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共12篇)
人格魅力 篇1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引领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在学生的生活中,与他接触最多的、交往最深的除了其父母外,便是老师,可以说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和最尊敬的人。特别是我目前所教的学生都是一些中专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其人格魅力为学生提供了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容易成为学生的典范,因此,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
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渊博的知识
大量教学经验表明,欲想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并紧紧吸引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教师的知识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而且教师在传承知识时要有判断、有批判。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当然要博览群书,集百家知识于一身,才可以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出现的问题加以解释,才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我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从第一节课,他就昏昏欲睡。出于对他的关心,我应该适时地帮他一把,但又不能伤他的自尊,于是在一节课的课间对他说:“你能问我一个问题吗?”我的这个问题很可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但他没有浪费这次机会,反问我:“人睡觉能学习吗?”他的这个问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的回答恰到好处:“睡觉可以有一定的发明和创造,但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和思考的能力。比如凯库勒,他就是在经过深思之后还得不到苯的结构的时候,却在睡梦中梦到了苯的结构,从而得到了苯的结构模型。试想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前导,即使你睡一年或是十年八年,也只能做一些荒诞的梦。”这位学生听后,无言以对,但从那时起,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上课再也没有睡觉,成绩也提高了很多。通过此我认识到,如果没有读那么多的有关科学家的书,我就不会那样回答他的问题,那我也就可谓是一个失败的教师。另外,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对于课堂知识的把握也会有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引入更高的知识境界,学生会更好地学习。
二、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接受知识最直接的工具,如果语言表述不清就会对学生掌握知识产生障碍。我上课时,特别是对于习题课,在备课时都做特别细致的语言安排,每次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话该怎么说才能更明白,才能更容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认为,教师在上课时,除了专业、标准、透彻的语言之外,还应该有足够的艺术性,使得知识的学习不枯燥和乏味。在课余,与学生的交流也要讲究语言的策略和艺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缩小,给学生足够的与教师交流的空间。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上课习惯于提问学习好的学生,明知道这样不公平,但依然如此行事。问及原因,总说一提问目光就会不自觉地落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再者,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不会耽误时间。其实,这是为教学增加所谓的安全系数。因为成绩好的学生大多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其他同学如果回答不出,作为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就必须拿出真功夫启发诱导学生,为此,一些教师选择回避。于是,在公开课上,我们看到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回答,好像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也无需教师的引导启发,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被提问好几次,而一些手举过头顶身体都离开座位的同学却没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不公平的提问,不仅会使其他同学失去发言的机会,而且会刺伤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试想,教师不给自己表现的机会,谁还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呢?
我认为,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恰当地表述出来,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曾有一位学生很自卑地跟我说:“老师,我怎么什么都不行呢。”我听后很生气,因为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学生怎么能这样不自信呢?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我的生气,而是说:“记住,世界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相信自己就会有胜利,我认为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专生,不信咱们试试。”这位学生现在已经毕业四年了,后来继续自学如今已出国深造。在她给我的信中曾这样说:“老师,您的自信给我深深感触,我也将会用我的自信去成就我的光辉人生。”
三、教师的德行
德行良好的教师会给学生做榜样,这样才会教出人文素质高的学生。相反,德行很差的教师则会给学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有的教师上课带手机,还有的教师酒后进课堂等都给学生一些很坏的影响。记得,我高中时的班主任是一名年轻的男教师,我们曾看到他的手指发黄,显然是抽烟的原因,但高中三年我们没有看过他抽一支烟,也没有看他喝一回酒。有一次,班级几个男生问他为什么不抽烟不喝酒,他微微一笑说:“我是教师,难道你们希望我满身烟酒味吗?”这位老师尽管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要实在,要有品位。德,在现在社会里好像已经被抽象化了,难免一些学生会产生一些对社会、道德的误解。如果这时教师没有良好的德行,那么势必导致一些学生错误的人生路。所以,教师的道德行为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更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教师都应该身力行,这样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素质的人才。
四、掌握现代的教学技术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伸
现代教师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是很必要的,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个重大延伸。现代课堂如果融入高科技的成分,不但课程的内容变得容易,而且课程质量提高了。同时,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扎实程度提高了。
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但我们必须认清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之上的,是不稳固的。如果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的,就相当持久而强大了,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出新一代的栋梁之材,就必须随时随地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将会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教师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能够提高素质,增强个人魅力的手段、机会,就不应该轻易放过,不遗余力地争取,努力成为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石欧.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
[2]陈志强.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3]谢维和.素质、发展与教育
人格魅力 篇2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高尚的道德,更在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在点点滴滴中,在不经意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心灵的洗礼,并把这样的行为持之以恒,转化为个体自觉的行为。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感召力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学生感知出来的,从内心深处认可的。它没有一点修饰,没有一点美化,而是质朴无华的。教师个人的人格影响力是独有的,是不以其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人性的升华,人性的张扬,人性的回归。教育要在人性上展示,人格上完善。成功的教育必须让学生人格上完美,人性上升华,让教育回归它本来的价值。通过教育达到人性的完美,价值的体现,人格的完善。教师的人格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所说的人格,意义和广义的“个性”相当,指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不仅包括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个性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生的事业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具体的说,教师人格在结构上应包括以下成分: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这其中,职业理想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知识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育观念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心理背景,监控能力是教师人格的核心要素,教师行为是教师人格的外化形式.教师的人格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体现在对待他人对待事业的全过程,体现在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全过程,体现在对待生活态度的全过程,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识的全过程,体现在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的全过程,体现在学生的认可度美誉度,体现在社会的可接受度信任度,社会的可评价度。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认可自己的工作,认可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认可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对自己责任心的认识。自己对教育是否充满热情,对学生是否具有爱心。教师自己是否平易近人,乐观豁达,充满朝气。教师自己是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为人低调,做事认真积极,讲求效率。教师讲究礼仪,并感染学生。教师为人平和,尊重他人。对学生严格要求,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这些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具有上进心,进取心,为人正派,作风优良,可为表率。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修养,甘为人梯,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中勇于承担,勇于负责。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注重能力,不断提高,虚心接受。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不满足知识储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乐观学习,善于学习,以苦为乐。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的力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影响学生感召学生,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完美的人性。让教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学生因为教师人格的力量而终身受益。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师是做人的“样板”,人格是“样板”的核心。何谓教师的人格?德、才、学、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先说“德”。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都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支撑教育大厦的栋梁,是教师的灵魂。人可以不畏惧权力,可以不受金钱的诱惑。没有权力和金钱,并不影响一个人成其为人,但没有德,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那么,教师的德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首先,要无限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为了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以我心付童心”,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没有教育,人类就无法前进。“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能够“化民成俗”,“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谁断送教育,谁就会断送国家。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是长期工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势必会使教育误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教育工作又是清苦的。“粉笔一枝传道授业解惑,诗书半榻修身养性育人”。“青灯黄卷夜继日,苦口婆心暑易寒”。教师是远离金钱和权力的,想当大官挣大钱的人最好不要当教师。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没有牺牲精神的人也最好不要当教师。第三,要作风正派,不耍小聪明;待人以诚为贵,交往数信为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大智若愚,不计名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胸坦荡,志比天高。大德孕育大才。
具备了以上三点素质,教师道德品质之灯便高悬于讲台之上,浩然之气便充塞天地之间,就会产生无穷力量。再说“才”。有德尚需有才。德是才之根,才是德之果。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口才,其次要有写才,第三要有帅才。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点点滴滴都要通过教师之口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每一个教师都要力争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说和写是教师的“绝活”、“硬功”。教师还要学会组织管理学生。几十名学生在教师手下应当指挥自如,有条不紊。一个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无教学效率可言。口才、写才、帅才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说“学”。衡量教师合格与否,“学问”很要紧。很难设想一个不学无术的教师能够胜任培养下一代的工作。教师应是好学之人。教师在精神上的第一需要就是读书学习。教师的知识量是没有限度的。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达到精通的程度,对本领域中的新成果要及时了解。教师应精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用正确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最后是“识”。识是指一个人在与自己的生活及事业有关的领域里,统观全局、分清主次、掌握关键的能力,预见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趋势的能力,以及根据全局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目标选择的能力。章学诚认为:“学问文章,聪明才辩,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识世的头脑,其次要有识才的慧眼。教师对事物的认识应比一般人深刻、正确。教师的工作离不开思考,思考之后要有主见。教师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必须具有远见卓识。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工作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之下。教师是做人的工作的,面对不同特点的青少年,教师要“知人”,尤其对那些在别人眼中是“差生”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他们上进的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前途妄下断语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善于从学生身上找闪光点,才是智慧的表现。“德、才、学、识”构成了教师的人格大厦。不具备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现代管理学认为,外力对人的影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权力性影响,一类是非权力性影响。所谓权力性影响,指手中掌握一定权力而产生的强制性的影响。权力对人有直接支配和制约的作用。权力性影响是外加于人身的,承受者是被动接受的。一般人对权力会产生畏惧、服从的心理,因为违逆权力的人,其切身利益将受到一定影响。非权力性影响则不然,它是一个人在“德、才、学、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具有强制性,不是外加的,是人们主动接受的。这种影响在人的思想、心灵、精神上起作用,令人心悦诚服,产生敬仰之情,进而甘心受之支配。四者之中,“德”为先。论智谋,刘备比不上孔明;论勇力,刘备比不上关、张。但刘备有高出三人的地方,那就是“德”。这个“德”使三人心甘情愿地为刘备效力,至死不悔。在学生心目中,每一个教师都有管理学生的权力,因此,学生基本上是服从教师管理的。但是教师必须明白,权力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为什么会发生学生不听话,甚至与教师吵架的现象呢?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也是人。学生有自尊心,有人格。当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时候,学生自然会产生反抗情绪。我们发现,凡是学生敬爱的教师,都具备热爱学生的品质,都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较高超的教学艺术。这样的教师待人平等,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动辄叫家长,而是用崇高的精神品质去感化学生,身教在先,言教于后。学生的心也是肉长的,只要教师火热的心能温暖融化学生的心,只要两颗诚挚的心息息相通,学生必定会被教师所折服。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就是打我骂我,我也不恨你。”因为我对这位学生付出了爱心,他的成绩上也有我的汗水,他从内心深处感激我对他的帮助,他能不听老师的话吗?由此得到启发,我们又可将教师的素质分为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两部分。所谓非教学因素主要指教师人格中的“德”。非教学因素虽然不属于课堂教学业务范畴,但它能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起主要作用。一个思想道德低劣,没有事业心,不关心尊重学生的教师,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很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课。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那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能在人格上征服学生,即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很理想,学生也会积极学习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效应”。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鲁迅先生说:“师如荒谬,不妨叛之。”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有权力说,我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教师的人格作用。教
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对教师人格的理解
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的特殊职业;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造就灵魂的劳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品德修养、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熔铸成人格。
一、教师的人格魁力来源于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是发展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是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表现有差异,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内在感受和不同于常人的观察、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方式。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眼中不应该有差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都有进步的愿望。教师的责任是要设法满足他们,有区别地去塑造他们。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来自于教师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我们每天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育学生爱生活与人生,而且还意味着,我们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丰富而优美的灵魂。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课堂是体现这种魅力的主战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学校的教育中,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要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是进行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其真正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里自由,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接近学生,热爱学生,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气氛,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并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增强教师的魅力。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课堂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样做,应说你应该怎样做。在人品上教师更是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哪怕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教师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的将来打基础。教师既是学生现在的引
父亲的人格魅力 篇3
父亲的工作,是极平凡的,他是贵阳市政工程公司的一名勤杂工。他对工作从来都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由于表现出色,他在世的时候,年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很少是按时下班的,常常要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我曾问他:“爸爸,你为什么这么晚才下班?”“我等公司的其他人下班后,把办公室、会议室的地板拖完了才走,所以下班就晚一些。”父亲如此回答我。
而每周星期一才凌晨4点过钟,父亲就起床赶去上班,到机关开水房去捅火、加煤、烧开水,随后是打扫办公室的公共走道,抹楼梯的扶手,办公室的桌、椅、门窗。平时,还得送信、拿报纸、送文件等等。父亲被机关的干部、职工称为“劳动模范”,提起他,个个赞不绝口,都说他是一个“不知疲劳的人”,是一个“很勤劳、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
公司的许多杂事、琐事都交给他干,他也从不计较,从不抱怨,许多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我看见他因为睡眠不够,人渐渐消瘦下去,曾问过父亲:“你何必起得那么早,晚一点不行么?”
“人老了,没有那么多瞌睡,何况,去晚了事情也干不完啊。”他回答得如此平静和自然。
父亲就是这样忘我的工作,年复一年,得到的奖状不少。
受父亲的影响,当我踏入工作岗位后,对待工作,同样是积极肯干,认真负责。
“文化大革命”中,我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迫写检查、挨批斗,还被抄家,气得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中很觉委屈。
父亲安慰我:“孩子,放宽心点,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啊!你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又没有干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怕什么?”他还说,“愁个啥?饭还是要吃,身体要紧。我们历来都是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批斗也好,抄家也罢,随他们去!”
父亲寥寥数语,使我心里顿时舒坦许多,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我想:“我又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有什么可气的,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事实表明,父亲的看法是正确的,他比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正是父亲的劝慰,使我放下了包袱,正确对待眼前发生的一切,迈过人生的这一道坎。
父亲平时常对我说:“人的一生中,人品很重要。为人要正直、善良,待人要诚恳,工作要能吃苦耐劳,生活要勤俭节约,不要贪图享受。要干出点成绩,个人的勤奋和努力是很关键的。”
校长的人格魅力 篇4
一个校长的人格魅力包含殷实的内涵。高尚情操, 性格气质, 文化底蕴, 兴趣爱好, 生活态度, 言行举止, 行为习惯, 态度方法等, 都是校长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
首先, 校长应当做谦和大度的君子。校长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力过程中, 难免有时听不进反对意见, 甚至有闻过则“怒”, 闻过则“怨”。“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作为校长, 更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和“大局观”意识, 要做到闻过则“喜”, 闻过则“思”, 闻过则“改”。只有倾听不同声音, 才可能提升管理效能, 改进问题和方法。校长应当先做好人, 后做好事, 不为利益私欲熏心, 不搞以权谋私, 不计小人乱谋, 不带有色眼镜看人, 不以个人好恶为尺度去衡量评价人, 不排斥打击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而要以宽广的胸襟容纳不同意见和建议, 堂堂正正、从从容容, 做一个谦和大度的君子。
其次, 校长要做潜心治学的学者。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水平, 直接影响或制约着学校师生的发展。一个好校长要站在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前沿, 以教育思想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支持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很多校长将宝贵的时间和主要精力用在了人际关系和繁杂事物中, 无暇静下心来学习提升, 导致知识陈旧, 观念落后, 固步自封。校长应当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挤出时间学习钻研, 做到懂业务, 精业务, 深入课堂和学生, 时常反思总结, 撰写教学心得和经验论文, 经常与教师对话和交流, 这样学者型的校长, 才能真正以思想和学识引领师生成长, 才更受师生的尊重和信服。
再次, 校长要甘当人民的公仆。管理即服务, 校长就是教师、学生、家长的公仆。在管理工作中, 校长要以生为本, 关爱和包容学生, 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倾听学生的心声, 搭建学生锻炼成长的平台,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校长要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 全心全意为教职员工服务, 为他们排忧解难, 尽力满足他们的教学需求和精神期望, 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校长要与师生家长坦诚相待, 诚信待人, 以礼待人, 平等待人, 公正待人, 公则生廉、廉则生威, 以情动人, 关怀助人, 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提升管理服务的效率。
苏轼的人格魅力 篇5
北宋大文豪苏轼是可与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超级文化名人,像他这样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史学、文论、医药、饮食等各方面都卓有建树的人,环视华夏史海,都极为少见,而他的人品,更是被后人推崇备至。
林雨堂在他写的《苏东坡传》中这样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可以说,他是诗人、画家,是散文家、书法家,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
‚苏东坡的独一无二,还在于他的平民气质。一个经常被放逐的官员却有着最多的人缘,文人骚客、贤士大夫自不必多说,难得的是他与野老村夫、渔樵僧道,都能找到沟通的话题。一千多年来,有那么多人热爱他,是因为苏东坡自有其迷人的魅力。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在他身上包含了最大限度的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文化通过他这个载体历久弥新地在当代社会呈放光彩。‛
构成苏轼人格精神主流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塑造了苏轼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仕途顺利时,他身上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精神十分突出。而被贬后,便是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疗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苏轼的人格魅力,显得格外鲜明突出。
人们喜欢苏轼还有一个原因:他的遭遇令人同情。因先后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他在仕途上两起两落,被贬达十余年之久,几次因诗文获罪,‚乌台诗案‛差点使他丢了性命。然而,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力,横遭贬谪也好,自请外放也好,都没有使他颓唐丧志,不管身居何处,无论爵位高低,他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
《金山题像》一诗,是苏轼赴常州时写下的,可说是他对自己一生作的一个最好的总结:‚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是永恒的。
(《人物春秋》)
[点睛]
最喜欢苏东坡的是他那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名字,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字,更是一个亦官亦民,为官为民的人物。在古代黑暗官场中,苏东坡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照亮着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的心。
苏轼一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现了中国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生命智慧。首先,一方面,如前所述,他是中国士大夫文人中遭贬谪较多的一个,他曾以黑色幽默的口吻自我解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谪蛮荒达十二年之久。政治上被宣布为‚奸党‛,诗文著作被列为‚禁书‛,三位妻子原配、续配和爱妾都先他死去,最亲爱的弟弟子由也与他同时遭到政治迫害,兄弟两人长期不得见面。他自己多次大难不死,‚乌台诗案‛中关进监狱险些被杀头,后来在惠州、儋州又好几次差点病死,一生之灾难不幸可谓多矣。然而,另一方面,苏轼在历代文人中又是最为风趣幽默、乐观超脱的。贬谪到海南岛上,这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最远的‚天涯海角‛,亲友们都担心他年迈苍苍难得生还,他却唱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在惠州,他自宽自解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他还说譬如自己本就是当地的一个秀才,如果屡试不中,那不也就要在这穷乡僻壤过一生吗?正是这种热爱生活、无怨无悔的达观态度,使他度过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难关,从未被艰难困苦所击倒。其次,在众多的中国文人中,苏轼的佛道禅理造诣是最高的。这一方面是来自于先天灵根慧业的悟性,另一方面也是后天的机缘所致。因此,他对人生的本质比以往任何诗人都看得透彻。在他的诗文中,那种人生空漠的感慨比以往任何一个诗人都来得多,来得强烈与深沉。什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种‚人生如梦‛的旋律多次在诗文中奏起。而另一方面,苏轼又是最热爱人生、热爱人间、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诗人。在他的诗文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咏叹,对江山胜景、风土人情的歌唱,对生活情趣的欣赏品昧,对古代圣贤、英雄豪杰的向往仰慕,无不真挚深切,极其感人。在这一方面,将他奉为‚千古情圣‛,作为后世文人的典范是完全当之无愧的。
再次,苏轼这种生存智慧与生命智慧还表现在一方面他作为一代贤臣、一代哲人,经常思考的是国计民生问题,建功立业问题,乃至宇宙人生的重大哲理问题,而另一方面,他又决不象某些西方哲学家一样,只知道天上的事,对地下的事一无所知。他很有生活情趣,文娱生活丰富多彩自不必说,就是一些生活琐事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对管家理财、烹任饮食、医药保健、养花养鱼等都颇有研究。贬黄州时,薪水很少,他担心入不敷出,就将月俸分为三十串挂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取一串下来作为日用,若有节余,便用一竹筒贮存起来,以作待客的特支。苏轼还是一个著名的美食家,对煎茶酿酒、佳肴烹制、粗粮细作均有讲究,他所发明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饼‛至今还保留在中国传统的菜谱里。可以说,正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生问题、生活问题上,苏轼才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领悟,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真实性情。他的亲切感人,他的聪敏睿智,苏轼现存的二千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与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既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记录,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了宋诗的典型风貌与最高成就;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创了中国词坛豪放派的先河;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最优美动人、自然流畅的。在这些诗词文作品中,苏轼以才华横溢的文学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对江山胜景的欣赏与对生活情趣的品味,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既能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又能得到思想哲理的启迪与文学修养的教益。风趣幽默,赢得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深深喜爱。尽管他的诗词文在当时被列为‚禁书‛,但还是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传抄、诵读;尽管他被贬到天涯海角,但还是有人不远千里,浮海专程去探望、访问他,拜他为师。这正是被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6
【关键词】人格魅力;风格;艺术
【中图分类号】G 62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57-02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都在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将产生言传身教的作用。而教师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俗话说:“教书育人”。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的教学首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但同时也应当重视“育人”,即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而“育人”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完成的。因此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教书尤其是育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外显型人格魅力和内隐型人格魅力。所谓外显型人格魅力顾名思义,即指教师表现在外的、易见、易模仿的人格魅力。而内隐型人格魅力也可称之谓内涵型人格魅力,内隐型人格魅力指教师在与学生长期的相处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业余接触两个领域得以展示和体现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显型人格魅力和内隐性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显型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中
教态自然,语言幽默,思路清晰是教学的重要条件,而对于有风格的教学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上有思想,有新颖、独特之处,即力求做到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思想上普遍压力较大这一特点,有的教师为了给学生减压,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愉悦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有时,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放一些舒缓的、轻松的音乐,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放松的同时,一边做课堂配套练习。或者,在学生在某一项学习中表现都较好时,放一首优美的音乐或者朗诵一篇优美的散文作为褒奖。总之,教师要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进行。
二、内隐型人格魅力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工作热忱应该是“勤”的表率,努力的楷模。作为教师,“勤”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多下功夫。比如,在备课中要深钻教材,多研究学生,对学生的作业、测验要认真及时批改,作好各种分析总结工作。除此之外,尽可能多地走进教室,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一句话,就是教师在教学上,要多花时间,多下功夫,教学工作勤勤恳恳。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精神状态应该是积极向上
的,乐观的,振奋的。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授课时,应该声音宏亮而满怀激情,肢体语言丰富且恰如其分,表情应该是激动而愉悦的。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中,始终要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振奋的精神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状态。这样,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中,就可以看到学生乐观的微笑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激情。
(三)教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应当有“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意识,敢于承认、肯定学生在某些问题上有高于我们的见解。
(四)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一种虚心向上的品质,要有相当的自信,而不自负。
(五)教师要善于识人,敢于用人。教师要善于调动班委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内隐型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精神面貌和优秀品质上,而这种精神面貌和品质将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的精神面貌,进而影响整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对班集建设尤其是班风建设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之外,在与学生业余接触中,教师的外显型人格魅力和内隐型人格魅力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在与学生的业余相处中教师的外显型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个人习惯,公德心两大方面。
就个人习惯而言,教师的卫生习惯和其它一些行为习惯对学生将产生直接的示范作用。在教师不经意地拾起讲桌上散落的粉笔头,用抹布抹去桌上的粉笔灰的时候;在教师拾起教室里或走廊里地上的一片纸屑,一粒瓜子壳放到垃圾桶的时候;在教师一次次随手帮学生拾起掉落在地的橡皮擦或书本放到书桌上的时候;又或者教师总是穿戴整洁的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教会了学生很多。当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教师把每个细节都很自然地去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坚持得很好,我们说这就是人格魅力,看得见,体会得到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也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记得在一年级上学期,我所任教的一年级一班与其它班级一样,在保洁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尤其教室内的保洁,因为教室里学生活动频繁,容易产生垃圾,加之桌椅多,不易打扫。鉴于此,我一面要求每个学生都注意教室卫生的保持,号召学生们看到有垃圾时应该自觉地弯弯腰,伸伸手,及时拾起来扔到垃圾桶。另一方面,我常常在教室和公共区巡视,只要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总要很自然地随手拾起,扔进垃圾桶里,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这样一来,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手上,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会主动拾起自己和别人不经意落下的垃圾。现在我们的教室里总是很干净,除了每天下午的扫除,平时教室内根本不需要安排保洁人员。我想这就是“身正为范”的作用,最直接的作用。在与学生的业余相处过程中,教师的内隐型人格魅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一,教师要有爱国主义精神,在学校升旗仪式中,教师应该是仪表庄重的表率。平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当谈到国旗、国歌时,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我们的内心。当然,我们不应该害怕甚至拒绝学生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第二、教师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与他们是一体的,我们愿意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愿意与他们荣辱与共,愿意与他们一起奋斗。
第三、教师对待学生要有平等的思想,与学生应当建立朋友的关系。当学生生日时,作为朋友,我们至少可以送一个祝福。当我们忘记了或者记错了学生的生日时,其实,作为朋友我们可以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再道一声迟到的“生日快乐”。作为学生的朋友,当有节日来临之际,我们也可以毫不吝啬地送出我们真诚的祝福,这对我们来说也并非难事,在作业批语之后,再添上几句温馨的祝福,我想学生会感到非常的幸福。在我的学生身上,我恰恰看到了这种幸福,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因为他们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们总能时不时的收到我和其他科任老师真诚地祝福,在每次节假日来临之际,我总会费尽心思地想出适合每个学生的祝福和鼓励的话。在每学月结束之际,我也总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对他一学月来的表现加以评价,并对他下一学月的学习提出真诚的建议,同时给予鼓励,给予信任。与此同时,学生也会送出他们真诚的祝福。比如,在平时的作业当中,我会经常收到同学们诸如“祝黄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之类的祝福。有同学得知我四月要参加自学考试时,叶华丽等同学还在作业本上写上“黄老师:‘注意身体哦’”“祝黄老师考试成功”之类关心祝福的话。我想这就是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相通吧。只有把学生视为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才能与学生建立真正的友谊。而学生也才会自愿地团结在老师的周围,与老师共同搞好班集体建设工作。这样,师生共同营造的班集体才会是一个温馨的班集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第四、教师对学生是平易近人的,是宽容的,更是坦诚的。对学生的教育可谓一门艺术。 “严师出高徒”确实是一句很有道理的古训,但教师也要“宽严相济”,严要求以成材,多关怀以成人,教师应更多地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一味的“严”,只会适得其反。教师不仅应当做学生的良师,更应做学生的益友。而朋友之间相处之道本应该是坦诚以待,宽容以待。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7
1 专业能力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从业之基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教师只有在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生动, 清楚明白地表达, 使学生愿意听, 并能引起共鸣。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魅力的源泉。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教师渊博的知识不光是指书本知识, 还应包含书本之外更多的知识。身处这个时代的学生, 他们视野很开阔, 知识很丰富, 了解得东西很多。这样的环境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佩服你, 尊敬你。人们常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在自己拥有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时候, 才能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 深有所得, 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 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 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 因此, 在读书方面, 也得要求‘教师下水’”。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应该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多下功夫。在备课中要深钻教材, 多研究学生, 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作好各种分析总结工作。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愿, 主动学习。在教学上, 要多花时间, 多下功夫。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中, 始终要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振奋的精神状态。努力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状态。教师只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才能使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永不衰竭。
2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 积善成德。在学生的眼里, 教师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 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做好学生的表率。必须为人正直、正派, 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 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 守住一片宁静, 不被世俗尘埃所染, 不为金钱物欲所动,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 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只有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才能让学生在“亲其师, 信其道”的心理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热爱学生, 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温暖。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 学生会铭记一辈子。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 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 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对学生有爱心的教师是最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教师要把教好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天职。不但要做学生的良师, 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要树立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别差异, 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用宽容的胸怀去接纳那些有不少缺点的学生。要经常鼓励学生。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 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不但要做学生现在的引路人, 也要做他们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诚实正直, 真诚善良, 平等公正, 宽容慈爱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教师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教师只有在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 甘心情愿为教育事业献身时候, 才能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才能理解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 受到学生的尊重,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魅力教师的修炼》作者:周成平主编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9
[2]《教书匠》作者:–考特出版社:南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
备课组长的人格魅力 篇8
一、“才气”吸引人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 备课组长要想有效开展教研工作, 让“手下”心悦诚服, 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要以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科学素养吸引周围的人。如果说教师有一桶水, 备课组长必须有一大缸水, 当组员遇到学术上的困惑或教学上棘手的难题时, 你才能挺身而出, 指点迷津, 开出“良方妙药”, 你的同事才会自然而然地从内心仰慕和敬佩你。只有当你具备足够文化专业知识的积淀, 才配得上“组长”这个称号, 才能成为“大师”, 你身上散发出的才气才能吸引组员, 让他们陶醉。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伟大, 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样备课组长的知识渊博与否, 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同组成员的期望值和可信度。因此备课组长要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书籍中学、从实践中学、从网络中学、从媒体中学、从教师中学、从学生中学。不仅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文化专业等知识, 还必须广泛汲取中外教育文化、古今教学精髓和名人教育教学思想等, 也要涉猎一些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和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向他人学习, 向身边的同事学习, 向专家学习, 向本学科的教师学习, 也向非本学科的教师学习, 向成功人士学习, 也向暂未成功的人士学习, 充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阅历超群、经验丰富和知识渊博的组长才是优秀的,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组长的学识平平, 对组员的问题一问三不知, 对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了解甚少或者一无所晓, 他们就会对你见而远之, 甚至从内心瞧不起你, 对你产生抵触情绪, 你就会在组内渐渐失去话语权。因此备课组长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更新知识结构, 永葆学术鲜活。备课组长的才气不单指他的学问, 还包括他对教学的建树。备课组长必须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掌握教育规律, 把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 宏观有规划, 微观能出彩。要时时处处走在组员的前面, 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 吃准课标, 吃透教材, 站在教学第一线, 从教学的每个环节入手, 大胆改革创新, 张扬自身个性, 彰显独特品质。还要常反思, 常总结, 从中探索到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学策略, 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让自己的“旗帜”在组内外飘扬, 以此来推动全组教师的教学改革, 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组长不仅要上好示范课、观摩课, 还要经常走进组员的课堂, 进行聆听和学习、指导和评价。更要经常走出校门, 向兄弟学校学习, 及时了解外界的教学动态, 不断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也要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与时俱进, 把握教育教学最新改革动向,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想法变为现实。只有这样, 备课组长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 才能成为组内的业务骨干和领军人, 才能让组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身上所散发出的专家大师气息才能深深地吸引组员。这样组员才会对组长言听计从, 兢兢业业地、一丝不苟地完成组长布置的工作和任务, 使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如果备课组长业务上没有特色, 没有亮点, 没有过硬的本领, 且实绩非但不出众, 有时甚至还会“掉队”, 作为一组之长, 就会底气不足, 威信打折。甚至会导致备课组教研活动举步维艰, 即使勉强开展, 其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组长也免不了遭受“弹劾”。总之, 备课组长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水平又要有精湛的教学水平, 两者兼备, 才气四溢, 这样才能引领自己的团队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集体。
二、“和气”感动人
一个备课组犹如一个大家庭, 组长就是这个家庭中的“户主”。要想让组内的所有教师都紧紧围绕在组长周围的话, 组长一定要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 把组员当作自己的亲人, 时时关心他们, 呵护他们, 用和善的行为去感动大家, 用滚烫的心去温暖大家。无论是在生活上、工作上还是学习上, 当组员需要帮助时, 组长就应立刻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时时刻刻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体味他们的困惑, 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与他们同甘共苦, 一起品味酸甜苦辣。成员取得了进步, 为他自豪;成员有了喜事, 为他高兴;成员碰到了困难, 帮他克服;成员遭遇痛苦, 给予关怀。这些举动, 虽微不足道, 却温暖人心, 组长的心拉近了大家的心, 大家的心又靠着组长的心, 这样才心心相印, 凝聚力才更加牢固, 亲和力才更加长久, 和气才能“财源滚滚”。
作为一组之长, 要处处以身作则, 宽厚待人, 见荣誉就让, 见困难就上, 把成绩永远记在别人的功劳簿上, 为组里的每位成员营造一个团结协作、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这样全体成员就会心甘情愿地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就会创造出最大价值。人们说孩子成长家长有责, 同样组员进步也离不开组长。备课组长作为组内的领军人, 应毫不推卸地担负起指导和培养本组教师的重担, 这既体现了组长的责任, 也体现了组长对成员的和气与友善。组长应积极引领本组教师解放思想,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学习新理念, 优化教学方法, 开创新局面, 迎头赶上。“木通原理”告诉我们, 一个备课组的整体战斗力不是靠个别“长板”教师, 而是取决于“短板”教师“板子”的“延长”。要想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组长要有先全组之忧而忧, 后全组之乐而乐的精神, 关怀新教师, 关注“短板”教师, 关心他们的成长。
组长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全部与大家分享, 让组员踩着自己的肩膀迅速进步。避免他们走弯路、走错路, 增加他们的教学经验, 增强他们的教学自信心, 在最短时间内使他们赶上“长板”教师, 打出自己的教学品牌, 独当一面。让组员能挑起教学重任, 成为学校主力军中的一员, 从而真正实现全组教师“共同富裕”, 整个备课组“百花齐放”的理想目标。备课组长要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 在领导面前要多讲教师的长处、优点和闪光点, 要多表扬和多鼓励教师。当教师有缺点和不足时, 选择好时机和场合面对面开诚布公地推心置腹地说出来, 这样组员就会正确理解, 欣然接受, 你的和善将会永远感动着他们。
三、“睿气”召唤人
一个智慧聪颖、决策英明的备课组长能率领团队里的所有组员一起开展形形色色的教研活动, 并以最佳方法和手段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备课组长必须具有能召唤人的睿气, 这种睿气主要表现在他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上。每次活动总要精心设计, 认真安排, 充分准备, 反复酝量。这次教研活动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话题是什么, 确定谁为中心发言人, 要想得到什么效果, 解决什么问题, 取得什么资料, 是否邀请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研员、其他学科的教师以及校外兄弟学校相关同志参与。教研活动结束后要理性反思和总结:这次教研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成功在哪里, 不足有哪些, 需要亟待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等, 这些都需要组长通盘考虑, 需要组长有过人的睿气。
备课组长要根据每位成员的教学进度安排, 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等做好调查了解, 科学地、恰当地、合理地安排集体教研的时间:在什么时段里讨论什么内容, 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时段里研究什么计划, 确定什么方案;什么时段里制定什么措施, 进行什么操作等, 将集体教研时间恰到好处地与当前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加有效地完成近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真正让集体教研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每次活动都要确定好地点, 布置好活动场所, 让大家在一个轻松、和谐、安静、祥和的氛围中围绕主题,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畅所欲言, 百家争鸣, 实现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为了确保每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集体活动前, 组长都要预先确定活动主题, 预见教师可能出现的观点与存在的困惑, 指导中心发言人“备课”, 做到有的放矢, 让活动产生最大效益。活动中备课组长还要进行宏观和微观调控, 以便活动朝着既定目标有序进行, 使教研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组长要根据本组人员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拿手戏”, 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本备课组量体定制一整套符合本组特色的活动方案, 要求形式别具一格, 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切磋教材内容、研究教学技艺、排解教学疑点、分享瞬间灵感、探寻纠错技巧、分析学生现状、制定学法指导策略、设置学生作业、反思教学理念、总结教学成败、聆听专家学者讲座、学习和研讨教改 理论等。组长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 主动与其兄弟学校联系, 开展跨校教研, 结成对子, 校际间互动。组长还应提倡和鼓励并指导组员充分利用网络等途径,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延伸教研活动, 进一步打开教研工作的新思路, 拓阔组员的眼界。
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 由于每一成员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不尽相同,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而集体备课是求同存异的集体思维指向, 能让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优化, 产生最高质量和最佳效益。要想让集体备课达到这个目的, 不流于形式, 作为备课组长, 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 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决策能力。特别是当组员们“碰撞”最激烈时, 组长的沟通力与决策力就格外能显现出他的睿气。组长要善于将“碰撞”双方或多方进行有原则、有艺术的沟通与说服, 对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作充分的比较、思考和判断, 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体会, 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权衡利弊、去伪存真、取优汰劣、优中选优, 形成更科学、更优化、更合理、更可操作的集体智慧结晶, 真正实现1+1>2。
教师的人格魅力刍议 篇9
关键词:高尚品德,综合素质,激情活力,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教师只要具有了人格魅力, 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才能得到学生的佩服;才能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一般地说,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高尚的品德、厚重的综合素质、激情与活力三个方面, 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满意, 让家长放心, 让社会认可,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一、高尚的品德
就是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品德上经得起考验和锤炼, 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要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热爱教师职业, 坚定从教信念;作风正派, 与人为善;遵纪守法, 严于律己;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 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爱护公共财物, 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具有人格魅力, 赢得学生的爱戴和拥护。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多才多艺的素质。只有这样的教师, 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 才具有人格魅力。
(一) 业务素质
包括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业务知识就是教师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是要有渊博的知识, 因为业务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如果要给学生一滴水, 那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所以, 学生对老师的喜欢与好感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教师靠渊博的知识, 而教师也只有渊博知识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
业务能力就是教研的能力, 就是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教师要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 认真钻研教材, 巧设教学的方案, 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实施互动教学,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 还要加强学术研究, 这是是教师成长与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事实表明, 学术研究做得好的教师, 绝大多数教学都很好;学术研究做得差的教师, 绝大多数教学都不行, 所以说不搞学术研究的教师绝不是一个好教师。
(二) 心理素质
即个性心理品质, 就是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满腔热情的态度;教育管理中的民主作风;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等。教师有健全的人格, 才能培养出品质健全的学生。教师要做到个性心理品质健全, 主要做好四点:首先, 要学会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很伟大的教育力量, 需要教师有很大的心理容量,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 要学会保持稳定的情绪。因为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学习成绩有好有坏, 性格爱好不同, 这就要求教师有很深的城府和涵养, 不要将自己的不痛快与怒火转嫁给学生;再次, 要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教师上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和学生同喜同乐, 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氛围中进步成长;最后, 要学会幽默。教师具有风趣的素养, 尽可能使自己的言行有幽默感, 学生感觉因为有了教师而兴奋、活泼、阳光, 并从教师身上得到启发和鼓励。
(三) 多才多艺的素质
“多才多艺的老师最吃香”, 这是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承认的不争事实。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则是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才学生, 而做为“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教师, 首先要求做到多才多艺。也就是教语文的不能只懂语文, 教英语的不能只懂英语, 教艺术的不能只懂艺术, 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这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也只有这样多才多艺的教师才最受学生的欢迎和喜欢。
三、激情活力
激情与活力是教师最大的人格魅力。如果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永远保持精神饱满和斗志昂扬的状态, 始终充满激情与活力, 并且能够把这种能量释放出来,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 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就一定能够达到师生的和谐共鸣, 在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试想一个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一)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是激情的前提
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 因此, 人民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坚定终身从教的观念。教师只要有伟大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热爱她并为之献身, 这样的教师讲课才有激情。
(二) 教师要有良好心境, 是产生激情的条件
教师每次走进教室时面带和颜悦色的表情, 有愉快的情绪, 有良好的教学心理, 让学生在视觉上“眼前一亮”。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兴趣, 学生才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试想如果一个教师走进教室时面带倦容、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衣帽不整, 怎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上课时只要情绪乐观, 笑口常开, 才能赢得满堂春风堂效率, 又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 教师有渊博知识, 是产生激情的源泉
教师要有激情, 首先表现在自信上, 而自信的前提离不开渊博的知识, 没有知识也就没有智慧, 没有智慧也就很难有激情。“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激情满怀、洒脱自如地搞好教学, 教师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
教育专家曾指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教育的兴盛和发展, 教学质量能否持续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教师高尚的师德风范、过硬的专业本领、健康的心里素质以及多样化的全新个性授课方式, 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学生, 教师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因此,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注重创新型教师素质的培养,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文钢.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J].学周刊, 2012 (3) .
[2]丁建勇.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6 (2) .
人格魅力 篇10
有人说“学生的心灵, 就如长长的胶片,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都会在上面‘感光’, 留下永久的印迹”, 我在充分认识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深刻影响之后, 在工作中就有意识地塑造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并用其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打造学生的心灵底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着努力:
1 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因此,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得做到, 通过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潜移默化感染和影响每一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 做学生的楷模。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 可以感染学生, 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进而自塑完美人格;教师勤奋工作, 专业精深, 可以激发学生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襟怀坦白、雍容大度、个性鲜明, 可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 为人师表, 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 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日常学习生活中, 我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也一定做到, 例如早上要求7:50到班晨读, 我则一定在7:50之前进班, 陪着学生一起晨读;要求学生离开座位必须把椅子推进桌子里, 我在办公室里也一定做到;要求学生上下楼梯时右侧通行, 我也和他们一样;要求学生桌面整齐, 我也会时刻注意把自己的办公桌收拾地干干净净……虽然每一件都是小事, 但是我一直坚信:凡事从点滴做起, 我对学生的教育也一样, 这些小事最终将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这些小事更是无法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 所以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刻, 也更直接。学生在看到老师也和他们一样遵循这些规则, 做到这些小事的时候, 他们就不再认为这些事是很难做到的, 是他们不爱去做的了, 他们会认为做这些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就会自觉地执行、去行动。这些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带给学生的无穷的力量和巨大影响。
2 倾注师爱
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 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等。一般来说, 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过程, 就是师爱付出和流露的过程。可以说,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伟大的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师爱对于学生, 就像是春雨之于大地, 虽然无声, 却在点滴滋润着, 春雨滋润了花草树木, 师爱滋润了学生的心灵甚至是人生。师爱是教师工作的情感基础, 没有师爱, 如何有耐心去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没有师爱, 如何能细心地关注每名学生的思想状况?没有师爱, 如何有信心去纠正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师爱是没有等级层次的, 对所有的学生是没有区别的。在班级管理中, 我努力将自己的爱倾注给全体学生, 而不去给他们贴上“好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在班集体中, 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 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让每一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努力展现自己, 在班级中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席位。我不会因为学生犯了错而就剥夺他展现自我的权利, 我会给他改正的机会, 鼓励他进步向上;我也不会因为学生日常表现良好就忽视他的一些小错误, 我会帮助他修正前进的方向, 给他积极前进的动力。
对于学生最大的爱莫过于一点一滴地纠正他们的坏毛病, 鼓励他们的好习惯, 肯定他们的好成绩!我在这些细微的琐事中默默付出着我对学生们最深的爱, 而学生也在一步一步地成长中回报着我, 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
3 平等尊重
作为教师, 每天都在与一个个独立自主的灵魂对话, 其中有乖巧懂事的, 有顽劣不堪的;有聪明伶俐的, 也有反应较慢的, 那么我们是否对他们一视同仁了呢?对于一些日常表现不好的孩子, 我们是不是经常对他们批评斥责, 甚至放弃教育呢?
其实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教的, 我们应用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个孩子, 浇灌他们的心田, 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人格。不要因为他们犯了错、不要因为他们比别的孩子犯的错误而歧视他们、贬低他们, 这样不仅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 更会导致学生性格偏差, 进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 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犯错误的学生。当我们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 应首先考虑对他们尊严的爱护, 多给一点尊重与理解。切不可动辄穷追猛打, 将他们逼上没有退路的绝境。我在班级里有学生犯错误时, 我都是把学生单独叫出来,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然后自己分析一下为什么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 将来应该怎么做或是应该怎样改正。我都是在学生说完之后进行补充和总结的, 而且很少疾风骤雨地斥骂学生, 我的目的是在思想上改造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 我发现这种批评教育的方式, 学生易于接受, 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 同时学生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以后很少再犯。
用尊重学生的态度进行教育, 虽然比较费时费力, 不像以命令的方式进行教育那样简捷便当, 但对学生的进步乃至一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4 提升素质
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社会发展已经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知识社会, 是科学不断发展, 知识不断创新的社会。时代特点与教师的职业特点都要求着教师的不断进步, 在这个方面, 希冀有着清醒的认识, 因此, 自己注意加强自身修养, 除搞好专业教学外, 还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 坚持自学吗, 不断给自己“充电”, 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摸索和积累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在理论知识和教学活动的结合中进一步提高能力。越来越清醒的感受到, 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 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 才能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教育, 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 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因此, 教师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正直、善良的种子, 将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 让这份爱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教师要用睿智的学识去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用良好的品格去鼓动学生前进的船帆,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走向幸福成功的人生。
摘要:教师是学校教育责任的直接承担者, 教师的言教与身教同时对被教育者发挥着作用。所以,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被教育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以身作则, 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师爱, 平等对待和尊重学生, 以言教与身教的良性示范作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艺术[M].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9.
[2]张万兴, 郭玉成.全面提升教师素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3][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论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与人格培养 篇11
关键词:辅导员 人格魅力 大学生 人格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
2006年9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开始施行。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新定位。之所以称为人生导师,是因为辅导员首先要从学习上帮助学生,从开始把他们带入大学之门,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处事方法,到最后引导他们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之所以称为知心朋友,是因为辅导员还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热爱生命、了解生活、学会生存”。辅导员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生活态度、处世方法、性格气质等,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辅导员在教育和管理学生中,不能仅依靠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去影响和感动学生,使学生们成为一个个成熟的有能力的社会个体。因此,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如何,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内涵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指“面具”。一般说来,人格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要素以及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是现实中体现个人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魅力是自身非权力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吸引力、迷惑力。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的基础在于人的性格特征。具体到高校辅导员,其人格魅力的具体内涵应包括以下方面。
1.品格高尚,乐于奉献。品格是一个人人格构成的核心部分,其核心是德,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诚信的品质等,这些在人的精神面貌中处于较高层次的特质直接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尚与卑微。一个有着高尚道德品质的辅导员能够使学生产生由衷的钦佩,并且将这种钦佩转化为自身努力向上的动力,从而达到言传所达不到的榜样与示范作用。
2.性格豁达,热情友善。性格是每个人内在的特质,本无好坏之分,但对于工作的具体要求,却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作为一名政治辅导员,忧郁的性格会阻碍他与学生的沟通;开朗的性格、洒脱的个性、豁达的胸襟有助于深化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及时应对在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教育好学生应当首先尊重他们,热爱他们。辅导员应该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学生,引导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热爱学生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断鼓励、激励他们,使学生自尊、自信、自强。
3.知识丰富,胸怀宽广。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身为一名辅导员,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艺,在学生带有审美倾向的评价中更容易得到赞扬,产生共识。辅导员要胸怀宽广,志存高远,乐于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兴趣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乐于了解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的性情、能力,努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人格要靠人格来修养,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地修养和塑造自己的崇高人格,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折射出自己的优秀品质,从而影响、教育和感化学生。
4.能力全面,正直无私。能力的有无、强弱是衡量辅导员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一个具有过硬管理能力、辨别能力、沟通能力、决断能力、创新能力的辅导员,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敬佩感,为学生所信服,而且能有效地与学生建立思想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辅导员工作繁重,工作时间没有规律,待遇也不高。面对这些客观条件,要求辅导员具有正直无私的品质,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公正处理学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协调好关系。
二、辅导员人格魅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1.辅导员人格魅力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威望、信誉、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它在教育过程中就像一种催化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起学生对辅导员的信赖,提高教育效果。
2.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亲近或疏远辅导员的首要因素。概括总结辅导员的工作基本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学习与成才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党建和团建、学生评优评先、违纪处理、勤工助学指导、心理健康的一般咨询与辅导等等,小到吃穿住行,大到就业、人生规划,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活动无不在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内。辅导员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主体,直接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责任。
三、辅导员人格魅力的构建和实现
1.加强品德修养,树立威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品德如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可以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因素,它反映在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中。正确的价值观念,源于实践,源于对生活的不断总结、提炼和升华。广大青年学生往往是从辅导员的实际行动中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个人的品质即为德,它包括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辅导员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眼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外,还要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清正廉洁、道德高尚、品行正直。
2.注重业务培养,提高素质。辅导员的知识和才能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素质,它通过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表现出来。在尊重知识的今天,一个辅导员不仅应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辅导员的才能集中体现于辅导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如预见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演讲能力。
3.拓宽交往渠道,加强沟通。辅导员要想与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变以往那种封闭式、单线式的交流方式为开放式、多线式的交流方式,通过谈心、对话、咨询、网络等方式开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渠道,把尊重、信任、理解、关心等积极健康的情感注入师生关系之中,缩短自己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
4.注重感情投入,体现人文。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实施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并将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又要为学生成才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同学排忧解难,思想教育不仅仅是说教工作,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辅导员应做学生思想、学习、心理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遵守人际关系的对等原则,和学生真诚相待,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
四、响辅导员人格魅力塑造的不利因素
1.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导致辅导员学识不够。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和学生朝夕相处不仅需要最基本的学历、学识素养,更需要有能够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本领。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学校优秀的毕业生,他们自身的品质和能力都是可以肯定的,符合作为辅导员的基本条件,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年轻人的经历和阅历有限,他们的经历无外乎就是比学生更早地经历了大学的生活。辅导员要想承担起“人生导师”的责任就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怎样度过大学的问题,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规划人生。所谓实践出真知,辅导员自身都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只凭书本和理论以及旁听侧引来的道理难免缺乏说服力。
2.只有“辅”没有“导”的工作。辅导员整日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学生的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以行政工作取代政了政治工作,做了一个“保姆”的角色。实践是人生第一课堂,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为其提供实践的机遇和舞台。而有的高校辅导员甚至以父母之爱自诩。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整天在学生耳边唠唠叨叨。自己的辛苦劳动学生并不领情,一片好心起不到效果,达不到目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
五、加强辅导员人格魅力塑造的建议和对策
1.强化辅导员职业培训,把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年轻辅导员由于自身经历的不丰富造成的学识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给予一定的弥补。辅导员通过借鉴成功案例,得到启发,可以有效的发挥自身优秀品质,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
2.辅导员要不断思考总结,全面提升思想理念。辅导员的自我完善可以在具体工作中逐步剖析自我、理清思路、养成习惯、修正缺点、正确行动,继而使自己的思想理念得到提升。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感,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的事业,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与学习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在“辅”字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更要在“导”字上做足文章,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向导、生活辅导、行为督导、就业指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徐永荣.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教育引导作用[N].贵州日报,2007,(5).
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篇12
一、人格魅力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 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并不是强调一个人在某方面的个性, 而是对一个人整体个性的综合评价, 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折射。人格魅力的前提是人们通过读书学习、工作实践、社会交友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讲, 健康的人格是人格魅力的前提, 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人格魅力的基础。增强人格魅力需要从提高个人素质做起。
二、提高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是增强人格魅力的基础。作为一个企业政工干部, 要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 应该具备以下基本个人素质, 并在工作学习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1. 提高政治素质, 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的人。
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 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培养健康的人格必须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并具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敢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担当精神, 具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自信、勇气和激情。在工作中坚守信念, 坚持原则, 维护正义, 不为利益所动, 不为情感所惑;在生活中做一个清白正直、有良心、有情意的正人君子和爱国合法公民;在政治上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敢于为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做出贡献与牺牲, 以实际行动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 提高文化素质, 做一个有知识、有内涵、有思想的人。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基本品质。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人们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更多的是指人们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 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人们的语言或文字表达体现出来, 通过人们的举手投足反映出人们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素质反映了人的综合气质和整体素质, 只有勇于学习, 博览群书, 掌握大量知识, 并积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 才能充实自己的思想, 丰富自己的内涵, 启迪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规范自己的行为, 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 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内涵、有思想的人。
3. 提高业务素质, 做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人。
业务素质是人们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心理素质, 是人们立足社会, 谋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是人们评价、认可接受一个人的基本要素, 勤于工作、乐于奉献是健康完美人格所不可缺少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首先要是所从事工作和专业的行家里手和专业带头人, 是能为组织、单位做出贡献的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因此提高业务素质, 提高所从事专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成为专业带头人和工作能手永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 加强道德修养, 做一个高尚的、有教养的人。
道德与修养是立身之本, 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完美健康的人格必须有道德要素的支撑, 有人格魅力的人必然是道德的楷模。道德规范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烙印。当前开展道德修养, 一是要继承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 秉承仁、智、礼、义、信的信条。对人民要有仁爱之心, 做人要有智慧, 做事要明礼守矩, 为国要讲大义, 处事要讲诚信。二是要认真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观念, 以极大的热忱热爱自己的祖国, 以高昂的激情爱岗敬业, 以实际行动树立诚信, 以深厚的感情去善待同仁, 做一个高尚的有教养的人。
三、增强人格魅力
增强人格魅力就是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做人目标。
1. 要加强学习。
学习要坚持不断, 活到老学到老, 向书本学习, 向实践学习, 向同行学习, 通过学习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2. 要勇于创新, 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 保持与时俱进, 思想观念领先, 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增强交际能力, 把自己融于时代潮流, 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4. 要严于律己, 淡泊名利, 守得住寂寞, 经得住名利诱惑, 坚持职业道德底线, 做到君子取财有道, 重义忘利。
5. 要时常检讨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及时改掉错误思想认识和行为,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正确思维。
四、结束语
【人格魅力】推荐阅读:
独特人格魅力09-06
教师的人格魅力08-25
教师人格魅力论文01-05
主持人人格魅力01-20
辅导员人格魅力08-29
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10-24
高校教师人格魅力培养01-07
人格魅力作文500字08-25
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09-05
教师的人格魅力——宽容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