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管理

2024-05-18

温室管理(精选12篇)

温室管理 篇1

1 温度管理

韭菜喜冷凉, 生长适温为15~24℃, 白天应适当放风。为促进萌芽, 扣棚后白天室温应保持在18~25℃, 萌芽后白天室温控制在17~23℃。第一刀韭菜收割前白天气温15~22℃, 夜温10~12℃。以后每割一刀温度可提高2~3℃, 但不可超过30℃。

2 肥水管理

韭菜生长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温室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 土壤绝对含水量保持在13%~15%。一般粘重土壤扣棚前浇过冬水的不再浇水。为促进下一刀韭菜生长, 可在头刀收割前5~7d浇1次小水, 将225~300kg·hm-2硝酸铵用水化开顺水增施, 以后每刀韭菜收割前5~7d都要浇水增施肥料。

3 叶面施肥

生长期每隔7d喷1次磷酸二氢钾, 使用浓度为300倍液;也可使用赤霉素, 浓度为4万倍左右。当韭菜长到15cm时喷洒, 用量15g·hm-2, 加水750kg·hm-2, 再加入0.5%硝酸铵效果更好。

4 收割收割

时割口以黄色较为适宜, 两刀韭菜间隔35d左右。

温室管理 篇2

2012年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气候〔2012〕1668号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分总则、自愿减排项目管理、项目减排量管理、减排量交易、审定与核证管理、附则6章31条,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中文名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 文号

发改气候〔2012〕1668号

 发布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发布时间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通知 听语音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改气候〔2012〕1668号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 为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已经开展了一些基于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对于培育碳减排市场意识、探索和试验碳排放交易程序和规范具有积极意义。为保障资源减排交易活动有序开展,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为逐步建立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累经验,奠定技术和规则基础,我委组织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现印发施行。鉴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涉及面广,操作环节多,程序复杂,需要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应确保有关交易活动符合诚信原则和《暂行办法》的程序规则,所交易的减排量应真实可靠。《暂行办法》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我委。[1][2]

特此通知。

附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暂行办法 听语音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保障有关交易活动有序开展,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六种温室气体的自愿减排量的交易活动。

第三条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所交易减排量应基于具体项目,并具备真实性、可测量性和额外性。

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国家主管部门,依据本暂行办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进行管理。

第五条 国内外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均可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交易。

第六条 国家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采取备案管理。参与自愿减排交易的项目,在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和登记,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在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和登记,并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交易机构内交易。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可依据本暂行办法申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及减排量备案。第七条 国家主管部门建立并管理国家自愿减排交易登记簿(以下简称“国家登记簿”),用于登记经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详细记录项目基本信息及减排量备案、交易、注销等有关情况。第八条 在每个备案完成后的10个工作日内,国家主管部门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和提供国家登记簿查询,引导参与自愿减排交易的相关各方,对具有公信力的自愿减排量进行交易。[1][2]

第二章 自愿减排项目管理

第九条 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项目应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并由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审定机构审定。

第十条 方法学是指用于确定项目基准线、论证额外性、计算减排量、制定监测计划等的方法指南。

对已经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方法学,由国家主管部门委托专家进行评估,对其中适合于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的方法学予以备案。

第十一条 对新开发的方法学,其开发者可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提交该方法学及所依托项目的设计文件。国家主管部门接到新方法学备案申请后,委托专家进行技术评估,评估时间不超过60个工作日。

国家主管部门依据专家评估意见对新开发方法学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接到备案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不含专家评估时间)对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所依托项目设计文件内容完备、技术描述科学合理的新开发方法学予以备案。

第十二条 申请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在申请前应由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审定机构审定,并出具项目审定报告。项目审定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审定程序和步骤;

(二)项目基准线确定和减排量计算的准确性;

(三)项目的额外性;

(四)监测计划的合理性;

(五)项目审定的主要结论。

第十三条 申请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应于2005年2月16日之后开工建设,且属于以下任一类别:

(一)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自愿减排项目;

(二)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的项目;

(三)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且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

(四)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减排量未获得签发的项目。

第十四条 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直接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包括其下属企业、控股企业),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具体名单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和发布。未列入前款名单的企业法人,通过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提交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就备案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出意见后转报国家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申请自愿减排项目备案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项目备案申请函和申请表;

(二)项目概况说明;

(三)企业的营业执照;

(四)项目可研报告审批文件、项目核准文件或项目备案文件;

(五)项目环评审批文件;

(六)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

(七)项目开工时间证明文件;

(八)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编制的项目设计文件;

(九)项目审定报告。

第十六条 国家主管部门接到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材料后,委托专家进行技术评估,评估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 国家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依据专家评估意见对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接到备案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不含专家评估时间)对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予以备案,并在国家登记簿登记。

(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项目类别;

(三)备案申请材料符合要求;

(四)方法学应用、基准线确定、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计算及其监测方法得当;

(五)具有额外性;

(六)审定报告符合要求;

(七)对可持续发展有贡献。[1][2]

第三章 项目减排量管理

第十八条 经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产生减排量后,作为项目业主的企业在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减排量备案前,应由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核证机构核证,并出具减排量核证报告。减排量核证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减排量核证的程序和步骤;

(二)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

(三)减排量核证的主要结论。

对年减排量6万吨以上的项目进行过审定的机构,不得再对同一项目的减排量进行核证。

第十九条 申请减排量备案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减排量备案申请函;

(二)项目业主或项目业主委托的咨询机构编制的监测报告;

(三)减排量核证报告。第二十条 国家主管部门接到减排量备案申请材料后,委托专家进行技术评估,评估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

第二十一条 国家主管部门依据专家评估意见对减排量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接到备案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不含专家评估时间)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减排量予以备案:

(一)产生减排量的项目已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

(二)减排量监测报告符合要求;

(三)减排量核证报告符合要求。

经备案的减排量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单位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

第二十二条 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经备案后,在国家登记簿登记并在经备案的交易机构内交易。用于抵消碳排放的减排量,应于交易完成后在国家登记簿中予以注销。[1][2]

第四章 减排量交易

第二十三条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应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交易机构内,依据交易机构制定的交易细则进行交易。

经备案的交易机构的交易系统与国家登记簿连接,实时记录减排量变更情况。

第二十四条 交易机构通过其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机构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说明;

(二)章程、内部监管制度及有关设施情况报告;

(三)高层管理人员名单及简历;

(四)交易机构的场地、网络、设备、人员等情况说明及相关地方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和证明材料;

(五)交易细则。

第二十五条 国家主管部门对交易机构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于审查完成后对符合以下条件的交易机构予以备案:

(一)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中资法人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交易系统、结算系统、业务资料报送系统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三)拥有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及相关经验的从业人员;

(四)具有严格的监察稽核、风险控制等内部监控制度;

(五)交易细则内容完整、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第二十六条 对自愿减排交易活动中有违法违规情况的交易机构,情节较轻的,国家主管部门将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将公布其违法违规信息,并通告其原备案无效。[1][2]

第五章 审定与核证管理

第二十七条 从事本暂行办法第二章规定的自愿减排交易项目审定和第三章规定的减排量核证业务的机构,应通过其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营业执照;

(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

(三)在项目审定、减排量核证领域的业绩证明材料;

(四)审核员名单及其审核领域。

第二十八条 国家主管部门接到审定与核证机构备案申请材料后,对审定与核证机构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于审查完成后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审定与核证机构予以备案:

(一)成立及经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二)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三)在审定与核证领域具有良好的业绩;

(四)具有一定数量的审核员,审核员在其审核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未出现任何不良记录;

(五)具备一定的经济偿付能力。

第二十九条 经备案的审定和核证机构,在开展相关业务过程中如出现违法违规情况,情节较轻的,国家主管部门将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将公布其违法违规信息,并通告其原备案无效。[1][2]

第六章 附 则

温室油桃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篇3

一是经常进行土壤中耕。油桃为好气性树种,要经常保持土壤疏松,以促进形成强大根群,促进树体生长,提高结实能力。特别是在施肥浇水后,中耕一定要跟上,以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

二是选择合适的树形。温室油桃修剪以生长季进行为主,冬剪为辅。树形选择应以纺锤形为主,掌握南低北高,以利于树体受光。在扣棚前,应及时疏除无花枝、病虫枝、重叠枝、下垂枝,每树留60~80个中长枝。

三是适期扣棚。在11月初扣棚膜、盖草帘,保持室温在7.2 ℃以下,空气湿度在80%~90%,强迫树体休眠,为适期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四是管理好环境温湿度。扣棚后保持低于7.2 ℃温度600~800 h,然后开始升温,通过揭盖草帘,逐渐分段将温度提高到25 ℃左右,空气湿度在升温期保持在80%~90%,此期要防止升温太快,影响枝梢生长现象的出现。陇东一般以12月下旬进行为宜。1月份为温室油桃萌芽期,要将温度最高控制在22~25 ℃,最低保持在4~5 ℃,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2月份为温室油桃开花期,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稍有不慎,便会导致种植失败,温度最高应控制在22~25 ℃,最低保持在5 ℃左右,空气湿度应降低到50%~60%,要注意防止高温危害。3-5月为温室油桃果实膨大及采收期,应将温度最高控制在28 ℃左右,最低控制在15 ℃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60%以下。

五是加强土肥水管理。温室油桃生长期短,生长量大,在生产中应加强肥水管理,保证物质供给,以利于高产优质,促使生产效益提高。在温室油桃生产中,肥料管理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在扣棚后应及时施好花前肥,保证株施尿素100 g+磷酸二铵100 g;在2月开花期,株施尿素150 g+磷酸二铵200 g,以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3-4月果实膨大期,施2~3次肥,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风味,每次株施尿素200 g+磷酸二铵200 g+硫酸钾200 g;5月在采果后,要及时施肥,补充树体因结果所消耗的营养,保证株施尿素100 g+磷酸二铵100 g。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促进肥料转化和植株吸收。

六是抓好花果管理。在2月初花蕾膨大时要及时进行疏花,以集中营养供给,保证所留花生长;在花开放后,要注意及时授粉,由于温室油桃生长在密闭的环境中,通常授粉不充分,影响坐果,生产中应抓好授粉工作,促使坐果率提高。授粉可人工进行,也可放养壁蜂,人工授粉时在花期可用鸡毛弹子在树上滚动即可。在坐果后,要注意及时疏果,以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疏果应在花后1月内完成,留果时应按枝的生长势而定,一般长果枝留3~4果,中果枝留2~3果,短果枝留1~2果。长果枝留枝条中上部果,中短果枝留先端果。要注意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并生果、无叶果。在4月份要注意均衡土壤水分供给,防止水分供给出现忽高忽低,以免导致油桃出现裂果。在5月份要注意观察,由于果实在树体中所处的部位不同,果实成熟是有先后的,应采用分期分批的方法采收果实,以提高果实品质。

七是保持树体的通透性。油桃萌芽率高,成枝力强,管理不当时易出现光照恶化现象,在生产中要注意及时抹芽、除梢、枝条开角,以保持树体有良好的通透性。疏枝时应注意疏除竞争枝、细弱枝、徒长枝、过密枝,开角要在枝长20~30 cm时进行,开角以85°~90°为宜,以缓和枝的长势。

冬季温室生菜育苗管理 篇4

选择耐寒性强、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 如皇帝、萨林娜斯、大湖659等。苗床应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的肥沃沙壤土。

生菜可干子播种, 也可浸种催芽后播种。干子播种时, 先用相当于种子干重0.3%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 拌后立即播种, 不可隔夜。

催芽时, 先用20℃左右的清水浸种3~4小时, 搓洗后将水沥干, 装入湿纱布袋或盆中, 置于20℃环境下催芽, 每天用清水淘洗1遍, 沥干后继续催芽, 2~3天齐芽。自然条件下温度过高时, 可将种子放在井筒或山洞等处催芽, 温度掌握在15~20℃。

二、苗畦准备

苗床整地要细, 床土力求细碎、平整。每10平方米苗床施充分腐熟的细碎农家肥10千克、磷酸二铵0.3千克、磷酸二氢钾0.3千克。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面后翻耕10~12厘米, 整平后踏实。

三、精心播种

播前浇足底水, 趁水未渗完之际筛土找平畦面, 水渗完后再筛撒0.1~0.2厘米厚的细土, 然后播种, 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撒播1克。可将种子掺沙分2次撒播, 播后筛土覆盖0.3~0.5厘米厚。根据地温, 播后在畦面覆盖稻草、麦秸或地膜。为防止蚂蚁、蟋蟀等啃食种子, 播后可在床面喷洒乐果、敌敌畏等。

四、苗期管理

播种后床温保持在20~25℃, 畦面湿润, 3~5天齐苗。如温度过高, 则应适度遮光。幼苗刚出土时, 应及时撤除畦面覆盖物。

温室管理 篇5

综合固体废物管理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固体废物管理的背景下,根据我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现状,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措施,缓解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 者:臧秀清 唐明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7 “”(31) 分类号:X5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物   综合固体废物管理   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油桃着色期 增色管理别大意 篇6

增施钾肥 油桃果实进入着色期对钾肥的需求量较高。适时增施钾肥,可有效地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甜度。除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外,可采取土施硫酸钾或含钾较多的撒可富、草木灰等。一般株施硫酸钾0.25千克,或撒可富0.5千克,或草木灰2~4千克,施肥后适量灌水。

增光技术 为使温室油桃达到着色好的目的,必须采取增光措施,使温室内光照强度增加,改善树体光照条件。一般可采取墙挂反光幕,树下铺反光膜,清扫棚面。在室内温度不低于桃树所需温度的前提下,尽量早揭帘,晚盖帘,促使果面增色。

温湿度的控制 果实进入着色期要求白天温度25~28℃,不超过30℃,夜间温度15℃,不能低于12℃。空气湿度控制在60%以下,有利着色。

疏梢、吊枝和摘叶 疏梢可在着色初期进行。疏梢方法:首先疏间树冠上部及外围的强壮新梢,其次是疏间树冠内膛的过密新梢,使树冠下部产生光斑为好。吊枝要在阳面果实由点红变片红时,即采前10~15天左右,用细绳将下垂果枝吊起来。并摘除果实上部遮光的叶片,使阳光直接照射到果实上。但防止摘叶过早,以免影响果实发育,加重裂果,影响质量。

撤膜 对一些中、晚熟油桃品种,在采收前温度较高时,打开或撤去棚膜,使桃果接受3~5天的直射光,可明显加快果实着色。

温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初探 篇7

信息技术正在全球引发一场革命,MIS是这场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MIS的成功运用对企业管理结构、管理体制的优化调整和管理水平、决策能力的改善提高均存在深远影响,能为企业带来广泛的利益,形成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MIS开发的重点开始从MIS自身理论的建立完善转入具体的行业应用,已经涵盖了商业、电力、教育、行政、制造业等各个行业。随着对信息化发展认识的不断加深,MIS开发理论和开发环境的日益成熟和计算机与网络的广泛运用,开发应用综合高效、安全可靠的MIS系统是现代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农业领域,自1994年我国农业部提出“金农工程”后拉开了农业信息化的序幕,而且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有关项目业已形成了一批农业信息化平台技术和软件产品[1]。然而,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结构的基础是国家重点农业县、大中型农产品市场、主要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各农业专业学会、协会,研究大多集中在数据库、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等领域,而对于温室行业的开发应用研究则相对较为滞后[2]。

因此,加强温室行业信息化研究,尤其是现代温室企业MIS系统的开发研究,对于增补行业技术发展空白,改善温室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温室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带动温室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1 温室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结构的基础是国家重点农业县、大中型农产品市场、主要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各农业专业学会、协会。其研究大多集中在数据库、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对于温室行业的研究相对较为滞后[2]。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浪潮,温室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发展迅速,企业计算机数量开始增多,并实现了小范围联网,开始接入Internet、建设企业资源数据库和宣传网站,发展电子商务。不过从总体来看,温室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短缺、政府支持不够、信息化人才不足、传统观念与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制约,信息化发展水平依然较低。

从温室企业系统开发来看,温室企业还停留在基层业务专项开发的阶段,如自动环境检测系统、自动环境调控系统、环境调控决策支持系统和温室作物管理专家系统等[4,5,6,7,8,9]。系统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大多采用单机软件系统,系统很难更新和二次开发,实际IT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且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业务功能和上层决策业务功能的支持不足。

2 温室MIS开发的特点

温室MIS系统开发的主要特点有:

1)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说,MIS的企业应用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新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运作方式的变革,促使MIS系统目标、任务不断丰富。温室MIS需要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特性,以便功能模块的调整和增加,以平台方式应对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

2)从温室企业应用的角度来说,针对温室企业的实际规模与生产特点,应当开发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系统必须具备较低的应用成本、简洁的人机界面和较高的可维护性,具备较高的兼容性,尽量能够与现有的温室软件系统相兼容。

3)从温室企业生产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温室农产品类似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形式。这种生产形式管理的关键在于备料和生产过程组织。备料的关键在于资源计划,生产过程组织的关键在于生产项目管理(时间,人员,目标,成本,风险,变更,工艺等要素),主要体现在生产计划的合理组织和生产计划的变更上。温室MIS功能模块的初步重点在于备料管理、生产计划组织变更、生产要素管理,并由此带动后续的各种辅助性功能。

4)从开发规模的角度来说,属于中小型MIS软件的开发过程,存在诸多困难,如用户需求变更频繁、开发周期短、开发资金少、开发团队规模小、开发人员技术力差等。由此造成大量的此类项目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温室MIS应当遵循灵活的软件开发模式,运用敏捷化开发过程。

3 温室MIS开发的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的问题,至今没有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但是,每一种开发方法都要遵循相应的开发原则。

通过分析同类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小型系统特点是影响温室MIS开发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传统MIS开发理论及其相关开发技术的应用偏向于大型企业或部门,采用严格的软件工程理论和开发过程管理理论,在运用于中小型系统开发时往往存在很多适应性问题。因而,在温室MIS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温室MIS要满足实际用户需求,适应管理需要,以综合期的阶段目标为基准,不扩越其发展阶段的限制,片面追求大而全的综合系统只会造成系统开发与应用成本和风险直线上升,不利于有效应用。MIS管理基础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要求,要努力采用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支持的现代管理原理方法再造业务流程。系统要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容易改正错误,容易改进性能,容易扩充功能。

2)整体原则。体现为一种功能暂缺的完整性。即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合理的“闭环”系统,目标系统应当是对这个唯一的“闭环”系统的完善。企业完整地实现计算机管理不一定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实现,但必须完整地设计系统的各个方面,必须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递进发展。

3)效益原则。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发挥人机结合优势,不片面追求全自动和智能化。采用已有的MIS开发方法和软件方法、成熟的软件技术、经济的软件开发应用环境,降低开发与应用的成本。

4 温室MIS开发的思路

遵循上述温室MIS开发的特点与原则,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开发思路:建立相应的温室资源库系统,以构件的形式,实现资源库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松散耦合,从而将开发过程增加为底层技术开发、中层资源存储管理、上层系统应用3个环节。一方面实现底层技术研发与上层MIS研发的分离,实现基础资料的高效计算机存储与管理,有利于技术的累积和改进;另一方面简化了温室MIS开发的规模和内容,有利于提高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开发过程分为3个步骤。

4.1 温室基础资源的搜集与整理

温室基础资源主要包括3项内容:①温室数据资源,如温室环境数据、作物生长数据、投入与产出数据、财务数据等各类温室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原始数据、中间数据、结果数据。②作物模型资源,如灌溉模型、生长模型、环境调控模型、经济模型等与作物管理有关的各种类别的机理模型、统计模型、概念模型、数据模型。③专家知识资源,如育种、施肥、病虫害诊治、采摘等生产过程中专家经验的总结,包括各种格式的文本、图片、视频。

4.2 温室基础资源的计算机存储与构件化开发

建立专项的温室资源库系统,用于基础资源的计算机表示与存储,辅助其构件化开发,并实现相关的管理操作,可以分为3个项目:温室数据资源库系统、温室模型资源库系统和专家知识资源库系统。三者概念上相互统一,逻辑上相互分离,以模型资源库系统为例,其概念结构如图1所示。

4.3 温室MIS系统规划和软件开发

建立综合性温室MIS系统,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在温室资源库系统的支撑下,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此支持温室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

由于资源库系统分担了资源的计算机表示与存储、程序构件开发测试、技术应用与验证等工作,因此温室MIS只需要建设一个规模较小的、可有效应用的构件库,用于分类保存作物模型构件、作物数据构件、专家知识构件,从而将主要精力专注于管理流程的设计优化、系统功能的分类开发、软件的优化改进等工作。温室MIS的概念结构如图2所示。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可以分为“自顶向下(Top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Up)”两类,前者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缺点是缺乏对领域知识的深刻把握。后者是先完成底层业务的数据与逻辑整合,在各个功能独立性基础上,完成整体功能的整合调试添加,缺点在于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因此,我们提出温室MIS的开发,要将两种开发方法有效结合。

1)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解决总体规划与高层设计问题,属于系统工程范畴。要采用面向全企业的信息工程(Information Engineering,IE)方法,进行总体数据流程、业务流程规划,进行数据、模型、知识的分类与分析工作。

2)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解决应用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属于软件工程范畴,进行数据库开发、系统设计、系统调试工作。应用系统开发是在总体规划与高层设计的指导下进行,强调与总体数据、业务规划的有效衔接,并受其严格约束。

两者结合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 进而从逻辑模型,再求得最优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这种螺旋式循环优化的设计模式体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的设计思想。

为实现两种开发方法的结合,我们在温室基础技术研究与温室MIS系统开发应用这两个传统环节之间,添加插入了一个新的温室资源存储环节,目的在于一方面归纳吸收底层的技术研究成果,作为技术的积累与改进平台;另一方面将这些成果进行转化并提供给上层系统调用,作为温室MIS的技术测试与支撑平台。

基础研究层包含3项资源:①温室数据资源,如温室环境数据、作物生长数据、投入与产出数据、财务数据等各类温室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原始数据、中间数据、结果数据;②作物模型资源,如灌溉模型、生长模型、环境调控模型、经济模型等与作物管理有关的各种类别的机理模型、统计模型、概念模型、数据模型;③专家知识资源,如育种、施肥、病虫害诊治、采摘等生产过程中专家经验的总结,包括各种格式的文本、图片、视频。

资源存储层建立相应的温室资源库系统,用于对各类温室数据资源、温室作物模型资源、专家知识资源进行分类和维护,支持此类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调用。分为3个类别:温室数据资源库系统、温室作物模型资源库系统、专家知识资源库系统,三者概念上相互统一,逻辑上相互分离,内容上各自独立。

系统应用层建立相应的温室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在温室资源库系统的支撑下,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支持温室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由此实现了底层相关领域技术研究与上层MIS系统开发的分离,实现开发过程的有效分工与协作。

5 结束语

目前门类众多的管理类信息软件系统,从广义角度而言,属于现代MIS伴随计算机技术、管理理念的发展而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演化产物。本文从温室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从系统规划的角度,分析了温室MIS开发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思路以及开发的步骤。

参考文献

[1]李颖.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5(12):91-93.

[2]吕晓敏.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机遇[J].天津科技,2002(6):11-12.

[3]王玉军,张本华.温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8(1):249-251.

[4]李锋,张学俭,王盾.宁夏农业园区设施蔬菜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宁夏农林科技,2008(6):20-22.

[5]Kornera,G.van Straten.Decision support for dynamic green-house climate control strategies[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8,60:18-30.

[6]C.P.Yialouris,H.c.Passam,A.B.Sideridis,et al.VEGES--A multilingual expert system for the diagnosis of pest,dis-eases and nutritional disorders of six greenhouse vegetable[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1999,19:55-57.

[7]李佐华,李萍萍.专家系统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2):23-27.

[8]李萍萍,夏志军,胡永光,等.温室黄瓜环境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初探[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5-8.

温室草莓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篇8

一、适期覆膜

覆膜适期为草莓第1腋花芽已分化至休眠前, 时间大约是10月中旬, 过早或过晚覆膜都对生产不利。对于休眠浅的品种 (如丰香、春香等) , 可适当晚覆膜;对于休眠较深的品种, 可适当提早覆膜。

二、室内温度、湿度管理

在覆膜后的7~10天内, 白天应保持30℃以上的较高温度, 以阻止植株进入休眠, 也可使将进入休眠的植株觉醒发生新叶。与此同时, 要增加棚内湿度, 以免高温灼伤植株。叶片温度超过35℃时, 应及时放风。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2~15℃, 最低不低于8℃。植株显蕾后, 应使室内温度逐步降到25℃。在开始揭膜降温的3天内, 应在植株叶片上喷水, 以免湿度突然降低而使叶片干枯。在蕾期, 室内白天温度最高不宜超过28℃, 晚间应控制在10~13℃;开花期, 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3~25℃, 夜间为8~10℃, 否则会影响授粉, 增加畸果率;在果实膨大期, 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 夜间保持在5~7℃。

在温室草莓生产中, 对湿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长期湿度过高易诱发灰霉病最终导致大量烂果。在覆膜初期,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0%~90%, 花期应降至60%左右, 其他时期应控制在70%~80%。

三、人工补光与赤霉素处理

人工补光与赤霉素处理均有抑制休眠、促进生长、增大果个、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人工补光时, 可在温室内每隔4米安装一个100瓦的白炽灯, 灯距植株1.5米, 每天日落时开灯到22:00左右关灯, 大约照明5小时, 也可在凌晨3:00开灯至揭帘时关灯, 这样可使草莓一天的日照时间为16小时左右。

赤霉素处理一般在覆膜后3~5天内进行, 将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喷在植株株心上, 每株喷10毫升, 共喷2次, 每次间隔10天。

四、植株管理

随着植株的生长, 草莓茎蔓上会生成许多侧芽, 要注意及早将其摘除。除主芽外, 一般保留2~3个侧芽即可, 要随时摘除病虫叶、老叶。花期要注意及时疏去高级次小花和弱花;结果后要及时将畸形果、病果、小果疏掉, 最终第1花序留12个果, 第2花序约留7个果。

五、肥水管理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 0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或氮钾复合肥30千克作基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当定植苗长到4片真叶时, 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 追肥后及时浇水、中耕。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钾10千克。从顶花吐蕾开始, 每20天追一次肥, 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各15千克或复合肥15千克。在第1次采收高峰过后, 每30天追一次肥。

浇水最好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 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开花期要注意控制浇水;果实稳住后到成熟前要及时浇水, 以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要控制浇水。

六、辅助授粉

与自花授粉相比, 草莓异花授粉不仅增产效果显著, 而且畸形果明显减少。因此, 生产中一般选2~3个主栽品种栽培, 从而便于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时, 用软毛笔在开放的花中心轻轻涂抹即可, 但最好是在室内养蜂。

七、常见病害及防治

严冬季节如何进行温室的温度管理 篇9

一是温室栽培进入寒冬后, 白天土壤5cm深处温度可比室内气温低5~7℃, 夜间比室内气温高3~5℃, 其温度变化范围在13~26℃之间。一昼夜当中约有20h左右的时间, 土温低于20℃, 比瓜类、果菜类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土壤温度23~34℃低8~10℃。较低的土壤温度, 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导致生根量少, 根系吸收能力差, 生理活性低, 而且还会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甚至于烂根、死根, 引起作物死亡。

而较高的土壤温度, 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生根量、提高根系活性、促进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从而达到促进作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目的。

因此提高设施内的空气温度, 维持较高的土壤温度, 是设施蔬菜栽培成功与否的最为关键的技术措施。

二是植物生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采用较高温度管理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效能。

三是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温室栽培中, 因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发酵分解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 不受室外空气流动的影响, 几乎全部留在设施内, 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显着高于室外, 一般可维持在800ml/m3左右。若再补施二氧化碳气肥, 其浓度可高于1000ml/m3。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可显着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与光合适温, 作物长得快长得好。

四是温室栽培作物, 因覆盖地膜, 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幅度减少,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从而加速了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降低了叶片温度, 其叶片温度, 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5℃, 即使空气温度明显高于光合适温2~4℃时, 其叶片温度仍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五是温室内, 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 特别是植株繁茂与较高时, 由于叶幕层的遮荫作用, 由生长点向地面测量, 其温度下降梯度十分明显。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7℃, 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左右, 那么作物主体叶幕层的温度恰在27~30℃之间, 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六是适宜的高温可显着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抑制病害的发生。病害的发生与空气湿度关系密切, 绝大多数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 其发病条件都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适宜的温度范围, 若能把空气的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时, 大多数真菌类病害和细菌类病害都较难发生。尤其是在设施栽培条件下, 危害最为严重的霜霉病与灰霉病, 其发病条件都要求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0%、最适宜温度范围15~25℃, 而当设施温度高于32℃、或更高些后, 二者都难以发生。

鉴于以上原因, 并经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 进入严冬季节后, 温室栽培蔬菜, 在增施有机肥料与补充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条件下, 其温度管理, 应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不同的生育阶段 (物候期) 所要求的最适宜温度范围的上限高2~4℃进行调控。

在严寒季节, 低温、特别是低夜温是温室生产的最不安全因素, 是造成冷害、冻害, 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增强作物的抗寒、抗冻害性能, 提高设施内的温度, 维持适宜的昼夜温差, 是安全生产、获取高产高效的最基本条件。主要措施如下:

1、建设温室

建设一个外有保温保护层、内有完整的防寒沟、砖包复合孔穴墙体、内撑外压、结构合理、透光率高、增温快、保温性能良好的温室设施。

2、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作物自身能够具有较强的抗寒、抗冻等抗逆性能。方法有:

一是, 选用耐低温、抗逆能力强的品种。二是, 种子催芽时进行低温锻炼, 提高幼苗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三是, 用“天达2116”灌根、涂茎、喷洒植株, 提高作物自身的抗冷冻、耐低温的能力。

3、起高垄畦

起高垄畦栽培, 冬季土壤温度低, 需阳光辐射土壤表面, 和室内热空气通过土壤表面传导加热来提高土壤温度。土壤表面积大小, 是影响土温高低的主要因素。高垄畦栽培, 可显着增大土壤表面积, 土壤吸收热量多, 增温快, 土温高, 热土层厚, 蓄积热量多。

4、覆盖地膜

全面积覆盖地膜, 能显着地提高土壤的温度和保水能力。严密封闭, 消除孔隙散热。

5、点火加温

温室内栽培作物, 如果遇到强寒流袭击, 室内夜间温度低于6℃时, 则需进行室内点火加温, 最好的加温方法是在设施内点燃沼气, 每60~100m2设一个沼气炉, 通入沼气, 并点燃使设施增温。

用沼气加温不但能够提高设施内的温度, 而且还可以增加设施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与产量。

如果没有沼气设备, 可在傍晚采用炉火加温。用旧铁桶, 打掉桶底, 配上炉条, 在桶内燃烧干木柴。为避免有害气体超量, 危害作物, 及高温烘烤植株, 操作时, 须人工挑着炉子, 在温室的操作道上走动燃烧, 燃烧的时间不可超过30min, 而且必须明火、足氧、充分燃烧。

温室内适量, 适时燃烧干木柴, 不但能随即提高室内温度2~3℃, 而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具有温室效用, 能减缓室内温度的下降, 可使清晨时室内的最低温度提高2~3℃, 翌日白天作物见光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有利于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 促进产量、品质的提高。

7、提高白天室内温度

尽力提高白天室内温度, 进入严冬季节以后, 只要室内温度不高于作物适宜温度的上限3℃, 白天就要严禁通风, 使温度维持并稳定在较高的范围内, 用高气温提高土壤温度, 以高土壤温度稳定夜间室内温度, 预防低温危害。

8、增设保温层

在温室的墙体外面增设保温层, 方法如下:用普通农膜, 或用温室换下的旧薄膜, 经裁截加工成膜宽3m左右 (膜长=温室长度+山墙长度的长幅) 。后将薄膜两端用熨斗加热, 粘结成10cm左右的缝筒, 各插入3m长的毛竹, 将其拉开、拉紧包住后墙与山墙。两端的毛竹, 下头扎入地面泥土中, 入土深30cm以上, 上头以铁丝缠系, 固定于山墙外沿处, 薄膜底部边缘埋于墙外土内。然后在墙与薄膜之间的缝隙内填满碎草, 厚度30cm左右, 再用泥土把薄膜上部边缘埋压于温室后坡上。

温室秋冬茬辣椒的结果期管理 篇10

1.结果前期管理。此期外界温度尚高, 温室内的温度管理也相对容易。白天室内温度升到28℃后开始通风, 控制在35℃以下;夜间加强保温, 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此期如遇阴雨天气, 室内温度偏低时, 应进行人工增温, 防止温度过低。

2.结果中期管理。此期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温室内的温度偏低, 大部分时间不能满足辣椒高产栽培的需求。因此, 管理中应以保温防寒为主, 白天温度升到30℃后开始通风, 但通风时间不宜太长, 应尽量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 增加温室内的热量积蓄;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 短时间的最低温度不低于8℃, 温度偏低时应加强增温和保温措施。

3.结果后期管理。此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处于春季, 外界气温升高, 温室内的温度也开始回升, 温度管理比较容易, 在保证辣椒生长发育需求的前提下, 应多放风, 防止出现高温危害。白天温室内温度升到28℃后开始通风, 控制在32℃以下, 夜间温度维持在20℃左右, 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上后应全天通风。

二、肥水管理

1.追肥。温室秋冬茬辣椒的结果期较短, 并且结果期内的温度、光照条件较差, 再加上所用品种自身生长势偏弱等原因, 所以在肥水管理中应注意多促少控, 促多结果、结大果。在施肥管理中, 应把握早施肥、施好肥、结果后期少施肥的原则。温室秋冬茬辣椒结果期内温度低, 浇水量少, 并且覆盖地膜后也不便于开沟或挖穴进行施肥, 因而多采取随水冲施法追肥。一般在坐果后结合浇水追第1次肥, 在对椒膨大盛期追第2次肥, 以后每10~15天追1次肥。结果后期, 应减少地面追肥, 增加叶面施肥。追肥时, 要选用易溶于水的化肥进行冲施, 如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有条件的地方应增施有机肥沤制液或生物肥, 不偏施化肥。上述肥料应交替使用, 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肥料。为避免或减少肥料中的有害气体挥发, 应在地膜下冲施。另外, 浇水量要适宜, 不要大水漫灌, 以避免或减少肥料中的养分大量随水流失;但也不可浇水过少, 以防肥液浓度过高发生肥害, 以及长时间高浓度施肥引起地表盐渍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滴灌法追肥, 将肥料直接送到植株根系附近, 提高肥效。另外, 由于冬季温室内温度较低, 采用根际施肥时植株吸收较慢, 故结果期间还要定期进行叶面施肥。叶面施肥宜在晴暖天气的上午进行, 交替喷洒磷酸二氢钾、饼肥沤制液以及叶面宝、叶面素、丰收宝、丰产素、钙硼锌叶面肥等叶面专用肥料。叶面喷肥后, 要及早通风换气, 排除温室内过多的水分。

2.浇水管理。结果前期, 温室内温度比较高, 辣椒生长快, 需水较多, 应增加浇水量, 适宜的浇水量是保持地面湿润, 不见干土。结果中期, 温室内温度下降严重, 植株生长缓慢, 需水量减少, 同时地温偏低, 土壤湿度容易偏高, 故应控制浇水量, 适宜的土壤湿度是地面经常保持湿润至稍见干。结果后期, 温室内气温升高, 地温也明显升高, 植株生长加快, 需水量增大, 应加强浇水, 适宜的土壤湿度是地面湿润不见干。在温室秋冬茬辣椒冬季浇水管理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温水, 不浇凉水。辣椒性喜温, 适宜其生长的地温为26℃左右, 低于12℃时根毛停止生长, 长时间低于10℃时容易发生烂根。因冬季温室内温度本就偏低, 故不可大量浇冷凉水, 否则浇水后地温会长时间偏低。获取温水的方法主要有在温室内预热水、太阳能预热水、利用地下水、利用工业废水等。

2小水勤浇, 忌大水漫灌。应在浅垄沟内浇水, 忌在宽垄沟内浇水,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利用膜下滴灌浇水。冬季温室内不宜进行大水漫灌, 一是因为大水漫灌后地温下降幅度过大, 容易造成烂根;二是因为大水漫灌后,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上升较快, 容易引发病害。

3浇暗水, 不浇明水。浇暗水是指在膜下浇水。浇暗水一是可以避免浇水后水分蒸发增大空气湿度; 二是可以避免浇水后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的土壤热量, 降低地温。

4要在晴天的上午浇水, 不要在阴天浇水。要选择在晴暖天气的上午浇水, 不要在阴天以及晴天的下午特别是傍晚浇水。在晴天的上午浇水, 一是可以利用晴天温室内温度较高的特点, 使地温尽快回升;二是可以利用中午前后温室内温度较高的特点, 在浇水后进行适当放风, 降低空气湿度。

北方日光温室秋冬番茄栽培与管理 篇11

日光温室北方秋、冬番茄栽培主要是在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较差,或者地理纬度较高、越冬无保障的情况下栽培,到低温季节收获拉秧。早春再种植其它蔬菜。

一、品种选择

秋冬茬番茄苗期温度高,病毒病危害较重。所以应选择生长势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毛粉802,L-401,双抗2号,中杂9号,以色列144,卡依罗等。

二、时间安排

日光温室秋冬番茄栽培一般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利用遮荫防雨棚播种育苗,日历苗龄20~30天,8月中旬至9月上旬定植,采收期是10月上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亩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三、培育壮苗

1.播种适期秋冬番茄播种期比较严格,播种过早,受高温影响时间长,病毒病发病率高,病情重,会严重地影响产量的提高;播种过晚,病毒病虽然可以减轻,但后期易受低温、光照不足的影响,植株上部果实长势不好,产量同样受影响。一般以日平均温度23℃~25℃时播种为宜,在我县7月20日到8月10日播种。

2.苗床准备选择地势高,浇水方便,降雨不积水,通风良好的地块作苗床。床宽1~1.2米,苗床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栽培667平方米的番茄需准备苗床5~7平方米,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大粪面3~5千克,磷酸二铵20~25千克,土、肥充分混匀,搂平待播种。

3.种子消毒 国内品种一般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一般消毒方法:用50℃~55℃热水烫种10~15分钟。烫种时要不停搅动,烫种水温和时间必须得到保障,水温不够时可添加热水调整。烫种后用10%磷酸三钠浸泡10分钟,充分洗净种皮药液后荫干播种。种子消毒的目的是消除种皮上的病毒,对控制番茄病毒病起到一定作用。

4.播种 将苗床整平浇透水,水渗入后,种子掺入部分细沙拌匀,分2次均匀地将种子撒在苗床面上(667平方米用种量25~30克),上面覆盖过筛细土1厘米。将拌好的毒饵撒在上面,防止蝼蛄。毒饵配制:将1千克麦麸炒熟(炒出香味),加上30~50克的2.5%敌百虫粉并加少量水拌匀。每个床面撒150~200克。

5.苗期管理 ⑴.遮荫、降温、防雨,播种时高温,被雨淋均不利于出苗及正常生长,搞好遮荫、降温、防雨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⑵.覆土间苗除草,在种芽拱土将要出苗时,在床面上撒一次细土(0.2~0.3厘米),增加压力促进种子脱皮,防止种苗带帽出土。分别在子叶展平和出第一片真叶时各间苗1次。第一次间苗,把过于密集处的苗疏除,防止幼苗因拥挤拔高生长;第二次间苗,要进一步剔除弱苗和不正常苗,使苗间距达2厘米左右,间苗同时要拔出杂草。⑶.水分管理,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适时浇水,气温高,幼苗苗床干旱时,可在幼苗出齐或间苗后浇小水,浇水要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

6.分苗 幼苗长出2~3片叶时,要及时进行分苗。分苗苗床大小同播种苗床,株行距10~12厘米,也可向营养钵分苗(10厘米×10厘米),营养土配制即:大田土、细炉灰、腐熟马粪各1/3。为减少幼苗伤根,促进分苗后的恢复生长,播种苗床应浇水分苗带土移植。向苗床分苗时,逐行开沟浇水栽苗;向营养钵分苗时,随分苗随浇水;分苗后在苗床上浇透水降低温度,为幼苗尽快缓苗创造适宜环境。

7.分苗后的管理 ⑴.温度管理,分苗后保持白天25~28℃,夜间18~20℃.缓苗后晴天白天22~25℃,夜间15~18℃,阴天适当降2~4℃.定植前7~10天,加强通风,早揭晚盖,降温炼苗,白天20℃左右,夜间10~12℃,不能低于8℃。⑵.光照管理,番茄属于喜光作物,尽量改善床面和棚膜的光照条件,注意保证苗距防止过密和徒长。⑶.水肥管理,苗期水分管理原则是苗床保持湿润不能干旱。土壤湿度保持55%~60%左右,以利于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高温干旱时,要在早晨或傍晚浇小水降低土壤温度。定植前3~5天适当控水。定植前1天浇透水便于切坨起苗。因苗期较短,一般不需追肥。如苗弱需追肥时可配合浇水追1次尿素,每平方米15克。为防高温幼苗徒长,可在缓苗后长至3~4叶时,喷洒50%矮壮素800~1000倍液。

8.育苗标准 日历苗龄30天左右,苗高20厘米左右,4~6片叶,叶片舒展,无病毒病症状,茎粗0.5厘米左右,土坨完整,根系发达。

四.定植

1.定植时期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到20~25℃时定植为宜,时间大约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要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使幼苗定植后处于较凉爽的环境下,避免凋萎,有利于幼苗生发新根,缓苗生长。

2.整地施肥 定植前8~10天净前茬,整地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圈肥4~5立方米,磷酸二铵30~50千克,耕翻25~30厘米,耙碎整平。按宽窄行开沟,宽行70~80厘米,窄行40~50厘米。

3.定植方法 定植前要严格选苗,淘汰劣质苗。在沟内按株距30厘米栽苗。每667平方米栽植4000株左右,栽植后马上浇水。

五.定植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的中心是促根控秧,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后要加大昼夜温差,进行变温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下午降到15℃时盖草帘,前半夜保持在15℃以上,后半夜10~13℃。

2.水肥管理 定植后4~5天(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土壤干湿适宜时浅中耕,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第一穗果达到核桃大小时(60%以上时),结合浇水追施催果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硫酸钾1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20~25千克。以后在每穗果实膨大时,配合浇水追施1次肥。进入12月中旬后,由于温度降低,要控制浇水。

3.插架绑蔓 在番茄植株不能直立前,要及时插架。架型可用篱架,留3~4穗果的,架高1.5~1.8米,插架后绑第一道蔓。以后出1穗花绑1道。也可采用吊蔓,不用架杆。

4.整枝、打杈、疏果 采用单杆整枝,即保留主蔓,其余侧枝一律摘除,减少养分消耗。根据温室保温性能好坏,可留3~4穗果,在最上部花序将近开花时,在其上留2片叶摘除顶尖。用生长调节剂蘸花后的果实直径达1厘米以上时,疏花疏果。根据植株长势强弱,每穗留3~5个正常果,摘除过小果实和花蕾,保证果实整齐度,提高果实品质。

5.生长调节剂蘸花 为确保正常坐果,从第一穗花开始到最后一穗花,都要用生长调节剂处理。为了节省时间,在每一穗花有3~4朵开放时集中处理一次。用25~30毫克/升番茄灵溶液喷花,注意不要将生长调节剂溶液喷到幼嫩叶片上。

6.扣膜及扣膜后的管理 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3℃时,应及时扣膜。扣膜初期,白天外界温度还比较高,要注意通风排湿,夜间要根据室内温度来变化通风口面积。使温室白天温度在20~25℃,夜间15~18℃,最低不能低于10℃。随着外界天气变冷,逐渐减少通风口面积,夜间逐步加强保温覆盖。进入冬季后,对于保温性能差的温室,要根据番茄生长情况,必要时在室内临时加炉火增温,以延长番茄采收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7.病虫害防治 秋冬茬番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晚疫病和叶霉病,虫害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和白粉虱。

⑴ 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如毛粉802,L-401,L-402,双抗2号,中杂9号,佳粉10号,沈粉1号,中蔬4号、5号等。

⑵ 进行种子消毒,苗床消毒和温室消毒。

⑶ 避免重茬,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⑷ 生态防治,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人为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发展。

⑸ 药剂防治,定植前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预防。定植后,每隔7~10天定期喷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轮流用药,可同时防治病毒病,叶霉病和晚疫病。如发现蚜虫、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有针对性防治。

六.收获

日光温室油桃栽培管理技术 篇12

日光温室栽培油桃产量高、品质好、成熟早、效益高, 适合北方保护地栽培。优良油桃品种表面光滑无毛, 色泽鲜艳, 外表美观, 口感甜脆爽口。日光温室油桃成熟期在4月份, 盛果期每亩温室产量2500~3000千克, 产值40000~48000元, 纯收入35000~40000元。日光温室油桃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一、温室选择

油桃温室应建在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地方, 选择土壤肥沃、壤质或砂壤质土为好。温室长70~80米, 跨度6.5~7.5米, 高3.2~3.5米, 面积1亩左右。

二、品种选择

温室栽植油桃应选择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 如中油四号、中油八号、五月火等。

三、苗木移栽

新建日光温室在苗木移栽前, 要对棚内土壤进行深翻, 每棚施用优质有机肥4000~5000千克, 氮磷钾复合肥20千克, 硫酸钾10千克。挖深60厘米宽80厘米条状定植沟。定植苗木应选用根系发达、苗木健壮、芽体饱满、3年生左右的苗木。栽植应南北行向, 株行距1.5米×2.0米,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约为10∶1。定植时, 要保持苗木根系伸展, 定植后浇水, 并覆盖地膜。

四、整形修剪

日光温室油桃整形一般采用北高南低斜面式群体结构。前缘底脚最低30厘米定干, 后过道50厘米定干, 使其形成一面坡式, 以利于充分利用温室空间, 提高覆盖率, 增加油桃结果部位。棚内采用自然圆柱形或两主枝“丫”字型, 定干棚前低, 依次升高, 即30~50厘米。

扣棚前的修剪以疏枝为主, 长留长放, 疏除病虫枝、下垂枝、徒长枝及无花强营养枝, 保持良好的透光条件。生长季节里当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就应进行摘心, 冬季修剪的留枝长度以10~15厘米为宜, 留枝量适中, 以提高产量。

五、肥水管理

日光温室油桃栽植以后, 每年扣棚前一个月, 每棚施有机肥3000千克, 磷酸二铵复合肥25千克, 尿素10千克, 并浇一遍水, 浇水后划锄, 盖上地膜。幼果期, 喷1次0.3%的尿素液;硬核期除喷0.3%的尿素液外, 加喷0.3%的磷酸二氢钾液。从扣棚到落花不宜浇水, 棚内湿度应控制在60%以下, 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各浇1次水, 但水量要适宜, 不宜过大, 以免新梢旺长, 引起生理性落果。

六、温湿度调控

日光温室12月中旬扣棚后, 温室内逐步升温, 第一阶段将棉被拉至l米高, 使棚内只透进少量光线, 白天温度保持在8~13℃, 为期7天;第二阶段, 将草苫拉起1/3~1/2, 白天温度保持在10~16℃, 为期7天;第三阶段拉起大部分草苫, 白天温度保持在10~20℃, 为期7天;以后至开花拉起全部草苫, 温度保持在10%~25%, 期间要注意地温变化。花期白天温度18~24℃, 夜间10℃左右;花后至果实成熟, 白天温度22~28℃, 最高不超过30℃, 夜间15℃左右, 最低不低于10℃。温室内湿度花前保持在70%~80%, 花期60%左右, 花后50%~60%。如遇阴、雨、雾天气, 应注意实施增温措施。

七、花果期管理

日光温室油桃花果期管理是关键时期, 直接关系到产量与经济效益, 加强此期的管理, 才能丰产丰收。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 花蕾期要疏除过密花蕾, 双花去一, 疏除畸形花、过晚花、病虫花。花后20天开始疏果, 使果实分布均匀。要做到短枝留单果, 中果枝留双果, 长果枝留3~4个果。果实着色期, 要把下垂枝吊起或支起, 保持树体透风透光, 改善树体光照条件, 增加果实色度。同时要严格控制棚内湿度, 防止因湿度过大造成落果和裂果。

八、病虫防治

日光温室油桃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重点防治桃穿孔病、炭疽病、褐腐病和桃蚜、桃食心虫及螨类。病害可选用石硫合剂、代森锰锌、代森锌等药剂防治;蚜虫、螨类选用吡虫啉、蚜螨净等杀虫剂防治。

九、收获

【温室管理】推荐阅读:

温室甜瓜05-22

温室控制05-23

北方温室05-23

温室育秧06-16

温室芹菜07-22

温室技术07-30

温室效应08-12

温室种植08-21

温室工厂08-24

温室滴灌09-03

上一篇:网络人格下一篇:机制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