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与路径

2024-05-18

机制与路径(通用12篇)

机制与路径 篇1

共享发展既有悠久的思想渊源,又是全新的发展理念。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大富则骄,大贫则忧”等朴素平均主义治国思想,都蕴含着共享发展的思想。但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才使共享发展真正由理论走上科学的、体现人民意志的实践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实践共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制度条件。《“十三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需在深入分析共享发展机制、障碍的基础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早日建成。

一、共享发展的机制

“共享式”的概念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来的,当时是“共享式增长”(后被译为“包容式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我国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一种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以实现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共同促进中国更好地发展。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凝聚改革共识与化解深层性阻碍的作用。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前提下,共同富裕也应该随之展开,这也是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必经之路。人人参与发展建设,人人分享发展成果,只有在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前提下,人们才会减少对现有改革发展的一些政策的不满与抱怨,更加支持拥护我国持续的改革发展,积极地参与我国的改革发展,为发展增加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会自然而然的为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人人分享发展成果,减少社会的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他们的必要支出额水平,提高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社会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我国的改革发展为人人共享提供了丰硕成果,人人共享发展成果是改革发展的原因目的和重要的促进因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促进我国的改革发展前进相互有利,相互促进。

二、共享发展的障碍

共享发展的障碍主要包括:区域发展差距,行业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劳动报酬在人民工资水平中的比重较低。

首先,区域发展差距。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在最近十年的平均增长率为4.63%,并在2011年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各个地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的生产总值的占全国的生产总值的比例确相差甚多。最近十年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分别是8.8%、52.0%、20.2%、20.0%。其中仅为国土面积的15%的东部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几乎一半以上,而为国土面积56.4%的西部的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生产总值的1/5左右的水平。

其次,行业发展之间的差距。行政垄断行业的垄断发展阻碍了发展成果的共享,国有企业的利润在企业员工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的利润享有不平等,扩大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价格侵蚀了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移至企业利润。另外,我国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比较大,2005年收入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4.88倍,2010年为4.66倍,2011年为4.48倍,2012年为4.3倍,虽然是逐年递减,但差距与国际上公认的合理行业间收入差距3倍左右相差较多,也不符合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

第三,城乡发展的差距。虽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在推进,城乡发展的差距还表现在收入水平的差距中,在2012年之前城镇和农村的收入比一直保持3.24左右,方差为0.06,没有怎么波动;2013年和2014年城镇和农村的收入比为2.81和2.75(根据2012年以前的其他数据没有太大波动来看,即使统一计量城乡收入比也不会有太大波动,也会在2.8左右),而发达国家城乡受入比一般为1.5。

第四,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我国居民收入可以来自劳动报酬、利息、租金等,我国已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中起主要作用,劳动报酬据占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即超过50%。据统计,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2008年为47.9%、2009年为46.6%、2010年为45.0%、2011年为45.0%,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比重不到一半,并且在继续下降,更谈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

三、路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是全国人民分别处于不同的需要层次,西部中部部分地区,以及部分农村地区还处于发展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较低层次,许多城镇居民还在埋怨社会中尊重需要还得不到满足。因此要坚持共享发展,在经济平稳增长基础上,促进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首先,要满足人民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教育方面,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办学教学质量,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条件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每个学校的基础设施完善,采取多媒体教学,师资力量与城市相比相对均衡。提高当地学生的学习经费的补助和激励措施,增加他们接受更高等教育机会,如设置贫困地区、农村大学生国家助学金,给予他们生活补助,合理降低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录取分数线。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规定其与所在城市的学生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宣传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逐渐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在医疗保险方面,国家应加大对乡镇的医疗机构财政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引进优秀的医护人员的支持和管理。充分宣传新农合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的好处,规定灵活的帮助年老者和经济困难户参保,而不是把生活困难的村民拒之医疗养老的门外,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经济条件较差的弱势群体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合适的发展机会。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基本保障投入力度,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建设相对不发达地区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对这些每一层级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进行有力的质量和费用的监督,使各项费用支出透明化,让人民切实享受到均衡的同质的社会公共服务。

其次,为满足人民的与人交流需要和尊重需要。要在平等地享受生存必须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要改善人民享受基础设施的质量差距,改善阻碍人民持续健康发展的其他关系上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地,在行业垄断方面,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垄断行业的支持力度,约束垄断价格。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强对国企利润分配的监管,提高红利上缴。同时积极鼓励并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减少行业垄断利润,降低行业间过大工资水平差距的不公。制政府要协调好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关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使各区域以发展的共同成果衡量各区域发展的绩效水平,制定健全的区域间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工资中的比例,及时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工会在劳资谈判的作用,政府介入劳资谈判,完善劳、资、政三方协商仲裁机制,把低收入劳动者工资增长水平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而不是只看人均收入和GDP指标。

最后,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绝大多数的人民共同处于较高的发展需求层次中,对贫困地区加大财政投入支出,着力引导先富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在提供必要的基础帮助时,为当地设计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应当带头重视教育的建设发展,输入人才,提供教授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以提高当地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健康快速地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增加当地人民和政府的收入,来带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的设施配置和师资力量,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当地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经济、基础设施和教育等循环促进发展,人们共建和共享成果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纯.共享经济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J].改革与战略,2016,(4):10~13.

[2]阮晓东.共享经济时代来临[J].新经济导刊,2015,(4):54~59.

[3]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3):32~36.

[4]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4):286~30.

机制与路径 篇2

【内容提要】 权力之间既要彼此制约也要相互协调,这是由权力自身的属性决定的。要构建党内“权力三分”机制,就必须科学划分党内权力资源,理顺权力之间关系,使三部分权力在既相互分离制约、又相互协调配合的过程中实现高效运转。根据党内权力来源和权力授受关系,应使党代会行使党内决策权,党委会行使党内执行权,纪委行使党内日常监督权。现阶段我们应通过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健全党委会制度,改革纪委领导体制来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党内“权力三分”机制,实现党内权力的阳光、有序运行。

【关 键 词】党内 决策 执行 监督 权力

党内“权力三分”机制是指将党内权力按照行使的不同阶段划分为党内决策权、党内执行权和党内监督权,彼此分立安排又相互促进协调的权力运行模式。党的十七大曾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①这表明我们党对党内权力运行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我们今后优化党内权力结构,推进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建设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党内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党内权力过度集中的倾向仍然没有根本性变化,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加凸显了建立党内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②

从权力运行的客观规律看,党内需要分别设立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机关。根据党内权力来源和权力授受关系,应使党代会行使党内决策权,党委会行使党内执行权,纪委行使党内监督权。现阶段我们应通过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健全党委会制度,改革纪委领导体制来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党内“权力三分”机制,以党内“权力三分”机制来不断强化对党内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党内权力间运行的协调、有序。

一、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使党代会的决策更加科学

构建党内“权力三分”机制,科学决策是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执行的落实和监督的成效。要保障党代会的决策更加科学,就必须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会作为党的领导机关的决策功能。

党的领导机关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党的决策权属于党的代表大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基本原则。《党章》中将党的各级委员会与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并列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规定颠倒了党代会与党委会之间的权力关系,使党代会的决策功能趋于虚化。一方面,由于党代会实行的是任期制而非常任制,每五年召开一次,很难真正体现党代会作为最高领导机关的地位,削弱了党代会的决策功能;另一方面,党代会闭会期间,“党的委员会实际上集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三位一体,成了一级党组织中的唯一领导机关”。③党内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机制,使得党内权力腐败特别是一部分领导干部权力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有鉴于此,必须实行党代会常任制,通过合理分解党委会权力,重塑党代会功能,使党代会的决策更加科学。

党代会常任制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即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充分发挥党代会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召集特别会议。“不仅可以保证代表大会决策形式的制度化和连续化,而且这一制度模式在结构上充分保证了决策中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功能发挥问题。”④这样,党的最重要的决定,都可以经过代表大会讨论,从而改变现行的重大问题由党委代行决定的状态,确保了党内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年会制后党代会还需对由它选举产生的党委会和纪委实施日常、有效的监督。相对于纪委监督而言,党代会的这种监督更能体现权力的直接授受关系,它的监督范围更广,监督力度更强。从更深一层意义来看,对党委会和纪委本身的监督也是必需的。通过党代会年会制这样一种制度平台,使得党委会和纪委及时向党代会报告工作,接受党代表的审议,并建立党代会对党委会和纪委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这不仅可以更好克服党内监督本身的局限性,还可以真实体现党代会的最高权力地位。

二是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的任期与党代会届期一致,通过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代表职能来确保党代会的最高决策权。非常任制下党代表发挥代表职能缺乏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平台,作用极为有限。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后,党代表可以通过每年参加一次大会更多地了解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情况,更多地反映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也更好地参与决策与监督。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也可以通过各种视察活动,联系委员和一般委员,监督党的机关工作,积极发挥代表职能。常任制为党代表的政治参与特别是参与决策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为党组织和委员联系广大党员提供了载体。党代表作为党代会的组成人员,本身所具备的上传下达、沟通反馈党员民意的纽带功能,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党代会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当前要实行党代表常任制,积极发挥党代表作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进代表产生方式,增强代表产生的合法性。要积极探索党代表直选竞争的实现形式,提高党代表的合法地位。二是改善代表结构。三是加强代表培训管理,提高代表素质。”⑤

三是设立党代会常设机构。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还要求设立党代会常设机构,负责在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行党代会相关职权,特别是党内决策权和对党委会、纪委的监督权。党代会常设机构如何设置?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在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中各地均有不同做法。根据党代会常设机构的职能定位,建立由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常设委员会,作为党代会的常设机关,在党代会闭会期间行使党代会相关职权是比较可行的一种做法。“要使党代会成为名符其实的常任制,必须由党代会选举产生它的常设委员会,并明确赋予常设委员会在党代会闭会期间所拥有的党内最高决策权和最高监督权,使常设委员会真正成为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党内最高权力机关。”⑥党代会常设委员会作为全体党代表选举产生的驻会性机构,可以下设三个办公室,即综合办公室、联络办公室和监督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负责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常设委员会会议,处理党代会日常性事务;联络办公室负责联系和沟通党代表,传递党代表诉求和意愿。监督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让党代表通过党代会的制度渠道对党内进行常态化监督,以及对纪委工作实施日常监督等。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索党的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地位的实现途径,实现党代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功能。通过扩大党代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拓展党代表特别是常设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和渠道,使党内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二、健全党委会制度,使党委会的执行更加高效

构建党内“权力三分”机制,高效执行是关键。党委会作为党代会的执行机构,由党代会选举产生,并对党代会负责,在党代会决策指引下执行具体的、微观的、细节的事情。党委会执行的效率如何与党委会制度是否完善息息相关。

要健全党委会制度,首先要对党委会职能进行合理定位。党代会实行非常任制,使得党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集于党委会一身且缺乏有效制约,导致了党内权力腐败现象的出现。因而要根据党内权力授受关系,合理分解这些权力,着重强化党委会作为党代会执行机构的执行权。其次要对党委会权限进行科学界定。党委会执行权是党内最为经常、最为集中、最为具体的权力,要科学界定党委会执行权的职能和作用范围,明晰权力边界,防止党委会越权行为。与党内决策权相比,执行权处于相对劣势的权力位势,它本质上是由决策权衍生而来,它存在的唯一合理性即在于它必须忠实于决策权,党委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代会各项决议。“在履行‘执行’的职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决策’行为应当是在执行党代会决议过程中对职权范围内或紧迫问题的相机决策,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人事选举和安排等权力应交还已实行年会制的党代会议决,而不能仅仅事前咨询、事后通报。如果遇到紧迫问题必须迅速决策,也可以采取事前授权、事后追认的方式授予党委会。”⑦党内执行权与监督权两者权限相当,地位相同,党委会不得干预、阻挠纪委监督权的行使。最后还要通过创新机制来保障党委会执行权的高效行使。一是要健全党委会内部的议事和执行机制。对党委会议事范围、执行过程、表决方法、检查落实等作出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党委会议事的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如党委书记和党委委员的平等制度,少数服从多数的会议决定制度,特别是一人一票的无记名表决制。同时,还要明确规定票决的范围、程序、方式,以保证票决时各位委员真实意愿的表达。”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来规范自身的运行。二是要强化保障机制确保党委会执行权的高效行使。要适当增加党委会每年开会的次数,“运用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增强党委会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构筑党委内部交流的新平台”。⑧为党委会集体决策、高效执行党代会各项决议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保证会议质量,在党委会召开全体会议之前还应将会议主要议题及主要文件送各委员,以使各委员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准备。三是要建立党委会执行的情况反馈制度,及时向党代会反馈决议执行情况,接受并吸纳党代会意见,不断提高党委会执行的效力。

执行权是党内最为经常、最为集中、最为具体的权力,完善党委会制度建设,就是要在制度上重新确立党委会作为党代会执行机构的职责定位,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党委会决策、执行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代会的各项决议。

三、改革纪委领导体制,使纪委的监督更加有力

构建党内“权力三分”机制,强化监督是保障。各级纪委作为《党章》中规定对党内监督发挥督察主导作用的专门机关,拥有检查权、处分权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权力。要加强党内监督,特别是对党委会进行监督,就必须发挥纪委的监督功能。

党内“权力三分”机制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决策权处于相对优势的权力位势,执行权和监督权二者之间的权力位势要大体相当;决策权对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制约(监督)是单向的;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的制约是双向的。”⑨但在现行的党内权力运行模式中,作为监督权行使主体的纪委由于缺乏主体独立性,使得其对党委会发挥的监督效力极为有限,这也体现在《党章》的相关规定中。《党章》规定,纪委是党的监督检查机构,它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同级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地方纪委接受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一方面,各级纪委是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党委整体工作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纪委是非独立性的监督组织;另一方面,纪委作为党内的专门监督机关,要达到科学有效的监督,必须具有独立性要求。这种内在的逻辑矛盾,在实践中极大影响了其监督效力的发挥。”⑩基于以上矛盾,必须改革现有纪委领导体制,大力发挥纪委的党内监督职能。

第一,要明确纪委监督职责。首先,要重塑《党章》中关于纪委职责的监督功能。从以办案为主转向以监督为主;从以监督一般性违纪违法为主转向以监督违反政治纪律为主;从以事后惩处的监督为主转向以事前预防的监督为主,通过纪委工作重心的转移,真正落实《党章》中赋予纪委的监督权力。其次,要加大对党委会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执行权是党内最为经常、最为集中、最为具体的权力,对党委会实施经常、有效的监督是各级纪委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当前由于受原有体制影响,纪委对各级党委会的监督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还存在诸多不足,对党委会主要领导的施政监督、人事监督、经济监督效力有限,“失监”“弱监”“虚监”现象比较突出,必须通过纪委领导体制改革来强化对党委会的监督效力。可规定:“纪委有权列席党委会的各种会议,并有发言权;纪委有权审阅党委会的各种文件,并有报告权;纪委有权调查党委会提名或任免的干部情况,并有处分权”。(11)最后,要建立制度化的纪委监督反馈机制。纪委日常监督的效力发挥如何,监督权力是否滥用这些都要通过制度化的监督反馈机制进行信息传递。对党委会的监督具体来说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党委会贯彻落实党代会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对党委会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这两方面的监督情况纪委都必须及时向同级党代会进行反馈,并提出处理意见供党代会参考。

第二,要强化纪委监督地位。首先,要增强纪委的独立性。当前纪委由于受双重领导体制的影响,特别是受同级党委的领导,使得其在人员编制、人事任免、工作经费、后勤保障等方面都依存于同级党委和政府,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因而应该根据由谁选举对谁负责的原则,改革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规定地方纪委接受同级党代会与上级纪委的共同领导,使纪委与同级党委之间地位平等,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之间权利平等。其次,要增强纪委的权威性。要通过地位提升增强纪委的权威性,确保纪委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权力配置;要扩大纪委独立行使立案、调查、处分的权限,以加大对执行权的监督;各级纪委对同级党委会任命的干部可独立作出立案、初核、给予党纪处分的决定,保证纪委具有履行职责的自主性和权威性。最后,还要增强纪委的监督效率。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委机关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要整合原有的监督力量,特别是有效整合纪委、监察、审计、公安以及其他专业监督的资源,形成类似于企业监事会式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党内的检查控制有力。”(12)

四、建立制约协调机制,使党内权力阳光运行

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与协调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不懈追寻的目标。权力之间既要彼此制约也要相互协调,这是由权力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一方面,权力具有扩张性,必然要求对权力行使过程进行有效制约,以防止权力滥用;另一方面,对权力进行制约,根本目的在于使权力之间的运行变得协调、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权力制约是手段,权力之间的相关协调才是最终目的。党内“权力三分”机制就是要通过合理分解党内权力资源,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使这三部分权力在既相互分离制约、又相互协调配合的过程中高效运转,最终实现党内权力的阳光运行。

党代会、党委会、纪委之间如何有效制约?首先在于明晰三者之间的权力界限。《党章》中明确规定党代会是党内最高领导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应独立行使党内最高决策权。党内重大事务均应交由党代会集体讨论并作出决策;同时党代会也具有党内最高监督权,这种监督主要体现在对党委会、纪委的工作监督上。党委会独立行使党内执行权,不得随意干预党代会决策与纪委监督工作。纪委独立行使党内日常监督权,重点发挥对同级党委会的监督职能。要想对党内权力进行有效制约,还必须理顺党代会、党委会、纪委之间的相互关系。党代会与党委会、纪委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关系,这种领导与监督关系是单向的。党代会通过集体领导行使党内最高决策权,通过监督党委会的执行情况并定时选举党委会来实施对党委会持续有效的监督,使这种制约落到实处。党代会对纪委的制约体现在对纪委工作的质询和报告审议两个方面,对纪委工作实行质询问责制。纪委日常监督的效力发挥如何,监督权力是否滥用这些都纳入到党代会对纪委的工作考核中来,党代会通过审议纪委工作报告并定时选举纪委组成人员来真实体现党代会的最高权力地位,实现党代会对纪委的有效制约。党委会与纪委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关系,这种制约是双向的,即相互制约。一方面纪委通过对党委会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来确保党代会的各项决议得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党委会对纪委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也能够促使纪委正确行使党代会赋予的监督职权,防止监督权滥用,更好地发挥纪委的党内监督职能。

党内“三权”的科学划分并没有让渡党内权力,只是将权力授予了不同的党内行使主体。这三种权力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机构,但仅仅是分工,而非分立,这就使得党代会、党委会、纪委之间不仅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也能很好地促进权力间的相互协调,防止权力之间由于牵制过多而出现的扯皮和责任推诿现象。党代会作为党内最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党委会和纪委,通过监督党委会和纪委工作来真实体现党代会的最高权力地位。党内“权力三分”机制的构建能够重塑党代会决策功能,通过权力划分真正赋予并切实保障《党章》中关于党代会的职权定位。党委会明确定位为党代会的执行机构,独立自主地行使党内执行权,对党代会负责,权力关系的理顺改变了党委会以往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党委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党委会的执行效力;纪委作为党内专司监督的机构,权力的划分和关系的理顺可以改变当前各级纪委普遍存在的体制不顺、监督乏力现象,有利于提升纪委的权力地位,增强纪委的监督实效。党委会执行情况的有效反馈,纪委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也能促使党代会在决策中更好地接受吸纳各种信息,确保党代会的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党内“权力三分”机制的构建使得党内间权力关系得以理顺,角色定位更加明晰,权力边界有效界定,党代会、党委会、纪委三者之间的权力运行变得更加协调、有序。

由此可见,权力之间的彼此制约又相互协调是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理想模式,是对权力属性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总结。党内“权力三分”机制的构建正是对这一权力运行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对于党内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内“权力三分”机制的提出是对党内传统权力运行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的积极探索。它不仅强调权力制约,更强调在权力制约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因而它与西方建立在权力属性划分基础上的三权分立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对党内“权力三分”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们应通过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健全党委会制度,改革纪委领导体制来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党内“权力三分”机制,实现党内权力的阳光、有序运行。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②庞洪铸:《“三权制约协调”机制: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模式》,《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③林怀艺:《党内权力的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理论探讨》2009年第4期。

④谭建:《党内权力的科学配置》,《甘肃理论学刊》2007第11期。

⑤孔庆平:《关于党代会常任制工作问题研究》,《沈阳干部学刊》2011年第4期。

⑥王贵秀:《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十议》,《理论学刊》2004年第1期。

⑦孙应帅:《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难点与改革思路》,《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⑧李毅弘,张磊:《党委会制度建设新探》,《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⑨任建明,张斌强:《以权力制衡体系建设带动反腐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8期。

⑩鲁月棉:《论党代会常任制的监督功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第4期。

(11)李永忠:《关于改革党委“议行合一”领导体制的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期。

机制与路径 篇3

“十八大”以前,我国的区域性战略规划大多是在一个省行政区域内的,而三大战略都是跨区域的,具有明显的区域整合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困境(“集体行动”困境、“囚徒博弈”困境、“公地悲剧”困境等)和矛盾(不确定的远期合作收益与直接的支付成本、合作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摊、利己主义与信息不对称、非正式制度协调与短期利益、资源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与产权收益补偿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区域经济合作顺利进行的制度基础。所以,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的协调机制、合作机制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区域的合作一定要合作双方、多方共赢,不能玩“零合”;要共赢或者多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蛋糕要做大,再合理地分配出去。如何做到这点,区域合作机制非常重要。从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来看,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自上而下”路径(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代表),其优点是:具有中央高度权威性,协调成员利益冲突效率高,在跨区域重大合作问题、长期项目决策和公共物品供给方面能力突出,对于合作决策执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不足在于:可能缺乏充分协商,各方信息未能有效反馈,权力寻租,资源整合效率低,容易造成政府合作超前、政府合作多而企业和社会组织协作少的局面。二是“自下而上”路径(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代表),其优点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治理特点,合作成员地位平等,合作内容协商充分,协调组织灵活、适应性强,区域自组织,区内资源整合效率高,社会组织参与,合作形式和内容丰富;不足在于:协调机构的权威性不足,对合作成员的约束力不强,当区域整体利益和重要成员利益产生冲突时协调能力弱,重大项目、公共物品提供效率低,容易产生“议而不决”的境况。

机制与路径 篇4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体系

笔者认为, 科学合理的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体系应是一个综合的范畴体, 主要包括目标体系、计划体系、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

(一) 以维护大学生权利,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为出发点, 构建法律教育与咨询目标体系

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目标体系是指根据目前新形势发展需要, 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结合大学生特点, 制定的法律教育与咨询各个具体实施环节目标的集合体。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总的目标是通过开展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 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应用能力, 使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提升。具体而言, 法治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也就是依法治国的观念, 法治观念的实质是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理念、意识与精神。法律应用能力就是在了解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 应用法律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集合体, 主要表现为对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等。高校在构建法律教育与咨询目标体系时, 必须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按照学生个体群体差异、专业差异、学习阶段性差异, 以维护大学生权利,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为出发点, 熟悉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要求而确定。

(二) 制定和完善相关文件, 构建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计划体系

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计划地进行。高校应根据维护大学生权利、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实际需求, 制定和完善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有序开展的各种计划性文件。例如相关法律课程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学校课外法律实践活动规划及活动实施方案、法律咨询中心建设规划及活动开展计划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

(三) 以实施效果为抓手, 构建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

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的效果好坏, 需要严密的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高校应以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实施效果为抓手,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法律教育与咨询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 健全由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加强对法律教育与咨询运行过程的管理, 切实抓好各个环节, 保障法律教育与咨询运行的成效。通过实施法律教育与咨询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对活动质量进行全面考核, 形成定性或定量评价,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形成保证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方式、方法

(一) 因境而异, 选择合适的法律教育与咨询方式、方法

高校在开展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时应因境而异, 即以学生的个体实际差异、专业的差异、课程的差异、阶段性目标差异等多种因素, 选择合适的法律教育与咨询方式、方法。并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与时俱进地开创新的方式方法。例如, 可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法律教育目标任务和重点, 对低年级学生侧重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 高年级学生选择适量的实践活动, 侧重体现法律应用能力、法治观念的培育。

(二) 深化改革, 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效

法律教育的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法律实践活动两大模块。课堂教学是传授法律知识, 提升法律素质的基础性环节。目前高校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设置的与法律教育相关的必修课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按照教学计划, 其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时数十分有限。此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主要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 此时的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还不很成熟, 若对之进行法治理念教育与法律应用能力培育, 则可能会因对法律教育内容的不理解而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1]。因此, 在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育功效的基础上, 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体现学生实际需要多开设一些法律类的校内公共选修课, 并可与学生学分修习挂钩, 以体现法律课堂教学的应有功能。同时, 目前高校法律课程课堂教育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法律教育在实践中被演化成了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 缺乏法治理念教育与法律应用能力培育, 从根本上来看对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因此, 课堂教育方式方法必须进行深化改革,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应以教学效果为根本依据, 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学生发展水平、学校物质条件的实际等诸多因素。根据课程实际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体现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方式,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能潜移默化地理解法律知识, 提升法律运用能力。

(三) 创造条件,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法律实践活动

法律课堂教育方式由于课程设置、教学任务、时间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仅凭课堂教育平台提升学生法律素质显然是不够的。高校还必须利用自身及相关校外资源, 创造条件,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法律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社会调查、送法下乡、法律知识演讲或辩论赛、法律咨询、法庭庭审旁听、模拟法庭活动等多种形式。依据笔者所任职学校的践行经验及所取得的成效, 高校可以利用法学专业的力量, 定期举办法律文化节, 依托法律文化节这一平台, 面向全校学生, 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实践活动。

(四) 依托相关机构, 扎实有效地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高校应重视法律咨询机构设置的重要性。根据实际可设置与法律教育功能相结合的法律教育与咨询中心, 还可利用法学专业力量开办法律援助机构。并在相关机构中设立专门针对在校学生法律咨询服务日常事务的办公室, 专门负责学生的咨询预约接待工作;同时适当安排法学专业教师为学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一方面, 在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 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 通过解答学生关于法律法规等相关问题, 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2]。

三、加强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相关平台载体及队伍建设

(一) 加强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相关平台载体建设

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平台载体, 高校应创造条件加强相关平台载体建设。学校建立的模拟法庭、法律教育与咨询中心等是主要的校内平台载体。应加大投入力度, 整合学校及相关院系资源, 建立高标准的模拟法庭与法律教育与咨询中心, 其中法律教育与咨询中心可以与学校团学工作紧密结合, 作为学校的法律宣传载体进行建设。学校要设立专项资金, 提供场所, 用于法律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法律普及教育、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等活动。同时应寻求地方法律实务部门的帮助, 加强校外平台载体建设。可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实行平台载体共建, 签订共建协议, 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双方平时应加强具体联系, 以充分发挥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对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的作用[3]。

(二) 加强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队伍建设

首先, 要打造一支素质高的法律教师队伍。法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还应具备从事法律实践活动, 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即既有丰富的法学理论修养, 又有较强法律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应创造条件, 提高法律教师的法律实践应用能力, 法律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的前提下应适当参与法律实践, 如就近参加法院相关案件的庭审活动, 参与当地仲裁机构的仲裁活动, 或者做兼职律师, 获得实践经验。其次, 要重视地方基层法律实务部门中的法律职业群体的作用。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法律实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要聘请一些来源于地方基层法律实务部门, 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工作经验的地方基层法官、检察官、警官及律师作为高校法律教育与咨询的外聘教师。再次, 开办了法学专业的高校可要求法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或法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与到学校法律教育与咨询活动中。法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或法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能胜任法律教育与咨询工作, 同时, 法学专业的这些学生通过参与相关工作对他们自身法律能力也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摘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使大学生从单一的受教育者变成了兼具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等多重身份, 大学生权利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体系范畴。目前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与人才培育目标及自身权利维护要求还不相适应。高校应增强相关工作力度, 通过多种路径构建良好的法律教育与咨询机制, 以提高大学生法治观念、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

关键词:高校,法律教育,法律咨询,权利维护

参考文献

[1]王晓慧.法治模式下高校法制教育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5上) .

[2]陈新, 黎庆兴.建设高校法律咨询室——构建大学生维权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平台[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8, (6) .

机制与路径 篇5

2试论墙体材料革新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

认真探索墙体材料革新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墙材革新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墙材革新的动力

自1988年11月国家“三部一局”联合成立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来,迄今为止已有23年。20多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正确领导下,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新型墙材的占有比例从1988年的不到5%提高到2010年的56%,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率达100%。

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其内在动力有以下几点。

(一)墙材革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首先,有利于保护耕地和土地资源,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与传统的实心黏土砖相比,新型墙材不以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如土地、煤炭等为代价,因此,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用新型墙材替代实心黏土砖是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其次,有利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据统计,每生产1亿块标准砖的新型墙材可节约土地165亩,每使用1平方米的新型墙材可减少CO2排放量0.8吨。再次,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每生产1亿块标准砖可利用固体废弃物9万吨,发展新型墙材,大量消化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灰渣等,既可减排利废,净化环境,又能综合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形成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和谐与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墙材革新是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精神、物质、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房地产成了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产业。一方面,土地财政收入连年飚升,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2002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约为2400亿元,2003年涨到5400亿元,涨幅高达125%,到2009年为16000亿元,2010年升至27000亿元。去年我国人均GDP是4000美元。2009年美国房地产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中等房屋平均价格是177900美元,按美国每套住房180~200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约为570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多么严重。是泡沫早晚就会破,美国房地产2008年的溃市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房地产近50%的暴跌都值得我们反思。房屋建筑所用材料的70%是墙材。新型墙材由于性价比高,可以使房屋的综合造价降低10%~20%。另一方面,城镇化呼唤新型墙材。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7.5%,“十一五”期间比“十五”期间提高了4个百分点,“十二五”确定的城市化率目标是51.5%,将提高4个百分点。我国是个拥有13.71亿人口的大国,这意味着每年约有1300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按规划,北京的人口规模到2020年是1800万,但2009年就已达到1972万,加上流动人口1000万,高达3000万。上海常住人口2300多万,每年增加300多万,还有流动人口至少1000万。这些世界级的超大都市,环境压力巨大。北京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为672万吨,日均1.84万吨,但北京的日处理能力只有1.27万吨,大批量的垃圾要送到郊区去填埋。按照目前的填埋速度,5年内,北京大部分填埋场将被填满;到2020年,北京至少还需要3200亩的垃圾填埋场。并且,北京每年还产生1000多万吨的建筑废弃物,处理它须占用更多土地。如何科学有效处理堆积如山的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是城镇化进程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毫无疑问,变废为宝,利用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生产新型墙材是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

(三)新型墙材是改善居住环境,实现住房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房屋建筑量每年为16亿~20亿平方米,这为新型墙材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与黏土砖相比,新型墙材的优良性能表现为质轻、热导率较小、保温隔热性能好,可以减少墙体的厚度及建筑物的自身重量,缩小建筑物的基础尺寸,节省材料,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新型墙材有利于构件的预制化、部品化和标准化,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此外,由于整个建筑物的自重下降,整体性加强,其抗震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应用新型墙材,推广建筑节能实用技术,建设功能多样的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进一步推动住房现代化的进程。

(四)墙材革新是促进建材 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

传统的砖瓦业不仅耗能高,而且产品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市场的需要。新型墙材代替“秦砖汉瓦”是建材工业结构优化、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发展新型墙材,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是建材行业靠新出强的客观需求,也是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墙材革新的机制

(一)工作机制

墙材革新与推广建筑节能属于政府行为,牵涉面广,政策性、专业性、社会性等都很强,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实践证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和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相互配合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行之有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全国各省(市、区)建立专门的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机构,上下联网,做到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指出:“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因此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用来代替耗能高和毁田、占地严重的实心黏土砖,确实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是一项社会效益好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两部两局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联合开展这两项工作,这就把墙体材料革新与推广节能建筑、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有效地结合起来了。这条经验,不仅在下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中应该继续坚持,而且对其他部门、其他地区、其他工作也都有借鉴价值。”

(二)政策机制

主要体现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

一是行政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利废产品目录》,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先进生产能力,为“十一五”期间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经济方面。不仅对利废、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墙材的企业给予减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鼓励性经济政策,而且出台征收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政策,这对墙材革新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起了“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作用,影响巨大而深远。

三是法律方面。2008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禁止损毁耕地烧砖。在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黏土砖。”全国许多省(市、区)制定实行了禁止生产使用黏土砖,发展应用新型墙材的条例和省长令。

四是技术方面。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省(市、区)等制定实行配套的产品标准、设计、施工工艺(工法)和技术规范。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这是一部具有统领作用的“母规范”,它的发布实施将对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墙材质量目标的设定、设计及施工技术的统一起到重要的规范作用,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墙材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产业机制

众所周知,没有好的技术装备就生产不出优质的产品。所以,我们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认真编制组织实施《福建省“十一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按照产业政策要求,遵循客观规律,引导相关方面科学布局生产力,以“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切入点,以建筑节能样板示范工程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资源条件、建筑体系和建筑功能要求的新型墙材,明确主导产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从砖机装备,新型墙材研发、生产到推广应用一体化,精心打造“三个基地、三个产业带”。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三个基地、三个产业带”形成规模,建成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利废节能好、环境污染少、单位能耗低、综合效益好的新型墙材(砖机装备)产业集群。特别是福建省新型墙材机械装备生产基地的规模和质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产品大量出口欧洲、非洲、东南亚和俄罗斯、印度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批像福建海源、泉州卓越鸿昌、福建三联等明星企业。2010年12月圣诞节前夕,福建海源公司的“海源机械”股票在深圳上市。这是福建省新材行业的一件大喜事,表明福建省新材企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增强。卓越鸿昌、泉州群峰等也在积极筹备上市,进入由以产品经营为主向以资本运营为主的新阶段,标志着福建省新材事业在“十一五”期间跃上新台阶,实现靓丽的大转型。

(四)社会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社会机制,进一步加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站、报纸、杂志、简报等媒体扩大影响;依托展会、博览会等载体展示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墙材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逐步使全社会广泛认同,积极参与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

墙材革新的路径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因为墙材革新、建筑节能事业已融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滚滚洪流中,而且日益生机勃勃,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朝阳产业,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利废、安全、健康、舒适成为新型墙材的主旋律。“十二五”期间,主要围绕一个目标(墙材革新)、着力两个延伸(在深度上由“禁实”向“禁黏”延伸,在广度上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实行三个结合(墙材革新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推广建筑节能建设宜居住房相结合)、狠抓四个环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着眼五个突破(重点是转变发展方式;热点是防火、防震;难点是配套衔接,门窗节能;亮点是建材下乡,基金税收优惠政策;原点是行业发展规律)。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所以,做好“十二五”期间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至关重要。福建省墙材革新应当在5个方面有重大突破。

(一)抓住重点,转变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方式

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善提高“三个基地三个产业带九个专业园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基地、新型墙材机械装备生产基地、硅酸钙板生产基地;闽东南沿海新型墙材产业带、闽西红色新型墙材产业带、闽东北绿色环保新型墙材产业带;福州罗源新型建材专业园区、漳州漳浦建材园区、泉州南安高新建材示范园区、莆田仙游建材科技园区、龙岩上杭新材示范园区、三明大田建材园区、南平浦城新材边贸协作园区、宁德陶粒建材园区、平潭综合试验新材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用联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充分发挥福建省砖机装备制造优势,着重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大力促进“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转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如福建海源将上市募集的资金,投资7亿元用于公司二期工程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研发创新水平。

(二)把握热点,进一步增强新型墙材防火、防震减灾性能

组织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研发新型防火材料的品质、标准、实用技术。一是防火涂料,发展方向是多效、高效、低水溶性脱水成炭催化剂和发泡剂,多种阻燃剂协同作用合理搭配。二是防火板材,发展方向是板材无机化。硅酸钙板是代表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理想钢结构耐火保温新型装饰防火材料。福建三明市建设硅酸钙板基地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应予以重点扶持。三是绿色防火材料,以可再生资源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为原料生产阻燃材料,实现阻燃材料的无毒、低烟和无污染性。四是阻燃装修材料,这是提高防火安全水平,减少火灾损失的战略性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减灾和保护环境,提高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玉树地震造成的伤害令人痛心。一方面,严格按有关要求设防,注重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施工和建造,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研发使用整体性强、富有弹性、轻质高强的复合新型墙材和新型建材,使其具有木结构、钢结构建筑的整体性和延展性,进一步提升抗震减灾的水平。

(三)突破难点,配套衔接,主攻门窗节能

为避免装备与墙材生产、生产与工程应用相互脱节的现象,应围绕建筑结构体系,积极发展改善建筑功能,满足建筑节能要求,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并能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墙材。从砖、砌块、板材三大类来看,我国板材产品偏少,应重点发展板材类新型墙材。同时,要统一标准,将新型墙材产品标准与建筑设计、施工工法、技术规程相衔接、相配套,这是其一。其二,建筑节能要抓关键,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如50%建筑节能标准体系,6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实行“低碳建筑节能工程建设技术导则”。如果说建筑节能是一种技术标准体系,它必须以墙材等为载体。然而,时下强调墙材如何满足节能要求的多,关注门窗节能的少,这是个误区,也是个难点,应当把门窗作为建筑节能的突破口来抓。科学检测表明,通过门窗的能量损失约占整体建筑的50%,其中通过玻璃 的能量损失约占门窗的75%。在一定条件下,玻璃的热辐射与传导是导致室内能量损失的主导性因素。门窗是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中隔热、保温、隔音、安全最薄弱的环节。门窗热损失大致有3个途径:门窗框扇与玻璃热传导;门窗框扇之间、扇与玻璃之间、框与墙体之间的空气渗透热交换;窗玻璃的热辐射。

由于塑料传热性能是铝 材的1/1250,单玻璃窗传热系数等同于双玻铝窗的传热效果,说明窗框材料在窗户传热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窗框材料占整窗传热面积的比例毕竟较小,单玻璃窗传热系数也仅仅达到现阶段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建筑节能门窗的性能指标。因此,随着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持续推进,采用节能玻璃,有效提高门窗玻璃的热工性能将成为门窗节能的主攻方向。

近几年,可供选择的玻璃品种日益增多,已由过去传统的采光、挡风、遮雨、围护职能发展为现代的隔热、保温、安全、防噪音、装饰等多种复合职能。

伴随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建筑规范化管理标准与玻璃行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节能玻璃、安全玻璃及环保玻璃必将在未来的建筑中大放异彩,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弘扬亮点,促进墙材革新事业的大发展

一是结合开展建材下乡活动,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新型墙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注重协调发展,要求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新农材,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

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以支持和鼓励农民依法建设自用住房。据中国建材联合会调查结果,如果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激发农民建房增长10%~15%,每年可拉动国内消费5500亿~6000亿元,建材下乡比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拉动还要大,也有利于改善民生。通过实施建材下乡政策,农村市场对新型墙材、水泥、钢材及玻璃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这将带动相关企业产销两旺。

二是继续实行征收新型墙材专项基金和新型墙材产品与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实践表明,这些经济政策是墙材革新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五)寻找原点,遵循行业发展规律

第一,世界建材市场处在持续增长阶段。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走过了大规模建设时期,对建材产品的需求不会再有明显的增长,但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对建材产品的需求旺盛。因此,世界建材市场总体上处在持续增长阶段。除中国市场外,印度、巴西、俄罗斯等“金砖四国”成为重要的建材市场,亚洲、东欧、南美、非洲等地区将成为对建材产品需求增速较快的地区。

第二,我国住房消费进入升级阶段,高品质的绿色建筑成为主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接近30平方米,人们对住房消费的追求从满足于有房住向住得更好转变,高品质绿色建筑成为新阶段住房消费的主流。所谓高品质绿色建筑是指具有高度安全可靠性,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节能、环保性能,具有舒适、美观、健康、便捷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的住房。

第三,建筑、建材业发展正逢其时。

一是市场容量巨大。我国建筑不仅存量大而且新建的建筑增量多。我国建筑业是当今世界同行规模最大的行业,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20亿平方米,超过发达国家年竣工面积的总和,水泥、钢材的消耗量占世界总耗量的40%左右。据专家预测,我国大规模建设期至少还要持续30年左右,建设高峰期将在2020年前后出现。未来30年,我国需要建设的房屋总面积达600亿~700亿平方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进现代化,这是一般的客观规律。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看,工业化、城镇化程度在75%左右,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城镇化在30%~75%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由此可见,我们还有20年左右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战略发展期。

二是节能减排需要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目前,能源消耗的3大板块分别是工业、交通和建筑。从世界平均水平看,能源耗源结构中工业占37.7%,交通为29.5%,建筑为32.8%;我国建筑能耗占27.6%,交通能耗为10%,工业占62.4%。今后,工业能耗占比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降到1/3左右,建筑和交通能耗将会进一步上升。建筑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等量的污染和排放。所以,建筑节能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之一,在实现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征途上,绿色建筑肩负重任。因其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四节一环保”特征,是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当前,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3倍。

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将承担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实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实行65%的节能标准,到2020年就能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节能目标任务的30.7%。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前景十分广阔。

机制与路径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路径选择;城镇化;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80-2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由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促进城乡走向融合,动力机制是重点。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组织制度、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利于我们合理构筑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也有利于我们优化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和加速其进程。

1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构成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内生动力,其二是外生动力。内部动力因素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它是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内部能够组织、支持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向城市生活水平靠拢的发展愿景,乡村农业发展向工业产业化发展看齐,乡村政府的政策引导,它们能够共同作用而产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拉力。乡村和城市各自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动力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及市场经济的制度平台,政府主导的制度性平台与各种福利政策,以及作为城乡一体化主体而自发的民众的主体性力量等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是指来自系统外部能够刺激、推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等的进步,各种因素能够相互或共同作用而产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外部推力和支持力。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使城市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增强,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政府行政力量是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对乡村实现计划中的硬性指标偏向等,对乡村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科技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变城乡的空间结构,实现城乡空间结构的融合,而且还可以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根据动力机制理论,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以下几点特征:

1.1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具有整体性与有机性的系统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是各个动力因素之间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取决于各动力要素及各种关系组合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因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整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种动力要素时,要重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力量,使得动力机制的整体作用不再等于部分相互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超越部分作用相加的整体推动力量。同时,由于各个部分因素处在动力机制这个有机体中不可能不对整体造成影响,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各个部分因素在有机体中的复杂联系。

1.2 城鄉一体化的各动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制约其作用机制

结构是动力机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组织形式, 即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反映的是动力机制系统内部的有机关联性,这种要素的结构决定了要素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整体功能。城乡一体化的各动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决定了动力机制在发挥作用时表现出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等。各个单个因素对系统的作用既不可或缺又非单一决定,这就导致我们必须多方位考虑各个要素的作用,及要素之间的搭配,以达到更有效的结果。

1.3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系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系统,同样,我国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其动力机制也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系统。由于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涉及到城市和乡村的各方各面,它所独有的广泛性和时空性,不可避免地与外界环境发生信息的交流,动力要素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能量,自我更新,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选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合适路径与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系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一部分,是敢于和善于在开放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绝不是自我停滞的系统,它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动力机制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2 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城乡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差别的日益扩大,“三农问题”矛盾突出且根深蒂固。如今在新形势下,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过去的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探索中出现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2.1 进一步推动大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是每一个国家必须经历的一个自然过程,它代表着一国的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民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市化的水平越高,相应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会有所提高。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并以城市的辐射效应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一条已经由很多发达国家验证的有效的一体化途径。我国2008年的城市化率达到45.68%,现在正处于走向城市化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城市化率达到50%标志着城市化国家的初步形成)。

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角度上看,发展大城市的模式是用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来促进城乡间的融合,这种模式主张以大城市为核心区域,通过城市的工业化升级扩大,不断从农业中吸收剩余的劳动力,并使这些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同时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不断地将它的城市要素资源与精神文明向农村输送。伴随着城市边缘与农村的广泛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交流,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并且逐渐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扩展演化为更为复杂的社会联系,也使城乡成为一个高度关联的社会体。如图1所示:

城市化的最终结果是增加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城乡的差距趋于缩小,从而达到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2.2 发展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化

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在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式,是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也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城市化方式。我国提出小城镇化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费孝通教授,他提出了小城镇、乡镇企业与区域中心发展相结合,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乡镇企业及小城镇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那么农村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农村城镇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非农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实现农村城镇化以及城乡融合,必须要求的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要素向城镇的聚集,并由此而形成结构合理的由各个大小不一的不同等级城镇形成的城镇体系。最后通过不同等级城镇体系的发展带动力,促使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变革农民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通过城镇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渗入,将乡村带入现代化生活生产的发展新时期。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城镇化既包括城乡经济产业的融合,也包含城乡社会价值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这一点过去农村发展的被动性有这颠覆性的改变,也是农村城镇化的最高阶段。

我国现有的城镇化现状是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水平较城市居民差距连续扩大。根据小城镇化发展模式理论,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去向”的问题,有利于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集聚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并且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能将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居民停留在城镇乃至输入至城市。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区域位置,它可以为吸引城市的资金,吸收农村的劳动力以达到自身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城市扩延的缓冲带。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小城镇化方面做的较好,由此带来的城乡一体化速度较快,已经出现城乡融合与一体化的趋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典范。

2.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就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对现有的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等多方面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将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成为一个难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跳出了以往“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树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在各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普遍以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为目标,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我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然而,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我国现有的有利条件是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和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将城市和乡村分割对立进行发展,而是一条城市与农村双极互动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在避免城市化过程出现城市与农村断裂的同时,将现代化要素输送到农村,农村就成为准市民的培育和孵化基地。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包括农村社区化,比如住房规划按照城市社区建设标准,村容村貌的整治;农业产业化,深度挖掘农村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从而形成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文教卫事业体系;最后还包括城市精神文明对农村的深入,提升农民素质的同时,发展农村文化遗产,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以上所有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都有待时间的检验,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但是与此同时,这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又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值得我们为之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3-44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1.

[4] 贺雪峰.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与政策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4).

[5] 范东君.探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10).

[6] 温思美,张乐柱.建国60年农村经济发展轨迹及愿景[J].改革,2009,(8).

机制与路径 篇7

一、幼儿感恩品质的形成机制

感恩是一种社会道德, 也是个体必备的优良品质。了解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机制, 是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是沿着认知—情感—行为的方向发展的,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中, 感恩认知是产生感恩情怀和感恩行为的根本, 幼儿在形成感恩品质前, 大都自我意识较强, 很少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也不会有感恩之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前生活后, 幼儿会逐渐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关注, 自我心理也会有所改变, 但是其感恩意识仍旧非常淡薄。感恩情感是个体感恩认知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 也是连接感恩认知与感恩行动的纽带。幼儿感恩情感发展与其生活环境、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 在幼儿园群居环境中, 教师如果能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灌输和引导, 教导其感恩和关爱他人, 必将会加深幼儿对感恩的认识和了解, 也会有效激发其感恩情感。感恩行为指幼儿在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作用下做出的知恩、报恩行为。一般而言, 幼儿只有在有意识地接受过感恩教育、产生感恩意识之后, 才会做出感恩行为。还有, 在别人的提醒下, 幼儿的感恩行为出现的频率也会大大发生。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幼儿对别人的帮助给予感谢, 以提高其感恩意识, 使其养成感恩他人的好习惯。

二、幼儿感恩品质培养路径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感恩品质培养目标, 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也是感恩教育顺利实施的根本。幼儿感恩品质培养目标是立足于生活, 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使其养成正确的感恩认知, 具有积极的感恩之情, 最终学会感恩, 学会悲悯他人。那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呢?幼儿园教师要做的是, 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在得到幼儿帮助时, 及时对幼儿表示感谢, 以身作则, 对幼儿进行感恩熏陶。再则, 对幼儿行为进行细心观察, 在他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帮助别人时, 引导被帮助人主动表达感谢, 让幼儿意识到, 无论是帮助别人还是接受别人的帮助, 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样,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也要提高幼儿感恩教育意识, 在日常小事中渗透亲情教育、感恩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感恩心理和习惯。

2.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幼儿具有思想简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如果单纯对他们进行感恩理论灌输, 势必会适得其反, 达不到预期目的。这就要求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感恩教育中选择合适的方式。那么, 适合幼儿的感恩教育方法有哪些呢?首先, 针对幼儿心理, 利用儿歌、故事、画画、手工等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如, 教师可以通过“为妈妈做手绢”“给我最爱的人画像”等形式, 培养幼儿感恩家长的品质。其次, 家校联手, 打造幼儿感恩教育合力。如,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联系, 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并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 并由学校给家长传授更多的感恩教育经验, 或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3.把握好教育时机

感恩教育是一个缓慢推进的实践过程, 把握好感恩教育时机,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幼儿感恩教育中, 家长和教师要把握好一切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有利于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时机有: (1) 幼儿园上学、放学时。如, 每天早上幼儿上幼儿园时, 家长可以让孩子感谢老师的迎接, 在家长与孩子告别时, 教师可以教导孩子们与父母道别, 祝父母工作开心。 (2) 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 进行感恩教育。如, 在游戏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他人借给自己玩具的行为表示感谢;在讲故事活动中, 教师可以以感恩为主题, 讲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 使感恩根植于幼儿脑海中。 (3) 在各种节日, 如, 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或者是儿童生日等, 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 布置一些爱心作业, 使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学会感恩他人, 回报他人。

总之, 幼儿园感恩品质形成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有效引导。这就要求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 要重视幼儿感恩品质的培养, 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 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感恩情感的环境。唯其如此, 才能使幼儿成为有爱心、懂感恩的人。

参考文献

[1]张莉.三位一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4) :60-63.

[2]田涛.幼儿感恩品质的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 (5) :95-99.

机制与路径 篇8

一、信息系统审计发展障碍分析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尚是一个新名词,在企业层面信息系统审计不是一种强制性行为。企业能否进行信息系统审计,往往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相对于系统开发与应用,信息系统审计的效益是隐性的并在关键时刻才能显现出来。但基于成本及其短期效益,大部分企业领导十分重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而不愿意投入人力、资金与时间成本去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实际上,除一些大型国企,我国企事业单位很少设立信息系统审计专门业务处,目前尚未出现以信息系统审计为主要业务的事务所。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在实务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只是作为传统审计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存在,严重阻碍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

(二)缺乏有力的行业领导与规范体系行业领导及规范体系是推进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及其制定的COBIT框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设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PC)及其制定的系列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对当前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国尚未成立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审计行业组织,信息系统审计相关规范也只是散见于国务院办公厅、审计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等官方、民间组织的部分文件之中。包括《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等重要规范皆非统一出口,难以形成统一的推动力量。

(三)缺乏有效数据接口与专业软件产品信息系统是否拥有审计数据接口是有效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要素。2010年由国家审计署提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 《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24589标准),具体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接口的数据格式要求。现实情况是,尽管金蝶、用友以及甲骨文等国内外专业系统都设置了审计数据接口,但目前以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基本为国外公司所有,数据接口往往成为非开放性的限制性接口,数据难以完全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另外,先进的专业审计软件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的审计软件数量偏少,功能健全的不多,偏向于简易的查询分析与制表工作,如审计抽样、编制工作底稿,可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审计效率。

(四)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及培育机制信息系统审计本身是一门建立在审计、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之上的交叉复合型学科,一个合格的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审计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在我国这种复合型的人才极度匮乏,且没有相应的培育机制。目前,各高校审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开设的较多,但尚未有专门立足培养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信息系统审计专业。且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较少,目前仅仅只是引入了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认证考试,对信息系统审计从业资格、准入机制缺乏统一管理,职业资格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皆缺位,阻碍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的长足发展。

二、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一)内部动力机制一是技术发展的内在需要。网络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特别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信息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面对海量的数据,一般的使用者很难对其质量做出合理评估,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种专业技术活动,可以以第三方身份对信息系统及其输入输出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为使用者提供较为公允有效的企业经营效果与财务状况。随着金财工程、金税工程的推进,财务息化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财务,审计业务更多面向信息系统与电子数据,发展信息系统审计,是适应信息化发展与审计技术发展的内在需要。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年来,我国企业面临的境内外网络攻击越来越多,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等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危机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信息系统审计,是保护企业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的基本手段。另外,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整合先进的理念、技术,实现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从而降低成本损耗,提高运行效率。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种贯穿于信息系统设计到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活动,可以尽早发现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别是前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从而有效降低系统开发、维护成本,提高系统质量与运行效益。

(二)外部动力机制一是政府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外在要求。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国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为90.4%,使用互联网办公的比例为78.7%。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现状,发展信息系统审计,保障信息系统有效应用与国家信息化战略稳定推进,是一个必然选择。二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实际需要。融入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企业海外战略跨国经营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信息系统的跨国运行势在必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审计发展成效显著,国际化的标准不断涌现。我国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必然要与国际接轨,发展信息系统审计,提升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与安全运行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三、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路径选择

(一)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经验借鉴信息系统审计的兴起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息息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其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基本是以准则和法案来控制审计风险的制度完善过程。以美国为例,早在70年代,美国Oracle、SAP等软件公司推出的企业信息系统在业界有广泛的影响,但随之而来的是利用软件技术进行舞弊与诈骗的事件,信息系统风险开始引起公众关注,相关行业协会乃至国家政府部门针对这些舞弊与诈骗丑闻,出台了一些针对性的标准与法案。1974年,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与评价对电子数据处理的影响》,为信息系统审计提供了基本标准。80年代,网络技术的引入,信息系统安全日益复杂并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981年,美国电子数据处理审计协会(EDPAA,ISACA的前身)推出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认证考试工作,该资格目前已成为全球唯一的一个信息系统审计领域专业权威认证体系。90年代,互联网蓬勃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化信息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信息系统审计亦趋复杂并依赖于一个全面的信息技术风险控制理论框架,为此,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发展成为国际行业组织,并于1996年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目标(COBIT)》(2013年推出了COBIT 5.0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安然财务欺诈与审计舞弊事件引起美国政坛的震动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其中安然的审计师———安达信会计事务所提供的会计造假成为全球关注的丑闻。紧接着,2002年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爆发。这直接催生了美国史上最严厉的萨班斯法案的诞生。萨班斯法案强调了审计的独立性,禁止审计人员从事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以及安全服务等,对信息系统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路径一是成立专业的信息系统审计组织机构。借鉴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经验,成立专业的信息系统审计组织机构,是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国范围内,立足我国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现实条件,并结合国情与社会文化传统,由政府主管部门———国家审计署主导,成立信息系统审计组织结构,指导全国信息系统审计的宏观政策、准则、法规制定,并承担相应的监督工作。各地也可在其地方审计局主导下成立地方信息系统审计组织结构。在企业及事务所内部,亦需成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审计部门,对企业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风险控制,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以及信息资产、财务数据的科学合法应用。

二是构建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与法规体系。建立系统的、统一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并佐以相应的法规保障,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途径。尽管我国审计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内审协会出台了一些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准则,但这些准则皆立足于传统会计视角、瞄准于内部控制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中心,与专业的信息系统审计存在隔阂。因此,亟需转换思路,建立以信息系统审计为中心,瞄准信息系统全部生命周期、涵盖内部控制审计与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信息系统软硬件审计、绩效审计等内容的全新准则体系。同时,应加强与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相配套的法规体系,确保规范的合法性。我国信息化领域的法规尚不完善,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兴起,一些法律漏洞常常被不良分子利用,电子证据的篡改、电子单据的销毁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信息系统审计有准则遵照,但无法可依。实际操作中,可先行修改《会计法》、《审计法》等,增加信息系统审计相关法条,以后逐步完善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审计法规。建立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与法规体系过程中,应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接轨国际,可以参照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模式,逐条制定发布实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询意见,保障各规范法规体系的前瞻性与稳定性,避免出现朝令夕改,力不从心的被动局面。

三是推进新技术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方法的创新。信息系统承载企业数据链和业务链,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创新,最重要的是将传统审计方法与计算机审计技术、联网审计技术等现代审计手段相结合,以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信息系统的外部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创新提供了机遇。一方面,全力推进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统一信息系统审计数据接口,增强系统对审计功能的支持。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形成基于电脑端、手机端多终端的信息系统,开发基于相应的先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另一方面,建立大数据审计思维,将传统的有选择的局部数据审计转向面向整体的大数据审计。信息系统本身是大数据的载体,大数据实际上也促进信息系统朝更复杂、更庞大、更健全的方向发展,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全部财务与业务数据纳入到审计范围,是提高信息系统审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是建立信息系统审计准入与人才培养衔接机制。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任何专业领域,能否取得快速长效发展,皆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人才。在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大多是传统财务审计人员的新工作,尚处于手工会计模式下的财务报表审计思维,其方法只不过是将手工转成了信息系统,将纸质报表转成了电子数据报表,与信息系统审计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建立科学严格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入机制,并与之衔接配套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参照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认证,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资格考试基础上,增加以信息系统审计为主要考核内容的信息系统审计资格考试,并将其作为一种职业准入资格,使得信息系统审计人员达到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准。其次,开发信息系统审计培训课程,对现阶段的审计人员进行信息系统审计专业培训。由于现有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财务审计出身,其一般审计学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较强,但缺乏过硬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知识,培训重点应立足于信息系统下的审计业务实践。最后,在高校设置信息系统审计专业,系统培养信息系统审计专业人才。具体操作上,可以在会计、审计专业、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先行开设信息系统审计专业课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专业,成立新的信息系统审计专业,制定专业方案进行专门化的信息系统审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强:《信息系统审计常用方法》,《审计月刊》2011年第11期。

机制与路径 篇9

第一, 促进《刑法》与环保类法律法规的对接。《刑法》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明确了15种罪名, 立法机关针对部分条款也做了相关的司法解释, 指导了司法实践。但是现有的环保刑事立法存在缺陷, 针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条款覆盖面不广, 立法的超前性不强, 系统性和严密性不够。应当促进《刑法》与环保类法律法规的对接, 对于在环保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刑事责任的破坏环境资源行为, 应当设立专门性的罪名, 可以设置为污染大气罪、污染海洋环境罪、噪音污染罪、污染水体罪、电磁辐射污染罪、破坏草原罪等罪名 (1) , 并且明确量化罪与非罪的标准。

第二, 加强“两法衔接”相关规定的修订和整合。首先, 提高“两法衔接”规定的法律位阶。应将“两法衔接”中司法机关、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利义务写入《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章节中, 从而提升“两法衔接”执行的强制力。其次, 对现行的“两法衔接”规定进行清理整顿。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环境保护部等机关应当抓紧联合出台《关于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意见》, 其中明确“两法衔接”中案件移送程序、移送案件材料、责任部门、工作制度、法律责任等内容。另外, 检察机关应当出台专门司法解释、国务院出台专门行政法规规定查办环境案件的程序性规定, 从而增强“两法衔接”的法律约束力。

第三, 立法应明确行政处罚与刑罚的适用。《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法规赋予了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权, 针对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可以采取罚款、限制停产、责令整治等措施。《刑法》针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 多数规定了“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者, 甚至没收财产。在处理环境违法行为时, 应当确立“附条件的并科原则” (2) , 即当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处于同类型时, 可以相互折抵, 当两者处于不同类型时, 应合并使用, 避免“以罚代刑”或者“只刑不罚”出现。

二、完善联动执法和协作配合机制

第一, 建立公安、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提前介入是指公安、检察司法机关有条件地介入行政执法, 与行政执法机关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对可能涉及到犯罪的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 在环境监管部门调查处理的同时, 请公、检、法及时介入调查, 有利于案件线索和证据的收集、固定。

第二, 建立完善环境案件移送机制。各级环境保护、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当地实际制定关于案件移送的职责、时限、程序和监督的要求, 积极做好案件调查、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工作, 环保部门经认定行为涉嫌犯罪的, 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移送, 若决定移送, 应当在决定当日内进行移送, 同时移交案件调查报告、相关证据材料。决定不移送的, 应当说明理由, 并记录在案。

第三, 建立环境案件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环境监管“网上衔接, 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一是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将查处的所有环境违法案件情况根据办案流程, 及时录入环境监管信息管理系统, 接受上级主管机关与同级政府法制部门、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制约;二是公安机关定期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的受理、立案、销案情况;三是人民检察院定期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立案监督、批捕、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案件的情况, 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第四, 建立健全“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两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相互通报查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两会衔接”的情况, 提出加强两法衔接的对策。

第五, 建立联动执法联络员制度。各级环境保护、公安、检察部门应明确内部机构在环境违法案件查处中的职能分工, 分别确定具体牵头部门及联络人员, 开展经常性的信息互通、协调办理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制定联动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 积极开展联动执法专项行动, 依法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综合惩处力度。 (3)

三、加强“两法衔接”机制的运行监督

第一, 加强对环境监察部门移送案件情况的监督。检察机关要重点监督环境监管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发现的违法事实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是否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是否妥善保存并固定所收集的证据, 是否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移送。

第二, 加强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是否存在该立案不立案、该侦查不侦查的行为;对于移送的证据公安机关是否履行相应手续并妥善保管, 对不予立案的涉嫌犯罪案件是否说明理由并报检察机关备案;对于公安机关未及时受理或者立案的, 应当依法开展立案监督, 督促公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受理或者立案侦查;对立案后久侦不结的案件, 要加强侦察监督;在审查批准逮捕过程中, 必要的时候, 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协助公安机关及时侦结案件。

第三, 加强对环境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监督。检察机关发现环境执法人员徇私舞弊, 对依法应当移送的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不移送, 情节严重, 涉嫌职务犯罪的, 应当及时介入调查, 依照刑法有关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利用职权干预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机关执法, 阻挠案件移送和刑事追诉, 构成违纪、犯罪的, 同样依法追究其纪律责任、刑事责任。

四、提升环境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专业水平

执法人员作为“两法衔接”制度执行者, 其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决定着制度落实的力度。环保部门、司法部门要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宣传“两法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并且将“两法衔接”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体系, 从而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鼓励执法人员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级环保部门、公安部门要树立证据意识, 及时收集、提取、监测、固定污染物种类、浓度、数量等证据。环保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应当运用实习教学、典型案例研讨、专题讲座、跨部门学习锻炼等形式, 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重点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破换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相关司法解释、“两法衔接”的规章制度以及专业鉴定技能、环境案件侦查技巧等方面的教学。

五、小结

建设“美丽中国”, 构筑生态文明, 是我国确定的重要奋斗目标。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更需要立法、执法、司法的配套衔接, 尤其是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当前, 我们应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和推进“两法衔接”探索为契机, 完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 构建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为环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注释

11 李聪莹.“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罪罪名体系的立法构想”[J].湖北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 (4) :126.

22 侯艳芳, 刘传颂.“行政处罚与刑罚折抵的处罚”[J].山东审判, 2008 (2) :78.

机制与路径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也逐渐引起国家的重视。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现存问题研究

(一)缺乏对会计监督工作的深入认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已经开始建立会计监督机制,但是对会计监督工作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工作对单位财务运营及单位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依然在进行一些基本的财务核算工作,缺乏全面、充分的会计监督工作的进行。会计人员受到事业单位领导的控制,就可能出现随意改动会计数据的现象,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无法得到保障。部分事业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改变会计数据、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且通过一些非法单据来套取现金,使国家的财产流入自身的小金库,这种行为既造成国有财产的严重流失,也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无法反映事业单位经济的实际情况,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会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依然存在一些漏洞,会计人员提拔、任免通常由单位的主要领导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维护国家利益以及整体利益的时候只能从在单位的角度出发,难以脱离单位的影响。不仅如此,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基本权利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做到有效的维护,从而导致了会计人员不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或者监督只是流于表面的情况发生。

(三)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不够强烈,对职业缺乏足够的忠诚度,因此就很容易出现不当的会计行为以及腐败现象;第二个方面,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够高,难以满足新的发展形势下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在逐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工作方式逐步网络化、信息化,但是会计人员还没有充分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的路径研究

(一)强化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逐渐重视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运营中,事业单位并没有足够重视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从而导致会计工作疏于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首先就要强化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认识。为此,事业单位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就是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应该强化对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责任意识,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者需要加强自身对会计监督工作的了解,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以及发展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使会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第二个方面就是加大会计监督工作知识的宣传力度。要保证事业单位的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工明确会计监督工作的作用,其可以杜绝一些不当的会计行为出现,降低腐败的发生率,维护每个人的利益。此外,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可以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内、外监督

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就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内、外监督,进而实现全面的会计工作监督。

在内部监督上,事业单位首先要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权责加以明确,形成部门及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关系。应该推行问责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身上,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源头,做到有的放矢,以此来降低由于责任感缺失导致的不当会计行为以及腐败的发生率。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考核,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如此一来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工作效率也会提高,而且能够规范会计工作,进而推动会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外部监督上,事业单位应该与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建立强互动的交流合作关系,强化外部监督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管,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监管。国家及财务部门应该以严格的制度来加强事前监督;国家财政部门、事业单位的上级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充分发挥自身在事中、事后的监督作用。对违法的会计行为及会计人员要依法严惩,提高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其次,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模实施分层委派监督的方式,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审计、监督的限制形成的。最后,作为会计监督工作的主体,财政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进而保障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的稳定。

(三)完善会计监督法律保障体系

要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法律保障体系必不可少。国家和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工作在整个监督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要加以明确,针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范围以及流程制定合理的标准规范,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加强事业单位法制观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会计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会计制度和执行标准应该保持统一性,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对事业单位的要求。此外,事业单位应该杜绝原来“老好人”的做法,发现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处理,做到零容忍。

(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

作为会计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会计工作的质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不仅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能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坚持自我约束,并且对其他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因此,事业单位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就要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事业单位可以针对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活动,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加强自我约束,减少不当的会计行为,避免会计人员由于职业道德缺失而导致的腐败现象出现。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监督的认识,明确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和会计监督联系密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面临困境,从而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自觉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监督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就要强化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认识,明确其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内、外监督,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法律保障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喜凤.浅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现状与策略[J].中国经贸,2011;18

[2]高玉琴.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34

[3]熊靖菊.浅析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

机制与路径 篇11

关键词:道德回报;道德惩罚;福德一致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012-04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country is now witnessing an obvious moral decline. In response to this phenomenon, to elevate the moral quality of citizens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to be solved in this age. The moral decline seen in the society now is not only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the market economy, but also by the inadequa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ral institution. Due to the lack of a perfect mechanism of moral reward and punishment in China's society now, ugly behaviors are not duly punished, which is detrimental to guiding and inspiring people to act morally. Therefore, to construct a moral reward mechanism in both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and to construct a punishing mechanism towards immoral behaviors, are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a correct orient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in the whole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moral mechanism is a significant approach in tackling the problem of moral decline in contemporary China.

Key words:moral reward; moral punishment; consistency between blessing and virtue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一定的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以德治国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治国方略,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看见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成为社会讨论的道德话题,道德冷漠成为当代中国的道德难题,可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中国道德理论一直强调道德自律,认为道德行为主要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或传统习俗的维系而发挥作用,强调道德行为的个人内在自我约束的特征。其实,道德他律理论在道德素养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规范化的道德制度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道德自律的软弱无力。本文尝试从道德回报机制角度,对加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问题做一点思考。

一、中国社会建立道德回报与惩罚机制的必要性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传统社会一直重视以德治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代表,黑格尔则认为《论语》不是哲学,只是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经验。这正反映了中国文化重视道德修养的特征。不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路径,通常是以人的内在良知为起点,通过自我反省,克服错误的思想观念,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对于有自我反省自觉的人而言,借助传统修身理论进行自我修养是很奏效的。然而,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是缺乏自我反省自觉的人,传统修身理论在这方面表现得明显软弱无力。笔者认为,道德修养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内在的自觉来实现,而应加强道德制度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例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大学生受助不感恩问题等。老人摔到扶不扶成为讨论的话题对于素有道德传统的文明古国着实让人汗颜,而贫困大学生肆意挥霍浪费社会人士的爱心捐款也严重打击了人们的道德行为。只有加强道德建设,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这些事件的发生。然而,传统的道德说教已经失语,如何建立起新的道德引导机制成为当下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课题。传统中国道德是无功利性的,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种无功利性的道德机制在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当调整,应建立起义务与权利相统一的道德引导机制。

当前社会主要弘扬无功利的道德行为,尤其缺乏对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机制,这对道德行为的引导是非常不利的。2015年7月一则题为《四川一老人自己摔倒诬赖学生 警方调取监控还原真相》的新闻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许大家都为这位学生有监控证明清白而庆幸,然而,这则新闻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伤害是极大的。笔者关注此事件的处理结果:“经警方调取监控查明,整个过程中,老人系自己摔倒,学生并未与其碰撞。据了解,警方随后对老人进行了教育。”[1]警方最后对老人的处理结果是“教育”,显然没有进行惩罚,这一处理结果不能对以后类似事件起到警示作用,对于以后扶助老人的人有很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没有幸运地像事件中的大学生能够证明清白,扶助老人就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反而会承担不必要的后果。

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体现了中国社会道德制度的严重缺乏:

一是缺乏道德行为的奖励回报机制。后续新闻报道没有提及相关部门对此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奖励机制的缺乏显然不利于抚慰受诬赖学生的心理创伤,也不利于引导社会上更多的人去帮助他人。如果相关部门已经奖励此学生,只是因为没有新闻报道,那么就应加强新闻舆论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消除此事件对社会的恶劣影响。因此,相关行政部门应对助人者进行道德奖励,为其恢复名誉,抚慰其道德心理受到的伤害。然而,此次事件中社会对于道德行为的奖励机构和奖励资金都不明确,没有从制度方面激励人们的道德行为。

二是缺乏道德惩罚机制。笔者认为,对于老人诬陷讹诈他人的行为,不仅应从道德上进行谴责,还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的处罚。然而,从各种相关报道看,我们的道德惩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当记者问及上述事件中的学生以后遇到类似事件时如何处理,他说:“如果老人摔倒受伤,我肯定要去帮他,但是我也会留个心眼,谨慎一点,比如拍照取证。”[2]这表明,社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道德惩罚机制,给助人为乐者带来了很大的担忧,担心因助人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当事学生说此次事件没有给他造成心理阴影,但是笔者认为这一件事不但给当事学生造成了心理阴影,而且给全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以前常有老人摔倒诬赖帮助者的新闻,由于缺乏视频证据,双方各执一词,难以判断到底是撞人事件还是助人事件,存在撞人者将自己粉饰成助人者的可能。以上事件中助人者被诬赖是确凿的事实,这一事件对社会上的助人者显然会产生心理阴影,他们以后助人时必然会有各种担忧和顾虑,这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从上述事件看,要改善当代中国的道德环境,不能再仅仅依靠软弱的内在道德良知的约束,而应加强道德法制机制的建设,用制度来约束不道德的行为,激励道德行为。当代中国道德法制建设可从道德回报机制和道德惩罚机制两方面开展。

二、建立道德回报机制的路径

当代中国的道德教育一直忽视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主要弘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利他精神,做好事不留姓名成为社会赞赏的行为,无名英雄成为社会道德行为的标杆。其实,这种道德导向忽视了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偏重于强调道德义务,而忽视了道德权利。如果长期的义务与权利的偏离,奉献与回报的不一致,有德者始终难以得到回报,无论是精神方面的回报,还是物质方面的回报,都没有得到满足,道德高尚最终只成为了他们的墓志铭,如何让助人者继续帮助他人呢?如何鼓励更多的人从事道德行为呢?缺乏道德回报机制的现状长期积压,是导致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的重要方向正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机制。

一方面,应建立对于道德行为的精神回报机制。我们的社会一直强调榜样的觉悟,希望用觉悟和奉献精神来支撑人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助人为乐者的精神境界都比较高,从精神方面褒奖与鼓励对于道德行为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给予助人者精神上的认可,可以是受助者给予、助人者单位给予,也可以是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的,总之,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助人者以精神奖励,如给予荣誉称号、给予锦旗,或者是给予公开口头表扬等。以上精神回报形式在社会中都被普通采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后应加强道德精神回报机制的完善,实现常态化的道德精神回报机制。

另一方面,应建立对于道德行为的物质回报机制。中国社会对于模范人物和榜样人物的激励一直是以精神激励为主,荣誉证书、锦旗成为主要的奖励。这种奖励诚然能给助人者以精神激励,而且助人者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不过,如果助人者长期的付出得不到一定的物质回报,先进人物与榜样人物是难以维持其道德行为的。据《北京晨报》2011年调查,“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的英雄中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人因贫困直接接受过中央的资助,这表明很多助人者的生活并不富裕[3]。对于道德行为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不仅可以让助人者过上较好的生活,有更好的能力帮助他人,而且可以激励社会普通大众的道德行为。普通大众一般没有道德标兵那样的道德觉悟,但他们可能在物质激励之下做出道德行为。物质利益的回报,可以是受助者或其单位、助人者单位、或者是政府相关部门,由于物质利益回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社会在这方面没有形成一定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项的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社会上的道德行为,同时,鼓励企业及其他机构设一定的奖励资金,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奖励道德行为的物质机制。

此外,社会对于获得过道德行为奖励者应给予更多的工作机会,让道德优秀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这也是对道德品质高尚者的回报,这也符合善有善报、福德一致、义务与权利相统一、奉献与补偿相统一的伦理法则,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4]351。虽然助人者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但是社会不能对道德行为不给予回报。助人者不求回报是其道德境界的体现,社会给予其相应的回报是为了激励他以后更多的道德行为,同时对其他人形成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庸》曰:“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5],品德高尚的人应得到地位、奉禄、名誉和长寿,说明品德高尚的人应得到全方位的回报。

正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6]。人们履行道德义务的出发点虽然不是为了获得道德权利和社会的回报,但是如果让道德义务长期与道德权利相偏离,同样不利于道德行为的持续开展,因此社会应给助人者相应的道德权利,而不能等待他们的索取。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对道德行为的有效回报机制,从精神与物质方面奖励道德行为,不让有德者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才能让助人者的道德行为持续下去,同时鼓励其他人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显然“道德回报具有促进道德进步的积极作用”[7],不能为了维护道德的无私性和崇高性而忽视道德回报问题,邓小平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而不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8]。

三、建立道德惩罚机制的路径

通常认为道德品质是个人内在的自我要求,不需要外在的强制措施来约束。这种道德自律学说对不承担社会公共责任者的不作为给予了宽容,让不德者大行其道,这是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由于这种约束与惩罚缺乏法理上的依据,给惩罚的实施带来了很多困难。笔者认为,对于社会中不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尤其对于诬陷助人者的行径必须进行一定的惩罚。

第一,对不履行道德义务者进行舆论的谴责。通常认为,旁观者看见老人摔倒时有道德义务去帮助,但是如果旁观者不帮助时,没有依据对其强制力进行约束,尤其是法律无法衡量其义务的大小及约束方式。其实,社会舆论可以对道德冷漠者进行严厉的批判,社会舆论可以对道德冷漠者施以强大的舆论压力。通过舆论的压力,可以将道德义务灌输给人们,让他们在消极被动的舆论压力之下能够履行道德义务,“道德义务作为社会规范,也具有他律性质,但履行道德义务,就应当是自律的选择了”[9]。而且,道德义务内化为主体行为之后,可以逐渐上升为主体的自觉选择,从而成为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施予舆论压力的主体是相关新闻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应强调新闻媒体在道德舆论引导方面的责任,明确责任机制,建立监督机制。

第二,建立旁观者档案,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认为,社会可以建立旁观者档案,让这些道德冷漠者无地自容,让他们以后在竞聘工作、升职等活动中受到限制,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寻求帮助时受到冷落。旁观者档案其实可以对他们的冷漠行为进行现实的惩罚。对于旁观者的冷漠表现进行舆论的批评、对他们的不作为进行思想上的批判、进行良心的谴责,从而引导社会风气,激励人们勇于承担道德义务,产生道德自觉,最终实施道德行为。

第三,对受助者伤害助人者的惩罚。上述事件中老人诬赖学生,只是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这给社会道德的打击是巨大的,给以后类似事件老人诬赖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因为他们诬赖好人的成本太低了,几乎是没有任何风险,无德最终成为了无德者的通行证。因此,笔者认为,此次事件中的老人行为应受到严厉的惩罚,不仅是行政处罚,甚至可以给予一定的刑罚,这样才能给诬赖助人者以强大的威慑作用,从而有效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政府相关法律部门应就受助者诬赖助人者的行为进行研究,制定出一定的处罚法律条文,相关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社会上的诬赖之风,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再上演。对诬陷者的惩罚正是对助人者最好的褒扬,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惩罚也是一种报答和偿还,虽然它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这是以恶报恶”[10]。

让有德者受到赞赏,让无德者受到谴责,让害人者受到惩罚,不仅在舆论方面给不道德者强大的思想压力,也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正所谓“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4]351,这正是自古以来人们的道德信条。如果福德一致的原则始终没有得到验证,让无德者在社会中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且能够利用有德者的善行成就他们的无德生活,这必然大大打击助人为乐的道德信心,冷却他们的济世热情,因此当代中国亟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惩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制约无德行为继续发生,净化社会道德氛围,正如罗素所言:“报答和惩罚将构成一种甚至是更为有效的德性保护机制”[11]。

综上,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偏于强调内在道德觉悟,而外在的体制机制建设存在明显缺失,因此当下中国的道德建设应从制度完善角度入手,建立当代中国的道德法制体系。道德回报与惩罚机制完善的主体应是相关政府部门,同时社会上的各类企业和机构应配套建立一定的道德奖励与惩罚机制,只有全社会的有机配合,才能让这套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一方面,建立有效的道德回报机制可以鼓励人们的道德行为,宣扬助人者的行为,奖励助人者,让全社会都以助人为光荣,让有德者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道德惩罚机制可以限制人们的道德冷漠,可以惩罚受助者反咬一口的现象发生,让诬陷者无地自容,从而净化社会道德氛围,弘扬社会正气。通过系统化的道德回报与惩罚机制建设,可以避免道德自律的软弱无力,谴责无德者的行为,惩罚诬陷者的恶行,让善良者没有顾虑地去帮助他人,从而引领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与惩罚机制,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奖励助人者,也不是为了惩罚道德冷漠者,不是为了让诬陷者得到惩罚,而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正确的道德舆论导向,让助人者以助人光荣,让受助者皆怀感恩之心,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从根本上解决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冷漠问题。

参考文献:

[1] 冯文雅.四川一老人自己摔倒诬赖学生 警方调取监控还原真相[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7/24/c_128053294.htm,2015-07-24/2016-03-12.

[2] 陈莹.四川学生扶摔倒老人反被诬陷:以后会留个心眼[EB/OL].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15-07/25/c_1116038493.htm,2015-07-25/2016-03-12.

[3] 崔红.全国道德模范近半数因贫受捐[EB/OL].http://news.163.com/11/0928/05/7F12114R0001124J.html,2015-07-25/2016-03-12.

[4] 周易[M]. 郭彧,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5.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0.

[7] 高健生.道德回报与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J].社会科学,1999(9):45-49.

[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9] 葛晨虹.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1(3):19-21.

[10] 亚当·斯密.蒋自强.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2.

[11] 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3.

机制与路径 篇12

由三峡大学赵军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研究” (课题批准号:CIA09113) , 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及其深化路径, 具体包括:基于教师视野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基于学生视野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

(二) 研究方法

该课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制度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运用文献研究法,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概念给出了规定性定义;运用问卷调查法,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进行了实证调查;运用文本分析法, 对政府出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政策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发布的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制度分析法, 对研究生导师制改革、研究生资助制改革等进行了专题剖析;运用了案例研究法, 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基于教师视野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

1. 教师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判断

第一, 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培养机制改革成效总体上比较不满意, 但对培养质量的评价, 则处于比较满意状态。研究也显示, 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关于培养机制改革成效的总体满意度与培养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呈正相关性。第二, 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认为, 改革模仿多创新少、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利益相关者参与性不够、改革一刀切、经费短缺等, 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 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的评价均持比较不满意状态, 而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等则均呈比较满意状态;同时在师生关系评价方面, 地方高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部属高校。第四, 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还普遍存在改革模仿多创新少、改革顶层设计不够科学, 不能兼顾学科专业和学位类型的差异性, 不能有效吸纳教师的意见等问题。同时, 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 地方高校在“改革模仿多创新少”“改革缺少经费的支持”“改革缺少来自学校整体制度环境的支持”以及“改革缺少国家政策的具体引导”等方面问题更加显著和突出。第五, 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总体上支持教育部推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但在改革就是要将导师招生指标与科研经费挂钩、改革就是要全面推行收费制等观测点上, 以及关于研究生收费与教育公平等焦点问题上, 仍然持保留态度。

2. 教师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化路径

第一, 各改革高校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 进一步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工作。改革不能单纯模仿, 更要避免一刀切;同时改革还必须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

第二, 改革必须充分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尤其是教师的意见。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 教师和学生是改革的最大利益相关者, 他们对改革的认同和支持与否, 最终会影响改革的走向。

第三, 改革必须加大经费筹措力度, 为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财力支撑。因为调研数据已经充分说明培养经费的短缺依然是改革深化的短板。

第四, 改革应当鼓励和激励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自主创新。从2006年改革启动至今, 数年的改革实践已经为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资源, 传统的改革模式, 其改革红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在此背景下, 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 即改革已经到了全面铺开和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阶段。

第五, 突出改革殊性, 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要不断提升改革的针对性。相对于部属高校,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 并提升改革重要性认识;同时地方政府也应为地方高校改革推进创造条件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导。

第六, 政府和高校必须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收费制的实施做好制度解释和政策配套工作, 避免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认识上的分歧;同时应积极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奖助贷减免体系, 从而为全面收费制的推行提供相应的制度环境和配套的政策安排。

(二) 基于学生视野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

1. 学生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判断

第一,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师资队伍和培养体系两个维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在奖助体系层面, 其改革效果尚处在比较不满意状态。

第二, 在可能存在的诸多改革问题中, 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 是当前研究生普遍认同和最为重视的问题。

第三, 地方高校研究生关于培养机制改革的满意度在多个观测点上要显著低于部属高校研究生。在“本学科教师学术水平”“本学科教师教学水平”“本学科教师师德素养”“对本学科学术氛围的满意度”“对本学科教学条件的满意度”以及“对研究生学习收获的满意度”等观测点上, 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满意度均显著偏低。

第四, 博士研究生在师资队伍、奖助体系、教学条件、学习收获、教学质量等维度上, 其满意度多显著高于硕士研究生。

第五, 不同学科类型的研究生关于师资队伍、奖助体系和培养体系的满意度, 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一方面, 文科类研究生的满意度在师资队伍、奖助体系、培养体系等多个观测点上, 一般都高于工科类和其他类研究生。另一方面, 相对于工科类研究生, 文科类研究生在获得导师提供的参与科研机会的满意度上则显著偏低。

2. 学生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化路径

第一, 深化导师制度改革, 切实保证导师的有效指导。深化导师制度改革, 保证导师的有效指导, 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优化导师遴选机制, 注重导师指导能力建设, 强化微观环境下的导师指导行为的监管。

第二, 优化成本分担机制, 充分发挥奖助体系的激励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研究生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推动以奖助贷减免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教育立体奖助体系的建立, 并注意区域、学科、专业和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 的差异性, 推动研究生教育奖助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推动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要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 密切社会需求, 注重市场导向, 协调好学科逻辑和市场逻辑的矛盾。要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从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 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转变为学习期间的学业表现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能力并重。优化类型结构,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第四, 实施改革分类指导, 加速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革既要体现出高校类型的差异性, 也要体现出教育层次差异性以及学科类型差异性。

(三) 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

1. 文本分析视野中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成效判断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整体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改革的部分关键理念已经达成共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分担理念等, 已经得到政府、高校、社会的普遍认同。 (2) 改革的外驱性和内驱性都得到加强。政府积极推动、外部竞争压力、改革示范效应等使得研究生培养单位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性都得到提升。 (3)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已初见成效。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措施角度而言, 改革对于促进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和激励研究生学习, 总体上是积极有益的。

但同时改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改革主体上, 重要利益相关者未实现充分参与。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教师和学生, 其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2)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虽然在部分关键理念上已经达成共识, 但仍然存在对改革的片面化或泛化的认识。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将改革简单化地理解为收费改革的倾向;改革过程中存在将培养机制改革扩展至培养体制改革的问题。 (3) 改革内容上, 改革具有浓厚的“跛脚式”特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缺乏系统的规划。 (4) 改革方式上, 政府与高校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政府对改革的规划也不完全耦合,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改革重心飘移的现象。 (5) 改革措施上, 制度变革的创新性和针对性不足。改革表现出浓厚的模仿和借鉴色彩, 改革一刀切现象也较为常见。

2. 文本分析视野中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化路径

第一, 建立改革决策参与机制, 重视利益相关者意见。教师和研究生是改革的重要利益相关者。要提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绩效, 就必须建立改革决策参与机制, 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制度化的利益聚合与利益表达渠道。

第二, 加强改革的研究和引导, 促进改革的科学有效。无论政府还是高校, 都应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 反思改革失败的教训, 加强改革的研究和引导, 努力克服改革存在的“跛脚式”问题。

第三, 改革创新政府监管方式,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创新政府监管方式, 应着力推进传统的行政监管为主向行政监管、民主监督、社会评价、行政巡视、专家指导、高校反馈相结合转型。

第四, 完善当前各项改革措施, 不断提升改革针对性。政府应调动高校改革的积极性;为高校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改革的政策引导;营造有序的政策环境;建立有效的改革监管机制。高校应始终围绕研究生的成才成长为中心, 为教师的“教”和研究生的“学”提供支持、激励和保障。

第五, 拓宽改革经费来源渠道, 加强改革的物质保障。政府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高校等研究生培养机构自身也要开源节流,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并从内部加大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和统筹, 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物质保障。

(四) 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

1. 基于制度分析的导师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

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 导师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 (1) 导师资助制功能出现淡化和偏离现象。 (2) 科学研究导向在操作中趋于科研任务导向。 (3) 导师遴选与招生指标分配机制不尽合理。 (4) 师生关系的制度疏离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5) 微观环境中的导师指导责任依然不够清晰。 (6) 师生交互中依然存在权限的不对等。

基于上述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思考导师制改革的深化路径, 既是改革的逻辑要求, 也是改革的实践使然。 (1) 健全导师培训制度。提高导师素质是提高导师指导有效性的基本要求之一。 (2) 强化导师监督制度。各培养单位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师指导监控体系, 以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宏观指导和监督。 (3) 优化导师激励制度。有效的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导师的自主创造能力、工作能力、业务能力, 从而整体提高和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4) 实行导师休假制度。我国可以对国外成熟的导师学术休假制度进行本土化移植。 (5) 探索导师合作制度。导师合作制度, 不仅仅体现为双导师制或多导师制, 还可以体现为主辅导师制、导师组制等。

2. 基于制度分析的资助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

上一篇:温室管理下一篇:空腔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