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2024-07-28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共6篇)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篇1

铁道技术学院(高职)

铁道机车车辆三年制高职

培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综合能力,能胜任机车车辆厂、城轨系统和铁路运用部门的生产、运用、管理、检修检测、机车调度等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各铁路局、机车车辆厂、工程局、专用线、城市轨道交通及地方铁路的机务部门、车辆部门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电工电子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车辆构造、车辆制动、车辆制造技术、牵引计算、机车检修、机车故障分析与处理、数控编程与加工、城轨交通车辆、城轨交通供电系统、城轨交通运输组织等。

主要专业方向:铁道车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现代工程机械的构造、控制和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事工程机械的安装、调试、使用、检修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到各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工程公司、建筑施工单位等部门从事工程机械运用、维护与管理、工程机械以及工程机械配件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原理与零件、工程机械构造理论、机械CAD/CAM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工业企业管理、制图测绘、自动控制实训、测量技术实训、工程机械操作、检测和维修综合实训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现代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从事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设计制造、控制与技术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销售与制造等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数控加工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控制工程、机械检测技术、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液压与气动、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等。

数控技术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数控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数控机床加工编程、CAD/CAM应用和数控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具备较强的数控技术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现代制造业生产第一线技术综合运用和设备维护管理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设备维护、机械加工生产组织与管理、数控机床及其它数控设备的制造与装配、安装与调试、技术管理与机电产品的销售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基础、电气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检测技术、数控机床原理与应用、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等。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设备安装、使用与保养技术,具有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及暖通空调产品的销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供热通风与空调领域的设计、施工、监理与管理部门工作。

主要课程:流体力学、热工学基础、供热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建筑给排水工程、制冷技术、施工技术、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等。

电气化铁道技术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及其装置的设计、运输与施工技术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铁道电气化设备的维护管理及应用开发,铁路电气化的运营与施工管理,以及城市电气化交通运输、地下铁道、工矿电气化运输和工业企业供变电等技术工作。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铁道供电、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检测与传感技术、信号基础、电子电路实训、电气安装实训、PLC应用实训等。

铁道通信信号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铁路通信及信号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应用开发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从事通信系统工程安装、管理、使用与维护,以及铁路信号自动控制方向的一线岗位的检测、调试、维修、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毕业生可在铁路通信及信号的设计、施工和维修养护等部门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基础、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原理、车站信号、区间信号、驼峰信号、信号电源、铁路信号遥控信号测量与处理、车站、区间信号课程设计、电气集中设计与施工实习、信号专业实习、毕业综合实训等。

供用电技术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供电管理、用电监察及电力网、变配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监测、检修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中、小型电力网、各级供电部门和城乡用电企业,从事电气设备运行、检修、技术监察和供电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基础、供变电工程(工厂供电)、电气控制技术、工业用电设备、电能计量、用电管理与监察、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检测与维修、机电设备运用与管理、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实习、微机控制实训、供配电运行实训等。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三年制高职

培养具有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生产、经营和服务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铁路运输基层的操作、组织、管理及指挥工作和客货运输组织、经营工作;也可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以及较高等级的客运营销服务工作。

主要课程:运输营销学、交通运输设备、物流管理、铁路行车组织、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管理等课程等。

会计电算化三年制高职

培养具有较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和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强会计实务能力及财务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在中、小型工业、商业、民营企业、合资、外资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及同会计工作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数据库系统管理、预算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审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股份制会计、外贸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会计实务模拟等。

铁道工程技术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铁路线路、桥梁、隧道和高速铁路的勘测设计、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和技术引进、开发以及线路养护维修等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铁道工程的野外勘测与设计、铁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工程试验、施工监理、铁道线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

主要课程:铁路测量、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铁路选线设计、结构设计原理、工程项目管理、铁路轨道、地质与路基、工程机械、铁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铁道工程概预算、隧道工程。

工程测量技术三年制高职

培养掌握测量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测绘技能,能够从事工程建设测量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测绘、水利水电、地矿、交通、城镇规划、市政建设、房产、国土资源利用等部门从事各种工程建设中的测绘工作。

主要课程: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数字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测量平差、工程监理、工程制图、数字化测图、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房地产测量、控制测量与GPS、数据库应用、地形测量实训、工程测量实训、控制测量实训、GPS测量实训、地理信息系统实训、数字化测图实训、地籍测量实训等。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篇2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构建“课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证赛融合”课程体系就是将该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共同融入专业课程中,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以职业证书为导向,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 根据能力、知识、素质三大目标要求整合专业课程, 使课程结构涵盖职业资格和实践技能标准,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取代以理论学科为本位的传统理念, 制定出具有前瞻性与适用性的“课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 (见表)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 树立为地区经济服务的目标, 依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构建符合专业人才三大培养目标,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符合高职特色的“课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 具体做法如下: (1) 实现课程体系与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表现在课程的安排与职业证书的要求和考试进程相一致。通过《会计原理与技能》、《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务软件应用》课程学习, 学生能够直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2) 将专业技能竞赛融入到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学生学习《会计原理与技能》、《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财务软件应用》课程后, 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珠算大赛、金手指点钞大赛、会计分录编制大赛、财务软件操作技能比赛。这些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 提高考证通过率, 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优化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 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 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对课程改革起到指导、引领作用, 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标准需要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融合, 教师依据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的考核标准, 整合课程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改革考核方式。 (1) 整合课程内容。对《经济法》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精简, 保留劳动法、票据法、公司法、合同法等主要内容。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法律制度则融入到《税费核算与申报》。《财务会计》按照“岗位适用、结合考证、动态发展”的原则, 课程以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为主线, 结合职业技能标准,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删减部分特殊业务或不常发生业务或其他课程专门学习业务的核算, 如长期投资业务、应付债券业务、应交税费业务, 增加报表编制的授课课时。其目的是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 能通过初级会计实务的考试, 胜任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与报告。 (2) 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是报表编制项目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报表编制案例的选择遵循典型性、新颖性、适用性原则。理论教学案例来源于最新且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实例, 通过提供财务报告的规范示例, 加深学生对所学报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技能训练则采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综合案例, 要求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后, 编制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 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多样化, 实施考教分离、题库抽选等, 《财务软件应用》则采用以用友软件能手资格认证代替课程考试的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更加全面、系统、科学, 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职业理念, 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提升职业竞争力。

(三)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专业知识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和考证获得, 而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通常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来实现。但由于会计核算涉及企业真实业务, 需要接触企业核心商业秘密, 当企业出于安全考虑难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实践锻炼机会时, 高度仿真的技能竞赛便成为一项有效的补充。技能竞赛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是整合课内外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展示平台, 是职业教育实现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借助技能竞赛, 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改革实践的同时, 结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 (1) 根据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原则, 建设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专业技能竞赛群。专业技能群建设充分考虑专业课程 (含实训实习课程) 之间的关系, 先开展专业基础课程竞赛, 再开展专业核心课与拓展课程竞赛, 在开展考查简单会计理论知识的技能竞赛之后, 再开展考查专业综合素质的技能竞赛, 以赛促学, 以赛促进。 (2) 以开展基础理论课竞赛为契机,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财务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企业激烈竞争的核心要素, 财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和院校的当务之急。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学生成功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换。在实现会计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融合的同时, 注重开展基础理论课的课程竞赛。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能够参加上述专业技能大赛外, 还可以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日语口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财经论文写作大赛等活动。这些竞赛的开展,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筹码。

二、配套措施

(一) 建立激励机制

学生是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最广泛的体验者, 课证赛互补互促,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以及奖励机制, 如学生学分制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制度。学生奖励制度的建立, 为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和专业竞赛搭建了广阔平台, 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长, 不断完善选拔、培训。将学生的考证成绩、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与学分挂钩, 对成绩优异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 优先推荐就业。对专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 优先推荐参加“专转本”考试, 报考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师是课程改革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证赛”课程改革, 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 鞭策教师参加更高学历的进修, 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经济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任职资格或执业资格的考试。对参与企业实践、取得更高学历、专业技能多证书和教育指导成绩突出的教师, 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进修学习、出国考察等方面优先安排, 以促进课程改革工作上新台阶, 有新突破。

(二) 加强部门协作

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 通力合作。教务处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为教师做课程改革专题报告, 教研室组织活动展开讨论, 有意识地培养教师课程开发意识,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每学期期初学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申报工作, 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对技能大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工处定期召开学生社团工作交流会, 指导建设专业化社团, 邀请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 搭建社团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平台。学院党政班子大胆创新, 将班级建设、社团指导和大赛指导的师资队伍管理纳入到班主任量化考核中, 以班主任牵头, 学业导师、课任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及大赛指导教师齐心协作, 共同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三) 深化校企合作

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 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共建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品牌专业。首先, 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会计人员及专家参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组建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 集思广益, 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其次, 推行企业实践专家进课堂, 采用“请进来”方式, 专业课程10%的课时, 由企业专家授课。组织一线教师与合作企业——司书软件共同精心开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证模拟题库, 以便于学生考前集中强化反复模拟训练, 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考证通过率。再次, 与企业零距离合作, 校企双方联合举办会计职业技能大赛, 在校内营造“人人备赛、人人参赛、人人竞赛”的良好竞赛氛围, 推进了专业技能竞赛的有效开展。最后, 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加强师资培训, 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去企业顶岗实践锻炼。教师深入企业锻炼, 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架起了校企沟通桥梁,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外援动力与内源发展有机结合, 为“课证赛融合”的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三、改革成效

近年来, 学院会计专业“课证赛融合”的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外化素养和内化素养得以极大提升, 毕业生成为就业市场“香饽饽”。

(一) 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 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但同时也提供更多的机遇。近几年学校组织的网上评教数据显示, 会计专业学生评教成绩均在全院名列前茅,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安排合理, 学习兴趣浓厚, 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二) 会计证通过率年创新高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证一次通过率为81%,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83%, 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高达92%, 考证一次通过率远远高于全省30%左右的平均通过率。此外,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会计资格从业证书外, 部分学生还取得Erp技能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等几种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证书。

(三) 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学院组队参加全国和省里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成绩突出, 在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团队一等奖和团队二等奖, 在江苏省高职会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在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中分别获得全省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亮眼成绩是学生走入职场的敲门砖, 是检验会计专业“课证赛融合”课程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四、下一步改革设想

(一) 完善教学资源库

会计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打造专业网络教学平台与完善教学资源库。首先, 推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借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经验, 发挥示范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 选择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 围绕课程改革建设, 教师上传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案、习题与案例库、试题库等课程教学资料, 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等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手段, 分解教材内容, 按知识点、技能操作拍摄课堂教学场景,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库。其次, 加快教材建设。组织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修订符合职业标准和资格认证考核标准要求的特色实训教材, 开发编写经典教学案例, 丰富教学案例库。几门校本教材已经在两轮使用后进行了反复修改, 应尽快完善, 正式出版。

(二) 继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应采取下列有效措施。首先,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参加专业研讨, 开展学术讲座, 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形式, 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尽快修订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排头兵的作用, 推进课程改革。发挥骨干教师的顶梁柱作用, 制定自我发展计划, 提高学历、职称层次, 通过培训、进修, 到行业一线挂职等形式提高实践技能。引进高学历、学有专长的人才充实专业队伍、聘请学者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内培与外引以整体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和职业素养。其次, 创新团队组建模式。“课证赛融合”的课程改革, 需要知识技能互补的团队成员, 需要打造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研团队, 团队的组建模式分为横向组建模式和纵向组建模式, 具体模式下的组建形式百花齐放。横向组建模式可采用如下形式, 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目标组建课程教研团队, 以职业证书考前辅导为驱动组建教研团队, 以培养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组建大赛实践指导团队;既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教研团队, 也可组建跨专业、跨院系的纵向教研团队。

(三) 建立校企利益共生机制

学院应继续加快课程改革力度, 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学校对社会的吸引力和对企业的贡献度, 积极与企业加强横向课题研究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拓宽校企合作范围, 合作育人共同发展, 打造利益共同点, 建立校企利益共生机制。首先, 与企业共建企业大学。一方面为企业输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主动承担企业员工再培训的任务, 使企业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最新行业动态, 财会资讯, 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其次, 成立财会咨询服务中心。中心通过承接代理记账、财务咨询、纳税筹划等业务,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财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还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李文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的研究[J].职教通讯, 2014 (3) .

[2]张俊清, 孙德凤.课证岗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7) .

[3]王金凤.“创证赛”相融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13 (26) .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篇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成型领域内的工程设计、试验研究、技术改造、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工矿企业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也可从事机器零部件的现代化成型生产和质量控制、性能改善、合理选材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本专业包括金属压力加工等多个专业方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设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硕士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物理化学、金属学原理、材料成型原理、加工过程传输原理、材料加工工艺和设备、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工装模具设计、CAD/CAM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宽广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工矿企业从事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也可从事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材料成型等方面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设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硕士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物理化学、材料学概论、冶金传输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能够在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及结构设计、焊接设备及自动化和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监理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工程能力强等特点而受到企业广泛欢迎。适合在船舶、机械、汽车、锅炉、电力、航空航天、微电子、化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金属学原理、CAD/CAM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工程应用、电弧焊基础、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力学、焊接过程测量与控制、高效化焊接。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设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硕士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机电企业、机电产品进出口公司及商检部门从事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机电控制高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专业含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机设设计、包装自动化四个专业方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技术、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CAD/CAM、机床液压传动、数控技术及编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等。

纺织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纺织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商检等单位从事纺织品生产、纺织品贸易、教学、科研、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机械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纺织CAD、非织造学、纺织品整理工艺学等。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从事生产、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营、创新与管理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院校、科研单位从事管理、科研、教学、设计、咨询等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系统工程导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与管理信息系统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工程、流体机械、流体传动及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开发、营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水力机械、电站动力设备、工程机械、建筑机械、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力传动等研究制造部门以及电力、石化系统从事设计、制造、研究与开发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本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特色专业,设流体机械及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等专业方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设有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机械电子工程高校教师硕士点,同时在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测试技术、流体机械原理、泵和水轮机的设计、液压元件、液压传动、液压控制系统等。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力发电工程、大型土木工程及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水保、市政工程、交通土建等部门从事勘探、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在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学、工程水文学、建筑材料、水工建筑物、水工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水电站和水泵站、建设项目评估与管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掌握机、电、光、液、计算机等相结合的现代测控技术基本理论且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各类工程领域从事测量与控制方面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与应用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及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并在机械电子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智能仪器、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工程光学、光电检测技术、流体控制工程、液压控制系统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专业,强调过程工艺、装备和控制技术的结合,侧重机械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具备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过程装备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机械、化工、石油、能源、环保、轻工、食品、医药等行业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设有化工过程机械、制冷及低温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的硕士点和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阀门设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由原化学工程、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工业催化、电化学工程等专业归并而成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工、炼油、能源、冶金、轻工、环保、医药、军工和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可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化学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工业催化和专业综合实验等。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监测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够从事环境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规划部门、环境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环境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备基础,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化工基本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精细化学品化学、高分子化学、中间体合成化学等应用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在应用化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合成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电力、石油、化工、交通、仪表等领域从事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工程、计算机控制、电气传动控制及电力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点,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

自动化专业培养具有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及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电力、通信、石油化工、交通、仪表等领域从事电气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控制、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具有硕士点,在控制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点,同时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供电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电气控制与PLC、过程控制及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众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专业可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在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路与系统、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处理系列课程、自动化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通信系列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维护、应用、开发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IT公司等,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应用、管理和软硬件系统的开发工作,也可在教育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技术、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等。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领域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及通信技术与设备的科研开发、应用等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通信系统,数据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的运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能力,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金融、邮电、IT产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研究、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营销管理、计算机应用开发及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在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基础数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编码理论、信息压缩技术、数学模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信息论、计算机图形学等。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力学、工程设计及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建筑、道桥、矿建等方面规划、设计、研究、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房屋建筑、隧道和地下建筑、测绘、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水工建筑、市政工程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99年、2004年本专业连续两次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毕业生可提前参加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考试,并获得国际相关执业认证机构的考试资格。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力学学科具有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具有工程硕士点,结构工程学科具有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结构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材料、工程测量、计算机语言、结构设计CAD、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结构、桥梁工程、工程造价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建筑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设计研究部门、安装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相关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制冷及低温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暖通空调(或燃气输配)、建筑设备自动化、制冷工程等。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咨询部门、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项目投资、预算、决策、过程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工程经济,行为组织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与再生利用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循环中,从事城镇、工业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施工及运行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市政工程、流体力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水力学、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水文地质学、水泵与水泵站、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水工艺设备基础、城市水工程仪表与控制等。

建筑学专业是研究建筑及人类生活环境的一门学科,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本专业以建筑设计、规划布局、建筑造型、结构选型、室内外空间环境、建筑技术等为主要研究领域。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

城市规划专业是研究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等方面的集造型艺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与城市规划管理。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科学技术、美学艺术与人机工程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宗旨是为消费者设计既实用又美观的产品,主要从事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及装饰等方面的创造活动,使产品具有使用功能和欣赏功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绘画基础和色彩理解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授予工学或文学学士学位。在机械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工业设计史论、形态构成学、设计工程学、设计表现、基础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语义设计、工业设计方法、产品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等。

艺术设计专业致力于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培养具备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育等单位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企业和产品品牌系统形象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视觉传达方向(动态、静态)、室内环境艺术方向;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视觉传达方向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形态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及制作课程(二维、三维)、数字多媒体设计和艺术设计理论等、室内环境方向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形态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理论、室内设计涉及到的工程相关课程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可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在凝聚态物理、物理电子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数理方法、普通物理课程及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理论物理(电动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及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光电子学、微电子系统、功能材料学等。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验技能和计算应用能力,能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机械、建筑、航空、航天、矿业、材料、交通、能源等工业部门以及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计算及优化等工作。

本专业可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数值计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计算力学、结构力学、机械震动、试验力学等。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与力学专业理论知识、力学现代实验及测试技术、工程数值计算及软件应用技术,能综合运用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及技能分析解决各类工程领域中的力学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等部门以及高等院校从事与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设计、实验研究、软件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方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机械振动、计算力学、实验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食品加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食品生产和贸易单位、食品科研机构、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系统、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现代食品生产、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品质控制、科学研究、市场营销、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食品科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机械与设备、工程图学、化工制图、机械设计、食品工厂设计等。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掌握生物工程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化工、发酵食品及生物制药等相关单位从事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生物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过程控制、管理、营销和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图学、化工制图、机械设计、生物工艺学、生物工业分析、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厂设计等。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化学、药学、制药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药物的筛选与研制、生产工艺研究、工程设计、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与医药、农药产品生产、生物化工、新药研制及药品营销等相关部门从事科研开发、科技管理、教育、医药研究与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制药技术、生化分离工程、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工程图学、化工制图、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药物设计学等。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六个本科专业)学生入学后,进行两年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学习,进入三年级后,学校将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和个人志愿,对学生分专业培养,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本学科大类要求学生通过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具备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能在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经营、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大类各专业的系统教育和基本训练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受到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语言与文字表达以及分析和解决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等现代管理和国际化经营所必要的基本技能。

本学科毕业生就业范围广,社会需求旺盛,选择机会众多,可到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公司、院校、科研单位从事科研、教学以及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会计、审计、理财、策划、咨询等工作。

本学科大类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等3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会计学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税法与税务会计等。

市场营销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学等。

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多方面工作的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IT产业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企业管理等2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统计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分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等。

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金融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金融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证券投资业、保险业、教学研究单位从事金融、证券、保险与经济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也可到相关财务管理部门从事筹融资管理和营运工作。

本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投资银行学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分析、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的工科背景知识和科学贸易知识、较广泛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具备快速准确地进行中、英文的口头和书面翻译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

本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国外报刊选读、欧洲文化入门、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主要英语国家概况、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英语教学法等。

日语专业培养掌握较扎实的日语知识,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口、笔)的日语基本技能及一定的工科、外贸方面基本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涉外部门、外贸、合资、外资企业从事口译、笔译工作及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听说、日语写作、日本概况、日本报刊选读、日本文学、日本社会和文化、语言学、科技基础知识、科技翻译实践、科技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国际金融与贸易、第二外语(英语)。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政策,能够从事法律工作、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立法、司法、法律服务、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篇4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兰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设置于2003年(当时隶属于兰州医学院),同年开始本科专业的招生,后停止招生。基于学生学习心理学的需求,教育学院在心理学课程教学基础上于2004年起面向全校本科学生设立了应用心理学双学位辅修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发展,学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专业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与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研究团队。鉴于心理学对提高全民素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重大意义,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我校将立足西部,以学校两个附属医院为依托,突出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将我校心理学学科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学科特色优势明显的心理学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复合型心理学专门人才。具体而言,要求具备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心理学实践技能,以及科学的心理学研究素养。能够从事基础研究、心理学教学、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人才选拔与测评,以及能在企事业单位、市场调查、社区服务、司法和体育运动等领域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能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

三、专业要求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和实施方法,掌握本专业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具备在教育、企事业部门从事社会服务性的心理学工作技能。

2.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撰写研究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水平。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和能力。

四、学制、学分与学位

1.学制

本专业目前实行学年学分制,以后逐步过渡为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期间学制为4年。完全学分制阶段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具有学籍时间最长不超过8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6年。

2.学分

本专业的总学分为157学分。3.学位

凡修读本专业的本科生,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主干课程、特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专业特色课程:医学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六、课程体系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表一课程体系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表二 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分配表

表三 专业课学时学分分配表

表四 专业选修课(含专业特色方向选修课)学时学分分配表

表五 通识选修课学时学分分配表

表六 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分配表

﹡备注1:科研创新活动及学分计算办法

(1)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君政学者项目(君应为“上竹下君”)、国家理科基地学生科研训练项目,项目第一完成人计3学分,第二完成人计2学分,其他完成人计1学分;完成兰州大学本科教学工程专项经费支持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兰州大学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项目,项目第一完成人计2学分,其他完成人计1学分;完成学院自筹经费设立的各类科研训练项目,项目完成人每人计1学分。

(2)获得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每人计3学分,二等奖每人计2学分,三等奖每人计1学分。获得省级大学生专业类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每人计2学分,二等奖每人1学分。获得国际级大学生专业性比赛奖项的学分转换由学院参照本办法认定。

(3)SCI、EI收录期刊以及国内外权威刊物论文每篇计3学分,发明专利每项计3学分,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计2学分,其他公开发行的刊物论文每篇计1学分。学生均应为第一作者或发明人。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篇5

现在考研节奏越来越紧张了,针对这个特别,特别给参加2014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考研的同学提供些这个阶段考研复习资料和复习有效方法,也希望能够在利用这短暂的30来天进行瞬间的提升自己。

考研冲刺复习资料:“2014兰州大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考研冲刺宝典”、“2014兰州大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考研冲刺宝典”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剖析历年真题的各考试题型、分析考题的难易度与规律性、总结各考试题型的解法与应试技巧,可令考生把握出题规律及变化,提升应试解题技巧,考取高分。考点考题分析与预测:本内容为全书重点,首先对初试参考书目各章的已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其次对历年真题在各章的详细分布进行归类,最后根据真题考试题型以题目形式对参考书目各章的重点知识点、常考知识点进行预测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历年很多考试原题都直接出自其中的题目。

考研真题模拟卷:“2014兰大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2014兰大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完全遵循近年考试风格、真题题型、考查范围、命题趋势等进行模拟汇编。题目难度比真题略为提高,目的在于让考生模拟考场、查缺补漏;对具体题目配有答案解析,内容详实准确,重点突出,能使考生较好地检验复习效果,能及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介绍 篇6

一、高职教育内部环境分析

高职教育内部环境分析就是对学校的自身条件进行全面客观分析。只有明晰自己在高职教育市场中的优劣势,才能在学校的发展中扬长避短,占据主导地位。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始终坚持以行业为依托、坚持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铁路运输生产服务的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学校开办的专业(方向)涵盖了铁路车、机、工、电、辆各行车工种的主要岗位,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学校管理出色、社会声誉好、就业形势好,具有很强的招生就业优势;学校与铁路企业始终保持着密切合作、深度融合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校企合作优势;学校各专业建有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先进、完备的实训中心,具有很强的实训条件优势;对学生一直坚持“全员、全天候、全方位”的半军事化管理,具有很强的学生管理优势。

二、高职教育外部环境分析

(一)学校面临的机遇分析。

1.国家的政策助力高职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使中国制造国际化,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国际化发展空间,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为职业教育在创业教育、创业服务与创业孵化方面提供了提升空间。国家先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系列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制度,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基础办学能力,引导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

2.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铁路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骨干,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目前全国有21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超过2,800公里。铁路运输和轨道交通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既需要高端技术管理人才,更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区域经济建设为学校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实施东北地区低标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改善路网结构,提升老旧铁路速度和运力;要科学规划建设快速铁路网,尽早建成京沈高铁及其联络线;研究建设东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快速铁路通道;准备规划建设东北地区沿边铁路。这些举措再次为辽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向轨道交通行业和装备制造业提供人才保障的学校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二)学校面临的威胁分析。

1.本科院校转型给高职教育带来压力。按照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设计方案,将有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转向职业教育,本科转型比例达到50%以上,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同时在当今社会上选拔、使用和评估人才还是将学历作为基本的评价标准,对学历层次还存在着诸多的政策限制。这必将对现有高职院校产生重大冲击。

2.学历教育偏见造成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强。受传统文化和教育价值观取向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明显偏低的位置。同时由于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整体水平还不够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还不够强,使得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职业教育往往是迫不得已的教育路径选择。随着高考生源数量逐年下降,学校发展扩大规模与生源不足的矛盾会日益突出,争夺生源态势也会日趋激烈,这对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会造成一定影响。

3.生均经费不高制约高职教育更好发展。尽管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也明确规定了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但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很多省份并未出台相关政策,学校的办学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推动了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积极依托行业,对接企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未来几年仍然是我国铁路乃至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学校要继续发挥办学特色优势,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努力争取“订单办学”、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瞄准企业岗位需求,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进一步凝练学校特色文化,努力培养企业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对照企业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1.要保证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融合。学校要想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按照“市场导向、针对岗位、适度超前、集群发展”的原则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2.要保证教学模式与企业工作过程融合。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堂的教学环境模拟成为现场的工作情境,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演变成企业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中,领悟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

3.要保证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标准融合。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工作标准、工作过程和工作要求,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导书,制定考核标准,按照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分项目对学生逐一训练和考核,保证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

(三)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要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教师成长提高的政策和办法,鼓励教师钻研业务、钻研教学、钻研实践,努力为教师在职提高、深入现场、参加学术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有热情、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要大胆使用,安排重要的教学任务,并定期安排其到生产一线学习、调研、挂职锻炼,以提高实践能力,使之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总之,只有对高职院校教育环境进行正确分析,才能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开创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摘要:高职院校要想在复杂多变的高职教育环境中脱颖而出,保持主导和优势地位,就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高职教育环境。本文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从内部环境着手分析了学校的内在优势;然后又从学校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两方面对高职教育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振兴为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本科院校转型、学历教育偏见和生均经费不高又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制约和威胁。最后从如何对接企业需求、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环境,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子彦.高职院校办学条件SWOT分析及其战略选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47~49

[2]周明,李明,严学新.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SWOT分析[J].价值工程,2015,8:294~297

上一篇:我最喜欢的植物作文500字下一篇:新员工入职培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