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教育思想

2024-11-25

孟子教育思想(精选12篇)

孟子教育思想 篇1

我国教育自近代以来一直在模仿西方, 学习国外, 可以说是一种舶来品, 作为拥有悠久教育历史的文明古国, 我们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中也包含着非常丰富、至今仍具重大价值的教育思想, 本研究旨在探析孟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以对现代教学有所启示。

一、孟子主张的师生关系体现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孟子授业的主要形式同孔子一样, 主要通过师弟子之间的对话和问答来进行, 但是孟子比孔子更强调尊师, 重视“高致之教”, 与孔子的“俯就之教”有区别。程颐谈道:“孔子教人常俯就, 不俯就则门人不亲;孟子教人, 常高致, 不高致则门人不尊。”[1]孟子常常给学生制定一些高标准, 让学生按照高标准提升自我, 即所谓“高致之教”。如, 孟子相信:“道在迩而求诸远, 事在易而求诸难。”[2]又如, 公都子问:同样是人, 为什么有的人是“大人”, 有的人是“小人”?孟子答:“从其大体为大人, 从其小体为小人”[2], “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不能夺也”[2]。虽然孟子强调“高致之教”, 但是对于弟子的提问则几乎是有问必答, 毫无保留, 正所谓“往者不追, 来者不拒”[2]。师弟子之间的问答作为授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与主体性教育所倡导的基于对话的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的。

孟子的教育思想中以学论教的思想特点有清楚的体现。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2]。学问之道就是学习之道, 就是教育之道。此外, 孟子还认为:“教育者必须首先成为学习者, 教育就是一种学习转化为另一种学习。之所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章句上》) , 就是因为教育者未能注意使自己首先成为一名学习者。其次, 教往往是一种学, 教不过是促人学。‘私淑艾’是一种教, 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学;‘不屑之教诲’也是一种教, 但这无非是借此刺激学习者去学、去思, 所以教最终归结为学。”[7]孟子的以学论教正说明了文学的作用的重视, 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与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孟子还认为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成为一名学习者, 本着谦虚的态度, 本着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教学, 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 由此可见, 孟子的言词中也流露出教学相长的意味。因此, 可以说孟子虽然重视尊师, 但是主张师生平等, 通过对话和问答的形式而实现主体与主体的交往的。

二、孟子关于教学的论述体现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 他认为教育就是扩充善性、扩充善端的过程。孟子扩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 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要求, 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 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重视学生个体认识的自觉性, 这正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内涵。

1.“深造自得”———自求自得。

“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只有深入学习和钻研, 有自己的见解和收获, 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智慧, 遇事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此, 孟子主张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动手、独立思考,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只有如此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牢固地习得知识。独立自主的、深入的思考对于学习是必需的, 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不可或缺的, “耳目之官不思, 而蔽于物。物交物, 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2]。此外, 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有批判的精神, 要“存疑”。孟子有一句名言:“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2]只有经过深刻批判和思考、自己积极主动地体会和获得知识, 才能真正内化, 融合到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去, 才能得心应手的加以运用。可见, 孟子重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批判性、创造性, 这正是主体性教育旨在培养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的重要特征。

2.“盈科而后进”———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要遵循“盈科而后进”即循序渐进的原则。孟子认为“其进锐者, 其退速”[2], 进程过于迅疾, 一味贪图速度, 势必会影响实际效果, 即便当时记住, 也会很快忘却。正确的做法是“盈科而后进”, “流水之为物也, 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至于道也, 不成章不达”[2]。应像源源不断的流水, 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下一个洼坎, 未注满时绝不下流, 由此渐次流入大海。[13]学生有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 无视规律, 一味贪多贪快, 拔苗助长, 只会适得其反, “非徒无益, 而又害之”[2]。

3.“教亦多术”———因材施教。

孟子非常重视针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2]。教导学生, 有的要像及时雨滋润禾苗一样及时启发和点化, 有的需要促进其品德完善, 有的需要发展其才能, 有的可答疑解问, 不能登门授业的人也可采用相应方式使之间接受教。甚至“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是亦教诲之而已矣”[2]。拒绝教诲, 如果能使人醒悟, 则不失为一种教导。

4.“专心致志”———集中精力。

孟子认为,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不能三心二意, 否则便难以学有所成。孟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他说:“今夫弈之为数,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即使像下棋这样不算太复杂的小技艺, 也必须专心致志, 否则也不可得。孟子认为, 学习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 而不是天资高低。一旦决定做一件事情, 除了专心致志外还要持之以恒, 方能成功。孟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一日曝之, 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2]学习要有所成, 就要像孟子所说, 避免半途而废, 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

虽时过境迁, 但孟子对于教学的论述, “深造自得”、“盈科而后进”、“教亦多术”及“专心致志”仍含有主体性的意味, 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 对现代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程颐.入关语录[A].周德昌.北宋教育论著选[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32-333.

[2][3][4][5][6][8][9][10][11][12][14][15][16][17][18]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173, 270, 336, 267, 189, 270, 325, 322, 312, 62, 320, 300, 264-265.

[7]杜成宪.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 民国八十三年, 88.

[1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71.

孟子教育思想 篇2

孟子的德治思想

孟子的德治思想由性善论、天人观、民本思想、仁政学说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性善论是其理论前提,天人观是其哲学依据,民本思想是其思想核心,仁政学说是其主要内容.

作 者:赖美琴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政法系,广东,惠州,516015刊 名: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5(4)分类号:B222.5关键词:性善 民本 仁政 德治

孟子教育思想 篇3

关键词:孟子思想 中学生 人生观 价值观

在高中历史思想史的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中学生古代思想精华的教育。孟子的“仁政”“舍生取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人生观,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直到现在,这一思想仍然闪耀着现实的光辉,对今天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学习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尚公精神境界,增加中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孟子·梁惠王下》节中,孟子劝齐宣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就是“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这是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末一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不仅是对宣王,而且是对一切统治者或更多的人说的,是与国家、民族、人民同欢乐、共命运。孟子提出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体现出孟子高尚的精神境界。孟子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中虽然有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将国家、人民、乃至社会的利益置于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及强调个人对国家、民族、人民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等,这些高尚思想都应加强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时大力弘扬。

二、学习孟子“修已修身、反求诸已”的人生观,加强中学生自身修养

孟子在“性善说”中,认为人性中具有善端,提出“仁、义、理、智”四德,而重在人为。孟子还提出了扩充善端的修善途径,即“寡欲、养气”等。“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根据。孟子还提出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第四)“内视”等原则方法,“反求诸已”,包括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只有受教育者主动积极的参与,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才能实现内化,进而进行自我教育。这一点对当前加强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三、学习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浩然之气,做一个一身正气的人

孟子十分重视人格的尊严,重视人的志气,反对出卖人格,出卖灵魂丧志以求荣。孟子提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无论是处于贫贱还是富贵,都应保持志的不变,这便是中国人应具备的正气、骨气,亦即浩然之气。在历史思想史的学习中,我们要教育学生生就要生得光明正大,顶天立地,死也要死得其所,为民族、为公义而死,义无反顾。“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光照千秋,这样才能为世人所景仰,更值得在中学生中大力弘扬。

四、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生存与发展观,不断磨炼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和才能,是由于他经常处于灾难逆境之中,他们时常提高警惕,考虑患害也深,所以他们往往通情达理。孟子说“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一个人只有终身处于思虑之中,才能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祸患。人常在困难忧患中生存成长,要发奋有为,时刻处于兢兢业业之中,勇于斗争,以此修已,则可以造就英雄,以此治国,则可以免患图强。这一认识在当今社会仍然很有借鉴意义,它反映了道德教育与修养中的一条规律,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乃是造就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必备条件。

总之,在高中思想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我国古代思想史的学习,取其精华,将其与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推动高中思想史内容学习的同时,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以加强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墨子与孟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篇4

一、教育作用的论述

以社会发展的原则认识教育的价值, 墨子与孟子可谓异曲同工。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 墨子深表不满。他认为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强凌弱、富侮贫等现象, 其原因就在于人人自爱自利, 而互不相爱, 他认为这是天下之害的根源, 如能“兼相爱, 交相利”, 则会出现“刑政治, 万民和, 国家富, 财用足, 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墨子·天志中》) 的结果。要实现这一目的, 他认为第一要义是抓住教育, 通过教育来实现政治主张和发展社会生产。正因为墨子对教育的作用充分估计, 他提出强教于人、强力为学。这种强力教和奋勉学的精神, 反映了墨子以教育改良社会的强烈要求。

孟子出于社会长治久安的理想, 提倡“仁政”, 主张“保民而王”。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就在于“得民心”, 好的政治还不如好的教育。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仁政必须辅以善教, 这是因为“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他还说:“上无礼, 下无学, 贼民兴, 丧无日矣” (《孟子·离娄上》) 。足见教育对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政权的重大作用。

墨子和孟子同时非常重视教育和环境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故染不可不慎”, 即对教育和环境给人们的习染, 不能不采取谨慎、严肃的态度。孟子则把教育与经济联系起来考察, 认为教育与环境是有关系的。他说:“富岁子弟多赖, 凶岁子弟多暴” (《孟子·告子上》) 。他也承认楚人学齐语时, “一齐人傅之, 众楚人咻之, 虽日挞而求其齐也, 不可得也” (《孟子·滕文公下》) 。可见他也看到了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对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政治服务, 墨子与孟子并无异议, 但墨子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视为教育对社会的作用的前提, 而在处理教育与个人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是很重视, 相对来说, 更重视社会发展的大问题。而孟子则是根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论述教育作用的, 把教育与个人、教育与社会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教育目的的阐释

“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理想, 决定了墨子实现贤人政治的社会目标。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 以备担当治国利民、兼爱相利的职责, 成为“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的人。墨子认为贤士或兼士是否在位, 对国家的之乱兴衰有决定性的影响。作为贤士或兼士, 必须具备三项标准:“厚乎德行, 辩乎言谈, 博乎道术” (《墨子·尚贤上》) , 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 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 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

孟子重视教育, 有鲜明的政治目的, 即为实施“仁政”服务。孟子要求“君子”、“圣贤”要以德为主、德才兼备。他指出了培养———“大丈夫”的主要标准:富贵不能乱我之心, 贫贱不能变我之志, 威武不能屈我之节。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 孟子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即“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 学者三代共之, 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滕文公上》) 。由此, 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五伦”:“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 “五伦”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道德观念。他认为只要五伦观念深入人心, 就可以取得长治久安的统治效果。

通过教育所实现的墨子“爱利天下”的兼士与孟子的“君子”、“大丈夫”形象, 在外表与本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墨子的教育目的反映了在自然力和社会力量压迫之下的小生产者的平等理想, 但这一理想是一种不易实现的空想。而孟子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他的教育目的是为地主阶级服务, 进而维护这种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三、教育内容的不同

墨子认为当时最大的社会问题是存在着“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这“三患” (《墨子·非乐上》) ;而同时王公大人们在寻求着“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这“三务” (《墨子·尚贤上》) 。墨子有志于解决“三患”, 实现“三务”, 其措施就是通过道德教育, 来培养兼士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思维能力的教育, 即“辩乎言谈”方面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墨子时时刻刻都在以“辩”、“言谈”教育弟子。首先, 墨子提出了三条衡量人的言谈是否正确的标准, 即著名的“三表法” (《墨子·非命上》) 。其次, 墨子强调必须掌握思维和论辩的法则, 即形式逻辑, 要求懂得运用类推与求故的方法。墨子通过对大量实际问题的论证, 提练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 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之中, 在他的教导下, 墨家学派培养出了许多有名的辩才。

墨子的科学技术教育, 包括应用科学技术教育和纯科学方面的教育。墨子私学的应用科学技术教育有出色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器械制造上, 包括军事器械和生产器械。纯科学方面的教育, 墨子也有很高的造诣, 涉及数学、光学、力学、声学等多方面, 均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孟子的“明人伦”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主体。他以“性善论”为依据来论述人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等问题。孟子强调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必须以“仁、义”为核心, 以“孝悌”为基础, 进而推之以忠信 (天下) 。他认为仁是人本然的善心, 也是人的本性, 义是人自身修养的必由之路。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规范:仁、义、礼、智等, 都是人的本性善心的不同表现, 并且都是人内在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但这种品质总要受到各种各样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活, 所以孟子认为这些“良知”、“良能”是会发展变化的, 所以需要教育来进行引导。

墨子的教育内容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不过墨子全盘否定了“礼”、“乐”的价值, 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娱乐活动, 这是片面的。而孟子主张教育的中心内容是“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梁惠王上》)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 以孝悌之义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墨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相同之处不多, 主要体现在差异性上。这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有很大关系, 也与他们的阶级不同有关系。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 那时诸侯之间相互兼并, 战争频繁。在这种局面下, 如何才能重建社会秩序、过上平定的生活是这一时期思想家追寻的主要问题, 而作为平民阶级的代表, 墨子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 为了大众穷苦人民, 反对战争。而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 此时, 战争规模不断升级, 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增长, 而统治阶级却为满足侈欲, 实行苛暴。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 孟子就是在这样背景下, 提出“仁政”思想, 进而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他们提出的教育思想, 其作用都是为自己的核心思想服务, 核心思想差异性明显, 因此教育思想不同也是理所应当的。

参考文献

[1]胡子宗, 李权兴.墨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谢祥皓.孟子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6:12.

[3][清]毕沅, 校注, 吴旭民标点.墨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4]任大援, 刘丰译注.孟子[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7.

孟子人文思想浅探 篇5

孟子人文思想浅探

孟子在他“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地位,并为人在义与利的追求上指出了正确方向.孟子的人文主义思想及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 者:樊冠钰 FAN Guan-yu 作者单位: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4)分类号:B82关键词:孟子 人文思想 理论特征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篇6

关键词: 孟子;民本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06—02

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对统治者如何避乱达治、由衰至盛,以达到安邦定国的治国策略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争论,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群星璀璨的政治思想。其中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就是其中一颗灿烂的明星,虽历经时空的转变,仍然放出了夺目的光彩,对构建我国“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孟子承继了先贤的“重民”思想,但又有所发挥和发展,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民本思想理论。他认为民众是国家或社会的根本,统治者要重视民众的利益和作用,尊重民众的意志和人格,才能使民心向背、天下太平,从而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具体说来,孟子的民本思想有以下内容:

(一)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

孟子认为,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民众,民众是国家、诸侯、天子存亡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 的主张。在人民、国家和君王三者之间,“民”是第一位的,是最根本的,对于统治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得民”,否则就会自取灭亡。他说:“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 孟子精辟地阐述了得失天下,在于民的得失,而民的得失,又在于民心的得失,民心的向背又在于民之施与和满足民欲等方面。桀纣的灭亡就在于无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倒行逆施,背离民心,最终被民众所推翻。他针对当时诸侯割据称霸,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深受其害的混乱状况,无情地揭露了“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1] 的残酷现实,进而指出,如果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不顾百姓的死活,那就无异于禽兽,就是残害百姓,就会遭到人民的极力反抗,最终“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1] 而如果国君能够施行仁政,爱护人民,则“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因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 也就是说,民心向背是统治者能否得天下的关键,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二)制民之产和民可使富的惠民思想

1.制民之产。衣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孟子看到经济生活状况对社会安定的重大作用,就非常重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强调统治者要保障人民一定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人民的物质利益得到实现,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他在经济上提出了“制民之产”的主张,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 “恒产”即稳定的生产资料,“恒心”即正常的道德行为。就是对一般人来说,假如没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作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就不会有正常的道德意识,人们就会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社会就会大乱。如果统治者不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百姓犯了罪,再去惩罚他们,那就简直是在坑害百姓。孟子还指出“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1] 因此,贤明的君主要给百姓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够有保障养活妻子儿女的能力,能够在好的年成里得以丰衣足食,在年成不好的时候也不致饿死,只有这样,才能使百姓容易接受道德教化而具有一定的道德心,从而对统治者更加服从,社会才能保持安定。

2.民可使富。孟子反对单纯依靠刑法去治理国家,而是提倡“薄赋敛”,以减轻人民的沉重负担,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他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1] 在孟子看来统治者只有减轻刑罚,少收赋税,使老百姓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耕细作,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才能使国力增强,天下安定。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孟子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对于商人要减轻他们的赋税,对于负贩的商人不要征税,对于城市居民要免除他们的住宅税,对于耕者就只对他们恢复井田制,同养公田,就不必再征收他们的赋税。如果这样,“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就会“无敌于天下”[1] 。他还强调:“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1] 总之,孟子认为如果不减轻民众沉重的赋税,就会引起民众饿死的现象,就会使百姓父子离散,各不相顾,社会就会因此而大乱,更谈不上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了。

(三)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

孟子认为,君王只有与民同乐,并心忧天下,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而一统天下。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 在孟子看来,统治者要十分关心民众的疾苦,满足百姓的愿望,以天下百姓的欢乐为自己的欢乐,以天下百姓的疾苦为自己的疾苦,才能使民心向背,称王于天下。孟子在与齐宣王、梁惠王的对话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与民同乐”的主张。孟子认为,周文王虽然利用了广大民众的力量来建筑高台、挖掘深池,而老百姓却非常高兴,还称筑的台为灵台,称挖的池为灵沼,这是因为周文王能同民众一同快乐,所以自己也能感到快乐。而与此相反,如果君王不能够与民同乐,而是“独乐”,并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就会象夏桀和商纣王那样,遭到人民的唾骂和反抗,最终导致政权的覆亡。

(四)尊贤使能的用民思想

尊贤使能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有善于治理国家的贤才能士。一个圣贤的君王,必须做到尊敬有才有德之士,广纳天下英杰,使出类拔萃者得到应有的职位和认可,使他们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更好的巩固和发展。孟子在回答齐宣王关于如何选拔人才时说:“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1] 这段话包含了选贤举能两个原则:一是要把卑贱者提拔到尊贵者之上,把疏远者提拔到亲近者之上,使选贤举能跳出贵戚亲近者的圈子;二是要倾听国人的举荐,不偏听偏信。这两项选官原则体现了孟子选拔人才不分贵贱、尊贤使能的用民思想。孟子告诫统治者要从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汤武革命、周公勤政等事迹中,领悟为政必须大公无私、任人惟贤,顺应民意、为民造福,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这样才会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2]。

二、民本思想的当代启示

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对于今天我们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1.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孟子“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和“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国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这更有利于我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3],从而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青春活力。

2.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孟子的“制民之产”和“民可使富”的惠民思想启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让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吸取孟子惠民思想的积极成分有利于更好地加快推进我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利于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因此,须继续推进和完善社会体制改革,把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等政策落到实处,从而“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4],真正形成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和谐社会。

3.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孟子“尊贤使能”的用民思想,有利于我们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杜绝任人唯亲的腐败现象。须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确立德、才、能、绩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确保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

4.坚决贯彻好“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当然,孟子的民本思想与我们党的“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截然不同的。建设“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对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党的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共同愿望的一致性,是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们应该正确吸取孟子民本思想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剔除其不合理的因素,把孟子“重民、惠民、爱民和用民”中的思想精华运用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参考文献:

[1]孟子,王常则译注.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任慧.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向世陵.重民扬善心仪自由——孟子思想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孟子教育思想 篇7

一、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概述

孟子首先明确指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性是善的, 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善端, 这些善端有赖于后天的存养扩充来发展为道德。其次, 孟子剖析了有些人“恶行”的存在, 是因为这些人丢失了本心却不知去找回。所以做人做事的学问就在于找回自己的本心并加以扩展。最后, 孟子在“圣人, 与我同类者”的思想基础上, 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信念, 并指出了相应的道德修养方法。

1. 人性善

孟子认为, 人性是生而有“善”的, 这种善端使人区别于动物而有更高的道德需要。它源于天赋, 却仍需要后天的努力修养才能达到“事天”, 所以, 性善论又是一种“道德完善过程论”。

(1) 善在我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人性中的善, 这种善端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可贵之处。所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人与动物的差别是很小的, 如果丧失了本性中的善, 那么人也就与动物无异了。人性中的善也是道德的本源, 人性中的“四心”可以发展为“四德”, 即“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仁、义、礼、智其实是发端于我心, 即每个人都具有成德的内在基础。

(2) 善由天赋。孟子引用《诗经》中的话来说明这一道理:“天生丞民, 有物有则。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也就是说, 人性中的善来源于天, 人们对于道德的喜爱与追求是继承天的秉性。同时, 人们可以通过扩充自己的善心, 来了解自己的善性, 来达到了解天性。将人性的善归于天, 使个人通过尽心修善来达到与天的统一, 每一个个体人格得以与天亲近, 思想得以沟通, 个人的道德成就获得了超越性的意义。

(3) 性善是一种过程。孟子认为, 上天予人以善端, 但并没有给人天生完备的道德, 人的善端还存在一个扩充成德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而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人虽然拥有善端, 但是如果不能扩而充之, 就是保养家庭也不足够。所以, 孟子虽然肯定人先天的善性, 但更重视后天的扩充修养。

2.“失其本心”与“求其放心”

孟子认为, 人有天赋的善性, 但这一善性不仅有赖于后天的扩充发展, 而且目标是容易丢失的。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 外界环境会影响人的善性;另一方面, 是自我不知扩充善性, 丢失了本心却不知找回。所以说, 做人做事的学问, 是要找回人丢失的善心, 并加以养护扩充。

3.“人皆可以为尧舜”及道德修养方法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上天赋予的善性。“圣人, 与我同类者”, 圣人是与我们本质相同的人, 只是因为他们能够保养并扩充内在的善性, 因此才会成圣。因此, 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信念, 认为人只要扩充自己的本心, 一点一滴慢慢地去做, 就可以成德成圣。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孟子也提出了自己的修养方法。

首先, 坚守本心和担当道义。人之于世, 应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就是对本心的坚守和对道义的担当, 不因外在环境而改变, 不因个人的际遇而动摇。“君子所性, 虽大行不加焉, 虽穷居不损焉, 分定故也。”君子能够坚守本心, 在达道天下时不会增加, 在穷苦困顿时也不会减少。君子同样能勇于担当道义, “天下有道, 以道殉身;天下无道, 以身殉道。”

其次, 磨练意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所以, 敢于担当大义者, 必不害怕困境, 而是利用困境磨练自己的意志, 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再次, 反身自省。“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君子以仁礼之心待人, 但是遇到有人对他蛮横无理, 他该怎么办呢?孟子说, “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 必无礼也, 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 自反而有礼矣, 其横逆由是也, 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 其横道由是也, 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 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君子遇事首先会反身自省:我是不是没有做到仁义?我是不是没有竭尽心力?如果自问做到了竭尽仁义, 而对方仍然如此, 那就不用与之计较了。

最后, 辨体之大小。“体有贵贱, 有小大。无以小害大, 无以贱害贵。”人体是有贵贱大小之分的, 那么什么是大体, 什么是小体呢?“耳目之官不思, 而蔽于物。物交物, 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弗能夺也。”耳目之官不能“思”, 不能自主地进行价值判断, 容易被外物诱蔽, 而心志是天赋的, 能够进行道德判断的。人应该先确立“大体”, 确立仁、义、礼、智的道德本心, 发挥其作用, 才能不被耳目之欲这些“小体”所左右。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善性, 人们应该存养自己的善性, 避免丢失;更应该扩充发展自己的善性, 努力成就道德。这对于完善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价值。

二、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于道德教育的理论价值

孟子性善论思想是儒家关于人性论思想的主要观点, 影响了儒家几千年道德教育的发展, 其思想中的很多观点仍可以为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1.“性善论”思想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基础的人性论思想

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前提, 不同的人性论会产生不同的道德教育效果。施教者以为性善, 则将诱掖扶持而听其自造自得;施教者以为性恶, 则将禁锢摧抑而强其谨守范围。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肯定了人对于道德的先天端质和内在需要。因而, 道德教育应该在顺从人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上进行, 引导人们完善内在的道德。因生而有善, 故而可以在后天加以引导而发展为道德。孟子的“性善论”从人性论角度给予道德以人性关怀, 肯定人的道德主体性, 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 鼓舞人们去发展和践行道德, 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基础的人性论思想。

2.“性善论”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道德自觉

“性善论”肯定了受教育者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主动性。人生而有善端, 所以追求道德不是外在力量强加于我们的, 而是我们自己自觉地想要去做的。并且, 在自我道德完善方面, 每个人都具有成就其道德的天赋和能力, 因而, 每个人对于自身的道德养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人都有自我成就道德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道德自觉, 这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3.“性善论”有利于促进教育者教育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得到道德培养, 只有肯定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启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自觉, 才能使其将道德规范看作对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而非异己力量, 才能增强德育的实际效果。因此, 教育者应该转变传统观念,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激发其主动地发展和培育自身的道德, 实现从教育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突出受教育者在自我成德过程中的主体性, 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对于道德教育的实践价值

“性善论”思想对于道德教育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 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道德教育的实践。立足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现状, 孟子“性善论”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实践启示。

1. 教育者应该首先发挥道德榜样作用

每个人在自我道德成就上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所以,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要先做好自己。第一, 教育者要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成就自己的道德, 做一个有德之人, 才能发挥“上行下效”的作用, 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道德引导。第二, 身负德育之重责, 教育者应该以极大的责任心来对待道德教育事业。教育者应该真正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 真正以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为本, 对受教育者负责。

2. 道德教育要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孟子肯定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每个人既有内在的道德需要, 也拥有内在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 教育者应该善于引导其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第一, 要启发受教育者意识到自我内在的道德需要, 明白道德需要不是外界强加于我的, 而是源于自身内在的要求, 因此, 受教育者应该去追求道德完善。第二, 应该鼓励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 培养其自我道德约束的能力和道德自省能力, 使其能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实践, 从而努力成就其道德。

3. 优化道德教育环境

孟子认为, 道德养成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内在因素, 但外在的环境也会对道德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 还可以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因此, 道德教育者还应该注意优化道德教育环境。首先, 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内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其次, 要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文化知识的责任, 更应该担负起道德教育的责任。最后, 要优化社会德育环境, 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社会舆论, 使全社会养成良好的道德风气。

参考文献

[1]周艳.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孟子教育思想 篇8

一孔子与孟子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 人人都应受教育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通过教育, 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都会得到提高, 但人与人之间也逐渐会产生差距。这就是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孔子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认为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孟子倡导“性善”论,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这四端虽然是人本身所固有的, 但它们还只是善的萌芽, 如果要成为“君子”, 还必需经过后天的教化, 使其得到扩充和发展。

(二) 因材施教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深入地了解了弟子们的能力水平及性格特点等情况, 以便对其施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在《论语·先进》篇中就有这样的一个生动例子:“子路问孔子:‘我听到的事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说:‘你的父兄还在, 你应该先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一会儿冉有也来问:‘我听到的事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说:‘你应该马上去做。’公西华很奇怪, 就大胆地去问孔子:‘冉有和子路问的是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的胆量有两个人的大, 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求平日做事爱退缩, 所以我要鼓励他。’”孟子也很注意因材施教, 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此五者, 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和孔子一样都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 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学生的赞扬, 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曾经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三) 对学生充满感情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 在生活中, 他平易近人。在教学中, 他“诲人不倦”。孔子平时在生活中和学生谈话比较随便, 而且心胸宽广。此外孔子对学生的爱还集中体现在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上。孔子对自己学生教而不倦的精神, 使学生们对孔子也充满感情, 他们之间有着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 又似父子的关系, 孟子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他说:“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也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感情, 他说:“君子有三乐”,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正是其中一乐。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历经磨难, 才会成就一翻大事业, 所以他说:“上天要把一个重大的任务交到某个人身上, 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 劳动他的筋骨, 饥饿他的肠胃, 穷困他的身子, 使他的每一行为总不能如意, 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 坚韧他的性情, 增加他的能力。”经历过这些后, 自己才能成为“大丈夫”。这些当然是孟子自己的人生观, 但其中却饱含着对后辈的期望。

(四) 学习贵刻苦

孔子认为学习应当刻苦。在这一点上孔子自己就是榜样。《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爱读《易》, 以致把串连竹简的皮绳磨断了三次。他说:“再让我多活几年, 要是这样, 我对《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充分掌握了。”这个故事充分表明了孔子刻苦学习的态度。他还说:“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对自己做学问态度的描述, 这种学习起来“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不知鼓舞了多少后学之辈。他对学生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箭, 我们不能让时间一分一秒地白白流走, 应该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还称赞弟子颜回安贫乐道, 说:“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孟子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真要有所得, 一定要持之以恒, 专心致志。他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举了一个掘井半途而废的例子来教育大家, 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持之以恒, 还应专心致志, 不然连下棋这样的小技艺都学不好。孟子说:“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二孔子与孟子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孔子和孟子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在育才思想上也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的育才思想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 思想的表达方式不同。孔子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语言很简洁, 往往是直接说理。而孟子则不同, 在孟子的言论中故事、例子较多, 充满激辩色彩。这是由于孔子和孟子所处时代的不同造成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 当时虽有儒、墨显学之争, 但当时主要是摆观点, 只要能说清楚自己的主张就行。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 当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面对“处士横议”的情况, 孟子当然要分析各家的思想主张, 并且研究掌握一定论辩的技巧, 以便在以后的论辩中维护儒家学说。所以他说:“圣王不作, 诸侯放恣, 处士横议,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

其次, 孟子除了提倡学校教育外, 还主张重视家庭教育, 这是孔子所没有提及的。孟子说:“中也养不中, 才也养不才, 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 才也弃不才, 则贤不肖之相去, 其间不能以寸。”孟子认为“贤父兄”应该对自己的子弟进行家庭教育。对那些没有德行的, 教之以德。对那些没有才干的, 教之以才。如果没有“贤父兄”的教导, 那人和人之间也就没有什么好与坏差别了。

三孔子与孟子教育思想对为师者的启示

(一) 为师者应博学多能

孔子勤学好问, 使他博学多闻。他遍晓礼、乐、射、御、书、术。除此之外, 他还常能解答一些社会难题。如《史记·孔子世家》载:“吴伐越, 堕会稽, 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 防风氏后至, 禹杀而戮之, 其节专车, 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是以纲纪天下, 其守为神, 社稷为公侯, 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 为釐姓。在虞、夏、商为汪罔, 于周为长翟, 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 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 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吴国出兵攻打越国, 得到一节像车子一样长的骨头, 吴王于是就派人去问孔子, 什么人的骨这么长。孔子告诉他说这是防风氏的骨头。然后又把防风氏的情况从头到尾仔细地述说了一遍。吴国的使者听后佩服地说:“真是圣人啊!”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遂至陈,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 楛矢贯之, 石砮, 矢长尺有咫。陈湣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 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 通道九夷百蛮, 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 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 以肃慎矢分大姬, 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 展亲;分异姓以远方职, 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 果得之。”这件事说的是孔子在陈国时, 有一次有一只鹰落在了陈国宫廷的树上死了, 身上还带着一枝楛木做的箭, 箭头是石头做的, 箭长一尺八寸, 陈湣公派人来问孔子。孔子说:告诉来人这是肃慎人使用的箭, 周武王灭商后, 肃慎曾进贡过一种楛木杆, 石箭头的箭。后来这种箭曾经做为陪嫁物到了陈国。陈湣公听后派人到府库里查, 果然找到了这种箭。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 而且还经常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但他这样博学多闻。为人师者, 就应当像孔子一样, 敏而好学, 博学多闻, 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二)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非常关怀学生, 不似后来的有些为师者, 总是扳着一副冰冷严肃的面孔。孔子晚年, 经常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 除了授业外, 还经常聊一些个人的私事。如有一次,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舆?”孔子仍然耐心地说:“过犹不及。”孔子认为教师不应以师长自居, 应当让学生在探讨问题时各抒己见, 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也能使问题得到更深入的探讨。要让学生有“当仁, 不让于师”的精神。

(三) 以身作则

孔子主张“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应当行为正当,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和教育学生。有一次他对子贡说:“我不准备说话了。”子贡问道:“老师如果不说话, 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也不说话, 四季不是照常运行, 万物不是照样生长吗?”可见孔子不但重视“言传”更重视“身教”。孟子也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孟子说:“圣人, 百世之师也, ……奋乎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 闻者莫不兴起也。”圣人是百世的老师, 他们在百代以前就奋发而起, 在百代以后, 听到的没有不以其为榜样, 而感动奋发的。孟子说:“爱人不亲, 反其仁;治人不治, 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认为“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一定要做学生的榜样, 这样做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才会让“天下归之”。

毫无疑问, 孔子和孟子都是伟大的教育家, 他们不仅发展和传播了中国古代的文化, 还通过弟子把他们的育才思想也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这些光辉的思想不只是对中国, 也对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晏.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赵岐.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孟子孝道思想浅析 篇9

孟子继承了先人的孝道思想, 并加以发展, 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孝道观念, 几千年来, 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一、关于孝的重要性

(一) 孝可以促进天下和谐、太平。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意思是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 国家的基础在于家庭, 可见家庭的和谐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 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 处理好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个“孝”字, 按照中国古人的思想,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必先行其孝。这体现出孝与天下太平紧密相关。孟子认为“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而天下平”, 只要所有的人都爱自己的父母, 尊敬自己的长辈, 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二) 孝可以增进个体人生幸福。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据此人生的三大乐趣之首在于“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 生养之恩大于天, 是人世间最大的恩情。若是父母安康长寿, 子女能尽心报答养育之恩, 人生才能得以完美幸福, 有俗语曰:家有老, 如有宝。因此在孟子看来, 孝是人生的大事, “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正体现了这一点。并且“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与之交相辉映。可见, 在孟子的思想观念中, 孝对于个体人生有着重大意义。

(三) 孝是人德之本。

孟子曰:“不得乎亲, 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 不可以为子”, 意思是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 就不可以作为人, 不能够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以为人之子。在这里, “为人”、“为子”的责任在于“得亲”、“顺亲”, 取得父母的欢心成为做人的标准, 顺从父母的意愿成为为人子女的义务。又有“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将孝作为与禽兽相区分的标志, 孝是人类特有的品质, 不孝者不可以为人, 不可以为子。

二、关于孝的基本范畴

根据孟子的意思, 孝的内涵是:“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此之谓孝也”, 即是说, 孝是子女之于父母一生践履的职责与义务。

(一) 父母在生时, 一定要做到“事之以礼”。

在孟子看来, 儿女要对父母做到“事之以礼”, 不仅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全面地孝敬父母, 而且要将孝德推己及人, 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外, 还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千万不要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四点:

1. 养亲之“口体”。

养口体, 即养父母衣食住行。父母在年老时丧失劳动能力, 甚至丧失自理能力, 当然就无所谓经济来源, 这就得靠子女给予物质支持, 这是赡养父母的最基础、最首要的条件。孟子认为子女行孝、赡养父母, 一方面要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 让他们“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另一方面要将父母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做到“不负戴于道路也实现在物质生活层面对父母有所“养”, 是尽孝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这根源于人的自然报恩观念。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更何况于人, 母亲十月怀胎, 历经生死考验生下子女, 父母含辛茹苦, 将子女养育、教育。其间的苦只有为人父母方能体会。因此当父母年老的时候, 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父母, 让父母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必然成为每个人应尽的道德义务。

2. 养亲之精神。

所谓的养亲之精神就是对父母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奉养。物质生活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 对父母精神生活的奉养更为重要, 为人子女应该让父母精神充实愉悦, 才能称得上是真孝。在孟子的孝道体系中, 具体通过慕亲、尊亲、顺亲、得亲、谏亲与谅亲几方面来体现在精神生活上对父母的孝养。

子女一是要做到“慕亲”, 即眷念父母。孟子曰:“人少, 则慕父母, 知好色则慕少艾, 有妻子则慕妻子, 仕则慕君, 不得於君则热中”, 意思是人在幼小的时候, 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 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 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思念君主, 得不到君主信任, 心里就热辣辣的难受。这样不是孝, 孟子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为人父母者, 不管孩子多大, 始终将孩子视为生命之最要, 对待孩子的那颗慈爱之心一生不变, 而孩子大部分都仅是少时慕父母。而舜作为大孝的典范, 五十而慕父母, 备受孟子赞益。因此, 孟子强调子女始终要有眷念父母之心。

二是要做到“尊亲”, 即尊敬父母。孟子曰“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 孝子最大的事情没有超过尊敬父母的。又有“食而弗爱, 豕交之也;爱而不敬, 兽畜之也。恭敬者, 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 君子不可虚拘”。尊敬却不爱护等于是养猪, 爱护而不尊敬, 等于是养犬马。可见, 孟子强调一定要尊敬父母, 仅仅做到能养, 而不敬, 就和养猪及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了。用心去感受父母的需要, 用心去与父母交流, 始终对父母怀有敬爱之心, 这才是真正的孝。尊敬父母是一种子女对父母怀有敬爱之情的外在表现, 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对亲情的道德要求。

三是要做到“顺亲”、“得亲”、“谏亲”。孟子曰:“不顺乎亲, 不可以为子, 不得乎亲, 不可以为人”, 意思是不顺从父母的意志就不可以做儿子, 没有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得亲”、“顺亲”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孟子在强调子女要顺从父母的意愿, 不要让父母不开心的同时又主张有所变通, 不能愚昧地“顺亲”。因为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当父母有错时, 子女要审慎对待。“亲子过大而不怨, 是愈疏也”, “愈疏, 不孝也”。父母的过错很大时, 子女应该怨, 并规劝。不怨反而是不孝, 因为这样是让父母错下去, 子女深爱父母就不能漠视父母的过错, 那样会对父母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父母的过错小就不能怨了, 怨了就是不孝。“亲之过小而怨, 是也”, “不可矶, 亦不孝也”。

四是要做到“谅亲”, 即谅解父母。孟子以大孝之至的舜为例, 主张谅解父母的过错。舜的父母不喜欢他, 这让舜非常痛心, 然而出于无奈, 也只能“往于田, 号泣于昊天”, 在父母面前依然毕恭毕敬, 尽心孝顺。他说:“我竭力耕田, 共为子职而已矣, 父母之不爱我, 于我何哉?”在舜贵为天子后, 给予父母的是最大的尊敬与孝, 即“以天下养”。舜能够不计较不喜欢自己, 甚至几次想害死自己的父母与弟弟, 仍然尽到儿子的责任, 对父母尽孝。真正做到了“父母爱之,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 劳而不怨”, 可之谓孝之至也。

3. 孝及他人。

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根据仁的要求, 他提出了博爱天下的思想, “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而“仁之实, 事亲是也”, “孝”作为“仁”的根本, 必然成为孟子所提倡的观念。孟子讲的孝也不仅仅局限于指家庭内部的子女父母关系, 还进一步扩展到指所有年轻人对长者的尊敬与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证明。这样形成一种全社会孝道盛行的良好风气。其实, 孝及他人也是孝敬自己父母, 保存自己父母的表现, 因为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

WENJIAOZILIAO

之父, 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 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 一间耳。”可见加害别人其实就是加害自己的亲人, 同样是大不孝的行为。所以对其他人的尊敬与孝非常重要。

4. 作为子女, 千万不能有不孝的行为。

孟子在《离娄下》中写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 (肢) , 不顾父母之养, 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 不顾父母之养, 二不孝也;好货财, 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从 (纵) 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 四不孝也;好勇斗很 (狠) , 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将不孝的行为分为五种:其一是四肢懒惰、不务正业、生活没有保障, 当然就不可能管父母的生活;其二是沉迷于赌博、下棋、饮酒等不良嗜好, 游手好闲, 不管父母的生活;其三是贪图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其四是放纵自己的声色欲望, 使父母蒙受耻辱;其五是好勇斗狠连累父母, 使父母操心。此五种不孝表现都是不考虑父母的养育之恩, 皆被世俗社会认为是大大不孝的行为。

(二) 父母在死时, 应该“葬之以礼”。

孟子认为对待丧葬要超过养生,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 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为什么呢?根据朱熹在《孟子集注:离娄下注》中的解释:事生固当爱敬, 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 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 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 而必诚必信, 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所以孟子主张厚葬父母, “亲丧固所自尽也”, 要竭尽全力做好父母的丧事。“不以天下俭其亲”, “不以俭而慢其亲”。通过厚葬来表达对父母最大的敬爱与孝心。但是他也主张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来为父母举办丧事, 而不是故意苛求。另外孟子十分重视棺木的选用, “古者棺椁无度, 中古棺七寸, 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 然后尽于人心。不得, 不可以为悦;无财, 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 古之人皆用之, 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 无使土亲肤, 于人心独无恔乎?”他尤其重视棺木的厚度, 这样才不至于使死者的身体接近泥土。

(三) 父母在死后应该守孝三年, 做到祭之以礼。

孔子提倡以三年之丧来怀念死去的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主张, 他说:“不能三年之丧, 而缌, 小功之察”, 即不守孝三年, 即使非常重视守孝三月的缌麻、守孝五月的小功等也会被认为不识大体。但是同时孟子又提出了权益之变, 如果确实不能守孝三年, 可适当缩短守孝时间, 但不可以无故这样做, 否者何以言孝。

孟子还主张要对死去的父母“祭之以时”, 表达对父母的怀念, “永言孝思”。

三、孝道的教育与培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人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的亲人, 是人的天性, 孝正是人天生具有的良知、良能, 但是需要扩充与发展。“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加之各种现实的诱惑, 许多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使孝道的培养成为必然。

首先, 孟子认为学校德育是培养孝道观念的主要途径。对于孝的培养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的, 因为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孝道教育的成效直接受学校相关教育的影响。所以, 孟子主张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孝观念的培养,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 那样就可以“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同时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明人伦”,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 皆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 小民亲于下”, 人伦的内容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由此不难看出人伦的首要标准是父与子的“亲”, 即孝要处理的关系, 学校教育将孝道教育排于首要地位。

其次, 家庭教育对于孝道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孟子提倡“易子而教”, 以达到不影响父子关系、不影响孝道实施的目的。父母教育子女可能会因为意见不同而相互埋怨, 而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责善”, 不利于父子关系的发展, 因为“责善, 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 贼恩之大者”, “责善则离, 离责不祥莫大焉”。

最后, 归根到底, 一个人能否具有孝的品质, 主要在于他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孝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自觉完善自身的修养。孟子在《尽心》中指出道德修养论的基本纲领:“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

四、孝的时代价值

(一) 弘扬孝道是老龄化社会的必需。

201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根据国际标准, 65岁及以上人口占7%, 即为老年型人口类型。故得出结论,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经济基础仍然薄弱, 养老制度还未完善。2012年新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问题, 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因此, 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子女赡养父母, 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老人能否安然度过愉快的晚年生活关键在于子女是否行孝。这表明, 弘扬孝道是当今社会现实所需。

(二) 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歇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传承的灵魂, 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弘扬孝道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三) 弘扬孝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现今社会, 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 实用主义、金钱主义成为主导观念, 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而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 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与缺失。人们的“善端”未得到扩充, 导致养老问题日益严重, 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农村, 主要表现为不养亲之“口体”, 由于经济条件差而不能给予父母基本的物质支持, 无奈之下出现了年迈老人拾荒的现象, 让“颁白者附带于道路”。在城市, 主要表现为子女因工作繁忙而无法亲自照顾老人, 父母只有被送往养老院, 不能享受天伦之乐, 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然而种种原因都不能成为不能尽孝的借口, 只要在内心深处有孝养父母的观念, 相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必定会将赡养父母放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古有“老二十四孝”, 今有“新二十四孝”。可见孝字无论在历史长河的哪个阶段, 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孝, 不仅仅是一种传统, 更是一种美行;孝, 不仅仅是一种责任, 更是一种践行。孝者行天下, 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王立民, 译评.孟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

[2]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吴锋.论孟子的孝道思想[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3 (2) .

[4]崔雪茹.浅论孟子的孝道思想[J].孝感学院学报, 2008 (4) .

《孟子》思想体系浅说 篇10

关键词:仁政,性善,修身,自得

《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汇编, 以其成书章节中称各君王谥号推论其最终成书作者应为孟子的弟子, 而非其本人。书中从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论、游说诸侯及对弟子的言传身教等各方面, 阐释了孟子“仁政”、“性善”的思想主张。其思想体系可简单概括为下图。

一、以“仁政”“性善”为指导的“善道”主张

由《滕文公章句上》5·1“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可知孟子口中的真理即“道”。

《尽心章句下》14·33“尧舜, 性者也;汤武, 反之也。”

《离娄章句上》7·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以仁、义、礼、智为根本阐发“性本善”的道理, 即所谓的“道性善”。

《尽心章句上》13·21“君子所性, 仁义礼智根于心, 其声色也睟然, 见于面, 盎于背, 施于四体, 四体不言而喻。”

君子所言性, 既孟子所说的善性, 所以其道是以仁、义、礼、智为根本的性善之道。关于“性本善”, 孟子有此论述:

《告子章句上》11·2“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在理解《孟子》一书时, 以“夫道一而已矣”为主干。此“道”是以尧舜行仁政为言, 以仁、义、礼、智为根的“性善之道”, “仁、义”为其核心。

《告子章句上》11·11“仁, 人心也;义, 人路也。”

《尽心章句上》13·33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 大人之事备矣。”

二、以“修身得天下”为目的的政治主张

孟子通过游说诸侯宣扬其思想政治主张, 他宣扬性善之道, 阐发仁义之理的最终目的为“修身得天下”。

《离娄章句下》8·16“以善服人者, 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 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道性善之目的在于“以善养人”, 而后“服天下”。又《尽心章句上》13·14“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可以将“以善养人”和“善教得民心”归结为从思想方面着手, 进而得天下。

《离娄章句上》7·9“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 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 尔也。民之归仁也, 由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可以概括为: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得民心——得民——得天下。

三、以“自得”为方法获取“仁政”“性善”

孟子认为思想方面的“以善养人”和物质方面的“得民心”都必须自觉的有所得, 也即“自得之”。

《离娄章句下》8·14“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所言的“自觉的有所得”并不是随意放弃的, 孟子主张居仁由义, 反对自暴自弃。

《公孙丑章句上》3·6“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 贼其君者也。”

《离娄章句上》7·10“自暴者, 不可与言也;自弃者, 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 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谓之自弃也。”

孟子从“不为”和“有为”角度对反对自暴自弃进行论述, 强调居仁由义的重要。

《尽心章句上》13·17“无为其所不为, 无欲其所不欲, 如此而已矣。”

《尽心章句下》14·31“人皆有所不忍, 达之于其所忍, 仁也;人皆有所不为, 达之于其所为, 义也。”

《离娄章句下》8·8“人有不为也, 而後可以有为。”

孟子对不为和有为所做的论述, 意在以仁、义为准则, 重在分析人的原则性问题。不为, 即不为“言非礼义, 身不能居仁由义”之人;有为, 即成为“居仁由义, 出入是门”之人。

《公孙丑章句上》3·7“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发 ;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和《离娄章句上》7·4“行有不得者节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都做了相关的论述, 而《尽心章句上》13·4“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则从另一个高度阐述了君子反求诸己的目的。“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对应君子三乐中“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由此可见, 孟子强调“反求诸己”, 看似一种苛刻的修身之道, 其实正是为从反求诸己的态度中获得“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恰恰只有君子才能感受得到。

《尽心章句上》13·9所说“尊德乐义, 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在注重以反求诸己的态度来规范自己的同时, 又能够安身立命, 达到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精神境界。

《尽心章句上》13·1“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 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

孟子能感受到“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这种天命的巨大力量, 同时能够“修身以俟之”, 达到真正的安身立命。

参考文献

孟子教育思想 篇11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之后周育站了起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十者’怎么翻译?”

这也有疑问?我以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周育的语文基础应该是不错的,于是我把问题抛了回去:“你以为呢?”

“‘五十个人’,还是‘五十岁的人’,我拿不准。”

“嗯?还可以理解成‘五十个人’。”于是我把这问题让全班学生讨论。

“五十岁的人”“五十个人”,教室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讲台前面的黄晶晶在小声嘀咕:“百分之五十吧?”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理解,而我从读这篇文章开始就只有一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听个究竟,于是大声说:“是不是还可以理解成‘百分之五十’呢?”

学生争论得更激烈了。

“所有的观点都必须遵循文本。”我提醒,“大家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这一段,思考后再交流。”

两分钟后,谭波第一个发言:“我认为是‘五十个人’,因为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是要向梁惠王说明,要使国家百姓数量多,必须让老百姓有粮食吃有衣服穿。‘五十个人’表示人多,许多人有衣服穿,这样说的意思是指社会的物质储备非常丰富。”

谭波的话还没说完,下面已是一片躁动。

“不对,不对。”张林林大声说道。

我看他很激动,笑着说:“有理不在声高。我们请张林林谈谈他的看法。”

“依原文看,这种理解是不太妥当的。文中这样写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课文注释告诉我们,五亩相当于现在一亩二分,这样小的面积是不可能提供五十个人的衣服材料的。”张林林说。

学生纷纷点头。

我接着问:“那你也不赞同‘百分之五十’一说吗?”

“是的。都是表示人多,自然说不通。”

讲台下的黄晶晶看着我说:“我觉得谭波说得非常有道理,我想问的是文言中百分之五十,该怎样表示?”

“我知道。”

又是周育。

“与现代汉语不同,文言中的百分比多用分数表示,大多数是‘十……’的格式。”

“能举一个例子吗?”

“让我想一下。”其他同学小声议论起来,在同桌的提示下,周育说:“初中课文《塞翁失马》中有‘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这里的‘十九’即‘十分之九’。”

“好的,我在这里还可以给大家补充一个例子,《游褒禅山记》里有一句‘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这里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根据黄晶晶刚才讲的,如果这里是百分之五十的话,应该是‘十五’。”

我突然发现以这个细节为依托去探讨孟子的思想别有意味,于是说:“我们通过排除法否定了两种翻译,可是孟子在这里为什么特别提到五十岁和七十岁?也就是说,既然孟子要表示的是让老百姓生活有物质保障,为什么没有说成是‘黎民可以衣帛矣’,也没有提让小孩和壮年人有衣服穿、有饭吃?”

因为有了前面的思考,持应该翻译成“五十岁”观点的同学快速说出了他们的理解。

邬翔:“‘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可以看出孟子非常重视对百姓进行教化,如果老百姓知‘礼’,社会就会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境界。”

“我还是没明白这跟五十岁有什么关系。”我不失时机地提醒。

“这里的五十岁不是确指,而是虚指,包括后面的七十,都是泛指老人。孟子的意思是说,社会要让老人有衣服穿有饭吃,这不仅需要物质保障,而且是社会尊崇礼的结果。”

“好的,你能概括出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吗?”

“课文倒数第二段有这样的句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直接说出他的主张,即要让百姓归顺,需要做到两个方面:‘黎民不饥不寒’指有丰厚的物质储备;‘七十者衣帛食肉’指社会推崇礼教。因为‘帛’是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期,我想无论物质多么丰富,普通百姓能享用丝织品的还应是极少数,肉也是。当有稀有品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人享用,这体现了社会对礼的推崇。”

同学们都为他思考的细致和表达的严密鼓起了掌。

我说:“哦,邬翔同学的观点让我想起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即,两手抓——”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学们笑着高声回答。

“我们都知道物质是基础,孟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片刻安静之后,几乎是同时回答:“是。”

“有文字依据吗?”我看江旭成非常想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点了他的名。

江旭成:“‘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说,让活着的人有饭吃,让死者得到安葬,这是王道的开端,开端即基础。”

“非常好,我很佩服同学们能从细微处察出文章的宏旨,这种探究精神难能可贵。接下来我根据同学们的观点,总结和补充一下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王道’和‘仁义’,在政治上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其中‘制民恒产’是基本手段,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产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君王的地位才会稳固。孟子还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是非知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明人伦’的教育。在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向善,社会就可以形成一种‘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局面。”

孔子、孟子德育思想比较 篇12

第一, 德育教育思想的前提:区分君子和小人与性善论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两种人:君子与小人。一般人认为, 孔子讲的君子是指当时居于统治地位、剥削劳动者的有权有财者;小人则是处于被统治、被剥削地位的劳动人民。在孔子看来, 君子主要是指具有智、仁、勇等德性的有德之人;而小人在严格意义上则是指无德性的非德化之人。在孔子看来, 恶人和圣人都是极少的, 而且“上智下愚不可移”, 即这两种人的秉性是先天的、后天并不能改变。但多数人都是中间性的, 其“性”是相近的, 因此具体形成什么样的人格、成为君子还是小人完全取决于自己, 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学习以及是否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实践和修养, 强调后天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孟子是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是孟子思想道德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他主要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 把人的道德品性归之于天赋。孟子认为, 是因为人出生之后, 一些善的品性或所谓的良心, 只有圣人能保存下来, 一般的普通人则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丢失。这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人们回归善的本性, 所以, 孟子特别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

第二, 德育的实施过程;仁与仁政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并将君子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 认为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这里的品德指的就是仁, 那怎么才能达到仁呢?孔子认为首先在于立志, 要志于仁。其次要克己内省, 严格要求自己。最后要改过迁善。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误, 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 只要能及时改正, 就能达到仁。

孟子把孔子的“德政说”, 具体化为“仁政说”。在孟子的文章里, 他认为, 要推行仁政, 首先, 必须关心民生。其次, 是提倡“以德服人”, 反对“以力服人”。再次, 主张对民众施行道德教化。这就鲜明地突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 德育教育的方法:忠恕之道与反省内求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具体来讲, “忠道”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恕道”是消极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将心比心”, 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推知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推己及人”之所以可能, 其基础就是人的自然性情。只有具有真性情的人才可能做到“推己及人”, 如果一个人的性情是假的、不是人类所共有的真性情, 那他就不可能推知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孟子重视“反省内求”, 是他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一个基本特征。所谓“反省内求”, 就是主张把“反省”和“内求”结合起来。“反省”, 就是运用反思的方法去领悟某种道理;“内求”, 就是从自身求取善良美德的本性。一方面通过反思去领悟某种道理, 另一方面, 以领悟到的道理为指导, 到自身寻找善良美德的本性, 以发扬光大。孟子的“反省内求”修养方法有三种表现形式:“求其放心”、“反求诸己”、“反身而诚”。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的德育教育中有一些相同的方面, 但也存在着很多差异。相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耻求荣的价值目标;强调内省、慎独的教育方法;强调诚实守信的处世之本;强调“合力育人”的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 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实际, 孔子、孟子的德育思想中至少有以下一些德育内容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首先, 重视道德教育。在孔子和孟的教育哲学中, 道德教育都居于重要的位置, 他们都意识到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潜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真正的人”的过程中, 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重视道德教育是先辈们给予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忠告, 不仅在古代、在国外, 就是在现代、在国内, 同样值得重视。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提出了在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的同时, 也要加强道德建设, 实行以德治国。

其次,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启发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离不开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 学生的素质是否得以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被调动, 而不能寄希望于外部的“压服”或“灌输”。

再次、性善论存在的局限性警示我们在当今道德教育中应改变传统德育理论中对人性的预设。价值论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善恶非性也”———“善恶” (价值) 并非属性, 它并不为任何事物所固有, 任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所谓固定不变的善, 人性更是如此。所以, 我们应当确立新的人性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人性理论。性善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伦理道德属性, 把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后天社会因素归结为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 把社会发展有序和谐以及人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归结为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刘飞,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皮江红, 源头的智慧——孔子、亚里士多德教育哲学探析连云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6

[3]黄钊, 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探析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4]曲洪志, 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04)

[5]蔡世华, 黄军利.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J].理论导刊, 2006, (02)

上一篇:教学录播下一篇:分类分行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