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素质(精选11篇)
人格素质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多元化, 导致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权力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 反之政工干部人格要素的影响却显得越来越重要。政工干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别人, 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预期目标, 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 新时期企业政工干部要努力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 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这是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 也是新时期合格企业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么什么是人格魅力, 他与个人素质有什么关系, 如何通过提高个人素质, 增强人格魅力?本文拟就这一课题进行讨论, 与同行们商榷。
一、人格魅力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 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并不是强调一个人在某方面的个性, 而是对一个人整体个性的综合评价, 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折射。人格魅力的前提是人们通过读书学习、工作实践、社会交友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讲, 健康的人格是人格魅力的前提, 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人格魅力的基础。增强人格魅力需要从提高个人素质做起。
二、提高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是增强人格魅力的基础。作为一个企业政工干部, 要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 应该具备以下基本个人素质, 并在工作学习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1. 提高政治素质, 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的人。
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 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培养健康的人格必须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并具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敢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担当精神, 具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自信、勇气和激情。在工作中坚守信念, 坚持原则, 维护正义, 不为利益所动, 不为情感所惑;在生活中做一个清白正直、有良心、有情意的正人君子和爱国合法公民;在政治上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敢于为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做出贡献与牺牲, 以实际行动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 提高文化素质, 做一个有知识、有内涵、有思想的人。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基本品质。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人们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更多的是指人们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 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人们的语言或文字表达体现出来, 通过人们的举手投足反映出人们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素质反映了人的综合气质和整体素质, 只有勇于学习, 博览群书, 掌握大量知识, 并积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 才能充实自己的思想, 丰富自己的内涵, 启迪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规范自己的行为, 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 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内涵、有思想的人。
3. 提高业务素质, 做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人。
业务素质是人们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心理素质, 是人们立足社会, 谋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是人们评价、认可接受一个人的基本要素, 勤于工作、乐于奉献是健康完美人格所不可缺少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首先要是所从事工作和专业的行家里手和专业带头人, 是能为组织、单位做出贡献的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因此提高业务素质, 提高所从事专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成为专业带头人和工作能手永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 加强道德修养, 做一个高尚的、有教养的人。
道德与修养是立身之本, 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完美健康的人格必须有道德要素的支撑, 有人格魅力的人必然是道德的楷模。道德规范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烙印。当前开展道德修养, 一是要继承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 秉承仁、智、礼、义、信的信条。对人民要有仁爱之心, 做人要有智慧, 做事要明礼守矩, 为国要讲大义, 处事要讲诚信。二是要认真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观念, 以极大的热忱热爱自己的祖国, 以高昂的激情爱岗敬业, 以实际行动树立诚信, 以深厚的感情去善待同仁, 做一个高尚的有教养的人。
三、增强人格魅力
增强人格魅力就是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做人目标。
1. 要加强学习。
学习要坚持不断, 活到老学到老, 向书本学习, 向实践学习, 向同行学习, 通过学习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2. 要勇于创新, 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 保持与时俱进, 思想观念领先, 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增强交际能力, 把自己融于时代潮流, 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4. 要严于律己, 淡泊名利, 守得住寂寞, 经得住名利诱惑, 坚持职业道德底线, 做到君子取财有道, 重义忘利。
5. 要时常检讨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及时改掉错误思想认识和行为,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正确思维。
四、结束语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人格魅力, 是时代对企业领导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是领导学说进步的表现。我们要积极努力跟上时代要求, 努力学习, 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为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新贡献。
人格素质 篇2
风险投资是一份看人下菜碟的工作。投资人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最大的风险来自创业者自身,并且无法规避。原因至少有三。第一,投资人只是小股东,一般仅占30%以下的股权,投资人入股创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被创业者“绑架”。第二,投资人精力有限,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是工作重心,所投资的企业数量不少,并且领域分散,天天过问企业经营并不现实。只有在创业公司重大决策或出现问题时,投资人才全情参与。美国投资界有着这样的“潜规则”:所投项目半径不要超过投资人所在地两百到四百英里的范围。也就是要处于四个小时内可以到达的地域之内,确保投资人第一时间处理企业问题。第三,创业者的真实动机和心态变化很难觉察或者伪饰出色,投资人难有准确评价。
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最靠谱?他们是否存在一些共性?我们通过对国内外成功与失败投资案例的深入分析,结合有关胜任力特征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出由“创业胜任力”和“创业内驱力”构成的创业者双层次人格素质模型,分析创业者的角色意识与胜任素质。
197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提出素质构成冰山模型,认为人的素质就像海洋中的冰山,只有极小部分裸露在海平面之上可让我们观察到,而另外很大一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之下,难以观察。于是,他将人的素质分为两部分:冰山上部和冰山下部。其中,很容易被观察到的冰山上部包含知识和技能,而难以被觉察的冰山下部,是人的价值观、自我认识以及品质、动机等。我们将海平面以上的部分称之为“创业胜任力”,将海平面之下部分称之为“创业内驱力”。
创业胜任力
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者把握外部机遇、获得持续成功的能力。
与以往只关注创业者个人心理特质的理论不同,创业胜任力考虑到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的动态过程。我们认为,创业胜任力包含创业准备、创业过程和创业持续性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创业准备阶段需要创业者具有创业竞争力,它包含战略能力、机遇能力和关系能力。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者具有概念能力、组织能力和承诺能力;创业的持续成功需要创业者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越是具备以上能力的创业者,在与创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越有可能实现创业的成功。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上述的胜任素质,而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其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一个能力互补的创业团队犹为重要。投资人在评估创业团队的过程中,需要对核心成员共有能力与差异化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并且及时帮助企业招聘稀缺人才,确保核心团队具备“创业准备—创业过程—创业持续性”全过程的核心能力。
创业内驱力
创业内驱力是指创业者将机遇变为事业、走向基业长青的根本动力。
诚然,上述的创业胜任力是我们能够观察得到的,这种能力确保创业者抓住创业机遇,获得商业收益。但创业胜任力无法分析创业者更深层次的特质,如创业动机、创业态度以及创业者价值观等等,而这些特质恰恰决定了创业者将创业视为投机还是事业追求。这种根本性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投资人的投资策略选择是短期还是长期。因此,我们提出了创业内驱力的概念。
创业内驱力是创业持续成功的动力,包含创业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动机和自我认知;表现为创业者的态度、气度和自识力。它是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需要根据创业者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推理分析而得知。
在机会主义盛行的时代,投资者在选择创业者时,很容易仅对其创业胜任力进行考察,或者一窝蜂式地争夺热点项目,忽视了对创业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和他的态度、自我认知
等方面的考察。这或许可以获得短期投资收益,却难以成就基业长青的伟大事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创业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等创业内驱力的支撑,创业者的能力越强、知识越全面,对创业持续成功的负面影响会越大。从PPG、ITAT、亚洲互动传媒等投资失败案例中可窥见一斑。
投资人着重考察创业者的创业内驱力,通过长时间的沟通、全面的调查、细节的判断推理等手段衡量创业者的态度、气度与自识力。
态度是创业者面对创业的价值取向。态度决定一切。它决定了创业时的本源性动机是基于对事业本身的相信与执著,还是基于对创投游戏规则的谙熟进而投其所好。态度决定了困难来临或诱惑出现时,是依然坚守信念与原则,还是逃避责任甚至道德漂移。这些看似务虚的理念会在经营发展中的每次关键决策和艰难选择时凸显出来。投资者如果过于关注投资领域发展空间,过于关注商业模式有效性,忽视了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就容易为一个天才创意过度兴奋而失去理性,或者干脆钻入了创业者设下的圈套,导致投资失败。
气度是创业者对待他人的原则。气度决定格局,是创业过程中能否突破自己、凝聚团队、关注未来、走出大气魄与大格局的关键。柳传志初创联想时,为了留住技术骨干、核心人员,将最好的住房、最好的车子让给他们。还有俞敏洪、任正非、马云等,他们均是信奉“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之人。他们的大气度使得企业度过了艰难期,他们的大气度凝聚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大气度成就了真正的理想。
浅谈高职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 篇3
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重视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却忽略了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这使得一些高职大学生在求职中受到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特别是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人格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内部动力组织。它是人的个性品格的集合,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固有特质,包括智慧、气质、性格、能力和德行等各个方面,是个体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正视自己,正视过去,面对现实,着眼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身的价值。笔者认为,加强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二、当代高职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表现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个别问题也很突出,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的现象明显存在,主要有以下一些突出表现:
1.理想信念失重
不少高职学生看不到前途理想,缺乏精神支柱。人的理想、信念失重,名利意识就会升温,就会产生淡漠与蔑视奉献的精神状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民族国家如此,个人也不例外。
2.诚信的缺失
大学校园里诚信风气明显不足,不少学生考试作弊,和任课老师拉关系套近乎,以便自己考试过关。据统计,目前高校学生违纪现象中,考试作弊占所有违纪事件的首位,约为38%。
3.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这突出表现在:第一,自信心弱,不少学生不相信自己;第二,意志薄弱,有的学生承受不了失败和挫折,在经受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之后就退缩、畏惧,甚至灰心丧气;第三,情感脆弱,不能冷静地面对复杂的社会,不能客观地直面丰富的人生,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4.私欲膨胀,只重个人利益
一些大学生认为国家利益、民族兴旺只是华而不实的空洞口号,最实惠的还是自己的前途命运,缺乏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5.我行我素,团队精神涣散
这表现在:一是凝聚力不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缺乏,团队精神不强,我行我素,只讲索取;二是人格魅力缺乏。
三、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目前,我们的高职教育仍然是知识本位,学校看重的是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学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因此,必须更新观念,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客观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自知与自爱。自知即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以及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等。自爱即自我接受、自我理解、自我负责,包括自尊、自信、自强、自制等。大学生要完善自我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客观评价自我,接纳自我。一个能够做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自己并接纳自己的人,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其次,不过分苛求自我。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但不可抛弃现实生活,盲目追求实际得不到的东西。过高地期待自己,不切实际地苛求环境,都会损害自己,造成心理的不平衡。第三,不过分苛求他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强人所难本身就是一种认知错误。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友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自己,既不要强求自己,也不能苛求他人。
2.调整认知结构,培养乐观的情绪
认知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一个人是否有正确、健康的认知方式,直接关系到其心理状况。认知态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情绪的好坏,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健康受情绪影响,情绪愉快,心理就健康;情绪不愉快,心理就不健康,而情绪是受人的认知态度所支配的。大学生要学会疏导不良情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均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必须及时疏导、宣泄不良情绪。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注意转移、目标升华等。
3.锻炼坚强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会被消极、不良情绪所控制,被困难和挫折所击倒,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而损害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人则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战胜挫折和逆境,以积极的心态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在人生实践中经受困难和挫折的磨练,在不利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才能锻炼和形成自己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功能状态。
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第一,要正确认识挫折对人的影响,挫折对人有利有弊。利者,能引导人的认识能力深化,成为成长的新契机;弊者,使人心理痛苦、情绪紊乱,甚至行为偏离正常轨道。第二,要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面对挫折不害怕、不逃避、不气馁,在挫折磨练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第三,提高挫折承受能力还应该加强自身修养,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在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
4.志存高远,确立奋斗目标
理想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并使之产生自觉行动的必要前提。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驿站,要使大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必须尽快确立起新的理想目标。具有明确的理想目标并且热爱自己专业的大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所学的专业中,才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其人格才会朝着健全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在确立理想目标时,第一,要考虑个人的理想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第二,要考虑个人的理想目标与所学专业要求相结合;第三,要考虑将个人的理想目标与自身的实际条件相结合。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因此,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时,必须考虑自身条件,全面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视自己,扬长避短,切不可随波逐流。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经受生活的考验
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与他人建立友好的、正常的人际关系;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可以发挥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心胸变得开阔、精神变得愉快。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其态度,积极的实践能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节节成功的喜悦。学校要构建实践基地,如见习基地、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帮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扶助支持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经受社会这个大熔炉的考验;大学生自己要主动在交往中进行实践磨练,通过与各式各样的人的接触,通过对各类活动的尝试,通过对各种各样经历的体验,积累经验,经受陶冶。只有经受了真实生活的考验、社会实践的锻炼,目标才会更加明晰,信念才会更加强烈,才会形成良好的人格。
创业者的人格素质模型 篇4
风险投资是一份“看人下菜碟”的工作。投资人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最大的风险来自创业者自身, 并且无法规避。原因至少有三:第一, 投资人只是小股东, 一般仅占30%以下的股权, 投资人入股创业企业, 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被创业者“绑架”。第二, 投资人精力有限, 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是工作重心, 所投资的企业数量不少, 并且领域分散, 天天过问企业经营并不现实。只有在创业公司重大决策或出现问题时, 投资人才全情参与。美国投资界有着这样的“潜规则”:所投项目半径不要超过投资人所在地两百到四百英里的范围。也就是要处于四个小时内可以到达的地域之内, 确保投资人第一时间处理企业问题。第三, 创业者的真实动机和心态变化很难觉察或者伪饰出色, 投资人难有准确评价。
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最靠谱?他们是否存在一些共性?我们通过对国内外成功与失败投资案例的深入分析, 结合有关胜任力特征理论研究成果, 总结出由“创业胜任力”和“创业内驱力”构成的创业者双层次人格素质模型, 分析创业者的角色意识与胜任素质。
1973年,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提出素质构成冰山模型, 认为人的素质就像海洋中的冰山, 只有极小部分裸露在海平面之上可让我们观察到, 而另外很大一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之下, 难以观察。于是, 他将人的素质分为两部分:冰山上部和冰山下部。其中, 很容易被观察到的冰山上部包含知识和技能, 而难以被觉察的冰山下部, 是人的价值观、自我认识以及品质、动机等。我们将海平面以上的部分称之为“创业胜任力”, 将海平面之下部分称之为“创业内驱力”。
创业胜任力
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者把握外部机遇、获得持续成功的能力。
与以往只关注创业者个人心理特质的理论不同, 创业胜任力考虑到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的动态过程。我们认为, 创业胜任力包含创业准备、创业过程和创业持续性三方面的能力。其中, 创业准备阶段需要创业者具有创业竞争力, 它包含战略能力、机遇能力和关系能力。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者具有概念能力、组织能力和承诺能力;创业的持续成功需要创业者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 越是具备以上能力的创业者, 在与创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越有可能实现创业的成功。值得注意的是, 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上述的胜任素质, 而不同行业的创业者, 其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 一个能力互补的创业团队犹为重要。投资人在评估创业团队的过程中, 需要对核心成员共有能力与差异化能力进行客观评估, 并且及时帮助企业招聘稀缺人才, 确保核心团队具备“创业准备—创业过程—创业持续性”全过程的核心能力。
创业内驱力
创业内驱力是指创业者将机遇变为事业、走向基业长青的根本动力。
诚然, 上述的创业胜任力是我们能够观察得到的, 这种能力确保创业者抓住创业机遇, 获得商业收益。但创业胜任力无法分析创业者更深层次的特质, 如创业动机、创业态度以及创业者价值观等等, 而这些特质恰恰决定了创业者将创业视为投机还是事业追求。这种根本性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投资人的投资策略选择是短期还是长期。因此, 我们提出了创业内驱力的概念。
创业内驱力是创业持续成功的动力, 包含创业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动机和自我认知;表现为创业者的态度、气度和自识力。它是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 需要根据创业者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推理分析而得知。
在机会主义盛行的时代, 投资者在选择创业者时, 很容易仅对其创业胜任力进行考察, 或者一窝蜂式地争夺热点项目, 忽视了对创业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和他的态度、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考察。这或许可以获得短期投资收益, 却难以成就基业长青的伟大事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创业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等创业内驱力的支撑, 创业者的能力越强、知识越全面, 对创业持续成功的负面影响会越大。从PPG、ITAT、亚洲互动传媒等投资失败案例中可窥见一斑。
投资人着重考察创业者的创业内驱力, 通过长时间的沟通、全面的调查、细节的判断推理等手段衡量创业者的态度、气度与自识力。
态度是创业者面对创业的价值取向。态度决定一切。它决定了创业时的本源性动机是基于对事业本身的相信与执著, 还是基于对创投游戏规则的谙熟进而投其所好。态度决定了困难来临或诱惑出现时, 是依然坚守信念与原则, 还是逃避责任甚至道德漂移。这些看似务虚的理念会在经营发展中的每次关键决策和艰难选择时凸显出来。投资者如果过于关注投资领域发展空间, 过于关注商业模式有效性, 忽视了创业者的创业态度, 就容易为一个天才创意过度兴奋而失去理性, 或者干脆钻入了创业者设下的圈套, 导致投资失败。
气度是创业者对待他人的原则。气度决定格局, 是创业过程中能否突破自己、凝聚团队、关注未来、走出大气魄与大格局的关键。柳传志初创联想时, 为了留住技术骨干、核心人员, 将最好的住房、最好的车子让给他们。还有俞敏洪、任正非、马云等, 他们均是信奉“财散人聚, 财聚人散”之人。他们的大气度使得企业度过了艰难期, 他们的大气度凝聚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他们的大气度成就了真正的理想。
人格素质 篇5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保教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对每个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素质,只有少数是天性的,绝大多数是经过后天训练才逐渐形成的,即使是天性的素质,经过训练之后也可以大大提高。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可增强幼儿的自我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使幼儿全面发展,从而健康幼儿的人格。
一、积极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及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多听、多想、多说。如每天幼儿来园时,让幼儿互相说一说,“公路上的情景”。在教育活动中,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并给予幼儿积极地鼓励与表扬。并利用进餐前,散步时等一些有利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景物,使幼儿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并认真地、耐心地去倾听,并积极加地加入到孩子们的讨论中。离园时,适时组织一次谈话,和幼儿回顾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并鼓励幼儿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们多关心孩子,能耐心地听孩子的讲话。
二、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学习掌握交往的技能。
社会交往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对于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建构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经常利用多种游戏活动,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在“商店购物”游戏中,教幼儿学习正确的礼貌用语;“娃娃家”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优良品质。
结构游戏中,教育幼儿玩具大家一起玩,并懂得与同伴互相协商、互相谦让。通过创设多种游戏情境,让幼儿遵守大家共同的协议,并教育幼儿懂得分享和合作在人与人相处中的重要作用,是孩子有机会为别人做点事,体验为别人服务的乐趣。
三、日常生活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形成。
早晨,幼儿来园时,教幼儿学会正确整理,摆放自己的衣物,不乱丢,乱放,并坚持自己完成。在各项活动进行前或结束后,能自己拿取,收放活动用品,或协助整理教玩具,能将物品放回原处,并会摆放整齐。在饮水,盥洗时教育幼儿用自己的物品,不乱用他人物品,用完后并将物品正确收放回原处,并爱惜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带领、鼓励幼儿搜集和利用废旧物品,使幼儿懂得了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的道理,并且知道废旧物品不能到处乱扔,既促进了幼儿的环保意识的形成,也培养了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四、环境中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幼儿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具体形象的感知周围的客观世界”教师不仅要为他们创设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还要引导他们去感受周围世界的美,并能大胆的表现美。幼儿非常喜爱音乐,我便利用生活中的空隙时间,为幼儿播放他们喜爱的音乐,幼儿只要一听到他们喜爱的儿童歌曲,便会唱起来,有的幼儿还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情不自禁地自编自舞起来。幼儿园里到处都有生动有趣的儿童画,我便引导幼儿去观察,去议论,去想象,并在平时共给幼儿多种作画材料,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大胆去创造,去感受美,表现美,不断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人格素质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全面素质 创新人格 自我修养
[作者简介]陈桂枝(1962- ),女,河北乐亭人,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词汇学及英美文学。(内蒙 赤峰 024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84-02
一、大学英语教师全面素质的自我修养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又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尽相同,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要让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有清醒的认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有较高的素质修养。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高等院校的学生,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早就明确规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我们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应该既是了解西方思想、通晓外语知识的专家,又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今天,随着国际上“和平演变”态势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对西方思想文化有更清醒的认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认真地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实现政治与业务两个方面的自我素质修养。在政治方面,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弄懂、弄通、掌握党在新时期的创新理论,然后才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例如,在介绍英美的资产阶级式民主的同时,要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其对比,使学生清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介绍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要使学生认清不同的国情就要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要弘扬我国五千年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要在东西文化的对比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业务方面,要认真地钻研英美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要真正地精通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力求做到学贯中西。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素质教育首先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在职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教育只能依靠自我素质修养来完成。经验表明:教师如果没有与素质教育合拍的教育观念,没有丰富扎实的德识才学和博大无私的广阔胸怀,没有勤钻研、善反思的进取精神,教师就无法真正地实践素质教育和融入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教师只有通过自我素质修养,才能在政治与业务两个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对西方语言知识和对人生的真谛做出新的解释,才能使学生信其道而从其师。另外,大学英语教师不但要认识到自己在素质修养上的不足,还要具有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向学生学习的勇气,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自我素质修养,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我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英语教师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
人格是极其复杂的概念,包括有多种因素和多个维度,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创新人格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框框的批判精神;不拘泥成规、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博采众长、吸纳百川的广阔胸怀。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就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是我们的基本价值取向,其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在英语教学领域,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陈规陋习至今犹存,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不胜其烦。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具有创新人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创新人格,对学生而言,可以培养;对教师而言,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呢?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人格应包括八个方面:第一,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第二,有旺盛的求知欲;第三,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第四,知识面广,善于观察;第五,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第六,有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第七,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第八,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最好联系外语教学的实际,参照这八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培养钻研外语学术的自觉性,在外语学术研究中要有独到的见解,不能鹦鹉学舌,更不能去抄袭。第二,有旺盛的求知欲,对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化,要有精卫填海的决心和毅力,“活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第三,关注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和研究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并勇于付诸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这些理论和方法的作用,去总结实践的经验,进而推动这些理论和方法不断地发展。第四,对英语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语言领域,要把研究拓展到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同时,也要研究我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型教师。第五,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以心理学、逻辑学的理论为指导,实行理性教学,而不是异想天开,想当然地去教学。要善于观察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方案。第六,对语言要像诗人一样想象丰富,对新的教学法要有敏锐的直觉判断。将英语单词、语法等具体的知识,储存于学生的思维空间,而后指导其进行抽象的理解。第七,幽默是使人理解其哲理后,发出的会心的微笑;滑稽是使人感觉其荒唐后,而发出的哄笑。作为教师,要幽默,而不要滑稽。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神态庄重自然,然后再力求语言诙谐有趣。另外,教唱英文歌曲,的确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大学英语教师都具有唱歌的天赋。因此,编演英语生活短剧、讲述英语幽默小故事等,也不失为很好的补救方法。第八,努力钻研英语教学业务,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的素质、人格的自我修养,不受外界的任何诱惑。下大力气搞科研,不断地追求新的科研成果,将自己修炼成为学者型大学英语教师。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做储存单词、语法知识的容器,仅仅重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训练。这种传承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成为分数的奴隶,从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范畴,语言是处在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变化中的,是“活”的,而不是“死”的。语言的灵活性与实践性之强非笔墨所能形容。如果英语教师“教死书”,就会使鲜活的语言窒息而亡。具有创新人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素质发展为目标。具体地说,在英语教学中应坚决摈弃古板枯燥的“一言堂”传承式教学,大力推行灵活生动的“群言堂”讨论式教学,用心地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思维和主观潜能,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教师自己的创新人格,进而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更富有朝气的创新人格。
三、为树立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师形象而坚持全面素质与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
什么是教师形象?严格地说,就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作风、仪表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素质与人格的内在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广大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教师形象的外在美源于内在美,内在美根植于教师全面素质与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人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在师德、观念、行为等方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一)严于律己,注重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工程师”自己的灵魂首先要纯洁,才能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形象是教师形象中最为重要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讲课想要费,上班想办班”的大学英语教师能为国家教书育人,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上进,而不是去追逐金钱。淡泊明志、明静修远、以教为乐、无私奉献,是师德形象的具体表现。另外,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语言教学讲究的是师生间频繁的思想与语言的交流。既是交流,就要民主平等。只有讲台之上的教师与讲台之下的学生共有一颗彼此相知的心灵,才能沟通言语,学好英语。大学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慈母;在对学生的长远目标培养上,应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严父。一位具有良好师德形象的大学英语教师,就应该是学生心目中时刻关爱着他们的慈母严父。显而易见,良好的师德形象来自于教师全面素质的自我修养。
(二)理念先进,提倡创新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追求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体到英语教学的实际,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英语,而且还要了解西方的政治与经济、文化背景与人文观念。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使学生学会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摈弃西方那些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说,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高,英语自然就会学好。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大学英语教师把自己要讲的课下放一部分给学生去讲,而自己坐在下面听一听,学生讲完后,民主评议,教师指导,结果会怎样?如果你让学生觉得他们的英语课堂是自由的,他们与你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学习的方式是民主的,他们的英语学习是主动的,那么,你就是一位具有先进理念与创新形象的大学英语教师。毋庸置疑,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良好的创新形象来自于教师坚持不懈的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
(三)一言一行,亦庄亦谐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目前高校外语教学岗位上的英语教师多为讲师、副教授、教授,也就是说高级知识分子居多。怎样才能体现新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采和形象,值得大学英语教师考虑。笔者认为,完美的大学英语教师形象应该是一言一行、亦庄亦谐。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上,基本上都是全英语授课。那么,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讲究语音语调,也就是语音要清晰,语调要平缓,要给学生一种从容不迫、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觉。我们很难想象,语音刺耳、语调怪异、举止滑稽的英语教师会给学生以良好的印象。神态自然、举止庄重、语言诙谐、知识渊博、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是大学英语教师完美形象的展现。另外,教师的衣着仪表也不能随意,要尽量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谈吐,是教师外在形象的表现。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要想创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必须加强全面素质与创新人格的自我修养。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施方案[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周之良.教师道德素质简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人格素质 篇7
一、挖掘教材资源, 强化人格教育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和途径, 同时也是国家达到教育目标, 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媒介和工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行历史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从体例结构、内容编排到细节取舍, 无不体现了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启发性等特点。作为直接施教者, 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动宝贵的教育资源, 领悟教材编写的精神实质, 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 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探索史。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培养人的方向上。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 如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东山再起”的谢安;从“还我河山”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大丈夫死则死耳, 何饶舌也”的陈玉成;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 等等。教师要多多挖掘, 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 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 接受心灵的洗礼, 感悟人格的震撼, 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 实践人格体验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其人格教育功能远没有得到发挥。很多老师感叹历史难教, 前途渺茫, 学生不重视。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老师身上。一方面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丰富而生动的教材资源,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太陈旧, 太古板, 毫无生动有趣可言。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升学而学。教有定则, 教无定法, 这就要求历史老师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出发点等现代教育教学观,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多通过讨论、辩论、答辩、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列强侵华战争, 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等问题上, 可以让学生采用“模拟法庭”形式组成“审判庭”, 列强侵略者一方为“被告”, 受侵略方为“原告”, 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 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生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 其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 不仅深受学生欢迎, 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体验人格情感, 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提高教师素质, 展示人格魅力
克鲁普斯卡娅说:“所谓教育, 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 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每个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 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形成中至关重要。那么当代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素质?我认为, 首先, 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历史学科是一门教育功能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用爱的暖流去启迪学生的心扉, 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学生, 引导学生, 感化学生。不可想象, 一个思想政治素质较低的历史教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后果?其次, 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素质。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 历史教师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积极进取, 认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就能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 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胜过任何一种教育方式, 它是一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也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四、构建评价体系, 促进人格养成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社会学科, 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加以落实, 而不应该简单地始终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转, 使得历史教学失去应有的育人功能,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而且不利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发展。
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评价的根本目的, 评价的内容标准, 评价的工具方法, 等等。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标准、工具、方法要体现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在评价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 又要看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可通过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 以及考试、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等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总之, 通过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有利于历史学科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而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人格素质 篇8
新生人格品质现状
从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看, 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较差或升学无望的学生无奈地选择了职业教育, 客观上造成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的人文修养、行为习惯、文化理论知识等不尽如人意。学生的无力感、无助感和挫败感油然而生, 学无动力, 做无干劲, 造成心理扭曲, 内心浮躁, 自卑心理笼罩其成长历程, 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因此, 中职学生心理和人格上存在如下一些特点:情感严重压抑, 自卑心理严重;缺失积极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导致得过且过;学习认知能力较低, 学习缺少动力;情绪不稳定, 情绪自控能力较弱。
要搞好职业教育, 就必须重塑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那么, 如何重塑学生的健全人格呢?关键是上好新生的第一课。新生的第一课就是军训, 而军训的主要任务是使新生了解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和内务条令等内容, 初步掌握军事队列等技能, 提高国防意识, 增强国防观念。要在军训中重塑学生的健全人格, 还必须在军训中融入素质拓展。我院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军训中素质拓展的目标
通过职业素质训练和心理行为训练来完成素质拓展的目标。心理行为训练是以心理行为学的理论为基础, 主张“体验激发情感, 行为改变认知, 习惯积淀品质”。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和内容, 让参加训练的学生在特定情境训练中体验心理上的变化, 在训练过程中和结束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认知上的调适。通过反复训练使受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 最终积淀成必需的职业素质, 同时起到增强心理健康水平和实际作业能力的作用。
学院在每年新生军训时融入拓展训练项目, 以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1) 促进新人融入。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及学校, 自身所积累的知识和素质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特定的项目让新生亲身体验参与、快速建立共同语言。 (2) 实现有效沟通。通过特定项目, 让新生在过程中主动尝试和探索建立高效沟通的方法, 解决沟通障碍, 从心态上解决沟通的根本问题。 (3) 提升团队建设。创设真实情境, 引导新生全情投入到一个开放、公平、自然的氛围中。新生沟通无阻, 鼓励坦诚交流, 让新生深感被尊重和被认可;在体验过程中找到最佳协作方式, 增强团队凝聚力, 从容面对困难和挑战。 (4) 重塑健全人格。通过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境, 让学生主动去体会、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 让学生接受挑战, 思想得到启发, 在特定环境中去思考、发现、醒悟。确立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 正视现实, 培育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树立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 达成独立的自我意识、责任感和创造力, 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军训中素质拓展的设计
通过每个拓展训练项目, 引导新生亲身体验、自发感悟、快速理解。从建立自信、体验自我、达成目标的个人项目中感悟在组织中自我价值和团队共同目标的实现是相辅相成的;从相互建立信任、沟通无阻、相互激励、积极热情等团队项目中逐步实现拥有健全人格和高绩效团队的目标。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见表1。
团队合作能力是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 协商合作目标, 相互配合工作, 并调整合作方式, 不断改善合作关系, 包括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两个要素。明确集体概念, 具有主动与人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意识。发扬集体精神, 明确团队分工, 通过协作达到团队目标。
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人能动地对自己进行管理, 是个体对自己生命运动的一种自我控制, 是个体通过自我计划、自我组织和自我监督等环节协调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包括认识自我、独立性、自律性和情绪稳定四个要素。认识自己的个性、情绪及能力等, 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要, 清楚自身的优缺点, 并能够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学习, 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 自制力强, 意志力坚定, 追求自己的理想;沉着冷静地控制环境或事件引发的情绪波动。
环境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接受现实和积极应对两个要素。能够面对并接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积极调整适应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 主动适应环境。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准确把握事物的关键, 利用有效资源, 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方案, 并付诸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包括发现与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能力三个要素。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进行有效分析, 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积极、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学习, 应对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创新能力是指在工作活动中为改变事物现状, 以创新思维和技法为主要手段, 提出改进或革新的方案, 勇于实践并能调整和评估创新方案, 以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的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要素。具有主动探索、创新的意识和想法, 不受常规思路的束缚,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将创新想法付诸于实践。
与人交流能力是指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通过交谈讨论、当众讲演、阅读并获取信息以及书面表达等方式, 来表达观点、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是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沟通意识、自我表达和理解他人三个要素。具有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的想法或意识;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愿;能够较好地理解他人传达的信息, 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反应。
拓展训练项目与军训的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和内务条令等内容同时进行, 使严肃、紧张的军训变成受学生欢迎的既严肃又活泼的训练活动, 两种训练结合大大超越了单一训练的效果。
军训中素质拓展的魅力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 兼具体能训练的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它以运动为依托, 以培训为方式, 以感悟为目的。拓展训练能使职业学校学生激发个人潜能, 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 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 增强合作意识,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自我悦纳, 接纳他人通过军训中的素质拓展训练, 学生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己, 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人际关系和谐通过军训中的素质拓展训练, 学生心胸开阔, 善解人意, 宽容他人,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对不同的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 既不狂妄自大, 也不妄自菲薄。
独立自尊通过军训中的素质拓展训练, 学生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 生活态度积极热情, 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 人格独立, 自信自尊。
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军训中的素质拓展训练, 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 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总之, 军训中的素质拓展训练, 可使学生的生理、心理得到比较完美的统一、平衡、协调, 知、情、意、行等要素得到和谐的发展, 也可给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的机会, 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学生在素质拓展训练中不断实践, 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教育, 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不断升华, 从而构建学生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美) 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M].李斯,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2.
[2]孙仁伟.《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实践效果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4) .
试论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建构 篇9
1.女大学生的择偶原则偏失
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是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 或以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优裕条件为基本待价而沽;或从今后的就业、升迁等某种个人动机出发, 总是要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 似乎爱情的目标不是对象自身而是他的家庭出身, 女大学生普遍认为物质可以帮助获得爱情, 一部分的女大学生采取的途径是先了解对方的背景然后托人介绍或主动表达。在赤裸裸的功利性基础上, 女大学生表达爱情方式基本处于金钱与地位之下。在钱与情交易之间, 常常是有钱的人你不爱, 你爱的人往往又没钱, 在这种情况之下, 两性之间的纯粹的爱情蜕变为赤裸裸的物物交易。
2.认同男强女弱、郎才女貌的婚恋观
传统的男女择偶意向和婚姻模式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女性优选男性的地位、能力, 男性优选女性的外貌、性格。在选择恋人时, 女大学生倾向找与自己学历相当或比自己学历较高的男性, 而男大学生则倾向选择与自己学历相当或学历低于自己的女性。在大学校园中, 男生青睐貌美温顺的女生, 对于成绩好、能力强、相貌平平的女生则不感兴趣。而男生只要才华能力出众, 即使相貌平平或相貌偏丑, 依然会成为许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因此, “三寸金莲”尽管已成为历史, “裹脚布”也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但“标准三围”却成为多数女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身体理想。这种观念使女生花费更多的时间改变自己的形象, 把自己变得更漂亮。
3.较低的成就期望值
在女大学生中的确不乏有远大志向、强烈事业心和较高期望值的人, 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生把自己的志向水平定位在能够大学毕业, 有份好工作, 找个好丈夫, 有个好家庭的较低的成就期望值上。这些女大学生在中学里埋头苦读, 自己最高的奋斗目标就是考上大学, 这一目标实现以后, 很大一部分人便茫然不知所向。很多女大学生入学以后就放弃了继续学习深造的选择, 满足于成为“天之骄女”的现实, 缺少向更高层次努力的内在驱动力, 因此, 虽然她们也是每日早出晚归, 但更多的是为了各门功课有个好成绩而已。
4.挫折承受能力弱
女大学生在中学时一般学习都比较顺利, 优异的成绩使她们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一帆风顺的经历, 相对优越的地位, 要强、好胜的心理, 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与挫折。一旦受挫, 就很长时间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较之男大学生要长。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 害怕再次失败、再次受挫, 从而畏缩不前。
5.创造能力不及男性
女生的学习成绩较为显著地超过男生, 而科研成果数却明显落后于男生。女大学生学习态度认真, 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 因而在以记忆为重点的考试中强于男生。但女生在课外知识如图书馆资料、最新科研信息等方面的汲取能力则弱于男生, 加之很多女大学生不擅于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加以训练, 致使女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极大地阻碍了女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女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对女大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女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是高等教育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6.学习目的分散化
我们把女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 即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学习, 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出人头地、成为女强人”、“将来分配有个好工作”、“增加嫁妆的价值”等;第二层次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 即把其他个体与自己作用的关系作为驱动力的学习目的, 如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了在学习竞赛中不输给别人等等;第三层次是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 即把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与自己的学习目的结合起来。我们知道, 当代女大学生与上一代职业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 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并且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的价值取向不同, 她们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突出了个人价值的追求, 在为社会作出奉献的同时, 更注重个人完美目标的实现。这种追求个体意义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很难成为影响女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是女大学生在面临双重角色的冲突中表现出偏向家庭角色塑造倾向的真正原因。
二、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弱化的原因分析
1.教育因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观念对受同等教育的男女两性施加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说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仍建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基础之上, 这种文化对男性强调开发和激励, 对女性强调限制和弱化;对男性注重充分发挥个性, 对女性限制个性的发展, 压抑女性的创造本性。我国在多次教育改革中也从来没有触及这一教育的精神文化层面, 没有把反传统的、开发的、个性化的女性教育提到议事日程, 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全新的女性道德、人格、素质的培养标准。表面上似乎男女是统一标准, 而实质上传统观念处处在起作用。
2.家庭因素
现在, 传统家庭伦理的主导地位早已被新型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观所取代, 但传统观念的影响短时间内很难清除, 一些陈腐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在束缚着我们, 并妨碍着当代女大学生的成长。传统家庭伦理认为女子天生就不如男子, 因此女子必须服从男人的意志, 听从男人的安排, 柔顺被当做女子的一种美德。在儒家的思想家们看来,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男人的专利, 妇女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极少出现女性杰出人物就足以证明这些观念的影响力之深远。在新时期, 这些陈腐观念对女大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一些女大学生认为女不如男,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 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害怕竞争和冒风险。
3.社会因素
随着人们的物质财富的增多, 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 如只讲物质, 不讲精神;只讲享乐, 不讲诚信。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 拜金主义、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侵蚀女大学生, 也给女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少数女大学生沉迷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求名牌, 赶流行。其中不乏一些女大学生, 她们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了财富, 穿名牌服装, 买高档商品, 而其他人靠遵纪守法和勤劳收获甚微, 从而让其他女大学生产生了“勤劳不致富, 致富不勤劳”的错觉。社会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 也给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一些女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和动摇, 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 产生了傍款、傍官的想法, 产生了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意识。
三、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建构的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 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已成为权力, 掌握现代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对社会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 特别是认识女大学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使她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贡献。
(2) 针对特点诚挚关爱。
长期以来, 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男女两性的种种客观差异, 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人生的发展受到了不良影响, 甚至被设置了重重障碍。我们要认识到, 人总是以其特定的性别身份存在于人类社会。两性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制, 并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模式, 加之历史的境遇和现实处境, 男女的人生角色不同, 因而女性的人生道路尤其具有特殊性。对此, 高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尤其是学生工作者, 不能不认识到, 并在具体的工作中, 因“性”而异, 区别对待, 对女大学生予以更多的呵护和关爱。
(3) 婚姻家庭美德教育。
当代女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 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婚姻是她们将要步入的另一种社会形式, 对她们进行有关婚姻家庭道德教育极为必要。对女大学生的婚姻家庭美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择偶原则、恋爱观和性道德上。经过婚姻家庭美德的教育, 使女大学生在择偶时能把对方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和事业心作为选择的主要条件, 而不过分地看重金钱、地位或门第, 因为只有建立在思想一致、品德高尚、有共同追求基础上的爱情, 才经得起考验;在恋爱时应有自尊自立的精神, 对爱情有忠贞不渝的态度, 既不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权利, 依附于男性, 又不草率、随便地对待爱情;在对待人类的性关系和性行为方面, 能充分了解它的意义和它将带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后果, 能坚持以合法婚姻为基础、以爱情为基础、对性行为的社会后果负责任和自觉自愿的道德原则, 认真、慎重、理智地对待, 并有能力自我保护。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 调整心态, 促进女大学生成才。
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有利于自身的社会适应与健康。女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在自我不断发展、对自身潜力不断挖掘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的。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上应抱着开放的心态, 不断调整自我认识与期望。自卑心理会导致自我评价过低, 自信心不足, 缺乏竞争的勇气。也有的女大学生自我评价甚高, 目标过高而脱离实际, 一旦遭遇困难, 就会感到很灰心。因此, 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善于调整自我认识与期望, 扬长避短, 这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前提。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男生相比, 女大学生感情细腻敏感, 同时带有狭隘性。常为区区小事斤斤计较, 嫉妒心较强, 对他人的包容心比较差。因而, 由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心理困扰已成为当前女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不良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妨碍她们在成才道路上奋进, 也给其中许多女大学生带来了无尽的苦闷和烦恼。因此, 应引导女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之中, 主动和别人交往。信任、尊重、宽容他人, 以诚相待, 以心换心, 用真情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增进友谊, 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人带来的温暖、安全、舒畅的心理感觉。交往与友谊有利于形成和平的心境, 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有助于女大学生成才。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构建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许多功能, 女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 如演讲比赛、科学研究、诗歌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活动等可以提高自信心,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审美也可以使女大学生调整失衡的心理, 能净化自己的心理环境, 陶冶情操。因此,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对培养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提高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3.确保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1) 用人单位应改变性别偏见, 量才使用。
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享有一定自主权, 但要消除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 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 切实改变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用人体系、用人标准和用人环境, 这样才能更公平地给女大学生们以最大的就业空间与机会。企业要看到女性有着自身的优势, 如:女生性格细腻、记忆力好, 尤其在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直观感觉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较男性有明显优势。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提供展示她们才华的舞台。
(2) 学校应该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女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 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妇女的解放。高校女生工作的重点, 应放在调动女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 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 充分认识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上, 从而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 树立信心, 去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社会。同时也需要加强引导正确的性别观, 培养女大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使她们自觉地成为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的坚强女性。可以邀请社会上一些成功的女性到学校举办讲座、座谈会, 通过现身说法, 转变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激励女大学生的奋斗热情。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应该加大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力度, 开展职业培训,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尝试因“女”施教, 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就业的课程和科目, 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学校要教育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 降低职业期望值, 抛弃就业地区、行业和岗位的偏好, 以拓宽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机会;把个人的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就业前准备的最重要内容, 用工作能力和实力去取胜。经过大学教育的女生在面对就业时更应该表现得自立、自强, 没有必要把个人的发展寄托在别人身上。对女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把握女性成才的独特性, 进而能有针对地帮助女大学生不断克服女性成才的不利因素, 扬长避短, 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脱颖而出, 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女性人格的培养与开发, 是女性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预见, 未来社会给予女性以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当代女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探索女大学生人格完善的规律, 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89:34, 37.
[2]王登峰, 崔红.解读中国人的人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56, 57.
[3]王淑兰.中国女大学生发展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58, 59.
[4]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1) :1-2.
[5]刘继华.谈女性教育中的双性化人格培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 (2) :4-5.
人格素质 篇10
青少年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技术业务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没有健康的身心, 任何其他素质都是不可能形成的。
从有关部门大量的测试调研中发现, 学生心理问题有诸多表现: (1) 学习上的厌烦心理。有许多孩子甚至由一开始的厌学到弃学。 (2) 焦虑心理。父母期望值过高, 孩子常因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和焦急。 (3) 自卑心理。一些成绩差的同学对前途感到迷茫, 从而产生自卑。 (4) 攀比心理。生活上同学间互相攀比, 若吃穿不够档次、不够名牌则认为有失自己的面子。 (5) 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一时较难纠正。
二、我的一些针对性做法
针对以上学生心理问题, 我认为作为班主任, 理所当然应充当学生的保健医生。
有些同学进入高中以来, 由于课程难度增加, 学习负担加重, 学习兴趣降低, 产生厌学情绪。我就及时劝导他们应摆正“我要学”和“要我学”的关系 (这也符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模式) , 使同学们逐步理解读好书是为了增长知识, 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不是为完成父母、老师的任务。这些同学如果思想能够理清, 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学习的劲头也会增强。针对这部分同学的焦虑心理, 我首先表示理解。我常以自己为例, 父母给我起名为清华, 就是期望我能在中学毕业以后进入这所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可是由于种种主观、客观的原因, 我最后并未能如愿以偿。但这并不表明我完全无用, 会令父母大失所望、伤心欲绝。相反, 我现在在教书育人这个岗位上同样能为社会、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谱写自己的事业曲。
由于高中阶段是按中考成绩录取的, 许多人在经历初中阶段跨入深圳实验学校这所国家级示范重点高中以后, 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发现自己由原来初中阶段老师眼中的尖子学生、重点苗子变成了现实生活中不是那么显眼, 老师并不十分看重, 同学们瞧不太起的中等甚至偏差生。于是, 他们就逐渐变得自卑, 对前途感到十分迷茫。由于我自己来自农村, 由农村的尖子生到城市的差生, 所以对这种体会较深。于是, 我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目前的处境并分析造成现今阶段情况的原因。同时,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加以称赞、表扬, 逐步恢复他们的自信。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列·符·赞科夫所说:“要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针对学生在生活上 (如在吃穿住行等方面) 的攀比心理, 我首先在班上表态:“有攀比, 才会有提高。”一下子就贴近了这部分同学的心理, 然后我讲述自己以前从农村刚到城市的情况, 让学生明白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 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行。同时又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应在哪些方面讲究攀比”“若在生活上攀比而学习成绩下降会不会是最有面子的人?”等问题的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以及我的正确引导, 同学们都能认同自己现在好好学习, 将来走入社会后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自己创造财富, 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是最有面子、最风光的事。
针对有些学生养成习惯不太好, 一时较难纠正这个缺点, 我采取了个别处理, 分别对待的方式。如我发现班级的林某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且很喜欢讲话, 干扰旁边的同学上课, 多名任课教师批评他, 可是效果不好。我通过家访, 从他父母那里得知由于父母是双职工, 小时候没有人带他, 他没有人交流就经常自言自语, 逐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知道了事实真相后, 我就安排一个学习成绩很好、长相漂亮又较为泼辣的女生和他同座, 叫这位女生帮助他改正身上的毛病。高二的学生年龄都已经有十六七岁了, 都懂得害羞, 尤其是在异性面前, 更是想保留自己的尊严。一开始, 林某还是会在上课时讲与课堂无关的话, 可是, 只要他一张嘴, 同座的女生就提醒他, 希望他不要影响自己上课。久而久之, 他上课讲无聊话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我及时在班会上对其进行了表扬, 于是, 他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由于他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 课堂效果越来越好, 他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他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高。
三、总结及反思
当前, 解决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迫在眉睫。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 由于能针对性地、及时地采取一些措施, 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人格魅力, 所带的班级均能以良好的班风、学风而受到学校、年级及家长们的称赞。
人格素质 篇11
一、人格和人格教育
何谓人格?人格的内涵和外延相当广泛和丰富。它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心理学概念, 又是一个伦理学概念、社会学概念和法学概念。通俗地讲, 人格就是人的规定性, 是指人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品格。或者说, 就是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1]。人格教育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人格品质的教育, 旨在促进个体健全人格的塑造、形成, 使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及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培养和塑造健康人格, 对提高民族素质意义深远。健康人格不仅仅是个体的成长发展需要, 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爱因斯坦认为, 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只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的人。如果只是用知识来教育人, 那可能培育出一批有用的机器, 却不能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人才[3]。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王国维也曾经说过, 教育之宗旨何在?“教育之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而已”[4]。可见, 决定学生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 而是健全的人格。教育的本质是品格教育。学校要把学生的人格教育放在首位, 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二、民办职业高校大学生人格现状
当代民办职业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好的, 并呈现向上发展趋势, 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主要表现在: (1) 民办职业高校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 起点较低, 有的学生缺乏信仰和人生目标, 求知欲和上进心欠缺。 (2) 民办职业高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积极性较低, 厌学、逃学、网瘾等现象时有发生。 (3) 民办职业高校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觉性不够。 (4) 民办职业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脆弱, 自卑心强、自信心不足, 遇到一些挫折, 不懂如何处理, 容易走极端, 甚至打架、杀人、自杀等现象也有发生。部分学生存在抑郁、焦虑、强迫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及精神问题。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表明, 民办职业高校应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根据学生的人格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人格教育。
三、民办职业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途径
健康人格的培养塑造, 需要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 个体通过吸收一定的文化, 经过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及个体自身的主观努力, 才能逐渐实现。民办职业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民办职业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虽进入成年, 但他们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心理发展等方面尚不够成熟, 如逆反心理较强, 有时敏感、偏激, 自制力差, 心理脆弱等。我们不能仅仅用校纪校规来约束他们, 还要用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 理解、尊重学生, 以诚相待, 平等沟通, 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及不足要给予宽容, 帮助和引导他们纠正错误, 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成就。
(二) 理想信念教育
罗曼·罗兰说过, 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人生如歌, 信念如调。没有调的歌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歌, 没有信念的人生永远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生[5]。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生命就没有真正的意义。民办职业高校的教育者要用自身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去召唤和影响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 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树立和体悟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 并付诸行动。
(三) 个人品性教育
民办职业高校的人格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人格品性教育: (1) 培养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从小娇生惯养, 受尽呵护, 独立意识差, 依赖性强。针对这些问题, 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在实践中锻炼才干, 培养能力。 (2) 学会做人,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品格是人生事业的基石。学校要教育学生做到仁智统一、善良、感恩、谦虚、正直、诚实、自信、自爱、自尊、尽职尽责、面对各种诱惑能自律和慎独。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 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多走向大自然, 通过观察和思考, 感悟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引导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接纳、宽容和尊重他人, 与人平等友好相处,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判断、表达、情绪控制、社会交往、承担责任等生存能力。 (3) 加强挫折教育。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 大部分的人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是痛苦的经历, 只有磨砺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 才能经受住人生“千磨万击”的考验。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创始人稻盛和夫说过这样的话, “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了, 觉得自己了不得, 态度变得令人讨厌, 表示其人格堕落了;有人成功了, 领悟到只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 因而更加努力, 也就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而真正的胜利者, 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 都会利用机会, 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6]。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的必备素质, 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数学生表现出心理脆弱, 意志薄弱, 贪图享受, 处事极端, 为一点小事就会导致心理崩溃甚至打人、自杀、杀人等行为。要通过挫折教育, 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和应对挫折的技巧, 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自强不息地完善自我品质, 学会自我克制、控制情绪、磨砺意志、战胜自我。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 要给予心理疏导, 要多关心鼓励他们, 用爱去感化他们, 主动接近他们, 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 增加他们的心理正能量。尽管民营学校经费紧张, 但笔者认为, 有必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辅导老师,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心理辅导。
(四) 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大学的精髓在于其精神文化内涵, 而民办职业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扩招的产物, 由于种种原因, 在各方面都尚处于探索阶段, 很难有其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健康的校园文化是熏陶学生健康人格养成、培养合格人才的“软件”,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启迪学生心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包括校园文化设施、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环境, 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课余活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周末舞会、社区文化节等。还应充分发挥广播、画廊、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的积极作用。这样, 可以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这样既能活跃校园生活, 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升华人格,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校和社团组织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 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五)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过, 书如良药, 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 读书可以使之顺畅。他还说,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精细, 物理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7]。学校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除了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好书外, 还可组织一些读书会, 选择性阅读一些专业书以外的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人文、社科、历史、哲学、政治、艺术、科普等书籍和文章。读书会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组织大家在读书的基础上围绕若干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也可聘请有关教师、专家学者为读书会及广大学生举行专题演讲报告会等, 引导学生形成“好学”“好思”的良好风气。“好学”远比“学好”更重要, 好思则是好学的核心。学生通过读书, 不仅学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还使人充实, 完善人的智慧和个性, 改变人的气质、精神和品性, 有利健康人格的养成。
(六)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及人文素质
民办职业高校应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健康人格的人才。对于理工科专业, 应适当开设一些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课程或讲座, 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教导学生一些社会的核心价值, 包括爱国、忠实、社会责任感、宽恕、尊重他人、合作、守时、自律、反暴力、技巧等, 培养豁达的心态, 强化自己的心理和处事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样, 对于文科专业, 应适当开设一些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环境学等理工科课程或讲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七) 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人格
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人格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人格的关键。俗话说, 打铁还要自身硬。民办职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有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 加强自身学习, 努力提升自己, 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 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教育学生, 引领学生养成健康人格。
摘要:作为我国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职业高校, 其大学生多数人格是健康的, 但由于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个体自身的原因, 一些学生在人格方面尚存在不少令人担虑的问题。因此, 民办职业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重在健康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民办职业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参考文献
[1]李唐.略论人格价值[J].理论园地, 1996 (3) .
[2]葛兵, 茅洪波.论人格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3]赵中立, 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5][7]晓楠.教育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