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论模型(共10篇)
循环经济理论模型 篇1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资源, 另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和再循环 (Recycle) 。减量化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进而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再利用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防止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减量化显然是对企业有利的, 因为减量化是减少原材料或能源的初始投入, 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再利用的经济环境效益也是明显的, 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及重复购买问题。当前由于各种原因, 企业难以自觉实现再循环, 本论文将讨论再循环条件下企业的均衡增长问题。
2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
实现再循环的途径有两种: (1) 原级资源化, 将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 如废纸生产再生纸、废钢生产钢铁。 (2) 次级资源化, 将废弃物用来生产与其性质不同的其它产品的原料。如制糖厂的蔗渣作为造纸原料, 糖蜜做酒精的原料。为简单起见, 本模型讨论废弃物的第一种再循环途径。
模型假设:
1、废弃物的产量W与产品的产出量Y成正比, 即W=wY, w为单位产出的废弃物比例;
2、生产函数形式为
Y=F (K, AL, R) (1)
满足线性可加性。
3、假设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研发满足C-D生产函数,
A是技术, CA是研发系数, CA>0, ξ, η≥0, ξ+η>0, 对于θ不做特殊规定, 因为实际的研发可能成功, 也可能失败。
4、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生产满足C-D生产函数形式:
Rf=CRKα1 (AL) β1W1-α1-β1 (3)
5、资源的投入包括原始资源及可再生资源的投入, 即R=Rr+Rf, Rr代表从自然界取得的原始资源。
根据假设2和5可以知道, 产出可以分解为由原始资源带来的产出Yr及由废弃物再利用而带来的产出Yf, 即Y=Yr+Yf
不考虑技术进步对Yr的影响, 即认为研发的成果集中在废弃物的利用上, 因此, 在Rr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产出Yr是不变的, 我们只需分析Yf的变化。分析过程不考虑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中再次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
如果生产函数为C-D生产函数形式, 即
Yf=CYKα2 (AL) β2R
将式 (3) 及W=wY代入式 (4) 得到
Yf=CYKα2 (AL) β2[CRKα1 (AL) β1W1-α1-β1]1-α2-β2=C1Kα (AL) βW1-α-β=CKα (AL) βY
其中, α=α2+α1 (1-α2-β2) , β=β2+β1 (1-α2-β2) , C=C1w1-α-β, C1=CYC1-α2-β2R
定义x的增长率为
gYf=αgK+β (gA+gL) + (1-α-β) gYr (6)
由式 (2) 可以得到
gA=CAKξAθ-1Lη (7)
如果资本的变化满足:
可以得到:
因此, 可以得到关于gK, gA的微分系统
在Yr不变的情况下, gYr=0。
如果 (1-θ) (1-α) >ξβ, 可以得到:
如果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 则上式成为:
上式中并不是说技术增长与劳动力增长成正比, 而是说, 技术增长与知识在劳动力中的扩散成正比。 (g*K, g*A) 就是系统惟一的正均衡点。可以断定, 该均衡点是全局稳定的, 即无论经济起点如何, 最终将稳定于固定的经济增长率与固定的技术增长率。
由﹒gK=gK (gYf-gK) 得, 因此,
即在满足上述C-D生产函数的情况下, 企业将具有稳定的产出增长与技术增长。
3 结束语
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达到产出增长的稳定状态过程中, 技术进步是关键因素, 在一定的条件下, 企业可以具有稳定的技术进步, 进而也具有稳定的产出增长。目前, 大多数企业对于发展再循环的技术投入较少, 而对于减量化的技术投入较多, 从本模型中可以看出, 稳定的再循环的技术进步是稳定的产出增长的关键因素, 因此, 建议企业加大再循环的技术进步的投入。
参考文献
[1].Ayres, R.U.and Bergh, J.A Theory of EconomicGrowth with Material/Eenergy Resourcesand Dematerialization:Interaction of Three Growth Mechanism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5) :96~118
[2].Burnside, C.Production Function Regression, Re-turns to Scale, and Externalitie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6, (37) :177~201
[3].Mankiw, N.G, .Rome, D.and Weil, D.N., A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7) :407~437
[4].胡适耕, 吴付科.宏观经济的数理分析[M].科学出版社, 2004
[5].马利民, 王海建.耗竭性资源约束之下的R&D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预测, 2001, (4) :62~64
[6].张涛.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4) :43~45
循环经济理论模型 篇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1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说起 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凡称得上资源的东西都是稀缺的.如果资源不稀缺,就没必要谈它的经济性了.
作 者:崔源声 作者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100083 刊 名:新世纪水泥导报 英文刊名:CEMENT GUIDE FOR NEW EPOCH 年,卷(期): “”(z1) 分类号:F06 X11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模型 篇3
关键词:价值链;循环经济;流程
一、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利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并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经济系统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运用循环经济中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弃物,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之处:它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是一种循环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从源头减少资源的使用,达到节约的目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物质一次性的浪费利用,资源使用后的废物变废为宝,达到再投入生产使用的效果。简单地说,循环经济就是使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发展,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状态。
以上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在循环经济理论上构建的企业价值链是一种新的价值链构建模式,同时又是企业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这种企业价值链既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可以提升企业在现代能源紧缺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二者的关系可概括为:循环经济的基本任务是沿着新型工业化方向建立生态的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借以不断改进企业各种创造价值的方式使其生态化,其核心可归结为企业价值链的生态化。
二、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的必要性
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从事设计、供应、生产、营销、定货及对生产经营起辅助作用的价值集合。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有创造价值的活动,称为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的价值活动可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分别是: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9项。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企业内部价值链。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又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链的外购输入的价值链(上游价值),制造商的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渠道价值)到达最终消费者(下游价值)手中,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这些中间环节都在影响企业内部价值链。作为一个企业若想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
企业特别是电力能源型企业构建新型企业价值链是提升火力发电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这反映了其各自利用的能源、特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的途径等方面的特色;受国家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发电企业受到煤炭、水等资源和运输能力的极大制约,构建新型企业价值链刻不容缓;企业构建环保型企业价值链符合企业伦理的要求,能够塑造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三、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模式
(一)电力企业一般的企业价值链分析
发电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由发电“煤-水-汽-电”的工艺流程构成,这被视为电厂管理系统上的价值链,对价值链上所有业务环节,如基建、采购、库存、计划、设备、质量、运行、检修、财务、人事等进行有效管理,整个价值链强调能够动态调整生产技术经营和经营状况,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有关信息。内部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看出发电企业内部价值链可分为许多单元小价值链,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计算成本和创造的新价值。通过对作业成本与利润的分析,进行取舍,以调整小价值链在企业整体内部价值链中的关系,实现降低整条价值链创造价值中的成本,建立成本优势。
在分析发电企业内部价值链时,可以发现,发电企业既是燃料、水和发电设备的购买者又是电力产品的生产者,属于整个电力能源行业价值链中的一段。对企业内部价值链来说,燃料费、水费占了发电成本的很大比例,而企业每年对设备进行维修改造所花费的修理费、机器折旧费、检修工人的薪酬及征收的排污费等费用也很多。发电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加强燃料、机器设备管理或加强节能措施的实施来降低企业创造电力产品价值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通过加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来达到对生产流程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和反馈信息提高其生产效率;对人员进行减员增效降低人工成本;对最主要的燃料费,可以用其他替代能源逐渐替代传统能源,对机组进行技术改造使发电效率提高来解决。如果把发电企业置身于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就要从外购输入的价值链和出售输出的价值链入手,通过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联合经营或进行循环再利用取得发电企业中游价值链的成本优势,进而取得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新型电力企业的企业价值链模型构建分析
1、内部后勤。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可采用煤粉和秸秆混烧的发电方式降低成本。加强煤炭燃料接收和储存管理,制定严格的煤炭燃料质量检验标准;大力宣传储存秸秆知识,降低秸秆湿度,提高燃烧量;对秸秆燃料建立专门的储运中心和秸秆调运公司,通过加强燃料物流管理有效地降低采购燃料的费用。
2、生产经营。发电企业的主要产品是电,同时产生其他副产品,秸秆、煤炭混烧后产生的煤粉经加工可被水泥厂和制砖厂利用,以实现煤灰零排放;企业锅炉冷却用水和生活废水,经回收处理后可补入发电生产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处理后排出的水又可用于锅炉的冲灰冲渣,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对电力企业内部家属区进行供暖和热水管道实行改造,实现余热供暖和热带鱼养殖,既服务社区居民又增加企业的额外收入,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充分体现出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
3、外部后勤。电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特点是不能大量储存,要求每时每刻发、输、配、售、用绝对平衡,因此企业要有一套机构健全,信息通畅的部门系统,除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开、输配分开,成立调度中心、交易中心、电力管理机构外,还要做好有关用户侧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
4、市场营销。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市场;体现循环化的电力市场经营,以快捷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发电供电的可靠性,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电能;与同行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上网电价电量,建立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于多产产品的营销,发电企业要设立下属企业并发挥下属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发电机组的除灰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可靠性,回收加工的粉煤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下属企业要充分利用厂内低电价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5、服务。电力行业要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用户的真诚信赖,创造良好的企业信誉。
6、采购。企业要积极拓宽进煤渠道,优化煤质结构,在确保发电用煤的前提下,严把关,加强检斤、检质、取样、化验4个环节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减少超时产生的卸煤费等;成立秸秆仓储基地,建立污水处理站,以节约购水开支。对于大修理期间需要购置的新设备,企业与供货企业进行协商,签订长期了供货合同,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7、技术开发。企业可在秸秆燃烧和燃料脱硫,污水废气处理方面进行科技攻关。自主创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在经验借鉴中研发产品设备,减少成本。
8、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强化职工“知其责、尽其责、尽到责”的工作理念,完善薪酬分配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选拔竞争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强调员工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9、企业基础设施。企业基础设施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会、法律、政治事务和质量管理等。企业财务部肩负着加强资产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加强能耗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管理职责,信息部要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信息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生产、设备、财务、物资等部门的联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新型电力企业的价值链可以用更细致的流程图表示(见图2):
四、新型电厂构建企业价值链的效益分析
当环保生产进入正常阶段后,原来只占小部分发电份额的秸秆发电成为主力。发展环保发电机组虽然投资成本很大,但带来的环境效益却不可估量。同时,秸秆在炉内燃烧过程中燃烧较为充分,污染小。若电厂周围建有村庄,如果企业的秸秆发电项目投产,当地农民的收入可大大增加。秸秆烧完的炉灰可作为钾肥,被化肥厂收购投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一般电力企业每年均要产生大量的燃烧废弃粉煤灰,需要为储存煤灰垃圾支付巨额征地费、筑坝费和维护费等。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后,企业可进行技术研发并将粉煤灰加工成不同品种,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五、构建环保企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完善
虽然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由于企业在采购活动中采用传统方式储存燃料造成的,致使秸秆规格与设计要求差距较大,项目规划和容量与实际可能存在差距;国内秸秆发电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专业维修人员缺乏维修新设备的经验,导致维修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因此,构建新型电力企业价值链,需要在以下方面改进和完善:
加强人力资源优势。建立严明的验收奖惩制度,制定严格的秸秆验收化验流程,对秸秆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加强对质检员的监督管理。
继续加强企业内部的节能管理。企业要重点开展企业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各种能源的节约管理,通过加强内部二级经济核算和燃料消耗统计,根据不同能源购入指标,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内部价格。
通过行业价值链中其他企业进行技术联合,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或者寻求国家政策扶持来提高秸秆利用率。
成立专门的维修班组负责设备维修和实施环境测评。企业可设立专业的维修组负责设备的维护,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企业还应进行必需的相关的环评、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压覆矿产、地震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土地预申请、社会影响等评价。
参考文献:
1、章爱民.全球价值链下产业竞争力的成因与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7).
2、吕娟,杜纲.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电力市场下发电企业成本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4).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篇4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1cycle)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 又各有特点。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能源包括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为主导, 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主要区别是: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 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 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 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模式, 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 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既视为可利用资源, 又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既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既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 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其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和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与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因此, 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 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 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 落实到各个环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很重要。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 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 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 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引导经济运行。体制、制度、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转变的, 更谈不上经济转型。此外,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
循环经济理论和方法研究 篇5
点评专家:段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主任)
“个体的先进技术对于经济和社会等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整体理论和方法研究同样、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对国家资源和环境等形势的整体客观把握,对基本形势的判断,避免战略,甚至是国策的失误。比如,过去各国科技之争的制高点之一在于如何更好、更高效地把不可再生的矿物质挖出来,提高其利用率。但现在不同了,发达国家科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如何把已经挖出来的物质资源回收再利用等。正是通过循环经济理论和方法等研究,使我们对当今国内外的总体形势有了一些新认识。”在明亮的会议室里,段宁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三大定理构建理论框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物质代谢总规模的发展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各国科学家们长期以来重点研究和争论的这一问题,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本理论问题。”段宁说,课题组在对国内外大量数据和事实广泛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过去6年左右循环经济科研实践的经验,通过理论提炼和数学推导,提出了赶不上定理、上升多峰原理和物质减项定理和完全循环原理,比较系统地从自然科学层面解答了这一重要问题。
赶不上定理是指一个正常的经济体系,在时间足够长的增长过程中,人均物质消费量上升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物质强度下降的速度赶不上人均GDP增长的速度;上升多峰原理是指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总的趋势是人均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人均物质代谢规模永远随其上升而上升,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两者不同程度的、相对的或绝对的脱钩会反复发生;物质减项定理是指停止使用不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课题组通过研究,认识到了污染物排放量与物质消费总量密切相关,如果不减少我国的生产物质消费总量,污染排放量难以削减,国务院的“十一五”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主要污染物要下降10%”的刚性指标就难以实现。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和物质代谢途径,提高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重化工阶段,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实制约,我国在资源利用率上与国际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2倍,分别是日本、德国和美国的7.7、4.7和3.5倍;单位产值水耗约为发达国家的8~20倍,是美国的9.8倍、法国的17.5倍、日本的24.2倍。加上人们强大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内源性需求———要生活更好、消费更丰富的物质,因此,在可以预测的未来,当我国人均GDP上升很快,但物质强度下降不快时,我国的物质消耗总量还将继续增大。专家点评:
现在的末端污染治理技术,比如建设污水处理厂来削减水污染物、建设脱硫设施削减大气污染物等,不但花费昂贵,而且不能同时削减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投入生产的一次性物质,阻隔主要污染物产生途径,可以使进入末端治理的污染物锐减,控制污染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
日本经验也说明,通过产业结构的改变,节能、能源结构的改变,削减了4/5的二氧化硫,比末端污染治理削减量要大得多;从1979年到2000年日本资源循环率从8%%提高到10%%,同时期废物填埋总量下降了40%。
新方法破除理论“怪圈”
除了提出理论外,课题组还提出了新方法。段宁说:“粗放式发展经济,复合型污染是我国一大特征,因此,我国的工业代谢研究不能局限于分析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的代谢过程,也不能局限于利用废物构建生态工业链网的努力。”
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规划建设是从1999年开始进行的,如广西贵港市、新疆石河子市、内蒙古包头市等,这些城市一个共同特点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污染排放高。因此,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早期规划中形成了主要利用废弃物设计工业链网的模式。但是后来苏州高新区、天津泰达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污染排放少的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时受到以上模式的束缚,纷纷感到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无从下手,一时间国内形成了“污染越重的地区生态工业越好搞,污染越轻的地区生态工业越难搞”的理论怪圈。为了突破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课题组提出了产品代谢分析方法。这一方法集中研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规律,寻找从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的途径,提出从产品链、关键环节和成因分析产品的代谢过程,从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群的最佳组合,从元器件到半成品到成品的物质减量等方面辨识补链技术、提出改善措施,建立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一种新的生态工业分析方法。打破了“污染越重的地区生态工业越好搞,污染越轻的地区生态工业越难搞”的理论怪圈,并在几十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中得到了应用。专家点评: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前,包括发达国家在内,各国的物质消费总量都还在不断攀升,物质需求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
物质消费的台阶技术将极大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如过去没有石油,主要能源是木炭和煤炭,石油出现后,随之而来的是汽车等现代大工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人类社会没有出现新的类似台阶式技术,我们不能预测今后会出现哪一种具体的台阶式技术,但是可以预测今后一定会出现这一类台阶技术。一旦出现,人类物质消费总量还要增加,必将对污染控制提出新要求。为了落实环境优化增长,当前要回答五个问题:过去20年我国结构调整污染预防消减了多少污染物?仅依靠末端控制我国能否实现主要污染物消减目标?如果不能,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等预防性措施应该对主要污染物消减目标承担多大份额?有哪些相应的技术途径?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手段?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多样人才
课题组利用研究得到的产品代谢分析方法,首次对我国半导体工业整体的硅元素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不但发现我国半导体工业的硅元素和能源利用率极低,而且揭示了该行业污染严重,并非是清洁工业。
段宁说,半导体工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影响面广,后续产业链长。但从硅石开采到生成硅片整个产品代谢过程,2002年我国半导体硅元素利用效率仅为2.6%%,不足1998年世界
平均水平的1/3。其中,工业硅生产多晶硅环节,硅元素利用效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能源利用率不足国外的1/2。
课题组还发现,硅元素生产分成单晶硅和多晶硅环节,单晶硅生产污染大,附加值低,多晶硅生产正相反。我国缺乏多晶硅的生产能力,把生产出的大量单晶硅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再把这些国家利用我国出口的单晶硅生产的多晶硅进口回来,不但消耗了能源,廉价出售了资源,还把大量污染留在了国内,造成了经济损失。专家点评:
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如何使得资源效率利用率提高,并循环起来,目前在学术界相对而言,口号和概念更多一些,理论、方法和途经少。循环经济是一门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制度学等其他学科在内的综合科学,下一步该怎么走?必须有经济、物理、化学和工程界的各种人才都投入到其研究中来。
循环经济理论模型 篇6
关键词: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本文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到云南省农村经济中来, 对研究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促进党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循环经济内涵
农村循环经济可以定义为: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工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 在资源开发、生产活动、产品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 通过相关技术推广、财税政策鼓励、市场机制推动、优化产业组织, 使资源得到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生态建设得以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农村自然景观得到保护、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农村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 系统论
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 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其中生态环境是基础, 经济发展是条件, 社会进步是目的。
(二) 协同论
从循环经济协同论来看, 一个具有内在发展机制的经济系统必须是一个有差异、非均匀、非平衡态的经济系统, 它要求改革僵化的经济体制, 扩大系统内的势能差, 加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 从而使系统具有自组织作用和内在动力。
(三) 生态经济学理论
循环经济最主要的指导原理就是生态系统原理。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系统。
三、农村循环经济的层次与结构
农村循环经济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即农业循环经济、农村生活循环经济和农村工业循环经济。农村循环经济三个组成部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各自独立运行, 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农村循环经济的层次与结构如图1。
四、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及现状分析
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 是一个以“边疆、民族、山区、农业”为基本特征的省份云南是资源大省, 长期以来, 实施的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 云南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一) 云南省农村基本资源利用现状
耕地资源:云南农业人口多而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国土面积中的94%是山区, 基本农田面积较少。全省总耕地面积为9632.36万亩 (详查数) , 人均2.33亩。高度适宜耕地、中度适宜耕地分别为892.05万亩、1625.31万亩, 占9.2%, 占16.87%;勉强适宜耕地3969.08万亩, 占41.21%;不适宜耕作的3145.91万亩, 占32.66%。另外地块分散,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耕地后备资源少。
农用水资源:云南省水资源净流量位居全国第三, 云南省雨量充沛。但云南省地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上东南面的云贵高原上, 有效水资源相对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大气资源:云南省地处高原, 空气稀薄、清新, 大气层密度小, 阳光透过率高, 经年太阳高角度大, 日照时数长, 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区, 为中国最丰富省份之一。
森林资源:云南是全国四大林区省份之一, 森林资源丰富。据云南森林资源第三次复查结果: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380.79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2.2%。
生物资源:云南省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享有“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之称。
(二) 农业环境状况分析
农业生态环境较差:云南省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农业大省, 长期实行资源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生态环境还是比较脆弱。近年来, 云南省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造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
环境污染严重:云南省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 加之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低, 造成废弃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 使得全省的大气环境面临环境容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巨大压力;云南省农业生产中, 滥用农药、化肥、农膜, 农产品质量堪忧。
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污染, 不仅导致了耕地资源严重污染和破坏、地下和地表水资源严重污染和大量减少、滇池等众多湖泊的严重污染和鱼类资源锐减、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使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而且还在不断强夺着宝贵的生存资源, 导致农产品的不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五、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工程
以旱作农业示范项目为窗口, 以农技推广站为媒体, 以经营网点为农业推广载体, 积极构建节水、节肥、节种、节能灯综合循环农业经济, 推动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同时改革耕作制度, 推广抗旱耕作。
(二)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
云南省气候条件和沼气资源十分丰富, 农村沼气工程是云南省一项很有基础的工作, 要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稳步推进工业化气化站建设。
(三)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充分开发秸秆的用途, 提升秸秆的利用价值, 对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 建设示范园区
云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当地具体情况, 引进或创新适合自己的具体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建立农村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来促进农村广大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
一是在现有人事政策许可范围内争取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为辖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是加大循环经济类人才本土培养的力度, 引进培训机构, 增强循环经济领域的师资力量, 探索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
(六) 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云南省要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就必须尽快研究和制定一系列云南省地方性的扶植循环型产业、鼓励生态工业、开展环境管理、清洁生产以及有利于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和资源化等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和制度, 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凯.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J].《世界环境》, 2003;4:10-11
[2]黄建军, 刘建新等.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及其发展途径[J].科学进步与对策, 2005;5:20-23
[3]熊肖雷, 孙鹤.云南省农林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2006;10-11
[4]李兆前.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12 (4) :51-56
循环经济理论模型 篇7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国内经营的一个显著差异在于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文化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元。通常企业应对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多元文化差异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远远低于其对母国文化的认知和管理能力。相比货物进出口贸易而言,企业海外并购整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文化风险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1]。
我国企业开始成规模的国际化经营是从2000年开始,这一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将“走出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鼓励和推动。十几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风险呈现出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 文化体系的总体显著差异性使得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结构更加复杂
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下来的文明,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特点,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同时其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特点。这种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民族文化方面,我国在民族文化的五个维度方面与西方主要国家都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性。商业文化方面,农业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商业活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低,在商业活动中更强调人情、关系,而对契约和规则的重视度不高;西方商业文化则建立在契约和法律基础之上,更注重规则和法律。企业文化方面,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企业文化建设整体上尚处于发展阶段,企业文化体系具有体系不够完整、企业文化影响力低、企业文化延续性和稳定性差等特点。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这种相对弱势的企业文化使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中处于被动位置。由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民族文化三个层次的巨大差异,且三大差异相互交织、相互强化,使得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结构比较复杂[2]。
2. 长期以来西方社会的冷战思维和偏见增加了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风险
由于冷战的影响,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西方国家妖魔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形成了比较强的偏见、误解和敌对情绪。这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在经济领域很容易转化成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偏见和敌对情绪。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屡屡遭受的指责和阻挠有力证明了这一点。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对于来自中国的挑战者,出于市场利益的考量,打压和排斥是一种天然的反应。无论是思想意识上的歧视和敌对,还是出于经济利益的压制,都将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生态形成消极的影响,从而加大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风险。换言之,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注定要遭受比其他国家企业更多的文化风险。
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的认识误区
从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海外并购中缺乏正确的心态。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以成败论英雄思维的影响,部分企业在文化整合中采取强者心态。从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来看,能够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往往是本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这些企业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心理优势,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更容易延续这种心理优势,从而在文化整合中希望更多地被并购企业接受本企业或本民族的文化,这种主观性容易使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失去客观判断和科学分析。另一方面,还有部分企业对自身的竞争力缺乏足够的自信,缺乏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能力,在国际化经营中形成比较自卑的心态,从而在跨国并购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对文化整合的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海外并购中漠视文化风险的存在。无论是自傲、自卑还是漠视的心态,都会使企业在并购的文化整合方面偏离客观的判断,从而加大文化整合的风险[3]。
第二,将文化整合看成一个一次性项目,而非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企业并购中的有形资源整合,文化整合因文化自身的内隐性和文化粘性而使得其整合的过程注定不能一蹴而就。文化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包括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对立、文化融合、文化创新等阶段,而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因文化结构自身的复杂性,文化整合的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了变数。因此,文化整合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可能在一个事先指定的时间节点之前完成[4]。
第三,将文化差异等同于文化风险,片面认为文化差异就是消极的东西,一定要加以防范和修正,使文化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跨国经营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阶段,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到达一定程度时,企业的战略必将转向全球化经营。文化差异性是企业国际化经营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事实,企业需要容忍内部多元文化的存在。根据文化资源观的理论,如同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一样,文化的多元性也是一种资源。文化多样性在企业的市场开拓、公共关系管理、研究开发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自身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企业能更加正确地在多元文化的市场环境中采取恰当的本土化策略,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果对多元文化的影响有辨证的思考,在海外并购中就不会一味追求文化价值的机械统一。
第四,对文化整合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方法。海外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都是影响并购成败及并购效益的重要风险因素,但文化风险对海外并购的影响所获得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它风险。为了完成海外并购,企业会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相关的专业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但是对文化风险却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中介机构来实施风险评估,也鲜有企业成立专门的文化整合管理团队,这些都说明文化整合风险还没有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充分重视。文化风险管理没有得到管理层的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文化风险管理自身的复杂性。文化风险不同于其它并购风险,它具有抽象性、可测度性差、可控性低等特点,使得企业对于文化风险管理的实践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不对文化风险管理敬而远之,不想做认真地投入,要不就是将文化风险管理简单化,期望通过几场讲座或者文化培训就能达到文化风险管理的效果,而缺乏对文化风险的系统化思维和体系化方案[5]。
三、海外并购文化风险的要素分析
相对于传统的出口贸易型国际化经营,海外并购所面临的文化风险更加复杂和深入。风险、人和时间是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文化风险管理必须同时考虑的三个维度(如图1)。在风险管理体系中,人是主体,是风险的产生源、载体和管理者,风险是客体,而时间则是风险存在和管理的必要条件。根据经典的文化分层理论,文化风险在结构上具有层次性,每个层次的文化风险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必须采取系统的方法才能对文化风险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在海外并购的整个过程中,文化风险始终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和表现的方式不同,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在海外并购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文化风险的评估、防范和应对。此外,并购活动会对企业全体人员产生影响。随着并购的进行,并购所涉及的人员会日益增多,并购完成后,在双方企业的融合过程中,人员交流和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增加,文化风险的概率和程度亦将大幅增加。鉴于海外并购中文化风险的结构复杂性、影响的全过程性和影响范围的全员性特点,需要采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比较好的效果。
在并购前期,主要的工作是并购调查、并购谈判和并购协议的拟订。此阶段,并购企业不仅要与目标企业接触,还要接触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中介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目标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等。由于并购双方初次接触,因此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的风险在此阶段相对比较显著,但出于双方初始交往的克制和尊重,文化风险并不剧烈,而企业文化的风险在此阶段并没有显著的体现。在此阶段,主要对并购活动进行调研和框架性战略的制定,企业并购的参与人员范围较小,主要为企业战略决策人员。
在并购中期,主要的活动包括并购协议的签署、并购方案的实施。具体而言,包括组织机构的整合、人员的调配、资产的划拨等工作。在并购中期,并购双方的接触进入了更深层次,此时民族文化、商业文化的冲突依然存在,并且走向深入,而企业文化的冲突逐步显现。在此阶段,并购的实施主要由企业管理人员组织执行,因此文化风险更多在该层次发生。
在并购后期,完成并购的双方企业开始了全方位的接触和融合,文化风险渗透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层面,涉及到企业全体员工。在此阶段,随着双方接触的增加和理解的加深,民族文化风险会逐步减少,而商业文化风险会凸现,企业文化风险将更加突出表现出来。
四、全面文化风险管理动态循环模型
全面风险管理CREM(Comprehensive Enterprises Risk Management)是西方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一种系统理论,该理论起源于Kent D.Miller(1992)提出的整合风险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提出了类似于整体风险管理的概念。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者提出了完全风险管理(Total risk management)的理论,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综合风险管理(Global risk management)的理论。进入21世纪后,上述理论不断走向融合,从而形成了内涵上不断统一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和理论。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风险贯穿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三个阶段,而文化的整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摸索、试错、校正的过程,用机械、静止和线性的方法和态度来实施文化整合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文化整合一方面要进行人为的介入和引导,另一方面则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自身的规律性。文化尽职调查是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的开端和基础,其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整合的成败。与财务尽职调查一样,文化尽职调查也需要缜密的方案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在文化尽职调查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系统的文化整合方案。对于商业文化和民族文化来说,整合的过程更多是认知、理解和接受的过程,而企业文化的整合则往往需要根据双方文化的对比和企业业务需要选择合适的整合模式,而不同的整合模式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整合方案。整合方案的实施是文化整合的核心阶段,整合的实施在并购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都应该有具体的实施措施[6]。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两种文化体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融合与创新,这种融合与创新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和业务,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下一轮文化整合的方向和目标(如图2)。
文化整合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关的支撑系统。其中,文化风险信息系统为文化整合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的支撑,它包括文化数据库、文化风险动态检测数据;文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文化整合提供组织保障、文化风险的评估系统保证文化整合处于正确的轨道;文化风险控制系统对文化整合中出现的各种文化风险能够迅速有效处理和控制。
1. 文化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并购过程中掌握目标企业现状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并购风险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并购调查主要针对目标企业的财务信息,一方面是因为财务信息自身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是基于财务信息的可量化性与可获得性。传统的并购理论主要针对一国之内所发生的并购活动,由于该并购活动处于同一民族文化或国家文化范围之内,文化的冲突相对温和,文化方面的尽职调查很少为企业所重视。海外并购不仅仅涉及到不同的企业文化,更涉及到具有显著差异性的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形成的风险有可能对并购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文化尽职调查了解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以及这些企业文化所根植的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并通过文化的对比了解两种文化之间融合的成本、风险及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文化尽职调查除了依托自身的并购团队之外,还需要利用外部的第三方专业中介机构,通过专业机构在文化尽职调查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经验保证文化尽职调查的质量。文化尽职调查一方面需要了解并购双方文化体系的可能冲突风险,另外还要从文化资源观的角度出发分析目标企业的文化体系对并购企业文化体系的积极和正向作用[7]。
2. 文化整合方案的制定
文化整合方案是在尽职调查基础上制定的文化整合的系统性文件,它应充分体现可操作性、系统性。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整合的对象应该包含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维度,同时还应该包括文化的核心层、中间层和表层。从整合方案的内容来看,对整合的目标、方法、路径、评估等都需要全面细致的部署,其内容需要充分完备。可操作性要求整合方案在实施细则上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首先,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手段来了解和测定并购中的文化风险;其次,能够对各种可能风险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和手段,同时这些方案和措施能够达到最后的预期目标,使整合后的企业文化能促进更好的企业业绩的出现;最后,这些方案还必须能够被并购双方的大部分员工所接受。在方案制定的团队构成方面,文化整合涉及到并购双方,因此整合方案的制定需要包含并购双方的代表,而不仅仅只是文化整合专业人员。
3. 文化整合实施
文化整合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企业的不同层面上都应该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因文化整合本身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且需要动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因此其实施首先要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大力支持,需要企业员工改变心理定势;其次,需要严格遵守整合方案的规定,并完善整合的具体操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有序进行;第三,需要组成专门的协调组织团队,成立由双方员工、管理层、专业第三方咨询机构组成的文化整合团队,在组织上为文化整合的实施提供保障;第四,要遵守人性化的原则,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尊重双方的差异,给予双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适应和调整。
4. 文化融合与创新
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是指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通过整合实现了相互交融,并在企业中形成了新的文化元素或文化结构的现象。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文化强弱通常处于非均衡地位,因此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通常展现为不同的模式,如融合、隔离、移植、渗透、自主等模式,不同模式下新的企业文化或多或少带有原有企业文化的因素,即使是在移植或隔离这两种文化整合模式中,新的企业文化也已经与原有的文化具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形成了新的文化元素或文化特质,构成了文化的创新。但这种文化的创新是否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还需要进行评估。企业文化的整合如此,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的整合也存在类似的创新情形,即在文化的接触与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形成新的文化因素和特征。这种文化融合和创新是文化整合的外力引导下的结果,包含了两种文化体系自然相互作用的因素。
5. 文化整合评估
文化整合评估是文化整合完成后对文化整合效果进行的评估。文化评估主要是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文化整合是否达到了与企业战略的高度契合,也就是说,在文化整合完成后,企业的经营指标是否能够稳定甚至优化,这需要在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段内进行考察,也需要通过一些量化的指标来测量。这些指标既包括市场和财务指标,如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股价、利润率等,还包括生产类和人力资源类指标,如员工离职率、产品报废率。其次,在精神层面上,文化整合后,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是否得到稳定或提升,包括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合作精神、企业归属感、工作幸福感等。第三,文化整合之后,新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它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该文化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否契合。
文化整合效果的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辅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同时还要结合评估指标确定合适的评估周期,以及时了解文化整合的动态信息。在文化评估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甄别各个评估指标与文化整合的相关性,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上述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式具有动态性和循环性的特点。首先,它充分考虑到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文化变化,将文化作为一个变化过程来对待,而不是以静止和机械的观点来处理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其次,在上述模式中,文化的整合不再是一个一次性的行为,而更多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经过“整合———创新———评估———再整合”的循环过程不断得到引导,最终不断提高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度,提高企业的战略竞争力,实现企业业务和战略目标的达成。
五、结语
浅谈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预警模型,体系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运用,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尤其是环境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保障循环经济的安全实行。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可以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判断,还可以预测其发展的方向,对于偏离循环经济发展的现象进行预警,可以有效地确保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行。
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资源再利用和可回收的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保证资源可以循环、再利用和可再生。循环经济主要是坚持资源减量、可在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反映在企业生产中就是坚持高效率、少消耗和少排放的状态。循环经济的特征就是资源可以形成闭路循环,而能源可以呈现梯次利用。循环经济是结合了生态系统资源循环和能源流动形式的经济模式,它主要参考了生态学的内容,遵守自然规律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准则,主要要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通过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做到废物少排放或是不排放,确保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各行各业都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关键,也是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保证。
2 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的建立
循环经济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更强调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解决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主要作用是预测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否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背离,而且根据背离的程度发布警报,并提出相应的解除警报的策略。
2.1 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规划
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是保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安全。其主要包括构建完整的预警系统指标、预警模型的测试模块、预警预测模型和信号识别系统四个组成部分[1]。这几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相互依赖,但是却相互独立。构建完整的预警系统指标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据,也是建立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首要步骤。预警模型的测试模块是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的主体内容,它是衡量系统的运行发展情况和预计的运行情况之间区别的一种技术和手段。预警预测模型是通过预警程度模型和预测程度模型的计算方式,构建一种模型来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确定将来特定的时间内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与预计要达到的发展状况之间背离了多少,作为判断循环经济背离的依据。信号识别是一种判断预警程度的系统,它的主要依据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预警程度、预测的程度和预警界限的标准性设定。其方法还是利用预警程度模型和预测程度模型的计算方式,计算出预警程度的数值,再和预警界限的数值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循环经济背离预计的数值程度,依据这个结果就会发出预警的信号。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是这样构成的,模型系统包括警度测度模型、警度预测模型、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信号识别系统、等级信号灯、循环经济发展警情预报。其中警度测度模型由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相关理论构成。信号指示灯的情况是这样的:当信号灯是绿色时是无警报,证明没有偏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浅蓝色时是轻微的警报,证明有点偏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迹象;蓝灯时,就是中级警报,此时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已经偏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黄灯时,就是重度警报,证明偏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严重了;红灯时,就是巨大的警报,证明其完全偏离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
2.2 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建立
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说,其关键就是以实现预计的目标为目的。而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预警就是为了了解循环经济发展的情况与预计要达到的效果或是目标之间相差的程度。而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正是有这样的功能,它不但可以判断出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情况与预计的目标相差程度,而且还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发展的方向可以分析出偏离程度,就可以相应的采取一定的对策来遏制偏离的程度,及时控制住警情,保证循环经济发展一直朝着预计的发展目标前进[3]。
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中,首要建立的就是预警指标体系,此体系的建立要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全面地进行判断,还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即少消耗、再利用、可循环,而其体系中的指标是预测出的指标。此体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相结合。坚持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经济社会方面,主要包含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的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资源方面,包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单位GDP耗能和耗水量等;环境方面包含工业废气和废水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等[4]。
循环经济发展警报程度模型和预测程度模型是建立预警模型体系的重要步骤。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警报程度和预测的程度是利用压力指数法和主要构成成分分析法。压力指数法就是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来对预警进行判断,此方法却具有很多主观因素。而主要构成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样本实验的方式对预警的情况进行评价,但是这种方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运用起来也很困难。而利用夹角向量的方式建立警报程度和预测程度的模型是比较科学的,可以根据计算规范化的处理数据和偏离程度来建立。规范化的处理数据标准主要有效果利益标准、投入成本标准和区间标准。效果利益的数字越大,证明所创造的经济利益越大。而投入成本标准则截然相反,投入成本的数字越小,证明所创造的经济利益越大[5]。区间标准就是在一定要在这个区间才能保证创造了经济利益,而循环经济预警模型主要采用前两种处理数据的标准。其效果利益的数字越高,证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成本的数字越小,证明资源的消耗越少。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的产生,尤其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方面,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资源的不断开发引起的资源短缺现象成为人们担忧的问题。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的问题,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普遍应用,造成了许多环境污染,直接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改善环境的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而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的建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安全保证,它可以控制循环经济按照其发展的预期目标发展,遏制住偏离循环经济目标的现象出现,有效地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钱吴永,党耀国,熊萍萍,等.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 303-1 311.
[2]刘淑宏.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8):56-58.
[3]马翠玲.“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趋势与基本特点[J].生产力研究,2013(2):67-68.
[4]何宽.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优化调控[D].东南大学,2010.
循环经济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篇9
(一) 资源的可循环性
资源是可以循环的, 科学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物质具有循环利用的可能, 加之技术的进步使得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 要求经济运行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途径。因而其核心内容应该是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可持续消费等内容。
(二) 资源的稀缺性
循环经济聚焦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是一个涉及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多方面协调、综合发展的, 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有利于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和环境利益关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生态补偿界定为“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 以经济手段为主, 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生态补偿并非一种独立的经济机制, 而是作为生态经济的“副产品”, 是生态经济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生态系统的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取得动态平衡, 以达到人、自然与社会经济相和谐。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 也就是生态系统;反过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起到了制约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 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因此, 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而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调和剂, 正是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权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 环境 (人类) 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是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源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本文仅就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展开讨论,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仅要保持现在人们发展对资源能源甚至是环境的需要, 而且更要满足未来子孙后代发展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需要。这里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质量的要求。自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 尤其是20实际的后20年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人类的生产、消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大满足, 但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能源的疯狂掠夺与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生物种类的灭绝、资源能源的过量开采与消耗、环境污染、极端天气等无处不显示着人类活动的盲目与过渡带来的恶果。人类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同时又必须遵循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自然提供的能源、资源, 离开自然的庇护, 人类将无法存活也就无从谈起发展了。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企业的生产模式必然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的规律是资源与能源的物资性质具有可循环利用, 即物质的循环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原则同样制约着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 企业的内在动力就是经济效益。当然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是技术上的可行与可能, 只有当技术能够完成物资的循环利用, 同时企业又有利可图,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不需要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
会计学的四项基本假设, 仍然是循环经济会计存在的基本前提。但循环经济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或发展的约束性要求, 有研究者认为会计主体不仅是微观主体还包括宏观主体, 由于资源能源的特殊性质, 为了能够正确反映计量事物的本质, 会计计量必需借助于其他计量属性才能完成。
二、循环经济会计目标与原则
(一) 循环经济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就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由于信息使用者在企业的权力或要求的差别, 形成了不同会计信息的需求。所有者关注的是企业是否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三原则组织生产活动, 是否按减量化的原则做好产品生产活动, 是否按再循环的原则对生产的要素作最充分的循环利用, 是否按利用原则处理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再利用, 向企业循环经济会计信息外部需求方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
研究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目标, 会计的目标从逻辑的内涵来分析, 即决策有用或相关。因为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还是企业所有者的决策, 并没有脱离相关性的目的。循环经济对会计的目标仍然是决策有用, 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约束条件 (经济性、技术性) 下具有决策者的有用性。循环经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管理的有用性——宏观循环经济会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有用性——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社会公众使用国家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有用性———循环经济财务会计等三个分支。本文主要以循环经济财务会计作为研究的起点, 不涉及宏观循环经济会计、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内容。
(二)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原则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内容必须遵循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原则。 (1)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经济性原则。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把资源的消耗严格限制在阈值内, 倡导“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低消耗、最少废弃”。以物质循环、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 以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为载体, 通过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园区和产业生态链建设等, 使物质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得以循环利用, 让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努力实现环境的低污染甚至零污染。 (2)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效率性原则。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是使得整个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循环经济在企业微观层次上, 通过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 从生产产品一直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 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实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 (3)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效益性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获得更大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实施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保护战略, 可以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 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既节省了企业为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花费的末端污染治理费用, 又节省了由于污染超标而向社会缴纳的罚款、排污费等;而且, 当废物的再生利用使废物排放被减少或消除时, 节约的原材料、能源还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对象与内容
(一)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对象
循环经济下的会计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 能够进行计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价值或物质流动。循环经济会计的对象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行为的价值运动。这种行为 (价值运动) 在会计主体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需要独立作出会计核算, 独立编报会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相关者十分关注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
(二)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模式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采用全程处理模式, 已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反复利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 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环境”到“利用废物”的过程, 达到“最佳生产, 最佳消费, 最少废弃”。作为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信息内容是:减量的幅度、再利用的能力、再循环的效益等构成的信息系统。
(1) 投入核算账户。原材料、治理污染投入、技术改造投入、生产流程再造、信息生产投入等, 可以通过“原材料”、“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等账户核算。
(2) 资源利用核算账户。通过核算产品成本、循环利用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等, 设置“循环利用材料”成本核算项目, 设置“回收商品”等账户进行核算。
(3) 能源循环利用核算账户。通过设置“废品损失”、“下角材料”、“生产设备”等账户核算。
(4) 能源循环效益核算账户。设置“循环收益”、“残料收入”等账户核算产品在消费者使用中需投入的各种辅助材料、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产品最终报废时可回收价值。
(5) 宏观效益核算账户。通过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 的统计指标完成。
(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账户。不能采用量化指标披露的, 但该内容对信息使用者具有相关性的, 可以采用非财务信息的方式加以披露。
四、循环经济会计计量
(一) 货币计量
财务会计的前提假设之一就是货币计量, 因此需要企业将非货币的信息转化为货币计量的信息, 这需要借助于有关的价值评估方法, 如劳动价值论计量技术和边际价值计量技术的应用。传统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 循环经济会计却不能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生态资源状况。在有些情况下, 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对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 又必须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循环经济会计的核算体系里, 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二) 混合计量
循环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内容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特征, 环境资源中没有凝结人类劳动, 无法按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方法确定其价值, 难以确定一个统一的估价标准。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循环经济下的资产、负债、费用、收入和利润有些需要采用非货币计量, 如废物的排放量等, 也即循环经济对会计提出了多重化计量的要求。循环经济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和定性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结合、数字与数据结合的办法, 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对象质和量的规定性具有较客观的认识。
五、循环经济会计报告
(一) 循环经济会计披露的内容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信息使用者关注的内容应该是:减量化的幅度、再利用的能力、再循环的效益等方面的指标体系。
(1) 循环经济资产。由于消耗资源过多或污染环境引起的资产减值, 包括因污染引起的土地资产减值, 消耗能源过多或排放污染物较多的机器设备因其导致较高的成本或治污费用而降低的资产价值等。
(2) 循环经济负债。应披露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 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 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任何与已确认负债的计量有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后果的范围;如果采用现值法作为计量的基础, 应披露对估计未来现金流出和确认负债起关键作用的所有假定, 包括清偿负债的现行成本的估计金额、计算负债所使用的预计长期通货膨胀率、预计清偿负债的未来成本等。
(3) 循环经济成本与费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 如何合理地对其划分将是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盈余的重要会计判断。
(4) 循环经济收益。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指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 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而出售的剩余排污权的收益, 以及因有效治理污染而节约的排污费等。包括:第一次生产的废弃物回收的收益, 如废品损失、材料的边角、生产设备的循环辅助材料的回收等;第一次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收益, 如企业可以再利用、自然可接受的、对自然有害的物质等的再利用;产品最终报废时可回收价值;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各种指标的分析, 分析降低的幅度、比率等。
(5) 法规执行和环境质量。我国法规中有很多对污染费用处理的规定和要求, 如《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等。企业应充分披露和本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规定, 并客观披露企业的执行情况。
(6) 治理和污染项目。主要披露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情况、污染处理能力、企业所建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企业制定的环保规定、职工环保培训等。
(二) 循环经济会计披露的方式可选择拓展财务报告和单独列报的方式进行披露。
拓展财务报告包括: (1) 循环经济会计报表。可以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项目, 对发展循环经济信息进行单独的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循环经济资产”、“循环经济资产累计摊销”项目, “循环经济固定资产”账户中设置“循环经济设备”明细账, “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设“长期待摊循环经济费用”等资产类科目专门核算;负债类核算, 在“循环经济负债”账户中设置“应付循环经济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资源税”等账户;所有者权益, 在“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下设“循环经济资本”账户, 设置“循环经济基金”账户, 作为“盈余公积”账户的一部分。“利润分配”中也相应设立“循环经济利润分配”账户。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之后, 非常项目之前, 可综合列示一项“循环经济收入与支出”, 披露内容有循环经济设施的折旧费用, 循环经济机构及人员的常规性费用, 排污费等与本期相关的费用和收益。 (2) 循环经济会计报表附注。报表附注中应揭示以下信息:一是重要会计政策, 如循环经济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 循环经济收益的确认政策;二是循环经济会计变更事项, 包括循环经济会计方法的变更、会计估计的改变等;三是循环经济核算中会计职业判断, 在企业根本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循环经济负债的金额时, 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无法作出估计的理由, 并披露由于存在不确定因素而难以估计循环经济负债的事实。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说明因循环经济预防和治理而造成的本年度的现金支出净额。 (3) 发展循环经济情况说明书。循环经济活动业绩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应包括: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 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 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 环保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企业对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 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 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 废弃物的利用情况, 员工的环保教育与环保制度的建立情况, 以及企业对外部环保组织和环保运动的态度和参与情况等。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编制单独的循环经济报告。单独列报需要制定《循环经济会计列报》作为单独报表的要件。完善的制度循环经济报告就是对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生的涉及到循环经济支出及循环经济管理方面的资产、负债和损益以及现金流入、流出的有关的综合报告。独立的循环经济会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发展循环经济方针;循环经济会计核算标准;废弃物、污染排放等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业绩信息;环境审计报告等。可以编制循环经济会计资产负债表、循环经济收支明细表、循环经济损益表、企业环境影响报告、污染物排放表和治理成本费用表等, 用以详细反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和环境活动的收支情况。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利益, 资源的再利用必须做到“经济循环”。循环经济会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而产生的, 只有正确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 准确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 完整核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 才符合循环经济会计的本质要求。循环经济会计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及时的循环经济会计信息, 为资源能源的合理流动与投放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蕊:《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县域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篇10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提出的。循环经济观,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 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 尊重客观规律, 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所进行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 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经济主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经济。目前, 我国县域经济主要以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利用为主导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 具有产业规模小而散, 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 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过重等特点, 基本上属于资源消耗型的低层次的工业扩张。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 造成了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 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县域经济要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 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2007年1月31日, 河北省确定首批省级51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 包括石家庄市、遵化市等11个设区市、县及县级市 (区) , 体现了对县域循环经济的重视。
一、县域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
1. 县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
县域循环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 在污染低排放, 甚至污染零排放的情况下, 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要求在县域范围内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益、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 因此, 县域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县域生态经济, 通过物质循环流动,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2. 县域循环经济的原则。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中需遵循4 R原则。即减量化 (reducing) 、再利用 (reusing) 、再循环 (recycle) 和区域性 (regional) 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与消费目的, 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控制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是过程性方法, 即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 而不是用过一次就废弃;再循环原则要求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区域性原则要求统筹协调本区域内各部门、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4 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区域性, 减量化原则是县域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
3. 县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实现自
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从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上看, 县域循环经济具备如下主要特点:
(1) 县域循环经济避免了外部不经济。循环经济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连的方式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那些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果人类经济活动严格遵循其原则行事, 外部不经济现象则会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
(2) 县域循环经济要求建立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主要有三个层次, 即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间共生形成的生态工业园区, 以及产品消费后的资源再生回收。其中,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生态工业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工业组织模式。
(3) 县域循环经济采用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组织层次上, 是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生产的过程,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设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方式, 渗透到生产、营销、财务和环保等各个领域, 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 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
(4) 县域循环经济注重环境优化。环境优化技术主要包括预防污染的减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 同时也包括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 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 可导致物质资源在经济过程中的有效循环, 对循环经济的实现与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性力量。我国县情是人口密度大、矿产性资源全国分配不均、人均环境容量小, 资源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粗放式的增长方式, 造成了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因此,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当前, 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县级领导层对建设县域循环经济认识普遍不足, 缺乏紧迫感和主动性。
许多县级政府的领导层虽然也提出要科学发展, 但仍为单纯GDP增长, 经济总量的扩大所左右, 缺乏资源环境忧患意识, 出现了科学发展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不一定要的现象。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意识淡薄, 还未接受全过程控制, 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思想。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和核算体系不健全;政府机构职责分工有待完善;回收处理体系和合理的费用机制尚未建立;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加之在干部考核任用过程中未能把发展循环经济做为硬指标, 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干部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导致很多县域未能将发展循环经济有效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之中, 这是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主要思想障碍。
2. 缺乏结合本地区实际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针对性研究。
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 必须立足研究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环境千差万别, 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很大, 如何着手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方式,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市县已探索出很有借鉴意义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但更多的地区未能结合实际开展系统性和有针对性地研究。
3. 缺乏区域内政府政策面的支持。
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政府在实现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要起基础性作用。但目前政府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建设中未能提供政策方面的配套支持和制度创新, 比如在土地使用、融资、税收等方面未实行优惠政策。也使得企业自身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
4. 县域经济规模较小, 客观上需要区域内合作联动机制的支持。
我国“五小”企业在污染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实践表明, 只有实现规模经济, 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发展。但越是县域经济落后地区, 企业经济实力和规模越小, 企业自身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和能力。县域内可调配的资源有限, 如何在一定区域内逐步形成和发展企业集群, 建立区域内的合作联动机制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问题。
5. 缺乏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技术面、信息面支持。
我们在开展生态工业支撑技术的研究方面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 在废物利用、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不足, 信息交流不畅, 相关领域专家人才匮乏, 极大地影响了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对策选择
当前, 要使循环经济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流, 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1. 加大引导力度, 把循环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十一五”计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与此同时, 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尤其是各级党政干部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 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 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 片面追求G D P增长, 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变为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 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2.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科技开发应用水平,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 不断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等资源浪费严重和高污染的产业, 使县域经济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增长方式。
3. 探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强化政策导向。
应用足用活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研究制定有利于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按照生态学原理制定完善工业园区入驻项目环保准入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等, 把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簇群的培育纳入到生态产业链之中。结合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方面, 对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 加强执法监督, 强化排污收费, 特别是要运用经济激励和惩罚等经济杠杆, 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4. 创建特色工业园区, 引导工业企业向规划合理、配套完善
的工业园区集聚发展, 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园区内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与工业类别应与本区环境相适应, 对各类污染物实施集中有效处理, 并积极探索循环经济的理念, 在企业之间和产品之间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 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低污染的生态产业。
5.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 创建绿色企业, 促进生态县建设。
以实施清洁生产为重点,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转变, 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预防为主转变, 引导发展服装、生物等低资源投入低污染排放产业, 限制矿山、小化工、小耐火材料等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产业发展。
6. 加快废弃资源的回收与综合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抓手, 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 充分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三废”, 建筑和农业废弃及生活垃圾, 重点开发利用矿山废弃物, 利用木材、竹制品加工剩余物生产新型装饰材料,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项目, 促进废弃物转化为可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 开展广泛的节能降耗活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遵循依法用能, 合理用能的原则, 加强节能科学管理, 完善节能管理体系, 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企业要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聘任能源管理人员, 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工程项目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
发展循环经济, 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各地应该根据本区域的产业特点, 重点选择一些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循环经济试点, 以创建一批具有强大示范带动作用的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工业园区, 不断积累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县域经济以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利用为主导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模式居多, 属于资源消耗型的低层次的工业扩张。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本文着重探讨了县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县域循环经济的原则、县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等县域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 分析了当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加大引导力度, 把循环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结构等一系列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县域循环经济,理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求是, 2003, (1.3)
[3]范跃进: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简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2