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学设计(精选7篇)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篇1
《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古汉语知识;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
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背诵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鱼我所欲也》。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2)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3)这篇文章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1)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2)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3)明确:本文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节课学习要点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椐实而论)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篇2
物理是研究客观物质世界、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 物理学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而来, 又运用所得到的物理学理论来指导改变周围客观世界, 促进人类进步。因此中学物理课程具有区别于其他科目的鲜明特点:物理与生活联系密切, 学生通过生活现象进入物理, 通过实验探究探索物理, 又通过解释生活现象深刻理解物理。为将“自得”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下面我从以上三方面入手, 讨论如何具体实施教学活动。
一、引起学生兴趣, 带学生自愿从生活走进物理
中学生在13—18岁这个特殊的年龄段身心迅速发展与完善, 自我意识逐渐兴起, 是情感、兴趣、意志等方面形成的重要阶段,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如果能够在为学生掀开物理的面纱之时抓住学生的眼球, 引起学生的兴趣, 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和热情;而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 恰恰是因为很强的可塑性, 如果教师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开场没有悉心准备, 陈词滥调又落后于时代, 学生对物理最初的认识就会有失偏颇, 继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每一个物理知识点都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角角落落。感官印象对学生大脑的刺激最为直接, 生活经验又为学生学习提供最原始的判断依据。教师要独具慧眼, 挖掘一切与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实例, 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 平实琐碎人人都可触及;又要有原则和方法, 巧妙地将学生对事物的表象认识过渡到物理的殿堂中来, 让学生感到物理的奇妙, 关于物理的本质还要去探索。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既提供“机遇”又给予“挑战”, 勾起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渴望。自愿深入其中, 是学生能够持续“深造”最本真也是最强有力的原动力, 还能为实现“自得”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引导学生探究, 带学生自主从实验探索物理
物理学科的研究以实验为基础, 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 对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来说, 仍需要相当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实力才能完成。除却教师所必备最基本的实验专业知识不必多谈以外, 要想让学生形成“自得”的习惯, 教师还要对有关实验的各个方面做足功课。我们拿实验器材的使用这一点来举例, 酒精灯常见于用来加热固体和液体, 但学生一般很难想到用酒精灯也可以用来加热附近空气, 空气密度发生变化, 变成不均匀的介质, 而这正是研究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传播时需要的条件, 非均匀的液体和固体较难实现, 但非均匀的气体就很容易得到, 且实验现象明显。人的思维容易被“理所应当”的现象所禁锢和迟钝。打破僵化的思维, 听起来很宽泛又似乎摸不着边际, 从加热固、液体到气体, 看似不起眼, 但却是思维的一转弯, 一跳跃。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并不单单为了得出早已知晓的结果, 根本目的是学会探究的方法, 养成探究的习惯。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对中学物理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点滴滴都了然于胸, 对一个知识点可以深入讲解, 但也要辐射全面, 多给学生指出一条方向, 学生就多一条探索的途径。无论正确与否, 学生都会在途中不断成长, 逐渐形成稳固的发散性思维, 并在其引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正确、有效的探索。学生为实现“自得”并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 还需要扎实丰富的知识和实验能力做基础, 才有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鼓励学生观察, 带学生自觉从物理回归生活
对知识的学习最终回归到知识的应用, 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体现其价值。鼓励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会发问也学会释问, 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够被深刻理解, 并引起学生往更深层再度思考。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的作用仍以引导为主, 将学生未能发觉的生活现象和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展示在学生眼前,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为学生开阔眼界, 帮助学生培养成功的体验, 使学生有信心和愉快的心理去享受“自得”的喜悦和乐趣。
实现学生“自得”的目标, 是一项长期且繁复的任务, 需要教师与学生配合共同努力, 当然在这里教师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 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 扎实的专业知识就像是一艘结实的船只, 教师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风浪, 但在知识的海洋里瞬息万变, 只有学生亲自撑船下海, 经历各种困难, 才能磨炼出一身过硬的本领, 自由着陆到任意知识的彼岸, 实现“自得”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上[M].中华书局, 1963.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篇3
一、对课文分段的质疑
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旧版教材是这样分段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新版教材则把三个自然段合为一段。
为什么要把三段合为一段呢?
笔者查阅了中华书局的《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孟子〉译注》,两书都是一章为一自然段,和新版教材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新版教材这种体例至少有两种好处。
第一,忠实于原著,体现了对经典著作的尊重。
第二,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自主、合作、探究”的编排精神。相比较而言,旧版教材的分段方式乍一看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学生能够迅速把握孟子的逻辑思路和“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但是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种分段方式等于把现成的答案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把编者对课文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习惯。新教材的编排体例在尊重原著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课文的论证结构,体会作者巧妙严密的逻辑思路,进而享受到自主探究的喜悦。
但同时问题也出现了。
第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旧版教材是这样编排的: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新教材则作了如下变动:
把旧版教材中的一、二自然段合为一段,三、四自然段合为一段。
笔者认为把旧版教材的一、二自然段合为一段未尝不可,因为它们都是从客观条件论证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但是把三、四自然段合为一段就不妥了,因为第三自然段论述了人成才的主观条件,最后一句话“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是对全文的总结,故单列为一段比较妥当。
笔者又查阅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孟子〉译注》、中华书局的《孟子》,发现了两本书中本章都是作为一段出现了。因此笔者建议第二章不妨仿照第一章的编排体例,让第二章作为一个自然段出现。这样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两章短文编排体例相同,避免了前后矛盾。第二,避免了关于分段的分歧。第三,正如前面分析,本文作为一段出现,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逻辑思路和结构层次。
二、对课文标点的质疑
第一章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新教材则把中间的分号改为了逗号,笔者认为不够妥当,因为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两层意思之间构成转折关系,中间一定要有分号来加以强调。
第二章中“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新版教材则改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笔者认为这种改动不尽妥当。“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两层意思,中间一定用逗号隔开;同样“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三层意思,中间也一定要用逗号隔开,显然新版教材的改动是没有道理的。
笔者查阅了中华书局的《孟子》,这句话是这样标点的: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种标点方法也和旧版教材相似,只不过把两处分号改为了句号。
第二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行拂乱其所为”,旧版教材是这样翻译的:“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新版教材则这样翻译:“使他做事不顺。”两种翻译比较,前者对原句的理解是:行拂/乱其所为,“行拂”即“所行不顺”;“乱其所为”即“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旧版教材的翻译基本和原文吻合,但是意思前后重复。新版教材的翻译倒是避免了重复,而且也和前面的句子在语气上贯通一致,但是有一个“行”字如何翻译,如何理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出现这些问题,关键原因在于标点者断句有误。
笔者认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应该这样断句: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即前半句断到“行”字后。有下面几个理由:
1.避免了上述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空乏其身行”可以理解为“使他身无资财,行动疲惫”,动词“乏”也有了明确的支配对象。“拂乱其所为”可以理解为“使他所做事不顺”。新版教材对这句话的翻译也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2.从节奏、语气上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其心志”“其筋骨”“其体肤”“其身行”“其所为”之前分别运用了使动词“苦”“劳”“饿”“空乏”“拂乱”组成了动宾关系短语,句子结构一致,使得文章节奏更鲜明、协调,语气更流畅、贯通。而“行拂乱其所为”的节奏是“行拂/乱其所为”与上文完全不协调;“空乏其身”粗看字数、节奏好像也与上文一致,其实不然,“空乏其身”中的“其身”与上文中的“其心志”等并不完全一致。
以上质疑仅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孰是孰非,敬请同行和专家考究定论。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篇4
平乐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
王明
教学内容:《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
重难易错: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法手段:
1、学生个人识记;2、小组合作解疑;3、教师精炼点拨。
生发问题:
1、寻找例词,进行比较赏析,加深理解巩固。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分析检测:
1、选择性提问;2、运用展台默写并纠错;3、作学案上精选习题。
教学反思: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做到读,写,练结合,向45分钟要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饱满的兴致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
3、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实现简单问题组内解决,难度问题充分讨论思考;
4、教师要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把握学生情绪,精炼点评疑难问题,与学生做好互动。
课后反思:
1、古文教学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2、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要驾驭课堂。
3、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孟子二章》教案 篇5
www.5y
kj.co
m 《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
一、二。
2.补充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1段。
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 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 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 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富有气势。
五、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
三、四。
2.补充作业。
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孟子二章
第二课时
附:《孟子二章》难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必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持,“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兵革非不坚利也。
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即可以说成“衣寇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衣冠洁”、“衣冠整,衣冠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六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贷》)等。从《论语》《孟子》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縢》:“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属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和“动”“忍”都增加使动用法,其中有动词也有形容词。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活用之实例”一节提到:“致动(按:即“使动”)主由动字转来……象字(按:即形容词)之为致动……理论上固属后起。盖动字中他动字之为致动,往往易生歧误。”比方“忍性”,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义同“心”,为了有错综变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坚忍”。《说文》:“能也。”“能”本熊属,引申为“大胆”为“敢”,“忍性”就是壮大胆量;又如:“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敌也。”(《韩非子•初见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请参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说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赵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本句为“增加他的能力”。赵注、杨译都有可商之处,因为赵注至少是不明确;杨译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译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拢。或认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对象补语,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
译文:“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事儿有所促进。”
①人恒过,‖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虑,|||⑤而后作;│⑥徵于色,|||⑦发于声,|||⑧而后喻。
1.并列复句。分号隔开三部分,三部分都是连贯复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语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两个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并列复句。“而后”是连词,表示先后相连,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是“这样以后”。或说“而”表音节停顿,“后”是“以后”。
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于……”这种介词结构一般是在动词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尔在动词前面的。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大体说来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衡”,音借为“横”,赵歧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不说音借,把“衡”作“衡量”讲,也通。“作”,《说文》:“起也。”就是“起立”。又,《尔雅•释言》:“作,为也。”或者说“作”当“创造”讲。“喻”,明白;同样的用法如:“故作书以喻意。”(《淮南子•修务》)
4.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拂”古音读“弼”,“拂”在“滂”纽“物”部,“弼”在“并”纽“物”部,“滂”“并”旁纽。“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义是纠正或者辅佐,《说文》:“弼,辅也。”《尔雅•释诂》:“弼,俌也。”当是引申义而非本义。其实“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矫正弓形的工具。两个“则”是转折副词,作“却”讲。赵歧注本句大意:“‘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来亡的困境。”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然后”,这样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个条件,后面的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然后”“而后”跟“则”相比,前者是必然条件;后者却可以是单纯的承接;如:“至家则君笑而立于门。”(《林觉民传》)包孕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知”的宾语的并列复句,它们的主语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译文:“这样,就能够知道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乐中可以使人死亡。”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www.5y
kj.co
孟子二章小结 篇6
1.而
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舍鱼而取熊掌(乡为身死而不受)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万钟我何加焉,对
3、得
二者不可得兼(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表修饰
表转折
表并列
表顺承
得,得到,拥有通“德”,感激
为了,表目的。
动词,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动词,采用。
5、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结构助词 的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 呼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
6、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7、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8、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结构助词,无实义。
生命
保全生命
通“欤”,语气词
动词,给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为
9、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如果
10、可以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 可以用来 是亦不可以已乎 能够
11、者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和“也”连用,表判断句的肯定语气。所欲有甚于生者 代词,------的东西
二、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三、古今异义
1、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2、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道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3、反问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去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优厚的俸禄对我又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2、衡,通“横”,梗塞,不顺。
3、拂,通“弼”,辅佐。
二、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 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饿其体肤,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空乏其身 动:使……惊动 动心忍性
忍:使......坚韧 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状语:
入:在国内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在国外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 人恒过
三、特殊句式
1、舜发于畎亩之中 “于畎亩之中”为状语应译在“发”之前 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2、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举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选拔提升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请到朝廷中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身居高位的。四、一词多义
1.拂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2、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选拔,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3、士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 贤士
4、于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从 困于心,衡于虑 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由于
5、而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表顺承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孟子两章》重点语句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才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先前为了(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些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国恒亡。
《孟子两章》中心论点
1、《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篇7
一、戴震的哲学思想
在《孟子字义疏证》中, 戴震批判程朱理学时体现出了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在方法论上表现在他的知行论和人性论的两种哲学思想中。
(一) 戴震的宇宙观
戴震对于宇宙本原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对气、道和理 (秩序) 等概念的阐释中。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 气又包括阴阳两种, 天地万物各具生态, 但无非都是阴阳之气和合而生的结果;认为道是气的永不停止的变化流行的状态, 道就是阴阳二气的流行, 又由于阴阳而生的世界可以分为五种物质组成, 故阴阳五行就是道的实体。戴震的这种宇宙观在本质上是一种唯物论思想观。同时, 戴震认为, 道的气化流行和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有其必然的秩序或条理, 而这个秩序或条理就是理。他认为, 所谓的理, 就是对世界事物进行精微的考察, 然后必须区分种种考察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命名, 这样获得的“理”称为“分理”, 如果获得的“理”是有条不紊的, 则称之为条理。可见, 戴震所阐释的理包括分理、条理两种。最后, 戴震指出气、道、理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共同构成宇宙的本原。正如后世学者所评价的那样:戴震认为气是生化的本原, 道是气化的流行, 理是流行中的条理, 这是对气、道、理关系的更细致、更合理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二) 戴震的知行论
戴震认为, 人的心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 (获得“理”) , 而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戴震还认为, 理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 事物所含之理不可能是人给与的, 人的认识来源于事物。这就很深刻地指出了人的“知”来自于事物中的“理”, 是人的心作用于物而获得理, 物蕴含着理, 物是知产生和存在的唯一来源, 知是人心认识物中之理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知与物不能混为一谈, 这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这样, 戴震便很鲜明的批判了程朱对“理”的解释, 否定了程朱认为“理”只有必须在内心苦思冥想方能得到的唯心主义思想观。
戴震非常注重“重行必先重知”的观点, 他认为, 人的言行应该建立在人心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发表错误的言论、实施错误的行为, 即先把获得“知”放在首位, 再根据“知”注重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同时又明确指出, 人要获得“知”, 就应该通过剖析事物, 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 并根据事物的规律, 通过“一以贯之”的学习来达到思想明白。因此, 他从认识论的角度, 借孔子的“一以贯之”和“克己复礼”来批判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在批判的过程中他进一步阐述, 人要正确获得“知”, 应该克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测, 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从自己的情欲和自然感受出发, 推己及人, 感同身受, 方可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地剖析事物, 准确把握事物的各种规律, 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法则, 而程朱所提之“存天理、灭人欲”是不符合人性存在和发展规律的, 不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是违背客观事物法则的, 显然是错误的思想观点, 而这种错误产生的根源恰在于程朱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偏见和客观人性的主观臆测, 导致思想认识的混乱而盲目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都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范畴。
(三) 戴震的人性论
戴震的人性论引申自天道论。他先引用《大戴礼记》中对命、性的解释:从道中所区分出来的种种事物的具体形态就称之为“命”, 很多具体事物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成为同一种类别就称之为“性”, 然后对这个解释进行阐述说, 根据阴阳五行的种种不同特征对事物进行区分就产生人和物, 而人和物由因为各自所属的特征类型而具有某种属性, 阴阳五行是道的实体, 人的血气心知是性的实体;事物有实体就可以区分, 正是因为可以区分, 所以又是各具特性、参差不齐的, 古圣先贤仅仅就是以天道本身为基础来解释性的;对道的具体事物的取法, 实际上就是对具体事物所具有阴阳五行的特性来区分的;而一提到区分, 从一开始就已经具有限制性, 存在着偏执与全面、赞赏与贬斥、清晰与混乱、模糊与明确等参差不齐的情况, 这种种情况各自都随着区分而成为某一类型, 因而各自具有自身某一种特性。最后他指出, 人的性, 是根据人的血气心知的阴阳五行特征来区分的, 是有别于物品的属性区分的。因此, 戴震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 认为人的性就是血气心知, 尖锐地批判了程朱关于“性即理”的唯心主义人性论, 明确指出人和物的性都是“分于阴阳五行”, 由于他们从阴阳五行中所分得的不同, 所以形成的性也各有区别。
基于此种思想, 戴震分析了孟子的性善论, 认为“性善”是指人在日常社会关系和行为中对事物产生种种的感受, 逐渐获得诸如怜悯或冷漠、羞愧或无耻、喜欢或厌恶、恭敬或傲慢、正确与错误等方面的认知, 进而具备种种社会道德观念。他还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了新的解释, 指出人的许多本性都不能说是恶, 只要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持好自己的行为就是善的。戴震的这种自然人性论观, 对于程朱“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一生都在孔子儒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刻的思想探索和研究, 其哲学思想在客观上已具有其浓厚的个人特色和主张, 因此, 他形成了一套与孔子思想不完全相同的关于尽心、知性、知天的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体系。
孟子提出“尽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认为人们只要能够尽力寻求、探索和扩充自己的心, 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 并且人的本性中生来就包含了仁、义、礼、智的美德, 而且人们如果认识到这些道德品质不是外在强加的, 而是人们心中自动涌现出来的, 那么人们就认识“天”了。换句话说, 人们只要努力探求和无限扩展自己内心固有的“善端”, 就可以认识自己的“善性”, 从而也就必然懂得了“天命”。在这里孟子认为, 这个世界是先有思想意识的存在而后出现具有思想意识的人, 可见, 孟子所持有的是天命论的世界观, 是唯心主义先验论, 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其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孟子在阐述其天命论思想时认为, 社会和人事的宗教内容都是由“天命”来决定的, 他把一切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都归之于“天命”。并且他认为天命就是一切人事的最后决定者, 他说:“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 (《万章》上) 天和命合在一起, 就是人生一切思想、言论和行为的根本归宿, 是世界存在的本原, 是不可改变的, 也是不可违抗的, 在其面前人唯有遵循和服从才能获得继续的生存和发展。孟子的这些思想观点在哲学上明显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同时, 孟子在认识论上也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孟子认为世上存在一种先天的良知、良能, 并且这种良知、良能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不需要向外学习和思考就能取得的。并且他认为, 人们只要向内心探求就能获得学问, 人们只要能把在现实中失去本真的、最初的善良之心找回来而重新存放在心里就可以获得人世间的学问了。同时孟子很注重“心之官”之思, 因为他认为思考是人们向内心探求学问, 寻得内心固有的善性的重要的方法。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告子》上) 另外孟子还认为, “心之官”是天赋予的, 因此他认为只有经过天赋予的心之官去思考而掌握了仁心善性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 反之, 只能成为被统治者, 因此, 其所言“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就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依据, 为后世统治者所喜爱, 而被奉为世人都应遵守的准则, 在这一点上与宋儒的唯心主义的“理”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和重用的情况是相同的, 这恐怕是当年的孟子所始料不及的。
三、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
戴震建立的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孟子建立的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 分属于两大截然不同的哲学范畴, 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戴震以考据大师闻名于世, 其哲学思想性质鲜明, “在哲学上, 提倡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理学”。“在世界观方面倾向唯物主义, 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如戴震的“心之所同然始谓之理”之理, 是超越社会阶层差别的一般共性的理, 并且说“理在事中”“理存于欲”, 而欲指的是人伦日用等客观存在的事物。虽然戴震所讲的人伦日用还不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存在”, 但肯定了理是从社会的人伦日用中产生, 力图从社会内部寻找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 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路线。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家, 被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 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剔除了人格神的含义, 把“天”确定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认定为天的本质属性, 最终认为天是人性固有道德观念的本原, “按孟子的看法, 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征, 主要体现于其内在德性, 自我的实现 (从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 ”, 即“人性本善”论。如孟子的“劳心劳力论”将统治阶级的本质解释为遵循、符合天道而具有仁善人格的代表, 曲解了统治阶级产生的根源, 从而在客观上沦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工具, 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戴震和孟子主要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两者并非是一致的, 不能划等号, 两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戴震和孟子的思想里都有弘扬仁善、尊重人性、维护人的正当要求的人文关怀精神, 在情感上同样具有浓厚的仁爱色彩, 这是容易让人产生混同错觉的地方, 但并不能掩盖两者在唯物还是唯心的根本性质的区别。这是我们在考察《疏证》一书在古文献学方面的得失时应该明确的。
摘要:《孟子字义疏证》为清代学者戴震的重要义理著作, 本书大量引用《孟子》中诸多概念作为字眼进行疏证, 借此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 达到批判程朱理学的目的。但戴震对孟子思想的这种阐发并不能证明其思想与孟子哲学思想的一致性, 而是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 这种认识对于精确而完整地把握戴震哲学思想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关键词:戴震,孟子,思想差异,《孟子字义疏证》
参考文献
[1]郭厚安, 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辞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
[2]王茂著.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