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德育思想

2024-10-11

孟子的德育思想(精选7篇)

孟子的德育思想 篇1

孔子、孟子的教育思想体系非常丰富, 在这里只从他们的德育教育思想的前提、实施过程、方法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 德育教育思想的前提:区分君子和小人与性善论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两种人:君子与小人。一般人认为, 孔子讲的君子是指当时居于统治地位、剥削劳动者的有权有财者;小人则是处于被统治、被剥削地位的劳动人民。在孔子看来, 君子主要是指具有智、仁、勇等德性的有德之人;而小人在严格意义上则是指无德性的非德化之人。在孔子看来, 恶人和圣人都是极少的, 而且“上智下愚不可移”, 即这两种人的秉性是先天的、后天并不能改变。但多数人都是中间性的, 其“性”是相近的, 因此具体形成什么样的人格、成为君子还是小人完全取决于自己, 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学习以及是否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实践和修养, 强调后天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孟子是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是孟子思想道德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他主要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 把人的道德品性归之于天赋。孟子认为, 是因为人出生之后, 一些善的品性或所谓的良心, 只有圣人能保存下来, 一般的普通人则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丢失。这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人们回归善的本性, 所以, 孟子特别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

第二, 德育的实施过程;仁与仁政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并将君子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 认为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这里的品德指的就是仁, 那怎么才能达到仁呢?孔子认为首先在于立志, 要志于仁。其次要克己内省, 严格要求自己。最后要改过迁善。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误, 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 只要能及时改正, 就能达到仁。

孟子把孔子的“德政说”, 具体化为“仁政说”。在孟子的文章里, 他认为, 要推行仁政, 首先, 必须关心民生。其次, 是提倡“以德服人”, 反对“以力服人”。再次, 主张对民众施行道德教化。这就鲜明地突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 德育教育的方法:忠恕之道与反省内求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具体来讲, “忠道”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恕道”是消极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将心比心”, 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推知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推己及人”之所以可能, 其基础就是人的自然性情。只有具有真性情的人才可能做到“推己及人”, 如果一个人的性情是假的、不是人类所共有的真性情, 那他就不可能推知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孟子重视“反省内求”, 是他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一个基本特征。所谓“反省内求”, 就是主张把“反省”和“内求”结合起来。“反省”, 就是运用反思的方法去领悟某种道理;“内求”, 就是从自身求取善良美德的本性。一方面通过反思去领悟某种道理, 另一方面, 以领悟到的道理为指导, 到自身寻找善良美德的本性, 以发扬光大。孟子的“反省内求”修养方法有三种表现形式:“求其放心”、“反求诸己”、“反身而诚”。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的德育教育中有一些相同的方面, 但也存在着很多差异。相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耻求荣的价值目标;强调内省、慎独的教育方法;强调诚实守信的处世之本;强调“合力育人”的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 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实际, 孔子、孟子的德育思想中至少有以下一些德育内容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首先, 重视道德教育。在孔子和孟的教育哲学中, 道德教育都居于重要的位置, 他们都意识到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潜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真正的人”的过程中, 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重视道德教育是先辈们给予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忠告, 不仅在古代、在国外, 就是在现代、在国内, 同样值得重视。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提出了在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的同时, 也要加强道德建设, 实行以德治国。

其次,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启发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离不开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 学生的素质是否得以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被调动, 而不能寄希望于外部的“压服”或“灌输”。

再次、性善论存在的局限性警示我们在当今道德教育中应改变传统德育理论中对人性的预设。价值论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善恶非性也”———“善恶” (价值) 并非属性, 它并不为任何事物所固有, 任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所谓固定不变的善, 人性更是如此。所以, 我们应当确立新的人性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人性理论。性善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伦理道德属性, 把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后天社会因素归结为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 把社会发展有序和谐以及人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归结为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刘飞,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皮江红, 源头的智慧——孔子、亚里士多德教育哲学探析连云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6

[3]黄钊, 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探析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4]曲洪志, 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04)

[5]蔡世华, 黄军利.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J].理论导刊, 2006, (02)

[6]滕兆玮,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启示[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孟子的德育思想 篇2

孟子的德治思想

孟子的德治思想由性善论、天人观、民本思想、仁政学说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性善论是其理论前提,天人观是其哲学依据,民本思想是其思想核心,仁政学说是其主要内容.

作 者:赖美琴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政法系,广东,惠州,516015刊 名: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5(4)分类号:B222.5关键词:性善 民本 仁政 德治

孟子的德育思想 篇3

关键词:孟子;人性向善论;德育

中图分类号:B2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37-02

一、孟子人性向善论的内涵——心之四端

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只有一点点,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有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并非行仁义也。”仁作为四德之一,是心之四端之一——恻隐之心的扩充。人具有潜在的向善的可能性,他把这种可能性称为“端”,人心有四端,这是善的萌芽。一个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也在于人有这心之四端,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傅佩荣认为,人有这四种心,并不代表人性本善。“本”可以理解为本质,是静态的。但实际人并不是从一出生就有善的想法表现为善的行为。比如刚出生的婴儿都会找奶吃,这是一种先天性的条件反射,但是婴儿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吃奶,母亲照看婴儿会非常累。这个时候如果婴儿有孝心应该为母亲着想,不要总是哭着要吃奶,但是婴儿的意识并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并且婴儿如果这么做了自己也会饿坏。所以人之初,性非本善,而是人听善话,做善事,心里面自然觉得喜欢,内心的力量就会像江河决了口一样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挡住,这就叫做人性向善。正如孟子所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向善是动态的,它进而表现为一种适当的行为,它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实现。儒家认为真正的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从父母开始,到所有的人,我们都应与之以适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会实现,但是一旦实现,也就是做到了善。这是性善是人性得以充实的条件。

二、人性向善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教育不仅传授给受教育者知识,开发其智力,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其生存与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使其不断追寻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使人学会创造自己的成功和幸福生活。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教”,更强调价值层面的“育”。教育是要把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多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对逆境作用有很好诠释作用的话,反映了道德修养中一条规律,即逆境中不断磨砺和提高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是造就有作为的人的必备条件。孟子的人性向善论所蕴涵的道德哲学思想,对当前道德教育和道德文明的建设,仍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且他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为善之道的理论,他的为善思想主要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的。

(一)自我教育的实施

在道德教化的过程中,孟子强调自我教育的实施,强调自我的修养。

1.内在的省思。孟子认为,善需要省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他十分重视思的作用,“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思是人开启内心向善能力的钥匙。内在省思就要做到内心感受要真诚。孟子说:“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首先从每个人面对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入手,由外层推及内层,由他人推及自身,由外表推及内心,层层递进,环环紧扣,说明人为什么要真诚。从自身和内层来讲,需要最先做到的是自己对父母要真诚,真诚的孝顺,真诚的善待父母,这样父母才会对自己好。接下来,要做到真诚,就需要明白什么叫善,人性向善,一个人明白了善是什么,也就知道了自己的人性。想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外在的一切都不需要,只要反省自己,做到完全真诚,心中坦荡,孝顺父母,对朋友讲信用讲道义,工作负责,就会快乐无比,乐莫大焉。

2.善存养于扩充。思的目的在于将丧失的本性找回来。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之后便需要存心,继而涵养心。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存心之道在于存之于仁、礼,仁人爱别人,有礼的人恭敬别人。“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唯心之谓与?”心需要时时涵养,否则没有东西不会消亡。那么,如何做到养心?这就需要寡欲和扩充,“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把心的四种萌芽扩充起来,足以安定天下,否则连赡养父母都不行。可见,善的存养过程存乎一心,从用心、存心、求放心、养心以至于尽心,为善的途径乃是尽心之道。

3.浩然之气的培养。孟子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心得是浩然之气。善于培养浩然之气,内心就会充实圆满,快乐无比。真正的快乐不是靠别人给你的好处换来的,而是要从内心决定做正当的事,配合人性的要求来得到快乐。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之气可以用“直”,也就是用真诚来培养它,这种正气培养出来之后,人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走得通,可以活得安稳,活在当下,活在今天,问心无愧;并且内心有力量,感觉生命没有任何亏欠。浩然正气是集义所生,是由修持仁义而得来,并且只有将义与道配合起来,它才能得以巩固、持久、广大。

4.沟通和社会规范的遵守。首先,对方期许要沟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对方和自己的关系,重视对方的期许。就孝顺来说,孟子认为,“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舜的伟大在于他五十岁的时候还在思慕父母,这就是所谓的孝顺。父母一般对子女的期望都很高,而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有多么的成功,那没办法,但是起码我们要想办法孝顺。对父母有孝心就足够了。反之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这个人就不算是人了。其次,社会规范要遵守。社会规范代表的是社会上的共识,比如风俗习惯和法律法规,这些要尽量地遵守。不遵守这些,会引起别人的侧目和批评,有好的心不见得达到好的效果。

(二)学校教师的外在引导

1.教师言传身教。儒家的基本教育原则在于“道之以德”。儒家道德教育首先要求统治者和教师的道德水准。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道之以德的思想,他认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其身正而天下归之”,都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通过身教言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尊重别人的前提是要求自己,道德教育者只有首先要求自己做到了做好了,才会尊重他人;改进教育方法的前提是认识到教育方法的不足,道德教育者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会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真正改进教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有所提升。

2.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体措施。首先,因材施教。孟子在教学方法上说的很具体,他在道德教育中特别注意个体的差异性,依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总结出五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个体分别进行教育。孟子认为,教育要因时、因地、因事进行,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确定自己的施教方法。孟子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他的教育方法将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相结合,这体现了儒家人文思想并非抹煞个体来发展群体,而是在群体中发现和界定个体。其次,启发诱导。孟子说:“有如时雨化之者”,润泽点化。孔子强调启发式教学,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孟子所说的及时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读书,老师讲很多大道理或者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的道理,就听不懂。要等到自己需要的时候,对这些道理的学习效果才会好。

(三)良好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营造

孟子很注意学习的环境。他从“岁凶”与“岁富”两种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出发,论述了不同的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行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又举了牛山上的树木如何失去繁茂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人之所以丧失掉善心是因为外界的不良环境对人性的长期影响、感染的结果。

1.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韩诗外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孟子开始读书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家里背书,突然间停下来了。当时孟母正在织布,问他为什么停了下来。孟子说他忘记了背书的内容。孟母听到后一下子剪短了正在织的布匹。这样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布匹剪断后就需要重新上机器,非常麻烦。孟子见母亲这样做吓了一跳,母亲这时对他说,以后你读书读到一半停下来,我就把布匹剪断。孟子听了非常惭愧,他意识到母亲织布养家非常辛苦,自己却不专心读书。从此之后,他常提醒自己,读书一时一刻也不能松懈。由于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就是家庭,无论在先入为主的基础作用方面,还是在物质和情感方面,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提供都没有办法和家庭比,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都更具有深刻性。因此,家庭成员之间需要营造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彼此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家长也需要运用好的家庭德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讲究科学的家教方法,将良好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格传给孩子,正确指导和帮助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

2.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孟子的母亲正是看到附近的社会风气对孩子巨大的影响,才搬了三次家,最终为孟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孟子又说过,“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经济繁荣丰收的时候,年轻人就会好吃懒做;经济萧条、收成不好的时候,年轻人就会凶暴,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所谓的收成,也就是指外在的形式。外在的形势会影响到人,有时候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错误的行为。因此,加强德育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对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3-36.

[2]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傅佩荣.向善的孟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R].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13.

[6]周艳.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1.

孟子的德育思想 篇4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高度繁荣, 但与此同时“经济效益决定论”也充斥于社会各处, 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社会道德一定程度出现了暂时的混乱与无序。作为新一代“90后”的大学生, 他们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与道德困惑, 深刻体现在对现有道德教育体系的怀疑和内心世界的荒芜无助。认真研究并辩证吸收孟子德育思想精髓, 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工作实效, 创新工作艺术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一.从“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到实现“大丈夫”理想人格, 突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孟子十分推崇精神气节的培养与扩充, 他强调“大丈夫”应有无所畏惧的“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公孙丑上》) 之气也, 为了实现理想的人生境界, 应“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 , 操存本心, 持志养气, 坚守道德人格, 富有担当意识, 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辅导员在工作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巧妙结合孟子的“养气说”、“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来教育人、鼓舞人, 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考场舞弊、迷恋网游、学习生活习惯散漫等问题, 更可在重塑大学生价值观, 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上取得实效。

二.从“反求诸己”到“心容万物, 不假外求”, 注重对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教育。孟子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达到道德内省的目的。正如孟子所说:“爱人不亲, 反其仁;治人不治, 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当对别人施予友爱, 别人却不亲近, 要反省自己的仁爱;当管理别人却不听从, 要反省自己的智慧;当礼遇别人却没给予回应, 要反省自己的恭敬。在孟子看来, 人只有不断地自我向善、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 才能发现人生之乐, 即心容万物, 不假外求, “万物森然利于方寸之间”的人生之乐。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 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大学生们不但学会求知和做事, 更要学会共处与做人, 这将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起到重要作用。

三.从“射者正己”到“先知觉后知, 先觉觉后觉”, 强调道德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教育。《孟子·公孙丑上》有言“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发”, 孟子用只有射者正, 才能射正的道理阐明了榜样、示范作用在德育中的巨大力量。德育是一种榜样的教育, 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和教化力的模范教育, 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线工作者, 高校辅导员更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储备, 不断警醒自己, 严格自律, 注重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和人格魅力来感染人、带动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孟子所提到的“天之生斯民也, 使先知觉后知, 使先觉觉后觉” (《孟子·万章下》) 的德育目标。

总之, 我们着重学习研究孟子的德育思想, 结合时代特征, 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对于改变当前德育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对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子》, 孟子撰,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篇5

关沙沙 09级思政 200902010044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孟子、儒家学说、民本思想、经济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 的实际治理 中,百姓是尤 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可见孟 子“民贵君轻 ”的含义是,民是社会 和国家的根基 .万万不可动摇。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 的事情。那么统治者究竟 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呢?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 以前,孔子就 主张在经济上 惠民。他说 :“养民也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 利而利之。孔子认 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 承了孔子 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 故 明君 制 民之 产,必使 仰足 以事 父母 .俯足 以蓄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 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就是说,英 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 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 ;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 去引导他们走上 向善 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制民之产”是使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即“恒产 ”。有了“恒产”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犯上作乱了。所以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 而刑之,是 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 .如果 没有固定 的产业收入 .也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 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加以处罚,这就等于陷害。所以说,英明仁德 的君 主应 该首先使人们有固定的产业收入,这样百姓就 会有“恒心”.就可以安居乐业,发展生产了。

二、政治上要宽民、爱民

孔子 曾说:“道之 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政”是指法制、禁令。“刑”是指刑罚。政和刑都是强制性 的规范,只能制约民众 的外在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 耻心、价值观。人们虽然不违背规范,但那只是 为了规避惩罚,他们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 可耻的。“道之 以德”是通过为政者 道德人格 的魅力与其德行 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 向善的心志.在内在心志 的驱动下,自觉自愿 .自动 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 值选 择和行为方式。在这里,孔子将道德和刑罚、政令作 了对比,他发现道德的社会效果更好。很显然,他反对统治者对百姓实行严刑峻法,认 为统治者应该选择道德 .对百姓进行“内心统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上述主张,同样反对虐政。“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 国削。”(《孟子·离娄上》)他劝说统治者 不要残害百姓,如果暴虐百姓太厉 害,就 会身死 国亡,不太厉害,也会身危 国削。孟子反对连株,提出“罪人不孥”。他说 :“昔者文王之治歧也 .耕者儿一,仕 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下》)这是说,从前周文王在治理歧周的时候,对农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 :对做 官的人给以世代承袭的俸 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稽查,不征税 :任何人到湖泊捕鱼,不加禁止。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于犯罪的人,刑罚只及于他本人,不牵连到他的妻室儿女。

在孟子看来,英明的君主应该对百姓施行 “仁政”.应该宽民、爱民,应该 “与民同乐”。《孟子》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 鼓之 声,管簧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日:“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今 王田猎 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 .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 田猎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 见,兄弟妻子 离散。”此 无他 .不与 民 同乐 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 闻王钟鼓之 声,管箭之音,举欣欣然有喜 色而相告 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 以能鼓 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 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 色而相告 日:“吾王庶 几无疾病与.何 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在这里举 了欣赏音乐和打猎 两个例子,试 图告诫梁惠王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强加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作为统治者,应尽 力去关心人民的疾苦 .努力施行“仁政 ”,使人 民的基本生 活得到保障,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与民同乐”。

三、思想上要教民、化民

孟子说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 民心。”(《孟子·尽心上》)他认为好的政治措 施不 如好 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善政 只能使人 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为了得到 民心,必 须实行好的教育。因此,孟子主张要在“富民”的基础上,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段日序,周日庠 ;学则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 ·滕文公上》)

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孟子认为教育 民众不仅要有国学,更重要的是应该大力兴办“庠”、“校”、“序”等乡学。兴办学校 的目的是为了对百姓施 以人伦教育.让百姓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以及相关的各种礼仪和行为准则。同时,这也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他说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 文公 上》)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 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统治者教民、化民的目的就是要教导人 民如何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了解这五种关系中内含的各种礼仪规范。“明人伦”的具体要求是让百姓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认为,人们在劳动之余,在家做孝顺父母、敬重兄 长的子弟,出门则是忠于君主的臣民。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的社会**,而且百姓也愿“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就能够“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 ·梁惠王上》)意忠心耿耿地为君主效力。“人人 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 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圣贤施教,当各因其材。教育百 姓的方法归纳 为五种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 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教也。”(《孟子·尽心上》)就是说道德教育中,有像及时 的雨水一 样滋润万物的,有成全 品德 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惑 的,还有 以自己的善行来正己正人的,这 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通过道德教育 .孟子试图将道德规范根治于人 民的内心之 中。这样,民心就会归服,人民就会认同并且 自觉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质上还属于专制主义的王权思想,但其中确实包含了丰富的普适价值,尤其是“人民主体性”的提出在当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孟子民本思想中的体现的政治理性和政治智慧,是古代思想家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而服务。

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孟子的民本思想,从人类的终极关怀出发,在急功近利的封建时代固然是一种“理想主义”,而这也正体现了人类价值理性的优先性和崇高性。孟子不是立足于如何发展经济而不顾人民死活,也不是某人或其集团的利益,而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幸福与安乐。这对于我们认真反省自己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篇6

【关键词】孟子 音乐教育 性善论 仁政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教育,对人具有启美扬善的功用。先秦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的综合素养教育,礼崩乐坏只是形式上的冰散瓦解,其主体思想被孔子所传承,为孟荀所发展。不过,荀子重外在之礼,孟子重内在之仁。孟子以性善为人之本,以仁为人之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的同美同乐为善教和仁政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因此,孟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以“性善论”为钥匙,启开孟子的思想大门,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孟子和“性善论”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此我们可知孟子传习孔子及其门人之业,他本人也自诩“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接过孔子的基本观点,尤其是仁的思想,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扩充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但这里的善还不是理想的充实之善,而只是“善端”。如果把心比作善的种子,那么所谓端,就是善的萌芽。孟子认为人的善有四端,并且它们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实际行为中可以观察到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乍见”二字更加凸显了人的本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心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①恻隐之心,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理,即所谓,仁爱精神,它是四端中最根本的;羞恶之心,是对不道德的行为的一种责任心,即义;辞让之心,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即礼;是非之心,是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即智。孟子没有把人的生理欲望看作人的本性,而是把道德性的仁义礼智看作人本性所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既然人性之本为“善”,孟子何须再另行立文以阐明教养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他在肯定人性本善的同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人的生理欲望,孟子曰:“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人有这么多的生理欲望,在选择上会千差万别,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尽心上》) 所以就需修养,以保存人之质,他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日夜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本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孟子以物喻人,意在指明“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只要能保其养,即使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不会沦为禽兽,“舜之居于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正因为人有仁义礼智的善端,并且加以修养,才不会放任自流,任其所以。

孟子以性善作为人的共同心理基础,说明人人都有受教向善的可能性,他说:“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这也成为他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

由仁声到仁政

孟子根据“性善论”演绎出人们有着共同美感基础,“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者……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孟子·告子上》)所以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对善音者起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同样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尔》)。由于音乐具有以情感人的审美教育作用,以仁义为本的音乐就可以起到“明人伦”教化作用,“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当受教者把外在伦理道德内化为内心的真实情感,再通过相应的音乐体验,达到一种至美境界时,从而“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在这里,孟子将伦理道德完善与礼乐的实施尤其是乐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伦理道德的实现纳入乐教的轨道,寓教于乐,寓理义于情感愉悦的体验中”。②又因四端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通过“仁声”的“善教”就可以推而广之,使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更具普遍意义。

孟子认为“仁声”比“仁言”更能感化人,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感性的音乐比抽象的语言更具教育意义,因为理性的道德饰以感性的艺术形式,才能转化为人的心理需求。事物只有成为人的感性需求时,才能被人们积极接受。强制性的道德说教,在形式上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人们在心理层会形成一股抵抗力,因此道德教化并不能实现其价值。孟子的这一思想强调了教育方式的优质化,因为教育方式同样也是接受方式,不能被积极接受的知识只能是妄论,这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同孔子一样对音乐的内容有所界定,如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孟子也持此说:“……孔子曰:‘恶郑声,恐其乱乐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尽心下》)尽管孟子要求的“仁声”须突出道德内容,但从传统“礼乐教育”的综合素养来讲,他所主张的正是“音乐教育中伦理的与审美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③这一点也是符合音乐艺术的内在逻辑的,也是“仁声”、“善教”的理论根据。“仁声”以真情感人,用“仁声”进行“善教”,从而可以使人相亲相爱,并从而“得民心”。即荀子所说的:“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荀子·乐论》)通过“仁声”的情感把上下连接一通,正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条件。

孟子重视“仁声”的教化作用,从而使“善教”凌驾于“善政”即所谓“仁政”之上。这就点明了孟子的“文教”重于“政教”的观点,也明确了“仁声”优于“仁言”的重要意义。这是之前儒家“礼乐教育”思想中所没有的,可以说是对孔子以来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发扬。

注 释: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149.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7.

③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8.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2]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M].中华书局,1982.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张旭燕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陕西西安

张伦敦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

孟子的德育思想 篇7

关键词:孟子;尽心;知性;知天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章句上》)。“尽心”“知性”“知天”成为了孟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后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尽心”“知性”“知天”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一、知识的维度

从知识的维度看,则把“心”当作思维的主体,心乃思之官。“尽心”便是要尽可能地发挥心的思维功能,相当于人脑力活动的提升,以获取对外部事物的知识,并从中归纳出事事物物所蕴含之不同定理,待到事物定理达到一定规模,便可将其打成一片,以体认天道。

朱子注曰:“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夫理而无不知者也。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在此段注中,朱子从“理”的角度来解释“心”“性”“天”的含义,并给出了三者的关系:心具众理,性即理,理出于天。在确定了“理”的核心地位之后,朱子依“心”“性”“天”的含义便给出了“尽”“知”的意思,以“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作以结论。所以,在朱子那里,“知性”便放在了“尽心”的前面,以此来对应“物格而后知至”。(《大学》)。如此来看,朱子“知性”“尽心”与孟子“尽心”“知性”的前后关系正好相反,朱子如此解孟子是否合孟子之本意,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

《孟子》多处讲到“心”“性”,以“四心”“性善”为基本论断。诚然,孟子对于“心”“性”之本意可以说基本上是道德的。朱子将“四心”理解为心之四情,“四心”与“心之四”在思维上便有了差异。“四心”即由四者共筑一心,四即是一,一即是四。而“心之四”可意为“心具四”而不仅仅止于“四”,可具更多。所以朱子不仅谈“四心”“五常”,还要发明个“理”出来。“性”不只是善,还有无关乎善恶之“理”。或许朱子之大贡献不在于提出一个“理”,而是如何提出这个“理”。照此来看,中国哲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对现有概念的解释、延伸,而且更应注重在思维层面把握其核心内涵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既要学孔子之仁,更要学孔子如何发明仁;即要学孟子之义,更要学孟子如何发明义;既要学朱子之理,更要学朱子如何发明理;既要学阳明之心,更要学阳明如何发明心。仁、义、理、心的发展正是由其背后之“如何之思维”而推动的。“心”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除了知识的、道德的事物之外,还有什么是心所本有而未能发明光大的。

二、道德的维度

“心”字在《孟子》一书中出现了上百次。有言思维之官者,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有言道德心者,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从“夭寿”“修身”“立命”来看,孟子此处之心应当是其所谓之道德心,这也与其所论之“性善”相一致。孟子曰:“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

结合孟子以道德解释“心”“性”来看,“尽心”意为做人处事,莫不是用乎仁、义、礼、智之“四端”。如此,则知人“性”之善也,亦能知“天命”所在。所以在工夫上要“存心”“养性”“事天”。

三、本体的维度

将“心”当作本体,便将主体与本体同一化,其逻辑是:人之“本心”发源于天道本体,其有大小的区别而无本质的分别。所以“尽心”便是发明心之本体,然后自然存养、扩充之,以合于天道。这种维度相似于“性即理”“心包万理”“天理”的论述,只不过对于“尽心”之尽的解释大不相同,其后所推论出的“性”“天”亦不完全相同。

王夫之曰:“《注》(引者按: 朱子《孟子集注》) 谓知性而后能尽心。有说尽心然后能知性,以实求之,此说为长。若谓知性而后能尽心,不特于本文一串说下,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知天之理不顺;且所谓‘性即理者,指其实而言之,非可以理字代表性字。盖理,在事物在心皆谓之理,‘性之理单指在心之理而言耳。若穷理,则穷事物之理。故《注》又言格物。性岂可谓之物?又岂可在事物上能知性哉?径从知性上做工夫,如何能知?‘知性者,实于己身未发之中、已发之和上体会如此。恻隐羞恶等心,在本体上具足仁义礼智之天德。若不尽吾心以求知,则不著不察,竟不知何者是吾性矣。此‘心字是心之神明,所谓‘心之官则思及《书》所云‘睿作圣者。‘尽心则( 尽) [静]而体之,动而察之,以学问证之,极其思之力,而后知吾性之所诚有,故曰此说为长。若必要依《注》,亦只可云能察识吾性实有之理,则自能尽其心以穷天下之理;必不可以知性为格物也。”王夫之对“尽”作出了整体化的解释,既有静、动,亦有学、思。静能体认心之纯然本体,动能发挥本体之用,而后能知“性”之内涵。王夫之将理学的角度与心学的角度结合起来,既承认“理”的合理性,又赞同“心”之道德的根本性。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牟宗三.圆善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5]王夫之.四书笺解,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6]杨伯峻[M]..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上一篇:科学小故事下一篇:教学方式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