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与特点

2024-08-08

原则与特点(精选12篇)

原则与特点 篇1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 曾经专注发展经济而破坏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而相关政府部门也实行了多种治理方式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其中一项主要的措施就是针对区域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水土保持工程, 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而水土保持工程涉及区域环境的多个方面, 其中一个主要环节就是针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有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理论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的进步, 越来越朝着和谐平稳的方向发展。正是越来越贴近实际的理论, 推动着整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谐平稳的发展。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简要概述

修复作为一个汉语词语,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中一个是针对相关事物进行修正从而修补回原有的样貌;其二则是主要依靠自身的恢复功能来恢复相关事物。生态修复中的修复主要表达的是第二种含义, 即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协调能力和修复能力来针对遭受到严重破坏的部分进行恢复性调整, 从而实现整个生态环境和谐健康的发展, 最终使得整个系统恢复到最开始的原始正常状态, 各个部分都保持着平衡, 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所以,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内, 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调节的能力, 同时给予一定的外力帮助, 即运用人工调控机制来监控区域水土流失恢复整体状态, 从而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同时促进生态系统朝着和谐自然的方向发展。

2水土保持修复的原则

2.1进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 生态学要作为主导的原则。因为在大自然中, 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共生的关系, 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兴盛衰亡的相互交替的规律, 不同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依附、相互共生等关系。这些内容都属于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在实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 主要依靠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力, 因此, 要将生态学作为整个保持过程的主导原则。

2.2针对不同区域,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为在发生水土流失的不同区域中, 整体生态环境并不相同, 并且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生态状况, 并且河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 引起区域水土流失的问题都不尽相同, 有些地区因为气候干燥, 区域内的地形以土丘为主, 而导致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有些地区是因为树木乱砍乱伐而导致的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差等等。因此, 不能从一而终采用同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 要针对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治理方式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的治理。

2.3正视经济作用, 采用经济可行性的原则。进行河流水土流失的治理, 不可避免的要投入资金。而这一个工程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的长时间工程项目,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受到确切的回报效果。而在投入资金的同时, 许多河流还不能全部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手段进行治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投入资金的同时, 还要强调资金的可行性, 也就是在治理过程中, 减少排放污染物, 即对水资源生态的进行破坏和污染的排放物。与此同时, 还要注意整个工程突出的漫长特点, 尽量减少资金投入, 尽可能地依靠生态系统自己的修复能力进行自我修复。

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3.1封育保护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解除生态系统超负荷的压力, 依靠自然的再生和调控能力, 促进植被的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 因此舍饲养畜, 停止人为干扰是它的重要手段之一, 禁封是它的核心。大量的实践表明, 通过禁封治理, 林草覆盖率可以得到提高, 土壤侵蚀模数明显降低, 水土流失能得到有效遏制, 当地的生态环境可以显著改善。

3.2成功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需要必要的人工措施辅助, 一方面要通过人工育林育草, 如因地制宜地补植补种、防治病虫害等加快封禁区的生物量生长等;另一方面相应的管理措施也非常重要, 如果封禁区的管理工作上不去, 不能妥善地解决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就很难保障封禁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成功。

3.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周期比较长。因为植被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 也就是说生态修复也同样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 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看出起码的成效。并且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不同, 植被恢复的速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成功是缓慢的, 完善功能的发挥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办法

对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来说, 传统的对策是修筑拦河大坝、 广种植被、建造梯田等方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水土流失起到遏制作用。但传统的方法上存在着一些缺陷, 从而无法得到广泛的使用。故研发了一些克服传统方法缺陷的新兴方法:

4.1依靠生态系统自身进行修复。在一些生态破坏不太严重的区域, 可适当地更换其地表使用结构, 譬如退耕还林还草等方法, 让生态系统恢复到不受或者尽可能轻微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来改善水土流失的状况。

4.2生态系统自身修复和人为辅助方法相结合。在生态系统受破坏程度比较严重的区域, 利用人工辅助措施向该区域种植一些生命力和再生能力较强的植物, 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改善该地区内的生态系统成分组成, 慢慢增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能力。

4.3人工强化生态系统修复能力。该方法主要用在水土流失的预防方面, 其主体思想也是通过人工措施巩固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固性, 加强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联系, 加强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分解和循环, 实施的途径包括植树造林、饲养家畜、发展沼气等。

5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进行创新

5.1体制上进行创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涉及面比较广的工作, 需要一个职能部门进行整体协调、管理。明确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在生态建设中的协调、管理地位和作用, 强化职能, 加强综合协调、技术指导和归口管理, 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开展水保生态建设。

5.2辅助技术科学水平的创新。提高生态修复科技含量, 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 重视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在水保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结束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自然的力量, 重点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 在掌握好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 不愧为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也将成为今后水土保持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徐红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J].南方农业, 2014 (12) :80-81.

[2]申艳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34) .

[3]王继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及原则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17) .

原则与特点 篇2

酒店卫生间设计特点与原则

卫生间是酒店消费者进行洗浴、处理个人卫生的场所,具有较强的私密性要求,酒店设计时不仅要适合盥洗、方便、沐浴等基本活动,还要兼顾洗衣等家务活动的进行。

现代酒店中通常客房至少有一个公用卫生间,酒店空间面积较大的还会有主卫乃至客卫。

(1)卫生间的功能及特点

卫生间是一个集多样设备和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类型,主要包含盥洗室和卫生区,酒店设计时坚持以方便使用为原则,把使用频率最高的放在最方便的位置。卫生间的平面布局应紧凑合理,色调依每个人的喜好而定。为保证室内环境的整洁,室内各界面材质应选用具有较好的防潮、防水性能的材料;地面要防滑,易于清洁,常用材料有陶瓷类地砖等;墙面为防水涂料或瓷质面砖;顶棚应选用以防潮、遮掩功能为主的铝合金板或硬质塑胶材料;洁具尺寸选择,追求合理、合适;电路安全第一;采光需要明亮、均匀的光线,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空间。

(2)卫生间设计的具体原则

盥洗室:通常,盥洗室的空间较小,酒店设计过程中应侧重简单和实用。设计内容主要有化妆镜、面池、小吊柜和地柜等。洗漱台前需有侧射光对脸部的照明,主光源宜安装于镜面上方。

卫生区:卫生区在平面布置上,应根据空间大小,购置相应的洁具以及其他卫生设备;其次,应该考虑到坐厕一般与洗浴处相连,要尽量避免使用过程中有冲突发生;客房要有老人的卫生间,坐厕还应考虑老人的使用特点。

酒店浴室的设计基本上以方便、安全、易于清洗及美观得体为主。由于卫生间水汽很重,防水是一个关键问题,内部装饰材料必须以良好的防水性能为宜,在空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做适当的干湿分离。

在传统酒店设计观念中,浴室只是洗浴的地方,而今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它已经成为享受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概念的卫浴设计从狭窄、局促的卫生空间中游离出来,发展成为公共空间或私密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起居室或卧室形成有机的一体,强调一种时尚的人文卫浴理念,探索卫浴生活的灵性空间。洗浴时追求精神的体验与卫浴生活的人文尊崇,是新型卫浴文化的内涵。

试论校园文化的特点与建设原则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思维;生活教育

两千多年前,在孔子门下,三千弟子、诗、书、礼、乐、骑、射,孕育了绵延两千多年的灿烂的儒家文化,一家之言成就了中华千秋之治;有人说,百年北大,如果把未名湖填平,红楼夷为平地,北大精神尤在,因为它的文化挥之不散。中国古今两所著名的学府,用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征服了时间、空间的有限,培养了浩若繁星的时代精英,也启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去深刻认识校园文化,建设自己独特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校园文化。

总结古往今来的各类形式的学校,无论是古代的精舍、书院、私塾,还是近现代的大学、学院、学校,校园文化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1.政治性。之所以首先谈校园文化的政治性,因为学校一直以来肩负着民族国家文化传承的重任。学校培养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变革者,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国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学、学生工作等多种渠道,加强学生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方法、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2.知识性。学校与知识有天然的联系,是一个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化学生。我们在校园文化中可以看到内涵丰富的“大知识”。一方面,按经济学划分它涵盖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某种信息的知识,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从表现方式来看它包括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其中,隐性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甚至就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不能以课堂教学和大众媒体等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不能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和反思,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获得体验形成。

3.娱乐性。“寓教于乐”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教育智慧。一种娱乐的方式使抽象、理性的枯燥内容妙趣横生;愉快、轻松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参与者获得美好的精神体验。各种体育竞技比赛带来的刺激性、放纵性、宣泄性、冒险性,能释放学生的心理潜能,减轻心理压力;艺术表演活动的形式美、精神意境美、感染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在美中体味善与真;现代的文化知识普及活动也在形式上增添了很多娱乐元素,以其丰富的信息量、有趣的参与方式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新知,赢得自信。

我们发现校园文化几乎承载了教育的全部内容,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意义重大。但是,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文化大潮,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我们如何抉择,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历史上,同样面临多重文化选择时,鲁迅先生曾提出“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蔡元培校长提出“兼容并蓄”。我认为,随着现代德育逐步向“学会选择的德育”“主体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开放性德育”迈进,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思维原则。人文思维原则是指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人的生命发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精神的丰富、人的生存意义的升华来展开,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具有关爱情怀,活出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来。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师生关系等方面自觉渗透一种关怀意识、人文底蕴和宽松的人性基础,注重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陶冶学生,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来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完善人生,创造温情、宽松、诗意、人道的人性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活化原则。“生活即教育”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目前,教育要走进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潮流。要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就必须关注生活世界、走进生活世界,发掘生活本身就具有的教育价值。人的出生、发展和成熟,人的身体、心理、思想、道德、价值、信仰的形成,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等生活世界中的现实,是引导学生体验世界的存在、体验自己的生存状态、体验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活化原则就是要构建一个充满温情的生活世界。

3.校园文化建设的体验性原则。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体验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內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它建立在旧有的生命感悟基础之上,在新的生命历程中生发出新的感悟。校园文化建设的体验原则就是要引导学生以自己旧有的经历、独特的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理解、联想、领悟、建构客观的事物,与新的事物发生联系,进而生成与客体的独特意义、情感、思绪和感悟。

参考文献:

[1]谢海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现状分析与对策[D].深圳大学.

[2]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2002,(9).

城市滨水区规划原则与设计特点 篇4

1 滨水区的规划原则

1.1 整体规划原则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它是城市的一部分, 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因此在进行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和城市的规划设计相呼应。通常的做法是把滨水区建立在靠近市中心的地区, 以滨水区建设这个新的项目来补充和提升城市建设项目。这是因为, 一个滨水区的建设项目往往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把滨水区的建设放在市中心, 可以让公众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滨水项目, 有更多的期待, 可以提升滨水区的人气。待滨水区建设完成后, 同样也可以带动城市的项目建设。同时, 要突出本地滨水地区的特色, 就应该在整个滨水地段层面做文章, 创造自己的风格特点。

1.2 生态多样化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开发, 实际上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人工开发的一个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但是一个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开发项目, 应该要遵从自然环境的原有特点, 在这个基础上, 结合人的活动范围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而不能够因为急功近利, 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对生态环境进行大尺度的破坏。滨水休闲区中的葱郁的树林, 地毯般的草地, 盛开的花朵, 碧绿的水体, 清脆的鸟声, 这些都将是人们永恒的追求和视觉的享受。这也是滨水休闲区的一项主要功能。因此, 在对城市滨水区进行开发的时候, 一定不要破坏了生态平衡, 让人和自然共存。

1.3 防洪环保原则

城市滨水区由于紧靠水体, 常常会受到河水, 湖水, 江水等洪水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 在进行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防洪。在进行滨水区开发设计的时候, 就要认真研究开发工程对水体的防汛和泄洪的影响, 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同时, 保持滨水区的水体洁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一个洁净的水体, 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维持滨水区的水体洁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需要专门的专业人士, 同时也需要呼吁游客共同环保, 不能在水体上乱扔垃圾等, 要不断提高群众的意识, 共同创建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滨水区。

1.4 交通便利原则

滨水区的交通组织都比较复杂, 因为所有的道路到滨水区就终止了, 有的码头还有轮渡, 轮船, 有水陆换乘的功能。在进行交通规划设计时, 要把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分开。车行系统可布置专用的公交车路线或轨道交通连接滨水区和市区。要设计规划足够的停车场地和疏散用车行道路。步行系统, 可设置通达的道路直接与水连接, 设置适当的平台, 广场可令行人驻足观景, 做到动静结合, 给人以舒适的整体环境感觉。

2 滨水区的设计特点

2.1 考虑不同的心理需求

人们休闲时候去滨水区, 是因为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而亲水性是人们在滨水区休闲空间中最突出的心理特征。像戏水, 乘船观光, 水上垂钓等多种多样的水上项目和水上活动都是游客的热衷项目。在设计时也要注意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 在炎热的夏天, 人们喜欢到滨水区浓密的树荫下感受一丝清凉, 夜晚, 喜欢在湖边, 河边漫步, 感受一丝丝的凉风。这些, 都是因为滨水区带来的舒适性。同时, 在滨水区的设计时, 可以设置一些具有说明性的指示牌, 来给游客讲解滨水区所在城市的历史, 讲述滨水区的发展, 让游客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和滨水区, 也可以满足一些游客的文化需求。

2.2 考虑不同的人群需求

到滨水区去休闲的人群是多种多样的。有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以及少年儿童。那么在进行滨水区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同的人群对滨水区的不同的需求。老年人喜静, 可以多开辟一些具有私密性的地方, 供老年人休闲喝茶, 下棋谈天, 吹拉弹唱, 也可以多设置一些体育锻炼设施, 供老年人锻炼身体。中年人很多是带着孩子去滨水区休闲, 这就需要多建立一些能够供青少年儿童娱乐的场所。对于六岁以下的儿童, 可以设置一些充气床, 滑梯, 蹦蹦床等适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玩乐的项目。而十岁左右的儿童很多对水上的游船, 汽艇等项目比较感兴趣。

2.3 合理布置配套设施

滨水区的设计中, 配套设施要有保障。最主要的是休息设施, 能够供游客休息的地方。主要的就是座椅, 对于座椅的材质, 也有一定的选择。木质的座椅在目前来看, 是最受欢迎的, 冬暖夏凉。而混凝土材质的座椅就不够受青睐。座椅的安置, 树荫下, 以及能够直晒到太阳的地方, 都要有所规划。这是考虑到不同季节人们对座椅的要求。亭, 廊这两种休闲设施也是游客喜欢的, 可以遮阳避雨, 也是一个暂时与外界避开的休息场所。同时, 卫生设施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特备是垃圾桶和公厕, 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垃圾桶和公厕的设计都以小和距离短为原则, 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垃圾桶和公厕, 会给游客带来很多方便, 同时也是为保护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4 保留历史建筑

在滨水区设计时, 对于原有的具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应予以保护, 将历史建筑, 历史地段和城市设计相结合中, 也可提高滨水区的文化氛围, 增加旅游的内容, 提高游客的兴致。例如旧码头、旧仓库, 只要是有特色, 应结合在滨水区城市设计之中。

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有特色, 景色最优美的地区, 因此在设计上, 特别是岸线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特点和特色。岸线是水陆的交接区域, 它的设计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滨水区的设计是否成功。常见的呆板的, 平直的岸线会给人以单调和枯燥感, 因此岸线的设计也要如何自然地貌的规律, 蜿蜒起伏, 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3 结语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 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 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 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所以, 对于滨水地区的开发一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开发的时候, 一定要遵循城市的总体规划, 遵循总的规划原则, 有自己的设计特点, 这样才能保证是一个成功的开发项目。

参考文献

[1]张庭伟, 冯晖, 彭治权, 编著.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2]梁龙飞.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 2008, 09.

原则与特点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体育的投资与需求日趋增多,体育市场的年产值也日益增加,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经济学的人才需求也日益迫切。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由国家科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将体育经济学列入体育科学所属的十二个子学科之一。体育经济学被国家列为一门正式学科以来,细数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已取得了诸多成绩,其理论基础逐渐建立,学科视野逐渐宽广,但是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平台课堂,所给予的研究远远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对体育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展开研究显得尤为必需。本文以分析体育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入手,结合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创新原则的指引下,提出了体育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形式,拟丰富课堂教学授课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简化学生对学科抽象理论的认识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逐渐形成科学的分析思想和分析方法。

1.体育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1.1复杂性

体育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体育领域经济现象、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它是由体育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或边缘学科,体育经济学既具有经济科学的属性,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又具有体育科学的属性,属于体育社会学科群。体育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对体育经济学颇具影响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经济统计学)、体育政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比较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等学科,因此,体育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复杂性。

1.2抽象性

抽象性则是体育经济学的另一显著特点。不论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还是产业经济学,都是以解释原理为主要任务,而理论本身的任务就是抽象。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苹果、香蕉、梨、葡萄、桃子等,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抽象就是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舍弃不同特征。正是这种抽象化能提供帮助人们掌握体育经济规律和把握体育经济关系的线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得好“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化学试剂,也不能用显微镜,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1.3基础性

对于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学习该领域所需的背景知识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通过体育经济学的学习就是要建立起基本的学科背景知识,为后续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一个知识平台和基础。比如,通过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为进一步研究体育消费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学习生产行为理论,为进一步研究体育厂商决策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市场结构理论,为进一步研究体育市场竞争和垄断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微观和宏观经济原理,为进一步学习体育管理原理和解决体育管理实务而奠定基础等等。

2.体育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的原则

2.1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准确理解教材知识内涵的基础上,能够加以变通,灵活运用,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让学生切实感到专业基础课的实用价值,譬如引入案例教学,用“上大学值吗?”学生自身涉及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试着分析上大学的成本与收益,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以增强他们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意识。体育经济学的教学通过强调学以致用,来提高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对体育经济学的学习实现知识向认知上的飞跃。

2.2兴趣为先导,将快乐元素融入课堂

兴趣是学习的无形动力,会对未来的活动起准备作用,并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因此,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兴趣为先导,将快乐元素融入课堂的原则,一定要大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实现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辩论、游戏比赛、角色扮演、故事讲述、商战模拟等多种方式,将枯燥的理论内容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进行转化或诠释,让学生感到体育经济学的新奇与乐趣,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投入体育经济学的学习之中。

2.3严谨治学,将课前、课中、课后高效整合

恐怕许多中国人都会熟知马克思的这段故事。马克思当年在大英图书馆里写作《资本论》,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数年下来,桌子下面竟然留下了磨出的脚印。这段故事正如他所指出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中,必须贯彻严谨治学的学风,教师以身作则精心备课、不断建设并创新课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即时复习和完成作业,将有限的时间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勤学苦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体育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形式

体育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可以从开场白的主题引入、难点讲解创新、理论解析创新、知识巩固创新等几方面进行,合理运用名家经典、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1通过熟悉的故事、文艺作品或茶余饭后的热点问题,引出课堂需讨论的理论要点

每堂课的教学作为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课堂的开场白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点,成功的开场白能促使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注意力迅速集中,使师生互动进入良性循环,因此,精彩的开场白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之一。经过课堂实验,发现通过熟悉的故事、文艺作品或茶余饭后的热点问题,来引出课堂需讨论的理论要点,往往能缩短学生对课堂的陌生感,能迅速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例如从黄宏、巩汉林买钉子的小品引出供给的概念、从排队买奥运门票现象引出弹性问题、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从折扣和优惠券引出价格歧视问题等方法。

3.2运用名家经典,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核心原理

体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经济和体育相结合的科学的分析思想和分析方法,掌握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并能运用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分析和解释现实体育经济问题,并为后继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的阐述是个难点,可以运用名家经典,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核心原理。例如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来形象解释价格理论;萨缪尔森的名言“你可以将一只鹦鹉训练成为经济学家,因为它所要学习的只有两个词:供给与需求。”从而提出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性‘深奥无比”的科斯定理,是通过一个简单的“牛群到舭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来完成的等等。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中,一些经济学大家的经典故事和名言使经济学原理理解起来更为透彻,也使经济学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3.3借助案例分析,讲解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善等理论

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的。维弗雷多?帕雷托在他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帕累托最优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也就是一种“双赢”的理念;帕雷托改善是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可以用排队打水的案例来予以解释。几个人拎着水桶在一个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水桶有大有小。他们应该怎样排队,才能使得总的排队时间最短,达到最优。最优化方案是打水的人,按照他们水桶的大小,从小到大排队。这样安排,花在排队上面的总的时间最短。这一案例涉及到了帕累托改善,让大桶者换到后面去,虽然许多人改善了,但是大桶者本人却受损了,所以这并不是帕累托改善。通过此番理解,能使学生更好地加强对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善等理论的认识。

3.4利用角色扮演,加深对效率工资和博弈论等理论的理解

效率工资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厂商主动地把雇员工资提高到市场均衡水平之上的一种理论。效率工资虽然提高了工资,但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反而使生产成本降低。可以通过“周扒皮”与“王善人”的角色扮演来讲解效率工资原理“周扒皮”这一角色是来自于高玉宝《半夜鸡叫》中的一个财主,其特点是对长工刻薄,每天半夜学鸡叫骗长工多干活,食宿条件差,工资很低;而“王善人”这一角色则是另一个虚构的财主,其特点是对长工非常友善,给较好的食宿条件,给较高的工资,让长工按正常的作息时间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王善人”比“周扒皮”付出了较高的生产成本,但实际上由于长工的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更高,所以真正的赢家还是“王善人”。通过让学生进行两种角色的扮演,加深了对效率工资理论的理解。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可以用囚徒困境中民警和小偷的角色扮演来加深对博弈论的理解。

3.5通过课堂辩论,更好地认识成本与收益等原理

成本也称生产费用,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即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与其价格之乘积的总和。经济学所说的成本简言之分为两种,一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即会计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机会成本是指厂商将既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放弃的使用同量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厂商的收益可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从纯经济学角度看,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因而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通过课堂辩论,围绕“上体育类本科值与不值”的主题,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与观众三个部分,正方观点“上体育类本科值”,反方观点“上体育类本科不值”,正反双方展开辩论,最后由观众投票决定胜者。通过这样的课堂辩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了成本与收益等原理,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经济学的积极性。

3.6通过例题分析与计算,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习体育经济学的过程中,分析与计算法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通过原理讲解之后,可辅之完成一些选择或计算题,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准确把握,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学习需求和供给的原理之后,可以练习一些选择题加深印象,如题一,教练员工资提高将使俱乐部产品?答案为A.需求增多B.需求减少C.供给减少D.供给增多;题二,假设用于生产运动鞋的皮革价格上涨,结果,运动鞋的供给(),供给曲线向()平移?答案为A.增加,右B.增加,左C.减少,右D.减少,左。另外,学习了效用理论,可以完成如下计算题,假设消费者小王用80元人民币全部购买X和Y体育商品,X和Y体育商品的价格分别为100元和200元。①请写出小王的预算方程并画出预算线。②当效用最大时,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多少?③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多少单位X和Y商品?如此通过大量例题的分析与计算,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强化。

3.6结束语

老年人用药的特点和原则 篇6

1.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血流量减少。老年人的这些变化,虽可影响,药物的吸收,但研究表明,大多数老年人在药物吸收速率或在吸收量方面,一般无显著差异,但需在胃酸性环境中水解而生效的药物,在老年人缺乏胃酸时,则其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如弱酸性药物(水杨酸类、双香豆素类、呋喃妥因、萘啶酸及巴比妥类等)离解度增加,吸收减少。

2.老年人血浆蛋白随年龄增加而有所降低。老年人单独应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影响虽不明显,但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时,由于竞争性结合,对自由药物血浓度的影响则较大。如来结合的水杨酸盐浓度,在未服用其他药物的老年人,占血浆总浓度的30%,而在同服其他药物的老年人,则可增加至50%,用药时宜予注意。

3.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药酶活性亦下降,功能性肝细胞减少,对药物的代谢也有一定影响。因此,给老年人应用被肝代谢的药物如氯霉素、利多卡因、普萘洛尔、洋地黄毒甙、氯氮卓等时,可导致血药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而出现更多的副作用,故需适当调整剂量。在给老年人应用需经肝脏代谢后才具有活性的药物时(如可的松经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而发挥作用),更应考虑上述特点而选用适当的药物(如应用氢化可的松而不用可的松)。

4.老年人肾脏的单位数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球分泌功能也大大降低。老年人肾脏的上述巨大变化,大大地影响了药物的排泄,使药物的血浆浓度增高,延缓药物由机体的消除、半衰期延长(如27岁时地高辛的半衰期为5小时,而72岁时则为73小时),从而更易发生副作用。因此,要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或调整老年人用药的间隔时间。下列常用的药物,老年人要减量使用:扑热息痛、苯妥因钠、青霉素、地高辛、心得安、安定、鲁米那、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一般说来,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以成人用量的3/4为宜。

二、老年人用药的原则。在老年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比青壮年人高三倍。为此,老年人药物治疗必须经常对其体质和耐受性、药物选择和剂量方案以及是否需要护理给予慎重的考虑,应注意以下几点用药原则:

1.应确定药物治疗是必需的;老年人的许多健康问题无须用药亦可处理。

2.尽量避免一次服用多种药物,最好同时用药不超过3种。

3.服药剂量方案尽可能简单,如果可行,最好每种药物每日只服一个单剂量。

4.为了确定个人的耐受性,多数药物首剂量通常最好小于标准剂量;维持剂量也应该慎重确定,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的维持剂量要比年轻人小一些。

5,如果服用其他剂型,应避免大的片剂或胶囊;液体制剂对老年人较易吞服。

6.应注意不要用错药或过量用药,尽量不要将药放在床边的桌子上(硝酸甘油除外)。

试论校园文化的特点与建设原则 篇7

总结古往今来的各类形式的学校, 无论是古代的精舍、书院、私塾, 还是近现代的大学、学院、学校, 校园文化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1.政治性。之所以首先谈校园文化的政治性, 因为学校一直以来肩负着民族国家文化传承的重任。学校培养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变革者, 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国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教学、学生工作等多种渠道, 加强学生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方法、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2.知识性。学校与知识有天然的联系, 是一个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 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教化学生。我们在校园文化中可以看到内涵丰富的“大知识”。一方面, 按经济学划分它涵盖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what) , 即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Know-why) , 即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know-how) , 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 (know-who) , 涉及谁知道某种信息的知识, 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 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另一方面, 从表现方式来看它包括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其中, 隐性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 甚至就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 不能以课堂教学和大众媒体等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 不能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和反思, 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获得体验形成。

3.娱乐性。“寓教于乐”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教育智慧。一种娱乐的方式使抽象、理性的枯燥内容妙趣横生;愉快、轻松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参与者获得美好的精神体验。各种体育竞技比赛带来的刺激性、放纵性、宣泄性、冒险性, 能释放学生的心理潜能, 减轻心理压力;艺术表演活动的形式美、精神意境美、感染力、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性情, 在美中体味善与真;现代的文化知识普及活动也在形式上增添了很多娱乐元素, 以其丰富的信息量、有趣的参与方式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新知, 赢得自信。

我们发现校园文化几乎承载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意义重大。但是, 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文化大潮, 作为教育的主导者, 我们如何抉择, 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历史上, 同样面临多重文化选择时, 鲁迅先生曾提出“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蔡元培校长提出“兼容并蓄”。我认为, 随着现代德育逐步向“学会选择的德育”“主体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开放性德育”迈进, 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思维原则。人文思维原则是指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人的生命发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精神的丰富、人的生存意义的升华来展开,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具有关爱情怀, 活出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来。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师生关系等方面自觉渗透一种关怀意识、人文底蕴和宽松的人性基础, 注重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陶冶学生,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来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完善人生, 创造温情、宽松、诗意、人道的人性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活化原则。“生活即教育”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目前, 教育要走进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潮流。要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就必须关注生活世界、走进生活世界, 发掘生活本身就具有的教育价值。人的出生、发展和成熟, 人的身体、心理、思想、道德、价值、信仰的形成, 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等生活世界中的现实, 是引导学生体验世界的存在、体验自己的生存状态、体验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活化原则就是要构建一个充满温情的生活世界。

3.校园文化建设的体验性原则。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 感悟生命, 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 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 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体验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 它建立在旧有的生命感悟基础之上, 在新的生命历程中生发出新的感悟。校园文化建设的体验原则就是要引导学生以自己旧有的经历、独特的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理解、联想、领悟、建构客观的事物, 与新的事物发生联系, 进而生成与客体的独特意义、情感、思绪和感悟。!

参考文献

[1]谢海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现状分析与对策[D].深圳大学.

[2]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 2002, (9) .

原则与特点 篇8

一、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 如果设计合理的话, 还会成为一种城市艺术品。在设计建筑顶部形态时, 需要将整体性原则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群体建筑顶部具有高度的优势, 如果进行恰当的设计, 就可以让其成为城市天际线秩序的领导者。如果将建筑的顶部和体型设计出丰富多样的造型, 还会促使新城市天际线的形成。

2. 多样性原则

任何事物中包括的组成部分都会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这些部分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从各个部分的差异来看, 存在着多样化。从彼此之间的联系来看, 可以找出一定的规律。从城市环境的角度上来讲, 如果建筑的功能和性质是不同的, 在造型形式的设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建筑的造型类似或者处于同一个地段, 也需要在顶部形态设计上选择有差异化的造型, 这样可以更加的美观。

3. 层次性原则

建筑位于城市空间的地段不同, 就会属于不同的层次。比如,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和位于城市其他区域的建筑就不属于一个层次。另外, 还可以以地形的高度来划分层次。那么在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就需要将层次性原则牢牢的落实下去, 依据层次的不同来对建筑景观进行有机的组织。还需要将观赏点的流动特征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 从而让建筑群体形成一个美好的城市景观。

二、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的新特点

1. 在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越来越重视城市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建筑物依托于城市空间环境而存在, 那么就需要依据城市空间环境来有效的展示出建筑物的形态特点。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即使是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街道或者空旷的广场, 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在街道方面, 建筑就属于街景的范畴, 并且对于街道空间的比例和特征都会产生影响。城市建筑又属于城市环境的范畴, 高层建筑的顶部作为街道的重要要素, 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到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

2. 将城市文化元素加入到建筑顶部形态设计中

随着人们越来越了解文化艺术, 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中将城市文化元素加入了进来。在通常情况下, 可以将城市文化分为这些元素:一是, 宗教文化。可以说, 在城市文化中, 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元素就是宗教信仰, 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感。因此, 在进行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就需要将人们宗教信仰的需求充分的纳入到考虑范围。二是, 政治和经济。很多城市都需要依据本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来确定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 并且还需要将政治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比如, 一个城市如果经济发展重点是旅游业, 那么在设计城市建筑顶部形态时, 就需要将本地的旅游特点给充分的体现出来, 这样可以带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三是, 一些其他城市文化元素。在以往, 人们对于建筑顶部都怀着一种崇尚的心情, 并且也带着一定的功利性。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慢慢的变成了征服控制的欲望。建筑说到底是人建造起来的, 那么必然会受到本地区精神人文的影响。它不仅会与本地区的隐性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如民族精神、审美观、风俗以及生活习惯等, 还与城市的显性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关联, 如所在地域的地形和地貌、周边环境等。在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

3. 要与城市景观的发展更加的贴切

建筑顶部形态可以将城市轮廓线的重要性给有机的体现出来, 这也是对外部空间的最显著影响。轮廓线既可以体现出城市的生命, 又可以作为一种景观而存在, 它的构成方式决定着它的视觉感染力。而轮廓线构成要素中, 十分关键的就是建筑顶部。并且, 建筑顶部也可以作为观景台而存在。人们站在建筑顶部, 可以完全的领略整个城市的风光。因此, 要依据城市景观的发展需求来设计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

三、结语

以往建筑的顶部形态都比较的单调, 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代城市建筑顶部形态越来越多样, 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的新特点, 但只是非常片面的几个方面,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此外, 还有很多的特点, 如为了切合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 在进行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理念。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又可以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建筑设计师应该不断的学习, 积累经验, 努力创作出更好的建筑顶部。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新特点, 并且介绍了在顶部形态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摘要:目前, 建筑外观的顶部形态设计越来越多样, 并且朝着现代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新特点, 并且介绍了在顶部形态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耿松涛, 滕礼栎.现代商业建筑的新发展趋势及设计综述[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2]李琦.建筑顶部设计初探[J].建筑知识, 2002.

原则与特点 篇9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指以服务于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集实用性、专业性和目的性于一体,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T.Dudley-Evans&M.J.St John, 1998)。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具有普通英语的一般语篇特征,但又具有独特性。

1.1 商务英语语篇具有较强的语域特征和目的性。

商务英语的语域特征具体体现在:商务英语有专业词汇和套语,有其交际的目的性。

商务英语中的专业词汇如:用inquire, offer, counteroffer表示询盘、发盘、还盘;用discount, claim, arbitration表示折扣、索赔、仲裁等。在信用证操作中,用drawer, beneficiary, applicant表示“出票人”、“受益人”、“申请方”。而“To our knowledge, their financial standing is sound.”中的standing指“状况”而非“站立”。

商务英语中的专门套语如报实盘时常这样表达:“The of-fer is valid/open until...The validity of the offer is from...to...”;当认为对方价格太高时通常的表达有:Your price is prohibitive.Your price is found on the high side.

商务英语一般都围绕既定的商务目的,如:销售信的目的在于推销产品;收款信的目的在于收回未收款项,等等。

1.2 商务英语语篇具有平等性、灵活性和说服性等文化特征。

第一,语篇的平等性。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在贸易中当与对方持不同意见时,交际者常常体现出先肯定然后对某一处加以否定或商量的做法,常见的句型如:“I would say itwould be better if...”“I agree with much of what you said, but onepoint...”;交际者如果必须表示否定意思时,多用被动语态或通过利用某些副词如unfortunately, really弱化否定语气。如:“Shipment should be made before June, otherwise we are not able to catch the season.(十月底前交货,否则就赶不上季节了。)”;“Unfortunately, I could not agree with you for such a big discount(恐怕我不能给你这么高的折扣。)”

第二,语篇的灵活性。由于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交际者在传递和接受语篇时,通常采取更灵活的态度,如在表达积极愉快的感情时,多采用带有情感的动词thank, appreciate, hope等;而表达不愉快的感情时,则不直接表示,而常陈述客观事实。

第三,语篇的说服性。说服法广泛应用于商务英语的语篇,例如“There are some discrepancies existing between the L/C stipulations and the terms of contract.For smooth effectuation o shipment, we shall appreciate your amending the L/C as follows.”话语中指出了信用证中存在的问题及修改信用证的要求,客观而令人信服。

2. 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体现

语用学研究范围很广,以下主要就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在商务英语语篇中的运用与体现进行探讨。

2.1 礼貌原则。

商务交往的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的语言必须是礼貌的。其中,影响比较大的理论主要有Lakoff提出的礼貌原则(Be polite)和Leech在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里提出了礼貌准则。

2.1.1 Lakoff提出的礼貌原则(Be polite)

Lakoff提出的礼貌原则(Be polite)包涵以下三条策略:

第一,保持一定距离(distance)。商务英语中多用请求式,如:“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because of the limit stock, you’d better accept it as soon as possible.(我得说明一下,由于库存有限,你方最好尽快受理。)”这样提出要求,就避免了居高自傲,咄咄逼人。使用情态动词过去式,如“Could you...;I wonder...”等,例如:“I wondered whether you could make delivery in the middle of July?(不知你方能否在七月中旬交货?)”显得温和有礼,使对方易于接受。

第二,给对方选择的自由(hesitancy)。一般而言,如果说话人希望劝说听话人做某事,虚拟语气可以帮助其完成。如:“May we suggest that you make some allowance on your quotedprices so as to enable us to introduce your goods to our customers(建议贵公司在报价上让一步,以便我们能将你方货物介绍给我方买主。)”又如:“Would you mind continuing to do business with us this year?”这样的措辞方式给予了对方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去考虑和决定,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可以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

第三,友好(equality or camaraderie)。这一规则会使听话人感觉良好。这种情况中使用第二人称,就显得更加真诚、有礼貌。如:“You can have your goods delivered on any weekday(在周内任何一天装运货物均可。)”这条原则可以说是YouAttitude的良好体现。

2.1.2 Leech的礼貌准则

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着语言的某些“原则”。1983年,Leech在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里系统地提出了礼貌准则,下面就其中的策略准则、赞扬准则和谦虚准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与体现进行探讨。

策略准则(Tact Maxim)是指导人们成功会话的一条普遍准则。具体表现为:使他人受损最小(Minimize cost to other)和使他人受惠最大(Maximize benefit to other)。比如在国际贸易的报价环节中,出口商希望以对方能够接受的价格做成生意,用“You may be sure that your order will be profitable.”表示考虑买方的利益,以期达到使他人受惠最大的目的。

赞扬准则(Appreciation Maxim)的基本表现,即“少说不赞誉别人的话”(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也就是“尽量多赞誉别人”(maximize praise of other)。例如:“Your report is re-ally great!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Your offer is quite acceptable!”都体现了赞扬准则。

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的做法往往是“少说自己的好话”(minimize praise of self),“多说自己的不是”(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相关的套语有:“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thedamage brings to you.”

2.2 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Paul Grice)在1967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的双方总是在遵守着一套相互合作的基本原则,存在着一种默契与合作,并以此达到交际的目标与愿望。这条根本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第一,量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第二,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第三,关联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第四,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遵守这些准则就可使语言交际效率最大化。商务英语尤其要遵守这四条准则,因为精诚合作才能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第一,量的准则。商务活动非常讲究工作效率。商务信函一般直截了当地表达主题,如:“We shall be pleased to supply you with 1000 boxes of fruit at the lowest price of 100 yuan per box.(本公司乐于报价1000箱水果,每箱只需100元。)”这个报价函清楚明了,没有歧义。

第二,质的准则。双方的合作必须真诚,买卖才能继续下去。如果合同规定了付款条件和交货方式,就必须严格执行。例如:“This is the lowest price for the following goods FOB Lon-don.(这是所报下列商品伦敦船上交货的最低价。)”此句以FOB的交货形式体现出了合作的真诚性。

第三,关联准则。关联性在广告语篇中的体现较为充分,广告话语巧妙的把商品与广告语建立关联,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7 days without 7-up will make you weak.(7天不喝七喜就会浑身乏力。)”这里的七天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七喜饮料。

第四,方式准则。大量商务、法律术语的使用避免了歧义的产生。如:“L/C shall reach Party A before or on December 1st, 2010.(信用证须于2010年12月1日前或当天寄达甲方。)”

3. 结语

当前,商业氛围越来越重,我们或多或少地都与商务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商务英语的探讨更具有现实意义。商务英语语篇具有较强的语域特征和交际目的;具有平等性、灵活性和说服性等文化特征。商务英语的语用原则突出体现在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上。对商务英语的语篇特点和语用原则体现的探讨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从事商务活动,有利于商务英语研究者对这种语体作更深入的研究,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水平和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Brown, P., Levinson, S.Questions and Politene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2]Dudley-Evans, T.&St John, M.J.Developments in ESP:A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Lakoff, R.Logic of Politeness[M].Papers from the NinthRegional Meeting[Z].Chicago:Linguistics Society, 1973.

[4]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5]Yule, G.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原则与特点 篇10

1.1 突发性

许多有害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 可在很短时间内形成数量巨大的群体, 从而造成危害, 呈暴发态势。

1.2 隐蔽性

许多有害生物形态多变, 给监测治理带来很大困难。害虫虫态一般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虫态;病原微生物个体小, 隐蔽发生。另外, 还有许多有害生物隐藏于受害体内、水中、大气里或地下, 不易发现治理非常困难。

1.3扩散性

绝大多数有害生物可以随气流、水流、动物迁徙、人为活动和本身的迁飞等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新地域定居后, 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有些危险性有害生物侵入到新地域后, 迅速繁殖, 排挤本土生物, 从而造成生态灾难。

1.4区域性

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再加上有害生物生活与危害行为与自然因子密切相关, 有害生物的生命周期与灾害发生的周期、危害程度就具有强烈的区域性。

1.5社会性

林业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可危及人类健康, 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如野生动物疫情传播, 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安全;有毒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 污染局部水源和空气, 威胁人类的健康。

1.6时间性

有害生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的演变依赖于自然条件, 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在其发生发展上, 表现出很强的时间性。

2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概念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 应对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 是通过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 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 来保障生态安全, 并将人员与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 必须根据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不同生物灾害的特点, 进行科学管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1科学性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 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按照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灾害的特点, 因地因时制宜, 因害施策;按照生态健康原理对不健康生态系统或亚健康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调控, 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

1.2 系统性

林业有害生物不仅侵害生态系统, 同时还危害人类社会系统。因此, 要进行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 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1.3 社会性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不仅是针对生态系统, 还涉及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融入到全社会发展中去, 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公共化、社会化。

1.4 时间性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时间性,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针对这一时间约束, 作出快速反应, 才能实现林业生物灾害的有效防控。

1.5 政策性

一方面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开展管理活动。另一方面, 为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规范化, 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防治标准, 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规范化、高效化。

1.6 目标性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 必须实现生态健康这一目标, 以保护社会发展成果, 维护生态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

1.7 计划性

对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活动, 按照不同的阶段目标, 制定严密的管理计划, 才能有效调配人、财、物, 使管理活动有序进行。

1.8 层次性

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 国家、省、市、县乃至社会个体, 其所处层次不同, 管理范围不同,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不尽相同, 其管理内容也不相同, 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3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是依据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客观规律、有关林业生物灾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 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监测预警、检疫、预防和灾害治理等具体行为。它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应该遵循系统化、法制化、社会化、科学化等原则。

1.1系统化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进行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 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 进行科学管理, 实现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1.2法制化原则

通过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各社会主体在防治中的职能和作用, 使之从自身的性质、特点出发, 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 分工协作, 全方位做好防治减灾工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统一的效力, 保证各个层次各个地区的防治机构, 获益于立法的支持, 为参与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在工作中提供保护, 保证减灾对策的顺利实施。

1.3社会化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其活动必须遵从社会学规律, 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融合起来, 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 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1.4科学化原则

浅谈口译笔记的特点和原则方法 篇11

【关键词】口译笔记 笔记特点 原则和方法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贸及很多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扩大,口译职业化的趋势也越发的明显。口译作为一种服务行为,确保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顺利进行,口译本身具有即时性的特点,除了在少数场合做简短联络口译外,口译一般都需要做笔记。因为口译中如果只凭大脑记忆会导致长时间记忆的缺失,译员往往会出现记不全、记不住、记不准的口译障碍。特别是对数字、专有名词等进行口译时,仅采用逻辑化、视觉化等记忆手段很难达到“准”的口译标准。 因此为了保证口译的质量,就必须要使用口译笔记。口译笔记主要起辅助作用,它是记忆的延伸和补充。

二、口译笔记的特点

1.创造性可模仿性并存。创造性是口译笔记最突出的特点。口译笔记只为自己服务,只要自己看懂就行,可以按个人符号系统和习惯记录。口译笔记虽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但记录的格式具有共通的规律,如纵向分页、阶梯式排列、框架和细节、符号的使用、结构的体现等。由此可看出,口译笔记具有个性化的同时也具有可模仿性。

2.逻辑简约概括性。口译笔记不是单纯地记录单词,词组和句子而是记录信息。因此学习者必须学习抓住所听内容的信息点,理顺逻辑,把最主要的内容记下来。组成的句子不可能和发言人所说字字对等,也没必要逐字记录。口译筆记的关键在于记录要点,译员只有听懂原文意思,忘掉原文的词汇和句式,用简洁易懂的符号做辅助,才能在短时间内回想起并传达出讲话人的意思。

3.即时临场性。口译是一种即时性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具有一次性现场应用的时间特点。因为口译笔记仅为当场顺利完成口译提供帮助,口译活动一旦完成,笔记也就失去了作用。

三、口译笔记的原则与方法

1.听辨为先,得意忘形。保证听懂的前提下去记笔记,注意听辨和笔记的注意力分配。 脑记为主,笔记为辅,注意脑记和笔记的平衡协调。记的是意思和逻辑关系而非字词。初学者习惯用课堂笔记的方法做口译笔记,希望记得详细完整些,生怕漏掉哪个信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每句话都是记了前面,漏了后面,所获取的信息支离破碎,翻译时就自然错漏百出。口译笔记不同于课堂笔记,它需要译员理解抓住信息,忘掉所听语料的单词和词组,才能快速有效地传达发言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2.少写多划。尽量地采用符号或者缩略语来代替冗长的源信息。符号系统中有许多的符号,比如箭头,数学符号,标点符号以及其他的一些符号。箭头符号如↑可以用来表示“增长,扩大,提高,加强,上涨,提拔”等意义相连的意思;而↓可以表示“下跌,下降,减少,恶化,降职”等意思,还有其他符合等。

3.少字多意。记录用字必须少而精,尽量用字,少用词,不用句子。养成一个词的笔记不超过一个字的习惯。中文里有大量的词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只要看到其中一个,你的短期记忆就应该能够补齐其余的字,不必多写。比如,“中国”最多写个“中”,“北京”最多写个“北”。英文词也同理处理。“politics” 最多写“poli”,“government”最多写“gov”,等等。另外,需要培养以笔记与记忆互动;看到一个字能说出几个字,甚至一串词的能力。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这不难。比如,谈中国的近况,听到“改革开放”记一个“改”字,不难从短期记忆中说出原文。听到“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记“PM”,也同样能说出原文。

4.少线多指,少横多竖。通用一小组线条来作为标记符号。否则在自己本来熟悉的中英文之外,又编出一套自己不熟悉的文码使用,会导致需要想一想用哪个符号的情况,适得其反。采取从上往下的阶梯结构记录,尽量少用通常书写时的横向记录。阶梯结构形象地体现出上下文的逻辑结构,简化了译员的思维过程,方便出译文。

5.快速准确。必须发展自己的汉字快速书写系统。口译笔记完全是自己看,而且只需要几分钟之内能看懂就行。很多汉字笔划减少后,并不影响确认。这里讲的不是潦草,而是除了实际口译经常不得不潦草之外,花一些时间,把练习中或口译工作中常用的字琢磨一下,看看可以怎样减少笔划,或理顺笔划,一笔成字。

6.明确结束。口译中,讲话人说一段,停下来让译员译一段,然后再继续。这样,上一段话和下一段话之间,必须有明确的界限。上一次的结束点,就成了下一次翻译的开始点,该结束点一般用双斜线表示。

总之,突出中心,提示难点,给短期记忆一臂之力是口译笔记的作用,为了发挥此作用,笔记的方法一定要得当。译员没办法也没必要逐字逐句地记录,因为这样反而会分散译员精力影响后面的听力理解。有效的口译笔记应简短、清晰、易辨, 寥寥几个关键词就能为理解后的表达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基于口译笔记有一定的规则可循,但又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因此学习者必须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笔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通过优化了的笔记系统提高口译质量。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原则与特点 篇12

1 临床特点

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收缩压升高的同时, 常伴有舒张压的显著升高, 如有些患者收缩压仅上升到150~160mm Hg (1mm Hg=0.133kPa) 时, 舒张压就可以升高到120~130mm Hg。迄今高血压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众多研究表明, 动脉压升高与遗传和各种环境及心理条件之间有联系。包括饮食在内的环境因素、社会条件、生活变故、心理冲突以及心理生理机制都参与高血压的发病,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 社会文化因素。高血压多见于应激与冲突明显的社会人群。在社会经济条件低下和犯罪率高的地区居住者, 血压水平较低;在传统解体或变迁的社会中, 居民的血压升高;城市居民的血压高于农村。 (2) 心理因素。生活变故及创伤性生活事件与持久高血压有关, 且与疾病由良性转向恶性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 在应激环境下引起高血压的妇女具有敌意、凶狠、好斗等个性特征, 且体格健壮。 (3) 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高血压患者常从童年起就表现出因为害怕失去爱和安全感而不敢表露自己的不满或愤怒, 这种人表面上很好相处, 但内心里总是压抑着不满和猜疑。总是渴望得到赞许, 外在的顺从与内在的准备争斗状态纠缠在一起。Drummond发现, A型行为与应激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及收缩压升高有关联, 认为A型行为可促发本病。以上的各种不良恶性刺激, 引起长时间强烈的和反复的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忧虑、烦躁等情绪波动时, 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紊乱, 皮质功能失调, 大脑皮质完全失去或不能正常执行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和调节作用。当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产生固定的以收缩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电时, 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和周围阻力增加, 而使血压升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心理社会因素可引起血压持续升高, 且在发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治疗原则

目前高血压尚无根治措施, 所有的治疗均是对症治疗, 以降低血压, 减少靶器官损害为目标。一般认为, 经不同日多次测量, 血压仍大于150mm Hg即应实施有效的治疗。所谓有效的治疗, 就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 Hg以下。但最近的HOT研究结果指出, 抗高血压的目标血压是138/83mmHg。对高血压的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 非药物治疗为辅。值得注意的是, 单纯药物治疗只能有效解除躯体症状, 但这只是暂时的, 要想疗效持久, 减少复发, 减少血压的波动, 则需要必要的非药物治疗。

2.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应用1种或2种药物使血压稳定。近年来高血压药物发展迅速, 但常用的药物主要有4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任何两类药物的联用都是可行的。其中又以β受体阻滞剂加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ACEI加钙拮抗剂的联合效果较好。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多数能起协同作用, 可使2种药物的用量均减少。而且, 有些药物的联用可以相互抵消某些不良反应[1]。

除常规药物外, 针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可有针对性的选用一些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 以及自主神经药和中药等。抗焦虑药主要是苯二氮艹卓类衍生物, 其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脑内生物胺的影响, 达到缓解焦虑与冲动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是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氟西泮等, 对消除焦虑紧张亦有良好的效果。抗抑郁药的使用仅次于抗焦虑药, 目前常用的有4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阻滞剂、舒必利。最常用的是三环类药物, 如: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律平等对提高情绪, 减轻焦虑, 增进食欲, 改善睡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

2.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适应于各型高血压, 尤其对轻型者, 单独非药物治疗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各种非药物治疗中, 限制钠盐摄入, 减轻体质量、运动和生物行为治疗的效果较为肯定。

2.3 心理治疗

高血压病心理治疗是简单易行的有效降压途径, 临界性高血压和轻性高血压如能通过心理干预降压则不仅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同时还可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心理治疗还可作为各期高血压病的基础治疗方法, 减少药物用量, 提高药物疗效[3]。在临床实践中, 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 实施相应的心理治疗。

2.3.1 紧张焦虑:

此类患者对疾病充满不安和恐惧, 担心不能治愈或产生并发症, 心理压力很大, 易烦躁不安。多见于初次发病的患者, 知识分子、医务人员患病后表现更甚。治疗首先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尽快控制血压, 缓解症状, 使患者获得安全感。病情控制后, 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与治疗过程, 增加安全感, 发挥主观能动性, 减少焦虑与紧张。还可给予疏导、暗示、催眠等, 引导患者学会用放松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3.2 抑郁消极:

此类患者表现抑郁、悲观、怀疑疾病不能治愈, 对人冷漠。脾气很大, 总感到身体不适。治疗上除药物治疗外, 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 谈话时少用术语, 安慰、开导、鼓励患者, 减轻抑郁心理, 帮助他们认识高血压的诱因及危险因素。

2.3.3 安定积极:

此类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病程较长, 对高血压有较多了解, 不紧张, 也掌握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故此类患者情绪稳定, 能积极配合治疗, 但希望能有更好的办法来防治疾病, 以便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用指导心理治疗, 向他们介绍新近、简单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 如穴位按摩等。使其较少关注自己, 保持安定积极心理。

2.3.4 敏感多疑:

此类患者对高血压惧怕, 坚信自己得病而且很严重, 有时甚至把书上的症状想象成自己的症状, 稍有不适就认为使血压升高, 易受周围患者的情绪感染, 敏感多疑, 有时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治疗上首先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进行解释, 要有耐心, 要亲切,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了解。必要时给予综合性暗示疗法。包括心理支持, 言语诱导, 配合“药物”强化暗示, 而使患者达到自我暗示, 改善心理状态。有条件者可给予领悟疗法、生物反馈法, 消除敏感多疑心理。

2.3.5 盲目乐观:

此类患者对高血压病及应注意的问题缺乏了解, 对病情发展认识不足, 盲目乐观。对疾病满不在乎, 不能从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调理,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应耐心讲解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 使患者对冠心病的症状、转归、诱发因素有所了解, 引导患者重视疾病。

尽管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很多, 但只能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合理应用药物治疗, 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 可使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达到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关键词:高血压病, 原发性,中青年,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8-249.

[2].路应智, 刘同顺, 王福席, 等.精神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914-915.

上一篇:中职学生主体参与下一篇:现状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