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2024-09-11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共7篇)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篇1

应用文期末考试

考核形式:论文提交

班 级:XXXXXX

姓 名:XX

学 号:XX号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XX

【摘要】应用写作是各大专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的改革,必须深入到各专业应用写作知识结构的优化中,确立各专业应用写作课合理的课程目标,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应用写作教学,是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程目标;教学原则

据统计,在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录用人员的应用写作能力。据已有资料统计,美国已有123个专业开设应用写作知识、应用写作技能课。目前我国一些大学,也都在各专业全部或部分开设应用写作课。这说明从某种角度上,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构成一个现代人人格素质的重要部分。因此,应用写作对于大学生,无论从未来工作需要还是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上好这门课,使学生的应用写作知识组合结构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就成为广大应用写作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以实用性为原则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应用文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我们教授学生写作应用文也同样需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只有

如此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为未来工作服务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和中国加入WTO,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明确。于是“能说、会写”就成了中文应用能力的核心。其中“能写”,就是能写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应用文。那么,在校的大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应用文文种呢?这就需要我们组织教师向社会实践中各个行业的专家了解情况,对学生未来工作所需知识和能力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分别确定各专业或岗位所需掌握的应用文文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毕业后“学有所用、用有所学”,从而达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二)以日常生活在校学习以及就业需求为教学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国外写作观念中最重要的写作目的是“为自己写作”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其一,是表现自己的文章,如日记、书信等。这类文章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其二,传达社会信息的文章,如记录、报告、评论文等,要求写得明淅、简洁,起到达意的作用。我们也应该明确地提出学习应用文价值所在实际是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服务。同时,要选择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切实相关的应用文文种。比如,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写实习报告(其中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总结、调查报告等)、毕业论文,毕业后找工作需要写求职信、写简历、做自我介绍等,这些应用文文种不仅要讲好而且要练好。这样既能为学生在校学习服务,还为学生毕业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写作心理机制、心理品质是课程的终极目标

写作活动离不开作者的写作激情、写作者的眼光、胸襟和技巧。应用写作自

然也与作者的人文素养分不开,由于每个人的阅历、文化水平、个性秉性的不同,因此思想感情、观点的表达、语言文字的运用,都会鲜明地体现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艺术见解,以及表情达意中独到的艺术特色。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周恩来的《给邹韬奋夫人的慰问信》都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的著名应用文篇章。而这些优秀篇章的产生都来源于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应用写作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智慧学,教学中必须在讲授写作理论知识、训练写作技能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心智培养及知识的内化过程,帮助他们构筑更科学、更合理的写作心理机制。

二、以实用性为原则编写教材

(一)应用文的通论部分要强调应用文的特色

任何文章的构成都离不开材料、主题、结构、表达、语言、文风等要素,应用文也不例外,但它与一般文章又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它们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因而不能简单的套用普通写作学内容。应用写作的通论部分既要注意到它与普通写作学基础知识的共性,更要注意到应用写作本身的个性。不应像写作学基础知识那样过于详细,而且重点要放在构成文章的要素在应用文写作中的特点与要求。如讲应用文写作的材料,重点讲清应用文材料的特点——真实、典型、实效性以及搜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径讲应用文的主题,重点讲明应用文主题的特点是明白显露及其表现方法,如题中见意、开宗明意等,以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主题特点及表现方法。而现在有些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上所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套用普通写作学内容,就是没有把重点放在应用写作的特点上,应用文写作特点不够突出。

(二)选择应用文的文种要服从专业需要

作为普通高校的基础课,应用写作教材,文种的选择也有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大学生不论学什么专业,未来的工作都需要写作应用文,但各专业所需的具体应用文种又因其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各专业应用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也同样既要注意共性又要注意个性,要针对专业需要有所侧重。比如,各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常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财经文书、司法文书等的写作技能,但仅就财经文书而言,各专业都应会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合同,但由于专业不同,其他财经文书的文种需要也有所不同,如财务会计、审计专业还要会写审计报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还要会写招标、投标书等。当然文种的种类也要视专业而定。讲经济合同,物供营销专业主要讲购销合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讲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可是目前普通高校的应用写作教材,往往两方面都有所忽视。因此,无论是编写应用写作教材,还是编写某个专业的应用写作教材都要进行实际调查研究,按照学生在校和未来工作需要来确定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

(三)应用文文种知识体例要完备

编写每一个应用文文种时,都要明确其概念功用、特点、分类及其结构写法、写作注意事项,以及与其它相关文种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关于每一文种的概念,比如,什么是简报,有的说它是一种机关内部的文书,有的说它是机关内部的刊物,其实后者更为明确,因为简报往往不是一篇文章、也不是一种应用文。二是关于每一文种的功用,这一点也很重要,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选用某一文种进行写作,也能充分发挥该文种的社会效用。三是关于每一文种的特点,目前有些教材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殊不知这是准确运用每一文种的关键问题,如通告的专业性比较强,这是区别于公告、甚至通知的重要方面;也有些教材文种的特点

写得过多、过细,特点不够突出,也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四是关于每一文种的分类,目前好多教材都不太一致,比如调查报告,有的三种,有的多达六种,提法也不一,学生不易把握,应尽量趋于一致。五是每一文种与其它相关文种的区别和联系,如总结和调查报告、总结与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这种区别和联系要写入教材中,以使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每一文种的写法,既了解相近文种之间的共性,又明确每一文种的个性特征,分析文章或写作某一文种时不至于混淆。

(四)每一个文种的例文要全、要规范、要有时代感

目前“以例教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应用文教学方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例文的选择。所谓例文要全,就是指每一应用文文种的类型(或曰种类)都要附以相应的例文。目前一些应用写作教材所列每一文种的种类往往只举其中的一或两篇例文了事。比如答复报告和情况报告、一般工作报告以及送文、送物报告的内容和写法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对例文也要有严格的要求,既要规范,又要有时代感。所谓规范,即要求例文格式要正确,结构内容要合理,具有代表性。目前有些教材例文很不典型,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往往引导学生按照错误的写法去写,起误导作用,贻害无穷,很难纠正。所谓时代感,即要求例文内容要新,尽量与时代合拍。目前有些教材往往是把从现实工作中或从现成的书本上搜集来的例文原封不动地搬来,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选择范文一定要慎重,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内容富有时代特征、表达恰如其分的例文。

(五)一定要有多样性的配套练习册

应用写作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相应的应用写作知识以后,阅读分析和写作训练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有一套与教材相对应的多样性的习题集。首先是阅读。阅读是应用写作的物质基础,学生虽然经过高中阶段,有了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但对应用文语体风格理解不够、体式不明、词汇不足;对应用文作者的运思与表达技巧领悟也不够深透;加上阅历的局限,专业知识的贫乏,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应用文文本就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说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源泉。但要注意,既要阅读分析优秀的典范文章,也要注意阅读分析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差的文章,以便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优劣,切实掌握应用写作知识。另外特别是一些论说性应用文,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从最近出版的报刊、专业杂志上去找文章分析。长篇写提纲,短篇抄原文,然后写出文章评析。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学生也会感兴趣。其次是写作训练。要给学生展示其个性、发挥其写作才能的足够空间。应用写作训练要创造各种写作环境,让学生自己鉴别、搜集、选择材料,进行应用文写作。这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学习写作,不仅使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以可操作性为原则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计划是有条不紊完成某项任务的保证,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保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或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同样就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学习顺序,开发出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一)应用写作知识的学习要尽量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应用写作特别是财经应用文,是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应用写作教学适于安排在专业课之后。因为各专业的专业课多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进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财经应用文、学术论文就应该在专业课结束后开设,即一

般设在最后一个学期或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为宜。这样既可以使专业知识和应用文写作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又便于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我院经贸系、工商系、计算机系的应用文课就是这样安排的,效果不错。

(二)应用写作教学计划安排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实用性是应用文的根本特点,也是写作训练的基本原则。比如,开学伊始,第一周学习总结,要求学生总结上学期学习或工作的经验教训,以便在新学期里更好地学习和工作;第二周学习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学习或工作计划,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也是不能很好的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的。第三周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比如调查一下学习好的经验和学习差的原因也是很有意义的。再往后进行简报的写作,同学们可以就总结交流会、调查报告交流会情况写作情况简报,事务文书之后是行政公文、财经文书,最后是求职信的写作、面试技巧、毕业论文等的写作。因为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即将面临着求职、面试、毕业论文的写作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很有实效。

四、以可操作性为原则进行写作教学目标训练

(一)教师要有明确的写作训练目标和步骤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写作应用文也不例外。首先,教师在训练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每一应用文种诸如主恿材料、结构、内容、语言等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师要设计好学习每一个文种的途径、全部操作步骤。如学习总结,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按照教师出的思考题进行自学(时间最好安排在课下)。第二步,教师请同学依据思考题讲解有关总结的写作知识与要求,并分析教材上的例文。第三步,按照总结的写作要求总结本人、或本班的学习、工作情况。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并选出优秀者。第五步,优秀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发言,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点评。第六步,每位同学对自己的总结进行修改,定稿后誊清交给教师进行统一评定。第七步,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要令其重写,直至基本符合要求为止。当然文种不同,具体步骤也要有所不同。但讲、练、评三个步骤是不可少的。

(二)教师要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实践中,教师应自始至终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情境,让学生思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始终在思索中保持活跃。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式方法”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可以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逐渐克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可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另外,以小组为单位“亲身体验式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前所述,让同学们走出课堂,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写作活动的基本过程。较复杂的应用文如调查报告等,就可以小组一起讨论研究调查采访提纲、一起调查、整理材料、编写写作提纲、一人执笔写作,然后集体修改、定稿。最后,选出优秀者在全班发言,起一个样板作用。写作合同、求职信还可以小组间进行合作。前者,一个小组为甲方、另一个小组为乙方;后者,一个小组招聘,另一个小组应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优势和潜能。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写作已经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之一。制作

应用写作教学软件,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组织学生上机,利用一定规模的光盘资料信息库,引导学生自学、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广大应用写作教师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休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2版。

2、《推进应用写作的现代化》,金振邦,应用写作,2002年2月第1版。

3、《信息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应用写作的研究》,王景丹,应用写作,2002年6月第1版。

4、《加强应用写作教材建设》,姚承嵘,应用写作,2002年9月第1版。

5、《新世纪应有的新的教学模式》,顾雪松,2002年1月第4版。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篇2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带来的新目标, 是这次课改的重点, 也是操作上的难点。虽然很多老师对“过程与方法”的实施做出了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努力, 但从探究新的教学原则来推进“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还是个新的角度。教学原则是指导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法则, 随着“过程与方法”课标的出现, 探究与之相匹配的新教学原则 (为了与原有的教学原则相区分, 加了“新”字) , 不仅需要, 而且必须。

1. 探究新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原则, 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 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教学活动是随着形势的需要和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 这就要求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也不断地发展。根据当前新课程确定的三维目标, 特别是对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这一新生事物, 对原有的教学原则进行拓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揭示出“过程”与“方法”的本质和规律, 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 让目标的实施做到有章可循, 应该成为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2. 探究新教学原则的必要性。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探究历史、体悟历史、构建历史;让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 对研究的问题做假设或猜测, 运用各种方法获取信息, 整理分析资料获得结论, 交流展示、形成共识;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和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意识与习惯, 等等。学生亲历过程, 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等, 这才是我们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 “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有无达成,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判断:一是“过程”是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是不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是不是学生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生成的过程。二是教师是不是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而学生是不是实实在在地习得方法并在运用学习方法。三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是不是促进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从而使三维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方面都落实了, 才算真正实现了“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而要在课堂上真正把这三个方面落实到位, 就必须把他们上升为教学原则。

二、新教学原则的探究及运用

根据“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有无达成的三个判断标准, 结合教学原则的理论要求, 以及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笔者对新教学原则的探究做了一些努力, 现撰稿成文, 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并祈求斧正。

1. 最近发展区原则。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 但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模仿, 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 就是“最近发展区”。

新课程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究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原则。教师要设计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 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性环境, 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反思和体验问题的思考过程, 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支持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和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批判意识、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

如此, 我把“最近发展区”原则概括为:在学生已有经验 (旧知) 累积的基础上,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获取新的经验 (新知) , 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的教学法则。

2.“授人以渔”原则。

我国古代有“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传统。比如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认为, 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有所得, 这样才能将所得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根据教材的内容, 揭示出基本的学习方法, 并不断地强化这些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 使之在耳濡目染之中不断潜移默化, 最终可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必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3. 凸现能力原则。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及体验、感悟、反思、对话等学习方式, 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能够强化并满足学生独立的愿望和表现欲,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探究性学习通过让学生进行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和任务, 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积极实践, 重视学生探索并获得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 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强调“活动”、“操作”、“考察”、“探究”, 体验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性, 在实际的活动中表现为亲自经历、亲自感悟、亲手操作,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思考、探索过程。为此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学生参与的欲望, 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 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 转变学习方式,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能力, 为此凸现能力原则可以定义为: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以及体验、感悟、反思、对话等现代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各方面能力也要得到发展的教学法则。

三、结束语

新教学原则作为教学理论, 一是它必须来源于教学实际;二是它既然是“新”原则, 就是对原有的原则做一些拓展而不是排斥原有的原则;三是它必须对教学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以上自拟的几个原则是笔者在深入研究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几个理念, 实践证明它的运用利于教师更有效地驾驭课堂, 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当然, 这些原则不能代替历史教学原有的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 而是在普遍原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交替使用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这些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 不一定是真知灼见, 还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钦芬.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整合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8 (7) .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计;课程优化;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8-0039-04

对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研究不是提出一个具体的优化方案,“优化”本身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没有静止的、固定不变的、普遍适用的优化方案存在。但是,网络课程设计存在一些本质性的东西需要设计者去遵循,而且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具体策略又恰恰是围绕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来展开的。因此,对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和普遍意义。

一、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

优化的目标,就是指通过优化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根据设计者考虑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可以有很多种。

(一)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需要开发成本最低,使用时间最长

有的学校将开展网络教育当作创利增收的重要手段,以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成本构成要素中,硬件设施是必须的投入,其成本难以控制,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就成为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如有的学校,为降低网络课程开发成本,通过扫描和文本转换,将教科书的内容直接搬到网上,俨然是电子版的翻书器。做得稍好的,会利用摄像机等设备将课堂搬到网上,但这种网络课程作为典型的课堂搬家,也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方式。

(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需要使用的技术最先进

网络课程的优化也是先进的技术在课程设计中应用的表现。可以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网络技术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程度,反映了网络课程的优化程度。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习者并不认为在网络课程中所应用的媒体越多越有助于网络学习,而是媒体的应用必须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这就是说,技术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必须与网络学习的要求结合起来,否则,即使再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对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也是没有丝毫意义的,相反,这些先进的技术还可能由于学习者对技术应用的陌生而变成学习的障碍。

(三)从教的角度来看,需要最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控制

教学控制是避免学习者偏离学习目标,有效地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措施。目前,网络学习的成功率不高,在某种程度上与学习者缺少教师必要和即时的指导和帮助有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以某种方式加以必要的引导。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加入适当的教学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强调网络学习中教学控制的作用,则又会使网络教育陷入传统“灌输式教育”的错误中。教学控制在网络课程中应是一种相对的控制,应在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基础上,利用知识推理技术实现教学内容和策略的适应性控制,引导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从学的角度来看,需要学习效果最佳

学习者要求网络课程能为他们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和取得预期学习效果提供帮助。网络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要求网络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学习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考虑网络课程设计。所谓的学习效果最佳,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学习者可能取得的最大学习效果。学习效果最佳不是只针对少数成绩优秀的学习者而言,而是所有的学习者。当具有不同学习起点、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的学习者,面对同一门网络课程时,网络课程不能把所有的学习者都置于相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采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去学习,而是要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去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些目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一个目标的实现总是与其它目标密切相关的。网络教育的目标决定,网络课程设计的优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以学习效果最佳为中心目标。其它目标如教学控制功能的优化是为学习效果最佳服务,技术最先进也是为学习效果最佳服务的,成本最低和使用时间最长这一目标也是以学习效果最佳为前提的。

二、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原则

(一)应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取向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网络课程设计者不自觉地将设计理念定位在“以学科为中心”。如网络课程的内容选择和设计,基本上是沿用传统课本的一套,很多内容直接从书本上搬过来,强调按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设计的重点放在了逻辑的分段和顺序上。我们应该承认,学科中心课程在促进学习者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握学习者的学业水平,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设计将着眼点放在学科知识的传递及其发展上,相对忽视了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学习者难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才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最优选择。

近年来,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网络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研究性学习、情境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等,这些名称各异的教学模式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对学生如何学的重视,而不是教师如何教。但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并没有否认网络课程设计仍要遵循学科逻辑与规律,我们不能将“以学习者为中心”演变为整个教学计划完全按照学习者的意愿来进行,这并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理念的宗旨。每个学习者只有系统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内容才能具备有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过分地看重学习者的兴趣,在设计中要考虑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对学习者兴趣的关注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应根据具体的条件优化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优化是建立在具体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的。巴班斯基在其教学最优化理论中指出“根据一定的标准衡量对当时条件来说是最佳的”。因此,在研究网络课程设计优化问题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具体条件。

1.学习者条件

学习者条件是优化网络课程设计时应首先考虑的因素,它包括学习者的年龄大小、知识水平差异、学习环境条件等。

(1)年龄差异。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其认知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网络课程的设计。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的特点,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觉运算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或更大一些)。皮亚杰对每一发展阶段儿童认知特点的分析对网络课程的设计来说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另外,成人发展心理学者沙伊在研究成人“智力发展”课题时,提出了成年期智力类型理论,即使在成年期,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这一点对网络课程设计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

(2)知识水平差异。网络教育的开放性特点决定网络课程面对的学习对象是具有不同认知特点和学习起点的学习者。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是否考虑了学习者知识水平差异这一因素,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学习的效果。参与网络学习的学习者群体在地理范围上分布很广,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网络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个别化差异设计要求在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思想,使每一个学习者都可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才可能使“学习效果最佳”的优化目标成为现实。

(3)学习环境条件。学习环境中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网络课程中所指的学习环境主要是非物质条件的学习环境,而非物质条件的学习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受学习者所处的物质条件的学习环境影响的。例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习者所拥有物质条件学习环境具有很大差异。一门网络课程如果过分偏重于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辅导,则只能使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习者受益,而处在偏远山区的学习者,由于受网络学习中心硬件条件的限制,则被变相剥夺了接受应有的学习支持服务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课程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如何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条件差异与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服务。

2.技术条件

关于技术条件,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网络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避免网络课程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很快就被淘汰;二是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考虑到网络课程本身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点,避免技术最优就是网络课程最优的误区,否则,设计出来的网络课程只能是“时髦的技术产品”而已。目前,WWW技术、HTML(超文本)技术、FTP(文件传输协议)技术、Telnet(远程登录)技术、BBS(电子公告板)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流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都广泛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之中。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多媒体技术,正逐渐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MultiAgents(多重智能代理)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并逐渐应用。先进的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优化中确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说,有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开发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实践中它们对优化网络课程设计的作用并未体现出来。因此,对先进的技术在网络课程中的运用应持慎重态度。

三、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方法

(一)系统优化法

系统论既是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一般系统论指出,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所谓要素就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与要素是对立的统一体,每个系统对于更大一级的系统来说,是一个要素,而系统中的要素又可看成是子系统,它又由若干个要素构成。要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仅仅分析系统的某个要素或某一环节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研究系统中的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以及系统如何实现整体优化的功能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网络课程就是一个系统,它是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网络课程设计优化就是从整体出发,分析组成网络课程系统的各个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充分认识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然后再进行综合设计,在网络课程的各要素、各环节之间实现优化组合、协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网络课程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二)控制变量优化法

控制变量是指那些对系统的发展变化有显著影响,且可以能动调节的因素。控制变量优化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对控制变量的调节,使优化目标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网络课程在结构上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对网络课程的整体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这些模块可以被视为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控制变量。

例如,网络课程具有交互功能、导航功能、评价功能等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都是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重要控制变量。“交互功能”是影响“学习效果最佳”的最重要的控制变量之一,若交互功能的设计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者自身水平相适应,并在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对知识的掌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会促进优化目标的实现,反之,则会阻碍优化目标的实现。再如“自主学习功能模块”,如果这一模块在功能上可以动态地适应不同学习起点的学习者,为他们提供自适应学习选择机制,则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可能效果”的优化目标,如果这一模块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层次水平差异不大,则对部分学习者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优化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模式

之所以必须研究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模式,是因为要实现优化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改进系统中有关要素的个别方面,而是优化的整个过程必须采取系统科学的方法,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不断调节关键的控制变量,使系统各要素达到臻于完善的组合。

网络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它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它以问题诊断和需求分析为基础,将“学习效果最佳”这一中心目标划分为许多具体的优化目标,通过具体优化目标的实现来达成“学习效果最佳”目标的最终实现。根据系统优化法和控制变量优化法,可以从网络课程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优化目标实现的关键控制变量,并对系统中各要素的优化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考虑,制订出备选的优化方案,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在当时情况下最优的方案,再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不断对优化方案进行调整,以期尽最大可能实现“学习效果最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苏].吴文侃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李箭.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5).

[5]刘彩艳.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2).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篇4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制约着开发活动的价值准则,是人们根据对课程开发过程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用以指导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课程开发的原则规范着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标准以及课程评价的取向等问题。若使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首先必须确定一个教育学意义上的原则,否则便会产生“未蒙其利,无受其弊”的后果。这一原则必须是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所确立的具有概括性的原则规范。为校本课程开发确立原则,旨在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内容、性质和质量等,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原则导向,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合理性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减少其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的效力。

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基于个性化和体现个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一是学生层面。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满足资质不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二是教师层面。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与专业自主权力为前提条件,这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个性化的反映。三是学校层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与教师个性化的形成会导致学校个性化的形成,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另外,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宗旨均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因。这本身就是个性化问题。在这三个层面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最根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教师与学生,找回他们在大一统的课程体制中失去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与灵魂。这种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要贯穿或渗透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人本化的教育思想是指导或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根据这一核心思想,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我们认为校本 课程开发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开发活动的准则与导向,以防止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偏离国家的教育方针。该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应以教育目标为基准

校本课程开发基于每一所学校,强调特殊性与差异性。但这一“个性”应该植根于整体的教育目标这一“共性”之中。具体的校本课程目标最终应该以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为归依。因此,学校要根据本校的特点,凸显本校的特色,将校本课程的目标建立在教育目标之上。虽然校本课程在各自的培养目标上有一定的侧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不能脱离整个教育目标,否则,校本课程的目标就会失去其达成的基础。因此,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应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所应达到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使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在与一般目标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相结合,也有利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实施的密切配合。因此,无论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还是实施与评价都要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高原则与终极目的。

2.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展开应以教育目标为指向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其开发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而每所学校的师资水平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其素养也是有差异的。为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用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活动,以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增加其科学性。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应然的选择与追求,可防止或避免校本课程开发沦为教师自编课程或教师本位的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国家基础教育的质量,奠定了未来公民的基本素养,又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充分发展的人。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也表明,没有共同的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是造成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协调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会引起学校组织机构的某种程度的变革,而且还会触及到学校原有教育经验的方方面面。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协调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问题,也涉及到引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等众多复杂的问题。为此,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遵循协调性原则。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1.三级课程间的均衡协调 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点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以获取支持。有学者说,“校本课程开发倘若丧失了国家层和地方层的主导权与支持,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社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原则。因此,在规划设计校本课程时应该处理好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衔接问题,即不但要维持学校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而且要兼顾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校本课程并不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割裂的,它们的内容无论从难度上,还是从选择与组织上都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平衡,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切不可抛开总的要求和目标另搞一套。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机械割裂开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2.校本课程开发中所关涉的诸多因素的整体协调

就课程开发主体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既包括教师、校长,也包括学生和课程理论工作者以及家长、社区人士等等。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这些人员应该秉持一种整体的观点,要尊重参与,相互调适,形成合力。从而既可避免彼此间的冲突与抗衡,也可避免将校本课程变为个人本位的课程,否则封闭的、缺乏交流的课程将有违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旨趣,也会造成校内课程的不均衡与不连续。就课程实施而言,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的实施无论是实施方法还是实施空间都有明显的差异。校本课程的实施突破了“学校-教室-课本”三位一体的封闭状态,而融入了社区、家庭等外在因素。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处理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整体性协调。这样,校本课程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持久力,才不至于被作为“异己”的力量或“花边”教育而受到排斥。

三、统整性原则

校本课程设计应采用横向组织的课程组织类型。这就要求将所选择出的各种课堂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统整的重点在于对认知、技能、情意的统整与知识的统整。具体而言,该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1.课程内容、方法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统整 国家课程专注于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不太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不太关注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性。因此,这样的课程设计常以知识内容为纲。作为弥补国家课程缺陷的校本课程,应改变以学科知识为取向的课程组织形式,采取以学生的发展或社会问题为取向的课程组织形式,要把课程与学生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课程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经验,才能起到培育人的作用。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性向、能力是课程统整的焦点,借此要让所学的不同课程能够融入到学生的身心结构中,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

2.学科间的统整

课程统整强调的是课程的横向联系,其目的是让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以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获得综合经验。为此,校本课程的编制应致力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让学生获得完整、一贯的经验,而非零散破碎的事实,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反对学科领域的严格划分,提倡按需要把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教学主题。本着这种精神,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可以包罗万象,比如科学的、环保生态的、艺术的,或其他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主题都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四、多样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该原则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其核心理念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为了学校。而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针对每一所学校的不同情况而言的。比如不同的社区环境与课程资源,不同的师资水准,不同的办学条件以及不同的办学模式、办学宗旨等,这一切均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特殊性之所在。也正是由于每一所学校均有其特殊性,才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可能。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第二,指向社区。任何国家的校本课程设计,都有其世界性课题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有其国家性、社区性与乡土性课题的一面。许多课程学者强调,21世纪的校本课程需要强调“国际理解教育”与“乡土教育”。国家课程以追求基础性与统一性为目标,进而达成共同的理解。而校本课程则应注重社区性与乡土性。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地处江南水乡,该校生物教师开发的“垂钓的技巧与实践”课,就很有现实意义,因而颇受学生欢迎。因此,校本课程的设计要立足于当地社区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

第三,指向学生。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因此,如何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向、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应是校本课程设计的最大原则。就校本课程的内容而言,应选取与学生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惟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作用。就校本课程的设计而言,应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切合每一个学生的性向、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成为真正有用的知识,进而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此外,校本课程的设计还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巧为安排,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鉴于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应新颖独特,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五、适宜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时、因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必须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比如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前提,但同时又必须立足于学校、社区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否则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的特色,其课程的适应性也就无从谈起。在具体设计阶段,学校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如何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如何最有效地创设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而不是等待时机与条件。目前,依照我国教育的实际状况,可以本着先实验后推广的精神,首先搞好校本课程开发的试点,确定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实验。通过实验,作出示范,以便发挥带动、影响、辐射和催化的作用,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此外,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赋予不同的课时比例。目前,我国各地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师资水平、生源水平并不相同,尤其在普通高中阶段,差异更大。然而国家赋予各类学校的课程自主权则是“划一”的,课程计划的时数也是统一的,这就出现计划与实际状况的落差。因此,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应有所不同,执行校本课程的计划须有差异。这一点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注意的。

校本课程开发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每个学校应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切忌一哄而上。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钟启泉先生“每一次课程教材改革几乎都匆匆上马而又匆匆退出,缺乏研究的积累,缺乏理论的武装,缺乏实证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可以说这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引起真正的课程变革。”综观教育改革的历程,那种不考虑具体的国情、文化背景与传统,盲目地移植、照搬外国的理论或实验的做法,曾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水平要求较高,更应立足于实际,适应学校和社区的现实状况作出适当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台湾课程与教学学会.学校本位课程与教学创新[M]..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篇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 会正式颁发,并将在一些地区进行试验。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以下 简称《义务教育体育大纲》)颁发之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一件大事。新大纲的颁发,标志着学校体育和 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它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继续与发展,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 。这部新大纲是在总结《义务教育体育大纲》实行近十年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体育教 学改革的经验。历史的经验证明,历次新大纲的制订和颁发,都是我国学校体育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新 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始。因此,通过新大纲的试验和学习,必将有效地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 提高。

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我国高中(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是否可行和能否作为 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还要在试验工作结束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责任就是共同 研究、学习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深刻体会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明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其目标体系。本文 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高中学生的体育,如何体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精神

(一)体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 有基础教育(或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这里仅从高中学生的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论述高中体育的 基础性。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讲到《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体育是素质 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 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 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体育和健康不能等同,但是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 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 育。

(二)高中学生的身体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

体育课程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的目标,也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体育课 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因此,制订体育课程和编写体 育教材时,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学生的 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 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80年代和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 万 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 力,如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 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斜身引体(女生)等 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抓住高中阶 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 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 的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篇6

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在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性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统筹协调各方面重大关系等促进社会和谐的丰富经验,也有过“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的深刻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2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和谐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开拓了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还明确了三个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关键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其建设者是全体中国人民,其享有者也是全体中国人民。这就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体制、动力和目的,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推进。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利益分配的机会和过程公平,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就是全体人民都要诚实守信、相互帮助,各族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创造才能得到尊重和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调动;安定有序,就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得到广泛认同,经济和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个总要求,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参考系。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须从执政为民的根本执政理念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选准切入点。这就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存在差异的,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人民群众关切的社会事业,特别是加快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和司法不公等突出矛盾;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努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进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方面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从这些切入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实现新的跃升,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

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提出这一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少有五个新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我国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妥善处理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经济增长面临新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制约。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这四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正发生很大变化。自然资源的约束全面强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的制约尤为严重,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怎样使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资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是我们不能不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心理出现新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社会的心理状态也出现了新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和变革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十分迫切,对保护产权和各项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改革攻坚出现新特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使我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下一步,改革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政府改革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各种既得利益,这使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

和平发展面临新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逐步成为大国开放经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正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对重要商品价格也产生重大影响。还要看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明显受到大国势力的制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用法律形式加以完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就是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保护人权和产权。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是要做到: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结构强化的势头得到扭转,高收入和低收入者比重较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确保这个格局的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机会和过程公平的分配秩序使分配结果趋于合理,全体社会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新的进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财产普遍增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充分就业,在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就是要做到: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更加合理,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大进展,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就是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取得广泛共识,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就是要做到:全社会更加团结和睦,公平竞争机制更加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解放和发展。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分工合理、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的互补型网状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方便感和安全感。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就是要做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以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用上安全的食物,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在明确提出这些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决定》强调,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首先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发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关系更融洽。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既从财力物力的可能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总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在这两个重要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决定》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问题,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利益,同时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法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试论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篇7

1、高中教学新大纲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高中教育新大纲也对此做出了全新要求, 这标志着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进入了全新阶段。在大纲中针对体育教学目标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1.1、要以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设立的教学目标必须要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生理机能以及基本运动能力为基础,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2、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 发展的前提下 , 也要重视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

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是保证学生科学体育锻炼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立时必须要兼顾体育理论教学。保证通过高中体育教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1.3、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结 合高中教学实际 ,在每节课和每个阶段都要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目标,合理规划学生体育学习

在教学目标设立时需要考虑高中生发展实际需要, 设立多样的体育教学目标,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

2、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现存问题

虽然新大纲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提出了全新要求, 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体育目标设立问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严重制约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

目前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相关的教学理论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会选择依据相关理论,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与理论相违背, 使得所设立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实际体育教学需要。另外,目前所制定的理论教学目标存在夸大的现象,所制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缺乏指向性问题, 不具有基本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影响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更好地设立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保证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就要全面考虑高中体育教学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确保所设立的目标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2.2、混淆体育教学目标的含义

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目的有着不同的含义, 但是在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将两者混淆的现象, 这就会严重影响教学实践效果,使得体育教学出现混乱。由于没有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的含义, 所以现在高中所指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小学初中所设立的体育教学目标并没有明显差异, 几乎覆盖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 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出高中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所设定的目标并不具有时代特点,也没有体现出高中体育教学的特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由于对体育教学目标概念模糊, 所以制定出的教学目标并不能科学的指导高中体育教学,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2.3、尚未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

在实际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在表达体育教学目标时选择应用一些能够体现教学理想的词汇, 但是却很少使用能够描述学生行为或者是教学结果的词汇, 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目标被夸大,失去实际意义,使得教学目标形同虚设。但是在很多高中都尚未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 没有针对体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相关标准,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缺少监督和要求,这也是造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另外,现在很多高中在设立体育教学标准时仍然以体育成绩和达标率为依据,而不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这也是造成目前体育教学目标设置过于片面的重要因素。

2.4、忽视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发展,目标过于单一

目前很多高中在设立体育教学目标时都过分偏重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方面, 但是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方法和过程却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存在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等缺点。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会使学生失去体育学习兴趣,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仅仅体现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却忽视了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如何设立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很多问题,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及新大纲提出的要求, 合理设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将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在设计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时应该将身体练习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其他教学目标仅仅当做派生目标,这样才能既维护体育教学的真正目标,实现对学生身体的训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又可以满足多元化的教学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科学的划分体育教学目标的主次关系, 真正设立适于学生成长的体育教学目标。不能为了盲目追求多元化体育教学而忽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标。国内学者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提出:“身体发展这一根本目标是体育学科所独有的, 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所以,在设立体育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严格遵循这一原则。

3.2、在遵循科学性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关注人文教育目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 要保证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发展,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将科学性作为设立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只重视学生体育技巧和体质的发展。但是在设立体育教学目标时却忽视了人文教育,特别是学生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设立。依据调查研究发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教育的融合,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可以养成坚毅、勇敢等良好品质,也可以通过集体运动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也应该考虑人文教育目标,采取合理的方式将两者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纳入到体育教学目标之中

21世纪对高职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要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 要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生存,这是新时期学生教育的重要趋势。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目标设立时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重要内容,要通过体育学习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调研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全新要求,使学生能够通过高中体育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能力。

3.4、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在设立体育教学目标时很容易出现错误, 所以学校必须要针对教学目标问题设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制定严格的标准,这样才能督促和鼓励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从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保证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真正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和发展需要。

4、结束语

上一篇:最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下一篇:活得真诚便精彩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