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案(共8篇)
《孟子》的教案 篇1
专题一:从孔子到孟子 课 题:《夫子自道》 主备人:杨奇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言为心声,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四书”“五经”,大家想必都知道吧,而“四书”中的《论语》和《孟子》,又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孟子》中的精华,以期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专题。
2、板书课题: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
二、说说孔子与孟子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2)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较进步。他还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福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2、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思想和主张: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还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三、初读感知
1、识记:有同“又” 盍()裘()肱()叶()公 女同“汝” 尔同“耳” 奚()知“智” 辟同“避” 箪()嘑同“呼” 蹴()得同“德” 乡同“向”
2、初步感知:通过夫子自道,表现他们各自的为人与境界。
四、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2)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3)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4)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5)伐:夸耀。
(6)施劳:施,表白。劳,功劳。(7)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8)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而事实上正说着自己。
3、由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1)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2)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而是非常好学。(4)孔子安贫乐道,不求不义之富贵。(5)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6)孔子以君子之道自省。
(7)孟子自道,君子应“舍生取义”。
五、练习巩固
1、结合课文,谈谈孔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2、孔子与“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的志向有和何不同?
3、试概括“斯文”一词的含义。
4、孟子总结古代的圣人有哪几种?为什么说孔子是集大成者?
六、积累与应用
1、记诵名句: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七、教后感悟
专题一:从孔子到孟子 课 题:《夫子自道》 主备人:杨奇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言为心声,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夫子自道”,请问“夫子自道”表白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仁爱天下、勤奋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义之富贵不取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下一课。
2、板书课题:从孔子到孟子——天之未丧斯文也
二、初读感知
1、识记:与()长沮()桀溺()()而同“尔” 耰()怃()然 横()暴 内同“纳” 袒裼()裸裎()浼()而同“则” 由同“犹”
2、初步感知:表现孔子、孟子他们对自身修养的自信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抱负。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1)至于斯:到这儿来。(2)二三子:你们。
(3)斯文:指古代传下来的礼乐文化传统。(4)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5)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6)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7)执舆:即执辔。(8)辟:同“避”。
(9)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10)怃然:怅然,失意。(11)路问:在路上问。(12)淑同“叔”:取,拾。
(13)何事非君:为什么不能侍奉不好的君主?
(14)使先觉觉后觉:让先觉的帮助后觉觉悟。觉:使„„觉悟。(15)集大成:指具备了事物的各个方面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
3、由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8)以封人对孔子的佩服与赞美。
(9)孔子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自身的自信和对天命的认可。(10)孔子宽大为怀,谦虚好学。
(11)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以天下为己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信念。(12)表现出孟子“以天下为己任”“舍我其谁”的高度自信。(13)孟子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7)孟子对孔子的高度评价——孔子是古之圣人中的集大成者。
五、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2、总结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3、总结文中的特殊句式。
六、积累与应用
1、记诵名句:
(1)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2、学习孔孟之言行,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教后感悟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论语》 《孟子》选读教案
《孟子》的教案 篇2
一、戴震的哲学思想
在《孟子字义疏证》中, 戴震批判程朱理学时体现出了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在方法论上表现在他的知行论和人性论的两种哲学思想中。
(一) 戴震的宇宙观
戴震对于宇宙本原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对气、道和理 (秩序) 等概念的阐释中。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 气又包括阴阳两种, 天地万物各具生态, 但无非都是阴阳之气和合而生的结果;认为道是气的永不停止的变化流行的状态, 道就是阴阳二气的流行, 又由于阴阳而生的世界可以分为五种物质组成, 故阴阳五行就是道的实体。戴震的这种宇宙观在本质上是一种唯物论思想观。同时, 戴震认为, 道的气化流行和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有其必然的秩序或条理, 而这个秩序或条理就是理。他认为, 所谓的理, 就是对世界事物进行精微的考察, 然后必须区分种种考察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命名, 这样获得的“理”称为“分理”, 如果获得的“理”是有条不紊的, 则称之为条理。可见, 戴震所阐释的理包括分理、条理两种。最后, 戴震指出气、道、理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共同构成宇宙的本原。正如后世学者所评价的那样:戴震认为气是生化的本原, 道是气化的流行, 理是流行中的条理, 这是对气、道、理关系的更细致、更合理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二) 戴震的知行论
戴震认为, 人的心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 (获得“理”) , 而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戴震还认为, 理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 事物所含之理不可能是人给与的, 人的认识来源于事物。这就很深刻地指出了人的“知”来自于事物中的“理”, 是人的心作用于物而获得理, 物蕴含着理, 物是知产生和存在的唯一来源, 知是人心认识物中之理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知与物不能混为一谈, 这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这样, 戴震便很鲜明的批判了程朱对“理”的解释, 否定了程朱认为“理”只有必须在内心苦思冥想方能得到的唯心主义思想观。
戴震非常注重“重行必先重知”的观点, 他认为, 人的言行应该建立在人心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发表错误的言论、实施错误的行为, 即先把获得“知”放在首位, 再根据“知”注重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同时又明确指出, 人要获得“知”, 就应该通过剖析事物, 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 并根据事物的规律, 通过“一以贯之”的学习来达到思想明白。因此, 他从认识论的角度, 借孔子的“一以贯之”和“克己复礼”来批判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在批判的过程中他进一步阐述, 人要正确获得“知”, 应该克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测, 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从自己的情欲和自然感受出发, 推己及人, 感同身受, 方可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地剖析事物, 准确把握事物的各种规律, 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法则, 而程朱所提之“存天理、灭人欲”是不符合人性存在和发展规律的, 不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是违背客观事物法则的, 显然是错误的思想观点, 而这种错误产生的根源恰在于程朱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偏见和客观人性的主观臆测, 导致思想认识的混乱而盲目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都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范畴。
(三) 戴震的人性论
戴震的人性论引申自天道论。他先引用《大戴礼记》中对命、性的解释:从道中所区分出来的种种事物的具体形态就称之为“命”, 很多具体事物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成为同一种类别就称之为“性”, 然后对这个解释进行阐述说, 根据阴阳五行的种种不同特征对事物进行区分就产生人和物, 而人和物由因为各自所属的特征类型而具有某种属性, 阴阳五行是道的实体, 人的血气心知是性的实体;事物有实体就可以区分, 正是因为可以区分, 所以又是各具特性、参差不齐的, 古圣先贤仅仅就是以天道本身为基础来解释性的;对道的具体事物的取法, 实际上就是对具体事物所具有阴阳五行的特性来区分的;而一提到区分, 从一开始就已经具有限制性, 存在着偏执与全面、赞赏与贬斥、清晰与混乱、模糊与明确等参差不齐的情况, 这种种情况各自都随着区分而成为某一类型, 因而各自具有自身某一种特性。最后他指出, 人的性, 是根据人的血气心知的阴阳五行特征来区分的, 是有别于物品的属性区分的。因此, 戴震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 认为人的性就是血气心知, 尖锐地批判了程朱关于“性即理”的唯心主义人性论, 明确指出人和物的性都是“分于阴阳五行”, 由于他们从阴阳五行中所分得的不同, 所以形成的性也各有区别。
基于此种思想, 戴震分析了孟子的性善论, 认为“性善”是指人在日常社会关系和行为中对事物产生种种的感受, 逐渐获得诸如怜悯或冷漠、羞愧或无耻、喜欢或厌恶、恭敬或傲慢、正确与错误等方面的认知, 进而具备种种社会道德观念。他还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了新的解释, 指出人的许多本性都不能说是恶, 只要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持好自己的行为就是善的。戴震的这种自然人性论观, 对于程朱“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一生都在孔子儒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刻的思想探索和研究, 其哲学思想在客观上已具有其浓厚的个人特色和主张, 因此, 他形成了一套与孔子思想不完全相同的关于尽心、知性、知天的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体系。
孟子提出“尽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认为人们只要能够尽力寻求、探索和扩充自己的心, 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 并且人的本性中生来就包含了仁、义、礼、智的美德, 而且人们如果认识到这些道德品质不是外在强加的, 而是人们心中自动涌现出来的, 那么人们就认识“天”了。换句话说, 人们只要努力探求和无限扩展自己内心固有的“善端”, 就可以认识自己的“善性”, 从而也就必然懂得了“天命”。在这里孟子认为, 这个世界是先有思想意识的存在而后出现具有思想意识的人, 可见, 孟子所持有的是天命论的世界观, 是唯心主义先验论, 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其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孟子在阐述其天命论思想时认为, 社会和人事的宗教内容都是由“天命”来决定的, 他把一切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都归之于“天命”。并且他认为天命就是一切人事的最后决定者, 他说:“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 (《万章》上) 天和命合在一起, 就是人生一切思想、言论和行为的根本归宿, 是世界存在的本原, 是不可改变的, 也是不可违抗的, 在其面前人唯有遵循和服从才能获得继续的生存和发展。孟子的这些思想观点在哲学上明显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同时, 孟子在认识论上也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孟子认为世上存在一种先天的良知、良能, 并且这种良知、良能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不需要向外学习和思考就能取得的。并且他认为, 人们只要向内心探求就能获得学问, 人们只要能把在现实中失去本真的、最初的善良之心找回来而重新存放在心里就可以获得人世间的学问了。同时孟子很注重“心之官”之思, 因为他认为思考是人们向内心探求学问, 寻得内心固有的善性的重要的方法。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告子》上) 另外孟子还认为, “心之官”是天赋予的, 因此他认为只有经过天赋予的心之官去思考而掌握了仁心善性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 反之, 只能成为被统治者, 因此, 其所言“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就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依据, 为后世统治者所喜爱, 而被奉为世人都应遵守的准则, 在这一点上与宋儒的唯心主义的“理”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和重用的情况是相同的, 这恐怕是当年的孟子所始料不及的。
三、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
戴震建立的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孟子建立的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 分属于两大截然不同的哲学范畴, 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戴震以考据大师闻名于世, 其哲学思想性质鲜明, “在哲学上, 提倡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理学”。“在世界观方面倾向唯物主义, 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如戴震的“心之所同然始谓之理”之理, 是超越社会阶层差别的一般共性的理, 并且说“理在事中”“理存于欲”, 而欲指的是人伦日用等客观存在的事物。虽然戴震所讲的人伦日用还不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存在”, 但肯定了理是从社会的人伦日用中产生, 力图从社会内部寻找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 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路线。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家, 被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 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剔除了人格神的含义, 把“天”确定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认定为天的本质属性, 最终认为天是人性固有道德观念的本原, “按孟子的看法, 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征, 主要体现于其内在德性, 自我的实现 (从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 ”, 即“人性本善”论。如孟子的“劳心劳力论”将统治阶级的本质解释为遵循、符合天道而具有仁善人格的代表, 曲解了统治阶级产生的根源, 从而在客观上沦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工具, 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戴震和孟子主要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两者并非是一致的, 不能划等号, 两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戴震和孟子的思想里都有弘扬仁善、尊重人性、维护人的正当要求的人文关怀精神, 在情感上同样具有浓厚的仁爱色彩, 这是容易让人产生混同错觉的地方, 但并不能掩盖两者在唯物还是唯心的根本性质的区别。这是我们在考察《疏证》一书在古文献学方面的得失时应该明确的。
摘要:《孟子字义疏证》为清代学者戴震的重要义理著作, 本书大量引用《孟子》中诸多概念作为字眼进行疏证, 借此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 达到批判程朱理学的目的。但戴震对孟子思想的这种阐发并不能证明其思想与孟子哲学思想的一致性, 而是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 这种认识对于精确而完整地把握戴震哲学思想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关键词:戴震,孟子,思想差异,《孟子字义疏证》
参考文献
[1]郭厚安, 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辞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
[2]王茂著.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年5月.
《孟子》的尴尬 篇3
关于“《孟子》难以传入日本”的说法,在江户学者的笔下多有描述。国学家上田秋成于《雨夜物语·白峰》中有言:“中华典籍、经典、史策、诗文等等无一不曾传入本朝,唯有《孟子》一书至今未传到日本。”同样,兰学家桂川中良也在《桂林漫录》中引用这一传闻:“《孟子》为忌讳之书,与日本神之御意不合。自古有传闻,若有船自唐土载该书而来,必颠覆。然此书若无恙舶到,亦不为朝廷所用。”类似的状况,在其他的著作中也屡见不鲜。但是,据考证,这一说法最初源自中国明代谢肇淛的《五杂组》:“倭奴亦重儒书,信佛法,凡中国经书皆以重价购之,独无《孟子》。云:‘有携其书往者,舟辄覆溺。’此亦一奇事也。”其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江户时代之前,《孟子》一书从未传入日本。然考诸史实,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孟子》传入日本的确切时间虽仍有争议,但至少在九世纪时已传入日本。因为,在藤原佐世奉敕编纂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孟子》的名字赫然在其内。又据现代学者井上顺理的考证,《孟子》一书之传入日本,约当奈良初期,其下限不晚于七三○年。他通过对传入日本汉籍的探赜钩沉,认为,《孟子》自奈良时代传入日本之后,继之的镰仓、南北朝时期及室町时代,《孟子》一书在日本流传甚广。它与其他儒家典籍一样,不但是贵族阶层的阅读书籍,而且还是统治者指导思想的重要依据。绝无《五杂组》中所说的日本人对《孟子》的批判与忌避的现象(井上順理:《本邦中世までにおける孟子受容史の研究》)。所以说,“在江户时代之前,《孟子》就已传入日本”的说法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在江户时代盛行着“《孟子》难以传入日本”的说法?考察江户学术史,便会发现在江户前期非但未有此说,《孟子》反而是流行之书,这与朱子学在日本的盛行紧密相关。虽然,中国儒学早在江户之前已传入日本,在镰仓、奈良时代对日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儒学在日本的普及与盛行却是在江户时期。似乎一夜之间,以朱子学为核心的儒学由专门人员学习的“特殊知识”转为具有普世意义的“伦理道德”,成为江户时代的“显学”,个中原因,既得益于德川家康借助儒学来稳固政治秩序的需要,又与藤原惺窝、林罗山等人的推动有重要关联。所以,“政治家的需要与学者的迎合,使能够给德川幕府带来世俗统治秩序的程朱理学,开始在日本落脚”(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对于刚刚建立的德川幕府,如何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德川家康希望能有一个“大义名分”来支撑德川幕府取代丰臣氏的正义性。于是,德川家康选中了《孟子》中的“汤武放伐论”。《孟子·梁惠王下》有言:“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其中,孟子肯定了“汤放桀”与“武王伐纣”的合理性及合法性。一方面,凸出了一种平等的君臣关系,它是孟子“王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冲击了君臣之间的等级性,却为后世乱臣贼子留下了“下克上”借口。这一说法,对家康而言极为有利。在他与林罗山的对谈中就折射出了家康的这种渴望。在《德川实纪》、《罗山文集》等中皆有相关记载:
幕府(家康)又曰:“汤武征伐,权乎?”春(林罗山)对曰:“……汤武之举,不私天下,唯在救民耳。”幕府曰:“非良医如反治,只恐杀人耳。”春对曰:“然上不桀纣,下不汤武,则弑逆之大罪,天地不能容焉,世人以此为口实,所谓淫夫学柳下惠者也!唯天下人心归而为君,不归而为一夫。”
正因如此,《孟子》书在江户初期是受到尊重的,并无排斥《孟子》的现象出现。相反,因朱子学在江户前期的盛行,作为“四书”之一的《孟子》也极为盛行。即便对于《孟子》的“汤武放伐论”,也大加赞赏。
吊诡的是,江户学者对《孟子》批判的第一个原因即源自“汤武放伐论”,较早否定《孟子》的是山崎闇斋。在《汤武革命论》中,闇斋强烈地批判了汤武放伐之举违背了君臣之道,在他看来,典籍中的圣人之言暗含“一字褒贬”的微言大义,故“放”与“伐”有各自的含义,但是,商汤与周武王通过放伐之举而得到天下的结果却是一样的,这就不同于“权而尽善”的“伊尹之放太甲”,所以,《论语》称武王“未尽善”是有道理的,毕竟他是“下克上”的举动。因而,闇斋力赞周文王的为臣之道。这与程朱的看法达到了高度一致。但是,在“汤武放伐”上的看法却有着不同意见。朱熹解道:“盖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所以深警齐王,垂戒后世也”,并引用王勉(绍兴进士)的话证之:“斯言也,惟在下者有汤武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不然,是未免于篡弒之罪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也就是说,朱熹的看法延续了《孟子》中的态度,肯定了汤武放伐的合理性,但也否定了乱臣贼子以此为名而行篡位之实。于此,凸显出朱熹与闇斋的不同之处。
《孟子》两章教案 篇4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参考答案]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参考答案]:(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亲戚畔()之傅说()法家拂()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困于心,衡于虑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有七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所选择的语料主要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并具有很高的认识和鉴赏价值。《人和》选录四则短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人和”思想。不仅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和最为重要的结论,而且还从一般的社会成员与统治者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达到人和的具体办法。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好文言知识,还应深入系统地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从而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材处理
(1)、在讲授选文时,努力展示孟子思想的高度、深度、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2)、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概说的相关部分,以了解孟子及其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整体情况。
(3)、要联系到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要有大的关怀“反求诸己”,不能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从自身寻找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理解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简练集中的特点。
3、理解深刻的寓意和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情境引入
一位印度国王曾让手下做样一个实验:将十只羊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一筐鲜草;将十条狗关在另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几块肉。第二天国王打开第一间屋子的门,发出十只羊都安然地睡着觉,而筐中的鲜草都己被吃光,国王打开第二间屋子的门,令他大吃一惊……十条狗都遍体鳞伤,满身鲜血,奄奄一息,而几块肉却都完好无损。国王不由得感慨: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用美味的肉。确实,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和,是生存的保证。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
由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导入,引用佛家禅语进行印证,点出主题,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
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
学生听完故事后,回答提问。
明确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分钟
朗读:
根据课后背诵要求,对于本章节重点要求的段落进行诵读。(带着问题考虑段落的分层。)
教师指导要求。
学生集体朗读。
培养语感,在朗读着理解文章的意思。
2分钟
分析:
课文语段1的分析,由同学们熟知的“天时地利人和”道理中进一步明确“人和”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问,讲析中,加入介绍孟子层层递进的论证艺术。
学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问,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5分钟
情境教学
发散课文中的关于“人和”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跳出课文,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相关事例,联系到现实人生问题。
走下课堂,指导学生选择相关出发点,启发学生。
4人一组,确定主题后,运用多媒体网络,运用便捷的平台,搜寻相关信息。
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8分钟
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提交此次搜集的材料,与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寻找的资料展示,这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评点。
讲材料提交。
通过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多维性,辅助学生理解。
8分钟
分析段2段3:
讨论怎样做到“人和”?结合两个语段,总结出要点,明确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
教师引导学生,出示课件中的小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理解。
4人一组,讨论后,总结,进行陈述,由学生互评。
通过老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学习。
8分钟
最后对于本节课发表自己的意义,仔细总结,讲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再次明确。最后倡导学生,利用网络论坛,发表此次学习的`心得。
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纠正,也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本次上课的效果。
将本次学习后的心得,感言,放在论坛上,与全班同学分享,集思广益。
让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5分钟
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例子)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睦(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地震、雪灾、奥运会)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
⑵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⑶ 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⑵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大军,装备精良,占据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却凭着“小米加步枪”,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这是为什么?谁愿意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生板书课题、作者。
(在她写的时候,我让下面的同学把句序标上了。)
3、谁能来介绍作者及作品?
【以问题导入,考查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和筛选处理资料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常识。】
生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为“亚圣”。
生2: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功立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提倡“仁政”“王道”的治国理想。
生3: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此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师:同学们收集资料能择其重点,不错。对于这样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师,你知晓他哪些流传千古的精辟言论呢?
生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师:他的这些言论代表他怎样的政治主张和怎样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走近孟子,去品读他的《孟子》两章。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章
1、听录音,标句序:
师:为了便于后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给文章标上句序,好吗?
师:大家对照注释同桌自学,不懂的可以举手提问。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圈点批注疑难字词句,通过查字典、看注解、同学交流、师生交流,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2、学生对照书下注释,同桌交流,逐句疏通文意。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古今异义词。
师:通过自学,大家还有哪些疑难字词句没有解决,请提出来。生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几个形容词,如“苦”“劳”“饿”“空乏”,它们后面都接了宾语,请问我应该怎样解释这几个词?
师2:哪位同学帮他解答一下?
生:形容词后面接宾语,一定活用为动词了。可分别解释为: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资财缺乏。
师:对,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的“行拂乱其所为”中“乱”的用法也如此。来,继续提问。
生3:“发”与“举”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生4:是一样的,都是“被举用”的意思。生5:我认为不尽相同,“发”与“举”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变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太精彩了,同学们是充满智慧的,如果还有问题,请赶快向他们提出来,你将会得到最诚挚的帮助。
生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怎样的? 生7:这句话应该这样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得胜利。” 生8:“委而去之”怎样翻译? 生9: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是放弃,“去”是离开,注解上有,请你自学时不要忘了读注解。
师:这位同学既有正确的解答,还有真诚的提醒,很不错。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或还有什么内容需强调?
生11:请同学们注意课文注解中“畔”这个通假字。并做上重点记号。
生11:大家要注意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于一词多义的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如“亲戚畔之”中的“亲戚”,现在是因“婚姻联成的亲属关系”,文中则是“亲人”的意思。
生:“夫”在这里是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如果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并把《论语十则》里的“逝者如斯夫”,《岳阳楼记》里的“若夫淫雨霏霏”两句举例出来。
师:很好。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基本上解决了本文疑难或重点的字词句。让我们一齐流畅地朗读一遍课文。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来齐声吟读课文。
师:这篇短文属于议论性散文,仔细研读文意,你能读出哪些内容?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生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对文章的内容作出以下归纳: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背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2:我们小组还读出了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即文章开头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科学释疑”在此环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生3:请问××同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什么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呢? 生4:这一句是文章的主旨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化。
师: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就让我们一齐来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吧。
四、赏读课文,玩味精粹
师: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生赏读、交流)
【撷取文章最美最精彩之处进行赏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相得益彰。】 生1:我最欣赏这篇文章的结构,它们是那样的严密、紧凑,一气贯穿,浑然一体,就师:议论文最讲究逻辑的严密,这位同学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概括出了文章严密的结构,在思考中,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2:我最欣赏第一篇第四自然段在结构安排上的独具匠心,这一段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如此论述,更深化了中心论点。
生5:我最欣赏第一篇短文在说理时运用的艺术手法,如第三段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气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如第四段,运用排比,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比较,点明文章主旨。
生6:我最欣赏这篇短文的语言,文章多用短句,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的六句,第二段“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第三段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等等。(生边说,边摇头晃脑地读,赢得阵阵掌声)
师:听同学们争先恐后醉心地讲述,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完全沉醉在这两篇短文的艺术魅力之中了。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睿智的见解,这么透辟的论述,不背下它一定是学习中的一大遗憾,请同学们试着背下来。
五、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生思考、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立足课文,飞扬神思,唇枪舌剑,难分高下,此环节把教学推向了最高潮。】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师:哪位同学能大胆地站起来背诵一下第一篇。
【趁热打铁,及时背诵。让学生充分认识背诵对语言积累的重要,同时,请一生起来示范,能唤起学生对背读课文的强烈兴趣,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生1:(一学生背,但不熟)
师:虽然不很熟,但能边想边背,说明自己对课文理解较好。生2:(背书,较熟练)师:掌声鼓励。(学生啧啧赞叹)
师:这节课,同学们思维活跃,见解深刻,表现优秀,希望这种学风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发扬光大。同时,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希望大家用心去体会,能思有所悟,学有所得。下课!
八、布置作业
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篇7
一、高度重视民生
孟子非常反对当时诸侯由于兼并而发起的掠夺战争, 战争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杀人, 因此孟子极力反对这种兼并战争。他指出这种战争的实质就是“率土地而食人肉”, 因此他认为当时的国君都是杀人成性的家伙。孟子以“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与“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作对比, 又以“狗彘食人肉”与“途有饿莩”作对比, 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矛盾。他还形象的比喻说, 政治杀人和用刀杀人、用木棒杀人本质是没有差别的, 他还指出用政治杀人比用刀、棒杀人还要严重, 因为用刀、棒杀人杀的是单个的人, 用政治杀人杀害的就是广大的群众。总之, 孟子大量的作品都是围绕维护民众的生存权, 维护人权进行的, 其反对虐政杀人, 反对战争杀人, 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内涵, 也是我国早期人权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主张改善民生、制民之产
要想维护百姓的生存权, 一项重要的措施的就是改善民生。孟子提出的“制民之产”就是以其自己设想的以农民为对象的井田制, 即“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公事毕, 然后, 敢治私事。通过对农田的治理使农民可以达到上养活父母, 下养活妻儿, 并且在乐年的时候可以满足饥饱, 凶年的时候免于死亡。除此之外, 孟子还提出许多措施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例如他提出“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来保证“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他主张的“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保证了黎民不饥不寒的效果。孟子在公元前三百几十年就提出了这种黎民不饥不寒的温饱型社会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在后来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都没有得到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 这种,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变化, 孟子的理想也得到了实现。现在我国正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社会奋勇迈进。
三、民贵君轻
可以说, 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就是民贵君轻。他曾经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这种观念在当时严厉的等级制度中, 对尊君观念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在《梁惠王下》中说:“四境之内不治”的国君, 应该己之, 就是罢免国君的意思, 他还指出可以敌视暴虐害民的国君, 把他杀掉都是不为过的。纵观当时整体的社会环境, 可以看出在当时君权至上的社会里, 孟子的这种激烈、大胆的言辞确实引起了不晓得波澜, 他的言辞对专制者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使他们感到恐惧, 从侧面来说也说明了确实对当时的民众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就像朱元璋当了皇帝后, 下令删除《孟子》里蔑视君主的言论, 并要求销毁全国各地孟子的石像。可以说孟子所提出的民贵君轻是问题的两个方面, 轻君和贵民并不是完全的相关关系, 这只是一种相对的言论。他提出的“得乎丘民 (众民) 而为天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 斯得民矣。”只是为了强调君主要重视人民的作用。孟子的言论中还列举了许多暴君失天下的案例, 从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指出民心的重要性, 从而也说明了一个真理, 即人心的向背是决定君国存亡的关键。
四、与民同忧同乐
欧阳修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广为被大家流传, 而欧阳修的这个诗句就是在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中延伸出来的, 并以这个思想为指导完成了《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等作品, 具有不朽的政绩。孟子民本思想中的与民同乐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体现。早在《梁惠王下》中孟子就提出了与民同乐, 然后在《文王之囿》、《庄暴见孟子》等文章中都对“与民同乐”的思想作了具体的介绍和阐述。孟子的“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将这一思想提升到理论高度, 他从各个反面, 各个角度强调“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近年来, 在多次政绩大会上温家宝总理都引用孟子的“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来勉励广大干部。因此可以说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至今仍然流传并被广泛意义上使用, 因此不仅国家的行政干部要与民同乐, 而且所有的企事业大小领导, 都要同本单位的员工同忧同乐、同甘共苦, 这是确保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摘要:虽然早在西周时期, 就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的思想, 但是真正发展这种思想的还是孟子, 本文主要从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民贵君轻、与民同忧同乐这四方面来阐述孟子的民本思想。
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国金, 娄正前.孟子民本思想考[J].求索, 2005, (09) .
[2]谭凤兰, 吕文硕.论孟子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区别和联系[J].前沿, 2010, (18) .
孟子的正义战争观 篇8
关键词:孟子;正义战争
区别于墨家的“非攻”思想,孟子的战争观并没有否定战争的存在意义,而是倡导一种“仁义之师”,即以“仁”为基础的正义战争。它规范了战争的正当性标准,并将道德力量作为正义战争的最终准绳,对于当时战乱割据的时代背景有着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其本身具有的理想主义色彩愈发凸显,或遭人利用,成为发动不义战争的旗帜。本文从开战正义、交战正义、战后正义三个方面简述孟子的正义战争观,并以此分析该思想中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双重性。
一、开战正义
开战正义的标准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对他国发动征伐战争是否具有正当性,或一个国家对他国的战争行为是否具有进行防御战争的正当理由。在孟子的正义战争观中,“仁”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即一个国家是否行仁政,决定了它采取战争行为的资格。
从征伐战争角度来说,被征伐国家必须是不行仁政的残暴之国。《孟子·梁惠王下》中叙述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认为,禁暴制虐、惩治不仁是发动战争的合法性前提。而这个前提的体现在于民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可见,征伐战争的正义标准在于被征伐国家人民是否对战争感受到“悦”,而这种民意便是仁政的体现,行仁政便民心思安,不行仁政便民心思变。商纣和燕王都残暴苛刻,没有遵循民意,这是王的不仁,也是国家可被正当讨伐的依据。那么,这种民意的愉悦是否有评判的标准?孟子指出,人民受苦难甚深,以至于采取了明确的行为来表达他们对征伐之师的欢迎。“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孟子·滕文公下》中亦有说道:“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仁义之师的到来,并没有打破人民原有的生活秩序,“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只是诛杀了置民于水火的暴君,自然受到人民的欢迎。但是我们转念一想,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的民意的欢迎会不会是营造出的假象?我认为孟子对此提出了两个先验的条件:一是这种“仁义”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如果历史证明征伐者带去的仍是灾难,那么战争导致的不过是统治者的改变,所谓“亦运而已矣”,暴君的统治和人民悲惨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那么征伐战争不可谓之正义;二是征伐战争获得了其他国家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同样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国家人民拥护。“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这种他国对征伐战争的认可乃至期待或可作为论证征伐战争合法性的又一依据。
从防御战争角度来看,只要被征伐国家施行仁政,那么其防御战争即为正义战争。《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可见孟子认为,行仁政的国家具有先天的强大优势,亦具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正当理由。那么这种正义的防御战争的出路是什么?战国时期是弱肉强食的战乱时期,一般处于被征伐方的多为实力较弱的小国。《孟子·梁惠王下》中以孟子与滕文公的对话为例,认为行仁政国家在抵御外敌入侵时,“效死而民弗去”。这种君臣人民与国家共存亡的行为体现了国家尊严,这种尊严的内核即是“仁”,但同时它也揭露了战国时期小国对抗大国的悲惨结局。在此,孟子为滕文公提供了另一条出路:放弃国土,寻他处躲避乱世。孟子认为,若国家行仁政,那么“仁人也,不可失也”,自然“从之者如归市”。这样的选择未必不是一种智慧,“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哪种选择,民意依旧是判断战争正义与否的依据,在防御战争中的体现即是以死报国,或是背井离乡。
从征伐战争和防御战争两个角度分析了孟子的开战正义,我们或可以看出一些孟子正义战争观的特点。第一,孟子非常强调开战的正当理由和目的,即“仁”的标准。以仁惩治不仁,是发动正义战争的唯一先决条件。以私利为目的的争霸战争是不仁义的。《孟子·告子下》中说到:“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这从反面论证了“仁”是正义战争的基础。第二,开战的合法性来自于道德力量。儒学极力维护周礼制度下的等级秩序,自然认为战争只有在周天子的号召下才可发动,这点在《孟子·告子下》中亦有体现:“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然而随着周礼和等级制的崩溃,“敌国相征”①,儒家将视线渐渐转向道德力量,将它作为战争正义性的标准,以期以此为约束,使春秋战国的战乱不休回到西周的等级有序。这种道德力量即是“仁”,它的体现即是民意。第三,孟子注重“天”的作用。这在前文中并未提及,这儿论述下。《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认为,燕国可被讨伐的原因在于燕王随意地将王位让给他人,而未经得天的同意。《孟子·万章上》中说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因为天下是天授予的,“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而这种行动的体现即是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见孟子将民意看作天意在人世间的体现,不行仁政,就是违背天意,要受到战争的讨伐。那么谁去讨伐?孟子认为正义战争是至仁之国对不仁之国的战争,这儿就强调了至仁之国有一种天赋的战争权利。《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谈及谁可去讨伐燕国时说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孟子认为,国家行仁政,得民心,即被授予了天命。这种“天”的概念又为至仁之国的正义战争提供了一种先验标准。
二、交战正义与战后正义
关于战争过程中的正义标准,孟子提出了一些道义准则,但并没有做很多详细的探讨。《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到:“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这一方面提到战争的正义与否,要看战争中对人民的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实则提出了一个交战过程中的道义准则,即要节制讨伐行为,要做的只是诛杀暴君,救民于水火,而不是使人民陷入另一个火坑中。显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准则依旧是以“仁”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交战正义性实则是仁义性的体现。
关于战后正义,孟子也没做详细的探讨,只是在同一段中提到:“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这说明孟子很重视战后战败国秩序的重建,其中要依据人民的意愿,来选择合适的仁义的战后措施。战后正义性同样是仁义性的体现。
然而我们要注意一点,正义战争是在必要条件下为了达到“仁”而采取的特定措施。这儿有两层含义:一是战争是其他手段用尽后的最后选择。《孟子·滕文公下》中以葛国为例,“葛伯放而不祀”,但汤给牛给羊,遣民耕种,始终容忍,直到“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汤才“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称赞,汤的征途也由此无往而不胜。可见战争是为了贯彻仁义的最后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发动,一旦发动须有充足的理由,便会征而胜之。二是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仁”。这两者本身是矛盾的,以暴虐的战争去实现仁义,是特定环境下的无奈之举。这也就是说,一旦战后达到了和平状态,战争便失去了合理性。《礼记》记载,武王伐商后,“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到:“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安天下之民”,达成了这个目的后,战争作为特殊的手段便被废弃在后,和平社会的建设便提上日程,显露出仁义的真正面目。
三、孟子正义战争观的反思
孟子的正义战争观以“仁”为基础,将道德力量融入战争中,并列出了判断战争正义性的具体标准,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孟子的正义战争观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其理论本身的一些漏洞或被人利用,反而指向与仁义相反的方向。
第一个不足是道德口号的泛滥化问题。儒学所倡导的社会是以周天子为统治者的权利等级社会,周主是战争发动权的掌握者。然而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各国开始寻求以道德口号为旗帜,开展一系列的“正义”战争,原来由周天子一手掌握的战争权转向了各诸侯国,甚至更下级阶层。道德力量的使用主体开始泛滥,正义战争的合法性来源也变得开放,战争的发动便更加随意。这样就有可能造成非正义战争打着正义旗号的现象发生。此外,由于仁义标准界定的不确定性,道德口号使得天子合法性受到质疑。天子和诸侯都宣传自己是掌握“天命”的一方,这便构成了战争乃至统治权力的合法性动摇,更加重了战乱倾向。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便是一典型例子。太平天国自称上承天命,并坐地封王,吸引了一大批下层民众参与到其“正义”战争中去,与身居正统统治地位的满清政府展开了长达十四年的战争,期间加剧了中国社会民不聊生的内患。
第二个不足是交战正义和战后正义的忽视。孟子虽有提及,但并未做出详细的探讨。交战过程中仁义的缺失,使得战争惨烈,民不聊生。如果说礼是对于战争行为的约束,春秋时期的战争尚重视礼的规范,战国时期,对礼的自觉遵守便不复存在,杀害平民、俘虏、屠城等行为充斥着战争,即使是一些正义战争仍伴随着残暴的过程,如巨鹿战争中项羽击败暴秦,但坑杀秦俘二十万人。战后对于和平秩序的重建也未作出详细的探讨。这使得很多战争的结果不过是换了一个施暴者罢了。如《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形容齐国伐燕是“以燕伐燕”,“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②因此,交战正义和战后正义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第三个不足是理想主义色彩。孟子的正义战争观中,以战争作为达到仁义的特殊手段,其目的是否定战争(或可说是否定战争本身的暴虐)。虽然不同于墨家对战争的完全否定,孟子的正义战争观对战争的现实作用尚有清晰的认识,但其理想和现实间仍缺乏调和的机制,而显得空想。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孟子立足战争却最终目的是消除战争,倡导周武王那种战争结束、天下安定后解除军备、重文轻武的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状态中放弃武力的理想只会为后患创造更多不稳定因素,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色彩。
孟子的正义战争观的基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以道德力量作为战争合法性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标准,为战国时期各国寻求到一条合乎仁义的付诸武力的正当出路。然而其理论自身的理想主义缺陷也可能使之成为不义战争的借口,反而导向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这需要我们在考察孟子正义战争观的优势与缺陷后,取之精华,弃之糟粕,结合具体实际分析运用。
注释: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P,“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理解为:征伐战争是以上伐下的,同等地位的诸侯国是不能互相征伐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大多是“敌国相征”的战争。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P33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
[2]李慧玲,吕友仁.礼记[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