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24-06-27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共2篇)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篇1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

鉴定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中科院电子所承担完成的“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

鉴定会由中国电子学会徐晓兰秘书长主持,电子所副所长邓云凯出席并发表致辞。以沈绪榜院士为组长的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司和规划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航天771所、北京华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仔细审阅了相关材料,并认真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杨海钢研究员等所作的总结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用户报告、测试报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报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高等级高可靠可编程逻辑电路研制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一致同意通过技术成果鉴定。

通过充分的讨论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电子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成功完成了两款高可靠性大规模“慧芯”可编程逻辑电路研制,同时开发了配套应用软件PASSKEY,并于2012年10月搭载实践9B卫星进行在轨试验,首次实现了国产同等级可编程逻辑电路的空间在轨验证。课题突破了国产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空间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了高可靠可编程逻辑电路的国产化进程,对掌握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性高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定委员会同时建议加快“慧芯二号高速型”可编程逻辑电路的推广和应用试验。

十一室 黄志洪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篇2

2015年2月5日,由中国电科院承担的“智能电网构架下计量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密切结合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健全了智能电网构架下的电能计量体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电网构架下计量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来源于973计划项目“先进发电技术与高效电网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子课题。项目历时2年,建立了首套直流大电流电能计量标准装置、首套数字量向模拟量溯源的数字化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和数字化电能整体计量标准装置;开发了“多层密钥、逐级加密、分散保护”的密钥管理系统,构建了全程可控的立体安全防御体系;形成了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申请专利6项(发明5项),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1部,编制标准4项。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推荐阅读:

大规模储能技术08-28

大规模统计05-12

大规模应用08-05

大规模开发10-12

大规模软件10-25

大规模定制化07-16

大规模信息系统05-23

大规模种植论文07-25

大规模并网风电09-16

大规模本科教学环境05-24

上一篇:三围村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孔子孟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