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人格

2024-10-13

现实人格(精选4篇)

现实人格 篇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的人格魅力具有丰富的内涵。今天, 我们重新探讨和研究孔子的人格魅力, 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增强教师的事业心等,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人格魅力的主要表现

1.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的乐学者

孔子是一位勤奋好学、虚心问道的学者, 更是一位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贤哲。他幼年丧父, 家境贫寒, 志于学, 早在少年时期就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不仅学习“礼”, 而且还学习“乐”。他曾经“见于郯子而学之” (1) , 曾经“问礼于老聃” (2) , 学琴于师襄子, “与齐太师语乐, 闻《韶》音, 学之, 三月不知肉味” (3) , 他“入大庙, 每事问”, 真正地做到了“学而不厌”。对于学习, 孔子不仅谦虚认真, 刻苦自学, “不耻下问”, 而且做到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在学习方法上, 他主张学思结合, “温故而知新”。孔子认为“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并且常常反省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做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孔子对学习持有浓厚的兴趣, 其达观快乐的学习情怀, 一直保留到晚年。他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说自己“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一生严于律己, 讲究诚信, 注重修身, 为人处世光明磊落。他认为“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认为“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因为如此, 孔子才能提出以“礼”为核心的思想和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 才能被司马迁誉为“至圣” (4) , 才能被儒家推崇为“内圣”, 堪称“万世师表”而成为一代圣人。

2.尊重学生、民主平等的仁爱者

孔子是一位心胸开阔且温和慈善的长者, 更是一位拥有无上亲和力的宗师。作为教师, 他创造性地提出“有教无类”, 即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 也不论学生品德善恶、习性优劣等, 都一律能够享受到他的教育。孔子弟子三千, 少数出身望族, 而大多出自寒门, 但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在他的弟子当中, 子路粗鄙, 高柴愚笨, 曾参迟钝, 颛孙师偏激, 但孔子从来没有因为品性而把哪一个弟子逐出门墙。他以人为本, 了解弟子, 认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他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 发展弟子特长, 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同样问“仁”、问“孝”、问“政”, 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 如樊迟、颜渊和仲弓都问“仁”, 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 回答颜渊是“克己复礼”, 而回答仲弓则是“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孔子爱生如子, 冉耕患病, 他前去探望, “颜渊死, 子哭之恸”。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弟子从不隐瞒什么,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正因为相互尊重、相互平等, 孔子跟弟子之间也就充满了轻松、和谐的气氛, 这一点, 孔子跟子游开的那个“割鸡焉用牛刀”的玩笑,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孔子和弟子们不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而且在学问上也是平等的, 提倡“当仁, 不让于师”。在弟子们的心目中, 孔子的形象是“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3.开馆兴教、礼安天下的追求者

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孜孜不倦的传道者, 更是一位大智大勇、百折不挠的践履者。孔子所追求的“道”, 就是经过损益的理想的“周礼”, 即各阶层等级分明, 秩序井然, 人人知“礼”守“礼”, 社会安定, 百姓祥和。他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 为了改变这无道的社会现实, 孔子三十开馆讲学, 首开私人办学之风,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并且首创“有教无类”, 广招弟子而从不收费, 从此平民百姓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 他还周游列国十四年, 为传“道”奔走呼吁, 振臂高呼。尽管屡屡受到挫折———仕官去鲁, “斥乎齐, 逐乎宋、卫, 困于陈蔡之间”, 断粮七日而险些丧命 (5) , 但孔子却能乐观视之、泰然处之。不仅如此, 为恢复“周礼”孔子还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他不但自己学“礼”识“礼”, 而且还率先守“礼”行“礼”。传道也好, 践履也罢, 孔子对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觉认识, 并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认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甚至认为“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子畏于匡”时, 孔子说“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 桓魋其如予何”?由此看来, “孔子以身作则式地实践了对这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伟大人格的自觉追求” (6) 。

二.孔子人格魅力的意义

1.终身学习, 自我修炼, 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

人不学习要落后, 更何况知识更新的速度快得惊人。目前, 借口没有时间而忽视学习或不学习的教师比比皆是。作为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 我们要给学生一滴水, 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 而这一桶水还必须是鲜活的水, 是高质量的水。因此, 我们应以孔子为榜样,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 不断修身养性, 真正做到终生“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我们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 通过校本学习、校本培训、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等多种途径, 不断丰富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我们要钻研新课标, 吃透新教材, 把握新学生, 研究新方法,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要通过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等环节, 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扬己所长, 克己所短, 力求做到在反思中提高, 在提高中反思, 从而尽快提高自己驾驭课堂实际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以人为本, 转变角色, 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友善的新型师生关系。

目前,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因教师辱骂或殴打学生而导致其荒废学业, 甚至误入歧途的事例, 笔者每每耳闻目睹之后, 真是捶胸顿足, 痛心疾首。作为文明人, 教师为何如此的粗暴、如此的浅薄?学生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作为教师, 我们应以孔子为榜样,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差异, 维护学生自尊, 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 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友善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师: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实行民主教学, 像孔子那样, 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以正面表扬激励为主, 以侧面善意批评为辅,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 因材施教, 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3.胸怀民族, 情系教育, 切实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如今, 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往往是学历低、能力平的教师。何故?有无责任感和事业心而已。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作为教师, 我们应以孔子为榜样, 胸怀祖国兴亡, 放眼民族盛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从而切实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要忠诚国家的教育事业, 以科教兴国战略为己任, 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 以培育人才为己任,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我们更要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把自己所承担教育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化为我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我们还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攻坚克难, 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 并终生为振兴教育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 孔子的人格魅力光照千秋, 辉映万代。“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开。”我们应以孔子为榜样,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仁以为己任”, 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教师。

注释

1 《左传》十七年。

2 《孔子家语·观周》。

3 《史记·孔子世家》。

4 《史记·孔子世家》。

5 《史记·孔子世家》。

6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0页。

现实人格 篇2

一、现实的人格面貌

“人格”一词所特指人的心理面貌与个性。在中国古代,画家的人品受到众多人的重视,画家的人品高,绘画水准也就高。但在艺术范围里人格有缺陷的艺术家们也有杰出的作品,这与他的现实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的“现实人格”是指人的先天气质被现实环境改造而成的性格。画家一般将在作品中来呈现自己的现实人格,因而说艺术家的个性心理和精神追求与作品之间存在直接的关联。 朱耷和蒙克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里扮演着同样的社会角色,这使得朱耷和蒙克的现实人格存在相似之处,孤独率性也是他们现实人格的首要特质。

(一)现实人格——朱耷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太祖的后人。一夜甲申国变,明朝灭亡,此时的朱耷仅19 岁。一夜国变由皇室后裔沦落为布衣贫民。清廷为巩固政权地位对明王朝后世进行了种族灭绝,家破人亡的场面历历在目,作为后裔的朱耷也过上了妻离子散的惨痛生活,为求存活朱耷只得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一夜之间的剧变,朱耷的内心之中混杂着血与泪。国破家亡,却不能有所作为,他将自己的内心进行包裹,闭口装哑,也许求生是他活着的唯一夙愿。苦心修炼佛法,并闲暇之余题诗作画,日夜禅宗顿悟的修炼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为朱耷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修行的这30余年中,朱耷初奉曹洞宗,再奉临济宗,苦心精研禅宗之学,并取得了很高的造诣,曾一度“竖佛成宗师”。朱耷在这个漫长的修行过程中,二宗的禅理潜移默化地在他的思维方式中扎下了根基,并从中影响了他的绘画思想。

朱耷作为明代的后裔因力量薄弱无力挽回自己大明王朝,只能努力地将自己隐埋到谈禅论道的晨钟暮鼓中去,但朱耷内心依然充满了复仇之恨,他怀念和畅想着自己再次回到离别已久的家乡,他一次次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审判,一遍遍地询问自己,终日的修行问道是否有益于国家的重建,而这样反复拷问让他陷入了精神的狂癫。而与蒙克相类比,朱耷一生中遭遇的最重要的挫折不是爱情,而是国破家亡心不亡的心境,此事对形成他的现实人格关系甚大。

也许我们不难发现朱耷一直生活在自己矛盾复杂的内心精神世界,这最终也成为朱耷心中无法打开的结扣,支配着他的意志行为,使他怒吼着、咆哮着、自行堕落着,同时这样的心境也必定左右着他的绘画风格,使他在外表看似平静的画中却呈现出“雪中竹,笼中鸟,无水之鱼,无根之木”的面貌,他寄情于点点墨痕诉说着自己内心无尽的悲伤。

总之,国破家亡使得朱耷的性格过于孤独、敏感。由于遁入佛门禅学伴随,使得朱耷的现实人格颓然自放,不为世所容,朱耷的率性使矛盾的性情中充满张扬。

(二)现实人格——蒙克

蒙克,是一位不被命运之神所眷恋的苦童,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尝尽了挫折的苦难,使得潦倒、疾病、误解、攻击一直在他的身边围绕。与朱耷相比较,蒙克遭遇到对他人生轨迹影响最大的挫折可能是生命脆弱的爱人离去。本文我们将从蒙克家庭的不幸与恋情的失败着手描写,从而来体味他现实人格的形成过程。

爱德华·蒙克1863年12月出生于挪威,他的父亲是个笃信基督教的医生。在蒙克幼年时母亲就死于肺病,在蒙克童年时苦命的姐姐亦被肺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在蒙克成年后,他的父亲和一个弟弟又相继离世,最终唯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妹妹陪伴着他。家庭的不幸、亲人的接连死亡,痛苦的命运使蒙克从小就把自己的生活认为是“精神错乱和疾病的孪生子”。他自己曾说过:“我对画我童年时代的印象,画那些使人痛苦的往事”“我的家庭是疾病和死亡的家庭。的确,我未能战胜这个不幸。因此,这对我的艺术来说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疾病和发疯,是守护我摇篮的黑天使”。蒙克自幼年时代起不幸的恶魔就伴随着他,亲人接连不断的离别成为这个少年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似乎死神变成了他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这些亲人离别的痛苦无处宣泄,他只能把这种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的死亡真实地在画面上进行书写。

如果说死亡已经是不幸,那失去自己所爱的人对爱情产生恐惧这算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灾难。蒙克曾在三段感情漩涡里周旋,终究被爱情所伤:第一段感情是他同挪威富翁的女儿发生关系,这使他数年间要不断地给女方赔偿费;第二段感情是他同自己的朋友同时爱上一个女人的纠葛,漂泊的生活让他对爱情恐惧;第三段感情的到来本以为可以长久,可蒙克因精神上的受制再次陷入爱的痛苦,这场感情让他的小拇指永远的失去,此后每当他拿起调色盘时,手指会隐隐作痛。在蒙克的眼里他视女人为“吸血鬼”或是“原始的母亲”,不能以常人的视觉去看待女性形象,每一次爱情的挫伤都是蒙克新作品的展现。

蒙克曾说:“我要描绘那些在生存、在感受、在痛苦、在恋爱的活生生的人们。”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题材无非就是两种:一是“生病死亡”,另一类则是“爱情”,这两者都是蒙克所经历的,是他内心的呼喊。也许蒙克的创作题材也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19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冲击着社会,人们痛惜古典文化的流逝,对社会制度处于绝望。社会痛苦、人们颓废,蒙克也因痛苦不堪的经历同内心深处的魔鬼和丑恶的事物做起了斗争,通过心灵对社会进行写实与再现。蒙克的艺术也许更像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现象,他强烈地运用逼真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之,忧郁、敏感是他的脾性特质,异常的情感经历是他人生的体验。他的痛苦经历养成他的反叛心理,使他形成率性、走极端的现实人格。

(三)二者“现实人格”比较

朱耷与蒙克将痛苦的人生经历、忧郁的内心通过画笔表达在画作之上,使二者成为了社会的“多余人”,而成为社会的“多余人”从外因上看无非就是社会制度的黑暗和文化缺乏宽容度而已,但促成这一观点的形成自然也少不了二者性格感情上的原因。

朱耷因国家灭亡成为朝代的遗民,过着隐居的生活。作为遗民的他在等级森严的清朝国度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因个人力量的微弱无法重振覆灭的王朝。而他却不甘愿随时代的变迁而自甘沉沦将自己内心最后一点贵族的尊严也随之磨灭,而表面的放浪形骸也并非他的本意。在绝境逼人的情形之下,朱耷只得将满腔的热血倾泻在诗文书画之中,当时他这样的倾泻势单力薄最终无人能晓,没能实现自我的内涵。

而蒙克在他曲折的人生道路上遭遇了众多的不幸,也习惯性地遭到社会对他的抨击,一次次地将蒙克推向痛苦的深渊。蒙克作为一名职业画家,在他的有生之年其作品时常受到人们的排挤与不解,他试图努力去迎合大家但却无法改变自己惯用画笔书写所看到的世界发生的一切的癖好。他消耗了一生的时间来改变自己,不断在为自己所“特有”的举动作解释和申辩,或许有些审美习惯和角度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蒙克也是这样的,在不断的进行改变自己的同时又往往忽视了外界的动态,按照自己头脑中的意志来行事。生命对于他来说是灰暗的,他曾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港口,却一次次的漂泊在动荡中。

朱耷和蒙克天性都异常敏感,情感较强烈,让二者在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时易走极端。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的“多余人”。他们对人际平等友爱的交往关系存有梦想,但他们又天性孤独,独立意识强,是非分明、恩怨清楚。因此,他们面对现实社会里的人际关系时又很难符合他们的要求。

现在我们不论是从外因还是内因,这两点对于他们率性而为的现实人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压制,铸就了他们性格的扭曲,这种扭曲的性格迫使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和泪水来反抗社会政治的不合理化。或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考虑,由于他们所具有异端的个性,从而才能使得他们卓尔不群,但他们同时又承受了来自社会的巨大压迫。总之,高度自我的处世方式直接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的紧张是必然的。那反过来看,人际关系紧张也使得两者的情感之路出现异端的情况。

朱耷与蒙克不屈于社会的敌对势力,不苟同于当时的社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真情自我的流露。朱耷与蒙克作为社会上的“多余人”他们可以脱掉伪装的面具而生活,他们率性的行为对社会的伪善嘲笑着,对各种冗繁的制度蔑视着,他们追求着常人无法达到的自由渴望,这种内心的真诚成为他们艺术创造的基础。我们试图从积极的角度看,朱耷与蒙克作为社会的“多余人”由于和社会有一定的距离和界限,他们才能站在真正自由的社会舞台上揭露社会的不满与人性的蔑视,但由于二者过于激进,他们的人格和心理具有了多重分裂。情感的激进造成了他们有时情感细腻,有时自信自负,有时又委曲求全。他们通过绘画自我放逐,将自己最鄙陋的性情暴露在外界,这或许也成了他们精神人格异常的把柄。

(四)二者的艺术与现实人格关系

朱耷与蒙克的艺术和现实人格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朱耷与蒙克处事上直率的方式影响着他们对艺术书写与选择,他们的艺术往往较少中规中矩的传统绘画方式,他们对美丽的事物缺少华贵的渲染,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节凑感的线条和保有情感张扬的线条,呈现出饱受痛苦干裂般的独特面貌。

朱耷,自幼生于贵族家庭耳濡目染书画名作,国亡后,他将自己内心的痛苦燃烧于笔墨云端宣泄精神上的解脱。朱耷在早年的画作中吸取前人的绘画精髓,随着技法的成熟和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朱耷绘画风格也不断革新,最终确立了似幻似真的花鸟绘画风格。在朱耷的画作中我们常见的便是残缺不美的物体,如弓背缩颈的白眼鹰、笨拙疲倦的白眼鱼在他的笔下生动显现为常见之物。他寓情于画,以简胜多,笔墨个性鲜明,自赋新意。在绘画中期,因善于融合大家的笔墨风格,所用笔意境旷达。在构图与造型方面也虚实相生光怪陆离,通过对花鸟的描绘取其质、灭其形增添精神面貌,最终达到形神兼备。朱耷作品里的景致都是内心情感的诉说,朱耷将情感中的苦与乐、悲与喜通过画作诉说于世人。朱耷所特有的花鸟“象征性”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当时的绘画界是无人能及的。朱耷改变了物相在传统视觉经验中的常态,使其成为情感信息的符号,也促成其独有的现实人格。

蒙克的艺术曾被称为是“世纪末”的艺术,看他的画作便能发现蒙克保持着北欧人所特有的精神内省。蒙克的作品里表现的虽是自己的亲身遭遇,但那压抑的灰色调使得你看后情感压抑。蒙克的性格看似粗鲁躁动、不近人情,实则却真率坦诚,而这性情又与蒙克的色彩形成了相合的产物,观蒙克的作品他笔下的色彩粗野癫狂,在画面中色彩鲜亮的部分又如同烈烈熊火般燃烧着观者的内心,因而我们可以说这种色彩正如蒙克的现实人格一样,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翻阅蒙克的作品集可得出他在习画之初用笔稚拙粗硬,所描绘的是缺少信息符号语言的具象人物形象,但是这看似稚拙的人物形象仍能显示出蒙克情感的张力和个人意志的人道主义表现。到了中晚期时,蒙克的笔下带着战斗的激情,下笔时异常干脆,常常利用特有的曲线条作为己有的符号语言,在画作中那充满律动的曲线条统摄着整个画面,营造给世人一种不安与恐惧。蒙克认为外界世界与人类的内心世界是相互呼应的,蒙克只有通过描写外界世界来描绘自我暗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所发生的种种感受,他将现实的、隐蔽的、真实的生活通过心灵感受表现在画作上描绘着活生生存在的人们。虽然他笔下的人并不美观处处充满了诡异,但他像一名记录者,将美好事物的憧憬记录在自己的画作中。

二、二者现实人格总结

综上所述,朱耷与蒙克的现实人格,使他们成为画坛上的一朵“奇花”。朱耷与蒙克经历了世俗生活中的一切苦难,但这些痛苦有助于他们内心情绪的释放,使他们从命运的低谷中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唤。蒙克相比朱耷更显得天真,蒙克的人格世界里仿佛住了两个生灵,一个在诉说着社会的残暴使他内心焦虑,而另一个则是热情张扬,也因此而遭遇到更多的外界困扰。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蒙克与人正常交往,老成练达,但朱耷则是独自一人,装哑修行作画,黯然度过一生,使他更像是一个社会的“多余人”。

本文在考察中发现蒙克受西方近现代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产生了保持自我本色的真朴之美。朱耷也在明末清初背景下,渴望做一个独立之人。他们批判压迫人性的文明,维护真我、真心、真情,追求独立自由心性。比较起来看,虽都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很难说他俩谁的人格更伟大,相对而言,朱耷的现实人格比蒙克的更具现实意义。

朱耷与蒙克给我们的艺术启示则是:艺术作为时代的客体,会随时代而发生形式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又不是无迹可循的,因为艺术常与画者的人格构建关系,通过绘画诉讼真实人格点燃创作激情,从而成为艺术家与作品创作的桥梁。

三、结语

命运对于二者来说也许是不公平的,他们这一生都在与命运抗衡,他们痛苦着、呐喊着,而又有谁能读懂他们的咆哮呢?众人们视他们为社会的“异类”,内心孤独的他们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多余人”。我们谁也没有真正的来理解二者,仅仅只是简单地看二者的画作,而不从二者的现实人格出发,永远无法体会二者的孤单与真性情。也许此时此刻笔者更能体会到二者艺术中凄冷的格调与清逸的思致。

摘要:艺术是心灵的抒写,指引着人类的生命活动。艺术的精神活动表达出人类心灵的底蕴,以及生命的本质存在的特质与变化。朱耷与蒙克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空间,却带来了绘画史上的震撼。他们感受到时代转变所带来的隐痛,他们是时代的疯子,也是时代的英才,又是当今时代所推崇的艺术大师。朱耷与蒙克性格率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活生生地反映于画作上,产生了艺术上的共鸣。所不同的是朱耷的作品反映更多的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内心的愤懑,而蒙克的作品表现更多的是一种隐喻的对爱的渴望。

现实人格 篇3

当有些同学肆无忌惮地逃课时, 却有很多同学依然坚持不逃课, 尽管主观情绪上, 他们也许跟逃课的同学那样不愿意去上课。强奸事件时有报道, 而虐待儿童事件也遭媒体频频揭露……当今社会上不断发生一些触及道德底线问题的新闻事件, 又比如打劫、车祸肇事、对遇难者袖手旁观等。乃至于各方人士都在反思警醒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下滑。这是无意识的“本我”在作祟吗?这是人格的偏离失衡吗?有意识的“自我”和“超我”是否可以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呢?我们能否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时下的一些社会事件进行解析呢?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整个精神状态是一个大的系统, 并且这个系统是动态的。它的内部涵盖了三个子系统, 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升华, 这三个子系统间相互协调, 通力合作, 表现了人类的无限潜力。换句话说, 他认为完整的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对于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来说, 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与欲望, 实现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 如果这三部分不协调, 相互冲突, 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 内外交困, 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 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本我

弗洛伊德首先从尼采的理论中借用了“本我”这个术语。所谓本我指的就是本能的我, 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 是与生俱来的非组织性结构。它位于人格的最低层,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隐秘而不可及的部分, 是真正的“心理实在”, 同时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 所以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不过, 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 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本我是自私的, 非道德的, 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 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

现在的中国社会上, 看到老人摔倒在大街上, 会有更多的人不愿伸出援手而是选择冷眼旁观。这是因为自从发生2006年南京“彭宇案”, 以及2011年的天津“许云鹤案”之后, 年轻人好心扶老人, 结果却反被认为是做贼心虚, 还被法院判处赔款。所以更多的人不愿意惹祸上身, 出于本我的驱使, 自我保护主义, 人们选择冷漠。就像对于抢劫殴打事件, 会有很多人不愿意伸出援手, 伸张正义。

因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即追求快乐, 逃避痛苦, 不管情况是否允许、时机是否成熟。将欲望放在第一位, 具有非理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自发性、无序混乱等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当本我肆无忌惮地任其得到满足时, 而没有得到适度的限制修正时, 个体的人格势必会产生偏离, 从而导致行为犯错, 甚至犯罪, 进而扩大化影响社会安定健康。那么, 到底该如何合理地处理本我呢?这就需要自我和超我的有力协助了。

二、自我

所谓自我, 就是面对现实的我, 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它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得到发展的那部分, 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 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间媒介, 根植于本我之中。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 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 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 必须通过自我。个体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开始接触现实社会, 受到社会各界的教育感化, 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 他们逐步考虑后果, 考虑现实的作用, 这就是自我。

就比如像当今的大学生, 逃课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很多同学只因为不感兴趣不想上课, 或沉迷于网络, 就任由自己逃课, 这其实就是本我的驱使作用导致的。但是同时还有另外很大一部分同学即便主观情绪上不愿去听课, 但是考虑到父母、老师或者学校规定的监管约束等, 于是规定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逃课, 不管最终是否坚持下去了, 但其实这类同学就是自律性比较高, 自觉性比较强的。而他们也正是受到了自我的制约作用。

自我根据外部的需要而活动, 它的主要精力大部分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自我周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不像本我那样原始, 一切仅以快乐为目标, 自我奉行“现实原则”, 克制本我的欲望和要求, 并且考虑超我, 力图寻找一种适应现实的有节制的快乐, 但这并非丢弃快乐原则, 而只是迫于现实暂缓实行快乐原则, 它最终还是把行为引向快乐原则的。所以, 这是一种理性和逻辑的精神, 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超我

至于超我, 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社会化、理想化的自我, 处于人格的最高层, 是由于个体在后天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主要源于父母、教师和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它作为社会文化传统的卫道士、传统规范的仲裁者, 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 限制本我, 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简单来说, 其实超我就是个体行为准则的最终目标和社会道德标尺, 具有指导意义, 更是个风向标。不过这个标尺当然不是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调整的。

关于以上陈述的扶老人“做好事反被讹诈”现象, 专家认为, 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 类似案件之所以被热烈讨论, 归根结底是案件涉及人性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善与恶, 触碰着人们对于“助人为乐”的情感底线, 拷问社会诚信和道德。2012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 中国好人网首届“搀扶老人奖”评选结果在当天正式揭晓。而彭宇本人获得了“搀扶老人奖”委屈奖及奖金。事实上这其实就是社会在给人们倡导一种正确的超我, 鼓励引导人们的高尚道德行为。

也可以说, 超我是道德、秩序、法律、伦理等的体现者, 是一种完美的形象。处于这个阶段的人通过自我的努力把对本我的约束、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需要, 即把对人性制约的力量转化为人自身的激发行为的动力力量, 这时人已感觉不到社会道德规范是对人行为的制约力量, 确乎是按本性做出行为, 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为, 但又完全是合乎道德的, 个体意愿和社会需要高度一致, 个人行为自然地与社会和谐, 这是人格完美的阶段。

四、三我

本我是生命的核心, 是人格结构中的基础性部分和动力源, 处于意识的深层, 依次派生出自我和超我, 把能量通过特定的途径输入自我和超我。自我从本我的表层分化出来, 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 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自我是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控制器与调节器, 通过自己去控制本我。同时超我又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 从而间接地影响本我。自我必须站在现实社会这个外部环境中, 受到超我的限制指导, 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欲望, 从而寻求一种三赢的快乐。弗洛伊德还看到人格结构中三因素冲突和矛盾。超我强迫自我按其主观的理想或标准把世界看成它应该是怎样的;本我则强迫自我把世界看成如自己所希望的模样。这样, 自我一方面要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 另一方面又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 所以,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要“综合”或“整合”人格的三大部分。

也就是说, 自我要服侍本我和超我两个主人, 就像一个协调者。然而事实上, 自我还要满足第三个主人的需要,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外部客观世界。三我的互相协调都是在这个外部世界内进行的, 外部世界即我们的现实社会, 同样也是动态的。在人格的动力系统中, 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平衡的状态。自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执行着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的职能, 即同时要满足外部世界、本我及超我的要求和需要。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形势下, 在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敲诈勒索、封建迷信、贪污受贿、假冒伪劣 (特别是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 , 等等。可以说这是本我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表现, 本我是由自我控制的。事实上, 在这种情况下, 自我已经不堪重负, 自我虽然是一个稳定的部分, 但在受到较多的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引发社会问题是迟早的事情。有的时候超我显得很不合时宜, 但又不能摒弃超我, 没有了超我的道德性, 社会上将会有更多的本我现象出现, 社会将陷入混沌状态, 如果任由本我这么肆意泛滥, 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社会道德的不完整性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不仅可以对时下中国的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或风气进行分析论述, 而且还能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道德建设产生很有建设性的启示。不仅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等个体道德教育问题, 而且对广大社会群体 (如政府官员、商家、教师等) 的行为作风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在儿童或者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方面, 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孩子们成长的不同阶段, 在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 必须对其传授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超我思想概念。而不能对其产生误导, 或者对其提出过高的要求。还要注重营造一个美好安全的社会环境, 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现象要及时打击修正, 并且要适时对孩子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再次强调或者调整社会的超我尺度。总之,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于当代的道德建设问题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 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 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从本能控制的观点来看, 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 自我是力求道德的, 超我是能成为道德的。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 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理性的。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 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而且这些都必须考虑在现实社会这个大的外部环境中得以实现。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要基于外部环境这个大前提下, 力求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 方可保证人格的正常发展。

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自产生以来, 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兴趣和研究。本论文试图结合当今中国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一些有关社会道德滑坡危机的真实新闻事件, 来围绕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进行简要论述, 并从中探索该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

参考文献

[1]奥兹本, 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M].董秋斯,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弗洛伊德, 著.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杨韵刚,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3]弗洛伊德, 著.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现实人格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新人格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一个国家创新的层次和影响力往往由国家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马斯洛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一书中曾经写道:“我们必须变得对创造过程、创造态度、有创造力的人更感兴趣, 而不单是对创造产品感兴趣……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生存下来, 不能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灭亡。”由此可见, 创新人格的塑造是中国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是人才的储备库, 创新教育必然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除了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之外, 更要注重塑造他们的创新人格。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主要还是通过德育过程来完成的,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德育教育者, 更应该以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勤于创新”为目标, 在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有所作为。

一、创新人格的概念

“人格”在心理学的范畴里是指个人身上相对稳定持久的一种特质和倾向。它包括动机、兴趣、气质、性格、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通过实现创新表现出来的特定心理特征, [1]通常在参加创新活动时得以体现, 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美国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创新型人格具备以下几点特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有旺盛的求知欲,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研究动机, 知识面广, 善于观察, 工作有条理、准确、严谨, 具备丰富的想像力和敏锐的直觉, 有幽默感和文艺天赋, 意志力出众, 能够长期关注感兴趣的问题。

二、大学生目前人格的整体状况

李亚莉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体系研究中》中通过对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进行系统对比, 得出目前高校90后大学生人格整体状况为“镌刻了时代特征的矛盾的群体”。这一代人待人较为冷淡, 但却喜欢喧嚣热闹的场合, 喜欢有人陪伴;独断性较弱, 对家庭依赖度高;充满活力, 喜欢寻求刺激, 喜欢尝新, 但是容易焦虑、抑郁, 易冲动, 情绪自我克制力差, 心理脆弱;想像力丰富, 审美个性化, 思辨能力强, 求知欲强, 个人能力强, 做事调理性强, 追求成就意识强烈;为人坦诚、善良, 但是社会政治观念淡薄, 对人信任度低, 缺乏责任感, 叛逆不谦逊。[2]通过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人格整体状况还是良好的, 但是也存在与创新教育不相适应的方面, 如责任感差、协作意识不强、情绪把控能力弱、缺乏主见、不能抗挫折抗压、社会政治观念淡薄等, 这些都应该使教育者在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方面格外注意的地方。

三、高校辅导员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现实路径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最直接的教育者, 在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人格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创新人格塑造更是如此。辅导员应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改善大学生人格中的缺陷部分, 使大学生创新人格在一个良好的土壤得以生根发芽, 具体可以运用以下路径开展工作。

(一)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热情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路径研究的着眼点, 大学生是参与其中的主体。有学者研究发现,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普遍给予肯定, 并具有强烈的参与意愿, 尤其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更为突出。对贴近其学习和社会生活、创新性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实现认可度更高。[3]追求科学、热爱真理是大学生开展创新的根本动力源泉, 是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核心要素。为了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发挥自身主动性、创造性。辅导员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初设计上要摒弃以往的简单、应付式的方式, 结合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学科专业特点、未来的职业发展特点, 组织学生“走出去”, 多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实验技能创新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国内国际的赛事, 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热情。

(二) 开展热点分析讨论会, 培养学生哲学思辨的修养

大学生学习与研究的创新方向应该符合科学研究的趋势, 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 能够经受住实践的考验, 在不断地摸索和实验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寻求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和项目。那么, 在浩瀚的学术中如何辨别谬误和伪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觉认为, 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依靠哲学, 必须依靠社会科学。换句话说, 中国落后不是落后在具体的科学, 具体科学上的落后一代又一代要赶上去很快。但是人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思想的落后是很难克服的。[4]所以, 哲学修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思维, 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树立理想信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精神境界,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一个人如果缺少必要的哲学修养, 没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 就很难做出成绩, 就不能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看待问题, 只能就事论事, 无法拓展学术创新思维。目前, 高校开设的哲学课, 由于课时有限,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不是很紧密。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老师利用讨论会等形式开展热点分析来弥补哲学理论课堂上的不足, 使大学生通过事先进行查找资料, 组织语言, 现场辨析, 将哲学的理论活学活用, 提高大学生哲学思辨的修养。

(三) 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攻坚克难的信心对于创新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智商有过人之处, 而是坚强的意志品质、自制力、独立性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成就。创新是一种对未来的探索, 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孤独、寂寞甚至遭人非议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这就要求学生们敢于迎接挑战, 不怕失败与挫折, 能够经受住困难考验和洗礼坚持探索。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社会上的诱惑很多, 缺乏毅力和斗志, 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战胜自己, 容易被环境所同化。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道尔顿曾说过:“如果我有什么贡献的话, 那不是我才能的结果, 完全是勤勉和毅力的结果。”在创新的活动中, 常常是谁能坚持到最后一步, 谁才能享受成功之果的甜美。因此, 辅导员老师除了让大学生多参加像军训、义务劳动等形式活动外, 应该利用团体心理咨询的知识设计挫折感体验活动, 让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 要想成功, 经历挫折是必然的。在活动中, 辅导员根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人为将挫折分等级, 使学生一步一步逐级克服障碍, 从而提高他们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在压力中如何调整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四) 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 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理性批判的精神

创新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敢坚强、独立思考和敢于批判等精神。[5]缺乏独立思考和敢于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就不会拥有超前的思维, 就不会勇于打破传统, 要创新就必须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质疑书本、敢于质疑常规。爱因斯坦曾经指出, 学校应当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传统讲授的模式, 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 没有养成科学怀疑以及理性批判的习惯, 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 重视的是教育的继承性, 而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功能, 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能动性、开拓性和创造性遭到扼杀,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 阻止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因此, 高校德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 改变和转换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从课堂中心”走向“实践活动”;“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6]辅导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要压抑和遏制学生的情绪与情感。要采用感悟式、陶冶式、互动式, 借助微信和微薄新媒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在民主、平等、互助、和谐、尊重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敢于突破自己, 敢于标新立异, 从“被动性学习”转变成“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 激发自身潜能, 从而塑造创新人格。

(五) 通过党团组织和班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相互作用的, 不同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展开的竞争以及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合作, 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形式。中国的大学生刻苦、勤奋、好学、聪明为世人公认, 但是中国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却不被人看好。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以往的教育长期重智育轻德育导致的。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入的过程中, 大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充满了竞争, 在能力培养和就业的选择上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往往是过多强调了和倚重竞争, 轻视了竞争中的合作, 忽视了竞争中的双赢。目前的大学生是90后的一代独生子女,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较多的关爱, 具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他们在生活学习中不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他人, 而会将同伴单纯地视为潜在的或者现实的竞争对手, 这种狭隘的心态也会影响这代大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创新。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知识爆炸的时代来临, 每一个人都不能通晓一切。只有善于虚心自主学习, 不夜郎自大, 积极采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广泛吸取知识成果, 在实践中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主动参与协作, 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 只有大家团结一心, 集思广益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了培养学生开放接纳的心态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辅导员大力开展党团组织和班集体活动是必要的。大学生刚入校, 多数都是团员身份。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在党的思想指导下, 开展各种各样的创先争优的活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这种集体生活的锻炼和学习, 能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 能够有开放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 进行思想交流, 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 从而为自身创新人格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孔德萍.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路径探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10) :20.

[2]李亚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体系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 2011.

[3]李金发, 鄢万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 (5) :81-85.

[4]陶国富.大学生创新心理[M].上海:立新会计出版社, 2006:235.

[5]陈若松.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促进作用[J].德育论坛.2005 (4) :74-75.

【现实人格】推荐阅读:

人格思想07-19

心理人格05-09

人格现状05-11

网络人格05-18

人格否认05-24

人格研究06-01

人格测试06-02

人格教育06-02

人格建设06-07

修炼人格06-23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下一篇:和谐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