲了个性去侍奉白痴的社会,——美其名曰迎合社会心理,那简直与借了伦常之名强人忠君,借了国家之名强人战争一样的不合理了。”他自己的一生便是对自由不懈追求的一生。然而20世纪的中国太不平静,做一个拥有自由的知识分子很不容易,尤其是像他这样一个享有盛名的知识分子,想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就更不容易。尽管后来的变节让他的人生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但是他坚持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的。文学绝对不应该是政治的附庸,成为为政治的傀儡,所以我们今天对文学史上周作人的评价也绝不应该套上政治和道德的枷锁。相反,我们应该批判的是某些别有用心的文人学者为了讨好奉承而牺牲文学之自由独立的精神,文章中极尽歌功颂德的本事,让人看了就作呕。
2)文质彬彬:论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论语·雍也篇》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本是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一句论述,现在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意思是文学创作既要重视内容,又要重视形式,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显然,这种文学创作的观点在当今也是非常适用的。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能经得住人们反复地挖掘,经得住时间的洗礼而不至于被历史淘汰。并且好的文学作品还应该有好的语言。虽然文学作品内在的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外在艺术形式的精巧奇美却能让它更好地被读者大众接受和记住。
孔子的文学思想
鲁迅的作品思想之深刻是它能被文学界推崇,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晓的根本原因。在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礼教“吃”人,人们思想愚昧不堪的年代,他的文章犹如一剂猛药,让许多人开始觉醒。然而鲁迅作品的思想性虽强,其语言的可读性却稍有欠缺,读起来不免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以至于一般的初读者很难兴趣盎然地持续阅读。而钱钟书的《围城》却很好地做到了语言上的新奇精美。《围城》所讲不过是一个海归学子方鸿渐先后与四个女人之间的情感史,但是它却长久不衰地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相对于人们所说的“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一中心思想,我想我更愿意说的是《围城》绝佳的言语表达。在这一点上,钱钟书对于文字的拿捏把玩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里略举一例。方鸿渐学无所成,为了回乡有个交代,只好买文凭,钱钟书是这样形容的:“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由一纸文凭而联想到《圣经》中的亚当夏娃的遮羞树叶,跨越时空,不禁让读者耳目一新,拍手称奇。
鲁迅的文章偏重于内容的深沉严肃和思想的深刻性,但他的许多杂文却同样不失言辞的精美与奇巧,非常耐读。而钱钟书的《围城》虽然以语言修辞的新奇玄妙见长,但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方鸿渐和孙柔嘉,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分析揣摩的。相反,池莉、木子美等人矫揉造作的文字被当下的许多年轻人热捧甚至当作心中的文化图腾,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思。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现今一些娱乐圈的红人见出版行业有利可图,仗着自己有一大片脑残粉,大肆炒作,大叫大卖。虽然钱是圈到了,然而从长远看,这对文学园地的真的是一种亵渎和玷污。
孔子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视可以在他和子夏的一段对话中看出来。《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这是以绘画先要有好的质地,而后才可施以五彩为喻,说明作品必须先要有好的内容,然后才有可能进行修饰和加工。孔子还说“辞达而已矣”,强调言辞等形式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完美地表现内容。孔子一再重述的这些为文要点,是值得我们后辈思考和借鉴的。
3)思无邪: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孔子在总评《诗经》三百篇时提出了“思无邪”的文学评论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既是针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批评标准,即要求作品的思想内容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又是针对作品审美批评的标准,即要求情感的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
显然,孔子的这一文学批评标准是自私和狭隘的。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是很可笑的。单就一部《诗经》来说,它就不适用。因为《诗经》中的作品,除了歌功颂德的诗歌以及祭祀乐词之外,还有深刻揭露现实、充满反抗精神的诗歌,以及表现男女爱情、描写劳动者日常生活的诗歌,等等这些,是无法仅仅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囊括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之所以繁荣发展,就是因为列国纷争,统治者们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相对较松,所以能出现“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文人们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勤习四书五经,思想文化被严重束缚在了儒学这个框框之内,裹足不前。而那些有真性情、真才实学的文人往往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近代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出现了和春秋战国同样的政治环境,所以涌现出了鲁迅、胡适等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学者,奠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根基。这些历史现象中透射出来的某些规律应该是我们当今制定文化政策很好的参考。由此观之,孔子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须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为了自己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发展,是拿自己的学说去否定其他学说的狭隘和自私的做法。
至于要求情感的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我觉得这也是对作者创作的一种严重束缚。要求文艺作品情感表达要有节制的“中和”原则必然会导致创作者的真性情得不到发抒,真情感得不到流露。孔子提出文艺表达情感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如果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不是“乐而淫”,“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不是“哀而伤”,那什么是“乐而淫,哀而伤”?长期的“乐而不淫”是要憋出前列腺癌的,长期的“哀而不伤”是要促成精神分裂症的。所以孔子的这种“中和”之美的原则于情于理于人性都是不恰当的,从根本上违背了文学创作之自由独立的精神。
上周五在图书馆一楼听刘川鄂讲鲁迅的“立人”思想,他的观点是坚决“反孔”,几乎全盘否定中国的古代文化。讲座结尾,一位女生提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教授所说的中国古代文化全是吃人的文化,请问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在哪儿?刘教授的回答是:根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和吸收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成果。我想刘川鄂的意思大概可以这样比喻:一杯污浊的水,兑再多的清水进去它还是污浊的,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杯污水全部倒掉之后再往里面加清水。鲁迅在当时提出反古,是因为封建王朝刚刚瓦解,当时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和他的人民病得太重了,必须下猛药,旧的“吃人“的传统和道德才有可能根除掉。而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思想解放,状况有所缓解,如果还处处像鲁迅当年那么锱铢必较,恐怕又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反而需要古代的一些思想来解决了。比如说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官员个人私欲膨胀贪污腐化问题等等。
孔子的文学思想自有他合理的一部分,但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孔子不是圣人,对于他的文学思想乃至伦理道德观不仰视也不俯视,合理与否,且平心静气,细加探讨,各抒己见,每个人的看法都得到尊重,不因“专家”而高居上位,不因凡人而自觉无趣,这才符合独立自由之精神。
孔子和孟子论文二
性善——价值意识内在于自觉心
(一)所谓“性”,在孟子指自觉心之特性讲。
“性”字在古文中与“生”字为同一字,所以人们常常以为,所谓“性”即指生而具有。告子即主张“生谓之性”。
《告子》上: 告子曰:“生谓之性。”孟子曰:“生谓之性,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诩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认为“生谓之性”,即天生的本来状态叫做“性”。而孟子则认为“生”与“性”不同,犬之性与牛之性不同,牛之性与人之性不同。孟子所谓的人之性,是指“人之所以与其他存在不同之性”[1],即人之为人的本性。因此孟子所谓的“性善”,亦是抛开形躯我,抛开一切感官经验,专指其内在自觉心。
在《离娄下》中,孟子也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人与禽兽的区别本就很稀少,其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人性。这种人之性是人发自内心的本性,不是由外物驱使的。舜能明了事物的道理,又能懂得人际关系的实质,这是由他内心保存的仁义决定的,是由其内心本性的善去做出他的行为,而并非是由外力迫使勉强去行仁义,不是被动的按社会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规则去做事。“由仁义行”才是孟子所说的“性善”,而“非行仁义”。
(二)所谓“性善”之“善”,乃指“性之‘实’含有实现价值之能力”[2]。
故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告子上》)劳思光认为“情”训为“实”,其“情”即为真性情,是指一种天生的素质,正如善是人之天性如此,是天生存在于人内在自觉心之中的。人之“性善”即指人之本性为善。这种“善”在劳思光看来,是一种实现价值之能力,是指人的一种潜在能力,实现人的价值意识的能力,“性善”即指这种能力内在于性之实质中。这与苏格拉底所说的德性有一定相关性,但也有本质区别。其相似性在于,德性和善都是一种美德。德性即美德,是人内在的心灵原则。在苏格拉底看来,德性人之为人的品格,是一种过得好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是让人过上好的生活的最高记忆。而孟子所谓的“性善”之“善”也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特性,德性就是最高的善。但是两者本质上又是不同的。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知识,这种德性是理性层面上的,并不是价值意识范畴。而孟子所说的“性善”之“善”是指价值自觉,是属于价值意识方面,是应然问题,也即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非实然问题。
(三)所谓“性善”,即价值意识内在于自觉心。
孟子在驳告子中更加阐明了“性善”这一观点。
《告子》上: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对于当时流行的三种观点,一是告子认为的“性无善无不善”,二是有人主张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三是某无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孟子则从人之本性出发,言人之“性善”。
孟子认为行善是人天生的倾向,不为善也不是人天性的过错。即“若按照人天生的特殊资质、情状去做,自可以为善,这就是我所谓人性善,而有人在事实上不为善,不能归罪于所禀赋的质性上。”[3]即善性良知是天赋于人的,是先验的,超越经验层面的,是人之为人或者说是人区别于他物的类本质。对此孟子用“仁”、“义”、“礼”、“智”进一步论述善存于人的本性之中。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美德,不是由外面虚饰而成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没有领悟到而已。在《公孙丑篇》中,孟子对仁义礼智给出了更详尽的阐述。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此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孔子孟子论文 篇2
第一, 德育教育思想的前提:区分君子和小人与性善论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两种人:君子与小人。一般人认为, 孔子讲的君子是指当时居于统治地位、剥削劳动者的有权有财者;小人则是处于被统治、被剥削地位的劳动人民。在孔子看来, 君子主要是指具有智、仁、勇等德性的有德之人;而小人在严格意义上则是指无德性的非德化之人。在孔子看来, 恶人和圣人都是极少的, 而且“上智下愚不可移”, 即这两种人的秉性是先天的、后天并不能改变。但多数人都是中间性的, 其“性”是相近的, 因此具体形成什么样的人格、成为君子还是小人完全取决于自己, 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学习以及是否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实践和修养, 强调后天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孟子是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是孟子思想道德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他主要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 把人的道德品性归之于天赋。孟子认为, 是因为人出生之后, 一些善的品性或所谓的良心, 只有圣人能保存下来, 一般的普通人则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丢失。这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人们回归善的本性, 所以, 孟子特别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
第二, 德育的实施过程;仁与仁政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并将君子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 认为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这里的品德指的就是仁, 那怎么才能达到仁呢?孔子认为首先在于立志, 要志于仁。其次要克己内省, 严格要求自己。最后要改过迁善。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误, 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 只要能及时改正, 就能达到仁。
孟子把孔子的“德政说”, 具体化为“仁政说”。在孟子的文章里, 他认为, 要推行仁政, 首先, 必须关心民生。其次, 是提倡“以德服人”, 反对“以力服人”。再次, 主张对民众施行道德教化。这就鲜明地突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 德育教育的方法:忠恕之道与反省内求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具体来讲, “忠道”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恕道”是消极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将心比心”, 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推知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推己及人”之所以可能, 其基础就是人的自然性情。只有具有真性情的人才可能做到“推己及人”, 如果一个人的性情是假的、不是人类所共有的真性情, 那他就不可能推知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孟子重视“反省内求”, 是他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一个基本特征。所谓“反省内求”, 就是主张把“反省”和“内求”结合起来。“反省”, 就是运用反思的方法去领悟某种道理;“内求”, 就是从自身求取善良美德的本性。一方面通过反思去领悟某种道理, 另一方面, 以领悟到的道理为指导, 到自身寻找善良美德的本性, 以发扬光大。孟子的“反省内求”修养方法有三种表现形式:“求其放心”、“反求诸己”、“反身而诚”。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的德育教育中有一些相同的方面, 但也存在着很多差异。相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耻求荣的价值目标;强调内省、慎独的教育方法;强调诚实守信的处世之本;强调“合力育人”的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 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实际, 孔子、孟子的德育思想中至少有以下一些德育内容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首先, 重视道德教育。在孔子和孟的教育哲学中, 道德教育都居于重要的位置, 他们都意识到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潜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真正的人”的过程中, 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重视道德教育是先辈们给予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忠告, 不仅在古代、在国外, 就是在现代、在国内, 同样值得重视。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提出了在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的同时, 也要加强道德建设, 实行以德治国。
其次,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启发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离不开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 学生的素质是否得以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被调动, 而不能寄希望于外部的“压服”或“灌输”。
再次、性善论存在的局限性警示我们在当今道德教育中应改变传统德育理论中对人性的预设。价值论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善恶非性也”———“善恶” (价值) 并非属性, 它并不为任何事物所固有, 任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所谓固定不变的善, 人性更是如此。所以, 我们应当确立新的人性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人性理论。性善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伦理道德属性, 把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后天社会因素归结为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 把社会发展有序和谐以及人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归结为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刘飞,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皮江红, 源头的智慧——孔子、亚里士多德教育哲学探析连云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6
[3]黄钊, 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探析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4]曲洪志, 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04)
[5]蔡世华, 黄军利.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J].理论导刊, 2006, (02)
孔子孟子都是记者?! 篇3
前几天开会讨论《互联网周刊》读者定位为“关注互联网的各行各业的CEO”,价值观为“面向未来的社会责任”等等,围绕CEO、社会责任这些关键词,姜主编在讨论中突发灵感地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他说孔子、孟子亦似记者,《论语》和《孟子》亦似提问、对话等的记录,想表达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向亦似我们的读者(关注和使用互联网时代新理念、新工具的各行各业的cEO们)所关心的。这和我们目前想共同推动的商业社会的和谐、诚信、创新的探讨方向亦似,与目前所谈的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报道对象到文字之外的崇尚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取向亦似。我也举双手赞同:今后《互联网周刊》所有记者把《论语》和《孟子》当成必读、精读的两本书并被价值观考核、被激励,不仅是网上又新流行起来的其他什么什么的。
关于社会责任,以下是本刊一个记者被采访对孔子认识、学习的抄录:
第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对时代的描述,往往被用来形容一个时代的巨变过程,好与坏,美与丑,都展露无疑。但是实际上,我们看中的往往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其实,厚古薄今几乎是中国人的通病,在我们看来淳朴至真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也是“复兴周公之道”、“克己复礼”,以一种颇郁闷的“人世”心态来渴望“出世”。这一点对媒体的启示是什么呢?不能过分厚古薄今,不能太纠结于过去或者现今的状况,那样是缺乏创造力和“偷懒”的。要更具责任感和预测能力,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认为的:书写“正在进行的未来”。
第二,即使在获取信息极为便利的现代社会,媒体也不应该放弃筚路蓝缕、追求新闻真实的职业操守。以孔子为例,周游列国,直言进谏,而到七十二门生,韦编三绝。——可以说,这践行了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孔子就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大记者。以前人们的印象中,新闻的获得往往经过了许多一线记者灰头土脸的艰辛报道;而现在,流传于网上的未确认信息则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这种求证过程。这也是互联网作为媒体在可信度上的软肋。而作为与互联网相关的媒体,我们要做的,便是继续追寻资金背后的企业,企业背后的人,人背后的商业真实。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个具有持久公信力的优秀媒体。
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 篇4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不学诗,无以言。
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9、礼之用,和为贵。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有教无类。
23、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2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9、听其言而观其行。
4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7、刚毅木讷近仁。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0、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1、不学礼,无以立。
5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5、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6、巧言令色,鲜矣仁。
5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5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6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6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6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7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3、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7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5、(“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6、过,则匆惮改。
7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82、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8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8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9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5、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7、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9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篇5
三人行,必有我师
求学道路漫长而艰辛,许多人一起学习,一起寻求心中的目标。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择人之长补己之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求学本来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如不端正态度,那又怎能效仿古人不畏劳苦的求学精神?对于一种学问,不但要懂它,而且要喜好它,重要的是从中感到快乐。否则,人生就会黯淡。也许,我们这样做了,也不会成为孔夫子那样博学多才的圣人,但起码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去掉思想中的污垢,行为上的瑕疵,让自己的人格多一些圆润与光泽。集他人智慧于一身,虽然不是圣人,但也绝不是庸人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生如战场,不是胜就是败。而决定胜败的主要因素是能否得人心。孟子的仁政如是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聚人心,共奋战,团结就是力量。一家公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面临倒闭,也许因为经营不善,也许因为天灾人祸,但如果老总能以德服人,得人心,那么公司肯定会起死回生。胜败乃兵家常事,而想减少失败的几率,必须要深得人心,以德服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成功非易事。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次磨练造就一个全新的你,而只要你愈挫愈勇,还怕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吗?可是成功后你便堕落,你以前的努力又有何用?现在安逸的生活不是自己创造的,终有一天,它不会再属于你,只有在忧患中不断磨练自己,才能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孔子孟子论文 篇6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孔子的姓氏是孔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孔子主要成就: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⑴ 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他提出“仁(包含一切美德)”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暴政。⑵ 在教育方面: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不分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开启了平民教育,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他提出一系列宝贵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提倡启发式教学等等 „3‟ 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成《春秋》一书,修订《诗》、《书》、《礼》、《易》等经典文献。他的言论被收录在《论语》里。
孔子的局限性:孔子轻视实际生产劳动,鼓吹求学为做官。影响:孔子的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汉族,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要成就: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局限性。孟子的思想,存在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仁政学说就常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会、各个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题,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从孝出发,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同学们,让我们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只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顿粗茶淡饭。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一枚含着体温的硬币„„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孝,是稍纵即失的眷恋,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记住孝心是无价的。中国的孝道文化,影响了中国代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孝做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加强孝道的教育,对于维系一个社会的稳定,强化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父母养育了我们,我有责任孝敬他们,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责任就是社会责任,分担了家庭责任也就承担了社会责任。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们把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我祝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来爱父母,敬师长,完善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境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
孔子孟子论文 篇7
一、戴震的哲学思想
在《孟子字义疏证》中, 戴震批判程朱理学时体现出了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在方法论上表现在他的知行论和人性论的两种哲学思想中。
(一) 戴震的宇宙观
戴震对于宇宙本原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对气、道和理 (秩序) 等概念的阐释中。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 气又包括阴阳两种, 天地万物各具生态, 但无非都是阴阳之气和合而生的结果;认为道是气的永不停止的变化流行的状态, 道就是阴阳二气的流行, 又由于阴阳而生的世界可以分为五种物质组成, 故阴阳五行就是道的实体。戴震的这种宇宙观在本质上是一种唯物论思想观。同时, 戴震认为, 道的气化流行和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有其必然的秩序或条理, 而这个秩序或条理就是理。他认为, 所谓的理, 就是对世界事物进行精微的考察, 然后必须区分种种考察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命名, 这样获得的“理”称为“分理”, 如果获得的“理”是有条不紊的, 则称之为条理。可见, 戴震所阐释的理包括分理、条理两种。最后, 戴震指出气、道、理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共同构成宇宙的本原。正如后世学者所评价的那样:戴震认为气是生化的本原, 道是气化的流行, 理是流行中的条理, 这是对气、道、理关系的更细致、更合理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二) 戴震的知行论
戴震认为, 人的心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 (获得“理”) , 而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戴震还认为, 理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 事物所含之理不可能是人给与的, 人的认识来源于事物。这就很深刻地指出了人的“知”来自于事物中的“理”, 是人的心作用于物而获得理, 物蕴含着理, 物是知产生和存在的唯一来源, 知是人心认识物中之理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知与物不能混为一谈, 这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这样, 戴震便很鲜明的批判了程朱对“理”的解释, 否定了程朱认为“理”只有必须在内心苦思冥想方能得到的唯心主义思想观。
戴震非常注重“重行必先重知”的观点, 他认为, 人的言行应该建立在人心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发表错误的言论、实施错误的行为, 即先把获得“知”放在首位, 再根据“知”注重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同时又明确指出, 人要获得“知”, 就应该通过剖析事物, 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 并根据事物的规律, 通过“一以贯之”的学习来达到思想明白。因此, 他从认识论的角度, 借孔子的“一以贯之”和“克己复礼”来批判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在批判的过程中他进一步阐述, 人要正确获得“知”, 应该克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测, 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从自己的情欲和自然感受出发, 推己及人, 感同身受, 方可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地剖析事物, 准确把握事物的各种规律, 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法则, 而程朱所提之“存天理、灭人欲”是不符合人性存在和发展规律的, 不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是违背客观事物法则的, 显然是错误的思想观点, 而这种错误产生的根源恰在于程朱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偏见和客观人性的主观臆测, 导致思想认识的混乱而盲目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都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范畴。
(三) 戴震的人性论
戴震的人性论引申自天道论。他先引用《大戴礼记》中对命、性的解释:从道中所区分出来的种种事物的具体形态就称之为“命”, 很多具体事物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成为同一种类别就称之为“性”, 然后对这个解释进行阐述说, 根据阴阳五行的种种不同特征对事物进行区分就产生人和物, 而人和物由因为各自所属的特征类型而具有某种属性, 阴阳五行是道的实体, 人的血气心知是性的实体;事物有实体就可以区分, 正是因为可以区分, 所以又是各具特性、参差不齐的, 古圣先贤仅仅就是以天道本身为基础来解释性的;对道的具体事物的取法, 实际上就是对具体事物所具有阴阳五行的特性来区分的;而一提到区分, 从一开始就已经具有限制性, 存在着偏执与全面、赞赏与贬斥、清晰与混乱、模糊与明确等参差不齐的情况, 这种种情况各自都随着区分而成为某一类型, 因而各自具有自身某一种特性。最后他指出, 人的性, 是根据人的血气心知的阴阳五行特征来区分的, 是有别于物品的属性区分的。因此, 戴震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 认为人的性就是血气心知, 尖锐地批判了程朱关于“性即理”的唯心主义人性论, 明确指出人和物的性都是“分于阴阳五行”, 由于他们从阴阳五行中所分得的不同, 所以形成的性也各有区别。
基于此种思想, 戴震分析了孟子的性善论, 认为“性善”是指人在日常社会关系和行为中对事物产生种种的感受, 逐渐获得诸如怜悯或冷漠、羞愧或无耻、喜欢或厌恶、恭敬或傲慢、正确与错误等方面的认知, 进而具备种种社会道德观念。他还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了新的解释, 指出人的许多本性都不能说是恶, 只要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持好自己的行为就是善的。戴震的这种自然人性论观, 对于程朱“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一生都在孔子儒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刻的思想探索和研究, 其哲学思想在客观上已具有其浓厚的个人特色和主张, 因此, 他形成了一套与孔子思想不完全相同的关于尽心、知性、知天的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体系。
孟子提出“尽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认为人们只要能够尽力寻求、探索和扩充自己的心, 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 并且人的本性中生来就包含了仁、义、礼、智的美德, 而且人们如果认识到这些道德品质不是外在强加的, 而是人们心中自动涌现出来的, 那么人们就认识“天”了。换句话说, 人们只要努力探求和无限扩展自己内心固有的“善端”, 就可以认识自己的“善性”, 从而也就必然懂得了“天命”。在这里孟子认为, 这个世界是先有思想意识的存在而后出现具有思想意识的人, 可见, 孟子所持有的是天命论的世界观, 是唯心主义先验论, 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其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孟子在阐述其天命论思想时认为, 社会和人事的宗教内容都是由“天命”来决定的, 他把一切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都归之于“天命”。并且他认为天命就是一切人事的最后决定者, 他说:“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 (《万章》上) 天和命合在一起, 就是人生一切思想、言论和行为的根本归宿, 是世界存在的本原, 是不可改变的, 也是不可违抗的, 在其面前人唯有遵循和服从才能获得继续的生存和发展。孟子的这些思想观点在哲学上明显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同时, 孟子在认识论上也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孟子认为世上存在一种先天的良知、良能, 并且这种良知、良能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不需要向外学习和思考就能取得的。并且他认为, 人们只要向内心探求就能获得学问, 人们只要能把在现实中失去本真的、最初的善良之心找回来而重新存放在心里就可以获得人世间的学问了。同时孟子很注重“心之官”之思, 因为他认为思考是人们向内心探求学问, 寻得内心固有的善性的重要的方法。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告子》上) 另外孟子还认为, “心之官”是天赋予的, 因此他认为只有经过天赋予的心之官去思考而掌握了仁心善性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 反之, 只能成为被统治者, 因此, 其所言“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就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依据, 为后世统治者所喜爱, 而被奉为世人都应遵守的准则, 在这一点上与宋儒的唯心主义的“理”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和重用的情况是相同的, 这恐怕是当年的孟子所始料不及的。
三、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
戴震建立的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孟子建立的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 分属于两大截然不同的哲学范畴, 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戴震以考据大师闻名于世, 其哲学思想性质鲜明, “在哲学上, 提倡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理学”。“在世界观方面倾向唯物主义, 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如戴震的“心之所同然始谓之理”之理, 是超越社会阶层差别的一般共性的理, 并且说“理在事中”“理存于欲”, 而欲指的是人伦日用等客观存在的事物。虽然戴震所讲的人伦日用还不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存在”, 但肯定了理是从社会的人伦日用中产生, 力图从社会内部寻找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 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路线。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家, 被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 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剔除了人格神的含义, 把“天”确定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认定为天的本质属性, 最终认为天是人性固有道德观念的本原, “按孟子的看法, 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征, 主要体现于其内在德性, 自我的实现 (从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 ”, 即“人性本善”论。如孟子的“劳心劳力论”将统治阶级的本质解释为遵循、符合天道而具有仁善人格的代表, 曲解了统治阶级产生的根源, 从而在客观上沦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工具, 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戴震和孟子主要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两者并非是一致的, 不能划等号, 两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戴震和孟子的思想里都有弘扬仁善、尊重人性、维护人的正当要求的人文关怀精神, 在情感上同样具有浓厚的仁爱色彩, 这是容易让人产生混同错觉的地方, 但并不能掩盖两者在唯物还是唯心的根本性质的区别。这是我们在考察《疏证》一书在古文献学方面的得失时应该明确的。
摘要:《孟子字义疏证》为清代学者戴震的重要义理著作, 本书大量引用《孟子》中诸多概念作为字眼进行疏证, 借此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 达到批判程朱理学的目的。但戴震对孟子思想的这种阐发并不能证明其思想与孟子哲学思想的一致性, 而是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 这种认识对于精确而完整地把握戴震哲学思想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关键词:戴震,孟子,思想差异,《孟子字义疏证》
参考文献
[1]郭厚安, 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辞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
[2]王茂著.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年5月.
孟子的名言,孟子语录 篇8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窘困而改节凡是一种文化,必有一种思想作为它的核心,其核心的思想,又必有一人物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其代表就是孔子,这就是孔子立于世界文化思想之林而垂之不朽的原因。儒家思想赖以保存者为儒家经典,而其思想之精粹往往浓缩于简要的语句,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家弦户诵,百读不厌,这种简括的语句就是所谓“名言”。
孟子的经典名言
1、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9、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1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11、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12、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1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6、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7、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2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21、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2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2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2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2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2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9、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30、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3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3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3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3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3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7、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3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3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4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4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下》
(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4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4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4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七》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4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
46、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47、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仁德的言语比不上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比不上良好的教育赢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畏服;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4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人要放弃一些事情不做,然后才能做成事业。
49、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楼上》)
事奉,以谁最为重大?以事奉父母最为重大。守护,以什么东西最为重大?以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大。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谁不做事奉的事呢?但事奉父母是事奉的根本。谁不做守护的事呢,但守护自身的节操是守护的根本。
5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5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2、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顺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5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5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
(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5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上》。
(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5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57、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58、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5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孔子孟子论文】推荐阅读:
孔子孟子老子的事迹08-28
孔子孟子荀子教育名言09-11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10-07
论语孟子关于孔子读后感500字09-01
孔子的教育创新论文11-13
孟子名言警句08-24
《孟子》的教案09-07
孔子人性论思想论文09-02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06-29
孟子的德育思想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