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含义(共4篇)
论写作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含义 篇1
京都大学环太平洋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含义
一、环太平洋计量经济模型
在本模型中,具体推算将围绕战后环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省、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共1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进行。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无法写出全部方程式。感兴趣的读者请参照大西广著:《环太平洋诸国的兴衰与相互依存》(京都大学出版会),以及京都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的主页(pacific.kyoto-u.ac.jp/text/)。
1.关于资本输出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
考虑如下模型:
Y=f(BC) f′>0 (1)
该式中,Y表示GNP,BC表示资本输入额,f(·)表示Y由BC决定。但BC并非直接决定各国的生产力水平(Y),直接决定Y的是资本存量(设其为K),即:
Y=f(K) f′>0 (2)
K(本期值)可以用K[,-1](上期值)、d(折旧率)、I(本期投资)表示:
K=(1-d)K[,-1]+I (3)
其中,I随着海外资本流入的增加而增加:
I=f(BC)=f′>0 (4)
综观(2)~(4)式,可以看出,BC通过I、K决定Y。也就是说,(1)式的关系可以分解为(2)~(4)式的关系。不过,还要附加其它解释变量加以具体推算。例如,在(2)式中,除了考虑K,还要以人口N(劳动力的替代变量)为解释变量,运用C-D型生产函数加以推算;再如,在(4)式中,分别以S、ME、CD代表国内总储蓄、军事支出、关税,则有:
I=f(S+BC),ME/Y,CD/Y)
f(S+BC)>0,f(ME/Y)<0,f(CD/Y)<0 (5)
在该式中,之所以将(S+BC)、而不是将BC作为解释变量之一,是因为投资是国内投资供给与来自国外的投资(资本输入)之和(在此,直接投资也包含在BC中)。将ME/Y,CD/Y作为解释变量的理由,将在本部分的第3小节中说明。
2.关于工资水平与国际资本移动的模型
设利润率为π,由于资本向利润率高的落后国家移动,故:
BC=f(π) f′>0 (6)
又因为,利润率取决于资本的稀缺程度、地价(PL)、工资水平(W)、原料价格(PM),故:
π=f(K,PL,W,PM) f[,K]<0,f[,PL]<0,f[,W]<0,f[,PM]<0 (7)
把(7)式代入(6)式,得:
BC=f(K,PL,W,PM) f[,K]<0,f[,PL]<0,f[,W]<0,f[,PM]<0 (8)
在我们的模型中,首先,忽略了4个解释变量中的K和PM,这样做的理由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同,在二战后的现代世界,原料在国际间的移动极其容易,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过剩”的资本产出的产品如果能够出口,也就无所谓“过剩”。在每天24小时开放的国际市场上,原料价格由“国际价格”决定,同样,产品价格也完全国际化了。因此,在思考当代资本输出时,至少是在直接投资一方,企业完全可以去往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并以此为前提决定是否输出资本。企业决策是否投资的主要依据只是使其设备运转的成本——工资的高低。这是因为,虽然资本的国际移动十分容易,但劳动力移动十分困难。(由于劳动力再生产必须在长期中进行,其体制,譬如至少是学校教育制度不可能在国家之间移动。)我们从日本向“四小龙”、东盟诸国、中国等低工资国家或地区大量输出资本这一现象中,也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K、PM从(7)和(8)中忽略掉。
在实际推算过程中,我们还进一步省略了PL(工资作为各国工资之比,在与美国、日本有关的方程式中还加进了日本的利息率),这不仅是因为适当的PL值难以得到,还因为PL和W都可以用“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变量说明。也就是说,如果以Y/N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则:
PL=f(Y/N) f′>0
W=f(Y/N) f′>0 (9)
PL、W的变动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这里,W可以作为PL的替代变量使用。
3.关于经济实力与政治变量的模型
以下,对于国际间的政治摩擦建立有关方程式。因为关税政策与军事支出作为比较数据较容易入手,因此,这一工作将围绕它们进行。
首先,对直接决定各国市场分割程度的保护关税(CD)来说,以BP表示贸易收支,一般地:
CD/Y=f(BP/Y) f′<0 (10)
这是因为,各国的经济实力可以通过出口竞争力强弱、因而可以通过贸易不平衡的程度(BP对GDP之比)测量。其变化(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导致各国政府围绕与瓜分市场有关的政治变量(在上式中是CD与GDP之比)的斗争。
接着,我们就军事支出(ME)建立了方程式:
ME/Y=f(该国的GPD/某外国的GDP) (11)
在此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右边的解释变量直接表现出了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而经济不平衡发展又带来了军事势力的消长,ME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发言权。进一步说来,经济实力的相对提高必然要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就必须加强对外谈判能力或军事力量。尤其是,(9)式左边,我们采用了GDP对军事支出的负担率,而不用(该国的ME/某外国的ME),读者对此应该尤为关注:这个方程式显示出“大国”(经济力量相对强大)具有强化军事力量的欲望或军国主义倾向。实际上,日、美、东盟三方都能够用这个方程式推算。只有1969年以前的日本不能采用这个函数式推算(由于统计的适用性太差)。这是因为,1969年以前,国际社会抑制日本军备的能力很强(实际上,二战后直到1969年,日本军费开支在GDP中的比率存在下降的趋向)。
尚需对(10)和(11)式说明的是,(10)式中引发CD提高的是经济竞争力下降,而(11)式中增加ME的压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加大。这看上去是不对称的。关于这一点,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因具体情况不同和两个方程式的理论基础不同,但是,并非如此。提高CD是阻止它国资本进入本国市场的防御性措施,而增加ME是干预它国政策的进攻性措施。这都是由“非对称性”引起的。
4.政治变量对经济变量的反作用
以上看到的政治反应都是基于本国资本的利害作出的。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意图未必能够实现,有时甚至会带来相反的效果,这类例子比比皆是。如P·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一书中就主张,大国军事支出的不断增加是妨碍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这就引起了与(11)式阐述的`“大国欲望”相反的效果。如果着眼于经济增长最终是由投资积累引起的,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在(5)
式中将(ME/Y)作为投资的解释变量。假定f[,ME/Y]<0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二、环太平洋计量经济模型的理论意义
在本部分,我们将对上面建立起来的计量模型进行验证,并探讨其理论意义。
1、“不均衡发展”模型的表现
计量模型对现实经济的解释进行了多种尝试,在此,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将重点放在“不平衡发展”的表现能力上。首先,请看表1,这是对环太平洋诸国(或地区)从1995年到2025年期间以5年为一个阶段的实际增长率的预测(以美元计价)。由于这个预测是在初即亚洲金融危机深化期间进行的,因此,有人评价这个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但是,总的看来,其后的发展证明这一预测大致是正确的。包括该预测期间在内,1950年后的约75年间,如果以线段表示各国、各地区以美元计价的高速增长时期,其结果如图1。如图1所示,不管哪个国家或地区,肯定会有30~50年间左右的高速增长时期,所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只不过是高速增长时期在它们之间的移动。
附图
附图
2.透过国际资本移动看国际相互依存关系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我们的模型还显示出其它种种饶有趣味的结果。表现国际相互依存关系是该模型的目的之一,因此,在表2中显示了:10个国家或地区中的其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积累增加对其它国家或地区GDP的影响。
附图
我们来看一下受影响的国家或地区。由表中可知,除了极少数外,该影响大都为正。这表明,“过剩”的资本会导致利润率下降,进而导致他国(地区)流入该国(地区)的资本减少或者该国(地区)资本向他国流出扩大。因此,本模型中的这个机制会对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产业空洞化”。“产业空洞化”是日本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成果的活动。这一“转移”尽管对日本来说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停滞”,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却意味着经济发展。只要上述国际相互依存关系存在,日本就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分享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
3.生产率提高对他国(或地区)的影响
下面的表3显示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率提高对其它国家或地区GDP带来的影响。
附图
相对于前述资本积累总体上正面影响占主导地位来说,该表的首要特征是,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其原因在于,该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率提高,提高了该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相对利润率,进而带来了吸引其他国家或地区资本的效应。
在该表中,尤其值得提醒读者注意的是,第1行中所示的美国的生产率提高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波及效应。其发生作用的方向如上述,在这点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如果将该机制与的亚洲金融危机结合起来思考,则其寓意十分深远。这是由于,近年来美国经济的繁荣吸走了泰国、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资本,这成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导因之一。该影响对日本来说是正面的,这作为模拟的结果似乎有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理解,日本经济的萧条另有原因。日本不是资本输入国而是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与泰国或韩国等不同,不依赖他国资本。日本经济的萧条现象必须通过别的机制加以说明。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在发表时只给出环太平洋计量经济模型的部分方程及其预测结果)
【责任编辑】彭非
论写作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含义 篇2
1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题材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题材广泛, 具体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这几种:
1.1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之文字类
文字类装饰题材是使用最早的一类题材, 因为中国文字本身就很独特美丽, 再者汉字有象形、会意、谐音以及转意等别具一格的意义, 人们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运用和创造从而让文字变成了我国古代建筑广受欢迎又独一无二的建筑题材, 所以文字类建筑题材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一种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
1.2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之动物类
动物类装饰题材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材, 与此同时动物类装饰题材与历史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在遥远的原始社会, 人们过的是一种游牧狩猎的生活, 在狩猎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就跟动物有关, 久而久之人们开始把动物类中的凶禽猛兽进行了一些神化, 认为这种动物有一些特殊的力量, 既然是神一样的动物就当作守护神一样供奉着, 还给它们赋予了一些代表意义, 将其运用到建筑装饰中也就有了深层的涵义。再到后来, 人们不断的挖掘创造新的动物建筑装饰题材, 这些类型的动物建筑装饰题材主要是表达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像“龙”或者“凤”等类型的动物题材都是在表达人们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或者有些动物类装饰题材引申到消灾减祸、祈求平安中。因为动物类装饰题材美观大气又有寓意, 因此也广泛应用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中。
1.3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之植物类
植物品种多样、千奇百状, 这自然也就成了装饰题材的合适选择。比如在封建社会的周朝时期, 有一种树状的植物, 通过考古和相关研究得知这种树状植物是一种吸收了天地气息的神树, 人们认为这种高大挺拔的神树可以登天通神, 带有浪漫唯美的神话色彩, 从周朝一直到汉朝, 这一时期的瓦当建筑运用这种神树装饰题材已经随处可见了。与此同时, 有些早期的文学创作以及诗词歌赋中经常会把植物融入到作品当中, 通过一些花草来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 人们在辛苦繁重的劳动中也通过植物来表达对美好生活、事物或者人的爱恋向往。后来, 随着士大夫的出现, 他们品行高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于是就把植物作为感情和道德的寄托, 如把梅、兰、竹、菊等植物用来比喻君子。随着这些植物的广泛引用和被赋予的多种寓意, 植物类建筑装饰题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1.4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之戏曲类
这一类型的建筑装饰题材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大概是在明代中后期才应用起来, 因为以前的建筑物是按照严格的宗法制度和严谨的空间布局而构造的, 显得千篇一律、单调沉闷, 而戏曲类装饰题材就是为了突破这种约束, 打破这种压抑的感受, 从而创造出一种快乐新颖的建筑环境, 戏曲类装饰题材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另外, 通过戏中的相关人物形象, 戏曲类装饰题材也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伦理教化意义。历史典故或者历史人物等题材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教育中华儿女遵守良好的行为道德原则, 怎样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勤俭节约, 为人处世的准则要和中华美德和谐统一, 还有一些戏曲是预示吉祥如意、前程似锦的, 寄托人们对和谐美好、健康平安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内容在戏曲类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中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1.5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之构件类
中国古代建筑不断发展, 也不断成熟, 因此建筑的形式和结构也有了一定的演变和突破, 改进和完善了不少。有一些建筑结构不仅保持了本来就有的功能作用, 还把本身的形态当成了装饰题材, 与此同时把这些构造做出合理的艺术改变和处理, 从而让这些建筑构件在发挥建筑作用的同时还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且装饰效果还比较明显, 看上去非常优美漂亮。像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 这种建筑的翼角起翘, 其舒展柔和的线条就很好地起到了装饰效果等。另外, 有些具有结构作用的建筑构件在建筑逐渐美化的过程中, 其原本具有的结构作用开始消失不见了, 只是把建筑构件的基本外形保留了下来同时把结构构件转变成全部性质的装饰题材构件, 像斗拱这一典型的构件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 这一构件业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有代表性以及象征意义的装饰题材。这些建筑构件类装饰题材正被逐渐应用开来。
2 古代建筑装饰题材的文化含义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不仅多种多样, 还蕴藏有深刻的文化含义。部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是和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制度相辅相成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中国社会等级制度的标志和象征, 这些题材的使用可以充分反映出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像官式建筑中的大门可以用门钉或斗拱当做建筑装饰题材, 但是一般的平民百姓的房屋大门装饰中是不允使用这种装饰题材的。还有一些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是和社会的伦理道德紧密相连的, 梅兰竹菊代表的君子品格就明显反映了社会的伦理道德, 文字融入建筑装饰题材中更是有着鲜明醒目的文化含义。这就可以说明,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并不只是单纯地追求装饰的视觉审美感受, 也不只是简单地追求装饰的美观外表, 这些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最重要的是从这些建筑装饰题材中表达一种内在追求, 这种内在追求里面既包含有深刻的社会人文精神内涵, 又包含有生活哲学以及价值观, 这些都是因为装饰题材和文化的含义融为一体了。
3 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及其文化的含义的议论, 人们对古建筑装饰的认识会更进一步, 也会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这样一来,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就能够被我们更加良好地应用, 发挥出古建筑装饰更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鲁晨海.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及其文化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27-36.
[2]吴阳.圣·索菲亚教堂与极乐寺建筑装饰构件的特征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
论“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意义 篇3
一、“现实的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开篇就说明了一个这样的历史事实:“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不管怎么样,这里涉及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拯救,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有生命的肉体的“自然人”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这些瓦解和批判仅仅是用了一些比较通俗的名称诸如“类”“唯一者”等使得这些范畴世俗化了,人仍然被宣称为宗教的人。费尔巴哈也不例外,他将人看作是对历史和现实感性的直观的理解,不承认人的感性活动。他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抽象的人”是其人本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在费尔巴哈看来,这样的人是一般的人,是理性、意志和爱的抽象综合。这也是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共性,它们都坚持物质本体论,也承认人的历史主体地位,但对物质本体却“不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朝着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了,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诸如黑格尔这样一类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则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哲学家看到了人的能动性,但却抽象地发展了它,他们在历史领域偏离得更远。在他们看来,神秘力量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因,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了物质。他们“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
在批判了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后,马克思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人”的理解,提出了“现实的人”,将哲学从天国降到了人间,从而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构建起了以人为本的哲学体系。
二、“现实的人”的内涵
历史的出发点既不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不是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样的人不存在于人们的口头和想象中,这样的人是“现实的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意识的,同时也是有条件的历史性存在。
第一,“现实的人”是自然的。马克思说:“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为了自身肉体的存在必然要和自然发生关系,通过生产获得自身吃喝住穿等基本的生活所需,这决定了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人的繁衍和人口的增加又产生了新的扩大了的需要,又必然持续深化并扩大人与自然发生关系。
第二,“现实的人”是社会的。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生产,是以交往为前提的。无论是物质的生产还是人口的生产,都不是单一个体的独立行为,而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因此,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这样的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着生产活动,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其社会形式就体现为一种社会的政治的形态。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交往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形态,即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和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第三,“现实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在“考察了原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也就是说,在对一系列思考进行反观的时候,自然可以发现人的意识是存在的。自《莱茵报》时期关于“物质”与“精神”的纠葛,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表达。“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的产物。”
第四,“现实的人”是一种条件性的存在。人在自然中活动,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在社会历史中活动,受到社会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制约,受到社会的和历史规律的制约,表现为同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关系。所以,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现实的物质条件、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生产方式的现实状况。这些条件,既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对人的约束和限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和原因。
第五,“现实的人”不仅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也从事着改造自身的活动,即人改造人。人对自身的真正改造只有在共产主义的革命下才能够实现。因为人们“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也只有在共产主义中才能够发生本质的变化——成为自由自觉的人。
三、“现实的人”的意义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界定,在当时清除了以往哲学给人们造成的思想混乱,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当前对我国的社会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纠正了以往哲学的错误认识,实现了人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跨越了黑格尔思辨的人和费尔巴哈自然的人,考察了人的现实活动,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历史发展主体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确立打破了自然与历史之间的二元对立状态,将自然纳入到历史中进行考察,同时它也打破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二元对立状态,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完成了人学的转变。
第二,对“现实的人”的解读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本面目,打破了思想界的长期混乱。长期以来,人们将劳动和实践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将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作为基本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人”。“现实的人”的确立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以人为基础的哲学,正是研究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的哲学。
第三,“现实的人”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套正确的思路和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人是自然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赖和利用自然。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外部自然界仍然会保持着优先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在改造自然时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将人类活动同自然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要尊重社会历史规律,正确面对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正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他们的现实活动才造就了“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社会是“现实的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现实的人”。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注重防止将单纯的物质财富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把人当作经济手段而忽视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将服务人和发展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价值理念。
第五,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还要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自觉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蚀。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出发,要求我们要以批判旧世界、发现和建设新世界为己任,实现自身和社会的真正改造。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不良思想的侵害,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论写作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含义 篇4
《平面向量数量积物理背景及其含义》教学反思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算,同其线性运算一样,既有其深刻的数学背景,也有其现实的物理背景。本节课从总体上说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在数量积概念的引入过程中,我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明白研究这种运算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必然,更是研究客观世界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讨论影响数量积结果的`因素并完成表格,其次将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提前,这样使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个方面对数量积的“质变”特征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通过尝试练习,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是数量积概念的延伸,教材中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了让学生很好的完成这两个探究活动,我始终按照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去发现结论,再由学生或师生共同完成证明。比如数量积的运算性质是将尝试练习的结论推广得到,数量积的运算律则是通过和实数乘法相类比得到,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和类比创新的意识。在应用这个环节中,对教材中提供的四个例题,我重点讲解例2和例4,例1和例3则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练习,同时也便于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适当的评价。达到提高认识,形成体系的目的,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论写作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含义】推荐阅读: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09-11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评课稿10-18
论秘书写作的素养09-08
圆周运动及其模型分析10-04
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标题规范07-09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09-22
论通讯写作07-16
无人机滑跑起飞过程及其数学模型研究07-27
论年幼留学英文写作06-27
试析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其疏导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