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原则

2024-07-02

目标与原则(通用12篇)

目标与原则 篇1

一、探究新教学原则是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带来的新目标, 是这次课改的重点, 也是操作上的难点。虽然很多老师对“过程与方法”的实施做出了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努力, 但从探究新的教学原则来推进“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还是个新的角度。教学原则是指导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法则, 随着“过程与方法”课标的出现, 探究与之相匹配的新教学原则 (为了与原有的教学原则相区分, 加了“新”字) , 不仅需要, 而且必须。

1. 探究新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原则, 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 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教学活动是随着形势的需要和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 这就要求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也不断地发展。根据当前新课程确定的三维目标, 特别是对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这一新生事物, 对原有的教学原则进行拓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揭示出“过程”与“方法”的本质和规律, 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 让目标的实施做到有章可循, 应该成为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2. 探究新教学原则的必要性。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探究历史、体悟历史、构建历史;让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 对研究的问题做假设或猜测, 运用各种方法获取信息, 整理分析资料获得结论, 交流展示、形成共识;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和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意识与习惯, 等等。学生亲历过程, 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等, 这才是我们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 “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有无达成,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判断:一是“过程”是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是不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是不是学生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生成的过程。二是教师是不是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而学生是不是实实在在地习得方法并在运用学习方法。三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是不是促进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从而使三维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方面都落实了, 才算真正实现了“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而要在课堂上真正把这三个方面落实到位, 就必须把他们上升为教学原则。

二、新教学原则的探究及运用

根据“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有无达成的三个判断标准, 结合教学原则的理论要求, 以及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笔者对新教学原则的探究做了一些努力, 现撰稿成文, 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并祈求斧正。

1. 最近发展区原则。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 但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模仿, 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 就是“最近发展区”。

新课程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究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原则。教师要设计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 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性环境, 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反思和体验问题的思考过程, 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支持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和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批判意识、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

如此, 我把“最近发展区”原则概括为:在学生已有经验 (旧知) 累积的基础上,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获取新的经验 (新知) , 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的教学法则。

2.“授人以渔”原则。

我国古代有“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传统。比如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认为, 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有所得, 这样才能将所得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根据教材的内容, 揭示出基本的学习方法, 并不断地强化这些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 使之在耳濡目染之中不断潜移默化, 最终可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必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3. 凸现能力原则。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及体验、感悟、反思、对话等学习方式, 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能够强化并满足学生独立的愿望和表现欲,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探究性学习通过让学生进行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和任务, 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积极实践, 重视学生探索并获得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 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强调“活动”、“操作”、“考察”、“探究”, 体验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性, 在实际的活动中表现为亲自经历、亲自感悟、亲手操作,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思考、探索过程。为此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学生参与的欲望, 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 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 转变学习方式,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能力, 为此凸现能力原则可以定义为: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以及体验、感悟、反思、对话等现代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各方面能力也要得到发展的教学法则。

三、结束语

新教学原则作为教学理论, 一是它必须来源于教学实际;二是它既然是“新”原则, 就是对原有的原则做一些拓展而不是排斥原有的原则;三是它必须对教学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以上自拟的几个原则是笔者在深入研究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几个理念, 实践证明它的运用利于教师更有效地驾驭课堂, 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当然, 这些原则不能代替历史教学原有的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 而是在普遍原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交替使用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这些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 不一定是真知灼见, 还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钦芬.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整合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8 (7) .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目标与原则 篇2

物理实验课目标制定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是实验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物理实验课教学的`归宿.文章论述了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总体目标,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作 者:韩淑玲  作者单位:忻府区技工学校,山西忻州,034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424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   目标制定   依据   原则   方法  

目标与原则 篇3

关键词:公共服务;政府;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15-0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为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今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调整了公民、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为政府职能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科学的理解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涵、原则及目标,是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与关键。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服务型政府由服务和政府两个基本词汇组成。此处的服务,即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以及准公共部门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它是由以各级政府机关为主的公共部门所生产的、提供给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并且所有公民都能平等享受的社会产品。[1]“政府”二字,起源于唐宋时期的“政事堂”和宋朝的“二府”两词之合称,明代相关著作中就正式有了“政府”的称谓。关于政府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有狭义、广义、功能意义上的政府三种类型。结合学界的主流观点和日常使用习惯,笔者认为,我们一般使用的是狭义的政府概念,即政府指国家行政机关。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存在许多不同的解释。在此,笔者采用李军鹏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即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政府管理方式方面,政府应将服务融入到管理过程中,为市场、社会和公民提供维护性公共服务;第二,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在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政府应鼓励市场、社会和个人参与到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中去,建设一个高绩效的政府;第三,在政府职能方面,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主体部分。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原则

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建构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全新的施政理念,必然要对传统管制型政府模式下的“官本位”、“权力本位”行政理念重新审视。因此,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人本主义原则

人本主义就是一切以人为本,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与建议,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一个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人本主义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与推动力,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2]

(二)公共性原则

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坚持公共性的价值取向,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全体民众的根本利益,而非某些集团或部分人的私利,注重社会效益。

(三)公平正义原则

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公平,通常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生活所享有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的内涵与公平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重叠,但区别在于正义更多的指向社会的是非观及荣辱观。服务型政府应该重视弱势群体改变自身命运的诉求,同时担负起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的责任。

(四)效率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壮大,市场机制被逐步地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深入人心。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在兼顾公平的同时,要通过鼓励竞争,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目标

现代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倡导者,没有服务就没有现代政府。同时,它还身兼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与管理者角色。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以公共服务的提供为核心职能和目标定位。具体来说,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政府今后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方向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因此,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就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人民群众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基本需求,应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使政府始终处于制度的约束之下,能够为社会民众提供各类高效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使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德萨米曾指出,“两个人之间可以在能力上存在不平等,但是却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他们可以在权利上不平等”。[3]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更有责任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城乡居民不能享受平等的政府公共服务就是其中之一。政府必须为农村居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无差别的公共服务,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公共服务应该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使农村居民能享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等的公共服务,从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方面的巨大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结合国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

面对我国当前人多地少,就业压力大、老龄化、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等具体国情,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基本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为主体”的公共服务支出模式,“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科教优先”的公共服务增长模式,“广覆盖、适度水平、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4]

作者单位:张雄风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张霞荣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覃阳扬 常德财经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18.

[2]董慧杰.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學,2011:11.

[3]泰·德萨米.黄建华,姜亚洲,译.公有法典[M]田成有,许增裕.启蒙与抗争—西方法律思想选言.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33.

[4]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121.

军队审计的目标、内容与评价原则 篇4

军队审计与地方审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军队”两字。如果简单将审计之前冠以“军队”二字, 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审计。当前, 军队审计有复制地方审计之嫌。无论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还是财务收支审计皆如此, 失去了军队审计的特色与应有作用。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军队审计要有战略眼光、危机意识、大局意识。为此, 需要突破旧思维, 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 拓宽视野, 切忌就事论事;重新审视审计的职能、作用及本质, 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积极促进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武装部队走出一条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精兵之路。

军队审计的总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 军队审计的特殊性及总目标

军队审计属于安全审计的范畴。安全审计包括国防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等诸方面, 是一种建立在系统思想基础上的绩效审计。在我国, 由中央军委领导的解放军审计署 (挂靠总后勤部) 负责实施的军队审计自成体系, 在审计目标与内容方面和地方审计有很大区别, 有其特殊性。

中央军委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审计工作的意见》, 要求解放军审计围绕军事斗争准备, 强化审计工作, 坚持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 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既着眼军队审计长远建设发展, 又注重研究解决现实矛盾问题, 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中的作用。

从党中央对解放军审计署的工作要求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总目标, 也就是军队审计的总目标。军队审计的目标和解放军建军的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二) 军队审计的主要内容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将对我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产生深刻影响。同时, 现代战争的特点及地缘安全形势, 又直接影响我军在未来防卫作战中的战役甚至战术计划。另外, 一些主要国家的战略意图、作战思想、作战体系的构成等, 也将对我军建设及发展、将来的作战理念等产生深刻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适应国际安全形势和防卫的实际需要, 势必制定有总体目标、分目标, 远期目标、近期目标, 战略目标和战役目标。总目标统领各个分目标。从现代战争的规律来看, 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的诸多分目标与要求应当是:作战装备的研制与采购、战备与训练、后勤保障、战争准备及实施。为了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满足最低国防需求, 可以将影响未来战争胜负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量化。为此, 有必要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分解成必要的预算、构成作战体系的各种武器装备和支援设备、训练、作战部队的种类与数量、军事思想与作战计划等。假如某个环节不符合预定的作战目标, 就说明在实现总体目标上没有达标, 说严重些, 在未来的海空大战中将存在风险。

军队审计的内容服从、服务于审计目标。根据解放军的总体战略及其分化出来的各个目标, 以及各个量化指标, 皆是军队审计的主要内容。

军队审计的主要评价事项及原则

(一) 以服从、服务于国防需要, 按国防建设规律安排军事活动作为评价各个军事单位与事项的总原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所有重大事项的实施都要围绕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的总体目标, 这是军队审计总的评价原则。军队审计既然属于安全审计的一种, 就需要紧贴军队发展战略, 紧紧围绕国家安全、一切为打赢这一军队之根本, 努力探索军队审计的规律与技术方法。以总体军事目标为基础, 倒推各个分目标, 以此确定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水平和数量, 进而确定人员的军事素质和训练水平, 还有武装力量的底限。在想问题、看事情时要有超前眼光, 要从战争的发展规律, 新时期我军的建军思想与作战方针等, 洞悉现代战争对建军思想的影响, 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资金运用及资金所服务的对象。既要重视资金的使用, 更要注重战斗力的形成。为此, 就不能仅仅盯着资金的使用不放, 而忽视关乎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的技术基础、作战体系的系统设计, 以及战备水平等。

(二) 作战装备的研制与采购

1. 在装备研发上, 要重视概念设计与系统的先进性;在重大专项上要立足自主研制。目前, 主战装备及其在信息系统支持下所形成的作战体系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因此, 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否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在充分论证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作战环境与对手的作战能力的基础上, 制定主战装备的技战术性能。一旦判断有误, 损失将无法弥补。同时, 由于作战飞机、主战舰艇动辄千万元、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的采购单价, 导致主战装备的装备数量越来越少。鉴于武器装备的服役时间相对较长, 而非支付了金钱之后就可完事大吉, 还要符合人机工程学, 还要进行后续的升级改进。因此, 其设计是否科学, 是否有改进余地等非常重要。为此, 在审计时, 需要特别关注武器装备的概念设计是否合理。否则, 容易形成战力空白, 战时贻误战机。

在1982年爆发的马岛战争中, 阿根廷饱受过度依赖武器进口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当时, 阿根廷所装备的、能够为其取得可喜战果的法制“超军旗”攻击机及其搭载的“飞鱼”反舰导弹的数量极其有限。在战争爆发伊始, 法国就中止了向阿根廷出售武器的合同。在阿军作战体系中同样重要的A-4攻击机及其炸弹则来自美国。美国名义上保持中立, 实则向着英国。类似情况, 在许多中小国家普遍存在。一旦武器装备消耗殆尽, 战争则难以为继。

目前, 我国仍有包括战斗机、大型运输机及其发动机, 常规潜艇, 驱逐舰用燃气轮机等主战装备或其关键部件等不同程度地依赖进口。对外依赖不仅存在巨大风险, 自主研发能力也将被削弱;同时, 进口装备在维修保障方面与国产装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 都不利于独立的国防政策与国防建设。

2. 要重视基础科研, 杜绝只有型号研制的弊端。实践证明, 基础研究是支持主战装备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基础研究的竞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我国在此方面吃了不少亏。最近的例子是为歼10、歼11配套的“太行”发动机迟迟不能生产定型, 武直10直升机根本没有国产发动机可用。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解放军审计署在实施相关审计时, 需要了解全军是否有合理的武器发展规划, 能否引导有关部门、企业按照军方需求, 加大基础研究力度。

3. 研发进度是否有保证。为了控制主战装备的研发进度, 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来管理武器的研制进度。在此方面的成功范例还是挺多的, 例如美国“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先进技术战斗机计划等, 均应用了网络技术、风险控制等为代表的项目管理。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在军工企业开始大规模应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 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是项目的进度、风险及成本控制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4. 是否按全寿命成本进行装备采购。主要了解经费是否够用, 编制是否合理。此外, 还要了解军方是否缺乏全寿命成本意识, 只注重单次采购成本的比较, 而不能将武器从开始服役到退役期间的维修保障、升级改进、人员培训等费用考虑在内。

(三) 军事训练与战备水平

1. 日常训练是否满足最低需要。主要了解与评价日常训练能否满足最低作战需求, 是否存在为了所谓安全而减少甚至停止训练的情况。一些特殊军种, 如海空军的航空兵部队, 能否贴近现代战争的实战状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逼真训练与演习, 所有飞行员每年的飞行时间是否超过最低要求, 飞行员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飞行模拟器进行训练等。

2. 战备水平是否与国家战略相称。我国目前的战备水平与面临的安全形势和所要形成的战略威慑并不相称。例如, 被军事家称为具有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的、也是比较安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 在我国仅具象征意义, 根本没有形成作战能力;而空基核打击力量也缺乏安全可靠的投送平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多为不设防的城市, 许多战略要地缺乏必要的防空系统。例如一些地方需要配备具有下视下射、具备远距拦射能力的先进战斗机, 但仅配备歼7一类的仅具近距离格斗能力、无法拦截巡航导弹的作战飞机。这些飞机尽管采购成本不高, 但因作战能力低下, 继续服役已无必要。

现代战争的爆发有时候没有任何症候, 一旦爆发将快速而猛烈。如果战争动员所需时间太长, 将失去最佳的作战时机甚至暴露作战意图。如果需要达成战争突然性, 就需要在平时的战备上多做文章。一旦国家需要, 分布在各个战区 (包括大洋) 的海空军及二炮部队, 即可立即发动排山倒海的战略进攻。只有这样, 才能达成遏止战争的目的。

3. 能否形成严密的作战体系。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 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的对抗, 也不能依赖所谓撒手锏武器就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目前, 我国尚未形成严密的作战体系, 许多在未来战争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装备, 如国家空中应急战略指挥所、潜艇通信中继机、空中激光武器平台、航空母舰等还未装备;有些被称为战力倍增器的装备如预警机、加油机, 还有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核潜艇等尽管已有, 但还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形成作战能力;三位一体的核打击手段远未建立;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还远未满足需要。

(四) 后勤保障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表明, 后勤保障是交战一方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 没有良好的后勤保障, 战争将难以进行下去。在审计时就要看后勤保障手段是否先进、保障环节是否合理, 在平时是否拖训练的后退。

例如, 在对青藏高原驻军补给审计上, 就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分析何种补给方式最优:不仅从成本、时间来看, 更要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现在的投入较大, 却是发展趋势, 更能保证部队的快速机动, 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从外军经验及战争实践看, 应该建议军方选择战略、战术空运 (或机降) 而非利用汽车长途奔命。

现代战争将会消耗大量燃料, 没有石油, 飞机、舰艇、坦克装甲车辆甚至导弹就是摆设。因此, 军队审计应从战略高度, 审视当前我国的能源政策, 并要求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和建立多条石油输送通道及来源, 防止马六甲困局有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五) 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装备研发与国防动员

现代武器装备, 如舰船、飞机、导弹、坦克装甲车辆等, 与民用技术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不仅包括设计制造这些作战平台或武器的企业, 既能制造民品, 也能从事军品项目, 这些装备所涉及的材料、计算机技术、动力装置、工艺等多为军民两用项目或技术。以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例, 除了可以作为飞机、直升机的动力装置外, 小型低成本的涡轮发动机还可用于多种战术导弹上面, 而在这些发动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燃气轮机则可用于水面舰艇、坦克上面, 还可以将其作为远程预警雷达、防空导弹发射车等的电力来源。寓军于民, 军民结合的好处是非常可观的。既可节约经费、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又可及早形成作战能力并简化后勤。

当前, 我国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状况不容乐观。受苏联影响, 我国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将军工企业与民事企业分离, 而且条块分割严重。在军工企业当中, 造飞机的不参与舰船研发, 造坦克的不涉及导弹技术。如此重复建设, 不仅浪费严重, 也没有将有限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尽管现在已有改善, 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 我们还有许多路子要走, 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配种舍部门目标和原则 篇5

后备母猪舍,配种和妊娠舍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后备母猪 经产母猪良好的体况进行配种和人工授精 并且在情期内使用良好的公猪或活力强的精液进行配种以得到最高的受孕率 那么 日常工作即为保证尽可能多的母猪怀孕 产子 同时尽可能早地调定配种后没有妊娠的母猪 典型的种畜群应该具备后备母猪舍和配种妊娠舍 配种妊娠舍设有配种区 查情区和妊娠区或将其中的2-3类区域结合起来 配种区还可以细分成后备母猪区 断奶母猪区 问题母猪区和淘汰区

需要有均衡的后备母猪供应来替代被淘汰的母猪 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引入或选留的后备母猪应饲喂于后备母猪舍 并在后备母猪舍内隔离适应8周以上 以适应现有猪群的健康状况 并经历发情刺激和同步发情 其目的是将完全适应的后备母猪转入配种间 且日龄 体重 背标以及发情次数均达到配种要求

每周配种的母猪多为断奶母猪 其发情症状在断奶时即开始断奶后 这些母猪就从产房转至配种间的特定区域 多数母猪在断奶后4-5天开始发情 少数不发情的母猪转到问题母猪区 并采取特殊的措施使其发情

公猪也饲养在配种区 在本交体系中用于发情检查和配种 在人工授精体系中公猪较少 主要用于诱情和发情检查 饲养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公猪在场时检查母猪的发情 并模仿公猪的动作进行人工授精

在生产中 调教青年公猪进行本交和人工授精是一项主要的生产程序 它很耗时间 难度大 对饲养员的要求严格 成功的调教取决于饲养员的训练方法和他与公猪所建立的关系

在使用人工授精的农场精液来自于专门的人工授精站或直接在农场采集 人工授精的程序决定了精液采集后要在人工环境中存放数天 然后再被输入母猪的生殖道 精子很脆弱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很容易死亡 这就要求对操作人工授精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 工作细心 操作规范 保证采集和维持高质量的精液

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本交或人工授精时 配种卡上要记上配种日期 以作为日后工作的参考根据配种时间的设计 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配完种后就应立即转至查情或直接转到妊娠舍 因此 良好的配种记录有助于鉴别是否妊娠难免有些母猪不妊娠或在配种后18-24天返情 有些母猪可能在21天以后甚至直到配种后100天后才返情 母猪返情后就被转出妊娠区或查情区 离开原来的群组同时进入新的配种群组 在栏养情况下 但更合理的措施是 将它们在配种后仍和原来的猪群放在一起 直到其他猪只转到产房

妊娠检查在配种后25-35天进行 具体时间取决于所用仪器的类型 这能发现不规则返情和有问题的母猪否则如果不进行妊娠检查 这些母猪就会在妊娠舍度过50天的非生产天数 妊娠检查为阴性的母猪转到问题母猪区 采用措施使其发情 有单独查情区的猪场 妊娠检查阳性的母猪被转到妊娠舍并进入妊娠循环

视觉妊娠检查常常在配种后70-77天进行 甚至到进入产房前才进行 这就为确定母猪是否妊娠提供了另一个机会

一些母猪在妊娠后期才被检查出流产或空怀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在正常情况下 这些母猪会从妊娠区转到淘汰区予以淘汰 但若是由于疾病暴发导致大批母猪流产或者当配种目标不能实现时 有必要重新配种这些母猪其他母猪可能因为外伤 疾病或无法怀孕而被淘汰 这种情况在任何区域均可发生 一般要将其转入淘汰区处理

最后一类是因为死亡而没有产子的母猪 这些母猪与返情母猪 妊娠检查阴性母猪 空怀母猪和流产母猪等转出原猪群后会留下一些空栏 一个办法是将配种日龄相近的母猪填充进去 当主要的空栏是因返情所致时 另一个办法是将返情后配种的母猪重新转入这些空栏 直到其他同组母猪转入产房 在这种情况下 空栏就主要来源于妊娠检查阴性 空怀 流产 淘汰 死亡母猪

在淘汰过程中 一些因生理和性能问题而不合种用标准的母猪可被挑选出来予以淘汰 配种率低的和两次返情的母猪一定要淘汰 空怀和流产的母猪也要淘汰 因为部门的目标之一是达到配种目标 淘汰这些不合种用标准母猪就可保持母猪存栏的均衡并保持猪场的生产水平饲养母猪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以保持母猪在繁殖周期中具有良好的种用体况 在妊娠期要控制体重和背膘的增加 从而保证泌乳期采食量高和体重损失少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体况的变化是难免的 个体饲喂量影响较大 泌乳期的体重损失应在以后的妊娠过程中得以弥补 以确保其以良好的体况进入下一次产子 体况评分常用来评估猪只的体况 并以此依据调整饲喂水平

配种间的成功依赖于饲养员的操作技巧和及时准确的日常工作 因此重要的是饲养员要理解本部门的主要目标并知道如何完成这些目标

主要目标

正确的培训后备母猪:主要目标是配种隔离超过8周 达到210-230日龄 体重超过130kg 背膘16-18mm 发情3次以上的后备母猪 要实现这些目标 后备母猪必须在170日龄时第一次发情如果后备母猪没有大的疾病并且饲养很好 那它们很乐意接受诱情 后备母猪出现发情症状前 可以转运 混群 每天与公猪接触两次 饲养密度过大将延迟发情

准确的发情检查:准确的发情检查是配种间成功管理的关键 如果母猪开始接受公猪的爬跨或表现静立反射能被准确观察 适时配种或输精就会更为准确 以确保精子能在排卵前10-12小时进入母猪生殖道 饲养员必须充分了解发情前期和发情期的症状 然后利用记录和公猪的试情来准确的判断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的发情 查情仔细同样能识别出空怀和在配种后21天返情的母猪 准确的妊娠检查:这项技术虽然不能提高产子率 但可用于检查那些没有怀孕的母猪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么重新配种 要么淘汰 然而妊娠检查并不能代替配种后18-24天的返情检查 妊娠检查仪能给予饲养员觉准确的妊娠检查信息 因为它能在妊娠25天后使用 Doppler查孕仪使用比较麻烦 准确性稍差 而 Pulse Echo查孕仪较难找出未怀孕的母猪

合适的饲喂计划:妊娠阶段的饲喂方式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所以它要取决于公司的政策 一般来说 常用的饲喂方式适应于配种房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 虽然母猪胎次不同 其饲喂水平相差很大

目标与原则 篇6

1.“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目标的定位

幼儿园“我爱乒乓”园本课程近期目标的定位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既要考虑到质的问题,又要考虑到量的适度。如过多过细,就会束缚教师和幼儿的手脚,过于宽泛,则教师无从把握和操作。幼儿阶段心智的开发,应着力于幼儿发现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的培养。教育的超前性应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而不是拔高“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目标。

2.“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目标的形式及选择

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要因教育的侧重点而选择不同的目标模式。如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模式比较有效。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目标模式较为适合。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表现性目标模式较为合适。

3.“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将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分级制定

将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最低课程目标,各幼儿园再根据省、市级目标,制定本园的“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目标,选择“我爱乒乓”园本课程内容及教育形式。这样,既能保证“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目标与国家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又能确保其符合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

二、“我爱乒乓”园本课程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要

1.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期。我园“我爱乒乓”园本课程必须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分阶段,有重点,合理安排内容。而大部分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没有体现这一点。园本课程内容多是各学科平均铺设,只追求形式上的“全面发展”和“我爱乒乓”园本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没能真正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2.幼儿的记忆规律

幼儿的记忆效果与事物的重现率成正比。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以幼儿身边的生活为主,以幼儿常见和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教学进程也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尽可能在重现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但是,这里所说的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3.幼儿的生活实际

我国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每天在园平均时间可达9小时。三餐两点的吃、喝,外加拉、撒、睡、洗、穿戴等用去近6小时,除去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余下的是教育活动时间。也就是说,幼儿正式的教育活动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事实上,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日常生活琐事,如果我们的“我爱乒乓”园本课程内容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只等在每日一个多小时之内完成我们预定的教育目标,势必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而忙不择法,幼儿因达不到预定目标,失去自信或望学生厌。

三、“我爱乒乓”园本课程教育方式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情感和认知特点

其一,在幼儿园“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成分,作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幼儿阶段最大的兴趣就是“玩”。所谓的“玩”就是游戏。

其二,要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明显的顺序性,如思维发展,总是由具体实物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3~6岁的幼儿,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三,要考虑幼儿的记忆力与注意力的发展特点。3~6岁的幼儿注意和记忆特点是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幼儿的注意和记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事物的物理性质;幼儿的兴趣和情感需要;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总之,幼儿的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

四、“我爱乒乓”园本课程评价要重视教育过程的评价

目前,幼儿园“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的评价工作比较欠缺,幼儿园普遍用对教师的工作评价来代替对“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的评价。而且多是以幼儿的学习结果和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忽视了“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结构、内容、活动过程、教师的观念、态度、活动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质量等评价指标。

另外,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笔者认为,依据“我爱乒乓”园本课程概念,我们不难得出:“我爱乒乓”园本课程的评价就是施教过程的评价。因此,幼儿园的“我爱乒乓”园本课程评价要以“过程评价”为主要评价指标,重点测评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即选用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策略以及提供的教育材料的适宜程度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情绪及效果。当然,这样的评价定性成分较多,不易操作,还需不断探索方法和途径。

目标与原则 篇7

从社会经济功能的视角来看,宅基地主要承担了三重职能:第一,财产功能,即可以通过流转、交易或抵押而获得收益;第二,保障功能,在国家的社会保障无法覆盖农村居民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宅基地承担了提供居住保障的职能。宅基地对于农民而言还具有生产资料的作用,如家畜饲养、农具和谷物放置场地,这是一种生存保障功能。纵观宅基地的制度变迁历史,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财产功能和保障功能的相对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出于固定人口和稳定生产生活的历史要求,建国三十年来形成的宅基地制度安排更强调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但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市场化对要素流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宅基地功能的重心已发生转移,财产功能急需激活。相应地,为了适应宅基地的功能转型,现有的宅基地制度体系急需变革。本文围绕宅基地的功能转型,分析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原理、原则以及目标体系,强调了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的改革路径。

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原理

现行的宅基地制度体系是在解放后的三十年间不断调整而最终建立起来的,当时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形塑了制度最终落成的方向。首先,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统一分配资源为特点,特别是住房更被视为一种社会福利,发挥着固定人口、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在这一制度背景下,无论是城市住房还是农村住房都被赋予了无偿分配的特征。其次,解放初期的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生活、生产的稳定是政府施政的根本,这就决定了宅基地制度不仅要具有无偿分配性,而且必须禁止流转以防止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的可能。再次,由于城市资源有限,优先发展城市和重工业的战略要求分割城乡社会,这要求宅基地制度能够发挥固着人口的作用。除了农地之外,住房是农民生存之根本。因此将宅基地无限期、无偿地分配给农民,是实现将农业人口长期固着在农村的有效路径。综合上述制度背景,解放后三十年间的经济社会要求宅基地制度以维持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稳定为主要目的,强调其居住保障的功能。这种功能是无法通过市场配置来实现的,由村、镇主导的行政配置成为关键的实现手段(如图1左侧所示)。

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现有宅基地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松动。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意味着,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必须由市场而不是政府主导,而市场配置的前提是要素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只有具备了流动性后,市场的力量才有可能将要素从低效率用途配置到高效率用途,从而实现更高的价值。在城市,仅用了十余年时间,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的恢复和发展所释放出的巨大价值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柱;而农村,宅基地制度仍在沿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路发挥作用,行政手段隔断了市场机制,大量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其次,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受益于城市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土地要素相对价格的上升。在城市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更要求宅基地成为未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再者,在城市化硕果累累之余,相当一部分原农业人口和农村社会已发生了质的变化。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按城镇户籍人口占比计算),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刻板印象已被推翻。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创造价值,形成了事实上的“非农化”,却仍被土地、户籍等政策所牵绊,只能扮演名义上的“农民”和城市中的“候鸟”,处境十分尴尬。而城市已完全有能力吸纳一部分事实上已脱农的“农民”,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城市化”。

在上述背景下,宅基地制度在过去承担的住房消费和保障功能和固定人口的功能已弱化,城市化和城乡统筹都要求激活宅基地作为物权的财产功能。然而,由于原宅基地制度体系以及行政配置的手段已经不能匹配上述要求,所以人们转向“灰色市场”和“地下交易”,通过自发构建非正式制度来规范宅基地资产交易,以此形式倒逼宅基地的财产功能。这些自下而上的诉求推动了宅基地制度的基层创新,而多种形式的基层创新需要宅基地制度体系整体框架的变革来规范和引导。这里就产生了宅基地制度体系改革的需求。图1简要地描述了宅基地制度体系改革的原理。

二、宅基地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产权明晰

自20世纪50年代初给农民颁发了作为土改成果的土地证之后,国家已数十年之久没对农村土地有提供产权确认和颁证服务。农村集体土地的登记工作从1984年开始一直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末,但是这项全国性的土地登记工作却到行政村一级就戛然而止了,土地产权没有确认到每一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而且,有的地区登记发证率仍然很低。何·皮特称这是一种“有意的制度模糊”。在旨在固定人口、禁止流转的原宅基地制度体系下,这种制度模糊所造成的混乱还不十分严重,一旦宅基地资产发生流动,主体缺位、权属不清所产生的问题就十分严重。尤其经过二十余年的地下交易后,宅基地事实产权的主体几经更换,利益的划分实难理清,其中还包含着权利的侵占,带来了大量的所谓“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在展开全面改革之前,必须首先理清宅基地上的产权关系,确定资产权利的归属,防止进一步的侵权行为,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十六字原则”中,“产权明晰”居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土地确权不仅仅是要对未发生流转的、产权关系相对简单的农村集体土地进行颁证登记、划分权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妥善解决上述“历史遗留问题”。

(二)激活宅基地财产功能

宅基地财产功能的激活是新的制度环境对改革的要求,也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激活”的关键在于赋予宅基地合法的转让权,这样才能使得宅基地由流转而实现更高的潜在收益。从改革的动力机制来看,宅基地资产“激活”而带来的高收益是各利益群体推动改革的根本动力所在;从改革的效果来看,宅基地资产价值的实现能够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因为宅基地存在“房”、“地”所有权主体不一致的问题,财产功能的激活可从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激活开始。激活的边界由规划统一控制,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和村集体执行严格的监管权,因此,激活宅基地财产功能的原则也可总结为“放开一部分(财产功能),收紧另一部分(加强监管)”。

制度改革势必将调整原制度体系下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因此在激活宅基地财产功能之前,必须理清两个问题:一是改革的主导是谁,也就是转让权的归属;二是改革的收益如何划分,也就是收益权的归属。事实上,在新的权属关系尚未通过法律重新划分的情况下,原制度下的权属拥有者很有可能抓住改革的先动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原权属拥有者正是基层地方政府和有权威的村集体。在已有的制度创新实践中,乡(镇)、村干部往往成了宅基地流转权的权利主体。若地方改革的初衷不是为民谋利,那么增值收益权往往也掌握在基层政府手中,这是最糟的情况:权力的制衡消失了,改革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廉价城市化,或者是对农村的二次“剥夺”。广为诟病的“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农民上楼”的疑点就在这里。农民作为宅基地财产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从私产的角度而言,可以市场交易,但不能变相剥夺;可以合理引导,但不能强制执行。因此,对于流转权和收益权主体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基层地方政府掌握宅基地的规划管理权,规范流转底线,引导改革方向;同时通过税收等手段来调节收益分配,而不是主动参与。村集体和农民掌握宅基地的流转权和收益权,在法规和政府规划部门的指导下主导改革的方向。

(三)严格土地管理

市场机制的一大弊病是在资源保护和公平分配等方面存在市场失灵。因此,即使在土地市场高度发育的美国,以规划和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我国的土地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是统筹规划,即农村宅基地位置、形态的变化要与事先的统筹规划相匹配;第二是分类管理,即按土地用途分类进行管理;第三是用途管制,即设定宅基地用途转换的边界条件;第四是严格审批,即对宅基地申请、流转、退出等环节,建立规范而严格的审批程序。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放开一部分”,必须对应着“收紧另一部分”。所谓的“另一部分”包含了耕地保护、用途管制、农民最低居住保障等政策底线,也是“放开的那部分”的底线。任何改革方案,若找不到“收紧另一部分”的有效机制,就必然难以被决策层接受。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十六字原则”便可发现,“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四条原则中,两条是关于土地管理的。

(四)分类改革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和农民所处区域与特点不同,我国的宅基地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所采取的改革路径也应因地制宜,这时分类思维显得很重要。对于高市场化的农村和非农化的个人而言,宅基地的保障功能已显得更为弱化,若仍然强调单一的居住保障功能,农村和个人的发展都将反受桎梏。这时宅基地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合理化就需要激活宅基地的财产功能,而弱化其保障功能;相反,在仍然以农业生产、生活为主的内地传统农村和传统农民,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仍然十分重要,因此应在完善其居住保障功能的前提下,探索构建其财产功能的实现载体,如土地发展权制度等。分类改革的思维具体而言,是构建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的改革路径。“分阶段”指的是,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整体的制度层面分阶段地推进改革;“分区域”指的是,依据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关系变化,在政策实施层面按区域不同,落实不同的改革重点;“分类型”指的是,依据农民个体差异及其对宅基地功能需求的差异,在政策实施层面以农民自愿选择为前提,给出不同的改革方案。

三、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从改革的决策层来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城乡统筹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从改革的实施层来看,土地和房屋是人们最重要的资产,农民要求宅基地能在保障居住的同时,实现资产的资本化。因此,自上而下的发展战略(城乡统筹)与自下而上的诉求(住房的消费和投资)都要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保障功能,激活财产功能。完善保障功能指的是,保持并完善宅基地对于农民的基本居住保障功能,但形式不再是单一的统一无偿分配,而是多种政策组合形式,最重要的是,给农民以选择权;激活财产功能指的是,宅基地资产的行政配置主导地位转变为市场配置为主,归还宅基地流转的权利,通过市场化流转以实现宅基地合理配置和财产性收入。

(二)功能匹配与制度体系

宅基地保障功能的实现需要行政配置手段;而财产功能则需要资产的市场化流动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种功能下的制度体系安排是有很大差异的。宅基地的保障功能要求一次性福利分配的供应制度,而财产功能要求实行有偿供应;保障功能满足的是农民的基本居住需求,因此不存在交易的需要,而财产功能正式要求允许宅基地的流转、交易、抵押,从而实现财产性收入;在保障功能下,由于宅基地是无偿提供的,因此当宅基地拥有者不再有被保障的必要或资格,宅基地的退出也应是强制性的和无偿的。而在财产功能下,宅基地能够为拥有者提供财产性收入,是一种私产,若想要拥有者退出宅基地,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有偿退出方案。

上述差异并非意味着两种功能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多方调查显示,目前农村的人均宅基地用地面积远远超过了150平方米的上限,已远离了居住保障的范围。“保障底线”是宅基地保障功能的题中之义,其提供的依据可以是人均收入、家庭人口或者范围更广的集体成员权,分配的标准可以是人均基本居住面积,在有条件的地区,亦可采用货币补偿等多种方式。2009年的数据显示,农村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的5倍。在宅基地面积存量巨大的情况下,确保居住保障的底线,并对超出该底线的面积赋予完全的财产功能,这是实现“完善保障功能,激活财产功能”的总体目标的路径。因此,由供应制度、使用与流转制度、退出制度组成的宅基地制度体系整体改革应当考虑上述功能匹配的关系(如表1所示)。改革实现手段的设定也应遵循“分层”的逻辑:属于基本保障的部分采取行政配置主导的方式,其他部分遵循市场机制的规则,行政性的用途管制、土地管理制度的作用是设定宅基地供应、使用与流转、退出的边界。

(三)分类改革的目标模式

随着城市化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的中国农村和农民已高度分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面对的利益诉求、土地问题都是十分不同的。因此,依据经济社会、农村和农民个人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模式都应有所差异。

在制度推进层面,宅基地制度改革应分阶段推进,宅基地财产功能的实现程度是阶段划分的依据。第一个阶段是确权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是明晰宅基地产权,并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小产权房、违规用地和建筑等历史遗留问题,建立起统一的宅基地财产权利的认定标准。第二个阶段是将宅基地流转范围限定在农民内部,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宅基地的保障功能,促进宅基地在农民内部的流动,在促进其财产功能部分实现的同时,达到保障异地流动农民住房的目的。第三个阶段是宅基地流转全面推进,这是建立在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已经构建完全基础上的。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多种形式的如指标交易、金融证券等交易平台,推动宅基地财产最高流动性的实现,进而实现城乡土地资源整合。

在政策实施层面,从空间维度来看,宅基地制度改革应采取分区域的路径,城乡互动关系的程度是区域划分的标准。首先,在城市建成区内,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城中村改造,完全承认和释放宅基地的财产功能,将城中村彻底城市化。其次,在城市建成区以外、城镇规划区以内,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对于城市扩张速度快的地区,通过实行撤村建居,避免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同时完全承认和释放宅基地的财产功能,促使社会资本投入宅基地资产运作而主动实现城市化。最后,在城镇规划区外的乡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保留和完善居住保障,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整理等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配合指标交易等交易工具来实现宅基地财产功能的释放。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分析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规范目标,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内涵机理的论述

绿色建筑, 实际上就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过程中贯彻落实的可持续规划模式, 其需要设计主体时刻保持科学化设计思维体系, 同时善于结合多元化技术设施支持, 针对一切建筑可操作系统进行精确性验证评估。需要注意的是, 该类概念在不同机构、角度上的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结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公布的评估体系文件观察, 可以认定绿色建筑主张快速落实建筑材料灵活可靠性生产、运输、建筑、施工等生命周期的维护目标, 至此不断减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侵蚀效应, 令广大居住使用主体获得愈加舒适和谐的环境。

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 绿色建筑绝对不是简单定义的建筑类型, 而是一类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覆盖各类建筑基础上, 主张针对居民住行、生产等公共性活动秩序加以有机维护。

2 基础性设计规范原则和目标

我国经过对绿色建筑长久化的研究实践过后, 逐渐地提炼整理出一系列较为深刻的设计思想原则、规划方式。透过本质层面观察验证, 绿色建筑设计本身属于一类生态化伦理、美学、建筑发展观念,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全面贯彻以下规范性原则和目标:

2.1 和谐性

建筑本身就是人类行为的一类影响结果, 包括空间选取、施工建造、后期拆除等工序流程中, 都存在较大规模的资源消耗和波动影响现象。因此, 日后绿色建筑设计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体现其独有的生态建筑体系、人员环境协调特性, 这便是当今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核心指导原则。

2.2 适用性

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整理论证, 在特地区域进行单体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 都有必要提前针对该类区域自然、经济、科技条件进行多元化验证评估, 包括地质、气候、民族风俗、建筑机理特性等, 总之就是充分可持续地利用各类分布性能源, 使得建筑材料发挥出应有的强度和持久特性, 借此抵御当地不同条件限制效应。

2.3 节约性

就是告诫建筑设计主体将大部分精力投射在节能省地结果之上。所谓省地, 就是透过设计规划层面着手, 针对既有生产、生活、绿化、交通等不同用地比例关系进行清晰化校验设定, 顺势大幅度提升当地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沿用实效。相比之下, 节能原则, 便是希望利用蓄热等技术性设施, 提升既有能源使用效率, 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 避免以往过度浪费现象的重复滋生。另外, 在针对城市建筑进行开发设计过程中, 仍有必要联合特定区域气候特征, 进行太阳能形成运行规律系统化探析, 试图凭借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控制途径, 减少对既有生态环境体系的过分侵蚀效应。

2.4 舒适性

一直以来, 我国现代城市建筑设计舒适性规范要求, 和内部资源占用以及能源消耗状况存在严重冲突迹象。尤其是在居住生活舒适性已经设定的条件作用下, 设计主体需要将施工材料蓄热与绝热性能、建筑结构保温与隔热性能、太阳能冬季取暖与夏季降温功能等, 加以协调化开发控制。

2.5 经济性

现代城市绿色建筑施工、居住应用、维修养护等工序流程, 都会牵涉极为繁琐的技术系统问题, 当中任何细节处理不当, 都将直接威胁我国社会整体组织体系协调性。尽管说大数量技术、成本投入, 能够映射出绿色建筑环境中人们生活的高尚水准, 但是绿色建筑功能、效率不单单完全依托高技术予以演变呈现, 归结来讲, 今后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的核心发展路径, 便是及时融合适宜的技术、地方材料, 以及饱含地域生态人文特色的建造经验。

3 新时代下规范性设计要点补充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涉猎较多专业知识, 包括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理论内容, 一旦说规划选址确认过后, 绿色建筑设计质量将完全交由以上专业知识交织协调性决定。笔者经过长久化操作实践, 针对建筑设计期间需要关注控制的要点加以充分整理解析。

3.1 水系统构建要点

绿色建筑想要快速落实节水目标, 第一要务就是提升水资源利用实效, 调试要点便是将废水、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使得水环境系统透过原本的供给-排放模式朝向供给-排放-储存-处理-回收利用的循环利用的方向过渡扭转。单纯拿建筑设施外部的污水、雨水管线为例, 其应该尽量维持和场地道路规划的统一关联特性, 借此为后期管道开挖和维修工程提供便利性服务条件。

3.2 通风环境创造要点

创设出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 构筑起和谐化自然空气循环体系, 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的规范性守则。但现实中, 开发商在进行住宅小区设计构筑过程中, 往往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经济效益结果之上, 致使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大幅度提升, 对于人民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追求有着天差之别。为了确保通风线路直短和高速率等特性, 避免气流迂回路程和阻力效应, 笔者认为可以在内廊式进深扩大处理和节约用地基础上, 针对门窗进行相对设置;如若期间内廊式建筑走廊过长, 则可以在中间特定位置上进行楼梯间通风口设置, 如此一来, 便会形成过堂风, 令以往小区住宅中的通风不畅隐患得以快速消除。

另一方面, 太阳能综合式开发应用要点。主要是在进行建筑方案规划设计过程中, 密切配合排水、电气等专业性技术设施, 同时精准化演算出建筑物所需的集热器面积, 保证为建筑物体型、屋面形式科学化设计, 光热、光电集成热构件安装等工序, 提供可靠的初始适应条件, 令太阳能进一步自然地融入到现代绿色建筑设施之中, 而不再是一类有碍观瞻的建筑附属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尽管说笔者已经针对我国绿色建筑中的水系统、通风环境、太阳能开发应用措施进行适当的验证解析, 但是摆在我国面前的城市绿色建筑道路还是十分冗长, 需要相关建筑设计主体不断耗费较多精力去潜心钻研, 力求为今后建筑节能应用目标贯彻落实, 而提供更为可靠丰富的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朱萌.探究建筑工程绿色建造技术发展趋势[J].建筑知识, 2015, 13, (12) :69-71.

[2]张素萍.试论绿色建筑设计[J].低碳世界, 2016, 20 (1) :144-146.

目标与原则 篇9

1.1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科学发展目标

第一, 以发展圩市物流促城镇化进程, 同时以城镇化过程促圩市发展。充分发挥两者互补性优势, 使其相得益彰。尤其要充分发挥小城镇极化效应, 提升中心圩的流通功能。

第二, 加强监管、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圩市发展市场有序化。由于圩市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 更没有出台任何保证圩市良性运作的措施。因此, (1)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制度及配套措施,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严格依法办事, 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必依”。 (3)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章经营, 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严加处置, 决不姑息, 另外, 提高执法者的素质, “礼貌文明”执法, 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 加强宣传与教育, 增强大家守法意识。

第三, 依靠科技, 加快圩市发展, 通过对圩市传统改造, 实现“一个转变”由传统圩市发展向现代圩市发展转变。采用现代营销手段方法, 鼓励、刺激企业或产业不断改进技术, 改善管理。同时, 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以信息化提升现代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

第四, 重视人才、积极引进人才, 建设良好的人才队伍促进圩市人力资源发展。在圩市发展中要加大物流人才特别是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 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物流人才的智力优势, 在实践中培养他们, 使他们具有深厚的物流理论功底、高超的专业技术扎实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 还应加快对优秀农村人才的组织和培训工作, 增强其市场适应能力。

1.2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全面协调发展目标

第一, 完善的物流服务目标。 (1) 圩市节点的确立与构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提供完善的包括物流在内的一体化的流通服务。构建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化网络体系。提供先进的资讯科技, 如核心活动流程电子化及电子交换系统等。 (2) 以物流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由多方服务构成的综合体, 包括了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及农民生活资料的提供与销售, 涉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其服务内容是多方面的, 既有信息服务、农业科技服务, 也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的销售。规划要体现功能多元化特点。 (3) 圩市中心节点是综合特点非常强的农村的“物流园区”。圩市中心节点是各种物流功能服务的交汇点, 其综合功能还体现在商流与物流的统一上, 是集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资金流等为一体的节点。因此, 在圩市节点规划时, 应注重其中的商业设施、产品展会设施、批发市场等开发建设, 应充分利用和安装中心圩的市场“造市”作用, 以此来拉动物流需求, 带动农村流通的发展。

第二, 快捷及时的物流配送目标。 (1) 快速、及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 更是一个现代目标, 按照客户的要求将货物保质保量准时地配送到指定地点, 是对圩市物流中心节点功能服务水平的基本判断和检验, 快捷的配送关系到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的能力。 (2) 农产品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物流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送不同于一般性的运送或运输, 是建立在备货和配货基础上, 满足客户灵活需要的活动, 其过程包括集货作业、配货作业、车载货物的配装三部分, 是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送货活动。农产品物流配送贯穿整个供应链过程, 并成为联系供应商、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的纽带, 是农产品物流中一个重要的直接与消费者相连的环节。 (3) 现代圩市的物流中心节点应具备快速反应系统以及有效客户响应系统, 提高为市场、物流客户服务的能力。快速反应系统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经销商 (批发商或零售商) 和生产商 (农产品生产加工者)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利用EDI等信息技术, 进行销售时点的信息交换以及订货补充等其他经营信息的交换, 用多频度小批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 其快速反应的能力把物流作业的重点从预测、对储备的预期及装运到装运方式转移到物流服务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上来。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不仅需要具备能够提供多式联运、买家指定集运、门对门送递、户到户送货、运输中途整合、交换运输服务, 而且还需要具备能够联结卖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地区配送中心、逆向物流及退货处理等手段提供快捷的配送服务的功能作用。

第三, 较低的流通成本目标。 (1) 物流过程作为“第三个利润源泉”, 利润的挖掘主要依靠节约, 即通过集约化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2) 现代农村物流是一个整体, 是以满足利用它的成员或客户的利益来维系的。并且, 通过所选择的物流模式达到最佳的运作效果, 最终实现各自组织的目标和利益。 (3) 作为管理或决策的事实前提, 效率被广泛运用于各类组织管理之中。规划时要以降低流通成本为着眼点, 能够尽可能地整合和利用农产品物流参与者的物流资源、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果时, 才是有效率的、可以选择的。

第四, 物流规模优化目标。圩市物流设施的集中与分散、运输装卸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容量的大小以及物流中心和配送点的规模与布局等, 都必须体现追求最优规模的目标。此外,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往往集中在农村的中达, 具备物流发展的充足的用地资源。为吸引配送转运中心等物流企业在中心节点的聚集, 在空间布局时还需要考虑物流市场需求、地价、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环境等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因素。

第五, 合理的库存及其调节目标。一般来讲, 合理的可存目标是减少资产负担和提高相关的周转速度, 存货可用性的高周转率意味着分布在存货上的资金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把存货减少到与客户服务目标相一致的库存水平。农产品和农用品的库存控制相对于一般工业品来说, 要更加复杂, 除了供应的季节性和时效性外, 库存过程中的自然损失也不同于一般工业品。特别是农产品库存方面的生物学特点, 对库存技术的要求更高, 因此, 科学合理的库存控制也成为圩市物流在储藏技术和管理上进一步加快建设的目标之一。

1.3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可持续发展目标

圩市物流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 而必须遵守环保法规, 注重社会效益, 必须既满足当代发展要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通过减少废物堆积、卡车噪音、废气公害, 这就是最近几年新兴的“绿色物流”。比如卡车在繁华市区装卸货物要求关闭发动机, 以减少废气排放量;或者采取发达国家类似规定, 电视机、电冰箱等大件废旧家用电器, 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和再生利用。只有如此, 才能保护好环境、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效应。保护环境其实质就是减低发展成本、使得效益最大化从而发展圩市经济。

2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规划原则

2.1 与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历史与发展相适应原则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规划应该与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它是农村物流规划和建设的总原则, 规划应符合国家对行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和要求。通常国家对某一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明确规定了该地区在全国或全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今后发挥的规模、速度和方向等, 这是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基本依据。我们必须严格遵守, 不应该与之抵触。

2.2 与城镇规划相协调原则

圩市物流规划不仅要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 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 还必须结合规划地区以及系统的实际情况, 把物流建设纳入城镇规划中, 统筹安排。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应以城镇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为依据, 遵循与区域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原则, 既要顺应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变化需要, 又要与城镇功能定位和远景发展目标相协调。

2.3 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原则

第一, 从市场方面而言, 市场需求的层次和结构直接决定了圩市节点的功能和规模。圩市物流规划需要考虑农村商品的流量、流向及其类型。一般物流理论和规律表明, 市场越集中、越综合, 其辐射能力和综合防治效益就越大, 产地市场应建在交通便利的集“商力”强的农产品集中产区, 销售地市场则应建在消费集中的人口密集、连接大中城市的县乡市场。这样就能够解决“地产地销”的市场容量狭小和“外产外销”受制于单个地区市场容量局限的问题。

第二, 从政府方面而言, 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 加强监管,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切实进行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尤其要完善政府对物流服务职能。同时对物流业加强规划与研究, 建立行业准入机制, 确立行业发展评价标准。完善物流电子政务信息平台, 提供政策与信息引导。着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圩市物流行业、产业组织合并、重组, 整合现有资源, 更好地进行圩市物

2.4 加快圩市现代物流发展与对传统企业或产业的改造相结合原则

必须积极推动物流企业利用先进的组织方式、管理手段、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 促进物流产业由过去传统的仓储加运输的简单模式向现代物流业发展, 加快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不断拓展物流业的服务功能, 促进商品运输、交易和信息传递的集成, 努力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积极发挥第三方物流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武装传统企业或产业。开展批发企业、商业、物资、供销社企业及储运企业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鼓励和支持生产、流通企业采取供应链管理, 逐步改造业务流程, 改变运作模式、突出核心主业。同时, 并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发展其传承历史文化与圩市物流经济发展相结合。应充分发挥圩市的潜在能量, 挖掘其文化资源, 弘扬传统文化产业, 并使之与物流产业相结合, 使其具有更宽阔的消费者市场, 从而刺激物流需求进而发展圩市物流经济。

2.5 前瞻性特点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原则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的规划与建设应适应时代潮流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 要强调全局与长远的利益及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既为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又应为产业 (区域经济) 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支持。因此, 从对社会和环境的作用来看, 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而且还应以绿色物流的发展眼光进行规划, 选择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活动紧密衔接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发展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2.6 物流发展与人才培养并重的原则

众所周知, 当今我国传统圩市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是因为物流人才培养制度还不够完善。规划好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 其中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另一方面靠公民与社会推动作用。比如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 传授物流专业知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物流领域进行研究和创新活动, 同时发展行业协会、开展从业和执业培训活动, 建立物流行业的职工终生教育系统, 既满足中国现代物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 又保证行业升级发展的人员素质提高。

综上所述, 在圩市中心节点规划中, 必须以宏观的视野, 从微观着眼, 立足于我国国情,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以现代科学与技术为支撑, 合理规划与布局, 以期促进我国圩市物流经济发展。

摘要:在圩市发展中, 圩市物流中心节点规划在整个圩市物流规划中起着统帅作用, 因此, 圩市物流规划必须先行。在圩市物流中心节点规划中, 必须重点突出、整体把握、合理规划以促进圩市物流发展。此外, 明确圩市物流中心节点规划目标与原则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为它是圩市物流中心节点规划的一面旗帜, 指引规划的整个方向。

关键词:圩市物流中心节点,目标,原则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出版社, 1980.

目标与原则 篇10

当我们思考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追问:建筑的起点和终点究竟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建筑的起点是人, 建筑的终点也是人。”确实, 人因为需要而建造建筑, 人又因为使用建筑而获得满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建筑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然而, 当我们再深入思考的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 人只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 我们需要为建筑确立一个更为细致和镇密的坐标, 这个坐标就是城市。我们可以说:建筑的起点是城市, 建筑的终点也是城市。城市空间环境就如同有机体一样是一整体, 老建筑作为这个整体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它的一举一动都和整体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里孤立的研究老建筑的再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这样, 作为一种新陈代谢的老建筑再生必然是整体作用的一种表现。可以这样说, 每一次老建筑再生的背后都有其社会和城市大环境层面的原因, 是她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之每一次老建筑再生都会对城市的面貌、结构和其他一系列问题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就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老建筑再生设计时要从城市空间环境的角度进行控制。

新与旧并不是城市空间品质的评价标准, 全新的城市空间环境, 并不一定是高品质的空间环境。一个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好坏, 大体可以从这个城市的文化, 特色风貌, 场所精神, 城市肌理, 城市意象, 城市色彩等几个方面来评价。

二、老建筑再生与城市空间环境构建的原则

1独立性与开放性统一的原则

老建筑是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单元之一, 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要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独立性是老建筑存在的必要条件, 主要表现在老建筑具有一定的空间、文化、功能方面的独立领域范围。其中, 空间独立性要求老建筑具有一定的空间边界;社会独立性体现在独特的场所文化氛围, 以产生人们的心理归属和场所的凝聚力;功能独立性要求老建筑具有完善的各种功能。但又要考虑老建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即保持与城市中其他区域的社会联系, 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空间、人员交流, 以避免老建筑成为脱离城市整体的附属物, 使老建筑融入城市的整体循环, 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2尊重地域特色原则

突出地域特色原则是指在老建筑再生设计时充分尊重地域文化, 具体是指在建筑风格, 空间结构, 人文气息等方面考虑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 正是这种差异性,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品质。

3尊重历史真原性原则

改造之后要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哪些是旧的, 哪些是新加的, 充分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来烘托旧的东西, 通过新与旧的对话、材料的并置, 展示空间与场所的时间维度, 让使用者真正认识真实的历史.。主要包括尊重老建筑的空间特征, 建筑风格等方面。

4生态性原则

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举, 加强老建筑环境的生态化建设, 尊重自然, 使老建筑能够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前存在的老建筑环境, 生态化建设比较差, 绿地面积比较小, 在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中, 环境生态绿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是影响一个环境空间品质的重要因素。

5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 所以, 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老建筑再生设计时, 要关心到对人们心理与生理的影响, 力求做到再生后的健康、节能、环保、生态。注重文化环境建设, 场所精神的塑造, 承认文化的多元化存在, 满足人们各种精神文化需要。从环境方面讲, 要健康、舒适、美观, 降低空气污染, 生态化建设, 要注重水系统和防噪声系统各种设施齐全, 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的需要。

6选择性原则

对所有存在的老建筑再生, 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可能的, 需要建立在对老建筑再生价值的评估之上, 选择那些对于保存结构完好, 改造后具有很好的使用功能, 或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历史史料价值的进行改造再生。再次, 把老建筑的再生与经济相结合。老建筑的改造再生, 除了满足使用功能以外, 还要考虑到城市空间品质的问题, 对于改造再生意义不大的建筑, 也要进行毫不犹豫的拆除, 特别是对于群体老建筑的再生, 要采用先减后加的方法, 拆除那些改造价值意义不大, 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建筑, 然后添加必须的附属设施, 完善自身功能。

三、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构建的目标

1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的多样性构建

城市空间环境形态的多样性表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整体性、构成形式的多样性。空间与时间的统一, 结构与形式的结合, 造就了空间环境形态的多样性。

(1) 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城市空间环境形态连续性的表现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遗传与进化的统一。时间上的连续性意味着演化过程的持续性。过程与时间对应, 使形态完整体现出时间关联性。也就是说, 形态完整作为一种存在状态, 具有持续进化的功能。一个空间环境不仅存在物质空间上的完整性, 同时也存在着时间向度上的连续性。老建筑的存在是空间环境形态连续性最典型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2) 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在空间上的整体性

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老建筑与新建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 各自的特征与内涵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下才被烘托的愈加明显。离开了任何一方, 其本身具有的特质都将会黯然失色。只有在空间上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 相互陪衬, 才能把它们的特质展现到极致。

(3) 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构成形式的多样性

组成整体的个体的多样性是环境形态多样性的基础。在生物有机体中不存在形态构成完全一致的个体。受遗传与进化规律的支配, 个体表现形态的差异性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属性。城市空间环境中存在着不同年代、不同样式风格、不同材料构筑的建筑物。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是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逐渐的演变、进化的结果。它们身上附带着浓厚的时代特色与地方文化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建筑是城市空间环境形态多样性的基础。

2老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丰富性构建

在老建筑改造再生的过程中, 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被开辟出来, 增加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

(1) 特色鲜明的广场空间

在群体性的老建筑改造再生后形成城市中富有特色的广场空间。根据其性质的不同, 又可以分为城市休闲广场, 城市商业广场。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周围布置有文化气息浓厚的纪念性广场。这些广场是居民聚会活动、散步休闲, 购物消费的场所。在这些老建筑改造以后, 使原本毫无生机的空间环境顿时活跃起来。

(2) 系统化的步行街道空间

未改造的老建筑在城市空间中是一块死角, 交通堵塞, 管理混乱, 功能落后。在城市空间中的可达性非常差。在改造再生中, 完全可以依靠老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把沉寂的老建筑改造成为居民可以在此散步休闲的场所, 疏通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脉络, 通过步行街道与城市建立起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步行空间环境。经过环境的整治促使步行空间的回归, 不但可以使人们在宜人的空间环境中感受景观形象的变化效果, 而且可以体验传统公共空间的魅力, 促进历史文化保护。

3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中地域文化的构建

在进行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时, 除了尊重地域的自然条件以为, 还特别要全面了解地域文化情况。

(1) 物质文化的传承

老建筑是这种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 代表着这个地域的文化观念, 展示了该地域的文化发展。城市空间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依赖于老建筑的存在。文化的营造是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评价要素。

(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老建筑的改造再生不仅能传承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物质化的地域文化, 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一个温床。地域化的民风习俗的存在, 都是依赖于其特殊的城市空间环境。例如传统的街巷空间, 使人际交往的可能性增大。现代的盒子建筑使人际交往的机会明显减少。老建筑改造后, 大量公共空间的出现, 使人们有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老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关系的分析, 进而总结出在城市空间环境构建下的老建筑再生原则, 以及老建筑再生在城市空间环境构建中的作用与关系。文章所论及的内容为城市空间环境中老建筑的再生设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铺垫。

参考文献

目标与原则 篇11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计;课程优化;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8-0039-04

对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研究不是提出一个具体的优化方案,“优化”本身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没有静止的、固定不变的、普遍适用的优化方案存在。但是,网络课程设计存在一些本质性的东西需要设计者去遵循,而且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具体策略又恰恰是围绕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来展开的。因此,对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和普遍意义。

一、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

优化的目标,就是指通过优化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根据设计者考虑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可以有很多种。

(一)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需要开发成本最低,使用时间最长

有的学校将开展网络教育当作创利增收的重要手段,以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成本构成要素中,硬件设施是必须的投入,其成本难以控制,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就成为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如有的学校,为降低网络课程开发成本,通过扫描和文本转换,将教科书的内容直接搬到网上,俨然是电子版的翻书器。做得稍好的,会利用摄像机等设备将课堂搬到网上,但这种网络课程作为典型的课堂搬家,也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方式。

(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需要使用的技术最先进

网络课程的优化也是先进的技术在课程设计中应用的表现。可以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网络技术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程度,反映了网络课程的优化程度。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习者并不认为在网络课程中所应用的媒体越多越有助于网络学习,而是媒体的应用必须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这就是说,技术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必须与网络学习的要求结合起来,否则,即使再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对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也是没有丝毫意义的,相反,这些先进的技术还可能由于学习者对技术应用的陌生而变成学习的障碍。

(三)从教的角度来看,需要最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控制

教学控制是避免学习者偏离学习目标,有效地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措施。目前,网络学习的成功率不高,在某种程度上与学习者缺少教师必要和即时的指导和帮助有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以某种方式加以必要的引导。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加入适当的教学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强调网络学习中教学控制的作用,则又会使网络教育陷入传统“灌输式教育”的错误中。教学控制在网络课程中应是一种相对的控制,应在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基础上,利用知识推理技术实现教学内容和策略的适应性控制,引导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从学的角度来看,需要学习效果最佳

学习者要求网络课程能为他们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和取得预期学习效果提供帮助。网络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要求网络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学习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考虑网络课程设计。所谓的学习效果最佳,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学习者可能取得的最大学习效果。学习效果最佳不是只针对少数成绩优秀的学习者而言,而是所有的学习者。当具有不同学习起点、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的学习者,面对同一门网络课程时,网络课程不能把所有的学习者都置于相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采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去学习,而是要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去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些目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一个目标的实现总是与其它目标密切相关的。网络教育的目标决定,网络课程设计的优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以学习效果最佳为中心目标。其它目标如教学控制功能的优化是为学习效果最佳服务,技术最先进也是为学习效果最佳服务的,成本最低和使用时间最长这一目标也是以学习效果最佳为前提的。

二、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原则

(一)应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取向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网络课程设计者不自觉地将设计理念定位在“以学科为中心”。如网络课程的内容选择和设计,基本上是沿用传统课本的一套,很多内容直接从书本上搬过来,强调按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设计的重点放在了逻辑的分段和顺序上。我们应该承认,学科中心课程在促进学习者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握学习者的学业水平,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设计将着眼点放在学科知识的传递及其发展上,相对忽视了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学习者难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才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最优选择。

近年来,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网络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研究性学习、情境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等,这些名称各异的教学模式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对学生如何学的重视,而不是教师如何教。但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并没有否认网络课程设计仍要遵循学科逻辑与规律,我们不能将“以学习者为中心”演变为整个教学计划完全按照学习者的意愿来进行,这并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理念的宗旨。每个学习者只有系统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内容才能具备有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过分地看重学习者的兴趣,在设计中要考虑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对学习者兴趣的关注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应根据具体的条件优化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优化是建立在具体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的。巴班斯基在其教学最优化理论中指出“根据一定的标准衡量对当时条件来说是最佳的”。因此,在研究网络课程设计优化问题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具体条件。

1.学习者条件

学习者条件是优化网络课程设计时应首先考虑的因素,它包括学习者的年龄大小、知识水平差异、学习环境条件等。

(1)年龄差异。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其认知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网络课程的设计。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的特点,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觉运算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或更大一些)。皮亚杰对每一发展阶段儿童认知特点的分析对网络课程的设计来说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另外,成人发展心理学者沙伊在研究成人“智力发展”课题时,提出了成年期智力类型理论,即使在成年期,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这一点对网络课程设计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

(2)知识水平差异。网络教育的开放性特点决定网络课程面对的学习对象是具有不同认知特点和学习起点的学习者。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是否考虑了学习者知识水平差异这一因素,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学习的效果。参与网络学习的学习者群体在地理范围上分布很广,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网络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个别化差异设计要求在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思想,使每一个学习者都可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才可能使“学习效果最佳”的优化目标成为现实。

(3)学习环境条件。学习环境中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网络课程中所指的学习环境主要是非物质条件的学习环境,而非物质条件的学习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受学习者所处的物质条件的学习环境影响的。例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习者所拥有物质条件学习环境具有很大差异。一门网络课程如果过分偏重于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辅导,则只能使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习者受益,而处在偏远山区的学习者,由于受网络学习中心硬件条件的限制,则被变相剥夺了接受应有的学习支持服务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课程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如何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条件差异与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服务。

2.技术条件

关于技术条件,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网络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避免网络课程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很快就被淘汰;二是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考虑到网络课程本身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点,避免技术最优就是网络课程最优的误区,否则,设计出来的网络课程只能是“时髦的技术产品”而已。目前,WWW技术、HTML(超文本)技术、FTP(文件传输协议)技术、Telnet(远程登录)技术、BBS(电子公告板)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流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都广泛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之中。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多媒体技术,正逐渐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MultiAgents(多重智能代理)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并逐渐应用。先进的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优化中确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说,有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开发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实践中它们对优化网络课程设计的作用并未体现出来。因此,对先进的技术在网络课程中的运用应持慎重态度。

三、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方法

(一)系统优化法

系统论既是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一般系统论指出,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所谓要素就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与要素是对立的统一体,每个系统对于更大一级的系统来说,是一个要素,而系统中的要素又可看成是子系统,它又由若干个要素构成。要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仅仅分析系统的某个要素或某一环节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研究系统中的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以及系统如何实现整体优化的功能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网络课程就是一个系统,它是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网络课程设计优化就是从整体出发,分析组成网络课程系统的各个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充分认识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然后再进行综合设计,在网络课程的各要素、各环节之间实现优化组合、协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网络课程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二)控制变量优化法

控制变量是指那些对系统的发展变化有显著影响,且可以能动调节的因素。控制变量优化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对控制变量的调节,使优化目标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网络课程在结构上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对网络课程的整体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这些模块可以被视为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控制变量。

例如,网络课程具有交互功能、导航功能、评价功能等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都是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重要控制变量。“交互功能”是影响“学习效果最佳”的最重要的控制变量之一,若交互功能的设计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者自身水平相适应,并在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对知识的掌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会促进优化目标的实现,反之,则会阻碍优化目标的实现。再如“自主学习功能模块”,如果这一模块在功能上可以动态地适应不同学习起点的学习者,为他们提供自适应学习选择机制,则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可能效果”的优化目标,如果这一模块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层次水平差异不大,则对部分学习者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优化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模式

之所以必须研究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模式,是因为要实现优化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改进系统中有关要素的个别方面,而是优化的整个过程必须采取系统科学的方法,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不断调节关键的控制变量,使系统各要素达到臻于完善的组合。

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它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它以问题诊断和需求分析为基础,将“学习效果最佳”这一中心目标划分为许多具体的优化目标,通过具体优化目标的实现来达成“学习效果最佳”目标的最终实现。根据系统优化法和控制变量优化法,可以从网络课程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优化目标实现的关键控制变量,并对系统中各要素的优化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考虑,制订出备选的优化方案,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在当时情况下最优的方案,再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不断对优化方案进行调整,以期尽最大可能实现“学习效果最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苏].吴文侃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李箭.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5).

[5]刘彩艳.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2).

目标与原则 篇12

纵观近三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 笔者感到,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一直远远滞后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而论, 至今没有能够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完备的教学大纲。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 教什么, 怎么教, 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指示和规定, 全凭教师自己揣测着摸, 因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出于认识和条件的限制, 部分院校开设了大学英语翻译课或翻译选修课, 大部分院系则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一无大纲, 二无教材, 再者翻译题目在四、六级考试中所占分值不大, 加之师资素质所限, 所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 教师想起来就讲, 想不起来或没时间就不讲。

为了健康有序地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本文拟对大学英语翻译 (选修) 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一探讨。

2、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翻译 (选修) 课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的政治、文化、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应社会对高素质的各种翻译人才的急需开设的。因此在制定大学英语翻译 (选修) 课的教学目标时要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取向, 还要考虑到培养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对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作了准确的定位:“翻译教学则以培养职业翻译能力为目标,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翻译从业技巧” (1999, 9) 。王京平对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教学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培养掌握基本翻译理论、具备一定翻译素质和技能的人才为目标, 使他们了解必要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具有解决翻译困难的能力” (2003, 50) 。韩虎林对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通才与专才兼顾, 二者相辅相成” (2007, 52) 。参照英语本科专业和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 非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综合素质好、专业精通、外语基础扎实、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过硬、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和科技翻译人才” (陈恪清, 2002:43) 。原传道先生对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有自己的定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传译信息的能力, 包括分析传译具体的语言内容和非语言内容, 获得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 (2004, 49) 。笔者认为, 由于专业性质和课程设置不同, 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低于英语本科专业和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而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则应高于英语本科专业翻译课的培养目标。

3、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涉及应该如何教的问题。“根据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外语教学的特点, 外语教学应遵循五个原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系统原则、认知原则、情感原则。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因此, 上述原则也适用于翻译教学” (陈淑萍, 2004:125) 。除以上五项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外, 徐中锋还提出了三个“为主”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为主, 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以实践为主, 并有选择、深入浅出地教一点理论;以自我训练为主, 辅之以名家经验 (2007, 191) 。袁红、蒋德诚则提出了“三结合”的原则: (1) 翻译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 (2) 翻译教学和翻译练习相结合; (3) 翻译教学与四级考试相结合 (2007, 22) 。也有的教师提出了“技巧知识传授和理论知识讲解相结合;翻译能力与其它能力提高相结合;阅读的‘面’式教学与翻译的‘点’式教学相结合;英语理解的准确性与汉语表达的审美性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王萍提倡在翻译教学中实施启发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作为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教学质量” (2006, 114) 。

近年来,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实施翻译教学也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彻底扭转“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做法, 克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倾向, 开展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 实现教师由“教”变为“导”的角色转换。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主动参加者, 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构建的主体, 成为知识的主人, 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万宝林, 2004:78)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换, 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作译前准备;在选择翻译的内容方面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让学生把翻译课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养成随时进行翻译实践的习惯” (穆婷, 2005:32) 。笔者认为, 实施以上诸条教学原则, 翻译教学必然会卓有成效。

4、教学内容

有条件开设大学英语翻译 (选修) 课的学校, 修课时限最多为一个学期, 按每周2学时计算, 总共才有30多个学时。无条件开设大学英语翻译 (选修) 课的高校, 教师要想讲授翻译知识和技巧, 只得把翻译课融入大学英语精、泛读课文中, 时间更为紧张。因此, 在选取翻译教学内容时, 应考虑这种客观实际。笔者认为, 除讲授一般比较重要的翻译知识和技巧外, 大学英语翻译 (选修) 课还应重视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内容:

4.1 以翻译实践为主, 适当导入一些翻译理论。

在翻译教学中, 科技翻译和其它各类实用文体英汉互译的实践应占相当的比重, 而能够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应精选精讲,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4.2 增强英汉对比的内容。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实践表明, 一切翻译理论都是建立在英汉对比的基础上的。“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差异的比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对译文质量的干扰, 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习惯, 掌握英汉翻译的内在规律, 并熟练运用这些规律、理论、方法和技巧去指导翻译实践, 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庄卫国, 2007:180) 。

4.3 加强科技翻译教学。

21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经济时代, 加强科技翻译教学, 讲授各种实用文体的翻译技巧, 无疑对振兴我国的国民经济, 培养和造就大批科技翻译人才, 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陈恪清, 2003:44) “教师应适当选取直接来自企业的科技文献资料或报纸杂志之类等实用型、时事性强的材料, 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认识不同类型的实用语体” (金钊, 2 0 0 0:1 3 8) 。

4.4 注重实用文体的翻译教学。

进入信息时代后, 实用文体的翻译要求激增, 翻译的实用性及工具性问题日显突出。精选各类文体的篇章, 包括反映当代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的新闻、科技、公文、政论、法律、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的篇章选段或短文, 以及各类应用文, 如广告、公函、契约、操作指南、产品说明书等。训练学生翻译各类文体的篇章, 可以增强学生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连淑能, 2007:31) 。选取翻译材料时, 应注意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少到多, 由一般到专业。

4.5 注重翻译变译的教学。

“信息时代的翻译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速度要快。大量的信息并不需要全文翻译, 译者可以对原文加以压缩、摘编、概括或改写, 以适应快速的工作节奏。因此, 教师在重视训练学生全译能力的同时, 还可训练学生的变译能力, 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的能力” (连淑能, 2 0 0 7:3 1) 。

4.6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翻译理论、翻译知识和技巧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限于学时, 大学英语翻译课不可能像英语本科和翻译本科那样完整系统地讲解和训练, 对于其它无时间课堂上讲授或训练的内容, 可布置给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 然后采用小组讨论、课堂陈述或教师讲评的办法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难题和翻译策略。

翻译是再创作。翻译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把为学生提供参考译文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 课堂气氛是一种讨论和研究的状态,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翻译问题共同探讨, 平等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开发学生智能、潜能、共同解决翻译疑难,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课堂上朗读和表扬学生的佳译也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好方法。翻译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以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和观点去熏陶学生, 使学生既打好语言和翻译基础, 又拓宽思路, 扩大视野, 使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具有创新能力和变通能力。

4.7 翻译教学要与市场接轨, 加强实物翻译训练。

“翻译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这一小天地。应借鉴港台翻译教学的做法, 重视市场需求, 走出校门, 主动联系翻译用户, 适当承揽翻译任务, 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经受锻炼” (岳中生, 2001:46) 。

5. 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学大纲》, 2000:39) 中指出“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的改革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才能得以实现。”可见, 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对于落实翻译课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 以下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5.1 重点突出, 精讲多练, 画龙点睛, 启发诱导

限于学时, 在讲授翻译理论和技巧, 进行英汉对比分析时, 必须采取突出重点、精讲多练、画龙点睛、启发诱导的方法。习题不提供参考译文, 也不提供评析讲练和译文评析, 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 便于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连淑能, 2007:29) 。

5.2 学生小组翻译:

互相启发, 集思广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进行小组课内或课外翻译练习。小组讨论翻译练习, 译文定稿后, 各组之间互相交换译文, 互相修改。通过小组讨论, 可以互相启发, 互相改正, 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 还可提高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的能力。实践证明, 通过小组讨论式翻译, 译文的质量比较高, 学生的收益也不少 (连淑能, 2007:30) 。

5.3“翻译作坊式”教学法

“翻译作坊式教学法”旨在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在“作坊式”翻译教学中, 教师主要做调解人、组织者、创造者、推动者、监督者和向导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 他们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做中学翻译” (肖红, 2005:139) 。

5.4 黑板译评教学法

在英语课堂上,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笔者从当堂所学课文中选出几个句子, 让学生在黑板上译成汉语, 然后引导全体学生找出黑板上各译句的优缺点, 得出较理想的译文。多次练习后发现, 如此进行英译汉练习, 直观形象, 便于对比、修改, 由个别带动整体, 即检测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增强了学生的母语意识, 使其汉语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于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较固定的翻译教学方法 (成丽芳、李淑芹, 2001:63) 。

5.5 多媒体、网络教学法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强、多媒体功能突出以及非人性化特征, 非常适合翻译教学的需要, 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翻译教学的不足, 大大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 翻译教师只要坐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师用机前, 就可以快捷地检索教学所需的信息。这样, 既可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又可以将课堂与社会有机的联系起来。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特质, 将多媒体教学素材展现在每个学生电脑上。

计算机仿真生成的虚拟现实世界, 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学生通过虚拟的现实情景, 能更好地感知客观世界, 更快地获取有关技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发布给学生 (万宝林, 2004:79) 。

5.6 任务型教学法

“把任务型教学法引入翻译教学, 就意味着翻译教师并不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直接教给学生, 而是在课堂上将其展现在学习中, 以任务为目标, 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任务中摸爬滚打, 从而获取和巩固翻译知识。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任务设计” (朱娜, 2006) 。

5.7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观认为, 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 以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任务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 不能对其作过于简单化的处理, 而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景。翻译能力最好在真实的或模拟实际的翻译情景中加以培养。供学生探索的翻译材料, 应是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材料, 所选择或供选择的内容应尽量广泛。不仅应包括文学, 还应包括科技、经济、管理、外交、外贸、金融、法律、军事、教育、影视媒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情景性模式下, 翻译教学应观照人才市场需求和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否则, 翻译教学就是一种学院式的封闭教学体系。这样一种体系难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翻译的内部动机 (万宝林, 2004:79) 。

以上推介了七种翻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未提及。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性地试验以上教学法并创新自己独特高效的教学法, 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6、结束语

全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近年来虽有长足的发展, 但存在问题不少。笔者认为, 重新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编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纲》时机已经成熟, 势在必行。如果能够系统地确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有计划地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匮乏、测试改革等问题, 长期困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四不” (考试不考, 教材不编, 上课不讲, 学生不练[尹汝昭, 2 0 0 6:4 5]) 和“三缺” (缺地位, 缺教材, 缺师资[岳中生, 2001:45]) 现象, 将会得到彻底纠正,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将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摘要:为了健康有序地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本文论述了大学英语翻译 (选修) 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

上一篇:资源型节水潜力下一篇:海因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