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2024-08-06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精选12篇)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1

海南大学2009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海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海南大学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批准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2009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9)33号]的有关精神,海南大学2009年继续面向社会招收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对象

2006年7月31日前取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证书的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政府系统干部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

二、报名时间、地点(在海南省内参加考试的)

网上报名时间为2009年7月6日—7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网址:http://ea.hainan.gov.cn。现场确认时间:2009年7月15-18日,地址:海口市考试中心(海甸三西路15号海南大学南门斜对面)。

三、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英语、专业综合(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在复试中进行;其余2门全国联考。

全国联考时间为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

四、录取方式、学费

由我校划定录取分数线,根据入学考试成绩(含复试),择优录取。学费按物价部门审核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五、学制、学习形式与学位授予

学制三年,不脱产学习。完成规定环节学习,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审核通过者,颁发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

六、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与《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

咨询电话:(0898)66279166、66257966、66191158

地址:海南大学法学院301法硕办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2

一、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

应用心理学专业, 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方向。

二、招生对象

全国各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

三、招生人数

30人。

四、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品德良好, 遵纪守法;

2.在高校或省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三年以上, 学习结束后愿意继续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及生涯发展辅导工作;

3.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四年以上 (截止到2009年9月1日) ;

4.得到所在单位同意, 能够保证学习时间, 且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五、报名

1.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2008年10月10日-31日 (每天9:00-22:00) 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提交个人报名信息。提交信息时请注意:

(1) 报考学校选择:北京师范大学 (代码:10027) 。

报考点选择:北京师范大学 (代码:1127) 。

(2) 报考院系所选择:心理学院 (代码:007) 。

(3) 报考专业选择:应用心理学 (代码:040203) 。

(4) 由于网上报名系统中没有“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这一方向, 报考研究方向请统一选择:心理测量与咨询 (代码04) 。

(5) 由于网报系统中没有单考科目, 网报时考试科目请选择:101政治、201英语、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际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业务综合, 均为单独命题, 考生应按实际考试科目复习备考。

(6) 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

报考类别选择:委托培养。

(7) 考生必须在备注信息第一栏中填写“单独考试”字样。

若“报考学校”、“报考点”、以及“考试方式”填报错误, 则该条信息作废, 考生须注册新用户后重新填写。

2.网报成功以后, 考生还必须根据北京市研招办网上公告的要求, 通过网上支付报名费200元。

3.网上报名和交费成功的考生须于2008年11月10日至14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现场确认报考信息并拍摄电子照片。现场确认时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网上报名号以及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未成功缴纳报名费的, 或者未现场确认信息、拍摄电子照片的, 报名无效, 不能参加入学考试。

4.完成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的考生须在2008年11月25日之前将下述书面报考材料寄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邮寄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邮政编码:100875;收件人:马瑞杰)

(1) 报名表 (见附件, 填好后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

(2) 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3) 大学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单 (可由毕业院校提供并加盖公章, 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 ;

(4) 科研成果复印件 (公开发表文章首页目录页, 2004-2008年) ;

(5) 重大奖励证书复印件 (省部级以上, 2004-2008年) ;

(6) 个人自述一份, 内容应包括本人学习和工作经历, 对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工作的认识, 参加本项目的期望, 以及学习和研究设想;

(7) 两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上述材料的考生, 视为放弃报考资格, 不再安排入学考试。

考生应于2008年12月下旬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网址http://graduate.bnu.edu.cn) 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六、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

(一) 初试

1.初试时间:2009年1月10日-11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内

2.初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和业务综合, 其中政治理论和英语满分值各为100分;业务综合满分为300分。各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3.业务综合包括就业政策 (100分) 和心理学导论 (200分) 两大部分内容。就业政策部分不指定参考资料;心理学导论部分参考资料:《大学心理学》, 张厚粲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 复试

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2009年3月底4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和复试名单我校将于2009年3月中下旬在网上公布 (网址http://graduate.bnu.edu.cn) , 届时请考生注意上网查阅, 我校不再寄发书面复试通知。

2.复试内容和方式:以面试为主, 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复试期间还将进行考生报考资格和思想政治状况审查, 审查不合格的取消录取资格。

七、录取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 综合考查, 择优录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八、学制及培养方式

学制3年。

学员主要采取半脱产方式学习。学习的形式包括:集中面授、自学、实习和毕业论文。集中面授时间暂定为假期。

九、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硕士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任务, 考核合格, 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 发给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硕士学位证书。

学员的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在学期间不迁转户口和档案, 毕业后必须回原工作单位。

十、学费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3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90多年办学历史、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教育、农业、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工程、公共管理、法律、艺术等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我校成为河南省首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教育硕士培养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我校面向全国招收200名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如下:

一、招生对象

2012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它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二、招生领域

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思政、语文、历史、美术、音乐)、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等15个领域。其中,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只对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开设。

三、考试科目

1.全国联考科目:外国语(英语、英语二)、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共计2门。学科教学(英语)领域外国语为英语二,其他领域外国语为英语。

2.复试科目:专业课及政治理论。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四、报名、考试及录取

1.报名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考生于6月23日-7月11日登录学位网“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www.chinadegrees.cn/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2)现场确认:考生于7月12日-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河南省现场确认点设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新校区训练馆(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62号)。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5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2.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即全国联考,由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考试时间及科目:10月25日8:30-11:30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14:30-17:00英语(或英语二),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2)复试,包括政治理论和专业考试(含面试),由我校组织。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按规定参加资格审查和复试。届时考生登陆信息平台,下载本人《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与学历、学位证书一并交到研究生院学院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3.录取

我校将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考察,择优录取。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必要时将要求考生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证书认证报告。

具体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安排请于10月初登陆研究生学院网站查询。

五、学习年限、学费及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3年,学费共计15000元/人。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培养,学位论文结合工作实际不脱产完成。修完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由我校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六、招生领域、复试专业课名称及参考书目【略】

七、考试指南

“外国语”参考《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其中,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使用《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英语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参考《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联系方式

地 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邮 编:453007 网 址:www.htu.cn/yjsxy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4

厦门大学国际商务在职专业硕士是双证硕士。即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并且通过硕士论文

答辩后,您将被授予由厦门大学颁发的、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即研究生学历证明)及专业硕士学位证书。2.什么人可以报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只要是大学本科毕业,并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是大专毕业,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国公民就可以报考。3.报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需要入学考试吗?这是当然的!

由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是全国统一招生的研究生学历教育,入学考试是必要的。

4.入学考试要考些哪些科目?初试科目共4门,包括三门全国统考科目以及一门经院自主命题科目。具体如下:

1、政治(总分100、全国统考)2014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在职)报考信息快速指南

5.一般需要达到多少分才能考上?

这个每一年都有些变化。根据2013年的经验,复试分数线是300

2、英语(总分100、全国统考)

3、经济综合能力(总分150、全国统考)

4、国际商务基础(总分150、自主命题)分;此外,单科分数线分别是政治40、英语

40、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70、国际商务专业基础70。只要认真准备,这样的要求不难达到哦!

6.入学考试有指定的复习参考书吗?

有的!其中,政治、英语参考国家研究生统考大纲,报名时请咨询厦大招生办;而经济类综合能力与国际商务

基础的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请见所附的招生简章,那里有很详细的列表,方便大家考试复习!

7.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14年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报名时间是:

2013年10月10日—10月31日。有意向的朋友们要抓紧哟!

8.入学考试的具体考试时间?初试时间: 2014年1月4日至1月6日。复试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9.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学制与学习方式是怎样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学制是2.5年,前两年以上课为主,后半年是学位论文写作。上课时间安 排在双休日和节假日。此外,规定的在校年限不超过5年(含休学)。

10.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有哪些课程?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课程分为公共课(英语、政治)、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我 们的师资为厦大国贸系主要教学骨干。具体详见所附的招生简章。

11.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学费大概是多少?每一年的学费会有些许变化。去年学费是6万,分两次缴费(第一、二学年开学注册时分别缴交)。今年受新政策

及物价因素影响将有所上涨,目前正等待最后批复。具体学费标准请以厦大招生办网页公布信息为准(http://zsb.xmu.edu.cn),请见谅。

12.平时学习中因出差没法上课怎么办?

我们可以理解在读研究生在时间安排上的困难。如果确实有特殊难处,实在没法上课,可以向任课老师请假。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5

我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单位,于 1999 年正式招生。十几年来,我校宣传、招生、录取、培养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多次表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就2015年招生的有关事项简介如下:

一、报考条件(董:邱邱貮五菱柒伍遛久灵期玖)

2012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它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二、培养方式

不脱产学习模式。学制三年,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集中上课。

三、招生专业

我校设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美术)、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招生专业。其中,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只对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开设。

四、招生计划

招生名额共150人。

五、报名程序及要求

报名工作采用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6月23日至7月11日,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董老师weixin:qsdonglaoshi勤小思等你一起学 一起玩 一起乐 一起high

通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见附件2)。另缴纳报名考试费需通过网上电子支付的方式完成。

7月12日至15日,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以及《报名登记表(样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请关注安徽省学位网通知),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六、入学考试

参加 2015年全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联考。

考试时间:2015年10月25日上午08:30-11:30,下午14:30-17:00。

考试科目:

1、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

2、外国语【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考英语二】

七、收费标准

三年学费为每人 24000元,教材费180元,食宿费自理。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6

一、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现状

(一)发展速度快

近年来,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了多数高校提高教师学位和培养师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教育,录取人数为1.2万人;截至到2007年,在读人数超过4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学员已成为所在高校的业务精英和教学骨干。

(二)分布面广

2003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在国家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2003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中,同意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经审批后可试办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截止到2006年,全国共有168所高校具有高校教师专业学位授予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

(三)体系趋于完善

在我国,高校教师硕士学位仍然是新生事物,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各个培养单位在实践中也展开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培养特点的教学体系。因此,在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教育宏观快速发展的同时,各个高校微观管理也不断取得进步。

二、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在职教师硕士学位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高校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因此在攻读学位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总结如下。

(一)跨专业招生,引发的教与学问题

由于高校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中没有对跨专业报考进行限制,导致某些高校在职教师考虑自身需要和专业招生竞争力的大小选择了跨专业报考。由于跨专业报考的高校在职教师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难于在在职硕士学位的学习中发挥作用,同时,招生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又忽略了这一点,过多地侧重招生专业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很难把握好新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以及所学新专业的特点,从而导致很多跨专业的高校在职教师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二)工作与学习的问题,学习质量难于保证

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半到四年,但由于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学员均为在职人员,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承担单位大量行政、教学和科研任务,时间无法保证。上课到位率并不高,学习质量难于保证。

(三)课程设置的问题

日常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学习,重复本科阶段的内容多,使学习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高校教师之所以要深造,就是希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同时高校在职教师硕士学位是一种应用职业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从其培养目标上看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而现行招生学校的课程基本套用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课程,缺乏针对性。同时,由于每年单个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较少,不少大学为了节省经费不考虑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差异性,把在职研究生和统招研究生放在一起上课,运用统一的课程进行教学,从而严重影响到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效果。

(四)导师配备与管理的问题

招生学校在导师队伍建设上滞后现象严重,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由于近年来研究生大量扩招,导致研究生教育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导师队伍教学、科研任务加重,有的导师甚至带十几个各类研究生,严重地影响了导师的指导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不少培养单位也放宽了对导师的遴选条件,导致研究生师资队伍的质量出现下滑。导师队伍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影响高校在职教师硕士学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

(五)毕业的问题

毕业难度大,论文难于达到毕业的要求。由于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一般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之后才开始分配导师的,所以和导师接触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学生难于把握好论文的书写。再加上离开学校回到工作单位后,教师又必须从事自己的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与导师的交流、沟通的时间难于得到保障,同时,导师难于对学生的论文完成情况进行良好的监督和引导。此外,由于高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教师所在学校的论文资源差异较大,有的学校没有购买或者购买部分中国知网的教学资源,因此高校在职教师缺乏论文写作材料,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高校在职教师难于完成毕业论文。

三、解决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应当看到其作为一种新的学位培养方式所具有的广阔前景,看到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要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科学、灵活地设计培养课程

招生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科学性、灵活性特征,突出对高校在职教师能力的培养。从课程设置角度讲,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课程要与同专业的统招研究生的课程有所区别,在加强教育理论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高校教师实用技能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课程体系应体现该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同时又要突出实用性,理论课程内容应反映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成果,使高校在职教师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以及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有意识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潜在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辩证地全方位地分析与探索复杂问题、创造性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导师配备制度,积极推行“导师团”制度

招生学校应尽快改革导师配备制度,实行责任导师和导师团制度,确保培养质量从单一导师制向导师团制度转变。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普遍采用的是“导师制”,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便于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这种模式下,导师的知识水平几乎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学生难于跳出导师的研究思路,创造性思维受到影响。同时,现行的导师制培养模式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导师由传统的一个导师对一个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向了一个导师对多个学生的培养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高校在职教师来说,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较高,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开展导师设置改革试点的条件较为充分。因此,可以尝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导师组的形式集体对高校在职教师进行指导,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的转变,保证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转换教育观念,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招生学校应该尽快转换教育观念,改革现有硕士学位管理体制,应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理顺教学机制。要坚持教育为先,引导为重,把当前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引进课堂,拓展高校在职教师的视野。要加大对高校在职教师在学习中的课堂出勤率的管理,制定必要的奖惩措施,鼓励高校在职教师尽可能地按时学习。同时,实施导师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使导师真正将其时间、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的学习中去,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此外,应加强教师工作管理与学生信息反馈管理相结合,实现向管理要质量,化他律为自律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创意、创新和改革的作用。

(四)招生学校需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和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坚持规范化目标,努力实行严进严出的政策

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解决培养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现代远程教育突破时空局限,使高校在职教师在学习内容和时间上有充分的选择权,能够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在职研究生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实现教材、学习资料的网络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培养高校在职教师的创造能力,符合高校在职教师研究生的学习目标。此外,招生学校应尽快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校外访问机制,使高校在职教师回到工作单位进行论文写作时,还能使用招生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实现招生学生图书馆资源校外共享。

参考文献

[1]关尔群.谈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中的招生与培养[J].大连大学学报,2004,(3).

[2]李娟.建设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科技与管理,2000,(1).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7

MPA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共管理硕士。西南大学MPA教育管理中心根据社会需求和MPA学科所涉及的主要方向,启动在职硕士研究生招生,涵盖公共政策与政府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等十大专业领域。

凡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人员可获免试入学,修完学位课程学分后,通过教育部统一组织的水平测试(测试科目为外语和学科综合)即可申请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无学士学位但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专科毕业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需参加入学考试,经正式录取后方能就读。西南大学MPA教育管理中心以主城为中心,分别在南川、永川、涪陵、万州、彭水等地设立了在职硕士培养教育基地,方便学员就近学习。

学科综合好处多 申硕学位多选择

在具有交叉性的专业领域中,在职人员在补修部分方向课程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交叉性专业领域的硕士学位。比如法律事务与公共管理在补修部分法学类的`方向课程后,可申请法学硕士学位;教育行政管理在补修部分教育类的方向课程后,可申请教育学硕士学位;政党建设与党务管理在补修部分政治学的方向课程后,可申请政治学硕士学位;公共传媒与文化管理在补修部分文学新闻类的方向课程后,可申请文学或新闻学硕士学位等。

但申请管理学或者交叉学科硕士学位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申请两个学位。在职人员所申请的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颁发与全日制研究生完全相同。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8

一、学校概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36年,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1981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被北京市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服务基地,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2012年被北京市确定为“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学校重视非全日制(在职)硕士生的培养,依托相关行业开展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建成有北京高校“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

学校现设有10院3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69人,其中本科生693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15人,非全日制(在职)硕士生361人,留学生120人;现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现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可涵盖5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1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10人,具有正教授职务的108人;现有校内研究生指导教师225人,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252人,涉及90余家在京行业企事业单位,拥有兼职博士生导师20人。

学校分为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11.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50.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16万平米已竣工启用。学校图书馆拥有中外文图书129.8万册、电子图书121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40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成为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近两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得教学成果将11项,其中一等奖4项。为适应首都城乡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建成近100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来,本校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9项。

学校重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按照《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建框架协议书》的要求,根据行业企事业单位发展前沿问题和相关领域研究及设计工作需求,通过开放课题立项资助的方式,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组织研究生开展项目研究,加强研究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据企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确定非全日制(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技术需求及学生的知识需求制定培养方案。非全日制(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的模式,现有250余位校外专家受聘为本校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在校企联合及校院两级联合管理下,学校形成了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第三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自评估,并获得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2002年以来,学校联合相关企业培养非全日制(在职)硕士生200余名,成为首都城乡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他们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五年来,本校全日制硕士毕业研究生全员就业率近100%。

近五年以来,学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3项,其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共7项。2011年完成科技服务经费突破1.9亿元,连续6年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3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为适应首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首都城市建设的需要,学校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目标定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管、法、艺、农等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未来十年,学校认真贯彻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要求,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的步伐,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居全国建筑类院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先进行列。

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及研究方向

我校招生专业类别为工程硕士(0852),招生领域有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环境工程(085229)、项目管理(085239)三个领域,具体研究方向详见我校研究生处网站(yjsc.bucea.edu.cn/)招生简章。

三、其他相关信息

(一)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均可报考:

1.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须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满4年,须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不超过我校2012年录取总人数的10%)。

(二)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

1.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2.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只招收英语考生)。工程硕士联考科目GCT考试大纲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

第二阶段,考生的GCT成绩公布(约2012年12月)后,我校将确定2012年工程硕士进入第二阶段考试的GCT合格分数线。符合GCT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随时关注我校网站公布的分数线及资格审查具体时间,持本人的GCT成绩到校进行报考资格审查(考生携带资格审查表、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考生报考工程领域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三)报名办法

1.报名准备材料

(1)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参加此项考试的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规定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其他人员规定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

(2)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各一份。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同时提交此认证报告。

2.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工作使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2012年6月25日至7月10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www.chinadegrees.cn/),按要求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现场确认前,可以随时浏览、修改所填写的相关信息。

(2)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该电子照片将在《报名登记表》、《资格审查表》、准考证、成绩单上使用。

(3)网报成功后,生成《报名登记表(样表)》,核准相关信息(例如毕业证书号码、学位证书号码等)并打印。

(4)由于证件遗失或尚未办理等原因,无法在现场确认时出具上述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证件类型应选择“暂无”。在现场确认时须签署《预报名承诺书》,并于2012年10月10日至11日持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修改信息。届时未兑现承诺的,将无法下载准考证,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3.现场校验身份及确认网上报名信息

2012年7月13日至16日期间,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以及《报名登记表(样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会得到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

考生本人应仔细核对现场确认软件当场打印生成的《报名登记表》,无误后,在“诚信考试承诺书”栏签名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四)考试录取

2012年全国联考为10月28日。考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考生可于2012年10月17日后登录学位网下载打印全国联考准考证。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9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 史称“壬戌学制”。在此之前的“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都没有规定研究生招生采取考试的形式, “壬戌学制”是仿美制而来, 借鉴了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开创了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 各项建设事业百废待兴, 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 研究生招生和教育工作积极地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经历了“个人申请、学校推荐、招生单位自行考试”, “增设政治理论、外国语全国统一考试”, “增加复试”, “全国统考试点”等阶段。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价值选择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都是政府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尽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政策表面看来是工具理性的, 但每一项政策背后确实存在着价值选择, 如此看来, 政策同时又是价值理性的, 这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方案和手段的选定、政策评价标准的确立等方面。

(一) 政策问题的认定

政策产生的前提是社会问题的出现,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 在分析某一政策合法性和有效性之前, 首先要明确政策制定所针对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只有清晰了解社会问题所在, 才能够对政策进行评价。

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 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对应的教育问题。那么, 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出台要解决哪些教育问题呢?或者说, 在出台此政策之前,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 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得不到保障。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政策出台前, 除工商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外, 初试科目一般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其中政治和外语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试, 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在这种考试制度下, 政治和外语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和评分标准可以做到保持一致, 但是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试题的科学性令人堪忧。尽管国家对非统考科目也进行了相应规定, 但各招生单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难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加之各招生单位本身的命题水平参差不齐, 从整体上看, 试卷的质量难以保证。

第二, 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招生、录取等工作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由于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政策出台前, 各招生单位要自己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命题、考试、招生、录取等工作, 大约从每年6月份编制招生专业目录开始, 至次年的9月新生入学为止, 一个研究生招生周期才全部完成。在这一周期中, 无论是命题考试、录取接收, 还是其他相关工作, 都要由招生单位自行完成, 这实为一种资源浪费。由于学生录取工作和新生招收工作有交叉, 加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招生单位会面临阶段性的繁忙, 影响整体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 自主命题、考试也给考生的调剂设置了障碍, 各招生单位的试题和评分标准的不同增加了考生调剂的复杂性。

(二) 政策目标的确定

面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尤其是初试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 2006年6月9日,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07年改革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部分学科门类初试科目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明确提内容, 使初试更加侧重考察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等。

(三) 方案和手段的选定

为实现上述政策目标, 《通知》规定, “调整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和内容。初试科目为三门, 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对三个学科门类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统一命题, 其中, 对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各设置一门统一命题科目, 名称待定;医学门类设‘西医综合’、‘中医综合’统一命题科目”。2008、2009年, 又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设了农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门类的统考。

(四) 评价标准的确立

一项政策的出台, 不仅需要明确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实施方案, 而且需要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依据。但就目前来看, 教育部出台的这些政策文件均未提及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教育部也没有发布针对部分研究生初试统考改革的评估报告, 这是该政策的一大缺失。

(五) 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价值选择

公共政策究竟是否应该保持价值中立的问题, 一直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此问题上, 笔者十分认同劳凯声、刘复兴主张的公共政策应该涉入价值的观点。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在公平与效率、统一与多样价值中进行了选择, 虽然该政策没有决然地选择一方而放弃另一方, 但还是在权衡比较下偏向了一方, 即在公平与效率中优先选择了公平, 在统一与多样中优先选择了统一。

公平和效率问题是任一公共政策都要考虑的两个方面, 就研究生招生考试而言, 公平是其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础。效率是考试功能得以发挥的保证, 尤其对于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选拔性考试来说更是如此。在公平和效率的博弈中, 最终公平战胜了效率, 这种选择打消了考生的担忧, 有利于增强广大考生考研的信心, 但却忽视了学术活动的性质。众所周知, 千人一面的学术界很难生发创新的意识和行动。但是,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恰恰选择了统一性而忽视了多样性, 因为初试是统考, 有统一的试题和评分标准, 而且只有通过初试才有参加复试的资格, 但初试统考的考核方式无法彰显考生的个性化特点, 每位考生都只得到了反映其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分数。尽管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制度设计上试图用复试来弥补这一问题, 但是有许多很有研究潜质的高素质人才已经在初始阶段被过滤掉, 这种损失无法弥补。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如前所述, 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出台之时没有将政策评价标准包含在内, 教育部也没有发布关于该政策有效性的评估报告, 所以只能通过衡量其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该政策是否有效。

客观地说, 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统考政策出台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一些弊端。统考一改以往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评分、录取的招考流程, 改由全国不同高校的专家团队统一命题、实现了“进一步精简、优化初试科目, 改革初试内容”的既定目标。

与其他目标相比, 统考政策的效果可谓差强人意。具体而言, 政策的既定目标之一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但无论从该政策本身的手段还是政策实施后的外部评价来看, 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这一目标都没有实现。首先, 从政策手段来看, 统考政策只是把原有的四个科目改为三科, 把各招生单位自由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 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改动, 对于提高选拔质量没有直接帮助。从具体的考核内容来看, 统考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专业基础综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治理论和外国语就是统考科目, 在此不作讨论。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政策出台后的新生事物, 它涉及的专业科目与研究生质量有一定关系。以教育学统考为例, 教育学基础综合共包括五门课程, 这五门课都是教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的确应该熟练掌握这五门课, 但是如果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考试科目, 这五门课就显现出不足之处。与初试改革政策出台之前, 研究生初试会考两门业务课, 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比, 如今的初试统考只考基础课, 这样一来, 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优势无法体现, 即便复试阶段会重视专业方向上的考核, 但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很有优势、更加适合在这个领域继续钻研的考生可能已被效度不高的初试所过滤, 这对于考生显然是不公平的, 而且对于学术事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这一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如果得不到修正, 制度本身也就处于合理性危机之中。

综上所述, 该政策的手段距离其目标的实现仍有一段距离, 但该政策的政策目标是正确的, 只是政策手段亟待改进。当然, 我们同样需要看到, 统考政策有效地解决了统考政策出台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任何新政策的出台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和完善, 研究生统考政策也不例外, 这项政策的完善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考试的形式本身无足轻重,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扩大高校的自主权才是这项政策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 2002, (4) .

[2]张亚群.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演化趋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 .

[3]陈睿.对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回顾[J].考试研究, 2006, (4) .

[4]覃红霞.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的价值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 .

[5]巨玉霞.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7.

[6]郭钊, 屠中华, 赵永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2) .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10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建校于1912年的河南大学现已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的一所高校。

为了提高广大在职人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业务水平较高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多渠道促进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省学位办审核,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2012年河南大学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班,面向社会招生。

一、招生对象和条件

1、对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条件:(1)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含大专)均可报名参加课程进修班学习。(2)申请硕士学位者需为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

二、学习年限和教学方式

1、学习年限:在职不脱产学习两年。

2、教学方式:集中授课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3、课程设置:参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报名时间与办法

1、报名时间:上半年3~7月下半年10~1月

2、报名程序:经资格审查、通过入学考试后,由学校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学习的规定和费用

1、第一阶段为学位课程学习考试阶段。

自学习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完成学校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外国语、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且成绩合格。

2、第二阶段为学位论文写作、论文答辩阶段。

通过全部考试后,若申请硕士学位者,一年内提出撰写学位论文申请,在提交论文后一年内进行论文答辩。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时间为两年,学习费用是6000元/年,书费500元,在参加学习前一次交清。

五、颁发证书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由河南大学颁发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教育厅共同认证的《河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专科以上<含专科>学历无学士学位的学生仅颁发此证书)。拟申请硕士学位的研修班学员按《河南大学关于对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河南大学学位办

序号 办班专业 办班单位

一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行政管理(1204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120402)

二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020101)

国民经济学(020201)

金融学(020204)

三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120201)

企业管理(120202)

四 法学院

刑法学(030104)

民商法学(030105)

诉讼法学(030106)

五 教科院

教育学原理(040101)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成人教育学(040107)

应用心理学(040203)

六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

七 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

艺术学(050401)

八 外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九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050301)

艺术学(050401)

十 艺术学院(音乐)

艺术学(050401)

音乐学(050402)

十一 艺术学院(美术)

美术学(050403)

艺术设计学(050404)

十二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古代史(060106)

中国近现代史(060107)

旅游管理(120203)

十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070101)

十四 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070201)

凝聚态物理(070205)

光学(070207)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十五 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070301)

分析化学(070302)

有机化学(07030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

化学工程(081701)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040102)

环境科学(083001)

十六 环规院

区域经济学(0202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人文地理学(070502)

环境科学(083001)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十七 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071005)

遗传学(071007)

生态学(071012)

十八 计算机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十九 医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1)

免疫学(100102)

病原生物学(100103)

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100104)

内科学(100201)

神经病学(100204)

外科学(100210)

眼科学(100212)

肿瘤学(100214)

二十 护理学院

护理学(100209)

二十一 药学院

药剂学(100702)

中药学(1008)

咨询电话: 0371-66981178联系老师:毋老师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11

符合条件可以申请经济学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一、学院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享誉全国,实力强大。在2004年和2008年连续两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名列全国第一。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理论重镇,这里创造出大批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

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创建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等方面,始终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为多渠道促进我国经济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迫切渴求,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2年继续开设城市经济学专业应用金融与投资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二、课程设置

1.西方经济学 2.货币银行学 3.国际经济学 4.财政经济学

5.投资学 6.区域经济方法 7.金融市场分析 8.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 9.城市经济学 10.城市可持续发展 11.金融衍生工具 12.区域经济理论 13.《资本论》选读 14.现代城市规划

15.邓小平经济理论 16.GIS在城市与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17.语言基础 18.统计方法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三、报名条件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思想政治表现好,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工作二年以上,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

3、不具备上述第2款条件,旨在提高本人专业素质,报名条件可放宽到从事本专业三年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者,但此类进修生不能申请硕士学位,亦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硕士学位课程的考试。

四、报名办法

1、填写在职人员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

2、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3、提交1寸和2寸免冠照片各三张;

4、有论著(包括著作、论文、调查报告)者提交复印件。

五、资格审查及收费标准

1、经我院审查通过后,颁发录取通知书;

2、学费每人22000元,正式开班上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上课则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费用;

3、申请硕士学位按我校有关收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

六、进修时间

按国务院学位办和我校的有关规定,学制为两年。周末班授课时间:除寒暑假及法定长假外每月上课1~2次。

七、学籍管理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

由我院和研究生院编号并存档。

八、颁发证书

1、学员在学完所有规定课程并通过考试后,由我校研究生院颁发钢印结业证书,并标注达到研究生同等学力水平。

2、获得学士学位的学员,符合我校相关条件者可申请经济学硕士学位。

九、报名方式: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 联系电话:62515519 82500681 联 系 人:陈老师 王老师

十、申硕流程

1、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2、学士学位满三年以上者,办理《课程考试资格卡》。并缴纳课程班所学课程考试费用(每门250元)。

3、在考试资格卡有效期限内通过学校的题库考试。

4、在考试资格卡有效期限内通过国家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即: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四年内累计通过此两门考试即可)。

5、递交科研成果。所谓科研成果为一篇不少于3500字的论文在具有国家正规刊号的期刊、杂志、报纸等发表,或者论著。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

6、在得到最后一门考试的合格成绩后的6个月内提出论文申请。由硕士点协助与导师建立联系;提出申请后的1年内在导师的指导下提交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7、在每年的九月份凭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提供的成绩通知单和国家统考合格成绩,提出论文答辩申请。交纳有关申请硕士学位费用6500 元(按当年学校的规定为准)。

8、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授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培训

报名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室

兰州大学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篇12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考试方式,报考技巧

目前,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全国性统一考试共三类: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其中,“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通常于招生年度的元月份或招生年度前一年十二月份举行, 属于学历教育招生入学考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通常分别于每年的十月份和五月份举行,二者均属于非学历教育入学考试。

三种类型看似简单,性质分明,实则内涵复杂,若非专业人士,不经一番研究,普通考生尤其忙于工作的在职考生,很难清晰准确地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考试类型。而且事实证明,每年的招生考试中,均有一部分考生最终未能被录取或遇到种种被动,并非因为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足或自身条件不符,而是因为自己未能准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考试类型或考试方式。因此,笔者拟结合我国现行招生制度及笔者招生工作经验,尝试梳理出更直观、更易于理解与把握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类型及其报考技巧。

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招生考试

学历教育,由教育部负责,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构接受科学及文化知识训练的受教育经历。我国的学历是指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学历证书通常为毕业证书,特殊情况下无法取得毕业证书时会获得结业和肄业证书; 经过学历教育培养合格的考生, 除获得学历证书外, 还会获得相应专业的学位证书,即获得通常所说的“双证”。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及国家政策精神目前的规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招录的考生为学历教育;通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两种考试招录的考生,属于非学历教育, 主要是指目前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受教育者毕业后只能够取得学位证书而无学历证书的受教育经历及其教育形式。

二、学历教育考试方式的分类

非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方式较明确, 且报考考生均属于已经具有工作经历且为在职的考生, 相对明确, 此处不再赘述;而招录学历教育考生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则考试方式较繁杂,达八种之多,分别为: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及农村师资计划;为便于把握和理解,笔者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及工作经验,结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标准信息库结构》将各考试方式内涵及要点重点详述如下。

(一 )全国统考类型

全国统考:全称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方式码为21,是指部分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 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命题的考试。应当说,绝大多数考生参加考试均是该种考试类型。

(二 )推荐免试类型

1.推荐免试 :全称为“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方式码为22,该考试方式是指被本科就读学校推荐, 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所选择的考试方式。实质上,该类考生无须参加每年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笔试,通常于招生年度前一年的十月份参加所报考学校组织的“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面试”即可。目前,根据教育部政策,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尚不允许以“推荐面试”方式入学。

2.农村师资计划 : 考试方式码为29, 与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相同,属于“专项计划”,该类型考试方式仅面向“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该计划自2006年开始通过“推荐免试”方式,鼓励吸引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国家和省级扶贫县学校任教,定向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换言之,“农村师资计划”考试方式,选报考生首先应为“获得农村师资推进免试资格”的应届毕业生(与上述“推荐免试”中考生的资格相同),且只能报考专业学位中教育硕士类别下的领域(除教育管理)。

(三 )单独考试类型

1.单独考试 :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 ,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命题的考试方式 ,属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性质上与“全国统考”地位相同的考试方式之一; 单独考试初试所有考试科目均为招生单位自行命题,是其不同于“全国统考”之处,但其并非一些考生所误解的“单独组织的一种考试”。以该种考试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教育形式及所获得的学历、学位方面与以“全国统考”方式入学的考试完全相同。目前,并不是所有专业均允许以“单独考试”方式报考,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术学位各学科均可以以“单独考试”方式报考,但专业学位仅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以以“单独考试”方式报考。

2. 强军计划 : 考试方式 码为27, 属于专项 计划 , 应始于2002年 ,是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文件精神,面向军队在职人员专门设置的一种考试方式,全称为“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根据教育部规定,选择强军计划考试的考生,无法选报管理类联考和法律硕士联考所面向的专业领域, 即不得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 (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等专业领域。其实,强军计划虽为一种独立的考试方式,但按教育部规定其采取“单独考试”方式进行考试,即“强军计划”考试方式的初试所有考试科目均为招生单位自行命题,与上述“单独考试”考试科目相同或相似。

3.援藏计划 : 考试方式码为28, 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内地高校援藏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2〕6号)》文件精神设置,自2003年起实施,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特定高校面向西藏自治区在职干部中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目的在于改善西藏在职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西藏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根据上述文件规定,援藏计划考生采用“单独考试”方式进行考试。此外,与强军计划相同,选择援藏计划考试方式的考生,无法选报管理类联考和法律硕士联考等专业领域。

(四 )联考类型

1. 管理类联 考 : 考试方式 码为25, 是指报考 专业学位 中“工商管理硕士 (MBA)、公共管理硕士 (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几种专业的考生应选择的考试方式; 该类考试方式初试仅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只需考外国语(满分为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初试阶段不需要参加政治理论统一考试;管理类联考所有考试科目,均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和组织阅卷。

2.法律硕士联考 :考试方式码为26,是指报考专业学位中“法律硕士 (非法学 )”与“法律硕士 (法学 )”两个专业领域的考试方式,报考其他学科或专业、领域的考生不得选择。该考试方式共四门考试科目,前两门考试科目与“全国统考”相同,分别为统考外语及统考政治, 后两门考试科目为法律硕士专业科目联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命题及阅卷管理工作。

三、考研的报考选择与技巧

尽管考生本人已经确定“考研”, 但究竟要考的是哪类“研”,不经一番分析和研究 ,的确无从下手。笔者结合前述分析,特提出如下报考选择技巧,以期让考生一定程度地避免错选错报,提高录取几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确定在职与非在职学历。很多考生会混淆“在职与非在职”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间的关系,通过前述分析,可以明确的是非学历教育报考考生均需在职考生,而学历教育报考考生,可以为在职也可以为非在职,根据教育部新精神,在职考试选择学历教育报考时,培养方式选择“定向就业”即可,顺利毕业后仍可以获得“双证”。

其次,选择正确的考试方式。非学历教育无所谓考试方式,学历教育招录考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才存在考试方式。其实,其虽有八种类型,但实质而言,如上述笔者所作划分仅四类而已:全国统考、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推荐免试(含农村师资计划)和全国联考四个类别,考生可以按照本人情况采用排除法的方式,重点确定是否符合单独考试报考条件或是否为全国联考考试方式,进而作出正确选择。

上一篇:有趣的“贴鼻子”游戏作文下一篇:小学生迷恋电子游戏值得关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