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网络小说

2024-10-18

都市网络小说(共11篇)

都市网络小说 篇1

一、何为“穿越”

穿越,通常是指某人或物由于某种原因,经过某个过程,从所在时空到达另一时空的过程或现象。而网络穿越小说,则是网络穿越时空小说的简称。这类小说通常是讲主人公经历一些变故被动到达另一时空(绝大多数是古代),并在这一时空进行一系列活动而且取得某种成就或得到自己梦想的生活。

二、网络穿越小说的兴起

爱因斯坦曾在相对论中提出:“若某物体的移动速度超过光速,那么就会出现时空扭曲现象。”加之某些书籍中提到过失踪人员多年后以当年的外貌特征突然出现的事件,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无形中打开了通向穿越小说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卡梅伦的经典电影《终结者》开辟了穿越作品的先河,并最先提出了“时光逆转”的说法。在此之后,便出现了早期的穿越小说,如黄易的《寻秦记》、席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再之后,台湾兴起了一批多以穿越为题材的言情小说口袋书,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当时,人们并没有将其归纳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多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这一类小说也就风生水起。其中金子的《梦回大清》可谓穿越小说的滥觞之作,在晋江原创网首发连载,好评如潮,并被众多网站转载推荐,反响强烈。从此,“穿越小说”便流传开来。

三、穿越小说的作品特点

(一)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

在众多的网络穿越小说中,穿越后的女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有着绝世的容颜。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相符虽然无可厚非,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今社会女性的诸多无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虽然人们日渐重视接受高等教育、拥有高超才能的女性,但很多时候,外貌依然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出现的很多趋向功利性的婚姻中,女性的容貌更是重中之重。基于生活和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当代都市女性更迫切地向往着绝世的容颜,及由此带来的幸福生活。在作品中,很多作者也通过人物的经历抒发过此类感慨。如《绾青丝》中女主角在经历前世的爱情挫折后感叹道:“我不相信爱情,爱情充满了谎言和欺骗,……那之后相亲无数,男人挑剔你的长相,你的身材,……你的思想,你的才艺,你的品性对男人而言都是多余的东西。”

(二)完美爱情的绝对选择权

网络穿越小说中对完美爱情的刻画,反映了当代都市女性对完美爱情的无限追求和对现实中趋于功利婚姻的失望与反思。在古代,她们被众多地位尊贵的成功男士爱慕,彻底抛弃了被男性挑剔的境况,相反得到了可以选择男人的权利。很多读者在接受访问或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很坦诚地说,在阅读网络穿越小说的时候,是将自己作为女主角去体会其中的爱情故事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穿越小说所营造出来的公主般被重视和珍惜的待遇是都市女性们心中的诉求。在四川在线栏目中,当《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的作者被记者问到:“写穿越小说是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与古代男子恋爱,是否是对现实男性的失望?”该作者回答:“但凡一个内心还柔软的女性,都会渴望童话般的爱情。”

(三)叱咤风云的女王情结

在一些穿越作品中,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女主人公事业的成功上,这同样也是为了迎合广大都市女性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都市女性们无不担心着自己的事业和将来。现实中的女性,有很多人为了家庭或其他原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渐渐地将自己变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没有经济独立,便无法人格独立。而穿越小说中的这一部分,正好填补了都市女性心中的空缺。虽然事业并非大多数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女性们的心中,仍然渴望着由成功的事业所带来的心底那一份充实。

四、穿越小说的价值及影响

从网络穿越小说兴起至今,其商业性已非常明显。由于网络穿越小说多为日更月新的“快餐”类作品,导致其作品水平良莠不齐,精品确实很少。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更有人担心此类作品所带来的虚幻体验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不可否认,这种一时的满足很可能会让人感受到现实的落差,但对于它是否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同时考察读者本人是否消极。凡事因人而异,并不能以偏概全。而穿越小说作为新兴的小说类型,对文学界也可算是一种补充,若提作者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必然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摘要: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类型小说——网络穿越小说可谓大放光彩。然而对于这些在各大网站争芳斗艳的“快餐”类作品,文学评论界说法不一,赞赏与批评的声音比比皆是。不过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渴望,比如没有得到满足的容貌、生活、爱情及事业。第一目标读者的广大当代都市女性心理,无疑是导致此类作品的构思极其相似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写作,穿越小说,都市女性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新华.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周欣荣.论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颠覆与重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06):81-84,110.

[3]雷小芳.网络穿越小说简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15.

都市网络小说 篇2

秦与希

评分:8.1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奇特有趣的女性职场小说,不陷入目前市场上任何一部职场小说的窠臼,不大惊小怪地描述外企优越感,不涉及耸人听闻的职场阴谋,不触碰自说自话的情感纠葛……米娅,一个有点二百五,有点唠叨的姑娘,毕业于国内最高学府,进入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工作。她经历了6个老板,每个老板的脾气和性格各不相同,有对她抵触和厌恶的,也有对她欣赏和保护的,她在和不同老板的既斗争也合作的过程中,逐渐从一个职场新人,成为一个心有城府的职业女性。但是唯有一点不变,米娅认为工作需要讲求投入产出比,而聪明地“混”是最好的方式。米娅的两位女朋友各自拥有不同的职业态度和理想,能“混”的米娅和最没有事业心的朋友成为升职最快的人,而聪明勤奋、企图心强的另一位朋友则落于下风。这本书既有美剧六人行之幽默,也深含对企业与人、资本的秉性等诸多方面的矛盾有严肃的思考。

书中句子

1、只有愚蠢的女人才会一心想当老板的情人。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最高境界是不要涉及男女之情,而是要让他把你当做女儿来看待。

2、要想升职得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首先你自已得行,然后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他自已也得行,最后还得有空位子才行。

3、如果一件事情看上去完全不符合逻辑,而所有的人都不表示惊讶,你一定要特别小心。千万闭上你的嘴巴,避免祸从口出---因为它背后必定有你不知道的内情。

2、《杜拉拉升职记《

李可

评分:7.7

内容简介

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小说中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

书中句子

1、没有胆量,又有妄想,是个地道的废物!

2、所谓好公司:一是收入,二是环境,三是未来,还有就是无形的福利,比如: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素质高又专业的人,会让你在工作中更有愉悦感和成就感。

3、爱情不是用来考验的,而是用来珍惜的,对女孩而言,青春苦短,守着一份变数太大的爱情是最大的危险。

3、《格子间女人《

舒仪

评分:7.7

内容简介

女性做销售的确有性别局限,进退行止都要有足够的分寸。客户中最多的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奋斗十几二十年爬到今天的位置,前途是否无量还值得商榷,个生活却早已定型,日常最大的调剂,就是无限的桃色幻想和有限的局部实施。越级告状,实在是办公室里的一大忌讳。每一种管理模式,都要依靠既有的结构维持平衡,越级就是对这种结构的颠覆,很少会有公司刻意地容忍或鼓励这种行为。

书中句子

1、永远不要低估上司的智商。无论你做什么,都有人看着。如果你觉得做了很多,却不被赏识,那是因为他有意选择看不见。

2、无论职场还是感情,要替别人着想,但为自己活着。

3、工作中真有了分歧,你和那边关上门怎么吵都没关系,但是绝不能当着下属的面争执。这是在逼着他们当场表态。他们选择任何一方,都会担心站错队祸及将来,刻意保持中立,又你们两个都得罪。一次两次看不出恶果,时间长了就会人心涣散。

4、《圈子圈套《

王强

评分:8.0

内容简介

《圈子圈套》虽是一部文艺小说,但小说中所涉及到的IT行业的残酷商战和外企圈子内幕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基于作者深厚的生活积淀,生动描写了在华外企高层的各地各色人物。各行各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及外企白领们,都会觉得小说真实而深刻、生动而亲切。小说以两个大型项目的销售商战为主线,环环相扣,机变迭出,计谋重重,故事精彩,情节扑朔迷离。更因基于真实案例,令人信服,完全可以称得上供各行业广大营销人员研读的营销“胜经”。

书中句子

1、高手有自己的职业标准,他们有办法转移你的注意力,所以,永远不要被别人牵着你的视线,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不为实,你看到的恰恰是别人特意让你看到的,你相信的可能恰恰是别人故意让你相信的。

2、我是要让他明白,他挣多少工资,取决于他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在哪里上班,昨天在泛舟,今天在维西尔,能力没任何变化,工资就涨一倍甚至更多,这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

3、公司的管理者不是幼儿园的老师也不是法官,公司内部那么多是非恩怨他们是管不了也不愿意管的,管理者考虑的是如何保护公司利益、如何保证公司的业务不受影响,而不愿介入矛盾双方的纠纷中。就像球场上的裁判,他们不在乎球员在场的历史恩怨,只盯着球员在场上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生冲突,他们判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而是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5、《欢乐颂《

阿耐

评分:7.5

内容简介

海归的高管,初入职场的乖乖女,犯傻的小职员,胡同里不能低下头的公主加上富二代的小奸商。五个性格迥异的女生,五种不一样的青春,在一栋名为欢乐颂的公寓里,上演着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亲情的那些故事。

书中句子

1、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

2、除了自己,谁都不能和你过一辈子。

网络时代都市类报纸赢利模式新探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都市类报纸;赢利模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各种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产品与应用的开发非常活跃,由此产生了多种新型信息传播形式,使广大受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网络成为新时代的宠儿,这就直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经营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都市类报纸,在随后的90年代中后期报业市场化阶段得到迅速成长,当前已是我国各大城市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体,其广告刊登份额占到报纸广告总量的3/4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报业的经济收益。但同样受到网络冲击的都市类报纸,目前也不得不与网络正面交锋,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一、都市类报纸概念及其传统经营模式

(一)都市类报纸的概念

何为都市类报纸,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都市类报是一种定位普通市民阶层,市场化程度高,报道内容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新闻和专副刊为主,突出新闻时效性、信息的综合性、生活服务性的报纸,它包括传统早报、晚报和新兴的大型生活类报。

(二)都市类报的传统盈利模式

都市类报纸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靠发行报纸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是一种薄利多销的经营创利模式;二是纯粹广告盈利模式,报纸发行以赠阅为主;三是广告+发行的盈利模式,以广告收入弥补发行亏空的盈利模式。这三种模式在我国都市类报纸兴起与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分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报业的变革,这三种盈利模式都凸显了各自的弊端,现在更不适应网络时代报业的发展。

二、都市类报盈利模式新探

(一)积极向新媒体转型淘金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2012年9月举办的第17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上,《贵州都市报》总编辑孙雁鹰说:“新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危机感,但另一方面,正视新媒体的挑战,主动地拥抱新媒体,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共生共荣,这也是我们化被动为主动的方式。”

作为我国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都市类报纸,创新盈利模式也应该首先挺进新型媒体。新型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产生的的新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型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型媒体传播具有复合型传播、全员性传播、无边界传播、综合性传播多元化传播、时间固化传播等特点,当前已经被众多的广告商所接受与认可。2012年5月26日,《三晋都市报》推出“北方首张全媒体报纸”,实现了由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跨越,将开启都市报向新媒体转型淘金之路。

都市类报纸向新媒体转型,实行报网广告的互动营销具有突出的优势价值。通过报网广告的互动营销,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异域的快速沟通;同时,报纸广告具有留存性,便于仔细阅读、分析和查找;网络广告的价值在于它的互动性和体验性,网络广告比报纸广告更容易设计得具有都市报传统广告经营难以很好做到的受众细分,所以深得广告商青睐。

(二)全介质服务,全媒体经营

如前所述,当今信息的传播方式与手段发生巨大变化,多种传媒形态纷纷涌现,在传播领域实践中日益丰富发展的“全媒体”概念已经司空见惯。“全媒体”是指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介表现技术条件成熟基础上,媒体机构及运营商通过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全媒体”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终端,也深刻地影响着媒体经营。《三晋都市报》推出全媒体报纸,读者可以通过手机与名医面对面咨询病情、获得律师解答,直和专家探讨子女教育,和网购达人交流网购心得,这将是更生动、更直接的服务。

作为各大城市主流媒体的都市类报纸,在积极向新型媒体转型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纸质媒体的改造,加大对基于网络的“全媒体”的开发与发展,尽快使自己拥有多种、甚至全部的传播介质,提高为受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进而提高创收盈利能力。要开展全媒体经营,就要建立健全全媒体采编机制,加强全媒体采编人才的培养,既要有精通媒体内容生产、信息加工、后台服务、統筹协调的人才,又要有了解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和传播领域最新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还要有善于从传媒产业的新发展中寻找市场商机、探求新的赢利模式的人才。在全媒体经营的模式下,广告和营销可以多位一体,规模化作战,取得立体化效果。

(三)做足周刊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是指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这种营销更注重结果与行动,还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

对于广大广告商而言,他们最希望的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直接找到自己的准客户,而大众广告形式由于没有精准目标,这种广告传递的信息往往难以量化效果。所以,精准定位报纸专题周刊,做足周刊的报道内容,就会吸引广告商对各自的精准客户目标进行广告投放。今年以来,《三晋都市报》陆续创办了汽车周刊、房地产周刊、户外周刊、健康周刊、星期五咨询周刊等杂志型专刊,分别拥有了特定的受众和广告目标,实现了新闻信息分众化,广告客户目标化。杂志型专刊能够提供更多生活和文化资讯方面的服务,挖掘有别于日常报道的特色,这是都市类报纸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都市类报纸要建立自己的受众目标人群数据库,实将自己的受众目标信息,即订户,进行数据电子化入库管理,为不同需求广告商提供相对应的数据库受众目标,从而使他们的广告投放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实现量化效果。这样,吸引都市类报纸广告商才有力量。

(四)策划活动营销价值

利用媒体自身优势和自有的品牌价值,策划举办有创意有影响力,与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主题活动,借此吸引广告商,促进报纸广告销售,是网络时代都市类报纸全新的盈利模式,这种营销手段是集广告、促销、公关和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整合营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都市类报纸策划活动营销自有品牌价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这么几类:一是利用热点事件或重要节日举办公益性活动,扩大报纸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二是策划重要事件和人物等的评选活动,以制造新闻热点,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三是主题策划活动营销,以一个事件为主题策划规模性的活动,如《三晋都市报》今年组织策划的中秋节“月亮报特刊”;四是以节庆会展为契机进行会展活动营销,如《青岛晚报》推出的啤酒节特刊、汽车文化节特刊等;五是热点经济产业活动营销,如《新京报》在每年北京车展会推出的车展特刊等。

三、结束语

都市类报纸这份为一座城市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的主流媒体,面对汹涌澎湃的网络传播浪潮,过多的不应该是对“纸媒消亡论”的悲观失望,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求新转型,做好新闻信息内容供应商角色,在数字传媒的新天地中收获应有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李宏霞.都市类报纸新盈利模式探索[J].新闻知识,2011(12).

2.刘婷,赵铁林.报纸广告与网络广告互动经营探析[J].中国报业,2008(2).

3.曹歆.报纸购物平台:纸媒盈利新模式[J].新闻前哨,2010(9).

4.车永波.全媒体探索:全新的媒体传播模式[J].新闻战线,2010(3).

5.成爱君.网络时代都市报如何创新盈利模式[J].传媒观察,2010(11).

6.周文吉.“后厚报时代”都市报优化赢利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08(14).

解读当代都市小说创作 篇4

关键词:消费文化,都市小说,视觉化

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突出的表现就是消费文化,那么先让我们理解一下消费文化的相关概念。什么是消费?消费(Consume)一词的本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而文化意义上的消费主义(Consumerism),则体现一种生活方式,是指不局限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和满足,而是追求现代文化背景下,对于物质欲望的追逐。而对于消费文化这个术语,迈克·费瑟斯通曾给出精准的定义,简要说明“消费文化”(Consume Culture),就是追求享乐主义,追求新鲜、刺激,追求张扬个性的生活方式。

一、消费主义背景下都市小说兴起

18世纪中期,在经济发达的西欧地区,消费主义诞生,那里的人们进入了消费社会。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水平以及发达程度跃居世界前列,它以雄厚的社会财力,成为消费主义的标杆,因此成为了消费主义的主导国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这一系列的标准也逐渐在欧洲发达国家之间运行开来,最终演变成一种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思潮,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消费随着居民的变化而日益成为中国人消费的重要内容。

消费主义的产生,依赖于现代强大的传媒技术、资本和信息的融合得以形成跨地域的迅速流动。同时消费主义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形成一种强大的潮流,展现出非凡的势头。当代都市小说创作注重华丽的场景描述,街道、酒吧、商场成了描述的重点。而这些现代消费的场所,无疑都打上消费主义的烙印。在这种背景下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了一种都市化的全新世界。

二、都市小说中作家身份的变化

都市小说热衷描写职场生活、商业竞争,主人公身份发生变化,随之作家身份也发生了演变。都市小说的作家身份是双重的,他一方面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和审视着这个都市,同时又是这个都市的亲历者。他用文字表达自身所思所想,以及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的表达,同时又用文字塑造了一个消费主义的生活背景,这样的生活场景又成为了读者欲望的对象和想象的范本。

都市小说作家,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场景、生活体验、欲望和需求,无疑都与都市商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关联,同时现代都市生活也影响和决策着作家的消费观念。作家与都市、消费都处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中。消费主义使作家在写作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文字描述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情感背景,表现了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热闹与喧哗、寂寞与惆怅;同时都市生活又影响着小说作家的消费观念、情感走向和价值取向,为都市小说奠定写作基调和文化背景。

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之下,作家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从前的作家创作,往往都是比较自主的行为,他们通过自己的人生感触真实地描写某一阶层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成功,成为经典,他们在被文学内部认可之后获得经济保证,最后获得大众认可。而在消费主义背景下,这样的模式将被改变。作家被认可可能仅仅需要迎合大众就可以做到,畅销作品为作家带来了经济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畅销可能并不是自主创造,而是为了迎合大众所做的创作,即“为了受众而生产的作品”。戴安娜·克兰就曾一语道破这个道理:“通往文学上的不朽的道路要经历畅销书这一关。”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文艺作品,谄媚地向经济资本靠拢,为了生产这样的产品而生产。除了作品内容的变化,还有作家身份的变化。之前的作家,多以体制化的专业作家为主,较为稳定。到了90年代,由于大众媒介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新兴的职业———自由撰稿人,他们大多待业在家,通过杂志、网络等途径撰稿,并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例如卫慧、安妮宝贝、赵波等都属于自由撰稿人。

自电影产生以来,作家与电影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很多被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还有一些作家干脆亲自“试水”,当起了导演。例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就以电影的形式,搬上了荧幕;网络人气作家郭敬明就导演了电影《小时代》,而同样身份的还有作家韩寒,导演处女座《后会无期》。因此作家与电影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个体,他们在达成合作之后往往给双方都带了利益,小说为电影带来了关注度和人气,电影为小说作家提高了知名度和收入。例如莫言、王朔、苏童等作家所获的巨大成功,往往与其作品的影视改编是分不开的。但电影与文学毕竟属于不同的门类,在改编中,若是一味注重情节的影视再现,文学的独立性就会被遮蔽,导演的艺术展现,也让作品丧失了文字内容的想象空间。这就好像有些名著被搬上荧幕看起来反而索然无味。

三、都市小说的视觉文化转向

人类认识事物最直观的方式之一就是观看。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指出“观看先于语言”,可见视觉冲击是人类最直观的感受。那么何为视觉文化?米歇尔在《图像转像》中给过明确的定义,简单论述就是,“视觉文化从语言为中心逐渐转化为形象为中心”。观看的行为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是由视觉主导的,视觉上有没有吸引力,才能决定事物会不会被观看,因此这就强调了视觉的吸引力。

都市小说逐渐向视觉文化转向,书本的印刷逐渐与图像联系紧密,不难发现,现在都市小说的出版物,大多数封面色彩艳丽,常以美女图片、美丽风景为主,也有一些直接在封面印上了作者的照片,或者放在护封。因为照片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给读者带来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带给读者读书的欲望。视觉因素的导向,使很多作家逐渐选择调和图像对文字的冲击,许多文学作品纷纷出版了图文绘本,例如王朔的《看上去很美》;网络小说《幻城》、《何以笙箫默》等。

文本中图像不断增加,图像化、影视化、商品化逐渐突出,但物极必反,盲目追求图文相配,削弱文字的表达,增加图片的华美,可能使文字落入图像的追逐而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

四、消费主义背景下都市小说的影响

消费主义都市小说,是伴随消费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从某种程度上,它展现为人们的文化精神追求越来越民主化、自由化和自主化,然而这种背景下的都市小说大多内容空洞,缺少人生意义,作品通常以华丽的文笔、虚幻的场景描述,勾勒出对奢靡生活方式的憧憬,进行炫耀性展示,如同白日梦般不切实际;都市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出入各种高端会所,宣扬享乐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他们在文化消费上的拜金、炫富需求;同时都市小说作品受商业社会的影响,出现过度明星化,过度品牌化,一些作家甚至淡化了写作的身份,更注重商业活动。以郭敬明,韩寒为例,他们虽然身份上是作家,但代言、走秀、拍广告,俨然与明星别无二异,作家身份的明星化,带来更多消费意义。

都市小说所改编的电影作品,以俊男美女的时尚生活,摩登场景为主,并不主张电影精神层面的诉求,仅仅只是明星大牌出演,但却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因此它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更无精神道义担当可言,过犹不及,过度的商业化运作,使真实情感被掩埋,反而造成虚空和浮夸,有些作家侧重场景、服饰的描写,甚至有的“身体写作”,宏大的篇幅反而成为市场经济下的消遣读本,其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和精神内涵却少之又少。这种消费主义化的文艺作品,不仅不能给人们带来好的影响,反而会造成一些人在人生价值上的自我迷失,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分析如下:

其一,被消费主义影响的都市小说,内容上以都市场景为主要描写重点。奢侈宏大的排场,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成为都市的代表和真实的写照。这种创作背景体现当今的价值取向,而对浮华的场景越是向往,就越是体现内心的虚空,消费主义带来了一种享乐主义,浮夸风潮。其二,消费主义影响了都市小说的教育意义,追求物质享乐,而忽略精神追求,容易给人们带来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尤其是会给青少年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追求时尚生活,希望不劳而获,从而忽视个人的自我奋斗。其三,消费主义直接影响了都市小说的生产和传播,小说作家追求经济利益,为了写作而写作,与其说是作家,而不如说是商人,致使颠倒了工作的重心,并不注重自己文学作品的质量和精神层面的探索,而是在各种营销和推广上疲于奔命,使个人价值难以体现,反而失去了文学读本的独立性意义。

五、结语

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典型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产物,现代人们追求及时享乐,因而消费主义正成为一股重要的全球化潮流。以迎合大众消费文化的都市小说正以一种接近大众趣味的姿态进入大众的视线,然而一味追求享乐、过度消费,追求虚无的都市小说并不是真正的大众文艺追求。

消费文化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也影响着当代文化。在市场化机制的运作下,都市小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创作方式上由独立自主创作转变为仰人鼻息的写作;由内容取胜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市场营销的传播模式,本文列举几点对消费文化背景下的都市小说进行了解读。在消费主义背景下,简要论述了作家身份的演变,作品内容的变化,以及教育意义的淡化。这些改变正预示着文学形式的一种新的转型,如何把握小说的当代意义和价值,揭示了小说与时代背景的深刻关联。当然,无可否认,消费主义文化也为都市小说打开了一扇更为宽广的大门,它无疑拓宽了都市小说的文学视野,但同时也应该注意的是消费主义使都市小说弥漫在欲望化、平面化、娱乐化、消费化的文化背景下而弱化了文字的独立性,而这一点显然至关重要。

都市小说书写了都市人的城市体验和生存感受,它的独特性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应撇开媒体炒作、商业包装的现象,寻求自身的良性发展。我们坚信:小说的精神意义仍然是挖掘人性的本质,平凡中见伟岸,都市小说在适应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自身对于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从而长远而独特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2]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7.

[3] .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 .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节选)[A].范静晔,译.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M].北京:学林出版社,2010.

[6] .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012都市小说排行榜(范文) 篇5

豪门泪:前妻,我离婚娶你 暮岁安

他回心转意,可她的爱,已经收回

最新更新:浮生若莲,我愿与你共饮2012-02-10

全本

发表:2011-08-29 字数:597929 属性:正剧

情节:婚后相处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153 积分:223913 收藏:2085 点击:2114244

不良雇佣兵 朽木可雕

叶凡想要过一种惬意的生活,有钱有美女,此生足矣。最新更新:062、做掉花海

(六)贺gao1100成为盟主 2012-08-24

发表:2012-03-15 字数:969290 属性:轻松

情节:未来世界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137 积分:947680 收藏:994

点击:9433756

执手望年华 肖若水

灰姑娘巧遇白马王子,是幸运?还是最大的不幸!

最新更新:第二百一十八章 相拥(大结局)2011-11-10

全本

发表:2011-07-28 字数:402077 属性:正剧

情节:未婚怀孕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46

积分:151310 收藏:1195 点击:1446196

都市之异能拈花 十三重天

五系异能觉醒,美女、钱财、权势,神龙尽皆掌握手中

【谢张东磊大 最新更新:第700章 解封之香艳无边!大荷包】2012-08-22

发表:2011-05-18 字数:1515887 属性:正剧

情节:奇幻修真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154

积分:1059191 收藏:1645

点击:10490238

危狱惊情 何俞成三方卧底,上演监狱无间道,谁主沉浮?

最新更新:后记:写好网文2012-02-18

发表:2011-03-05 字数:322778 属性:悲情

情节:魔法校园

背景:未来

推荐:3517 积分:453754 收藏:2636

点击:3983866

步步皆殇 古寺雨轩

真爱是什么?是心底的认定,还是春暖花开的相遇

最新更新:习惯2012-02-05

发表:2011-08-09 字数:567268 属性:正剧

情节:未婚怀孕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115 积分:14262 收藏:512 点击:104063

风水师

吃胡萝卜的鱼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少年风水师处理身边发生的各种灵异事件的故事

最新更新:结局篇 第二百七十七章 仙界听封

(二)2012-06-10

全本

发表:2011-02-09 字数:454590 属性:轻松

情节:东方玄幻

背景:未来

推荐:113 积分:384182 收藏:1100 点击:3772865

驱魔警察 猫妈

僵尸出笼、鬼怪横行,谁来给人们安静的夜晚?是警察?是道士?

最新更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手对决2012-08-06

发表:2011-06-29 字数:1090875 属性:正剧

情节:东方玄幻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224 积分:37336 收藏:1465 点击:274258

极品神棍 有熊氏

神棍的都市传奇

最新更新:第252章 镜里观花之象2012-08-23

发表:2012-01-13 字数:566939 属性:轻松

情节:东方玄幻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56

积分:646083 收藏:600

点击:6426616

永不永不说再见【全本】 琉梨

80后的婚姻生活,茫然中坚守着信念,只因有人从不肯轻言再见。

最新更新:159-永不永不说再见(大结局)2011-11-30

全本

发表:2011-06-20 字数:292976 属性:正剧

情节:婚后相处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80 积分:30011 收藏:665 点击:257518

美女修改器 漂流的猫

长腿美女?宅男女神?大胸护士?统统算个鸟,我的目标可是放眼全世界!

最新更新:246.王强的终极计划(3)2012-08-23

发表:2012-03-16 字数:567022 属性:轻松

情节:进化变异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37

积分:364666 收藏:469

点击:3622645

冷酷少东的新娘 蝶影飘飘

幸福快乐的童话般的爱情故事……

最新更新:大结局!2010-08-13

发表:2009-04-16 字数:262561 属性:正剧

情节:斗智斗勇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80

积分:132376 收藏:888

点击:1268746

情断览城 念禾

是与非,爱与恨,在短暂的生命里,不过一场空而已、、、、、最新更新:第一百四十六章2012-06-18

发表:2011-06-12 字数:248690 属性:悲情

情节:婚后相处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39 积分:9273 收藏:630 点击:54123

丫头,你是我的小牧灵

男人可以叱咤风云,女孩也一样可以活出自我,且看本文各主,配角们如何将他们各自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新更新:第188章 婚后生活——丫头,你是我的(18)[全文完]2010-11-28

全本

发表:2010-05-14 字数:264914 属性:轻松

情节:别后重逢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44

积分:185197 收藏:1180 点击:1786523

【舞、高雅的背后】 hanxiangyezi

盘旋的美丽,雍容的华贵,身体的锻炼!精神的磨练!千百次的迂回中孤芳自赏...最新更新:第107章:池里舞动(7)2012-08-24

发表:2012-02-28 字数:118686 属性:正剧

情节:日久生情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317 积分:9214 收藏:470 点击:16190

《飘去的孤独岁月

***

语言柔软,艺术性浓厚,意和象更加和谐,使平常的生活状态处于不平常的状态。

最新更新:第五十六章2012-08-02

全本

发表:2012-04-05 字数:268270 属性:甜美

情节:日久生情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45 积分:4261 收藏:424 点击:7368

致命隐私:美女与恶少 妙语传奇

一位恶少通过自己手中的隐私视频,竟得到了他痴迷的几位性感美女和巨额金钱。

最新更新:157:变态赌徒 2 剁手指(3000)2012-08-23

发表:2012-04-15 字数:245972 属性:悲情

情节:领主贵族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374 积分:21383 收藏:456 点击:135435

女人是老虎 不言情

命为天所定,情为你而改!

最新更新:第212章 吻别(大结局)2011-12-29

全本

发表:2011-04-15

字数:608475 属性:悲情

情节:魔法校园

背景:未来

推荐:58

积分:104626 收藏:440

点击:1014029

婚姻的背后 秋雨春燕

那年那月的情那被人们已经淡忘了的战争……

最新更新:第一百五十四 故事看是完美了,但是人 生不免还是会留下些遗憾…2011-08-21

全本

发表:2011-04-15 字数:325976 属性:悲情

情节:别后重逢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160 积分:67047 收藏:868 点击:609992

黑道大佬 盲流兔

他很流氓,向每个见过的女孩吹口哨,说一句,很经典,很土的台词(美女我们好像见过)

最新更新:第四百一十七章坦白2012-08-24

发表:2012-01-27 字数:670594 属性:搞笑

情节:东方玄幻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244 积分:37553 收藏:1118 点击:271802

风流七界 西门踏雪

离奇少年,在现代生活,却注定将于七界叱咤,因为他乃是某位神灵转世.....最新更新:品酒等待2012-08-23 发表:2012-02-18 字数:231291 属性:轻松

情节:东方玄幻

背景:架空世界

推荐:22 积分:33485 收藏:272 点击:315283

混混传奇Ⅰ 血蝴蝶之舞

每日至少两更,不定时。

最新更新:第一百三十八章 南阳争霸战

(九)2012-08-24

发表:2012-02-15 字数:939125 属性:搞笑

情节:末世废土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79 积分:30773 收藏:418 点击:275047

半掩门 张传芳

谨以此书探讨生命的存活。

最新更新:让他成了一个老人精(大结局)2011-10-30

全本

发表:2011-02-28 字数:260432 属性:悲情

情节:斗智斗勇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53 积分:5292 收藏:348 点击:26322

洋媳妇与奶茶女 草原上的牧童

从留俄学生到亿万富翁

最新更新:1505 最最浪漫的事(大结局)2010-12-08

全本

发表:2010-10-10 字数:220445 属性:正剧

情节:斗智斗勇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119 积分:7252 收藏:429 点击:32716

乡镇那些事儿 十一年

最新更新:二

十二、办公室主任2009-08-16

发表:2009-03-22 字数:63567 属性:正剧

情节:办公室恋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5

积分:26659 收藏:44

点击:263851

迷失 冰川68

都市商战激情小说,最新更新:第九章(8)生死恋人2009-06-11 发表:2009-04-20

字数:248539 属性:悲情

情节:日久生情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0 积分:8294 收藏:15 点击:82172

始于老赵的京城灰色生活 一土雨相

最新更新:没有结局的结局2009-08-06

全本

免费全本

发表:2009-04-29 字数:94218 属性:

情节:

背景:

推荐:3 积分:3165 收藏:11 点击:30797

光与影的爱恋 赵亚琪

一个女人在社会上为生存和理想苦苦地挣扎着。

最新更新:4《Forever》2009-05-09 发表:2009-04-23 字数:31859 属性:正剧

情节:办公室恋

背景:现代生活

推荐:0 积分:188 收藏:3 点击:1722

西域恋情 兰悦儿

请准备好手绢

最新更新:第二十三章 别伤我妹妹2012-05-04 发表:2009-04-25 字数:34993 属性:悲情

情节:斗智斗勇

背景:架空

推荐:1 积分:805 收藏:11 点击:7299

工 程

高啸

一个来自工程经理异地他乡工作中的感情纠葛 一阵发自建筑市场波云诡谲黑幕下的草根呐喊

最新更新:十六2009-08-31 发表:2009-04-29 字数:32191 属性:搞笑

情节:斗智斗勇

背景:现代生活

都市之声呈现动感都市的炫彩生活 篇6

听众讲述自己的幸福生活

十一期间,都市之声每天7:00-8:00、10:00-11:00、15:00-17:00和20:00-22:00四大时段滚动播出精心策划的特别节目《我爱祖国》。频率的全体编辑主持人在1个月的时间里采访了168位听众,请他们讲述了自己幸福生活,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四个时段的主题分别为:

“祝福祖国”来自各行各业的96位听众讲述了从铁路提速到上网购物、视频聊天等生活故事,通过这些生活细节见证了新中国66年来的巨大变化。

“走遍中国”依托全国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线路,以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为内涵,通过24位听众讲述红色旅游故事反映中国革命历史,进行红色故事主题的精神文化洗礼,使大众铭记峥嵘岁月的革命历史故事。

“热爱生活”通过24位听众对完美假期的描述,展现人民日益提升的生活品质,同时倡导文明旅游,畅享美好假期。

“歌唱祖国”邀请24名听众唱出心中印象最深的一首红歌,讲述和歌曲有关的点滴故事,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为祖国母亲献礼。

三大直播时段与听众互动

每天8:00-10:00、12:00-14:00、17:00-19:00为特别直播时段,设置不同主题,如:北京啊北京,我的故乡;十一消费大调查等,主持人将与听众亲密互动,展示新中国成立66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精品节目,强档出击

十一期间,都市之声两大名牌栏目《阿龙说北京》、《娱乐三里屯》增加播出频次,让听众7天精彩听个够。

《阿龙说北京》10月1日到7日每天中午11:00-12:00,19:00-20:00播出,带来“天桥马戏团”、“天桥相声”、“南城新世界”、“明皇朱厚照”等主题,与听众一起探寻老北京人文精神和历史风韵。

《娱乐三里屯》在这个假期里每天14:00-15:00、22:00-23:00播出两次,节目邀请黄小琥、吴克羣、张智成等八大明星讲述舞台下他们的生活,与听众共同分享旅行态度,美食主张。

都市网络小说 篇7

被定义为“言情小说”的小说类型须符合两个严格的标准:一是故事必须集中描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浪漫之爱;二是故事的结局必须是大团圆, 让读者相信主角之间的爱情和关系将会持续一生。[1]网络言情小说同传统言情小说一样, 讲述梦幻般离奇美妙的爱情故事。只是相比较而言, 网络言情小说的子类庞杂数量要多些, 按时间可分为古代言情小说、都市言情小说、穿越时空小说, 笔者主要是针对都市言情小说方面, 来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性的性态与情态。

一、人性中对力的拜物教

打开新浪读书网首页, 进入都市言情小说的界面, 会看到言情小说的目录, 这个目录中会令人惊讶地发现言情小说的题目90%以上和“豪门”或“总裁”有关, 比如“豪门新欢”、“总裁的候补新娘”、“总裁的契约恋人”、“总裁的贴身爱人”、“妖孽总裁的错身恋人”等等。为什么把言情小说的男主人公几乎全部塑造成总裁或豪门阔少呢?因为“总裁”是这个时代人们心目中最有“力度”的人。

人性中存在着对力的拜物教[2]。因为不论是个体的人, 群体的人还是整个人类, 既要生存、要延续、要防卫、要发展, 要进取、要开拓, 就必须进行西西弗推石上山式的劳作与奋斗。这些无一不需要力, 体力上的力、精神上的力、智慧上的力、感情上的力、意志上的力、肉欲中的力[3]等等。

如果说在前资本主义时代, 人们对力的崇拜, 几乎无一例外地以体能为其核心要素的话, “那么, 在资本主义时代, 对力的崇拜则不再以体能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了, 而是以聚集财富、积累资本、发展交易、开拓实业的能力与本领为其主要内容, 而体现这种力的英雄, 职业经理人 (总裁) 可以说当之无愧。这些总裁们之所以成为资本全球化时代里体现力的英雄, 并非像政治经济学道德化的评论所经常指出的那样, 仅仅靠难以餍足的贪欲、残酷无情的压榨、刁钻狠毒的剥削、厚颜无耻的欺诈。如果没有机敏的头脑、开阔的眼光、大胆的开创精神、充足的学识、灵通的信息、精明的谋略、丰富的经验等等这些素质与条件, 那肯定是不成的。”[4]

在新浪网络言情小说中, 各位网络写手就不断为读者描述这样一群有力度的总裁们, 他们为读者展现精神上的力、意志上的力、肉欲中的力度等等。“在两性关系中, 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人的性崇拜本身就是对力的崇拜, 而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 女性对力的拜物教就是对男强人的拜物教。[5]至于女性看重、选取哪一种力, 则因人而异。在古典小说中, 佳人配才子, 窈窕淑女往往爱慕青年男子的才学, 那是对才力的崇拜。”[6]而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 在充满许多资本元素的中国, 网络言情小说不断描绘女主人公邂逅或爱慕豪门阔少或公司总裁, 这一方面体现了当代女性对智慧之力、意志之力、精神的力的崇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女性对钱财之力、权势之力、门第虚荣之力的崇拜。

不仅如此, 新浪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不断地把男主人公塑造成“总裁”, 是否还可以理解为男人社会角色与社会形象在作者与读者心中的一种内化?我们这个社会倾向于认为男人应该在体力、智力、能力、地位、成就、财富等等各方面都高于女人, 这是传统社会男女角色定位的一种延续。然而, 其实在现代社会, 男人已经很难维持对女人的全面优势了,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女人优秀, 除了体力以外, 许多男人, 不仅在最重要的精神上, 即健全的心智和高尚的品格方面, 已不能够给女人提供思想引导和精神发展空间, 而且在地位、成长、财富的高低方面、大小、多少方面, 都不能比女人有绝对的优势, 自然也不能成为女人心目中坚实的依靠了。

可是, 女人的本意就是要想依靠有力度的男人的, 就是想寻找爱情, 在爱情和婚姻寻找安全的港湾的, 然而现实和理想永远有巨大的落差。怎么办?从网络言情小说的蓬勃发展来看, 女人们似乎更愿意对现实视而不见, 更愿意用想象去编织梦想, 在小说里编织、塑造理想的男人形象, 塑造理想的恋爱婚姻结局, 在小说里寻找安慰、弥补、替代甚至麻痹, 这也便成了女人的致命弱点。只是, 生活有自身的逻辑规律, 不会对谁特别恩宠, 想象毕竟代替不了现实, 女人的虚妄的梦想之舟迟早要被坚硬的现实之礁所撞碎。

二、灰姑娘的童话梦想──“异域之爱”战胜“本土之爱”

吉登斯在《亲密关系的变革中》曾经说到浪漫传奇无论如何都是———“反事实思考”[7]。也就是说, 言情小说描述的爱情故事和实际生活中的爱情故事有很大差别, 言情小说更多表达的是灰姑娘的童话梦想, 譬如在新浪网络言情中, 往往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有巨大的阶级差异, 但却在读者的希冀中, 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往往经过一番情路坎坷, 最终幸福地相爱, 生活在一起。这种灰姑娘嫁入豪门的故事, 屡屡频繁地出现在网络言情小说中, 它寄托了人们渴望以“异域之爱”战胜“本土之爱”的童话梦想。[8]以小说《贴身爱人》为例, 女主人公穆妍出生卑微, 是个私生女, 因为上大学没有申请到助学贷款, 无奈以50万元身价把自己卖给男主人公莫泽丰一年做情人, 而男主人公后来有一位与他同属一个社会阶层、地位的未婚妻方茜文, 莫泽丰如果和方茜文结婚, 他们的爱情就是一种正常的、本土的爱, 因为他们同属一个社会层次, 同一个文化教养背景 (门当户对) 。而莫泽丰与穆妍的爱情则是一种非常的“异域的爱”, 因为两人之间巨大的阶级差异、巨大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差异, 这些差异所带来的不协调与矛盾容易在实际生活中扩大而酿成悲剧。在现实生活中, 经常是务实的爱情取得胜利并发展为合法的婚姻, 毕竟人可以在异域中悠然忘我一阵子, 但终究要回归本土, 并在本土上安居乐命的。因此, 在阶级社会中, 务实之爱总是会得到实惠, 会高唱凯歌, 但在文学表现中, 却毫无例外地都是带着浪漫之情调的异域之爱得到同情与胜利的。

小说《贴身爱人》中, 莫泽丰最后与穆妍这对异域之偶最终取得胜利, 就不过是文艺心理学的一例而已。

三、浪漫之爱———女性化的爱

浪漫之爱,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女性化的爱[9]。一般认为, 言情小说中的关键词—“爱情”是女性所特别看重的, 在看待“爱情”这个话题上, 学者刘瑜就曾经做过男人与女人的差别比较, 她认为, 男人总是用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恋爱, 而女人, 总是用一种视死如归、同归于尽、爱得伟大死得光荣等一切能让你联系到“血雨腥风”的态度恋爱。所以, 对于言情小说来说, 无论读者还是作者, 往往以女性为主。故事情节也多是反映女性征服男性的主题:“女主角体会并融化了一个男子起初无比冷漠和有意疏远甚至公开敌对的心。因而是女主角积极地创造了爱。反过来, 她的爱又把她自己变成了被爱的对象, 以热情化解另一个人的冷漠, 以热情取代了他人的敌意”。[10]。

在新浪都市网络言情小说中, 司空见惯的, 女主人公的白马王子的身份多是总裁, 这些总裁们要么冷峻孤傲不可接近, 比如小说《贫女的金龟婿》、《妖孽总裁的错身恋人》中的男主人公, 或者因着过去的旧情难忘而拒女人于千里之外;或者担心女人因贪恋钱财而对女人防范有加;要么是花俏轻狂, 沾花恋柳, 一副不懂“真爱”是何感觉的花花公子形象, 比如《总裁的挂名新娘》中的男主人公。总之, 他们显著的个性特征, 多是异域的形象、不凡的个性, 而且他们在沾花恋柳、放浪形骸时总是蔑视人间公则。新浪网络都市言情小说, 在描写这些男主人公时, 总不忘在他们的身份“总裁”前面加上一些令人怵目惊心的形容词, 比如“妖孽”、“酷”、“黑心”、“偷心”、“恶魔”、“腹黑”等等, 这些形容词为的就是突出表现男主人公的狡黠、冷峻孤傲, 桀骜不驯、残酷等等相比较女主人公的柔弱而显得强势有力不可一世的个性特征。就是这样一群总裁们, 在新浪都市网络言情小说中, 与他们相对应的女主人公却多是孤女、贫女或公司里小蚂蚁级别的女职员。面对如此社会层级差别巨大从而显得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男女主人公, 他们的爱情故事如何展开?网络小说往往将他们的爱情故事演绎成女主人公捕获男主人公内心的过程故事, 即女主角以自己的善良、智慧、忍耐、宽容驯服、柔化和改变看似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男主人公的过程, 也是男女主人公经历崎岖、坎坷、同时充满了激情的生命成长历程, 最终使彼此相爱、彼此忠贞不二的情操成为他们共同生活的主导目标, 这个过程实可谓一部部浪漫传奇故事。在这些浪漫传奇故事里, 女性获得了她幻想的权力, 因为唯有“她”才能唤起“他”的欲望, 唯有“她”激起了以婚姻为结局的强烈渴望, 以至一直处于强势的“他”最后不得不丢盔弃甲, [11]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就像小说《名义夫妻》中一段男主人公的独白:“从来不曾有过这种感觉, 没有一个女人能像她一样轻易地打破他的自制力, 也能易如反掌地挑起他的欲望”。不言而喻, 这样的女性自然会成为男性关注的焦点和追逐的对象, 从而使女性内心获得巨大的自我满足。

言情小说的女性化色彩, 反映了女性内心的甜蜜意愿———成为男性关注和追逐的焦点, 并有控制他的某种权力。这其实也很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两性权力争夺的事实, 《圣经》创世记三章16节那里, 提到神对女人说的:“你必恋慕你的丈夫, 你丈夫必管辖你。”:那是讲到人犯罪以后, 神告诉人犯罪的后果, 就是:“你必恋慕你的丈夫, 你的丈夫必管辖你。”“恋慕”这个词, 《圣经》箴言讲到罪的时候说:“罪恶在恋慕我们”, 原意是什么?是把你逮捕过来, 成为它的禁脔, 控制玩弄在掌心中。创世记里“恋慕”这个字, 不仅是说结婚以后做太太的要爱她的丈夫, 里面还有更深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做妻子的, 常常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 要控制、支配她的丈夫, 要她的丈夫听她的话。然后下句话讲到丈夫要怎样对她呢?他要管辖她;直白的翻译就是, 他要做暴君, 就是不讲理的头。

这难道不是婚姻里普遍的现象呢?做妻子的“要恋慕她的丈夫”, 就是说她不但会爱他, 实在是想要控制他。然后作丈夫的要管辖他的妻子, 要他的妻子“听话”, 这叫权力斗争, 这是犯罪以后婚姻受到咒诅的现象。

四、极大限度地制造感官刺激──本能冲动造反逻各斯的时代到来

相比较传统言情小说对情爱的一定克制和一定限度的描写来说, 当代网络言情小说对情爱的表现要充分许多, 为了追求刺激性而诉诸感官描写成了很多网络写手表现情爱的主要手段。文中会有大段对亲密的描写, 甚至读者也会主动提出要求作者增加男女主角的亲密描写情节。网络言情小说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 目的都不再是形而上的学理追问和价值关怀, 而是为了消遣和寻求强烈的刺激, 纵情声色, 浓艳欲爱。用《圣经》的一句话来概括“世界的事, 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 并今生的骄傲”。

为什么是身体和爱欲而非纯粹理性成了网络言情小说关注的重心?舍勒于上世纪初就已敏锐地指出:现代性──一言以蔽之曰:本能冲动造反逻各斯。[12]“巴黎最后的探戈”以来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以致大众文化的“精英”文人们的情欲高涨, 被他言中。

西美尔把现代人的理念看作是一场“系统的冲动造反”, 是人身上一切晦暗的、欲求的本能反抗精神诸神的革命, 是感性的冲动脱离精神理念束缚的整体情愫的表现。按西美尔的现代性描述, 整个现代文化都漂浮在感觉性 (审美性) 之中。

在审美人义论的立场上, 文化和生命诉求走向色情、感性自由, 这就是必然的。然而, 整个社会文化的情欲化并不是“六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发展成的一股强大潮流” (贝尔语) 而是一百多年来现代文化基本嬗变的面相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不是现代文化的情欲化力量增强了, 而是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的变化使现代生活的情欲化更为自由, 精英文化的情欲化转变为大众文化的情欲化;情欲自由不再只是艺术作品的场景, 而是日常生活的细节。[13]

而中国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启蒙的光芒下, 情欲也光芒万丈。先在审美上被浪漫主义化, 再被意识形态化。于是, 情欲成为自由的象征, 使无数灵魂饥渴不已, 而所谓的对禁欲主义或道德专制的反抗, 就成了对情欲与眼目的万般体贴。现如今, 对当下的中国年轻人来说, 闪婚、闪离、出轨、婚外情甚至把婚姻变成交易等在传统婚恋观看来过于情欲自由化的行为的频繁发生, 已是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 这在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也是经常描写的主题, 而描写情欲的疯狂和放纵的作品, 在新浪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 也不是个别现象, 新浪网络上的太多小说故意用出位、大胆甚至带点*的描写来吸引读者。这类小说不仅没有起到影响年轻人走正常爱情婚姻道路的思想, 反而具有极大负面效果, 让年轻人在另类变态情感与肉体游戏中寻找刺激。那些放荡的情欲描写, 只会凸显出一个个如《圣经》中所描述的在罪中无力自拔的生命状态, 如《加拉太书》5:19-21中所说“情欲的事, 都是显而易见的, 就如奸淫, 污秽, 邪荡, 拜偶像, 邪术, 仇恨, 争竞, 忌恨, 恼怒, 结党, 纷争, 异端, 嫉妒, 凶杀, 醉酒, 荒宴等类, 我从前告诉你们, 现在又告诉你们, 行这样事的人, 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五、“爱情是什么?”──对爱的永恒追问

我们社会的时代病是:一方面是对爱情的饥渴乃至偶像般的崇拜, 另方面是对爱情的失望乃至绝望。就如何光沪教授在《四种爱》的序言中谈到:“爱, 在我们这个时代, 也许比在任何时代更甚, 已经成为人生最大的支柱, 或最后的支柱。”[14]人们不断追求爱, 把它视为世上最好的东西, 将爱情当作崇拜的偶像, 认为爱情拥有神袛的力量, 像神袛一样信实, 期待爱情替我们永远尽一切应尽的义务, “但是这个支柱, 在我们这个时代, 也许比在其他任何时代更甚, 又已经变得极其脆弱, 一触即溃。”[15]现实生活中恋爱、婚姻中的许多不正常和混乱状态让原本追求完美爱情和完美婚姻的人越来越惧怕婚姻, 以致不能或不敢去幻想与盼望爱情。

于是, 现实情感世界中的忧伤、无奈与尴尬, 使得人们想到文学小说中去寻找发泄、安慰、和娱乐。在网络言情小说中, 网络写手们常常将爱情进行到底, 用一个又一个纯情的爱情故事来赚取读者的眼泪, 来满足他们在生活中没有能够实现的梦想。网络言情小说里的颇具瑰丽的想象能将女性带入巴比伦通天塔式的理想王国。在这样的理想王国里, 女性沉迷于网络言情小说中描绘的美妙爱情中, 与主角们共同经历缠绵悱恻、生死离别。所以, 当女性读者以逃避现实和放松消遣为目的来阅读网络言情小说时, 这将使她们脱离实际的生活环境而刻意忽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其次, 对男性的抽象性想象使女性对现实中的男性的认识产生偏差, 充斥在她们脑海中的“男性”形象是罗曼司给予的甚至因此而拒绝相信真实的男性形象, 故而使两性处于真正的隔离状态;最后, 强化了一种盛行的文化编码:妇女的欢娱在于男人, 致使女性盲目膜拜男性权力[16]。

其实, 当我们以一种将真实进行到底的态度去面对爱情时, 会发现:我们所期待的爱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确实, 爱情说起话来, 那么无私利他, 颇具牺牲精神, 其声音仿佛来自天国, 纵身一跃, 爱情就翻越了自私这堵厚重的高墙, 使欲望本身变成利他的, 将个人的幸福置之度外, 而将另一个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生命的中心。可是, 我们能够一辈子活在这种无私的自由之中吗?一星期都不可能。正如皈依宗教之后会出现的那样, 过去的自我很快苏醒过来。由于“我们所理解的人性和所期待的爱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展开的, 这样存在的两个个体是很难真正走进对方、融入对方的, 其实真正相近相融的状态只有在我们摆脱自我中心时才能够达到”[17]。所以, 不明白人性和爱情本质的人们在对爱情的期望落空以后, 就责备爱情, 更多的时候是责备伴侣, 再不然就是到自己营造的虚拟的世界中去想象虚构爱情, 来满足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能够实现的梦想。其实, 爱情是需要帮助的, 也需要加以规范, 需要借助谦卑、仁爱和上帝的恩典, 爱情才能有所作为。

总之,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像地上的水, 喝了还会再渴, 所以我们会贪婪地在一个有限的人身上想要获取情感的满足, 可是一个有限的人是无法满足我们无限的爱情渴求的, 为了寻找到理想的爱情 (如同柏拉图的“爱的理念”) , 人们会陷入感情对象不断转移的怪圈, 却仍旧找不到停靠的涯岸, 且不断经历创伤和挫折。耶稣在撒玛利亚的水井旁见到一位前来打水的妇人, 耶稣让她把丈夫叫来, 她说没有丈夫, 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 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 你现在有的, 并不是你的丈夫, 你这话是真的。”这个撒玛利亚妇人也同样有着不知爱谁, 谁是丈夫的困惑。耶稣把她生命中的这一尴尬点明出来, 并且告诉她真正的出路:“凡喝这水的, 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 就永远不渴, 我所赐的水要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 直涌到永生。” (《约翰福音》4:13-14) 后来, 不仅这个撒玛利亚妇人得到永远不渴之水, 她还引领许多撒玛利亚人得到了它。

撒玛利亚妇人的出路, 也是盲目追求爱情、对爱情偶像崇拜的人的出路。

耶稣站在高处说:“人若渴了, 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 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留出活水的江河来’。” (《约翰福音》7:37-38)

参考文献

[1][11]詹秀敏, 杜小烨.试论网络言情小说的美学特征[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74-79.

[2][3][4][5][6]柳鸣九.人性中对力的拜物教———拉《:左南塔斯》[J].人民文学, 1995-04-03.

[7][9][10]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61, 57, 61.

[8]柳鸣九.人性的观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87.

[12][1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 1998:23, 345.

[14][15]C.S.路易斯.四种爱[M], 汪咏梅,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序言.

[16]安.巴尔.斯尼托.大众市场罗曼司:妇女色情描写的差异[C]∥玛丽.伊格尔顿, 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转载于詹秀敏, 杜小烨.试论网络言情小说的美学特征[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74-79.

都市网络小说 篇8

一、读题时代, 提升都市报标题的吸引力

看报先看题, “文好一半题”的说法至今仍未过时。一个好标题, 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或文章添辉增色,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浙江《都市快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 不断扩大报道面, 增加信息量, 注重报道内容的新颖性和贴近性, 在标题制作上狠下工夫, 努力制作出许多优秀的醒目标题, 有的简洁生动, 有的新颖独特, 有的文采飞扬, 有的质朴无华却充满真情, 有的幽默有趣而富有意蕴, 令读者耳目一新。

(一) 通俗化

通俗标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详尽, 让读者看了新闻标题, 一目了然新闻事件的基本内容, 大大提高了读者的看报效率。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标题如何做到通俗?首先要采用平民视角, 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比如, 《都市快报》一则新闻的主题是“油桶打击乐队用艺术矫正心灵”, 副题是“80后占一半的西郊监狱从善如流艺术节或许你能出把力”。这则新闻标题, 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市民关注“西郊监狱油桶打击乐队”这一事件。

其次要采用了市民的流行语言包括方言俗语, 使该报纸的新闻贴近性更强。比如, 《都市快报》一则标题《派出所在学校附近公布反“克米”热线电话鼓励学生碰到坏人要大胆举报》, 标题里用了“克米”这个词语, 这是学生中流行的一种说法, 也就是强势者向弱势者强行索取、敲诈钱财的行为。制作标题时运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言俗语、成语、歇后语、谚语等, 使标题通俗简洁、生动诙谐。

再次要采用一些警示、提示语句, 充分显示出报纸对读者受众的人文关怀。《都市快报》一则关于财经证券的新闻稿, 为反应“9月份证券市场较多较快变化的特征, 提醒广大投资者做好应变策略”新闻时, 编辑特别在标题中作了温馨提示《带份谨慎向前冲》, 给读者以警示。这样的标题充分显示了都市类报纸的人情味。

(二) 口语化

口语化的新闻标题, 适合活泼、轻松、平民化的都市报新闻, 它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新闻标题的口语化, 是指通过编辑和记者对老百姓的原生态的口语、俗语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新闻标题的语言, 将口语词和口语句式结合使用在一起, 来共同呈现出口语化的特征。而不是指那些普通市民口头语的自然状态。这样的新闻标题比较通俗形象且生动有趣, 少了些庄重和严肃。《都市快报》的一则新闻标题《办公室里常常皱眉头后果很严重领导很生气》, “皱眉头”, 非常的口语化的词汇, “后果很严重领导很生气”采用对偶的手法带有轻松调侃的味道。生动有趣的新闻标题让读者的“眉头顿解”。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言语里经常会带有各种各样的方言词句, 如今, 都市类报纸新闻标题在方言词汇的使用上也愈来愈频繁。都市报纸的读者基本上就是这一行政区域的市民, 《都市快报》在报道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经常运用浙江本土方言, 其中一则标题《有理但不等于能赢这个官司让赵先生买到了教训》中“买教训”, 就是市民平时的方言俗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出现媚俗化的方言标题, 不能为了迎合当地市民读者, 而太随意地使用方言词汇, 应首先考虑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词句。

(三) 幽默性

幽默性是《都市快报》新闻标题的创新, 富有幽默感的标题不仅可以激发读者对阅读新闻内容的兴趣, 而且还可以给读者受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人们在阅读都市类报纸时, 不仅是为了了解信息, 还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就要求新闻作品的标题制作要适应读者的审美需求和阅读心理倾向, 力求达到幽默风趣, 俏皮活泼, 才能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例如《都市快报》的一则新闻标题《找个蛋来哄哄?或者给它寻个伴?好多读者都关心“阿大”的胃口》非常的幽默, 让人一看到标题就忍俊不禁, 自然冒出继续阅读新闻看个究竟的念头。

二、厚报时代, 增强版面内容的感染力

厚报时代的报纸每天都有几十个版面, 新闻信息量大。但是,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根本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来阅读完一份报纸。报纸应该力推自己的“特色菜”、“拳头产品”, 把对个性的追求体现在报纸上。报纸的形象与个性主要来自栏目设置的有创新。《新京报》不断创新版面要素, 革新报纸版面内容, 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新京报》以新闻更贴近、思想更深刻、观点更权威、阅读更轻松、设计更精美为目标, 实施了新一轮改版, 优化内容与版式, 提升报纸品质。陆续推出“评论周刊”、“新奥周刊”、“星期五周刊”等新增内容。同时, 报纸文章字号加大, 图片、制图比重增加, 阅读起来更加轻松愉悦。

(一) 重磅推出公民读本“评论周刊”

在资讯泛滥的时代, 引导或者提供评判资讯的言论尤为重要, 5年前《新京报》首开北京报纸评论专版先河, 备受读者关注。此次改版, 报纸的评论特色得以强化和突出, 在现有“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文娱时评”的基础上, 每周推出全新的“评论周刊”, 再开同城同类媒体的先河。

(二) “星期五”周刊锁定周末新生活

改版的《新京报》将原有的娱乐周刊和摩登公社进行整合, 推出全新的“星期五周刊”, 为读者献上一份“声色欢娱”的大餐。“星期五周刊”逢周五与读者见面, 每期厚达32版。在这份兼具娱乐气质和时尚品位的周刊中, 读者不仅能读到最新的娱乐资讯和明星动态、专业的娱乐作品评介、别具特色的娱乐深度报道, 还能从中获得时尚资讯、生活方式与周末休闲的启发与指导。“美文+美图”的杂志操作模式, 将为读者带来全方位的阅读快感。

(三) 品牌周刊, 精品制作

《新京报》全面实行品牌化运作, 已形成一批品牌周刊。评论周刊、书评、地球、新知、汽车、赛道、黄金楼市、星期五周刊、人才、健康、旅游、家居、摩登等。在版式上, 周刊封面制作更精美、风格更张扬;在内容上, 周刊更加突出贴近性与实用性。

(四) 阅读更轻松

《新京报》在读者阅读更轻松方面推出“六招”。一是厚报分叠, 导读“开路”。二是模块版式, 几重方便。三是厚题薄文, 标题“扯眼”。四是图文并重, 幅大量多。五是大量使用各种图表直观地解读新闻。六是以“彩”娱人, 时尚“瘦身”。

三、视觉时代, 突出报版版式的抢眼力

近年来, 有人用“视觉革命”来形容和概括现代报纸版面的变革, 电视的“形象新闻”, 广播的“滚动新闻”, 对报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播学认为, 图形符号的传播速度比文字符号的传播速度要快。读者更乐意、更快地接受图形符号所传播的信息。

(一) 目前我国都市报版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版面过渡装饰。有人错误认为, 图片越多版面越好看, 色彩越丰富版面越靓丽, 装饰越考究版面越漂亮。其实, 版面的装饰应遵循简约的原则, 装饰物宜少而精, 一根线条、一个线框的运用都要体现编辑的版面思想, 不能随便乱用。

其次是缺乏个性。我国报纸在版面设计上“跟风”现象严重, 尤其是一些大众化报纸, 受经济利益驱使, 在版面风格上盲目模仿“流行版面”, 缺乏准确的定位。

(二) “重新设计”理念的特色

我国越来越多的报纸为了生存与发展, 开始向西方国家的媒体借鉴经验, 以寻求生存和发展, 其中美国的“重新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我国报纸所熟知。

1982年, 《今日美国》报以全新的版面形象问世, 给当时的西方报坛引来了一股重新设计的浪潮, 使“重新设计”成为自20世纪末以来美国报界的热门话题。《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大报经过重新设计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获得了新的发展。

美国报纸强调“重新设计”, 不仅包括形式范畴的版面编排操作, 还包括对整个报纸的内容结构的设计, 其中版面编排是集中报纸优势争取读者的有效手段, 通过版面编排来反映信息的主次、对比、联合、互补关系, 揭示信息内容, 将编辑部对稿件的评价形象直观地传达给读者, 将编辑思想、内容、标题、文风、照片等都和谐地统一在版面上, 为了这一目的, 我国报纸在近年来采取各种方法, 在版面编排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

(三) 《南方周末》版面创新的模块化改造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报纸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在版面编排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这些报纸的版面抛弃繁文缛节, 一切为简洁、方便、醒目让路, 大胆采用大照片、大标题、粗线条、模块式的表现手法, 与传统版面形成鲜明对比。

版面模块化, 即文章呈矩形编排, 全部独立成块, 目的是便于阅读。模块化是对版面整体风格的要求, 但模块化并不是要求版面千篇一律、也不是扼杀个性。编辑应该跳出规则看规则, 用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个具体的版面。

1. 图片处理——吸引读者眼球。

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并重, 是模块化版面的一大特征。在穿插式的版面安排中, 编辑往往先安排文字, 然后用照片作为点缀;而在组织模块化版面时, 照片则成了首先考虑的对象, 被放在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位置。文章区的排放每天可能都是大同小异, 但照片却由于其内容每天的变化给读者带来的在视觉上的冲击每天却能让人耳目一新。因此, 编辑将工夫下在照片上无疑是版面出新的一条捷径。同样的一张照片, 大小的变化, 整体和局部的变化, 所营造出来的版面氛围绝对是不一样的。

2. 留白——重要版面语言。

穿插式版面时代, 文章将版面排得密密麻麻、闷不透风, 既不方便读者阅读, 也使版面缺乏美感。模块化版面追求高雅庄重、简约通透, 留白也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版面语言, 给版面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充分体现报纸版面艺术的无穷韵味。尤其是在缺乏好的照片的情况下, 留白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装饰作用。标题区留白, 能够恰到好处地增强标题的冲击力, 强化标题的视觉符号;文章区留白, 可以将版面的明暗程度调节得比较适中, 避免出现较大的区域黑块;栏间留白, 可以增加版面透气性。这些都为版面的创新留下了极大的操作空间。

3. 文章的排列

西方报纸有句名言:好版面是排列出来的, 而不是装饰出来的。模块化版面想取得好的版面效果, 对文章进行精心的排列必不可少。同样是一组稿件, 安排在版面的不同位置, 按不同的比例分布, 给读者的阅读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参考文献

[1]黄林中, 徐汉雄.都市报标题个性化探析[J].新闻前哨.2006, (7) .

[2]李明文.新闻标题的幽默美[J].新闻与写作.2003, (6)

[3]汪耘.“读题时代”如何出题[J].新闻实践.2007, (5)

[4]黄奇杰.报纸编辑案例评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赵刚健.现代美学视野中的报纸版式[J].新闻大学.2004, (01)

近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 篇9

关键词:上海,都市,现代性,近代小说,叙述

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口岸城市之一, 率先完成了中国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建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 成为中国近代最具现代化色彩的国际大都市。无论是印刷文化、媒介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以及再生产等都市文化的生成与迅猛发展, 还是报刊、杂志、电影、流行生活的日渐风靡, 以及人们对于都市现代性意义的共同心理认同, 我们都可以从中剖析出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的鲜明特质。

文学进行上海书写, 应从近代小说开始。就文类来说, 近代小说大致可分为狭邪小说、通俗小说和谴责小说三种。其对于上海的观察, 基本上在于“维新”与“腐败”两个方面, 即写洋场与欢场。两者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书写者依据不同的理念诉求对上海所进行的都市现代性叙述。由“维新”主题所衍发的是对于进步的上海融入世界的某种现代性叙述;而“腐败”主题叙述的则是对上海现代化过程中物质繁荣背后所隐现的道德性憎恶。这三种文类以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开始了近代中国人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 并从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国家性意义。

一、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最初叙述

近代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中国的“都市”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 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势介入, 各种意识形态和物质力量不断撞击融合而形成的。近代上海因缘际会, 成为中国都市文化的最早、最典型的体现者。在晚清上海, 宣鼎、王韬、邹强等人已开始将上海生活写进长篇与短篇小说中。

王韬的《淞隐漫录》、《淞滨琐话》可称为代表, 其中虽包含了某种猎奇、艳遇成分, 但上海风貌已渐渐展露。书中从社会制度、政治体系到都市风景、社会习俗均有涉及, 可以说是上海都市现代性在近代文本中的最初叙述, 而王韬本人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社会中比较全面系统阐述现代性问题的知识分子的先驱。《淞隐漫录》中的《媚梨小传》与《海底奇境》描写了中国男子与西洋女郎的恋爱故事, 其中部分情节在上海展开。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在以上海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城市中, 一些市民因为接受现代女性观的影响, 开始关注婚姻生活的内在质量, 对一夫多妻、传宗接代的传统理念产生质疑, 婚姻追求已经显现出初步的现代性特点。有人认为, 在作品中, 西洋女郎作为西方科学与财富的化身, 唤取的是中国男子渴望进入世界的愿望;而中国男人往往成为西方女子的爱慕对象, 这又是与中国社会与西方列强之间现实形势恰好相反的政治想象, 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一种民族国家意义的构建。作者以在上海这座现代化都市发生的爱情故事为依托, 在建构起令人心动的爱情叙事的同时, 更凸显出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通过诉诸个人的浪漫想象, 期望着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逐步实现, 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种民族国家性的政治建构包融进了对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文学叙述之中。

二、近代狭邪小说中上海的都市现代性叙述

在近代小说中, 上海都市形象正式进入文学, 应是源于《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它率先将视角对准“现代大都会”, 既描述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的外观, 也记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小说所展现的生活图景里, 传统的土地已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店铺、妓院、烟馆、银行、戏院, 现代资本主义大机器工商业、对外贸易业汇聚于上海, 商业买卖、投机冒险成为都市人的生活常态, 而呈完全商业化的娼妓业经营, 也造成了妓女与嫖客之间的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王德威曾评述《海上花列传》说:“作者韩邦庆为百年前一群上海妓女作列传, 兼亦预言上海行将崛起的都会风貌”, “《海上花列传》凸显上海为一特定地理场所, 为有关沪上的故事提供了空间意义”, “《海上花列传》将上海特有的大都市气息与地域色彩熔于一炉, 形成一种‘都市地方色彩’, 当是开启后世所谓‘海派’文学先河之作。”[1]自此以后, 近代狭邪小说中关于“维新”、“新气象”、“新事物”的都市现代性叙述, 纷纷选择以上海作为背景。如《海天鸿雪记》 (二春居士) 、《负曝闲谈》 (蘧园) 、《海上繁华梦》 (孙家振) 、《上海游骏录》 (吴趼人) 、《九尾龟》 (张春帆) 、《续海上繁华梦》 (孙家振) 等等。

另外, 近代狭邪小说中还描绘了一种具有都市现代性的上海精神生活图景。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通过对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描摹, 展现出近代都市渐渐变动的生活方式以及随社会进步而逐渐改变的人们的精神理念。小说中的人物, 在散步时观赏夜景, “从黄埔滩转至四马路, 两行自来火已点得通明”, 他们在游玩中, 吃着西洋大菜和各种洋点心, “先是十六色外洋所产水果干果糖食暨牛奶点心, 装着高脚玻璃盆子, 排列桌上, 欢场乐人收拾伺候, 等黎篆鸿一到开台”, 甚至具有了现代金融意识, “只见陈小云独自一人站在廊下看火。莲生拉他同去。小云道:‘慢点走末哉。耐有保险来哚, 怕啥嗄?’”[2]《海上花列传》中这样传神的描写, 传达出在新的社会变迁面前, 上海市民精神理念的新变化。

因此无论是《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还是《九尾龟》以及其他近代都市狭邪小说, 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对上海都市日常生活的描摹, 小说中己然僭越情色、感伤的老套语, 确定了新的都市现代性的精神生活范畴, 开拓了中国都市的现代化叙述。作为首个都市典型社会公共空间, 近代狭邪小说中上海叙述所体现的强烈的通俗性与鲜明的都市现代性特征正是中国民族国家从农业文化到都市文化的现代化转变的最佳体现。

三、近代通俗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

综观近代有关上海的通俗文学, 从其描写题材来说, 已渐渐脱离东方的、传统的叙述框架, 而逐渐呈现出都市性和现代性的表征。这类小说往往通过对上海这一理想都市社会的描述, 对现实上不曾获得的现代化展开文学性的叙述, 把不曾具有的未来的现代都市政治图景投影到虚幻玄妙的理想之中。它们在取材上大多来自上海都市新生活, 以至新名词、新语汇、新的叙述模式俯拾即是。比如包天笑学习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串联时间材料的小说写法, 把《时报》中本埠新闻写进《上海春秋》, 将各种新奇古怪的新生物悉数包罗。再如“海上说梦人” (朱瘦菊) 的《歇浦潮》中大量描述保险公司的创建、文明新戏的堕落、上海律师业的发生与黑幕、租界里的各种洋规矩、房地产业的繁荣与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兴起;蘧园 (欧阳巨源) 的《负曝闲谈》大量涉及上海舆论界 (办报、译书) 与新党维新活动;严独鹤《人海梦》则涉及教育界保守与革新势力的斗争;还有孙玉声《黑幕中之黑幕》写中国新兴律师业, 吴趼人《发财秘诀》写中国买办阶级发家史, 汪红蕉《交易所现形记》叙述1921年交易所的大兴与倒闭等等, 都体现了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特征。

近代通俗小说正是依据各种对上海新事物、新生活的繁琐介绍与写实性的叙述, 来完成其对上海作为现代性城市与西方“窗口”的叙述的, 并以此获得了其初步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

四、近代谴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

近代上海, 在物质、经济与文化传媒高度发展的同时, 几乎被东西方文化同时视作“罪恶的渊薮”。而近代小说中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的另一大方面正是关于对上海的道德性憎恶。这个阶段的上海题材小说, 各种所谓黑幕、揭秘、大观、繁华梦等几乎不可计数, 尤其是谴责小说。在作品中, 关于上海的各种丑恶, 举凡烟、赌、娼、淫戏、淫书、无耻、下流、邪恶、坑、蒙、拐、骗、买官卖官、流氓、拆白党、白相人, 无一不涉及到, 而所谓崇洋、奢靡、浅薄, 也几乎遍地都是, 这也就构成了近代谴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的道德现代性叙述。

对当时国人而言, 讲究排场, 生活奢侈, 是上海社会最早在道德方面遭人非议的地方。有人在当时《申报》上归纳出七条《申江陋习》:“一耻衣服不华美, 二耻不乘轿子, 三耻坐便宜的独轮小车, 四耻狎次等的妓女, 五耻吃便宜的饭菜, 六耻身无官服顶戴, 七耻看戏坐价格最廉的末座。”[3]这些浮华的社会风习与重义轻利、崇俭恶奢的传统道德完全相反, 而与世风奢靡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传统的荣辱观念、贞操观念、等级观念的摇撼。在《点石斋画报》、《申报》上, 人们常能看到关于良家女子以着妓女服饰为风尚、不孝子孙虐待亲长、无顶戴人冒充官绅的文字与画面。而这些形象在近代难计其数的以上海社会为题材或背景各种黑幕、揭秘、传奇、大观、繁华梦之类的小说中, 可以看的非常清楚。

时人所述上海道德形象就是三个字:“大染缸”。在当时众多表现现代都市腐败的谴责小说中, 男人成为流氓、拆白党、恶棍;女人则沦为妓女。李伯元在《文明小史》第14回中写到一位老太太坚决反对儿子去上海读书, 说:“上海不是什么好地方。我虽然没有到过, 老辈子的人经常提起, 少年子弟一到上海, 没有不学坏的, 而且那里的混账女人很多, 花了钱不算, 还要上当。”[4]这种指摘, 将上海作了“非中国化”的叙述, 而内中多次出现的“繁华”一词, 则将堕落与物质发达相联。物质繁荣产生邪恶, 它构成了近代以来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文明窗口之外又一种叙述。除此之外,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 、《孽海花》 (曾朴) 等著名的近代谴责小说中也都有类似的叙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近代谴责小说中,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都会, 以其新文明的渊薮, 已经开始被众多文人进行了现代性的描述, 其中也体现着国人对近代都市格局的某种理解。

五、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的民族国家性意义

上海, 连同其近百年来成长发展的格局, 一直是现代中国的缩影, 上海比任何其他近代都市都具有表达现代性意义上的优势, 因此在近代文学中它常常被当作现代中国历史元叙事的文本, 被赋予了民族国家性的意义。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来自于特定的上海都市生活经验, 甚至许多都市发生于具体的上海这座城市之中。由于上海这座近代都市具有率先领受欧风美雨的城市特性, 因而对其现代性的叙述必然连带着有关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命运及现代性获得的过程。近代都市文学叙述无可避免地会关乎独立、殖民、传统、现代等国家问题, 而上海恰恰能最大程度地把国家近代历史与国家近代特性凸现出来。因此近代小说中对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往往会带上一种国家民族思维。

王德威与李欧梵都认为, 晚清小说已经开始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想象”。王德威宣称:“小说为彼时最重要的公共想象领域, 应不为过。借着阅读与写作小说, 有限的知识人口虚拟家国过去及未来的种种———而非一种———版图, 放肆个人欲望的多重出路”。[5]从王韬开始, 到梁启超、吴趼人, 其描绘的上海图景表明了意欲获得世界性身份的一种渴求。不管是梁启超的“未来中国”政治小说, 还是吴趼人等人关于新式机械器物的描述, 概莫能外。因此, 在人们认识上海现代性意义之时, 往往将上海视为现代中国的中心, 将对上海形态与历史的理解上升为超越其自身与超越特定区域的文本性事物, 具有了乌托邦的国家意义或世界意义, 因此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就与有关民族国家的想象合二为一了, 而这也是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不同于其他都市文本的一个最为典型和突出的特征。

总的来说, 近代小说已经开始了在世界主义的背景下展开对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在韩邦庆等人的近代都市狭邪小说, 梁启超等人的通俗小说, 李伯元、刘鹗等人的谴责小说以及众多近代通俗小说文本中, 上海分别被赋予了都市物质精神文明的窗口、现代性民族国家缩影以及堕落的道德渊薮等等丰富的含义。它们以上海融入世界作为潜在的框架, 以现代化都市为依据, 依托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介、新兴都市市民群体与上海社会公共空间, 构成了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典型叙述, 表现出“维新是求”的写作风气与对上海繁华的都市中心地位的认定。而立足于“新”、“变”、“奇”等都市现代性基础上的关于上海腐败、堕落等种种指摘, 则初步将上海与乡土中国作了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分离, 将现代性这一命题更加明晰地凸显了出来。而其中所包蕴的民族国家性意义也为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使近代小说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见吴组湘:《中国近代文学大大系》第2集第3卷, 上海书店, 1991.

[3]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4]李伯元.文明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论张爱玲都市小说中的欲望书写 篇10

人的正常欲望在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中从来没有被正面肯定过, “发乎情, 止乎礼”、“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这是正统的中国人对待情欲和物欲的基本态度。然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文化的冲击下, 率先成为“一个奇特的地方, 带着表面的浮华和深深的腐败;一个资本主义式的社会, 极度的奢华与极度的贫乏并存共生;一个半殖民地, 一小撮外国帝国主义分子践踏着中国的普通百姓;一个混乱的地方, 枪统治着拳头;一个巨大的染缸, 乡村来的新移民迅速地被金钱、权势和肉欲所败坏。”[2]资本主义文化刺激和唤醒了都市的感官, 激起了人的各种欲望, 但“在禁欲主义枷锁中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们很难想像到, 欲望的登场带来的并不是他们想像中的怡情悦性的田园牧歌, 不是丰润肥美的伊甸园;相反, 它在人的内心触发了一场永不停息的残酷战争。”[1]尤其是在农业文明和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 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和不发达的经济关系都还无法满足这种过分和过早活跃起来的欲望, 于是在张爱玲的都市小说中, 我们看到了都市女性饱满而旺盛的欲望、内心强烈的矛盾冲突以及被欲望撕裂的痛苦灵魂。

一.为情所苦的“怨女”

“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 念的是男人, 怨的是男人, 永远永远。”

———《有女同车》

相对男人而言, 爱情和婚姻在女人的生命世界里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 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精神支柱。然而, 深谙生活的张爱玲却说:“生在这世上, 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3]所以在她的小说中就不乏在千疮百孔的感情世界中挣扎的“怨女”。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被哥哥卖给患有骨痨的姜家二少爷, 在嫁入深似海的豪门后, 她的正常情欲得不到满足, 于是就想方设法地和小叔子姜季泽眉来眼去、打情骂俏, 想在他身上寻求宣泄。姜季泽虽是个花花公子, 面对七巧的挑逗也不免心动, 但他却“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人”, 于是, 面对强压在心底却依然炽烈的情感欲望, 这么多年曹七巧只能“按捺她自己, 她迸得全身的筋骨和牙根都酸楚了”[4]。直到丈夫和婆婆相继去世, 分家独立出来以后, 七巧才有了能为自己做主的权利。这时姜季泽主动来找七巧, 对她道出爱慕之情, 七巧长久压抑的情欲在那瞬间苏醒, 太久的等待使她陷入梦一般的狂喜, 她“低着头, 沐浴在光辉里, 细细的音乐, 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 她跟他捉迷藏似的, 只是近不得身, 原来还有今天!”[4]枯槁的心灵多么需要爱情雨露的滋润, 但附着了金钱因素的爱情因不纯净而很快腐坏变质。当冷静下来的七巧不动声色地套问出姜季泽果然是事先策划好来算计她的, 就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气, 暴跳如雷, 一边破口大骂, 一边大打出手。曹七巧的这种愤怒, 是带有明显的情欲烙印的, 这是一种由强烈的爱转化而来的恨, 和绝对的恨不一样。所以, 姜季泽走了以后, “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 她从前爱过他。她的爱给她无穷的痛苦。单只这一点, 就使他值得留恋。”[4]爱是不可靠的, 对七巧而言, 能紧紧抓在手心的唯有自己罄尽青春和幸福换来的那点沉默而冰冷的黄金。渴盼了多年的希望落了空, 重新沸腾的情欲就此被套上黄金的枷锁, 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成了无法转世投胎的厉鬼, 附着在曹七巧的灵魂深处。由于“欲望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非理性的存在, 它在策动人类在为了满足自身而不断进取的同时, 又常常引发人类走向破坏、反抗与毁灭的道路。”[5]因此, 她开始虐待儿媳妇, 盘问儿子与芝寿的性隐私, 然后在打麻将的时候公布于众, 肆意地贬抑羞辱她。她还与儿媳妇争夺儿子, 她整夜整夜地让长白陪她抽烟, 不让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去, 而且她和儿子之间的那种谈话姿态也超过了正常的母子关系的范围, 她要在儿子身上满足那种被高度压抑的情欲, 没几年两房儿媳都在她变态的威压之下相继走上绝路。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七巧连亲生女儿长安的幸福也容不下, 裹小脚、退学、诱吸鸦片, 最后以“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毁掉长安“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切断她通往未来幸福的人生道路。

身为女人, 张爱玲自然更了解女人对于情爱的那种近乎偏执的本能欲望, 她说:“女人恨起一个人来, 倒比男人持久得多。”[6]“一个坏女人往往比一个坏男人坏得更彻底。”[6]而这种恨一旦与情爱沾上边就会变得更为恐怖, 也更有破坏力。《半生缘》里的曼璐也曾有过极其美好的一面:为了家人而牺牲自己, 堕入风尘卖身养家。随着年华老去, 她只能屈就于祝鸿才, 怎料祝也不是真心待她, 花天酒地之外, 还坦承凯觑她的亲妹妹曼祯。曼璐刚开始也训斥他的无耻, 说“我这一个妹妹, 我赚了钱来给她受了这些年的教育, 不容易的, 我牺牲了自己造就出来这样一个人, 不见得到了头儿还是给人做姨太太?你别想着顾家的女孩子全是姨太太坯。”[7]但当婚姻受挫而寄情于初恋的曼璐特意穿上当年情人豫瑾最喜欢的颜色的衣服, 并以朝圣般的心情去会见豫瑾时, 他却告诉她:“人总是要变的, 我也变了。我现在脾气也跟从前两样了, 也不知是否年纪的关系, 想想从前的事, 非常幼稚可笑。”[7]再看到曼桢送给豫瑾的台灯和书籍时就不由分说地把曼桢当成情敌, 她觉得自己的一生完了, 就连那一点仅有的珍贵的初恋回忆也被妹妹破坏了, 她发出了“摧毁了肺肝”般的哭泣。最终出于嫉恨, 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幸福”, 这个曾为家人付出一切的女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妹妹来借腹生子, 并惨无人道地禁闭她的自由。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残忍”、“无人性”的“恶”来诠释曼璐的行为, 只能恐惧女人与生俱来的对情爱的本能欲望, 只能慨叹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的卑微和艰难。

二.舍爱而谋生的“女结婚员”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 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 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

———《谈女人》

纯洁浪漫的爱情, 一直是文学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永恒主题, 从执子之手到海誓山盟, 从心心相印到生死相许, 总是能引起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然而张爱玲却认为只有小说里有恋爱, 真的人生里是没有的;她把笼罩在爱情头上的迷人光环层层剥离, 剩下了实实在在的世俗。因此张爱玲写的几乎都是没有爱情的爱情故事, 而她笔下的都市女性也都不是爱情的理想主义者, 对她们而言, 生计才是眼前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而爱只是一件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倾城之恋》的白流苏虽然出身于式微的旧家庭, 但受过西式教育, 也算得上是一个新式女子。勇敢地同丈夫离婚后, 流苏只能无奈地寄居在娘家, 可是没想到的是当她的钱财被哥哥们花光后, 却在这个家里受尽白眼, 无法立足。“流苏听不得‘吃饭’这两个字, 心里一阵刺痛……”[8]吃饭问题其实就是生存问题, 这是流苏需解决的当务之急。冷酷无情的娘家无法再呆下去了, 想找事做又“没念过两句书, 肩不能挑, 手不能提”[8], 于是白流苏决定拿自己残存的青春与感情作一次婚姻与人生的赌博。她的择爱实际上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可以依傍的男人, 一个经济的靠山, 而这种依附关系和物质保障只有靠婚姻才能确立起来。所以遇到范柳原后她就要紧抓不放, 想用自己未逝的青春取悦于他。但范柳原从国外到国内, 几经坎坷获得了财产继承权, 却得不到族人的承认。范柳原有的是钱, 缺的是温情、理解和精神的慰藉;他爱白流苏, 除了喜欢她身上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外, 还需要流苏的爱情。而白流苏迫切需要的不是爱情, 仅仅只是生活的物质保证和安全感, 因而范柳原半夜打电话对她倾吐爱意时, 她的态度并非爱的激动反是嘲讽, 她一心经营着一场婚姻, 根本无法理解范柳原的感情世界。在这场闪闪烁烁、来来去去的调情拉锯战中, 流苏明白, 重要的是他是否娶她, 而不是他是否爱她或她是否爱他。“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 是一件艰难的, 痛苦的事……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8]所以, 从本质上来说, 白流苏是用谋爱的方式来达到谋生的目的。

张爱玲笔下的婚姻不再是感情的产物, 而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是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结婚对女人而言成了一个金色的鸟笼, 也成了她们的不归路和永远的归宿。在生存的唯一途径上, 女性只能做一个“女结婚员”,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6], 全力以赴追求那“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6]———婚姻。“找事, 都是假的, 还是找个人是真的”[8], 婚姻动机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在这些婚姻里, 情欲总是被压抑地退居二线, 取而代之的是物欲的张扬。《留情》中的淳于敦凤为了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嫁给了比他大23岁的米晶尧。在这场婚姻中, 敦凤坦言“对于他, 根本也没有什么感情”、“我是完全为了生活”, 甚至“为了自己, 也得当心他呀, 衣裳穿脱, 吃东西……总想把他喂得好好的, 多活两年就好了”。[3]对于情爱的缺失, 敦凤虽心有不甘, 并也流露出在人前羞于承认那是她丈夫的尴尬, 但跟表嫂杨太太的生活状态相比, “自己觉得又变成个小孩子了, 在大人之下, 非常安乐”, 那是“经过了婚姻的冒险, 又回到了可靠的人的手中, 仿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3]在张爱玲看来, 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是情感的基础, 也正是物质成就了人世间那一段段并不美好的恋情与婚姻, “生在这世上, 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3]还有《连环套》中的霓喜、《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无一不是在生活的磨砺中破茧成蝶, 成长为早熟而精明的都市女性。对她们而言, 婚姻不过是生活的保障, 而与爱情无关。

至于曹七巧, 当渴盼了多年的感情遭到致命的打击时, 她把瞬间复苏的情欲又重新狠狠地压制回心底, 此后物欲就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金钱就成了她心中唯一的目标。她并不像一般人那样被动的防守, 而是采取了更主动的攻击性的姿态去守住金钱。她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 总是觉得男人在觊觎她的财产,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这种异化的迷恋和不可自拔导致了“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 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4]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爬满了虱子。”[9]张爱玲的都市小说通过欲望书写, 揭示出浓郁的悲剧色彩, 她围绕都市人物的欲望 (主要是情欲和物欲) 沉沦, 冷冷地掀开生命的华美衣袍, 直露出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冷漠、扭曲、变态, 情爱的虚假、婚姻的无爱、生命的无奈与苍凉, 使我们看到了在特定时代下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角。

参考文献

[1]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116。

[3]张爱玲.留情.传奇:上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

[4]张爱玲.金锁记.传奇:上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

[5]郭晓鸿.欲望与人格——论张爱玲小说中的人性意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4) :23。

[6]张爱玲.谈女人.流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7]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8]张爱玲.倾城之恋.传奇:上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

都市网络小说 篇11

闲逛者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避难所, 人群就像是一层面纱, 熟悉的城市在它的遮掩下化为一种幻境。在这里, 群众就像一个庇护所, 可以保护一个反社会分子躲避追捕。不同于波德莱尔的赞许态度, 爱伦·坡有意模糊了反社会分子与闲逛者的区别, 一个人越难找, 他就越可疑。他认为闲逛者最主要的特点是, 只要他是独自一个人, 就会感到不舒服。这也是为什么他要追逐人群、躲在人群中的原因。在群众的各种令人不安的形象中, 这一形象最先凸显出来, 这也是侦探小说兴起的原因。 (探寻某人为什么要急着隐身与人群中)

闲逛者扮演者市场守望者的形象, 他也是人群的探索者, 他投入人群、被人群所陶醉, 同时产生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幻觉 (或者说是不断的观察所累积起来的经验) ——看着被人群裹挟着的过路人, 他能准确的将其归类, 看穿其灵魂深处, 而仅仅只凭外表。正如当时流行的“生理研究”所证明的, 在国别研究达到一定深度之后, 人们开始对周围人的类别产生了兴趣。正如爱伦·坡在《闹市孤独者》中预设的情节: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和反复的论证, 再加上一点想象, 作者通过观察人们的各种样态, 包括体型、服装、神态、步伐、外表, 以及脸上的表情, 就可以准确的将人们分类, 只要关注细节, 有意的伪装也会被识破。正是由于主人公的彻夜跟踪观察, 他看出那名陌生的老人追逐人群是因为不能忍受独处, 作者最后下了这样的结论:“……这名老人, 象征着罪恶, 是作奸犯科的化身, 他的心里藏了许多不可言说的秘密。就是因为这样, 他的内心才会日夜深受煎熬, 无法独处, 即使身处市井尘嚣, 仍无法获得真正的平静……”敏锐的观察力是闲逛者的能力, 更是一个优秀的侦探必备的素质。

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原因, 19世纪早期美国作家创作的作品大多是供英国、法国人阅读的, 爱伦·坡书中出现的场景被大量设置在伦敦、巴黎等地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时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可以满足为侦探小说家们提供大量素材的条件:前所未有的技术、空前繁荣的生产、大量的城市居民, 特别是新闻报业的发展。《玛丽·罗杰疑案》是利用新闻信息破案的原型, 爱伦·坡塑造的侦探形象谢瓦利埃·杜邦在工作时不仅凭借自己的观察, 而且也要借助报纸的报道。也正是通过对各种新闻报道的批判分析, 最终确定了本案的关键——犯罪时间。对于报纸力量的运用, 在后来的福尔摩斯系列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严格说来, 爱伦·坡创作的杜邦系列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 还有待商榷, 所谓的侦探、哥特、惊悚、悬疑、推理等等题材, 至今的区分都不是很明确, 而且常有互相渗透借鉴的情况, 更不用说在爱伦·坡那个一切都是尝试、创新的时代了。不过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那就是爱伦坡是这些类型小说的鼻祖, 更是优秀的作家。爱伦·坡曾说:“我可以花一个世纪等待读者。”但一进入他营造的惊悚世界, 想知道结局的读者往往不能等上一秒。爱伦·坡作品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他是第一个尝试写科幻小说、论述现代天体演化论以及描写病理现象, 并将科学和哲学完美融入文学的作家。他研究催眠对人类生命的影响 (《尸变》) , 探讨分析人类的思想行为、即颅相论 (《作怪的心魔》) , 描写人类被活埋的惊恐和崩溃 (《活葬》) , 身处监牢、受尽酷刑折磨 (《陷阱与钟摆》) , 人格分裂 (《威廉·威尔森》) , 甚至还细致全面的“记录”下了一次完美的谋杀 (《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 ……这些都为后来侦探、悬疑、推理等各种题材的小说建立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料库, 成为了永久的母题。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爱伦·坡的作品无论多么黑暗扭曲, 诡异惊悚, 其中都蕴含着对人性善良的一面的坚信。正是由于人天性有向善的可能, 只要犯下了罪行, 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如果不坦白, 就会成为一个无法与自己独处、时刻受到孤独煎熬的可怜虫。同时, 爱伦·坡也坚信罪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冥冥之中自有一种无法探知的力量, 使真相显露。这种信念也正是他作品中最宝贵的。

除了动人心魄的情节设置, 紧凑的推理侦破过程, 形象的人物塑造等因素之外, 侦探小说最吸引读者的就是对人性的探寻和对生命的珍惜 (这也是与西方人的宗教观念密切相关的, 或者说是大前提——上帝创造了人类) 。每个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 但也仅仅是生命的质量不同, 而在上帝面前, 除去一切外在的东西, 还原生命的本质, 每个人生命的重量确是相同的。除了上帝这个主宰一切的造物主, 其他人是没有权力决定别人的生死的。侦探们锲而不舍的追寻凶手的过程, 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关于对人性的分析, 在破案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案发现场、作案手法等分析, 可以推断出嫌疑犯的性格特征。这种手法在如今的悬疑推理剧中被广泛的运用, 并不断的深入完善、系统化, 演变成所谓的行为分析。

喜欢侦探小说的人是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就轻易飞向蓝天的, 因为他懂得生命的宝贵, 懂得知识和理性的力量, 懂得对人性的坚守!

摘要:侦探小说的起源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居民阶层的分化是分不开的, 都市闲逛者对人群中人敏锐的观察和分类是侦探的原型。也正是由于当时那些为数不多的国际化都市才能为侦探小说的创作提供素材、灵感以及先进的破案技术。爱伦·坡作为侦探小说的鼻祖, 不仅为这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研究题材, 更奠定了相信人性、珍爱生命的情感基调。

关键词:都市,闲逛者,侦探小说,人性,生命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2]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 (第三卷)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学生学习参与度下一篇:路径与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