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与创新

2024-07-21

路径与创新(通用12篇)

路径与创新 篇1

在产品创新的具体实施中, 自主创新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首选路径, 它是指企业不是靠对外有技术被动依赖, 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自主创新是由企业自己的研究与开发部门发明新产品或对老产品进行改良。不少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部门, 从事有关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运用新方法、新思维探寻产品创新的新路径。

一、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不仅影响到对事物的评判, 对物体的知觉, 还影响到人们对问题的正确决策。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 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 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 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错误的引导作用。通常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有:一是在有目的注意时形成的。二是由于重复某种习惯性的态度、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时产的。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惰性, 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维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 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大量事例表明, 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 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 难以涌出新思维, 做出新决策, 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根据唯物辩证法观点, 不同的事物之间既有相似性, 又有差异性。思维定势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 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 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 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 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 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 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要进行产品自主创新和市场创新, 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比如, 按照人们的思维定势, 泡泡糖本是儿童食品, 而日本“江崎糖业”通过开发功能性泡泡糖, 由儿童市场转为成人市场, 从而推出了司机用、交际用、体育用、轻松性等四大产品, 使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又如, 在皮革售价节节提高之际, 美国杜邦公司将其发明的人造革用于制造定型皮鞋, 原以为必胜无疑。但由于产品定位上的错误, 经七年的努力和损失1.5亿美元之后, 最后不得不将专利卖给波兰。但波兰人一旦将人造革重新定位为生产廉价工作鞋后, 市场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产品非常畅销, 甚至返销美国。可见, 打破思维定势, 能使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开发穿越“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局, 进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就是对于老产品来说, 也往往能梅开二度, 转衰为盛。

二、运用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 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它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 提出新方案和决策, 创建新理论, 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实现了知识的增殖, 它或者是以新的知识 (如观点、理论、发现) 来增加知识的积累, 从而增加了知识的数量即信息量;或者是在方法上的突破, 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分解与组合, 实现了知识的新的功能, 由此便实现了知识的结构量的增加。所以从信息活动的角度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实现了知识量增殖的思维活动。

常见的形式有: (1) 多向思维。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 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 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 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的约束, 并且从这种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 (2) 逆向思维。即把思维方向逆转, 是用与原来的想法对立的、或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可能并存的两条思路去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思维形式,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突破原有思维模式及思维习惯, 为产生新设计而常用这种思维方式。 (3) 联想思维。是一种把已掌握的知识与某种思维对象联系起来, 从其相关性中得到启发, 从而获得创造性设想的思维形式。在产品创新中应能抓住其技术的实质因素, 去展开联想。 (4) 定向思维。是以某一思考对象为中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将思路指向该对象, 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利用创新思维进行产品创新的事例不胜枚枚举:日本布拉泽公司, 通过调查, 认识到过去人们只重视缝纫机的缝纫功能, 利用多向思维发现: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起了变化, 缝纫机的单一功能已经难如人意。于是趁社会上家电热方兴未艾, 研制出一种带电脑的多功能通用机, 操纵简便, 能缝会算, 而且可以设计图案, 参与家庭管理。

三、集思广益方法创新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在产品创新中, 尤其需要集思广益, 发挥创新团队的作用, 凝聚集体的智慧。然而, 在群体决策中, 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 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 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 提高决策质量, 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一是引起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 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 产生连锁反应, 形成新观念堆, 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二是与会成员的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 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 能形成热潮, 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三是激发竞争意识和个人欲望。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 人人争先恐后, 竞相发言, 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 力求有独到见解, 新奇观念。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 给个人以充分的自由, 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 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 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为便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 应用头脑风暴法首先应该确定专家会议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经验证明, 专家小组规模以10-15人为宜, 会议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效果最佳。专家的人选应严格限制, 便于参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问题;具体应按照下述三个原则选取: (1) 如果参加者相互认识, 要从同一职位 (职称或级别) 的人员中选取。领导人员不应参加, 否则可能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 (2) 如果参加者互不认识, 可从不同职位 (职称或级别) 的人员中选取。这时不应宣布参加人员职称, 不论成员的职称或级别的高低, 都应同等对待。 (3) 参加者的专业应力求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 这并不是专家组成员的必要条件。但是, 专家中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 对所论及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它领域的专家。为使与会者畅所欲言, 互相启发和激励, 达到较高效率, 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1) 禁止批评和评论, 也不要自谦。对别人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批判、不得阻拦。 (2) 目标集中, 追求设想数量, 越多越好。在智力激励法实施会上, 只强制大家提设想, 越多越好。会议以谋取设想的数量为目标。 (3) 鼓励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设想。这是激励的关键所在。每个与会者都要从他人的设想中激励自己, 从中得到启示, 或补充他人的设想, 或将他人的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设想等。 (4) 与会人员一律平等, 各种设想全部记录下来。 (5) 提倡自由发言, 畅所欲言, 任意思考。会议提倡自由奔放、随便思考、任意想象、尽量发挥, 主意越新、越怪越好, 因为它能启发人推导出好的想法。责任编辑/张守纪

路径与创新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04-0020-01中國图书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

本文尝试从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识别出发,探究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选择与创新路径。

1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识别

1.1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主要难点

1.1.1农村家庭收入有效核算难。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在农村地区,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化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收入不稳定以及部分收入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因此与拥有确定收入的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的收入难以有效进行核算。

家庭收入真实情况难以掌握。当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所取得的打工收入并不公开透明。而农村家庭往往存在通过虚报和瞒报收入的.方式来获得贫困认定资格从而获取金融扶贫补助,政府难以对这类情况进行有效甄别和判定。

1.1.2扶贫对象识别认定程序不规范。民主评选和结果公示是对确保贫困识别精度和认定有效的科学方法,但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执行时,民主评选和结果公示流程经常被忽略。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假公济私,为亲友谋利,导致真正的贫困户没得到有效的金融扶持。

1.1.3重视“区域瞄准”而忽视“人口瞄准”。我国长期在扶贫政策上重视贫困区域而忽视了贫困人口之间的差异性,金融扶贫瞄准没有对准贫困家庭,从而使得金融扶贫资源很难直接对贫困家庭人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金融扶贫资源分配容易出现“平均主义”,使最需要得到资源的贫困人群难以获得有效金融扶持。

1.2农村金融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原则

1.2.1制定规范家庭收入计量标准。政府应制定规范统一的家庭收入计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家庭收入调查统计系统。明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统计的主体,同步识别和瞄准贫困对象;明确调查部门的调查权限及职责范围以及对骗保等行为的行政和经济处罚标准;最后将收集到的贫困对象信息录入数据系统并进行维护和完善。

1.2.2规范对象识别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政府加强民主评议和公示环节,以确保在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过程中保持公开、公平、公正。鼓励民众全程充分参与贫困对象资格的评选,通过民主评议来增加公平性和客观性,以此减少村民异议。同时应加强公示力度,认真听取村民反映,并对大多数村民不认可的贫困对象应进行审核复议和二次公示。

路径与创新 篇3

关键词: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知识创新;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C93;F2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052-06

Abstract: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11 plan” involves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he involved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the systematic improvement of capacity for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the course of which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are two core elements to guarantee the performanc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pillover,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route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i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 system model of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SD),which is then used for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model well matches the process of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n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capacity for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nowledge spillover; knowledge innovation; SD

协同创新作为产学研的更深层次的合作形态,即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也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目前,有关协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丰富,马永坤从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角度阐述了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并从协同主体合作创新模式、协同创新的组织机制以及协同创新政府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机制[1]。解学梅通过对188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调研的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不同的施加效应[2]。王晓红[3]、郭艳丽[4]等人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协同创新团队成员的知识创新行为进行了仿真与分析。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从微观的视角来认知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便是考察知识生产、知识溢出、知识创新等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表现形态与运行机制[5-7]。为此,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溢出的途径与机制,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协同创新多主体组织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过程进行仿真建模,以期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与建议。

一、相关研究

(一)知识溢出与协同创新

知识溢出是知识扩散过程中的外部性,Mac.Dougall在考察东道国在接受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社会效益时,首次将知识溢出效应作为FDI的重要现象揭示出来[8],但并没有进一步研究两者间的关系。Arrow认为知识是由投资行为所产生的副产品,是具有“溢出效应”的公共产品,并阐述了知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9]。国内学者孙兆刚在其博士论文中对知识溢出的动力机制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0],他认为在知识溢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行为性、非市场性、可察觉性和客观性等一些重要的特性,并从认知距离、吸收能力、技术差距、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等层面对知识溢出动力机制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

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是一个双螺旋上升的结构,相互促进和影响共同推动组织知识创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的存在促使创新活动空间集中,进而促进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创新产出的增长。因此,产生大量的关于知识溢出与协同创新的时空分布关系,以及知识溢出对不同区域空间创新影响的作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7-11-12] ,有力推动了知识溢出理论和协同创新实践的发展,但相关研究多是把知识溢出作为某种结果来研究的,仅仅考察了静态的单方面性质,而实际上知识溢出也更多的体现出一种过程性,需要结合动态过程来对其进行认知。

(二)知识创新演化与协同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的知识管理,在知识获取、处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将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新的领域,并在新的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使企业获得经营成功[13]。有关知识创新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开始的对知识创新的概念、特征、影响要素等的研究,过渡到对知识创新的内在机制机理的研究[14-15],这一阶段关注的是显隐性知识在个体、团队、组织及组织间的流动转化过程,以及围绕协同创新的主体、客体设计创新机制,并在个体、团队、组织、行业、区域、国家等协同创新主体内开展应用与检验,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主要有:场(Ba)理论、SECI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生物学、系统动力学、心理学、物理学等,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知识源及知识创新过程系统模型方面[16-17]。

从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是组织协同创新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过程,目前关于知识溢出的研究比较注重知识溢出、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及相关关系,在组织协同创新的知识溢出路径分析方面还没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在对协同创新组织间的知识创新过程演化方面的系统化和定量化的描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对协同创新组织的知识管理演变过程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显得更为必要。为此,本文将主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论述与方案设计,以期较好的认识上述问题,并做出一些积极的探索。

二、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的路径分析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通过多项举措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协同创新主体间知识溢出的路径及其知识创新演化的特征。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的过程是不同主体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且表现为知识源在不同主体间的动态传导性,使得协同创新组织在知识溢出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知识存量的增长,从而产生更多的知识溢出,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知识溢出可通过人力资本流动、技术转让与合作、贸易与投资等多种形式产生,可以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可以是商业性的或非商业性的。

(1)基于人力资本流动的知识溢出。知识依附于个体存在,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溢出更加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流动,稳定的具有一定比例的人力资本正常流动可以促进知识溢出,激发组织创新活力。此外,人力资本流动的背后还隐含着大量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特别是在现代虚拟社交网络的环境下,极大的扩大了不同组织人才间非正式交流的范围和程度。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人才的社会网络合并社会资本的耦合作用深刻影响着知识溢出的效率。

(2)基于正式或非正式的研发合作的知识溢出。由于协同创新组织成员自身具有知识异质性的特点,且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显著加快,技术创新的风险大大增加,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大学单凭依靠自身的力量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推动协同创新的目的也是依托强强联合,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研发合作形成对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组织等集成创新要素的整合与利用,依靠多学科和不同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高校的研发机构、企业研发部门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等被看作是知识创造、创新和溢出的主要来源。产学研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研发合作为知识溢出提供了平台和土壤,特别是那些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协同创新网络,公司技术人员、大学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家通过非正式交流或各种正式的学术研讨会交换异质性知识,实现技术知识的溢出或扩散。

(3)基于交易投资的知识溢出。协同创新组织间可以通过知识供需关系获得知识溢出,比如技术转让、专利授权、设备购买等。由于市场不可能像处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品那样,有效地处理具有不确定性、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特征的技术知识和组织技能等资产的生产和交易,知识和技术从生产商转移到使用者手里,就会发生知识溢出现象。 在通过贸易投资发生知识溢出的过程中,落后区域吸收溢出知识的效率高低取决于该区域本身知识存量和吸收能力,一个区域只有在拥有大量知识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理解、评估、融合与使用外部环境中的知识,才能将区域的外部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知识。

三、协同创新组织知识创新演化SD分析

协同创新组织知识创新的两类主要参与主体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其知识创新演化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反馈系统。为此,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SD)的分析方法,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组织协同创新这三者的知识存量变化的角度,利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的方法对协同创新组织知识创新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其分为三个子系统,即高校/科研机构知识存量子系统、企业知识存量子系统以及组织协同创新知识存量子系统,通过设定各个子系统的流位和流速以及影响因素,构建协同创新组织知识创新演化SD分析模型。

(一) 子系统流图与流率基本入树

为了考察知识溢出和知识创新演化过程中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协同知识存量的变化情况,根据系统的流率和流位以及变量关系,建立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演化系统的各子系统流图,如图1所示,并据此建立系统的流位流率模型。

(1)高校/科研机构知识创新变化量R11(t)和知识遗失变化量R12(t)流率基本入树T1(t),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动力(MU1)和知识创新能力(MU2)是构成其基本创新绩效表现的核心,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会产生老化与遗失MU3,而知识存量LU则对其知识创新量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其知识发生累积效应,则在[t,t+DT]期间,其知识创新变化量R11(t)=dLU(t)/dt=LU* MU1* MU2;知识遗失变化量R12(t)=dLU(t)/dt= STEP(LU*知识遗失率(0.1),1),此处采用阶跃函数来表示知识遗忘的过程;知识存量变化量R1(t) = INTEG(R11(t)-R12(t),10),LU(t)|t=0=10。

(2)企业知识创新变化量R21(t)、知识遗失变化量R22(t)以及知识转移变化量R23(t)流率基本入树T2(t),校企协同创新主体间存在知识势差,并具有知识流动的意愿、承担相应的风险以及知识吸收的能力,同上分析,在[t,t+DT]期间,其知识创新变化量R21(t)= dLE(t)/dt=LE* ME1* ME2* ME3,依次分别为企业的知识存量、知识创新动力(0.4),知识创新风险和知识收益水平,ME2、ME3用表函数表示;知识遗失变化量R22(t)=dLE(t)/dt= STEP(LE *E知识遗失系数(0.2), 5);知识转移变化量R23(t) = DELAY1I( IF THEN ELSE(转移阈值(LE / LU)<0.95, E知识吸收能力(0.5)*U知识发送能力(0.8)*( LU- LE)*转移阈值, 0 ), 2, 0 );企业知识存量变化量R2(t)= INTEG(R21(t) + R23(t) –R22(t),1)。

(3)组织协同创新知识存量(LX)= INTEG[(高校/科研机构知识共享度+企业知识共享度)*协同情境];高校/科研机构知识共享度=DELAY1I[LU*(1-U知识保留系数), 1 , 0],U知识保留系数=0.08;企业知识共享度=DELAY1I[LE *(1-E知识保留系数),1,0],E知识保留系数=0.05;协同情境=(人力资本+信任程度+政策水平+知识粘性+资金投入)∕5,其中组成变量取值范围为[0,1],采用随机函数RANDOM NORMAL自动生成。

(二)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VensimPLE软件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设定模型的运行周期为3年,即36个月,仿真运行结果如下图2所示。

从仿真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系统仿真周期内,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存量、企业知识存量以及组织协同创新知识存量都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量的增速和增加的幅度都要比企业的高,且在模型仿真的后期这种效应体现的更加明显,这是由于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动力和知识存量要高于企业,所以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存量增长量和平均增速在系统仿真周期内呈现出比企业的要高的特征,这是符合实际认知的。同时由于企业的初始知识存量相比高校/科研机构要薄弱一些,所以在系统仿真周期初始阶段企业的知识存量绝对增长量不是很明显,但随着仿真步长的不断累积,当仿真周期到达18Month之后,企业的知识存量增长明显,其次,在系统仿真的中间阶段企业知识存量出现一个渐进的波动,是由于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知识势差变小的缘故,这也与实际的情况是相吻合的。可见本文所建立的系统模型是能够准确反映组织协同知识创新演化过程的特征的。

四、结论与对策

“2011”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参与组织的协同以促进整个系统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对知识溢出、知识创新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演化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从运行结果看,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的过程。结合模型仿真的结果、组织管理理论以及协同创新理论,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协同创新组织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1)由于知识溢出具有两面性,对于知识溢出方而言,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知识的独立异质性和竞争优势,会对知识溢出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协同创新组织的知识创新和协同学习,又需要扮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角色。这之间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激励策略的制定上都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作用。

(2)作为协同创新组织的成员应该要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策略设计,如高校应该承担更多的知识溢出的带动效应,鼓励具有公益性质的知识溢出以促进区域和地方的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政府应充分发挥调节和指导作用,积极统筹社会科技中介和有政府背景的大学科技园等知识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知识孵化器的功能;企业应该更好的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充分激活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3)协同创新是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链,组织的知识创新活动应该在知识创新生态环境的视域下,考虑从知识的生命周期演化的视角来分析协同创新组织间的知识创新活动,因此,更为重要的是要构建促进组织协同的知识存量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整个知识创新体系的良性发展,形成螺旋形的社会知识创新增长模式,通过设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组织的知识创新需求,降低组织的知识隐藏率,平衡组织的知识势差,提升组织的知识发送和吸收能力,优化组织知识创新的协同情境,促进组织知识溢出。

参考文献:

[1] 马永坤. 协同创新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机制的建构[J].华东经济管理,2013(2):52-55.

[2] 解学梅.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8): 51-64.

[3] 王晓红,金子祺,姜华. 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行为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 4):120-128.

[4] 郭艳丽,易树平,谢心灵,等. 垮组织任务型合作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J].系统工程,2014(6): 71-76.

[5] Olga Alonso-Villar. Urban Agglomeration: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Product Diversity[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2,36(4):551-573.

[6] 王道平,周叶,孙庆彬.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知识扩散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管理学报,2012(11):1 706-1 711.

[7] 胡彩梅. 知识溢出影响区域知识创新的机理及测度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 GDA Macdougall.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oard: A Theory Approach[J].Economic Record, 1960,36(73):13-35.

[9] 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 29(3):155-173.

[10] 孙兆刚. 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1] Kaz Miyagiwa, Yuka Ohno. Uncertainty, spillovers, and cooperative R&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2(20): 855-876.

[12] Keller W. Are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trade related Analyzing spillovers among randomly matched trade partner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8(42): 1 469-1 481.

[13] 冯新周,何自立. 组织知识创新及其管理[J].中国科技论坛,2010(2):28-31.

[14] 龙跃. 知识创新研究综述与评析[J]. 情报杂志,2013(2):88-92.

[15] 吴杨,苏竣. 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的复杂特性及其协同机制作用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156-165.

[16] 王艳,毕丽华.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1(S2):343-347,357.

[17] 杨波.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与仿真[J].图书情报工作,2010(9): 89-93.

路径与创新 篇4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主要是研究液压与气动技术一般规律与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 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与生产实际联系十分紧密, 对中职学生知识、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职院校开设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 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关于液压和气压的专业知识, 对学生在安装、维护、调试液压和气压控制元件等方面的动手能力有着促进作用。长期以来,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都是以教师“教”为中心, 强调的是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没有达到中职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 本文对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与创新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 开发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思路

中职在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时, 要对工程机械、锻压机械、冶金机械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进行专题调研, 分析当前的就业需求以及就业形势, 从而制定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就业岗位的性质、职责、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进行分析, 找出比较典型的工作任务, 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 由就业领域到处学习领域, 从而进行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设计。

3 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与创新路径的研究

3.1 正确定位课程教学的目标

中职院校在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时, 要根据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该门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该学科不仅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也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一门技术。中职院校在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时, 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既要掌握一定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理论知识, 能够胜任液压与气压元件的选用、拆装、调控等相关的工作, 还要培养其自主进行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为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积极寻找就业实习基地, 校企共建教学内容

根据上述调研中了解到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形势, 明确与该门课程相关企业的岗位需求, 根据人才机制制定培养目标, 各个省市要参照本省制造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以技术员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 积极寻找中职学生的就业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以面向工作为基础的教学内容, 仅仅围绕液压和气压系统的设计、使用以及维修, 以企业典型案例为载体, 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进行知识重构, 从而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3 对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3.3.1 情境教学, 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分为不同的模块, 教师要编制情境教学实施表, 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 实现教、学、做一体教学。教师在讲授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时, 要将液压元件放在情景室, 通过实物讲解元件的结构和原理, 并让学生亲手实践, 自己动手拆装,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时, 要充分利用拆卸式液压实验台, 先让学生观察实验台回路的连接方式, 再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 各组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 合理的选择元件, 设计并控制电路, 继而进行实物连接。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3.3.2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涉及到的概念非常多, 而且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和抽象, 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比较多, 而各个院校情景室的设备数量有限。因此, 在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利用动画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 图文并茂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同时也弥补了中职院校学生人数多、实验设备少的现状。

3.4 教师要以工作为导向编写教材

当前, 众多中职院校在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时选用的都是国家统一编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用的教材。这类教材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该类人才的就业需求出发, 主要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中职院校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 应该淡化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 突出培养学生工程应用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 各个中职院校要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教学情况, 以工作为导向, 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教材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 教材的编写要与企业实际工作项目相结合, 按照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编写, 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 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 开发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子教材, 对典型的液压系统进行仿真,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弥补纸质教材的不足。

4 结论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在实行教学改革后, 教学内容恰当,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具体化, 增强了学生的视觉效果,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作为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修课程, 近些年来, 以工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成为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指导方针。应对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传动的教学要求, 其教学过程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主要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方面进行的, 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创新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吕玉光.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华人时刊 (中旬刊) , 2014 (03) .

[2]韩玉娟.职业学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05) .

路径与创新 篇5

教育经济管理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

■ 浙江海宁 / 王 景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地方应用型高校需结合自身的特点,转变教育理念,从指导思想、教育理念、具体措施各层面重新审视和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6.056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引导部分有条件、有

执行力和流畅的应变力,并应当作为一种尊重人才、尊

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和弘扬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塑造,使其成为大学追求学问和探索未知的本质体现。意愿的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应运而生的全新教育方式,与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是实现“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对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地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地方高校转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如何把握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契机,推动高校教育改革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努力使之成为高校办学、人才培养、学生发展的“金名片”,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关键是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化特色,体现差异化发展的办学之路。其内涵应强化三个特征:一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二是面向产业行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三是突出应用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定位。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其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定位高度契合,并以校园内外和区域社会为教育平台,必将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支撑。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竞争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已

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主题,而创新的本质因素是人才培养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呼唤,高等教育要承担起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合格人才的责任,这场深刻变革的关键节点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定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各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全新路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协同性,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手段更为灵活多样,创新创业类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些特点都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深化实践教学等目标不谋而合,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已经形成社会的广泛共识。

级政府均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当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已由部分高校试点发展到全面推广实施。各高校纷纷响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众多教学型和应用型高校更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本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序列当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潮正乘势而来。各高校也一直努力探索和凝练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定位,但就实际而言,基本都是从操作层面、实践层面的总结和归纳,未能较好地与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方向性发展战略有机融合。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主要依托于学生处、团委、就业办等学生事务相关部门开展,尚未形成实质上的融合创新创业教学、创

创新创业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高素质人才具备的核心能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当仅仅理解为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传授,而是要树立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摒弃只谋生不谋道的观念,使其具备强烈的驱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决断力、高效的

/ 2015 年第 6 期

新创业研究、创业实训实践等多种职责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

育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决策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平台,尚未形成积极促进创新创业

教育的聚合力,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提升。唯有“自上而下”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建立起覆盖宏观层面的规划机制,中观层面的协调机制和微观层面的执行机制的组织保障,才能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化、科学化、特色化发展。

取传统的课程考试形式,迫使学生被动应试。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检测,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培养学生更具有可行性的实际创业知识和技能,并得以实践运用,则显得格外重要。

3.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拓展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软硬件环境均得到极大 2.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融合协同(1)专业教育融合问题。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的改善,但仍存在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不佳的问题,如创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水平与学生实际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二课堂资源比例还需要进行调整,各类教学改革平台和人才智力优势仍未充分利用,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渠道和载体还未有效拓展,政府和企业支撑资源还需要主动深入寻求,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协同推动动力不足等。大部分相对更侧重于学生实践体验、校园文化活动,隶属于第二课堂范畴,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

(2)课程建设渗透问题。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的核心,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很多高校已经将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环节,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对大学生创业实训技能的培训,而更应注重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当中。对比一下这个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变化调整进阶、课程群组体系建设、多学科交叉渗透及本土性课程开发层面,仍存在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地方应用型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1.从指导思想层面明确定位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积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新趋势,牢牢把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新契机,以差异化发展战略为指引,凝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涵,依托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使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更加清晰的目的性和操作性,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师资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保障和依托。与传统的专业教育不同,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系统性的传授知识,还要求教师利用各种革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师资仍以团学工作和就业指导人员为主,存在着师资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实践经验匮乏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培养既有专业背景,能从事学术研究,又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创业教师与校外创业导师相衔接的结构合理、搭配科学,层次分明、梯队优化的创新创业教师师资队伍,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面对的一大挑战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缺失,及如何确立其他学科领域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决定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范围和方式,来自教师队伍的认同和支持则决定了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目前,许多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内涵缺乏一定深度的理解,因此,如何有效转变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知,鼓励其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教学等改革,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又一重大课题。

2.从教育理念层面明确目标(1)在方针政策的导向层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地方高校,应在扩展创新创业教育规模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引导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转型,使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理念从提高就业率向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转变,从埋头教学管理运作向积极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转变。

(2)在解决问题的抓手层面。从顶层设计入手来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一是成立校一级层面的创新创业工作统筹和指导机构,统一思想,协调资源。二是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支持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平台建设。三是深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发丰富实践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四是坚持“内挖潜力 + 外拓资源”的方法,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五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建设。

(4)教育成果评价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高校内部尚未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因此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难以清晰界定和评价。而对于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的考核,仍采

(3)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层面。突破传统创业教育的模式,将推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作为切入点,紧扣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实践形式改革等系统性的改革措施,实现创业教育实施模式的顶层设

2015 年第 6 期 /

经管研究 教育经济管理

计和整体建构。3.从操作实施层面明确任务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校级常设性机构,统领全校创新创业工作。高校应改变以往学工、团委、就业线为主搞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成立由学校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主抓,教务、学生、科研、人事、资产、后勤、社会服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院系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全面统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在委员会下设立相应的二级中心,具体实施创新创业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服务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组织指导、社会创新创业资源对接和服务等工作。具体平台职能可分为:一是教研中心,具体负责创新创业类教学科研活动。开发和实施符合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包括:创业实训课程、网商创业课程、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课程、指导学生科研和实践的训练课程及结合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课程,定期整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的案例素材、教研成果和教学经验,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信息、资源和成果,并通过相关平台进行推广,促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建立一支致力于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方法训练、创业基础传授和实践课程运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库,实现教师智力资源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对接,提高竞赛成绩,深化创业指导力度。对接相关政府部门、专业学会资源,长期开展针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创业课题进行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以理论研究促进教育改革。二是实践中心,具体负责开发第二课堂资源,统筹和指导各类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三是服务中心,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目标,通过运营创业基金、创业孵化基地,催生大学生创业项目,推动大学生创业氛围的形成。以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提供能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创业咨询和创业信息资讯等多样化的延伸服务,为学生创业项目的成长进行全面培育,对接政府和社会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和优惠政策。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创业师资优质资源,对接当地人社、地方共青团、商务和科技部门,为社会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

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或专业交叉课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创新能力。在专业课程内容上能体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注重将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学生在复杂社会现象中发现机遇、掌握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加快创新创业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步伐,依托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深化“做中学”理念,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探索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引导性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立体式实践平台,突出创业实践体验应用。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因

此,除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外,还需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和渠道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以避免出现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环节之间脱节的问题,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专业发展之间的融合。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培育工程,开展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和创业实践类活动,扶持各类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发展、并加强活动宣传报道,营建校园浓郁的创业文化。积极拓展政府、企业、校友等各类资源,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合作创新机制建设,邀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校友、创业学生等参与创新创业交流和指导,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平台和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重视多方位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构

建科学创业经营股本结构,引入合理流转经营权机制,探索创业经营管理全新模式,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运营提供场地、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充分发挥专业院系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特色,鼓励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自主设计符合专业特色、与各专业实践教学相匹配的创新创业类实践项目,创业实践过程中开展自主创业或融入创业元素的其他类型创业活动,鼓励教师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等项目的研究过程,通过项目研究和课题合作研究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强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在创新创业课程领域,重视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加快创业实训课程场地硬件建设改造和软件采购编译,增开网商创业、创新思维开发等新课程建设,增加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数量,扩大其覆盖面以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创业类课程。鼓励各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4)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水平。优化创新创业类师资队伍。一是鼓励具有企业管理、信息技术、财会金融、文化创意等学科背景的专业老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充分依托学科背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二是从社会上聘请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成功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如企业家、创业校友、政府官员等,这些创业导师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自

/ 2015 年第 6 期

高教园区内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创新

■ 杭州 / 张义玲 蒋肖波

摘要:笔者以实践育人为理念,探索在高教园区内构建大学生自由贸易市场、创业集市、创业咖啡等创业实践平台体系,打造创业实践进阶模式,即从想法到实践、从创意到项目,将工作室变成创业公司的递进,帮助大

学生提升自主创业力和就业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实践;自由贸易市场;创意集市;创业咖啡

高教园区建设是为了落实“科教兴国”,保障高等教育可

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商业氛围浓厚,已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好平台。许多大学生就瞄准了高教园区的巨大市场,选择在本校门口创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了近百个高校园区。实践证明,高教园区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有效载体,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随着高教园区的配套日趋成熟,高校园区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

身积累的知识,为学生创业企业持续性发展提供咨询和帮助,也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师资不足的现状。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参与创业教改课题研究、创业课程改革,创设激励机制和有效渠道,从政策、制度、资金等多个方面为专业教师投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逐步建立创业师资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质量。

障机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确保创新创业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经费支持,在创业基地运转费、师资培训、对外交流、教师课酬、创业培训、系

统开发、教材编写、实践体验、竞赛奖励、文化活动、创

业项目初期扶持等方面增加投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灵活机动的交流和学习培训机制,鼓励创新创业教育团队积极走出去,通过参加学习、研讨、交流、培训,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最新的资讯和成果,努力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举措,全面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5)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和资金投入,确保创新创业健康发展。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在职称评定、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工 作考核、评优评奖等方面予以倾斜,建立健全激励和保 参考文献:

[1]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

院学报,2011(9).[2]刘小廷.论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3]朱柏青,陆富彬.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立研究[J].科教文汇,2012(25).[4]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情况(2010-06-01)[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作者 位:浙江 大学 方学院)

编辑 贾树海

2015 年第 6 期 /

体育教学创新的内容与路径探究 篇6

一、体育教学创新的内容

1.体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人们自身认识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决定了人们的认识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出现与时代不相符的意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观念更新与否是区分『日观念与新观念的分水岭。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任何成功的变革、创新无不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先导和前提,体育教学创新也不例外。

从体育教学观念人手进行创新,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创新方法之一。体育教学创新不是模仿、效仿或简单的组合、叠加,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体育工作者,从思想上去重视创新,从行动上去研究创新。而这种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首先反映在体育教学观念上。观念主导行动,对于教学各个因素的重新认知,将改变我们有的教育观念,从而在对教学主体、模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中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故此,体育教学观念的创新,是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

2.体育教学主体

教育界关于教学主体地位的认识始终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极之间徘徊,也明确区分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在现代教育观念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即在课堂上建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和谐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

3.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因而,对体育教学原则的创新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活动。它兼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体育教学原则是兼有一般教育原则和体育原则的集合体。因此,教育理论的发展和体育理论的发展都对体育教学则具有影响,在对其进行创新时,要仔细研究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以及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学校体育目标,发展新的体育教学原则。

4.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随着观念和原则的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也要不断地创新、发展。美国教育家乔以斯·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把教学模式界定为“一种可用于形成课程、设计教材和在课堂以及其他场合指导教学的计划或范型”。近年来,为摸索新型教学模式,国内外教育专家对“教学模式”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应用研究,也对体育教学中“应试教育”进行了剖析。认为体育课也必须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竞技为中心,以提高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综合能力为核心,以启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为重要内容,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5.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多选择运动技术练习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范围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二、体育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

如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好的路径进行创新,是需要研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因此,创新也是发展的一种形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坚持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探讨体育教学创新路径的选择模式:基于体育教学发展客观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教学单位物质基础,体育教学创新需遵循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体育教学创新路径从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实施。体育教学创新路径的选择先要以客观需要和物质基础为出发点,继而依据创新原则去选择创新路径。

1.改革体育教学评价

长期以来,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这是不公正的、不全面的,导致学生只是追求所学的知识,对能力、创新漠然置之。体育成绩考核应是多方面的,不仅是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能力的发展,还包括身体健康素质和参与体育、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竞争、创新等社会适应方面的素质。评价范围也不能仅停留在体育课上,应把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按权重列入学习成绩中去。评价方法可采用问卷、跟踪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不仅仅是单一的体育竞赛评分表。因此,应建立科学的学校体育评价内容和标准,使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

要建立体育教学创新的环境,首先要在教学中养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良好风气,这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想象,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施;才有可能创新与超越。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宽松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呈开放状态。

3.转变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和手段。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育兴趣,力求灵活多样,活泼有趣,通过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取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奥秘的热情,以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新闻采写与编辑创新路径理念探讨 篇7

广播新闻采写与编辑的特点

传统的广播新闻是指通过新闻采编人员的声音发出的信息, 在技术方面, 它是通过无线电来传输声音信息的, 所以, 它的传播速度很快, 与传统的报纸、期刊等相比有着不可相提的优势;二是采写与编辑的消息精简, 广播新闻稿要去除没有用处的内容, 把最主要的信息及时发布出来;三是真实度高, 新闻是发生过的事情, 所以, 采写与编辑都是按照原本的事情来写, 不会瞎编乱造, 而且现场直播的形式更能让人们认可。四是播报范围广, 无线电的覆盖范围大, 新闻信息全天播报, 但这些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独享的了, 广播新闻要在保留原有的这些特点之上进行创新, 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广播新闻。

广播新闻采写与编辑存在的问题

在广播新闻的时代发展过程中,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随着新媒体等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这种新闻播报形式要想在现代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就要敢于面对它逐渐显露出来的问题。

1.新闻编排形式单一

广播新闻是以无线电的方式来传播的, 由于编排形式单一, 受众源难以保证, 年龄稍大的人会对广播新闻怀念, 但无法吸引年龄稍小的群体;编排形式单一会导致新闻播报乏味无趣, 不能满足对精神层面要求更大的现代人, 所以, 多样化的播报形式对编辑和采写人员来说是工作的重点。

2.节目编排杂乱

合理的节目编排是新闻播报受听众欢迎的条件之一, 它可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各方各面的信息。但是, 现在的一些广播新闻只是将新闻简单的堆积, 然后在定点播报;节目的类型没有分好, 甚至只是应付, 对节目编排毫不上心, 这样让听众感到接收的信息十分混乱, 长久下去就会感到疲倦, 从而放弃广播新闻。

3.新闻信息采写有局限性

在人们逐渐习惯面对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了解新闻的情况下, 广播新闻的采写和编辑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与其他媒体相比, 生动性较差, 人们只能通过声音的形式来被动接收信息。这对采编人员的要求就更高, 但工作人员在长时间进行大量的工作时, 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新闻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新闻采写与编辑的创新路径

为了增强广播新闻在新时代的竞争力, 开拓广播新闻的发展空间, 与现代化市场接轨, 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播报形式, 对新闻的采写与编辑理念和路径进行创新。

1.制作多种新的新闻形式

在广播新闻的采写与编辑上, 要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制作出适合人们口味的新闻形式, 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进行创新。在理念方面, 要将客户感受放在第一位, 即多听取听众的建议, 满足他们对新闻播报的合理要求。在形式上, 要创新出不同的播报形式, 比如, 播报新闻可用滚动式和直播式两种不同的方式, 开设听众互动的连线与听众进行交流沟通等, 但播报形式要让人们容易接受。在采写和编辑新闻时, 首要是听众, 因此, 要收集听众的反馈信息, 将其考虑到编辑和采写的方式中去, 这样更有利于广播新闻质量的提高。

2.合理编排节目

有效的新闻节目方案是吸引听众的第一步, 广播新闻的创新, 就是要降低广播的局限性, 表现它独有的魅力, 所以不断地优化新闻节目安排, 来吸引听众, 提升广播新闻的品质与形象。广播新闻的采写对新闻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 新闻的内容要有可看性, 而新闻的内容安排要有计划, 不能与前后的内容冲突, 影响真实性。信息内容的编排要精简, 不能太长, 否则会使听众感觉冗杂、劳累。节目之间要劳逸结合, 穿插小的娱乐性节目, 比如, 可以在一些新闻节目播报完之后, 增添一个讲笑话的小节目, 这样就可以增加一些听众量。此外, 还要对音响等外部设施合理运用, 巧妙运用多种广播元素, 让它与稿件内容搭配起来, 增强新闻的播报效果。

3.找准关键词和热点头条

内容是新闻的主体, 题目是内容的中心, 所以, 内容的题目是点睛之笔, 题目是内容的浓缩, 是内容的关键词, 因此, 找准关键词, 拟定一个精炼的题目是编辑人员的一个工作重心;接着是内容主体, 内容收集的全面性是一个关键, 新闻记者要利用网络或者与其他媒体合作的途径查找信息源, 拓展新闻视野, 发挥自己的优势, 增加信息量;新闻采写编辑人员, 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新闻的价值, 发现新闻真相, 选用全角度表现新闻信息, 吸引不同的听众群体;此外, 新闻播报最大的特点是越早报道越能吸引人们, 所以, 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访、写作、编辑等工作的时候, 及时找准目标, 抓住最能吸引人们的信息。在进行热点头条的编写时,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包括最重要的时效性, 这是新闻的本质, 其次, 要考虑内容的健康性, 包括弘扬正确价值观、好人好事、反应群众真实生活、新鲜奇特的事情等。新闻内容与民生越贴近, 越能加强人们对广播新闻的关注度, 所以新闻内容不能为了利益而编写空话假话。

总结

总的来说, 广播新闻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占领一席之地, 就要在编辑和采写方面进行创新, 跟上时代脚步。采写与编辑是广播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 广播新闻采写人员和编辑人员要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为听众提供高效的和真实的信息, 这样, 广播新闻才可以顶住巨大的市场压力, 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蓬勃发展。

云南区域创新能力解析与提升路径 篇8

2006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07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开展创新型建设活动。

云南作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科教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型人才比较短缺,区域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为根本改变云南省总体创新能力落后的状况,提升区域创新能力,2010 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了 “创新云南行动计划”。几年来, “创新云南行动计划”效果如何,云南区域创新的差距在哪里,制约云南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加快提升云南创新能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1 文献综述

自1912 年熊彼特提出 “创新”概念以来,国内外有关创新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概况起来,大体分为国家创新、区域创新和企业创新三个层次。企业创新主要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出发,重点关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理念创新等,是微观层面的; 国家创新主要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评估、国家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展开,属宏观层面; 区域创新在联结国家创新和企业创新中起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自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和朱迪思·拉森率先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概念后,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相继展开。从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涉及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比较、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

1. 1 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

Cooke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生产相关创新产品的潜力决定的,这种能力既需要企业、研究结构间的互动,又需要社会资本、文化等区域资源[3];Foss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根植于企业内部网络模式、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4]; Tura和Harmaakorpi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一种能过有效整合经济、智力和社会等资源的能力[5]; Teece和Dosi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发掘和培育个体竞争力并重新整合周边资源的能力[6]; Patrick和Caroline认为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取决于该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的创新能力[7]; 甄峰等强调区域创新能力中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重要性,是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能力[8]; 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9]; Riddel和Schwer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10]。上述学者分别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成主体、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的商业结果等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总的来说,区域创新能力内涵仍然处于探讨阶段,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概念。

1. 2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

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另一个是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国外方面,评价体系指标已日趋完善和标准,如Nelson设计了一套主要包括R&D经费来源、R&D经费配置、大学的作用、支持和影响创新的政府政策等综合指标体系来评估各国创新能力[11];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12]将欧盟创新指标分为创新驱动、企业创新、知识产权、知识创造、技术应用等5 个一级指标、26 个二级指标。相比而言,国内相关指标体系较为松散和凌乱,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魏彦莉从区域发展研究、区域教育培训、区域创新服务支撑和区域宏观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 个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13]; 刘凤朝等从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和品牌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4]; 万勇、文豪从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技术扩散和区域创新环境四个方面选取22 个二级指标来评价[15]; 傅为忠等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环境支撑和创新效益五个方面评价区域创新能力[16]。

评价方法方面,国内外大多研究都是选取相应评价指标后,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确定权重或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如任胜钢、彭建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 个省级地区创新能力进行分析[17]; 肖永红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2008 年数据对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评价[18]; 周立、吴玉鸣采用采用聚类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 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19]。

1. 3 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比较

实践中,各地的区域创新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为寻找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是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国外研究方面,Furman、Porter和Stern以17 个OECD国家为样本,从专利数据方面探寻不同国家创新能力的差异[20]。Mikel、Joost和Thomas将西班牙的17 个自治区划分成5 个区域,并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21]。Henny Romijn和Manuel Albaladejo对英国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22]; 国内方面,巴吾尔江等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依据,对中国30 个省份( 西藏除外)进行了综合排名和比较,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23]。吴汉利对中国西部地区11 省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24]。王宗军等以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据,对中部6 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25]。

1. 4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Tura和Harmaakorpi探讨了社会资本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26]。Riddel和Schwer结合国家创新能力的概念,发现高技术、学位授予量、行业研发投资和专利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27]。侯润秀、宫建成[28]利用我国1998 - 2003 年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研究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刘军等[29]利用1999—2007 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赵大丽等[30]研究了知识转移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党文娟等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31]; 王锐淇、张宗益分析了区域间互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32]。

2 云南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2008 - 2013

由柳卸林领衔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著的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目前国内在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方面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该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 个方面来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40 个三级指标、133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加权的定量方法。

本文在具体解析云南区域创新能力时,主要利用该报告的有关数据,同时,鉴于各评价指标( 主要是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 的连贯性,主要分析2008 年以来云南区域创新能力情况。

由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33]可知,总体上,云南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31 个省( 区、市)中,从综合排名来看,最好的是第22 位( 2009 年) ,最差排名是第28 位( 2012 年) ,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综合指标值来看,2008 年以来,云南省与当年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 2008 年为上海,其余年份为江苏) 差距越来越大,2013 年相差36. 26 分,效用值仅为江苏( 57. 58 分) 的37% 。在五个具体一级评价指标方面,2013 年与2008 年相比,只有创新环境排名上升2 位,其他四个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知识创造下降幅度最大,达5 位( 见表1) 。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1 知识创造

在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知识创造由3 项指标构成: 研发投入、科研论文以及专利。由表1、2 可知,排名方面,云南省自2008 年以来在知识创造方面呈逐年下滑态势。在指标值方面,与当年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相差最大分值为63. 88 分( 2009 年) ,其余年份也都在52 分以上。具体指标方面,研发投入指标排名呈V型,几年中排名最好的是第21 位( 2010 年) ,最差排名为全国倒数第2位( 2013 年) 。指标值方面,各年与排名第一的省份分差均很大,最大分差一度达77. 49 分( 2009年) ,六年中平均分差为72. 3 分; 科研论文项排名呈上升态势,由最差的28 位( 2009 年) 跃升至第16 位( 2013 年) ,进步明显。同时,指标值分差由2009 年的最大值48. 06,缩小到2013 年的26. 92;专利项排名在3 个指标中稍好,多年来一直在中游和中下游水平徘徊。指标值方面,2010 年以来呈逐年缩小态势。

注: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2013)

2. 2 知识获取

在知识获取排名方面,云南起伏较大,由2008年的第16 位迅速下降到2009、2010 年的第24 位,2011 年升至第16 位后又逐年下降( 见表1) 。从具体指标来看,科技合作方面,排名起伏比较大,最好排名( 2012 年第16 位) 与最坏排名( 2008、2009 年第27 位) 相差11 位。 指标值得分方面,2008 - 2012 年逐年上升,但2013 年下降12. 14 分,下降幅度达33. 6% 。指标值分差总体上呈缩小态势;外资企业投资排名呈上升趋势,并且近年稳居全国中游水平,尽管排名较好,但历年分差都在60 分以上,可见差距还是很大的; 技术转移方面,排名跌但起伏,最好排名( 2008 年第6 位) 与最差排名( 2010 年第24 位) 相差18 位。指标值得分呈逐年下降态势,指标值分差2009 年以后评价都在40 分以上,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见表3) 。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3 企业创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创新恰恰是云南省的薄弱环节,在2008 - 2013 年中,除2010 年排名21 位外,其他年份排名均在25 位以后,同时,与排名第一的省份的分差呈扩大趋势( 见表1) 。由表4 可知,企业创新的4 个指标中,总体表现都不够理想,不仅排名都比较靠后,而且分差都比较大。具体来看,制造和生产能力的分差在4 个指标中是最小的,但平均分差仍然相差32 分以上。设计能力分差最大,并且分差呈上升态势,2013 年相差75. 93,指标值仅为当年排名第一的省份的7. 5% 。企业研发投入项,排名呈V型,分差最大为55. 38 ( 2011 年) 。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除2009、2010 年排名中游外,其余年份处于26 - 30 位间,并且这四年间的平均分差近60分,差距可谓相当大。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4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外在因素。由表1 可知,除2009、2011 年排名全国中等外,其余4 年均在25 位以外,甚至一度排在30 位,全国倒数第二( 2010 年) 。由表5 可知,在评价创新环境的5个指标中,劳动者素质项表现较好,无论排名还是分差值都呈缩小态势。创业水平表现最差,排名一度在全国末位( 2008 年) ,分差尽管呈缩小趋势,但大得仍不可思议。基础设施项中,排名稳居全国中游水平,分差除2012 年外,基本在30 分左右。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项,排名方面,大部分年份均在20 位以后,总体上金融环境比市场环境稍好,但从分差上看,各年金融环境却比市场环境分差都要大。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2. 5 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从历年综合排名来看,总体水平居全国倒数几位,且逐年下降,这反映出云南创新绩效能力比较脆弱。表6 中,指标值分差方面,产业结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各指标中分差最大的两项,其次是宏观经济,再次是就业。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无论是排名还是分差表现稍好。具体来看,产业结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项平均分差分别达60 和65 分,是影响创新绩效的最大障碍。宏观经济项历年排名均在25 位以后,表现令人担忧,指标值分差平均在52 分以上,差距依然明显。就业方面,近两年均排在倒数第二位,排名很不理想,历年平均分差在40 分左右,进步空间很大。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方面,指标值得分是所有指标( 20 个三级指标) 中最高的,但2013 年排名突然下降10 位,分差增加近1 倍,值得引起关注。

注: 指标值栏中加括号的数值为与该项排名第一的省份指标值分差,由作者自行计算得到。资料来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8 - 2013)

3 云南区域创新能力较弱的原因解析

深刻解析制约云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原因,对今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制约云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几下几方面:

3. 1 创新主体能力不强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云南企业创新能力弱是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企业的研发投入、设计能力、生产和制造能力还是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均与发达省份有很大差距。云南大型企业多为资源型企业,存在资源枯竭、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为29. 93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380. 82 亿元,每十万人平均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仅为2. 55 件,分别为江苏的1 /30、1 /33 和1 /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究机构数为191 家,为浙江的39 /1。

云南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制约云南区域能力提升的又一因素。云南支柱产业主要为烟草加工业、旅游业、矿产业等,产业链短、产业层次较低。最能体现技术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等是云南的软肋,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云南高新技术企业104 家,排在全国第24 位,而同期广东的高新技术企业为4601 家,是云南的44 倍多,高技术产值201. 39 亿元,排全国第25 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701. 79 亿元,排全国第22 位,信息产业产值仅为17 亿元,排全国第27 位,出口额仅占GDP的4. 51% 。由此可见,企业和产业创新力的 “双弱”严重制约了云南区域创新能力。

3. 2 创新要素配置较低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人员、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成果产业化等是关键的创新要素。依据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具体指标,每万人平均R&D全时当量( 人年/ 万人) 云南为5. 42,排名倒数第三,仅为北京的1 /20,6 岁及6 岁以上人口中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所占比例为6. 98% ,排第28位。政府研发投入17. 54 亿元,居全国21 位,为北京的1 /28。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来自企业的资金为2. 1 亿元,居23 位,为北京的1 /20;每十万人平均发明专利申请数6. 04 件,居26 位,发明专利授权数1006 件,仅为广东的1 /18。国内外论文数分别为6985 和2621 篇,为北京的1 /9、1 /23; 技术市场交易额34. 6 亿元,居24 位,为北京的1 /20。在决定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几个主要要素中,云南省均处于落后水平,创新要素配置低是制约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3. 3 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区域创新环境由基础设施水平、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等要素构成。创新基础设施方面,2013 年云南省每百人平均电话用户和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居23、29 位,为同期排名第一省份的1 /2、1 /3。《中国统计年鉴2013》 显示,2012 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0. 29 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0. 26 万公里,分别占全国的3% 和2. 27% ,可见,创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市场环境方面,居民消费水平2013 年为8278. 14 元,仅为上海的1 /4,排名28 位,进出口差额1. 6 亿美元,排名尚可,为15 位,但金额为浙江的1 /790,差距还很大,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排名22; 金融环境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内部支出额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为2092. 2万元,为江苏的1 /48,排名第23 位,国家创新基金获得7860 万元,为浙江的近1 /5,排名20 位; 创业水平方面,2011 高技术企业数为104 家,为广东的1 /44,排名24 位,高技术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3. 75% ,排名第26 位,与北京的19. 67% 相比,发展空间还很大。

4 云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途径

创新能力建设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为切实提升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我们要从系统观视角出发,从政府、产业和企业等层面寻求突破。

4. 1 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 “创新工程”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引导功能,在创新环境建设、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引进、提高劳动者素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

( 1) 注重创新环境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激发区域创新潜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公路总量和人均指标排在全国前列外,电话、互联网等设施急需改善,另外,高速公路、铁路仍是困扰云南经济加快发展的瓶颈; 市场环境与金融环境方面,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努力多争取国家创新基金和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 环境保护方面,要发挥云南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引进先进工艺,降低工业 “三废”排放,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

( 2) 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创新的基础。2011 年,云南省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0. 63%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 /3,全省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0. 97%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 /4[34]。因此,要充分重视科技投入,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财政直接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为区域创新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 3) 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创新型人才一靠教育培养,二靠引进。尽管近年来云南省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由于历史原因,6 岁及6 岁以上人口中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认可所占比例还比较低,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当量排全国24 位之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在全国排倒数几位,可见,云南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等任重道远。

( 4) 加大引资力度。云南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资金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均排在全国20 位以后,因此,政府要契合云南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外商投资在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重视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创新税收激励等政策、机制,鼓励和促进风险投资形成产业化。

4. 2 产业层面

云南省总体上产业层次比较低,以烟草为主较为单一的支柱产业以及倾向于能源产品和原材料产品和初加工的工业结构,影响着创新的需求和能力[35]。云南要跨越产业结构升级的梯度规律,建立现代化新型产业结构,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下,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延长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使物流成本下降,产业集群将使云南的烟草、冶金、旅游等传统产业出现多种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的产业扩张,产业链将有不同程度的延伸[36]。

第二,尽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云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等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来抓[37]。

第三,积极承接内地产业。经济发展存在后发优势,产业升级也是可以 “逆梯度”的。云南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要素优势、国际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因地制宜创新与培植竞争优势,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第四,努力打造滇中产业集聚带。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云南要以此为借鉴,以目前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最好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中心城市为核心,发挥科技、人才、文化和交通的优势,打造滇中产业集聚带,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中心,推动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形成产业链整体优势和竞争优势,全面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3 企业层面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2013 年,云南省启动了新一轮 “创新云南行动计划”,这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 1) 树立创新理念。经营理念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创新行动计划指引下,要强化市场、竞争、品牌、人才等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树立具有云南产业和产品特色的质量、售后服务、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先进理念; 加大技术引进、改造力度,提高引进技术利用率,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 2) 培育核心技术。云南企业多为资源型企业,如云铜、云锡、云铝等,资源型企业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只能靠技术创新。2011 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究机构数191 个,排全国第20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R&D经费支出均在24 位以后,因此,增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经费投入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当务之急。

( 3) 注重管理创新。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也是生产力,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健全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专业性管理工作,创新组织体制、层次和类型,以行业内高效率企业为参照对象,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

( 4) 加强制度创新。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构建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的产权制度,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改造和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制度创新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保障。

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与创新 篇9

(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且枯燥的学科, 很多高中的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 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直接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如何利用各种资源转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 课堂互动不足。教师是课堂的中心, 并没有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重视“教”而忽略“学”, 课堂的互动不足, 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语言不够亲切、自然, 感染力不足, 更没有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师生间的距离较大, 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也有待及时的更新与调整。

(3) 思维培养不足。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 片面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与高中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联系得不够紧密, 学生在学了数学概念和计算后, 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些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 阻碍了数学与其他知识的有机结合, 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 认知领域的创新

(1) 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苏联心理学家教学家鲁宾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 而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也表明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 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 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满足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而更好地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2) 渗透教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数学在高中学习的科目中占有重要作用, 它不单纯是数学学习,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 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 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 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转化、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数学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渗透教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方式, 帮助学生克服数学思维的障碍, 进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领域的创新

3.1 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课堂的中心, 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开展的,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为本,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高中数学教育与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 认清教育和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不能片面地、机械地来理解和决定他们心理的发展, 必须要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 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的强烈的心理需要, 精选课堂教学内容, 巧妙设计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保证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取得更高效的数学课堂效果。

3.1.1 开展探求性课堂

在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 摒弃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克服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为学生创造恰当的自主思维空间, 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愿望,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提高其数学的应用水平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1.2 创设多元化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形象, 创设氛围, 将教学内容和情景高度融合,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智能水平的教学组织形式。任何学科教学的外延都应该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应该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否则目的不明确, 意义自然被消减, 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多数教师在讲台上传授书本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以应对考试外, 未必有真正的收获。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 对于数学课程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 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问题利用数学的思维进行解释与应用,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知数学教材;同时提供合适的问题情景, 通过一题多变, 使学生能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和思考,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分析、自我学习与自我进步的场所,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 增强师生的课堂合作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培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导师, 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 却忽视情感互动, 学生不爱不愿学习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数学是高中重要的学科, 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堂合作, 热爱学生, 增加情感投入,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拉近学生与所学内容的距离, 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 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另外, 对于平时数学成绩较低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 并且要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对于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进行引导, 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 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使他们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获得成功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最终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3 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

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时间限制内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要积极拓展学生的课外再学习, 指导学生要及时回顾所学知识, 及时总结与反思,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以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

4 动作技能领域的创新

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 动作技能区别于智力技能的根本特点, 在于这类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构成的, 是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法则的随意行动方式。学校培养学生, 不仅要让其丰富的知识, 更要掌握熟练的技能。技能的学习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出发点, 了解并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动作技能领域也要进行一定的创新, 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

4.1 重视教学中的细节处理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流程中的细节处理, 如:课程导入、结课、课堂评价、问题设计等, 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 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并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特点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中的细节因素, 使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数学教学效果。

4.2 注重学科知识的关联性

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包括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实质性关联。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培养运算能力、作图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猜想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 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同时, 生活是检验知识应用的平台, 教师应该注重学科渗透以及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经验手段传授书面上的知识, 将数学抽象化的概念转化为实际具体的生活内容,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丰富教学中的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高中课堂的广泛应用,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技术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优化。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自己的科技应用水平, 不断丰富或拓展课堂资源、参考资源、理论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等, 应用计算机及相应的数学软件来改进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 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兴趣, 使他们的学习需要得以满足。

5 结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数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 打破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 贯彻课改精神, 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不断地创新与改革,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摘要: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也成为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的基础。高中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本文从这三大领域出发, 创新教学路径, 不断地完善高中数学教学, 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优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路径,创新

参考文献

[1]胡红.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语数外学习 (数学教育) , 2013 (6) .

[2]杨跃鸣.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及若干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 2002 (4) .

[3]商玉英.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10) .

[4]李振国.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语数外学习 (数学教育) , 2013 (2) .

市场结构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篇10

鉴于商业模式对企业的重要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 将不再是单一产品或服务的竞争,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Drucker, 2002) 。商业模式竞争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 因此针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 国内外学者在商业模式研究方面并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 甚至连何为“商业模式”也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商业模式的研究时间较短; 二是研究商业模式的各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不同;三是商业模式的构成过于复杂, 难以被抽象化研究。笔者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为自身及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或节约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 对其原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或重构, 以更好地创造价值或节约成本的过程。

从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创新所进行的研究来看, 遗憾的是学者们并没有考虑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也没有对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 不同市场环境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创新面临的阻力及风险和创新的路径会有所不同。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环境的核心, 因此, 不同市场结构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也应有所区别。

二、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 获取超额利润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终极目标。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 有三种选择:一是在企业成本不变条件下, 提高产品价格;二是在产品价格不变条件下, 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前提下, 同时提高产品价格。为了研究的方便, 我们假设企业成本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为企业内部成本, 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 另一部分为企业外部成本, 企业外部成本主要包括企业与其产品需求者之间产生的交易成本等。然而无论企业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产品价格, 都会受到竞争对手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很难轻易做到, 因此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必然选择。

根据上文分析, 企业为实现获取超额利润的目标, 对应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有三条:一是在企业内外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此路径可以称为“新价值创造路径”。所谓“新价值创造路径”是指企业在内外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提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含量, 实现客户的价值增值, 进而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二是在企业获利能力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降低企业的内外部成本。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可以称为“节约成本路径”, 是指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降低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或交易成本等内外部成本, 进而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三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同时降低其内外部成本。

从上述分析来看, 第三条路径往往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最佳路径。但是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来看, 由于企业所处市场结构的不同以及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性, 往往很难实现这种理想化的结果, 更多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选择的是第一条或第二种条路径。

三、市场结构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在经济学理论中, 按照市场中垄断程度的大小及企业参与数量的多少, 市场结构具有完全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和完全垄断型等四种类型。然而上述四种市场结构中, 完全垄断型和完全垄断型市场结构在现实中较为少见, 因此大多数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和寡头垄断型。为方便进一步研究, 笔者按照市场中竞争力度的强弱把市场结构划分为两种类型:竞争型市场和垄断型市场。所谓竞争型市场是指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其特点是该市场中参与企业数量相对较多, 产品差异不明显且容易被替代, 企业缺乏价格控制力, 往往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垄断型市场是指市场中竞争力较弱的市场。其特点是市场中参与企业数量较少, 产品差异较大且不容易被替代, 企业对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处于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 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面临的市场竞争力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也应有所区别。具体来说, 选择新价值创造路径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 大多处于垄断型市场结构, 企业通过提供异质化产品或服务, 实现价值增值, 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商业模式。而选择节约成本路径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 往往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 一般很难通过实行差异化经营来实现价值增值。但是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中的企业, 可以通过优化交易流程, 节约企业内部成本或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方式来形成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

1、垄断型市场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垄断型市场中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动力是如何更好地维护其企业的垄断地位。而垄断型市场中的企业为维持垄断地位所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结合市场结构特点来进行。如图2所示, 垄断型市场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高、产品产异化大以及行业进出壁垒高, 针对该市场的特点, 垄断型市场中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必须要从如何进一步提升或保持现有的市场集中度, 进行产品的创新保持产品差异化, 如何提高市场的进出壁垒等方面进行。而市场集中度的保持或提升以及进出壁垒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公司是否进行产品创新, 为其客户创造出新价值。因此, 垄断型市场条件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只能是选择新价值创造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的新价值创造路径的典型代表为“苹果模式”。在智能手机领域, 苹果、三星等公司占行业比重过高, 可以把该行业看做是垄断型市场。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 苹果公司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 实现了价值增值, 显著提高了公司的获利能力。

2、竞争型市场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与垄断型市场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的是, 在竞争型市场中,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首要目标是树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如图3所示, 由于竞争型市场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较低、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很小、企业进出壁垒相对较低, 这也导致市场上替代产品较多、消费者转移成本较低、市场上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市场中企业树立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只能选择成本领先战略, 即企业必须能够以低于其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其客户提供相同质量的产品。竞争型市场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在这种市场中,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只能选择节约成本路径。

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的节约成本路径的典型代表就是戴尔公司。戴尔公司虽然被认为是获利最为丰厚的个人电脑生产商, 但其并不生产关键部件, 而是通过外包给其他公司进行生产, 这种独特商业模式显著降低了其公司交易成本。此外, “电子商务模式” (E-business Models) 也属于这种节约成本路径。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电子商务成功的原因在于通过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 显著降低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成本。

摘要:商业模式竞争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 而不同市场环境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在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节约成本路径和新价值创造路径, 进而分析了市场结构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市场结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罗珉, 曾涛, 周思伟.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7) :73-81.

[2]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研究理论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10) :17-25.

[3]成文, 王迎军, 高嘉勇, 张敬伟.商业模式理论演化述评[J].管理学报, 2014, (3) :462-468.

路径与创新 篇11

关键词:图书资料 管理 优化 创新 路径

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图书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为图书资料的管理提山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管理好现有的图书资料,更要不断地收集、更新图书资料,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在新时期下,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在图书管理中应该重视对图书信息的共亨,加快数字降l书馆的建设,改革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图书信息的效益,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图书资料管理的现状

图书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但是相对于社会的发展,图书管理仍需进一步的改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图书资料的信息共享,发挥图书的社会效益。图书资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涉及,尤其是科研机构与教育机构,都需要图书信息的支持,进而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具有无偿性,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服务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是有偿的。图书资料管理还具有主动性,是指不局限于特定的服务场所,而是走向社会,最大限度地做到图书信息的共享,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作用。

二、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现阶段图书资料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图书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图书资料管理员、管理方法与手段、资料的更新和管理设备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提山相应的措施,进而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发挥图书信息的作用,提高社会效益。

1.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对图书的整架与排放、借阅,更多的是提供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图书资料也并不仅仅指图书,还包括一些报刊和其他资料,对于社会有重要作用的文献等。图书资料的管理要注重将相关的图书资料结合起来,方便用户的使用,节约读者的时问。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者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较高的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从而提高服务水平、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方法也逐步实行智能化,而管理员的操作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进而影响了管理水平。

2.管理方法与手段落后

管理方法对于管理水平的影响很大,需要不断地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很多图书管理机构的管理方法落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对最新的管理理论缺少了解,管理模式较旧,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重视不足,管理资金投入较少,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另一方而是由于管理手段落后,在网络环境下,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而影响了管理水平。

3.图书资料更新慢,缺乏主动性

部分图书资料管理机构的资料较少,很多用户得不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减少了对图书资料的查阅,影响了I冬I书资料价值的发挥。许多行业的理论在不断更新,图书资料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备的信息,为用户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图书资料的收集是要实时进行的,密切关注一些前沿性的理论,及时地完成信息的收集,提高服务质量。在提供服务时,要将信息整合好,满足用户的需求,进而实现图书的价值。

4.图书资料管理设备落后

图书资料管理设备主要是指存放图书的书架、目录柜和阅览室的基础设施包括桌椅、写字台等等,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些设备都是图书管理机构最基本的设施,为图书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对图书管理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了要求,一些数据库的出现也对管理设备提山了要求,进而更好地提供信息服务。

三、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路径

1.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管理能力等,这些对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图书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与管理能力,更多的是交际能力,需求分析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与网络应用能力,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管理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学习一些网络技术,利用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2.改革管理方法,实现现代化管理

管理人员要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学习最新的管理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图书资料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图书资料的管理也有很多标准与规范,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管理。在新时期下,管理人员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服务系统,实现在线服务与信息共亨。管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的信息意识,进行知识管理,挖掘图书资料中的信息,将信息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加强对图书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充足的图书资料库藏量是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图书资料的库藏量对于信息的提供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图书资料的收集,使图书管理机构有更多的资料,更好地对信息提供分析。一方而,管理人员要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分类,将图书信息系统化,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另一方而,要不断地购置新的图书资料,添加新的资源,以便信息资源的查找利用。其中有一些行业的理论更新较快,更需要对其及时收集,进而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4.加大经费投入,购置先进设备

图书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图书建设的经费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立服务系统,提升服务水平。尤其是在网络信息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对于一些数据库或网络信息资源的购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管理设备的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水平,进而更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图书资料的管理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改进管理手段,购置管理设备,为用户提供较好的环境。

四、小结

路径与创新 篇12

一传承与创新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曾经让全世界瞩目, 它是一种推崇人文精神、伦理道德、中庸和谐关系的“理性”文化, 是一种强调集体主义并与自然经济运行机制相一致的“德性”文化。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 在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局势下, 中华文化在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 亟待我们解决。

(一) 中国传统文化被“遗忘”

从20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使曾经领先于世界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渐渐远行, 对国人的影响日渐削弱, 甚至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学者也寥寥无几。而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文化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科学生产力, 使得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了近代欧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发展, 在文化软实力上出现了“西强我弱”的局面。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对话与发展中, 正面临着传统文化遗产消失断层的窘境。

(二) 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令人堪忧

一些文化企业受商机、盈利、卖点所驱使, 创作出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和碎片化的娱乐文化来充斥文化市场, 使文化作品缺少了灵魂、精神与尊严感。有的商家为了追逐丰厚的利润, 无视产品质量与消费者的权益, 损人害人, 出现了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 从而失去了最根本的道德标准——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 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道德的失范, 功利主义正向方方面面蔓延。

(三) 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及影响力主要局限在临近地区与国家, 未能大量传播到西方发达国家, 从而未能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生心灵的冲击与感应。关于中国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文化精品并不多见, 输出到西方国家的影视剧作也缺乏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及主流文化的元素。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利用风靡世界的“数字化生活”, 影响并改变着中国人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从而危及了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生存。

二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路径

(一) 正确把握大学四大功能的关系

新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功能相辅相成,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人才培养贯穿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主线, 科学研究则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根本, 是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1]

文化传承、创新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是高校最本质的职能, 即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脱离了文化传承、创新, 其他三大功能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具体表现为:

1高校人才培养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质上就是培养能够对传统文化、先进文化、高雅文化进行传播和创新的人才, 他们进入社会后, 能够弘扬民族文化, 传播并发扬先进文化,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熏陶民众。

2高校科学研究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在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基础之上的对文化功能的具体体现。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要在继承原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 扬弃旧义、创立新知, 满足并引领现代社会文化的需求与发展, 科学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文化创新精神。

3文化传播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 它所承担的服务社会的功能, 就是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特定需要, 这是高校与社会的互动, 而文化服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高校通过文化讲座、服务咨询、图书馆资源、体育设施等载体提供文化服务, 将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向社会辐射, 推动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 培育高校教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

从古至今, 教师都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高校教师义不容辞地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教师只有主动自觉地反思、批判、创新教学和科研, 才能使大学中每一个受教育的人成为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传承者与创新者。

1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首先要培育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信念、态度、内在气质及行为方式。高校教师只有自觉地追求教育理想, 坚守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职业精神, 自觉地树立“为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发展”的教育观, 追求高远的文化理想, 才能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3]

2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的甄别、选择和传递过程

教学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 也是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互动。[4]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必须重建教师的文化自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 对文化保持理性、批判的精神, 除旧立新, 推陈出新, 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水平高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常勇于接受挑战,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以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断地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层次, 鼓励教师发现知识、创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为教书育人准备更多更新的知识养料, 为教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构建高校文化校园体系

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必由之路。目前, 高校轻文化校园重校园文化、轻文化培育重科研教学、轻软件发展重硬件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必须做到夯实文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 弘扬文化校园建设的灵魂, 立足文化校园建设的育人根本。具体做到:

1夯实文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

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本质要求是“社会即学校, 学校即社会”, 所以没有必要搭建校园围墙, 宛如和社会“隔离”, 不利于校园物质文化的传播。校园的一草一木, 每一栋教学楼, 甚至宿舍楼的建设, 要尽量体现出高效的物质文化积淀。校园内的绿化及道路的铺设也要尽量与高校的精神文化相协调、相映衬。教育与科研的设施设备也要打破“排排坐”的格局。这些自然存在物本身不是文化, 但经过精心规划、精心设计, 就会赋予它们以灵魂, 使之成为高校校园的人文景观, 更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2弘扬文化校园建设的灵魂

大学精神是文化校园建设的灵魂, 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大学精神体现了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大学精神一般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形式表现出优秀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弘扬大学精神文化, 既要重新审视其历史渊源, 又要结合现代化建设对大学提出的要求, 体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同时还要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经验, 丰富大学精神内涵, 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可度。

3立足文化校园建设的育人根本

建设文化校园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育过程即文化育人。为了培养有文化的接班人, 要做到知识育人和道德育人相结合。大学生既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 夯实理论功底, 提高专业素养, 又要积极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 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 无愧于时代的业绩。[6]

文化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在世界文化多元并存的条件下, 为推动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高等教育, 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历史使命, 传承、弘扬、创新中国优秀文化, 并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推动中国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引领世界。

参考文献

[1]严春燕, 庄勤早.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5) .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2011年4月24日, 新华社.

[3]孙凯.教师文化建设: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5) .

[4]皮武.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9) .

[5]刘玉.论高校教师文化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 .

上一篇:动态响应因子下一篇:安全保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