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地区

2024-10-20

大都市地区(共9篇)

大都市地区 篇1

有关专家提出,以珠三角为主要依托的“三大组合型新型大城市圈”,可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错位发展。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今年9月3日出炉,这份由省发展改革委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编制的规划,目前已完成了为期15天的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的公众咨询阶段,预计不久后该规划将正式出台。

“城市群”扩容为“大城市圈”

对于过去曾经提出的“广佛肇、深莞惠、珠江中”城市群,此次规划有了新的提法,即将这3个城市群“进行扩容”,把粤东西北地区5个城市(包括清远、云浮、汕尾、河源、阳江)并入进来,形成全新的“大城市圈”。

从规划中可以看出,以前的“广佛肇”被扩容为“广(广州)、佛(佛山)、肇(肇庆)、清(清远)、云(云浮)”;“深莞惠”被扩容为“深(深圳)、莞(东莞)、惠(惠州)、汕(汕尾)、河(河源)”;“珠中江”被扩容为“珠(珠海)、中(中山)、江(江门)、阳(阳江)”,合计成为“三大组合型新型大城市圈”。

对此,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分析说:“如此使得珠三角的经济辐射面进一步扩大,为珠三角三大传统城市群的产业有序规划和转移预留了空间,摆脱过往珠三角‘闭门造车’内部竞争的混乱局面”。

有关专家提出,以珠三角为主要依托的“三大组合型新型大城市圈”,可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错位发展。

按照规划,广东下一阶段将重点布局进行“大都市圈”建设:

——“广佛肇清远、云浮”建成珠三角国际竞争力最强产业中心。该都市圈将重点强化金融、商贸、文教、科研、会展、通信、信息咨询和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加快重型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业的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辐射能力最强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中心之一。在发展规划中,广佛同城化将是新型都市圈的核心区。向北拓展珠三角地区发展脊梁至清远城区,向西强化都市圈的区域城镇发展带;沿西向区域发展轴带,同时建设肇庆新区“门户”功能。

——“深莞惠河源、汕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产服务中心。该都市圈将大力培育临港基础产业,积极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金融、商贸、会展和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服务中心

——“珠中江阳江”定位为珠三角未来加快发展重点地区。该都市圈将依托港澳地区及珠三角核心城市,充分利用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抓住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广佛江珠轻轨等一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契机,重点培育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依托于港口运输的临港工业,稳步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提高城镇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成为珠三角地区未来加快发展的重点地区。

按照规划,广东下一阶段还将重点建设粤东城镇群、粤西城镇群和韶关都市区三大增长极:

——粤东城镇群建成多中心网络化都市区。城镇群范围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梅州四市。四市将促进区域城镇发展从分散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型,加快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都市区格局,促进与梅州的区域协作,培育辐射带动粤东北、赣东南和闽西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韶关都市区建成现代生态都市区。该区将以韶关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重点,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现代生态都市区,联合清远等市打造北江经济带,形成辐射带动粤北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北部山区绿色崛起。

——粤西城镇群谋划双城协调发展。城镇群范围包括湛江市与茂名市市域。两市将强化陆海统筹、区域统筹和产业统筹,建设“双城”协同发展的粤西城镇群,巩固作为华南地区陆海统筹支点和大西南地区出海主通道的战略地位。

避内耗求协同错位发展

按照规划,“广佛肇清远、云浮”、“深莞惠河源、汕尾”分别要建成珠三角国际竞争力最强产业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产服务中心。

有学者认为,今后以广州为核心的城市圈将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等工业,而以深圳为核心的城市圈则以工业设计、金融和总部经济等为发展方向。这定位与目前广深的产业结构和未来走向有直接联系,如广州工业产值的比重达七成以上,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而深圳则因腹地所限只能发展第三产业,未来将发挥以深交所、前海等为核心的金融、工业设计和以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为代表的总部经济。

还有专家指出,以广、深为龙头的差异化定位,是为了避免两大城市圈产生恶性竞争,而政策的主导亦会影响未来产业走向。而对于港澳而言,若想从事高端制造业,落户广佛肇清远、云浮城市圈是最好且最有利的选择。而若想从事金融、互联网、设计等服务业,应到深莞惠河源、汕尾城市圈寻找机遇。

“镇升市”解决“头大帽子小”问题

也有专家对“规划”的“都市圈”抱谨慎态度,认为目前“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仍未形成明显的城镇区域体,再提扩大外围城市略显操之过急。不过,城市区域架构的搭建对于各地沟通发展确实能起到畅通信息、共建交流平台的作用,这对于外围城市的新一轮城镇化进程存有利因素。

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表示,预料今后在珠三角,“巨型镇升市”将成为主流。据悉,广东目前正向中央积极争取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其中东莞等市数年前已在放权方面先行先试,逐步推进并镇建市(区)或撤镇建市(区)步伐。还有学者认为,目前东莞长安、虎门和厚街,及佛山的容桂、狮山和大沥这六个镇是试点“镇升市”的首选,这些镇的经济总量基础、辖区内常住人口总数,及积累的“升格”试点政策总量均与普通地级市相差无几。

“珠中江阳江”,谁做“带头大哥”?

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群至少要有一两个核心城市,如果没有核心城市,这个城市群就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广州、深圳分别做其他两个城市群的“带头大哥”这是无疑的。但“珠中江阳江”城市群谁做“带头大哥”呢?

目前的情况,从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来考量,“珠中江阳江”城市群里显然还没有明显堪当此任的合格城市,有专家和学者认为,目前这个城市群还是在搭框架和进一步的培育期,以后究竟谁能当“带头大哥”,还需假以时日看各城市的发展。

培育发展核心城市,关键是发展这个城市的经济,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牵引带动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核心城市必须在自主创新上狠下功夫,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立足于科技兴市、科技强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创造领先于周边城市的科学技术,如此才能发挥城市群中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切皆有可能,“带头大哥”的位子只要有实力,谁都可以坐,让我们拭目以待!

大都市地区 篇2

关键词: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发展

随着珠三角地区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大都市区域,因此,发展珠三角地区的都市农业具有其可行性与必要性。从都市农业的功能方面来看,都市农业可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优质的农副产品以及休闲的旅游空间。由此可见,从市场需求方面而言,都市农业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上述三方面的需求,而如今的珠三角地区对于上述三方面的市场需求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因此,很有必要在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

1 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其构成

有关都市农业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35年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所提出的。所谓的都市农业,即在都市工商业及住宅等区域内或都市外围所分布的形态较为特殊的农业。通常而言,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常常需要依附于都市经济,会受到都市经济势力的直接影响。都市农业的主要经营产业包括鸡、奶、鱼、新鲜蔬菜以及果树等等,因此,专业化与集约化生产程度均相当高,此外,都市农业还涉及到了麦、稻、水产及畜牧业等的复合式经营。一般来说,都市农业区域的范围为整个都市面积的两到三倍。也就是说,都市农业是一种专门负责失误及燃料生产、加工与销售的产业,其主要面向的是城镇以及城市的日常消费需求,通过城市内部及其周围分散的土地及水域,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来进行多样性谷物及动物的生产。

结合我国社会及经济的特点,现阶段我国都市农业既依托于都市,又服务于都市,并集生产、生活、生态、科、教、文于一体,是一种新型农业形态,也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都市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满足了都市人民对于农副产品方面的需求,更为都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与服务。

2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背景

珠三角地区主要包括了广州、珠海、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江门、惠州以及肇庆9个市及其管辖市、县、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珠三角地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了世界经济及产业的发展机遇,促进了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城镇群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资料显示,2012年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80%,预计2020年可达到85%以上。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建成区正在逐步相连,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大都市连绵区,并具有如下发展特点:一是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及连绵程度最高、经济要素最为密集的区域,但是该地域的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发展水平仍有欠平衡;二是城镇群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如今在发展需求及供给方面存在了结构性的失衡,并制约了珠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珠三角地区城镇群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发展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缺乏、城乡差距增大以及生产成本增加等多方面的压力,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地的城市化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对传统农业模式进行转型和升级,因此,在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势在必行。

3 在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问题

3.1 土地资源极为紧缺 由于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群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不仅工业发达、人口密集,而且城市化水平极高,因此,珠三角地区农业用地必须能够担负其该地区人民的生产及生活需要,这不仅体现在农副产品的生产及城市环境的美化方面,还体现在为城市工业及建筑的进一步扩张提供土地资源。这就为土地资源本就稀缺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对该地区都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2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 珠三角地区主要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大,因而导致该地区农业劳动力成本远远高于周边地区。

3.3 都市农业产业化规模相对较小 由于珠三角地区的农业仍以村镇形式独立进行发展,因此还未真正达到都市农业所要求的产业化生产规模,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地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3.4 有关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作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农业人员队伍是推动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主力军,三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在此方面仍十分欠缺,该地区的农民多为初中文化水平,科学素质低,因此,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4 发展都市农业的建议

(1) 首先,必须利用市场导向作用引导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并推动精品农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生产,最终构建一个国际化农业交流平台,促进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健康发展。应将加强珠三角地区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设置于首位,并以此为基础带动珠三角地区的都市农业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2) 应进一步加大珠三角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虽然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已较为发达,但是,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进行都市农业投资仍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我国新农村建设这一大趋势,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积极争取投资,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3) 推动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作为一种高科技农业,要想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大同当地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力度,共同进行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资源的开发。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和推广,从而实现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大都市地区 篇3

编制村庄规划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大都市边缘地区的村庄, 由于既受到大都市的辐射影响, 又具有农村的基本属性, 因而往往呈现出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交错、人口混杂、非农经济发展迅速等特点, 其规划建设需要考虑到邻近大都市的强烈扩散效应, 因而往往有着更大的难度, 面临复杂的挑战。近年来, 新农村规划成为我国城乡规划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3], 但有关大都市边缘地区的村庄发展与规划研究还较少。本文以地处广州市边缘地区的黄阁镇为例展开研究。黄阁镇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北部, 处于珠江主入海口———狮子洋之要冲, 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又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 距番禺区市桥约18.5km, 距广州市中心约36km, 距东莞市虎门镇约15km, 西通中山、珠海等地, 是南沙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该镇现辖1个居民委员会、14村和1个东风农场, 151个村民小组。镇内总人口为51571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47292人。

2 黄阁镇村庄特点

2.1 空间特征

2.1.1 保持了传统的村落形态

黄阁镇各村大多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 迄今仍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布局与建筑形态。如大塘村、大井村等黄阁镇老镇区内的村庄, 村庄聚落的发展以村内的主要街道和主要建筑为核心 (如大井村以大井直街为核心) , 向四周扩展, 村落机理自然和谐, 体现了有机生长的演变历程。

2.1.2 伴随重大项目征地, 农业用地大幅减少

近年来, 伴随着南沙的大开发、国家级南沙新区的成立, 南沙区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南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国际汽车产业园B区、龙穴岛物流园区、三民岛石化园区、地铁四号线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本地, 由于项目建设的需要, 黄阁镇村庄大量土地被征用或者成为控制用地, 因此导致各村被征去大量土地,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传统的农村经济正在逐步向现代工业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2.1.3 镇域内空间形态差异大

由于本镇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 既有传统农村, 又有新型工业区、城镇区, 使得土地利用多元化、景观风貌混杂。其中, 旧村历史悠久, 且缺乏系统的规划改造, 出现建筑质量破旧、功能混杂、见缝插针建设等问题, 而新工业区、新镇区普遍都通过规划建设, 因而用地规整, 风貌良好。新区与旧居民居住区空间特征各有其鲜明特色, 镇域内空间形态差异较大。

2.1.4 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道路管线基本城市化

2005年以前, 南沙区所在各镇为广州的偏远地区、典型的农村地区, 市政基础设施较差, 2005年南沙建区以来, 南沙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前, 黄阁镇内部分村庄已具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管理配置。道路硬底化、给排水管线埋设等工作已部分完成。

2.2 经济特征

2.2.1 工业为主, 农业为辅

随着近年来南沙的大开发, 交通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黄阁镇各村工业发展迅速。设立工业区、筑巢引凤是各村发展工业的主要手段, 工业区以现代型工业为主, 吸引的产业类型多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同时, 由于保留了部分农田和鱼塘, 农业生产经营也是这类村庄的经济类型之一。

2.2.2 物业经济发达, 非正式经济活动活跃

近年南沙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使得工业厂房需求日渐增多、外来人口日渐增多, 房屋出租遂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村庄物业经济发达。同时, 服务业也发展迅速, 低层次的非正式经济业态动如流动商贩、发廊、废旧回收等, 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空缺, 也使得村庄经济的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2.2.3 集体经济水平不高, 村民收入中等

各村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 虽然近年来在快速工业化的驱动下, 众多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落户本镇, 但村集体经济主要还是以出租厂房为主, 集体经济的收入有限, 村民出租房屋的数量不多, 因此, 村民收入不高, 经济快速发展的诉求强烈。

3 黄阁镇村庄发展的基本趋势

3.1 农业将转型为都市型、生态型农业

伴随着黄阁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黄阁镇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一次全面转型, 由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都市型、生态型农业。

都市型农业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边缘地带, 或大都市区的郊区地带应运而生的一种农业形态。黄阁镇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过渡和转型有两个因素驱动: (1) 由于农业自身发展规律所致。按照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传统农业在满足农业发展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为使农业发展与城市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提高农业自身的竞争力, 会逐渐向现代农业过渡和转型。 (2) 由黄阁镇城市发展的特点所致。未来几年黄阁镇将是一个重化工业的集聚区和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考虑到黄阁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黄阁镇农业也必须适应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进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以粮食生产为主逐渐调整到以蔬菜、水果和花卉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型农业。

3.2 农村社区将转型为城市社区

按照目前黄阁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未来黄阁镇农业发展会逐渐萎缩甚至消亡。尤其是随着“村改居”进程的日益推进, 黄阁镇的农村社区将会逐步转型为城市社区。

(1) 形式上的改变。随着黄阁镇整体“村改居”的启动及推进, 黄阁镇的农村社区将逐渐转型为城市社区, 农民变居民, 村委会变居委会, 农村变城市。就形式而言, 黄阁镇将不再有农村社区和农民存在, 不仅农民的身份改变了, 而且村委会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2) 内容上的改变。随着农村社区转型为城市社区, 黄阁镇农业发展也将面临着一系列内容上的改变。 (1) 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传统农业, 表现出农业经济的特点, 是依附土地之上, 以土地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而城市社区的经济发展形态虽然同样依附于土地, 但更多的是以土地之上承载的物业经济或实业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从而表现出城市经济形态的雏形。 (2) 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由于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以及城乡发展上存在的不平衡, 不仅公共产品在农村地区严重缺失, 而且农村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能也极其薄弱。随着“村改居”进程的推进, 转型后的农村社区虽然仍保留着经济发展的职能, 但社会管理职能将会大大加强。

3.3 农民将转型为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因而将农民塑造成新型农民, 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

(1) 农民思想观念和意识上的转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鉴于由二元管理体制向一元管理体制的过渡, 由农民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 以及经济发展形态上的转变,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将朝着城市居民看齐, 具备城市居民应该具备的素质。也就是说, 转变了身份的农民将逐渐革除传统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 树立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

(2) 生产方式上的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身份的改变, 必然引发生产方式上某种程度的改变, 最明显的变化可能表现在: (1) 经营土地向经营物业的转变。单纯的土地经营只是农民和土地打交道, 这对世世代代勤于耕种的农民而言是驾轻就熟, 而经营物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知识, 需要熟络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从而对农民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为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率, 传统分散的农业发展模式会逐渐向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转变。上述生产方式上的转变, 客观上也要求将农民塑造成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3) 生活方式上的转变。随着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 这些新晋升为城市居民的新型农民将改变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 逐渐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 逐渐培育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 黄阁镇村庄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4.1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村庄建设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和不同历史文化, 着力体现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 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4]。事实上村庄有着明显不同于城市的发展要求, 每个村庄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状特点, 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规划的编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相关法规政策、上位规划的指导下, 在科学细致的现状调研基础上, 充分发掘本村的资源特色与比较优势, 直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充分体察本村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功能分区、交通组织、产业发展、项目布局、风貌设计、资源保护、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社区建设、制度创新等多层次、多维度, 针对性地进行方案编制, 避免规划脱离实际、缺乏前瞻性和动态性。

黄阁镇村庄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风俗景观, 也有着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因此, 在编制黄阁镇村庄规划时, 既应努力体现黄阁镇各村的传统文化特色,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尽可能保持农村的田园风光, 做到基础设施配套、社区服务配套、房屋设计配套。规划方案凸显村庄特色, 体现乡土气息。另一方面, 由于黄阁镇邻近南沙中心城区, 为此, 村庄规划的编制, 要充分发挥各村的经济优势, 积极引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节地型产业, 构建出特色产业集群, 成为南沙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统筹规划, 兼顾整体

一方面, 村庄规划应有区域意识, 应站在较高的高度、较大的空间尺度 (比如全镇乃至全区) 审视村庄的未来发展与规划, 正如城市规划编制不能“就城市而论城市”一样, 村庄规划编制不能“就村而论村”。编制村庄规划时应综合考虑村庄在较大区域内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潜力, 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与职能分工, 应统筹邻近各村、村与镇区 (中心城区) 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避免“各自为政”、“画地为牢”。要通过村庄规划, 使各村既能彰显出自身的产业、形象特色, 又能促进各村开展理性合作协调, 如共享学校、自来水、社区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

另一方面, 编制村庄规划, 要统筹考虑农业、工业用地、生活居住的比例, 使生活与生产相结合;要统筹考虑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 合理安排好道路系统、绿化体系、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 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3 优化土地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

村庄规划的编制必须着眼于优化土地利用,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都市边缘的乡村地区为工业、服务业所青睐, 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往往变得日益复杂且缺乏管理, 其中, 突出表现为, 由于土地资源的供不应求和土地价值的大幅度提升, 土地利用强度日益提高, 见缝插针的开发建设成为常态, 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土地开发建设的步伐, 低层次传统产业占用了大量土地。诸如此类的问题, 带来了严重的“负外部性”, 包括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环境污染、交通混乱、消防安全隐患严重, 人居环境堪忧, 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挑战。因此, 村庄规划的编制应以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的协调为立足点, 着眼于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做好功能分区, 加强空间管制, 推动工业进园, 服务业集聚发展, 居民点合理布局且逐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要通过规划的编制, 实现两规合一。坚持集约利用土地, 科学利用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合理安排村庄用地指标, 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下,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协调整合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 加强对村庄散乱、废弃、闲置、低效的土地综合整治, 通过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方式, 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确保村庄规划“落地”, 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持续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效益。通过闲置土地开发, 土地置换, 土地权属重拔等形式, 进行用地规整, 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5]。

黄阁镇大部分村庄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农田和耕地, 基于“珍惜土地, 保护生态”的原则, 在编制规划时, 要注重农田和耕地的保护和利用,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合理限定村庄建设的范围和规模。

4.4 以人为本, 尊重民意

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将以人为本, 充分了解和尊重村民的意愿,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规划编制单位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都要真正落实“公众参与”, 时刻保持与村民、村组干部及相关利益主体的频繁沟通互动, 通过各种途径 (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入户调查、方案展示和意见征询、社区论坛、工作坊等) , 全方位、深入听取各方面人士意见和建议, 妥善处理好规划编制中可能涉及的各种矛盾和焦点问题, 充分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规划编制和实施当中, 使规划真正“为人民规划、由人民规划”, 从而“得民心、顺民意、惠民利”, 得到村民地全力配合和支持, 切实可行地引导本村建设与发展。村庄规划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 防止刮风, 不搞强迫命令。

4.5 将村庄空间环境建设与村庄管理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坚持“硬软”结合方针, 推动村庄的规划建设。村庄规划的对象, 不仅仅是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美化、上下水、电力电讯等有形的物质空间、硬环境, 还要高度重视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培育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管理创新等软环境的建设, 要通过规划, 引导居民对本村树立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保障居民公平发展;要通过规划编制的契机, 探索建立起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规划管理制度, 为本地的持续发展奠定建设基础。村庄规划的目标, 是要在平衡好各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开展规划设计, 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

5 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5.1 产业发展策略

由于南沙区以及黄阁镇处于广州市“南拓”战略的重要地带, 其优越的海陆路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各种招商优惠政策的实施, 为镇内各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为了进一步促进各村产业发展, 应调整和优化各村产业结构, 加大力度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合理利用本村的经济发展留用地, 凭借其区位和交通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商业、现代新型工业以及相关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孵化等项目, 从而实现村庄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提高村集体的收入水平;实施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齐发展、不同规模企业相协调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策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变外延式发展为主为内涵式发展为主、变数量扩张为主为质量提高为主, 走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2 村庄建设策略

黄阁镇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 大部分村庄已经城市化, 其发展特点和建设策略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村庄。部分村庄虽然现在还保留部分农田, 还从事少量的农业生产, 但随着黄阁镇高速城市化, 大塘村未来若干年内必将纳入到城市建成区内, 因而村庄的各项建设就不能按照目前村庄的标准执行, 而必须按照城市化地区的标准予以推进。

5.2.1 住房建设策略

鉴于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发展实际, 南沙将加大力度控制独院式的住宅建设, 取而代之的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农民公寓或农民新村。有鉴于此, 黄阁镇各村在村民住房建设方面应积极推行公寓式住房形式, 建设高标准的村民新村, 并逐步推行小区化管理, 以提高村民的住房环境和生活质量。

5.2.2 公共设施建设策略

中小学、卫生站、文化站、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考虑到黄阁镇各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为此, 公共设施的建设应尽可能多地考虑未来几年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服务对象、服务手段、管理方式上也要更多地体现城市化的发展需求。

5.2.3 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黄阁镇各村现状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善, 因此要提前予以统一规划, 建设标准要适当提高, 并参照城市地区的标准予以建设。在道路建设、供排水、通讯管线、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模式予以推进。

5.3 历史文化保护策略

黄阁镇各村保存有不少文物古迹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 如麒麟舞、咸水歌等, 随着村庄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 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因此, 在黄阁镇村庄规划研究中, 应根据国家、广东省以及广州市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对各村的古村落、文物古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料收集、调查, 并对相关对象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文化遗产类型制定不用的保护及再利用策略, 如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 从而在延续各村历史文化特色、增进村民地域文化认同的同时, 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提升村庄的知名度。

6 小结

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农村是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日趋激烈, 由中心城区结合周边农村所形成的大都市区成为城市-区域竞争的主要载体。因此, 大都市边缘村庄地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关及到大都市区的竞争力, 其在大都市产业、人口的疏解、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大背景下, 大都市边缘的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因此尤其需要重视。此类地区的规划建设与发展, 既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自然社会特点, 也要充分考虑到大都市对其的辐射带动影响、在大都市区所扮演的角色职能, 还要前瞻性地考虑到其未来转型发展的需要。

摘要:大都市边缘地区由于受到大都市的强烈影响, 其人口结构、产业形态、土地利用既具有城市的特色, 又具有农村的属性。因此, 大都市边缘地区村庄的规划建设与一般农村地区的规划有着较大差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邻近大都市的影响与农村地区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本文以广州市南沙区的黄阁镇为例, 对大都市边缘地区的村庄发展特征与规划策略做了研究。

关键词:大都市边缘地区,村庄规划,广州市,黄阁镇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 2010, 34 (2) :47~53.

[2]叶斌.困惑与创新—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思考[J].城市规划, 2010, 34 (2) :30~35.

[3]林华, 俞进.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思维方法差异辨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7) :101~104.

[4]李建平.村庄整治应因地制宜[J].小城镇建设, 2005 (1) :87.

大都市掘金钻头 篇4

小资情节的电影和音乐,喜欢围绕着地铁的背景展开。仅名字叫地下铁的港台歌曲,就先后有游鸿明、萧亚轩、邰正宵、无印良品等四五个版本,地铁情节电影更是不胜枚举。

多少二线城市的青年男女在电影和歌曲中意淫着地铁的浪漫,多少百姓也望眼欲穿地等着自家门前的地铁线,几乎每个市民都渴望生活在有地铁的城市里。

但是,普通百姓都不希望房价越涨越高,这就是个非常现实的悖论。看看那些拥有地铁的城市,哪一处的房价不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铁对一个城市和它的市民,不可谓不是一个双刃剑。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缩短城市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扩展城市可开发的土地,而且轨道交通建设的土地节约性,实际上是增加城市土地的另一种方式。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转嫁到轨道周边的土地上,通过提高出行速度以及减少交通费用,降低运输成本,拉升土地价值。

举个最近的例子吧。春节到两会期间,某些媒体曝出了乌龙事件:中信地产项目将进军四川成都的消息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新项目的具体地点和规模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结果出席两会的荣智健先生公开称,他们将进军上海的四川北路,而非四川成都。显然,消息灵通人士被口音所误。

那么,中信泰富地产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候进入楼市低潮的旋涡城市上海呢?无他,因为这是“地铁上盖项目”。“上盖”是指与地铁出入口直接相通连的建筑物形式。在东京、香港,最贵的商铺就是地铁上盖物业。香港地铁的开通令地铁沿线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5%,地铁上盖物业平均升值达到近50%,按香港的情况分析,地铁沿线物业与非沿线物业的理性价差在25%至30%之间。上海的一些楼盘,得意于地铁的开通,价值增长数倍甚至十倍。

商业环境的形成,必先得益于人流。地铁圈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流量大。在国外大都市,几乎所有区域化购物中心都依托地铁而建,初到上海购物,只要看看地铁站名,总是可以找到热闹所在的。

大都市地区 篇5

本文所指的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是指都市圈内除新城、卫星城镇、县城、中心镇等重点建设城镇以外的一般建制镇和乡集镇。比如上花岔乡、水埠乡镇、黑石乡、武川乡、陡城镇、西河镇、王台镇、关山乡、黑石乡、九合镇等。这类乡镇处于核心区辐射末梢, 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条件均次于圈域内其他乡镇, 其发展亦总体落后于圈域的次边缘乡镇 (1) 、内边缘乡镇 (2) , 具有更接近农村、更突显乡村生态等特点。

在中国特别是西北内陆落后地区, 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发展往往被忽视, 甚至成为发展盲区。这不仅使该类乡镇的发展举步维艰, 同时也对都市圈域的整体发展产生了阻滞作用。鉴于此, 文章以西北地区中心都市圈 (兰州都市圈) 为例, 求解西北地区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特征及生长机制, 探索其规划设计的新思路、新技术, 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特征及生长机制研究

(一) 情况简介

兰州都市圈域共有乡镇272个, 其中外边缘乡镇211个, 占77.57%。在外边缘乡镇中, 建制镇仅占34.60%, 且规模普遍较小;位于非地域边缘的外边缘乡镇85个 (其中18个乡镇位于区级行政辖区内) , 占40.28%。此外, 受高寒气候和特殊地形地貌影响, 这些外边缘乡镇均为干旱半干旱山地型乡镇, 且普遍偏远落后, 处于都市圈发展的灰色地带 (见表1) 。

(二) 特征求解

受地理、气候、水文等特殊自然条件及内陆欠发达的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科教条件等因素影响, 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在用地、空间、人口分布、发展结构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特征, 并深刻影响着其发展规划与开发建设对策。

1. 生态用地压力大

由于兰州都市圈绝大多数为山地 (其中大部分又为河谷) , 主城及新城 (或卫星城) 用地极为紧张, 都市圈域的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不得不向外转移和置换, 使得外边缘乡镇成为生态用地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另外, 西北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区内沟壑纵横、土质稀松、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为确保城市的用地需求和生态环境质量, 兰州都市圈在主城周围构筑了多重生态屏障, 并把外边缘乡镇列入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 使其成为区域生态用地的主要承接地。

2. 接受主城辐射较弱

兰州都市圈内中心城区 (3) 规模较小, 人口规模刚过200万, 经济总量很小 (2009年兰州全市GDP才达920亿元) , 圈内的次中心、副中心城市的经济能量也甚小, 加之河谷地貌的山水阻隔, 使得外边缘乡镇很难接受主城辐射, 与主城的交通、通讯、产业等联系均很弱。

注: (1) 表格数据根据《兰州都市圈规划纲要》 (2007.8) 、相关市县村镇建设统计年报 (2007年) 、有关兰州都市圈发展研究的相关论文和数据综合整理而得, 并根据近年来的兼并情况进行调整; (2) 本次统计主要涵盖8区16县 (市) 。

3. 发展阶段低

处于都市圈域外边缘的不利区位使得该类乡镇的产业发展、科学技术、文明程度、城镇建设均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巨大。

4. 用地受限, 空间狭小

约三分之二的乡镇位于河谷、沟谷地带, 属于河谷型小城镇 (4) 。因此, 乡镇建设用地极为受限, 发展空间狭小, 且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无法推行。

5. 人口稀疏且人口中心城市化趋向明显

该类乡镇的总人口规模普遍偏小, 大多不超过1万人且分布稀疏, 人均农业用地相对充裕但水源缺乏。同时, 受城乡贫富差距势能的强烈作用, 且因县城、县域中心镇的经济势能小, 外边缘乡镇人口向中心城市、新城集聚的趋势比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

6. 文化遗存保护较好, 生态环境较好

由于封闭和经济社会低速发展, 人类对文化遗存、生态环境的干预较弱, 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传承相对较完整, 空气状况、生态质量要明显好于城市、卫星城等。

(三) 生长机制研究

受特殊的地域结构、历史进程、空间区位及发展动力的综合作用, 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呈现出既不同于圈域内次边缘乡镇也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独特发展机制。调研表明, 该类乡镇的生长较少受到中心城市张力、大型项目推力、市场经济拉力及技术进步动力的作用, 其主要驱动力仍局限于制度变革力、交通轴向力、政策扶持力及资源开发潜力等, 不少乡镇在单一且不稳定的发展动力下缓慢生长。同时, 在传统、低效、相对僵化的政策机制主导下, 大多乡镇的发展缺乏活力, 技术服务机制、市场运作机制、人才及文化交流机制、发展创新机制等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限。地处都市圈域外边缘、区域经济合作区外边缘及生态环境建设边沿等多重叠加式弱化地带, 该类乡镇在相对封闭且原始的弱自组织力作用下, 经济体系极不完整, 社会体系亦未能系统建构。

可见, 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地域条件、内部结构、组成元素及各元素的相互作用过程、性状功能和对外联系等综合产生了其独特的发展机制, 并受“边缘效应” (5) 、“西北内陆效应” (6) 的双重影响, 使这种机制惯性牢固作用于乡镇发展。

二、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现状合力测量及生长方向预判

鉴于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自身特征和发展机制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应突破仅从乡镇本身单向分析现状的局限, 而从中心城市需求 (亦即轴向力) 、外边缘乡镇对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 (正向力) 、外边缘乡镇自我发展能力 (竖向力) 、外边缘乡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侧向力) 等四个方面构筑“四维向量”, 综合测量该类乡镇的现状合力并预判其生长方向。

(一) 轴向力分析

即都市圈中心城市 (含新城) 对外边缘乡镇的需求能力与水平的分析, 这将是该类乡镇未来发展的“核心轴”和“主导力”, 也是其主动对接、融城发展的主要生长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兰州市区迅速扩张, 城市在用地、生态、休闲、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需求亦迅速突破狭长的河谷的束缚, 向近郊及远郊的山谷盆地、河谷川地、平地等地区延伸。在给中心城周边的县城、卫星城发展带来绝好机遇的同时, 亦给外边缘乡镇提出包括旅游休闲、绿色食品、生态屏障、环境净化以及承接部分产业和分散部分城市功能等方面的需求。这种来自圏域中心城的需求拉力即为兰州都市圈外边缘乡镇提供了发展轴向力。

(二) 正向力分析

即外边缘乡镇应对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需求的承接能力和服务程度。针对兰州城区、新城等中心节点所释放出 (或潜在) 的多元化以及非均衡的疏散、转移、置换等需求, 各个外边缘乡镇应积极深入地分析自身条件和面临环境, 准确预判出自己对都市圈中心节点的承接内容、服务项目、配套重点等, 从而梳理出融城发展的具体思路, 形成发展正向力。比如针对兰州市民出游休闲的需求, 相关外边缘乡镇可依托自身特色优势并结合都市农业和都市旅游, 打造各类主题旅游名镇、名村, 构建圈域内完善的周末游、短假游、短线游线路。

(三) 竖向力分析

由于外边缘乡镇接受主城辐射较弱, 发展阶段较低, 该类乡镇不可能像卫星城镇、县城、中心镇一样过分依赖中心城 (或新城) 的辐射带动, 这即要求大部分外边缘乡镇还需挖掘自我发展能力, 部分地自力更生, 这可称作发展竖向力。

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受特殊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理区位影响, 发展一直落后, 且与中心城市的联系不紧密。因此, 深入分析各乡镇的优劣势, 从用地、土壤、气候、水利、遗产、文化、交通、矿藏、民俗及民间工艺等维度全面测度和评判其赋存情况和利用条件, 进而梳理出1—2个优势产业, 并结合科技进步及国内外市场, 进行特色化、专业化、主体化的规划建设, 走窄口径产业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比如, 圈域内有些乡镇特别适合发展蔬菜、瓜果、花卉或中药材种植业等, 即可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结合生态、旅游等功能按照产业化思路大力发展一种作物, 力争做特做强;而个别乡镇的文化遗存或稀有矿藏较丰富且知名度较高, 则可集中发展文化休闲、民间工艺、稀有能源等产业, 力争集中突破;还有些乡镇可做足水文章、山文章、草文章、石文章等。

(四) 侧向力分析

除分析融城发展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之外, 还应关注两个容易忽视的区域, 即外边缘乡镇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和以某外边缘乡镇为圆心的一定范围内与其经贸关系密切的区域 (与行政区无关) , 这两个区域对该类乡镇发展往往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受这两类区域作用而产生的生长驱力则可称为发展侧向力。

兰州都市圈涉及24个县 (区) 级行政区, 各辖区内的外边缘乡镇宜充分测度自身在县域体系中的地位、分工、特色、功能等, 结合自己所在经贸区 (可根据经贸往来的密切程度划定, 亦可放入已确立的经济区中) 发展概况和要求等, 综合评判动力机制和生长方向, 找准切入点进行规划建设。比如, 圈内东部的部分外边缘乡镇处在省煤电化走廊区, 可积极融入发展;圈域西部的部分乡镇则位于河湟地区经济区, 亦可有选择地发展相应产业和承担相应功能。

三、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规划设计研究

(一) 规划路径研究

根据区域特征、现状条件、生长机制等, 结合对拟规划乡镇现状合力的测量及生长方向的预判, 重点构筑包括定位、网络、城镇化、产业化、管理等“五个维度”的规划框架, 研究这“五个维度”的规划思路和综合作用模式, 进而推动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规划创新。

1. 定位力规划

定位是当前城镇发展的重要命题, 更是外边缘乡镇规划的首要难题和关键问题。笔者认为, 除重点考虑自身演变、形势变迁、外部条件、资源优势、发展基础等要素外, 更重要的是从“四维向量”分析中找准给力基点, 科学而动态地考察、评析、确立各外边缘乡镇在社会经济发展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及其建构机理。

具体而言, 即要求规划师联合政府决策者、战略智囊团队等组成战略定位“工程共同体”, 除综合分析兰州都市圈域各外边缘乡镇的区位力、人文力、资源力、竞争力、协调力及发展力等传统“六力”外, 还需重点关注本乡镇与中心城市 (或新城、城区) 的关联力、乡镇内在的整合力、乡镇对周边区域的融合力以及乡镇独特的生态力等新“四力”, 建立基于外边缘乡镇特征的新型定位力评价模型。基于此, 对这些边远落后乡镇作出个性鲜明、相互错位、科学务实的定位, 比如“城郊花卉基地”、“西固区苗圃产业基地”“都市梨园”、“都市农业示范基地”、“都市XXX蔬菜产业基地”、“都市可降解包装品生产基地”、“兰白核心都市经济圈塑胶花产业基地”、“西部古动物化石中心镇”、“XXX县商贸物流次中心”、“兰州市年画产业名镇”、“洮河流域旅游中心镇”、“城郊休闲度假基地”、“都市边缘低碳休闲实践区”, 等等。

2. 网络力规划

城乡规划的重头戏是网络体系规划。外边缘乡镇切不可再孤立自己, 更不可封闭自己, 而应积极推动自身优势“出口”, 探寻区域大网络的“接入点”, 并规划建设好内部网络, 实现“内网”与“外网”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转换。

具体而言, 兰州都市圈域各外边缘乡镇宜从产业网、设施网、市场网、文化网、生态网、科技网等子网出发, 在全面分析都市圈域、县域经济区及其他区域经济体的各种“局域网”节点路径及走向的基础上, 综合评判自身的承接能力及发展潜力, 按照“入网融网”、“外网带内网”的思路, 规划“对外开敞式”且“内部互通式”的网络系统, 既要推动本乡镇的经济社会主动进入动态变化的大系统中 (或使之成为外部系统一个重要节点) , 也要确保内部的产业、设施、科技、生态、文化等网络共建共享、整合发展, 还要保障各子网及系统网络的动态拓展能力 (也就是规划的弹性) , 进而实现系统规划、集约发展的目的。

3. 城镇化力规划

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城镇化问题, 而外边缘乡镇的城镇化进程则成为都市圈整体发展重点和难点。因此, 在该类乡镇的发展规划和开发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围绕城镇化这个中心命题而开展工作, 则关乎外边缘乡镇发展全局。

结合兰州都市圈的特征及国内外形势, 笔者认为其外边缘乡镇宜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或以重大项目带动城镇化建设 (如资源开采、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基地建设等类型的大项目或产业园区) , 或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 (即内生型城镇化模式, 如以果蔬、花卉、中药材、传统工艺等的产业化撬动城镇发展) , 或结合新农村建设提高城镇发展水平, 或建设交通走廊型城镇, 或撤乡并镇融城发展, 或探索飞地型城镇化道路 (城市近郊乡镇、非常落后的乡镇、新发现资源的乡镇均可尝试该种模式) , 或异地城镇化与本地城镇化相结合。但不管选择哪种城镇化道路, 均要注重充实发展内涵, 即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激活服务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增加收入水平和就业岗位等, 而不宜过分强调圈地拓镇、贪大图洋, 应走人口城镇化、用地城镇化、生活水平城镇化及文明程度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新路。

比如, 三塬乡、杨塔乡、砚塬乡宜紧紧围绕刘家峡景区整体打造提升的契机 (甘肃省旅游局正在全案策划该景区, 拟打造兰州都市圈的旅游经济开发区与度假休闲基地) , 走重大项目带动型与特色新村建设推动型相结合的“依区连乡融都”城镇化道路;青城乡、金崖镇等文化名镇则应积极融入兰州大都市文化休闲产业发展体系中, 通过特色化、主题化、产业化的文化运作, 打造度假新镇、文化新村、会务驿站、遗产古镇等“四大主题空间”, 推动其城镇化进程;而对于金沟乡、黄峪乡等处于高山深谷且资源贫乏的乡镇, 则应结合县域中心镇、县城、省市级经济开发区等实行异地城镇化, 包括撤乡并镇、生态移民、融区 (园区) 建镇等措施, 从而实现内涵式城乡统筹发展。

4. 产业化力规划

产业作为乡镇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动力要素, 是整合资源、承接转移、发挥优势的主要平台, 也是边远落后乡镇脱贫致富保民生的法宝。产业发展能力是决定城镇化进程及乡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也是左右外边缘乡镇发展的关键问题。

因此, 综合考虑都市型产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等与本乡镇产业 (或潜力产业) 的关联程度, 根据兰州都市圈域各外边缘乡镇的资源状况和发展基础, 结合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 首先对各乡镇的现有的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业态组合等进行评价, 发现问题与矛盾;而后, 对本乡镇的资源开发能力、产业对接能力、设施支撑能力及环境承载能力作出科学而客观的评判;最后, 遴选出若干能做大做特的产业 (包括农林产业、工矿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文化休闲产业等) , 进行产业化、链条化、园区化设计, 并对各产业的业态组合进行设计。这样, 因势利导、避弱就强、扬长避短, 既可衔接圈域、区域的产业体系, 亦可整合外边缘乡镇零散、内隐的资源, 进而做实做特1—2个产业, 带动乡镇脱贫致富。

比如, 在西河镇总体规划中, 充分依托滨临黄河独特的山水格局、原生态的自然本底、紧邻兰州主城的区位优势等, 提出重点发展以会务度假、农家休闲为主导城郊旅游产业, 积极发展旅游商品生产流通、地域文化保护与开发、园林苗木栽培与商品化等配套产业, 以生态化、主题化的产业集群推动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进程, 进而打造兰州都市圈域低碳产业发展明星、生态城镇建设典范。

5. 管理力规划

乡镇管理问题在战略研究和规划设计中往往不受重视, 我国的乡镇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于现实发展需求, 表现在管理的理念、内容、方式与技术等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乡镇内耗, 延滞了城镇化特别是外边缘乡镇的城镇化进程。

因此, 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在进行发展研究或规划编制中, 宜加强对政策、机制、公共事务管理、专有事物管理等方面的考虑和探讨, 以减少内耗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更好地推进乡镇建设。比如, 加强对乡镇的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环境与卫生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用事业管理、人口管理, 经济管理、文化管理、知识管理、教育发展与管理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提出科学明确的思路与对策, 并设计 (或开发) 出可行的管理路线图、作业流程或操作系统 (或管理信息系统) , 推进乡镇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另一方面, 亦需加强对开发与建设政策、管理与服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为当地政府、企业等组织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

(二) 设计路径

按照规划与设计同步推进的原则, 结合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生长机制和“四维向量”分析结论, 笔者构筑含生态、动态、文态、形态等“四态”框架, 综合研究外边缘乡镇的设计问题, 并给出最优设计方案。

1. 生态设计

即包括乡镇生态环境的设计和乡镇设计的生态化两个方面, 其中乡镇生态环境设计又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设计、人文生态环境设计、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环境设计三个部分。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城乡生态环境危机加剧, 人们对乡镇生态设计的重视程度日趋提高, 乡镇独特的生态价值亦日益凸显。

因此, 在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设计过程中, 宜根据都市圈生态网络的整体要求和自身资源特色, 结合园林绿化规划、文化规划、旅游规划等内容, 对自然、人文、人工自然等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设计, 打造个性鲜明、舒适宜人、和谐包容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 宜按照低碳高效的要求, 对产业、生活、建造活动、乡镇空间等进行生态化设计, 体现地域特色和乡镇定位, 并促进人地协调共生。

2. 动态设计

对于偏远落后的山地型外边缘乡镇而言, 对外联络和内外交通的组织设计至关重要, 要确保“进得来, 出得去, 散得开”, 即要开展各种“流”的动态设计研究。

因此, 在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设计过程中, 宜结合“网络力规划”和绿化、低碳、美观等要求, 对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能源流等“动态”因素进行系统安排和科学设计, 包括对“流”介质材料选择、线形走向安排、外观设计及其管理系统设计等, 从而实现外边缘乡镇的低成本高效益跨跃式发展。比如, 在陡城镇的总体规划中, 应深入分析河谷型乡镇在对外交通联系、内部各组团联络等方面的严重障碍因子, 充分研判自身在区域农业生产及流通中的重要区位, 结合兰州都市圈域农副产品物流节点、区域性农林科技服务中心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等契机, 在镇区构建白银市域农副产品物流次中心、兰白都市核心圈层北部农林信息中心、都市圈域农产品绿色通道重要节点等, 并优先改扩建镇区与京藏高速、109国道、308省道及县道的连接线, 同时亦重点建设连通中心村的公路, 优化路网骨架, 推进主要产业 (物流产业、现代农业、信息产业) 与交通、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捆绑式发展;与此同时, 注重镇区视线通廊、景观动线以及乡村游线、产业流线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 确保景观格局、产业链条及特色展示的整体性。通过对“线”形要素体系的系统规划设计, 有效应对该类乡镇的交通障碍因子, 并提升其区域功能, 拓展其用地空间和辐射范围, 达到发挥潜在优势、打造产业平台、优化空间要素、提升区域地位的目的。

3. 文态设计

人气、商气与文气是紧密相关的, 文化品位是产生人气、商气的重要资源。每个乡镇均有独特的历史文脉、文化底蕴、人文风貌等, 这为小城镇规划与设计奠定了基调, 也为各乡镇的个性特色打造和文化品位提升提供了基本依据;此外, 不少外边缘乡镇的民俗民风、文化传承等保存较原始、较完整, 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保护价值。因此, 关注外边缘乡镇的文化价值和文态设计, 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兰州都市圈域的青城乡、水埠乡镇、三原乡、华藏寺镇、武川乡、中连川乡、王台镇、关山乡、黑石乡、九合镇等外边缘乡镇均为山地型乡镇, 具有多民族杂居、文化历史渊源较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存独特而多样等特点。因此, 深入进行文态设计, 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和应用 (比如应用于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镇区 (集镇) 关键节点及界面设计、街头小品设计等) , 对文化实物进行保护性开发 (比如对古街或古建集中区进行整治性保护, 以延续其原有的文气和人气;对民族建筑、宗教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和绿化) , 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挖掘、整合、包装等, 并合理配置和精心设计相关文化设施、文化小品, 促进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舒缓包容, 充实乡镇发展内涵并提升其文化品位。个别边远落后乡镇不具备大力发展经济的条件, 则可主打“文化牌”做特做强文化产业集群, 走文化立乡强镇之路, 比如苏集乡、考勒乡、香泉回族乡、青城乡等。

4. 形态设计

形态设计是传统城镇设计的主流, 即对城镇的布局形式、用地形态、各种功能地域的分异格局、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 (如城镇的社会、文化等) 等进行创意和设计。外边缘乡镇形态设计的目的既是从视觉要素、感知要素等角度协调与圈域内主城、圈域内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也是为顺延乡镇的肌理与结构, 更是为其本身创造一种独特的空间意境、文化氛围、乡镇性格。

针对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特征和生长机制, 首先宜对影响乡镇空间组织的内容 (如外边缘乡镇的发展背景、功能、结构、活力、景观、公共环境设施及其发展意向等) 进行研究和分析, 挖掘当地文化特色, 提取地域与人文元素, 求解乡镇生活需求, 诠释当地的山、水、田、林等自然格局;而后, 按照节约、低碳、经营的乡镇形态开发原则, 结合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和人文传承等元素, 重点选取标志标识、开放空间、用地形态、绿化景观、特色街区、镇 (乡) 域格局等要素进行策略性形态设计, 建立起易于识别和感知、具有逻辑和秩序、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整体形态系统。

四、结语

兰州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在环境条件、生长机制、制约因素等方面具有西北地区该类乡镇的一般的特征, 较好地代表了该地区都市圈内外边缘乡镇的发展困境;而通过在现状分析、生长预测、规划思路、设计对策等方面的创新研究, 为该类乡镇的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参考。

摘要:都市圈域外边缘乡镇的规划设计研究是国内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盲点之一, 也是制约都市圈域整体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理论缺失。本文以兰州都市圈为例, 在分析其外边缘乡镇的特征及生长机制、现状合力及生长方向的基础上, 在方法、技术、框架等方面探索性地创新了规划思维和设计策略, 为西北地区该类乡镇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参考文献

[1]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通知[J].小城镇建设, 1997 (12) .

[2]于今.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J].小城镇建设, 2006 (4) .

[3]王作峰.小城镇建设与农村耕地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 2006 (4) .

[4]张建, 宛素春, 李海琳.地域、文化、自然——兼议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取向[J].建筑学报, 2006 (5) .

[5]周坚.城镇化对小城镇外部空间形态的影响[J].小城镇建设, 2010 (1) .

大都市地区 篇6

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传统报业的“断崖式”下跌仍在持续,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与2014年相比下滑了41.14%,相对稳定的订阅市场在2015年也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传统报刊读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的双下滑使得近年来报刊经营举步维艰,与之相应的停刊和休刊已成为传统报刊行业的一种“新常态”。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停刊或休刊的知名报纸数量约为10家,而2015年这个数字扩大到30家左右。与传统媒体的颓势相比,手机媒体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而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在整个报业生态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可能就是都市类报纸。根据报告显示,在2015年,传统报业中都市类报纸下滑幅度最大,达到50.8%。原因很简单,以日报为代表的党报体系,可以通过提价和调整版面实现保本或微利运行。而靠广告收入来贴补发行的都市类报纸由于其在内容上被互联网和自媒体所代替,经营利润也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所蚕食。

一、西安地区都市类报纸基本情况

(一)都市类报纸的界定

都市类报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这一时期由于广大学者都对其展开了研究,各类关于都市类报纸的内涵界定层出不穷,主要有:都市报是在都市发行的,面向都市居民即广大市民的,不具有机关报性质的报纸。(文有仁,1998年);都市报是以都市生活为特色的跨城市的区域性报纸。(周胜林,1998年);都市报是定位市民的新闻报。(刘建明,1998年);都市报,指的是以城市晚报为代表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类或文化,经济,生活类报纸。(唐绪军,1998年)这些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都认为都市报是一份以市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综合类报纸。

界定都市报不可避免涉及晚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晚报与都市报存在着区别:一是晚报的历史比较悠久,其读者定位是基层群众,内容更强调艺术性和趣味性;都市报则不仅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知识和娱乐消遣,更主要的是提供所需要的全方位信息,它更突出和深化了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内容。二是发行与广告经营方式不同。晚报多以省会为发行基地,都市报则以都市为中心,并以此向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辐射。现在国内大多数的都市报都采取《华西都市报》首创的“敲门发行法”,兼顾邮发、零售的方法。虽然两者存在着差异,但如今许多晚报为了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开始面向市场以求得独立的生存机会,可以这样说,晚报与都市报正处于相互交融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正在逐渐地淡化。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都市报在本质上是根植于晚报的土壤之中,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目的都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及舆论的力量传播观点和思想,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对全国报纸分类时也将晚报与都市报归为一类,故本文讨论西安地区都市类报纸发展现状,即包含都市类报纸及晚报。

(二)西安地区都市类报纸基本构成及发展特点

目前西安都市报报业市场中位于前三位的报纸是《华商报》、《西安晚报》和《三秦都市报》,其中《华商报》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和大半的市场份额。《华商报》是1997年7月1日,由原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的《华商报》改版而来,坚持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突出市民化、都市化、生活化和通俗化,以贴近市民生活的风格,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西安晚报》创立于1953年,是中共西安市委主管、《西安日报》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大众化的市级都市生活类报纸。它以“引领生活、影响未来”为办报宗旨,致力于新闻独有化、资讯地域化、服务个性化的办报理念、鲜明的编辑风格,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同步。在报纸编辑上,重在“服务读者,提供信息”,拥有以行政人员、商界人士和专业人才为主体的目标读者群,其新闻内容主要以西安市内为主,广告客户涵盖西安市及全省,发行范围则以西安市为主。

《三秦都市报》为《陕西日报》下属的省一级晚报,该报于1994年正式创刊,定位为“《三秦都市报》,为您主公道”,以坚持社会舆论监督,进行追踪式批评报道见长。

二、新媒体对都市类报纸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电视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分享的优势,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接收方式。新媒体特别是手机媒体的蓬勃发展,对都市类报纸带来了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冲击是全方位的。

(一)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变化

新媒体特别是手机媒体,由于其阅读的便捷性、移动性,对受众的阅读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0%,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1小时;微信阅读率为51.9%,较上一年的34.4%上升17.5个百分点,是所有类型的阅读行为中增长最快的。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受众的信息接收途径由原来的纸质媒体转变为各种网络客户端,从而使报纸,尤其是市场依赖度较高的都市类报纸的订阅量减少。

(二)新媒体对都市类报纸的营销模式、广告资源带来挑战

在新媒体没有出现或没有壮大以前,传统的都市类报纸依靠的还是典型的“两级”赢利模式,即一方面靠收取发行费,另一方面靠广告,其中广告是赢利的主要来源。而对广告商来说,更看重的是报纸背后的受众的购买力,所以大部分都市报在定位受众时,都将其定位于购买力较强的都市中产阶层,年龄在20~49岁之间。但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开疆拓土和迅猛发展,购买力较强的中产阶层及年青群体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接受信息,与此对应的是报纸的受众更趋于老龄化。品牌广告主出于挖掘新兴目标受众和对投资回报的超值期盼,加之传统媒体受众老龄化趋势,使得广告投放效果减弱,越来越多的广告资源被分流到新媒体。根据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降16.1%,广告面积下降19.1%,而到2015年前三季度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降34.5%,广告面积下降36.5%。与之相比,新兴媒体广告收入增长迅速。易观国际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运营商市场规模为5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7%,环比增长33.1%。

三、都市类报纸的应对策略及存在问题

(一)都市类报纸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多年来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带来了较大冲击。各大报纸已充分认清了这一现实,同时也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具体表现为通过各种形式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比较常见的做法为,主动联姻新媒体,通过“两微一端”,即开设新浪或其他网站的官方微博,开设微信公众号以及开设手机新闻客户端,架起了纸媒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桥梁。

西安地区的都市类报纸在新媒体态势下也主动走向媒介融合。例如,《西安晚报》2012年起推出“微报”版,每天固定在封二出版,版面内容侧重服务性和趣味性,实现“轻生活、快阅读、浅阅读”。每天在版面报眉上标注《西安晚报》的新浪和腾讯微博账户,公布粉丝数量;开设“扫一扫码上看视频”小栏目,将网络热点视频移植到版面上,将粉丝互动延伸到报纸。报社官方微博、微信的管理员每天都主动设置一些话题与粉丝互动,粉丝部分回帖成为次日版面报道的内容。通过微报、微信、微博,“三微一体”的运作,架起了纸媒与新媒体互通有无的桥梁。2015年5月,在举办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前夕,《晚报》推出了系列报道——“寻找古诗词中的西安旅游之美”,报道以古诗词为突破口,探寻诗城长安,寻找古诗词里的西安美景。报道期间,《晚报》邀请市民访古探幽,通过“线上宣传+线下活动+全媒体”配合宣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专题策划模式,增强了与市民的互动。

《华商报》在媒体融合方面也作出了一些努力,包括在新浪和腾讯的官方打造微博@华商报、华商报微信公众号以及华商报手机QQ订阅号等新媒体产品。其中,华商报官方微博拥有420多万粉丝量,陕西省内粉丝占比40%。打造了具“华商”风格的新闻内容,每日16小时滚动发送内容,对热点新闻即时追踪;24小时网络舆情监测,挖掘新闻线索。此外,华商传媒集团旗下的华商网,以整合华商报业平面媒体资源为基础,与网民实现24小时全方位的交流互动,目前日均用户浏览量达1700万,日均用户访问量90万,注册用户数100多万。“华商头条”是华商报在2015年倾力打造的一款移动新闻客户端,目前装机用户70万,注册用户25万,在华商头条APP上,除了能看到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和解读,还有比报纸还要快一天的本地新闻资讯。

(二)纸版报纸发展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媒体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解决报业集团的一些问题,但纸版报纸发行量下降、广告量减少的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对于一家报业集团来说,纸版报纸是其生存的根本,所以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媒介融合态势下纸版报纸的发展问题。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都市类报纸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互联网+”的思维,即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出“两微一端”或者“三微一体”等新型电子类新闻产品。通过运用这些电子类新闻产品,一方面确实在短时间内迎合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吸引了受众,减缓了报业集团的受众流失,广告刊例有下降的趋势;但另一方面,在依赖“两微一端”新媒体新闻产品的同时,纸版报纸的窘况却没有明显改善。其原因在于,包括报纸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客户端等在内的新闻产品,其呈现方式基本都是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方式,如《华商报》的手机客户端“华商头条”,其产品定位于“全力关注身边的头条新闻,做陕西人自己的头条,做离你最近的头条新闻”,内容上开设“头条”“现场”“地市”“最华商”“八卦”“活动”等栏目,从研发开始,华商头条就确定了“强区域性、强服务性、强交互性、全可视化”4个特点。通过其产品定位、内容设置及特点设计等可以看出,“华商头条”是完全符合互联网思维的新闻产品,可以说“华商头条”与《华商报》让受众看不到除了名称之外的联系。在产品投放过程中,华商头条吸引的受众越多,意味着《华商报》的受众流失越严重。其原因在于,包括官方微博、微信及手机客户端这些新闻产品是全新的新闻产品,其呈现方式、阅读体验与传统纸版报纸完全不同,受众在长期接触这类新闻产品后,可能会离传统纸版报纸越来越远,这对纸版报纸的发展极其不利,而通过近两年新媒体的蓬勃与纸版报纸的颓势就可以证实这一观点。

四、结语

本文认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都市类报纸纷纷选择媒介融合的道路。但由于在融合过程中过于强调新媒体的力量,以及新媒体与传统纸版报纸并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式发展,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竞争态势,即新媒体从传统媒体中抢夺受众资源,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纸版报纸的疲软和颓势。所以在媒介融合的新常态下,我们更应该思考纸版报纸自身的发展问题。

自从纸版报纸与新媒体形成竞争态势以来,不断有人提出报纸消亡论。甚至在2005年,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就已预言:“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但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对于媒介和媒介之间的关系说了这么一段话:“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技术创造新环境,新环境引起痛苦。”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纸版报纸可能会遭受痛苦,但这是暂时的,它一定不会因此而消亡。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目前纸版报纸需要变革,而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宁宁.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J].新闻世界,2013(6):208-209.

[2]陈彦希.传统报纸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3(20):70-71.

[3]薛晓燕.主流意识的自觉和社会责任的坚守[J].新闻知识,2012(12):3-5.

大都市地区 篇7

1 天鹿湖地区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广州城市发展空间“东进”战略布局的实施, 萝岗新区成为政府重点整合的广州东部新城旅游组团和核心枢纽区域。因此具有“广州东肺”美誉的天鹿湖地区面临着旅游发展的“时”、“势”契机: (1) 《广州旅游“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战略契机。规划中明确要形成以观光旅游、商务旅游等城市旅游为基础, 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有突破性发展的旅游开发战略; (2) “追求山水生态”和“回归自然”是广州市民休闲旅游的最大需求和目标市场[1]。天鹿湖地区的原山水生态的自然本质和生态特点, 符合这一旅游市场的需求趋势; (3) 目前广州尚无真正体现岭南文化的景区, 而本区此类资源拥有较好的开发资质; (4) 广州“呼吸之肺”资质开发亟待要求。“广州四肺”中, “北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以云山秀美称奇, “南肺”海珠区万亩果园以瓜果飘香闻名, “西肺”芳村花卉保护区以繁花似锦著称。然而以山水秀美而见长的“东肺”尚未开发。

2 天鹿湖地区旅游资源条件及评价

2.1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 等级体系对天鹿湖地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本区旅游资源分2个大类、7个中类、22个小类, 50个风景资源单体。再参照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及景源分级标准, 对构成景源评价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 再由评估组织者及时检查并回收有效表格, 最后得到评价结果 (见表1) 。

资料来源:陈文君, 天鹿湖地区旅游发展策划[2], 2008。

2.2 天鹿湖地区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根据天鹿湖地区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分值、分析, 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征, 本区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为: (1)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具有山峰、石景、湖泊、湿地、溪涧等景观类型。各景观具有构景作用, 环境质量优, 景色优美; (2) 岭南山水特征明显, “东肺”品牌深入人心。本区群山环绕, 湖光山色, 有广州近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库, 是休闲避暑的旅游胜地; (3) 森林葱郁、植被物种丰富, 是广州保护完好的生态公园; (4) 人文旅游资源“天鹿传说”、“禾雀花传说”具有历史性和特殊吸引力, “禾雀花文化节”及“荔枝文化节”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 (5) 物华天产甜橙、杨梅及糯米糍荔枝具有开展乡村游的基础。

3 天鹿湖地区旅游发展总体功能定位

基于天鹿湖地区旅游资源特征和评价, 旅游功能定位应以“自然生态性”旅游为主, 以“历史文化性”旅游为铺: (1) 能满足广州都市休闲旅游需求的山水生态旅游胜地。以山景、水景、生景之间不同比例、规模、尺度上的构景形态为核心, 能提供富有自然景观形态、自然环境情趣、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2) 能承载广州游憩活动转移的商务游憩功能。天鹿湖地区的“滨湖游憩功能”比较优势是拥有广州市郊惟一山水并重的大面积的湖泊景观以及山水间的相映景观; (3) 能承载服务业的转移功能。承载萝岗中心区内部和科学城内部服务业功能的转移, 提供休闲娱乐功能的商务交往场所, 能够满足商务精英人士的消费需求。

4 天鹿湖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探讨

4.1 战略目标

以广州都市休闲旅游需求为导向, 在保护区内总体生态环境、弘扬天鹿文化的前提下, 建成以山水生态资源为主导, 以湖泊、森林为特色, 以新农村、新农业、新社区为依托, 以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为辅助, 集休闲、观光、度假、科普为一体的, 分流白云山客流, 影响辐射珠三角的广东省最具岭南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4.2 战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2010~2015) :围绕广州“东肺”, 打造具有立足广州, 辐射珠三角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天鹿湖”品牌, 开发成具有岭南山水文化的精品旅游产品体系, 增强“天鹿湖”品牌知名度、游客的认知度、认可度。

第二阶段 (2016~2020) :围绕“天鹿湖”品牌和“天鹿胜境、岭南神韵”的生态文化旅游总体形象, 使其成为辐射珠三角的广东省最具岭南特色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4.3 战略重点

围绕天鹿湖旅游功能定位、战略目标和发展阶段, 战略重点为: (1) 围绕商务游憩功能, 根据广州都市公务客流, 充分利用山水生态资源有条件设计高端、高尚、时尚的商务接待场所, 发展承载广州商务游憩活动转移功能的商务游憩区, 使其成为游客会议、观光游览的主要载体; (2) 依托先天自然条件重点对湖泊旅游区、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进行优化和游线组织; (3) 山岳观光旅游区在现有开发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 鼓励风景旅游步道规划和建设, 鼓励现代山岳旅游开发方式的创新; (4) 探险旅游区、农业旅游区、社区旅游区提倡在现有条件基础上的整合与利用; (5) 节庆旅游提倡政府主导建设组织机构, 形成稳定的运作机制。

4.4 战略选择

4.4.1 政府主导战略

立足于广州都市休闲旅游需求, 强化政府导向职能,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资金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农户搬迁及补偿等方面需要政府为旅游发展保驾护航。政府首先要围绕“广州东肺”品牌, 走特色化、精品化道路;其次, 加大旅游公关宣传, 增强其品牌知名度;再次, 要引进、培训人才, 提升软实力;最后, 要注重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4.2 精品名牌战略

围绕“都市休闲”、“生态文化旅游”主题概念, 遵循“萝岗天鹿, 山水新城”的理念, 打造“天鹿湖”知名品牌, 并推出八大系列旅游精品, 包括以山塘湿地、珍稀动植物为主体的生态旅游, 以水域风光为主体的湖泊旅游, 以牛头山为主体的山岳观光旅游, 环天鹿湖地区地带的现代商务游憩旅游, 以青少年拓展基地为主体开展的野外探险旅游和自驾车旅游, 以现代新农业基地为主体的新农业旅游, 以新农村社区为主体的社区旅游, 以古荔枝采摘、品尝为主的节庆旅游。

4.4.3 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 要以“保护生态为主、项目开发为辅”思想为指导, 坚持“保护性开发”, 将生态旅游的保护理念融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其次, 严格遵循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法规, 杜绝破坏性建设, 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对旅游开发的承受力;再次, 要加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 提高旅游者环境素质;最后, 合理确定环境容量, 适度控制旅游规模。因此, 此战略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以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口, 把生态环境建设与都市休闲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天鹿湖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广州都市空间发展布局“东进”战略的实施和影响下, 天鹿湖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着广州都市休闲旅游发展的“时”、“势”契机。本文通过对天鹿湖地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 从广州都市休闲旅游的视角对其进行总体功能定位, 并构建了由战略目标、战略发展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选择组成的战略体系, 借以推进天鹿湖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务游憩,功能定位,战略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天鹿湖地区发展策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咨询——天鹿湖地区发展策划[Z].广州开发区城市规划信息编研中心, 2008, 08.

大都市地区 篇8

(一) 财政收入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成都市获批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五年保持15%以上,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亿元, 增幅更是达到了23.29%。

(二) 财政体制改革, 助力城乡统筹

一是实行“预算县乡共编, 资金集中收付, 财务分级核算, 政府统一采购”的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即保证了乡镇和村级机构在改革中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又为乡镇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在财力上营造了宽松环境。二是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以保障区域间、城乡间均衡发展。三是在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 对欠发达地区实行“税收全留”的财政体制。根据成都“三个圈层”不同经济状况, 实行不同政策。

(三) 财政支持模式创新, 高效推动城乡统筹

一是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按照"统一政策, 分级筹集"的原则, 耕地保护基金由市、县两级各按50%的比例共同筹集, 其主要来源包括土地出让收益的一定比例、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占用税。二是创新财政支农模式。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决议, 将市级用于发展农业的财政经营性支农资金和部分土地出让收益集中起来, 组建了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四) 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城乡统筹

2009年成都国税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关, 达到402.4亿元, 兑现税收优惠超过75亿元。全年共为35.7万户 (次) 纳税人兑现落实减免税75.2亿元, 比2008年增加1倍多, 税收优惠涉及范围之广、实施力度之大都创下了近年来之最。其中, 执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减免税收11.7亿元;兑现涉农税收优惠, 减免税收10.6亿元;兑现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增值税未达起征点免税等, 共减免税收4.25亿元。与此同时, 保税区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先试先行。成都市高新区素有成都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增长极”之称, 是成都市城市化进程最快、农转居人员最多的区域。

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配合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明确界定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范围, 积极探索“乡财县管”模式。缓解基层财政困难, 逐步缩小基层间的财力差距, 确保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乡镇和村级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稳定作为。

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 在统筹城乡过程中, 重点向县级财政倾斜, 逐步探索德国的纵横均衡的转移支付符合模式, 促进城乡间均衡发展;三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建立高效的评价、监督、考核机制, 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 制定财税政策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一是引导农用土地的规模开发与集中经营, 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将土地规模经营的大小与税收减免挂钩, 鼓励农业企业对农用土地规模经营。二是通过建立产业园区,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方面, 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每年由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 要将资金向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倾斜, 同时可对产业园区内农业产业化企业给予一定年限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减免政策。

(三)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支持城乡统筹发展

现阶段, 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结构渐趋合理,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近年来不断增加, 2010年达到3108.5亿元, 占到整个农业支出的37.9%。但相对于城乡比较而言, 在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方面依然呈现出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和较大的城乡差距, 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仍不具有普惠性。以教育为例,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仍然存在不均衡, 国家财政在教育经费的支出方面仍向城市倾斜, 2009年小学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中城镇与农村的生均支出额相差就在400元以上。基于此, 一是要建立国家和地方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 明确各级财政每年的支农比例和增长幅度, 保证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二是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支农责任范围, 适度提高中央财政在财政支农资金中所占的比重,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压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力度, 整合资金投入, 统筹安排,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小城镇不仅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更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 对于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应运用低税率、间接减免等措施, 促进小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着力打造工业园区。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引导特色产业、优势项目、科技力量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集聚,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集中, 实现就近转移。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为例, 梳理了在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过程中财税政策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并据此提出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财税政策

参考文献

[1]黄冠豪.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演进与财税政策.税务研究[J]].2010 (12) :8-13.

[2]重庆市税务学会课题组.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探讨.税务研究[J].2010 (12) :19-22.

生活在古代大都市 篇9

而且你住在公元1世纪的罗马,问题还不是不能喘气,还在于生活乱七八糟的。有许多年,罗马城自由发展着,没有城市规划,房子随需随建,密密匝匝,车马猪牛满街跑,虽然有著名的罗马浴场、斗兽场等宏伟建筑,但大半是留给君王贵族,平民生活还是很逼仄。实际上,罗马狭小到,你可以一个小时内靠脚穿过全城。公元2世纪时甚至有个指令:马车只准晚上行驶,不然白天的罗马街上真是不能走人了!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就靠谱得多。虽然一度靠14平方公里的面积养活了50万人口,但因为有市政规划,所以人民能够喘气。君士坦丁堡的秘诀,一是街道走直线,二是街道拓宽,三是直角和居民聚居区(有些像今日的小区)。据当时的日记记载,城市建设最好时,你可以从狄奥多西亚墙走到索菲亚大教堂,走五公里的直线,一小时都不会遇到古罗马那么让人绝望的迷宫小巷。汪达尔人和西哥特人屡次到罗马来过,烧杀抢掠完了就走;土耳其人占据了君士坦丁堡却依依不舍,尔长居于此,大概也不无关系吧。

罗马人憎恨埃及,尤其是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但没法否认的是,克里奥帕特拉和她的都城亚历山大的确太美好。当日亚历山大大帝在此建城时极有想法:城市狭长,呈长方形,有相当部分沿海路面和纵贯城市大道,长到6公里开外、60米宽,其秘诀还是直角规划、宅地分置。

中世纪欧洲文明纷纷被蛮族切割,于是到文艺复兴前后,欧洲万人以上就算大城市了。意大利人爱美,所以广场教堂、宅邸豪居,修个没完没了,但民居还是狭窄逼仄。今天你去佛罗伦萨旧城,广场教堂美术馆固然看到你头晕目眩,但走进旧城巷子,就觉得暗无天日——真是窄如峡谷,巷子里只容一辆出租车缓缓地开。因为那时欧洲人不习惯通衢大道,也没什么卫生概念。到14世纪,意大利人还有些印染业和饮用使用同一水源的。那时帕尔马和米兰都有建筑师异想天开,说最完美的城市得是正十六角形的,道路辐射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号召大家远远辐射开去,但人民嗤之以鼻:说得好听,谁不怕挤呢?可是谁不想离城市近一点?

所以又得说到巴黎19世纪70年代的不朽改建了。奥斯曼男爵给巴黎造出大堆新古典主义建筑和林荫大道前,法国的历任领袖其实都不爱住巴黎了,偶尔窝在杜伊勒里,绝大部分能逃到凡尔赛和枫丹白露去的就绝不犹疑:就是嫌巴黎老旧黑脏,窄路不便通行,马车堵起来没完。这个举措在进入20世纪后意义更显,在于巴黎的宽广道路,容得下汽车。实际上,真是靠着汽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现代城市规划才能真的展开,而非活在图纸上——如果人民依然骑着自行车驾着马车外加步行来解决日常交通,北京这样人口上千万、面积数千平方公里的所在,日子可怎么过呢?

所以事实是:虽然今日我们会念叨汽车尾气如何呛人、住房环境如何逼仄、田园牧歌时代如何魅力,但想一想,曾经的世界之都罗马,60万人挤在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大道、出门没超市、洗澡靠澡堂的13平方公里所在,白天还车辆限行。这样的生活环境里,角斗场再宏丽,怕你也高兴不到哪里去。■

上一篇:电子媒体下一篇:工作原理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