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与路径(共10篇)
原则与路径 篇1
■魏东海(1)姚红(2)叶广锋(3)
The choice of the evaluation perspec tive and principle of clinical pathway/WEI Donghai,YAO Hong,YE Guangfeng//Chinese Hospitals.-2011,15(12):27-29
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no.195,Dongfengxi Road,Yuexiu District,Guangzhou,510182,Guangdong Province,PRC
临床路径(c l i n i c a l p a t h w a y CP)是一种包容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以及流程管理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临床路径具有降低平均住院日、规范诊疗行为、增加医疗服务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提高病人满意度等作用,是医院为服务对象减少花费和保证高质量服务的科学方法,临床路径已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甚至有人称之为“20世纪末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医疗模式”。发达国家大多数医院已应用了临床路径。按照(Coffey,2005)的定义,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或其他工作人员,对于一个特定的诊断或程序,在最适当的时间所采取的经过最佳排序的措施”[1]。
我国从2000年前后陆续有个别医院对临床路径进行过探索,2010年开始,在卫生部的主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试点,2011年,卫生部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推行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如何开展对临床路径工作的评价是当前业界探索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1 国内外临床路径评价理论简析
目前理论界关于临床路径评价的讨论很活跃,陆续有一些评价模型和方法问世。临床路径评价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和效果的评价;第二层次是对科室或者诊疗工作组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和效果的评价;第三层次是对临床路径本身的评价,包括对临床路径的流程设定、表单规范以及诊疗结果的评价。鉴于国内正在试点医院推行临床路径,本文所述临床路径评价指的是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和效果的评价。
在国外,临床路径评价研究的特点是重视临床实施效果的评价,即重视对治疗结果的评价。Noha E Baz(2007)等系统回顾了有关临床路径评价的556篇文献,Noha El Baz排除了非英文文献和非实证研究后,对涉及到14个病种的适合做元分析的115篇关于临床路径评价的文献元分析发现:对临床路径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费用(costs),再入院率(readmission rate)和并发症(complications)等四个结果类指标上[2]。近年来,陆续一些学者对这种单纯依据临床诊疗结果评价临床路径的做法提出了质疑,Musfeldt C.A(1995)首先对临床路径评价单纯依据结果还是临床路径评价要结合过程进行了论证,并指出,单纯依据临床结果评价临床路径是不合适的[3]。Spooner(2000)也提出了他们的临床路径评价模型(Spooner,Susan H.2000)[4]。
在国内,鱼敏(1996)第一次将临床路径的概念引入中国[5],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临床路径研讨会”。任爱玲等对单病种限价收费与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进行比较,认为单病种限价收费是在临床诊疗收费中,对单一病种患者从确诊入院经检查治疗到患者康复出院限定最高费用的做法,而临床路径是目前最新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手段,目的是减少资源浪费,提供最佳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及时康复(任爱玲,2006)。
2005年7月,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启动《中国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Chinese Medical Quality Indicator System,简称CMQIS)建立及应用研究》项目,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医院内部纵向比较和院间横向比较功能的医疗质量监测平台(王锡宁等,2010)。王伟(2005)建立了临床路径评价的五步评价模式,即临床路径评价的计划、报告和数据收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数据收集和分析报告、评价的评估五个步骤[6]。陈晓阳(2006)认为对临床路径效果的评价研究多采用与历史资料相比较的对照方法,或设立平行对照的方法对单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估,效果评价指标涉及工作效率(如平均住院天数)、经济效率(人平均费用)以及绩效(如满意度评价)等方面,但不同病种的效果不完全一致,同时缺乏对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7]。杨炯(2010)认为单纯从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如平均住院日的长短,住院费用的高低等指标)去评价临床路径的好坏是不准确的,杨炯等从临床路径管理控制的角度,针对临床路径管理过程,选取了路径的实施条件、路径的设计、路径的实施过程、路径的结果评估等关键环节,建立了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8]。王锡宁(2010)沿用CHQIS医疗质量指标监测技术从出院患者人次等基本指标以及住院死亡率、关键病种和关键手术、再入院率、负性事件发生次数等指标对济宁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价[9]。
从上述国内外关于临床路径评价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临床路径评价的视角和原则多有分歧。现有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患者视角的评价(关注平均住院日、人平均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另一类是基于医院视角的评价(关注住院死亡率、关键病种和关键手术、再入院、负性事件等指标)。评价较少涉及到临床路径对医院成本控制的影响、临床路径对医务人员素质提升的影响、临床路径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这些内容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2 实施临床路径实践的启示
广东省有8家医院作为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等各高校的附属医院也开展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课题组调研发现,广东省公立医院对临床路径的评价也主要是集中在结果性指标上,主要体现在平均住院日、病床利用率、平均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广州医学院提出了“三天确诊率”等过程性指标。实施临床路径以后,医院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调研也发现了试点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一些问题。首先医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认识还有分歧,多数医院认为实施临床路径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通过降低平均住院日增加病床周转率,增强医院竞争力,医院经济收入不降反升,但也有部分医院反映实施临床路径以后,平均住院日下降可能会导致病床空置,进而影响医院经济收入。其次,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有分歧,多数患者认为临床路径将就医过程透明化、规范化了,可以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乱开药、乱收费现象,少数患者认为自己又不是医生也不懂医,却被医生护士牵着鼻子总是签字,认为多此一举,甚至加剧了对医疗风险的担心和恐惧,反而加重了心理负担。最后,临床路径对降低医疗费用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也存在部分少数患者医疗费用不降反升的现象,原因在于实施临床路径以后,原本可以(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免去的一些检查不能减免了,而这样确实更有助于保证医疗质量。
可见,单纯从诊疗结果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价是不够的。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关注经济效益,但如果担心实施临床路径以后可能会减少医院的经济收入的思想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宗旨是相违背的;患者希望以比较低的费用享受优质规范的诊疗服务,但毕竟部分患者医疗知识水平有限。这就启示我们,应该从医院和患者双重视角,综合考虑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权利,这样的评价才更客观,才有利于促进临床路径的实施推广。
3 临床路径评价的视角的选择
如前所述,临床路径试点实践有成效也有问题,从以上文献回顾和实践进展可以看出,对于临床路径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临床路径评价的指导思想,临床路径评价既不能迷失于单纯满足患者需要,也不能过分强调医院经营发展需要,而是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引业界建立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符合医改方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推动医院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实施。鉴于此,笔者认为临床路径的评价应该坚持二维视角和过程导向的思路。
3.1 二维视角
前文将临床路径评价归结为医院视角和患者视角两类,本研究认为应该将患者和医院两个视角结合起来,既体现以人为本,又兼顾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患者和医院“二维视角”评价临床路径才能兼顾医患双方,才能在评价中既照顾患者的需要,又得到医护人员的支持。此外,二维视角的临床路径能够促进医院加强基础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3.2 过程导向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评价不仅仅是对目标实现程度而言,而是包括产生结果的管理过程。临床路径被引进中国的时间还比较短,如果直接关注结果,不但结果难以达成,还可能会引发一些损害诊治效果的负面结果。广州医学院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过程性指标(例如3天确诊率)更加容易被医院和患者接受,也更有利于提高诊疗效率和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临床路径评价不应该单纯注重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
4 临床路径评价原则选择
临床路径工作在国内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临床路径评价关系到试点工作的成效和下一步的推广实施,临床路径评价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4.1 医院与患者兼顾原则
医院作为诊疗服务的提供方,关注的是不断提高医务水平和医院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考虑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和医德医风,才能保证规范的诊疗过程和优质的诊疗质量。患者作为诊疗服务的接收方,关注的是较低的诊疗费用和优质的诊疗服务。临床路径的初衷是要规范诊疗过程,保证诊疗质量,降低诊疗费用。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的评价应遵循医院和患者兼顾的原则。
4.2 过程与结果兼顾原则
过程是对结果的保证,结果是对过程的检验。评价临床路径首先要看诊疗服务的效果,但优质的医疗服务来源于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于患者的诊疗过程。医院对临床路径的重视程度、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组织准备和流程执行都会影响到诊疗服务的效果。关注临床路径实施流程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培养医务工作人才的保障。因此,评价医院临床路径应遵循过程与结果兼顾的原则。
4.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定性指标便于理解,定量指标便于衡量。Lagoe认为临床路径评价应以定量评价为主(Lagoe,Ronald J,1998)[10]。考虑到国内实际情况,对一些类似“领导支持”等难以定量的指标还应辅以定性指标。评价临床路径应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定量指标评价为主,
4.4 静态动态相结合原则
静态评价相对稳定,而动态评价着眼发展。静态评价标准恒定,便于操作,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和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实施,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基础工作将更加完善,患者医疗知识也将更加普及,临床路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因此评价临床路径应遵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临床路径评价的指标、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Coffey RJ,Richards JS,RemmertCS,et al.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paths[J].Qual Manage Health Care,2005,14(l):45-54.
[2]Noha El Baz,Berrie Middel,Jitse P.van Dijk,Andre Oosterhof,PietW.Boonstra,Sijmen A.Reijneveld.Are the outcomes of clinical pathwaysevidence-basedA critical appraisal ofclinical pathway evaluation research[J].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Practice,2007,13:920-929.
[3]Musfeldt C.A clinical lookat critical pathways[J].HealthcareInformatics 1995;12(2):44-48.
[4]Spooner,Susan H.EdD;Yockey,Pamela S.MSN,RN sing Clinical PathEffectiveness:A Model for Evaluation[J].Singapore Med.2000,41(7):335-346.
[5]鱼敏.关键路径法在美国医院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6,13(2):61-63.
[6]王伟,秦银河.临床路径评价模式探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J],2005.12(4):132-133.
[7]陈晓阳,曹永福,曾波涛,等.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与哲学,2006,,27(9):40-41.
[8]杨炯,李劲松,徐卫国.临床路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1):23-25.
[9]王锡宁,武广华,班博,等.为临床路径寻找评价原则[J].中国医院院长,2010,(6):75-76.
[10]Lagoe,Ronald J.Basic statisticsfor clinical pathway evaluation[J].Nursing Economics,1998,16(3):125-131.
原则与路径 篇2
【关键词】会计对称原则 公共信息会计 实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伴随着重要性提升的是长期以来为世人所诟病的财务信息会计质量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对于会计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公共信息会计与会计对称原则的关系分析和对比
(一)公共信息会计
公共信息会计系统,是全方位的会计信息仓库平台,旨在为社会各单位及个人提供实时、全面、立体的微观会计主体经济活动反馈信息。用户只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取有效信息即可。公共信息会计是我国在会计理论方面的一大革新,该系统的具体实施是建立在准则信息化、一致化的基础之上。然而,由于众多实际因素的影响,公共信息会计在实行中还存在很大的缺陷,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要达到公共信息会计的既定目标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二)会计对称原则
根据会计对称原则两种不同的性质,将其划分为静态对称与动态对称。静态对称既是指:在相同背景下的经济业务中,会计主体内部对该业务实行首次计量与确认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同的逻辑思维与阐述方式。而动态对称的含义指在同等经济业务中,不同的会计主体确认时间、确认项目对应、确认金额和经济解释大致相同。将二者进行对比,动态对称原则更侧重于突出,会计业务中相关的各个会计主体之间,对于相同业务所采取的处理手段,而静态对称则更注重企业内部相同业务的平等处理。
(三)分析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关联性
从浅显的层面上来分析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之间的关系,公共信息会计是一个整体,而会计对称是局部,会计对称原则要比公共信息会计的出现略早,公共会计是以实践为基础,而会计对称原则更重视理论。但是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公共信息会计与会计对称原则在目标、范围、技术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1.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有着目标的一致性。将二者放在同一平台下对比研究,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长远目标是一致的。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会计对称原则不仅仅在跨级主体内部有所体现,还辐射到政府相关机构之间、各企业主体之间、不同主体和非盈利组织主体之间,以此为基础,才能有效实现会计对称原则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变。而以会计为主体的会计信息,则能避免由于确认方式、计量方式、确认标准的差异,而产生的宏观会计信息数据与中观会计信息数据的调整。建立统一、科学的国家会计信息系统,是公共信息会计理论重要方向。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一致目标则是,全面实现整个社会范围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这两种会计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方向有所不同,会计对称原则主要的方向是会计技术,而公共信息会计的主要方向则是构建宏观体系。
2.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具有一致的技术背景。只有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才能达到会计对称原则和公共信息会计的实现。只有在信息化的计算机网络科技下,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社会对账,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错误能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在平台进行建设阶段,会计处理以及信息验证、重要环节中的会计报告都必须依托于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高效、精确计算,因此,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具有一致的技术背景。
3.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范围一致。会计对称原则的主要实施过程,是由静态对称向动态对称的转换,实施区域由微观逐渐扩展为中观直至宏观。在其转换过程中,有效实现了会计主体由微观逐步向宏观扩展,并且,客观说明了会计对称原则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随着国家对公共信息会计理论的制定,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会计信息系统,选取全面详细的财务报告信息。由此可见,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范围一致。
二、在遵循会计对称原则的基础之上实现公共信息会计的有效方式
(一)实现阶段
虽然要实现会计对称原则和公共信息会计,仍然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可以充分掌握两者的统一性,科学有效的推进公共信息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可统一到先实现会计对称,后实现公共信息会计,同步优化,合理划分层次,共同发展。笔者以会计对称原则设计的范围为出发点,从微观到宏观逐步拓展,将会计对称原则划分为对称维度和平台维度,并将称维度的实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一是在微观范围实现对称,其实质就是实现静态对称,主要实施对象包括企业、非盈利组织、政府部门等;二是在中观范围实现对称,实际上是指各企业在充当交易主体时的对称,集中表现为物流方、购买方、出售方等各相关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业务信息对称;三是在宏观范围实现对称,泛指企业、非盈利组织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对称。在这一阶段内可有效实现企业、非盈利组织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无缝连接。由此可见,完善会计信息平臺维度,在此背景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制,可以更好地为实现公共信息会计而服务。要构建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系统,其合理的配套机制应该涵盖全面的内容,必须涉及到人才支持和资金支持、软硬件技术支持等。要完成这个庞大系统的构建,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雄厚的财力资源以及丰富的物力资源,以保证项目的综合实力。
(二)实施方式
在微观层面实施会计对称原则,是实现公共信息会计和会计对称原则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和讨论,从实践角度分析,必须要及时发现会计对称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经常对会计对称原则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完善会计对称原则,对目前各种不合理的条款进行梳理,深入探究其原因,并详细分析相关参与者的真实诉求,有效改善对称缺失的现象在主体差异、计量属性差异、会计职业判断等层面的出现,根据不同业务实施相对应的对称会计方案。在微观对称实施一段时间,并且各方面条件相对稳定成熟之后,方可实现对于整个社会范围的对称,这样就可以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实现国家统一信息平台的构建。从理论角度分析,应当将会计对称原则作为制定会计准则与实行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合理优化已经存在的会计准则,其中包含准则框架的优化和准则内容的优化。准则框架的优化既是指,应用严格对称的会计方式,有效实现事项或交易的反向业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对称原则和公共信息会计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公共信息会计中的不足,对国家统一信息平台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基础来源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深入研究与探讨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关系,有效加强会计对称原则的认知和应用,对于国家的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若丘山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西卜,程亚琼.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关系梳理与实现路径[J].会计研究,2013(03):13-95.
[2]曲吉林,王江磊,牛艳芳.会计信息平台:发展历程、现状与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02):84-91.
[3]王颖.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关系梳理与实现路径分析[J].企业导报,2013(24):115-116.
农村学校发展应坚持的原则与路径 篇3
一、农村学校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制度管理具有天然的优势, 其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农村学校制度管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在农村学校管理中要严格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完善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 实现制度管人的目标, 以此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 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1]众所周知, 在管理学的诸多模式中, 民主管理的优势较为明显, 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意, 形成较有凝聚力的意见, 以助于推动制度的良好运行, 其管理效果可以较为充分地得到发挥。在农村学校的实际管理中, 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尤其是领导与教师的关系较为重要, 遇到重要事项要通过不同渠道, 多听取教师的意见, 善于把握民意, 营造良好的氛围, 最大程度地激发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实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 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 作出正确决策。
2.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 其中教育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 教学工作是中心, 其他管理工作都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来展开的。在农村学校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学校的宏观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2]管理学理论认为, 管理的主体是人, 管理的客体也是人。因此, 要想管理好一所条件受限的农村学校, 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般来讲, 学校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 拥有着其他资源无法相比的人才优势。在管理中, 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每个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 学校的发展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 这就要求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学会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 多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尽量提供充分条件, 满足不同教职工的需求, 以此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增强其责任感。
3. 坚持教学是中心的地位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学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3]因此, 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坚持抓好抓实教学的检查、落实工作, 尤其强调抓好课堂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要敢于创新,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积极推进研究性自主学习模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教育改革稳步进行, 对农村学校发展的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 并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且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 由于农村学校发展受到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的限制, 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师资力量严重失衡
最近几年,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 农村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教育教学质量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基本实现了城乡资源共享, 城乡教育的差距逐步缩小。[4]然而, 由于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条件较之城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 优质生源大量流入到城市学校, 由此出现了城市学校人满为患、农村学校学生屈指可数的尴尬局面, 教育资源也被严重浪费。由此带来优秀教师或者设法进城, 或者进入其他行业, 农村教师严重流失已成普遍趋势, 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 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这对农村学校的发展极为不利。
2. 评价体系极其单一
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已渐成共识, 教育改革进展较快, 在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中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制度, 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研究, 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出现了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 制度的优势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5]比如, 最近在农村学校实行的绩效工资制度就是如此。在农村学校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后, 按照何种标准考核教师的绩效就成了学校管理者较难处理的问题, 其原因是在部分偏远的农村学校, 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而上级出台的教师绩效考核标准都较为笼统, 属于指导性意见, 具体如何分配, 需要学校自己去制定标准并加以量化。学校在师德师风等方面都可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 但对于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价却明显不足, 农村学校要制订出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体系就存在较大的困难。
3. 德育地位颇为尴尬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 尤其农村中小学更是关系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在人才培养的诸要素中, 德育至关重要, 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极大。为此,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事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 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德育应有的地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直属于薄弱环节, 这就导致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 影响了教育效果, 教育目标与现实效果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与矛盾。
4. 管理手段严重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 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农村学校管理理念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现代学校管理水平的优化必须依靠一定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目前, 我国很多农村学校还没有实现这一思想的转变, 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 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在农村学校的普及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总的来说, 传统管理手段效率较差,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籍档案基本都是采用纸质的保管方式, 当需要查找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或成绩时, 通常需要翻阅很多资料, 花费很多时间, 也极易丢失或毁损。当然, 农村学校管理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需要加以正视。
三、农村学校发展应遵循的路径
前已述及, 我国农村学校发展存在诸如师资力量严重失衡、评价体系极其单一、德育首要地位没有得到重视、管理手段严重滞后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亟待研究, 以寻求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
1. 坚持走合作办学之路, 加强教师校际流动
在我国,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系虽已有所缓和, 但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在农村学校发展过程中, 实现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化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 其有利于弥补农村学校教师的不足之处, 以帮带等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对各学科教师的整合也起到重要的作用。[6]以美术这门课来说, 农村薄弱学校的美术师资极其缺乏, 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有一名专业知识比较强的教师带领、指导或结对帮扶, 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而且也可以传播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
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 学校教育的评价一直都是解决师生中各种问题的最客观、效果最好的策略。评价讲求科学, 以学生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必须从学生的努力程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制度运行的效果来看, 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具备较强的制度优势, 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较大认可,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就需要对教学进行管理, 而管理的核心是人的问题, 制度管人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只有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评价体系才可以确保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运行, 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7]在学科教育中, 中小学体育学科制定了一个体质健康标准, 其出台后对于体育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可操作性很强, 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照标准, 检查自己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什么, 从哪些方面努力, 学生的成绩离达标还差多少。从实践效果看, 这个标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能够很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最近几年, 新课改发展的趋势促使教师专业性进一步增强, 农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 虽然能力有所提高, 但教学实践与新课改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下, 如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以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展开量化计算。面对科学标准指导下的质量评价, 教师都会积极认可, 增强工作成就感,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校教育质量的管理工作也能形成长效机制, 从此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对于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崇尚以德为尚的育人理念, 为学校的各项管理提供保证
无才无德是一个废品, 有才无德变成了一个危险品, 由此可以看出德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 拜金主义盛行, 再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侵袭与冲突, 很多学生的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染, 全国出现的多起校园凶杀案就是一个具体体现, 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教育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有效抵制不利思想的影响则是一个亟待加以研究的问题。通常认为,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 其应该是第一位的, 是做好其他工作的思想保障。[8]这就要求在学校的实际管理中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努力开展道德教育, 把道德教育纳入到对教师与学生的考评体系中去, 以提高实际德育的培养效果。
4. 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提升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农村教育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 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部分。依据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能, 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事务管理等, 这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如能得到有效利用, 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9]在学校管理中, 要创新思维, 努力创造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结合的有效方式, 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应该对此加以推广和发展。农村学校地处偏远, 力量薄弱, 较差的办学条件和紧缺的师资力量, 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遏制这类学校发展和进步的障碍。有些学校对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先进教学手段尚处在了解、观望阶段, 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最近几年, 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和管理, 为农村教育管理者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学校的管理者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争取加盟信息网络, 以提高办学水平。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 学校在管理上不能再故步自封, 而应“互通共用, 优势互补, 以材为用, 乐材善诱[10]。合理充分地应用远程教育, 信息网络技术教育, 使学校教育在现代化教育推动下快速提高,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本校教师的教学相长方面。另外, 信息素质教育是我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农村学校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培养适应现代需要的人才也可以起到较大的作用, 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育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 农村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意义深远, 作用重大, 需要在立足农村实际的基础上, 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重视德育的积极作用, 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办学效益, 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以推动农村学校的长远发展, 为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建华.农村学校管理探讨[J].中小学管理, 2006 (10) :76.
[2]童学明.人本化理念在农村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8) :54.
[3]程德富.刍议农村学校管理的弊端及几点建议[J].教学与管理, 2003 (6) :87.
[4]陆正辉.农村学校管理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 (8) :103.
[5]梁伯奇.农村学校管理的现状和改革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86 (1) :48.
[6]邹治仁.学校管理要刚柔相济[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5) :76.
[7]许建春.从制度管理走向人本管理[J].新课程 (下) , 2011 (1) :138.
[8]孙世杰.学校管理的新视角:从制度到文化[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4) :15.
[9]陆霞.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18) :98.
原则与路径 篇4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职业声誉、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从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及其工作职责方面考虑,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理论来源有关怀伦理、正义伦理、德行伦理等,构建原则有尊重学生人身自由、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行为让他人受益、每件事保持公正、坦诚面对每位学生等。可以从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等四个维度构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专业能力;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184-005
专业伦理是任何一个专业的精神支柱,是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分一个职业与一个专业的核心维度,高校辅导员作为专门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团体,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必然离不开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其专业化程度标志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对于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维护高校辅导员团体的职业声誉,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的理论渊源
“伦理”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1]黑格尔指出伦理体现于家庭、社会、国家中的客观意志。[2]伦理调整的对象侧重在社会群体,所以伦理是社会的道德。[3]专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 是指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4]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是高校辅导员为更好地履行其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辅导员职业声誉而制定的一套基本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所以,辅导员专业伦理是辅导员这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标志,是一种团体伦理,属于应用伦理学研究范畴。它更多的是用来有效处理辅导员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家长、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判断,关怀伦理、正义伦理和德行伦理对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的建构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1.人文关怀——基于关怀伦理的辅导员专业伦理
关怀伦理有时被归为女性伦理学范畴,是由Noddings 在1984 年提出并建构了主要理论模型[5],这个理论模型以C·吉利根的心理学研究和伦理学为基础。C·吉利根认为男女两性有着不同的伦理推理方法。男性伦理推理方法以普遍道德原则为基础进行抽象逻辑分析,女性伦理推理方法以实际关系和感情为基础,对事件发生情境进行细节分析。所以关怀伦理学注重关系,遵循“说情”逻辑,面对伦理困境时联系特定的情景,依靠直觉综合作出选择,即所谓“以情感人”。[6]从这个角度出发,关怀伦理就能更好地促进人际关系的交流融合。高校辅导员更多的是做人的工作,处理最多的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和关怀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统一性的思想根基。以关怀伦理为基础,来构建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就能更好地从女性视角出发,对学生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强调个体学生的需求和福利,关注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关怀的互动关系,对学生倾注更多的是关爱和照顾,这样就能便于沟通的融洽和谐,从而避免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出现,更好地提供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2.公平公正——基于正义伦理的辅导员专业伦理
仅仅单一的以关怀伦理作为辅导员伦理构建的理论根基还是远远不够,也就是单一的“以情感人”,或者“人文关怀”,对每一位学生倾注满腔的热爱,远不能达到我们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目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表明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而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之一,也就是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不可能自我形成,先进的思想只能通过教育和灌输才能为人掌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以理服人”,所以正义伦理学就自然走进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视野。正义伦理学以“个体论”为基础,遵循“论理”逻辑,处理问题时从普遍抽象的道德原则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做出决定,即“以理服人”。[6]以正义伦理作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的理论根基,就能更好地关注不同学生群体之间以及整个学生工作系统内存在的正义与非正义、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在一切辅导员的专业工作中,强调的是正确理论和主流思想的灌输,每件事内在的公平与公正问题,更好地达到高校辅导员言传身教中的“言传”目的,从而培养出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有用之才。
3.品德高尚——基于德行伦理的辅导员专业伦理
如果过多的从正义伦理角度出发,就容易导致以成就为取向的教育实践模式,或以考试成绩来区别对待自己的学生,或者以辅导员为主导而少关注学生的差异需求,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甚至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怀伦理更多地促进了学生差异性的培养,和正义伦理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所以正义伦理和关怀伦理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以德行伦理为根基来构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就能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德性伦理学( virtue ethics) 又称美德伦理学,系亚里士多德所创,主张伦理学不应以原则和义务为中心,而应以德性或美德为中心;主张不仅要关注人的行为及其原则,更应该关注人的品质、动机;不仅应该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7]所以德行伦理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从全人的角度赋予专业伦理更深厚的道德内涵,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也从外在的伦理规范而内化为辅导员的道德性,符合高校辅导员的道德属性。辅导员在专业伦理实践中不仅是以“职业者”、“专业者”的身份,而更是以一位“有德之人”的形象去进行道德判断,时刻以辅导员自身所具备的高尚道德素质,去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从而达到高校辅导员言传身教中的“身教”目的,这样更有利于高校辅导员成长为学生的人生导师。endprint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原则
1.尊重学生人身自由的原则
学生的人身自由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还包括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也是法治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大多数辅导员基本上都是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生事务面前,学生的人身自由就很难得到保障。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其专业工作过程中,要把学生看成是拥有价值、尊严和自我导向能力的个体。其次学生的隐私不被侵犯。辅导员在执行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的同时,要做到不侵犯学生的隐私。最后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辅导员要尊重并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正当的行为和选择不受他人影响,除非学生的行为和选择严重影响到他人或者学校的正当利益。
2.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首先不能参与伤害他人生理或心理的活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故意伤害学生的事不会有人刻意去做,但无意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伤害,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心理伤害是在管理工作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心理伤害。其表现形式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心理惩罚等。最为典型的是各类评奖评优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典型,激励了后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参与竞争者。其次不能以帮助的名义对学生产生伤害。这里有两类情况,一是不提供无益的帮助。如果学生不能从辅导员所提供的帮助中受益,就要停止对其进行帮助,无论辅导员所提供的这种帮助是基于什么目的;二是善意的帮助也不是必须的。从学生工作顺利开展或者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考虑,基于这样善意或者美好的出发点,必须把学生推荐给相关的专家时,并由相关的专家为学生提供帮助时,如果这种帮助遭到学生拒绝,就要停止对学生的继续帮助。
3.行为让他人受益的原则
行为让他人受益就是辅导员在从事日常的教育、管理、服务等学生工作中,要让学生得到收益,从伦理学角度考察是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一般是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道德理论,并以它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的基础,以后又为英国的斯宾塞等所采用。孔德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这里是指辅导员为了学生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结合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特点,行为让他人受益的原则主要内容有:促进学生在社会、身体、道德、学业、职业、认知、人格等方面健全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整个培养过程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并为创造优质的培养过程和良好学习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4.每件事保持公正的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过程中要做到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正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在常规情况下,这一标准便是当时的法律,对于辅导员来说,就是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公正原则主要包括奖惩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等三个方面。奖惩公正是指辅导员在处理有关学生的奖励和惩罚时,要做到组织内的公平、标准的一致,不能因人而异。程序公正更强调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的公正性。如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助学金的发放、各类优秀的评选等事务性的工作方面,即使部分学生感觉到结果不理想时,如果他们认为过程是公正的,他们仍然可以接受对他们不利的结果。互动公正主要关注的是当执行程序时,人际处理方式的重要性。一是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辅导员对学生是否礼貌,并关心学生的利益;二是在事前辅导员对学生是否传达了完整的信息,在事后辅导员对学生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等。
5.坦诚面对每位学生的原则
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坦诚是第一原则,也只有这样,辅导员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坦诚就是真诚地对待别人,真心与别人相处。坦强调一种“平”而“直”,诚则指“真诚”和“真实”。因此坦诚连用则指不隐瞒、不修饰的还原本相和本真。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一种交往如果不能维持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平衡,势必造成关系的裂痕。辅导员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就更多地强调要取得心理上的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实现路径
辅导员专业伦理的构建必须突出三个核心理念,即“专业” 、“服务” 和“责任”的理念,并由此引申出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等四个实现路径。
1.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一是学习能力。按照人们对专业的认识,一个成熟的专业必须具备四个特性[8],其中第一个特性就是有专业知识基础——技术性文化,这就要求专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学识,同时还必须持有资格证书。这种很高的学识和资格证书的获得,就要求辅导员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善于灵活运用知识[9],所以学习能力是辅导员专业能力的首要能力。学习内容上包括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等相关知识;学习方式上既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学习形式上有自学、集中学习以及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等。二是服务能力。专业的特性要求必须具备利他主义的服务思想,所以对专业从业人员对其服务对象的关系和行为进行规范,从而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专业伦理产生的主要目的之一。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来看,其服务能力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培养服务、道德品质养成服务、矛盾化解服务、资助服务、就业服务、指导学生班集体、教育活动开展服务以及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服务等八个方面。三是自律能力。作为专业工作者的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自律能力,这种自律包括辅导员的个体自律和辅导员团体自律两个方面,通过辅导员个体自觉和辅导员团体监督的双重自律机制发挥作用。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推进,辅导员在工作中享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但是如何限定辅导员专业自主权,平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权力关系,保障相对弱势的学生权益,就成为辅导员在专业实践活动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辅导员团体通过对其成员的资格认定和道德评判等,保证辅导员专业活动的道德性,并以此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保护辅导员专业团体的社会声誉和长远利益。endprint
2.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辅导员专业伦理的构建必须以保障学生的发展利益为根本,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树立学生利益优先的原则,在为学生提供服务过程中,体现公平性、人性化、个性化。一是强化辅导员的专业自律。就辅导员专业来说,辅导员专业伦理的特性赋予了辅导员在其专业活动中具有自主权,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权力关系。辅导员专业伦理对这种自主和权力关系进行有效的制约和平衡,防止辅导员强加于学生行为的发生,强化辅导员的自律来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二是充分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辅导员专业化的核心特质是专业精神,教育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服务,所以辅导员作为教育服务者,必须把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辅导员的专业服务过程中,由于服务提供者辅导员和服务对象学生之间的年龄层次、所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伦常等级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处在易受伤害的地位。所以在辅导员专业伦理的构建过程中,辅导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应有的伦理警觉,对影响学生利益的行为要有主动的选择和评判意识,并能主动寻求解决途径。三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学校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教育和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辅导员在专业实践中,必须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所以辅导员在专业实践中,还必须尽量体现个性化、人性化。
3.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
从学校的维度考察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利益之间的矛盾。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联系、沟通学生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之一,在某种意义上是学校面对学生的代言人,承担着学校利益和学生利益上传下达的责任,必然要回应学校和学生的各种需求,但是这种需求之间有时却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之处。道德作为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必然要求辅导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实践合乎道德,但是并非所有学校的内部针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制度都符合道德的要求。二是学校利益和辅导员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学校通过制定辅导员道德规范和各种规章制度,对辅导员的检查、考核、奖惩,确保辅导员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遵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从而防止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但是这更多强调的是对辅导员的管理,维护学校利益。这和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的本意存在一定的矛盾。要通过辅导员专业伦理建设,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为辅导员提供专业指引和自律准则,从而确保辅导员在专业工作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行为,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提升辅导员的行业地位。
4.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作为行政管理干部,高校辅导员就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承担着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系列责任和义务,就必须自觉地以追求公共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辅导员通过遵循公共意志,制定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等去实现公共利益,把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辅导员专业伦理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使辅导员通过专业活动,使私人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得幸福和达到自我目标的实现,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关。公共利益本质上是每个成员私人利益的统一整体。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10]所以辅导员的专业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在其专业活动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即在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追求个人幸福和自我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袁广林.警察专业伦理:内涵、价值与培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2-95.
[2]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210.
[3]李本淼.法律职业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4]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2.
[5]Noddings. N.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6]袁玲红.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的融通[J].社会科学辑刊,2007,(1):35-38.
[7]陈来.《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7-160.
[8]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阐释[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1984,(1):23-41.
[9]张红英.建构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结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7,(5):109-110.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75.
原则与路径 篇5
为了避免由于选题不当, 草草选题带来的走弯路和失败现象, 许多从事科研的人, 几乎要用2~3个月的时间, 查阅资料, 苦苦思索进行选题。对于刚刚涉足科研工作的人来说, 选题无疑是最大的难点。很多研究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不知如何选题。因此, 探讨选题的意义、选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是必要的。下面运用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谈谈如何做好科研选题。
二、科研选题的意义
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问题, 这是整个科研工作的第一步。这第一步, 对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 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正因如此, 科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科研选题。英国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认为, 选择课题是科研的战略起点。著名科学家维纳说过, 知道应该干什么, 比知道干什么更重要。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因为许多有价值、有吸引力的课题会激发研究人员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 问题总是在研究活动的前方, 是未知世界的最早的拓荒者, 也是全部科学探索的出发点。
选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选题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问题, 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提出一个科研选题比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更困难。因为选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 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 又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 要理解选题的价值意义, 要富有想象力, 对选题要有浓厚兴趣, 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等等。
选题是科研人员才能的体现。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将产出什么样的成果, 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科学史表明, 研究成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选题得当, 研究者只有选出恰当的课题, 才有成功的可能。由于选题得当, 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学识、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
三、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 可以说无穷无尽, 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 只能选择其中适当的课题。如何选择, 并无固定模式, 总体上可以概括出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科研工作的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它正确反映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水平。因此, 科学性原则是衡量科研工作的首要标准。
任何课题的确立都应以已知的科学理论或技术事实为基础。一般地, 那些明显相背于已确证理论的题目不应作为选择对象, 除非已经掌握或确信将来能够找到有力的反驳证据。对诸如永动机的研究只能是徒劳。经过专家论证才得以立项的, 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选题科学性才能保证。
(二) 创新性原则
这是指选题要有新意。科研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科研工作者应把创新性劳动视为自己的主要职责, 没有创新性的科研课题是没有价值的, 也称不上科学研究, 这是衡量科研成果大小的重要标准。
科研课题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目的在于揭示自然规律, 提出新的方法和理论, 强调其学术价值;后者则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提高相联系, 注重实际效果。无论是哪一类课题, 都要求研究人员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做出创新。因此, 选题时, 要优先考虑那些前人没有解决的、能获得预期创新性成果的课题。当然, 创新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实现的。所以, 一方面, 我们必须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要经得住寂寞的考验;另一方面, 必须走一段导师没有走过的道路, 做一些前人还没有做过的工作, 应用一些前人还没有用过的方法, 勇于尝试, 不断进步, 按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三) 应用性原则
广义上讲, 凡是具有科学性的课题都具有应用性。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固然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但终究要推广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 才能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国情, 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一般都把侧重点放在与经济建设有重大效益的技术课题领域, 以尽快地增强国力。例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针对当时科技理论水平不如美国, 而把科研工作的重点转向开发、推广和应用研究上, 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我国近几年对科研机构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因此, 我们也要顺应潮流, 去关注那些在生产、生活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四)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如果选题不具备可以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因此, 可行性原则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选题中, 应当充分分析估计以下条件:
1. 现实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对课题的兴趣、理解程度、责任心等。
2. 现实的客观条件。
主要是指资料、经费、时间、协作条件、导师条件等。对应用性课题, 还应考虑到成果的开发、推广条件, 用户采用接受条件。
3. 积极创造条件。
所谓条件除已具备的条件外, 对那些暂不具备的条件, 可以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如知识不足可以补充;设备经费不足, 有的也可以艰苦奋斗克服一些困难;情况不明, 可以先进行调查研究等。选题时应根据已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条件, 扬长避短, 利用有利条件, 克服不利条件, 选择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
上述选题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条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 对选题要从严要求, 作出最佳选择, 即作出最大的努力, 完成最富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课题。
四、科研选题的角度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事实上, 在社会生活中, 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因此, 科研选题有多种来源、多条渠道。
(一) 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广量大, 选题的内容极为广泛, 大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 只要深入探索, 不难发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马克思就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商品中, 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研选题并不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 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层次上的价值的问题, 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调查研究才会发现。现实的需要, 是科研课题的首选目标。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 从理论研究中选题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理论的真理性只是相对的, 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也不是永恒的。即便是曾经“结论”了的理论观点,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也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 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传统的理论观点, 常会从中发现新问题。
对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论问题, 是应该引起注意的课题, 通过研究, 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矛盾, 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后一个结论对前一个结论是发展还是修正。
(三) 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思维, 对同一观点、理论常会发生分歧和争论, 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派。如经济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争、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之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趋同论之争, 等等。在争论中, 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即便是基本正确, 也会有不完备之处, 争论的双方都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因此, 关注学术之争, 深入了解争论的历史、现状和争论焦点, 是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 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
学科渗透、交叉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 各门学科也在普遍联系中, 以往人们注意从学科相对独立性上进行研究, 现代科学注意了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研究, 在学科渗透、交叉“地带”存在着大量的新课题供选择。这样的地带主要有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超科学等。
(五) 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
国家、省市及各种学术团体也经常提出许多科研课题, 如国家、部省市的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年度课题, 这些课题一般都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比较重要的课题, 应当是科研工作者选题的重要来源。这类课题属指南性选题, 其中许多课题的难度、规模很大, 选题时, 科研人员应从自己的优势出发, 把课题加以具体化, 以保证其可行性。此外, 在各级政府、科研部门制定的各种科研规划中, 也提出许多研究课题, 这都是选题的重要来源。
(六) 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科研人员对研究对象富有浓厚的探索兴趣, 也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选题, 首先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中, 科研的任务就是从现象认识本质。现象问题是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这时, 选题常常得益于科研人员的想象、灵感、直觉, 以及对这些直觉思维、意外发现带来的机遇的捕捉。当然, 这类选题开始时可能是幼稚的、肤浅的, 尚需深入思考和论证。
以上概括的各项来源, 仅是选题中可供参考的若干方向线索, 并不能包罗所有研究方向和课题, 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 值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能否选择恰当的课题, 需要科研人员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才能。
五、科研选题的程序
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程序:
(一) 文献调研、实地考察
通过对有关学科、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 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了解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及研究倾向, 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 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萌发个人见解, 为进一步创新奠定基础。除了文献调研, 有时还要到实地进行考察, 了解课题产生的原因, 以及相关的因素, 诸如经费来源、科研力量配置、实验设备条件等。
(二) 提出选题
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 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表述、总结概括并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
(三) 论证和确定课题
提出课题后, 还要对课题的可行性作分析, 例如, 建立模型计算, 或设计一些必要的实验。若有几个备选课题时, 需进行相互比较, 并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 筛选出最佳课题。
六、结论
在选题时, 我们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 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选择合适的课题, 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
摘要:文章从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角度, 对科研选题的意义进行阐述, 就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探讨选题的基本原则, 并分析选题中课题来源、选题程序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科研选题,意义,基本原则,选题角度,程序
参考文献
[1]韦复生.论科研选题及基本原则[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2, (5) .
[2]左嘉仪.科研选题有六条途径[EB/OL].www.sy.cnki.net.
[3]傅德本.论自然辩证法及其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 .
[4]刘冠军.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 2002, (5) .
[5]黄永松.科研选题的意义及基本原则[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6]田文霞.论科研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理论观察, 2003, (2) .
[7]王睿.浅谈科研选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3) .
原则与路径 篇6
近年来,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据国家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统计,中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已遍及全球六大洲的93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2年5月,中国境外农业企业已达5981个。[1]但是,从总体看,我国农业“走出去”的规模仍然较小,这与农业的基础地位、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农业结构调整压力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不相称的。[2]
在此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国家其实践表明,金融服务支持对改善农业“走出去”融资的弱质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国家已把农业“走出去”企业的融资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2013年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包括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农业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3]2014年,党中央以1号文件的形式又特别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服务的金融品种和方式。[4]在2014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中,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再次强调,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可见,国家已把农业“走出去”企业的融资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就为务实推进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契机,亦为构建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搭建了平台。
二、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府机构支持主体、金融机构支持主体以及联合机构支持主体。其中,以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代表的政府机构支持主体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外汇管理等金融政策支持。以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信贷资金、咨询担保服务和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支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一些实力较强的股份制银行也开始拓展支持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业务。同时,政府部门与金融部门以及金融部门之间也加强了沟通与合作,加入到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主体队伍中。经梳理,目前我国金融服务支持农业“走出去”的方式主要有:信贷资金支持、中间业务支持、股权基金支持、信用保险支持、汇兑结算支持等。
然而,当前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仍以工业行业为主,尽管农业企业也在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通过境外投资拓展国外市场,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企业并不是“走出去”投资的主体力量,农业“走出去”在获取金融支持方面不具备天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贷支持力度尚弱
一方面,专门针对农业“走出去”的政策性资金不足。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的金融服务部门主要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然而,无论是中国进出口银行还是国家开发银行,他们的资本金补充渠道都相对单一,贷款规模有限,且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以及能源、资源等战略性领域。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许多“走出去”的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占有分散,获得政策性银行长期贷款支持的门槛高,金额少。不仅如此,开展对外农业合作面临的影响因素众多,为规避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往往需要大额资产或信用级别很高的机构进行担保,此时,农业“走出去”企业往往被拒之门外。如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贷款需要找到符合A级以上资质并愿意提供低费用担保的企业,而这样的条件在农业“走出去”过程中较难达到,以致再好的信贷扶持政策也难以发挥实效。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农业“走出去”的贷款动力不足。对于农业而言,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短不一,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境外农业投资有着自身无法避免的脆弱性。加之,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而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主要分布在非洲、东盟和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地区和国家,这样,农业“走出去”企业便与海外金融分支机构发生了错位。由于银行网点少,商业银行很难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为保证自身资金安全,商业银行往往不愿向“走出去”的农业企业贷款,在具体操作中则表现为尽量限制其贷款的数额以及通过贷款手续繁琐、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和抵押率过低等来限贷。
2.中间业务开拓不足
以咨询和担保类中间业务为例。咨询方面,目前我国尚缺乏专业的农业境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而金融机构内部的咨询服务部门由于专业性有限,缺乏农业国际合作领域人才在农业“走出去”领域的专业性支撑,使得企业境外农业投资可借鉴的公正客观的第三方的意见和建议有限,农业“走出去”的中小企业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普遍认识不足。
担保方面,由于欠缺完善的全球授信业务体系,企业集团内尤其是国内母公司的资产难以被银行作为有效担保从而为境外子公司提供信贷支持。尽管国内一些银行在国外设立有分支机构,但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不能利用国内母公司的信誉和授信额度,国内母公司亦不能为其境外子公司在我国银行境外机构贷款提供担保(内保外贷),企业境外投资形成的资产也不能作为抵押担保在境内贷款等。尽管有的银行开展了全球业务,但是审批手续复杂,操作时效性较差,特别是担保费用较高,增加了境外投资信贷成本。[5]
3.股权融资形式较少
在直接融资市场中,尽管近年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但由于自身实力较弱,缺乏较强的品牌竞争力及资产实力,面对这些专业性投资基金,绝大多数农业“走出去”企业都无法企及。虽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还包括中小板、创业板等,直接融资渠道的开拓,还包括私募债、集合债、集合票据等,但因其发行要求的条件较高,服务的对象依然是企业中的佼佼者,所以,农业“走出去”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依然狭窄。目前,只有中非发展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等为数不多的机构向农业“走出去”企业和项目提供股权投资,支持的对象少、要求门槛高,难以满足企业境外农业投资开发的融资需求。
4.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对海外投资进行承保的主要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但是,由于缺乏竞争和非商业化经营,针对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并不完善,其对海外投资的承保明显落后。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及对外投资的支持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3%~5%,韩国14%,英国45%,日本50%)。[6]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承保重点还是在短期和中长期的出口信用保险方面,海外投资的数量以及承保的金额明显偏少,抗风险能力不强,所支持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多,不能充分保护我国海外投资者的利益。此外,保费费率较高,平均超过了1.5%,较高的保费侵占了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大部分贷款优惠,使得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都制约了其对境外投资提供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较高的保费费率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竞争力减弱,结果造成企业宁愿舍弃国际业务,也不愿承担过高的保险成本,从而致使开拓国际市场的规模和力度下降。
5.汇兑结算受限制
2003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局不断放宽了企业对外投资外汇管制,先后取消了境外投资汇回利润保证金和企业的购汇额度,同时,又扩宽了企业境外投资及放贷的资金渠道。但对于“走出去”的企业而言,现存的外汇制度还是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外汇使用,如境内企业对境外子公司的放款仍有严格限制、境内企业向境外子公司的担保审批严格等。此外,一些“走出去”的农业企业在境外投资开发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外汇汇兑和利润汇出受限等问题。以某中资企业在苏丹经营棉花为例,该企业年产皮棉4万吨,主要返销回国,但按苏方要求,该公司必须将即期信用证存入其苏丹当地开户银行后货物才能装船出口,且必须在一个月内结汇。该公司申请以棉花出口获得外汇购买中国农机,但苏丹银行一直不予审批,最终逾期强制结汇。中资企业银行账户上留存了大量无法汇兑和汇出的苏丹镑,形成了所谓“纸上财富”。此外,南苏丹独立、石油业务中断、美国延长制裁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苏丹的经济发展,苏丹国内通货膨胀率飙升,苏丹镑对美元的汇率由2012年初的2.8苏丹镑∶1美元,贬值到年末的6.8苏丹镑∶1美元。中资公司银行账户上的苏丹镑价值严重缩水,一些项目虽账面盈利而实际亏损。
三、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原则
作为我国农业“走出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金融服务支持应以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目标,并遵循如下原则。
1.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应以本国发展实际为重要根据
任何一种有效支持国家战略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持,都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下的产物。不同国家对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制度,主要由相关国家的经济体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其面临的经济金融条件和肩负历史任务的差异所决定。换言之,对一个战略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持制度不能脱离本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条件和体制环境等现实因素而独立存在和发挥效用,这也构成金融服务支持农业“走出去”的初始条件。由于缺乏良好的市场体制和金融基础,农业发展又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加之农业境外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农业“走出去”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而需要政府制定积极的金融服务支持制度并辅之以得力的政策工具来促成。
2.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应以货币信贷为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对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主要依靠以货币信贷政策主导下的金融扩张,即通过扩大货币信贷总量的供给来推动。来自于咨询服务、基金、保险、汇兑结算等其它金融服务支持工具的贡献较小。这就体现了当前我国大量的金融服务支持都是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和渠道进行配置的,全方位的现代化金融服务支持的应用效率并不高。将银行信贷作为推动实施农业“走出去”的主要金融工具手段,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可以肯定的是,境外农业投资的特点、金融制度的路径依赖以及现有的政策资源环境,决定了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继续实施以货币信贷为主要方式的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
3.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应以政策性金融为先导力量
正常市场条件下,商业性金融信贷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融资主渠道,但境外农业投资活动中的高风险性特点,使商业性金融信贷在该领域项目上不敢、不愿或无力涉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境外农业投资发展初期,由政府提供后盾支持的政策性金融一般都是金融服务支持的先导力量。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支撑,通过向境外农业投资企业及参与金融机构提供条件相对优惠的融资支持与风险保障,使境外农业投资的起始风险点相对降低,从而增强了社会商业性资金的介入意愿。当境外农业投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商业性金融进入的深度和广度足以支撑企业发展时,政策性金融再逐步淡出,从而形成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在农业“走出去”战略方面,借助政策性金融的先导力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本为农业“走出去”战略发展服务,使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并最终有效地为实施政府既定的战略目标服务。突出地表现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侧重于控制银行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的以政策性金融为主的金融服务支持实施机制。
4.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应以金融创新为发展方向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开始考验我国商业银行窄利差生存能力。在未来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开放、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以银行货币信贷为主导的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政策将面临着重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从金融规模适度扩张、金融结构继续优化、金融效率不断提升的角度,来重新架构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制度体系,适时实现金融服务支持结构和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制度优化设计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应切实把金融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社会资源来重点培育,并加以高效配置和利用。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的市场结构,促进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制度的创新,推动金融生态建设,努力实现金融与农业“走出去”的良性互动发展。
四、完善金融服务支持农业“走出去”的路径
推动农业“走出去”,应充分考虑境外农业投资特点,制定专门的金融服务支持政策,建立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为农业“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考虑。
1.信贷支持角度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走出去”的信贷支持力度。具体而言,一是要深入研究金融立法问题,将政策、风险、效益统一起来,鼓励政策性银行向农业“走出去”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二是增加银行资本金,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快银行在境外设置分支机构的速度,特别是在一些市场前景好、潜力大、金融资源匮乏,但受中国企业欢迎的欠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四是丰富银行的金融产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开发诸如离岸金融服务、境外资产抵押贷款、项目贷款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品种,为农业“走出去”提供后续融资服务。
2.中间业务角度
企业提出农业“走出去”的咨询需求,在时间上都是紧迫的。因此,金融咨询部门要满足这些基本需求,就应该搞好基础工作,对海外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为农业对外投资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为能让“走出去”的企业在农业领域获得专业性的金融咨询服务,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农业国际合作专业技术部门的沟通合作,搭建对外农业合作的国别风险及投资环境联合咨询平台。此外,在服务农业“走出去”战略上,还应利用自身信誉和与代理行合作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保证、担保、保理、信用证、承兑汇票、托管等中间业务,充分分担农业“走出去”的风险,并为农业“走出去”提供高层次、便捷化的金融服务。
3.股权融资角度
2014年,党中央以1号文件的形式曾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其中,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将面向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则主要是针对农业“走出去”战略。这两个基金在农业“走出去”战略中都有提及,但明确写入党的文件还是首次。[3]因此,我们应加快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建立海外农业发展基金,支持农业“走出去”,与银行的信贷支持形成互补,满足境外农业投资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在这方面,可考虑由政府主导,设立农业“走出去”的财政引导资金,用于支持社会资金设立专门的农业“走出去”私募股权基金,直接对国内的农业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或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股本投资。在商业化操作模式下,基金可以采取国家、银行、专业投资机构、企业相结合的股权设计。目前,我国农业对外合作部门已着手研究提出相关方案,专门针对农业“走出去”的股权基金已进入酝酿筹备阶段。
4.信用保险角度
设立专门针对农业“走出去”的优惠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境外农业投资风险评估,帮助企业有效判断境外农业投资的风险;将农产品出口特别险的承保环节从出口报关阶段延伸到生产养殖阶段,扩大对企业的承保范围,进一步加大保险补贴比例;对连续多年无风险、信誉较好的企业,在有意愿进行境外农业投资开发时,可适当降低费率,以此降低投保成本,调动企业为农业“走出去”投保的积极性;将保险产品与农业“走出去”模式进行交叉组合,开发设计新的保险产品,构成覆盖农业“走出去”全程的立体式产品设计;同时,积极鼓励商业性保险参与到农业“走出去”的保险体系建设中。
5.汇兑结算角度
政府应逐步改革外汇管理制度中不利于农业对外投资的部分。可考虑取消在外汇资金来源审核、购汇审核、利润汇回等事项上的不必要的限制,扩大基层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核权限;放宽母公司向境外子公司放款的资格条件限制,为股东向境外子公司贷款提供便利;简化企业对外担保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境内银行对外担保的额度和权限,由银行自主把握对外担保的风险等。[4]此外,还应针对农业“走出去”建立专门的后续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境外农业投资的可兑换过程,精简企业自有合法资金到国外进行农业投资的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针对农业“走出去”企业汇兑结算和利润汇出受限、外币贬值严重等情况,建议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共同研究人民币结算所需条件,推动农业“走出去”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
6.总体规划角度
为增强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的战略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应制定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总体规划,改变目前较为分散、重点不够突出、业务链条连接不紧密的金融支持现状。建议加强国家农业对外经济合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根据目前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的总体情况,结合地方政府实施农业“走出去”的工作规划和设想,分别从农业重点行业、地区、政治经济的风险效益平衡角度统筹规划,由双方共同研究制定适合农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长期战略,包括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的范围、区域和重点支持的行业、企业及项目等,以便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现有金融资源和现有扶持政策,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
五、结论
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的深化利用过程中,农业“走出去”既是农业自身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我国金融业而言,支持农业“走出去”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既要正视金融业在支持农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又要迎难而上,构建农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把零散的金融措施纳入一个基于国家战略统筹考虑的金融服务支持框架内,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为我国农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同时,依托农业“走出去”的平台,金融业还应抓住机遇、扩大利润、提升能力,加速推进自身“走出去”,参与全球范围的资本运营,与农业一同实现“走出去”战略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程国强.境外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Z].中国经济新闻网,2014-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1~2012)[R].2012.
[3][7]闫岩.农业“走出去”融资为王[N].国际商报,2014-01-29.
[4][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4-01-19.
[5]全国工商联经济部.解决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问题的思考[N].中华工商时报,2009-03-15.
原则与路径 篇7
通过分析已建好的住宅, 可以发现很多不利安全防范的缺陷, 就算是近期杂志上刊登出来的一些优秀住宅, 同样可以找出将近百分之三十的不利安全防范因素。总结归纳之后, 罗列了一下容易产生缺陷的主要部位: (1) 采用强制、非强制的方式从户门入户; (2) 较低的台阶、雨篷、窗户, 在竖向上形成连续垂直的通道, 易于攀爬; (3) 挑檐和雨篷贯穿底层住宅的一层与二层之间, 以形成了各单元之间室外水平的通道; (4) 通过相邻的人家, 直接翻越互相连接的阳台, 入户; (5) 先从楼内楼梯休息的平台窗户上到雨篷, 再通过和雨篷相邻的窗台、阳台, 入户; (6) 利用雨水管的垂直通道进入相邻的阳台或者窗户; (7) 利用装在屋顶墙上的防雷栏杆以及露出屋面的排气管, 使其作为一个强索的固定点, 从屋面下降, 入户; (8) 钢结构的住宅所配备的材料不够完善。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应有相对复杂的技术体系, 其涉及到屋面材料、厨卫系统、墙体材料、管线系统等等一整套的配套体系。其中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一大问题就是外墙结构体系, 原有的传统墙面做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对于钢结构住宅所具有的整体装配要求。适当的发展与钢结构住宅相匹配的墙体材料已是当务之急。
2 建筑设计中防范措施
2.1 采用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99年颁布并且实施的规定中有几条是关于对住宅的安全措施:首先, 对于底层的外窗以及阳台门和下沿距离地面小于两米并且紧邻走廊或者共用上人屋面门和窗, 就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卫措施加以保护。其次, 住宅户门都应该采取安全的防卫门。针对从住宅设计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就应该根据住宅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形式, 对建筑的细部节点仔细推敲, 促进因设计疏漏而产生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减少, 以增加住宅的安全感, 更为住户提供更好的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高层住宅应该以底层防范为主, 以屋顶防范为辅, 将室外向上攀爬和一层与二层之间的通道切断,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止窃贼入户。至于别墅类的住宅, 考虑其体形变化较大, 具有较多的不平面和外露构件, 所以高层住宅比较容易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设计时应十分重视门窗、台阶、露台、雨篷等方面。
2.2 与时俱进的燃气设计
随着天然气和市场化机制引入的快速发展, 还有住宅设计的不断变化, 用户对于小康生活追求的促使, 燃气部门就必须抛弃旧的设计观念, 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重新重视建筑设计的标准要求和发展方向, 尤其是对于小康住宅的要求, 在符合国家规范和保证足够安全的前提下, 选择以及创造新的设计思路和人性化设计。首先, 设计师应该更加重视首创精神, 主管诉求, 尽可能的研究设计的可能性, 从细微处体现关怀并注重用户的细节设计;其次, 一定要坚持实地观察, 多与业主交流, 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特点, 做出多个方案, 以便选择最佳;最后设计师一定要十分重视燃气应用设计并且更好的延伸设计, 根据住宅本身具有的特点, 合理的布置表后管、热水器、用户灶具等,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作为建设部, 应该大力的提倡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对于燃气设计, 要积极作好新的尝试和应用的准备。比如管道暗埋、室外挂表、高层设计以及安全设计等工作, 并且要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
3 建筑设计中的注意点
(1) 最常发生的作案方式就是户门入室作案, 因此, 对于安全而又可靠的优质防盗门的采用是十分切实可行的。一些高档单元式多层住宅和一些塔式高层住宅, 都可以采用楼宇对讲系统, 在单元入口通过设置电子对讲防盗门或者可视对讲防盗门, 让住户来控制来访者的数量;一些板状通廊式的住宅单元间会有连廊, 作为水平通道, 因此设置同样的单元电子对讲防盗门是有些难度的, 可将单元楼梯防火室的门换成防火防盗门, 使同一单元的几户人家独立存在;至于别墅主户门, 应该在其玻璃门内侧安装铁艺, 不仅可以点缀环境, 还可以防止不法分子破门而入。
(2) 住宅产业化的精髓在于住宅质量, 设计便是住宅的灵魂, 因此在强调住宅质量之前, 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设计。例如, 一个省会城市, 拥有的一幢十八楼的西南角按一定的速度沉降, 并且像比萨斜塔一般倾斜, 结果决定炸掉。出现此类事故的原因不仅仅是施工方面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设计。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住宅设计在安全度上就应该适当加大, 尽可能与国际水平接轨, 将结构安全度的动态调整性与相对稳定性充分考虑在内。住宅设计出现问题主要在几个方面:一是设计市场的行业不规范;二是设计方案不合理, 没有科学的进行比较与优选;三是规范执行不严格等等。
4 总结
设计师应该尽量将规划、园林、建筑、设备智能化等等一系列学科全面综合, 只有这样才可以创造出市场需要的精品、完美的住宅。设计要尽量追随市场, 与此同时也要追随现代社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参与设计的人员具备经营的头脑, 及时了解中国现代的住宅设计潮流方向。国外的设计院要求的是个人对社会负责, 中国拥有较大的住宅设计市场, 对于国外设计公司的不断进入, 设计院就应该及时改变经营方式, 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 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只有考虑到以上所有的问题, 并作出正确的举措, 中国的住宅设计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威.城市住宅设计中的安全防范问题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8) .
原则与路径 篇8
诚信是维护网络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社会文明建设和个人发展中处于根本和基础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社会交往需要信用保障机制的支撑,更需要全社会的诚信价值观共识基础。在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提升道路上,诚信之德的培养和诚信伦理的弘扬无疑是我们诉求的重点,作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内源性力量,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主体性诚信教育。因此,明确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其构建原则和路径选择,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网络文明建设对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网络文明建设的人本内涵要求加强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
网络文明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文本、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归根结底是由网络主体在网络环境中开展道德行为而创造出的价值,其最终决定因素是作为网络主体的人,因此网络文明建设必然包涵着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需要重视人的价值选择和主观能动性建设,弘扬人的主体力量。在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尊重大学生的自我选择和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将社会的道德要求不断内化,提高网络道德素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基础,也是高校网络文明建设的重点,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追求文明理念真正内化的诚信教育更是我们工作追求的目标。主体性是指“人在主客体关系中的特性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2]。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就是尊重大学生群体的独立个性和主体人格,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诚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激发大学生诚信主体意识,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诚信道德的选择和评价能力,从而逐渐达到对诚信品质的自我体认和自觉坚守。只有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诚信的学习实践中是主体,他们才会把诚信转化为内心的信仰,进而支配自己的行为,促进自我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全面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是网络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所必然要求的内容。
(二)网络文明建设的和谐价值理念要求加强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
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和谐社会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以和谐思想引导多元价值观念的选择融合,达到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以及网络生态的和谐。在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中,和谐价值理念的落实依赖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指导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诚信教育毫无疑问也需要遵循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学生充分认同并自觉践行的基础上发挥对主体性诚信发展的指导作用,引导大学生用和谐的思想处理关系和对待问题,为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大诚信教育力度,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仍受到很多质疑,在网络化背景下突出表现为认知与行为的矛盾。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诚信观念及其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屡屡发生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网上论文剽窃等现象,“伪诚信”“文本诚信”等主体性缺失现象为数不少,这反映了学生对知与行和谐发展理念的认知淡漠。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遵守和谐价值理念,自主协调内心认识,以和谐精神主动确立诚信意识、发展诚信能力、实现诚信价值,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网络文明建设和谐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文明建设中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原则构建
(一)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主体性诚信教育要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服务。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蜕变调整中,整个社会缺乏普遍意义的具有现代性价值的“诚信共识”,损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诚信教育的本质是唤起主体的诚信自觉,引导人们的政治共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从根本上保证党和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实现,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重要内容,因而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同时,诚信教育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主体性发展既不断提升又不断消解并存的悖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必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育方式,提升主体意识自觉,优化主体外部环境,更加有效地提高诚信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网络文明建设服务。
(二)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主体性诚信教育是与客体性诚信教育相对而言的。客体性诚信教育遵循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追求外在的社会价值,强调大学生诚信教育要服从社会需要、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实现,个人价值与其合理需要却常常被忽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很容易被抑制积极性,甚至激发起逆反情绪,认为接受诚信教育仅仅是为了社会利益服务,与自身关系不大,这种“目的错位”会导致大学生很难真正接受诚信教育,无法发挥其主体作用。在网络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中,教育者必须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结合起来,立足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既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诚信伦理的特征保持一致,又充分考虑大学生道德认知特点与心理需求,关注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需要,在个人发展意义上实现诚信知行的形成。
(三)规范性与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的诚信教育将大学生完全置于被管理者的客体地位,通过具体教育内容安排和全面制度体系约束来支配学生的诚信行为。诚然,诚信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外在规范将正确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规范性原则对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3]。缺少个体在一定信念和能力参与下对外部规范真正内化的能动过程,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自主自律。另一方面,在信息多元、传播媒介多样的网络时代,教育者作为信息垄断者存在的现实基础不断弱化,很难再如过去一般对学生的诚信行为做出全面规制。因而只有当大学生成为被尊重理解的主体、自身独立思维和自主意识的培养得到重视时,他们才能积极能动的学习与体验,才能激发个体对诚信内在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使外部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体的诚信价值观,只有这样的行为主体,才会不仅接受现有的规范体系,还能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自己良好的诚信能力,并能在没有规范遵循的新形势下能动的创造诚信规范,从而实现诚信教育造就诚信主体的终极目标。“有指导的个性的自我发展,是任何优秀的教育机构最重要的活动。”[4]网络文明建设中的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需要做到规范性与能动性的结合。
(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理论灌输是主体性诚信教育的重要方法。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离不开教育和学习。在价值多元化、道德冲突不断加剧的当今社会中,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时常面临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困境,其关于诚信的认知与实践需要理论的引导帮助。在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善之际,加强对他们正面的灌输和引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是提升大学生主体性的客观要求。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并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理论灌输必须与诚信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和灌输枉顾学生的主体需求,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其诚信道德必须由他律才能走向自律的必然历程。在网络文明建设中开展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需要我们一方面做好理论教育,另一方面重视诚信教育的实践转化和提升,积极探索学生喜爱的实践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内化诚信认知、养成诚信情感、发展诚信能力,实现诚信价值。
三、网络文明建设中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路径探索
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以大学生为本,尊重和重视他们的价值选择和主观能动性建设,弘扬人的主体力量。在网络文明建设中探索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开展路径,要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四个结合”原则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主体意识,给予大学生情感体验和行为选择的尊重,提升大学生自我修养和责任担当的自觉,进而在诚信教育中实现主体价值。
(一)更新理念,引导大学生获得全面深入的理性认识与情感认同
对诚信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网络行为的诚信判断和评价,是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追求的理性认知内容,也是他们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基础。对社会道德和网络行为的“善恶”情绪感受,则是大学生进行诚信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他们内化诚信价值观的关键。在主体性诚信教育中探讨对大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引导路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整合课程资源,创新诚信教育课堂的理念方法。个体道德认知与经验的积累以及情感倾向的积淀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专门设立课程,才能保证对零散经验的系统整合,才能不断强化体验,促进诚信品质的养成。因而直接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网络诚信教育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增补大学生网络诚信修养、网络使用相关法律规范、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的本质与吸收网络信息等内容,并引入大学生网络诚信失范的典型案例,引导大学生提升理性认知与自我修养。第二,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诚信德育资源,例如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的课堂上引导学生汲取优秀传统诚信文化的营养,在与网络有关的课程中渗透大学生网络道德原则意识,通过专业课程教学的讲授融入诚信理念方法的培育。第三,开设关于培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建立以课堂教育为核心的媒介素养教育机制。培养大学生面对网络世界复杂信息的理性选择加工能力,以及践行自省和慎独的自律能力,充分实现人在信息面前的主体地位,加强大学生诚信自律的理性认识。
二是建立制度规则,研究科学有效的他律措施。良好的制度是提升学生诚信自律自觉的基础。制度的建立让诚信道德规范的底线更加清晰,通过外在力量的约束帮助学生强化诚信意识,收敛失信心理,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切身体验中将诚信规则内化为自律意识。第一,建立诚信监督评价制度。在高校推行诚信档案制度、大学生网络诚信行为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对诚信行为加以奖励,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提高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力度,促使学生强化诚信意识。第二,完善相关的校园网络诚信规章制度,以诚信守则、网络文明公约等形式明确大学生诚信规范和行为标准,并设置一些具有象征性的诚信仪式,如荣誉规则、宣誓仪式等,升华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感。
三是创设情境,倾注网络生活中的人文关怀。实施主体性诚信教育,必须强调对人本身内在价值的重视,倾注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才能以人性推动大学生的诚信自觉。这就需要教育者创设情境,引导大学生在挖掘情境内涵、体验情境感受中真正接受诚信理论、实现与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和接受心理关怀,从而形成对网络社会及其道德场景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在已有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提升诚信修养。第一,实现诚信理论话语的微观转换。诚信、道德都是抽象概念,“我们要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并积极推动它的有效实施,就不得不面对一个伦理理论和现实生活的对接和转化问题,实现抽象与具体、理想与生活概念体系的有效衔接、缝合,这其实就是话语体系的转换。”[5]如结合网络热议事件、结合学生身边案例创设模拟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讨论,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真正认知诚信理论,进而内化为学生自愿的价值追求。第二,开创师生平等互动交流模式。按照规范性与能动性原则的要求,网络社会的主体性诚信教育应当摒弃传统的等级式师生关系,开创师生平等互动交流模式。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平等和谐的交流情境,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评价运行和学习心得讨论等方式,围绕诚信开展师生真实知识情感互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的困惑和压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与身心健康,做好网络心理障碍的疏导,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让大学生通过切身情景体验感悟诚信所带来的心理愉悦。
(二)注重实践,引导大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诚信价值观
主体性诚信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育者重视诚信教育的实践转化和提升,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发展诚信能力、实现诚信价值,促进大学生诚信的知行统一。
一是创新主题教育,开展诚信价值传播实践。在主体性诚信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以大学生开放程度高、思想变化快、创新意识强的特点为基础,着眼于他们对丰富道德生活的需要,创新设计各类诚信主题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将抽象的认知在丰富的实践环境中逐渐丰满,进而内化。第一,组建相关社团,开展诚信教育。学生社团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可围绕社团的不同属性组织不同角度的诚信主题活动,如诚信守则宣讲、网络诚信主题辩论赛演讲赛、财经类专业诚信调研等,在社团活动中受到诚信感染、提升道德能力。第二,在日常教育中渗透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民间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以及入学、毕业等时间节点组织诚信主题活动,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志愿者服务等日常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塑造。第三,组织诚信榜样教育。密切关注社会舆论中的诚信榜样,适时组织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师生中诚信自强优秀典型的人物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快乐体验、自我完善中传播诚信价值观,进而实践诚信原则、提升诚信品质。
二是营造全方位文化氛围,开展诚信环境培育实践。“人的价值观来源于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世界,是由文化环境教化、建构、发展起来的。”[6]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作用,我们必须调动各方资源,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文化氛围。第一,培育诚信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诚信主体性发展、诚信至上的浓厚氛围,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创新,构建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各类媒体对诚信典型的大力宣传和不诚信现象的舆论谴责,营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第二,培育诚信校园环境。大力开展诚信校园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布置,精心规划教育引导与实践锻炼形式,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各环节加强诚信示范、渗透诚信氛围,使大学生在良好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与浸染。第三,培育诚信家庭环境。家长应重视诚信教育对子女成长的作用,完善对子女网络诚信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并率先垂范,树立良好家风。通过社会、学校、家庭诚信合力教育系统,在网络文明建设中有效发展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
三是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开展诚信教育新载体拓展和管理实践。网络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的变革特点,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牢牢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提高网络文明建设中大学生主体性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做好校园网建设。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精心设计校园网的德育栏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诚信教育相关内容的建设,同时建设好校内的网上监控系统,有效屏蔽不良信息,将校园网建设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第二,建设和推广诚信教育特色网站及个人主页。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建设自己的特色个人网络空间,发挥名师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鼓励大学生参与打造诚信教育品牌网站,充分发挥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性,提升教育效果。第三,拓展新媒体环境下灵活多样的教育新载体。开发手机媒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有效地引入诚信教育领域是一个必然的要求。第四,开展网上舆情分析,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疏与堵相结合,抓住热点问题、抓住重点对象,通过及时教育引导有效疏通网络舆论,通过技术管理做好信息进入控制和在线行为控制,“疏之有度、堵之及时”,帮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提高独立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进而支配自己的诚信行为,在网络文明建设中达到主体性诚信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克明.网络文明教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1.
[2]韩庆祥,张健.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8):9.
[3]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4]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5]王渊.基于科技伦理视角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3:112.
原则与路径 篇9
关键词:学生公寓 公寓文化 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016-02
随着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选修课大量增加,“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已成为普遍的事实,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学生生活的主战场日益向学生公寓转移。而且,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学生住宿实行以楼为单元的公寓化,不同背景、不同院系班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生活在一起。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公寓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公寓文化,就是指大学生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通过与外界(包括人、校园、社会、自然等)的联系,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及其所呈现的事实和结果(如物质、意识、行为和制度等),构成公寓文化的各种形态和层面。由此可见,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一方面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又要适应环境,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积极地对环境进行改造,从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公寓文化就是学生在公寓中适应和改造环境过程中形成的。它对规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优化育人环境,促
进学生文明养成,提升学生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
开展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文化活动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
公寓管理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利用条件培养人,创造条件发展人,营造环境培育人”的重担。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寓文化,其实质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成为其首要的目标。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情感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综
合素质。公寓文化建设在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要增强服务意识,无论是学校、相关学院、社区辅导员和公寓学生组织,都要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多方面开创服务学生的途径和方法,拓展学生公寓文化空间、组织多种公寓文化活动,优化公寓人文环境,为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空间。
(二)兼顾普及与提高的原则
公寓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无形地影响和规范入住公寓的所有学生,因此,公寓文化建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文化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最大限度调动公寓学生积极参与公寓各项文化建设,以使学生增进交流和影响,培养社区认同,形成共同的公寓文化传统和规范。同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文化建设不应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化娱乐,注意引导学生向深层次发展,提升文化品位,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三)寓教于乐的原则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其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有别于第一课堂讲授教学和讨论启发,相应地,公寓文化的影响也不同于课堂教学通过传授知识,启发学生的理性和思维,其更多地诉诸道德、精神和社会能力方面,以无形或隐性的方式,愉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文明养成,提升学生精神道德素养,公寓文化建设应秉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文化活动和节目,融文化娱乐和教育影响为一体,丰富学生的公寓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家园意识,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教育影响,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
(四)学生自由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发展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展。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学校和社区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和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公寓活动,而不是包办各项活动和节目。公寓学生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参与公寓文化活动,以满足自己的教育和成长需要。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公寓的文化建设现状和个人的专业特点,积极献言献策,创新公寓文化建设方式和途径,以有利于公寓文化的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辅导员工作办公室和社区辅导员主要起指导和协调作用,将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在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我们应在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公寓文化建设,结合实践,我们提出以下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健全公寓文化组织结构,完善公寓文化规划
公寓文化的建构是一种集体性的行为,应由公寓组织进行内部的协调和组织;同时应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比如在每个学生寝室设寝室长的基础上,每层楼设层长,每幢楼设楼长。楼长在社区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规划公寓文化建设。楼长、层长一般由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担任,他们长期居住在公寓,熟悉公寓人文环境和氛围,便于根据公寓文化的现状、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年级结构合理规划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楼长、层长可以第一时间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协助楼管员和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优化公寓人文环境,培养学生身份认同
人文环境是一定社会系统的文化环境,包括人们的态度、观念、信仰和认知环境,以及人们赖以生存和实践的自然环境。大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长期的群居场所,有利于他们在思想、行动和技能培养上产生一定的共识,并以这种共识维系和指导他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由此形成公寓的人文环境。
简单地说,公寓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公寓的自然状况、楼层布局和整体风格,以及学生的文化气质、精神状态和道德素养等。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就要从美化公寓周边环境、合理规划舍内居住空间入手,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公寓文化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通过系列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形成良好的公寓人文环境。一般来说,强烈的社区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最大限度实现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这里所说的认同,主要指学生对公寓的认同,也就是把公寓当成自己的“家”。学生入住公寓,长期在公寓生活、学习和成长,受公寓的各种文化活动、节目和人事的濡染和影响,就容易在心理上对公寓产生热爱和依恋,形成一种集体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并自觉接受公寓的传统、规范和文化影响。
(三)强化学生专业意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科学知识是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前所述,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深入,班级不再是固定的教学单位,学生活动的中心逐渐向学生公寓转移,学生宿舍便成为学生课堂的延伸,是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完成课堂作业的第二课堂。因此,公寓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创造不同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如英语专业,可举办公寓英语角或英语沙龙;广告专业可举办创意设计大赛;中文专业可举办公寓征文、公寓快讯报或网络编辑大赛等。这些与专业相关的公寓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统一,因为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内化和整合,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此外,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贬值日益加速,公寓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紧跟时代知识和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和充电,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发展的新要求。
(四)构建公寓网络工作平台
当前,随着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传播者,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和交往的方式。由于网络世界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隐蔽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在网络的点击中袒露心灵、游遍世界、知晓天下,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中,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公寓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新情况,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适时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有吸引力的学生社区工作网站,以网络化、开放性的工作手段,以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形成网上网下文化教育合力。网站需注意把握正确的公寓文化和社会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健康、活泼的社区文化氛围。
(五)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沟通作用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各种类型的社团纷纷成立,“社员”越聚越多,学生社团越来越活跃,在校园中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在公寓文化建设中,也必须重视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因为社团的骨干及其成员都不同程度分散在高校的各个学生公寓,甚至有些社团的办公室就设在学生公寓。公寓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及其骨干成员的影响,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优势、团队优势和组织协调优势,调动社区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提升公寓文化品位。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社团创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把握公寓内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围绕学生成长和成才需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提高,努力丰富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六)建立社区党团组织
加强公寓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班级集体的弱化和流动性,这对传统的支部建在班上的学生党、团建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加强学生社区文明、文化和安全建设时,需考虑将党团组织和党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入学生公寓,改革传统的党团支部建在班上的党团建模式,成立公寓党小组。在公寓设立学生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其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是加强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社区党小组主要在社区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活动在公寓社区,突出其推优、审核和考察等功能,配合社区辅导员、公寓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委员会、院系班开展各项组织、教育和文化活动,保证公寓的文明、卫生、文化、安全等工作顺利进行。还可以推行社区党员挂牌制度——“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实行党员联系宿舍制度,这些举措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进社区,对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文明养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不难看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路径内在地统一在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开展公寓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公寓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文明养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学生社区文化身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公寓文化品位的提升,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成熟,更好地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编.扩招后的学生教育与管理[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02.
新闻传媒道德原则及构建路径 篇10
(一) 真实客观。
确保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对新闻媒体从业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民主制度对新闻媒体提出的内在要求。在民主制度背景下, 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性需求逐渐膨胀, 同时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了解需求也逐渐强烈, 所以能够让公众了解到事实的真相是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所以作为舆论监督以及舆论引导工具的新闻媒体需要满足与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另外, 真实客观的道德原则也是信息时代发展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根本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新闻传播媒介了解到更多的新闻信息, 所以新闻媒体只有在对事实作出客观、真实报道的基础上, 才能够确保各个新闻媒介中新闻信息的一致性, 如果某一个新闻媒介中的新闻内容与其他媒介中存在差异, 那么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将会受到民众质疑, 同时新闻媒介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也将遭遇危机。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作为新闻媒体从业者, 绝对不能让自我掩盖理智与良心, 而应当拨开偏见对现实做出理智的描述与揭露。
(二) 公平正义。
新闻传媒道德原则中的公平正义应当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 这是推动新闻传媒取得更好发展的基本道德品质之一。坚持公平正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道德, 新闻媒体被当作社会风气与社会道德的指向标, 为了维护新闻媒体形象, 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当持有强烈的责任心与正义感, 将追求公平与正义当作自身的义务与职责, 所以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当扮演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对于社会中如欺凌弱小、行业垄断、以权谋私等不公正现象, 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当勇敢地对这些现象进行曝光与揭露, 并引导公众舆论的形成, 从而在对相关组织结构与部门施加舆论压力的基础上减小存在于社会中的不公正。另外, 新闻媒体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点, 所以新闻媒体应对社会民众进行平等对待, 使社会民众对新闻信息资源具有同等的享有权利。同时, 新闻媒体应当对弱势群体的新闻信息需求做出特别关注, 不仅不能因为社会阶层、文化素质的不同而对社会民众进行区别对待, 而且要凭借努力来尽可能地消除这种不公平、不合理因素。
(三) 人道主义。
作为一种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 人道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人道主义要求新闻媒体能够以人为本, 尊重与重视社会公众所具有的权利与价值。这要求新闻媒体不能因为重视对社会民众眼球的抓取而对社会大众承受的痛苦与灾难无动于衷。2004年9月6日, 某新闻媒体在对俄罗斯别斯兰市人质绑架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电视屏幕下方竟然滚动出这样的精彩信息:通过给出四个选项让观众选择以猜测人质的丧生人数。而事实上, 俄罗斯民众的焦虑、悲恸笼罩着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 这种欠缺人道主义精神的精彩已经击穿了新闻传媒应当具有的道德底线。而这种播报方式虽然吸引了公众的注意, 但是同时也引起了公众的愤慨。“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况且新闻媒体工作者作为具有较好职业修养与文化修养的群体, 应当具备高尚的人格与普遍的同情心, 在新闻信息采集以及播报过程中, 应当将生命的地位放在新闻报道之前, 这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闻传媒道德构建路径
(一) 强化新闻媒体自律。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出现滑坡在当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以强化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建设十分紧迫。在新闻媒体自律方面, 主要的实现途径包括自律组织、行业规约以及媒体自我评价三种。自律组织包括传媒伦理评议会、中国报协、中国记协等;行业规约主要是对新闻媒体从业者行为以及思想进行规范的文件;新闻媒体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新闻媒体通过对自我开展检查与监督, 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进与修正。新闻媒体从业者必须将对公平正义的维护与追求当作自身的工作职责与专业意识, 并在此基础上重视自身义务的履行。另外, 新闻媒体从业者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对自身义务的履行情况对自身职业形象产生着直接影响, 同时也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产生着影响, 所以新闻从业者有必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 并重视对自身义务的履行。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包括社会义务与职业义务两大类。从社会义务来看, 新闻媒体从业者要对社会发展发挥推动作用。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引导民众的作用, 所以新闻媒体从业者要提高自身对正面新闻的敏感度, 通过挖掘与报道正面新闻事实来对社会风气进行净化。另外, 新闻媒体从业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爱岗敬业的基础上要对负面新闻进行揭露与抨击, 从而实现对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的正面引导;从职业义务来看, 新闻媒体从业者首先要履行守法义务。当前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侵权案件如对名誉权、隐私权的侵犯等时有发生, 所以新闻媒体从业者在遵守基本法律的基础上还要遵守与新闻诉讼以及新闻纠纷相关的《新闻侵权法》以及《民法通则》等, 从而在做好一个守法公民的基础上成为合法合格的新闻人。另外, 新闻媒体从业者与新闻平台具有互相依赖的关系, 作为新闻媒体管理者, 应当以新闻平台特点以及要求为依据来对新闻从业者对新闻平台的义务作出规定, 这种对新闻媒体从业者提出的要求是以推动新闻媒体发展为目的的。
(二) 强化外部监督。
当前我国受众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十分有限, 这种情况的存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民众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机制欠缺了解。当前我国的大部分电视与电台都具有官办色彩, 民众并没有进入参观的权限, 所以对于民众而言, 新闻媒体一直具有神秘的面纱;二是民众所接受的新闻媒体教育较少, 这种情况让民众难以敏锐的发现新闻媒体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 而对这些行为进行思考与反思也更加无从谈起。并且即便是民众意识到新闻媒体违背了道德伦理, 也没有有效的渠道将监督权利转化为实际行动。针对这些原因, 有必要构建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渠道, 从而让民众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新闻媒体监督中来, 并对民众的监督行为进行引导。在此过程中, 提高民众对新闻媒体进行监督的能力十分重要, 另外有必要推动民众监督形式的多元化, 如投诉、举报、热线电话、观众读者来信等都可以作为民众对新闻媒体进行监督的形式。
(三) 构建与完善新闻传媒伦理学科。
对于新闻传媒道德构建而言, 新闻行业本身的自律以及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要途径的他律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这两种途径却是机械的、外在的方法。并且新闻传媒行业以及从业者的自律应当建立在对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觉遵守的基础之上, 而要实现这一点, 需要通过新闻教育的开展来从道德源头上避免新闻传媒失范现象的发生。在一些情况下, 新闻媒体工作者报道不实或者层次较浅并不是出于工作者的本身意愿, 而是受到了综合能力的制约, 这里说的综合能力并非专业能力, 而是广泛的整体能力, 针对这一现象, 有必要强化新闻传媒工作者的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 在此过程中, 开展跨学科交流, 使新闻媒体道德建设获得其他学科理论的支撑是十分必要的。另外, 在专业教育方面, 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点:追求职业道德理想并激发道德热情、坚守职业道德原则并锻炼职业道德意志、强调职业道德实践并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对于专业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荀子的“学莫便乎近其人”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观点, 即接近一位贤士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便捷途径, 这与做人第一、学问第二的含义是相近的,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新闻传媒伦理学科进行构建与完善的必要性。
摘要:新闻传媒发挥着报道社会事实以及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作为重要的社会系统之一, 通过传播真实信息以推动社会公正并满足公众精神生活需求是新闻传媒需要具有的基本道德理念。本文在对新闻传媒道德原则做出分析的基础上, 对新闻传媒道德构建路径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闻传媒,道德原则,构建路径
参考文献
[1]李蓓.行业失范时有发生背景下的传媒伦理研究[J].传媒观察,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