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2024-11-17

兰州大学(精选12篇)

兰州大学 篇1

现阶段,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对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从创业教育必要性、国内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入手, 结合兰州大学的创业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于现阶段综合性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责任进行了定位, 以期为建立健全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做出一点贡献。

一、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从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效果来看, 大学生自主创业失败率较高, 原因在于创业知识与能力不足, 缺乏必要的创业素养, 对创业管理和经营环境的认识与理解缺乏渠道, 也缺乏基础。因此, 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创业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又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更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

(一) 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繁荣的动力源泉。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论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处在艰巨的创业时期。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业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而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是鼓励青年一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二) 创业教育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客观要求

现阶段, 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尤其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1万, 再创新高, 加上历年毕业而未就业的学生,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达到1 0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业素质与创业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三) 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

创造力是学生迈向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高等院校肩负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责任, 要想让每一名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创造力的培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么必须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活动与之相辅相成。而创业教育, 正是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开展创业教育,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不仅是党的号召,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也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全新理念,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根本变革的现实途径, 是构建招生培养就业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 是高等院校学生教育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 开始了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及推广工作。清华大学举办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发了学生创业热潮, 激发了创业教育需求,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探索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据统计, 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达1.35万人, 比2004年增加了55.2%。

目前, 我国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 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

第二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 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教授学生如何创业, 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第三种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 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 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

三、我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目前, 兰州大学的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走上科技创业的道路, 并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创业者。调查显示, 兰州大学在校本科生中有创业意愿的比例约为10%, 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方向主要集中于电子类、化工类和服务类企业。其中, 化学、物理、大气科学、资源环境等学科的科研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 现阶段的创业情况并没有将兰州大学的学科科研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在强大的科研能力向经济成果转化之间还有巨大的开发和提升空间。

兰州大学自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举办创业教育培训班, 每学年针对本科生举办1-3期创业教育培训班, 培训由在职业辅导和创业教育领域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现场授课, 辅之以生涯人物访谈、市场调查、商业计划、资金筹集、公司运作、企业联盟等全真创业模拟演练内容和创业沙龙分享活动, 通过专题讲座与实践演练, 搭建创业教育与辅导平台, 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念, 了解创业、经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掌握必要的信息与方法, 在参与中强化能力, 在锤炼中提高素质, 使其能在未来的创业实践中降低风险, 在未来的求职实践中脱颖而出。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单是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培训, 同时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从今后看, 我校的创业教育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 培养师资队伍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是推进综合性大学创业教育向纵深层次发展的核心所在, 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是目前需要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创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特殊要求, 可以从培养具有经济学或管理学背景的专职教师入手, 逐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 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成功企业家等成员的师资队伍, 加强校内外交流合作, 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优化创业教育环境, 培育校园创业文化。

(二) 积极引进KAB创业教育培训项目

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课程体系, 今年我们将组织部分老师参加KAB培训, 争取能够在本科生中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对学生的创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 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 联合兰州大学国家科技园, 共同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部署在高校的科技孵化平台, 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生培训示范基地,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 从而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目前, 国家将建立一批大学生培训示范基地, 从科技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来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国家用于扶助大学生创业就业上的科技经费比例会加大, 并且会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大学生毕业后的科研工作。我校地处西部, 属于政策重点扶持的高校。我们将争取借这个契机把兰州大学的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起来, 促进毕业生就业,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经过在创业教育培训班学习之后, 通过学校科技园区的孵化, 实现他的创业理想。

(四) 整合社会资源, 打通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尤其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 高校除了积极与企业合作, 还要积极主动地挖掘和整合校友资源、家长资源, 甚至公益团体资源, 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与学校合作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硬环境, 完善实践扶持。如组建创业导师团, 对参加过创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跟踪, 协助、指导他们顺利开业;组建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一类的学生创业团体, 定期交流经验和信息, 分享创业感悟;开通“校企直通车”, 参观当地知名企业, 进行企业家访谈,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争取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积极筹集创业风险基金, 扶持有成熟想法的学生实施创业。

总之, 综合性大学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不断完善这一系统工程,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担负起国家赋予综合性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国内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并结合兰州大学创业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现阶段综合性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责任进行了定位。提出了提升兰州大学创业教育的途径:培养师资队伍, 积极引进KAB创业教育培训项目, 联合兰州大学国家科技园共同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 打通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兰州大学,创业教育

兰州大学 篇2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简称兰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兰州大学创建于19,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教育部与甘肃省级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和,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截至5月,学校校园面积3807亩,建有6个校区,有2所附属医院、1所口腔医院;下设32个教学系部,开办91个本科专业;有本科生20486人,研究生10762人;有在职教职工4123人,专任教师202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468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86人。

历史沿革

清末时期

1911月8日(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甘肃法政馆呈清甘肃省当局将法政馆改为甘肃法政学堂,奏咨立案,呈请颁发关防,制定学堂章程,呈报清政府学部(相当于现教育部)备案。署臬司使彭英甲、提学司使陈曾佑办理移交手续,移交物品主要有法政馆关防,执役名册、图书、器具等。

1909年(宣统元年),奉部令改法政馆为法政学堂,划归甘肃提学使司主管。法政学堂由提学使王新桢迁设于兰州城内西大街(即前佛照楼旅馆,今兰州市工商联合会后面),委派堂长,添派职教员,招集讲习科一班,学员额定为一百名。

1909年2月5日,清政府学部同意将甘肃法政馆改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由提学使司主管,颁发“甘肃法政学堂关防”,性质为高等学堂。学堂地址移至城内西大街,编制定为监督、正副提调、庶务长、文书案卷兼关防管理各1人,学监4人,会计1人。

1909年7月,法政学堂完成再次迁址,迁于城内西大街,为兰州大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址。

1909年9月17日,1909年8月出版的《甘肃教育官报》载道“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成立”,并公布升允扎《准学部咨凡法政实业学堂皆归提学使司管理文》。

1909年10月,原法政馆的官班学员14人毕业。

198月,招收法政别科一班。

民国时期

192月24日(民国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革命军发动起义,甘肃保皇势力出兵围剿,消耗了甘肃库存,提学使司王新桢札至法政等学堂,通报甘肃提学使司教育总会及议长议绅商议,决定本年度甘肃省只办存古学堂一所学堂,暂时停办优级师范学堂、文高等学堂、法政等学堂与农矿学堂四所学堂。

1912年2月26日,邓宗、王之佐、幕寿祺、水梓等28人集会于甘肃法政学堂,提出三条决议:一、选代表4人会见长庚,要求宣布共和;二、停止攻陕;三、采用民国年号,西历纪年;长庚见大势已去,甘肃终于3月19日宣布共和。

193月,蔡大愚任法政学堂校长兼教务主任。

1913年4月,甘肃省选出第一届国会议员,参议员11人。众议员14人,法专教师王鑫润为参议员。

1913年6月,法政学堂结束后,蔡大愚筹划改组法政学堂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定于兰州西关萃英门旧举院内,利用科举时代之至公堂、观戏堂为教室。

1913年7月,讲习科与法政别科同时毕业,至此法政学堂结束,法政专门学校启用“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关防”。

1913年10月17日,经教育司批准,法政专门学校将校址迁入省城西关原清朝贡院内原农业,矿物学堂的校舍,并接收了全部校产。后来又批准巡警学堂校舍归属法专,为兰州大学校址的第五次变迁。

1913年12月,教育部任蔡大愚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199月,经教育科调查,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办理情形与部令符合,准于正式承认甘肃法专办学合格。

1917的1月13日,司法部司法总长张耀曾发布司法部第一号布告,认可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等全国七所法政学校。

19,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就展览会评定,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名列乙等。

195月7日,为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法政专门学校等学校学生在曹家巷左公祠集会,会后游行,沿街宣传,呼吁团结起来,取消二十一条,主要口号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等。

197月,法政专门学校成立校友会,制定校友会会章。

1923年5月9日,法政专门学校与兰州华英中学、省立一中、法专、农校、工校、女师七校、各小学学生四千余人召开大会,二万余市民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大会,要求北洋政府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旅顺、大连、青岛,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独立与完整。之后连日举行游行,进行爱国主义宣传、致电各方、强烈要求废除卖国条约,并推选代表见督军、省长,传达群众爱国要求。各校学生发动全省抵制日货,警告商界不得再运销日货,发起成立“甘肃全省学生联合会”组织。

1925年7月15日,奉冯玉祥令,甘肃省级政府主席刘郁芬批准将甘肃省立五族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是1928年成立的兰州中山大学的`一个来源。

1928年,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

1931年2月,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兰州中山大学遂更名甘肃大学。

1931年5月,甘肃大学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

1944年3月,改为国立甘肃学院。

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为校长。上任之前,辛校长先赴全国四处网罗人才、图书、设备,奠定了今日兰州大学系科基础。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当时甘肃图书馆,历史学家顾颉刚赞誉:“卓然西北巨藏矣”。[2]

建国初期

1949年,兰州解放。辛树帜校长率兰州大学迎接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新中国人民手中。其后,奉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沿用至今。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医学院。

1959年,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

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改革开放

,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

20,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级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

20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兰大迎来百年校庆。国家主席发来贺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并寄予厚望;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百年校庆庆典,并发表讲话。

兰州大学蹭课指南 篇3

关键词:开放 多样 有趣

课名:语言史与敦煌学

主讲:高田时雄

时间地点:一分部衡山堂5楼,周二5~6节

推荐理由:敦煌学也许对许多人来说非常地陌生,听到这一学科的名称只能敬而远之。国际著名敦煌学家高田时雄教授分十八讲从九、十世纪河西方言、日本敦煌文献收藏过程与现况、日本敦煌学的研究近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述,使原本貌似高不可触的学科变得浅显易懂,每节课结束都使人感觉意犹未尽。

课名:中国文化概论

主讲:权绘锦

时间地点:杏林楼10教室,周一5~7节

推荐理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泱泱历史中,凝结出许多文化精华,权绘锦老师以其严谨的治学风格、时而风趣的语言带领同学遨游其中,择其菁华细细品读。

课名:新闻评论

主讲:冯渊源

时间地点:天山堂A104教室,周五1~3节

推荐理由:言辞独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独到的时事分析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源姐虽然身不在江湖,但江湖到处是她的传说。不但是新闻学院,其他很多学院的同学对源姐都有所耳闻。源姐的课堂让人既欢喜又悲催,上过她的课的人几乎全被“骂”过,但童鞋们越被“骂”反倒越喜欢上她的课,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受虐狂。

课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主讲:王彦涛

时间地点:天山堂B404教室,周三9~11节

推荐理由:授课生动活动,讲师激情无限,下课后时常有耳目一新,醍醐灌顶之感。PS:猜想许多同学对这门课也许感觉很无力吧,但是王老师有知足的魄力能够让你喜欢上这门课。

课名:哲学原著选读

主讲:梁一仁

时间地点:天山堂A404教室,周四9~11节

推荐理由:梁一仁老师深受南怀瑾老先生影响,立志于复兴国学,学识渊博,把中国哲学讲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接受,深受大家喜欢。为中华文化四处跑寻,在几十所幼儿园、小学宣传推广“儿童读经”,后办起了国学私塾,到兰州市的幼儿园和小学义务免费宣传国学教育,陆续开办了一些国学兴趣班。

课名:西方修辞学

主讲:谭建波

时间地点:天山堂B101教室,周二7~8节

推荐理由:谭老师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敢说敢讲、诙谐幽默、生动有趣,深受大家欢迎尤其是萌妹子们欢迎。有才有料,波波的课,你值得拥有。

课名:新闻理论

主讲:王臻

时间地点:天山堂A412教室,周一1~2節、周三3~4节

推荐理由:独特精到的讲述以及层层深入的分析;实习后发现,许多非科班出身的新闻业者在新闻专业操守及理解上有极大不足,才惊觉,新闻理论是所有新闻业者不能不上的职业操守课程。除此之外,不但我们这些未来的准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应该听听这门课,其他的同学都应该听听这门课,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没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课名:戏剧影视文学泛读

主讲:周仲谋、杨文秀等

时间地点:天山堂A301教室,周三9~11节

推荐理由:在这里你我一同走近黑泽明走近卡梅隆等电影奇才,在这里你我一同探讨《罗生门》一同探讨《十二怒汉》等经典电影。你要相信,咱们看的不是电影,是文艺,是专业范儿,是分析控,有木有。如果你也喜欢伪文艺,如果你也爱电影,如果你也想写点有技术含量的影评。亲,来吧,加入我们的课堂,咩哈哈。

课名:哲学概论

主讲:陈春文

时间地点:天山堂A314教室,周二5~6节

推荐理由:陈春文老师在古希腊哲学、现代德国哲学、科学技术伦理、海德格尔哲学等方面有突出成就,提出了中西思想比较的研究纲领:西方思想是哲学思想,哲学思想讲真理语言;中国思想是道德思想,道德思想是讲道理语言;西方思想构造可通约的文明,中国思想依赖宗法传续的文化;西方思想构造公民社会,中国思想培育私民社会。此外提出了“国家主义”和“人类主义”等重要概念,并有多本著作,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课名:西班牙语(全校选修课)

主讲:Iria

时间地点:春季课时,榆中校区天山堂A104教室

推荐理由:很多人都怕选修这门课,因为谣言说这门课很容易挂人(神挂,据传说有一年期末只有一个人通过考试)。但事实上,这门课很有意思,尤其是对外语感兴趣的同学们不要错过这门课。主要你每堂课都到,认真听讲,考试考个70分没问题。老师Iria是个西班牙美女,其实人很好滴。

课名:性与生殖健康

主讲:李芝兰,薛红丽,汪燕妮,党瑜慧

时间地点:秋季课时,医学校区杏林楼A区15教室

推荐理由: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这门课尤其重要。从医学角度来说,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应该去了解,去掌握一些性知识,对自己对伴侣都有好处!

课名:公共关系与策划

主讲:穆建刚

时间地点:天山堂C301教室,周二9~11节

推荐理由:穆建刚老师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大穆老师,他授课方式十分生动有趣,会讲到很多实例供学生思考探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经常结合社会时事进行调侃分析。穆建刚老师曾获得过“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荣誉称号,校园各个年级都有他的铁杆粉丝。听大穆老师的课,哪怕你是哭着进教室,也会笑着走出来。大穆老师的课年年爆满,有些童鞋选了四年都悲剧地没有选上,足见其火爆程度。亲,大穆老师的课,不听你一定会后悔滴。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

主讲:马富国

时间地点:天山堂B603教室,周五5~7节

推荐理由:小马哥上课时深入浅出,总能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我这种智商低于平均水平线以下的也理解得明白透彻。他讲课从来不用PPT,各种理论、案例信手拈来,思路如行云流水。而且小马哥讲课生动幽默,能够把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变得形象具体。我建议此门课程更名为趣味经济学更妥帖,嘿嘿。

课程名称:中医美容学

主讲:刘欣、胡艳

时间地点:天山堂A501教室,周二9~11节

推荐理由:令楼主深感欣慰的是不只我一枚奇葩男子选了这门课,偌大的教室里男性同胞占了半壁江山。果然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为了抵抗大西北的干燥气候对皮肤的侵害,俺们果断选了这门神奇的课程。自从修了这门课,皮肤不干燥了,水分也足足的,红润有光泽,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想打死的我的请扔砖)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主讲:刘辉

时间地点:天山堂B504教室,周三9~11节

推荐理由:1.只有半学期的课,可自由调配剩余时间。2.老师温文尔雅,人相当nice。3.了解了很多鉴别食品安全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在这个食品安全很没有保障的社会,我们必须得了解一些鉴别常识。4.题外话:了解完之后太能减肥了,对神马都提十二万分的心啊。

课名:逻辑学基础

主讲:邱德钧

时间地点:天山堂B402教室,周一 9~11节

推荐理由:邱德军老师讲的逻辑虽然比较难懂枯燥,但他上课幽默风趣,总能吸引我们认真听课,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曾被评选为兰州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他课罢全体学生主动鼓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作为陶景侃老先生的学生,他在逻辑学方面有较大成就。

课名:大学生行为与社会适应

主讲:王昕

时间地点:天山堂A405教室,周一9~11节

推荐理由:王昕老师,一言难尽啊,人长得帅,心肠又好,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好青年。第一节课后,讲台周围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统统是没有选上他的课请求他给签字补选的。这门课的内容也很使用,适合大一、大二及部分大三的童鞋们选修,上完这门课,你的大学生活将不再迷茫,靠谱的大学生活规划,从这里启航。

兰州大学 篇4

关键词:西北高校,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心态

1. 问题的提出

自上一世纪末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扩招以来, 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张, 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大幅增加趋势。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2002年的145万人, 增加到495万人。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待就业人数的不断增长,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 2005年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人数高达79万。可见,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以往“毕业即就业”局面早已被打破,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 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存在着区域差异。以2006年统计数据为例, 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 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 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41.73%, 东北地区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 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就业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多数大学生从进校起就会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 并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因此, 就业心理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兰州大学地处西北, 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也是西部仅有的几所985、211工程学校之一, 在西北高校中有较好的代表性。其在校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作为承受就业压力的主体——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即在校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心态。

2.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兰州大学不同类型在校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态度, 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的差异及应对方式, 在校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问题, 以期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正确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 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访谈、观察等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600名兰州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就业压力心态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为研究小组自行编制的问卷《兰州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校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心态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学生就业压力大小、就业压力的来源、打算如何应对就业压力、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多个问题。研究人员共发放问卷1600份, 回收问卷1541份, 回收率为96.31%;其中有效问卷1414份, 有效率为91.76%。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 访谈内容和观察所得的资料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解释与分析。

3. 调查结果统计

3.1 在校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总体认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71.4%的在校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困难, 19.6%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 只有4.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较好, 就业容易, 另外有4.5%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不甚了解。可见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当前总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绝大部分学生感觉就业压力偏大。另外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 由于社会观念等原因, 在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普遍大于男大学生, 但在总体严峻的就业环境下, 在校学生还是能够比较清醒的认识自己, 大致看到自己的就业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前移, 甚至连刚踏入高校的新生也普遍感觉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如表一显示, 总体而言大部分在校学生认为就业难, 但不同年级在校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存在差异。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媒体等舆论影响, 上大学前就开始大呼“就业难”;二年级学生由于对就业形势不甚清楚, 加之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等因素, 对就业形势估计尤其严峻;而高年级学生随着专业知识、技能的储备, 以及对就业情况的正确了解, 对就业形势有比较全面的评价。

3.2. 在校学生对自身就业压力认识的情况

压力是一种刺激—反应的交互作用。虽然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在校学生认为就业形式严峻, 但由于在校学生所学专业不同, 专业前景各有特点, 面对就业亦会“几家欢喜, 几家愁”, 自身压力感受各不相同。统计结果显示 (如表二) , 文科、理科、医学类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很大的差别, 总体而言, 理科、医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压力相对文科类学生较小, 并且具体专业因就业背景、市场环境、专业发展前景等不一样, 学生就业压力也不尽相同。

3.3 在校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来源分析

压力不可能凭空产生, 剖析在校学生就业压力的产生来源对于指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就业心态有着重要的作用。调查统计发现, 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佳、市场需求小, 自身专业素养过低等都是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绝大部分在校生产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源泉。如表三显示, 在校学生对于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原因的认识是多方面的。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各年级在校学生普遍赞同的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 面临的竞争太强、就业期望过高、就业人数过多也是在校学生比较认同的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 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多种多样, 较突出的有个人能力因素、就业环境因素、专业因素、家庭因素。

3.4 就业压力对在校学生的影响情况及应对策略分析

图一显示, 就业压力对在校学生的影响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程度有轻有重, 受调查者中绝大部分能够调整心态, 化压力为动力, 努力学习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但是存在部分学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 思想包袱沉重, 甚至影响了自身心理健康的现象, 也有学生放任自流, 对就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顺其自然。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了解到, 面对就业压力, 在校学生大多数能理性地对待, 他们普遍认为对自身职业规划的时间应该尽早, 大多数被访谈者认为应该从大一就开始, 甚至有的认为应该提前到中学阶段。并且高年级学生对待考研和就业、择业问题也逐渐趋于理性。从在校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途径看 (如表四) , 各年级在校生普遍赞成在校期间应深入进行学习、努力考取各类技术证书, 以增加就业资本;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技巧。另外对于在校学生而言, 学校方面的就业指导, 如加强相应的就业教育、进行就业技巧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体来看, 针对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应对或者寻求社会支持, 只有极少数逃避或者听之任之。

另外,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自主创业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想过要自主创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自主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一条途径。

3.5 在校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看法

调查显示, 42.3%的在校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就业信息, 37.3%的人主要是通过学校发布的相关通知公告获取就业信息, 11.8%是通过同学介绍获取, 另外4.7%是通过亲友介绍得到就业信息, 还有3.7%是其他途径获得。可见在校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有极大的依赖性, 学校发布信息的多少、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因此, 加强生就业指导, 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调查中21.56%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满意, 感觉一般的有50.04%, 只25.25%的学生认为不太满意, 需要做些改进。

从表五可以看出, 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期待, 是希望学校提供就业体验和素质拓展的机会。研究发现学校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有, 内容空泛, 不全面, 形式单一。例如, 指导工作理论性太强, 表面化、流于形式, 缺少实践机会, 工作不够具体细致。说明学生比较理性地认识到, 对就业实践和自身素质的加强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4. 建议与对策

4.1 对在校本科生的建议

4.1.1 积极调整心态, 提前进行职业规划。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部分学生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 就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所以, 需要树立信心, 保持乐观的心态, 化压力为动力, 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另外, 要尽早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不打无准备的仗, 尽早走出迷茫期, 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发展特长, 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4.1.2 打好基础, 拓展素质, 增强实践能力并积累社会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调适期,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百般“挑剔”, 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 大学生们愈感四年生活并不轻松。大一大二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 所以不能松懈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 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 如加强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在校学生还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寒暑假时间, 走进社会, 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了解社会所需人才, 积极获取各种社会信息。

4.1.3 正确认识社会, 寻找最佳位置。

大学生应分析自己的专业素质及所面临的就业环境, 对自己的就业情况确定合适的期望值。一个毕业生有自信有勇气是好的, 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准确定位。一味地高标准定位, 盲目性太强;把自己框死在狭窄的就业范围中, 也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因此脚踏实地, 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高校毕业生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当理想暂时无法实现时, 考虑退而求其次,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 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要求全责备、期望过高, 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 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 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 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 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4.1.4 关注就业信息, 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

进入大三大四, 大学生开始变得更加理性, 对自己的就业、择业有些明晰的方向。但是由于就业择业的选择迫近, 面临的压力也更大。所以, 关注学校或社会媒体发布的有关就业信息, 准确地把握就业信息, 这对就业至关重要。同时要增强求职技能的培养, 例如, 就业面试技巧、社交礼仪、就业协议签署指导有关的法律知识等。

4.2 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希望

4.2.1 在就业信息提供方面, 加强信息指导, 以及与校外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的基础,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通过信息指导, 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 让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 避免就业中的盲目性。同时加大信息收集和分析力度, 定期进行职业需求预测分析, 及时准确地发布就业信息并进行广泛传播, 使学生可以及时掌握信息, 熟悉和了解社会需求, 主动适应社会, 正确地认识就业市场的竞争, 提高就业心理承受力。

4.2.2 在指导内容和形式上,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通过多种形式来丰富指导内容, 增强指导效果。

例如学校尽量多联系实习单位, 重视实习环节, 加深学生就业体验和经验积累;安排各种讲座、模拟招聘会、公共场合的礼仪训练, 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来实现指导, 丰富指导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生涯发展的知识;从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方向规划、就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技巧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和培训, 加强针对性, 使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素质有全面的认识, 学会选择合适的职业, 掌握具体求职、面试技巧, 以及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政策引导, 为大学生求职成功创造更好的条件。

4.2.3 在指导人员队伍方面, 加强人员的专业技能, 提高指导的服务意识。

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 提高专业能力;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保证;总结和推广其他院校招生就业的经验, 加强就业服务和信息沟通, 为学校的毕业生开通本地、外地乃至全国的就业通道。

4.2.4 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进行适当调整。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还不相适应,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 某些课程陈旧。所以在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时期, 学校要审时度势, 及时做好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调整和改革工作, 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 改造社会需求量不大的老专业, 与时俱进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 就业不仅是大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 还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还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定位, 更影响到社会、家庭的稳定和繁荣。因此,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协作,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大学生的快乐幸福着想的理念, 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 杨欢, 彭小波, 郭军海.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与心态调研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2]曹新美, 曾泽鑫, 温义媛.大四学生就业心理倾向调查分析与建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

[3]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中国高教研究, 2003, (5) .

[4]张建卫, 刘玉新, 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05) .

[5]唐瑛, 尚云.云南省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2, (02) .

[6]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2005, (12) .

[7]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2005, (05) .

[8]卢文慧.浅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承受能力[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 (5) .

中国大学名校风采之--兰州大学 篇5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简称兰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始于1909年创建的甘肃法政学堂,学校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32所副部级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建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是国家研究生自主划线的34所名牌大学之一,是北约高校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重要成员之一,也是国家“111计划”、“珠峰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名校。是国家863 计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校,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建博士后流动站,设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均在首批。到2012年底,学校有两院院士13(含双聘)人。有6个校区,总面积3807亩;有14所附属医院,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本科专业90个;一级硕士点44个,二级硕士点235个;一级博士点19个,二级博士点1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学校有本科生19213人,研究生11827人,留学生423人。学校主页: 中文名:兰州大学 英文名:Lanzhou University 简

称:兰大,英文缩写LZU 创办时间:1909年(己酉年)

别: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类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属

性:985工程、211工程、珠峰计划 所属地区:甘肃省兰州市 现任校长:王乘

知名校友:秦大河、陆浩、水均益等 主管:部门教育部 硕士点:235个 博士点:116个 博士后流动站:17 校

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专职院士:13人 主要院系:化学院,数学院,物理院,资环院,草科院,西环院,核学院。国家重点学科:10个

主要奖项: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中国最杰出大学中第六、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连续多年入选世界大学500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博士后流动站:17个

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地

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 邮

编:730000 党委书记:王寒松

1.历史沿革

1909年9月,甘肃法政学堂成立。学堂当时主要以培养法律人才为主,以适应清末逐渐开始的法制改革。

1913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学堂改名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首任校长为蔡大愚。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31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遂更名甘肃大学。1931年5月,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1944年3月,改组为国立甘肃学院。其专业设置有法律、国文、教育等本科专业和几个专修科。

1946年3月26日,国民政府于行政院第73次会议上决议在原国立甘肃学院基础上,将国立甘肃学院、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等院校合并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担任校长[2]。从中国国内外广聘贤才。同时,大量采购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大规模兴建校舍。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当时省立甘肃图书馆。国民政府及教育部的支持下,国立兰州大学很快建成一所设有文理、法学、医学、兽医四大学院(1947年10月,兽医学院独立建校,成为国立西北兽医学院;文理学院也分为文学院、理学院)的全国性综合大学。

1949年,兰州易帜。其后奉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首批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得到国家在人力、财力上的支持,一批留学归国的学者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师和毕业生,陆续来到兰大,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医学院。1955年,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原北大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

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将兰州大学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兰州大学有25项成果受到表彰。

1995年11月,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名列第六。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兰州大学有它独特的优势,要精心办好这所学校。”

2009年,兰大迎来建校100周年校庆。

2.办学条件

院系机构 门类 部门

综合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人文 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社科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法学院、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理学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工学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医学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研究机构 民族学研究院、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其它 体育教研部、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兰州大学附属医院系列 兰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兰州大学附属兰泰医院、兰州大学附属康泰医院、兰州大学附属武威市人民医院、兰州大学附属兰州市120急救中心、兰州大学附属甘肃省儿童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萃英分院、兰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兰州大学附属甘肃省体检中心(一分部)、兰州大学附属甘肃省体检中心(二分部)、兰州大学附属白银市人民医院、兰州大学附属兰州军区总医院、兰州大学附属天浩医院、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党群机构

齐云楼

党委办公室、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宣传部(新闻中心)、统战部、党校、工会、团委、研工部、学工部(武装部、军事教研室)、保卫部、机关党委、后勤党委、直属单位党委 行政机构

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人才办)、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财务处、审计处、保卫处、国资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基建处、离退休处、后勤管理处、医学管理处、校友工作办公室、信访工作办公室 其他机构

兰州大学图书馆、兰州大学档案馆、兰州大学博物馆、兰州大学出版社、学报编辑部、信息办、通信网络中心、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后勤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科技开发总公司、科技广场劳动服务公司、联合中专。学科建设

兰大本部正门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截至到2013年,学校有30个学院,86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12个学科门类,建立了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139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历史学6个国家级培养基地,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核科学与技术5个部省级培养基地,数学、经济学2个校级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有机化学等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工程力学等10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截至2012年3月,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2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止到2013年,兰州大学有33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兰州大学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3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达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44个,有化学、物理学、力学、生物学、生态学、数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地质学、临床医学、草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兰州大学是入选“珠峰计划”19所高校之一。学科排名

兰州大学多年连续入选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前30强与世界大学500强,其中化学、数学、自然地理、草科、物理等学科更是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兰州大学在《中国大学评价》中,排位如下:

武书连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名列第27位;2013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8位;

2011中国大学农学50强中排名第18位;2011中国大学历史学11位; 2009年中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环境第13位; 2011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26位; 2011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39位;

2011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中排名第25位(西部第3,西北第2); 2011中国985工程大学师生科研效率排第13位;

2010年SCI收录文章篇数和被引用率居大陆高校前15位(来源中国科技信息技术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

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省级重点学科(27个)

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学、历史文献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力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环境科学、草业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公共管理、中西医结合药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一级硕士点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林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工商管理

一级博士点

应用经济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草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止到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4265人,有专任教师1966 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42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874人,博士生导师433人,两院院士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1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截至2010年5月,省级精品课程有87门,省级教学团队达到5个。名师简介

类别 姓名 简介 姓名 简介

两院院士 周绪红 工程院院士2011年 刘有成 中科院院士1980年

李吉均 中科院院士1991年 丑纪范 中科院院士1993年

郑晓静 中科院院士2009年 涂永强 中科院院士2009年

汤中立 工程院院士1995年 任继周 工程院院士1995年

南志标 工程院院士2009年

精品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名师 钱伯初 第一届国家教学名师 王乃昂 第三届国家教学名师

周又和 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 王希隆 第五届国家教学名师

包国宪 第六届国家教学名师

省级名师 李炳瑞、胡碧涛、马义德、刘先春、王学俭、马建泰、王式功、汪受宽、张文煜、侯一平、王志平教学成果

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重点大学参加的物理、化学专业出国研究生选拔考试中,兰州大学先后5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90年代以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等比赛中,该校学生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又获特等奖、一等奖各一名,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基金的100名青年学者中,有6名是该校培养的研究生。1991年受到国家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695人中,该校培养的有10人。全国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该校校友有4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该校有2篇论文入选。2001年和2004年,该校分别有一名在读博士生获得建昊杯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和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995年,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位居第六。

3.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科研状况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在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及技术、磁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基础数学、力学、自然地理学、大气动力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研究中,成绩显著,有的达到中国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水平。高寒干旱、地理地质、现代物理、有机化学、干旱农业生态、大气科学、草地科学、区域经济、敦煌学、西北少数民族、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的研究保持着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风沙动力、材料学、当地药材、草业科技已成为学校科研重点领域,已经形成了几个有特色的高水平创新研究群体。如“化学合成与化学生物学”群体和“西部环境变化”群体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计划的资助,“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力学系统”团队得到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科研成果

据SCI统计,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较高的大学之一。1992、1993年连续2年发表论文数名列第三,被引用次数名列第六,从1998年到2002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2003年兰州大学国际论文被引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2009年兰州大学跻身首批十所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之一。学校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高校前24位,科技论文被SCI期刊引用数居全国高校前16位。2012年当年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截至2013年,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500余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000余部。[14] 科研机构

截至到2013年,兰州大学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6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

1.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

1.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2.中亚研究所 研究中心:

1.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2.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4.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5.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7.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8.甘肃省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化工催化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功率半导体及光电器件工程实验室、甘肃省环境监测与生物修复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光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实验室:

1.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3.农业部牧草与草坪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4.分析测试中心

5.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医学实验中心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骨关节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对外交流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国际及对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19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布亚、美、欧、非、大洋洲。2009年至2013年,接待来校访学交流外宾及港澳台地区客人7300余人次,教工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各类活动计3300余人次,派出近2500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招收培养1700余名留学生。兰州大学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促进了学校对外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兰州大学先后有中青年教师500多人出国进修和攻读学位,有13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先后接受各国留学生400多名。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穆斯堡尔等多次来学校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李政道先生被学校聘为名誉教授并设立了“君政奖学金”。

4.文化传统

校徽 标识形状

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 “兰州大学”字样。标志释义

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校歌

校歌确定时间:1938年(兰州大学当时为甘肃学院)2.校歌释义:

校歌创作于1938年,已经传唱了70多年,展现了兰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勇担国运的英雄气魄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时值抗战初期,战火逐渐烧到中国西北边陲,军民奋起抵抗揭开兰州保卫战的第一页。兰州大学校歌通过广大师生的传唱,很快响彻西北,在阴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环境中树起兰州大学的猎猎战旗,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为我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自强不息”的兰大精神化作了抗战时期西北青年学子的向往、追求和憧憬,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兰大学子心中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

校训: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校训昭示了学校与时代同发展,与民族共命运,所走过的一百年风雨。一代代先贤和兰大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的西部,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兰州大学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而校训则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指引莘莘学子要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光大兰州大学精神,自强自立,顽强拼搏,敢为人先。

校风:勤奋 求实 进取 5.学校领导

历任校长 序号 姓名 在任年份 序号 姓名 在任年份蔡大愚 1913---1917 17 宋恪 1941.1---1946.7 2 李懈 1918.1--1918.2 18 辛树帜 1946.8---1949.8 3 施国祯 1918.3--1923.1 19 辛安亭 1949.9---1951.3 4 张瑛 1923.1--1923.3 20 曲正 1951.3---1953.3 5 赵元贞 1923.3--1923.7 21 林迪生 1953.3---1959.1 6 施国祯 1923.7--1926.2 22 江隆基 1959.1---1966.6 7 沙明远 1926.2--1927.3 23 刘冰 1979.1---1982.3 8 杨集瀛 1927.3--1928.2 24 聂大江 1982.3---1984.4 9 马鹤天 1928.2--1928.11 25 徐躬耦 1984.4---1985.3 10 李世军 1928.11--1929.3 26 胡之德 1985.3---1993.3 11 谢无忌 1929.4.10--1929.4.25 27 李发伸 1993.3---2006.5 12 骆力学 1929.4---1929.5 28 周绪红 2006.5---2013.6 13 邓春膏 1929.5---1936.5 29 王乘 2013.6至今田炯锦 1936.5---1937.4

朱铭心 1937.4---1938.2 16 王自治 1938.2---1941.1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王寒松

校长 王乘

党委副书记 钟福国、李正元

副校长 景涛、何晓东、安黎哲、陈发虎、徐生诚、潘保田、高新才

纪委书记 李正元

党委常委 王寒松 王乘 李正元 钟福国 景涛 何晓东 安黎哲 陈发虎 徐生诚 潘保田 高新才

6.知名校友

科学家

姓名 概述

秦大河 中科院院士,原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徒步跨越南极第一人 中国获得国际环境奖第一人

葛墨林 中科院院士。物理系毕业

涂永强 中科院院士,化学系毕业

周其林 中科院院士,化学系毕业

冯绳武 地理学家

郑国锠 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丑纪范 大气科学家、中科院院士

李吉均 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中科院院士

邝宇平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吕忠恕 植物学家 中科院院士

夏佳文 兰州近代核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工程院院士

王德基 地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王景尊 水文地质学家 中科院院士

刘有成 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朱子清 有机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文魁 有机化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耀祖 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冯小明 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段一士 理论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叶开沅 力学家 工程院院士

钱伯初 量子力学专家 工程院院士

汪志诚 物理学家 科学院院士

陈庆益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陈文源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皇家科学院院士

郭聿琦 中国著名的半群专家 工程院院士

徐躬耦 核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知名学者

姓名 概述

秦晖 清华大学教师著名知识分子。历史系毕业

何明峰 著名农村问题专家,著名知识分子。经济系毕业 李晓西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系毕业

许志永 著名知识分子,推动收容制度终结者之一。法律系毕业

顾颉刚 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赵俪生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水天同 著名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高尔泰 著名美学家、画家、作家,旅美学者

杨伯峻 著名语言学家

李阳 疯狂英语创始人

企业家

姓名 概述

张云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杨继钢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总经理。化学系毕业

祝晏君 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历史系毕业

张知彬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生物系毕业

苏荣辉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化学系毕业

任建新 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李振国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物理系毕业

刘小锋 广州千江企业集团董事长。生物系毕业

孙珩超 银川大学校长,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法律系毕业

张曙光 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物理系毕业

向彬 广州维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数学系毕业

渠云鸿 惠州市通洁清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新闻系毕业

文永均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姬建新 成都地奥集团药物研究所所长,总裁助理。化学系毕业

彭立增 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缪小荣 四川广安百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张成如 济南联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硕士毕业

李春安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物理系毕业

黎春生 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马亚平深圳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化学系毕业 李会宁 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姜标 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高校领导

姓名 概述

纪宗安 暨南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毕业

刘向兵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生物系

沈伟国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李廉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数学系毕业

甘晖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文系毕业

王水汀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数学系毕业

沈愉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数学系毕业

董文杰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地理系毕业

张人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地理系毕业

刘人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暨南大学校长

詹文龙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代物理系毕业

吴云东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

姚檀栋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地理系毕业

王陇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副部长。兰州医学院毕业

郑晓静 中科院院士,原兰州大学副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舒红兵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生物系毕业

周绪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前任校长,现重庆大学校长[22] 屠国华 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谢玉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长。历史系毕业

薛勇彪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物系毕业

姜标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化学系毕业

周定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地理系毕业

黄庆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林西平原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化学系毕业

马巍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孟自芳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所长 马海州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

邓友全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绿色化学中心主任

周述实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孙祁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毓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

媒体人

姓名 概述

水均益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王志纲 中国著名策划人。经济系毕业

封新城 新周刊主编。中文系毕业

胡亚权 《读者》杂志社前主编。地质地理系毕业

乌力吉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化学系毕业

郭振玺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管理系毕业

王同业 央视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三个制片人之一。管理系毕业

效存德 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兰大学子

政府官员

姓名 概述

陆浩 原甘肃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学系毕业

张学忠 原四川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文系毕业

杨利民 原内蒙古党委副书记,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组长

姜建初 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律系毕业

贠小苏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经济系毕业

郜风涛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中文系毕业

刘立军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历史系毕业

李淑芬 宁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经济系毕业

江亦曼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化学系毕业

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系毕业

邵克文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历史系毕业

刘鸿庥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原贵州省副省长。中文系毕业

苏志希 甘肃省人大原副主任。物理系毕业 王锐 中共甘肃天水市市委书记,历史系毕业。

孙兆林 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肖庆平甘肃白银市委书记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

火荣贵 甘肃省武威市市委书记。历史系毕业

余斌原 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兰州大学金属物理专业毕业

吴岩峻 中共三亚市委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系毕业

许锐 江西省瑞金市市长。

翟亚军 深圳市质量协会秘书长

7.校区位置

兰州大学校园面积6947亩,建有6个校区和2所附属医院。地址 邮政编码

兰州!兰州! 篇6

一路向西,这让我想起吴老先生《西游记》里面的场景,师徒四人不远万里,历经干辛万苦和九九八十一难谋取真经,凭借的是心里面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而这多少又有些像现如今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发展境遇——既需要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又要有“一路豪歌向天涯”的胸怀和气概,而每年一届的“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正是对那些自强不息的民族企业的一种检验和奖励。

一路向西,这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从出发的那一天起,兰州就成为心中的圣地,我们和那些参加十佳发动机候选车型一起,就像朝圣的信徒那样,满怀虔诚而来。

一路向西,与我们同行的有专业汽车网站的媒体朋友和行业内德高望重的导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作为见证,这段旅程也必然会写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某一个章节。

兰州大学 篇7

一、研究程序

(一) 文献取样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 (CNKI) 为平台, 在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选取检索项为“学科专业”, 检索词为“高等教育学”, 检索项为“学位授予单位”, 检索词分别为“兰州大学”和“厦门大学”, 共得到兰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6篇, 厦门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7篇。

(二) 研究方法

运用内容分析法, 以频次和百分比统计为主, 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层次三个维度对所收集文献进行分析。

(三) 三个维度

1. 研究主题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 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国内学者陈学飞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一书中将其分为高等教育原理、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德育、比较高等教育、中外高等教育史等共八个领域[1];谢安邦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中将其分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等十个方面[2];韩映雄将其分为高等教育思想、元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系统和院校管理等四个大主题, 并建有许多二级和三级的子问题[3]。英国学者马尔科姆·泰特将其分为高等教育的定量——结构方面、高等教育的知识和课程方面、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与个体相关方面、高等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等四个范畴;福瑞克曼就高等教育的研究提出了五个“问题集”[4]。我们采用马尔科姆·泰特的分类方式, 其通过对2000年除北美地区之外发表的高等教育类英文出版物进行统计分析, 整理出八个主题或问题:教与学、课程设计、学生经验、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系统政策、院校管理、学术工作和知识。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其研究水平和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和反思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追求[5]。国内学者田虎伟、刘承波等提出了“上中下三层次说”, 认为其上层为哲学方法, 中层为一般科学方法, 下层是适应于某些科研领域或某种科学分支甚至某个科研课题的特殊的研究方法[6,7];徐辉、季诚钧从研究者的研究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一角度把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划分为定性与思辨方法[8];李硕豪、贾永堂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由哲学层次的方法、高等教育学层次的方法、分支学科的特殊方法等三个层次构成。[9]国外学者泰特提出的8类研究方法或方法论, 分别是: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访谈、调查和多变量分析、概念分析、现象学法、批判或女权主义的视角、自传或传记研究和观察研究。[4]我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33篇学位论文的摘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三个部分进行定量统计, 每篇文章不限制方法种数但不重复计数 (重复出现的方法只统计一次) , 最后对其进行频数和百分比分析。

3. 研究层次

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层次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开展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 以及多个研究之间的联系, 等等。但国内高等教育对研究层次的分析似乎还未形成一个明晰的问题, 很少有此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泰特将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个体、课程、系或研究中心、院校、民族或国家、系统、国际七个层次[4]。由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特殊性, 我们通过统计分析, 将其分为个体、院校、地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二、结果分析

(一) 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他们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政策、院校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在其他方面, 兰州大学更注重课程设计的研究, 而厦门大学则更注重对学生经验的研究;并且兰州大学有19.75%的非高等教育研究, 也就是说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并不在高等教育而在基础教育等其他领域;两所大学在知识、教与学、学术工作三个方面研究均相对较少。

(二) 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发现大部分论文研究方法的自陈水平较低, 均停留在简要说明或粗略说明水平上, 甚至有3篇论文未描述研究方法。均篇论文运用2.7种研究方法, 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是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其中文献法被运用123次, 是最普遍的研究方法;比较法被运用72次, 均篇0.5次。兰州大学在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三种方法上运用频率均比厦门大学高;其他方面, 厦门大学较多地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总体趋势上厦门大学更倾向运用定量分析, 而兰州大学则作了较多的定性研究;其他的研究方法诸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也均被用于各自的研究, 但运用频率都较低。相比兰州大学, 厦门大学更多地运用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如逻辑分析、生命表分析法、数据挖掘法等, 但这些方法的运用频率也都较低。

(三) 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层次分析

如表3所示, 研究发现国家、地区和院校是其主要的研究层次, 其中在国家层次上的研究均占50%以上, 地区层次占20%左右。相对于厦门大学来说, 兰州大学做了更多的地区文章, 而厦门大学则在院校研究上更胜一筹;但兰州大学并没有个体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研究, 厦门大学在这两个层次上均有研究, 但研究频率也都较低, 除此之外, 两所大学都未涉及泰特的分类中提到的课程层次、系或研究中心层次、系统层次的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一)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现状

1. 论文选题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是发现问题并确认研究对象、开始思考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步骤和关键性环节。[10]两所大学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政策、院校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 这可能是因为硕士学位论文的规格适合这类研究, 其他主题的研究范围相对较“小”, 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盲目求“大”, 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 选题过大, 针对性不强, 硕士研究生很难驾驭。兰州大学有19.75%的非高等教育研究, 这可能与兰州大学所处地区有关, 其地处西北, 基础教育也相对落后, 所以有一部分研究生开始对此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 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两所大学在教与学主题上的研究较少, 这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差异很大, 这可能是因为此主题理论性较强, 而对于知识和学术工作的研究较少, 则可能是因为它们与教育实践没有直接相关。

2. 论文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自陈水平较低, 这与王珏的研究结果相符合[11], 可能是由于我国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的自陈意识不高;其次, 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是此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这与这些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被普遍运用存在一致性。兰州大学更多地应用历史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这可能是因为兰州大学学生更倾向作质性的研究, 而厦门大学生则更多地运用问卷法、调查法等, 在实证研究上更胜一筹。总体来看, 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方法的论文并不多, 基本上都是运用混合多元的研究方法, 在运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一些定量或实证的方法, 但真正对这些方法驾轻就熟的研究者并不多, 很多研究方法缺乏操作的规范性和相应的信效度。

3. 论文层次

学位论文的研究层次能说明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 以及研究能否进行下去的可能性。两所大学的一半以上的研究都围绕国家这一层次展开, 这与其研究主题大多是高等教育系统政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兰州大学在地区这一层次上的研究更多, 这可能跟兰州大学秉承“做西部文章”的学校定位有一定关系, 兰州大学的很大一部分研究都定位在西北地区, 这对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都大有裨益, 对改进西北地区的教育现状有积极意义。相比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的论文研究层次较单一, 可能是由于国际和个人这两个层次是相对较大和较小的缘故, 层次较大难以驾驭, 层次较小难以操作。

(二) 建议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六年来取得了的长足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其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应摆脱盲目求“大”的误区, 选取合适的题目, 进而“小题大做”, 把问题研究透彻, 并且要加强对教与学、知识等主题的研究, 这样才能为高等教育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自陈水平较低的情况, 应该规范其自陈制度, 让自陈研究方法成为学位论文中必不可少的章节, 在研究方法课上要加强培养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自陈意识。此外, 高校应该发挥综合性大学以自然科学为特色的优势, 增加定量和实证方法为主的研究, 更多地运用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于兰州大学围绕地区这一层次做研究的优点应该得到继续发扬, 进而为西北教育谋发展。但研究者也应该看到个体、课程、系或研究中心这三个层次里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三个层次也是研究者曾经经历过和体验最深刻的层次, 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对兰州大学和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13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在研究主题方面, 两所大学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政策、院校管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 兰州大学更注重课程设计的研究, 且有19.75%的非高等教育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 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是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层次方面, 国家、地区和院校是其最主要的研究层次, 其中国家层次的研究占到一半以上。

关键词:兰州大学,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9.

[2]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

[3]韩应雄.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基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1980-2007年) 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3) :6-12.

[4]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耿涓涓.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的文献分析[J].高教探索, 2005, (5) :12.

[6]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刘承波.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J].教育与现代化, 2000, (4) :11.

[8]徐辉, 季诚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 :13-15.

[9]李硕豪, 贾永堂.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5) :11-13.

[10]徐金平, 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1) :42-45.

兰州大学 篇8

本文选取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这三所世界一流大学,主要从其大学网站中搜集关于本科课程的大量而详实的电子文本,在对这些第一手资料的梳理和窥视中,探讨世界一流大学人文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内容特征,揭示其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的内涵。并期望通过“世界情景”获得附加意义,丰富系统内部的争论,获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以启迪我国大学人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一、“人”的培养目标与人文课程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人”或“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文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地位。通识教育目标是人文课程设置的前提和依据。

哈佛大学有两个专门提供本科教育的学院,其中之一是哈佛学院。该学院对于本科生的教育,坚持“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和科学材料来培养学生;并提供其他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必需的辅助手段”。[1]简而言之,“哈佛致力于知识的创造,学生心智的开发,使学生能最好地利用他们的教育机会”。为此,哈佛学院重视培养本科生:对思想和自由表达的尊重;从发现和批判性思维中获得乐趣;在创造性合作中追求卓越;对个人行为后果承担责任;鼓励学生的参与、探索、创造、竞争与领导精神,以提高其能力,激发其兴趣,启迪其智慧,挖掘其潜能,从而为学生建立自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最终使之在发展知识、增进理解、服务社会诸方面处于领导地位。[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新规划课程包含了哈佛最新、最具指向性的人文课程。2007年,《通识教育工作小组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出台,明确规定通识教育必须实现以下四个目标:[3](1)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2)使得学生明白他们自己既是艺术、观念和价值传统的产物,也是其中的参与者;(3)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建设性地回应变革,为把握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了解现代生活中产生变革和变迁的力量;(4)发展学生对自己言行在伦理维度上的理解力以及对伦理道德与价值观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也是其人文课程建构的宗旨,从公民、文化、能力、伦理等方面体现了对人文教育的强调,对培养“人”的重视。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John Hennessy)说,“当简与利兰德·斯坦福建立这所学校的时候,他们是在投资未来。斯坦福大学所做的正是那样。我们没法预测未来,但是我们能够保证我们的学生会成为最有知识的领导者,他们会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他们会创造性、技术性地领导下个世纪的发展”。[4]斯坦福大学始终坚持本科教育目标的多样化,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挑战,其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劲吹”。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其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5]一是为本科生提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广博知识,了解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二是帮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使学生认识造就现代世界的重要社会力量、历史力量和思想力量。

多伦多大学自开办以来,坚持以“学校是追求真理、探讨学问和传播知识的地方”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强调“学术自由”。多伦多大学的校训是:像树一样茁壮成长。因此,通识教育是多伦多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强调语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培养,注重加强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科知识的结合与拓宽。多伦多大学通过的《迈向2030》的规划中,在本科生教育上强调要继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和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室内外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发展经验。多伦多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拥有更广泛的职业生涯、成为充满智慧的全球公民做好准备。[6]

二、人文课程的模式

本文对人文课程的探讨在通识教育的框架下进行,采用广义的人文课程范畴,即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语言教育课程,也就是涵盖通常的“文科”课程。从这三所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课程体系可以发现:首先,人文课程在本科总学分中的比例不同,分别占15.6%(哈佛)、22%~23%(斯坦福)和10%(多伦多),体现了不同大学对人文教育赋予的重要性在“量”上的权重;其次,三所大学对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通过三种不同的模式来实现的。

1. 哈佛大学——专门设置的人文课程模式

哈佛大学规定本科生必选的人文课程是专门设置的。“通识教育新规划”精心设计了八个课程领域,其中五个为人文教育课程领域,学生必须从这五个领域中各选一门课程。哈佛大学的人文教育课程约占整个通识教育课程总量的62.5%,每个课程领域都设计了专门的课程系列并制定了明晰的领域目标(详见下页表1)。[7]哈佛大学对每个领域的课程实施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8]

五个领域的人文课程结构彰显了哈佛大学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规格,反映了哈佛精英人才培养的人文要素:艺术欣赏与批判能力、文化理解与鉴赏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素质、全球意识;体现了哈佛大学“求是崇真”、“与真理为友”的大学精神和严谨的学术规范。

2. 斯坦福大学——“专门设置”与“课程超市”相结合的人文课程模式

斯坦福大学本科生前两年主要是知识宽度学习,在给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通识教育课程。其中的学科宽度课程包含五大领域,有两个领域属于人文教育范畴。表2是对斯坦福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结构、分类、课程数量以及领域目标的概括和归纳,[9]由人文学科入门、学科宽度课程、公民教育以及语言与写作等四个部分构成。

本科新生必须在第一学年进行为时三个学期(即秋季、冬季和春季学期)的人文学科入门课程学习,每学期4学分,共12学分。斯坦福大学的人文学科入门课程[10]设立于1988年,由六个学院提供、人文学科各领域学者共同设计并教授,是斯坦福大学人文教育的一大特色。

学科宽度类别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包括文理学院开设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涉及面非常广,还包含了许多跨学科的课程。学生也可以在“学科宽度课程”中修能够满足公民教育要求的两门课程。基本技能教育课程要求本科生必须完成一学年的大学外语学习。写作与修辞课程分为三个水平:[11]第一水平课程为一年段学生开设,着重分析性和有理论基础的辩论;第二水平课程要在二年段结束时完成,主要是写作与口语方面的训练;第三水平课程由各专业自行开设,进行专业写作能力培养。

如其校训一样,斯坦福大学的人文课程是自由而广阔的,学生可以在大范围人文学科课程“超市”中自由选择。然而,课程“超市”提供的广泛空间对不少学生来说是加大了选择课程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选课,斯坦福大学除了有专门设置的“人文课程入门”20门课程系列外,还设立了人文课程套餐,称作“结构化的博雅教育课程”,[12]共28学分,可以满足人文学科入门课程、公民教育、学科宽度课程中人文学习科目、语言和写作科目等领域的要求,三个学期的学分分布是9∶9∶10。斯坦福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的人文要素体现在这两套专门设置的课程系统中。

3. 多伦多大学——“超市型”人文课程模式

多伦多大学的人文课程模式属于“超市型”,即没有专门设置和专门设计的必选人文课程。在此以多伦多大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主校区圣乔治为例。本科生毕业要求修完20个学分的课程,其中4个学分为通识教育学分。多伦多大学的1个学分指开设1学年的1门课程,0.5个学分即开设1个学期的1门课程。因此多伦多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量为4~8门课程,其中人文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选修,可在文理学院开设的1,000多门人文社会课程中进行选择。

每种专业范围中开设的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都可以被全校本科生作为人文教育课程选修。这些专业的人文课程门类数量非常多,每个专业的课程门类都像“课程超市”。例如艺术学开设173门人文课程;东亚研究开设100余门人文学科课程;社会学开设110门人文课程;政治学开设178门人文课程。每个专业“课程超市”关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在近东和中东文明专业开设的130门人文课程中,涉及从新石器时代至今近东和中东文明和文化的研究、语言和文学、阿拉伯语、古埃及、希伯来文、波斯文和土耳其文、考古学、历史、艺术和建筑等,以及中世纪和现代犹太人历史、文化和思想起源、伊斯兰教的发展及其在伊斯兰文明中的作用等。历史专业开设的207门人文课程中含美国史、亚洲史、非洲史、拉丁美洲史、英国史、加拿大史、东欧史、俄国史、欧洲史、国际关系史及中世纪史等。表3是多伦多大学人文课程“超市”部分课程分类及科目的举例。

在以上庞大的人文课程“超市”中选课,就像在浩瀚的人文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无边无际。然而多伦多大学对在“超市”中的“自由选择”做了规则性要求。一是学分规定:要求2个学分,即2~4门人文课程。二是领域覆盖面,所修习的人文课程必须覆盖如下三个领域:创造力以及文化表现力;思想、信仰和行为;社会及其制度。在多伦多大学的课表上,凡是属于人文教育的课程名称都注明了所属的领域。三是课程级别要求,每门人文课程都有课程描述,说明该课程适合的年级、是否有先修课程要求等。因此,学生的自由选修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这三项要求宽松地规范了本科生的“人文素养”内涵,只要有广阔的人文课程所提供的“阳光、空气和水”,学生就能“像树一样成长”。

三、人文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

1. 丰富性

斯坦福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人文课程的范围广泛、种类多样、数量庞大,提供的人文课程门类都达到1000多门,从哲学、历史到文学、社会以及国际研究等方面都涉及,不仅有古典的文学、艺术课程,还有先进的沟通交流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选择人文教育课程的巨大空间和灵活性,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课程,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个体需求和个性发展。哈佛大学虽然没有如此数量的通识教育人文课程,但是专门设置的领域课程也非常充实。例如“美学与诠释”人文领域既有对诗歌、音乐、表演艺术、小说、建筑等文化产物的赏析,也有文化与艺术中的社会现象研究,还有对艺术背后的宗教、哲学、政治的思考等课程。

2. 经典性

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人文课程都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许多课程都以精心选择的经典作品为学习文本,以西方文化及文明作为课程的核心和灵魂。例如,哈佛大学开设的“第一夜——五个首场表演”课程,欣赏和讨论经典作品,其指定研讨的作品包括: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和《幻想交响曲》,史特拉汶斯基的《彼得鲁什卡春之祭》,亨德尔的《弥赛亚》以及蒙泰威尔第的《奥菲欧》等。又如,斯坦福大学开设的“生活的艺术”课程,指定学生要研读柏拉图《会饮篇》、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弗里德里希·尼采《欢愉的知识》和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等。而多伦多大学则开设了125门哲学类人文课程,学习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经典作品,例如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和阿奎奈,近代早期的卡迪尔、休姆和康德,19世纪的黑格尔、密尔和马克思等。

3. 综合性

在这三所大学开设的人文课程中,许多都是跨学科性质的。如非洲及中东国家语言研究、美洲研究等课程,分别跨了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例如:“非裔美国人文学概论”课程介绍黑人文学从最早表现为灵魂、奴隶故事到最新发展,如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及抒情诗歌;讨论黑人文化历史的主要争议和现象、黑人文学中的写实主义美学之地位、黑人政治斗争中的文化争议、跨国移民问题、种族主义和黑人国际主义;探讨启蒙运动、现代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在黑人政治和文学史中的作用。

4. 多元性

作为人文课程而开设的语言课程的语种是多元的。例如,多伦多大学开设了多达50多个语种的语言教学。[13]其中,东亚研究课程中有汉语、日语、韩语、梵语等语言课程。每个语种的语言学习都呈现了文化的多元性。例如:斯拉夫语系课程系列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研究、匈牙利研究、波兰语言与文学、俄罗斯与东欧地区语言研究、俄罗斯语言与文学、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言与文学、斯拉夫文化、斯拉夫语言与文学、乌克兰语言与文学等。斯坦福大学虽然只要求学生熟悉1门外语,但为本科生提供了40多个语种的语言课程供其选择。[14]

5. 国际性

斯坦福大学为学生开设了探讨世界许多国家的“国别研究”人文课程:如中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主要涉及文化、社会、代表性的现象、艺术等方面。在其“公民教育”课程领域的“国际交流”模块中,“全球人文地理:欧洲和美洲”[15]课程介绍欧洲和美洲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政治,文化分化模式和差异。多伦多大学开设了大量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人文课程,例如“近东和中东文明”、“南亚研究”、“意大利研究”、“和平与冲突研究”等,帮助学生了解别国社会,把握全球化背景下的运作模式,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对知识与文化的要求。哈佛大学的“世界各社会”人文领域课程议题丰富,主要包括对亚洲、欧洲等主要国家的历史进行研究的课程;介绍现当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课程,如“有条件的平等——现代欧洲犹太人”;全球化问题课程,如“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战争”,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当地、国家和国际生活的公民。[16]

摘要: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重视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教育,分别通过专门设置的人文课程、“专门设置”与“课程超市”相结合的人文课程以及“超市型”人文课程模式来实施人文教育。其人文课程内容的共同特征是:丰富性、经典性、综合性、多元性和国际性。

从“上大学”到“上好大学” 篇9

正如《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所指出的,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种后发外生赶超型, 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 当前高等教育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矛盾。比如, 如何解决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结构性矛盾, 如何从外部、内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等等。

在此次发布会上, 与会专家不避讳地将一系列问题摆了出来,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会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学生司、基础教育二司相关负责人纷纷“接招”。

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难的问题, 自2012年起, 我国出台一系列专项政策, 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效果“立竿见影”。但外界也曾对此举是否会带来的资格造假“、高考移民”隐患提出疑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回应, 教育部采取的是“零容忍”态度“,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主任赵香兰教授的建议则是, 随着电子学籍管理信息日益透明, 可以使用电子学籍作为认定标准。

受益于上述政策进了重点大学, 农村贫困学生却又面临“融入难、学业难、就业难”等适应性问题。赵兰香建议, 高校要“适时调整理念, 创新培养模式, 给予专项生更多关怀帮助, 尤其是在就业方面”。

事实上, 创新培养模式, 不仅仅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所需, 更是各大高校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谈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工作思路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 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 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要手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深化改革、协同育人, 优化结构、补齐短板, 提升能力、保障质量,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这对高校自主办学也提出更高要求。张大良表示, 高校办学自主权将从支持高校科学选拔学生、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自主选聘教职工等七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在落实和扩大高校自主权时, 张大良说, 还应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问责机制, 才能确保高校拥有的办学自主权用好管好。

作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七个方面之首, 如何“科学选拔学生”, 是发布会上媒体关心的问题之一。王辉介绍说, 浙江省和上海市两大高考改革试点迈出坚实的步伐, 下一步将全面推动各地改革方案落地, 按照“边试点、边探索、边总结、边推进”的原则, 加强对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研究, 全力保障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二司副司长申继亮表示, 这次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既是巨大挑战, 也是重大机遇, 将从客观上推动高中改革, 有望改变过去“千校一面, 万人同课”的现象。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10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 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 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少, 这所大学不会著名。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大学, 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 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世界一流大学应为时代的脉搏, 这不仅是指大学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 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等领域, 同样是如此。因此, 大学要有精神, 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大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所探索。《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据此, 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但一般来说,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 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它机构, 特别是一些经历近千年风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学, 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类的贡献而闪烁光芒。所以, 大学是有精神的, 唯其精神, 使之能经世而独立, 历久而弥新。环视世界, 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藉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 使学校声名远播。

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 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作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遗产和中国近代大学, 北大不寻常的身世似乎先天地注定了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北大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为雄厚、教学质量最为优秀的国立大学, 已有百余年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显赫的私立大学, 已有37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北京大学初步形成了“北大模式”, 哈佛大学形成了“哈佛模式”。“北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包, 学术民主;务实创新, 修德炼能;教研并重, 博专并抓;学以致用, 造福社会。而“哈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素质, 培养通才, 讲究名牌效应;崇尚实践, 铸就干才, 突出案例教学;发挥潜能, 塑造雄才, 跨入自由王国。

(一) 北京大学

北大在我国的独特地位, 使人们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赞美她的时候, 人们是从不吝惜笔墨和想象力的。的确, 北大的意义绝不止是一所高等学府, 北大之为北大, 不在其湖光塔影的美丽校园, 甚至也不在其有多少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而在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1917年,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进行改制, 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 确立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关于北大精神,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 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也有学者认为北大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 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这正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 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北大有自己的责任, 不顾一己私利而勇往直前。但是,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的洋务教育, 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 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 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 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使得维系人文主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之类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成为一种艰苦卓绝的坚守。”[1]

北大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 决非偶然。这与北大精神有关。自蔡元培先生掌校以来, 七八年间这个“容”字, 已在北大的沃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北大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爱。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 做剧烈的辩驳和争论, 一到患难的时候, 便共力合作。另外, 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北大校内, 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 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 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 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 就共同来御外侮。故北大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 尚能安然无恙。[2]

然而, 不幸的是, 当人们为北大光荣的自由传统而骄傲并陶醉于其诗意的精神怀抱时, 被冷落的现实正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报复。而更不幸的是, 在现实快意的报复面前, 堂堂的北大似乎有些束手无策:骄傲的精神在充分施展了自己全部的魅力之后, 终于暴露了她的苍白无力。过分自信, 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北大人现在首先应该反躬自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尊崇的那种北大精神除了人们已充分肯定了的那些伟大的意义之外, 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必须正视的缺陷呢?

(二)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至今, 哈佛大学已经建校374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许多学者认为, 哈佛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3]的自由民主之思想,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 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智者摇篮。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变革, 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哈佛大学前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把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 “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 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伯特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 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大学, 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 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 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时至今日, 哈佛大学仍遵循着艾略特的学术自由理念, 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 哈佛拒绝授予前总统里根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21世纪初,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 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4]

中国国内的著名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难道是硬件设施不够吗?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制度和文化层面。我国大学鲜有自己清晰、稳定、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上, 在大学文化积累、校风学风的建设上, 还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在大学的制度层面, 大学办学自主权还不够落实, 学术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 校长、教授的聘任及选拔, 科研和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中国现代的大学, 是以欧洲大学为模式的, 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对大学精神的探讨, 中国大学的责任是与西方大学不同的。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的差异, 主要是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大学观念的不同。探讨中国大学精神的问题要远比西方的更加复杂。西方大学的制度虽然在中国畅通无阻, 但是西方大学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 却无法在中国扎下根来。[5]我们目前探寻大学精神, 恐怕首先要确认什么大学精神是我国大学所需要的, 我国的大学精神要根据自身历史传统所创, 是独有的。

大学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所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气。大气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胸怀, 就是她的校风、学风。大气不仅是一所学校风貌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大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一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6]大气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这种精神, 首先是指要有学术的自由, 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学术创新。这种精神, 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 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 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 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正如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样, 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人类进入21世纪, 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递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更应该解读大学, 探究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 大学理念的延伸和深化,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 它必须也必然为大学所独有。从教育的性质来看, 大学理念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大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的, 后者虽可能通过某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人具备某些素质, 但无法使人全面获得这种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或主要承担者的大学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而其之所以更丰富、更深刻, 关键就在于大学精神。

(二) 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 大学精神必须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瞻性。时间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 大学在新的世纪中将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主要是指与高等教育的现代背景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内容的转变。当前, 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改革, 使得我国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话语背景。[7]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并促进大学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一流的大学精神催生一流的大学品牌。也就是说, 大学品牌的价值更多地源于大学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8]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 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形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经历了“倡导、践行、提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而逐渐浓缩而成的。

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 还要建立和健全科学而广博的文化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播。而这种载体也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载体, 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舆论氛围等等。只有充分创造出这些载体,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才能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操作性意义。具体来说, 就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营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舆论氛围、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有独特的功能,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 因为大学精神在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 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流的现代大学, 必须有现代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可以为一所大学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其建成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7]戴锐.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3 (2) :22.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3.

[3]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8) :44.

[4]唐耀华, 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 :41.

[5]陈小红.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2 (3) :94.

[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10.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篇11

老牌文科强校,理科也很强。小而精的学科设置使其学科精度名列前茅。至今南开大学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九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六。该校还是我国综合性大学最早设立经济学科的大学之一。

南京大学

声誉很高,是国家“985工程”首批九所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的高校,在中国内地大学排行榜中名列前五。

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简称比较容易引起“纠纷”。北方人特别是天津人印象中的“南大”多指南开大学,而南方人则默认为说的是南京大学。其实,只要像现在百度百科里做得那样,把南京大学简称为“南大”,把南开大学简称为“南开”,便可一举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两所高校风格方面也有相似之处。若把《诗经·小戎》里的名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拆开,南开占了前半句,南大则配得上后半句。

事实上,“南开”的简称对南开大学来说更有底蕴、更具特色。张伯苓是位传奇的教育家,而周恩来更是让整个南开系列学校都觉得无比骄傲的校友和榜样。不过,人们对于南开大学曾将周恩来开除的“黑历史”不无遗憾,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我是爱南开的”后半句的“无责任猜测”,于是“南开不爱我”便成了盛传的“隐语”。好在人们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证明了后面接着的话语是不希望南开接受军阀的捐款,而不是那么一句富有戏剧性的转折,也算是了结了这桩“公案”。

和公立的北大、清华不同,“青少年时期”的南开是教育家办的私立学校,保持了相当久的自主办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南开如今已走过了94年的历程。南开主楼后面的校钟,见证了学校这么多年来的历史与岁月,成为南开精神的象征。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南开以传统优势文科为主导,营造出优雅而内敛的校园人文气息。金融、历史、数学、化学这四大支柱都在全国排名top3,特别历史是仅次于北大的。有人说“北大出才子,南开出君子”,“君子之道”的确也是南开人自觉主动遵守的道德素养。

有句话是“近代历史看天津”,相形而言“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则悠久得多了,南京大学也在长期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学风传统和精神遗产,倡行人文思想之会通与学术之昌明,在教育、学术和文化上均具有重要贡献和影响,并赢得“中国最温和的大学”的美誉。

南京大学的文学、哲学排在第三,社会科学第四,历史学第五,高校知识创新贡献力位居第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既反映了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在国内高校中是少有的有“校树”的大学,这就是松。古有六朝松,明朝南京国子监在校园内广植松柏,以此环境陶冶当时的学生,期许他们具备松的“坚贞挺拔”的品格。这些遗存下来的松树,在民国时被视为学校的象征。而今南大在校园内种植了不少青松,南园还有一片松林。可见,松一直都是南大人的精神图腾,维系南大学子的情结,也是古城南京的绿色瑰宝。

兰州大学 篇12

关键词:中亚数据库,Wiki,数据库建设,兰州大学

Wiki作为Web2. 0的典型代表之一, 内容由广大的用户自由贡献, 在知识协同创作和知识共享领域取得了迅速发展, 在知识的组织和传播利用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Web2.0共享参与的理念也改变了兰州大学图书馆以往自己建设数据库, 用户难得参与的现状, 提出了运用Wiki构建中亚数据库的思想和实践。

1 数据库建设背景

中亚地处欧亚非三块大陆的交接处且临近黑海, 是“古丝绸之路”及新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亚成为国际战略格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中亚系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从地缘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上看, 中亚地区对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2009年兰州大学的战略规划指出:“立足两原两区, 实施西进战略”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方略。其中“两原”即指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 “两区”指西部地区和中亚地区[1]。兰州大学中亚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94年初成立中亚研究所, 是目前国内重要的中亚研究机构之一。中亚所建立以来, 重视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 一些建议被采纳, 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2009年4月15日, 教育部明确兰州大学成为10所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之一, 这将进一步加强兰州大学与中亚地区高校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2]。

不论从贯彻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维护祖国统一和保证我国能在和平的周边环境及边疆稳定的条件下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署来说, 还是从建设优势特色学科、面向未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选择来说, 兰州大学都应重视对中亚的研究, 图书馆提出了运用Wiki技术构建中亚数据库的思路。

2 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2.1 原则

中亚数据库主要以收集和转载学者专著、学者文章、文学图书、毕业论文、新闻报道、国内各中亚研究所年度研究报告、见闻采风、民俗民情等形式各异的学术资源和网络资源, 建设一个集阳春白雪为一体的知识库。它的内容将有以下特性。知识性:组织有效、利于查询、学术水平高;时效性:要及时更新、吐故纳新;实用性:要为研究人员及爱好者提供内容全面的知识资源;研究性:要将知识库同专家及学科结合起来;参与性:要通过一定方式调动专家、馆员、读者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尊重版权所有人, 要提倡和建立知识共享的平等学术文化氛围;趣味性: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知名景点, 多姿多彩的民俗民情, 这些趣味性的信息将增加网站的吸引力。

2.2 目标

建设一个可以全文搜索、开放获取、知识持续生长、用户参与建设、任何学术问题和热点事件可以随时展开讨论的知识交流平台。有系列成果:以国家、地区概况为主的知识库;以研究者为对象的专家资料库;以热点问题追踪为主的实事动态库;提供更为完善的专业信息活动交流生态圈。如图1所示。

3 建设方案

3.1 系统平台选择

选择开源软件也是开放性建设的一个方面, 中亚数据库选择使用linux+Apache+PHP+mysql为环境, 以Wiki为平台建立。为什么选择Wiki低成本、快速构建发布、能与陌生人协作和中性的交流背景是其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 Wiki的社区性和知识体性有利于知识库长远发展[3]。

(1) Wiki内容具有关联性。将文本搜索限制在Wiki中, 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发现Wiki中与所有主题相关的讨论。因为同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而导致检索到不相关结果的可能性降低。

(2) Wiki具有统一的像百科全书一样的结构。在一个遇到的链接上, 人们能够强烈地期待在另一个终端会出现对于这个链接的解释。

(3) 可以查找出知识的贡献者。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区分谁对于特定的条目具有相关的知识。

(4) 访问者能够方便地贡献新内容。

(5) 可见性。可见性意味着Wiki网站容易被找到, 网站中的内容容易被获取。

(6) 用户友好。用户友好反映了一个网站是不是容易被理解以及在用户第一次访问时是否引起兴趣。Wiki因其可参与性而提高了用户的建设兴趣。

(7) 知识体作为社群的黏合剂, 对于参与者的聚合起到重要作用。它允许成员随意进入。如果参与者与知识体的整体有利害关系的话, 他就会在网站中逗留并且参与维护和发展Wiki的内容。

3.2 资源组织方式

Wiki的性质决定了以Wiki为基础的知识库必须先建立合理的数据结构、分类体系和关键词, 只有良好的分类体系才能保证每个不同撰写者达到同样的目的;同时为了规范资源建设, 必须先建立向导性的主题词表, 统一资源的分类方式;也允许用户创建合理适当的主题词表。根据上述原则制定资源组织, 如图2所示。

3.3 项目宣传推广

再好的项目、再多的资源, 如果没有用户知道、使用、支持, 也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更何况Wiki知识库的主导思想就是用户参与建设, 用户分享资源。提出如下推广方案:利用搜索引擎对网站推广;利用交换链接对网站进行推广;参加相关的会议, 宣传网站;同时希望能扩展GUN协议、学校海报宣传、高校BBS宣传、校内电子邮件推广、QQ群推广、图书馆彩页介绍、开展中亚知识库建设者奖励计划等方式。

4 结语

利用Web2.0技术和思想, 建设具有地方学科特色的专门数据库, 是一次改革与尝试。但版权问题, 科研成果的共享意识, 资源的组织方式、体系结构和用户的参与积极性等都是需要深思和更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绪红.立足两原两区实施西进战略[EB/OL].兰州大学网站, 2009-4-30.[2009-6-22].http://news.lzu.edu.cn/content/4a49801920b051bb0120f60c12cb01f2.shtml.

[2]我校跻身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EB/OL].兰州大学网站, 2009-5-22.[2009.6.22].http://news.lzu.edu.cn/content/4a49801921551b6a01216791ad992570.shtml.

[3]李馨.基于Wiki的跨学科知识共享[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4) .

[4]范并思, 胡小菁.图书馆2.o: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6, 24 (1) .

[5]杨雁, 刘志.基于MediaWiki的学科信息门户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7 (12) .

上一篇:集成辅助系统下一篇:案例推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