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与突破口

2024-10-18

路径与突破口(精选12篇)

路径与突破口 篇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 其种子榨出的茶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是世界公认的保健食用油, 油茶的副产品也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 油茶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但由于一些问题也使得该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本文着重探讨其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突破提出一些建议。

1 我国传统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2009 年11 月, 国务院批准并印发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 ~ 2020 年) 》提出要把油茶产业培育成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按照规划, 到2020 年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要达到466.67 万hm2, 茶油产量达到250 万t。2014 年我国油茶产业油茶籽产量约182.2 万t。油茶主要生长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 依据“全国油茶林区划”的结果, 主要发展省区在湖南省和江西省。以江西省为例, 2010 年省政府编制下发了相关促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文件, 并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产业办公室, 加大了油茶产业的投资等等。近年来全国累计完成新造油茶林90.67 万hm2, 改造低产林89.47 万hm2, 茶油产量由2008 年的20 多万t增加到2014 年的51.8 万t, 产值由110 亿元增加到420 亿元。

从以上数据足以看出国家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 但虽然发展势头良好, 但由于认知不足、产品单一、管理不到位、扶持有限等问题, 传统油茶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2 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困境

2.1认知不足

很多农民对油茶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到位, 觉得油茶低产又低效, 因此缺乏种植热情。由于油茶种植周期较长, 一般4a后才开始有收益, 因此如果商家缺乏对油茶潜力的认识, 就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对茶油的保健功能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不甚了解, 因此占市场比重小。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对油茶政策的重视, 没有纳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之中, 宣传工作不到位, 效果不佳。

2.2产品单一

我国目前油茶加工产品主要还是以食用油为主, 能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企业还很少, 关于炼制高等保健茶油、开发茶油化妆品、提取茶皂素等项目产业都未进行深入研究, 不仅造成油茶的利用率低, 对比发达国家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另外由于市场缺少有效的产品监管和监测, 导致产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隐患, 致使品种良莠不齐。

2.3管理不到位

我国许多农民的种田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人种天养, 广种薄收”阶段, 对油茶品种的好坏没有概念, 种植规模过于分散, 不够合理, 加工时也常见小作坊, 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虽然也有种植大户和大型加工企业, 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4扶持有限

虽然政府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但由于油茶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树种, 前期投资较多, 尤其是新造林在第4 年后才有部分收益, 因此资金的需求离实际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政府无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 很多农民和企业会有所顾忌, 从而影响到油茶产业的发展。

2.5缺乏科学指导

很多种植户不了解油茶的种植方法, 也不懂油茶的培育及经营等技术, 油茶得不到科学有效地栽培, 使资源不能高效利用, 产业升级依旧缺乏科技支撑。

3 传统油茶产业的突破路径

3.1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多方平台加强对油茶产业各方面的宣传, 包括油茶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政府扶持政策等等, 让农户、商家、消费者都能对油茶产业有全面的了解, 有利于油茶产业的积极发展。

3.2培育油茶品牌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 对油茶的种植到管理一切从优, 加快对茶树副产业的科技研发, 提高油茶的利用率、延长油茶的产业链, 创造更大收益。加强对油茶市场的监管力度, 增加市场占有率。

3.3加强油茶产业管理建设

应确保种苗的品质, 加强宣传, 提高农户选择茶树良种的意识, 指导农户对油茶进行科学规范地栽培和经营, 使用嫁接苗, 另外应加强“企业-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 更加规模化、产业化, 确保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3.4强化政策扶持

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建立多种融资渠道, 扩大投资, 帮助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促进油茶产业科技创新

联合国内高校、研究所或其他优势资源对油茶产业科技进行创新升级, 在指导农户进行科学有效地繁育、栽培的同时, 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 与时俱进, 做好推广。

4 结论

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政府、农户、商家等的共同努力, 希望笔者能对解决油茶产业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油茶作为一种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广泛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当前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着手, 分析传统油茶产业的发展困境并给出一些突破路径, 最终希望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油茶产业,发展困境,突破路径

路径与突破口 篇2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提供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购买力度。这种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政府作为购买主体,在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同等的服务,为其创建同等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展开研究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服务供给量和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的现实需要。所以本文针对当前这一热点话题进行研究。

虽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存在治理理念滞后、法律保障不健全、制度欠缺、规范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效。所以政府要树立全新的政府购买共服务理念、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化、健全机制,以保障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方面的全面推进。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困境;路径选择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我国政府逐渐转变为服务型、责任型政府,而购买公共服务则成为新时期政府的主要服务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领域提供多形态的服务。政府合理运用自身所持有的资金与资源,来满足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对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以此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和平台,形成新型的服务体系。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西方国家为了解决二战后的“市场失灵”问题,所以让政府直接承担起了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福利这一任务。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制度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普遍做法。也是从70年代起,西方各国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了整改,探索出多种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型,而西方政府大多以合同外包的方式将公共服务分散给一些企业或社会组织去做,不再独自承担对社会公众提供福利的责任。但政府仍作为提供福利的主体,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通过合同外包,建立合同关系,由社会组织承担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责任,而政府则负责“掌舵”,承担出资、监督、评估等责任。

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国内就有学者在借鉴西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基础之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中国政府也开始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始试行这一种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入探索阶段。近几年来公共服务逐渐社会化、市场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被各级地方政府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涉及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并且涉及的服务更加细致化和多样化,不仅提升了政府服务的供给量和质量,还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因此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价值、理论价值。

(二)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是构建服务型有限政府的内在要求。政府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并且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提供全新的服务供给模式,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型为“有限政府”。政府的职能重心也由稳定政治格局、调节市场经济向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转移。

其次,这是提高政府供给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公共服务需求逐渐多样化、层次化,政府只有加快创新提供方式,多元化供给模式,丰富提供服务主体,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服务需求,才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才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最后,这是提高政府公共财政使用率的重要举措。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调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使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从而节约成本,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度政府财政资金,也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

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概念

外国学者简单定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即指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而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根据预先订立的合同(协议)或赋予的特许权,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并由政府向服务供应者购买其提供(生产)的商品、服务或公共设施,以满足使用者服务需求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实施机制。

2.公共服务

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公共服务,即包括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也包括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通过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生活、发展等方面的条件,提供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具体表象的公共物品,供公民使用或享受。

3.公共服务社会化

各国在公共服务的整改过程中,公共服务逐渐社会化、市场化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趋势。所谓公共服务社会化,就是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种非盈利组织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兴办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政府自身提供的服务,即政府内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既作为服务的消费者,又作为被服务对象。第二种是公共服务,即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作为服务的提供者,而被服务对象则为除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公民。政府最大化的运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多元化需求。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途径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引入市场与合作机制,进行供给机制的改革。在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与充分了解社会公众的供给需求的基础之上,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调整,由政府“直接调节和干预”转变为政府“购买、监督”,将政府与社??力量分开,实行新时期的新公共服务政策,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政府服务供给的效率与效益上。在实行的过程中,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公共服务方案,并且在收取税收的基础之上,吸纳更多的社会基金,才能够为之后的政府购买行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政府可以利用企业、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力量,建设阳光政府,对政府的购买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政府还可以建立服务评估机制和监督体系,考量服务的实施效果,对服务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二、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困境

(一)治理理念滞后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上升为国家决策之后,标志着该理念由探索阶段已步入提速阶段。然而全新的专业概念,带来新的效益的同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也是理念挑战。一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和政府领导干部思维固化,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阶段,没有建立新的治理理念的同时,也缺乏推进新理念的认识,导致政策制定片面、不够深入,使其变革受阻,规模受限。

长期以来,政府是公共服务唯一的直接提供者,掌管购买公共服务的一切财政资金。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承担者,社会组织的进入,合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加入,使得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给了社会力量,由他们提供公共服务。固化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对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认识不够,怀疑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质疑其是否能合适的运用服务资金,甚至认为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激化社会矛盾,不应扶持他们发展。

(二)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200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并未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作出相关的规定,致使各地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认知存在分歧与偏差,各地政府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在结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情况下,自行制定、颁布本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适用范围、服务提供方式、购买数量等方面的准则或条例。因为缺少统一的制度规范,所以各地区政府设计的制度不尽相同,仅仅是对本地区政府的行为作出指导性意见。此外,由于各地方政府也缺乏购买公共服务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所以制定的制度或条例往往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国家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可操作性法律依据,地方政府又自立相关的指导政策,致使我国的采购公共服务的实行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差异性。

(三)监督体系不完善

不仅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会造成政府服务行为的随意性,监督体系不完善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首先,政府作为资金提供的主体,对于资金的运作缺乏监管,可能导致贪污腐败现象滋生,甚至有些官员可能会钻法律的漏洞,将服务资金转移到自己名下。其次,政府作为监督的主体,上级政府监管不到位,可能导致下级的服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再者,其他监督主体,对于涉及的专业性内容认识不清、概念模糊,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无法对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最后,若没有严格的监管体系,也可能出现社会组织擅用财政资金或将其占为己有,为社会公众提供与投入资金不符的服务。监督体系不完善,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不仅为腐败提供可乘之机,也会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缺乏评估机制

政府由公共服务直接提供者,转变为“掌舵者”,但却没有一套系统的评估体系,来评估政府、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效果如何。首先,无法追踪社会力量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具体实行情况,无法得知实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导致服务品质下降的隐患。其次,专业性评估人才和机构的缺乏,难以做出有效的评价,而且无法组织服务对象对服务进行评价。再者,被服务对象阶层不同,不是完全都具备评估能力,例如老弱病残这类群体,他们的评估能力就有限。除此,政府与承接的社会力量存在合约关系、利益关系,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如果没有统一的评估、评判标准,无法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方政府或不同时期同一地方政府的服务绩效,考核难以量化。

三、化解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困境的路径

(一)更新政府的治理理念

政府要想更新服务职能,实现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首先要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念,为其提供理念指引、理论依据。首先,确立法治政府的理念,以法律为标尺,规范、制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其次,确立责任理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再是传统的直接单方向自上而下提供服务的管理方式,而是由社会力量承接提供公共服务的全新方式。再者,确立契约理念,政府以“购买”的方式提供服务,要明确签订合同双方的权责,使其规范化、具体化。

政府由“权利型”转变为“责任型”,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更新传统观念,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购买公共服务,将政社分开,责任下放,形成上下互动、合作、协商的格局。政府必须改变其全能的形象,将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交由社会力量承接,相信社会机体自身的运行规律,可以承接之一任务。

(二)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

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定非常模糊,对于政府的购买行为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至于政府对于具体的购买类型、购买范围、采购方式、采购标准、采购程序、资金配置、监督与评估等内容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致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执行、操作随意性较大。所以,首先,政府要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补充、修改相应的条款和内容,使政府的购买公共服务行为有法可依,执行更有力度。其次,建立购买服务管理平台,配套相应的管理规定,督促政府购买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序发展。再者,规范资金的使用、支付方式,健全购买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购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费用纷争、资金滥用等问题。

政府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不仅明确了合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还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约束,对政府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和社会组织不法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管理。除此之外,政府的购买行为、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化、合法化,政府更透明、更有执行力。

(三)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只有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体系,才能保证公共服务购买的顺利进行,保证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合作的过程中,任意一方都不存在破坏合作关系的行为。除去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政府还应该引入以下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对公共服务购买过程进行监督。首先,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防止政府权力寻租和社会组织不良行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财务报告、购买合同、公共服务项目等内容由第三方进行审计、核查。其次,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力量,鼓励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活动进行监督。再者,发挥新闻媒体的力量,构建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优势,跟踪相关信息,公开相关事宜,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透明化、公开化。最后,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他们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服务过程进行理性分析,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一套严格的监督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多元化的、民主的、法治的。

(四)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所谓第三方评估是指评估机构依据评估标准和程序,对评估对象一定时段内活动状况及活动业绩、效益、影响和持续性进行的专业化评价。评估机制需要对购买公共服务的效率、质量、绩效等方面评定和划分等级,制定评估方法、标准和绩效指标,以此考量公共服务的效益、质量,公众的满意度,对公共服务实施有效监督和绩效管理。首先,结合监督机制,制定定量、定质、定期的考核原则,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其次,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将购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承接购买服务的组织也要公开自身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再者,鼓励与支持社会组织或公民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与评估过程。当然利益关联的购买者、使用者、承担者也要参与到评估环节中,但不能成为评估者。最后,对于购买合同中,购买服务的项目、数量、费用等内容,提供量化参考值,便于政府对服务的过程、结果、效果进行绩效评估。

结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不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发展条件,追求更高质量、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新的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成为政府服务改革、政社分开、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效益的重要举措。所以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题和弊端,需要我们探索解决途径,补充和完善购买、服务和过程中的具体规则,从而合法、适当的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进而提高政府服务效益,打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路径与突破口 篇3

【关键词】 网络治理 制度困境 新兴国家 机制重构

【作者简介】 王明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战略与政策分析研究所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15)06-0098-19

【DOI编号】 10.13851/j.cnki.gjzw.201506007

网络空间(cyberspace)是人类探索的新边疆。网络空间是指通过运用电子设备和电磁频谱构建的相互依赖网络,凭借信息交流技术产生的全球信息领域。 在网络技术发展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发展既存在着大量机会,也伴随着危机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已成为管理公共利益方面的全球性资源,推动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不平等的互联网治理制度导致治理失灵,使得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困境和难题。实现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与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全球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和网络空间的“共享共治”是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

当前,网络空间治理的制度困境迫切要求对现有治理机制进行改革。“棱镜门”事件暴露出的网络监听等安全问题,反映出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空间的制度与机制等仍然由美国所掌控,网络空间治理机制还远远不能满足国际社会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际权力结构变迁和新兴国家崛起,新兴国家对网络空间现有机制的参与力度不断加强。一方面,新兴国家通过倚重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阐述观点、表达立场;另一方面,新兴国家试图通过成立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The Global Internet Governance Alliance)、举办全球互联网大会等方式,通过充分的国际协商进程,实践新的制度模式,推动网络空间建章立制,最终使其从非正式会议制度向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正式制度方向迈进。

一、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制度困境

经过40年来的网络空间发展历程,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领域形成了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为核心组织的、自下而上、非集中化的治理机制体系。但现有全球网络空间存在着严重的制度困境和治理失灵现象,严重阻碍了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形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制度设计的合法性与代表性不足。ICANN作为网络空间的核心治理机制,掌管着互联网关键资源和域名系统的分配。但是,ICANN在互联网域名系统领域存在着合法性赤字,影响了其在网络空间的权威。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长期在ICANN等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被排斥在该机构的决策层之外。基于此,美国学者乔纳森·温伯格(Jonathan Weinberg)认为ICANN的合法性风险很高。 瑞士日内瓦国际与发展问题研究所罗克珊娜·拉杜(Roxana Radu)等人对2012年国际电信世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WCIT)召开以来的互联网相关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认为,“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存在的合法性、参与性和责任性问题是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关注的核心,这涉及更大范围的国际体系问题。 实际上,目前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制度中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是不平等的国际体系结构在网络空间的客观反映,同时网络空间还会影响现实国际政治空间。因而,改革西方主导的“多利益攸关方”模式,提高其合法性和问责制,实现ICANN等机构的“功能全球化”,已成为克服网络空间制度困境的核心要求。

其次,机制落实能力有限。当前,西方国家与新兴国家围绕网络安全、网络主权等议题存在严重分歧,严重挤压现有治理机制在解决公共秩序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几乎所有现行治理机制,无论是传统的以西方为主导的ICANN、子午线会议(Meridian)、事件响应及安全团队论坛(Forum for Incident Response and Security Teams, FIRST)、东西方共同治理的互联网治理论坛(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还是新兴国家极力推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主导的世界电信发展大会(World Tele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nference, WTDC)、国际电信世界大会(WCIT)和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十年评估进程(WSIS+10: WSIS Review Process),其有效性、遵守程度和履约能力都有待提高。

第三,机制运作的“巴尔干化”(balkanization)和“碎片化”(fragmentation)特征明显。网络空间的“巴尔干化”是指网络空间分裂为各怀利益动机的众多区域;网络空间审查与过滤常态化,“网络边界”在国家间的显现等是“网络巴尔干化”的重要例证。 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碎片化则是指网络空间和网络安全领域不存在统一性的国际立法和一致性的组织机构。约瑟夫·奈(Joseph S. Nye)从国际制度碎片化的一般理论和“竞争性多边主义”(contested multilateralism)出发,分析了网络空间诸多机制组织的运行现状。网络治理机制的碎片化源于问题结构、权力分配和国内政治因素等考虑,但机制碎片化降低了行为体的准入门槛和交易成本,同时造成议题凝聚力下降。

路径与突破口 篇4

关键词: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困境

当前, 我国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电等各个供电企业都在积极谋求集团化的发展, 预算管理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了相当巨大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 以及现代社会用电需求的增长, 开展精益高效均衡的管理, 并同时满足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需要, 对供电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进行探究就显得显得重要。

一、当前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困境

(一) 预算管理观念仍然存在不足

当前, 已经有很多的供电企业已经将预算管理运用到了日常管理之中, 但是对于预算管理的观念的理解却仍然存在不足, 让预算管理仅仅只是徒具其形, 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实际上, 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相当强的管理, 是供电企业在开展预算的基础上再继续深化的管理, 而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财务管理[1]。因此, 对于预算管理, 供电企业上下所有人员都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

(二) 预算编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进行预算编制需要综合考虑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各个部门科室的具体业务计划、全年 (季度) 的具体供电计划等诸多内容。当时, 从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的预算编制现状来看, 还存在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主要是表现在预算标准的制定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如果预算标准制定太高, 那么执行人员在在执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就会因为不能够达到要求而放弃;相反, 如果预算标准太低, 那么就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不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工作潜力。例如某些县级供电企业设定了电量增长比例, 并将该比例应用到成本增长、收入增长等各种预算调整之中, 让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以及严肃性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 成本核算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因为供电企业的规模都较为庞大, 业务类型也很繁杂, 各个区块之间的可比性相当差, 使得各个单位对于成本类科目使用还不能够统一, 也不够规范。有部分单位对于成本核算并不清楚, 存在有材料费、修理费界定不清楚, 在修理费之中列支办公费、差旅费甚至是工资奖金等各种不合理的情况。在日常的处理过程之中, 对于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还不能够严格的区分, 在成本项目之中列支固定资产项目, 在技改项目之中列支收益性支出。类似的现象时有出现。还有的供电企业则是财务数据信息不能够及时反馈, 存在有“先入账后干活”以及“活干完了未入账”的情况, 例如全年的材料费、修理费都集中到11、12这两个月来结算入账。成本核算本就是预算分析以及考核的重要基础, 而这些情况的存在则对预算分析与考核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四) 预算过程控制乏力, 对预算控制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有很多都仅仅是在预算的下达以及最终成本结果的考核上下功夫, 而对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却缺乏力度, 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之中所考虑的更多的是生产以及经营的需要, 而对于支出是否合理、是否经济缺乏良好的控制。同时, 因为在过去存在有较为严重的“切块管理”的思想, 使得供电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在预算范围内使用资金时, 财务部门难以进行有效控制, 财务部门所能够做到的仅仅是简单的指标管理, 当超出考核指标的时候, 就不给钱、不报账, 只要没有超过考核指标, 那么如何支出都是由业务部门自己来控制, 这就让其余部门、单位有了随意调剂成本项目的空间, 对预算控制效果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对供电企业突破预算管理困境的路径建议

(一) 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观念

因为供电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略之间存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甚至是会对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常远发展带来影响。因此供电企业上下都必须要形成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 对预算管理进行清楚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可以将预算管理和供电企业自身的发展、经营管理进行有机联系, 为整个供电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2]。为此, 供电企业需要利用宣传栏、企业网站、微信等多种途径对预算管理的概念以及重要性进行充分的宣传, 让企业上下都能够充分的认识到预算管理。

(二) 强化成本预算的编制

在过去, 为了能够让预算编制变得更加的简单, 往往是根据过去历年来的报表预算的数据来进行预估, 然后开展预算编制。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预算和实际情况出现脱节的问题。因此, 强化成本预算编制是当前供电企业突破预算管理困境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为此, 供电企业需要在预估未来数据走向的过程之中需要尽可能的将一些具有特殊因素的问题提炼出来, 根据未来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各个部门的数据情况和市场走向来进行实际趋势的预测。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对各个部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 最终所编制的预算需要景观供电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的部门来进行审定, 对预算的执行力进行改善。

(三) 对成本核算行为进行规范, 不断完善成本预算管理规定

供电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的过程之中, 需要从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 打造出一套科学的标准化成本体系, 并以此为基础对成本费用核算科目进行全面的梳理, 对核算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对列支渠道进行规范。需要与成本预算管理需要相适应, 以电压等级等项目来对明细科目的核算, 做好预算与核算, 财务和业务这几者之间的协同一致, 改善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精益性, 让成本过程控制与差异分析都拥有良好的数据支持。同时, 还需要对成本预算编制的报送形式与操作规程进行统一, 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对预算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科学分类预算管理对象, 对预算编制的要求、方法进行细化, 对预算审核的标准与程序进行规范, 并且还需要对项目库管理的规定、项目评审与绩效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增加与完善, 让预算管理能够拥有良好的基础。

(四) 强化成本预算过程控制, 做好成本分析考核

在下达成本预算之后, 需要从资金、费用上进行严格的双向控制。当资金超出了成本预算的支出时不予支付, 在费用上需要对材料的领用、工资的超计划支出、费用的无计划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基层单位, 必须要逐月根据上级单位所下达的成本计划根据项目来进行合理的分解, 并将之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以及人头上, 根据单位分解到具体的班组之中, 并且需要在月末的时候进行严格的对比、分析与考核[3]。日常成本预算管理则需要注重强化和各个责任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以及沟通协调, 以便于及时的将成本费用的具体执行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相关的部门之中, 确保成本预算能够严格的落实。同时, 需要对月度、季度的经济活动分析质量进行改善, 对各个单位成本的完成情况根据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历史业绩等进行结合来开展合理的评价, 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并对其中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来考虑是否需要对成本预算进行调整以及如何来进行调整, 以此来保证调整预算能够公正、客观地对各个单位以及部门的经营需要进行反映。

三、结语

总之, 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在供电企业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供电企业想要将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就需要对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 这样还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 增强供电企业在经济市场之中的竞争力, 推动供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平.供电企业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31) :142-143.

[2]汪静.市级供电企业预算管理的误区及推进对策[J].西部财会, 2013, (3) :36-37.

路径与突破口 篇5

摘要:虚拟经济属于开放性的非均衡演化系统,其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正反馈的影响而造成一定的路径依赖现象,且路径依赖方式不同。而为实现虚拟经济演化向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就应当积极的实现路径突破。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出发,简要就当前虚拟经济演化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分析,并在这基础上探讨了路径演化的突破方式。以期为我国的虚拟经济演化的正常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经济;演化;路径依赖;路径突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形式逐渐出现并对全球经济的运行模式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虚拟财富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达到了较大的规模与水平,改变了经济结构。而世界各国都逐渐对虚拟经济的演化研究投入了更高的重视和支持,并在掌握其发展特征与当前的演化现状的同时,还积极制定了相关政策来就虚拟经济的演化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是该项研究在当前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的展开研究与探索。

一、虚拟经济演化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一)直观呈现的路径依赖

直观呈现的路径依赖问题主要是指当行为者在虚拟经济发展当中从方案1与2中选择了1进行运用,其他行为者出现忽略方案1与方案2的优化比较的情况下,模仿行为者的操作同样选择1。这样的依赖关系就是这里所说的直观依赖。但是这种依赖情况下所选择的方案并不代表是最优方案的选择,该路径的产生主要是建立在主观认知意识层面上的模仿行为。例如,当某企业要选择新技术进行投资,在决策环节,大量的模仿者参与就会造成创新行为锁定的情况,即该技术的创新扩散发展不是建立在传播结构上得到实现的,而是模仿者对他人的直接盲目的模仿所造成的。这种情况下的虚拟资本投资的实现,是在盲目跟风的依赖条件下形成的,该路径依赖现象的存在将会造成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其将在不断的推进虚拟经济演化的同时,造成演化路径的锁定程度不断提升。

(二)隐藏下的路径依赖

虚拟经济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隐藏路径依赖,主要是指对虚拟经济投资造成影响的原因并不是直接呈现下的集体的投资行为,而是经济演化过程中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行为人将选择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价值本身。而常见的隐藏下的路径依赖主要包括对工具创新模式以及过程创新模式依赖两种情况。其中过程创新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工具创新模式之上的创新行为,广泛的涵盖了虚拟经济的机构组成、交易模式以及监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其是在市场支持与政府支持的角度上实现的,依靠工具应用推广和组织形式的演变来实现虚拟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变化。但是在虚拟经济系统特征以及环境的影响下,过程创新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在接受到外界刺激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及时性的反应,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而在虚拟经济演化的过程中,交易模式也随着不断的进行调整,并实现了国际化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了实现经济虚拟化的重要性,不断的实现了模式的创新。

二、虚拟经济演化中的路径突破分析

在虚拟经济演化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不仅要建立路径依赖理论,更应当在这基础上以实现虚拟经济演化正常发展为目标,加强对路径突破的研究工作开展,实现演化路径的可持续性的动态化发展。而要实现路径的突破,主要取决于路径依赖的增强力量。所以,在就路径突破方式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市场行为主体认知的正确调整方面。要切实实现内路径突破,可积极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其一,重视既存系统中的多个要素所具备的`非线性作用,就传统的路径方式进行突破。该方式其实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而该方式在当前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例如我国虚拟经济市场中的证券交易税的变革、股权变革以及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这一方式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二,利用虚拟经济系统以外的能量来将传统演化路径的锁定情况进行消除。该方式相比前者主要是强调突破行为的时间性,是突发性的突破模式。该方式常被用于虚拟经济所处的外部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快速适应行为。例如,发生在苏联的“休克式”市场变革行为,就是依赖该突破理论实现的。总体来说,虚拟经济演化路径的突破,其实是为了避免在演化过程中受到负锁定的影响而试图开展的全新的演化行为。所以,在路径依赖下实现的锁定状态仅为当前状态,并不能决定路径在之后的演化方向。

三、结束语

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其在多种条件下形成的正负反馈机制的影响下正逐渐的发生演化。而在演化的过程中其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性的特征,并主要包括直观显现以及隐藏性的两种不同的路径依赖形式。而造成路径依赖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认知依赖的影响。为了规范虚拟经济的演化发展,相关研究人员应当积极探索演化的突破路径,开展演化治理工作,尽可能的降低路径依赖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华平,李菊妙.外向型经济演化的路径依赖分析——以宁波为例[J].管理观察,,(18):173-174.

电信运营商可能的突破路径 篇6

转变思想观念

认知决定情感、态度和行动,最终效果在行动,足见认知之重。运营商首先要转变思想,与时俱进,改变自身存在的与移动互联潮流格格不入的一些习惯做法,然后按新思维进行创新发展。当初,运营商对互联网的理解有偏差,导致战略失误、资源规划不合理,在移动互联时代被边缘化。要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是CT与IT融合的ICT时代,其中,IT是主导。在美国,苹果、谷歌是主导者,AT&T不是;在中国,腾讯、百度市值早已超过中联通和中电信,超过中移动也指日可待。移动互联网是新兴融合产业,并不再是依附于电信之上的增值业务,而是拥有自身独特核心基础能力的产业。现在的问题是运营商越过互联网真正的基础服务,直接迈向增值服务,导致增值业务控制不住,或者说增值业务真正的利润增长点抓不住。运营商基本看漏了互联网人理解的“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全部三道核心主阵地:基础技术支撑服务业、基础业务支撑服务业、ASP平台。

但运营商通过捕捉到增长新空间,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有一席之地。电信业必须更新观念,由贵族化、资金密集型、高门槛的垄断行业,走向开放、竞争性的行业;从一贯的产业链主导控制方转变为平民化的产业链参与者。

变革体制机制

各地运营商各自为政,虽同属一个公司,却有着不同的运营方式。在云计算时代,这让运营商们自食苦果,层级多、反应慢、行动缓、难协同,政策难以被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运营商要从封闭的以本地网为基础的传统电话公司向开放、全网集约运营与本地化服务相结合的全业务公司转变。从传统电信服务向大通信、大行业、大融合的大视野拓展。其组织架构要调整,应从以地方为主的三层架构向独立、垂直一体化的扁平化架构演进。要避免与互联网公司同质化竞争,依托大网的特点、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灵活性。

运营商的电信网层面分化,设备、接口与协议复杂,其网络架构应实现扁平化与分布化。运营商有数千个垂直集成的封闭的业务平台,难以快速提供全网统一的业务融入互联网。需要打造一个或数个集成的、低门槛的融合业务平台,实现业务平台的融合化和集成化。运营商要充分利用手机号码资源,使其IP化为ID,打通各平台系统,实现一号登录、全网通行。

运营商的很多业务都外包给支撑公司做,很难掌握核心技术,用户体验不佳。如飞信就涉及众多利益方,各方难以协调,缺乏利益动力去做好飞信。运营商应减少核心技术外包和产品外包,减少参与方,重视用户体验。

电信级的设备和标准质量极高,但成本高企。电信企业不比互联网公司,是重资产公司,比如骨干网铺下很多光纤,沉淀了巨大成本。运营商的终端补贴成本很高,运营商是服务商,不是硬件制造商,运营商必须做好端,但端是服务不是设备。且不说运营商没有端的核心技术,即便掌握,端利润时代也早已过去了。不能把增值的期望寄托在无核心竞争力的地方。运营商应降低成本,保证合理必要的质量即可。

当好智能管道

管道是运营商的传统优势,也是其发展云计算中IaaS最强的部分。中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曾提出运营商应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三大动作,包括建设WiFi、LTE网络及开放式平台等。他表示,移动互联网是电信行业与IT行业发展的交汇点,运营商要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此,要大力扩大WLAN的覆盖,建立大量的WiFi覆盖热点。“智能管道”被确立为中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4大方针之一。

智能管道,一是用智能的方法做管道,是技术;二是在管道内部,向数据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交叉地带,相当于互联网的基础业务,基础业务里既是电信的也是互联网的,这部分打好基础可大有所为,这点下文详论。运营商应做好流量经营、管道增值服务,这点记者以前的文章有论及,不再赘述。运营商应将LTE的商用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主动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向前推进,早作安排。充分抓住并利用好“宽带中国”战略的发展机遇期,加强管道基础设施建设。

大数据时代,智能管道的含义变了,相当于把管道作为一种新业务、新管道,而不再是以往的管道,原来没有IP化的,下一步首先都要IP化,IP化后,就不再是一个管道,而是数据了。以前在IDC时代,数据是按电信基础业务的方式建立的,但情况正在改变,正在出现基于数据的IDC,这个数据已不再是通信业意义上的数据。其中在技术层面像存储、基于内存的计算会活跃起来,这属于底层的IT技术。

用好传统资源

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几乎所有人都是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每个电信用户都有一个通讯录维系着社会关系,并可融合现有的业务,在通讯录上,运营商有许多文章可做。如中移动在做的“彩云通讯录”。移动互联网步入高速发展期,智能终端容易受到侵袭,手机中的联系人资料,包括号码信息等都非常重要,运营商可通过服务来维系这些号码信息,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重要资源。做好产品,得到用户的认可,基于用户基础再做相应的拓展,在原有的框架上增加其他附加值,包括与其他业务的融合。通讯录做好了对于运营商整个其他业务也能起到推动作用。中移动总裁李跃曾提出,产品在植入定制机后将取代手机本身的通讯录,基于此,再多入口、多触点地推广其他业务,这对于产业链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运营商拥有长期的通讯录产品研发及运营积累,较互联网公司要早,中移动做通讯录产品可追溯到2005年开始做的号簿管家。在商业模式上或可产品本身探索收费功能或增值服务,类似QQ通讯录的高级会员功能;结合大网资源做收费功能探索,比如结合通话、短信能力。即本身的收费功能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收费模式相结合,跟彩铃、一卡多号等类似业务去做融合,由产品形成入口,再与其他业务分成,带来收入。现阶段重要的还是做好产品,把控好入口,做好入口。这其实也是充分利用运营商的云能力发展个人云服务,实际上就是云存储和云备份。可以对个人信息号码进行备份,也可以对手机设置进行备份。

充分发挥云能力

在云计算上,运营商有很大的机会。云计算产业主要有3个方向:IaaS、PaaS、SaaS。其中,运营商在IaaS上较强,而在平台和软件上较弱,这方面可以加强,带来突破。云计算对运营商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计算服务、作智能管道支撑、为终端及应用开发者提供服务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升级换代的作用。运营商的产业战略布局可以管道为核心,充分利用独有的网络管道资源;以开放平台为基础,打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应用为突破,带动增值业务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运营商长期积累的数据中心优势明显。运营商IDC众多,对带宽绝对控制,有国有资产的公信力,无论发展公有云、私有云还是专属云,均具备优势。运营商星散各地的IDC资源是大多数起家不过十数年的互联网公司无法企及的,应充分利用。随着科技产业发展的加速,政府正在利用互联网的新革命时代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论是物联网、三网融合还是云计算,都将催生大量的新兴应用,而为应用提供保障的IDC自然也必会迎来新的发展。数据中心是运营商的突出优势,电信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变得高度依赖于差异化和数据化。尽早布局基于IT的云,才能使IT数据服务成为运营商增值服务的加速器,进一步发展到最终面向应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精细化过程。

在平台上,运营商较弱。从各国运营商的云计算开发中,可以看到平台已经不光是亚马逊和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才会关注的问题,在云计算的发展中,平台才是王道,得平台者,得云计算半壁。运营商应与开发者合作共赢,从以自己为主逐渐转向专注提供开放的、低门槛的开发平台和环境,汇聚广大开发者共同开发。

软件实力是未来支撑管道企业特别需要的能力。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利润重心从硬件向软件、软件向服务转移。现在运营商虽然从事服务业,但软件较弱,运营商现在的软件都是找人来开发给自己用,但软件是一门独立的能力,没有内功扛不住风险,也不能保证用户体验。软件能力缺失会导致后续竞争上的极大劣势。运营商要跟上更前沿的趋势,最后瞄向企业商务服务业务,而不是简单地作为IT服务。当务之急是在能够产生利润和客户效果之处投入软件力量。运营商推出的套餐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这是没有软件支持的结果,是服务小生产。运营商的服务要深化,简单靠套餐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应将云计算引入服务,云计算的重要特点是自己不提供服务,而是调动别人提供服务,运营商应调动外部力量为自己的用户服务,然后与其分成,而非与自己的营业厅分成(自有核心业务减少合作,平台业务加强合作)。

数据业务主营化

数据也是运营商可以突破的方向,非指流量数据,而是增值数据,特别是基于IT的数据增值业务,基于IT的核心能力。大数据既不属于传统的电信问题,也不属于互联网问题,是新产生的问题。在大数据量下的技术创新介于流量技术和数据业务之间,将来或许比运营商的骨干网还要有价值。

大数据时代,运营商可以提供用于云服务的数据融合技术、海量数据挖掘技术和大规模分布式技术。围绕新核心系统BDS这个中心,形成运营商的网络大脑,进而建立网络数据子系统、用户数据子系统和业务数据子系统。且其IDC有天然优势,不用求人。这一部分,从互联网角度看,也属于运营商最优质的资产,可以成为移动互联网数据核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重心所在。

运营商的数据能力以往都用在内部运维、OSS系统运行保障上,还没有在互联网上大展身手。将来努力方向是完善面向客户的支撑系统,全面提升面向客户的支撑能力。不应局限于传统IDC思路,只把重点放在服务器托管、出租设备等方式上,还需要深入到业务内部,思路向数据方向转变,提高服务的能力。

移动互联前沿的竞争在于除了提供IT服务外,还要与应用结合起来,提供应用(而非IT运维)的云计算服务。运营商确实在跟进这块,但问题是用电信基础业务和这些应用直接对接,中间缺少核心竞争力,现在大数据切入到电信和应用中间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但数据本身也在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未来的趋势是提高应用能力。要学习IBM,既可以提供IT的运维服务,做数据计算加工获取收入,还有一部分瞄着向企业应用云服务方向发展。应用部分可谓无穷无尽,是真正的财源。运营商若能在此有所突破,将会轻松许多。运营商应形成众多分散应用与集中的基础服务相结合的格局,一旦在基础服务上卡住了位,也便有了竞争优势。现在运营商管道业务总体上是在数据业务这方面,如果加一把力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切分和拉长产业链,就存在着巨大隐患。例如数据采集之后,要把数据业务展开成几个具体的产业;再如数据增值前,可以增加咨询加工服务,再往下是平台业务,很多分散的应用,这恐怕不是运营商一家能够做得到的,可通过合作做大产业。

建立新商业模式

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与移动互联网格格不入,运营商并没有一个免费的基础业务可供吸流增值。学习互联网企业并非是盲目跟风,推出同质化业务恶性竞争,而是应学习其相对先进的商业模式。运营商需要建立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推出具备核心优势的免费应用作为基础业务,以此吸引大量流量,基于此开展增值业务,以实现转化变现。但在短期内,运营商产生一种免费的能吸引大量用户的入口应用很难,但在某些方面可以有所突破。

路径与突破口 篇7

一、当前企业资金管理的现实困难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资金管理较为混乱,资金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存在大量资金流失问题。一些企业下设不少分公司,开有各自的账户,造成资金分散化现象愈演愈烈,难以实现集中化管理;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资金运作不协调,导致资金沉淀与日俱增,无法发挥资金的增值作用;不少企业的资金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缺乏资金审批机制,没有清晰职责界定范围,资金使用缺乏过程控制,不能正确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当前投融资市场发展迅速,有的企业债务债权处理失当,负债规模过大,长短期资金结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条断裂。

二、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突破路径

( 一) 统筹调配企业资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应协调各分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应地采用集权制、分权制、相融制等财务管理模式,规范各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企业可统筹调配企业资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具体而言,总公司构建职能明确、功能完备的企业财务中心,设置统一的银行账号,通过收入、支出两条线,归集分散的资金,把分公司的闲置资金及时转入统一账号,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与此同时,总公司根据各分公司的业务量、资金需求等,通过财务中心的账号统一调配分公司所需营运资金,使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财务中心要加强对资金的合理协调和有序调度,做好资金流向的动态监控,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 二) 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优化资金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使用效益,企业必须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首先,企业要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建立预算指标体系和运行监控机制,然后层层落实下去,确保预算的执行力和规范性,在此过程中实行动态过程控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目标,最大化发挥出资金的效益。其次,要着力消灭库存积压,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企业需在物资储备、设备采购和使用等环节密切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的沉淀,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再次,企业集团要选择恰当的资金控制策略,密切联系自身的运营目标和经营现状,审慎编制高效的资金使用方案,减少资金的闲置与浪费。

( 三) 做好资金风险预测,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企业做好资金风险预测,有利于预知潜在的资金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为此,企业要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完善资金管理相关制度,明确相关流程和管理办法。企业要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监测体系,利用好资金管理部门所反馈的信息,随时监控资金结构风险、资产管理风险、企业债务风险、项目投资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等,力求做到企业经营与资金管理同步协调,保障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建立绩效自评、重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依照每个部门的资金管理情况来评估其业绩,并与其绩效相挂钩,切实做到资金管理的权责与利益相统一,从而有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 四) 合理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合理分配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避免企业借入资金规模过大,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二是合理安排企业资金的持有形式,避免长期资金比例过大, 增加企业到期不能归还贷款的风险。企业应认真审视自身投资行为,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大胆投资高成长性的项目,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现逆势扩张;另一方面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快速解决现金短缺现象,缓解内部资金压力。企业必须改变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从自身运营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现金流量管理,以保障资金运转效率和使用效益,从根本上有效控制资金使用,避免损失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结语

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我国企业经过长期高速发展,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相应地资金管理风险明显暴露出来,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经济新常态改变了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财务风险和重大挑战,现代企业要想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就要将资金管理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让资金流在企业中高速运转,并推动企业稳步前行。

摘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而资金管理风险是企业面对的一种重要风险。加强资金管理对于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必须正视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资金运作体系,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资金管理的现实困难,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突破指明路径。

关键词:企业,企业管理,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陆莉.关于加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月刊,2013(22):138-138.

[2]李丽.A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3):106-107.

路径与突破口 篇8

1 高校排球联赛开展状况分析

经过将近十届排球联赛的开展,其已经逐渐发展为职业化、竞技化的体育运动。高校排球联赛的开展有效扩大了排球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推动了排球教学水平的实质性提升。每届高校排球联赛都分为男、女两大类,按照不同赛区进行高校选拔。经过体系化发展的高校排球联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全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现代体育的精神,因此,不仅要大力支持高校排球联赛开展,同时还要结合相应媒介形式,实施必要的宣传活动[1]。

与高校篮球联赛等其他活动相比,高校排球联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高校排球联赛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较为缺乏,由于未能建立其长远可执行的措施和方法,以至于该联赛缺乏完善的包装策略和思路。此外,现阶段高校排球联赛的商业推广并不成熟,加上自身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对高校市场的开发程度并不够,所以在举行高校排球联赛期间,除非有自身学校参与,否则基本上没有人进行关注,这就使得比赛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远远弱于其他比赛。虽然是高校排球联赛,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其运营能力,必须借助市场元素。而目前高校排球联赛的市场推广并不成熟,同时其中商业开发仍不成熟。事实上高校排球联赛的影响力和市场化与其传播媒介推广效果之间有着必然关联。因此,经过十年联赛运营,需要针对其传播影响力不足这一问题,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

2 数字媒介下高校排球联赛传播困境分析

对高校排球联赛而言,数字媒介是其传播、互动、沟通的工具,更是展现高校排球文化的重要桥梁。想要让更多人了解高校排球联赛,就必须通过广播、电视、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介对整个比赛活动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

2.1 高校排球联赛传播状况分析

目前高校排球联赛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缺乏社会化的宣传途径,未能将电视转播和网络视频报道与比赛活动之间进行细致有效的宣传报道,以至于目前高校排球联赛未能形成固定的关注群体。以同类型的篮球联赛为例,据统计,高校篮球联赛在举办期间,有关CUBA的信息阅读量达到了5亿人次,而超过全国40家相关媒体报纸对该赛事进行了宣传报道,现场的观众人数更是超过了排球联赛。与高校篮球联赛相比,高校排球联赛远远没有相应报道量和关注度。比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该活动的生命力,因此,高校排球联赛要注重提升比赛的宣传效果。

2.2 数字媒介下高校排球联赛传播困境

尽管高校排球运动实现了一定发展,但是在整个高校体育运动中,排球仍然不能算做大众体育运动。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体育运动,只有水平普遍提升,整个比赛才具有观赏性。但目前在高校排球联赛举行过程中,各个参赛队伍水平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以至于比赛观赏效果较差。从实质上看,数字媒介下高校排球联赛存在的传播困境主要表现为:首先高校排球联赛的媒介传播存在与比赛不同时、滞后的现象。受传媒成本的因素影响,目前高校排球联赛大多为录播,其比赛时间与传播时间存在较大脱节[2]。其次,高校排球比赛传播仍然停留在比赛过程和结果数据的报道,缺乏相应娱乐内涵,目前在对高校排球联赛进行传播时,更多集中在对比赛竞技、对抗的报道,未能将排球运动与排球比赛形成有效结合。再次,缺乏专业传播媒介,当前高校排球联赛举办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专业的传播媒体,整个联赛的内涵和影响未能得到有效宣传。最后,排球联赛在媒介传播过程中未能形成与观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传播媒介的利用缺乏应有技巧。从当前高校排球联赛开展状况看,在整个宣传报道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排球文化,由于与观众之间互动性不足,其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3 结合数字媒介发展趋势突破高校排球联赛传播困局的新路径分析

针对目前数字媒介迅猛发展趋势,当前在开展高校排球联赛过程中,必须尽可能调动各种媒介资源,打破传统传播困境,实现该联赛应有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3.1 依据数字媒介发展趋势,探索全新传播思路

对高校排球联赛而言,其媒介传播必须打破以往思路,树立从受众出发的全新传播思维。对于高校排球联赛来说,其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种高校文化,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比赛的竞技过程和成绩,要注重传播的质量和文化。结合相关传播理论,要知道在事实上的传播过程中,没有单一的传播方式。而受众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受众往往会根据自身对信息的期望结果来选择媒介。因此,高校排球联赛想要突破当前传播困局,必须从转变自身传播思维入手,融入必要的文化内涵[3]。

3.2 结合多种媒介资源,构建传播互动机制

针对以往媒介传播过程中,忽略了受众的主体地位,整个传播过程互动性不足这一问题,当前高校排球联赛传播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新媒体,积极构建全面、互动的传播机制。通过构建广泛渠道,获取高校排球联赛的各种信息,并结合有效包装,丰富比赛的内涵和看点,深化其价值点。结合互联网媒介的成熟应用,在进行排球联赛传播时,要注重利用好新媒体资源,通过全新互动传播机制建设,从而突出传播价值,实现理想传播效果。

3.3 构建传播信息输出与接入平台,提升关注度

随着数字媒体发展日益成熟,高校排球联赛组织方必须注重联赛传播影响力的实质性提升。针对以往比赛传播影响力较为有限,缺乏有效的宣传平台和媒介这一状况,要结合多种数字媒介资源,构建排球联赛信息传播输出和接入的新传播平台,其以排球联赛为载体,注重宣传排球文化,通过有效传播,加深学生对排球联赛的认知度,进而提升学生对排球运动的认同感,从而实现高校排球联赛应有价值。

4 结语

相对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排球运动在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关注度。因此,十年时间高校排球联赛实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高校排球联赛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传媒平台,整个比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大大折扣。因此,必须结合数字媒介发展趋势,探索突破高校排球联赛传播困境的具体方法。通过完善传播思路,实现高校排球联赛影响力的实质性提升,进而推动排球运动与高校体育文化之间实现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李阳.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排球联赛推广机制及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63-64.

[2]杨红英.高校排球文化传播途径的未来走向[J].当代体育科技,2012(19):92-94.

路径与突破口 篇9

经过多年调研,我们发现,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脱节、培训目标难以达到、培训的形式无法满足教师个体需求、普通教师接受高端培训的机会太少。偏远地区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如果脱离农村教师的教育工作实际,就不能有效指导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培训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1.培训目标漠视地区差异

偏远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师与社会的联系普遍较少。对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缺乏必要的设计和调整,与城市教师培训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偏远农村地区具有特殊的、多元的文化背景,但是这一特点并没有引起培训部门的足够重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新课程教师培训,忽视了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的个体需求是多样化的,他们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中小学教师培训就是要“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1]。

偏远农村教师由于身处特殊的文化地域,接受的却是全国统一的文化教育,他们在入职以前很少能接受到关于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特点的学习和培训。现行的旨在针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目标强调整齐划一,培训者不了解偏远农村地区的地域文化,对偏远农村地区学生缺乏认知。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面对文化反差时又往往手足无措、身心俱疲、难以适应。这些教师入职以后会接受“贫困文化”思想的影响,将文化冲突、地域冲突、师生冲突等种种矛盾归咎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原因,他们亟须提高对多元文化认知的能力的培训[2]。

2.培训内容脱离主体需求

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显得能力不足、知识陈旧。虽然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受到重视,但是,受“唯专业主义”、“专业技能本位”思潮影响很深,培训内容主要是聘请专家讲解理论知识,或者请优秀教师上“样板课”。针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知识更新和能力训练方面的培训少之又少。教师培训并不是要把专家、优秀教师的理念和教学经验直接嫁接和复制,而是要变革和创新,但是教育观念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学校没有形成能够支持教师持续变革的氛围和条件。

通过几次专业知识培训让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发生彻底的改变绝非易事,培训者要试图利用陈旧的理论知识催生农村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显然无法使培训开花结果,因为这些枯燥的专业知识讲解无法让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在短时期内消化和理解。单纯追求知识专精化、能力技术化、训练规范化的教师培训,最容易忽视,也是最容易遗忘掉的恰恰是培训者最应关注的,那就是源自教师生命本身的内生动力。只重视以专业知识学习为内容的培训显然无法催生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对于培训的内在需求。这种理论知识的给予,忽视了教师主体的需要。我们的培训不是要把教师变成知识传授的工匠,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和思考,学会学习与思考的教师才有教育智慧。

3.培训形式忽视地域特点

教育主管部门主管的培训组织有序、经费充足,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培训。但是由于偏远农村地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教师分散,加之工学矛盾特别突出,所以很难进行集中培训。农村村小的教师即使是集中在乡镇进行培训难度也很大,更别说县城和城市了。初中教师、高中教师由于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更分身乏力,集中起来学习难度更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组织的几次针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集中培训几乎都流于形式,缺乏使学员学会循环学习、终身学习这样的一种长期有效的培训形式。调研时发现,偏远农村地区远程培训条件不够,校本培训流于形式,自主研修也显得懒散成效不高,培训还是依赖集中这种传统的形式,以学校为阵地的工作岗位研修培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地域偏远,但是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乐于竞争、追求成功,对于城市并不陌生,思想行为不拘社会习俗,思想时尚不保守,喜欢接受挑战,行为不拘谨,个性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表达。那种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的自话自说讲座式的培训形式并不被教师所喜欢和接纳,培训效果不佳。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形式忽视了农村教师的性格特点,违背成人学习的规律,这种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形式不能够被偏远农村教师所接受,成熟思维优势得不到发挥。培训不关注教师的学习心理,不调动学习气氛,参训教师缺乏培训兴趣,那么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4.高端培训难以为继

教师培训有省级培训机构承办的省培、国培,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对骨干教师或者校长进行培训,省教育学院组织专家团队送教下乡,还有县级教科所或者教师进修校组织的培训。选择教师时由于缺乏制度监督和选择依据,这些培训的培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培训课题完全取决于培训教师的意愿,培训质量依赖于培训者的素质和能力,缺乏制度保障,培训者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缺乏深入研究,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案例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大多数由县级进修学校承担,但是经济投入不足、培训条件有限、资源缺乏整合、师资水平不高。很多教研员长期脱离教学一线,年龄偏大,缺乏学习和创新,缺乏对教育动态的关注,培训能力相当有限。因此,县级进修学校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发展所起到的支持作用不明显。省市级教育学院具有优质教师培训资源,但是教师培训缺乏专业的依托基地,缺乏稳定的教师培训团队,即使能够送培到县、到乡,也因为不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显得水土不服,缺乏持续培训,短期培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持续学习与发展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路径突破

1.促进教师整体发展是培训的目标所在

面对教育改革等新鲜事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偏远农村学校应时而动,把教师培训目标定位于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上,这并没有摆脱因循于教师学历补偿时代的牢笼。这种只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导致参训的农村教师对培训只关注两个方面:追求功利性,并且要求培训立竿见影,因为培训对他们评职晋级有用,他们才会急于求成要求拿到培训合格证书;参与培训后要求能立即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要的是实用和实效,任何一种带有功利目的的培训都会影响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效果,导致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除了要帮助偏远农村地区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也要对农村教师的内在需求予以关注。偏远农村地区教师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更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要有批判意识,追求自主发展,这是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的整体目标要求。培训者要关注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的思维和情感,激起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为他们燃起一盏明灯。只有这样,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才能发生整体形态的变化,让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终身受益,从而使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实现整体发展、全面发展。

2.满足教师多样需求是培训的内容格局

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内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培训不应把城市教师的培训内容生搬硬套到农村去,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与城市教师培训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农村教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要靠农村教师,实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关键也要靠农村教师,对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进行的教育培训是农村教师进行更多文化交流的平台。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意义重大,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人,更是一个教育专业化人员,同时他们还是偏远农村地区特殊环境的知识代言人,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要突出地域性特点,提高偏远农村地区教师传承和发展农村多样化文化的能力,发展农村教育。

带有教育使命的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包括培养教师个人的使命,同时也是国家赋予培训教师的教育使命,满足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的多样需求更是培训者的责任与担当。对于整个偏远农村地区而言,农村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更多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的教育使命还在于能够将农村成员带入更高层次的新的精神世界。在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时,应更多关注他们的多样化需求[3],因为他们身上承担着多种教育使命,对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进行培训最重要的价值体现是提升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传承本土文化、创生新文化的能力,进而影响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

3.构建研训一体模式是培训的形式需要

作为成人的教师学习有自己突出的特点,而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由于所处的地域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针对他们的培训是“自上而下”的,带有行政命令的性质。农村教师的专业学习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自觉自愿的,但是“自上而下”的培训形式有时恰恰违背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意愿。因此对于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最有效的形式是“教师自主研修”和团队的拉动,实现教师个体与群体的合作,促动教师主体与教师本体角色成长。想要提高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激发培训活力,就必须构建适合农村教师群体知识共享的培训团队,这是实现偏远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培训,培训者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培训方案要能够促动农村教师的合作与互动,这涉及培训的诸多方面,要事先了解参训农村教师的培训要求,培训以当地农村教师生活为中心,能够解决当地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关注农村教师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时要与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对话。无论是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还是对城市教师进行培训,研训一体的培训形式恰是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所亟需的[4]。

4.构筑高端团队是培训的机制引领

对于偏远农村地区而言,教师培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最关键的一步。让高水平的培训专家指导,培训学员可以少走弯路,不必摸着石头过河,理所应当聘请专家和名师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不过我们试图打开另一条捷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跟省市高校和教育学院建立对口援助,即“专业对口、专校对口、专家对口”,这种支援联系的先导是高水平大学、培训机构,平台当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要把偏远农村地区学校里的骨干教师送出去在专家的带领下,开阔视野、学习新知、提高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带动偏远农村地区教师整体发展的本土专家。

实际上真正能使教师发生改变的依然是教师自己的内心,因此,专家引领只是途径,专家与参训者之间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而非高不可攀的指导者、演说者,培训者的角色是培训课堂的提议者和参训教师的合作伙伴。伙伴关系比单向宣讲理论难得多,复杂得多,培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和感知力[5]。培训者要与参训教师一起研讨、交流,让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很快进入深层次的讨论,关注到更深刻的教育问题。培训者的角色要由“高高在上”的演说家转换到“穿针引线”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Z].2013,5.

[2]秦玉友.贫困文化改造取向中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3]陈云虹.论有效教师培训的三个关键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

[4]王北生.“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路径与突破口 篇10

一、山东省T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现状及成效

自2014年3月份起, 山东省T县工商局按照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总体部署要求, 依法有序、积极稳妥推行各项改革, 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民间投资潜力, 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 山东省T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自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 T县积极组织做好各项改革工作, 放宽注册资本和住所登记条件、信息公示、先照后证等改革措施顺利推进, 创业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市场秩序总体稳定, 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主体资格确认实行“零门槛”。为确保重点项目在第一时间获得营业执照, 对因筹建时间较长、暂时无法取得前置审批文件和证件的重点发展项目实施“零门槛”准入, 将经营范围核定为“对某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开发”, 先确认其主体资格。

二是首次创业企业登记实行“零首付”。针对小微企业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实施宽松的出资方式和期限, 协助小微企业办理注册资本“零首付”公司登记。在出资方式上, 突破货币出资瓶颈, 允许办理以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公司股权、实物及以劳务、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出资的企业。

三是经营范围实行“零限制”。对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贸易企业, 不核定具体经营项目。解决个体工商户、小型私营企业转型为公司制企业, 需重新进行资质认定或审批难题, 允许转型升级时经营范围直接进行“复制、粘贴”, 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有效保证了转型升级中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四是出资人投资实行“零障碍”。在出资主体上, 允许居委会、村委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作为出资人投资设立公司。允许自然人用相同的字号设立多个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五是全面简政放权, 改革审批流程。在系统内部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新模式, 重点实施了审批权限、审批流程、审批方式三项改革。授权有条件的工商所直接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商登记, 实行个体工商户跨乡镇就近登记、验照。将普通公司制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由“一审一核”改为“一人审核”。完善网上服务平台, 开展网上预约登记, 行政审批效率在原来基础上实现成倍提速。

(二) 山东省T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底, 该县登记市场主体总量32992户, 注册资金总量1558482.79万元, 其中:各类企业达到5369户, 注册资本1413891.61万元;个体工商户达到27383户, 注册资金83297.0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0户, 出资总额61294.13万元。

一是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全县共新登记市场主体3208户, 同比增长48.0%, 其中:新增各类企业935户, 同比增长162.6%;新增个体工商户2216户, 同比增长24.3%;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7户, 同比增长103.6%。

二是企业注册资金规模不断提高。新登记的企业中, 注册资本3万元以下的78户, 占新登记企业数量的8.3%, 同比增长550%;注册资本3万元至50万元的222户, 占新登记企业数量的23.7%, 同比增长20%;注册资本50万元至100万元的356户, 占新登记企业数量的38.1%, 同比增长252.5%;注册资本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266户, 占新登记企业数量的28.4%, 同比增长706.1%;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元的13户, 占新登记企业数量的1.4%, 同比减少13.3%。

三是第二、三产业增速明显。新登记的企业中, 第一产业15户, 占1.6%, 同比增长200%;第二产业企业134户, 占14.3%, 同比增长226.8%;第三产业786户, 占84.1%, 同比增长161.3%。

虽然T县工商局相对于全国典型地区商事登记改革的步伐来说比较晚, 改革范围比较窄, 但是主体增量的比例却比较迅速。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项具体措施的逐步推进, 改革的成果也会更加显著。

二、山东省T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T县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践在鼓励社会投资和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在“先照后证”“放水养鱼”的登记模式中产生, 这无疑会在某些程度上给基层工商部门带来后续监管的烦恼, 诸如法律适用困难、现有制度体系内塌等问题也陆续出现在改革过程中。

(一) 法律法规不统一形成的适用困局

我国没有统一的《商事登记法》, 有关商事登记的法律法规比较多, 并且较分散, 1997年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法室就提出了商事登记立法的建议, 1998年《商事登记法》列入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呈报的立法计划, 成为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一类立法项目。至今近20年过去了, 商事登记立法仍未落地。由于商事登记法规的规定不统一, 不同的商事主体被不平等对待, 挫伤了商事主体依法履行登记义务的积极性。这种制度显然与市场经济要求的自由平等理念不符。

具体的工作实务中, 工商管理登记执法机关往往面对众多法律规范不好选择, 无所适从, 同时也容易引起司法纠纷, 这给企业以及监管者都提出难题和困惑。在T县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时常会面临法律适用的困境, 同时也一直难以找到先行先试、创新突破和依法行政的契合点, 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并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势在必行。

(二) 配套改革的缺位造成的现有制度体系内塌

商事登记进行改革之后, 注册资金不再作为登记事项, 并且企业不再需要进行年度检验和上交验资证明文件, 这有益于创业者节省时间、减少成本, 同时注册登记的门槛也被降低, 有利于市场活力的提高。但是, 上述变革必然会引发相关法律制度的系列变化, 造成已有制度体系的“内塌效应”。

譬如税务登记。长期以来, 我国的税务登记一直以来依赖于工商登记。按照原有体制设定的流程, 商事主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 持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去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部门依照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地址、生产及经营地址等信息进行税务登记。然而商事登记改革后, 允许商事主体的经营场所和住所不一致, 与税收的属地征管方式脱节, 税源控管比较困难。

再如, 经过商事登记改革, 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 首次实收可以为零, 不再登记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 验资证明文件也无需提交。但对于登记出质的股权要求比较严格, 必须实收到位, 由此可以推断, 因商事登记改革的实行, 工商部门可能丧失股权出质的登记职能, 因此, 中小企业将会失去一个好的融资方式, 从而使其进一步陷入融资难的困境。

(三) 利益重整引发的利益相关者的阻力

任何一项改革必然会引发利益的调整和重新配置, 改革必定触动既有利益, 触动利益的改革注定会遇到强大的阻力。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一项关于制度体系、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管理模式的重大改革, 涉及20多个政府部门, 建立新的监管体制对这些部门监管的理念、手段、水平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涉及部门之间重新划分职权和责任。改革以后, 随着审批权的简化或取消, 各审批部门基于原有的审批权所产生的相关权益也会随之消失, 因此, 一些部门在制定与改革配套的审批和监管制度上持观望态度和存在畏难情绪, 在改革内容、发展方向上很难达成思想共识。由此可见,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一项具有强大牵引力的改革, 改革所涉及的人的因素是不能不考虑的。在这种情况下, 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阻力必然在行政机关内部首先体现出来。

此外, 改革的阻力还来自于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因商事登记改革, 不再对注册资金进行登记, 也无需企业上交验资证明文件, 无需对其进行年度检验。取消验资、年审业务后, 对很多中小型会计师事务的收入产生了极大影响, 严重打击了注会行业,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处在被重新洗牌的极大危机之中。目前, T县进行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已经对该县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造成一定冲击并受到了来自该行业的阻挠, 可以想见, 随着改革的深入, 该行业作为利益受损者必将成为改革的阻滞力量。

(四) 市场监管缺位需考量的秩序隐忧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 将改变原有的“重审批, 轻监管”模式, 变重事前监管改为重事后监管。除了一些与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行业外, 前置审批改后置审批备案, 如果经营主体未按照规定在取得营业执照之后到相关部门申请行政许可, 工商部门和相关部门应联合对其进行处理, 但受体制不同和信息传递等因素的限制, 在实践中, 基层工商部门很难与其他部门良好协作, 从而形成联动机制。

商事登记的前置要求取消了, 意味着原有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关系要发生相应的改变。登记部门不再处于行政监管的源头, 不再起到对市场活动入口把关的作用, 此时, 审批部门的监管力量和管理职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否则很容易出现监管方面的空白。如果“宽入”后的监管措施不完善, 后续监管缺位、不到位和失位的情况就会逐渐显现。

三、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山东省T县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推进商事登记改革, 需要探寻新的改革动力, 破除改革的阻力。

(一) 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应以立法为保障, 以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 明确登记改革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根据不同需求, 逐步推动和进行。

为规范当前商事立法间的冲突和矛盾, 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 应借鉴国外的经验, 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通过统一立法来统一商事登记标准和登记程序, 明确登记法律责任, 这有利于市场准入平等条件的形成和维护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也有利于市场竞争公平、自由地进行。当前, 我国正大力推进工商登记改革,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 改革需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 因此需要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跟上, 应借修改大量法律法规的有利时机, 加快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律规范。

(二) 协同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浩繁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公司制度改革等多个层面, 在商事登记改革过程中, 只是企业的部分问题得到解决, 而在很多领域里, 与其相配套的部门管理制度及审批改革更需提上日程。

因此, 商事登记绝不是登记机关一家可以单独完成的, 应该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缺乏整体改革的制度安排, 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 深化改革就无从实施, 改革的成效就会打折扣。进一步深化未来改革, 需要统筹好效率与安全、宽进与严管、司法与行政、工商登记与行政审批制度、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与政务诚信建设、工商与其他政府部门、商务诚信建设等关系, 创造良好的改革条件, 为改革营造有利环境。

(三) 重构政府与市场主体关系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 注册资本认缴制把出资的自主权和市场交易的判断权交回企业, 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构建了政府与市场主体的新型关系。与这种新型关系相对应的政府部门, 要求按照“有限”和“服务”的原则进行重塑。一是制定权力负面清单, 列举其不可为的事项, 禁止一些许可部门对许可条件做出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任意性解释, 建立统一标准严格规范的市场准入条件, 真正放低“宽进”门槛, 形成“活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功能, 增强服务意识, 增加服务内容, 直接为市场主体登记后进入许可审批程序提供服务, 保持登记和许可程序之间畅通, 做到登记和许可的无缝衔接。

(四) 创新市场监管模式

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 经营主体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市场监管任务艰巨, 需各市场监管部门创新监管理念, 探索新型的监管模式, 真正实现“严管”。一是构建两个平台。改革传统的监管模式, 构建全国统一可共享的市场主体信用公示系统。同时, 为确保交易的安全, 发挥网络信息功能, 建立全国统一可查询的商事登记数据信息库, 便于查询商事登记主体的信息情况等。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网络。充分发挥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作用, 在各行业协会的配合和参与下, 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 发动群众参与举报, 在人流密集地和大型公共场所等公布投诉举报平台。同时, 要不断加大媒体对违法经营行为的监督力度, 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曝光, 达到震慑作用, 引起社会关注。三是培育完善的市场监管执法体系。搭建“分管副局长牵头、经检大队、基层工商所经检中队”组成的三级办案模式, 培育横向的执法部门之间构成的执法体系。

总之,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于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变革, 使政府管理从主要依赖事前的审批式的职能管理向主要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的服务式的职责管理转变,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须科学理性地对待。

摘要:我国现行的商事登记制度存在着门槛高、注册难等许多问题。部分地区实施了以“宽入严管”为特征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后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这一改革对市场环境、政府管理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 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应当设法破解“宽入严管”的难题, 突破阻力, 以保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的实现。

突破传统作曲理论的创作路径探析 篇11

据笔者统计,目前国内作曲实践方面的论著较具代表性的有:赵晓生的《传统作曲技法》②,这是一本从风格模仿入手达到创作的目的的论著;还有以结构为体系,从动机、乐句到乐段、一部曲式等写作入手的论著,如罗忠镕的《作曲初步练习》;再有像杨儒怀的《音乐分析与创作》等,则是侧重音乐要素及其技法的分析类理论著作;而更多的是侧重歌曲创作或是现代作曲技法的分析类论著,如杨青编著的《作曲基础教程》、姚恒璐的《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等。当然,像赵晓生的《太极作曲系统》、房晓敏的《五行作曲法》等论著由于其独特的个性,与传统的作曲教学方法差异太大,本文不妄加评述。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恒璐继《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琴韵拾遗—姚恒璐钢琴作品选》等理论著作与实践创作后出版的又一部论著——《作曲的基础训练》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4月正式出版(以下简称《作曲》)。这是姚先生在大量的创作以及作品分析实践并系统论述分析之后,一部带有总结性的指导创作实践的专著。该论著以独特的视角,从音乐元素与技法入手,解构与重构作品的原貌与创作过程,实训读者的原型设计及其变形能力,以达到创作、创新作品的目的。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趣味的构思、清晰精练的笔触,引导读者直接有效地深入创作的最佳状态。笔者细细品读《作曲》之后,认为其在作曲技术教学方面带来了突破传统作曲理论的创作途径:

一、以“变形”技法为核心的作曲体系构建

作者打破了以往从主题动机入手,继而乐句、乐段逐步展开的,以“曲式结构”③为线的传统教学体系,构建了与众不同的、以“变形”技法为核心的作曲体系。

“变形”是本论著的灵魂。无论是每个章节的技法解构,还是成品的重构,作者都始终贯穿着变形的写作思维,利用各种示例启发读者的变形能力,这是作者在解构作品技法以及实践训练过程中的一根主线。如第一章中论述了节奏的变形手法,并实训了节奏主题及其变形贯穿的能力;在第二章中强调了各种民族调式的变形及主题旋律发展当中的变形情况;……在第六章中作者依然强调倚靠对旋律、和声、织体、调性、音区等诸方面的变形、对比手法的思考对作品的结构加以分析、创作,并且提出“规范曲式”通过演化变形甚至会产生“边缘曲式”“自由曲式”等等。由此可见,在整体构建作品过程中“变形”的力量也无所不再。

规则是由理论家制定出来的,是他们对过去重要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后加以总结的结果。姚先生在总结出这些规则后,仅仅把它作为实用的指南,并且要求读者当取得丰富的经验之后,它们可以全部或局部地加以废除。于是,这种以真正的理性和逻辑与想象力相结合的形式又会出现新的经验,这样,便被日后的理论家记录、整理并归纳成新的规则,这也许就是姚先生启发式论述的本质。因此,姚先生论述的“变形”并不是对技法的束缚,而是对思维的一种解放。

二、以“现代思维技法”为激素的作曲理念渗透

在本论著中,所有章节都渗透了姚先生现代音乐创作的思维和理念,并融入许多最新的学术成果。例如在第一章节奏与节拍中提到的复节奏、复节拍以及附加时值的复合,第四章品味和声中论述的“音块”和弦与十二音调性思维旋律的和声配置等都体现了现代技法思维。

尤其是在第二章旋律写作中,作者专门用了两个章节(第三节和第五节)论述旋律写作中的现代思维。在旋律主题的设计中,更是引入作者的最新学术成果——《三种音高思维的创作理念与实践》④。姚先生认为,传统音乐的写作是以调式音阶为音高体系的基础,在旋律写作练习中,除了反复掌握大小调体系、世界各民族特色调式外,还需要对种种陌生的、甚至有些不能称谓的“人工音阶”加以练习,这就是作者的“音阶思维”。但是,当在旋律中发现音高很难归结于一个特定的音阶当中时,却有可能找到其音程规律,根据音程结构特点发展成的旋律,作者认为是运用了“音程思维”的创作方式。另外,在用十二音写成旋律时,往往认为它是非调性音乐范畴的“无调性音乐”。然而,姚先生认为,通过旋律中的音高布局分析,将十二音分成若干组的音列仍然有片段调性特征,由此,可能组成有调性潜在关系的音列,因而产生以调中心不断游离为特征的“泛调性音乐”,这就是姚先生的“音列思维”。

作者在作曲教学中引入三种音高思维等现代技法理念,但并没有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法截然分开,而是将现代技法作为一种激素,融入到传统技法当中,不但激活了传统作曲教学体系,为当今音乐创作找到更加有效的实现途径,而且引发了作曲家对技法的创新意识,在学界引起共鸣。

三、以“世界语言”为导向的作曲风格定位

音乐语言的形成涉及到技法的实施,风格写作最终也要落实到技法的合理实施。在《作曲》一书的绪论中,作者明确提出,当前作曲实践中人们所追求的是多元融合,而传统与现代没有天然屏障,民族风格与西方现代技法当然也应该相揉相济,从而形成“世界语言”创作。因此,在论著的第四章第四节声部连接中,作者专门论述了民族和声半音化的问题。他认为,民族和声半音化的目的并不是纯粹技法意义上的变革,也不是一两个孤立和弦的叠置方式,而是力求在“成片的”和声进行中,既保持民族音调背景上的语言韵味,又要追求和声的色彩,最终产生的还是丰富的多声部音响。他同时列举了作曲家崔文玉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和自己的以古曲为题材创作的作品《阳关三叠》作为解构技法的示例,这两首作品都是以半音化五声性和声与十二音技法相结合构思的。很显然,这些作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风格作品,而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运用“世界语言”而创作的多元音乐风格的成果。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融合的时代,“世界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作曲》所倡导的“世界语言”风格写作为当代作曲教学开创了先河,也彰显出该著的前瞻性。

四、以“步步为营”为模式的作曲习题设计 习题的设计对于作曲教学方面的论著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习题实际上就等于是理论著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曲学”。在上文论述到的著作中,大部分是没有练习题的。而姚先生将每一种技法后的实践练习题设计成训练与思考,不但明确训练目的,针对性极强,而更加突出的是训练中详细分类的示范,且分类全面、细致入微,能够起到非常有效地指导作用。如在第二章的训练与思考中,就将旋律写作的基本类型及其展开手法分为七个训练板块:调式调性的辨识、音列与音阶的互通、以节奏节拍特征为主体的旋律、以音程的关联为特征的旋律、旋律写作中的展开手法、旋律的装饰性写作、单旋律写作中的风格扩展。然后,将各板块更加细化进行示范、训练,如调式调性的辨识就分为旋律的主题和如何对旋律进行装饰两种示范及训练;接下来,又将其中旋律的主题分为较低程度的训练和提高程度的训练;最后,再分别针对不同程度的训练布置较大量的习题。因此,姚先生的习题设计是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全面而细致,体现出其独特的教学理念。

作曲技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操作系统,训练中来不得半点虚假。作曲技术教学更非易事,能荣膺作曲教学头衔者首先必是成功的作曲大家,因为示范教学是作曲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曲》的作者正是这样一位作曲大家和教学名师,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作曲》的示范与训练都是作者在历经四十余载作曲与教学生涯的艰苦磨练之后,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提炼出来的典型问题,这些习题可以引领学习者进行卓有成效的训练,从而打通学习者的死穴,进入作曲的自由王国。

“作曲教学”论著的编写一直是困扰中外作曲家的一个难题!当前,国内作曲技术理论的书籍汗牛充栋,而作曲技术教学实践的论著又严重匮乏,《作曲》一书的出版,必将在我国作曲教学领域产生较大影响!作者从一开始就扣住了作曲教学的要害与本质,以“变形”技法为切入点,循序渐进,把作曲教学控制在可操作与有效性的范围之内,体现出少有的开拓性、实效性与普适性。

1.开拓性

该论著首先注重了作曲学科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学术性。作者以严密的逻辑、循序渐进的方式,运用高度概括、明确的“结论式标题”的形式分章解构了各种技法,并最终走向重构作品的创作实践,遵循了传统作曲技法一般规律。但同时,作者又在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拓展了现代技法领域、“世界语言”风格等,并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法理念——“变形”思维,相对于以往论著而言,具有较大的开拓性。另外,作者还在其他诸如习题的设计、体例的安排等方面也具有较大创新性,进一步完善了此类论著的知识层面。

2.实效性

在提倡文化素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普遍提高民众艺术素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中的艺术创作是实现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尽管艺术院校林立,有艺术专业设置的院校颇多,但是,能够进行艺术创作的人却非常少,尤其是音乐创作的群体。长期以来,作曲教师的匮乏是制约作曲教学的主要原因。因此,能够有这样一本带有教学意义的作曲训练的论著,对于当前各艺术高等院校的教学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曲的教学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它是一个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如何才能让读者有效地接收这些专业知识,作者除了在语言上饶有趣味之外,更加注重了体例的编排、文化表达与技法的融合、专业知识与启发式论述相结合的思路。在体例的编排上注重要点的概括性和范例的全面性、细致性,在阐述技法时同时结合文化的背景,让读者更加易于理解。而在专业知识的阐述中时时以启发性的思维,告诉读者应该掌握的知识结构,引导他们行之有效地进行创作,并主张最后要创新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3.普适性

姚先生始终认为,作曲不可分为“专业的”与“业余的”,而是应该与西方一样,根据其从事的事业分为“职业的”与“非职业的”。本论著从解构作品的原型技法入手,在前六章让读者了解作品创作过程之后,利用后三章钢琴小品的写作、艺术歌曲的写作、重奏的魅力论述了重构作品的过程,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且概括性强、语言通俗易懂。同时,作者既强调重构训练的基本功,又注重文化层面与技术点的结合,如在论述节奏节拍时,从人类远古时期狩猎及各种劳动中的律动节奏出发,阐述音乐作品中的强弱关系不仅与音乐的韵律、技法因素相关,还与音乐想要表达的感情、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启发读者的扩展性思维。因此,本书不仅对作曲专业的学习、教学具有参考价值,对于那些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们同样也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

结 语

固然,要想仅仅依靠这样一本论著就达到完善的作曲阶段,恐怕是不现实的,因为作曲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也许,这正是作者命名为《作曲的基础训练》之缘由吧!如果要说这本论著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作者在诸如旋律写作中调式的运用、线性思维中以民歌素材写作的复调、品味和声中半音化的中国民族风格和声、钢琴小品写作、艺术歌曲写作等前面几个章节中都有关注到中国民族风格问题,唯独在最后一章乐器与音色中,没有提到中国民族器乐,这就使得在乐器写作训练中民族风格缺失。当然,众所周知,中国民族乐器的重奏、合奏曲写作是一个很大且非常难的课题,但是,笔者以为,为了保证整个论著的统一性,是否可以在这一章的为指定乐器写作独奏小品的训练中,加上中国民族乐器独奏小品的写作。

另外,作者已经明示,作曲者一定要重视传统听觉习惯与现代感听觉能力的培养(作者在论著的附录中导览了近四百首各种体裁的中外名曲作为听赏的基础曲目),同时,文化修养的提升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作曲的必备基础。如果把作曲比作一个健全的生命,那么技法就是骨骼,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则是其血肉。在《作曲》一书中,作者时刻提醒学习者,在深凿作曲技术的同时,切莫忘记加强人文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如加强哲学、美学、社会学、史学等知识的学习,不断补充文学、美术、戏剧、舞蹈等方面的知识。一个健康的作曲者必定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必定是具有高尚的人格境界和道德情操,并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作曲者才能创作出真正丰满的作品。笔者认为,文化的修养和作曲技法的历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相信大家在经过《作曲》的学习之后,沿着作者精心设计的模式一路前行,必有斩获!

参考文献

[1] 姚恒璐《作曲的基础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2] 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 赵晓生《太极作曲系统》(新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4] 罗忠镕《作曲初步练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杨青《作曲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7] 房晓敏《五行作曲法》,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① 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序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本段中所提论著的版本参见文后的参考文献。

③ 勋伯格《作曲基本原理》、罗忠镕《作曲初步练习》、杨青《作曲基础教程》等都是以“曲式结构”为线的论著;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是以“风格”为线的论著;兴德米特《作曲技法》是以“对位”为线的论著。

④ 姚恒璐《三种音高思维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此论文为江西师大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校教改课题、省教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JG14229)

熊小玉 博士,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路径与突破口 篇12

党的十八大以后, 四川新一届省委在对省情进行全新审视的基础上, 针对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突出矛盾, 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主要思想是提升首位城市, 着力次级突破, 夯实底部基础。提升首位城市, 就是支持成都领先发展,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进一步提质升位;着力次级突破, 就是下决心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发展, 形成强有力的市州经济支撑;夯实底部基础, 就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跨越发展。这个战略的实施重点在于着力次级突破, 做强市州经济梯队, 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 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 近年的发展还是在低基数上的快增长、低水平上的快发展、纵向比较中的大跨越, 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仍然是南充最大的市情, 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南充最大的问题, 面对现实, 如何成功实现次级突破是南充各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南充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深度分析认为, 进一步抢抓机遇, 坚定信心、保持跨越赶超的良好势头, 在项目推动、产业发展、特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是实现次级突破的现实路径。

一、项目推动实现新突破

实现次级突破, 项目是关键。南充近年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的实践证明, 项目推动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之举, 也是夯实基础、增强后劲的务实之策。因此, 南充实现次级突破关键在招引项目的重大突破, 为此, 应当坚持以项目推动为抓手, 通过深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 源源不断地抓好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 提升产业聚集力和要素转化力, 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壮大县域经济, 夯实底部基础, 构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 不断巩固和扩大南充在川东北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的领先地位, 力争在全省第二梯队中走在前列、率先突破。

1. 提升谋划项目水平。

一是立足发展差距和发展任务谋项目。深入思考南充建成全面小康用什么带动、实现次级突破用什么支撑的重大问题, 突出交通枢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特大城市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 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二是把握国、省资金投向谋项目。深入研究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从宏观政策和投资方向中对接项目, 从长远规划和专项规划中挖掘项目, 从客观机遇和现实挑战中发现项目, 尽可能多地争取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省规划并进入投资“笼子”。三是依托自身优势资源谋项目。深入挖掘天然气、农副产品、农村劳动力资源, 借助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人才、技术、信息资源, 围绕做大做强本地企业和延伸配套产业链条, 积极招引、派生一批重大项目。四是滚动充实项目储备库。深入做好项目选址、供地、安评、环评、报批等前期工作, 提高项目成熟度和申报成功率。五是进一步转变工作态度, 大力弘扬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招商引资精神, 持之以恒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2.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一是对省级、市级重点项目, 要全程动态追踪项目投资进度、工程进度、资金使用, 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创造一切条件保障项目建设。二是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升钟水库二期等水利项目、晟达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建设, 加快实施城市新区、五星商圈改造工程, 以及各县 (市) 城区等城建项目, 抓好旧城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 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三是不失时机推动新项目开工建设。及时启动一批完成前期审批、落实土地指标、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四是全力推进载体建设。把南充经济开发园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各县 (市、区) 要以建设工业集中区、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为载体, 突出主导产业, 搞好配套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 支持南充经济开发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打造引领南充建成全面小康、实现次级突破的重要增长极。

3. 破解项目制约瓶颈。

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紧缺, 将是长期影响南充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破解这一制约瓶颈, 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 通过向上找、银行贷、社会引等多元化投入方式, 深入研究金融产品, 采取BT, BOT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包装,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募集资金, 多渠道筹措产业项目建设资金。解决好“地从哪里出”的问题, 既要“向外”用力、全力争取用地指标, 更要“向内”用功, 加大清理闲置用地和盘活存量土地力度, 推进集约节约用地。要针对园区建设用地是否合理规范、项目投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等问题, 下大力气开展清理行动, 为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同时, 要加强项目基础管理, 严格资金、程序、质量、安全监管, 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和满意工程。只要坚持以项目推动为抓手, 提高城镇化水平, 力争到2015年南充城镇化率达到47%, 主城区人口达到12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 就能为南充实现次级突破夯实基础。

二、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南充实现次级突破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目前, 南充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的阶段, 这正是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 对此, 要牢固树立“产业兴市、工业强市”理念,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 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1.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

石化产业是支撑南充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也是南充不可多得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市委书记刘宏建在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上指出:“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南充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来看, 最有希望、最有潜力和最有可能成为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为此, 要把石油天然气化工和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作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来推进, 着力建设石油天然气化工和能源基地, 再造一个南充工业。一是加强与中国石油、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和中国石化等央企的战略合作, 抓好晟达新材料园区等重大项目, 形成石油化工、天然气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链, 培育发展一批石油化工产业龙头。同时, 要重视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最终形成上中下游一体、成龙配套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为石化产业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快经济开发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园区是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举全市之力把经济开发园区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和“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示范园区。要抓住经济开发园区PTA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契机, 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以油气化工为重点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着力打造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基地。

2.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要以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为重要任务, 加大对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 通过资产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 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强化创新驱动,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品质量, 打造拳头产品, 培育品牌优势,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 要瞄准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强力推进现代农业。

南充是农业大市, 必须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坚持以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为载体, 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首要任务, 把建设示范新村作为突破重点, 把夯实基础设施作为坚实保障, 把完善公共服务作为重要内容, 高水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 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着力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把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综合性载体,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 突出抓好以新村聚居点和新农村综合体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 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城镇就业最大的容纳器, 服务业税收既增加地方收入, 又优化税源结构, 为加快南充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撑。为此, 要把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一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 加快建设南充现代物流园、顺庆商贸城, 同步推进嘉陵、南部、营山物流中心建设, 使之形成发展定位准确、功能布局合理、政策措施配套、对外招商力度加大的工作格局。二是着力调整和提升城市商业布局和业态, 加快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服务业集聚区等重大项目, 繁荣城市人气和商机。三是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金融、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 满足人们生活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此外, 要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 把南充打造成川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业, 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把南充建设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三、特大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实现次级突破, 城市是载体。南充市虽然在2013年就被认定为“特大城市”, 但是, 与成都、重庆等特大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因此, 要在特大城市的建设和功能完善上实现新突破, 充分发挥特大城市的带动和牵引作用, 展示南充新形象。

1. 用特大城市的标准完善城市。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要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新区拓展、旧城改造、生态建设、文化提升, 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位。加快建设骨架道路、桥梁隧道, 打通城区之间、各个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 加快建设城市公园、广场、停车场、车站等市政配套项目,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二是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旧城改造, 实现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同步推进, 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三是坚持生态打底、生态优先, 注重“显山露水”, 用好南充特有的资源, 做好“山、水、园、城”四篇文章, 为南充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四是把人文景观融入城市建设之中。文化是城市的魂, 要深度挖掘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并在城市建设中显现出来, 让人们从公共建筑设计、绿地草坪打造、公园花卉造型中都能感受到南充文化的魅力, 提升城市品位。

2. 用特大城市的理念管理城市。

特大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必须用特大城市的理念管理城市。一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理顺市区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权限划分和相互关系, 着力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市管理体制, 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城市管理格局。二是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三是注重提升市民素质, 引导市民形成现代文明、开放包容的生活方式, 积极投身城市建设和管理。

3. 以特大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发展。

城乡一体发展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 因此, 特大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要以特大城市为中心, 统筹推进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形成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城乡新格局。要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念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 制定全域规划, 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促进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 让广大农村能够像城市一样, 拥有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舒适美观的房屋居所、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

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次级突破的根本动力。在新形势下, 南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 特别是深化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突破, 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1. 创新项目推进机制。

一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思路, 不断创新项目招投标机制, 推进项目招投标平台建设。二是完善创新项目考评机制, 从形象进度、投资额、经济效益等方面严格考核, 并计入领导、部门的年度工作业绩。三是创新对外合作机制。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实质推进的机遇, 建立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联系机制, 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 抓好重大项目的引进;同时, 建立完善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衔接机制, 充分挖掘政策资源, 向上争取项目, 促进交通、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生物柴油、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项目的实施;依托丝纺服装产业的优势, 围绕增强外贸竞争力这一重点, 包装争取项目, 加快丝纺服装出口基地建设。

2. 创新优势产业发展机制。

加大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力度, 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资本运作等方式快速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和完善园区发展机制, 打造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鼓励企业入园发展, 实现优势产业集聚和集约化发展。

3. 创新投融资机制。

一是鼓励银行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加大投资;二是建立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 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加强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实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有机统一, 吸纳更多的民间资金、资本市场资金、信贷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三是建立完善培育推进重点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机制;四是建立完善利用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机制, 引进项目和资金;五是积极引进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南充设立分支机构, 在增大资本金总量的同时, 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融资新业务的开展。

4. 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一是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缩小城乡差别这一主题, 研究制定有关政策, 推进土地、户籍、就业、社保、财税、行政管理、教育卫生、投融资等城乡配套改革, 建立完善推进工业向集中区、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机制,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二是加快建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市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机制, 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三是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相结合机制, 加快建立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5. 创新行政管理机制。

上一篇:都市网络小说下一篇:夏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