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格(共12篇)
网络人格 篇1
网络媒体发展已日趋成熟, 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 然而, 网络大国也有成长的烦恼, 因为网络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 却伴随着暴力游戏风靡、信息垃圾泛滥、色情网站横行等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 在互联网空间上也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群体——“网络暴民”。
人们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观点、尽情地发泄情绪, 而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是“网络通缉令”、“网络追杀令”等词, 网民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个人隐私, 同时, 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 其“魔鬼”般无孔不入的威力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2006年4月“铜须门”事件之后, 《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刊相继刊发报道, 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隐私、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 《国际先驱论坛报》更是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 (原文为Mob rule on China’s Internet:The keyboard as weapon) 为题目, 激烈地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化”现象, (1) “网络暴民”这个概念由此产生。
“网络暴民”现象与网络虚拟人格
国外媒体将中国网民称作“网络暴民”是片面化、污名化网民的行径, 对此质疑的声音不仅仅让我们以正常、平静的心态去认识“网络暴民”, 更是让我们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去对待“网络暴民”。“网络暴民”的行为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群体极化”现象, 对于“网络暴民”群体, 通常是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为载体, 对事件当事人及其亲友在网络上进行漫骂、诽谤等人身攻击, 非理性的行为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侵扰和伤害。网络空间中的成员何以借着网络联络感情、沟通意见以及分享价值?作为虚拟空间的一种内在力量, “网络暴民”现象与网民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网络虚拟人格有直接的关系。
虚拟人格是人内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
莫里尔·莫里斯和克里斯汀·奥根曾指出:“网络传播是多层面的。过去, 人类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大类型相互独立, 互不联系, 而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方式可分为四种:1.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 如电子邮件;2.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 如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3.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少数人、个人对多数人的同步传播, 如多人用户游戏、在线聊天等;4.多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 主要指信息接收者在网络上寻求信息的活动, 如网页和远程通信等。” (2) 可以看出, 网络作为一种“泛媒介”, 已经融合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播形式, 使得这几种传播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 给人们的传播交往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正发生着全新的转变, 它对人们心理世界的认知、交往方式也带来变化, 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虚拟的世界, 促使着网络虚拟人格的产生。
“人格”是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 虚拟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 目前对虚拟人格的概念界定莫衷一是, 鉴于其特殊性, 不妨先为其下一个定义:“虚拟人格”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的基础上, 在网络传播中, 通过与网络虚拟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它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显露和表现出的人格。比如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沉默, 在网上却很健谈;有的人平日性格很温和, 在互联网上却很暴躁;有的人现实中彬彬有礼, 网上却出言不逊等。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会在主体的人的思想感情上得到反映, 主体自己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反馈信息, 这种自我信息交流常常表现为自我思考、内心冲突、联想与回忆, 这种自我传播的互动过程, 仅限于自己, 不要求与人共享。针对网络上的话题事件, 一部分网民的回帖和反馈正是这种自我表露、自我宣泄的表现。网络虚拟人格与现实中的人格不相符合, 因此网络媒体人内传播活动显现出独有的特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与网络虚拟人格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基础,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论”, 即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 它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 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自我”所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 它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 又要使之符合“现实”, 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 与“本我”处于对立地位, 它不仅使“本我”推迟得到满足, 而且使之不能得到满足, 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4) 本我追求的是快乐, 自我追求的是现实, 超我追求的是理想, 三者是存在矛盾的, 但在一般情况下,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三者平衡才能保证健康的人格发展, 而平衡一旦被打破, 自我无法满足内部和外部的需要就会产生焦虑甚至人格失衡和分裂。
在现实生活中, 现代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失衡成为部分网民行为失衡的根源, 在失衡的状态下, 人的内心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 而人具有解除紧张状态的先天倾向, 因为如果紧张持续时间太长、程度太深, 那么人是无法忍受的, 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 于是, 大多数人都会通过形成心理防御机制来宣泄压力, 调节心态平衡, 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往往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它们是无意识的, 即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采用它们;二是人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 从而与现实相脱离。 (5)
2009年7月, 在“孙丹勇”事件中, 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 同学高歌随后发帖, 认为孙在跳楼前遭到富士康领导顾钦明的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 于是, 当事人顾钦明被“人肉搜索”, 富士康也被指“血汗工厂”。事件为何引起众多网友的愤怒?其中势必有触动网民心弦的共鸣之处。现代社会, 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常常导致人们非常态的心理失衡和压抑, 于是孙丹勇得到网友友人般的关怀, 网民进而为其“打抱不平”。这是现实生活中个体本我的快乐受到压制, 导致人格结构失衡的结果, 本我是人格的基础, 是非理性的, 常常违反社会行为规范, 这种本能受到约束, 很少能自由表现, 在现实中其受到压制, 势必在网络中成为虚拟人格形成的温床。还有一个方面, 是个体超我的理想化人格, 现实中, 自我往往落后于超我, 因此, 个体常常希望成为超我所要求的“理想化的自我”, 在网络中, 保留自身的闪光处, 完善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 在典型的“网络暴民”事件中, 网友常常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做到和达到的标准要求事件当事人, 即所谓的己所不欲, 却施于人, 2008年四川地震中的“范跑跑”成为千夫所指,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近几年的“网络暴民”事件中, 众多网民往往对事件不加以证实, 在未知真实性的情况之下, 无意识地采用了一家之言, 同时, 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对事件内容进行改造和变形, 随着事情的发展, 表现出与现实的严重脱离, 给当事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鉴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 直接促成众多心理防御机制中“虚拟人格”的实现。
网络虚拟人格与“群体极化”现象的关系
当前现实社会中, 人们都各自承载着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发泄, 种种行为常是迷失了方向的表现, 很多人处在紧张、压抑、困惑、烦躁甚至不满的群体环境中, 而此时还没有形成更多畅通的交流及宣泄渠道来缓解人们内心的苦闷, 在网络世界中, 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 引起网民足够的关注, 而现实社会相关机构、部门或当事人并未给予现实问题的解决, 在种种的压力和一定的情绪状态下, 人们希望在网络中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而聊天室、贴吧、社区、博客等的出现给了人们广阔而自由的倾诉空间, 网民也会因为相同的心境而获得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的力量感, 肆意发泄情绪以得到满足。这符合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行为动机, 一部分网民的网络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互联网,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换言之, 在网络空间里, 被社会道德规范压制下隐藏的“本我”层面展现出来, 在互联网上参与肆意攻击、谩骂、侮辱等群体行为的人, 绝大部分都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这些“无名氏”在网络虚拟空间内不受约束, 网络虚拟人格因“无个性”群体的出现而形成, 尽管是暂时的, 却仍不负责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网络虚拟人格在匿名的网络空间中形成, 这又成为滋生“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诱因, 群体中的成员开始即有一定观点偏向, 在突然的网络事件信息刺激下, 人们在与网络中的“志同道合”者经过讨论之后, 结果是一开始的倾向又往前跨了一步, 之前的想法和观点更加牢固, 并且走向极端。 (6)
在2009年8月的“巧克力女孩”事件中, 上海女孩娄婧参加选秀节目引发了一场网友关于其肤色的争论, 开始的讨论只是围绕娄婧的肤色, 她不被认为是真正的中国人, 而后, 网友对这位“巧克力女孩”的兴趣致使其被“人肉搜索”, 对黑女孩娄婧的关注话题转向对她及中国妈妈的攻击, 娄婧的身世被“挖”出来, 称娄婧的母亲在结婚后, 与一名黑人发生关系, 黑人回了美国, 留下娄婧的母亲和腹中胎儿, 这段“与美国黑人的婚外性行为”迅速传播开来, 引起网民对其母女的反感情绪, 网上对娄婧母女的辱骂声不断, 娄婧母女的单位、住址、电话等被贴出, 此刻, 在网络空间中, 网民在匿名的虚拟环境中相遇并极力强调团体认同, 极端化的程度加深, 娄婧事件因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结语
“网络暴民”现象出现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 它对现实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而“虚拟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种由人际竞争和社会压力引起的心理矛盾, 同时由科技发展引导的网络文化交流等造成的压抑型和理想型“虚拟人格”, 虽然不等于人格分裂, 但对个体人格除了正面的积极宣泄等作用外, 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网络暴民”所体现出来的网络虚拟人格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路, 对于树立网络新风、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必然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 能够促使广大网民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提高其文明上网的自觉性。同时, 对于解决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也提供了参考意见和解决思路, 这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也有建设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美]著, 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2].理查德·斯皮内洛[美]著, 李伦等译:《铁笼, 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古斯塔夫·勒庞[法]著, 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版。
[4].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陈光磊、黄济民:《青少年网络心理》,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网络人格 篇2
网络环境下初中生人格心理特点的差异
为了探讨网络环境下初中生人格心理特点的差异,对某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测查,结果表明:(1)高频上网初中生与低频上网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在精神质(P)和神经质(N)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2)不同年龄的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在精神质(P)和神经质(N)上也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3)年龄对测谎(L)的影响最大,上网频度对神经质(N)的影响最大,而年龄、性别和上网频度对精神质(P)都有较大影响.
作 者:顾正薇 GU Zheng-wei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年,卷(期):2007 12(5) 分类号:B845.6 关键词:初中生 人格特质 网络环境网络写作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篇3
关键词:网络写作;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I05;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38-02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规模居世界首位。报告表明,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在使用行为中,交流沟通类的博客应用和论坛/BBS的使用率分别达到了53.8%和30.4%。由此可见,网络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正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异军突起。
网络写作主要指用电脑在网络上即时写作,并随时将其发在某网站上的写作方式。它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伴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运用与推广,文化载体的数字化与网络空间的扩张,它以异常的规模和多样化的形式迅速扩展,包括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社区、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评论、网络文学等等,这些已成为青少年时尚的写作方式。如此庞大的写作群体,在如此新奇空间里从事这种写作,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如何引导作为大多数网民的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写作、减少非正常的网络写作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极有必要对网络写作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影响作一深入分析。
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凝聚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手段,写作的。写作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曲折的表现形式。“写作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写作成品中折射着人格倾向;同时,写作活动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实践方式。”[1]网络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新兴形式,必然地带有写作的固有特点。通过这种表现“真我”的网络媒介上的写作,我们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写作主体的内心心路历程,进而关照到他的人格状况。在当前大力倡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当下,研究网络写作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一、网络写作与自我意识
与传统的文学形式相比,网络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性。在网络建构的虚拟空间里,摆脱了传统媒体编辑、审查、出版等的束缚,写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尽情地抒写,任由想象的翅膀飞翔,这就使网络写作成为一个本我“力比多”的宣泄及释放的场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53.8%。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网民开通个人博客/个人空间。
网络写作从心理层面来说,仅是一种“本我”自我满足的需要,借助这种媒介创作主体自由地抒发自我情感,表达自我意识,在肆意挥洒的文学空间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角色层”。心理学家维尔伯认为,“‘角色层’是意识谱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它是处于意识中最狭窄的层面,是指人在自我内部划界,否定压抑痛苦的心理内容或层面,视它们为“非我”,踢出意识之外,称之为阴影。剩下的被自我认同的形象就是‘角色’。”[2]这样的写作,从健康人格的塑造方面来讲,不仅不能起到使创作主体消除角色与阴影之间的界限与障碍,令自我意识整合的作用;反而,会让这些既成的文本再次成为新的负面潜意识,影响创作主体的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其人格的健康。个别青少年沉溺于网上聊天,陷入虚幻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拔,在自我设定的“角色”里越陷越深,这种“角色”已经演化成为现实生活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这不仅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造成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睡眠不足、生活节奏混乱、情绪暴躁、视力下降,失去了正常青年人应有的自制力。作为青年学生,为上网逃课成为家常便饭,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跟不上正常的学习成长进度,还经常惹事生非,做出一些胡作非为的事情。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遍布各个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不同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虚拟区域间自由流动。大家在不同的社区、论坛、邮件、聊天室上交换信息,依据自身兴趣、爱好等价值取向交换信息、宣泄情感,并结成相对稳定的虚拟群落。这与现实社会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青年人在现实社会中遇到问题或挫折,就会逃避到这种虚拟社会中去,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表达的话语都能够在这种网络写作中倾诉,久而久之,导致青年人更愿意通过网络交流,表达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这种可视性交流越来越少,甚至患上人格障碍和人际交流障碍,无法正确地面对现实社会。
另外,网络架构起来的虚拟空间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成员之间没有明显核心。这种开放性、自由性、主体的虚拟性的特点,也使得有些网络写手能够抛开现实社会的桎梏,更加得心应手地在这一高度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里,建构被真实社会压抑、限制的本真的“自我”。在这种写作中,创作主体达到了一种自我意识的修复和信心重塑的境界,提高了自我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感知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人格培育的健康水平。
二、网络写作与情绪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像顾城的诗句中说到的,在现实破碎的地方,梦汇成了海。每一次遭遇,都是一次自我的顿挫,都是个人行为动机无法满足的创伤,都会使人产生沮丧和失意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会作为一个心理动因左右事态的进展。为此,情绪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调整情绪,让其成为一个影响事态进展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健全者,他们敢于接受各种挑战,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具有应付挫折的能力。”[3]
古人云:“不愤不书”。写作,也是一种个人情绪的释放,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在写作中重新拾起。写作,可以说是创作主体的一种真实的情绪体验,或悲喜交错、哀乐参半,或酸甜苦辣、鸡毛蒜皮。台湾的网络作家蔡智恒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也说到:“我通常是在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写作的,功课压力啦,生活环境啦……心情不好时,我就会写作。”创作主体都是在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的情况下的真实流露,借助网络平台这种开放空间,写手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绪体验付诸笔端,使阅读者在读到文本之后,引起情感的共鸣,达到情绪相同,心境共鸣的状态,从而提升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丰富自我情感,培育健康人格。这是网络写作与情感体验相互提升的一个正面典范。
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冷处理”,讲究对情感进行思考,是一个对引发创作动机的情感再升华的过程。而当下的网络写作,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宣泄性和游戏性,以满足一时的情感宣泄代替冷静的事理思索,以盲目的游戏性的冲动代替沉着的情感考量。青春期少男少女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心理闭锁。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尤其是对父母和老师过度干涉自己的事感到十分反感。闭锁的心灵好像一只密闭的容器,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地淤积在心底,心理负荷过重,就可能发生生理或心理疾病。因此,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宣泄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有“度”的把握。在完全虚拟自由的网络写作天地中,写手们有了情感体验,就犹如点燃的导火索,那种无法抑制的爆发的写作冲动完全掩埋了情感的过滤,不讲究任何形式的语言的肆意堆积,将网络当做了情感发泄地和文化垃圾场。这种即兴式的写作方式,写作主体放弃了情绪体验的情感过滤和理性思考,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培育和心理养成具有不良的影响,长期浸染在这种表达倾向的语言环境中,会对其社会交际和人生认知造成障碍,导致积极情绪体验和幸福感不高,从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当代心理学大师李中莹认为:情绪的真正来源是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人应具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做情绪的主人。当下的网络写作,应该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形式,强化对自我情绪的操控,提升对日常情感的体验深度,降低盲目的情感宣泄和肆意的游戏冲动,真正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本真自我的纯净空间,净化心灵,砥砺意志,最终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只有这样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才大有裨益。
三、网络写作与道德人格塑造
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在享受网络写作带给他们惊喜与刺激的同时,也对其社会认知、行为方式、人格培育、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其道德人格的完善。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这是一片没有界域、自由的领地,这里没有道德的说教,没有法律的约束,可以肆无忌惮的游戏,标新立异的表达。因此,他们的写作就少了道德的约束和价值的评判,只是一味地宣泄情绪,扮演虚拟的“角色”,毫不顾忌正当的社会价值评判尺度,导致他们在自设的虚拟价值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如个别青少年热衷于黑客、江湖伦理,以破坏性的冒险为乐趣,以挑衅刺激的语言为创新等。如果这种写作只是过度地去宣泄本能欲望及颓废情绪,而不对挫折的经历进行思考与反省,不讲究对挫折的情绪进行“冷处理”,不注重创作的积淀和构思,一旦回到真实的社会之中就会遭遇价值冲突,经常处于这种矛盾冲突较大的角色变换之中,会导致自控力削弱,自我多角色转换失控,人的自主性一旦丧失就会失去分辨真实与虚拟的能力,无法把握多重角色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冲突,从而产生人格异化,甚至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发展特征体现在道德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他们这个年龄正处于半稚嫩、半成熟的时期,正处于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极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自我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道德修养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强调道德律养成。但是,基于当下网络社会的独特运行机制,很难建立完善的、全面的监控机制,因此,只有着眼于个体的自我控制,强化道德自律,才能有效地净化网络文化,还网络写作本真面目。青少年正处于道德律的形成期,只有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调动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的主体意识,才能规范网络文化行为,陶冶网络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文学创作是展示创作主体创造性思维与情感的写作时间,但如若不加注意,就会产生人格的虚拟性、人格的封闭性、道德人格缺失、价值观模糊、心理空间封闭、网络责任感缺乏等人格异化现象。所以,在网络写作中,要引导青少年强化道德自律,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履行道德责任,规范道德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韬:《理工大风流往事》,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梁沛好:《意识谱与写作治疗》,《写作》,2006年第9期。
网络人格 篇4
近年来,社交网络( 如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等) 迅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交流沟通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这类线上社交模式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社交的一部分。社交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发表观点、联络朋友的平台。社交网络既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关系的延伸,同时也会对人们现实生活的社交产生影响。
在社交网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acebook。Facebook始创立于2004 年,在2012 年注册用户已经突破十亿大关。同时Facebook也是全球活跃用户最多的社交网络。由于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行为和状态容易获取和分析,近年对社交网络用户的研究正逐渐增多,其中关于用户人格方面的研究占据了重要的部分。
人格是人类的不同个体特征的高度概括,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人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源自于每个人不同的人格。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是通过人们外在的行为来区分人们的内在特质,并研究相互之间的关联[1]。心理学上通常使用人格特征来定义人们的性格,解释用户的行为和偏好[2]。常用的人格模型有MBIT (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和大五人格模型( Big-Five Model) 。
人格与人类的行为息息相关。人格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可以通过人格问卷来预测人们生活中很多方面的行为,比如上班是否准时、工作表现以及音乐偏好等等[3,4]。人格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商品选择及购买习惯。社交网络是人们日常社交的一部分,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状态与现实世界的行为一样,都与个人的人格有密切关联[5]。把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与社交网络分析相结合,通过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状态等数据对用户的人格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推荐系统、个性化广告、用户心理预警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价值[6]。
目前对社交网络用户人格分析预测的研究主要对用户行为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这种方式忽略了用户行为的内在特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社交网络人格预测方法,对Facebook用户发布的文本状态进行情感分析,分析用户的情感状态及其变化。同时对用户在Facebook使用过程中建立的用户网络进行分析,分析用户网络的特征以及用户在网络中的状态及位置。在情感分析和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人格特征和用户行为的关联,并实现对用户人格特征的预测。
1 相关研究
大五人格模型是人格心理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格模型之一,具体将人格划分为五个维度: 开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 、严谨性( Conscientiousness) 、外向性( Extraversion) 、宜人性( Agreeableness) 和神经质( Neuroticism) 。开放性表现为富于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对新事物好奇等; 严谨性表现为自律、有组织性、有计划等; 外向性表现为好交际、爱娱乐、感情丰富等; 宜人性表现为乐于助人、富于合作精神和同情心等; 神经质表现为焦虑、不安全感、脆弱等。
早期部分研究分析了人格特征和网络应用之间的关联。Vazire和Gosling等人使用个人网站的内容对个人的人格进行评估[7]。Gill等人通过邮件对人格进行判定[8]。Rosen等人通过研究社交网络的用户发现外向性和严谨性和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感到放松的程度呈正相关[9]。
Ross等人研究了大五人格与社交网络行为之间的关联[10]。实验采用97 个用户的样本,验证了外向性和组成员个数密切相关。研究在收集社交网络用户数据时采用用户自我报告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自我报告可能由于用户的主观影响而存在数据上的不可靠性。其次,这种方法需要人工对用户的数据进行统计,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不适用于大量样本的研究。
Gosling等人在Facebook上进行了两项实验,对Facebook用户的行为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11]。第一个实验采用传统的用户自我报告的方式,第二个实验采用直接观察用户数据的方式,去除了用户主观性的影响。但是,这种方式仍然通过人工完成,效率较低。同时,实验中所使用的用户社交网络行为特征,比如用户每周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照片数量等,都是基于数据统计,并没有用户内在特征的分析。
Golbeck等人开发了一个Facebook社交网络的应用程序[12]。该应用程序包含两个功能: 邀请Facebook用户参与大五人格测试、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公开信息( 自我介绍、发布的状态、照片等) 。该应用程序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也去除了用户主观性对数据的影响。实验采用了两种机器学习算法( M5 Rules和高斯过程) 来对用户的人格进行预测。不足之处在于实验中所使用的用户社交网络行为特征,例如通过LIWC( 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工具提取的用户的语言特征,仍然是基于对用户使用的文字进行数据统计,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研究中考虑的用户网络密度不能反映出该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国内关于人格预测方面的研究相比国外起步较晚。新浪微博是中国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网络之一。Wang Lingyu等人分析了新浪微博用户的行为和人格之间的关联[13]。Bai Shuotian、Yuan Sha等人对新浪微博进行用户人格分析和预测[14]。实验采用应用程序的方式实现用户大五人格测试以及用户数据的自动化收集。除了用户基本信息以及用户使用行为的统计数据外,实验还收集了用户安全设置方面的信息,分析其与用户人格之间的关联并对微博用户的人格进行预测。张磊等人对人格分析和预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前景[15]。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社交网络用户人格预测方法,采用自动化收集的用户数据,并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Facebook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布的文本状态进行情感分析,同时对用户网络进行分析,获取用户行为的内在特征,结合这些特征分析其与用户人格特征之间的关联并实现对用户人格的预测。
2 实验方法
本文进行社交网络用户人格预测方法时采用的数据来自Facebook应用程序自动化收集,在用户数据方面除去了用户主观性的影响,通过大五人格问卷获得用户的人格特征。对用户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和网络分析,形成用户的特征向量。数据流程如图1 所示。
2.1 情感分析
Facebook用户发布的状态和Twitter类似,是用户发布的文字等信息。通常这类信息都与用户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有关。Yoram Bachrach等人在研究中考虑了用户发布状态的个数[16]。部分研究结合Facebook用户的“About Me ”和“blurb”中的文字,结合用户发布的状态,把所有的文字视为一个字符串,使用LIWC( 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工具提取用户在文字中使用不同类型文字的统计特征[12; 17]。这些研究仅仅考虑了用户发布状态和使用的文字中的统计学特征。
用户发布状态内容包含的情感状态和现实中人们的情绪状态类似,和用户的人格息息相关。本文将用户发布的每个状态视为单独的一篇文章,对每个状态进行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对自然语言定量分析的处理过程,提取主观信息,旨在识别出意见、情感和评估的极性是积极还是消极。本文结合斯坦福自然语言处理组织提出深度学习情感分析模型[18],给每个单词赋予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得分,在分析单词的情感得分的基础上,结合语法结构,考虑到单词组成的含义,最终求出文本的情感总分。
本文将Facebook用户发布状态的情感分为五类: 非常积极( very positive ) 、积极( positive ) 、中立( neutral ) 、消极( negative) 、非常消极( very negative) 。在情感分析的基础上,从每个用户的状态中提取22 项特征,如表1 所示。
2.2 网络分析
用户网络即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建立的网络关系,包含用户和所有关联用户、以及这些用户之间关联的网络[19]。不同人格的用户建立的网络有不同的特征,通过网络分析可以深入反映个人的社交行为方面的特质,帮助评估人格。已有的关于用户网络和用户人格的分析通常仅考虑了网络大小,并没有反映出用户网络的内在特征。本文对用户网络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分析用户网络的特征以及用户在网络中所占的位置和重要性。
矩阵G表示用户网络,每个结点代表一个用户,矩阵中的元素yij的值表示用户i和用户j之间关联与否。如果用户i和用户j之间有关联( 即结点i与结点j之间有边) ,则yij的值为1,否则值为0。N表示网络中所有结点个数。Gjk表示用户j和用户k之间的最短路径条数。Gjk( i)表示用户j和用户k之间所有最短路径中经过用户i的最短路径条数。
本文考虑用户网络的以下6 个特征。
1) 网络大小( Network size) 。网络中所包括的人数,即结点总数。
2) 网络密度( Density) 。 网络中已有的用户间关联的数目与最大可能的关联之比。网络密度大表示网络中用户相互关联较多。具体的数学公式为:
3) 中介中心度( Betweenness centrality) 。一个结点的中介中心度代表所有结点之间通过该结点的最短路径占所有最短路径的比例。中介中心度高表示结点在网络中具有更高的影响力。相应地,其计算公式为:
4) 标准化中介中心度( Normalized betweenness) 。中介中心度依赖于网络大小,标准化中介中心度已去除不同网络大小的影响。为此,其原理公式则如下所示:
5)中介者(Brokerage)。网络中不相关联的结点对数。
6) 标准化中介者( Normalized brokerage) 。对中介者进行标准化。
2.3 人格预测
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 SVM) 机器学习算法,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式对用户人格进行预测。
十折交叉验证将样本分为10 个子集,每次将一个子集作为测试集,其余的作为训练集。交叉验证重复10 次,然后将10 次的平均交叉验证识别正确率作为最终结果。分类矩阵如表2 所示。
本文通过准确率和召回率对预测结果进行衡量。准确率( Precision) 和召回率( Recall) 计算方法如下:
3 实验
3.1 实验准备
本文实验环境为Intel Core i5-2400 3.10GHz CPU、4G内存、500G硬盘的PC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7 系统。本文采用的数据集包含255 个Facebook用户的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发布的状态以及状态的时间戳、用户网络信息等。数据来自于Facebook上的my Personality应用[20]。参与者使用该应用填写人格问卷并获得自己人格特征测试结果,同时授权该应用获取用户的公开信息及行为数据。在实验开始前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删除数据集中状态少于10 条的用户,剩余241 个用户。
3.2 实验结果
本文使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来评估Facebook用户人格特征和Facebook行为特征之间的关联。部分结果如表3 所示。“积极-消极”表示积极状态和消极状态之间平均间隔状态个数。OPN表示开放性,CON表示严谨性,EXT表示外向性,AGR表示宜人性,NEU表示神经质。
带有* ( p < .05) 和**( p < .01) 的值表示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关联。 如表3 所示,积极状态在所有状态中所占比例和严谨性以及宜人性特征呈有意义的正相关,这表示严谨性和宜人性的用户通常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积极-中立和积极-消极都和神经质特征呈有意义的负相关,这表明神经质用户通常欠缺情绪的稳定性。所有的用户网络特征都和外向性特征呈有意义的相关性。网络大小和外向性特征正相关,表明外向性的用户通常拥有更多的朋友,同时网络密度和外向性呈现负相关,这表明外向性的用户的朋友网络规模大,但网络中的用户彼此大多不认识。严谨性特征也呈现相似状况。
在进行Facebook用户人格预测之前需要对用户的人格测试结果数据进行处理。测试问卷的人格特征的得分介于1分至5 分之间,是连续性的值,不能直接用于分类。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对于每个人格特征维度,将计算其平均值,然后将用户的人格特征得分划为两类: 低于平均值、高于平均值。用户人格特征数据离散化处理结果如表4 所示。
本文使用支持向量机( SVM) 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人格进行预测。同时进行另外一组实验进行对比,参考Golbeck等人的实验,提取Facebook用户基本信息和用户行为数据统计特征,包括用户发布状态总数、平均每天发布状态数、使用LIWC工具提取用户状态文字的统计特征、用户网络的人数等。两组实验的准确率( precision) 和召回率( recall) 如图2 和图3 所示,其中Exp2 采用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法,Exp1 采用Golbeck的实验方法。
如图2 和图3 所示,在外向性( EXT) 、神经质( NEU) 、宜人性( AGR) 和严谨性( CON) 这四个人格特征维度上,本文提出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在开放性( OPN)人格特征方面,另一组实验取得了更好的准确率。
已有的社交网络人格预测研究中用户网络特征通常仅考虑网络密度和网络大小,本文对用户网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增加了网络特征。为验证增加网络特征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Exp2 采用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法,Exp3 在用户网络特征上仅考虑网络大小和密度,其他特征与本文方法相同,两组实验的准确性和召回率如图4 和图5 所示。
如图4 和图5 所示,增加网络特征后,在五个人格特征维度上,准确性和召回率均有较大的提高。对用户网络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对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进行预测。
4 结束语
分析并预测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特征对于推荐系统和个性化广告具有很大的价值。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预测社交网络用户人格特征的方法。通过对Facebook用户发布的状态进行情感分析以及对用户在使用Facebook过程中形成的用户网络进行深入分析,提取相关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人格预测,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采用的实验样本数据量有限,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收集更多的社交网络数据,考虑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情况。
摘要:人格是对人类之间不同个体特征的高度概括,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同样受到人格的影响,了解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对于推荐系统和个性化广告都有很大的价值。已有的关于社交网络用户人格的研究大多仅使用用户数据的统计特征,没有反映用户数据的内在特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社交网络用户人格预测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用户的情感及用户网络分析特征预测用户人格类型,并通过Facebook用户数据分析实验验证了方法对提高人格预测准确率的有效性。
人格生成与公民人格培育 篇5
人格生成与公民人格培育
准确掌握人格本质,其关键在于要明确作为人格本质的个人独立性及个人独立性的自觉意识种是指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因而对其自主选择的行为自觉地承担责任.要走出把个人独立性或独立人格、个性当成资本主义“专利”,把它与人的社会性截然对立的`误区,并针对有的研究者只警示讲个人独立性要防止重蹈西方否弃普遍性真理的“极端个人主义”覆辙,未能察觉当今作为普遍性真理的“主旋律”在一些人中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乃在于缺失独立人格.文中还分析了自发生成的“功利型”人格的利弊,提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应弘扬其正面效应,把强化个人独立性的自觉意识与落实作为普遍性真理的“主旋律”教育相结合,积极塑造公民人格的健全模式.
作 者:徐u XU Xuan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刊 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PARTY SCHOOL年,卷(期):“”(5)分类号:B848关键词:人格 个人独立性(独立人格) “功利型”人格 现代健全人格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人格教育探析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青少年;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健全人格的培养”。但是,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水平都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如何在网络高度普及的情况下,使我国青少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启迪,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
1网络对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影响
1.1青少年沉迷网络,意志消沉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所造成的精神和气质是人格形成的源泉,网络作为当今时代的产物,也已成为现代青少年成长环境中的因素。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人格需要认识现实的自我,并通过外界影响以及自我的感受绘出理想的自我,能在社会的舞台上扮演真实的自我。网络作为信息高度丰富的载体能够促使青少年接触到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信息,同时由于青少年人格尚不稳定,这样会导致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逐渐迷失自我。
1.2网络使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空虚迷茫
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全人格的核心成分,青少年自身的特质和网络多元化的特征,使得网络中可能会存在众多的不良信息,使人格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容易出现严重的偏差,距离国家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相差甚远。
1.3网络使青少年的审美低俗化
虽然把网络文化直接等同于低俗文化未免言过其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低俗内容,并且因为互联网监管不到位,使得这种低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青少年对网络低俗内容无戒备地支持和追捧,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审美低俗化。
2网络影响下的健康人格教育对策
2.1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提高应对网络的能力
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格教育的重大意义,避免形式化地对待人格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对网络文化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在与网络的接触中,把学生看作逐步成熟的主体,教师这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思政工作者可以亲身体验和了解网络,更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兴趣与爱好,就与青少年存在认知偏差的网络事件进行讨论,从而拉近了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在教育中,教师的魅力具有引导力和凝聚力,教师的示范作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和教育青少年。
2.2树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理念
互联网克服了传统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缺点,受众与传播者的界限被打破。青少年在网络中摆脱了单一受众的角色,作为创造者对网络内容进行分析,作为消费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意义,而是根据自己的认知主动地建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角色,由说教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人格教育方面,除了要在情感上满足学生,还要引导学生的情感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3树立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教育只有回到生活的起点上,才会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陌生的材料熟悉化,在学生思维形象性与知识的抽象性之间架起桥梁。“在生活中”是指教育过程不能局限于课堂以及书本。只有走出教室,走出书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渗透教育,才能实现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了生活”是指为了青少年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中建立联系,通过人格教育引导青少年构建自己未来的生活理想及生活方式。
3结束语
网络一方面使人们获得了许多新信息、新观念、新思想,另一方面,为人们展示了与现实不同的网络生活。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网络虚拟世界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运用正确的引导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森.论时尚的审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1).
[2]杨先顺.网络传播的后现代伦理审思[J].现代传播,2010,(03).
网络人格 篇7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恶搞文化,青少年,网络人格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亚文化得以形成,并凭借网络的特性广泛传播。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对网络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对于正在建立三观的大学生来说,优秀的网络亚文化对自身的成长、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部分劣质的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网络人格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互联网亚文化传播与大学生网络人格的构成
(一)网络亚文化
亚文化又称“次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的一种文化,伴随整个社会中某个特殊群体产生,并非一个人,是这些特殊群体拥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现。互联网的发展,更是为这些具有相同兴趣的人提供了相互了解的平台,同时为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和传播平台。网络亚文化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出现了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新形式的传播载体,在类型上融合了图片、音频、视频等,具有独特性。
亚文化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线上、线下传播。线上传播主要是指依靠网络途径的传播。以使用表情包的网民为例,这种亚文化主要是通过网络社交产生,表情包原本只在有这种制作和使用兴趣的人群中传播,但随着使用人群和制作人群的不断扩大,就构成了一种亚文化,接触到这种亚文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线下传播以人际传播为主。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上课时间宽松,上网时间较多,所以通常在宿舍的夜谈、吃饭、上课路上的交流,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自己在网络上接触到的内容,而且也会将网络上的一些行为带到现实生活中。
网络与手机媒体互相传播。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媒介也延伸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于是,网络亚文化的呈现方式不再拘泥于开始的文字表达,渐渐融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在社交中,手机比电脑更具有随意性,并且人们通过微信群、微博群、QQ群等更容易建立起兴趣相同的圈子。
(二)大学生的网络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情感、道德品质、行为等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性格表现。网络人格则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性格行为。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群体性等特点逐渐培养起了人们的网络人格。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青年人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追求玩乐,想法新颖,思想跳跃,乐于追求新事物,具有反叛精神。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的网络人格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社会化。网络为现实社会中各个阶层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的平台。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转变为一个社会人,从接触社会环境到影响社会环境,更加有利于大学生从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第二,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是指大学生人格出现分化,即大学生在现实和网络中存在两种人格,甚至在网络中也会存在两种甚至多种人格。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中给人划分了前台形象和后台形象,认为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是一个表演的过程,在前台呈现的是一个能够被观众所接受的形象,而在观众看不到的后台又是另一个形象。
第三,其他特性。由于大学生刚从高中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还没有过多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未形成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所以大学生的网络人格中存在一定的模仿性。另外,一些有倾向性的评论或投票,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导向作用。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中对人和群体的关系进行了一种论述,他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社会中其他群体对自己的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在网络中,大学生对于一些事件的评价与大多数人意见相同,但只是寻求让大多数人认同并非出于自身本来的意见。
二、网络亚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建立的阶段,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有关。对于三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优秀的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网络人格。但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空间,缺乏辨识度的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亚文化中所隐含的劣质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会对于大学生的网络人格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化网络人格的形成
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意愿的充分表达,使人格的个性化得到表达。从近期生成的网络亚文化内容来看,其特点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比如网络直播文化、网红文化,以及之前的快闪文化,有的是大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有的是大学生通过对已经接触到的网络亚文化内容的个性化再次创造、再次传播。这种个性化的创作过程,不仅构建起了大学生个性化的网络人格,同时使网络亚文化更加丰富,发展更加快速。
(二)网络亚文化助长网络人格虚拟性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与现实生活相似的虚拟社会。对于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接触网络中的事物不能像接触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一样实现感官直接接触,在网络的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虚拟性,容易造成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后果。网络亚文化诞生于网络中志趣相投的人组成的小群体,只存在于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大学生容易局限于与这些群体中的个体交流,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因而容易助长网络人格的虚拟性。
(三)过度沉迷,迷失自我
网络亚文化的多样性容易使大学生沉迷其中,与现实生活相比,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新鲜事物更容易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如今,人自身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对信息的筛选存在困难,所以人们通常根据他人的选择获取信息。大学生容易因为相同的兴趣建立小团体,当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文字时,通常会与小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一同观看、分享。而这种通过他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容易造成自我的迷失,失去自主寻求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的思考分析能力。
(四)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网络亚文化中不缺乏劣质内容的存在,如恶搞文化、情色文化、黑客文化等。虽然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但对大学生群体来说,这种劣质、恶俗文化不仅具有较大的趋同倾向,而且存在极大的隐患;恶搞中存在大量的恶俗语句和图片,情色文化的传播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崇尚黑客的人,认为他们是计算机天才,甚至通过这种技能进行网络犯罪。这些亚文化中的缺陷阻碍了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建立,更加不利于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环境下对亚文化传播的思考
网络亚文化的传播依靠全媒体进行了渠道的扩展,不再分国界、等级、种族。虽然网络亚文化的诞生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但在文化的传承上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大学生占网络使用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乐于分享且热衷于对网络亚文化的创造、接触和传播。如何正确使用和传播亚文化?主流媒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主流媒体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正确看待受众热衷亚文化的现象。在使用网络亚文化时须把握好尺度。其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亚文化消费。对于网络亚文化的价值,要肯定其质疑、反叛精神中的积极成分,肯定其在形式上的创新价值并加以合理的引导,要使青少年认识到如何正确地进行媒介消费。在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亚文化的识别能力的同时,促使他们对优质网络亚文化的创造和传播,从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最后,媒体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使在网络社会中也要做到传递社会正能量。所以传统媒体要积极参与到网络中,通过迎合大学生的兴趣,在积极参与网络亚文化传播的同时对网络亚文化择优传递,对网络亚文化进行健康引导,从而增强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亚文化创造和传播时的分辨力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0-102.
[2]程鹏程.试论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众传媒[D].扬州大学,2013:7-8.
[3]马中红.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青年探索,2011(04):5-1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挑战 篇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 网络正以“无网不入”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当中。“网络最终所能带来的社会变化并不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市场, 而在于形成长久的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事实表明, 人们正在使网络由通信工具发展为交往工具, 网络已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通讯手段, 而是形成了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环境”。网络也由此逐渐具有了文化的意义。网络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亚文化形式, 不仅包括与网际行为有关的规范、习俗、礼仪和特殊的语言符号形式, 还包括网际欺诈、信息滥发、网上狂言等现象。广义的网络文化包括一切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关的物质、制度、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含人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网络文化是通过多种活动和载体, 作用于人的知识结构和想象力、情感、意志等思想要素, 从而影响人的思维过程, 并最终改变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整体素质。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1即时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升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终端在信息传递和发布方面均具有高时效性, 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因此, 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外界大量的信息。
2开放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方兴未艾, 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教育模式。这种开放式教育新模式, 较少约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人行为, 这样大学生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中接收和传播信息。
3交互性。网上相互交流是网络文化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它是利用媒介的信息相互传播。通过校园BBS、QQ、MSN、聊天室、E-mail等开放式交互场所, 实现网上一对一、一对多的在线即时对话与讨论。同时也是网上的非实时匿名公共留言区和自由言论的场所。因此, 网络场所及文化给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 也刺激着大学生的好奇心, 网上交流已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虚拟性。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在一个虚拟网络下, 学生置身于一个“虚拟社区”之中, 可以直接与素昧相识的人交流思想,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网上交往方式受到个体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因素的互动影响, 使现代高校校园文化更加多样性和复杂性, 增加教育工作的艰巨性。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
1网络文化促进了大学生对世界的了解, 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习效率。大学生进入网络世界后, 并不需要过多的网络方面的知识, 只需点击浏览器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2网络文化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自身主观能动性。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文化的共享性这一特征使文化这种无形资产瞬间扩散到各地, 达到“文化增值”。同时也显示了文化的自身价值, 激发了他们创新知识和探索未知的念头。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 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进一步使学生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有利于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领域的危机和问题, 便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大学生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并进行交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和他们的交流沟通,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 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 并把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消极作用
1虚拟性与真实人格的失落
网络文化最大的特征在其具有虚拟性。这个虚拟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反映, 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与现实世界并行不悖。在虚拟的游戏中, 在虚拟的交往中, 人可以改变自己的真实身份, 按照网络社会的游戏规则, 而成为这个世界中的一个符号。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极大地激发了人的幻想的本能, 使人越来越远离现实处境, 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由于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 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 许多学生在互联网所营造的虚拟空间里找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乐趣”, 从而影响健康真实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2隐匿性与诚信品质的失落
隐匿性是网络文化的又一特性。网络的隐匿性易诱发说谎欺骗行为, 从而导致诚信品质的失落。诚信是人类道德品质的根基, 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 而当代网络文化的隐匿性却构成了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最大威胁。不少大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 并以说谎为乐事。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这些不道德行为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下降和诚信品质的丧失。
3多元性与核心价值的失落
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大舞台, 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这里可以大狂欢。网络赋予个人以极大的自由, 你可以高谈阔论, 可以自由创作和设计, 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现、自由与平等, 这是许多人对网络一往情深的重要原因。网络文化的这种特征对于培养民主和平等观念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对中心的消解又会导致对核心价值的偏离。
五如何利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人格培养
1树立远大理想, 加强职业规划
理想信念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人生的目标恍惚, 特别是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缺乏人生追求, 精神空虚, 对许多现实的东西不感兴趣。在这种精神状况下, 大学生很容易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因此, 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引导他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提升精神境界, 塑造高尚人格, 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理想信念在职业方面的具体化。大学生应该尽早确立“职业生涯”的概念, 一进校就想到毕业, 让职业规划从大学入校的第一天就开始, 与学习生活同步。科学、合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步骤, 也是制止网络负面影响的防火墙。许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不能主宰自由的时间, 再加上网络娱乐化、低俗化的诱惑, 很容易走入歧途。
2开展正面引导, 建设健康网络文化
网络的诞生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生存空间, 我们必须正视这一新生事物, 通过正面舆论引导, 大力加强健康网络文化建设, 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1) 开展网上舆情分析。开展网上舆情分析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做好网上舆情分析工作, 有利于高校把握网上动态, 掌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我们要不断提高舆情分析的质量, 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反应回馈机制。
(2) 开通网上交流渠道。目前, 很多高校设立了“校长信箱”、“书记信箱”等, 成为了解和疏通学生思想的新途径。还有许多学校的教师建立个人网站, 教师们在网上同学生平等交流, 具有极大的亲和力。这些方式为我们主动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应大力提倡。
(3) 弘扬网上主旋律。要建设一批“红色网站”, 把人类最优秀的美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传播给学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校园网络主阵地。同时, 要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 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 增强教育的生动性、真实性和针对性。
(4) 繁荣校园网文化知识阵地。建立知识精品库, 介绍经典及前缘知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建立网络课程, 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网络;建立网上文化课堂, 开辟“名人演讲厅”、网上学术沙龙等栏目, 营造学术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如网上辩论赛、有奖征文活动等, 繁荣校园文化活动。
(5) 广泛开展网上咨询服务活动。服务学生需求, 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就业、心理咨询等需求,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学生事务中心, 就业发展与指导中心等专门的网站, 让校园网与学生实际的成长和成才紧密结合, 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为学生服务。
3加强网上管理, 重视网络法制道德教育
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网络的相关法规, 增强网络法律意识;要结合本校实际, 制定网络规章制度对校园网络资源进行规范管理;要完善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制, 党办、宣传部、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共同协作, 做到反应迅速, 防控有力;要迅速坚决查封反动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净化校园网络资源。除了加强网上管理, 还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为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注入内在活力。杜绝不文明行为在大学生网民中的存在,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增强网络生活中的公德自律意识。
综上所述,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 网络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和网络伦理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 推动网络文明建设, 发展健康向上的、科学的、大众的网络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 形成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 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 提高个人修养, 养成道德自律。因此, 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确保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三联书店, 1997.
[2]左开群.论网络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经济师, 2005.
[3]皋艳.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南通大学学报, 2006 (6) .
[4]江玉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沧桑, 2006 (5) .
网络人格 篇9
一、网络成瘾导致自我分裂和异化
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是发展人格的自我同一性, 即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的一种心理过程, 主要包括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就逐步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形成爱和关心他人等品质。网络中角色虚拟、身份匿名, 出现的多元化自我, 既有统一的可能, 也有分裂和异化的可能。在网络交往过程中, 许多现实社会规范、规则、道德控制在虚拟世界中冻结了, 许多自控力不强的大学生开始恣意表现自我, 放纵自我。他们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和满足的事情, 在网络世界中逐一变成现实, 得到了满足。他们在表现自我时, 把社会自我抛得越来越远。此外, 某些大学生上网是为了发泄不满, 逃避社会, 却在网上遇到充斥的色情图文、脏话、无聊的贴子、庸俗的话题等等亚文化现象。这些亚文化被学生不加反思地接受, “使主体性意义上的自我被主体间性意义上的自我僭越, 使自我丧失最基本的同一性, 即为了自我的多元化和经历多种可能的生活, 付出了自我断裂和碎片化的代价。”[1]“我是谁”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变得复杂或扑朔迷离。
在许多情况下, 放纵比自制更容易发生。一些大学生一接触网络, 便被“一网打尽”, 成了网络“瘾君子”, 结果便可能导致一系列网际自我异化现象。“所谓自我异化, 是指自我的行为后果减少了可能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幸福 (同时也未必增加了他人可能的幸福) 的现象。网际自我异化特指自我醉心于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收集, 专注或痴迷于通过网络电子化身所拥有的虚拟生活, 但结果并未使自我获得稳定的满足感, 甚至加剧了焦虑, 导致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1]具体而言, 由网络沉迷和沉溺导致的网际自我异化大致存在以下情况。[1]
1. 数码焦虑。
虽然网络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经济、加速生产、丰富生活, 但其发展的迅猛速度和势头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讯息密集”的社会,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数码焦虑症状。这种数码焦虑的实质就是自我恐惧。大学生主要是害怕跟不上网络的快速发展, 怕掌握不了新的网络技术而被淘汰。正如一位求询学生所言:“网络发展一浪高一浪, 一波比一波快, 这么快的更新速度, 真叫我紧张。”[2]
2. 自制力丧失。
虽然网络空间的许多活动只是一些受到程序设计限制的重复性和缺乏真正的创造性的活动, 许多人依然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其原因有二:一是网络空间给人以易于控制环境和表达自我的感觉。二是网络空间中有一种类似于博彩的强迫机制。具体而言, 网络空间对地理空间的超越和交往的匿名性等因素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激励机制:当你无目的地向陌生人发出了你的信息之后, 要么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能得到回复, 要么干脆就收不到, 这种不确定性的回应类似于博彩游戏中对重复行为的不确定性奖励所带来的刺激, 它使人们为了等待不确定的奖励而沉溺于网络空间。这两个因素使得网络沉溺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决心就很难摆脱上瘾的状况, 进而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符号化的间接交往引发人际冷漠和信任危机
“网络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享受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情感危机。个人只要进入纵横交错的网络, 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人们面对的只是一台与网络“大机器”相连接的“小机器”, 活动在“人—机—人”的相对封闭环境中,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方式。而人际之间的情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特别是直接交往来维持。社会心理学家Mehrabein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际之间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 如眼神、姿势、手势等传播的。当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和互动增多时, 就会进一步增进了解、理解和同情。而网络所能给的只是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所造就的书面语言 (尽管现在能够进行音像交流) , 人们在网上直接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而非活生生的人, 远不如现实社会人际交往而获得的情感更真实。另外人们沉浸在网络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减少了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和社会其他人的接触机会, 亲情、友情、同学情变得疏远。网上交友的机会增加了, 但现实生活的交往机会减少了, 无形中缩小了个人的生活圈, 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和冷漠, 也陷入一种内在的心理孤独。关于这一点, 许多研究结果都可以佐证,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 美国网民上网时间平均每天超过5小时, 其中1/4的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由此学者提出怀疑:国际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领导此项研究的黎艾教授指出:“我们已从一个每天和许多不同的人相互往来的世界迈向一个功能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心理学家克劳特主持的一项调查也表明, 经常使用因特网及电子邮件的调查对象与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 孤独感加剧, 电脑使用得越多, 孤独感和压抑感便越强。可见, 在主体交流上, 远距离拉近, 而眼前的事物却被拉远。“自闭”心态使主体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也漠不关心, 走出虚拟社会则焦躁不安, 情绪低落, 甚至对现实产生极端的反感与抵触情绪。[3]
真诚守信是现实社会交往所提倡的基本准则。但在网络社会中, 由于它无主控中心, 人们以“符号”进行交往, 在这个“非熟人”的社会中, 谎言对说谎者几乎是无害的, 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欺骗。可以说“网络交往的基本游戏规则是, 人们所说的不一定是真话”。[1]人们难以判断对方言论的真实性和真实程度。网民可以隐去真实的社会身份, 甚至以多个虚拟身份进行交往, 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这就使许多网民以游戏的心态上网进行交际, 从而造成人际信任危机, 人们对网上人际交往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感, 不敢轻易相托。现实社会中的诚信机制在网络中明显弱化, 网上交往为虚假的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人际关系的出现和扩展提供了方便。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显示, 大约50%的网民曾在网上撒过谎。另一份调查表明, 46%的男性网民承认自己曾在网上冒充过“淑女”, 其中86%的人承认曾利用女性角色“勾引”过男性。[3]当这种网上虚假言行, 带到现实社会中, 容易造成网民的人格分裂, 也易加剧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三、充斥的色情内容导致性罪错感与错误的性认识
网络因其匿名性、无主控中心、传播快速等特点, 成为色情内容充斥的场所。伴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 网络上色情内容的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目前较为普遍的类型有电子图片、连续动画、色情文学、性爱聊天, 有含暴力的, 有不含暴力的, 有贬低女性的, 也有不贬低女性的。无论表现形式如何, 都包含了不健康的赤裸裸的性内容。它已成为人们探索有关性问题的主要渠道。青年大学生性意识进一步觉醒, 对有关性知识和生育现象比较感兴趣。然而目前中国性教育滞后, 这使得青春期年轻人的性知识处于一种无知、匮乏的境地。青年人想了解性, 但又没有正当的途径, 于是便到网络中去了解有关信息, 难免不被色情内容俘获。尽管目前网上搜索引擎已经限制了诸如sex、girl等的查询, 但在绝大多数的引擎中都能找到黄色网站的位置。台湾最受欢迎的前30个网站中, 有一半是色情网站。台湾人自创的色情网站有746个, 并且呈增多趋势。[4]以黄色网站为基础形成的“感情游戏”使很多人乐此不疲, 网友变成了“情侣”, 他们大肆与“异性”调情、矫情, 网上成为婚外恋、多角恋、忘年恋、同性恋的好地方。青年人轻击鼠标, 通过一个个网站提供的“黄色套餐”, 满足了对性的好奇与渴望, 有的自控力较弱的青年还会沉溺其中。这样会使青年人一方面产生性罪错感;另一方面形成错误的性观念。在扭曲的性认识的促动下, 有的人会以身试法, 导致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遗恨终身。网络色情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媒体, 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 这已成为许多家长和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四、难以控制的网络引发诸多道德问题
信息科技的发展将人类文明带进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使得社会的发展与时空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使得各种文化冲突表面化、尖锐化, 带来利益冲突与权利转移, 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迅速地转变和日趋复杂, 加上传统社会制约力的减弱, 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建立, 伦理的矛盾和冲突日趋显现, 产生了诸多的道德问题。
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 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 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 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即“网络无中心与非中心、无主要与非主要之分”。[5]这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技术基础。个体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 就发生“脱离肉体”的现象, 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存在。在无终极目标的网络中, 显得微不足道, 他似乎没有能力, 也不想使自己对任何行为负责。这也成了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的口实。另外, “互联网虚拟出来的公共空间与使用者私密操作的‘双元空间结构’固化了伦理相对主义的构架。数据化和符号化推进了伦理相对主义的实现”。[6]
2. 无政府主义泛滥。
眼下网络是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 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制约。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 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 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 谁都有了发言权。因此网络成了一个所谓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 一个彻底所谓真正“民主”的地方, 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原则, 说任何话, 做任何事, 不需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无政府主义在这里找到了广阔的栖身之地。
3. 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弱化。
在网络中, 人与人的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间接交往, 不能感受到对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反应, 接受各种芜杂的信息, 而且信息接受完全是在既定的程序的左右下进行的, 计算机程序编制的非道德性原则, 使人在不自觉中患上“精神麻木症”, 变得道德冷漠, 并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这就如西方学者描述的“热衷于在闪烁的屏幕前进行着假想毁灭, 让自己的闲暇充满着好战尚武之举的电子游戏迷, 早已将正义感和道德感置之度外, 大规模的杀戮被视为一种威慑, 尸体只不过是一串统计数字, 4000万人的死亡被当作一项胜利, 战争连续升级看成是和平, 他们的正义感和道德规范更无从谈起。”[6]据调查, 不少大学生上网大部分时间里不是在学习, 而是在玩网络游戏, 精于此道的人也不少, 当前网络游戏大部分充斥着战争、暴力、凶杀等血腥内容, 痴迷于此的学生容易养成冷漠、无情、自私的性格, 既不关心集体, 也不关心他人。[7]道德弱化还表现在, 一些青年人在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网络中, 释放人性恶的一面, 做出明显不道德的行为, 如喋喋不休散布虚假无聊信息, 窃取他人账号密码, 偷看他人信件, 侵犯别人隐私, 非法进入别人系统, 甚至编制和传播电脑病毒破坏他人系统, 利用网络进行传销、赌博等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
可见,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而且网络发展迅猛, 影响也远未结束, 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此予以关注并认真把脉, 以便对症下药, 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参考文献
[1]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62, 186, 186-188, 34.
[2]乐国林.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对策.社会, 2001, (6) :16.
[3]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南开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2, (4) :90-91, 91.
[4]罗明、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心理学 (人大复印资料) , 2002, (1) :25.
[5]谢桂山.网络道德:伦理学的新领域.山东社会科学, 2002, (2) :65.
[6]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76-77, 82.
大学生人格障碍网络成瘾及其矫治 篇10
1 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征
所谓“人格”,一般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人际过程。人格作为决定个体行为最基本的元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毫无疑问是影响个体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较集中于网络成瘾对于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网络成瘾对于人格有一定的影响并可能导致人格异化,但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在青少年期定型,以后就不易改变。原本我们认为人格异化是网络成瘾的影响结果,事实上人格障碍是网络成瘾的原因,长期以来将结果当成了原因。导致网络成瘾较为突出的人格特征是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个体一般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卑心理,倾向于独身,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具有依赖型人格的个体在现实中更多地感受到孤独和无助,缺乏自信心,避免独立自主;而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个体总爱寻衅滋事,虐待他人,缺乏懊悔感及羞耻感。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其社会适应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而网络的虚拟特性更容易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从而实现现实中难以达成的目标或难以满足的需要,如友情、信任、冒险、爱情、支持、攻击等等。有研究证明[7],与现实社会的疏离、对现实责任的逃避以及隐匿性的网络攻击是网络成瘾的重大原因。
2 异常人格网络成瘾的原因探析
2.1 回避型人格障碍产生网络交际成瘾
据韩国科学家的研究,从“网络成瘾倾向人群”的人格障碍种类来看,“回避型人格障碍”人数最多,且男性多于女性。而从大学生这一群体来看,男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之所以男性容易对网络上瘾,是因为男性在成年生活中较少有机会表现情感,不擅于宣泄,时间长了就可能把这种情绪寄托在虚拟现实中。而拥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大学生这一群体,他们远离了父母,缺少感情的寄托,同时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祟,他们害怕与老师、同学和朋友面对面交流,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夸大别人的长处,在交流中总是害怕冲突,一旦出现冲突,就会陷入深深地自责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回避现实的人际交流,而对于具备一定网络知识的大学生来说,网络交际是他们最好不过的选择。由于网络的隐藏性和匿名性,一切都比现实自由,大学生可以在网络里毫无拘束的放纵自己的感情,可以自由地与人交往,趋利避害的与人交流,而不用担心会在现实交际中出现的一系列冲突。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大学生,在现实交际中遇到的挫折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中得到一丝安慰,他们一旦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这种强化作用,导致他们对网络依赖进一步加深,从而产生网络交际成瘾。
2.2 依赖型人格障碍形成网络关系成瘾
据韩国科学家的研究,从“网络成瘾倾向人群”的人格障碍种类来看,“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数仅次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研究发现,在人的成长期,心理上需要安全感、成就感、自信和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孩子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很多网络成瘾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失。而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特别是80后的这一代大学生,独生子女不在少数,而“独生子女依赖症”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过度依赖父母,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父母的过分溺爱,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而大学生中不乏此类人,一旦他们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就失去了靠山,有的把依靠转向老师,有的把依靠转向同学,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依赖是不长久和不现实的。随之而来的是他们会出现明显的适应不良,这种依赖性关系的破裂必然导致他们找另一个寄托来安慰自己脆弱的心灵。对于具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群体,他们一旦失去依赖,可能会出现酒精及药物依赖等问题。而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他们生活在校园里,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上网无疑是他们再好不过的选择了。而当他们一旦离开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回到现实社会中,就会出现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就会感觉好像生命中失去了支柱一样,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网络依赖已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 反社会人格障碍导致网络攻击成瘾
据华南理工大学的李薇菡教授[8]通过问卷对大学生的网上交往的道德研究表明:经常上网者在网上会讲淫语、秽语或骂人的占到了21%,经常使用一些不文明语言的占33%,攻占、侮辱或诽谤的占13%,有传播虚假消息的占20%,泄露他人隐私的竟然占到了35%,有过网络犯罪行为的(如网络欺诈、发布虚假消息、散布病毒、偷窃信息和数据等破坏活动)占2.4%。大学生群体,从道理上说经过层层选拔,应该个个是品学兼优、人格比较健全的国之栋梁,但事实上由于我国应试教育多年以来形成的种种弊端,以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幅扩招,致使我们的考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大学生中也不乏一批攻击型人格障碍者。他们生活在校园里,由于受自身身份的限制,受到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以及老师和同学舆论的压力,他们的攻击行为只好收敛,但他们的这一行为并非真正受到了压抑,很多大学生把攻击行为转到网上。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藏性,网民无需对自己言行承担任何责任,他们一次次的对别人的攻击、侮辱以及偷窃没有得到别人及有关部门的制止和惩罚,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在现实中收敛的攻击行为,使他们在网上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这种反社会型的人格障碍使他们走向一个极端的网络成瘾攻击性的网络成瘾。一旦他们离开网络这个攻击平台,他们的攻击行为就会受到校纪校规的惩罚,受到老师同学以及周围人的舆论压力,他们不得不转向网络,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一种攻击性的网络成瘾。
3 大学生异常人格网络成瘾的矫治
人格一词有许多不同的用法,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人格障碍过去又称为病态人格或人格变态,这种人的人格某些特点过份突出,影响了生活的和谐。本人一般不能认识或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些缺点。现代研究也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在青少年期定型,以后就不易改变。所以要从根本上治愈人格障碍所致的网络成瘾,达到治疗目的,是一个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综合的解决方案。
3.1 消除自卑感
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感是大学生害怕现实人际交流最主要的障碍,部分大学生由于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等原因,害怕在现实人际交往中遭受挫折,进而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而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每个人都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要认识到现实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冲突中悦纳的过程,而不是网络中的那种虚拟而完美地无冲突交流。网络的虚拟性、隐藏性淡化了人们之间的冲突,掩盖了人们之间的矛盾,但未能消除人们之间的冲突。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自卑感。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份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而一味的沉溺于网络,除了加深自己网络的依赖性之外,还大大的摧残了自己面对现实生活的信心。
3.2 纠正不良习惯
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自作决定的。对自己能作决定的事情,就继续坚持做下去,同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例如,每天早上按自己的意愿大声的朗读半个小时的英语优秀散文,那么以后就坚持每天晨读的习惯,而不要因为别人的闲话而放弃。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正是改正自身不良习惯的突破口。对生活中自作决定比较弱的事件,实际上不应该是一味的想着这么难的事情自己怎么能解决呢?必须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当发现对别人的依赖是不可能的,希望能从网友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转向虚拟的网络关系平台。我们在诉诸网络这个平台的时候,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是不是这些问题自己就真的不能解决了,是不是这个问题必须要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呢?是不是虚拟的网络关系真的能够解决困扰我们的难题?
3.3 认知领悟及行为矫正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原因相当复杂,但我们在实践中还是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大学生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网络攻击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在网络上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大学生患者,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网络攻击行为时,就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网络攻击的冲动,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攻击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网络交流和交往。
3.4 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然,大学生沉迷网络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特征是沉迷网络的主观原因,高等教育中网络教育的欠缺是大学生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但究其根源,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异常是最核心的原因。因此,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矫治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但人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因此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仅仅只依靠大学生自身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个需要学校、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的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他们对自我人格特点的认识与反省,同时要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交往,协调好各方的关系,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网络的管理,从各方面去促成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绚晖,闫巩固.大学生网络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283.
[2]Seherer.k College Life Online:healthy and Unhealthy Internet Use[J].Jour nal of Col l ege Li f e and Devel opment,1997,(38):655-665.
[3]刘琳,谢世荣,万晓晨等.大连大学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2):123-124.
[4]刘毅.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意识调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2(8):167-169.
[5]雷鸣,陈晓光,刘卫燕.803名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及人格障碍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1):84-86.
[6]芮光来,王伟,姚应水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333.
[7]沈模卫,李鹏等.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4):63-70.
以人格塑造人格 篇11
关键词:人格魅力;行动;情操;语言;知识
同事常开玩笑说:“你好歹也是个主任。”其实大家都明白,班主任顶的是“主任”的美名,干的是保姆的差事,小到学生吃的每一顿饭、穿的、用的……大到学生性格、灵魂的塑造,都要操心。经过几年的摸索,慢慢明白,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既应该具有将军的风度与睿智,懂得如何从容训练他的学生,同时又应该具有父亲的宽厚、母亲的温柔、朋友的豁达。他就应以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引领着班级、学生一路自信前行。
一、做有做样——以行动引领行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最希望一个班级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处世习惯,但这些都不可能命令学生给予我们,越是强制,往往越是适得其反。为此,一定要从小事入手,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润物细无声”,起到“于小见大”之功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教室的卫生工作一直以来总让我头疼,总有一些学生不自觉地乱丢垃圾,桌椅歪歪斜斜,屡教不改,后来有几次下班我发现地上有垃圾,我不再作声,当着学生的面捡起来,把桌椅排整齐,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不久,这个问题便得到根本的解决。平常,我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习惯走进教室就要检查桌子是否排得整齐、离座是否将椅子放好、随手把讲台上的粉笔盒摆好、整理讲台里的杂物、清理垃圾桶等等。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让他们在常规工作中能做到认真、仔细。
二、近朱者赤——以情操塑造情操
我一直很喜欢《亮剑》,特别是其中一段这样的话:“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的灵魂永在。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其实,用来管理班级也是一样,班级也有班魂,这就是由班主任所影响、所决定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班主任是一班之主,是班级掌舵人,其个性直接决定着班级风格,其人格魅力对良好班级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
因此,要求学生勤奋守时,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不迟到一分钟,从不拖堂一节课;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在校园碰到学生,微笑向他问好;要求学生团结互助,我就做到学生有困难,我决不袖手旁观,而是热情帮助……以前,班上学生总是喜欢疯逗,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小矛盾或小事件,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很令我头疼。我进行了批评教育,可好景不长。我尝试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時经常对学生说:“作为一名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我不怕同学们犯错误,也允许同学们犯错误,但犯了错误一定要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要有敢于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自己很快乐,也使别人更快乐。”以关注学生的体验为切入口,不仅化解了学生的矛盾,还极大地减少了疯逗现象发生。
三、耍嘴皮子工夫——以语言净化心灵
以前常说我们老师就是靠“一根粉笔、一张嘴”来实现教育目标的,语言是我们与学生沟通,开展工作的工具、手段,但同时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秘诀、捷径,因此,班主任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是提高工作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班主任是“净化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要使自己说出来的道理令人信服,就必须使自己的语言通“电”带“磁”,耍耍嘴皮子工夫,让学生在谈话中接受洗礼,净化思想。
我喜欢和学生开玩笑,我们班有个学生做作业的速度很快,而且准确性与美观都是成正比的,我们美其名曰“动车”,反之有些人会因为开小差而影响作业速度,我就会说“某某说我只是把别人用来开小差的时间用来写作业而已。”班里的学生都会哄堂一笑,而后就会认真地写作业。还有我们班的午餐时间总是在校园广播《歌唱祖国》的音乐结束才开始排队,于是我就顺势说:“热爱祖国就从生活小节做起,从吃饭做起,时刻不忘是祖国给予我们的恩情,顺道练练声,好多吃两碗饭。”于是全班就会大合唱,后来只要有人先排队,其他人就会提醒:“还没歌唱祖国呢!”……
四、腹有诗书气自华——以知识启迪思想
苏轼在诗中写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书读多了,他的气质自然就会充满光彩。这样的人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有气质”的人、“有涵养”的人。气质、涵养来源于知识,来源于多读书。班主任多读书,积淀底气,在课堂上、在管理班级时就能“气自华”。我本身喜欢阅读,也提倡学生多读书,我一直相信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必定是个有涵养的人、优秀的人。
让我们从读诗开始——那天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从今天开始,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书,和大家一起做读书笔记,我们班共有54名学生,我就算第55名,我的作业由第四组的组长检查,要求大家在每个读书时段完成的任务,我也会坚持和大家完成得一样好,并且接受全班同学的检查,希望大家能帮助我。”全班学生诧异地看着我。第三天的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上课之前,我背诵了王翰的《凉州词》,解释了诗句的意思,概括地陈述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前几天布置的读书作业。学生在下面纷纷议论起来。在第二个读书时段结束的时候,我又如此地向全班学生交了读书作业,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
半年时间,我和学生一起背了三十九首诗词,阅读了《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中小学生成语故事》《诚信故事》等。
俗话说:百年树人。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因此,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正直、善良的种子,用自身良好的品格、睿智去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最灿烂的微笑迎接每一天太阳的升起,并最终成为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网络人格 篇12
一、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人格存在的现象
1.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困惑的表现
道德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是造成人们在道德评价过程中困惑的内在原因。[1]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间下,道德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确定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在网络信息环境中,表面上没有现实生活中等级身份的差别,青少年对待善恶的评价也会有所差别,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道德评价的困惑有着混乱性、无序性、无标准性。现实与虚拟网络的对比,会使青少年产生道德价值的误解与困惑,他们无法断定某事物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意义,无法产生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作为引导。同时,青少年对网络运用不当会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弱化青少年的真实人际交往情感,容易对网络上不认识的人产生信任,在行为方式上容易产生对他人不良行为的模仿。
2.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冲突的表现
长期以来,造成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教育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冲突是最重要的原因。[2]网络环境就是一个虚拟的环境,青少年现实群体交往中往往是根据教师和家长所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及传统道德观,与网络虚拟环境的对比,青少年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的身份角色,塑造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格形象。青少年作为道德主体在众多的道德原则矛盾之间进行选择,如今网络上出现了有些青少年虐待各种小动物的事件,其实他们只为寻求刺激,都说明了这些青少年丧失传统道德观中最基本的价值。这说明有些青少年对网络上流传的负面信息盲目追求,不能做出基本的道德判断与选择。
3.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失范的表现
联合国禁毒和预防犯罪办公室编发的材料显示,世界各国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有蔓延的趋势。[3]这一材料明显指出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的严重性,而这一犯法行为却被部分青少年所推崇、效仿,说明部分青少年的道德追求出现了偏差。同时,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还表现为对道德知识的侵权行为,部分青少年为了朋友情义拉帮结派,利用互联网散发各种损害他人声誉、利益的不良信息,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塑造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几点对策
1. 网络道德教育要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对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期更加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力的引导,使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求真、求实,理性面对网络信息,以积极向上、充满责任心的态度对待。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穿到网络道德建设中,积极净化网络环境,打击不良网络信息传播,克服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的道德困惑,积极引导青少年辨别网络信息,明确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追求。
2. 加强学校网络德育建设
学校作为青少年生活的场所之一,在教育青少年学生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学校要以网络环境为背景,在德育方面加强对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塑造。第一 ,学校在德 育课程内 容体系上,应当结合当前网络热门话题引出的思考,引入人道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少年在运用网络时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发挥青少年在网络上的道德能力。第二,学校要正确选择德育方法。“好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人生准则。”学校要平等对待青少年,以理性的态度对待青少年上网,积极引导青少年上网,教育青少年如何思考网络信息,充分信任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因此,塑造良好的青少年道德人格需要学校更加注重网络德育的建设。第三,教师要正确对待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差异。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在层次上是有差异的,教师不应只关注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平等对待,要时常加入网络的道德因素,让学生积极遵循道德底线,树立崇高的道德境界。教师要让青少年把学习的理论与网络实践密切结合,通过网络平台的实践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不断反馈,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3. 家长要积极把握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应用
现在网络几乎遍及每一个家庭,青少年接触网络更加方便,如果家长对青少年上网状况不积极重视,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良好道德人格的养成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要控制青少年上网的时间,采取聊天的方式听取青少年上网的情况,制订青少年上网的目标,可以听取青少年对一些网上热点话题的观点,及时沟通并加以引导。同时,家长可以对青少年上网时提出的一些道德困惑给予积极的解答,加深情感交流,并积极发现网络信息对青少年产生的道德危机,及时对青少年加以疏导,不要被异化思想所同化。
4. 青少年要在网络世界中保持道德自律、道德自省
青少年时期是良好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客观要求是青少年以正确的时间及正确地点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主观要求是青少年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把握自主意识,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马克思说: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类的自律意识在道德人格的塑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需要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追求等方面不断自我实践、自我反省和自我改造。所以,青少年在运用网络信息时,要具有自律意识,积极发挥人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不良信息所迷惑,要学会独立思考网络信息,积极与他人交流,做到知行统一,时刻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道德境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摘要:本文以现代网络信息发展为背景,探讨青少年道德困惑、道德冲突及道德失范现象,分析网络信息对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追求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提出网络盛行的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四合一”对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塑造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