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日光大棚温室

2024-10-05

楼顶日光大棚温室(共6篇)

楼顶日光大棚温室 篇1

近年来, 各地兴建蔬菜大棚的热情高涨。但是, 部分地区在建棚时, 往往是照着葫芦画瓢, 忽视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 不仅缩短了蔬菜大棚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 还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及品质, 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当前蔬菜大棚建造中存在的误区做相关分析, 以帮助各地菜农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一、棚内下挖不宜过深

蔬菜大棚建造过深不仅增加了棚室墙体的土方量, 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 下挖也就越来越深, 越不利于蔬菜生长。大棚之所以能够进行反季节蔬菜 (瓜类、茄果类等喜温蔬菜) 栽培, 是因为棚室能够为其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这与大棚覆盖薄膜后, 白天接受太阳光照, 棚内蓄热, 晚上散热, 反复进行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棚内下挖过深的害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 必然会造成棚前脸处出现较长的遮阴带。棚内温度 (气温+地温) 因接受太阳光照而提升, 处在遮阴带内的蔬菜则会因温度过低而出现“低温障碍”。同时, 蔬菜生长因缺乏光照而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导致“面黄肌瘦”, 甚至“饥饿”而亡。另一方面, 建棚者把棚内熟土堆砌墙体利用后, 裸露地表的是一层生土, 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有益微生物匮乏, 透气性差, 如果不加以改造, 当季蔬菜生长必受影响。此外, 蔬菜大棚下挖过深, 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过浅的地区更不适合, 棚户建棚下挖过深, 会使种植的黄瓜等普遍出现沤根、死棵现象, 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墙体内外坡不要太陡

一是墙体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 减少了墙体的总表面积, 进而降低了白天墙体的蓄热量, 棚 (夜) 温易受影响, 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二是东西墙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 一天之中, 早晨或晚上棚内光照易被东西墙所遮挡, 并且遮挡的时间和面积随着墙体坡度的减小而增加。棚内光照不足, 将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 降低其产量及品质。另外, 墙体内外两侧有坡度, 墙体呈梯形, 又可增加棚室的牢固性。

三、棚内立柱埋设要适当

在蔬菜大棚内, 立柱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拱杆, 防其弯折。蔬菜大棚埋设立柱, 可分三大步骤进行, 即先布线, 再定“标尺”, 最后分次埋设立柱。

第一步:规划布线。以蔬菜大棚内径100 m长为例。通过实地规划可知, 100 m长的地块, 按照3.5 m一间, 地块中间可规划出28大间, 棚东西两头剩下各1 m的两小间。按照此规划, 分别用卷尺测量出每一间的具体位置, 而后南北向进行布线。

第二步:定“标尺”。“标尺”是指用于其他立柱埋设时参照的标准立柱。一般是以棚东西两头的立柱作为“标尺”。

第三步:分次埋柱。以棚东西两头的“标尺”为准, 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依次埋柱。

四、棚膜选购与覆盖

蔬菜大棚只有通过覆盖棚膜后, 才会真正发挥“温室”效应。因此, 选购适宜于蔬菜大棚的薄膜, 并通过正确的棚膜覆盖方法, 延长棚膜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 蔬菜大棚薄膜共分两幅, 一幅为屋面棚膜, 另一幅为放风棚膜。前者选购透光率高、无滴消雾性强、寿命长的聚氯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高温复合膜, 后者选购使用聚乙烯成分棚膜。

五、棚高、棚宽成比例

棚高指蔬菜大棚的高度, 一般测量时以棚内 (从北墙数) 第二排立柱的高度为准;棚宽指蔬菜大棚的跨度, 一般测量从棚内北墙根处的水渠边至大棚前沿。俗话说, “有高度才会有跨度”, 棚太宽造成放风困难, 尤其是冬季棚的前脸处, 难以将湿气放出, 病害容易侵染, 成为棚内蔬菜的“病源区”, 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易发生。

蔬菜大棚的高度与其南北跨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来定。首先, 要明确蔬菜大棚的高度与其跨度决定着棚室采光面的角度, 而棚室采光面的角度制约着太阳光入射角的大小。测量证明, 太阳光的投射率与光线入射角关系密切。其入射角在0°—40°范围内太阳光线的入射率变化不明显, 当入射角大于40°以后, 随入射角增大, 其透光率急剧下降。

六、选址要佳

蔬菜大棚是一种投资成本高、使用年限长的固定设施, 一旦建造选址不佳, 必将影响以后的棚室蔬菜生产, 降低种植效益。距离公路不要太近, 否则造成棚屋面上的粉尘量过多, 影响了光照;建在了低洼地块, 雨季易造成棚内涝灾, 蔬菜沤根严重;或棚前、棚后有大树、建筑物等物体遮挡, 棚内采光差, 蔬菜生长受影响。另外发现部分棚户的蔬菜大棚在定其方位上偏离太大, 以至于影响了棚屋面的采光角度。

1、选场地

蔬菜大棚场地选择的原则有三, 一是选择光照条件优良, 大棚的前面、东西两侧无高大建筑物、无烟尘较多的厂矿、树林、山峰等地块建棚为宜, 以免造成遮荫, 影响蔬菜生长。二是土质忌过黏、过酸、过碱、土壤酸碱度在6.5-7.5之间适宜番茄、黄瓜等蔬菜生长, 若土壤偏酸或偏碱不是太大, 可通过使用石灰或醋渣进行调解, 同时强调土壤耕作层不宜过浅, 至少在40㎝以上。三是建棚场地不宜选地势低洼、靠近湖泊河流的地块, 因其地下水位较高, 汛期棚内的湿度过大, 蔬菜易发生涝害。而冬季易造成棚室地温过低, 蔬菜根系生长受影响, 且病害增多。

2、定方位

在选好场地后, 先利用指南针定好南北向, 然后拉一条长为3 m的南北直线, 再从南北直线南端斜向西北拉一条长5 m直线, 再从南北线北端向西拉一条长4 m的直线, 将其与5 m的斜线前端重合, 即确定直角90°, 最后将东西线延长后作为大棚后墙北边基准线便可。实践证明, 采用正南或南偏西5°的方位角, 每天中午太阳光线与前棚垂直, 冬季大棚光照时间最长, 储热最多, 利于蔬菜生长。

基金项目:经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批准, 同意该课题为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适用性研究, 立项编号为:SZJ11197, 立项时间为:2011年10月25日。

楼顶日光大棚温室 篇2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Ⅰ、Ⅱ、Ⅲ、Ⅳ、Ⅴ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的结构参数依据、结构参数、选址与场地规划,日光温室墙体、后屋面、骨架、覆盖物及建造、安装的操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北纬34°25′~38°23′)及黄淮海同纬度地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日光温室——严冬季节,依靠太阳能,不加温或基本不加温,主要用于喜温性蔬菜生产的一种保护设施。具有三面围墙,后屋面(后坡)和透明的前屋面,透明覆盖物为塑料薄膜,夜间覆盖不透明保温覆盖物。

山墙——垂直于日光温室屋脊的两侧墙体。

后墙——平行于日光温室屋脊,位于北侧的墙体。

后屋面——后墙与屋脊之间的斜坡,又称后坡。

前屋面——由屋脊至温室前沿的采光屋面,又称透明屋面。

承载力——日光温室各部位的荷载能力。

后跨——后屋面水平投影距离。

前跨——前屋面水平投影距离。

采光屋面参考角——由屋脊至温室前沿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

温室间距——前面温室后墙外沿至后面温室前沿的水平距离。

温室方位和方位角——温室方位为座北朝南,东西延长。方位角是温室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

后屋面仰角——后屋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锐角)。

总荷载——静荷载、活荷载、自然荷载之和。

静荷载——温室构件及固定结构等永久性设施的重量。

活荷载——温室使用时临时加上去的负荷,如覆盖材料的重量、作物吊蔓的重量等。

自然荷载——由自然降雪、降雨、刮风等给温室增加的压力,通常称为风、雨、雪荷载等。

风荷载——由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所产生的荷载。

雨、雪荷载——温室平面部位因雨湿覆盖物和积雪增加的荷载。4 确定日光温室结构参数的依据 4.1日光温室的承载力

日光温室各部位的承载力必须大于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量。荷载量的大小主要依据当地2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最大降雪量(或冬季降水量),以及覆盖材料的重量。由于在日光温室建造时,墙体的承载力一般都大于其可能承受的荷载量。因此,墙体承载力可以不考虑,主要考虑骨架和后屋面的承载力。以济南地区为例,按其最大风速17.2m/秒,最大积雪厚度190mm,干苫重4~5kg/m(雨雪淋湿加倍计算),再加上作物吊蔓荷载、薄膜荷载、人上温室局部荷载等,济南地区日光温室骨架结构的承载力标准,可按平均荷载0.7~0.8kn/m2,局部荷载1.0~1.2kn/m2设计,其他地区可据此适当调整。4.2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

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取决于墙体、后屋面、前屋面三部分的保温性能。

整体保温效果应达到:在最寒冷季节晴天时,室内外最低温度相差20~25℃,连续阴天不超过5天时,室内外温差不小于15℃。墙体具承重、隔热、蓄热功能,其热阻值R应达到1.1 m2.℃/W以上。若用砖砌墙,可为24cm砖(外墙)+18cm珍珠岩(或5cm苯板)+24cm或12cm砖(内墙);若用土或土坯砌墙,墙体厚度为80~100cm。寿光型日光温室后墙横截面呈梯形,下宽350~450cm,上宽100~150cm。

后屋面具承重、隔热、蓄热、防雨雪功能,其热阻值应与墙体相近,应由蓄热材料、隔热材料、防漏材料组成,总体厚度30~35cm。

前屋面(采光屋面),具采光和保温功能。前屋面散热面积大,须采用热阻值大重量轻的覆盖材料,并便于管理。不透明覆盖物采用草苫时,重量应达4~5kg/m2。采用保温被时,厚度应大于3cm。

4.3日光温室采光屋面参考角与形状

日光温室经济实用的采光屋面(前屋面)参考角的确定,应在有利于增加采光量、节省建造成本、适当增加温室跨度、提高设施利用率的原则下加以确定。据试验和测算,山东日光温室采光屋面参考角以230~260为宜。纬度高、冬季温度低的地区,采光屋面参考角可大些;纬度低,冬季温度高的地区,采光屋面参考角可小些。

采光屋面形状采用圆面——抛物面复合型,或拱圆型。5 山东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日光温室结构参数 温室类型 脊高(cm)后跨(cm)前跨(cm)前屋面角(度)后墙高(cm)后屋面角(度)山东Ⅰ型 310-320 70-80 620-630 26.2-27.3 210-220

山东Ⅱ型 330-340 90-100 690-710 24.9-25.9 230-240

山东Ⅲ型 360-370 100-110 790-800 24.2-25.1 240-260

45-47 山东Ⅳ型 380-400 100-120 800-880 22.9-24.4 260-280

45-47 山东Ⅴ型 420-430 120-130 970-980 23.2-23.9 290-310

45-47 其中脊高为日光温室的高度;后跨为脊柱到后墙的距离; 前跨为脊柱到前棚沿的水平距离; 前屋面角指的是日光温室立柱的顶端到棚前沿它们之间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后屋面角的仰角指的是后屋面的延长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6 日光温室选址与场地规划 6.1选址条件 6.1.1位置

符合NY5010-2002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6.1.2土壤

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壤,土壤的卫生标准应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6.1.3其他

周围无遮荫物;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但不要建在风口处;灌水、排水方便,水质符合GB5084规定的标准;具备田间电源。6.2场地规划 6.2.1温室面积

日光温室长度以60~80m为宜,单位面积造价相对较低,室内热容量较大,温度变化平缓,便于操作管理。6.2.2温室方位

日光温室方位座北朝南,东西延长,其方位以正南向为佳;若因地形限制,采光屋面达不到正南向时,方位角偏东或偏西不宜超过5°。6.2.3前后温室间距

为防止前栋温室对后栋温室遮光,前后温室的间距应为前栋温室最高点高度的2.5~3倍。日光温室的建造 7.1墙体 7.1.1土墙

可采用板打墙、草泥垛墙、土坯砌墙。墙基部宽100cm,向上逐渐收缩,至顶端宽80cm。推土机筑墙,墙体基部宽350~450cm,顶部宽100~150 cm。在后墙离地面100cm处留通风窗,规格50cm×40cm,窗框用水泥预制件。墙内侧铲平抹灰,墙顶可用水泥预制板封严,以防漏雨坍墙。7.1.2空心砖墙 7.1.2.1墙基

为保证墙体坚固,需开沟砌墙基。墙基深度一般应距原地面40~50cm,挖宽100cm的沟。填入10~15cm厚的掺有石灰的二合土,夯实。然后用石头(或砖)砌垒。当墙基砌到地面以上时,为了防止土壤水分沿墙体上返,需在墙基上铺两层油毡纸或0.1mm厚的塑料薄膜。7.1.2.2砌墙

用砖砌空心墙,内、外两侧墙体之间每隔3m砌砖垛,连接内外墙,也可用预制水泥板拉连,以使墙体坚固。砌空心墙时,要随砌墙,随往空心内填充隔热材料。墙体宽度因填充的隔热材料不同而异。两面砖墙内填干土的空心墙,墙体总厚度为80cm,即内、外侧均为24cm的砖墙,中间填干土。若两面砖墙中间填充蛭石、珍珠岩等轻质隔热材料,墙体总厚度可为55~60cm,即外侧墙24cm墙,内侧墙砌12cm墙,中间填蛭石或珍珠岩等。

山东Ⅲ型等内跨度9m以上的日光温室,北墙应设双层通风窗,即

在距地面20cm处,每3m埋设直径为30cm的陶瓷管,为进风口;地面上高150cm处,设50×40cm的通风窗(又称热风出风口)。12月至2月期间应关闭封严通风口。7.2后屋面

有后排立柱的日光温室可先建后屋面,后上前屋面骨架。为保证后屋面坚固,后立柱、后横梁、檩条一般采用

水泥预制件(或钢材)。后立柱埋深40~50cm,须立于石头或水泥预制柱基上,上部向北倾斜5~10cm,防止受力向南倾斜。后横梁置于后立柱顶端,东西延伸。檩条一端压在后横梁上,另一端压在后墙上。将后立柱、横梁、檩条固定牢固。然后可在檩条上东西方向拉6~9根10~12号的冷拔钢丝,两端锚于温室山墙外侧地中。其上铺2层苇箔,抹4~5cm厚的草泥,再铺20cm厚的玉米秸捆,用麦秸填缝、找平,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再铺盖5cm厚的水泥预制板,泥缝。为便于卷放草苫,可再距屋脊60cm处,用水泥做一小平台。在拉铁丝后,也可先铺一层石棉瓦,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再铺5cm厚的蛭石,上盖5cm厚的苯板,之上加盖5cm厚水泥预制板,外铺1:3水泥砂浆炉渣灰抹斜坡,上坡下平,厚度5~15cm,便于人操作时走动。7.3骨架

7.3.1水泥预件与竹木混合结构

该型结构特点为:立柱、后横梁由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拱杆为竹竿,后坡檩条为圆木棒或水泥预制件。7.3.1.1立柱

分为后立柱、中立柱、前立柱

后立柱:10cm×10 cm钢筋混凝土柱

中立柱:9 cm×9 cm钢筋混凝土柱

中立柱因温室跨度不同,可由1排、2排或3排组成 前立柱:8 cm×8 cm钢筋混凝土柱 7.3.1.2后横梁:10 cm×10 cm钢筋混凝土柱

前纵肋:直径6~8 cm圆竹 7.3.1.3后坡檩条:直径10~12 cm圆木 7.3.1.4主拱杆:直径9~12 cm圆竹

副拱杆:直径5 cm左右圆竹 7.3.1.5 钢丝

东西向拉琴弦:10~12号冷拔钢丝,每25~30cm一道

绑拱竿、横杆:12号铁丝 7.3.2钢架竹木混合结构

特点:主拱梁、后立柱、后坡檩条由镀锌管或角铁组成,副拱梁由竹竿组成。7.3.2.1主拱梁:由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6分管)2~3根制成副拱梁:直径5mm左右圆竹 7.3.2.2立柱:直径50mm国标镀锌管

7.3.2.3后横梁:50mm×50mm×5角铁或直径60mm国标镀锌管(2寸管);中纵肋、前纵肋(或纵拉杆)直径21mm、27mm国标镀锌管或直径12mm圆钢

7.3.2.4后坡檩条:40mm×40mm×4mm角铁或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6分管)7.3.2.5钢丝

东西向拉琴弦:10~12号冷拔钢丝,25~30cm一根。绑拱杆、横杆:12号铁丝 7.3.3钢架结构

特点:整个骨架结构为钢材组成,无立柱或仅有一排后立柱,后坡檩条与拱梁连为一体,中纵肋(纵拉杆)3~5根

7.3.3.1主拱梁: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2~3根;副拱梁: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1根 7.3.3.2立柱:直径50mm国标镀锌管

7.3.3.3后横梁:40mm×40mm×4mm角铁或直径34mm国标镀锌管;后坡纵肋:直径21mm或27mm国标镀锌管2根;中纵肋:直径21mm国标镀锌管;前纵肋:直径21mm国标镀锌管.7.4外覆盖

7.4.1透明覆盖物

日光温室透明覆盖物主要采用PVC膜(厚度0.1mm),PE膜(厚度0.09mm),EVA膜(厚度0.08mm)。

薄膜透光率使用后三个月不低于85%使用寿命,大于12个月流滴防雾持效期,大于6个月

7.4.2不透明覆盖

日光温室不透明保温覆盖材料主要有:草苫、保温被等。7.4.2.1草苫

用稻草或蒲草制作。山东各地以稻草制作的草苫为主。宽度120~150cm,重量4 kg~5kg/m2,长度依温室跨度而定,紧密不透光。

日光温室大棚臭氧应用技术 篇3

将臭氧气体导入清水中并不断搅拌, 10min后即制得臭氧溶液。将种子倒入其中浸泡15~20min, 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毒、病菌及虫卵。

2、温室大棚病虫防治

1) 熏棚消毒。定植前10d可结合高温闷棚利用臭氧发生器将臭氧集中施放于棚内, 施放时间以不少于2h为宜。

2) 防治苗床病虫。先将苗床封严, 每10m2每次施放1min, 并密闭熏蒸10min, 然后再通风30min。

3) 设施蔬菜定植后的病虫防治。定植缓苗后, 每亩棚室持续施放臭氧7~10min, 再密闭熏蒸15~20min, 然后通风30min。无病虫的棚室每5~7d施放1次, 连续施用5次, 每经2~3次施放时间再增加5min, 直到每亩每次增至25min。熏蒸时间也同样每经2~3次增加5~10min。经试验证明, 臭氧对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 黄瓜霜霉病、疫病等以及温室白粉虱、潜叶蝇、蚜虫等病虫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棚室土壤中的病虫, 由于臭氧气体渗入土中的量太少, 浓度也太低, 故没有作用。

3、注意事项

1) 合理确定施放量及熏蒸时间。臭氧施放量及闭棚熏蒸时间要根据不同作物及其生长时期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成株期的作物与苗期作物相比, 对臭氧的适应性更强。生产中如果臭氧施放量过大或棚室熏蒸时间过长, 轻者会导致大棚蔬菜叶片及花中毒干枯, 重者会引起植株死亡。随着植株生长, 施放量与熏蒸时间可逐渐增加, 以达到既可防治病虫又不伤害蔬菜作物的目的。释放时应尽量保证均匀, 且喷气口不能直接对着蔬菜, 应该距蔬菜植株0.8~1m以上。熏蒸时间到达后应及时通风, 一般通风时间不能少于30min。棚室熏蒸时严防人畜进入, 以免引起中毒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2) 温度和湿度调控。臭氧施放时棚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30℃范围内, 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防治效果会更好。

楼顶日光大棚温室 篇4

1 CO2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以阳光为能源, 主要利用空气中的CO2气体、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状态的矿质元素为原料, 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产生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很多种有机营养物质, 给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物质保证。据测定, 碳元素的重量在干燥的植物体中约占45%, 植物体中的碳元素主要来自空气中的CO2, 通常空气中CO2浓度很低, 平均约占空气的320 μL·L-1。而大多数植物适应的CO2浓度在100~2 000 μL·L-1, 在这个CO2浓度范围内CO2浓度增加1倍作物产量就会提高1倍。有试验表明, 把植物放在全光照的1/5光强实验室内, 当CO2浓度增加3倍时,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相应的增加3倍, 如果CO2浓度不变, 把光强度增加3倍,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仅增加1倍。这个试验说明CO2对植物的生长量的增长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CO2浓度不可过高, 否则将增加细胞液的酸度, 引起细胞中毒和气孔关闭, 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 CO2浓度过低植物会停止生长。

2 寒冷季节日光温室大棚施用CO2气肥的必要性

温室大棚里增施CO2气肥, 就是增加温室大棚内植物生长环境中的CO2浓度。在东北地区日光温室大棚一般用于早春寒冷季节的蔬菜和花卉生产, 为了保持日光温室大棚里的温度, 温室密封必须良好, 由于和外界空气的隔绝和植物生长的消耗就造成温室大棚中的CO2气体浓度不断下降, 致使温室大棚中的植物光合作用进行缓慢, 甚至停止进行光合作用, 严重地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长量。观测表明, 大棚内CO2浓度1 d的变化为日出前约500~600 μL·L-1;日出后,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量CO2, 棚内CO2浓度可下降到100 μL·L-1以下。因此, 增加CO2气体的浓度, 是非常必要的。

3 碳酸氢铵与稀硫酸混合制备CO2气肥的具体方法

制备CO2气肥的方法很多, 现介绍效果好且成本低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原理是碳酸氢铵与稀硫酸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 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水、硫酸铵, 依据此反应原理, 可在温室内制造大量的CO2气体, 具体操作如下:

在300 m2的温室内, 需碳酸氢铵1.5 kg, 稀硫酸4.5 kg。一般植物棚内最适宜CO2浓度为1 000~1 300 μL·L-1。

3.1 加料

将1.5 kg碳酸氢铵加入反应桶中, 加半桶水, 将出酸管放在桶中央, 加上内盖, 拧紧外盖。

3.2 连接输气管

将过滤桶加水至水位线, 放置好发生器 (长度在50 m以上应放在大棚中央) , 架设好输气管道 (离地高度2 m左右) , 每间隔1.0~1.5 m打1个直径2 mm左右的孔, 远离反应桶处可适当增加打孔密度。

3.3 日常操作

根据植物情况、面积大小及用量对照表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液加入定量桶, 将定量桶挂牢固, 反应液出口处略高于入口处10~20 cm即可, 缓慢打开反应液阀门, 送气开始, 反应结束后关闭阀门。

3.4 施用时间

晴天7∶00~9∶00施放, 如气温较高, 需开棚通风降温的, 可提早施放CO2气肥, 但要保证施放气肥后闭棚2 h。低温阴雨天停止施用, 否则会引起功能叶老化, 不利提高植物的生长量。

3.5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发生器一般在早晨揭开草帘或者日出以后温室大棚里有光照的时候开始施放, CO2要连续施放, 不能突然停止。每天施放3 h左右, 施放时间长短要根据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时期来确定, 多云或者是苗期, 释放CO2时间要短些, 不超过2 h;晴天日照充足或者是作物生长的旺盛期, 释放CO2时间要长些, 控制在4 h左右, 还需配有二氧化碳测试仪, 可以根据仪表的指示来控制CO2的释放时间和温室内CO2的浓度。增施了CO2气肥, 作物生长旺盛, 在原来的田间管理方法上要相应增加水量和肥量, 用以配合植物快速生长的需要。一般连续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7~21 d, 通过对比就可以明显看出增施CO2气肥的效果。如果日光温室大棚里的地温和气温过低, 增施CO2气肥的效果就不明显了, 所以低温时期要暂时停止释放CO2气肥。

楼顶日光大棚温室 篇5

关键词:冬季,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辽宁喀左

日光温室是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将太阳能集中于温室内,创造出适宜于作物生存的小气候环境,外界的大气候环境直接影响小气候环境的变化。日光温室作为特色农业设施,具有蓄热保温效果好、生产效益高、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有关日光温室内小气候的研究报道较多。马成芝[1]对辽宁省喀左县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温室气温变化的影响因子;白增森等[2]探讨了日光温室严冬季节气温与地温的变化特征;马成芝等[3]对辽西日光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许彦平等[4]系统分析了天水日光温室生产季气象条件分布规律和不利气候条件对温室作物生产的影响;崔建云等[5]、信志红等[6]指出日光温室内光、温、湿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与天空状况、室外气象要素的变化存在着较明显的相关性。日光温室内主要的气候要素是气温。因此,气温成为日常温室内小气候因子研究的关键。

1 自然概况

喀左县地处辽宁西部,多山地丘陵,属于温带半干旱向暖温带半湿润过渡地带,属大陆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干湿分明,降水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29.9℃;年平均降水量487.1mm,最多年降水量739.6mm,最少年降水量294.8mm;平均无霜期149d,≥10℃积温3 582.2℃,日照2 807.6h。不利的气候条件是降水少,“十年九旱”;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光热充足,可以以光补温。喀左县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气温较低,季平均气温-7.6℃,平均最低气温-14.0℃。冬季大棚内气温也相对较低,当棚内最低气温降到3.5℃时,作物就会受到低温冷害。最低气温成为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有时甚至成为制约因子。因此,冬季大棚气温,尤其是最低气温的高低,对保护地生产意义重大。

2 调查方法

在喀左县大城子镇小河湾村保护地生产基地,选取1个有代表意义的温室大棚,进行气象要素观测。观测点距喀左县气象站观测场3km。大棚长72m,宽6.5m,棚内种植作物为青椒。温度表放在大棚的中部,南北方向采用3次重复,每天3次定时观测。作物生长初期,仪器放置在地表,随着作物生长,仪器高度随之上升,放在植株高度的2/3处,这样测得的气温可以看作是作物生长层的气温。于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2月28日、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2月29日、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进行观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棚内最低气温

2006~2008年冬季大棚内平均最低气温为8.1℃。其中12月平均最低气温为8.3℃,极端最低气温为3.5℃;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6.7℃,极端最低气温为3.5℃;2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极端最低气温为6.0℃(见表1)。

3.2 大棚内最低气温与外界气温的关系

将2006~2008年冬季大棚内最低气温与喀左县气象站百叶箱内实测最低气温(作棚外最低气温)相比较可知:大棚内外旬平均最低气温相差17.9~22.3℃,冬季平均相差20.1℃。1月中旬棚外平均最低气温-15.8℃,此时棚内外温差最大,达到22.3℃;2月下旬棚外平均最低气温-6.8℃,此时棚内外温差最小,为17.9℃。当棚外气温低时,棚内外温差较大;当棚外气温相对较高时,棚内外温差相对较小(见表2)。

大棚最低气温随大气最低气温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随大气最低气温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见图1)。大棚最低气温变化比较平稳,基本在5~13℃。当大气最低气温高于-10℃时,棚内最低气温在6~15℃,平均10.3℃;当大气最低气温在-17~-10℃时,棚内最低气温在5~11℃,平均为7.7℃;当大气最低气温低于-17℃时,大棚最低气温一般会降至4~8℃,平均6.0℃,最低可降到3.5℃。这时大棚必须采取加温措施,否则大棚作物就会受到低温冷害。

(℃)

(℃)

3.3 大棚内最低气温与天气状况的关系

温室大棚主要是靠吸收太阳长波辐射达到增温效果。因此,光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没有光照或光照时间短时,就会严重影响大棚内气温,对棚内作物生长极其不利。通过对大棚内最低气温与天气状况的分析可知:当日为晴天(总云量为0~1.9)时,次日棚内最低气温比棚外平均高21.0℃,差值最大;当日为多云(总云量为2.0~8.0)时,次日棚内最低气温比棚外平均高19.8℃;当日为阴天(总云量为8.1~10.0)时,次日棚内最低气温比棚外平均高18.4℃,差值相对最小(见表3)。随着云量的增加,棚内外最低气温差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3.4 大棚内最低气温与风向的关系

通过分析发现,风向与次日棚内最低气温升降有关。当日为偏南风(S)或偏东风(E)时,次日棚内最低气温平均为9.0℃,棚内外温差相对较小,平均为18.8℃;当日为偏北风(N)或偏西风(W)时,次日棚内最低气温平均为7.7℃,棚内外温差增大,平均为20.8℃(见表4)。

(℃)

(℃)

3.5 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预报模型

因为日光温室大棚内最低气温的变化与棚外最低气温变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对棚内外气温做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棚外最低气温与棚内最低气温相关系数r=0.667 187,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并且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棚内最低气温回归模型为:Y=12.251 06+0.348 053 X。

式中,X为棚外最低气温预报值;Y为棚内最低气温预报值(下同)。通过对该公式进行检验,得出大棚内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83%,预报效果较好。

温室大棚的气温与外界的气温关系密切,同时也受天气状况、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因此,大棚最低气温预报也要考虑这几方面的共同作用。当日为晴天时,次日大棚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为Y=12.433 97+0.333 154 X;当日为多云时,次日大棚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为Y=10.923 1+0.243 723 X;当日为阴天时,次日大棚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Y=10.367 779+0.273 1 X。

4 结论与讨论

(1)冬季棚内平均最低气温为8.1℃,极端最低气温为3.5℃。大棚最低气温随大气最低气温的升降而相应升降;随着云量的增加,次日棚内外最低气温差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风向与次日棚内最低气温升降也密切相关。利用回归分析得出的冬季温室大棚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经实际检验,准确率达83%。

(2)采用的大棚最低气温数据是3年冬季的平均值,因为资料时间较短,预报模式可能存在现某些误差。随着观测时间增长,数据的增多,需要对预报模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另外,公式中的X为未来24h外界最低气温预报值,所以X的预报准确率与大棚内最低气温Y的预报准确率息息相关。因此,要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础上,更准确地做出大棚最低气温预报,以有效指导棚户生产。

(3)喀左县气象局从2002年冬季开始进行温室大棚气象要素观测,主要包括棚内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等,每天在电视天气预报中播出,对大棚生产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深受棚户的欢迎。2003年,喀左县气象局又增加了大棚观测项目,包括气温、地温(5~20cm)、相对湿度、光照度等。2004年开始在喀左县电视台发布大棚气象要素预报。2006年开始对外发布大棚手机短信,免费为大棚户提供天气预报、大棚气象要素预报、病虫害预报及相关的农事建议等。现已发布短信180多万条,对喀左县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深受保护地指导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成芝,孙立德,穆春华.喀左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5):44-46.

[2]白增森,郭秀芳,于玉川,等.日光温室严冬季节气温与地温的变化特征[J].中国蔬菜,1998,10(3):31-32.

[3]马成芝,孙立德,梁志兵,等.辽西日光温室大棚内小气候的变化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342—13344,13390.

[4]许彦平,姚晓红,姚晓琳,等.天水日光温室气象条件及适生气候区划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9,21(1):57-61.

[5]崔建云,董晨娥,左迎之,等.外部环境气象条件对日光温室气象条件的影响[J].气象,2006,32(3):101-106.

楼顶日光大棚温室 篇6

关键词:日光温室大棚,革胡子鲶,集约化,无公害,养殖技术

丰县地处江苏西北高亢地区, 水域面积小, 水资源相对贫乏, 渔业生产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为更好地促进该县渔业的发展, 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努力拓宽渔业生产空间。为此, 对该区域闲置的蔬菜大棚进行合理规划, 开展温室大棚革胡子鲶无公害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 经过试验, 已发展成为在日光温室大棚内建池育种、多茬养殖及室外坑塘养殖相结合的多种生产模式。在养殖技术上, 已摸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宜该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技术, 建立标准化程度较高、集约化程度较强的革胡子鲶无公害养殖示范小区。

1 养殖技术

1.1 养殖大棚的建造

为实现高效水产养殖, 采用日光温室大棚集约化养鱼这一特定生产模式, 首先应优选出造价低、结构合理、增保温效果好、使用性强的渔业温室大棚。养殖大棚设施主要由日光温室大棚、养殖池及加温设备等组成。日光温室大棚应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适宜的地方建设, 东西走向, 大棚面积根据地块大小而定, 一般为666.67 m2左右, 用钢材、水泥预制件或毛竹作支柱和拱架, 然后覆盖薄膜密封压实, 留有通风门窗, 最好是双层薄膜覆盖。养殖池为混砖结构, 池深1.8~2.0 m, 地下0.8~1.0 m, 地上1.0 m左右, 池壁厚25 cm, 池壁垂直, 池底向一端倾斜, 两短边向中央倾斜, 环池建有进排水渠, 并设有拦鱼栅。一般大棚实际养殖池面积450 m2, 每棚建设养殖池6~8个, 每个养殖池面积60~70 m2, 同时配备1 t规格的加温锅炉1台, 并配套1眼对口井作为水源。

1.2 革胡子鲶人工繁殖

选择体格健壮、无伤、体色鲜艳、活动正常、2龄以上的个体作为亲鱼[1], 雌雄分池饲养。共选育500组亲本, 雌雄比例1∶1, 10月当池塘水温降至18℃时, 将选好的亲鱼捕捞消毒后放入棚内水泥池培育, 放养密度为15~20 kg/m2。在越冬保种期间, 加强日常管理, 保证亲鱼的性腺发育。采用温流水越冬, 水温保持在18~20℃, 用温度控制器自动调节锅炉排出的水温, 不超过25℃。若密度较大, 可安装增氧机1台, 确保水质良好, 溶氧充足[2]。越冬饲料为营养丰富的精料, 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 每日1~2次, 投饲应定时、定位、定质、定量。越冬期间派专人管理, 经常观察亲鱼摄食活动情况, 做好防病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产前亲鱼应强化培育, 投喂配合饲料, 辅以新鲜的动物性饵料, 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7%, 每日2次。5月中旬, 选择腹部膨大而柔软、卵巢轮廓明显、有弹性、生殖孔稍充血、轻轻挤压腹部有时可见成熟碧绿色卵粒溢出的雌鱼以及生殖突呈浅红色或泄殖孔呈红色的雄鱼进进催产。催产药物使用PG和HCG, 雌鱼的催产剂量为HCG 1 500~2 000IU/kg·体重+PG 2~3 mg/kg·体重) , 雄鱼的催产剂量为雌鱼催产剂量的50%。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的方法, 剂量为2mL/kg·体重。催产水温25℃左右, 催产时间为中午, 第2天凌晨产卵, 效应时间为18 h左右, 经催产注射的亲鱼按1∶1的雌雄比例立即放入催产池, 施养密度为2~3对/m2, 并放入洗净、消毒的棕片作鱼巢, 让其自然产卵受精, 当粘附受精卵较多时, 将鱼巢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人工孵化在水泥池中进行流水孵化, 水深保持在1 m, 水温26~30℃, 将卵巢均匀悬挂于水泥池中, 放置密度为3万~5万粒/m2, 避免阳光直射鱼卵, 21~24 h后受精卵即可孵化出鱼苗, 出苗后即取出卵巢, 鱼苗孵出2 d后开始摄食, 3~4 d后卵黄吸收消失, 鱼苗平游摄食时, 即转入苗种培育。

1.3 革胡子鲶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采用水泥池, 面积60~75 m2, 在鱼苗入池前1周, 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 用10 mg/L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 浸泡5~7 d。鱼苗入池前, 用3%食盐水浸泡10~15 min, 然后放入培育池, 鱼苗放养密度为4 000~5 000尾/m2, 水深0.6~0.9 m。放苗时应注意3点:一是在水花鱼苗卵黄囊基本消失、鱼体呈黑色、能正常平游时及时下池, 放苗时间宜选择中午;二是同一鱼苗池必须放同批孵化的鱼苗[3];三是放苗前务必注意水质与水温, 水温保持在20~25℃, 要求温差不超过2.5℃, 确保水质清新, 溶解氧在4~5 mg/L以上。

革胡子鲶鱼苗的开口饵料可用熟蛋黄或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桡足类等, 随着鱼体生长可投喂摇蚊幼虫、水蚯蚓、蝇蛆等天然动物性饵料和鱼肉浆、绞碎的动物下脚料或人工配合饲料, 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20%, 日投喂2次, 上、下午各1次[4]。

日常管理应注意以下5个方面:一是遮阴, 避免强阳光直射;二是保持微流水, 水质达到《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NY5051—2002) 》, 保证溶氧不低于4 mg/L;三是调节水温, 使水温保持在21~25℃;四是投喂足量新鲜的饵料, 投饵时坚持“四定”, 每日3次;五是适时过筛, 分级饲养, 提高培育成活率。

1.4 革胡子鲶成鱼养殖

为提高成鱼养殖成活率, 降低生产成本, 在秋季将3~5 cm的苗种培育成12~14尾/kg的大规格鱼种, 然后放入温室大棚进行冬季养殖。鱼种放养前对水泥池进行彻底消毒, 清出池底污泥, 用10 mg/L漂白粉溶液泼洒全池及进排水渠, 用清水彻底清洗。

鱼种的放养量为150~200尾/m2, 养殖池及水源条件较好的养殖池, 可放养200尾/m2以上, 放养规格整齐, 一次放足。在放养时鱼种用3%食盐水浸泡5~10 min, 或用30~40 mg/L甲醛水溶液浸泡10~15 min。

在鱼种放养后的第2天开始投喂饲料。饲料的品种有人工配合饲料和畜禽屠宰下脚料, 投喂量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吃食情况以及水质变化而定, 在饲养前期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15%, 在饲养后期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8%, 并适时调整投喂量, 投喂方法为每天投喂2次。投喂上坚持“四定”原则, 即定时:8:00以前以及17:00以后投喂;定位:最好把饲料投入食台内, 以便于了解摄食情况并及时清理食台;定量:每天投喂量以革胡子鲶吃饱为原则, 每次以2~3 h吃完为度;定质:确保饲料新鲜, 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因商品鱼长途运输外销, 所以在起捕前2~3 d停止投喂饲料, 同时加大池水交换量, 调节商品鱼体色, 以提高销售价格[5]。

日常管理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水质管理, 由于养殖密度过高, 投喂量较大, 水质变化较快, 每个养殖池安装1~2台1 kW的增氧泵, 保证水体的循环及溶氧, 达到NY5051-2002水质标准。二是温度的调控管理, 冬季低温养殖季节, 要采取锅炉加温的办法, 锅炉规格为0.5 t, 用温度控制器自动调节锅炉排出的水温, 水温保持在20~25℃, 使鱼类生长能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在夏季养殖时, 由于气温较高, 在养殖池上方加盖遮阳网, 以防阳光曝晒, 同时适当加大池水交换量, 确保池鱼生长的适宜水温。三是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四定”, 及时清除残饵, 勤巡池观察鱼类活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做好鱼病防治。做到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 放养前应进行鱼池消毒、鱼种药浴, 防止皮肤病的发生;7—9月容易发生肠道疾病, 每15 d用大蒜素等内服药物拌饵投喂1次。

2 效益分析

通过实践, 建立标准化程度较高、集约化程度较强的革胡子鲶无公害养殖示范小区, 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区建设日光温室大棚50座, 成鱼产量达130 kg/m2, 每棚产量约58.5 t, 年产鱼2 925 t;按市场销售价格为6元/kg计, 成鱼产值780元/m2, 每棚产值35.10万元, 总产值1 755.00万元;饲料成本为624元/m2左右, 饵料系数为3, 每棚的饲料成本为28.08万元, 苗种成本1.50万元, 加温成本约1.00万元, 固定折旧及其他费用需0.30万元, 合计每棚总成本为30.88万元;扣除总成本, 每个日光温室大棚可获利4.22万元, 总计创利211.00万元。在丰县地区辐射发展日光温室大棚80座, 面积逾5.33 hm2, 年产商品鱼4 680 t, 实现经济效益逾330万元, 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广奇, 孙金辉, 冯洪超, 等.革胡子鲶血液指标及血细胞发生的观察[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32 (5) :20-24.

[2]王书林.无公害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11 (8) :18.

[3]张筱树, 朱继刃, 霍新周.革胡子鲶鱼高密度养殖技术[J].养殖与饲料, 2010 (7) :24-25.

[4]魏明伟, 何军功.利用莲池健康养殖革胡子鲶技术总结[J].河南水产, 2010 (1) :12-13.

上一篇:单相配电下一篇: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