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型

2024-11-05

经济发展模型(共12篇)

经济发展模型 篇1

摘要:BT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下载软件的名称, 它能够实现多点同步传输, 针对同一个文件, 参与下载的人越多, 下载的速度越快。笔者发现这种模式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存在极大的相似性, 将这种模式应用到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中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做出很有说服力的解释, 即各个区域之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和赶超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和跨越发展,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的格局。因此, 本文的主要宗旨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中建立这样一种模型, 在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就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BT模型,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学习,渠道

一、网络BT模型的基本原理

(一) 运行的基本原理。

BT下载工具是一个多点下载的P2P软件, 其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下载的人越多, 速度越快。下载的基本原理如下, BT首先在提供文件上传的这一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多个部分, 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某个部分 (A) , 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另外一部分 (B) 。之后, 甲的BT软件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下载乙已经下载的那一部分 (B) 乙则到甲的电脑上去下载甲已经下载好的那一部分 (A) 。这样, 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 也加快了甲乙双方的下载速度, 效率也提高了。比如丙连到服务器去下载可能只有几KB, 但到甲和乙的电脑上去下载就快得多 (此时甲和乙都变成了服务器) 。所以, 用的人越多, 相当于服务器越多;下载的人越多, 同时提供上传的人也越多, 速度就越快。

(二) 何为“种子” 。

在BT下载中, 把上传资源以供其他人下载的电脑称为“种子”, 种子数量越多, 说明正在提供上传的电脑数量越多。在下载前请先看一下相关资源的种子数, 在下载完成后也最好先做上一段时间的“种子”, 然后才关闭程序。如果你要想把自己的资源通过BT这种方式共享出来, 可以使用BT种子制作软件来制作, 之后到相关网站上填写发布信息并发布出去, 等有人来下载时, 你便是第一个种子了。

(三) BT客户端 。

由于BT下载实际上是一种P2P方式, 因此不像传统的http下载那样只需浏览器就可以下载, 你必须安装一种支持BT下载的软件, 这些软件就被称为“BT客户端”。BT软件的特点:在下载的同时, 也在为其他用户提供上传, 所以不会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降低下载速度。使用非常方便, 很适合新发布的热门下载。其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下载的人越多, 速度越快 。

(四) 模型化视图。

一般来讲, 传统的下载是把文件由服务器端传送到客户端, 例如FTP、HTTP、PUB等等, 实现由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单向点对点传输。工作原理如下图:

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随着用户的增多, 对宽带的要求也随之增多, 用户过多就会造成瓶颈, 而且增加服务器的负担, 所以很多的服务器会有用户人数和下载速度的限制, 这样就给用户造成了诸多不便。 而BT就不同, 用BT下载反而是用户越多, 下载越快, 其原因是:因为BT用的是一种传销的方式来达到共享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BT首先在上传者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Z个部分, 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部分, 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部分, 这样, 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下载乙已经下载好的第M部分, 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去到甲的电脑上去下载甲已经下载好的第N部分。就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荷, 也加快了用户方 (甲乙) 的下载速度, 效率也提高了, 同样更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限制。比如说丙要连到服务器去下载的话可能才几KB, 但是要是到甲和乙的电脑上去下载就快得多了。所以说用的人越多, 下载的人越多, 大家也就越快。而且, 在你下载的同时, 你也在上传 (别人从你的电脑上拿那个文件的某个部分) , 所以说在享受别人提供的下载的同时, 你也在贡献。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BT模型

笔者认为这种模型与中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存在极大的相似性, 体现在中国的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特征。为了更容易地理解这种相似性, 我们将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BT模型,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BT模型做出一些假定, 这些假定的主要内容是现实区域经济发展BT模型与网络BT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本假定如下: (1) BT客户端对应于各个区域;每个区域相当于软件中的各个客户端点; (2) 种子文件相当于各个区域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总和;网络上的种子文件是各个端点需要下载的目标文件, 各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政策, 所以将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政策作为种子文件; (3) 文件分片好比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策略;BT软件中文件被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各个片断,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各个区域会有不同的地方经济发展策略和思路, 这些不同的思路和策略都必然是一个区域自身的发展总体规划战略的一个部分, 所以就相当于将总体的发展思路划分为了各个文件片断; (4) 文件上传和下载相当于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学习的渠道;BT软件中各个端点之间是通过网络连接的硬件来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的, 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就不会存在物理概念上的通道, 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区域之间的学习渠道。各个区域之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模仿从而将别的区域的发展思路和策略学习借鉴过来, 吸收之后有利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相当于传统的网络下载模式。如图:

中间的长方形好比中央政府, 四周的小圆圈好比各个区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和策略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划, 通过指令性的计划来安排各个区域的发展格局, 区域之间共享的程度很低。

(二) 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BT模型。

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尚未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承认, 但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市场经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迈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步伐。政府的职能由过去的“管”到现在的“调”, 即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而不再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安排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 地方各个区域在宏观政策的框架内可以自主发展。尤其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 在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予以重新界定之后, 地方政府对于发展区域经济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区域之间就存在着利益的博弈, 彼此之间一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另一方面从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

笔者将中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模型化 (这里只是个简化的模型, 为简便起见, 代表性的列出四个区域。但对于说明问题已经足够) 如下图:

图中的四个小圆点代表不同的区域, 线段代表区域间学习的渠道, 因为是点对点的模式, 所以按照排列组合的公式, 若有n个区域, 则有n (n-1) /2个学习的渠道。由于中国有31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 故这个BT模型中的端点很多, 这样按照BT软件的原理, 相互学习的速度非常快。

举例说明, 现有四个区域甲、乙、丙、丁, 由于各个区域领导层的发展思路不同, 于是甲、乙、丙、丁四地的发展策略分别为A、B、C、D。

甲地的A策略可以通过四种途径传播到乙地, 即:①甲直接到乙;②甲先到丙, 再到乙地;③甲先到丁, 再到乙地;④甲顺次经过丙、丁在到乙地。现实中, 这四条路径可能同时存在, 也可能是其中的一条存在, 当然也有可能由于某条路径被封闭, 只能依靠剩下的路径进行传播。同理, 我们也可以得出, 甲地的A策略也可以通过四条路径传播到丙、丁两地。乙地的B策略可以分别传播到甲、丙、丁三地, 丙地的C策略也可以分别传播到甲、乙、丁三地;丁地的D策略可以传播到甲、乙、丙三地。

(三) BT模型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分析。

1.BT模型复杂程度的相关因素。

BT模型会随着区域点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庞大, 因为区域点增加之后, 路径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 模型的学习路径网状结构将变得非常复杂。同时, 区域的发展策略的数目增加也会增加模型的复杂化, 主要体现在策略的多次传播上。

2.BT模型效率的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的BT模型要实现高效率运行, 要求所有的学习路径都是畅通的, 关闭任何一条路径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 就意味着区域封锁和保护对整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3.创新与饱和度。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靠各个区域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试想, 如果各个区域只有固定的发展策略和思路, 就相当于种子文件的数量有限, 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扩散之后, 整个系统达到饱和, 即每个区域都拥有了自己的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思路的总和。这样, 区域经济发展的BT模型也就失去了继续运转的动力, 区域经济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

4.区域主动性的发挥。

BT模型的学习和传播路径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像法律上的“不告不理”原则一样, 需要区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去寻找、搜集对本区域有价值的信息, 也就是发展策略。

5.区域概念的相对性。

BT模型中的区域概念是相对的。主要是指省域之间, 是基于行政区划的角度而言的;更大一点的范围可以是基于经济区域而言, 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当然还可以缩小到省以内的市级区域单位和县级单位的小范围区域。

三、结语

本文基于网络下载软件BT软件的原理而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建立这样一种BT模型, 指出各个区域之间通过不断地相互学习, 吸取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思路, 从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而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学习又会带来整个国家经济的向前发展。BT模型对于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经济发展模型 篇2

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及其应用

摘要:对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循环经济预警系统提供了量化模型支撑.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警度测度模型,利用GM(1,1)模型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警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构建的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对江苏省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预警分析,为政府对循环经发展进行监控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 钱吴永[1]党耀国[1]熊萍萍[2]徐宁[1] Author: QIAN Wu-yong[1]DANG Yao-guo[1]XIONG Ping-ping[2]XU Ning[1]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南京,210044 期 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ISTICEIPKUCSSCI 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 年,卷(期): ,31(7) 分类号: N945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预警模型 警度测度 警度预测 GM(1,1)模型 机标分类号: F2 TP3 机标关键词: 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模型体系applicationeconomy development经济预警系统预警分析预测模型模型建立量化模型理论指导构建测度模型江苏省支撑政府监控 基金项目: 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31(7)钱吴永党耀国熊萍萍徐宁对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循环经济预警系统提供了量化模型支撑.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警度测度模型,利用GM(1,1)模型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警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构建的...

精算统计模型的发展总结 篇3

关键词:精算统计模型;马氏性质;随机经济环境

引言:在精算统计研究领域,研究重点一直着力于控制保险公司的风险,而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面临破产的概率。作为正常经营的保险公司,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破产的风险程度过高。因此,有关保险公司破产概率的研究成为了研究重点中的热点问题。保险公司破产理论的提出主要归功于著名的精算统计专家Lundberg,从他提出破产相关的理论开始,有关精算统计模型的研究已经横跨了一个世纪。精算统计模型的研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因而有关理论的研究被赋予了更多的实用基础背景;并且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而言,它也拥有很高的理论价值。Cramér[1] 在Lundberg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对前人的工作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进行了更加严密的理论化研究。在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理论指导下,学者将它与精算统计模型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以Gerber[2] 为代表学者的继续探讨研究的努力下,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为精算统计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本文在经典连续的复合泊松模型引入的背景下,详细介绍了风险理论中研究的几种常用的离散精算统计模型,系统总结了模型发展历史,阐述了研究方向,指出其实际应用价值,并阐述了其研究方向。

一、经典的连续精算统计模型——复合泊松模型

三、随机经济环境下的精算统计模型

为了更加贴近实际,精算理论的很多研究着力于考虑在随机经济环境下的相关结论。

(一)带利率的精算统计模型。在实际的经济大环境下,对于模型而言,受到利率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很多学者对在复合泊松模型中引入常利率进行了研究,对于破产概率和联合分布等方面得到了相应结论。

(二)带随机保险费用的精算统计模型。在精算统计模型中,常规假定单位时间间隔内的保险费用为一常数,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因此,很多学者就不得不考虑保费不是常数的情况,在复合泊松模型和复合二项模型中,均有学者引入了随机情况下的保险费用,研究领域更加新颖,并且更为贴合实际应用。

在复合Pascal模型的研究工作中,耿显民和万舒晨同时考虑了利率和随机费率的影响,考虑了马氏调控下的利率和保险费用,突破了随机经济环境的限制,推导出有关联合分布和破产概率的相应结果。

四、总结

本文系统介绍了常用的精算统计模型,总结了模型的发展历史,并阐述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方向。在运用各种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牢记模型的适用条件,有效避免破产情况的产生,推动各保险公司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Cramér H. 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risk[M]. Stockholm: Skandia Jubilee Volume, 1930.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 篇4

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资源, 另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和再循环 (Recycle) 。减量化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进而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再利用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防止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减量化显然是对企业有利的, 因为减量化是减少原材料或能源的初始投入, 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再利用的经济环境效益也是明显的, 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及重复购买问题。当前由于各种原因, 企业难以自觉实现再循环, 本论文将讨论再循环条件下企业的均衡增长问题。

2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

实现再循环的途径有两种: (1) 原级资源化, 将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 如废纸生产再生纸、废钢生产钢铁。 (2) 次级资源化, 将废弃物用来生产与其性质不同的其它产品的原料。如制糖厂的蔗渣作为造纸原料, 糖蜜做酒精的原料。为简单起见, 本模型讨论废弃物的第一种再循环途径。

模型假设:

1、废弃物的产量W与产品的产出量Y成正比, 即W=wY, w为单位产出的废弃物比例;

2、生产函数形式为

Y=F (K, AL, R) (1)

满足线性可加性。

3、假设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研发满足C-D生产函数,

A˙=CAΚξAθLη (2)

A是技术, CA是研发系数, CA>0, ξ, η≥0, ξ+η>0, 对于θ不做特殊规定, 因为实际的研发可能成功, 也可能失败。

4、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生产满足C-D生产函数形式:

Rf=CRKα1 (AL) β1W1-α1-β1 (3)

5、资源的投入包括原始资源及可再生资源的投入, 即R=Rr+Rf, Rr代表从自然界取得的原始资源。

根据假设2和5可以知道, 产出可以分解为由原始资源带来的产出Yr及由废弃物再利用而带来的产出Yf, 即Y=Yr+Yf

不考虑技术进步对Yr的影响, 即认为研发的成果集中在废弃物的利用上, 因此, 在Rr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产出Yr是不变的, 我们只需分析Yf的变化。分析过程不考虑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中再次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

如果生产函数为C-D生产函数形式, 即

Yf=CYKα2 (AL) β2Rf1-α2-β2 (4)

将式 (3) 及W=wY代入式 (4) 得到

Yf=CYKα2 (AL) β2[CRKα1 (AL) β1W1-α1-β1]1-α2-β2=C1Kα (AL) βW1-α-β=CKα (AL) βYr1-α-β (5)

其中, α=α2+α1 (1-α2-β2) , β=β2+β1 (1-α2-β2) , C=C1w1-α-β, C1=CYC1-α2-β2R

定义x的增长率为gx=x˙x, 可以得到:

gYf=αgK+β (gA+gL) + (1-α-β) gYr (6)

由式 (2) 可以得到

gA=CAKξAθ-1Lη (7)

g˙A=gA[ξgΚ+ (θ-1) gA+ηgL] (8)

如果资本的变化满足:

Κ˙=sYf (9)

可以得到:g˙Κ=gΚ (gYf-gΚ) , 即

g˙Κ=gΚ[αgΚ+β (gA+gL) + (1-α-β) gYr-gΚ] (10)

因此, 可以得到关于gK, gA的微分系统

在Yr不变的情况下, gYr=0。

如果 (1-θ) (1-α) >ξβ, 可以得到:

如果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 则上式成为:

上式中并不是说技术增长与劳动力增长成正比, 而是说, 技术增长与知识在劳动力中的扩散成正比。 (g*K, g*A) 就是系统惟一的正均衡点。可以断定, 该均衡点是全局稳定的, 即无论经济起点如何, 最终将稳定于固定的经济增长率与固定的技术增长率。

由﹒gK=gK (gYf-gK) 得, 因此,

即在满足上述C-D生产函数的情况下, 企业将具有稳定的产出增长与技术增长。

3 结束语

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达到产出增长的稳定状态过程中, 技术进步是关键因素, 在一定的条件下, 企业可以具有稳定的技术进步, 进而也具有稳定的产出增长。目前, 大多数企业对于发展再循环的技术投入较少, 而对于减量化的技术投入较多, 从本模型中可以看出, 稳定的再循环的技术进步是稳定的产出增长的关键因素, 因此, 建议企业加大再循环的技术进步的投入。

参考文献

[1].Ayres, R.U.and Bergh, J.A Theory of EconomicGrowth with Material/Eenergy Resourcesand Dematerialization:Interaction of Three Growth Mechanism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5) :96~118

[2].Burnside, C.Production Function Regression, Re-turns to Scale, and Externalitie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6, (37) :177~201

[3].Mankiw, N.G, .Rome, D.and Weil, D.N., A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7) :407~437

[4].胡适耕, 吴付科.宏观经济的数理分析[M].科学出版社, 2004

[5].马利民, 王海建.耗竭性资源约束之下的R&D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预测, 2001, (4) :62~64

经济发展模型 篇5

一、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构建

(一)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设计

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科学、合理的设计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综合我国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相关资料,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主要包括预警指标体系、警度的测度模型、警度预测模型、预警信号识别系统、警情预报等。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其中预警指标体系是整个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基础;警度的测度模型和警度预测模型是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核心,但两者具体的应用功能存在一定差异;预警识别系统是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预警测度模型计算出警度值与警限值的比较判断循环经济发展偏离期望值的程度,并根据偏离程度发出预警信号;警情预报是主要是收集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信息,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提供有用情报。综合以上内容,可以设计出科学的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

(二)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构建

(1)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事实上,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本质就是调节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期望水平的偏差,促使循环经济发展良好的进行。为了确保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将城市各个方面作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对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予以科学评价,这对掌握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有很大帮助。对于循环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客观全面的原则。因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是预警模型体系的基础,确保预警指标客观。全面、真实、准确,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评估、分析,调整等工作。

其二,“3R”原则。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一定要做到“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这三点。

其三,先行性原则。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预警指标,通过预警指标对循环经济现状予以分析。为了充分发挥预警指标的作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一定要具有先行性。

在以上三则原则的约束下,科学合理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可以促使所构建的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有效果应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构建的具体指标如下:区域环境发展预警指标包括三个大方面,经济社会方面、资源方面和环境方面。其中经济社会指标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R&D占GDP的比重、自然人口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GDP的比重和恩格尔系数。资源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土地产出率、单位GDP耗能、单位GDP耗水、煤炭自给率、石油自给率和人均发电量。环境指标包括:万元产值三废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单位GDP的COD的排放强度、化学氨肥的使用量、可降解农膜比重、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率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2)循环经济发展警度测度模型

经济发展模型 篇6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26-02

一、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化主导着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关键问题。而农村经济又是我们现在农业问题的工作重点,要想不断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只有大力的发展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现代化起步晚,农村发展缓慢,农业支持的力度不够等等许多原因,使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村经济发展还受到多种多样的因素的制约。从而要解决农村怎样发展经济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则可以从农村发展的模式入手,只要在根据本地的情况下,大力的发展良好的经济模式就能够使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二、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对于很多的实际问题,它都可以提供一种比较有效的决策方法,模糊综合评判分为单因素评判模型和多因素评判模型。而无论是单因素模型还是多因素评判模型,都必须包含三要素:

1.因素集={},被评判对象的各因素组成的集合;

2.判断集={},评语组成的集合;

3.单因素判断,即对单个因素(=1,…,)的评判,得到上的模糊集()

三、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重庆大部分的农业人口从事于4大类行业: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经商。从整体经济状况看农村人口从事行业的人数分布和收入分布如下:种植业11689人,年均收入2634元;养殖业1713人,年均收入3452元;外出务工14258人,年均收入8360元;经商862人,年均收入12563元。

四、农村发展模式评判

通过对上面的数据的分析初步形成评价集:

={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经商}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不能单一的考虑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为了简化而又不太大的损害本文的实用性,在评语集中应有两个主要的评语集组成:

1.考虑各种经济来源行业是否促进农村经济的增收为前提:

={非常促进比较促进维持原状比较阻碍非常阻碍}

2.考虑各种经济来源行业是否促进和适合本地农业的发展和为本地带来利益为前提:

={非常适合比较适合适中不太适合非常不符合}

在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模糊关系矩阵,而一般的模糊关系矩阵涉及到专家的经验,在这里我们将运用层次分析代替专家经验,利用上面的数据得到模糊关系矩阵。则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收入角度确定与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比例大致是1:1.2,而种植业与外出务工的比例大致是1:3.2,而种植业与经商所得收入比例大致是1:5;按模糊矩阵均一化的原则,总体的比例大致是1:1:3:5。

在确定与的模糊关系矩阵时,这里可以将比例看作是每个成分的重要程度的表述,则模糊关系矩阵就可以表示为:

而={0.410.060.50.03}。

在确定与的关系矩阵时,由于是评语集中考虑为本地农业发展利益带来多少的评语(对本地的贡献值),相对于经济发展是不一样的,所以确定关系矩阵也相对复杂些。

咨询专家意见,可以得到种植业比其他的都很适合,而养殖业比经商更适合,外出打工最不适合。则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与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

由计算知道

(0.2210.2060.10.1940.279)

它表示的结果是:22.1%觉得非常促进了经济发展状况,20.6%觉得比较促进了经济发展状况,相反27.9%的人觉得非常阻碍了经济发展状况。得到这些看似矛盾的数据其实很符合现在的农村的经济状况,因为它反映了农村出现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对农村发展状况的看法。导致这里出现的问题,应该归结到后两种行业极力促进了农民经济的增长。

有计算知道:

(0.2320.1940.10.2060.268)

它表示23.2%的觉得现在的发展模式适合本地农村的发展,而在它的对立面却有26.8%的人觉得现在的发展模式不适合本地农村的发展模式。

五、总结

本文从模糊综合评判入手,利用层次分析得到模糊关系矩阵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由分析重庆某地区的农业人口的收入数据和具体收入来源行业的状况得到评语集和评价集,再利用综合评判模型得对数据进行评判。

参考文献:

[1]杨纶标,高英仪编著.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第四版)[J].华南理工大学,2005.6.

虚拟企业发展模型探索 篇7

虚拟企业这个概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正式提出后, 理论界一直争议颇多。就其定义而言, 也是各家论述不一。其主要观点有:

1. 虚拟企业是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服务为中心, 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 广泛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以合作协议、外包、战略联盟、特许经营或许可, 甚至以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所构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

2. 虚拟企业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把人员、资产、创意动态联系在一起的新型的组织形式。

3. 虚拟企业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完全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4. 虚拟企业是指一些独立的经济实体组织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 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 以信息网络为技术基础, 借助外部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网络企业组织。

从上述定义看, 主要都是从虚拟组织的形式上进行描述, 很少涉及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不能从理论研究方面给与说明, 亦不能对构建虚拟虚拟组织的实践给与指导。

本人认为虚拟企业的定义为:核心企业通过有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源控制有大量有形资源而无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形成的动态、松散、无边界的企业联盟。

二、虚拟企业实践背景

管理理论的出现必定滞后于管理实践, 一般发展过程是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理论。那么, 在虚拟企业、虚拟经营、虚拟战略等虚拟管理理论尚未成熟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从源头开始探索这个问题, 即从管理实践中找出规律。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创业企业在生存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自发形成了一些企业模式, 有传统的, 亦有非传统的。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 幸存并壮大的那些企业, 必定有它们的道理存在。其中那些创业初期无自有资源、无后台背景的那些所谓“草根”企业, 尤其应该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在草根企业中, 最杰出的代表有两个, 一个是“美特斯邦威”, 一个是“谭木匠”。美特斯邦威集团由董事长周成建于1995年创办, 投入5 0万元资金, 自创洋味十足的“美特斯邦威”品牌, 业务外包, 逐步发展, 迅速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和特色的休闲服饰企业, 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谭木匠集团由董事长谭传华同期创办,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产民间传统的木制梳子, 创立品牌“谭木匠”, 业务外包, 年销售额上亿元。分析这两家企业, 其经营的产品大相径庭, 但是在创业初期, 两个企业都缺乏资金, 没有技术实力, 更没有什么官方背景和垄断资源, 是同时期创业的草根企业的典型代表。

三、虚拟企业创业模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虚拟企业在形成初期, 组织起虚拟企业的那个核心企业并无核心资源, 然而通过协调和控制手段,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形成最初的松散联盟。本人称之为“糖葫芦模型”, 见图1。即那些联盟前有各种资源的企业为“山楂”, 虽有有形资源, 但无活力和竞争力。那个核心企业没有多少资源, 就像一根小木棍。但是这根小木棍把那些山楂穿起来后, 就有了很大的价值, 实现了1+1﹥2的整体效应和协调效应。在此“糖葫芦模型”中, 起最大作用的不是那些山楂, 而是那个小木棍。因为作为发起者的小木棍事实是这串山楂的核心, 充当着盟主的角色。它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山楂的表现随时更换山楂, 形成新的“糖葫芦”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那么, 作为盟主的小木棍用什么手段来控制那些作为随从的山楂呢, 除了前期的市场远见、策划手段和信息不对称优势外, 要达到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让山楂为令是从, 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上述两企业均采用名牌战略, 使山楂自愿受到小木棍的控制。当然, 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 比如特有技术、设计能力、信息手段等, 这样就实现了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有效控制, “糖葫芦”型发展模式就在盟主小木棍的主导下形成了。

四、虚拟企业壮大模型

随着“糖葫芦模型”虚拟企业的发展壮大, 更多的随从企业加入这个松散的联盟组织, 尤其是目标市场的扩大, 顾客、随从企业在地域和空间上的分布越来越广, 核心企业对随从企业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和控制就变的越来越重要。显然, 这时候, 核心企业要想作为一根小木棍把山楂穿起来, 就变的不容易, 这样就进入了虚拟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本人称之为“渔网模型”, 见图2。

在此模型中, 盟主企业自身也随着虚拟企业的壮大而壮大, 已经拥有了大量有形资源, 但是不表示它就要完全靠自有资源去发展。恰恰相反,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目标市场的扩大, 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必然出现, 这时候更需要更多更大更强的随从企业加入虚拟企业, 来应对新的挑战, 创造新的辉煌。

这时候, 对随从企业的挑选、控制, 对市场变化的探知、应对, 就成为盟主企业的工作要点。这就要求盟主企业必须做到两点:

1. 继续保持发展强大的无形资源, 如技术能力、设计能力、品牌优势、标准制定、市场把握等,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随从企业加入。

2. 发展现代化的通讯手段, 这样才能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应对, 对随从企业能及时指挥、沟通、协调和控制, 真正形成无边界组织。

上图中企业间连线, 既表示控制链, 说明了无形资源对有型资源的控制。也表示信息沟通链, 由现代化的沟通工具构成, 如办公电话、手机、互连网、ERP等。

这样, 庞大、结实、实用的渔网就形成了, 可以在市场的大海里有效捕鱼。而且盟主企业可以随时根据鱼 (目标市场) 的大小通过增减随从企业调整网 (虚拟企业) 的大小, 达到投入最小而获利最大的结果, 机动灵活的把虚拟企业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五、结束语

本人提出虚拟企业新定义以及虚拟企业发展模型, 是希望能给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壮大提供一些思路, 为虚拟管理理论作些探索。构建虚拟企业来进行扩张, 在今后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 将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叶小玲等:关于虚拟企业的企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 (3月下旬刊)

[2]徐世伟:草根企业的虚拟经营与信息化建设[J].经济管理2007, (12)

[3]GEORGANTZASN C.V irtual enterprise networks the fifth element of corporate]J].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2001, 20 (3) 171~188

全面薪酬模型的发展 篇8

1.1 第一代三要素全面薪酬模型

第一代模型于2000年正式提出, 其核心要素分为:薪酬、福利和工作体验三个维度, 其中, 工作体验主要是指对员工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却不像薪酬和福利那样容易触及的一些报酬要素, 其可进一步划分为:认可与赏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组织文化、发展机会及环境等五个主要方面的因素。

相较于传统薪酬模型 (仅包含货币报酬和福利待遇) , 第一代全面薪酬模型虽然还是以货币报酬和福利为主要组要部分, 但是其从理论层面实现了以下两点突破:第一, 在薪酬模型中引入工作体验作为系统辅助手段, 第一次从理论层面将员工报酬划分为外部性报酬和内部性报酬, 或有形性报酬和无形性报酬;第二, 在薪酬模型中引入环境变量, 强调企业在组合三核心要素时应该具体考虑到其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微观环境的影响, 包括短期环境影响和长期环境影响, 从而为全面薪酬模型进一步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际上,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薪酬模型, 全面薪酬模型一经发布后, 就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推崇、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 各种各样的拓展模型层出不穷。但是,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第一代全面薪酬模型的缺陷也逐步被发现, 表现在:第一, 全面薪酬模型有效发挥作用的内外环境仅被笼统的称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 并未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细分, 使得模型的应用缺乏稳定性;第二, 工作体验这一唯一的非货币性报酬在模型中仅仅处于辅助地位, 还未上升到战略高度, 这同企业知识型员工比例日益增大的现实是不相匹配的;第三, 模型未对全面薪酬如何有效激励员工、促进组织绩效的机理进行详细研究, 还属于一种概念性的描述, 使得模型的应用缺乏操作性和可靠性。

1.2 第二代五要素全面薪酬模型

2000年至2005年, 随着企业管理者对整合战略重要性认知不断深入, 全面报酬体系也变得益发成熟起来, 新的模型框架呼之欲出。Worldat Work在与诸多企业的决策者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就全面薪酬模型作为企业战略核心的先进性和日益重要性进行广泛交流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由组织战略委员会2004~2005届主席贝尔 (Bell) 首次提出了范围更广的、作为组织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的全面薪酬模型, 即第二代全面薪酬模型, 其包含薪酬、福利、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绩效管理与赏识和认可、发展和职业机会五个核心要素, 其中:报酬, 指雇主给与员工工作的报酬 (时间、努力和技能等) , 包括固定薪酬、可变薪酬、短期激励薪酬和长期激励薪酬;福利:指补充员工现金收入的计划, 以保护员工及其家庭免受金融风险, 包括社会保险和与工作无关的报酬;工作—生活, 指帮助员工取得生活和工作平衡和双赢, 例如:工作场所的灵活性、带薪或不带薪休假、健康支持等;绩效—赏识, 指通过组织, 团队和个人共同努力、完成业务目标, 并实现组织的成功, 以及工作人员的赞赏行动, 努力, 行为或表现;发展—职业机会, 通过发展让员工表现出更好的绩效, 也可以使得领导者改进本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

同2000年提出的第一代全面薪酬模型相比, 改进后的第二代模型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将一代模型中提出的企业内部环境明确定义为:组织文化、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三个维度, 即全面薪酬必须支持组织文化的发育和发展, 必须与支持业务战略落地, 必须与人力资源战略相匹配, 使得模型更加适应企业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第二, 将一代模型中的工作体验这个要素具体化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绩效或赏识及发展和事业机会等三个要素, 使得非货币性报酬在模型中的地位由辅助地位提升到战略高度, 从而克服了原模型的局限性, 变得更具先进性;第三, 新一代的模型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具体化五个核心要素, 使得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不同要素组合, 获得薪酬制度的灵活性, 使得模型根据操作性;第四, 从而进一步阐释了全面薪酬模型有效激励员工、促进组织绩效的机理, 即通过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 充分满足员工多样化、差异化的价值需求, 以激发员工的满意感和敬业感, 从而为完成组织目标贡献更多的时间、精力、努力和结果。

2 全面薪酬模型演化过程的启示

2.1 制定薪酬体系要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相匹配

企业从其创业到衰退的整个过程中, 有着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由于企业在每个时期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和战略目标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 企业在设计薪酬模式时应充分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对薪酬模式的总体要求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以便于制定整个薪酬制度, 并有效支撑其相应阶段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而有效激励每一名员工, 调动员工积极性, 推动整个企业发展。据相关研究显示, 随着企业逐步从初创期进入成熟稳定期, 企业薪酬结构将会由有形报酬占据统治地位逐步向有形报酬和无形报酬并重的结构发展。而这正是一代全面薪酬模型过渡到二代全面薪酬模型的重要突破之一。

2.2 制定薪酬体系要同企业发展战略相匹

在制定或调整薪酬体系前应根据企业战略设定好薪酬目标, 否则容易产生短视行为, 这正是二代全面薪酬体系将企业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初衷。一般而言, 在这传统薪酬模式下, 若企业通过诊断发现薪酬结构不合理, 企业做出的决定往往是调整公司的薪酬结构, 但是修改后却发现:虽然解决当时了的薪酬结构问题, 却又产生了薪酬成本过高的问题 (许多企业在调整薪酬结构时往往是只增不减) 。有鉴于此, 在二代全面薪酬模型下, 企业薪酬调整必须在企业经营战略框架和人力资源战略框架内制定薪酬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制定出的薪酬结构符合企业内部环境, 薪酬目标才能实现。

2.3 制定薪酬体系必须体现全面性

从传统薪酬模式, 到一代薪酬模式, 再到二代薪酬模式无不体现了一个个重要理念:薪酬体系的全面性, 即强调薪酬模型必须实现有形性报酬和无形性报酬相结合, 外部性报酬和内部性报酬相结合的系统设计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出于节约企业人力成本的考虑, 毕竟企业的人力成本投入是有限的, 而员工的需求则是无限, 为了有效地平衡员工在付出与所得之间的落差, 企业必须寻求一些非货币的报酬支付方式, 以求能够使员工获得心灵安慰, 从而吸引、挽留和激励企业所需的人才资源;二是出于紧跟时代发展的考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型员工益发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传统单一的薪酬支付已不能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因此, 企业在制定全面报酬体系时, 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在以货币报酬为主的同时, 采取非货币报酬方式来吸引、保留和激励企业中的知识型人才资源。

2.4 制定薪酬体系必须体现系统性

薪酬体系的系统性, 即通过将全面薪酬模型作为一个系统看待, 跳出了其作为单一管理实践的视角, 强调不仅要对全面薪酬本身精心设计, 还要对全面薪酬运行的两端——运行背景、运行环境和作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具体表现在:首先, 整体薪酬体系的设计不仅仅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或薪酬和福利小组负责, 其他部门, 例如流程管理、团队管理、员工招聘、财务等都应参与;其次, 整体薪酬体系的设计必须同企业文化相结合, 因为企业文化对全面薪酬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和规范性, 在一个崇尚创新和变革、倡导高绩效文化的企业中, 全面薪酬体系会运行得较为顺畅, 反之则会遇到重重障碍, 甚至寸步难行;最后, 整体薪酬体系运行必须建立在有效沟通和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 因为有效的沟通不仅是获得作用过程信息的最佳来源, 也是决定全面薪酬战略成败与否很重要的因素。任何一个战略最终的成败与否, 起到多大的作用都与员工是否了解和接受这个战略有很大关系。

2.5 制定薪酬体系必须体现层次性

实际上, 不论是一代全面薪酬模型还是二代全面薪酬模型, 其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都是马斯洛的层次激励理论。因而, 应该分层次的从低层的物质奖励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精神奖励,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企业薪酬投入和产出的边际收益。首先, 纵向等级结构, 即根据各职位的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绩效考核, 决定薪酬的等级, 这有利于将岗位之间的差别细化, 更加明确按职位付薪的原则, 同时通过各类薪酬等级的适当交叉, 可以有效提高薪酬管理的灵活性, 增强员工的创造性和全面发展, 抑制员工仅为获取高一等级的薪酬而努力工作的倾向;其次, 薪酬要素组合的横向结构, 即员工总体薪酬结构中低层要素、中间层要素和高层要素的配比情况, 一般而言, 随着职位的不同, 薪酬结构的配比也各不相同。

摘要:全面薪酬模型是知识时代企业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本文通过对全面薪酬模型演化过程的分析, 揭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全面薪酬模型的优缺点和发展轨迹, 进而提出了其对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启示, 包括:同企业发展周期相匹配, 同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 注重薪酬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等。

关键词:全面薪酬模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洁, 马凯.微软全面薪酬体系解析[J].科技信息, 2009, (7) :373~375.

[2]谭安洛.全面薪酬理论与员工激励的有效模式[J].求是, 2009, (1) :130~132.

经济发展模型 篇9

关键词:工程造价神经网络估算模型,建筑工程,成本

引言

工程造价估算作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项目, 也是招投标时制定标底的根据, 它的准确性对项目的投资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对项目投标的竞争力也起着影响作用。所以, 针对工程估算方法与估算模型的研究, 国内、国外学者都有着一定的研究。

1 工程造价估算模型的发展

美国和英国是在工程造价管理和估算模型方面起步最早, 也是发展得最完善的国家, 经过对相关信息的研究, 我们可以将工程造价模型分为以下三代:

1.1 第一代模型

第一代模型大概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 其特征比较明显, 按照单位面积造价估算。代表之一有英国“工程造价信息服务部” (BCIS) 创建的造价估算数学模型, 该模型是在完成的工程数据中, 挑选与之非常相似的一个, 对其基础部分、主体部分、内装修部分、外部工作部分、设备安装部分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做估算。计算简单是这种模型的优势, 无论一个项目有多么大, 仅仅是几个部分就可以计算完成。它的劣势是灵活性比较差, 准确度取决于和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的类似程度, 工程的准确度随类似程度的提高而越发精准。

1.2 第二代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二代模型, 主要的特点是回归分析。第二代模型以为, 任意的两个工程几乎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所以, 仅仅是用某一个已经完成的工程的资料作为参考是不合适的, 而对用户来说又难以适合地给出各类调整系数。以这种观点为基础, 1974年, 英国的Kouskoulas和Koehn提出了回归方程, 即

式中, C指的是单位平米造价估计, v1指的是地区指数, 从v1之中可以分析出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每年官方会给出统计数目;v2指的是全国价格指数, 每年官方会将这一部分数字公布出来;v3指的是为建筑类型, 其可以将各种建筑物间成本比例表示出;v4是高度指数, 一般是用层高来衡量;v5是质量指数, 通常为以下表现情况:一、雇佣工人与使用的材料的质量;二、楼房的用途;三、设计的水准;四、构件的种类和质量。上面所提到的几个原因基本上都是定性的, 所以, Kouskoulas会采用等级系数的表现方法达到这种定量化目的, 让建设单位以打分的方式来进行描述;v6是技术指数, 重点显示因为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新材料所产生的成本变化。

1.3 第三代模型

第三代模型在1980年出现, 主要分为两种:

1) 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模拟模型。从模型的基础上来看, 工程造价受到的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的性质, 不应该对于一个定值开展研究;而是应该计算现实造价在某个范围的几率是多少。按照这种思维, 运用计算机进行施工模拟。给各个分工程, 提出可能的造价先验概率, 之后使计算机随机产生。将这个随机数代入下面的分项工程, 结合工程之前给出的先验概率, 再产生一个随机数。这些随机数就能够代表一个单项工程的实际造价。直到所有工程都模拟完毕, 以上的造价综合起来, 就可以视为总造价。这样模型的优点就有所体现, 即在大量资料的工作准备之上, 使结果估计更符合客观实际。

2) 通过人工智能和知识库技术的使用, 研发工程造价估算系统, 依靠专家协助, 对工程造价开展估算。估算专家的经验决定了这个方法的准确度, 此外对专家还要要求经常更新知识库。

2 人工神经网络估算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是近些年分工智能科学发展的一个分支, 经过证实, 它不但可以用在识别语言、自动控制等领域, 而且还可以用在预测、评价等等其它的方面, 其准确度高于回归模型是显而易见的。这篇文章使用神经网络开展工程造价估算, 也是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的一个领域。

根据BP算法, 建立适合的神经网络学习系统, 所有工程造价的估算系统由四个板块组成, 包括样本录入模块、样本学习模块、误差分析和造价估算模块。

3 基于D F N N的建设工程成本估算

3.1 确定影响的原因

在框架中, 对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式, 我们可以分析出来影响造价的原因, 展开计算。通常,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 若将其看做变量, 那么就会使计算量增大, 从而降低测算的精确度。而对工程造价在真正意义上有着决定性影响的, 是它最重要的原因。倘若忽略了重要原因, 那么就会影响测算的精度。

3.2 动态模糊估算模型

基本的估算方法是在对相似工程叙述时, 可以利用模糊数学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神经网络, 将使用的模糊工程特点当做网络输入值, 以信息扩散的形式进行, 将工程里出现的单方造价看作网络目标, 展开网络训练, 把这个工程里的特点数值带入训练网络, 得到一个与工程相关的单方造价估算值。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基础, 估价模型表现的思想使用手机之前, 各种特殊的工程造价, 对材料和特征进行研究, 这可以看做是一项训练, 之后展开神经网络相关训练, 实现由空间工程特征转变到估算材料之上, 这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映射过程, 该映射具备高度非线性特点, 在此基础上, 对复杂工程造价进行表达。将模型进行分类处理的话, 可概括为输入预处理模块、神经网络模块和输出处理模块三种, 最需要注重的是神经网路模块。

4 结语

中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篇10

一些学者指出,投资驱动型增长是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长达20多年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是支撑中国宏观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宏观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超高增长。同时,从支出法考察,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1.理论分析

从以上理论可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因此,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CS,资本形成总额I,出口总额EX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进而基于检验结论揭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1982—2012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CS,资本形成总额I,出口总额EX时序图及其对数时序图可以看出,这几个变量存在稳定增长的趋势。可以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2.估计参数

假定模型中随机项满足基本假定,用OLS法估计参数,得出方程:

由此可见,该模型拟合优度很高,回归模型显著。但是,ln EX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且该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多重共线性分析

首先,检验GDP,CS,I,EX之间的相关系数。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然后,用GDP分别CS,I,EX关于作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知,解释变量的重要程度依次为:CS,I,EX.将各解释变量按以上顺序分别引入基本回归模型中,并用OLS法估计,再将EX引入模型,用GDP关于CS,EX作回归并用OLS法估计时,得出估计方程:

可见,引入E X后,拟合优度有所提高,但E X回归参数的符号不对,所以应把E X从模型中删除。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引入C S,I,经过检验均可保留。删去不符合条件的解释变量E X得到G D P关于CS,I的回归结果,得出方程:

结论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多元回归模型对消费、投资和出口三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多重共线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得出了准确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和最终消费。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投资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高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首先,我国政府应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有效利用机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加快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利用。同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做好教育、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工作,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1]李京文,汪同三.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汪同三主编,《数量经济学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2月;

高层管理团队理论模型的发展 篇11

摘要:文章在回顾国内外高层管理团队理论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以往研究模型的贡献与不足,梳理了高管团队研究的发展脉络,归纳并指出了高管团队领域应加强本土化研究、加强价值观等心理特征及运作过程研究,以及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高层管理团队;理论模型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来越复杂,仅靠领导人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成功的企业必须依靠高效的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T)。所谓高层管理团队,是指处于企业最高战略制定与执行层的高层经理群体:他们负责整个企业的组织与协调,对企业经营管理拥有很大决策与控制权(Finkelstein&Hambrick;,1996)。自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高层梯队理论”开始。学术界对高管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通过总结评价国内外的高层管理团队理论模型,理清高管团队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探寻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二、高层管理团队的理论模型的发展

1,高层梯队理论模型。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最初的研究模型。“高层梯队理论”认为:(1)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工作背景等,能够反映认知、价值观等心理特征,以及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冲突等运作过程:(2)团队成员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作用过程会影响到组织的战略选择与绩效。

“高层梯队理论”是高层管理团队研究领域的奠基石,它把“研究CEO个人”的范式引导为研究高层管理团队,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Hambriek和Mason(1984)的文章影响广泛,目前,国际上有超过500篇文献引用了该文章(Carpenter,Geletkanycz&Sanders;,2004)。高层梯队理论的特点是使用了易于测量和获取的人口统计特征来表征高层管理人员的心理特征,使得高层管理者的许多特征很容易符合研究的“输入项”,为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和实践应用都提供了新的方向。另外。模型中考虑了客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认为不同的环境中。高层管理团队特征与表现会不同,引导后续的研究区分具体行业、具体类型企业的差异。

但是。“高层梯队理论”也有不足。首先。二手数据收集的一些人口统计变量。如团队规模和职业背景可能不可靠。无法准确地表征高层管理团队(Lawrence,1997)。Priem。Lvon&Dess(1999)曾提出了一个更加全面、更稳定的衡量经理人员异质性的维度,包括运作过程、态度和判断。其次。该模型没有考虑沟通、冲突等被称为“黑匣子”的直接影响团队绩效的运作过程(Carpenter,Geletkanycz&Sand-ers;,2004)。导致以往高层管理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和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往往得出不一致的结论(Priem。Lyon&D—ess,1999)。Finkelstein与Hambriek(1996)提出了高层管理团队的三个可辨别的核心要素:组成、过程、结构。组成与结构主要是指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年龄、教育程度、专业方向、职业经历、文化背景,及异质性水平等;运作过程则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沟通、冲突处理、领导和激励等行为。高层管理团队的特征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一个互动的中介过程。Smith等人(1994)的研究说明人口统计特征对公司绩效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沟通和社会整合起作用。第三,客观环境对高层管理团队组成特征和公司战略的影响从未被实际证明过,环境更多地应作为调节变量出现;另外。Carpenter等(2004)认为组织的内外环境和组织结果之间应该是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最后,该模型没有考虑认知、价值观等真正影响高层管理团队战略决策过程的心理特征。研究者在解释高管团队特征和组织绩效的联系时,往往认为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特征反映的是其不同的认知过程、价值观等心理特征(Hambrick&Mason,1984),从而忽略对这些真正影响高层管理团队决策过程以及组织绩效的因素的研究。Hanbrick(1994)对高层梯队理论模型进行过一次修正,概括出影响高层管理团队运营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构成、结构、激励和过程四种,并在结构因素中加入了CEO或主要领导的核心作用。他把这些因素一道置于组织战略及其形成之中,构建起了系统性分析框架——环境、离心力和向心力、以及构成和激励要素是“输入”项。结构、过程要素以及它们的环境是“过程”项,组织绩效则是“产出”项。同时,Hambrick概括了影响高层管理群体运转的调节变量,包括:组织规模、范围宽度(多样化程度)、商业战略、组织松弛(所需资源的可获得率)和商业环境的类型。更全面地完善了高层梯队理论模型。

2,高层管理团队运作效率模型。孙海法和伍晓奕(2003)回顾了1984年-2001年之间的实证文章,对高层梯队理论框架做出了相应的简化和修改,建立了高层管理团队运作效率研究的理论模型。该研究模型的提出,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热潮。该模型有三个特点。首先,正式将运作过程变量作为中介机制,使研究模型完善为一个包含特征、过程、绩效的三步链。引导学术界对社会整合、沟通、冲突等被称为“黑匣子”的团队运作过程的积极探讨,拓深了高管团队研究。其次。运作效率模型丰富了绩效变量,在原先的财务绩效基础上加入组织管理表现以及团队绩效,更全面地衡量了高层管理团队的运作效率,使得现实情况中财务数据较难获取的尴尬得以缓解。第三,该模型强调了文化背景、组织环境等影响因素,更全面具体的衡量了高层管理团队运作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国内研究对情景化的因素考虑仍不足。

该模型存在三个主要局限。首先,仍然没有考虑认知、价值观等真正影响高层管理团队战略决策过程的心理特征。其次。运作效率模型为了研究的简约性,使得团队特征和团队运作过程中的变量考虑过于简单,例如缺乏团队内部结构、团队激励、团队成员行业经验、经理人的社会网络、团队社会整合程度等重要变量。第三,该模型仍是线形模型,没有考虑组织绩效及团队特征的相互影响。组织绩效的好坏。影响企业所有者对高管团队的评价,进而调整其人员组成,组织绩效和团队特征之间应该是循环关系。

3,高层梯队理论的修正模型Car-penter,Geletkanyez和Sanders(2004)总结了1995年-2003年之间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的实证研究,提出高层梯队理论的修正模型。新的研究模型的主有三个主要特点。首次,把人口统计特征去掉,代之以真正影响高层管理团

队运作效率的技能、认知和行为倾向等理论构念。由于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数据获取的困难,以及受“指导高层管理团队的实践需要易于观察的背景数据”(Hambriek&Mason,1984)之观点的影响,现有研究中缺乏对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认知方式、价值观等真正决定高管团队运作和绩效差异因素的研究。该模型提出认知理论构念。拓展了高管团队组成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其次,该模型综合了前人的实证研究结果,区分了高层管理团队的重要环境和组织前提。并把权力、团队过程等中介/调节变量加入过程链中,丰富了研究模型,使得高管团队的研究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第三,模型扩展了组织绩效,加入了董事会因素。并首次把高层管理团队的前置因素和组织绩效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循环过程,真实地反映了高管团队运作,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

然而,修正模型去掉人口统计特征是把“双刃剑”,加入许多如“信息获取”、“人力资本”等理论构念,虽能更好地衡量高管团队,但也带来了测量和数据获取的困难:并且,其影响作用是否比人口统计特征更大仍是未知之数。另外。修正模型中对绩效的衡量着重于组织绩效,缺乏对高层管理团队绩效的考虑,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高管团队的运作效率。

4,高层领导团队前因、过程和结果的修正模型。富萍萍、Farr和彭泗清(2004)等人对高层管理团队的“输入一过程一结果”模型进行了修正。主要融入了“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学”理论(House,Del,beeq&Tails;,1996;吴维库、刘军、张玲、富萍萍,2002)。该理论认为,团队成员对核心领导信奉的价值观的共享和强烈认同会对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富萍萍等人先后进行了两次质性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对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修正后的模型与初始模型的主要差异在于前因变量,除了个人统计学变量外,还增加了领导者、成员以及团队的特征。在三个层面上区分了影响高管团队运作的因素。

该研究模型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是:第一,没有考虑高层管理团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其运作的影响,由于质性研究的对象是年轻的IT企业,模型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其他规模的企业值得考究。第二。缺乏考虑高层管理团队内部氛围因素的影响,如团队内部政治、信任及开放性等,均会对高管团队的合作和沟通产生直接影响。

三、启示

1,进行本土化研究。西方背景下产生的理论在中国背景下是否依然适用?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许多西方的研究结果,在国内都无法直接应用。中国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讲究“和气”“避免矛盾”,高管团队的冲突、合作都体现出特殊的内涵。即使是客观的人口统计特征,如教育背景,都因为国内的学历教育质量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很好地衡量高管的知识水平。而我国文化背景下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千差万别,决不仅仅止于团队规模、教育程度、任期和经验等基本变量。因此。高管团队未来的研究应当深入地探索西方理论和构念在中国背景下的具体内涵和体现,加入更多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重要变量,比如高管成员的成长经历和政府工作经验等等,推进本土化研究。对指导我国的高管团队的实践意义更大。

2,加强高管团队认知、价值观等心理特征。以及沟通、冲突、行为整合等运作过程的实证探索。高层梯队理论的“一致性假设”认为高管团队成员可观察的人口统计特征能够反映认知、价值观等心理特征,以及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冲突等运作过程,从而影响企业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执行与经营绩效。鉴于高管团队的心理特征与运作过程的重要意义,国内针对高管团队的心理特征和运作过程进行了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但都是参考西方理论基础上的探索研究,并没有真正深入地研究其概念内涵和具体影响机制。例如高管团队价值观,国内学者并没有具体探讨影响组织战略选择和绩效的价值观究竟是哪些?影响机制和程度更无从谈起。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加强此类研究。

3,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在中国的特色文化下,目前有党政、国企、民企和外企四类组织,各类组织高管团队的对比研究在形成和开拓系统理论方面非常有价值。未来应当结合案例研究,更广泛地进行高管团队组成、制度和运作方式的调查研究,明晰各类组织管理体制对高管团队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在目前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和不够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下,这些研究成果对指导完善高管团队管理,提升组织管理效率有重要意义。

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研究 篇12

一、存货成本分析

存货的成本由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这三部分构成。

(一) 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为取得某种存货而发生的成本, 即TCa。它可以细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两部分。

1. 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指的是取得订单的成本, 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费、电报电话费等支出。订货成本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 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等, 这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 用F1表示;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 随订货次数的增加而上涨, 如差旅费、邮费、电报电话费等, 这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当用B表示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A表示存货的年需要量、用Q表示每次的进货批量时, 存货的采购次数可以表示为A/Q, 订货的变动成本是A/Q×B。由此, 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订货成本=订货的固定成本+订货的变动成本=订货的固定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进货批量=F1+A/Q×B

2. 购置成本。

购置成本是存货本身的价值, 通常根据购货数量与单价来确定, 即:购置成本=存货的年需要量×单价。如果用P表示存货的单价, 则存货的购置成本就是AP, 然而这是在没有数量折扣的情况下, 该成本这时为一个固定成本。然而, 供应商为了增加销售量, 有时会规定当买方购买货物达到或超过某一数量时就会给予一定的数量折扣, 这时候的购置成本会随着每次订货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则:

购置成本=存货的年需要量×单价× (1-折扣率) =A×P× (1-r)

其中, r为折扣率。

可见, 在没有数量折扣时:TCa=F1+AB/Q+AP。当有数量折扣且订货数量达到供应商规定的可获得数量折扣的数量时:TCa=F1+AB/Q+AP× (1-r) 。

(二) 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是为了保存存货而发生的成本, 如仓储费、保险费、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等, 通常用TCc表示。储存成本也分为固定储存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 固定成本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无关, 如仓库折旧、仓储人员的固定工资等, 通常用F2表示;变动成本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有关, 如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保险费和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等。当用C表示单位变动储存成本时,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与平均库存量的乘积,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Q/2。然而这是假设存货一次全部入库的情况, 故存货增加时, 存量呈一条直线变化。事实上, 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和陆续使用, 这时存货的存量变化就有所改变了。其平均库存量表示为:Q (1-d/p) /2。变动储存成本表示为:C[Q (1-d/p) ]/2, 其中: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为d。

当存货一次全部入库和使用时:存货的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每次进货批量/2×单位变动储存成本。即:TCc=F2+C×Q/2。当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时, 存货的储存成本如下:TCc=F2+C×[Q (1-d/p) ]/2。

(三) 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因为存货不能满足生产或销售的需要而造成的损失, 如停工损失、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紧急采购的额外支出等。如果允许缺货存在, 存货的最低库存量就可能不是零, 而可能出现负数, 其负值是由拖欠的订货组成。在缺货的情况下, 企业对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取得成本和储存成本, 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 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订货批量。设缺货量为S、单位缺货成本为R, 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 存货的最高库存量不是Q, 而是Q-S, 而其平均库存量则低于 (Q-S) /2, 因为在缺货的这一段期间内, 存货的实际存量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 存货的平均库存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设t为两次订货的间隔期间, t1为存货库存量为正值的期间, t2为存货库存量为零的期间, d为存货的日需用量。

1. 存货一次入库。

t1期间的平均库存量是 (Q-S) /2, t2期间的平均库存量是0, t期间的平均库存量是t1、t2这两个期间平均库存量的再平均。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 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为:

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C (Q-S) 2/2Q

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平均缺货量的计算:

平均缺货量= (0×t1+S/2×t2) /t=[S/2× (S/d) ]/ (Q/d) =S2/2Q

缺货成本 (TCS) =RS2/2Q

2. 存货陆续入库。

实际中, 各批存货可能是陆续入库, 因此我们将研究允许缺货、有数量折扣且陆续到货的情况。存货的最高库存量不是Q, 而是Q (1-d/p) -S, 而其平均库存量则低于[Q (1-d/p) -S]/2。在这种情况下, 存货的平均库存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设t代表两次订货的间隔期间, t1代表存货库存量为正值的期间, t2代表存货库存量为零的期间。

据此, 平均库存量可计算如下:t1期间的平均库存量是[Q (1-d/p) -S]/2, t2期间的平均库存量是0, t期间的平均库存量是t1、t2这两个期间平均库存量的再平均。

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C[Q (1-d/p) -S]2/[2Q (1-d/p) ]

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平均缺货量的计算:

平均缺货量= (0×t1+S/2×t2) /t=[S/2× (S/d) ]/[Q (1-d/p) /d]=S2/[2Q (1-d/p) ]

缺货成本 (TCS) =RS2/[2Q (1-d/p) ]

根据上述成本分析, 与进货批量没有关系的成本包括固定订货成本、没有数量折扣的购置成本、固定储存成本, 与进货批量有关系的成本包括与进货次数成正比的变动订货成本、存在数量折扣时的购置成本、与储存数量成正比的变动储存成本、与储存数量成反比的缺货成本。由此可以看出, 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中应考虑所有的与进货批量有关的成本, 故在确定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时考虑的总成本如下:

存货总成本=存在数量折扣时的购置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变动订货成本+缺货成本

与经济订货批量决策相关的不同成本项目随进货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关系, 它们之间此消彼长。因此, 协调好各成本项目之间的关系, 使其成本总和达到最低, 这种情况下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订货批量。

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一) 模型介绍

1. 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

要建立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 则需要设立一些假设条件: (1) 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 即需要订货时可以立即获取所需货物。 (2) 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到货。 (3) 不允许缺货, 即无缺货成本, TCs为零, 这是因为良好的存货管理本来就不应该出现缺货成本。 (4) 需求量稳定, 并且能够预测, 即D为已知常量。 (5) 存货单价不变, 不考虑现金折扣, 即U为已知常量。 (6) 企业现金充足, 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7) 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 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

设立了上述假设条件, 存货总成本公式便可简化为:

TC=AB/Q+Q/2C

2. 有数量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是没有考虑数量折扣的, 而现实中为了鼓励购买者多购买商品, 供应商常常实行数量折扣价, 规定每次订购量达到某一界限时, 给予价格优惠。于是, 购买者就可以利用数量折扣价, 获得较低商品价格、较低运输费和较低年订购费用的机会, 并使从大批量订购中得到的节约可能超过储存成本。在有数量折扣的决策中, 存货相关总成本如下:

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

实行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 按照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确定经济订货批量;第二步, 计算按照经济订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第三步, 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时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第四步, 比较不同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对应的进货批量就是实行数量折扣的最佳经济订货批量。

3.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 经济订货批量即使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 即:

存货相关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AB/Q+C (Q-S) 2/2Q+RS2/2Q

对上式中的Q、S求偏微分, 并令它们等于零, 则:

∂TC/∂Q=-AB/Q2+C[2Q (Q-S) - (Q-S) 2]/2Q2-RS2/2Q2=0

∂TC/∂S=-C (Q-S) /Q+RS/Q=0

联立上面两个偏积分方程, 可以得出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如下: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

平均缺货量 (S) =QC/ (R+C)

4.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在建立模型时, 假设存货集中到货, 即一次全部入库。但事实上, 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 使存货陆续增加, 尤其是产成品入库和在产品转移, 几乎总是陆续供应和陆续耗用的。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对模型做一些修改。

假设每日送货量为p, 则送货期 (该批存货全部送达所需天数) 为Q/p;每日耗用量为d, 则送货期内全部耗用量为d× (Q/p) 。由于存货边送边用, 所以每批存货送完时, 最高库存量为:E=Q-d× (Q/p) 。平均库存量为:E*=[Q (1-d/p) ]/2。这样, 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为:TC (Q) =A×B/Q+[Q (1-d/p) C]/2。

当变动订货成本与变动储存成本相等时TC (Q) 有最小值, 故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时的经济订货批量公式为:

(二) 模型存在的不足

第一, 在研究时有很多假设的前提条件, 这样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与实际生产经营中的一些情况不符。例如, 上面的数量折扣模型是建立在不允许缺货、存货一次集中到达的假设条件上;而存货陆续供应与使用模型, 其假设条件是不允许缺货, 且没有数量折扣。但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经营中,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并且同时发生, 这时这些模型就不适用了。例如, 数量折扣模型中相关的存货成本有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 如果考虑到缺货、陆续到货问题, 那么原模型的订货批量就会发生改变, 而单位订货成本、单位储存成本这些变动成本也必将改变, 而且很有可能会增加相应的缺货成本。存货陆续供应与使用模型只涉及到了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 因为它没考虑到有数量折扣的情况和可能存在的缺货问题, 这时购置成本就是一个固定成本, 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了。但如果把这两个条件考虑进去, 那么购置成本会发生变化, 同时可能会增加一定的缺货成本, 订货批量也有可能产生变化。

第二, 每个模型考虑的成本都不全面。例如在确定经济订货批量时, 考虑的总成本如下:存货总成本=存在数量折扣时的购置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变动订货成本+缺货成本。而基本模型仅仅考虑了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两部分, 存在数量折扣的模型考虑的是存在数量折扣时的购置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三部分, 允许缺货时的模型考虑了变动储存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和缺货成本三部分。所以, 我们有必要对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三、对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修正

因为订货提前期与保险储备是为了防止缺货, 且它们对经济订货批量没有影响, 所以这里不作考虑。

(一) 允许缺货且有数量折扣、一次集中到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在此种情况下, 要考虑的相关成本有购置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 则该模型的最优化是使这三项成本总和最小。则有:

相关总成本=购置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AP (1-r) +AB/Q+C (Q-S) 2/2Q+RS2/2Q

在这种情况下, 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 按照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经济订货批量;第二步, 计算按照经济订货批量订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第三步, 计算按照给予数量折扣时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第四步, 比较不同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对应的进货批量就是最佳经济订货批量。

例1:某企业允许缺货, 其全年需用A零件4 000个, 每件的单位储存成本为1元, 每次订货费用为40元, 单位缺货成本为1元。供应商规定, 每次订货量达到850个以上时, 可获得2%的价格优惠;达到1 000个以上时, 可获得3%的价格优惠;不足500个时的单价为50元。下面为企业做出最佳经济订货批量决策。

决策分为四步:

第一步, 按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经济订货批量Q1: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

第二步, 计算按照经济订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平均缺货量 (S) =QC/ (R+C) =800×1/ (1+1) =400 (个)

TC800=TC=AP (1-r) +AB/Q+C (Q-S) 2/2Q+RS2/2Q=4 000×50+4 000×40/800+[1× (800-400) 2/ (2×800) ]+1×4002/ (2×800) =200 400 (元)

第三步, 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时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1) 计算考虑数量折扣且订货量达到850个时的存货总成本。

平均缺货量 (S) =QC/ (R+C) =850×1/ (1+1) =425 (个) 。

TC850=TC=AP (1-r) +AB/Q+C (Q-S) 2/2Q+RS2/2Q=4 000×50× (1-2%) +4 000×40/850+[1× (850-425) 2/ (2×850) ]+1×4252/ (2×850) =196 400.74 (元)

(2) 计算订货量达到1 000个时的存货总成本。

平均缺货量 (S) =QC/ (R+C) =1 000×1/ (1+1) =500 (个) 。

TC1000=TC=AP (1-r) +AB/Q+C (Q-S) 2/2Q+RS2/2Q=4 000×50× (1-3%) +4 000×40/1 000+[1× (1 000-500) 2/ (2×1 000) ]+1×5002/ (2×1 000) =194 410 (元)

比较800个、850个和1 000个订货量时的存货总成本可知, 订货量为850个时的总成本最低。因此, 最佳的经济订货批量为850个。

(二) 允许缺货且陆续到货、无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与订货批量Q有关的总成本公式为:

TC=AB/Q+C[Q (1-d/p) -S]2/[2Q (1-d/p) ]+RS2/[2Q (1-d/p) ]

对公式中的Q、S求偏微分, 并令它们等于零, 则:

∂TC/∂Q=-AB/Q2+C{[Q (1-d/p) ]2-S2}/[2Q2 (1-d/p) ]-RS2/[2Q2 (1-d/p) ]=0

∂TC/∂S=-C[Q (1-d/p) -S]/[Q (1-d/p) ]+RS/[Q (1-d/p) ]=0

联立上面两个偏积分方程, 可以得出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如下:

平均缺货量 (S) =Q (1-d/p) C/ (R+C)

TC=AB/Q+C[Q (1-d/p) -S]2/[2Q (1-d/p) ]+RS2/[2Q (1-d/p) ]

例2:某公司每年需要A零件8 000个, 每日送货量为90个, 每日耗用量为30个, 单位储存成本为8元, 单位缺货成本为4元, 每次的订货费用为40元。

平均缺货量 (S) =Q (1-d/p) C/ (R+C) =600× (1-30/90) ×8/ (4+8) ≈267 (个)

(三) 允许缺货、有数量折扣且陆续到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根据允许缺货且陆续到货但无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看出,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数量折扣条件, 则这时考虑的总成本如下:

TC=AP (1-r) +AB/Q+C[Q (1-d/p) -S]2/[2Q (1-d/p) ]+RS2/[2Q (1-d/p) ]

则决策步骤如下:第一步, 按照允许缺货且陆续到货但无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经济订货批量;第二步, 计算按照允许缺货且陆续到货但无数量折扣条件下的经济订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第三步, 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第四步, 比较不同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对应的进货批量就是最佳经济订货批量。

例3:某公司每年需要A零件8 000个, 每日送货量为90个, 每日耗用量为30个, 单位储存成本为8元, 单位缺货成本为4元, 每次的订货费用为40元。供应商规定, 每次订货量达到1 000个时, 可获得2%的价格优惠;达到1 600个时, 可获得3%的价格优惠;不足1 000个时的单价为50元。下面为企业做出最佳经济订货批量决策。

第一步, 按照允许缺货且陆续到货但无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平均缺货量 (S) =Q (1-d/p) C/ (R+C) =[600× (1-30/90) ×8]/ (4+8) ≈267 (个)

第二步, 计算按照允许缺货且陆续到货但无数量折扣条件下经济订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TC600=AP (1-r) +AB/Q+C[Q (1-d/p) -S]2/[2Q (1-d/p) ]+RS2/[2Q (1-d/p) ]=8 000×50+8 000×40/600+8×[600× (1-30/90) -267]2/[2×600 (1-30/90) ]+4×2672/[2×600 (1-30/90) ]=400 000+533.33+177.78+355.55=401 066.66 (元)

第三步, 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1) 计算考虑数量折扣且订货量达到1 000个时的存货总成本。

平均缺货量 (S) =Q (1-d/p) C/ (R+C) =1 000× (1-300/900) ×8/ (4+8) =444 (个) 。

TC1 000=AP (1-r) +AB/Q+C[Q (1-d/p) -S]2/[2Q (1-d/p) ]+RS2/[2Q (1-d/p) ]=8 000×50× (1-2%) +8 000×40/1 000+8×[1 000× (1-30/90) -444]2/[2×1 000 (1-30/90) ]+4×4442/[2×1 000 (1-30/90) ]=392 000+320+297.48+591.41=393 208.89 (元)

(2) 计算订货量达到1 600个时的存货总成本。

平均缺货量 (S) =Q (1-d/p) C/ (R+C) =1 600× (1-300/900) ×8/ (4+8) =711 (个) 。

TC1 600=8 000×50× (1-3%) +8 000×40/1 600+8×[1 600× (1-30/90) -711]2/[2×1 600 (1-30/90) ]+4×7112/[2×1 600 (1-30/90) ]=388 000+200+474.37+947.85=389 622.22 (元)

第四步, 比较600个、1 000个和1 600个订货量时的存货总成本可知, 订货批量为1 600个时的总成本最低。因此, 最佳的经济订货批量为1 600个。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2010年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膝关节骨折术后下一篇:当前校园网络德育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