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空间(共9篇)
都市空间 篇1
当人们谈论保护古建筑时, 已经不仅仅是指建筑物本身, 还要求有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从城市规划的观点出发, 建筑物和广场最本质的东西, 应该是它们所能形成的空间环境质量。假如历史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美的空间环境形态, 则应将整体环境加以保护。假如古建筑四周缺乏一个完整的空间环境, 则应创造一个新的空间环境, 以保护和加强历史性古建筑的风貌。通过保护和保存, 以达到其超越时空的价值。
100多年前, 由于工业革命开始发展, 城市人口激增, 使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产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市建设不再以广场街景为构思的出发点, 而是着重于交通、功能分区、道路系统, 大量平民化住宅和公共福利设施, 以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在城市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 古建筑越发显得稀有而珍贵, 在现代化大城市中保护古建筑, 需要尽可能保持其古建风貌, 综合考量其历史、艺术、科学和经济价值。欧洲许多现代城市为了保护历史古迹, 都制定法规限制在旧城区盖超高层, 美国的华盛顿、波士顿等城市也制定了同样的城市法规。
1846年建成的特尼地教堂是纽约人引为自豪的一幢历史建筑。它是新古典主义历史时期美国哥特复兴建筑的代表。
特尼地教堂与著名的联邦纪念大厦和纽约证券交易所, 在华尔街地区形成了一块颇有古建风貌的空间环境。从华尔街向西北方向望去, 特尼地教堂的主立面, 正好是街区终点的对景。站在联邦纪念大厦向西南方向望去, 则是以纽约证卷交易所大楼为起点, 融合了古典风貌与现代风采的一条金融街。再由证卷交易所大楼所在金融街向东北方面望去, 座落在地势高差约10英尺半坡地上的具有希腊复兴建筑风格的联邦纪念大厦, 就仿佛是巴蒂浓神庙的再现。联邦纪念大厦位于美国独立后第一个国会大楼的遗址上。1789年4月30日, 华盛顿在这里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1903年建成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楼, 是在1792年纽约证券商人签署第一个证券交易协议的地方。它们特殊的历史地位, 更提高了这块具有古建筑风貌空间环境的身价。
同样, 在笔者的家乡哈尔滨, 其建筑文化呈多元化方向发展, 以俄罗斯式、新艺术运动、折衷主义建筑为基调, 汇集了纯正西方建筑文化的欧洲古典建筑, 使哈尔滨成为闻名于世的“东方小巴黎”。
在哈尔滨的宗教建筑当中, 东正教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是最为突出的。沙皇俄国的国教是东正教, 俄国人大多是虔诚的东正教徒。在哈尔滨众多的移民当中, 俄国移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满足教徒的宗教生活需要, 安抚将士怀念故国的思乡之愁, 大量的东正教堂拔地而起。到20世纪30年代, 哈尔滨的东正教堂已达25座, 此类建筑多为带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拜占庭式建筑。被誉为“东方第一”的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教堂———圣·索菲亚教堂, 就是东正教堂的典型代表, 而作为教堂建筑艺术精品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是当时哈尔滨城市景观的突出标志, 教堂是全部由原木堆积咬合起来的井干式结构, 造型端庄肃穆、精美绝伦, 在城市空间环境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 哈尔滨的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出现了大量以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 融现代建筑与传统民族风格于一体的仿古建筑, 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哈尔滨船舶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共哈尔滨市委等。这些建筑以中国固有的合乎传统理念的翬飞式翘檐“大屋顶”为显著特色, 含蓄自然、寓意深远, 诠释出中国悠久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带给人们东方文明的启示。
著名单体建筑成为所在空间环境中的主体, 历史上不乏成功的例子:埃及金字塔以巨大体量与严谨单纯的几何造型, 控制了整个沙漠空间;希腊巴蒂浓神庙, 以优越地势条件与建筑本身的艺术魔力控制了雅典卫城;中世纪哥特教堂尖塔和神权的威力, 控制了整个城市。但在今天的现代城市摩天楼空间环境中, 要保护一个著名单体历史建筑, 并为它创造一个完美的空间环境是很困难的。
圣派垂克大教堂建成于1888年, 是罗马天主教在纽约地区的活动中心, 它是全美最大的教堂, 也是世界上11座最大的罗马天主教堂之一, 它作为宗教建筑的地位是显赫的, 在历史上曾经是这块居民区的中心。由于在建筑内部拱顶时, 采用砌砖和抹灰替代了石头, 因此没有采用飞扶壁结构。但在壁柱顶端, 仍保留着哥特式的小尖塔。当上世纪30年代在这个地区开发建筑洛克菲勒中心建筑群以后, 很快取代了圣派垂克大教堂的中心地位。上世纪60年代后, 圣派垂克大教堂的四周又兴建了超高层建筑群, 使圣派克大教堂所处的空间环境更显得狭小。上世纪70年代贝聿铭建筑事务所的亨利·柯布建筑师, 在波士顿首创用玻璃幕墙超高层建筑做古建筑的近邻, 以玻璃幕墙面反射的效果, 取得与古建环境的协调。这个创新仿佛给现代城市规划带来了一线曙光, 使超高层建筑得以就近建造在历史建筑旁边, 互相渗透, 以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一般来说, 历史上著名古建风貌的环境, 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特殊景观。仿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焦点, 或需要严格隔开的区域。但现代化大都市环境中, 需要探讨如何使它们之间能够互相包容和渗透, 以创造一种新的具有某种弹性的视觉空间。互相包容和互相渗透的两组不同风貌的古建筑和现代建筑, 只要处理恰当, 是可以组成一个空间环境的, 但不能是多中心, 像仅仅一街之隔的洛克菲勒中心与圣派垂克大教堂, 就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环境。因为作为建筑物及其环境特征表现的有形与无形的鲜明限界, 是各自客观存在的。当一个空间环境中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特征, 互相矛盾时, 就会使整体效果减弱。所以包容与渗透, 不能仅在建筑哲理上认同,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求。上世纪60年代以后在圣派垂克大教堂北面建造了50层高的奥林匹克大厦。它是典型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 具有深茶色玻璃幕墙的金属框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 它仿佛是圣派垂克大教堂的背景, 主动在承受圣派垂克建筑的光影。但在曼哈顿大峡谷式狭窄街道空间中, 阳光照射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奥林匹克大厦在多数情况下, 却表现为一个个性很强的建筑实体, 与圣派垂克对比黑白分明, 略显矛盾。纵然它有着不可抹杀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 但在赞美与感叹之余, 仍不免感到其环境的拥挤、狭窄而引起的烦燥、紧张与不舒畅。
在人类历史无尽的长河中, 现代化的进程是无止境的。房屋建筑犹如新陈代谢, 总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保护古建筑应该挑选真正的超越时空价值的少数著名历史建筑, 认真下功夫, 投入人力、物力、财力, 并赋予文物建筑以新的活力, 保护好建筑物, 保护好其所处的空间环境。
都市空间 篇2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项目就城市中心住宅空间场所和环境的营造方式作出一些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制造连接有效围合定义和提供多样功能空间有效利用界面功能与立面表达
0引言
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空间场所和环境进行塑造,以满足人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愉悦。而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开发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心用地变得越来越稀缺,尤其是住宅设计中尤为明显,由多层到小高层、高层,甚至超高层,起源都是因为土地的珍贵。而如何充分挖掘设计用地的潜力,扬长避短,创造舒适的环境是每一个设计的终极目标。
高效宜人的庭院环境、场所精神是一个具体空间的“灵魂”,建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形成与发展是其三个子系统—功能系统、技术系统和艺术系统整合的结果。设计最终的效果是各方面“合力”的体现。本人近期负责了绿城蔚蓝公寓设计,针对某些具体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具体实践,供同仁参考指正:
项目概况:
地块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庆春广场附近,东至新城时代广场,南至凤起东路,西至景坛路,北面为四季青小学和幼儿园。地块呈长方形,基地用地面积为17501m2,南北宽约70~110米(南面需退让凤起东路18m作为城市广场),东西长约230米。周边配套齐全及地理环境良好。项目定位为高档精装修都市公寓。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96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753m2,地下建筑面积15847m2,容积率2.5,共384套住宅,其中90m2以下住宅312套,面积27864m2占总住宅面积的70.41%。机动停车位共288辆。本基地内主要由4幢住宅单体及沿街两层底商构成。其中基地北面一幢为33层,南面沿街为两幢17层和一幢8层。
1整合环境,制造连接
一个工程应当在宏观上满足居住和街路规划的双重需要,要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因此在整体规划上,根据周围城市道路道路属性及流量,小区口部布置有以下处理:①小区主要人车行入口设在北面,并实行人车分流,在入口处设直接下地下汽车库坡道;②南面临城市主干道和规划城市广场设置人行出口。
这样设置使小区南面广场、内部庭院、和小区北面隔街的城市公园形成南北向的空间序列,一方面方便了小区内部人员外出休闲购物等活动,带动了沿街商铺的运营,提高了外部空间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小区内部和外部空间的联系,从而扩大了小区空间使用范围和层次。
2有效围合
只有围合才能产生尺度和空间感,为了尽量获得良好的空间效果,本项目依据地块特点主要考虑了几种方式:①南北双边(一幢南面沿街8层和一幢北面33层)一形成较闭合空间;②“L”形围合(两幢南面沿街17层和西面2层)一形成较为开放的空间;③利用上述主体高低、水平和垂直的间距给内庭园尽量享受到阳光;④小区外围所设围墙有封闭式实墙和开放式的金属透空栏杆两种形式,实墙段主要考虑设在小区东面沿街部分以及西北部,隔离外围喧闹的车流:透空的金属栏杆式院墙主要安排在北面,并在北面33层底层设架空空间,一方面在视觉上把隔街的城市公园的景观引入小区内部,另一方面把架空空间融入整体环境设计,增加了环境空间和功能。具体则借鉴园林的一些处理手法,做到“闹中取静”。
3定义公共和私人空间,提供一系列的户外公共空间和半私人空间
人的活动总是需要多样的功能性空间,而这样的空间按性质分主要为公共空间、半公共(半私人)和私人空间。
对于小区内部人员而言,南面沿街广场和北面隔街的城市公园属于与其它小区或外来人员共享的公共活动区域,小区内部则属于“私人空间”,或者是属于带有小区场所感的空间,而对于此庭院空间设计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形成小区环境的关键。
由西往东,环境设计依次部置了游泳池、小区入口休闲水空间、小广场、儿童游戏空间、老人活动器械区、开放阳光草坪区等,并给住户提供了绿色走廊,简便可行的通道,使这些功能空间独立而又方便到达。
4有效的使用界面和入口,提供方便的设施
4.1各单元楼的入口是人们回家的必经之路,它也是室内和室外空间的一个临界面,因此门斤内外的空间处理也十分重要。本设计在路线上尽量方便到达,在形式上都做了较大面宽的玻璃门廊、开放式的视觉处理,把收取信报、可视对讲、门厅休息等必要的功能组合其中,另外在外观上做到统一而又有变化,希望住户在回家过程中能享受到便利和景观。
4.2沿街商业入口结合特色广场及绿化空间设计成组统一而又有变化的形式,力求将街道变成一道风景。
4.3小区入口结合各自方位特点,设置不同尺度和造型,且与国内景观做少量高差变化,内外有所区别又丰富了空间层次。
5功能和立面的表达
采用对称的,浅进深大面宽设计手法一方面满足和优化了住宅的实用和使用方面的要求,也较好解决了建筑对地块的适应性布局,体现了建筑自身整体性及与环境的有效有机结合。
双层概念刨造出一系列内部与外部空间。阳台的作用大大得到发挥,玻璃栏杆的连续和反射建筑物,使建筑物一致统一。人性化的设置给建筑物带来独特的感觉。
美学告诉我们,简单而静态的美,最先导致审美兴趣丧失,人需要审美对象不断变化,变异是引起美感的重要原因。
设计意图在立面垂直与水平、高与低、轻与重、虚与实等方面产生对比,利用这种协调与差异,增强建筑的整体效果;尤其注重考虑建筑底层的连续和节奏效果,使裙房高度、虚实关系都与建筑整体相统一,让路上行人感受到连续的界面变化,强化场所感。
建筑材料上设计采用了干挂石材、铝合金型材、low-e玻璃等材料并与幕墙公司配合深化对细节及功能的处理,力求尺度贴切,做到远近皆宜;考虑早晚、季节、植栽等综合性景观效果。
6结束语
环境和经常处于该环境的人是一体的,是与人一起变化的,建筑物的完工或竣工并不是一个最佳的状态,通过在这之后的使用当中的适应和调整甚至再创造才有可能成为最佳状态,所谓环境,并不是“完成”,而是经常不断地继续创建。
参考文献:
[1]《城市住宅区设计》(英)莎莉·路易斯编者.王郁文译,邢宏.
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篇3
1东京大都市圈:多中心的分散型网络发展模式
东京大都市圈既是日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是世界级大都市圈。东京战后的经济复兴和人口的恢复增长使得日本人口和大企业纷纷向东京集中,日本的国土构造形成了 “一极 ( 东京都) 一轴 ( 太平洋沿岸轴) ”结构。这种 “一极”结构导致东京功能过度集中、城市过度拥挤而且无序蔓延,城市竞争力下降,东京的空间规模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向外扩张。为了抑制城市规模无限扩张,控制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中心区继续集中,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转变成为必然,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多中心结构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由于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制度,东京大都市圈的规划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配合五次 “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而展开的。1955年首都建设委员会制定了东京大都市圈规划,设定首都圈的城市结构分为内圈市区地带、近郊地带和周边地带,在周边地带培育以已有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市。日本政府根据对细分的这些区域和次中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和产业布局,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投资。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主中心区域—次中心区域— 郊区区域—较边远的县镇区域等多核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模式,各区域形成一个内在相互联系和结合、协同发展的有机体。东京大都市圈已逐步形成各级中心城市发挥自身特色, 既分工承担不同职能又强调合作,互为补充,有效弥补了城市经济空间对生活空间的破坏,共同发挥出整体集聚和联动效应。
2纽约大都市圈:从“点”到“面”的轴向扩展的空间扩展模式
1870年前,美国只有在沿海的重要港口聚集少数经济中心,由于各城市间的联系较少,显现出彼此独立发展的状况,呈斑点状分布。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横贯大陆铁路网的形成,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各城市的建设区也基本成型,形成了单中心城市体系。1920—1950年是美国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各城市的建设区已经成型,中心城市规模较前一阶段继续扩大,城市发展不断向周边郊区扩展,超越了建成区的地域界限,整个区域逐渐形成了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由最开始的斑点分布扩展到轴线辐射结构。在极化和轴线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 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慢慢连接起来,形成了都市圈的雏形。 1950年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交通和通信革命随后而起, 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加速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出现,次中心区域的形成,沿海交通主干线将各个中心城市及区域连接起来,且大量的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在干线两侧。圈内各城市的形态演化以及枢纽功能逐渐走向成熟,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沿着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方向向外扩展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纽约为核心的都市圈。整个都市圈区域建立了具有联系密切的功能性网络,纽约都市圈的空间扩展模式已经从 “点”连续地扩展到 “面”的轴向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一体化。
3巴黎大都市圈:轴线引导的多中心空间扩展模式
19世纪初,巴黎就是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到19世纪中期,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在巴黎过度集中, 引发了交通拥挤、住房短缺、郊区扩散、区域蔓延等城市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法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区域规划探索,并把城市发展规划调整作为保持巴黎国际城市地位的有效措施之一。1958年,规划部决定在城市轴线西端紧邻巴黎城的近郊区拉德方斯建设新的商务区,并加强娱乐、居住等功能,使巴黎城市发展沿轴线自卢浮宫小凯旋门—协和广场方尖碑—凯旋门伸展到拉德方斯大拱门向西延伸。1960年,巴黎地区规划部出台 《巴黎地区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城郊划定4个近郊城市极核,建成 “多中心巴黎”,重新整合无序蔓延的城市化空间。1965年和1976年的 《巴黎地区城市发展与管理总体规划》 在空间布局上主张沿交通干线开发8座新城,形成若干发展轴线, 总体上体现了轴线—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布局。20世纪90年代的巴黎空间规划仍然延续了70年代的思想和原则,只是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潮流,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在1994年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以及巴黎大区整治计划的引导下,将大区划分为建成空间、农业空间和自然空间,强调实施战略措施保护自然空间,建立绿化带,确立自然保护区,制订城市扩展计划,使三类空间协调发展。现在巴黎城的外围地区,沿塞纳河、马恩河、卢瓦兹河河谷方向共建设五座新城承担部分功能,并形成了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控制城市扩展。这种通过轴线引导规范城市的空间增长,建设副中心和新城分布城市功能,为经济进一步发展释放了增长空间。
4上海大都市圈:圈层发展模式
都市空间 篇4
【关键词】 台湾电影;空间塑造;都市;乡村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早期电影人在尚不懂得如何处理银幕时间(叙事)的时候就已谙熟于对空间的营造。在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中,火车站、工厂大门、街道等俨然已成了经常出现的场景。梅里爱则对人为创造的空间更感兴趣,他第一次将奇思妙想的舞台布景引入电影从而改变了电影日后的命运。就在同一时间,卢米埃尔兄弟派出他们的摄影师远赴世界各地,从而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貌、风土人情呈现在欧洲人面前。尽管在今天看来,早期西方电影传播活动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讨论(如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史密斯在中国拍摄的《在华教会遇袭记》),但就人类交流而言电影的发明与跨国传播确实称得上一件大事。进入21世纪,在网络等新兴媒介的推波助澜之下,麦克卢汉有关“地球村”的预言早已成为了现实。跨国旅游的兴起,全球通讯技术的发展,无不凸显了空间的重要性。新的全球关系超越了建立在民族、国家边界上的地域主义,代之的是一种非地域化空间的扩展,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地域因素会因此变的无关紧要。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跨国公司裹挟着全球化的力量试图将资本主义的逻辑塑造成所谓的“普世价值”与标准范式;另一方面,本土文化则不断反抗,改写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同质化威胁。以当代华语都市电影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此类电影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展示着都市的物质成果,一方面又对当代都市非人性的一面提出质疑和批判。通过对农耕时代亲密,温馨的情感氛围的缅怀,这些影片试图唤起当代人对于传统伦理价值的怀旧心理。
空间议题在台湾电影中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与意识形态紧紧的纠缠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台湾电影对台湾独特的地理空间已有所呈现,但其往往被这些影片浓郁的大陆情结所淡化。以“健康写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养鸭人家》(1965)为例,有台湾学者就犀利的指出:“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的农家房舍及小镇街道,这部电影显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陆片。”[1]151-165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台湾经济的腾飞和政治氛围的松动,台湾人的本土意识开始高涨。在电影界,“台湾新电影的横空出世是写实主义美学精神的一次复归与深化,同时也是对以前台湾瞒和骗的文艺创作理念的一次反拨”。[2]273新电影的功绩之一即是在银幕空间方面的成功探索,通过真实的呈现本岛人的生活空间,台湾本土意识得以彰显和强化。千禧年以来的新一代台湾电影人一方面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这就使得新世纪台湾的电影生产变的更加的复杂。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纠葛不仅在实体领域,也在想象的层面上对新世纪的台湾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空间议题的关注正是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传统政治、文化疆域日渐模糊的积极回应。全球化的不断扩张,消费景观肆无忌惮的蔓延所带来的空间压缩不仅影响着人们心灵的体验,也改变着人们对外部生存环境的感知,于是空间作为一个内在的理论视角进入了当代人文科学研究的场域。当代西方思想家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爱德华·索亚(Edward W.Soja)、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等人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提出了空间的生产、“时空浓缩”、“第三空间”等概念。这些概念和理论视角不仅将人们从自启蒙运动以来对时间/历史的关注拉入到对空间议题的聚焦,也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对空间所形成的固有印象。“空间不是被动的容纳各种社会关系,而本身是一个强大的充满活力的变数,它就是知识和行为,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模式,在社会再生产的延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3]359时间总是与历史性相关,而空间更多的凝聚了对于当下日常生活的关注,这也能解释当代文化研究从宏大叙事到个体叙事的转向。全球化对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带来的危机同样也是空前的,地理疆域与文化边界的模糊使得原有的“区域性”身份认同被“跨地域性”的文化体验所取代。全球化与本土性的纠葛,文化霸权与资本逻辑、区域性与非区域性的交错都使的当下关于空间议题的论述变的复杂化。正是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视角出发,我们来审视新世纪台湾电影中对都市与乡村空间的塑造才具有意义。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是如何在银幕上呈现都市与乡村这一对立形象的?从这一问题出发,笔者发现:在都市空间的塑造上,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既继承了新电影对都市异化人性的批判视角,又展现出新的面向。在批判鬼魅化的都市空间放逐人性的同时,成长于都市的新一代电影人也热衷于都市文化意识的建构。在塑造乡村以及处在城乡之间的小镇空间时,创作者既呈现了本土文化对全球化同质空间的改写,又试图通过多元化的地域风貌的展示来确认在地身份,以塑造出全新的台湾形象。
一、鬼魅化的都市空间与都市文化意识的建构
在题材与空间场景的选择上,新生代的台湾电影人选择以他们最为熟悉的都市生活为背景,乡村在银幕上则表现为缺席。一般而言,这些呈现现代都市的电影大多有着恋物的倾向,像菲勒斯般高耸的摩天大楼,国际时尚与琳琅满目的商品堆砌成的消费景观,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织成的诡异空间,以及将人限定在封闭空间中的构图都对人构成一种视觉压迫。如果说在新电影盛行的年代里,在都市中受伤的灵魂尚能够在诗意的乡村寻求庇护与安慰,那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消费主义的泛滥所带来的空间同质化,新生代电影人作品中的主人公则无法摆脱束缚着他们的时代环境,他们试图逃离的举动只能带来更深的空虚,最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的命运。同时都市生活本身的两面性又使的这些新生代影人在面对都市时情感价值产生游移。他们拒绝对都市纯粹批判的姿态,而是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情感态度。
新世纪的台湾电影对都市的批判视角首先表现在他们对封闭空间的呈现上。通过对封闭空间的营造,新世纪的台湾电影呈现出一种消费社会表象下鬼魅化的都市意象。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即使世纪末台北各商业大楼与消费空间的窗户明净光亮,但是整个都市却已失去人性,那是更教人不寒而栗的‘鬼魅之城’。”[4]100-105现代都市人被囚禁在钢筋水泥建造的监狱中,冰冷的都市指涉着后现代社会情感的消解,人们愈来愈生活在一个共时的世界中,历史与记忆被彻底的放逐,人成了飘荡在都市欲望之流上的鬼魂。这一点在鸿鸿导演的《空中花园》(2001)中有着清晰的呈现。每个人都被框定在银幕狭小的空间中喃喃自语,橱窗上映照的车水马龙的都市景观与身处商品洪流中的孤寂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量的镜面更是象征着后现代社会情感的破碎与人性的分裂。回顾一下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我们发现在《你那边几点》(2001)、《不散》(2003)、《浮生若梦》(2004)、《诡丝》(2006)、《第四张画》(2010)等影片中,台北、高雄等大都市被塑造的生气全无。死亡笼罩在台北的上空,生者生活在已故者鬼魂的阴影下。电影《你那边几点》开始的一幕是小康的父亲在绿色框格状的公寓里呼唤儿子的名字,镜头接着拍摄儿子坐在蓝色的景框中将父亲的骨灰运载到一座带有现代极简主义风格的灵骨塔。“就结构上而言,我们无法逃脱蔡明亮电影画面中那些绿色蓝色银色的方框,那些已故者的方框。这些方框几乎构成了一幅音乐总谱,一座由方格构筑起的坟墓。”[5]301-314空间对人的囚禁以及死亡构成了影片总的意象。苗天饰演的父亲死后其鬼魂游荡在台北和巴黎,生者活在已故者亡灵的阴影之下。由于相信父亲灵魂的存在,小康夜里被吓的不敢出门;而母亲则陷入更大的悲痛中,她相信父亲的灵魂负载于家中那条巨大的龙鱼身上,因此她不断跟龙鱼说话甚至在鱼缸前自慰。陈湘琪出走台北,就是想逃离这鬼魅一般的台北,然而到了巴黎,她却陷入了更大的空洞中。在国际风格的现代都市中,世界正在愈来愈趋同化,暂时的逃离只会陷入更加巨大的虚空之中。在影片中,通过手表,台北和巴黎的时空被连结起来,由此来隐喻现代社会停滞的时间和扩张的空间。巴黎不过是另一个台北,父亲的鬼魂仍然在这里游荡,这里仍然发生着灵肉分离的性爱。《不散》中今昔对照,繁华与落寞的两相对比,构成了新世纪台湾经济高度发展后荒芜疏离的现代寓言。影片内的银幕上,当年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正在上演,银幕外的电影院内却观者寥寥无几,戏院也面临着倒闭;银幕内的侠客侠女们上窜下跳,飞天遁地,银幕下作为售票员的女主人公却只能拖着行动不便的跛脚寻找心仪的放映师;银幕内的侠客们最后大歼仇敌,银幕外女主人公却宿命般的无果而终。更有趣的是导演为我们安排了当年《龙门客栈》的两位主演苗天和石隽出场,今昔对比,是空间的绝对胜利。两位老人哀叹他们早已被人遗忘,就如同历史悠久的福和大戏园的命运一样。迷宫般封闭的空间更是像鬼魅一般构成了影片挥之不去的荒芜与悲凉感。这个空间不仅暧昧不明,而且黯然凄凉,一个不知是人是鬼的女子坐在在电影院里,一个同性恋的日本游客在狭窄的过道里搜寻着自己的猎物。但无论是日本游客还是陈湘琪扮演的女主人公,每个人都只能陷入一种更大的存在荒谬感之中。鬼魅化的台北在《双瞳》、《诡丝》、《第四张画》等影片中有着同样精彩的呈现。《双瞳》的高潮段落是在一栋现代化的大楼中,竟然存在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道教庙宇。《诡丝》的主要场景是台北郊外一座废弃的大楼,被母亲杀害的13岁小孩的鬼魂由于仇恨,停留人间久久不肯离去;科学家黄三太由于生理残疾而不断被上司侮辱,最后终于心性变态,由人成魔。影片《第四张画》中,继父的家中色彩诡异,构图扭曲,被继父杀死的小翔的哥哥则不断出现。封闭的空间与鬼魅化的都市成了新世纪台湾电影的两个重要意象,这些意象的不断出现似乎是混乱压抑的台湾岛民意识在银幕上的呈现。新千年以来,随着民进党上台执政,台湾社会族群进一步分裂。日渐强烈的本土意识和不断缩小的国际生存空间成了一个吊诡的悖论。然而台湾当局却以意识形态为纲,不断推迟与大陆实施“三通”,在全球化的今天,台湾当局这种自我隔绝的做法无疑使台湾在国际上被不断的边缘化。新世纪的台湾电影对于封闭空间的不断呈现应与这种被边缘化的社会情绪有着对应的关系。另一方面,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台湾电影自20世纪80年代就初露端倪的“内倾的空间经验”,“经由自然景象的省略,社会空间的压缩,成为人生价值的焦点,吞噬乡土的权力‘黑洞’,带来‘悲情’的历史感”。[6]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台湾电影对于封闭的都市空间的塑造总是与“悲情”联系在一起。
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在新世纪登上电影舞台的一批年轻导演大多出生,成长或求学于大都市,因此他们对都市的情感也更加的复杂。都市的二元性一方面使他们对都市非人性的力量持批判的姿态,另一方面现代都市强调竞争,“流动而非固守,开放而非封闭的意识观念”[7]300又是他们所彰扬的。在城市的生活失败后,他们也不可能像他们的父辈们那样退回到恬静的自然中寻求救赎,因此他们只能在对都市的不断返照中寻求解脱的希望。在银幕空间的塑造中,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更是突出了这种都市情感的暧昧性。夜色笼罩下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对于这些在都市求生存的年轻一代来说既代表着诱惑,也象征着无处不在的危险。这些都市电影中的年轻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现代性的物质成果甚少与他们相关,他们是失无所失的一代,银幕背景中高耸天极的摩天大楼更是突出了存在的荒谬感。在《美丽时光》(2002)中,黑暗狭窄的大杂院与远处的高楼大厦呈现着都市的阶级分化,街头闪烁的霓虹灯更是对应着青年人的百无聊奈,而门前那条臭水沟也像一条分界线将阿杰与小伟的生活与都市隔离开来。但即使在这个荒谬的都市中,阿杰、小伟们依然追求着梦想,那是一个与乡村田园完全不同的梦幻世界。这是一个表象篡位为本质的时代,在跨国资本与大众通俗文化所营造的流行文化幻觉中,玲琅满目的流行文化商品景观成了笼罩在我们头顶的永远不落的太阳。然而都市消费景观提供的不仅仅是外部世界的幻景,更是影片中年轻人的生存方式。在《咸豆浆》(2002)、《台北晚九朝五》(2002)、《爱情灵药》(2001)等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到新生代电影人对都市文化意识建构的努力。漫画式的风格,电视般的镜头语言,酒吧、迪厅等现代都市空间的呈现是对都市欲望流动性的最好诠释。这些影片中的年轻一代既没有历史可以缅怀,也没有未来可供憧憬,他们只活在当下,自己只为自己负责。没有了时间/历史的负累,他们生于其中的都市空间就成了他们建构自我主体性唯一的经验来源。
二、 小镇空间与本土地理空间的确认
都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是近代以来任何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90年代以来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无疑加剧了这一危机。都市化野蛮的入侵不仅使乡村空间被不断的压缩,同时消费经济的强力渗透也使得农耕文明建立在宗法秩序中的情感氛围遭到解魅。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台湾已成为亚洲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然而在全面拥抱现代化的时候,现代化所带有的破坏力却被忽视了。在新电影的年代里,透过侯孝贤的镜头我们已能看到传统乡村社会所发生的裂解。在侯孝贤的影片中,火车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宁静封闭的乡村在空间上由于火车的出现而和城市连结在一起,城市进程中的丑恶也不断渗透进乡村的肌体。但在80年代初期全球化初露端倪的时候,乡村社会尚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半封闭的状态,本土文化在与全球化的对抗中还能够维持平衡。在新世纪的台湾电影中,乡村不再是一个重要的母题,都市成了绝对的主角。即使银幕上偶尔出现的乡村意象也不再呈现半封闭的状态,而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空间。夹杂在都市与乡村之间的小城镇由于处于都市的边缘,传统文明的价值得以部分的保留,它们也因此成了传统性与全球化交锋的最前沿。在《海角七号》(2008)和《艋舺》(2010)等影片中,这种交锋与杂糅有着清晰的呈现。一方面恒春和艋舺这样的小镇仍然保留了农业社会的特征,建立在血缘、地缘关系上的人情关系仍然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小镇也不断受到外来势力的冲击,在这种强势的冲击面前,本土文化被迫采用某些改写的策略从而规避了全球化所带来的空间国际主义。《海角七号》中,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元的空间。从街道布局到居住空间,全球化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杂糅随处可见。恒春小镇并没有呈现当代都市的灯红酒绿与消费景观,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无疑却又是现代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海边宽阔的视野没有被摩天大厦所遮蔽,通过一段跨国爱情又突出了小镇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在《艋舺》中,作为外来者的他者与作为主体的“我”之间已经难以区分。不仅为了共同的利益,本地势力与外来势力结成了新的同盟,更重要的事实是外省人灰狼哥实际上是“蚊子”(我)的亲生父亲。在影片的空间塑造中,传统与现代的杂糅也是处处可见,艋舺小镇保留了相当多的历史遗迹与传统建筑,如宗族祠堂和日本建筑,但本地人的生活却并不保守,他们在这种传统与现代交错的空间中怡然自得。只有当本地人试图保持他们这种生活方式不受威胁时,平静的生活才开始瓦解,人伦亲情被兄弟背叛、帮派仇杀所取代。
与当代都市的封闭与非人性相比,乡村空间则显的开阔而更具人性化。在呈现具体的乡村形象时,新世纪的台湾电影试图通过多元化地域风貌的展示来确认在地身份,以塑造出全新的台湾形象。在此我们不妨借用文化地理学中的“地理景观”这一概念。“地理景观不是一种个体特征,他们反映了一种社会的——或者说一种文化的——信仰、实践与技术。”[8]16麦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一书中认为地理景观不仅具有确认区域特征的功能,还具有象征意义。在地缘政治学中,地理景观同样可以成为政治权力角逐的场域。在本土化实践中,既可以通过纪念性的地理景观而使空间呈现出民族化的特征;也可以“通过重写历史使空间民族化”。[8]34-35在新世纪的台湾电影中,将电影与地方营销结合在一起似乎是一种潮流。在侯孝贤导演的《最好的时光》(2005)中,通过三段故事的今昔对照,影片为我们呈现了高雄,大岛埕,台北的特殊风情。《星月无尽》(2009)和《夏天协奏曲》(2009)则将我们带到了金门小岛;《五月之恋》(2004)中主人公流连于三义与台北之间;《海角七号》和《艋舺》则分别是对恒春和艋舺地标的直接呈现。《蝴蝶》(2008)中,一哲在烟雨朦胧的南方澳渔港和兰屿之间寻找着自我的身份。《不见》(2003)中台北中央公园的周旋在《一页台北》(2010)中成了温暖在地的都市寓言,即使在《帮帮我,爱神》(2007)这部影片中,临近结尾时出现的台南风光也清晰的呈现着本土的风貌。而在陈怀恩的《练习曲》(2007)中,通过主人公明相七天单车环岛旅行,通过空间来确立自我身份,塑造台湾形象的用心非常明显。主人公从高雄出发再回到高雄的历程既是寻回自信,找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台湾人民淡化殖民经验,确立自我的过程。在影片的镜头下,美丽的海滨公路,淳朴的乡民,浪漫的夜晚与宁静的大海无不渗透着深情。通过对本岛不同地标,不同文化地理景观的银幕呈现,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打破了从台北看台湾这一陈腐的观点。呈现在银幕上的台湾是一个多元,异质的空间,而不再是一个具有单一文化属性的地理区域。正如李政亮在《“新新台湾电影”台湾再现》一文中所言:“在台北之外,二十多年后的新新台湾电影则展现了更多样的台湾印象。台北不再是唯一,导演们也翻转长期以来从台北看台湾的观点。”[9]210
三、 结语
无论从技术原理,还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与空间都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首先是空间的,其次才是时间的。尤其是“在乡土修辞里,空间往往象征着道德评价,乡村是朴实善意的符号,都市通常充满罪恶、诱惑及纸醉金迷的浪荡。”[10]246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既继承了新电影对都市异化人性的批判视角,又展现出新的面向。在批判鬼魅化的都市空间堕落的同时,成长于都市的新一代电影人也热衷于都市文化意识的建构。成长于都市的年轻一代远离了父辈曾经生活过的乡土,也就远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归隐山林”的梦想,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影响力也不可能提供一块理想的乌托邦供人们自由的栖息。都市空间的多元性,复杂性一方面象征着富裕社会的集体沉沦,另一方面现代都市多彩的生活方式与物质享受也的确代表着诱惑。新世纪的台湾电影在这一点上与新电影对于都市的塑造相区别开来,他们对于都市的感情变的更加的复杂。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侯孝贤们是从乡村的角度来审视都市,这其中就难免对田园牧歌式的理想被侵蚀后的惋惜,这种对都市的呈现是一种外部的关照;而对于成长于都市的年轻一代影人来说,都市才是他们的故乡,因此他们对于都市的书写更多是一种内部的自省。在塑造乡村以及处在城乡之间的小镇空间时,创作者一方面表现出一种杂糅的策略,全球化与本土生活方式被混杂在一起,于是避免了全球化所带来的空间同质化;另一方面在塑造银幕上的乡村形象时,新世纪的台湾电影试图通过对多元化地域风貌的展现从而呈现一种既不同于大陆也不同于日本的台湾形象。
参考文献:
[1]焦雄屏.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8.
[2]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林文琪.我和电影一国[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0.
[5]白大维.水钟:《你那边几点?》的液态忧郁[G].张永靖,译//观展看影:华文地区视觉文化研究.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
[6]陈林侠.从都市到乡村:当下台湾电影的空间政治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7]朱双一.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8](英)麦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李政亮.“新新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再现[G]//戴锦华.光影之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对我国大都市空间结构的思考 篇5
1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探讨概述
每个城市因地理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大城市的极化程度,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在我国基本表现为此处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用地不断向外扩张,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周围地区辐射力强,往往与周边各等级城市形成密切联系的城市区域,是本国吸引外资,人才最强的地方,也是本国经济的发动机,这里设施完善,人们生活品质基本较高。
城市的规模不同,空间组织方式也不同,规模的变化需要有结构性变化相支持。随着大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外拓,城市的边界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以至于几乎所有特大城市传统的单中心结构趋向于消融,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内逐步演化为多中心结构的都市区[1]。
同样是多中心网络结构,空间结构的绩效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一般大多学者认为我国大都市空间绩效之间的差异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空间区位之间的联系(包括交通联系和产业功能联系),建成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平面分布以及人口密度剖面,并提出了四种绩效测度指标:绩效密度,绩效舒展度,绩效人口梯度和绩效OD比。
结合现实的空间发展经验,有学者概括出四种多中心网络结构[1]:1)松散式的多中心结构;2)郊区化式的多中心结构;3)极不均衡式的多中心结构;4)舒展式的紧凑多中心结构。
2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
2.1 研究方法总结
通过阅读,这些学者对大都市空间结构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种:经验总结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和理论模型应用法。具体来说,第一种就是先对国外此类问题的研究发展史或目前发展模式利弊进行总结,从中得出经验和规律,再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建议;第二种就是通过对人口、产业等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结合聚类分析),找出趋势和变化规律,结合我国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三种是对较为成熟的理论或模型进行介绍,并把其应用到中国问题的分析上,结合中国情况给予一定修正,既可对理论、模型起检验作用,又可以通过应用给出解决问题的不同视角和启示。当然有时几种方法是结合使用的。
这些研究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是不得不承认数据和资料来源是学者研究的一个瓶颈,在三种研究方法中,后两种都需要大量的数据,且不说获取数据的途径十分艰难,数据的准确度、丰富度也很受限制。我参阅的文献中关于大都市的人口、产业数据基本来自“五普”资料,可其他数据资料基本很难有口径统一的来源,很多学者竟是从网上直接搜集而来,可信度值得商榷。
2.2 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的低效性
上文已经提到了有学者提出过四项测度空间绩效的模型,用此可以检验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绩效,但这种测度模型其实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模型建立在理想条件下,但城市是动态复杂的,很难界定低效的准线,还有数据获取,应用时的繁杂都是问题,所以大部分学者所说的低效往往是定性上的解释,最明显的现象包括城市运行的低效和居住空间分布的低效。
在我国常常用中小城市的手法处理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空间组织——“不断局部复制自己”,空间结构十分低效。以上海为例,与世界特大城市比较,上海人口密度过高,并随着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急剧衰减[2]。空间结构特点基本属于上文总结的极不均衡式的多中心结构。交通的拥挤已经成为大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另外,中心城区的房价居高不下,大多数的人都愿意挤在中心城区,疏散上海中心城的目标一直未能很好实现。从上海2000年~2005年城市人口空间变动情况看,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持续减少,外缘区人口总量首次下降,流动人口开始向近郊、远郊迁移扩散。从区位看,近郊人口增加最快的是同市区连接最为迅捷的轨道交通到达的区域,而远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步,人口变迁也不同,工业发展吸引的流动人口是最主要的增量[3]。在住房市场房价机制的筛选作用下,绝大部分低收入阶层居民和流动人口不得不选择安置到近郊或远郊[4],不仅会在社会空间构成中形成明显的社会分异,扰乱治安,而且会对轨道交通结合周边土地开发的市场化筹融资渠道产生不利影响,产业和人口仍将非均衡分布,最终致使社会空间低效。所以空间结构的低效,除了对物质空间的研究外,还应考虑社会因素,城市的社区组织,城市生活的文脉,如即使人口密度是均衡的,公共空间也具有均衡性,但也只是数量上的均衡,社会分异,公共空间的低使用率仍然会带来空间结构的低效。
由上文的介绍可知,舒展式的紧凑多中心结构是我国大都市较适宜的发展模式,从德国汉堡,丹麦哥本哈根的TOD模式,东京的轨道交通枢纽的导向作用等这些好的经验上可以更加印证应通过大量快速轨交引导城市空间轴向发展,淡化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减少空间资源分配的不公。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同步建设可以保证新城与中心城区的便捷交通联系,降低了中心城区人口迁移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在我国特大城市不应以追随客流,缓解现有交通压力为首要目标,应注重其对大都市空间结构和社区结构的重组作用。但这种舒展式的紧凑多中心结构模式需要强有力的土地利用控制,否则再完善的公交体系仍很难成为主导。
2.3 从大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中国城市体系与地域结构
城市是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国家的核心城市对本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主导作用,所以在这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城市体系的比较,探讨一下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对本国城市体系的影响。
日本走的是高度紧凑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整个国土形成中心地带、中间地带、边缘地带三大地带。中心地带由三大都市圈组成,特别是东京都市圈对全国的影响十分显著,几乎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金融等全部城市职能,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仍不断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下降,导致城市发展停滞,而一些处于国土边缘的小城市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很多不利使之进一步衰退[5]。
我国地域辽阔,城镇体系上明显比日本丰富、稳定,空间结构上全国有12个城市群,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沿海5大城市群以占全国12大城市群50.7%的土地创造着占73.9%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并利用了85%的外商投资金额,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城市群不仅肩负着带动本地区发展的任务,还主导着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6]。我国中部和西部城市经济绝对值是在增长,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即使在三大城市群内部也会发现三大核心城市正如东京般不可逆转的极化发展,其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远不如其引力作用来的强烈。
按照核心—边缘理论,后工业化阶段,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加强,边缘区域产生的次中心逐渐发展,并趋向于发展到与原来核心区域相似的规模,达到平衡的状态,但此理论明显忽视了区域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最优非均衡发展的“度”。
3 结语
大城市空间结构直接牵动着区域及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正如Manuel Castells所说的,在全球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工作机会集中在财富、权力、知识和信息集中的地方,也就是最大的都市地区,这里有最好的职位,最好的教育机构,最好的医院以及顶级的文化设施,对于那些为自己和孩子寻求提升机会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迁入大都市区,不管他们在融入都市世界的过程中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和代价[7]。面对目前我国大城市的无限膨胀,我们一方面应该以轨道交通引导大城市变圈层式蔓延为轴向发展;另一方面应该从全国区域的角度更合理的引导城市体系及重组高效的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韦亚平,赵民.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J].城市规划,2006(4):9-16.
[2]赵民.大都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与效率[J].区域课程笔记,2006(3):17-19.
[3]李健,宁越敏.19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7(2):20-24.
[4]戴晓晖.中产阶层化——城市社会空间重构进程[J].城市规划学刊,2007(2):25-31.
[5]森川洋.日本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改良[J].柴彦威,译.国际城市规划,2007(1):5-11.
[6]刘玉.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区域特性与矛盾差异[J].城市规划学刊,2006(2):15-19.
都市空间 篇6
一、明确县区级党报自身优势,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第一个优势在于它是“县区级”。报纸的发行区域大多为本市、县区范围, 读者也多数工作、生活在本地。对县区级党报的读者来说, 本土新闻反映身边的热点、难点、焦点, 较之非本土新闻更有针对性、亲和力;对县区级党报而言, 本土新闻能够彰显报纸的地方文化特色, 是确立自身个性特点、稳定读者队伍的法宝。第二个优势在于它是“党报”。县区级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 它的优势在于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为读者提供权威动态、信息、政策、监督、言论。县区级党报应该在当地党委和政府有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传播上先声夺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党报不能只是单方面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 必须两头兼顾, 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既积极主动地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又眼睛向下, 深入基层, 积极稳妥地反映群众呼声, 确保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工作、生活等问题能同时在报纸上得到恰如其分的反映。新闻只有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只有真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才能真正起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 从而达到县区级党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做好深度报道和策划, 增强特色化和本土味, 让报纸更具可读性
目前, 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深度报道在受众群体中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做好报纸的深度报道, 显然对于提升报纸的影响力有着很大帮助。今年, 《东营区报》通过策划深度报道, 推出了“深入实施国家黄蓝战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巡礼”、《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业两大基地》等一系列有深度、可读性强的新闻专栏, 提高了报纸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公信力。用好深度报道这一“法宝”, 报纸发展将有更深的空间。
扎根基层, 心系群众, 县区级报纸应向特色化和本土味要空间。与中央、省级大报相比, 县区级报纸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基层是生长好新闻的“沃土”, 民生里蕴藏着更多、更鲜活的新闻故事。县区级报纸应扎根基层, 贴近基层群众, 发挥小、快、灵的特点, 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 丰富县区级报纸的可读性、可看性, 增强县级报纸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东营区报》从去年以来, 在这方面做了调整, 压缩时政类、会议类新闻, 开设《记者基层行》、《创建文明城市大家谈》等栏目, 更多地报道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更多地报道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 受到了读者赞扬。
三、提高记者、编辑的摄影水平, 用精彩图片和新颖版式扮靓报纸
必须用精彩图片和新颖版式才能扮靓一份好的县区级党报。图片质量与记者、编辑的摄影水平有关。提高记者、编辑的摄影水平非常重要。首先, 单位要出资安排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外出学习, 或者定期聘请一些在全国或省内有名的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来传授编辑、摄影等方面的经验以及专业上的新知识, 提高他们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提高识别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其次, 图片编辑、摄影记者要学习借鉴好的刊物, 特别是版式新颖、善于策划的刊物, 这些专业刊物可由单位出资订购几种。最后, 单位要每周或每月组织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定时定点集中学习一次或二次, 以此提高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的业务素质。
同时要扩增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队伍。报纸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好图片来吸引读者。但是, 如果图片仅仅由少量记者提供, 因受个人思维模式、拍摄模式局限, 读者看多了就会觉得腻。因此, 扩增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从党委政府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通讯员中选拔, 鼓励引导他们多拍摄一些基层鲜活照片, 只有这样, 才能使报纸上的图片更具现场感、真实感, 报纸才能更加吸引读者。作为县区级党报, 《东营区报》每周二期, 每期八个版面。每期每个版面都有主打彩色照片, 如今年的好图片《文明讲堂随时开讲》、《吕剧情韵》、《爱国教育从娃娃做起》、《外向型经济成新引擎》、《跟着老师学秧歌》等受到读者好评, 这些精彩图片扮靓了报纸, 达到了图文并茂的理想效果。
四、建立完善县区级党报审读机制, 牢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份好的县区级党报, 必须建立完善报纸审读机制, 牢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纸出版印刷前, 必须做好校稿工作, 确保报纸在舆论导向、文字、图片等方面不出差错。
审读人员与编辑人员相比, 不仅要有更高的学识水平, 还应有更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 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审查、评估和指导编辑、出版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张县区级报纸, 拿在审读人员手中, 上面有哪些文章好在哪里, 有哪些文章差在哪里, 版面是否美观大方, 校对质量如何, 印刷质量怎样, 如此等等, 都要进行科学分析。《东营区报》每期出版前都有分管领导、责任编辑审稿把关。同时要请专家与基层读者担任审读人员, 哪些内容和形式受读者欢迎, 读者有什么要求和希望等等, 及时听取他们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对提高办报质量有重要意义。
都市空间 篇7
一、兰白都市经济圈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
㈠兰白都市经济圈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一是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兰白都市经济圈人均GDP为21547元, 根据钱纳里多国模型Ⅰ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 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5.4:49.2:45.4, 第二产业产值略高于第三产业, 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市化水平为48.78%, 处于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中期阶段, 该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 城市化的速度将不断加快。从总体上看, 兰白都市经济圈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二是城市化总体水平较高, 内部差异明显。兰白都市经济圈内分布有特大城市兰州, 中等城市白银, 各类建制镇55个。2008年兰白都市经济圈整体城市化水平为48.78%, 略高于45.68%的全国平均水平, 远高于32.15%的甘肃省城市化水平。但是都市圈内各县区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有兰州市区和白银市的白银区;城市化水平较高, 在50%~60%之间的县区有红古区和平川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在10%~25%之间的县区有景泰、皋兰、永登、榆中和靖远, 会宁县城市化水平仅为7.43%, 圈内县域城市化水平普遍偏低, 与市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此外, 地区之间差距较大, 2008年兰州市城市化水平为60.91%, 白银市仅为25.85%, 两地处于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三是中心城市集聚、近郊扩散趋势明显。兰州市作为兰白都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2008年, 城市首位度高达4.25, 人口占都市圈总人口的41.5%, 生产总值占都市圈的66.62%, 长期以来作为区域单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目前都市圈内人口、产业主要集中在兰州、白银市区, 圈内大城市、小城市发展缺失, 中等城市规模小、实力弱, 城市体系发展仍处于首位中心城市集聚增长阶段。近年来, 兰州市区受发展空间的限制, 开始向近郊地区传染式扩散, 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相继向榆中、定远盆地和白银市转移, 周边地区也加紧园区建设, 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白银市依托区位交通优势, 加紧园区建设, 目前已形成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白银西区开发区等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四是区域空间开发格局为“单极放射状”。受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布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 兰白都市经济圈内城镇分布轴向特征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 沿黄河、庄浪河、大通河等河流谷地和盆地分布的城镇占城镇总数的80%以上, 依托铁路、公路交通线发展的城镇较多, 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兰州为中心, 以河流、交通线、资源开发带为轴线的“单极放射状”区域空间开发格局。
㈡兰白都市经济圈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城镇和产业布局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受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 兰白都市经济圈内大多数地方水土组合不佳, 黄河沿岸水资源较为丰富, 但土地资源有限, 特别是适宜建设用地面积较小;其余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但水资源极为匮乏, 不适合城镇布局和产业发展, 区内城镇和产业发展主要分布在水土资源组合较好的河谷盆地内。而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大气环境容量较小、规模发展“门槛”较高, 这种现状造成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规模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用地矛盾突出。目前中心城市兰州的建成区在河谷盆地内已无城市发展后备用地, 严重制约了规模扩展和结构提升, 必须跳出河谷求发展。都市圈北部、中东部干旱多风沙而缺少水资源。白银、平川、窑街等矿业型城镇的资源保障程度持续降低, 黄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可开发利用水电资源大幅度减少, 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和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区外原料依赖率不断上升。土地、矿产、能源、水资源和特殊的干旱半干旱高原盆地环境对城镇和产业的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为此, 兰白都市经济圈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状况, 确定各自的主体功能定位, 并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二是中心外围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兰白都市经济圈内既有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兰州、白银等城市, 同时也存在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以人均GDP为例, 圈内兰州市与白银市2008年人均GDP分别为34596元、32866元, 均超过了全国人均GDP22640元的水平。但是, 外围6个县的人均GDP均在13000元以下,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圈内会宁县的人均GDP最低, 仅为4234元。2008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67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03元, 而同期会宁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107元, 中心外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加剧了大中城市自成一体的“孤岛式”发展, 中心与外围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合理有效的融合与贯通。统筹都市圈内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快带慢、以富带穷的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格局是兰白都市经济圈城市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三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外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 兰白都市经济圈外围城镇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限制了兰州、白银等中心城市的重化工业化经济体系与外围城镇经济发展的联系。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规模、技术级别高, 外围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低, 与中心城市之间缺乏紧密有机联系, 中心城市对外围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此外, 圈内外围城镇的工业多以小型资源、原材料加工以及作坊式加工为主, 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小, 不具备参与分工的条件, 从而导致外围城镇自身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工业化带动不了城镇化。如皋兰县, 虽然地处中心城市兰州与白银之间, 区位优势明显, 但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优势产业, 从而导致工业产品等级低、附加值小、辐射范围狭小, 在区域竞争中优势不明显,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城市化进程缓慢。四是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兰白都市经济圈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交汇区域, 在全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圈内绝大部分市县区属于环境资源约束型的生态脆弱区, 条件较好的河谷盆地面积不足都市圈总面积的30%。发展面临着水土组合不佳、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容量不高、整体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与此同时, 受贫困、竞争、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不高和GDP主导的地方政绩考核观等因素的影响, 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掠夺性开发建设, 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提高西部森林草原水源涵养功能, 防治北部风沙、灌区次生盐渍化, 整治东部地区半干旱缺水区水土流失, 治理黄河干流水体污染和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等任务还十分艰巨。加快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影响着兰白都市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五是城镇发展职能趋同, 行政区划障碍和市场分割明显。在兰白都市经济圈内部, 中心城市兰州已具备发展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条件, 白银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加工业为主, 永登、榆中、皋兰、靖远、景泰和会宁的特色产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约束, 圈内部分城镇间存在着发展目标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城镇职能单一的现象, 表现为一些城镇依托当地有限的资源发展高耗能的建材、有色冶金产业, 多数县区热衷于发展旅游业, 圈内城镇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合作, 整体竞争力不强。此外, 受行政区经济和管理的影响, 圈内各市县 (区) 之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 城镇各自为政, 各打各的优势仗, 不但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相反还在进行优势抵消。各城镇、县 (区) 之间的封锁、壁垒和局部利益驱动, 导致资源不合理开发、开发区开而不发, 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集聚和优化组合, 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和集群发展格局。
二、兰白都市经济圈空间组织优化基本思路
㈠推进主体功能区划, 引导人口向城镇和开发区聚集基于城市化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 内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的现状, 兰白都市经济圈空间调整的基本方向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划, 鼓励人口和产业向区位优、资源组合好、基础设施有一定条件的城镇和开发区集聚, 提高城镇规模经营效益和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在都市圈内部, 兰州河谷盆地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 是都市圈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和甘肃省政府已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布局、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地区, 这些地区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是都市圈未来人口、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也是支撑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限制开发区域指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且关系到兰白都市经济圈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都市圈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
㈡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优化都市圈产业地域结构兰白都市经济圈传统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赖城镇吸纳, 如果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得不到改善, 会从根本上影响城市化进程。目前, 都市圈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 中心城市兰州和白银的主导产业技术级别高, 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满足都市圈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 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 优化都市圈内地域产业结构, 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
㈢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兰州中心城区处于河谷盆地, 城市建设用地和环境容量有限, 超过200万的特大城市规模已经接近饱和, 必须实施“东扩西展, 南伸北拓”的都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 跳出河谷求发展, 分工协作促发展, 不断优化提升兰州河谷川盆地域的城市服务功能, 建设西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白银市要主动融入核心城市兰州的发展, 加强分工协作,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在做大做强兰州、白银的同时, 发展壮大一批区域中心城市, 择优培育重点中心城镇, 构建由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和中心城镇组成的城市等级体系, 形成黄河上游最具实力的城镇群。
㈣促进经济要素集聚, 培育主要经济发展轴带目前兰白都市经济圈内的产业主要布局在河流和交通的复合轴线上, 而且集中分布在水土资源较好的河谷盆地内, 并高度集中于兰州、白银市区。未来发展通过经济要素在轴带高度集聚, 将圈内的重要城镇和产业连接起来, 并逐步形成都市圈内的“城镇-产业”复合发展轴带, 带动都市圈经济整体发展。黄河沿岸地带水土组合条件较好, 是城市化的促进地区, 是都市圈城镇发展的主要空间;沿轴线地区是仅次于黄河沿岸地带的产业、城镇发展空间, 重点是加强沿轴线产业和城镇的集聚发展, 控制沿交通线的产业和城镇无序蔓延, 保护优良耕地。其它地区要特别重视保护农业和生态环境, 发挥对都市圈的农业和生态支撑作用。
三、兰白都市经济圈空间组织优化构想
㈠兰白都市经济圈空间组织结构构想一是近期的点轴式空间结构。目前, 兰白都市经济圈内的城镇和产业区集中分布在以兰州为中心的河流和交通复合轴线上, 沿线城镇经济密度较大, 是兰白都市经济圈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基本骨架, 基本上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 以河流和交通沿线为经济发展轴的“点—轴”区域开发空间格局, 都市圈空间结构处于极核发展阶段。近期按照“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实施经济布局, 可使区域获得最佳发展。二是远期的网络化与极化共同发展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核心圈层和黄河沿岸地区将呈现网络化发展态势, 外围地区仍以极化发展为主, 都市圈将形成网络化与极化共同发展的空间结构。
㈡兰白都市经济圈总体布局结构框架根据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空间开发上将实施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核心城市, 构建科学合理城市体系, 加快城镇和开发区集聚发展, 三大圈层分工协作。
第一, “双核两副五卫”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一是双核心指兰州市区、白银市区。包括兰州市4个建成区和和与主城区紧密联系的潜在城镇发展区。该区域是兰州、白银城市功能重组和集聚新型城市功能的重点区域。兰州市区利用在交通区位、工业基础、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突出发展商贸、金融、信息、物流、咨询等第三产业;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全力提升兰州市在黄河上游和西北经济区的商贸金融信息服务功能、科技创新与传播功能、教育培训与文化传播功能、交通枢纽功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组织功能。白银市区利用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 加快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 不断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培育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以白银西区和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园为依托, 加快发展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能源及环保材料等产业集群, 打造科技产业新城, 全力提升工业竞争力, 形成与兰州市区错位竞争、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二是两个副中心指连海市、平川市。海石湾、连城及其周边城镇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工业基础雄厚、能源丰富。在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煤电冶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人口向海石湾适度集聚, 培育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协调发展连城、窑街、红古等专业化镇, 积极筹建连海市, 将其建成甘青交接区域辐射和集聚功能强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平川区撤区建市步伐, 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优势, 加快发展煤-电-冶-化-建等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 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大企业布局, 接替兰州、白银部分资源型产业, 协调发展配套产业, 积极培育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能力。三是五个卫星城市指包括中川、永登、榆中、皋兰、树屏。都市圈内的上述五个城镇距离兰州较近, 区位优势明显, 近几年发展迅速, 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未来将发展成为兰州的卫星城市, 承接中心城市的部分人口和产业, 有效缓解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 今后发展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划分开发区, 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 培育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第二, “一带三轴”的城镇产业复合发展轴线。一是黄河、大通河、湟水沿岸经济带。包括兰州市区及其潜在城镇发展区、白银区、平川区, 拟建的连海市、皋兰县、靖远县等。这一经济带交通、能源、水土组合、城镇和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是都市圈的一级发展轴, 可以建设成为都市圈的有色-石化-新材料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物流产业带和旅游产业带。依托现有基础, 建成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园区;发挥区域内雄厚的科研、教育实力,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 形成具有较强集聚能力和国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建成物流产业带;依托沿岸城镇带, 整合各类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都市旅游、文化旅游、古镇旅游、商务旅游等, 完善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建成都市圈黄河沿岸旅游产业带。二是三条发展轴。一是河口至永登县武胜驿镇发展轴。即沿312国道、GZ45高速公路和庄浪河复合轴线, 该轴产业和用水基础较好, 人口密集。二是兰州东至榆中县高崖镇发展轴。即沿312国道、巉柳高速公路、天巉高速公路和宛川河复合轴线, 该轴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良好。上述两轴是西陇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都市圈的次级发展轴, 包括了卫星城市永登、榆中、树屏和一批中心城镇, 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 今后的发展应着力培育沿线增长极, 创造条件加强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供给, 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三是树屏至中川、景泰、营盘水发展轴。该轴线是带动都市圈北部发展的重要轴, 为都市圈三级发展轴。包括了卫星城市中川、中心城镇景泰、秦川和西岔, 该轴线土地资源丰富, 但水资源匮乏, 发展基础薄弱。应加大水资源和基础设施供给, 依托中川机场发展空港经济。与此同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 3个分工明确的圈层地域。兰白都市经济圈的人口、城镇和产业高度集中于以兰州市区为中心的周边地区, 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三个圈层。根据地域圈层结构理论“中心-外围”组织系统理论、空间作用力衰减理论, 结合兰白都市经济圈的空间分异现状, 以兰州、白银市区为中心, 按三大圈层梯度发展模式组织都市圈内的经济与城镇发展 (见图1) 。
一是核心圈层。是指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60公里范围内的城镇和区域, 该区域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 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 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 包括兰州市区、白银区、皋兰县、榆中、永登部分乡镇。核心圈层的核心城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信息、研发等第三产业, 而核心城市周边的城镇是核心圈产业“退二进三”的主要承接地, 也是连接核心圈层与紧密圈层的纽带, 将合理规划建设开发区, 吸引产业集聚,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圈内合理分工,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 整合产业链、开发区和城市功能, 强化辐射带动能力, 引导核心圈层各项功能的合理扩散与集聚, 带动整个都市圈经济发展。二是紧密联系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密切, 圈层地带节点城市或中心城市接受核心城市的辐射强烈, 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联系的功能地域。具体指核心圈层外围、距核心城市中心约60公里~120公里范围内城镇和区域, 包括区域中心城市平川市和连海市、卫星城市永登, 景泰县、靖远县、会宁县部分乡镇, 是核心圈对外经济联系的枢纽, 也是都市圈发展现代工业经济的主要区域。该圈层内的平川市、连海市是都市圈近期建设的重点, 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圈内各城镇宜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依托现有工业优势, 积极发展产业集群, 接替兰州、白银部分资源型产业。同时, 大力培育圈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三是外围辐射圈层。是指都市圈范围内紧密圈层以外的区域, 大致为距兰州市主城区120公里~150公里的区域, 是兰州市中心城区辐射可达的区域, 包括都市圈内紧密联系圈以外的中小城镇。这个区域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弱, 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业, 限制盲目开发, 严格禁止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不相符合的各类经济活动, 不断提升生态服务价值。
摘要:在全面分析兰白都市经济圈城市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了兰白都市经济圈空间组织总体布局结构框架。
都市空间 篇8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中,宋河发等[1]在对区域创新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熵变模型对我国创新资源的布局进行了研究; 章杰宽[2]从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等三方面构建了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以多层次交互式方法进行了实证评价; 金凤花等[3,4]通过界定都市圈创新能力概念,结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构成,并对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极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 李恒[5]结合R&D研究经费投入和3种专利申请数等数据,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也有些学者利用变差系数、赫芬达尔系数、克鲁曼专业化指数、泰尔系数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均衡性进行了研究[6,7,8]。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对创新活动要素进行分析,Stefano等[9]利用都市圈专利数据分析了都市圈知识和高新技术人员的空间流动模式;Siham Hamidi等[10]从多方面分析了高绩效技术对摩洛哥的经济只产生有限影响的原因; Mercedes Bleda等[11]基于创新系统框架分析了市场失效原理与系统失效原理之间的关系,为调整创新政策的干预力度提供依据; Richard[12]验证了魁北克地区的创新活动与地理位置具有关联性; Eric等[13]构建了初始区域增长模型,分析得出创新活动与经济绩效的空间分布状态; Jeffrey等[14]、ivind Strand等[15]分析了国家层次的创新系统具体构成。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为对单个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创新系统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等方面的内容,更多地表现出各城市如何凭借现有创新系统促进城市自身的发展,较少有学者针对都市圈这样的城市群体发展模式,研究在地理因素、经济基础、城市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都市圈各城市的创新能力如何实现相互促进发展。本文将以此为研究目标,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状态,为促进都市圈城市间创新能力的互动提升提供新的途径。
2 研究方法
分析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侧重反映的是组成上海都市圈的各城市的创新系统如何在相似的发展环境中产生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哪些城市间的互动程度更为突出,城市间创新互动的格局如何分布等。国内外一些学者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尝试过对万有引力模型进行参数重构分析研究对象间的吸引程度,本文将借鉴这种研究思路重构万有引力模型为都市圈创新引力模型,如式( 1) 所示:
式 ( 1) 中,Fij表示城市i与城市j间的创新引力,i、j分别表示隶属都市圈的不同城市; I表示各城市的创新能力; Dij表示城市i与城市j间的距离;G为常数系数,由于此系数对创新引力结果的分析没有影响,因此对其取值1; r为距离衰减系数,大多学者对其取值为2[16]。即模型最终表达形式是Fij= IiIjD- 2ij。
3 实证分析
上海都市圈由上海、南京、苏州、南通、无锡、常州、扬州、泰州、镇江、宁波、嘉兴、杭州、湖州、绍兴、台州、舟山等16个城市组成,这些城市在都市圈的框架下发展着各自的创新能力,即在空间上密切联系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复合体,能够利用群体资源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推动城市复合体经济整体发展的能力[5]。对创新能力的描述,本文从给予创新能力经济支持的经济环境、给予知识支持的教育环境、反映创新系统自身产出水平的创新产出、给予技术扩散和信息扩散支持的信息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具体描述指标如表1所示。
注: 专利统计数据因南通数据的缺失,未选择国外学者常采用的 “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
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城市统计公报数据,将表1中各指标的2001—2011年数据运用软件SPSS18. 0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各城市创新能力的综合值。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因子符合特征值大于1和方差累计百分比大于85% 的原则,所提取因子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原始数据信息。由于因子的原始载荷信息不利于解释,因此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4次后获得收敛结果,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数据如表2所示。
因子1的载荷数据中,创新产出中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教育环境中的知识资源载荷比较突出,将因子1解释为创新能力的资源投入因子; 因子2的载荷数据中,部分经济环境的指标和创新产出中专利申请、授权的载荷比较突出,将因子2解释为创新能力的综合产出因子; 因子3的载荷数据中,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载荷比较突出,将因子3解释为人均知识资源因子。结合因子载荷及方差百分比,计算得出上海都市圈各城市2001—2011年创新能力综合值,但由于部分结果为负值,不利于运用式 ( 1) 分析创新引力,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正值化处理[17],如表3所示。
式 ( 1) 中还涉及到城市间距离参数Dij,本文利用谷歌测距工具测量上海都市圈各城市间公路的通达距离,将距离数据和表3数据代入式 ( 1) ,获得2001—2011年上海都市圈各城市间创新引力。将创新引力数据按照F≧90、40≦F < 90、20≦F <40、10≦F < 20、5≦F < 10、F < 5的标准依次划分为超强、较强、强、弱、较弱和超弱6个等级。由于篇幅所限,较弱和超弱结果未列出,具体如表4所示。
注: 2001 年与 2002 年格局相同
结合表4数据,利用CAD软件绘制2001—2011年上海都市圈创新引力的分布,由于篇幅所限,仅列出2002年、2003年、2010年和2011年的格局图。
4 对策建议
本文从空间的角度构建了都市圈创新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2001—2011年上海都市圈各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格局。2001—2011年间,城市间创新引力表现出略微的波动,但上海都市圈创新引力总体格局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着以“上海—苏州”为界的对称模式,隶属江苏省的城市能更好地与核心城市产生创新联系。为了促进都市圈创新能力的互动发展,以创新引力更好地实现创新系统的整体提升,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 1) 继续以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保持城市间创新引力的持续增强。结合城市间创新引力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大部分城市间的创新能力表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而且一部分城市尽管在产生创新引力的城市对中并非主导城市,但其创新能力值的变化对创新引力仍然表现出很明显的影响程度。无论创新能力的高与低,都对创新引力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若要保持城市间创新引力的持续增强,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综合发展是其关键要素,尤其是通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提高现有的创新产出水平等途径。
( 2) 应为都市圈外缘城市提供融入引力格局的条件。上海都市圈外缘城市以台州市为例,除了与宁波的创新引力值在2008年、2009年、2011年能够跃入较弱等级,其余的以及与其他城市的创新引力值只能列入超弱等级。由于台州的地理位置在上海都市圈空间不仅位于外缘地带,而且与浙江省其他城市的距离也较远,能够获取的创新引力随着空间距离拉大而被快速削弱,因此需要为这类外缘城市提供促进创新联系的各类“通道”条件,如政策、信息平台建设、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
( 3) 在群体优势中汲取有利因素,在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促进形成与其他城市的互动。列于创新引力超强等级的城市对主要是扬州 - 镇江、无锡 - 苏州、上海 - 苏州,而且其中的扬州 - 镇江始终列于超强等级中。尽管扬州和镇江这两个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不突出,但是受惠于空间距离的临近,使得其城市间创新引力非常突出。说明城市自身创新能力的快速发展不能决定与其他城市间创新联系的发展,都市圈发展模式中,单一城市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若无法实现与其他城市的创新服务、产品、技术等方面的联系,即创新无法形成互动产出,则此城市仅能凭借自身创新竞争力发展,无法汲取到“群体优势”的能量,其发展势头仅能获得短期优势。例如上海的创新能力在上海都市圈中非常突出,但仍然无法实现与所有城市都形成强引力状态,若上海长期以这种方式发展,则其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将非常有限。
( 4) 充分利用与核心城市的临近性促成创新引力的增强。分析结果中,列于“强”等级的城市对大多分布在上海都市圈的中部地区,如无锡、苏州、常州、上海、湖州和杭州之间,侧面反映了核心城市上海所带来的都市圈核心效应在上海都市圈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上海相对其他城市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而且促动了与邻近城市间创新能力的互动发展。在都市圈模式中,应扩大创新能力较强城市的价值,由内向外逐步扩大对外围城市的影响,促进都市圈整体创新实力的提升。
摘要:为分析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发展,借鉴引力模型在经济吸引研究的应用成果,通过构建都市圈创新引力模型,结合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描述,对上海都市圈2001—2011年城市间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果将都市圈创新引力划分为超强、较强、强、弱、较弱和超弱等6个等级,并从促进创新能力综合发展、为外缘城市提供融入引力格局条件、以汲取群体有利因素促进互动、充分利用与核心城市的临近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都市空间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空间建构
1 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背景
200多年前, 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席卷了整个世界, 由此奠定了今天世界文明的方式。人们在创造出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加剧了地球的变化, 也加剧了对赖以生存环境的恐惧。我们的未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千百年前那些在风雨沙尘中兴衰明灭的帝国和家园, 会不会就是我们将要经历的未来。
面对工业文明进程的反思, 20世纪60年代末, 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这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 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 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也成为各学科领域所关注的重大课题。
当前, 在景观设计领域,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可以说, 这是千百年来, 人类梦想着在自己的生存环境里能拥有理想的景观, 是人们所渴望的一种美好的栖息环境和一种舒适的生存状态。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是这种理想景观的载体,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 城市不断演绎着兴衰变迁。有幸留存下来的古城、街坊、建筑犹如城市的见证者, 传递着时代与历史的气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是城市不可再生的独特遗产资源。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 然后发展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 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从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来看, 旅游与商业地产结合的开发模式在市场的运作下占据着主导地位。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复兴了上海的里弄文化, 而近几年开发的成都宽窄巷子则延续了成都市井生活气息。不同的地域场所, 但空间的建构却具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基于场所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重构。
历史街区不可再生, 物质的建构亦禁不住时间的侵蚀, 但场所的文脉却可在建构中传承与再现。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 以成都市宽窄巷子的街区空间改造为例, 从场所文脉和物质空间的建构两个方面, 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可持续的历史街区的空间特性。
2 成都市宽窄巷子空间改造分析
2.1 宽窄巷子改造背景
成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几千年来积淀的众多历史建筑与街区交织出一个休闲文化气质的古老城市。早在20世纪80年代, 成都市便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专项规划》, 宽窄巷子在当时被确定为成都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
宽窄巷子街区是体现成都少城传统民居特色的旧居住区, 其前身是清朝时期驻守在成都的八旗清兵军营宿舍, 其中军官居住宽巷子, 士兵混居在窄巷子。在历史变迁中, 街区原有的生活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改造也势在必行。但是宽窄巷子“鱼脊”形的道路格局, 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 清新恬静的居住气氛;丰富多变的庭院空间, 灵活巧妙的处理手法等等这些特色体现了成都独特的市井生活文化, 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 成都市启动了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造, 并于2008年建成开放。
2.2 宽窄巷子改造后现状体验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 由居住转向商业模式, 功能重构后的住宅空间用于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多功能、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据资料显示, 改造后的核心街区内保留了14.5%左右的老建筑, 空间结构则保留了原有“鱼脊”形街道格局, 空间尺度也基本保持。在整个街区的改造设计中, 设计者透过历史片断的重构, 以此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与场所的认同。穿梭其中, 慕名而来的人群熙熙攘攘, 成都市井的生活事件依然在上演, 虽然街区已完全充斥着商业气息, 但在周围都是同质面孔的现代城市肌理中, 这里上演着时空的体验与场所的认同感。
2.3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建构分析
2.3.1 场所文脉的建构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可由空间整合、功能重构、文脉延续来实现。其中空间整合是基础, 针对三维实体围合的物质空间;功能重构是变化, 是让历史街区适应城市现代建设的途径;文脉延续是提升, 它关注的是居民对精神空间的需求。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一书中, 认为当区位、空间形态和具有特性的明晰性明显表达出来, 并成为人的方向感和认同感的客体时, 这样的场所是值得保存的。显然尊重场所的主要结构特质, 如类型、营建方法以及具有特性的装饰主题。这些特质总是具有各种诠释能力, 在适当理解的基础上, 并不影响式样的变迁和独特的创意。如此, 当主要的结构受到尊重, 场所的体验将不致沦丧。以此为参照, 即使原有的建筑功能转换, 设计者别有创意地融入对材料的诠释与历史场景的再利用, 但是建筑采用原有形制与相似的建造方法, 整体的街巷空间格局得以保留。当行为主体的人在场所中体验与感知时, 所获取的信息仍源于场所固有的特性, 由此, 文脉得以在保存中发扬。
2.3.2 街巷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
场所文脉的传承需要物的建构, 从空间构成要素来看, 传统街巷基于步行尺度而建, 具有典型的线型特征, 并以此构成空间网络。
1) 街区形态与整体格局。
街区形态的保留为整体风貌鉴定了基调。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 建筑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 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 “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这样的空间格局层次完善而清晰, 从街到巷, 再到门厅、院落, 营造出了从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 再到私密空间的完整序列, 这样的空间, 便于满足从游赏到休闲到品位的不同公共活动需求, 对创造多样的生活场景, 构筑有活力的街区创造了条件。
2) 街区线型空间尺度与界面处理。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尺度由建筑和院墙界定, 宽巷子宽度7 m左右, 窄巷子5 m左右, 沿街建筑为1层~2层, 高度在5 m~8 m间, 这样形成的街道断面高宽比约为1∶1。观赏视角设定大约在30°~45°间, 这个角度在观赏景物细部的范围内。这种空间尺度有助于行人将视线吸引到建筑上, 并通过门窗引入庭院空间, 形成亲切宜人的街道氛围与封闭内敛的院落比照。
巷中建筑由清代营房演变, 并与川西民居融合, 虽大部分建筑经整修重建后, 更多地体现了设计者的创意。但建筑形制与立面传统特色基本保留, 细部处理上仍再现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建筑构件。院门的设计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不同的风格、材料、朝向、尺度, 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 彰显着院门内别样的风景与格调。
对于种植设计, 据说, 原有的巷子内外是遍植树木的。现虽已不见“东望少城花满烟”的光景, 但与建筑相伴存留的少许植株, 在街巷中自然地生长, 倒也具有生态的意味。
3) 传统建筑材料的再利用与历史片段的再现。
街区改造中, 井巷子有一段400 m东西向的墙体, 将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作为构筑材料, 从历代古砖、近代老砖到现代新旧砖, 经过多种样式的铺装、垒砌、重构, 展现了这种平常而又古老的建筑材料的独特魅力, 同时按序列讲述着成都与老宽窄巷的历史。其残断、印痕、斑迹, 以独特的装置、垒砌、陈列与历代地图、图像、图景嵌合并置、记载、纪实、记录着消失的时空气质与信息记忆。可以说这段墙的设计, 在整个街区中是最能体现场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对材料的再利用, 对原真生活场景与物件的再现, 历史与记忆在此展现, 驻足于此, 场所感油然而生。
3 结语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读的城市样本所具有的特性。城市历史街区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征, 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宽窄巷子改造中的空间建构建立在对街区历史文脉的尊重与传承基础上, 设计有创造性地对原来街道空间进行了梳理, 构建新的功能空间, 同时, 保留了市井生活的气息, 展现了现代生活与历史的对话。如今, 漫步宽窄巷子, 穿梭的人群依然, 青石板路面有了磨光的痕迹, 砖墙上有了摇曳的青草, 时间在此悄悄流逝。不经意间, 场所的特质在此延续。
参考文献
[1]李晖, 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规划师, 2003 (4) :37-39.
[2]李艳莉.成都市中心城历史建筑及街区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大硕士论文, 2009.
[3]林强, 梅媚.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9) :50-51.
[4]陈彦男.宽窄巷子传统价值的挖掘与更新研究[J].山西建筑, 2012, 38 (2) :30-31.
[5]阮仪三, 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 2001 (10)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