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

2024-06-19

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共4篇)

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 篇1

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

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认为君主以爱人之心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给人民以固定产业,使免于饥寒痛苦,再用礼仪教化,就可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暴虐的君主可以废黜是当时客观情况在孟子思想上的反映。孟子“仁政”思想是复杂的思想体系,反映着新旧交替期社会变革在某些人们意识上打下的双重烙印,即: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现实,另一方面又固执地迷恋往古。孟子的思想中,后者是主导的,前者是从属的。

孟子从“仁政”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的学说,从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要求,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上看,孟子的仁政学说的主要方面是为民请命的,尽管孟子是代表由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那部分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提出他的政治主张的,尽管“民贵君轻”口号不可能真正实行,尽管仁政学说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企图缓和人民的反抗斗争。但是不能否认,孟子是丛剥削阶级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引起很大重视的思想家仁政思想非孟子首创,在《书经》中可发现其萌芽。但第一次使用“仁政”,并把这一思想发展为完整体系仁政学说的.则是孟子。“仁政”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人民性的学说,它与反人民的法家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孟子的仁政纲领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开明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一切有志于改革的政治家总是把孟子的仁政学说作为改革的指导方针,而且许多耿直、富于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往往利用这个学说为武器,揭露、谴责历代封建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孟子仁政学说的本质 篇2

关键词:孟子,仁政,仁声,音乐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有说字子居或子车) , 鲁国“庆父”之后裔 (也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裔) , 战国时期的邹国 (鲁国之附属国, 今山东邹城市) 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文学家, 公元前372年出生[约于周烈王四年, 此时距孔子卒年 (公元前479年) 约有百年左右], 卒于公元前289年 (约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作为战国时期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和儒家学说,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大思想家, 是一代儒家宗师, 与其门人一起著作有《孟子》 (属语录体散文集) , 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 与孔子并称“孔孟”, 极大地影响着后世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 享有“亚圣”之美誉。作为孔子的继承人, 孟子对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 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仁政”学说, 其中礼乐的部分虽然相对简略, 但也充分表现出他的音乐思想与态度。孟子以“仁政”学说为基础, 形成了“仁声”的音乐观, 他认为音乐是表现仁义的一种艺术形式, 是为“仁政”服务的[1]29。

一、“仁政”学说是“仁声”音乐思想的根基

尚在幼年 (三岁) 时, 孟子就丧父, 家境较为贫寒。孟母对孟子的管束甚严, 一个人艰辛地将孟子抚养成人。譬如, 我们都知道孟母乃为后世母教之典范, 素有“孟母断织”、“孟母三迁”和“不敢去妇”等成为千古美谈的佳话。孟子一生追随孔子之学, 希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十多年间游历于鲁、齐、宋、魏等诸国。然而, 遗憾的是, 诸侯国君主们认为,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曲高和寡”、“迂远而阔于事情”。后来, 孟子退居深处从事自己的讲学传道, 与门下弟子一起研讨学问、谈论时事[2]30。大约是在齐威王在位期间, 孟子曾来到了齐国。在魏惠王及魏襄王时期内, 孟子曾去过魏国, 受到魏惠王较高的礼遇, 并被请教治国之道。在齐宣王时, 孟子又前往过齐国, 被委任为上卿, 其部分学说主张被齐国采纳。当然, 还有宋、梁等国[3]23。

在学成之后, 孟子以士之身份, 游说于宋国、鲁国、梁 (魏) 国、滕国、齐国等各个诸侯王国之间, 极力推行其政治主张。然而, 在当时的春秋战国,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几乎所有的大小王国都在“厉兵秣马”, 致力于通过使用武力的方式来达到国家统一的目的。自然而然, 孟子所主张的“仁政”学说就不被采纳, 甚至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因而未得到实际推行之机遇。乃至于在后来, 孟子决心退隐, 并专门与众弟子一起传道讲学, 述恩师仲尼之思想, 作《孟子》有七篇[4]17。据《史记》记载, 孟子著述有七篇传世, 《孟子》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该书虽非孟子之手笔, 但却是其弟子所记, 皆为其言行。从书中可知, 孟子的思想是:在人性的看法上, 认为人生来就具备四种品德 (仁、义、礼、智) , 主张“性善论”。也就是说, 在孟子看来, 人们应当重视内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内省的方式, 人们能够保持升华“善之本性”, 反之, 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 孟子突出强调王国要真正强大, 就应采用“王道”与“仁政”。对平民百姓“省刑罚、薄税敛”的做法也就是实施“仁政”。古往今来, 但凡得天下者均是由于“仁政”得以大力实施的结果, 而且恰恰是因为政“不仁”而失去天下的。除此之外, 孟子还主张:在诸侯国的三大法宝 (土地、人民、政事) 中, “民贵君轻”, 君主必须重视人民。一国之君主倘若犯下大的过错, 臣下就应当积极进谏劝诫, 倘若君王不采纳谏言, 那人们就可以轰他下台, 力挺明主执政;对于纣、桀之类的残暴君主, 天下的臣民们则应该联合起来进行抗争直至诛灭他[5]15。孟子认为“仁者无敌”, 主张应该采用“仁政”以赢得“民心”的方式, 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使得天下不战而真心归顺;与之相对, 孟子还强烈地反对通过兼并战争的形式去征服其他国家, 也就是抵制单纯武力解决问题的“霸道”行径。孟子认为, 如果统治者推行“虐政”, 不顾人民的死活, 将一定失去民心, 变成独夫民贼, 为人民所推翻;与之相反, “仁政”恰恰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政治形式, 实行仁政能够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而国泰民安。

在传统哲学思想方面, 孟子继承了孔子之“天命”思想, 认为天是最高的范畴, “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之本原, 将“天”想象成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还剔除了其中残留着的人格神之内涵。孟子将“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之本质属性, 指出:“诚”者乃天之道。在整个孟子之思想体系 (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 中, 孟子认为“天就是这个体系之基石”[6]31。一方面, 孟子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人民, 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比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人民应该像孝敬父母一样去服侍君王;另一方面, 孟子又认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严格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并效仿周制拟出从天子至庶人的一套等级制度。“仁政”学说的成熟与发展, 为其音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仁声”音乐思想为“仁政”学说服务

孟子的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仁、义、善”是孟子一贯奉行的主要思想。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孟子多年周游列国。在音乐方面, 孟子提出了“仁声”之思想。在音乐教育思想上, 孟子充分肯定了音乐艺术感染力及其特殊育人功用。孟子认为, 音乐教育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主张寓教于乐, 将礼乐之实施、尤其是乐之情感体验与伦理道德完善相结, 真正实现“寓理义于情感愉悦的体验”之中, 从而在乐教的轨道中实现伦理道德, 实现礼乐教化成就人格之完满与人性善之本性。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 孟子关于音乐教育的基本看法就显得十分清楚了。与单纯运用语言进行道德说教的方式相比, 孟子认为“些微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主张通过音乐和音乐教育去鼓舞人、启迪人和引导人的作用会更大, 也更加能够打动人心。与“仁言”之感化人和教育人相比, 孟子认为“仁声”的作用要更加强烈[7]8。这也即是, “教化众人”运用美的“仁声”, 比用“仁言”更能深入人心, 因为人世间的“仁义”是那么高尚和美的, 由此发出的“仁声”自然也是高尚和美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孟子亲身体味到了这一点深刻的道理:在那些曲调高雅且嵌有一定道德内涵的音乐声里, 沉浸在乐声中的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较为深刻的心灵震撼与情感体验, 这个远远超过一切道德说教之功效。

乐声善教优于语言德教的音乐教育思想, 既是对先秦儒家之乐教思想的超越, 又是对孔子的乐教思想, 亦即“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些微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的一次大发展。为了深入强调自己关于乐教的“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中心思想, 孟子经常强调“今之乐, 犹古之乐也”, 足以看出他是十分推崇古乐的。孟子认为“集大成者, 金声而玉振也”, 格外强调“乐”之形式美, 因为金声者乃是条理之始、玉振者乃为条理之终[8]16。从孟子这一思想的表述看, 虽然不是那么的具体,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看出, 孟子确实主张应以“条理”之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乐”的“仁声”之美。由此可知, 孟子应是继承了孔子所主张的“尽善尽美”之音乐美学思想。在对音乐的欣赏方面孟子的主张应该是“耳之于声, 有同听焉”, 因为“天下之耳相似也”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之上, 孟子还进一步主张:“ (王) 应与民同乐”, 以使天下得治。在孟子看来, “独自乐乐”莫若“与人乐乐”, “与人乐乐莫若“与众乐乐”。在音乐欣赏及其教育方面, 孟子打破了旧时的等级观念在音乐方面的拘束。在孟子看来, 人生来就有享受音乐之欲求与能力, 人生快乐之一就是享受音乐, 人对音乐的欣赏具有共同的美感, 是人们内心的欢乐之情不可抑制地自然外露的反映。闻乐则可以知德、知政;仁义之德应是音乐内容方面的核心。除此之外, 孟子还主张, 道德意志与道德情感是任何形式的音乐体验之根本基础, 否则这种音乐将毫无价值可言[9]95。

由此可见, 孟子的音乐思想, 一方面打破了旧有音乐方面的等级观念, 重视通过音乐及其教育的方式促进君臣与百姓之间的情感交流, 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 还应重视音乐艺术所具有的“达世之治”、“致人之和”与“悦人之心”等独特的社会功能。所有这些也是承继于先秦时代尚“和”之音乐思想的。

参考文献

[1]贾剑蕾.孟子音乐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 212 (2) .

[2]王志成.孟子的仁政论及其音乐美学观[J].晋阳学刊, 2003 (1) .

[3]霍海波.孟子与荀子的音乐美学观之比较[J].黄河之声, 2011 (7) .

[4]刘兰.孟子的音乐思想[J].齐鲁学刊, 1986 (8) .

[5]李畅然.辨清代客观化解经方法论同“诠释学的循环”原理之疑似——以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和焦循《孟子正义》为焦点[J].文化与诗学, 2009 (1) .

[6]鄂培.孟子与《孟子》一书撷要[J].国学论衡, 1998 (10) .

[7]向阳.从《庄暴见孟子》看孟子的论辩艺术[J].语文教学之友, 2009 (6) .

[8]刘伟.试探《孟子》所体现的孟子人格特质[J].安徽文学, 2007 (3) .

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篇3

什么是仁政:

仁政是“仁”的推广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有这样一件事: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牵去宰杀,他不忍心,下令用一头羊换下它。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说,这说明大王有“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怜悯之心)”,假如他把这样的恻隐之心用于人事、治国上,那他就是在施仁政、行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不过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的发展而已,“仁政”不过是“仁”的推广而已。

既然人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每一个统治者都有施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行仁政:

“推己及人”“与民同乐”

如何施行仁政呢?继续上面的故事来说明。齐宣王拒绝孟子让其推行仁政的建议,因为他自己有好货(即贪财)、好色的毛病。孟子说,世上人人好货、好色,大王只要通过了解自己的欲望,从而推知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就是推行仁政。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可见推行仁政的方法不过是推己及人、想民所想、与民同乐。

如何看待统治者:

“君不仁即可诛”“民贵君轻”

假如一个统治者不能做到体恤百姓、尽心国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对待这样的统治者?

孟子提出了那个时代最具震撼性的观点,即君王若没有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诛杀了君主,也不能算有弑君之罪。理由很简单,但很充分:君主违背了民心、丧失了人性。丧失了人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即“非人也”,“非人”如何能为人君主?借此,他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仁政思想处处有“以民为本”的痕迹:民贵君轻的思想关乎民生国计;对君主一人专政的体制进行批判,提倡德治,更是有民主思想的意思;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也有不小的启发意义。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1) 根据材料,概述孔子和孟子有关仁政的共同认识。

(2) 《孟子》思想是《论语》思想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说明《孟子》在哪些方面发展了《论语》有关仁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1) 重视民生,重视教化。

(2) 《论语》中提出了推行仁政的目标,即人口增加、财富增多、教化普及。

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思想 篇4

孔子曾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观点,认为统治者应遵守礼制、爱惜百姓。但他没有从根本上明确这一观点是“为什么”,也没有从操作层面明确“怎样”及“如果不又怎样”的问题。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相关思想,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形成了完整的“仁政”学说。

什么是仁政:

仁政是“仁”的推广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有这样一件事: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牵去宰杀,他不忍心,下令用一头羊换下它。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说,这说明大王有“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怜悯之心)”,假如他把这样的恻隐之心用于人事、治国上,那他就是在施仁政、行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不过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的发展而已,“仁政”不过是“仁”的推广而已。

既然人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每一个统治者都有施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行仁政:

“推己及人”“与民同乐”

如何施行仁政呢?继续上面的故事来说明。齐宣王拒绝孟子让其推行仁政的建议,因为他自己有好货(即贪财)、好色的毛病。孟子说,世上人人好货、好色,大王只要通过了解自己的欲望,从而推知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就是推行仁政。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a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可见推行仁政的方法不过是推己及人、想民所想、与民同乐。

如何看待统治者:

“君不仁即可诛”“民贵君轻”

假如一个统治者不能做到体恤百姓、尽心国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对待这样的统治者?

孟子提出了那个时代最具震撼性的观点,即君王若没有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诛杀了君主,也不能算有弑君之罪。理由很简单,但很充分:君主违背了民心、丧失了人性。丧失了人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即“非人也”,“非人”如何能为人君主?借此,他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仁政思想处处有“以民为本”的痕迹:民贵君轻的思想关乎民生国计;对君主一人专政的体制进行批判,提倡德治,更是有民主思想的意思;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也有不小的启发意义。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1)根据材料,概述孔子和孟子有关仁政的共同认识。

(2)《孟子》思想是《论语》思想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说明《孟子》在哪些方面发展了《论语》有关仁政的思想。

【参考答案】

(1)重视民生,重视教化。

(2)《论语》中提出了推行仁政的目标,即人口增加、财富增多、教化普及。

上一篇:届高考英语必考词汇90天复习案:第14天下一篇:社会需要诚信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